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过去的四十年
3个月前 作者: 秦翰才
民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霹雳一声,日本投降,满洲国也就随着崩溃。这年溥仪恰是四十岁,现在就给他过去的四十年,作成一个年表(宣统三年以前月日都用阴历,中华民国元年以后月日都用阳历。满洲国正朔原也用阳历,不过溥仪生日所谓:“万寿节”和宫中各种祭祀等仍是都用阴历,故满洲国的历书也是阴阳历并载,实在格式一如清朝钦天监所颁,只在阴历月日上加上阳历罢了。再有溥仪做宣统帝,虽只在位三年,但宫中和若干满洲人或汉人中的所谓遗老,仍用宣统纪年,像毓詹日记前页印有一张纪年表,其中中华民国字样都被涂去,从中华民国元年改为宣统四年,直到大同元年为止)。
西历 中国纪年 干支 满洲年 日本纪年 年龄 大事
1906 光绪三二 丙午
明治三九 一 正月十四日诞生
1907
三三
丁未
四○
二
1908
三四
戊申
四一
三 十月二十一日,
光绪帝(德宗)崩。
二十一日,
慈禧太皇太后
(孝钦后)崩。
十一月初九日,
即皇帝位。
1909
宣统元 已酉
四二
四 十月,葬慈禧太
皇太后于定东陵。
1910
二
庚戌
四三
五
1911
三
辛亥
四四
六 七月十八日,始典
学。八月二十日,
武昌起义。十月二
十六日,摄政王退
位。十二月二十五
日,下逊位诏。
1912
民国元 壬子
四五
大正元 七
1913
二
癸丑
二
八 十一月,葬光绪帝于
崇陵。
1914
三
甲寅
三
九 一月二十二日,隆
裕皇太后(光绪后孝
定)崩。十二月,葬
于崇陵。
1915
四
乙卯
四
一○
1916
五
丙辰
五
一一
1917
六
丁巳
六
一二 七月一日,复辟;
十三日,退位。
1918
七
戊午
七
一三 十月三日,本生母醇
亲王嫡福晋薨。
1919
八
己未
八
一四
1920
九
庚申
九
一五
1921
一○
辛酉
一○
一六 四月十四日,庄和皇贵
太妃(恭肃皇贵妃)薨。
1922
一一
壬戌
一一
一七 十一月,立皇后郭博罗
氏,淑妃额尔德特氏。
1923
一二
癸亥
—二
一八 预定二月二十五日赴天
津,自求解放,为左右
所阻。
1924
一三
甲子
一三
一九 十一月五日,因国民军
要求,出宫,入醇亲王
府。二十一日,端康皇
贵太妃(温靖皇贵妃)
薨。二十九日,入日本
公使馆。
1925
一四
乙丑
一四
二○ 二月二十三日。至天津。
1926
一五
丙寅
昭和元 二一
1927
一六
丁卯
二
二二
1928
一七
戊辰
三
二三
1929
一八
已巳
四
二四 三月,弟溥杰等赴日本
留学。
1930
一九
庚午
五
二五
1931
二○
辛未
六
二六 九月十八日,满洲事变
发生。十月,淑妃离异。
十一月十一日,自天津
出发。十二日,抵塘沽。
十三日,抵营口,转赴
旅顺、大连。
1932
二一
壬申 大同元
七
二七 二月三日,敬懿皇贵太
妃(献哲皇贵妃)薨。
三月七日,自旅顺出发。
八日,抵长春。九日,
就满洲国执政职。二妹
嫁与郑广渊。八月十五
日,三妹嫁与润麒。
1933
二二
癸酉
二
八
二八 五月十六日,荣惠皇贵
太妃(敦惠皇贵妃)薨。
1934
二三
甲戌 大同三
康德元
九
二九 三月一日,登满洲帝国
皇帝位。十二月,五妹
嫁与万嘉熙。秋,建怀
远楼。
1935
二四
乙亥
二
一○
三○ 四月二日,自长春出发,
访问日本。二十七日,
回长春。
1936
二五
丙子
三
一一
三一 建同德殿。清历朝实录
刊成。
1937
二六
丁丑
四
一二
三二 二月六日,命以清室原
有皇产,除陵庙及应保
留者外,一概赐归国有。
三月二十五日,立庆贵
人他他拉氏。四月三日,
溥杰娶日本嵯峨侯实胜
之孙女。十二月,爱新
觉罗宗谱刊成。
1938
二七
戊寅
五
一三
三三 九月十日,新宫开工。
1939
二八
己卯
六
一四
三四
1940
二九
庚辰
七
一五
三五 六月二十二日,自长春
出发,赴日本,庆祝日
本建国二千六百年纪念。
1941
三○
辛巳
八
一六
三六
1942
三一
壬午
九
一七
三七 八月十三日,庆贵人薨,
追封明贤贵妃。建嘉乐
殿。
1943
三二
癸未
一○ 一八
三八
1944
三三
甲申
一一 一九
三九 春,册立福贵人李氏。
1945
三四
乙酉
一二 二○
四○ 八月十一日,赴通化。
十四日,回沈阳。
