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银票

3个月前 作者: 青城山黛玛
    玉珠和凤仪宫的首领太监也被抓去了。


    杏儿头发只挽了半边,就忙忙地来找宝珠拿主意了。


    宝珠也正戴金丁香,闻言站起来,替她挽另一边头发——宝珠手快,三两下梳好了,道:“咱们见娘娘去。”


    皇后已经知道了。她坐在梳妆台前,张姑姑挑了一条珍珠勒子,才要给她戴上,皇后忽然摆摆手,不戴这个。


    她擡眼看着宝珠,道:“这不是内宫里的事,谁求情都没用。”


    不是内宫里的事。宝珠又看了徐姑姑一眼,徐姑姑面色如常,替皇后选了一副靛青云纹缀金串红宝的箍儿,让张姑姑为她围好。


    宝珠见状,便从秋水端来的托盘里接过燕窝盅,奉到皇后面前。


    皇后用了半盏,漱过口,再净一回手,起身走到书案前坐下。


    她读《金刚经》,因为不宜久用眼,并不捧着经文看,几千字都记在心里头,常日数着佛珠默念一回。


    宝珠点了一支栴檀,插在莲座狻猊熏炉内,与众人一起退了出去。


    徐姑姑这才悄声对宝珠道:“是皇爷亲口下令拿的人。不止凤仪宫、长禧宫,连御前伺候的也有被拘了的。”


    宝珠心知此事必然非同小可,说情是绝无可能,就连探听内情,只怕也费了徐姑姑不少周折。而今之计,唯有替玉珠多念几句佛,但愿能保佑她逢凶化吉。


    至于那位胡大总管,往来极少,甚至不知其为人,更无从担保。


    这种未知的恐惧,是最为难挨的。下半晌切实的消息通传六宫时,简直像过了半辈子一般。


    御前茶水上内侍填白、尚仪局管带齐氏,以及凤仪宫首领太监胡有吉,思怀前朝、内外传递,笞毙。另有凤仪宫宫人玉珠、长禧宫宫人春纤,撵出禁宫,不得再入。


    宝珠此时总算听明白了,先前李氏后裔抵京的事儿合宫皆知,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只是玉珠春纤被撵,却没有个确实的罪名。


    她在花架前怔怔地立了一会儿,便往房里走去。


    梳妆台最底下的屉子上着锁,她拿出钥匙来开了,取出一只比巴掌略大些的锦囊来。


    宫人的月例领的都是散钱,便于她们平常花费;金银首饰又都是有数的,内造的式样拿到外头去毕竟惹眼;唯有这些年节下攒的金银锞子最实用。


    她历年的积蓄都在这儿了,只是如何交到玉珠手里,还需细琢磨。


    正是风口浪尖上,很不应该再生事端,然而玉珠已经被撵出去了,随身半点儿依傍也没有。她家虽在都中,离宫城还远得很,独自一人,凭两条腿要走多久?


    甚至于,被主子赶走的宫女,家里人一定乐意她回去吗?


    宝珠双手将那包沉甸甸的锞子攥在手里,一时也是举棋不定。


    余光瞥见屉子的角落,还收着一块儿叠好的螭纹手帕。


    不能去找太子。皇帝已然对内宫中人留了心,她还上赶着往刀尖上撞吗?更是平白带累了他。


    再拖延不得,如今也只能拖延着。


    她头脑冷静下来,背脊也跟着发凉,寒意浸骨,手脚都冻僵了一般。忽然听见秋水在门外唤了她一声,说皇后娘娘找她。


    宝珠这才站起身,将锦囊重塞回屉子里落了锁,一面答应,一面理理衣裙,往外头走去。


    处暑时节,秋意渐浓。皇后穿了件深青妆花通袖袍,正将一串佛珠慢慢往手腕上缠,见宝珠进来,对她道:“如今早晚凉,你们自己要留心添衣。”


    宝珠答是:“多谢娘娘关怀。”


    皇后轻叹了声,又对秋水挥挥手:“你去吧。”秋水行礼退下了。


    皇后这才对宝珠道:“玉珠的事儿,你不必太过忧心。既然只是发还本家,那便没有什么大过失,无非怕她受了罚,心里有怨怼,不宜再回来当差罢了。”


