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卷二(上)
3个月前 作者: 萧奭龄
世宗宪皇帝御极之雍正</a>元年。岁在癸卯。
春正月辛巳朔。
上诣寿皇殿谒祭梓宫。不御殿受朝贺。
钦天监进元年时宪书。颁赐诸王大臣文武官吏。
古以季冬颁来岁书。明太祖</a>吴元年改于冬至。明年更以十月朔进。本朝制仍之。每年十月朔颁发来年时宪书于文武官吏天下军民。因书已颁。故令天下军民仍用康熙</a>六十二年。书本名历。乾隆</a></a>元年以避御名改。盖凡颁时宪书。是日早。礼部、钦天监官设黄案一于太和殿正中。设黄案一于皇太后宫门前正中。设黄案二于午门外正中。设红案八于午门外两旁。满汉文武各官俱朝服于午门外齐集。钦天监官用龙亭一座捧安进皇太后、皇后书。又用亭八座捧安颁给王以下各官书。行一跪三叩头礼。校尉舁亭由钦天监出。香亭前导。教坊司作乐。自东长安门进至午门外。钦天监官于亭内捧进呈皇太后、皇上、皇后书于所设黄案上。又捧颁给诸王等书置两旁红案上。颁给各官事俱于甬路两旁陈设毕。进呈皇上、皇后书黄案。礼部官二员举起。二员前引由中门入至太和门阶下。二员捧进呈皇上书。三员捧进呈皇后书。由中阶上置太和殿正中所设黄案上。一跪三叩头退。进呈皇太后书黄案。礼部官二员举起。二员前导至皇太后宫大门阶下。二员捧置门前所设黄案上。一跪三叩头退。颁给诸王百官等书俱于午门外。亲王、郡王、贝勒以上令府尉员依次跪领。贝子、公等依次跪领。旗下各官照旗分跪领。汉官依次跪领。颁毕。鸣赞官赞排班。文武官员俱排班立。赞跪。众皆跪。赞有制。宣读官宣制曰。某年时宪业颁给群官。尔等晓谕天下。宣毕。各官行三跪九叩头礼毕。各退。国家治书。有御览总书。时宪满民书。蒙古书。汉民书。凌犯书。七政书。壬遁甲书。 按明制。书注御书凡三十事。民书凡三十二事。遁甲书凡六十七</a>事。今略同。又汇纂上御极后六十年日令及日月交食日。万年书用洪范五行二十四件推算二十四山宜忌名。钦定选择书疑即壬遁甲书也。万年书后又上溯历元古今统会。以合万年之义。
命致祭故大学</a>士阿兰泰、王熙。追赠大学士李光</a>地</a>、太子太傅户部尚书</a>赵申乔太子太保。
部议。原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阿兰泰康熙三十八年赐谥文清。四十年加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原任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熙三十五年加太子太傅。四十年加赠少傅。赐谥文靖。皆无庸加赠。各致祭一次。原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李光地五十七年赐谥文贞。应追赠太子太傅。原任户部尚书赵申乔六十年赐谥恭毅。应追赠太子太保。盖四人皆为名臣。阿兰泰满洲人。熙号慕斋。顺天宛平人。礼部尚书。谥文贞。崇简之子。顺治</a>丁亥吕宫榜进士。一生未出京城。而位至台辅最久。当圣祖践祚时。与捧日之列。以功名寿考终。光地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庚戌蔡启传榜进士。粹于理学。雅善治兵。值台湾郑氏乱。以学士往赞军务。及视学畿辅。使文风丕振。以冢宰兼直隶巡抚者数年。为人负胆略。称敢言。作为制义。士林尊奉之。子孙多才贤。科名鼎盛。于两朝以文章报国。即以传家焉。申乔字松伍。江南武进人。亦庚戌进士。初任广</a>邱令。行取内补主事。累除偏沅巡抚。弊绝风清。及为都御史。衣冠俭敝。神采刚毅。人望而畏之。长子凤诏。任太原守。以贪污籍其赀产。圣祖念申乔清正。恐伤其心。于壬辰主试会闱日。斩凤诏于市。仍归其故产。
