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二十四

3个月前 作者: 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a>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宗三。


    ○(辛亥)三十八年春正月壬戌朔王在梯浦宫宴洪高伊高伊谓王曰: "国之北鄙残破已甚如家无藩篱何可复都旧京宜据江以自固我当归奏皇后无令东扰。" 王悦待之弥厚。


    甲子王还寿昌宫蒙使从之不及乃曰: "王不待我而行我将还归。" 王驻辇以待蒙使佩弓矢驰突而至见者寒心父老出迎都门外皆泣下再拜呼万岁。


    丁卯王命馆伴。 宴蒙使。 蒙使曰: "尔国旣降欲就陆何以城为 " 对曰: "宋贼船往来故筑城以备实无他也。" 庚午蒙使还。


    癸酉崔沆献酒馔于王王召诸王公侯同宴而罢盖庆蒙使和亲而退也。


    戊寅以郑晏知门下省事; 薛愼柳韶赵修 为枢密院副使; 李仁孝金起孙为左右仆射。


    甲申亲设天帝释道场于本阙。


    二月戊戌移御本阙。


    甲辰燃灯王如奉恩寺。


    癸丑遣同知枢密院事崔璟上将军金宝鼎如蒙古。


    三月乙丑亲设华严神众道场于本阙。


    夏四月己亥幸贤圣寺。


    丙午幸王轮寺。


    戊申幸妙通寺。


    辛亥亲设天兵神众道场于本阙。


    丙辰幸外院九曜堂。


    五月丙寅守司空左仆射孙 卒。


    甲戌亲设功德天道场于本阙。


    六月庚寅朔王如奉恩寺。


    壬辰设天兵神众道场于内殿。


    癸卯太白昼见经天。


    枢密院副使薛愼卒。


    甲辰亲设消灾道场于本阙。


    乙巳设仁王道场于内殿。


    是月以朴暄家为净业院集城内尼僧居之筑外墙禁出入先是僧尼杂处闾阎有丑声。


    秋七月丁卯遣少卿林惟式郞将赵元奇如蒙古。


    八月甲午奉安宣圣眞于新创花山洞国子监。


    辛亥宥死罪七人配有人岛。


    九月甲子幸贤圣寺。


    壬午幸城西门外大藏经板堂率百官行香显宗时板本 于壬辰蒙兵王与群臣更愿立都监十六年而功毕。


    冬十月戊子朔亲醮三界于内殿。


    辛卯幸干圣福灵二寺。


    甲午幸王轮寺。


    乙巳蒙古使将困洪高伊等四十人来至升天馆戊申王出迎于梯浦皇帝新卽位诏国王亲朝及令还旧京庚戌将困等入江都。


    辛亥宴蒙使于寿昌宫。


    丙辰王命宰枢及文武四品以上议* 诏或言: "太子亲朝" 或言: "王老病未得亲朝为辞待更诘遣太子亲朝未晩。"


    闰月己未门下平章事李子晟卒。


    丁丑幸外院九曜堂。


    甲申中书侍郞平章事蔡松年卒。


    十一月庚子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壬子)三十九年春正月丙午遣枢密院副使李岘侍郞李之 如蒙古。


    二月乙卯朔日食。


    丁卯燃灯王如奉恩寺。


    丙子崔沆献酒馔于王召诸王宴于大内。


    三月丁酉幸干圣福灵二寺。


    戊戌亲设消 道场甲辰设仁王道场己酉设华严神众道场。


    夏四月己未枢密院副使张纯亮卒。


    丁卯赐柳成梓等及第。


    辛未幸妙通寺移御今旦洞宫。


    乙亥亲设天兵神众道场庚辰设仁王道场。


    五月始营升天府城廊。


    丙戌祷雨于诸神祠。


    辛卯幸贤圣寺。


    癸巳又祷雨于诸神祠庚子亦如之。


    东界兵马使驰奏: "东眞兵二千入境。"


    辛丑亲设华严神众道场。


    六月甲寅朔王如奉恩寺。


    辛酉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癸酉设仁王道场。


    戊寅雨。


    崔沆献酒馔于王召宴诸王。


    秋七月壬辰亲设华严神众道场。


    戊戌蒙古使多可阿土等三十七人来帝密 多可等曰: "汝到彼国王出迎于陆则虽百姓未出犹可也不然则待汝来当发兵致讨。" 多可等至王遣新安公佺出迎之请蒙使入梯浦馆王乃出见宴未罢多可等以王不从帝命怒而还升天馆。


    甲辰亲设仁王道场。


    丁未崔沆献膳于王。


    是月分遣诸山城防护别监。


    八月甲寅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丙子亲设仁王道场。


    九月甲申幸干圣福灵二寺。


    丁亥王乘崔沆所献新辇幸王轮寺出大府银三十斤赐造辇工匠及沆苍头仍许苍头着 头凡四十六人。


    己亥幸妙通寺。


    辛丑幸外院九曜堂。


    冬十月庚申亲设华严神众道场甲戌设仁王百座道场。


    十一月甲午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壬寅移御西宫。


    ○(癸丑)四十年春正月庚辰朔放朝贺。


    二月以崔沆为门下侍中判吏部御史台事。


    王还御大阙。


    庚申进安庆侯侃为公。


    壬戌燃灯王如奉恩寺。


    甲子王不豫。


    辛卯幸贤圣寺。


    东界兵马使驰报: "东眞三百骑围登州。"


    甲午亲设功德天道场。


    戊戌幸干圣福灵二寺。


    壬寅幸妙通寺。


    是月遣日官埋三石于东西两界要害处以禳狄兵。


    夏四月庚戌北界兵马使报: "狄兵三十余人入寇。"


    癸丑亲设功德天道场。


    甲寅原州民被掳蒙古者还言阿母侃洪福源诣帝所言高丽筑重城无出陆归款意帝命皇弟松柱帅兵一万道东眞国入东界阿母侃洪福源领麾下兵趣北界皆屯大伊州。


    乙卯幸王轮寺。


    丁巳亲设华严神众道场癸亥设仁王道场。


    戊辰幸外院九曜堂。


    五月丙申蒙古也窟大王遣阿豆等十六人来王迎于梯浦宫赠金银布帛有差。


    己亥宴蒙使。


    六月辛亥赦加上先王先妃尊谥名山大川德号文武两班南班杂路凡有职者加次第同正职弘儒侯薛聪文昌侯崔致远</a>加赐爵州府郡县吏津驿杂尺长典等赐武散阶有差。


    秋七月己卯幸药师殿。


    癸未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甲申北界兵马使报: "蒙兵渡鸭绿江。" 卽移牒五道按察及三道巡问使督领居民入保山城海岛。


