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3个月前 作者: 王世贞
○文臣加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
高帝时,李韩公善长为太师,而徐魏公达为太傅,常开平遇春赠太保。已后绝不轻授,其重惜之意可知。仁宗始加张英公为太师。嗣后武臣得之不以为异。嘉靖禄,杨少师廷和一品十二年,又以辞伯爵,有进阶二级诏旨,特拜太傅,四辞而止。万历初,张文忠居正一加太傅,三辞而止,辛巳始拜命。壬午张进太师,十日卒。今按:太师二人,李善长、张居正;太傅一人,即张公。二公后皆削。
○勋臣太师
三公虽并经邦,而太师尤重,非人臣所敢当。以徐中山之勋德,而加止太傅。去韩公几五十年,而有英国公张辅、嗣公张懋、保国公朱永、昌国公张鹤龄、定国公徐光祚、翊国公郭勋、成国公朱希忠,并韩公凡八人。郭加太师时尚侯爵,尤为异也。
○公孤真任
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后,有上疏请设三公府,俾之坐论燮理。上欲从之,而未定也。考宣德三年,敕太师、英国公张辅,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保、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太子少傅、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杨荣。按:义等敕云:“卿等祗事祖宗,多历年所,嘉谟谠议,积勋勤诚。联嗣统以来,尤深赞辅,夙夜在念,图善始终。盖以卿春秋高,尚典繁剧,优老待贤,礼非攸当。况师保之重,寅亮为职,不烦庶政,乃副倚毗,可辍所务,朝夕在朕左右,相与讨论至理,共宁邦家,职名俸禄悉如旧。卿其专精神,审思虑,益致嘉猷,用称朕眷注老成至意。钦哉。”其辅敕云:“卿以亲以贤,祗事祖宗,多历年所,忠存社稷,功著国家。逮朕缵承大统,勤诚辅弼,元勋厚德,岿然于今。方当注倚之时,矧居燮理之任,不烦以政,乃理攸宜。可辍中军都督府事,职名傣禄悉如旧。朝夕在朕左右,相与究论军国重务,共安家邦。卿其专精神,明道德,益弘启沃之功,用臻治平之效。”盖真领公孤之职也。十年上崩,蹇、夏后先卒,而二杨还领阁务,寻复为虚衔,盖迄今云。又,永乐中,姚广孝以立东宫,自僧录左善世进太子少师,而无他兼职。又有敕云:卿资性笃实,学行老成,事朕藩邸,积有年岁。朕靖难之初,卿侍左右,谟谋弼赞,裨益良多。今建储嗣,简求良辅,以卿旧人,特授太子少师。夫太子,天下之本也,必赖启迪良正。辅成德器。仰尚勉尽厥职,副朕眷倚之重。钦哉。”以此考之,不兼它官,不领他职,亦真任也。
○四夷三公
永乐中,也先土干来归,赐名金忠,洪熙元年加太子太保,宣德六年加太保,俱二俸兼支。又,永乐赐阿鲁台太师、中书右丞相、和宁王诰命,然亦因故号而称之耳。
○三孤兼东宫卑秩
按:师、保兼东宫官,或带本秩,如少师兼太子太师之类;或以小兼大,如少保兼太子太傅之类,无大兼小者。唯宣德初,夏忠靖原吉以少保仍兼太子少傅,欲优以二俸故也。嘉靖初,杨文襄一清以少师兼太子太傅,亦官制一变也。席文襄公书尝言宜厘正,不报。
○公孤自相兼
嘉靖中,京山侯崔元已加太傅,左都督陆炳已加太保,二公俱兼太子太傅。太保正一品阶矣。后以圣诞,前后元加少师、炳加少傅。元后同大学士嵩辞,得免;炳至终身称太保兼少傅。上时亦不安于心,有御札云“以公兼孤亦可”。
○公兼三孤及侯兼东宫三少