丙戌。上时享于太庙。祀太岁之神。
谨按太庙时享。惟正月择吉。余三时皆以孟月朔日寅时行礼。太岁坛在永定门先农坛东北。每年于正月初、十二月岁暮遣官以展时祀。四季月将分为四坛。共享乐舞生二百六十七名。服释详后祈谷条。众诸太祀外。有太岁、三皇、真武、东岳、城隍、关帝、火神、武庄王、司土之神、红衣灵位。皆载祀典。武庄王未详其姓名。又有岁时挂纸钱之祭于堂子。三、九月朔日上躬亲致祭。亲、郡王亦得祭于府中。汉官不与。其礼仪亦不同。堂子在东长安门外玉河桥东。有正殿。殿前有囿。致祭时各施坐褥。上至。入殿中向东坐。王、贝勒在丹陛上。贝子、公等在丹墀内各坐。上于两殿神前各行一跪三叩首礼。诸王公俱排立不随行礼。礼毕。上在丹陛上西旁正坐。公等以上分翼在丹陛下排坐。进祭物。饮祭酒。回宫。若元旦则诸王、大臣俱随行礼。盖凡郊祀时享大典。上亲诣行礼。邸抄可据者悉载。遗失者不敢妄登。间有遣官致祭之条。亦存国家典制。
总督河道陈鹏年卒于武陟工所。赐谥恪勤。以一品荫其长子树芝。
上闻伤悼。降谕。陈鹏年洁己奉公。实心为国。因黄河冲决。自请前往堵筑。寝食俱废。风雨不辞。积劳成疾。殁于武陟工所。闻其家有八旬继母。室如悬磬。真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可赐司库银二千两。伊母曹氏封一品夫人。陈鹏年给以优谥。以一品荫其子。陈鹏年字北溟。号沧洲。湖广湘潭人。父梦大鹏而生子。因名之。以辛未进士授浙江西安令。总河张鹏翮请简任河工。移山阳。皆廉明着声。未数月擢海州牧。圣祖阅河。天语褒嘉。进江宁守。驾再南幸。以供亿简略几蹈危祸。总督阿山藉此中伤之。生童罢考。四民奔诉。诏从宽免。复守苏州。署藩篆。总督噶礼以江南闱工及承审迟延劾之。士民呼吁亦如江宁。拟斩不允。召赴京。偕二子树芝、树萱纂修武英殿。屡邀眷顾。负一世清正名。六十年冬持旨署河督。修筑秦家厂决口。三堵三溃。殁于工所。柩过潞河。两岸万人同声哀号以送之。树芝奏辞恩荫。请予祖父式谷、前祖母罗、贺及母石、谢封诰。并给之。以树芝为朝阳令。树萱由员外雍正十年官至工部左侍郎。逾年进尚书。上之登极也。准从前署理督抚者皆实授。命下数日而鹏年卒。
召川陕总督年羹尧驰驿赴京叩谒梓宫。
辛卯。上祈谷于上帝。
、饼饵、粉糕、枣栗、榛菱、茨实、白糖、蜂蜜、栀子、花椒、茴香。莳罗、(苙兄)鱼、醢鱼、大。各有定数。不用异味。 按周礼</a>。士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享牛祀神之牛。求牛降神之牛。天地之祭俱有两牲。召诰云用牲于郊牛二是也。礼器云祭天特牲则谓享牛耳。此犊一外。又有烤牛。殆一生一熟欤。考天聪十年定制。祭告天地礼用生太牢是亵也。可熟荐。即于神位前分享之。百牛以大香熏炙之。
菜、y抄载上诣祈谷坛。致祭先农。 按先农之祭乃中祀。多遣官行礼。且耕耤时先祀先农。祈谷日未必两行祭礼。查礼</a>仪亦无其文。俟考正。祀典。天地、祈谷、太庙、社稷为大祀。日月、历代帝王、文庙、先农为中祀。余为小祀。祈谷在圜邱之大享殿。是日。鸿胪寺官引陪祀王公在午门内金水桥南排立。候驾随行。不陪祀王以下文武各官在午门外排列跪送。陪祀文武各官。预于坛前棂星门外排列。皆朝服从事。上服黄礼服出宫乘辇。卤簿大驾全设。不作乐。午门鸣钟。上至坛西门降辇。太常寺赞引官、对引官、提炉官于门外迎接。导上至更衣幄次。更蓝祭服盥手毕。入大享东旁门。至殿内拜位前立。鸿胪寺官引王以下公以上由东门随入。序立阶上。陪祀各官由西门入。序立阶下。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武乐舞生执干戚引进。赞引官奏就位。上就拜位立。