    丙戌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辛卯蒙兵涉大同江下马滩指古和州。


    乙未亲设仁王道场。


    八月戊申习水战于甲串江。


    辛亥亲设华严神众道场。


    癸丑校尉*大金就{金大就}率牛峯别抄三十余人与蒙古兵战于金郊兴义*闲斩首数级获马弓矢毡 等物。


    丙辰宥死罪十二人配有人岛。


    戊午蒙古元帅也窟遣人传诏于王其诏责以六事曰: "朕欲自白日所出至于所没凡有黎庶咸令逸乐缘汝辈逆命命皇叔也窟统师往伐若迎命纳款罢兵以还若有拒命朕必无赦。"


    蒙古兵陷西海道 山城。


    己未王遣郞将崔东植致书于也窟屯所曰: "小邦臣服上国以来一心无二出力供职庶蒙庇护万世无虞不图天兵奄临弊邑罔知其由举国兢 惟大王谅我诚恳曲赐哀怜。" 时也窟在土山受国书使人谓东植曰: "帝虑国王称</a>老病不朝欲验眞否王之来否限六日更来报。" 东植答曰: "兵*闲主上岂能速来 " 也窟曰: "尔何能来 "


    庚申谒景灵殿。


    蒙兵三千来屯高和二州之境候骑三百余至广州焚烧庐舍。


    癸亥亲设仁王道场。


    庚午宰枢会议若东宫若安庆公率三品一员乞降便否。


    癸酉蒙兵陷东州山城。


    是月蒙兵候骑三百余至全州城南班石驿别抄指谕李柱击杀过半获马二十匹。


    九月丁丑幸贤圣寺。


    戊寅遣大将军高悦致书也窟大王曰: "小邦不敢违 圣旨已于升天府白马山下筑城郭营宫室但东北界捕獭人是惧未得毕构出居今大军入境国人惊骇罔知所措惟大王矜恤班师 我东民悉皆按堵则当明年躬率臣僚出迎帝命若其虚实遣一二使价审之可知也。" 仍遗金银酒器罗紬纻布獭皮笠带等物其诸将阿母侃等亦皆赠遗也窟拘留悦及崔东植遣李松茂云: "受尔国诸城降牒而来宰枢会议。" 答曰: "大军若还则君臣出陆州县安往 "


    甲申以重阳节谒景灵殿。


    乙酉忠州仓正崔守设伏金堂峡候蒙兵至急击杀十五级夺其兵仗与所虏男女二百余人以功除队正。


    癸巳蒙兵十余骑 掠甲串江外。


    丙申蒙兵屠春州城。


    甲辰高悦还言: "也窟曰: ''国王如诏出降便当回军不然可一战也。''"


    冬十月丙午朔东界兵马使报: "蒙兵围登州解围趣金壤城。"


    戊申国内名山及耽罗神祇各加''济民''之号*大庙九室及十九陵 加上尊谥。


    己酉蒙兵围杨根城防护别监尹椿率众出降。


    辛亥幸王轮寺。


    甲寅蒙兵攻天龙山城黄骊县令郑臣旦防护别监赵邦彦出降。


    丁巳幸妙通寺。


    丙寅蒙兵陷襄州。


    辛未命宰枢致仕及文武四品以上议却兵之策佥曰: "莫如太子出降。" 王怒使承宣李世材诘之曰: "遣太子则可保无后患耶议从谁出 " 宦者闵阳宣进曰: "崔侍中亦可其议。" 王怒稍霁曰: "宰枢善图之。" 王又遣世材就崔沆问谁可使蒙军者沆奏曰: "此非臣所决惟上裁之。"


    是月也窟等围攻忠州前少卿郑寿率二子自京山府来降。


    十一月戊寅遣永安伯僖仆射金宝鼎致书于也窟阿母侃*于悦王万户洪福源等遗土物。


    己丑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时因兵乱诸道上表者但南京及广树二州。


    庚寅兵部尙书翰林学士金孝印卒。


    也窟在忠州得病卜者曰: "久留则难返。" 也窟留阿母侃洪福源守之率精骑一千北还永安伯僖等追至旧京保定门外致国 礼物且乞退兵也窟责云: "国王出江外迎吾使价则兵可退也。" 遂遣蒙古大等十人来。


    辛卯王渡江迎于升天新阙夜别抄八十人衷甲以从蒙古大谓王曰: "自大军入境以来一日死亡者几千万人王何惜一身不顾万民之命乎 王若早出迎安有无辜之民肝脑涂地者乎也窟大王之言卽皇帝之言吾之言卽也窟大王之言也自今以往万世和好岂不乐哉 " 遂 飮而去王还江都乔桐别抄伏兵平州城外夜入虏营击杀甚众校尉张子邦持短兵手杀屯长二十余人。


    乙未亲设仁王道场。


    丁酉也窟遣人来言置达鲁花赤及坼城子事其官人胡花亦索金银獭皮纻布等物。


    戊戌王* 也窟书曰: "前者仆射金宝鼎还大王谕以: ''若能出迎使者卽当回军。'' 遂遣蒙古大等十人以来窃惟出迎使者近无其例 値天寒风劲以老病之躯岂敢涉海 然大王之敎不敢违也祗率臣僚出迎使者意谓大王不违旧约卽还军旅今承明敎欲留兵一万置达鲁花赤之语若果如此安得保其无患复都旧京耶 请寝其事以惠东民。 若乃坼城子事小邦元来</a>俗不露居又海贼无时虏掠是用未卽坏去后当依命。" * 胡花官人书曰: "其所* {须}金银自昔不产于小邦其于纳贡犹未易办獭皮纻布自兴兵以来民皆惊窜难以做办今略为信具如别纸。"


    癸卯亲设消灾道场。


    十二月壬子幸梯浦馆引见阿母侃使佐。


    丙辰设华严神众道场于内殿。


    戊午亲醮北斗。


    壬戌忠州驰报: "蒙兵解围。"


