第40部分

3个月前 作者: 齐橙
    林振华赶紧说:“其实,也没花什么钱。这都是我一个朋友拿给我的,我也不抽烟,不喝酒,所以就转送给苏科长了。”


    苏永盛此前的做作,只是表示一种姿态,他自然知道林振华和熊立军拎着东西来找他,肯定是有所求的。既然有所求,那么他收下这些东西也就合情合理了。听到林振华说起自己的朋友,苏永盛饶有兴趣地打听道:“你那个朋友我也听说了,好像是很有钱是吧?听说你是他的救命恩人?”


    他这样一问,就把送礼的事情给绕开了,大家心照不宣,自然也就不会再提了。


    关于林振华和他的大款朋友的故事,在汉华厂现在已经有了若干个不同的版本。与林振华同去广州的那些人,回来之时曾约定了要守口如瓶,但回来之后,每个人都忍不住把这段八卦告诉了与自己最为要好的朋友,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说此事不宜外传。这些最为要好的朋友接着又把故事告诉了自己的最最要好的朋友,于是全厂就无人不知了。


    这个效果,倒是林振华所希望达到的,毕竟大款朋友是一个很神秘的存在,自己是大款朋友的救命恩人,对方拿出十万八万来酬谢自己,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这样,林振华就为自己的财富来源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说法,别人也许会嫉妒,但找不出其中的破绽。


    听到苏永盛的问话,林振华脸上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他答道:“其实也说不上是什么救命恩人,只是我那个朋友比较仗义,一点小事也念念不忘的。”


    “我就很喜欢这种仗义的人,这世界上的钱是挣不完的,如果连朋友都不认,那挣了钱又有什么用?”苏永盛念念叨叨地说道。


    大家又扯了一些没有营养的闲话之后,苏永盛终于言归正题:“小林,小熊,你们两个过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林振华指了指熊立军,道:“今天主要是小熊找苏科长有点事情,我跟他在搬运班的时候关系很好,所以就陪他来了。”


    苏永盛对熊立军点点头,道:“小熊,你辞职这个事情,实在是胆子太大了。不过呢,年轻人,敢想敢干,也是好事。说吧,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熊立军道:“苏科长,你也知道,我现在辞职手续已经办下来了,待业证也领了,我想自己开一个小商店,这就需要办一个个体营业执照。可是我今天去工商局问了,人家说手续很麻烦,办下来得好几个月的时间。我听说苏科长和县里各个局的关系都很好,所以我想请苏科长给帮个忙。”


    “是这样……”苏永盛点点头,然后就不再吭声了,既不说能帮忙,也不说不能帮忙。


    汉华厂作为一家省属企业,是县团级单位,汉华厂的一个科长,与县里的各委办局领导是平级的。从权力和利益方面来说,汉华厂的科长比县里的局长还要略胜一筹,因为企业掌握的资源更多。在物资紧张的年代里,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单位的协作关系,搞到一些紧俏商品,而县里的这些部门,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苏永盛是汉华厂的保卫科长,平时经常与县里的公安局、工商局之类的部门走动,多少也混了个脸熟。有些时候,公安局、工商局之类的部门还要托苏永盛的关系帮忙搞点商品,所以苏永盛在县里还是比较吃得开的。


    熊立军说的这件事情,对于苏永盛来说,属于举手之劳。毕竟办个体营业执照并不是什么违法的事情,工商局卡熊立军,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习惯性地办事拖拉而已。如果苏永盛去过问一下,办下一个证应当是很快的。苏永盛在这件事情上不吭声,是在等着看熊立军是否还有其他的话要讲。


    果然,熊立军微微笑了一下,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放在桌上,然后推到苏永盛的面前,说道:“苏科长,我办这个执照,其实也是帮一个老板做事。我的老板希望我早点把证办下来,这样就可以开始营业了。他说,办这种事情,可能各个方面都要打点,我也不太懂行,所以,这些打点的事情,可能就要麻烦苏科长去办了。这里有50块钱,也不知道够不够,苏科长先拿去,帮我买些合适的东西,送给各个环节上的人。如果钱不够,还请苏科长再跟我说。”


    苏永盛的脸上泛起了一片光芒,他用眼睛瞟了一下那个信封,然后说道:“这个事情,还是比较麻烦的,我也得去找找人。不过,小熊你放心,不管怎么说,你也曾经是厂里的职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一定会尽力给你去办。至于这些钱嘛,我先收下来,你也知道,现在这个社会风气不好,办什么事都要用钱。我会尽量给你节省,到时候,多余的钱我再还给你。”


    “好的,好的,那就麻烦苏科长了。”熊立军呵呵笑着,与林振华一道起身告辞了。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熊立军送出50块钱,苏永盛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帮他搞到了个体营业执照,同时还告诉熊立军,工商那边他已经打好招呼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人为难熊立军的。