典仪唱燔柴迎帝神。炉内燔柴。协律郎唱迎神。乐奏中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香案前立。司香官捧香盒跪于右。赞引官奏跪。上跪。奏上香。上举柱香上炉内支。三上提香。兴。赞引官导上诣配位皇帝位前。以次上香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乐止。赞引官奏跪叩兴。传赞官赞卫官俱跪叩兴。上行三跪九叩头礼。兴。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典仪唱奠玉帛。协律郎唱举奠玉帛。乐奏肃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位前立。捧苍玉青帛官跪案左。赞引官奏跪。上跪。奏献玉帛。上受玉帛拱举献正案上。兴。赞引官导上诣配位皇帝位前。以次奠帛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乐止。典仪唱进俎。赞引官导上转立拜位东旁。进俎官率厨后舁牛由中道以次进于上。置配位前。上复位立。陈设毕。协律郎唱举进俎。乐奏成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位前立。奏跪。上跪。奏进俎。上举俎供献毕。兴。导上诣配位皇帝位前。各进俎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乐止。典仪唱行初献礼。协律郎唱举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位前立。执爵官捧爵跪案左。赞引官奏跪。上跪。奏献爵。上受爵捧举献案上正中。兴。赞引官导上诣配位皇帝前。各献爵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赞引官奏诣读祝位。上诣读祝位立。乐止。读祝官至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版立于案左。赞引官奏跪。传赞官赞群官俱跪。上跪。王以下各官俱跪。读祝官亦跪。赞引官赞读祝。读祝官读祝版曰。维某年月日嗣天子臣某祈奏于皇天上帝曰。臣仰承眷命。抚育万方。念切民生。亟图康人。兹者候届上辛。春耕将举。爰摅诚悃。上迓洪庥。谨率臣僚。以玉帛牲醴粢盛庶品。恭祀上帝。伏祈昭鉴。时若雨旸。俾百谷用成。三农攸赖。奉某祖某宗皇帝配。尚飨。读毕。兴。捧祝版跪。安帛匣上。一跪三叩头退。乐作。赞引官奏叩兴。传赞官赞群官俱叩兴。上行三叩头礼兴。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其从随分献各官于各众神位前上香献帛献爵。俱于上行礼时分行礼。至读祝时。亦于各众神位前跪读毕。三叩头立。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分献官各退至阶下立。乐止。武乐舞生叩头退。文乐舞生执羽钥进。典仪唱行亚献礼。协律郎唱举亚献。乐奏景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配位皇帝位前。献爵于案左。如初献仪。分献官亦各献爵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分献官各退至阶下立。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协律郎唱举终献。乐奏永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配位皇帝位前。