    没有大过失,为何还要罚呢?宝珠倒也清楚,许多时候,宫里头不是掰扯道理的地方。她答了声“是”,又说:“不知道玉珠家里艰难不艰难。”这才是如今最要紧的。


    皇后点点头:“我想的也是这个。”她从手边匣子里取了两张银票出来:“你把这个带到尚食局去,待会儿尚膳监的人送晚膳过去,你便把它交给里头一个叫小伍的。”


    尚膳监是内官衙门,负责烹调菜肴的,尚食局则伺候进膳,皆为宫女。两边常日往来,若要捎带东西,确实比别处都方便。


    宝珠却不禁蹙眉,才要开口,瞧见皇后微笑着,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她恍然大悟,也无暇对此有更多的反应,唯有依皇后的意思去做。


    快到饭点儿了,尚食局前人来人往的,颇为热闹。宝珠选了个不挡道的地方,静静立着,像是在等人。


    尚膳监送来的菜肴都要经过尚食局的女官一一试毒,贴好经手人的名签儿,再分别装进不同的食盒里,呈给各宫。


    不过,虽说这些菜色从采买到上桌,一道道工序都万分精细,论味道却只算平平。如皇后、贤妃这样的高位主子,自己宫里就有小厨房,做出来的口味远比这等大锅饭合意。至于皇帝,从前夜里还忙于朝政,不但自己加餐,还常常赐给陪同议事的臣子。


    宝珠看着足足忙了大半个时辰的尚食局,不禁若有所思。


    下一瞬,她的思索就被一声呵斥打断了:“那宫女,在这里窥伺什么?”


    宝珠忙不叠地回过身,眼尾一扫,来人有六七个,领头的穿着青金曳撒,听声音像雌鸡嗓子,想来是个有些权势的内监。


    她便呵了呵腰,道:“回内参,我是来传皇后娘娘的话的,并非窥伺。”


    那内监显然不信,略撩起眼皮,拖着声口道:“是传话?还是传递啊?你们这些宫女,自己不规矩,借着主子的名儿,没得带累了娘娘的名声!”


    “内参这话我担不起。”宝珠仍旧笑得谦和,说话却半点儿不示弱:“我规规矩矩的,依着主子的令儿来走一趟,这平白无故扣下的罪名,我不能认。”


    “平白无故?”内监的嗓音霎时拔高了,擎着拂尘向她一挥:“搜出证据来,可就不叫平白无故啦!”


    宝珠怎肯让他们搜身?躲开一步,才要接着诘问,一道气定神闲的嗓音忽然传来:“且慢。”


    太子负着手,穿过分作两排向他躬身行礼的内侍走过来,看了宝珠一眼,叫了免,笑意里带了点儿惊异:“这是做什么呢?”


    为首的那内监连忙答道:“回殿下,奴才们得了信儿,这宫女私相授受、有违宫规,正要问上一问。”


    太子“哦”了一声,像是颇有闲心,又问:“传递的是什么?”


    内监讪笑起来:“这宫女不肯交出来呢,奴才们不得不搜身了,否则实在交不了差。”


    太子不禁摇摇头,道:“你们素来办事勤谨,今儿怎么这样不审慎了?”


    那内监登时露出一副惶恐的神色:“奴才们愚钝,还求殿下指点。”


    太子便问:“父皇肃清宫闱,是因着什么?”


    这话用不着内监回答——他哪里不知道,即便真要搜这宫女的身,也该找个女官来方才妥当,不过是趁着机会揩油、存心折辱人罢了。


    偏就这么巧,叫太子碰见了,又搬出皇帝来,他还敢叫板么?连忙对身边徒弟使个眼色,让他去请个女官来。


    尚食局、尚仪局都在眼跟前,自然尚仪局又更适宜些。跑腿的小内侍不一时便引着一位姑姑过来,那姑姑又向太子见礼,听了他的吩咐,带着宝珠进了就近的一间屋中。


    太子则在院里的石凳上坐了,先前那内监抢着铺过了锦垫,又使唤跟着的人端茶奉点心。太子没再搭言,小篆拦下来:“您老人家不必忙活,咱们自晓得如何伺候殿下。”他这才消停了。


    宝珠跟着这位姓齐的姑姑进了屋,看着她将门闩上,而后和颜悦色地对自己道:“姑娘若有什么不妥的东西,放心交给奴婢便是。”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