    “想不到啊,我老熊现在也是个小老板了。”


    在兰武峰租下的一处门面里,熊立军看着钉在墙上的营业执照,感慨万千地说道。


    “老熊,别搞错了,林哥才是老板呢,你和我一样,都是打工的。”兰武峰在一旁不客气地提醒道。在过去的几天里,他们俩已经混得很熟了,兰武峰对于熊立军吊儿郎当的作派很是看不惯,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熊立军的商业头脑,比他要强得多。


    “知道了。”熊立军不满地应道,“我就是自己陶醉一下,不行吗?我说峰子,你不能成天像林老板的跟班一样,你要有点独立精神,懂吗?”


    “我挣的是林哥的钱,林哥让我干嘛,我就干嘛。”兰武峰道,“老熊,我记得你也这样说过的。”


    熊立军道:“没错没错,我是说过。不过,我好歹也是跟林老板当过同事的,你不能让我成天对他点头哈腰吧?”


    两个人正有惊无险地绊着嘴,林振华进来了。熊立军一个箭步蹿上前去,点头哈腰地问候道:“呵呵,林老板来了,你吃饭没有,要不要喝点水?”


    第061章


    欣欣商店


    熊立军辞职的事情,在汉华厂掀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澜,随后很快就平息了。时代已经不同了,人们面对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于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就有了更多的宽容。没过多长时间,许多人已经想不起熊立军这个人了,似乎他从来也不曾在汉华厂存在过一般。


    对于林振华来说,熊立军的加盟算是一场及时雨。熊立军与兰武峰有着高度的互补性,一个滑头,一个耿直,最为难得的是,两个人对于林振华都有极高的忠诚。


    为了让熊立军安心,林振华一次性地拿出了2000块钱,分给熊立军,作为他的安家费。熊立军一反常态地没有拿着这笔钱去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把钱全部交给了在乡下的父母,告诉他们说自己要去闯荡社会了,如果有个什么闪失,这笔钱就作为他们的养老费用。


    熊立军是因为一包万宝路香烟而下海的,但他下海之后,抽的烟反而比过去还要差了。其实,林振华付给他的工资是非常高的,相当于他在工厂时候的两倍还多,但熊立军却似乎失去了高消费的欲望,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


    以熊立军的名义办下的这个执照,对应的是一家叫作“欣欣”的商店。以林振华的解释,这个名字意味着商店的生意将会欣欣向荣的意思。不过,熊立军偷偷地告诉兰武峰道:“欣欣”其实是一个小姑娘的名字,这个小姑娘大名叫作杨欣,是老板娘的候选人。


    经营一个商店的事情也是非常繁琐的,熊立军和兰武峰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忙活,白天要卖货,晚上要盘点、结账、收拾店面。林振华说了好几次,让他们再雇一个帮工来,他们死活不同意,觉得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这两个人都是穷怕了的,一点钱都要死死地攥在手上。


    电子表热卖了一阵之后,就开始慢慢冷却下来了,毕竟一个县城里的购买力是非常有限的,当那些想买而且买得起的人们都买完了之后,原来的火爆场面就不复存在了。幸好,这时候麦克镜的销售又开始红火起来。


    这是1980年的5月份,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央视播出,总戴着一副大墨镜的超人麦克的形象风靡神州,直接激发了一种被称为“麦克镜”的商品的市场。林振华未卜先知,提前准备了两大箱麦克镜,结果一投入市场就被抢购一空。丰华县的小年轻几乎人脸一副麦克镜,全都出自于欣欣商店。


    棋先一招带来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等到其他的个体户回过味来,跑到广州批来大量的麦克镜时,这股热潮已经过去了,市面上的麦克镜价格大跌,已经挣不到什么钱了。


    欣欣商店还推出了一样畅销商品,那就是计算器,这在当年也是非常稀罕的东西了。计算器的用户主要是各家单位,其购买方式与普通消费者不同。兰武峰不敢直接到各单位去推销,而熊立军则觉得无所谓,他背上兰武峰的那个大帆布包,装上一包的计算器和电子表,开始一家单位一家单位地敲门兜售。


    熊立军巧舌如簧,能够把死的东西都说成活的,一块小小的计算器到了他的手里,就能够被演绎成四个现代化的必要装备,似乎哪个单位不配上几个计算器,就会被时代抛弃一般。


    此外,他还带着一些价格低廉,但精巧可爱的小礼品,搭配在计算器里,搞“买一送一”这样的促销活动。这些小礼品价值虽低,但对于各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买计算器的钱是由单位掏的,而这些“赠品”则不需要入账,是可以归个人所有的。