    乙丑亲设仁王道场。


    壬申遣安庆公 如蒙古。


    是月盗发厚睿二陵。


    是岁庆尙州道按察副使任柱令州县聚白马蹄造带效犀至有杀马者又* {敛}二十升白纻布民持白银一斤易布一匹犹未易得南民骚然。


    ○(甲寅)四十一年春正月乙亥朔放朝贺。


    谒景灵殿。


    丁丑安庆公 至蒙古屯所设宴张乐飨士阿母侃还师。


    戊寅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甲申京城解严。


    遣少卿朴汝翼郞将郑子玙等往探蒙兵还否兼安抚天龙杨根二城。


    甲午亲设仁王道场。


    丁酉亲醮北斗于内殿。


    庚子李岘弃市。


    二月甲辰朔流天龙城别监赵邦彦黄骊县令郑臣旦于海岛。


    甲寅以郑准崔坪林景弼 为枢密院副使。


    丁巳燃灯王如奉恩寺。


    己未北界兵马使报: "蒙古兵船七 侵葛岛虏三十户。"


    庚午亲设华严神众道场。


    三月乙亥加门下侍郞宋珣守太尉。


    全罗州道巡问使李纯孝卒。


    辛卯幸贤圣寺。


    甲午 知政事崔珙卒辍朝三日谥戴庄。


    丁酉御史高平节崔铎梁信成朴裕奉公胤坐散大仓粟皆免官平节数至二千石故特流于海岛使者到门逃走投江而死。


    是月遣秘书少卿李守孙四门博士金良莹如蒙古拘留三年死于懿州。


    夏四月癸卯朔幸干圣福灵二寺。


    壬子幸妙通寺。


    己未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癸亥设仁王道场。


    丙寅幸外院九曜堂。


    是月旱。


    五月壬申朔幸王轮寺设天兵华严神众道场。


    丙子以端午节谒景灵殿。


    六月壬寅朔王如奉恩寺。


    甲辰赐尹正衡等及第。


    戊申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丙辰王受菩萨戒于正殿。


    戊午亲设功德天药师二道场。


    丁卯设华严神众道场。


    是月京城大疫。


    闰月己卯遣中书舍人金守精如蒙古。


    秋七月己酉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丁巳王闻蒙使多可等来移御升天新阙。


    安庆府典签闵仁解还自蒙古言帝使车罗大主东国。


    戊午蒙古使多可等五十人* {赍}文牒来谕曰: "国王虽已出陆侍中崔沆尙书李应烈周永珪柳璥等不出是为眞降耶 " 仍责诛降城官吏王征赵邦彦郑臣旦乘传入京见于多可以示不诛。


    壬戌西北面兵马使报: "车罗大等帅兵五千渡* 绿{鸭绿}。"


    癸亥太白昼见经天。


    多可还附表曰: "王人骤降圣训稠加举国 惶瞻天 列伏望霁雷霆之威回日月之明备问来使之亲观商酌谗人之妄诉使越境风驰骁骑一时卷还令涉江陆处之弊封万世永保。"


    时多可 云: "吾归则大兵可回。" 国家信之令州县护送于是举邑被掠者甚多。


    是日王还江都。


    甲子太白昼见。


    蒙兵候骑至西海道。


    戊辰蒙古骑兵三十来屯峡溪冠山驿。


    八月辛未朔太白昼见。


    亲设消 道场。


    癸酉庆尙全罗二道各遣夜别抄八十人守卫京城。


    甲戌地震。


    蒙古军入西北鄙。


    丙子候骑至广州。


    赦中外死囚十人杖流有人岛。


    己丑安庆公 还自蒙古蒙使十人偕来王幸梯浦宴慰蒙使曰: "帝 臣等伴公护行万里风尘恐有不宁今日幸无恙还国吾等甚喜。" 仍请献酌王许之。


    庚寅蒙兵候骑屯槐州城下散员张子邦率别抄击破之。


    壬辰命大将军李长诣蒙兵屯所普贤院赠车罗大余速秃甫波大等元帅及永宁公 洪福源金银酒器皮币有差。


    长还奏: "车罗大云: ''君臣百姓出陆则尽剃其发否则以国王还如一不从兵无回期。''"


    九月庚子朔幸贤圣寺。


    辛丑东界兵马使报: "东眞兵又多入境。"


    癸卯幸干圣福灵二寺。


    丙午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己酉遣御史朴仁基至车罗大屯所赠酒果及币。


    癸丑车罗大攻忠州山城风雨暴作城中人抽精锐奋击之敌解围遂南下。


    乙卯幸妙通寺。


    丁巳幸王轮寺。


    丙寅枢密院副使崔温奏: " 书省掌斋醮祭享文书故每月一人入直沐浴斋素终月乃出若翰林院宝文阁同文院御书院轮番迭宿或飮酒食肉或经秽恶不宜会宿 书省请禁之。" 制可。


    己巳幸外院九曜堂。


    冬十月庚午朔亲设消 道场。


    戊子车罗大攻尙州山城黄岭寺僧洪之射杀第四官人士卒死者过半遂解围而退。


    遣 知政事崔璘如车罗大屯所请罢兵。


    以崔璘为门下平章事。


    命宰臣祈告*大庙曰: "洪惟太祖当三方鼎分愍百姓 苦挥义兵而云合响应奋戎衣而电迈风驰*闲关草昧扫淸云屯合韩土为一家服王民于亿载。 我太宗大王 坚执锐沐雨栉风从圣祖于干戈拯生民于涂炭。 我世宗大王智勇兼资戡定大乱立中兴返正之功 永世不迁之主。 我宣肃睿大王圣圣继体持盈而守成元元归仁含哺而乐业文成理定焕乎有章礼制乐作巍乎难名。 我仁神康大王挺英明之资承积累之庆虽则奸轨 变辄以震谋而剪除亦赖先正夹辅卒致国步之淸宁由是祖有功而宗有德 配帝以郊配天栖灵九庙之中垂裕百世之下伏念以 薄之资宅黎烝之上发闻惟腥巨  至顷自金卯之岁蠢兹黑狄之人躏藉乎北* {淫}浸及南至使弃赫赫之鸿都保区区之海邑未得屈强相衡尔乃朝聘惟勤卑辞称臣厚礼遣质选子弟而入侍率臣僚以出迎民已困矣调* {敛}以奉之我固弱矣征令以逼之 车虽相望于道弓骑乃连讨我疆 去 来长驱深入 逋逃而降者具虚实以告之彼虏计得吾民势穷死者暴形骸生者为奴虏父子不相聊妻 不相保加以比日以来干文示变循巷哀呼人嫌大甚俯仰栗愧* {寤}寐难安窃念三韩乃先王之家万姓是先王之民岂忍家  民尽刘乎。 是用痛心疾首 胆披肝爰命攸司望涓良日修薄奠荐神轩伏望上以念王业之艰难下以悯生民之憔悴恕已往之过愆哀卽今之形势请命于上帝宣威若当年叛谋沮 列域缮保胡兵自溃未腊而班还民力有余及春而耘稼按堵如故鼓腹咸熙纪纲 络之复振宗庙血祀之永延。"