献爵于案右。如亚献仪。分献各官亦各献爵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分献官各退至阶下立。乐止。文乐舞生叩头退。太常寺官一员唱赐福胙。光禄寺官二员捧福胙向上帝位前拱举。赞引官诣福胙位。导上诣福胙位立。捧福胙官二员跪上左。接福胙官二员跪上右。赞引官奏跪。上跪奉饮福酒。上接爵拱举授接爵官。奏受胙。上受胙拱举授接胙官。各退。赞引官奏跪叩兴。上行一跪三叩头礼兴。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奏行谢福胙礼。赞引官奏跪叩兴。传赞官赞群官俱跪叩兴。上行三跪九叩头礼兴。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典仪唱彻馔。协律郎唱举彻馔。乐奏凝平之章。乐作。捧玉官</a>至上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玉退。乐止。典仪唱送帝神。协律郎唱举送神。乐奏清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跪叩兴。传赞官赞群官俱跪叩兴。上行三跪九叩头礼兴。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乐止。典仪唱捧祝帛香馔各诣燎所。赞引官导上转立拜位东旁。捧祝帛官诣各神位前一跪三叩头。捧起祝帛。捧香馔官跪捧不叩。依次退至燎所。上仍复位立。典仪唱望燎。协律郎唱举望燎。乐奏太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诣望燎位。导上诣望燎位立。俟祝帛捧举。赞引官奏礼毕。乐止。导上由大享东旁门出。王公等随出。上至更衣幄次更黄衣服升辇。作乐。奏初平之章。回宫。王公等随后行。各官以次退。不陪祀王以下各官仍于午门外跪迎。午门鸣钟。诸王公随入。候上回宫乃退。此祀典之极隆者。南郊同。余视此加敬焉。后所载仪注。每有遗落。皆视此为准。上凡大典礼。冠用大珍珠东瑶镶顶。衣服用黄色、秋香色、蓝色五爪三爪龙袍。带用金镶玉版嵌东珠。天祭陈设。上帝位前犊一、苍璧一、天青告祀制帛一、登一、簋二、盒二、笾十二、豆十二、苍玉爵三、酒卮一、金炉一、金灯四、伏牛一。配位皇帝位前奉先制帛各一。金炉各一、金灯各二。供品同上帝。不用玉。大明位前赤色礼神制帛一、牛一、羊一、豕一、登百、铏二、簠二、簋二、笾豆各十、蓝磁酒盏二十、蓝磁爵三、酒卮一、炉一、灯四。夜明位前白色礼神制帛一。供品同大明。星辰位前礼神制帛青色一、黄色一、赤色一、黑色一、白色七、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二、簠二、簋二、笾豆各十、青磁酒盏三十、青磁爵三。余同前。云雨风雷位前礼神制帛青色一、黄色一、黑色一、白色一。余同星辰。共享乐舞生二百三十五名。执事乐舞服蓝镶边青罗袍。武乐舞、执旌节、乐舞服红缎锁金花袍。文乐舞乐生、焚香乐舞服红缎补袍。俱系绿紬带。戴裹金铜顶帽。太庙同。凡祭祀前一日有涤牲礼。前五日有视牲礼。前三日礼臣进斋戒朱牌铜人于干清门中东檐下。上与各官俱致斋。查明洪武三年命礼部陶凯铸铜人高一尺五寸。手执铜简曰斋戒三日。大、中祀置御前。使心有所警省。前二日省牲、前一日视祝版主帛香迎至神库宰牲瘗毛血各有仪。祭毕迎神牌送至原位。捧斋戒牌铜人置厨柜送太常寺亦各有仪。盖凡祭祀。香用降真炷香。省方有圆块香有粗细香、沉速香。烛分红黄。黍蔬等物用粢稷、果米、麦面、荞麦、菁菜、芹菜、
乐有九奏、八奏、七奏以立三奏之等。惟祀天用九奏。
江西巡抚王企靖、湖广巡抚张连登并罢。
