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三十三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三
经籍考【二十三】
集【别集】
正谊堂集十二卷
张伯行撰伯行见史类
【臣】等谨按伯行践履笃实持守醇正其服官清节具着一时故能仰邀
宸契平生傚法大抵以陆陇其为步趋惟学问则尚有未
逮耳
鹤侣斋集三卷
孙勷撰勷字子未一字予未号峩山又号诚斋德州人康熙乙丑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终通政司参议
宝宸堂集四卷
张希良撰希良见经类
崑仑山房集三卷
张笃庆撰笃庆见史类
匡山集六卷
王沛恂撰沛恂字书巗诸城人官兵部主事绮树阁稿一卷
安?撰?字书士夀光人
东湖文集三卷
朱璘撰璘字青岩常熟人官至南阳府知府怀清堂集二十卷
汤右曾撰右曾字西崖仁和人康熙戊辰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臣】等谨按
国朝以来浙右之以诗名者朱彛尊後即推右曾虽学问根柢未能方驾于朱然才足肩随诚近时之崭然独出者康熙五十二年仰蒙
圣祖仁皇帝垂问其诗掌院学士揆叙録右曾所作文光
果诗上呈
睿览并蒙
赐和宸章至今辉煌简首词臣讴咏得邀
特达之知实为千古之至幸矣
绀寒亭文集四卷诗集十卷
赵俞撰俞号蒙泉嘉定人康熙戊辰进士寒村集三十六卷
郑梁撰梁字禹梅慈谿人康熙戊辰进士改庶吉士官至高州府知府
梁自述曰陈师道年三十一见黄鲁直尽焚其稿而学焉梁见黄梨洲先生时亦三十一故诗文皆以见黄稿为冠
双云堂文稿六卷诗稿六卷
范光阳撰光阳字国雯号笔山鄞县人康熙戊辰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延平府知府
藜乘初集一卷二集二卷
刘以贵撰以贵字沧岚潍县人康熙戊辰进士王道炷跋曰以贵文语意独造刻凿揉深
嶢山文集四卷诗集一卷
田从典撰从典字克五阳城人康熙戊辰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諡文端
储大文序曰文端文多散佚此乃其子暨族属所蒐辑者故仅止于此
潘中丞集四卷
潘宗洛撰宗洛字书原号巢云又号垠谷宜兴人康熙戊辰进士官至湖南巡抚
【臣】等谨按卷末附储大文所作宗洛传称其古文词上宗史记诗由玉溪诣少陵皆以千古第一人推之是亦扬人之善而过其实已
时用集【无卷数】
陈訏撰訏见史类
訏自序曰家塾署联用东坡语云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故手订正续集遂以时用标题
善卷堂四六十卷
陆繁弨撰吴自高注繁弨字拒石钱塘人自高字若山桐城人官翰林院待诏
【臣】等谨按
国朝以四六擅长者陈维崧吴绮最为着名考王晫今世说曰繁弨自计俪语为海内少双盖自时陈吴谢世罕有与之争长者耳
湖海集十三卷
孔尚任撰尚任见史类
王士祯序曰尚任从工部侍郎孙在丰治下河时得汉铜尺一上有文曰虑虒铜尺汉初六年八月十五日造後又得一尺定为司马文正布帛尺其自作汉铜尺记周尺考极精核
幸趺草三卷
黄百家撰百家见子类
酿川集十三卷
许尚质撰尚质字又文山隂人
宋祖昱序曰尚质少业诗亦喜饮指邑中所谓沈酿川者自号因以名集
钝斋文钞七卷
杨兆嶦撰兆嶦字又平瑞金人
兆嶦自序曰生平着文三百余首汰其三之二授诸梓焉
【臣】等谨按兆嶦自定其所着文陶汰谨严今观其文尚不免冗襍之弊则张尚瑗序中称其文似归有光亦未免阿好矣