    己未亲设华严神众道场。


    十二月甲申合祀山川神* {祇}于神庙曰: "夫主国山川依人而行者神之道也则所寓之国所依之人能不哀矜而终始保护耶 本朝自昔三韩鼎峙争疆万姓涂炭我龙祖应期而作俯循人望举义一唱四方响臻自然归顺。 然当草昧*闲或有不轨之徒啸聚蜂起而以尺剑扫淸三土合为一家然后圣圣相继代代相承以至于今日矣。 三百余载之*闲时数使然 变屡兴卽能戡定者全是我诸神佥力潜扶保安社稷之所致也越辛卯岁以来不幸为蒙人所寇国家祸乱不可 言嗟呼竭我琛 岁常两度恪修贡赋而惩责尤加又前年大举而来东角藩屛数城不日*闲悉见屠残乘胜纵锐卽移兵中原雨矢石雷鼓 累月攻击而孑尔孤城几乎殆矣当是时若此城见陷则其它列堡靡然席卷者必矣幸赖月岳大王现大威力密加扶护乃克守御终成万世之功虽然弱难拒强故惧其祸之滋深涉海出迎又遣子安庆公往请和亲何图数竖接踵逃去巧播谗言至使今年 加大兵蹂践南隅凡我国所病尽知之而 我腹心我势旣穷无柰何矣。 噫比年来人畜之被害驱掠者已不可胜言至乃孑遗亦皆父子不相恤妻子不相保矣 今一年之*闲饿莩已满于闾巷则国之势其不危哉护国神明之威验不于今日阐用而更待何时耶其忍令国业堕地民命尽刘必不然矣。 伏望恕国家 误之罪愆哀民俗屠残之性命急回神力挫逐腥 使国业更延民命更续岂惟三韩受赐多矣抑亦 洁祀事当不替于万世矣。"


    丁亥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甲午崔璘还奏曰: "臣至陜州丹溪见车罗大言崔沆奉王出陆则兵可罢。"


    是岁蒙兵所虏男女无虑二十万六千八百余人杀戮者不可胜计所经州郡皆为 烬自有蒙兵之乱未有甚于此时也。


    ○(乙卯)四十二年春正月己亥朔放朝贺。


    辛丑蒙兵二十余骑到甲串江外癸卯被虏大丘民逃还言: "蒙古帝 车罗大促还师蒙兵屯北界者已渡鸭绿江。"


    乙卯蒙兵百余骑到升天城外命大将军崔瑛慰谕瑛自城上 下酒馔 之蒙兵乃去遣平章事崔璘如蒙古献方物仍乞罢兵表曰: "皇威远格圣训骤加无地措躬 天以实恭惟皇帝陛下廓乾坤之度察贝锦之谗疾速班师哀矜有众则咸承仁化得聊生而出居嘉与后昆至永世而供职。" 车罗大屯于旧京保定门外庚申蒙兵五十余骑到升天城外。


    壬戌以交河县人所获蒙古马匹分赐两府宰枢。


    癸亥幸神格殿。


    二月辛未车罗大遣阿豆仍夫等四人来甲戌王宴于梯浦馆。


    蒙兵屯宿铁岭登州别抄挟攻歼之。


    辛巳燃灯王如奉恩寺。


    癸未以都祭库判官高鼎梅为黄骊利川川宁杨根竹州阴竹等处苏复别监鼎梅不顾苏复之意耽于酒色剥民为利。


    甲申崔沆进酒馔于王召太子诸王宴于内殿作乐彻夜而罢是时民多饿莩王制于权臣不得已设此宴乐。


    癸巳以崔沆监修国史。


    甲午京城解严。


    三月丙午诸道郡县入保山城海岛者悉令出陆时公山城合入郡县粮尽道远者饥死甚众老弱塡壑至有系儿于树而去者。


    戊申幸贤圣寺。


    戊午亲设华严神众道场。


    己未命判司天事安邦悦修智陵以为蒙古所坏也。


    甲子亲设佛顶心道场。


    夏四月丁卯幸干圣福灵二寺。


    己卯幸妙通寺。


    壬午幸王轮寺。


    甲申幸外院九曜堂。


    辛卯北界兵马使报: "蒙兵屯义静州之境自兄弟山至大府城弥满原野。"


    癸巳亲设消 道场。


    是月道路始通兵荒以来骸骨蔽野被虏人民逃入京城者络绎不絶都兵马使日给米一升救之然死者无 。


    五月戊戌令四品以上献安民御敌之策。


    丁未北界报: "蒙兵三百余骑寇龙冈咸从等县掠农民牛马而去。"


    辛亥东界兵马使报: "东眞兵百余骑入高和州。"


    甲寅分遣诸道劝农使。


    六月丙寅朔王如奉恩寺。


    戊辰赐郭王府等及第。


    甲戌遣侍御史金守刚郞将庾资弼如蒙古进方物。


    乙亥亲设华严神众道场。


    秋七月壬戌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八月戊辰王御便殿与宰枢决中外重刑赦斩绞二人配有人岛。


    癸酉始改创*大庙移安神主于诸陵署。


    乙亥亲设功德天道场。


    壬午北界报: "蒙兵抄略淸川江内。"


    以崔 为殿中内给事。


    戊子蒙兵二十余骑到升天府京城戒严。


    壬辰幸贤圣寺。


    九月乙未亲设消 道场。


    癸卯幸干圣福灵二寺。


    丁未崔璘与蒙古使六人来留客使于升天馆先入奏云: "车罗大永宁公领大兵到西京候骑已至金郊。"