以前辽阳牧张懋诚为福建道监察御史。
懋诚字存庵。吏部尚书鹏翮之子。以丁卯举人任怀宁令。卓异授辽阳牧。圣祖命大臣子弟效力军前。与原翰林侍读赵熊诏同被命。至是还京。赵熊诏字侯亦。江南武进人。户部尚书申乔之次子。康熙己丑状元。前年卒于军。诏复原官。
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掞年八十乞休。诏以原官致仕。留京备顾问。
掞字藻如。号颛恭。江南太仓人。康熙庚戌进士。明大学士锡爵之曾孙。父时敏。号烟客。生九子。多贵显。掞其季也。六十年冬。请立二阿哥允礽仍为皇太子。旨切责。至是不安于位。上以首先告退。不悦。一切恩典皆不之及。 按东宫再废。储位虚者十年。掞等虽未识天心。而当陛直陈。较胜缄默者。此上之优容而不替也。锡爵在前朝亦以建储事罢相。良非偶然。
封大将军子弘春为世子。班列诚亲王世子弘晟下。
亲王嫡子封世子。郡王嫡子封长子。此破格授封也。女授和硕格格亦然。大将军后虽未晋爵。而弘春六年封贝勒。掌銮仪。继晋爵郡王。
封廉亲王、履郡王、怡亲王、大将军女为和硕格格。婿给额驸秩。
封皇侄弘曙为长子。依贝子品级。班列裕亲王世子广善下。
未详何王之子。或曰皇二兄允礽之子。
命巡抚兼理关税。着为令。
上以往例内务府官点关差。侵挪无厌。归应抚臣。其正课与余银一同解部。缺令赔补。于是浒墅、扬州、龙江、芜湖、湖口、赣州、大平桥、福海、浙海九关。暨从前已交地方官兼管之天津、淮安、凤阳、北新、南新、临清、荆南、江海、浙海九关。尽交兼管。余小抽分仍照常差。
以山东按察使司齐苏勒为河道总督。
复谪纂修古今图书集成总裁陈梦雷</a>于戍所。
梦雷号省斋。福建晋江人。庚戌进士。授编修。给假于家。耿精忠之乱波及之。遣戍奉天。康熙戊寅。吏部左侍郎李光地荐于圣祖。召回为纂修馆总裁。命诚亲王领其事。上以梦雷系从逆之人。不便留诚亲王处。与家口仍遣发黑龙江船厂。诏逮时徇庇疏纵之刑部尚书陶赖、张廷枢、福建司郎中汪天与、员外郎樊贞、主事金锥保、不收禁之中书舍人林佶</a>、门生举人金门诏、监生汪汉倬等。降调革杖禁锢有差。盖明末耿仲明等叛明来归。事已载前不赘。顺治四年命将南征。进仲明为靖南王。孔有德为定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湖广平。仲明卒。子继茂袭。奉诏讨海寇郑成功</a>。卒。子精忠代之。康熙十三年执总督范承谟</a>。据福建叛。十四年九月降。汪天与字苍孚。江南仪征人。汉倬其子。字大章。门诏字秩东。江南江都人。与汉倬皆入纂修馆。佶字吉人。福建侯官人。康熙壬辰王世琛榜进士。当储位未定。诸人妄臆诚亲王依次当立。欲趋其门。故交结梦雷。王后不加委任。六年削为郡王。九年废之。锢于家。门诏以禁锢私随云督鄂尔泰幕。十年。尔泰大拜。荐之。得值史馆。乾隆元年钦赐进士。选庶常。为人奔竞狂妄。鄂亦恶而远之。散馆改知县。旋以贪劣败。
刑部尚书陶赖、张廷枢并罢。
张廷枢字景峰。陕西韩城人。壬戌蔡升云榜进士。由翰林历升侍讲学士。己卯主试江南。得人最盛。寻督学江南。任满授侍郎。晋尚书。因不合满尚书齐世武。罢。世武被诛。召补原官。己丑总裁会闱。与李光地厘正文体。归于清真。子缙。官中允。自是亦削籍。六年秋。上闻其居家以谋利为事。罔念国恩。诏籍其家。齐世武。满洲人。以甘肃布政升陕西巡抚。任都统。内拜尚书。圣祖尝言文臣只有张鹏翮。武臣只有齐世武。谓可托以后事。迨东宫得罪。以铁钉钉其五体于壁而死。
拜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张鹏翮为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衣都额真宗室伊尔登为国子监祭酒。%以三等侍