国公自加三公外,有东宫三太而无三孤。万历,英国公张溶加少保,再加少傅。侯、伯兼公孤外,其于东宫有三太而无三少。天顺中,广宁侯刘安加兼太子少傅;隆庆中,恭顺侯吴继爵加兼太子少保。若洪武初李韩公兼太子少师、徐信公兼太子少傅、常鄂公太子少保,其时官制亦未定也。
○三少相兼
嘉靖中,真人、礼部尚书陶仲文兼少师、少傅、少保。古今所未有。
○三品兼三少
东宫三少以上,旧制惟尚书、左右都御史得兼之。洪熙初推恩,大学士杨士奇以礼部左侍郎加少保,杨荣以太常卿加太子少傅,金幼孜以户部右侍郎加太子少保,无何,俱进尚书。景泰间,备署宫官,且以易储故推恩,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江渊、礼部左侍郎兼学士王一宁、户部左侍郎兼学士萧兼太子少师,吏部左侍郎俞山、太子少傅兵部右侍郎俞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通、大理卿萧维祯、通政使李锡俱太子少保。前后所无。
○孤卿兼宫官
洪熙中,少师蹇义、少傅杨士奇、少保黄淮,例不兼宫臣。其自东宫三太、三少而进三孤者,则削其旧衔,如太子少傅杨荣、太子太傅胡氵荧、太子太保王直进少傅是也。故景泰以前,当以孤卿兼宫秩为异,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仅一人。
○孤卿不兼宫官
自景泰备东宫三太,而三孤俱有两职。然成化初犹有不兼者,曰少保李贤、彭时。彭公没,绝响矣。故成化而后,当以不兼宫秩为异,曰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张璁,亦仅一人。
○南部三孤
南京大臣以三孤兼者,独少保、参赞机务、南京户部尚书黄福一人而已。若太子太保,则有四人:兵部乔宇、秦金,吏部王用宾,户部周经。
○节镇三孤
弘治王襄敏越总制陕西三边,以少保兼太子太傅。嘉靖杨文襄一清总制西三边,以少傅兼太子太傅。正德陈金总督两广、胡宗宪总督浙、直、江西、福建,俱以少保兼太子太保。凡四人。若太子太保,则景泰两广王翱,成化宣大王越、俞子俊,正德四川洪钟、彭泽,嘉靖三边王宪、王琼、王以、刘天和,征倭赵文华,隆庆宣大王崇古,万历宣大方逄时、张佳胤、郑洛。
○尚书一品
建文初,特崇加六部尚书皆正一品。于是,吏部尚书张ヨ,户部尚书王钝,礼部尚书陈迪、郑赐,兵部尚书齐泰、茹常、铁铉,刑部尚书侯泰、暴昭,工部尚书严震直,皆阶特进荣禄大夫,每部增设侍中,正二品。
○四辅官分四时
高皇帝设四辅官,均职四季,以上中下三旬,人各司之,验雨。春三月,李佑司皆中旬十日,龚司皆下旬十日;夏三月,杜司皆上旬十日,吴源司皆中旬十日,赵民望司皆下旬十日。秋、冬亦如之。各兼太子宾客,班列公、侯、都督之次、尚书之上。又有四辅游东苑倡和诗,不载。
○一佩九印
太宗初幸北京,官不必备,或以事谴,有一官署二三印者,惟夏忠靖原吉兼掌九卿印,各曹俱於朝房取裁,为一时盛事云。
○六卿两衔
洪武二十四年,太子少保詹徽以吏部尚书正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嘉靖十四年,太子太保汪钅宏以吏部尚书正兼兵部尚书。二公俱绾二绶,更日治事。詹公同在洪武初以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承旨,亦两绶二职,以其俱三品也,故附记之。
○吏部尚书掌别部