    己酉宰枢议云: "馆待客使虽厚无益。" 璘曰: "若不得已遣使于帝所则今来使不可不 接。" 庚戌王出迎于梯浦辛亥宴蒙使。


    是月外膳不继内藏告竭王 昼膳。 左仓别监尹平北人也王再三召之不至越三日乃进王怒甚欲令执政夺其官 然叹曰: "今日我虽夺之明日必复之何惩之有。" 只命责之。


    冬十月乙丑蒙兵踰大院岭忠州出精锐击杀千余人。


    癸酉幸妙通寺。


    辛巳幸外院九曜堂设仁王道场于内殿。


    壬午饭僧三百于球庭三日。


    十一月丁酉*大庙成还安神主。


    丙午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己未亲设金经道场。


    十二月戊辰以金琏辛喜 为侍御史。


    庚寅以崔沆为中书令; 奇允肃为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君卿知门下省事; 赵修为政堂文学致仕。


    壬辰蒙兵造船攻槽岛不克。


    是岁冬无雪京城大疫。


    ○(丙辰)四十三年春正月癸巳朔放朝贺。


    戊戌亲设天兵神众道场。


    壬寅枢密院副使崔坪卒。


    丙午太白昼见经天。


    丁巳王闻蒙古兵谋攻诸岛遣将军李广宋君斐领舟师三百南下御之。


    二月乙丑守太师门下侍郞平章事金敞卒。


    丙子燃灯王如奉恩寺。


    是月以蒙兵停发六道宣</a>旨使用别监时奉使者剥民横* {敛}以固恩宠民甚苦之反喜蒙兵之至。


    三月己酉幸贤圣寺。


    遣大将军愼执平等于车罗大屯所。


    癸丑太白昼见经天。


    甲寅幸干圣福灵二寺。


    戊午蒙兵到窄梁外崔沆使都房分守要害。


    己未李广宋君斐趣灵光约分道击之蒙兵知而有备广还入岛君斐保笠岩山城城中强壮悉投于敌唯老幼在一日君斐佯出羸弱数人于城外以示之蒙兵以为粮尽引兵至城下君斐率精锐奋击败之杀伤甚多擒官人四。


    夏四月丙寅雨雹大如梅。


    戊辰玄风县人四十余 避乱泊近县江渚蒙兵追获男女财物杀劝农使金宗 。


    辛未幸王轮寺。


    壬申愼执平自蒙兵屯所还言: "车罗大永宁公云: ''若国王出迎使者王太子亲朝帝所兵可罢还否则以何辞而退乎 ''" 时车罗大永宁公屯潭阳洪福源屯海阳。 癸酉宰枢会议退兵之策计无所出王曰: " 得退师何惜一子出迎。"


    甲戌幸妙通寺。


    乙亥复遣愼执平于车罗大屯所寄书云: "大兵回来惟命是从。"


    戊寅西北面兵马使驰报: "遣别抄三百击蒙兵一千于义州。"


    庚辰大府岛别抄夜出仁州境苏来山下击走蒙兵百余人。


    庚寅忠州道巡问使韩就在牙州海岛以船九 欲击蒙兵蒙兵逆击尽杀之蒙兵入忠州屠州城。 又攻山城官吏老弱恐不能拒登月岳神祠忽云雾风雨雷雹俱作蒙兵以为神助不攻而退。


    五月壬辰幸外院九曜堂。


    壬寅愼执平自罗州还言: "车罗大怒曰: ''若欲和亲尔国何多杀我兵。 死者已矣擒者可还。'' 仍令三十人伴行。" 到升天馆甲辰王幸升天阙宴客使仍赠金银布帛酒器等物有差。


    庚戌新阳伯* { }卒。


    丙辰东北面兵马使报: "登州城中无水且无粮储人民散去。" 乃令入保岛内。


    六月庚申朔遣将军李阡率舟师二百余人御蒙兵于南道。


    辛酉王如奉恩寺。


    甲戌王受菩萨戒于内殿。


    壬午将军李阡与蒙兵战于温水县斩数十级夺所虏男女百余人崔沆以银六斤赏士卒。


    是月车罗大屯海阳无等山顶遣兵一千南掠。


    秋八月乙丑发新兴仓赈崔沆家兵。


    甲戌赦死罪三人配有人岛。


    庚辰遣将军宋吉儒徙淸州民于海岛。


    辛巳车罗大永宁公洪福源等到甲串江外大张旗帜牧马于田登通津山望江都退屯守安县。


    九月己丑幸贤圣寺。


    金守刚还自蒙古帝遣徐趾来命班师。


    辛丑幸干圣福灵二寺。


    癸卯平章事崔璘卒。


    戊申幸王轮寺。


    庚戌车罗大等收军北还。


    是月盗发康宗陵。


    冬十月庚申幸妙通寺。


    己巳蒙兵六十人寇艾岛别抄尽擒斩之。


    辛未京城解严自乙卯八月至今凡十五月而罢兵。


    甲申车罗大管下东京摠管松山率妻及 从五人来投崔沆馆待甚厚问其来由松山云: "非以蒙古危亡而尔国强盛也我有三罪以此来耳车罗大入南界以我鎭义州不能固守一也又使我劝农畜粮而禾稼不登仓库虚耗二也闻高丽兵来遣七十人刺探无一人返者三也。" 于是赐宅一区及米谷器物布帛奴婢各三口。


    乙酉以崔滋为中书平章事。


    十一月辛丑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十二月壬午以金起孙知门下省事李辅</a>李世材李藏用 为枢密院副使。