衣都额真一作衣度额真。掌启闭殿门宿卫之职也。
江南道监察御史张应诏因病乞休。不允。赐人参房屋帑金。旌其清廉。进鸿胪寺少卿。
成例。科道官每年二月、八月内升外转各一员。内升以太常寺、四驿馆、鸿胪寺、太仆寺各少卿及府丞等官。外转以掌印给事中以副使用。给事中、监察御史以参议用。吏部郎中转副使。员外转参议。主事转佥事。亦一员。内升用。
两淮盐商已完加根银十三万两准抵积欠。余尽豁免。
时积欠一百三十五万两有奇。分三年带征。并裁督抚每年规八万二千余两。以抵补从前尾欠。后图兰请侵蚀之商人程庭等皆援赦免罪。
以雍正宝座铭考试翰林诸官。
编修成文用兴利除弊语。上谕。皇考圣旨有何弊。朕何以除之。伊有条奏。八旗十五岁以上俱令读书。则一应护军挑取何人。伊教习二十阿哥。为人甚狂妄。遭革职。仍令悛改前非。成文字絅斋。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乙未徐陶璋榜进士。有文名。
命总理事务王大臣甄别汉御史、郎中等官。黜陟有差。
命通政司右参议李凤翥、原顺天府尹连肖先赈济直隶、河南、山东被水灾黎。
申明公侯及八旗军民婚嫁丧葬之制。以崇节俭。
春二月辛亥朔。
甲寅。传皇太后懿旨。以嫡妃那拉氏为皇后。
传皇太后诏曰。风化之基必资内助。人伦之本首正坤仪。此天地之定位。帝王之常经也。嫡妃那拉氏。懿范性成。徽音夙着。孝敬尽乎承欢。惠慈彰于逮下。宜承鹤极。显号中宫。应立为皇后。以宣帝教。颁此。朕祇遵慈训。立嫡妃为皇后。应行典礼。礼部详察具奏。
乙卯。深州民赵一奎妻康氏一产三男。
广西道监察御史陈时夏请于滇省鼓铸制钱。
疏言。滇省铜价每百觔约银十两。到京师款价六两五钱。较之浙江解铜每百觔价银十七两五钱。可以节省一两。与其运未铸之铜。不若解已成之钱。解铜之款价可以作解钱之款价。请发宝泉样钱就铜鼓铸。盖后设省城、临安、大理、沾益四局。 按宝泉局钱。一面汉文年号通宝。二面满文宝泉二字。如铸于云南。其漫则曰宝云。一满一汉。字仿顺治。康熙钱有东、河、昌、蓟、宁、临、宣、苏、江、福、陕、原、同、广、南、云、桂、浙等汉字。雍正年后皆用满字。盖汉文由右而左。满文当由左而右。满文左居上也。印章亦然。
以内阁学士宗室佛格、兵部左侍郎励廷仪为刑部尚书。
廷仪官司寇者十年。壬子。以经筵讲官太子少傅吏部尚书。仍兼刑部尚书。卒。上赐祭恤。赠谥备至。在任之久。九卿一人而已。子宗万。十二年官至侍郎。
安奉先朝惠妃金棺于陵寝琉璃门内宝城。
上谕礼部。昔日皇考特建妃衙门于陵寝之琉璃门内宝城。将妃母等安放。只有敏妃母。皇考曾下旨暂安于宝城。今遵皇考原旨。凡皇贵妃但舁往安放。应行之礼。尔部议奏。惠妃、良妃等衙门在莲化诸皇后陵旁。惠妃之薨时日未详。康熙二十年以嫔进位贵妃者四人。惠妃、宜妃、今皇太后德妃、荣妃。自孝懿皇后崩。遂不立后。宜妃生皇五子、九子。眷顾最深。乾隆元年今上降谕。朕自幼龄蒙皇祖抚育宫中。命太妃、皇贵妃提携看视。朕心感不忘。意欲两太妃千秋后另建园寝。可于景陵哨后择地营造。规制稍卑。抑以昭敬礼。钦此。则或雍正中所加封之太妃也。俟考。
戊午。上祀太社、太稷。
社稷之祀。以每年春秋</a>仲月上戊日子时行礼。异坛同壝。在午门之右。其制一成。
【 重也。】
社主用石埋土中。稷无主。用木为神牌二。藏于神库。祭则迎设于坛上。皆北向。祭时于坛上铺五色。上每位前陈设方珪一。礼神物制帛一。牛一。豕一。登一。铏二。簠二。簋二。笾豆各十二。玉爵一。白磁爵三。酒卮一。配位余同。共享乐舞生二百二十七名。服色同天。皆用罗。礼仪同日月。祝文云。维年月日皇帝某敢昭告于社稷之神曰。惟太社、太稷。发生嘉谷。粒我烝民。万世永赖。兹当神
【 春秋。】
谨以玉帛牲醴庶品
【 致祭报谢。】
