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重印十通緣起


    我國之古籍,除十三經、二十四史為治學必讀或需經常參考之書外,尚有所謂「三通」,亦學者不時需要查考,案頭常備之書也。三通者,即唐杜佑 <span ss="q">【 (字君卿,京兆萬年人,西元七三四─八一二)之「通典」,宋鄭樵(字漁仲,興化軍莆田人,西元一一○四─一一六○)】 之「通志」,元馬端臨 <span ss="q">【 (字貴與,江西樂平人,西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三)】 之「文獻通考」。此三書皆為專述典章制度之書,體裁雖各有不同,然題旨則約略相近,各書咸貫串古今,宛若通史,又書名皆著有「通」字,是以有「三通」之稱。北宋初年,宋白嘗有續通典之作,至南宋魏了翁又曾作皇朝通典,宋書成而失傳,魏嘗屬稿而未成書。明代王圻,復獨撰「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四卷,卷帙殊稱浩博,而識者譏其蕪陋。逮清高宗乾隆年間,乃特設三通館,除敕武英殿校刊三通統一版本外,復命儒臣踵事增華,依樣撰述「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三書,除增補前書所缺之唐末五代之紀傳典章之外,此續三通專記宋遼金元明五朝之事,故間或有稱之為五朝通典、五朝通志、五朝通考,各書所述均及明代而止。至於清朝三通,最初原係與續三通合而為一,敘事至乾隆二十六年止,其後清帝以清代之文物聲華,邁越前修,不宜附麗前朝,應各獨立,別自成書,乃復命儒臣改作,上起清代開國,下迄乾隆年止,續纂「皇朝通典」、「皇朝通志」、「皇朝文獻通考」等,所謂「皇朝三通」 <span ss="q">【 (今稱為「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獻通考」,簡稱為清三通)】 ,其最後定本且敘至乾隆五十年乙已(一七八五年)。以上各書合計,乃有「九通」之目。而輓近烏程劉錦藻 <span ss="q">【 (字澂如,西元一八六二─一九三四,為民初著名藏書家嘉業堂主人劉承幹之尊翁)】 ,復以一己窮數十年之力,彙集乾隆五十一年以後至宣統三年有清一朝之政典,稱為「皇朝續文獻通考」 <span ss="q">【 (如清三通之例,今亦稱為「清朝續文獻通考」)。】 其書初以光緒三十年為限,共三百二十卷,有光緒乙巳(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九○五年)刊本,辛亥革命之後,復輯光緒三十一年至宣統三年(西元一九一一年)之事蹟,合前書彙為一編,全書共三十門,都四百卷,洋洋大觀,該博無倫,於民國十年排印,至二十二年始告完成。合此書共為「十通」,為中國史學重要之經典著作。


    我國之史書,可謂浩如烟埃,其體例亦甚具多樣性,極富變化。大略言之,最早如尚書中之西周書,以言事為主,史家稱之曰「紀事體」。其次孔予作春秋,按年繫月編次,稱之曰「編年體」。逮太史公作史記,其下分本紀、世家、列傳,均係以人物為主,稱之曰「紀傳體」,其下之歷朝正史均屬之。而中國史學,大體即沿著這三種體裁發展。然不論紀傳、編年抑或紀事,所記多側重理亂興衰而略於典章經制,亦即此三體之史學皆係以人物為主之動態歷史。迨唐代宰相杜佑撰述「通典」,上起黃帝,下迄唐代中葉,取五經群史之文,每事以類相從,舉其原始要終,歷代沿革廢置及當時議論萃於一編,庶明會通因仍之道,然其書專述典章制度,是以稱之曰「典」,一般則稱之曰「政書」。這種政書,可說是中國史學之第四種體例。其性質宛如通史。蓋「典章經制,實相因者也」,「非融會錯綜原始要終而推尋之,固未易言也」 <span ss="q">【 (文獻通考序)】 ,故三通與續三通,都是通史的體制。清三通則因與前書並行,所以斷代為史,所述僅限於有清一代。唯十通雖為專述典章制度之書。然並非僅限於典章,間亦及理亂與衰之跡,如鄭樵之通志,有帝紀、年譜、宗室傳、列傳、載記、四夷之目。其內容即約取歷代正史之文而為之,舊史之文幾佔全書五分之三,欽定續通志仿之。似此兼有紀傳,故四庫全書歸之別史類;清朝通志則僅有二十略,故與通典、通考等並入政書類。