    甲申盗入太子府窃玉册缘饰金银彩帛。


    冬无雪饥疫相仍 尸蔽路银一斤直米二斛。


    ○(丁巳)四十四年春正月丁亥朔放朝贺。


    丙辰宰枢议以蒙国连岁加兵竭力事之无益停春例进奉。


    二月庚午燃灯王如奉恩寺。


    三月丁酉幸贤圣寺。


    甲寅幸干圣寺。


    夏四月丁巳幸福灵寺。


    乙丑幸妙通寺。


    丁卯门下侍郞平章事奇允肃卒。


    壬申幸王轮寺。


    乙亥幸外帝释院。


    原州贼安悦等据古城叛遣将军尹君正郞将权赞领兵讨之。


    丙子君正与贼三百余人战于兴元仓大败之有人斩安悦出降君正入城斩其巨魁松庇敦正唐老等数人胁从者徙置于岛。


    闰月丁亥中书令崔沆死。


    甲午以崔沆死停科举。


    城中大饥。


    东眞寇东州界。


    辛丑赦二罪以下。


    五月戊午遣起居注金守刚郞将秦世基如蒙古。


    东北面兵马使报: "分司御史安禧设伏于永 山谷挟击东眞兵获兵仗鞍马及所虏男女牛马等物。"


    乙丑西北面驰报: "蒙兵三十余骑渡淸川江趣龙冈咸从。"


    丁卯东北面兵马使报: "东眞兵三千余骑入登州。"


    甲戌遣诸城防护别监。


    癸未京城戒严。


    是月蒙兵入泰州杀副使崔济擒其妻子州人多被害。


    六月乙酉王如奉恩寺。


    戊子蒙古候兵入开京遣将作监李凝 之。


    癸巳平章事致仕金台瑞卒。


    蒙兵至南京遣李凝请退兵甫波大云: "去留在车罗大处分。"


    乙未蒙兵至稷山遣侍御史金轼诣屯所请客使三人来。


    辛亥西北面兵马使报: "蒙古军至西京。" 壬子金轼伴客使如车罗大屯所。


    秋七月丙辰车罗大使佐十八人到升天馆戊午王邀宴于梯浦馆。


    庚午以崔 为右副承宣。


    壬申金轼自车罗大屯所安北府还云: "车罗大曰王若亲来我卽回兵又令王子入朝永无后患。"


    癸酉流上将军赵晟于海岛晟性强暴多占人土田谤 国家分田制禄妻兄队正申巨龙等恐祸及己阴录罪恶规以自解晟知之反诬巨龙等谋叛崔 讯之巨龙等乃上所录书流晟于岛籍其家。


    宰枢等请遣王子讲和于蒙古不听崔滋金宝鼎等力请许之宰枢更奏: "先遣宗亲观变然后可遣也。" 乃遣永安公僖赠车罗大银甁一百酒果等物。


    永安公僖自车罗大屯所还云: "车罗大问曰: ''何为来 '' 对曰: ''大人召还南下军兵且禁侵蹂禾谷国王喜甚遣臣奉一觞'' 车罗大曰: ''太子到日当退屯凤州。''"


    戊子宰枢奏: "请遣太子以活民命。" 王犹豫未决宰枢又遣金轼告车罗大曰: "待大军回归太子亲朝帝所。" 车罗大许之曰: "回军后王子可与松山等偕来。" 于是禁掠升天府甲串江外及诸岛人民时内外萧然计无所出但祈祷佛宇神祠而已。


    壬寅复遣金轼* {赍}酒果银币獭皮等物如车罗大屯所饯之以观其意。


    蒙兵陷神威岛孟州守胡寿被害。


    别将李成义刘巨本自蒙古来投人也欲诱松山还蒙古及过江斩其首以要功于彼乃 松山曰: "此国疑汝欲杀之柰何 " 松山颇有惧色成义等得*闲约与逃归松山从之。 将与同来王儿郞加大王度庭玉李阳等谋偕行李阳告于敎定所执成义刘巨斩之配松山等于海岛寻知松山为成义所陷卽召还慰谕。


    九月丁巳幸贤圣寺。


    戊午金轼驰报: "车罗大收兵退屯 州又督还南下甫波大军马。"


    辛酉赐内侍少卿宣仁烈红 一腰崔 腹心也。


    京城地震。


    己巳西海道按察使报: "蒙兵六船侵昌麟岛瓮津县令李寿松率别抄击却之。" 加寿松七品。


    壬申金守刚还自蒙古守刚恳乞回军帝许之仍遣使与守刚偕来癸酉幸梯浦馆迎蒙使。


    戊寅幸贤圣寺。


    冬十月丁亥幸干圣福灵二寺。


    壬寅幸外院九曜堂。


    十一月癸丑令四品以上议遣子入朝便否及备御蒙古之策。


    乙丑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十二月壬寅以郑准知门下省事; 李世材为御史大夫; 朴洪茂为枢密院副使; 皇甫琦为左仆射。


    遣安庆公 左仆射崔永如蒙古。


    ○(戊午)四十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放朝贺。


    癸丑流大将军宋吉儒于楸子岛。


    己巳以崔永 知政事。


    二月壬午永嘉侯崔* 死。


    甲午燃灯王如奉恩寺。


    己亥地震。


    是月蒙兵城义州。


    三月甲子幸干圣福灵二寺。


    丙子大司成柳璥别将金仁俊等诛崔 复政于王。 以璥为枢密院右副承宣; 朴松庇为大将军; 仁俊为将军余皆赐爵有差。


    己卯王御康安殿百官陈贺如新卽位礼毕出朴松庇金仁俊以时服率诸功臣左右别抄神义军都房等入殿庭罗拜呼万岁发崔 家 分给有差。


    夏四月庚辰朔赐柳璥金仁俊朴希实李延绍朴松庇金承俊林衍李公柱等卫社功臣号其中有干贱隶者至子孙皆令许通一等赐米二百石彩* {段}百匹其次米百石彩* {段}百匹甲第及土田有差。


    壬午赐五军神骑等银谷有差又赐笃废疾者。


    乙酉亲醮三界。


    辛卯幸王轮寺。 各番都房夜别抄神义军书房殿前拥驾而行观者感泣。


    丁酉别赐夜别抄神义军人米三斛银一斤布三匹。


    辛丑蒙兵候骑一千入遂安界遣夜别抄御之。


    己酉王闻车罗大遣使来 出陆之状是日出文武百官于升天府移市肆修宫阙官僚家户。


    五月甲寅王以兵卫涉海御升天府阙引见车罗大客使波养等九人。


    壬戌以济州贡马及崔 所畜胡马分赐文武四品以上。


    西海道按察使任睦荒于酒色以员外郞李惟信代之。


    庆尙州道按察使李洪靖公行请谒以刑部员外郞金禄延代之禄延 克倍于洪靖。


    博州人避兵入保苇岛国家遣都领郞将崔乂等率别抄鎭抚之州人反杀乂及指谕尹谦监仓李承琎乂所领兵皆逃匿芦苇*闲*迹而尽杀之遂投蒙古唯校尉申辅周乘小舟逃来告于兵马使卽遣兵追之取妇女幼弱而还。