正德初,起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屠公氵庸以旧衔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隆庆末,起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杨公博以旧衔掌兵部事,然不预本部职任;十五年,起吏部尚书严清掌兵部,未上。
○别部尚书署吏兵部
永乐以前无论已。宣德间,户部尚书师逵署吏部终身,辍本部事;工部尚书吴中署吏部,不辍本部事;嘉靖间,刑部尚书郑晓署兵部;万历间,兵部尚书方逢时署吏部。俱以候尚书未至也。又刑部尚书严清署吏部。
○六卿外署
建文中,兵部尚书茹常署河南布政司,刑部尚书暴昭署平燕布政司。永乐中,户部尚书郭资署北平布政司,工部尚书黄福、兵部尚书陈洽总署交布、按二司,刑部尚书雒佥掌真定府,刑部左侍郎杨勉署山东布政司。
○吏部尚书外迁
洪武十三年以前,吏部尚书迁行省参政者,皆为迁也,盖尚书三品,而参政从二品耳。又有吏部尚书王兴福为西安知府,周时中为镇江知府,陈修为济南知府,李仁为青州知府,陈敬为礼部员外郎,崔善为宣化典史。
○吏部尚书改别部
吏部自建文而后益重矣。其改兵部者,茹忠诚常;南本部者,崔庄敏恭;南礼部者,耿文恪裕;南兵部者,刘机;改兵部总督者,王恭襄琼;改刑书者,李康惠承勋。
○尚书兼九列
王骥、程信以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石璞、赵荣以工部,王来以南京工部,兼亦如之。盖皆用军功也。按:理官非若宫秩可兼,又於品为三,无足荣者,盖二俸并支,优以岁禄耳。自程后绝不复有此加。又,洪熙初,礼部尚书吕震为太常寺卿,则兼事与禄也。
○南兼北衔
正德初,王公轼以南大司徒兼北院副都,总师征蜀;嘉靖中,王公守仁以南大司马兼北院左都,讨岑猛;张公经以南大司马兼北院右都,平倭;至王公用宾以南太宰伯兼翰院学士。盖优礼儒臣之典也。
○北衔理南务
嘉靖中,李默、王材;万历中,屠羲英,俱以太常寺卿掌南京国子监祭酒事。万历初,万士和以礼左侍管南礼右侍事,寻以左侍掌国子监;翁大立以兵左侍前后管南吏、刑二部右侍事。此皆以北衔理南务也。
○户部事禄之异
宣德中,夏忠靖原吉为少保、太子少傅、户部尚书,然不治部事,而兼支尚书俸;郭忠襄资以太子太师起掌部事,然不带尚书衔。一时事也。
○一部二尚书
洪武初制,每一部二尚书,如吏部詹同、李守道,户部李泰、周肃,同日命下。后虽革,亦往往有之。吏部,宣德蹇义、郭进,景泰王直、何文渊,又王直、王翱;户部,永乐郁新、夏原吉,宣德夏原吉、郭资;礼部,永乐吕震、赵Р,景泰胡氵荧、杨宁;兵部,建文茹常、齐泰,永乐金忠、方宾,正统王骥、徐,又徐、邝野,景泰于谦、仪铭,又于谦、石璞,嘉靖张瓒、樊继祖;工部,永乐赵Р、宋礼,又吴中、赵Р,宣德吴中、李友直,嘉靖林廷昂、甘为霖,又温仁和、甘为霖,又欧阳必进、雷礼,万历杨兆、何起鸣、石星、曾同亨;两左都,景泰陈镒、王文,正德陈金、王;三左都,景泰陈镒、王文、王翱。
○参赞团营非兵部
参赞守备机务非南京兵部者:户部尚书黄福、张凤,吏部尚书崔恭,察院右都御史张纯、王恕。南兵部而非尚书者:右侍郎徐琦。
团营非兵部者: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马文升,右都御史郑晓,右佥都御史李燧;若王廷相、汪钅宏,虽以掌院兼之,然带兵部尚书衔。
○苏松江浙人户部带衔
高皇帝制:直隶苏、松二郡人不得官户部。永乐中,皇太子监国,请以江西人给事中王高为户部侍郎,不许。正统末,吉水周忱拜户部尚书,仅数日,而改工部。以后虽巡抚衔亦避之。惟内阁学士不论,如永嘉黄公淮、庐陵陈公循、淳安商公辂、长洲王公鏊、余姚谢公迁、慈袁公炜、吾郡申公时行、鄞县余公有丁是也。又吾郡滕思勉、顾礼,衢州徐恢,皆实拜户部。盖洪武中未定之制也。