配以后土勾龙氏、后稷氏。尚飨。 按明洪武元年。社稷坛设于城西。左社右稷。各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寸。陛三级。十年。改建于午门右。我朝因之。坛北享殿五间。以备风雨行礼。
吏部左侍郎李旭升以老病乞休。诏加尚书致仕。
旭升号晴崖。山西蔚州人。康熙壬戌进士。授中书。历升吏部右侍郎。将十年。转左又将十年。子周望。时已官户部左侍郎。父子九列。一时之盛。旭升因疾乞休。上允于山陵事竣归里。
命皇十弟允(礻我)送活佛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灵龛归西藏。
乌斯藏。自元时有达赖拉马之称。如中国号活佛。达赖拉马转世至六传。其教遂衰。番藏自此多事。后藏班禅胡秃克兔为住持。次达赖拉马一等。番人尊奉为再来人。与达赖拉马连相转世。称为师弟。中国及番王皆为其越大护法。此胡土克图即胡秃克兔。与前上谕东京之胡图克东皆同一称号。而译字相近也。 按胡土克图。达赖喇嘛下之谛目。如中国称大弟子者。喇嘛、拉马同。灵龛或所御之车。俟考。
泽旺阿拉蒲垣来归。赐使臣筵宴纻币有差。
川陕总督年羹尧差官赴泽旺阿拉蒲坦。示以威福。谕令投诚。带伊所差亲台吉五人进表阙下。遂各罢兵。
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张鹏翮陈情葬父。兼以老辞。温旨慰留。允俟山陵事竣予假归里。
鹏翮前奉命审事扬州。因父丧。乞终制。圣祖以满尚书富宁安出征。无人掌理部务。疏三上不报。并敕通政不得再为转奏。今以隆科多在部为请。时年七十五矣。八月。给假归。
兵部请武生并开恩科。于元年六月乡试。十一月会试。十二月殿试。其癸卯、甲辰正科改期于二年四月、十月、十一月补行。昔唐武后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宋仁宗时始亲试武举。孝宗干道三年廷试始赐榜首武举及第。余并赐武举出身。其进士之科。疑复于万历中。前嘉靖十三年并裁武科乡试也。若殿试分三甲则始于天启三年。由兵科给事中甄淑请行之。一甲三名授都司佥用。三甲三十名授守备镇抚挑选侍卫。此本朝之制。
明武生自州县起送乡闱。布政汇送巡抚。中式者下科仍准乡试。三科中式武举得为守御所千总。两科、一科武举选卫千总。康熙初武生附入儒学。武举亦罢二科。其已为守御所及卫千总者不准会试。 按武举之设三科。以时无进士科也。后遂仍而不改。今人不晓三科之说。故并及之。
复左副都御史李绂职。
绂字巨来。江西临川人。因辛丑总裁会闱。为人揭榜革职。发永定河工效力。上念其居官清勤。且召见时痛责己过。复起用。赐银千两。当绂主试时。尚书张鹏翮、田从典、侍郎张伯行</a>同被命。皆以衡文之任委绂。绂遂搜罗名下士。如会元宜兴储大文</a>与弟雄文、郁文。亚元金溪冯咏与弟谦。皆一榜同登。圣祖震怒。特赐落第举人留保王兰生进士。御制诗</a>有黄雾露沙四塞天。今朝出榜实堪怜。及得志□□□□□。只恐读书叹九泉之句。而绂得罪。绂遭遇奇特。戊子编修吴廷桢主江右试。排望及绂。预拈闱题付之。遂以五经</a>抡元联捷成进士。选馆未久。特旨升侍读学士。相传辛未编修戴绂在馆阁有荐之者。命下乃李绂。及绂庚子主浙江试。亦托笔客授关节于鄞县董正国。以匆遽不暇通一言。遂为同寓邵基所得。是科抡元会试又出其门。后官至侍郎。正国潦倒牖下而终。盖永定河本名桑干。又曰浑河。在石景山东南。通口外。芦沟则其下梢也。康熙二十七年。直隶巡抚于成龙请开浚筑堤。赐今名。敕封河神。建庙芦沟桥。芦一作泸。见圣祖御制集。
浙闽总督满保奏。朱一贵乱。台湾义民李直三等曾带领乡勇协助官兵杀贼。诏赏其功。
御制思亲诗。