    丁卯遣将军朴坚郞将金君锡宣谕苇岛。


    庚午安北别将康之俊自苇岛来降赐银九斤米二十斛仍除摄郞将。


    六月庚辰王如奉恩寺。


    己丑蒙古余愁达甫波大等各率一千骑来屯嘉郭二州。


    壬辰赐张汉文等及第。


    赐北界诸城户长郞将各白银一斤 罗二匹。


    癸巳平章事柳韶卒。


    乙未车罗大遣波乎只等六人来。


    丙申幸梯浦馆引见波乎只传车罗大之言曰: "皇帝 云: ''高丽国如实出降虽 犬一无所杀否则攻破水内。'' 今国王及太子出降西京则便可回兵。" 王曰: "予旣老病不可远行。" 乃遣永安公僖知中枢院事金宝鼎如车罗大屯所。


    庚子西北面兵马使报: "蒙兵候骑过西京。" 京城戒严。


    癸卯流枢密院使崔 于黑山岛。


    甲辰蒙兵候骑到 白等州余愁达屯兵平州宝山驿。


    金宝鼎与余愁达所遣客使八人来。


    丁未幸梯浦馆宝鼎奏曰: "余愁达语臣云: ''皇帝以高丽之事属我与车罗大汝知之乎 吾以尔国降否决去留耳国王虽不出迎若遣太子迎降军前卽日回军否则纵兵入南界。'' 对曰: ''太子当来见耳。''"


    秋七月壬子复遣金宝鼎如余愁达屯所请以数骑来见太子于白马山余愁达曰: "我往见太子乎太子来见我乎 " 默不言宝鼎曰: "非敢烦大官人见枉只畏大兵耳。" 余愁达曰: "太子如欲见我期于猫串江边。"


    乙卯宰枢以余愁达去升天府渐远而召见太子恐有不测之变遣译语</a>康禧赍酒果往慰仍 事变又遣员外郞李禄绥等见余愁达曰: "太子有疾待疾愈往见。"


    戊午余愁达遣使来曰: "国王纵不出迎太子有来见之约吾欲回兵然使者往复数四而太子不至是侮我也今欲知一决又遣使介惟国王生死之。" 王亦不出迎遣人辞谢。


    庚申李禄绥还奏曰: "余愁达言已知汝国之诈乃纵兵侵掠。"


    乙亥都兵马宰枢所奏: "功臣柳璥金仁俊朴希实李延绍金承俊朴松庇林衍李公柱等奋举忠义再造王家匡正三韩带砺难忘虽超授爵秩不足以酬* 依三韩壁上功臣例柳璥仁俊宜爵其子六品给田一百结奴婢各十五口希实延绍承俊松庇林衍公柱爵其子七品给田五十结奴婢各五口无子者爵其甥侄女壻中一人图 壁上各升乡贯之号其同力辅佐车松佑以下十九人亦皆升秩许一子九品职若崔忠献罪盈恶稔崔怡专权擅命宜削去图 罢庙庭配享。" 从之。


    八月癸未永安公僖还自车罗大屯所。


    庚寅车罗大以兵来屯旧京游骑散入升天府交河峯城守安童城掠人民牧羊马。


    癸巳日中黑子大如 子翼日又如人形。


    乙未赦。


    丙申幸贤圣寺。


    戊戌车罗大遣蒙古大等十五人来。


    己亥幸梯浦宫引见客使曰: "太子出则兵可退矣。" 王曰: "太子有病岂能出哉。"


    乙巳蒙兵攻西海道嘉殊窟阳波穴皆降之。 阳波穴有上中下三穴蒙兵自山上 下甲士于上穴口枪斧皆不得入 草投穴中遂安县令朴林宗自缢死防护别监周尹率别抄出战民溃尹中流矢死嘉殊穴别监卢克昌亦被擒。


    九月辛亥亲醮于内殿。


    壬子蒙兵三百余骑来屯甲串江外。


    戊午广福山城避难吏民杀防护别监柳邦才降于蒙兵。


    庚申幸干圣福灵二寺。


    庚午蒙兵自窄梁来屯甲串江外笼络山野。


    辛未幸王轮寺。


    甲戌安庆公 偕蒙使还到升天馆。


    乙亥幸升天阙迎蒙使。


    冬十月己卯遣全光宰飨车罗大请退兵。


    壬寅亲设百座道场。


    是月忠州别抄设伏朴达岘狙击蒙兵夺所掳人物牛马兵仗。


    十一月丁未令文武四品以上陈御蒙兵策。


    丙辰蒙古千户刘于介率九人来投。


    戊午设八关会幸法王寺。


    癸酉以金之岱为枢密院副使; 柳璥签书枢密院事。


    十二月丙子朔以崔允恺为左副承宣。


    东眞国以舟师来围高城县之松岛焚烧战舰。


    丁丑以卒枢密院使闵曦金庆孙刑部尙书朴暄皆有功于国赐妻子各银一斤米三石。


    己丑蒙古散吉大王普只官人等领兵来屯古和州之地。


    龙津县人赵晖定州人卓靑以和州 北附蒙古蒙古置双城摠管府于和州以晖为摠管,靑为千户。


    戊戌达甫城民执防护别监郑琪等投蒙古兵。


    赐诸王宰枢显官致仕三品租各十斛四品八斛五品六斛六品及合入外官 职员四斛。


    壬寅以崔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金起孙为中书侍郞平章事; 郑准 知政事; 李藏用为政堂文学; 李世材知门下省事; 赵珣守司空; 金宝鼎为枢密院事; 金之岱同知枢密院事; 柳璥皇甫琦孙挺烈 为枢密院副使; 金佺朴成梓为左右仆射; 郑世材为右副承宣。


    甲辰遣将军朴希实赵文柱散员朴天植如蒙古请达鲁花赤曰: "本国所以未尽事大之诚。 徒以权臣擅政不乐内属故尔今崔 已死卽欲出水就陆以听上国之命而天兵压境譬之穴鼠为猫所守不敢出耳。"