○尊官掌九列
成化末,三品以下九卿,多以尊官掌之。通政司张文质、太常寺刘岌、鸿胪寺施纯,俱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大理寺杜铭,工部尚书;光禄寺艾福、国子监丘、钦天监康永韶,皆礼部侍郎;太医院蒋宗武,通政使;上林苑监李孜省,左通政。盖多以传奉得之故也。然未有如景泰时杨善之异,善以左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俱仍掌鸿胪寺。
○内阁次序互异
内阁五品时,不过文渊、翰林诸学士、庶子、谕德、中允为序耳。其诸殿次第,自正统时定,兼部衔次第自天顺始定。如杨荣以太子少傅、谨身位少保黄淮武英下;陈山无兼官,以谨身位少保黄淮、太子少保金幼孜武英下;少保黄淮、太子少保金幼孜,以户部尚书位少傅、兵部杨士奇下,金幼孜又以户部;杨溥无兼官,以礼部位工部杨荣下;王文以少保、吏部位户部陈循、工部高谷少保、太子太傅下。皆取所兼保、傅为次序也。张瑛以礼部、华盖殿位户部、谨身陈山下。此则以部分为次序也。
○掌文渊阁
阁臣入阁,止云直文渊及辨事而已。惟徐有贞以武功伯兼华盖殿学,敕掌文渊阁事,遂以掌文渊阁入衔。武功败,李贤以右侍郎复拜吏书兼学士,奉旨亦掌文渊阁,然不入衔。
○阁臣不预事
宣德初,谨身殿大学士陈山改专教内,华盖殿大学士张瑛出理南部,俱不得预阁事。而吏部蹇义、户部夏原吉,俱辍部务,以师、保入备顾问,计议朝政,即家条旨草制敕,然不入内阁。亦一时异事也。
○大学士非内阁
洪武中,华盖等殿大学士刘仲质、邵质、余思诚、鲍恂、余铨、张长年、吴伯宗、朱善、宋讷、吴沈,其时原无内阁也。若洪熙时,文华殿大学士权谨及陈山教内竖,后皆非内阁臣矣。
○内阁兼掌部院
正德初,大学士焦芳入阁,后又专铨柄,乞於阉入瑾,兼掌吏部。嘉靖中,大学士张璁兼掌都察院,方献夫兼长吏部。严嵩以上眷注及徐公阶以候尚书德,俱兼掌礼部。李公本出掌吏部。乙丑,大学士严公讷由吏部入,以候尚书朴,仍暂掌部事。隆庆庚午,大学士高公拱起掌吏部,赵公贞吉出兼掌都察院,俱免奏事承旨。内璁奉敕肃清百僚本事毕,恩奖加少保、武英殿学;拱绾绶历年,两司内外考察,至居首揆,尚握铨柄,出而启事,入而条旨,尤为异闻。
○内阁司考察
嘉靖三十五年,吏部尚书李默得罪,内阁大学士李公本掌部事,分别尚书以下九卿、大小巡抚都御史作三等,其上、中等拟留,下等取上裁;复考察科道官应留、应去者以闻。天顺元年,特命大学士徐有贞考布政黄舆、高寅、王亮等,知府白仲贤、万安等,俱冠带闲住。
○南部入阁
内阁由南部入者凡三人:杨文忠廷和,以南京户部;梁文康储、张文隐治,以南京吏部。俱尚书入。
○内阁出为六卿
景泰六年,太子少师、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江渊为工部尚书,掌部事。嘉靖四年,少傅、大学士杨一清,起改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督三边;十八年,礼部尚书、大学士翟銮,起改兵部尚书、右都御史阅九边,充行边使。
○内阁出理南部
宣德四年,华盖殿大学士张瑛以原官掌南京礼部,其官称礼部尚书,盖是时北为行在故也。
○致仕丁忧部臣入内阁