本书名为《满宫残照记》,以写出溥仪在满洲的情形为主。而溥仪的做成满洲国皇帝,可说国民军请他出宫,是一个起因。由是他逃入日本公使馆,逃入天津日本租界,逃入旅顺、大连日本租借地,终于成了日本的傀儡。这三次逃亡,和溥仪一生关系,也和满洲国关系,实在重大,所以就这三件事详细一说。
民十三年(一九二四)十一月,溥仪既已出宫,避入醇王府(俗称“北府”),怎样又逃入日本公使馆呢?郑孝胥《海藏楼诗》:
十一月初三日,奉乘舆幸日本使馆
乘回风兮载云旗,纵横无入神鬼驰。
手持帝于出虎穴,青史茫茫无此奇。
是日何来蒙古风,天倾地坼见共工。
休嗟猛士不可得,犹有人间一秃翁。
诗后附着孝胥这一天日记一则:
十一月庚戌朔。共产党散布传单及平民自治歌,又反帝国主义传单,各数万张。辛亥,西报言冯玉祥将为第三次围攻北京之举。召对,命速觅屋。壬子,驶庵(陈宝琛)、叔言(罗振玉)来密告,庵曰:“事急矣!”乃定赴德国医院之策。午后,诣北府,至鼓楼,逢庵之马车曰:“已往苏州胡同矣!”驰至苏州胡同,无所见。遂至德国医院,登楼,上徘徊窗下,独庵从,告孝胥曰:“庄士敦已往荷兰、英吉利使馆,张文治奔告醇王,且复来。”孝胥请幸日本使馆,上命孝胥先告日人。即访竹本,告以皇帝已来。竹本白其公使芳泽,乃语孝胥:“请皇帝自决行止。”于是暴风大作,黄沙蔽天,数步外不相见。孝胥至医院,虑汽车或不听命,议以上乘马车;又虑院前门人甚众,乃引马车至后门,一德国人持钥从,一看护妇导上下楼,开后门,登马车,孝胥及一僮骖乘。德医院至日本使馆有二道,约里许,一自东交民巷转北,一自长安街转南。孝胥叱御者曰:“再至日使馆。”御者利北道稍近,驱车过长安街。上惊呼曰:“街多华警,何为出此!”然车已迅驰,孝胥曰:“咫尺耳,马车中安有皇帝,请上勿恐。”既南转至河岸,复启上曰:“此为使馆界矣!”遂入日本使馆,竹本、中平迎上入兵营。庵亦至。方车行长安街,风沙悍怒,几不能前,昏晦中入室小憩。上曰:“北府人知我至医院耳,庄士敦、张文治必复往寻,宜告之。”孝胥复至医院,醇王、涛贝勒皆至,因与同来日馆,廷臣奔视者数人。上命孝胥往告段祺瑞,命张文治往告张作霖。归作函,使禹致之。入夜风定,星斗满天,垂、禹至日馆,进奉果饵。日本公使芳泽以所居大楼三屋为上内寝。随侍僮李体育,十四岁;御者王永江,车右王小龙。
在这里,有一段文字很可注意:“上徘徊窗下,独庵从,告孝胥曰:‘庄士敦已往荷兰、英吉利使馆。’孝胥请幸日本使馆,上命孝胥先告日人。”大概他们原是预备求援或托庇于荷兰或英吉利公使的,后来到日本公使馆,正是孝胥的主见。
溥仪避居日本公使馆八十天,又作逃亡天津之计。民二十四年(一九三五)二月二十三日,溥仪换穿粗料西装,扮成日本小商人模样,由池田书记官作伴,于夜半离开公使馆,坐汽车直奔前门车站。池田带溥仪登一辆三等车,这是一辆兵车,车中气味非常恶劣。池田操中国语很纯熟,告旁坐兵道:“这是一个日本人,让他坐在这里。”说罢,自入二等车中,郑孝胥、罗振玉等都在那里。时京津一线在国民军势力之下,车到丰台,检查最为严厉。检查者在那三等车中,见了默坐一隅的溥仪,喝问:“你是谁?这是兵车,怎地坐在这里?”旁坐兵代答道:“他是一个日本人。”检查者呼他:“去!去!”溥仪也就走入二等车中,始终不发一言。从此一路平安,早上三点钟到了天津。由日人吉田茂和古城秀胤两人来接,暂在大和旅馆住下,随后皇后也由池田的太太陪伴到津(据《满洲国皇帝》页六十六)。
溥仪避居天津日本租界七年,民二十年(一九三一)九月十八日,日本突以武力占领沈阳,造成所谓“满洲事变”,天津日本租界也戒备森严,溥仪就在这戒严声中,又作逃亡关外之计。十一月十一日上午二时,他和郑孝胥、郑垂父子乘汽车到法租界邮船码头,登比治山丸。一早船开行,沿白河而下。经过军粮城,这是一个要口,舟车往来,必经检查。大家预嘱船长西田设法绕道避开,船长不理会,仍徐向军粮城行去,大家非常情急。乃在快到军粮城时,船长突开快车,打转逃去,虽岸上放枪,早已射之不及。这样,天明时就安抵了塘沽口外,换乘淡路丸。十三日上午九时一刻,到达营口,在南满铁路第二码头停泊,这已在日本势力范围内了(据《满洲国皇帝》页一百零一)。
民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八月八日,苏联对日宣战。十二日,溥仪全家动身到通化,尚书府和宫内府各大臣们、国务总理和各部大臣们都随同出发。原来通化有一个大栗子煤矿,附近多山洞,日本人早在那里做有防空设备,所以他们这一次公开的浩浩荡荡前去,含有临时迁都的意味。据说关东军本准备于必要时放弃长春,最后死守南满。不料十四日天皇宣布投降,溥仪就回沈阳,想坐飞机到日本,于是给苏联军队所虏获。他以后的余生,不在本书范围之内,也就不再叙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