    是岁诸道禾谷尽为蒙兵所获。


    ○(己未)四十六年春正月乙巳朔放朝贺。


    丁未蒙古攻成州 岩城夜别抄率城中人与战大败之。


    东眞寇金刚城遣别抄三千人救之。


    戊午以郑芝为西北面兵马使; 金允候为东北面兵马使。


    赐诸寺院僧徒及江华任内诸县人民租有差。


    丁卯遣刑部侍郞李凝如西京王万户沙居只屯所。


    赐合入各官吏民租有差。


    二月戊子燃灯王如奉恩寺。


    庚寅宴诸王宰枢王再举手以示群臣曰: "凡赴宴者拍手以助予乐。" 酒 王犹乐甚群臣拍手踊跃汗流被体至暮乃罢。


    甲午创离宫于摩利山南先是校书郞景瑜请于是山创阙则可延基业从之。


    庚子李凝还自西京曰: "王万户云汝国王不爱百姓耶 何听尹椿松山之言不出降乎 降则秋毫不犯。" 时王万户率军十领修筑西京古城又造战舰开屯田为* {久}留计。


    癸卯幸贤圣寺。


    是月徙西京黄州民于德积岛。


    盗发厚睿二陵。


    三月乙巳幸干圣福灵二寺。


    壬子别将朴天植偕车罗大使者温阳加大等九人还奏曰: "朴希实赵文柱至车罗大屯所谓曰: ''我国但为权臣所制违 帝命者有年矣今已诛崔 将复旧都遣太子朝见。'' 车罗大等喜形于色曰: ''若太子来则* {须}及四月初吉。''"


    癸丑王引见温阳加大等于康安殿温阳加大问太子入朝之期王以五月对温阳加大怒曰: "我兵进退在太子行李迟速若待五月何其晩也 " 王不得已约以四月仍赠金银布帛温阳加大又云: "欲见太子面约。"


    丙子太子出宴客使于重房期以四月二十七日。


    令州县守令率避乱民出陆耕种。


    北界艾葛二岛合入各驿人杀京别抄七人投蒙古。


    辛未王不豫赦中外二罪以下囚又遣崔宁许珙沿海放生。


    夏四月甲申王病笃分遣近臣祷诸神祠道殿赦二罪以下囚又放生。


    辛卯停今年东堂监试。


    移御柳璥第。


    甲午遣太子 奉表如蒙古 知政事李世材枢密院副使金宝鼎等四十人从之。 百官饯于郊文武四品以上出银各一斤五品以下出布有差以充其费国 * {驮}马三百余匹以马不足抑买路人马以故两班乘马者少表云: "窃念小邦尝有统兵之权臣久专提兵于国事落此指挥之内不自制焉故于应奉之*闲颇多违者盖皇灵之幸赖而凶 之易除将万世以为期 一心而尽力使比来入窜之遗俗皆相率出居于旧墟嗟小臣老病旣深亦皇帝所及知也肆今日不得亲朝令太子姑且往觐伏冀陛下照 此意采纳其言更加字小之恩 效输忠之职。"


    丁酉流散员闵 于黑山岛。


    命营假阙于三郞城及神泥洞。


    移御社堂洞闵修第。


    五月乙巳赐十二功臣银甁各五事米二十石其余功臣亦赐有差名为端午宣赐。


    丙午北界兵马使报: "车罗大暴死帝遣人来执阿豆仍夫三 等三人而去。"


    庚戌亲醮三界。


    六月乙亥太白昼见。


    庚辰蒙古元帅余愁达松吉大王所遣周者陶高等与 知政事李世材来世材奏云: "五月十六日太子至虎川大雨水涨溢从者皆请留宿以待水落太子不听遂行越一日至东京东京人曰: ''明日大兵将向高丽。'' 太子遣臣及金宝鼎各以白银五十斤银尊一银缸一酒果等物遗元帅余愁达松吉大王十九日太子见松吉松吉曰: ''皇帝亲征宋国委吾等征尔国业已发兵尔何来耶。'' 太子* 曰: ''我国惟皇帝及大王之德是赖仅保余喘将奉觞于大王及诸官人然后入觐于帝故来耳。'' 松吉曰: ''汝国已离江都乎。'' 太子曰: ''州县民已出岛矣王京则待皇帝区处以徙都耳。'' 松吉曰: ''王京犹在岛中何可罢兵。'' 太子曰: ''大王尝言: 太子入朝则罢兵。 故今我来尔兵若不罢小民畏惧逃窜后虽敦谕谁复听从大王之言其可信乎。'' 松吉等然之驻兵不发乃遣周者等来为坏城郭也。"


    壬午王引见客使于时御宫周者等谕以坏城之事。


    癸未始坏江都内城客使督役甚急诸领府兵不堪其苦泣曰: "若知如此不如不城。"


    乙酉城郭 折声如疾雷震动闾里街童巷妇皆为之悲泣。


    己丑命安庆公饯客使赠金银布帛甚多。


    庚寅客使闻外城不坏曰: "外城犹在可谓诚服乎 尽坏乃还。" 国家赂以重宝卽令都房坏外城时都人以谓内外城尽坏必有以也争买船船价涌贵。


    壬寅王薨于柳璥第大将军金仁俊欲奉安庆公嗣位两府议曰: "元子继 古今之通义也 今太子代王入朝而以弟为君可乎 " 遂颁遗诏其略曰: "余德薄负重疾病弥留惟王位不可久虚 予元子其德足以升闻于上乃命以位凡尔官司各执尔事听受嗣王之令嗣王奉使未还*闲军国庶务听于太孙山陵制度务从俭约易月之服三日而除。" 王在位四十六年寿六十八谥曰*孝安{安孝}庙号高宗陵曰洪陵忠宣王二年元赠谥忠宪。


    ○李齐贤赞曰: "王旧学于兪升旦享国垂五十年盖学问以畜其德畏愼以保其位民悦之而天佑之也。" 史臣曰: "高宗之世内有权臣相继擅执国命外有女眞蒙古遣兵岁侵当时国势  殆哉然王小心守法包羞忍耻故得全宝位而终见政归王室敌至则坚城固守退则遣使通好至遣太子执贽亲朝故卒使社稷不殒而*傅{传}祚有永云。"


    世家卷第二十四。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