    在第一批采购的商品销售得差不多之后,林振华派出熊立军再赴广州,采办新的商品。出门之前,林振华交代熊立军,到广州之后,可以去找一个叫作“中意集团广州办事处”的机构,那个机构会给他提供必要的帮助。


    原来,在林振华的欣欣商店欣欣向荣地发展之时,祁仲谋在重庆开的中意商店发展得更为迅速。凭着林振华赊销给他的五千元货物,祁仲谋挣到了沉甸甸的第一桶金。这位商业天才在拥有了这笔几万元的启动资金之后,就如困龙入海,开始尽情地施展手脚了。


    重庆的市场远比丰华县要大得多,而祁仲谋的经营能力也远在林振华、熊立军等人之上,所以,当林振华等人刚刚挣到十几万块钱的时候,祁仲谋已经有了百万身家,他在广州建了一个办事处,专门负责与走私贩子们联络,采购各种廉价商品,然后再发往重庆销售。


    祁仲谋是一个念旧的人,他深知,自己能够如此迅速地起家,主要原因在于林振华的帮忙。他在挣到钱之后,迅速地归还了林振华赊给他的商品的货款,同时还告诉林振华,自己在广州拥有这样一个机构,林振华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在广州办,可以随时找这个机构帮忙。


    在祁仲谋的帮助下,熊立军摸清了广州的各处商品批发渠道,同时还攀上了公安、铁路等各方面的关系。熊立军在与人打交道方面明显比兰武峰要强得多,他能够放得下架子,对每个人都陪着笑脸,所以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够吃得开。


    成箱成箱的走私商品从广州运往丰华,把欣欣商店的货架撑得满满当当的。除了传统的电子表等商品外,熊立军还根据丰华居民的需求,采购了诸如喇叭裤、尼龙袜、尼龙衬衣、气体打火机、塑料文具盒等五花八门的时尚货。这些商品,在国营的百货商店里是绝对看不到的,而又是刚刚有点闲钱的人们所热衷于购买的。


    欣欣商店的名气很快就做大了,在丰华县博得了一个“小香港”的美誉,意思是说香港有的商品,在欣欣商店就能够买到。熊立军对于这个传言十分得意,他甚至于专门从广州买来了一些香港歌星和影星的大幅图片,贴在商店里,引得那些时尚男女们没事都要到商店来转悠几圈。


    林振华看熊立军花样百出,把一个商店经营得风生水起,不禁暗自叹服,觉得自己枉为穿越人士,搞商业居然还不如当年的人。看来,熊立军过去的慵懒,只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事业,给他一个平台,他就能够还世人一个惊喜。


    欣欣商店的所有权是属于林振华的,但他坚持要给兰武峰和熊立军一部分股份,在经过反复协商之后,两个人同意各接受10%的股份,给林振华留下了80%。


    起先,林振华还有些担心熊立军会嫌所占股份太少,谁知熊立军却觉得自己一穷二白,凭空得了10%的股份,很是过意不去。


    在开张的头一月,欣欣商店就挣到了5万多块钱的利润,在林振华的竭力主张之下,兰武峰和熊立军分别提走了5000元的分红,两个人一下子就从赤贫变成了半个万元户。


    熊立军拿到分红之后,到黑市上去买了两条万宝路香烟,然后回到汉华厂去,给所有他曾经蹭过烟抽的工人们各发了一包。此举自然又引起了厂里一阵小小的议论,不过熊立军已经不在乎这些议论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与过去的那个自己彻底决裂了。


    第062章


    逍遥的日子


    林振华现在日子过得非常逍遥,欣欣商店每个月能够给他提供三四万块钱的利润,所有这些钱都由熊立军出面,替他存在几个不同的银行里了。当年存钱没有实名制一说,银行只认存折和印章。林振华用了几个不同的假名字,让熊立军去替他存钱,然后再把存折收在自己的手上。欣欣商店经营了几个月时间,林振华的存款已经超过了10万,不过,这个数字只有熊立军和兰武峰知道,林振华连小芳都没有告诉。


    林振华还有一个秘密,是连熊立军和兰武峰也不知道的,那就是他还有一笔存在瑞士银行里的美元,总额有20万之多。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林振华是不可能把这笔钱取出来使用的,他目前对于这笔钱如何使用也没什么特别的考虑,他想,实在不行,就留着给妹妹未来出国留学用吧。


    尽管有了六位数的身家,林振华每天还是悠悠哉哉地照样去上班。他已经被正式任命为技术科副科长了,工资也涨到了每个月43块钱,相当于是提前转正了。


    林振华在技术科的工作也很轻松。汉华机械厂的产品大多是已经定型的,技术科不需要搞产品设计,主要的工作只是设计产品工艺。偶尔有一些用户提出特殊的需求,技术科就对原有的产品进行一些微调,这样的工作,技术科现有的人员也是做得轻车熟路的,根本不需要林振华干什么。