    十通卷跌浩博,常人固艱於翻閱,而所述側重典章制度之沿革,乃屬於靜態之歷史,亦較不易覺查,其趣味殊不若編年紀傳等理亂興衰之引人,其可讀性略少,故治理為尤難。昔江淹有言曰:「修史之難,無出於志。」蓋志者,憲章之所繫,非老於典故者不能為也;且志之為書,事必稽古,辭必數典,亦非可以空言立論。所幸各書之作者,若杜君卿、鄭漁仲、馬貴與輩,皆係蓋世通儒,識見宏達,而文辭雅飭,其所著作,釐然有序,清朗可誦。即清代敕撰之續三通與清三通,雖係官修之書,成於眾人之手。唯當時纂修諸儒如齊召南等,博學而頗具史才,故其書大多剪裁得當,燦然可觀,雖部帙龐大,卻甚少冗蔓之病,實清代官修書中之佳者。際今學術範圍日廣,世人尤注重社會科學,十通實為資料之寶庫,且曾經作者整理,井然有序,上下數千年,綱舉目張,一目了然,不致茫無頭緒,就研治社會科學言,其實用之價值似猶在二十五史之上。是此書乃可與二十五史相輔相成,而不宜有所偏廢也,本館既已多次重版百衲本二十四史,今乃亟謀十通之重梓,藉以促進文化,並以應學界之需要。


    先是,本館嘗於半世紀前即已景印十通,民國二十四年三月迄二十五年三月陸續刊行於滬上,而與百衲本二十四史之出版約略同時。該書原係與佩文韻府同為萬有文庫第二集之參考書。其後因抗戰發生,致流傳未廣。來臺後,佩文韻府曾多次重印,十通則迄未再版。至十通版本,除晚出之清朝續文獻通考一種外,其他九通均有多種版刻。乾隆十二年(西元一七四七年)敕武英殿刊刻通典、通志和文獻通考等三通,是書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其後復敕儒臣纂修續三通和皇朝(清)三通,仍由武英殿刊印,合稱「欽定九通」。唯後六書武英殿原刻本每半葉僅有九行,與三通之十行不同,每行亦為二十一字,遇清室則擡頭高一字為二十二字。根據資料統計,乾隆年間武英殿原刊本九通共八九八冊。清代中葉以後各地所刊印之九通,大都係據殿本翻刻,就中以清光緒年間浙江所刊印者為最佳,各書版式一律,每半葉均為九行,行二十一字,且字畫朗潤,甚是美觀。本館之景印本,即係將浙江刊本剪併縮印,版式則改為十六開,每面分上中下三欄,每欄納原本一葉半,計二十七行,每面計納原本四葉有半,計八十一行。原刻本之版心中縫則剪除,每面剪併後加以外框,框外則排印書邊頁碼,而每卷皆從單頁起。至清續文獻通考,景印本分上下兩欄,每欄二十六行,行三十字,係據民國十年初版本景印,每欄當原書一葉。全書之頁碼,分為典、志、考三類,即通典、續通典、清通典等三書合為一類,通志、續通志、清通志三書和通考、續通考、清通考及清續文獻通考,亦復各為一類,其頁碼分別為典頁幾、志頁幾、考頁幾,各書皆不自為起訖,而是按其類別貫串而下。似此安排,殆為便於編製索引而設計者。全書精裝二十巨冊,都二千五百一十四卷,凡二萬一千七百三十八頁,計約二千五百餘萬字。另以四角號碼檢字法及分類詳目編印「十通索引」一百冊,初版於民國二十六年三月。皇皇巨帙,譎麗輝煌,較之二十四史,亦不遑多讓焉。


    此次重印,悉照民國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之印本攝製,其大小裝訂,皆如原式,不稍縮小,字畫秀潤清朗、無損目力,原編「十通索引」,亦一併印出,以便檢索。抑有進者,本館為使十通不徒為學術機關或圖書館插架瀏覽之高文典冊,而期望其能普及於讀書界,故定價特廉。不僅此也,此書之定價雖廉,唯私人研究,擁有其中數種或已敷所需,為應讀者需求,各書特分別零售,讀者可按個人喜好隨意選購。此舉既便讀者,亦符本館推廣文化之至意,區區微忱,想蒙鑒諸!


    臺灣商務印書館謹啟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