万历十年,致仕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潘晟起家武英殿大学士;十二年,给假丁忧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锡爵起家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祖宗朝所未有也。
○阁臣外任
永乐中,解学士缙为交参议,胡侍读俨为国子祭酒。天顺中,岳修撰正为钦州同知,后复官止於翰林供事,再出知兴化府;徐武功有贞为广东、李尚书贤为福建、许礼侍彬为陕西,俱参政。贤寻复入为吏部右侍郎。又,宣德中太常卿兼学士杨溥,景泰中翰林院侍读彭时,俱以内阁丁忧服除守本官,后二公俱再入内阁。
○辅宰臣督工
阁臣于兴造工役规画则有之,未有躬履其事者,若史、礼二部臣则绝不之及矣。惟嘉靖九年建南北郊大工,少傅、大学士张孚敬知建造;少保、大学士桂萼,大学士翟銮,同知建造。十四年,少师、大学士孚敬,少保、大学士李时知建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汪钅宏,少保、礼部尚书夏言,同知建造。於工部为侵官,於阁臣为失职。
○内阁公侯审录
今三法司囚犯,每五年热审,奏请矜疑辨问及减等发落。自正统初遣司礼监太监金英始遂为定制,必以巨之首为之。张伞盖,列驺骑,既至大理寺,则据高坐南向,尚书、都御史皆傍坐,而御史、郎中以下官,引囚廷审,殊不为雅。惟嘉靖十六年三月,不用中官,特以勋臣勋及二辅理之,第勋倚贵自用,所释减几大半,囹圄为空。皇帝敕谕太师兼太子太师、武定侯郭勋,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时,少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夏言:“朕惟刑狱重事,民命所关,近来法官多不习律,比任情出入,以致冤滥滋甚。及今会审应辨问者,又拘执成案,不与开释。朕每念及此,恻然轸怀。兹特命卿等会同三法司官,将见监死罪重囚,逐一面加勘鞫,务得真情。中间事有亏枉、情可矜疑者,奏来定夺。朕以卿等勋辅重臣,故兹简托。卿等宜仰体朕心,殚诚竭虑,往恭厥事。卿等其钦哉,钦哉!”
○内阁不由翰林
内阁不由翰林凡八人:王毅愍文,以左都御史;杨文襄一清、刘钧州宇、许文简讠赞,以吏部尚书;薛文清,以大理寺卿;俞纲,以兵部右侍郎;李文达贤,以吏部侍郎;曹元,以兵部尚书。
其初不由翰林而后改翰林入阁者:解缙初为御史,黄淮初为中书舍人,杨士奇初为吴府审理副,胡俨初为桐城知县,金幼孜初为给事中,陈山、张瑛初为教官、给事中,袁宗皋初为长史,桂萼初为邢部主事,张孚敬初为南刑部主事,方献夫初为吏部员外郎,夏言初为行人、给事中。
王毅愍、薛文清外,亦有异者,如江渊以刑部右侍郎,尹直以兵部左侍郎,徐有贞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许彬以太常卿。虽常为翰林,而所进阶序,亦未相应。
○殿阁二衔
景泰中,修《寰宇通志》,陈少保循以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大学士,高少保、王少保文,俱以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亦一时异制也。
○学士二衔
弘文馆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危素,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胡广、杨荣、金幼孜,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解缙、胡广、商辂,左春坊大学士兼侍读学士曾、杨廷和、彭时,右春坊大学士兼侍读学士王英、刘俨、吕原。杨公以弘治末年加坊学,不设五十年矣。自杨公后八十余年,绝不复设。