笏峙楼集五卷
张祖年撰祖年见子类
恕谷後集十卷续集三卷
李塨撰塨见经类
【臣】等谨按集首第一篇为送黄宗夏序後有题曰此王崑绳改本也恕谷初学八大家崑绳言当宗秦汉章法订此恕谷後谓唐宋不如秦汉秦汉不如六经於文法一宗圣经题曰後集云
在陆草堂集六卷
储欣撰欣见经类
道荣堂文集六卷 陈恪勤集三十九卷陈鹏年撰鹏年字北溟号沧洲湘潭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河道总督諡恪勤
孙勷序曰沧洲自为牧令即受
圣祖仁皇帝特达之知着述甚富有诗若干卷行世既殁
其子学田等又取其文刋布之
咸斋文钞七卷
查旭撰旭字咸斋海宁人康熙癸酉副榜贡生氷斋文集四卷
怀应聘撰应聘字莘皋秀水人
清端集八卷
陈璸撰璸字又焕一字眉川海康人康熙甲戍进士官至福建巡抚諡清端
冶古堂文集五卷
吕履恒撰履恒字元素号坦庵河南新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户部侍郎
雪鸿堂文集四卷
李锺璧撰锺璧号鹿岚通江人康熙丙子举人官平南县知县
【臣】等谨按锺璧之父名蕃有雪鸿堂集十八卷今锺璧复以是名其例实为剏见尝考文献通考载吕本中吕祖谦俱称东莱集然祖谦集别加太史字又洪巗虎及其子希文俱名轩渠集而希文亦别加续字非竟全无区别者也
克念堂文钞二卷
雷铎撰铎字伯觉浦城人康熙丙子举人
陕西通志曰铎事继母孝负米他郡以养遇水几溺尝终日不食不致母缺于供家虽贫养从兄弟及寡姊妹不少懈朔望聚族人习礼讲法以相劝勉
【臣】等谨按铎至性过人事母之外偶涉笔墨故着述寥寥然其笃行足以自传不必以文重也湛园集十卷 湛园未定稿六卷 真意堂文稿一卷
姜宸英撰宸英见史类
【臣】等谨按宸英未入明史馆以前自辑者为湛园未定稿大兴黄叔琳重编为十卷其文闳肆雅健有北宋人之遗风
澄怀园全集三十七卷
张廷玉撰廷玉字衡臣号砚斋桐城人康熙庚辰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諡文和
东山草堂文集二十卷诗集八卷续集一卷邱嘉穗撰嘉穗见经类
古剑书屋文钞十卷
吴廷祯撰廷祯字山抡长洲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
【臣】等谨按廷祯恭逢
圣祖仁皇帝南巡以举人
召试蒙
赐御书古剑篇敬以名屋其孙士端刋是集成因即取以
名之
绩学堂文钞六卷诗钞四卷
梅文鼎撰文鼎见史类
【臣】等谨按文鼎精於推算诗文非所擅长而测验之余亦能兼及着述辑成是编尝于康熙乙酉
圣祖仁皇帝南巡恭迎道左荷蒙
召对并
御书绩学参微四字赐之因以名堂并名其集则其诗文足垂不朽畴谓一艺之微不足膺千古之荣遇乎望溪集八卷
方苞撰苞见经类
苞自述曰周秦以前文之义法无一不备唐宋以後步趋绳尺而犹不能无过差是以所作上规史汉下仿韩欧不肯少轶於规矩之外
集虚斋学古文十二卷
方楘如撰楘如见楚词类
蓼村集四卷
王苹撰苹字秋史历城人康熙丙戌进士
雪鸿堂文集二卷
李锺峩撰锺峩号芝麓通江人李蕃之子康熙丙戌进士官翰林院检讨
【臣】等谨按是编亦如其兄锺璧以父集为名首也剏见之例殊不可解
王石和文集【无卷数】
王珻撰珻字石和又字韫辉盂县人康熙丙戌进士官翰林院检讨
十峰集五卷
徐基撰基字宗顼华亭人由贡生官训导
【臣】等谨按是集自诗赋古文及填词凡洋洋纚纚多至数千言者皆集前後赤壁赋中字以成文奇巧之思亘古未有末卷仿古回文诸体亦错综尽变海昌陈元龙集圣教序中字以序之可谓劲敌然基以毕生之力成此一集敝精神于无用之地固大雅所弗尚若元龙之序不过偶一为之以示才人狡狯之技则亦何不可之有