    林振华唯一的事情,就是负责数控机床的操作培训。他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把英文版的操作手册译成了中文,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了注释,这样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工人也能够看得懂了。


    在林振华的言传身教之下,彭钢和杨欣的操作能力提升得非常快,基本上已经能够独立地利用数控铣床加工工件了。彭钢文化水平不高,但对于机械的悟性极高,数控的概念对于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但他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周折就掌握了基本的原理。至于杨欣,她的进步只能用一句非常俗的话来说明,那就是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林振华一次又一次的高调表现,使他在厂子里的行情日益看涨,直接或者间接给他提亲的,已经超过两位数了。杨欣对此事洞若观火,虽然出于女孩子家的羞涩,她还不便直接向林振华表明心迹,但在具体的行动上,却是越来越主动了。


    进入高一下学期之后,林芳华的学习更忙了,晚上还要上晚自习。有时候下午放了学,她就索性不回家来,在学校食堂里吃晚饭。遇到这种时候,杨欣就会主动跑到林家来帮林振华做饭,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慢慢地也就成了习惯,似乎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做的。


    在林芳华呆在学校不回来的时候,林家的餐桌上,就只有林振华和杨欣两个人了。两个人的关系毕竟还没有发展到浓情蜜意的阶段,饭桌的话题,一半是关于数控机床的操作,另一半则是林振华给杨欣讲百科知识。杨欣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加上那个年代信息闭塞,所以知识面非常窄。而林振华是从互联网时代过来的人,可谓是天上的事情知道一半,地上的事情无所不知。


    除了与杨欣的感情发展之外,林振华与胡杨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密切起来。双方之间已经挑破了窗户纸,林振华知道,胡杨绝非一个平常人。当然,胡杨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以及他为什么会流落到汉华厂,林振华还不清楚。


    胡杨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林振华弄来的那些英文原版书,而且完全不挑剔专业,每一本书他都看得十分认真,并且还做了详细的笔记。他的那些笔记,林振华看了一部分,发现都是胡杨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胡杨的有些想法,与后来学术界、工程界的研究成果隐隐相合。林振华知道,胡杨缺的只是足够的实验条件,如果条件允许,也许他能够先于外国学者解决许多问题。


    林振华没事的时候就会跑到木模班去和胡杨聊天,胡杨自从得到那批原版书之后,就很少有时间和其他人聊天了,但对于林振华,他从来都是欢迎的。这一老一少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胡杨的思维十分敏锐,能够针对技术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林振华则完全是凭借着穿越者的金手指,能够对胡杨的想法作出恰当的评论。胡杨从林振华那里学到了不少全新的知识,而林振华也从胡杨那里学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林振华的升迁,让他原来的几个死党也都非常高兴。林振华的前身,与彭少哲、褚红阳、赵勇群等人,曾经是一起逃课、一起打架闯祸的铁哥们,现在这个身体里的灵魂虽然换了一个人,但朋友之间的友情并没有因此而淡化。


    这天下班之后,几个朋友又勾肩搭背地走在一起,商量着去林振华家里弄点什么东西吃的问题。彭少哲等人都是临时工,工资低,而且还有父母管着钱,所以囊中羞涩。林振华虽然财不外露,但在吃喝的问题上,还是十分宽裕的。凡事皆由林振华掏钱,已经是这四兄弟形成的默契了。


    “小华,你小子走了什么运了,怎么一下子就当了干部了,以后我们几个里面最有出息的就是你了。”赵勇群这样对他说道。


    褚红阳也说:“小华,我们现在还是临时工呢,你是个正式工也就罢了,居然还能以工代干。你知道吗,我爸爸现在每天都要拿着你的事迹来教育我,让我好好上进。你说你就不能表现得差一点,你这样,让我们怎么混啊。”


    最苦的是彭少哲,他在林振华面前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他的老爹彭先道就是技术科的技术员。这位老爷子原来还曾经牛哄哄地教训过林振华若干次,现在居然很悲摧地成了林振华的下属,其尴尬可想而知。老爷子尴尬了,彭少哲这个当儿子的脸上自然也就挂不住了。


    “唉,你说我现在是叫你小华呢,还是叫你林科长呢?”彭少哲唉声叹气道。


    “当然还是叫小华了。”林振华笑道。


    彭少哲道:“我爸说了,现在连他都要叫你林科长,我怎么能叫你小华?”


    “我去找厂长要求辞职行不行?”林振华向几位损友求教道。


    “不行!”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为什么?”林振华真有些弄不明白了,“你们刚才还说我升官太快,弄得你们不爽了,怎么现在又不让我辞职了。”


    “你傻呀。”褚红阳道,“你不但不能辞职,你还要想办法升官。什么时候你当了厂长了,给兄弟几个解决个正式工的指标,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