○内阁首臣复居次
永乐四年,解缙罢,黄文简淮以右坊学居首,二岁而庶子胡文穆以学士兼左坊,淮遂居次。杨文敏荣,永乐十六年以文渊阁学居首,二十二年杨文贞为华盖,荣遂以谨身居次。梁文康储正德九年居首,累迁至华盖,十三年故相杨文忠复入,衔位同,而入阁在前,储遂居次。嘉靖二十三年,严分宜居首,累迁至谨身,二十五年,夏文愍以华盖复入,嵩遂居次。
○内阁兼官之异
大学士五品也,然多以尚书兼之。洪熙元年,杨文贞以礼左侍兼华盖,金文靖以户右侍兼武英。宣德元年,陈山以户左侍兼谨身,张瑛以礼左侍兼华盖,后绝无之。至嘉靖中,李公本以吏右侍兼东阁。隆庆初,江陵张公居正以吏左侍兼文渊阁。万历中,吾吴申公时行、大同王公家屏,以吏左侍兼东阁,俱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以太常卿兼者,杨荣;武英殿大学士以通政使兼者,黄淮。盖加官也。学士以刑部右侍郎兼者,江渊;以国子祭酒兼者,萧;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者,徐有贞。由兼官进故也。江、萧、徐俱不数日而改。
○学士兼官之异
正德中,学士靳贵左兼光禄寺卿。天顺复辟,凡景泰中东宫官左右春坊大学士吕原、倪谦,左庶子刘定之改通政司左右参议;左右庶子林文、李绍俱改尚宝司卿,仍兼讲读;谕德钱溥、洗马柯潜俱改尚宝司少卿;左右中允黄谏、万安、李泰改尚宝司丞,仍兼史官。亦时制之一变也。
洪武,孔克表、王亻巽以翰林修撰兼编修;天顺,孔公恂以詹事府少詹事兼谕德。近乎叠床架屋矣。
○阁臣出使
内阁若杨文襄之督三边,翟文懿之巡九镇,皆起自家,俱改兼部职。杨文敏三使宁夏、甘肃,与宁远、西宁谋军务。其时阁体未重。至景泰中,王毅愍文勘南直隶事情,高文义以祭告江海,二公皆兼赈济。江少师渊督察四川军情,理粮饷,则事体异矣。弘治末,阙里告完,李文正东阳以次辅致祭,兼撰碑,盖重其事也。
○阁臣扈从
永乐北征凡四:其前二,则胡文穆广以文渊阁学与杨文献荣、金文靖幼孜扈从;其后二,则杨、金二公俱以文渊阁学扈从。宣德征汉庶人一,杨少傅士奇、杨宫傅荣、金宫保幼孜、杨学士溥从巡;边二,其一则三杨与金,其一独三杨从。正统北征,曹学士鼐、张学士益从。正德征宁庶人,梁文康储、蒋文定冕从。嘉靖南幸承天,夏文愍言从。惟征汉庶人,有敕与蹇少师、夏少保同参预机务。
○赠官内闾吏部衔
大臣殁,有赠官,独内阁大学士及吏部尚书不以加赠。如梁武之于朱异,宋神宗之於韩琦,非破例不可。惟景泰中赠侍郎曹鼐,嘉靖初赠左长史张景明,俱文渊阁大学士;赠左都御史宋景为太子少保、吏部尚书。
○各部尚书兼学士
六部尚书非内阁而带学士者,惟礼部有之,然亦自桂、方二文襄起。盖上以“议礼”褒宠之,且示为入相之地耳,后遂为定制。今按:以吏部尚书带者,桂公萼、方公献夫、李公默、郭公朴、严公讷;以户部尚书带者,李公廷相;以工部尚书带者,温公仁和、董公份。自嘉靖丙戌后,礼部尚书不兼学士衔者,惟万公士和及今徐公学谟而已。
○二尚书任国子
洪武中,起致仕刑部尚书李敬为国子祭酒,致仕试吏部尚书刘崧为司业。今人但知刘而不知李也。刘居官月余卒,李后坐事抵罪。成化初,亦以此例起礼部左侍郎李绍、少詹事兼学士柯潜。潜以丧服辞,与李俱不及任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