二希堂文集十二卷
蔡世远撰世远字闻之漳浦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諡文勤
【臣】等谨按世远学诣深醇践履笃实平日究心理学不以文艺为专门而文亦理醇词正具有本原观其自作二希堂记云学问未敢望朱文公庶几其真希元乎事业未敢望诸葛武侯庶几其范希文乎则务以古贤自期不规规於浅近之业可见卷首有雍正庚戌
皇上在藩邸时
亲制序文一篇仰见
圣主贤臣结契在学问精微之际有非偶然者迨我皇上践阼以来眷念旧学
特举其文以示凖绳其他着述并
命録入四库全书以垂久远每蒙
诏谕字而不名宠礼之隆实为前古所未有是集凡序四卷记一卷传一卷论说书共二卷墓表志铭行状共一卷祝文祭文共一卷杂着一卷其耕耤赋等六篇所以志荣遇故冠于简端不入卷数云退谷文集十五卷诗集七卷
黄越撰越字际飞康熙己丑进士改庶吉士圭美堂集二十六卷
徐用锡撰用锡字坛长宿迁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吾庐遗书【无卷数】
陶成撰成见子类
改堂文钞二卷
唐绍祖撰绍祖字次衣江都人康熙己丑进士由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官至湖州府知府入为刑部员外郎
师经堂集十八卷
徐文驹撰文驹字子文鄞县人康熙己丑进士墨澜亭集【无卷数】
帅我撰我字备皆号简斋奉新人康熙辛卯举人二水楼文集十卷诗集十八卷
李如旻撰如旻字覆如临川人康熙癸巳进士官中书舍人
朱圉山人集十二卷
巩建丰撰建丰字子文号渭川又号介亭伏羌人康熙癸巳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
练溪集五卷
傅米石撰米石字立元钜野人康熙癸巳举人若庵集五卷
程庭撰庭字且硕号若庵歙县人
嗜退山房稿五卷
帅仍祖撰仍祖字宗道号介亭山人奉新人空明子文集六卷又二卷诗集十卷又八卷襍録一卷诗余一卷
张荣撰荣字景桓华亭人
荣自序曰生平共得古文襍作六百余首诗三万余首诗余一千五百余首歌謡三百余首康熙甲午检出尽付祖龙仅存三十分之一
云溪文集五卷
储掌文撰掌文字曰虞一字越渔宜兴人康熙丁酉举人官四川纳溪县知县
【臣】等谨按是集又名云溪随笔云溪者纳溪之旧名也
近道斋文集六卷诗集四卷
陈万策撰万策字对初一字谦季安溪人徙居晋江康熙戊戌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终侍讲学士白田草堂存稿二十四卷
王懋竑撰懋竑见子类
庄元仲集一卷
庄亨阳撰亨阳见史类
緑萝山房文集二十四卷诗集三十三卷
胡浚撰浚字希张号竹岩会稽人康熙庚子举人存砚楼文集十六卷
储大文撰大文字六雅宜兴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蓄斋初集十六卷二集十卷
黄中坚撰中坚字震生吴县人
冷士嵋序曰震生少负文名志期远大有不可一世意中岁遭无妄历艰危忧患几十年所虽困于时然年未艾即以明经荐人劝之仕谢不应端心古学惟以着述自娱
秋塍文钞十二卷三州诗钞四卷
鲁曾煜撰曾煜字启人别号秋塍会稽人康熙辛丑进士改庶吉士乞养亲归
最古园二编十八卷
罗人宗撰人宗字紫萝湖南桃源人康熙辛巳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陆堂文集二十卷诗集十六卷续诗集八卷陆奎勲撰奎勲见经类
堂集六十一卷
黄之隽撰之隽字石牧号堂华亭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右春坊右中允
【臣】等谨按之隽才华富赡记诵亦淹博其持论之正则排陆王而尊程朱然好为游戏之文又往往不能割爱譬之陆机大有才多之患其号堂者尝游浯溪爱亭之胜取以名堂而因自号焉小兰陔集十二卷
谢道承撰道承字又绍号古梅闽县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崇德堂集八卷偶存草【无卷数】
王植撰植见经类
墙东杂着一卷
王汝骧撰汝骧字云衢一曰云劬又自书曰耘渠金坛人贡生官通江县知县
【臣】等谨按汝骧制艺为世所推重是编乃所作古文凡二十一首节取後汉王君公事故以墙东为名
改庵偶集十卷
仲宏道撰宏道字开一桐乡人康熙中举人官知县
与梅堂遗集十二卷
佟世思撰世思字俨若正蓝旗汉军人?生官思恩县知县
金闇斋集十二卷
金敞撰敞字廊明号闇斋武进人
前溪集十四卷
唐靖撰靖字闻宣武康人康熙中诸生
有怀堂诗文集一卷
田肇丽撰肇丽字念始号苍厓德州人由?生官户部郎中
静便斋集十卷
王曾祥撰曾祥字麐徵仁和人康熙末诸生青屿稿存【无卷数】
张安弦撰安弦字琴父乌程人
蔗尾诗集十五卷文集二卷
郑方坤撰方坤见经类
【臣】等谨按方坤之文根柢於六朝喜作俪体其诗洋洋纚纚凌厉一切尤喜屡叠澁字险?以见出奇无穷才多之患所不免焉
涵有堂诗文集四卷
游绍安撰绍安号心水福清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南安府知府
茧瓮集八卷续编一卷附録诗余一卷
纪逵宜撰逵宜字肖鲁文安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
逵宜自序曰所作有集圜集闽游集龙城集楚江集瓯越集辟雝集见山楼集闲云集晩年删定为此编
已山文集十卷别集四卷
王步青撰步青见经类
【臣】等谨按是集原名竹里草堂遗稿雷鋐督学江苏从其子士鳌取而删定之即其别号改题今名为文集十卷其别集四卷皆时文选本之序论乃士鳌所附録
司业文集四卷
陈祖范撰祖范见经类
果堂集十二卷
沈彤撰彤见经类
松泉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十六卷
汪由敦撰由敦号谨堂钱塘籍休宁人雍正甲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諡文端
【臣】等谨按由敦遭际
昌期矢音赓唱每于簪笔之余仰承
指授故其文具有本原诗格亦进而弥上兹集为其子
户部侍郎承霈所编荷蒙
御制诗章弁冕简首荣传艺苑实千古词臣所罕匹者
已
王艮斋集十四卷
王峻撰峻字次山常熟人雍正甲辰进士官至江西道监察御史
笠洲文集十卷
瞿源洙撰源洙字时夏荆溪人雍正甲辰副榜贡生授当涂县教谕
源洙与汤学海书曰?拈题下笔时意多而不能割行文往往散缓无力闲常取古人之文而熟思之其高处在能弃弃之也精则出之也粹矣鹿洲初集二十卷
蓝鼎元撰鼎元见史类
小山全稿二十卷
王时翔撰时翔字臯谟一字抱翼号小山镇洋人雍正戊申由诸生荐举授晋江县知县官至成都府知府
就正草一卷
徐玺撰玺号雷溪进贤人雍正己酉拔贡生松源集【无卷数】
孙之騄撰之騄见经类
四焉斋文集八卷
曹一士撰一士字谔庭号济寰上海人雍正庚戌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花语山房诗文小钞一卷附三重赋一卷燕京赋一卷金管集一卷
顾成天撰成天见楚词类
【臣】等谨按雍正庚戌辛卯二年成天侍值
内廷时得诗六十八首文二十三首辑为是集花语山房者
苑外直庐之名附赋二卷则其未通籍以前所作内三重赋一篇尝於
圣祖南巡恭録进献金管集者蔡嵩所摘选皆有关世教
之作
冠豸山堂文集三卷
童能灵撰能灵见经类
桑甫集八十四卷
桑调元撰调元见经类
柯椽集一卷
周宣猷撰宣猷宇辰远长沙人雍正癸丑进士官至浙江盐运通判
松桂读书堂集八卷
姚培谦撰培谦字平山华亭人
芝坛集二卷
张鹏翼撰鹏翼见史类
慎独轩文集八卷
刘青霞撰青霞字啸林襄城人雍正中诸生王心敬序曰青霞爱司马迁班固书未尝释手故
文颇似之
孱守斋遗藁四卷
姚世钰撰世钰字玉裁号薏田归安人
全祖望跋曰薏田之学私淑义门墨守太坚在亭丛藁二十卷
李果撰果字硕夫号在亭长洲人
果自述曰弇州北地文古而患乎似义乌延陵文真而患乎浅欲救似与浅之病惟在读书穷理二须堂集二卷
丁咏淇撰咏淇字瞻武号菉滨居士钱塘人香域内外集十二卷
释敏膺撰敏膺苏州花山翠巗寺僧
敲空遗响十二卷
释如乾撰如乾字憨休四川人主陕西兴善炖煌等寺
月湖賸稿一卷
王梁撰梁见子类
後海书堂遗文二卷
王孝咏撰孝咏见子类
蓝户部集二十六卷
蓝千秋撰千秋字长青宜黄人官至
盛京户部员外郎
丰川全集二十八卷 丰川续集三十四卷王心敬撰心敬见经类
凡例曰康熙丙申刻有正续集二十八卷自丙申至乾隆戊午与当代大人君子相酬答及与门人子弟讲说辨论者视前刻倍多今裒成三十四卷【臣】等谨按凡例既云丙申已刻有正续集是三十四卷乃再续之本矣然二十八卷实无正集续集之分则未审其故也
万青楼诗文残编一卷
邵昂霄撰昂霄见子类
隐拙斋集五十卷
沈廷芳撰廷芳见经类
黄静山集十二卷
黄永年撰永年字静山江西广昌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常州府知府
史复斋文集四卷
史调撰调字匀五号复斋晩号云台山人华隂人乾隆丙辰进士官仙游县知县
趣陶园集十五卷
鲁之裕撰之裕见史类
【臣】等谨按是编目録为式馨堂集与所作急溺琐言同盖式馨堂乃集之总名此则其分题之名耳玉芝堂集九卷
邵齐焘撰齐焘字荀慈昭文人乾隆壬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燕川集六卷
范泰恒撰泰恒字无厓河内人乾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外补崇义县知县
凝斋遗集八卷
陈道撰道字绍洙号凝斋江西新城人乾隆戊辰进士
浩波遗集三卷
郑际熙撰际熙字大纯侯官人乾隆丙子举人际熙自述曰能诗者未尝先言法而自中法且神而明之变化以自成其法未有按一定之科条而谱之舍其性情才力俯首以从法也
强恕斋文钞五卷
张庚撰庚见史类
西涧草堂集四卷
阎循观撰循观见经类
放鹤村文集五卷
张侗撰侗字同人一字石民诸城人
【臣】等谨按侗文乙乙冥冥不离乎公安竟陵之窠白然方迈作侗传称其有孝行多奇节则其人足以自传矣
古雪堂文集十九卷
王令撰令字仲锡渭南人拔贡生官至广东按察使
薪槱集四卷
许昌国撰昌国字仔赓原字一清荆溪人岁贡生璞堂文钞十一卷
许重炎撰重炎字少来荆溪人昌国之子
【臣】等谨按昌国之子皆笃行好修之士故集中多讲学之文亦颇切实近理迥异空谈性命者流于忠孝节义言之尤切可谓务本之学固不必以诗文见长也
彚书六卷
王凤九撰凤九仙游人
凤九自序略曰是集仿笠泽丛书之例故以彚书名之
天门文集六卷诗集六卷
吴盛藻撰盛藻字观庄和州人拔贡生官至广东按察使副使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