诗曰。慕思君父泪千行。四十余年顾复长。高厚恩深悲罔极。瞻依情切托靡方。天颜咫尺忽成隔。廷训趋承难再望。提命谆谆犹在耳。□□肃肃总□扬。衔哀频向梓宫奠。举首惟悬白日凉。展转心增风木恨。劬劳思痛蓼莪章。仙桥已过层霄上。夜梦何亲御座旁。海水可枯石可化。终天仰恋谁能忘。
命大学士会同翰林掌院詹事正詹甄别属员。黜陟有差。
左赞善汪应铨以科场多事。编修王时鸿、傅玉露以不安静。编修张应造、检讨潘经以无行止。编修叶长杨以不安分。各斥罢。汪应铨字杜林。江南常熟人。康熙戊戌状元。玉露字开林。浙江会稽人。康熙乙未探花。
改捐纳教谕、训导以县丞、主簿用。
上以捐纳之人。大率年少不通文理。不可以作士子师。照依品级以县佐贰用。现任满五年者离任。从旧制。进士为教授。举人为学正、教谕。恩拔副贡为复设教谕。岁贡为训导。国初府州大县裁训导。小县裁教谕。康熙四年。复设故教谕、训导。铨选官分正复。又康熙中有俊秀监生捐纳教职之例。三十年。准江南学政赞善许汝霖请。凡捐学正、教谕改县丞。训导改主簿。自后惟生员始得加捐。而教授必由科目。 按明初制。每学四斋。斋各训导一人。后省为州三人。县二人。再省为一人。府学亦如之。
设会考府。以总理事务廉亲王、怡亲王、大学士马齐</a>、吏部尚书隆科多主之。
专司各省事件。及一切奏销钱粮。设左右二司郎中、员外、主事等官。时以谅阴故创立。
传皇太后懿旨。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李氏为妃。格格钮氏为妃。宋氏、耿氏为嫔。
先朝总管太监梁九公自缢于景山。
九公幼侍圣祖。与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结。后以犯法。年老宽恩。拘系景山。畏罪自尽。上念其勤劳。特加轸恤。给银发丧。
己巳。上率诸王大臣恭奉册宝。上圣祖仁皇帝尊谥于梓宫前。诏告天下。推恩有差。
礼部议奏。前三日致斋。前一日遣官各一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奉先殿。礼部、太常寺官于梓宫前设册案于香案左。设宝案于香案右。再设一案于东。鸿胪寺官于太和门外正中并设二案于阶上。册案在左。宝案在右。銮仪卫官设彩亭二座次太和门阶下。册亭在前。宝亭在后。礼部堂官二员预捧绢册宝连匣奉安于各彩亭内。行一跪三叩头礼退。执事大臣二员自内院捧香册香宝连匣奉安于各案上。行一跪三叩头礼退。礼部堂官奏请皇帝更服御太和门。于册宝案前立。赞引官奏就位。皇帝行一跪三叩头礼。王以下大臣官员俱随行礼毕。赞引官奏跪。皇帝跪。众随跪。典仪官奏进册。诣册案前。将香册匣恭捧跪献。皇帝阅册。典仪奏进宝。诣宝案前。将香宝匣恭捧跪献。皇帝阅宝。供献毕。皇帝兴。东立西向。大学士二员诣册宝案前。各行一跪三叩头礼兴。恭捧册宝由正中升。下奉安于各彩亭内。行一跪三叩头礼退。校尉兴。彩亭前列御仗二对引行。皇帝升舆还宫。自亲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先于协和门外两旁照翼排立。俟册宝彩亭至。俱跪。候过随行。民公侯伯以下满汉文武大臣及四品以上官员。预于景山东门外照翼排立。俟册宝彩亭至。俱跪。候过。在后随行。册宝彩亭由景山东门入。至寿皇殿大门外。御仗彩亭至。礼部堂官二员诣彩亭前。行一跪三叩头礼。将绢册绢宝连匣自彩亭内捧出。先入寿皇殿。奉安于各案上。行一跪三叩头礼退。大学士二员诣彩亭前。行一跪三叩头礼。恭捧香册香宝连匣礼部堂官二员前引。捧册在前。捧宝在后。由中门中路入寿皇殿。奉安各案上。行一跪三叩头礼退。梓宫前点香烛。供果品十二色。诸王大臣官员俱穿素服行礼。
#是日。将大行皇帝卤簿仪仗全设。礼部堂官二员于殿中左扇内奉安册宝于东边案上。行一跪三叩头礼。出立于檐下之东。恭请皇帝拜褥铺于行礼处。已交午时。礼部堂官奏请皇帝升舆。至寿皇殿大门外东墙角边降舆。赞引官、对引官迎导皇帝从大门东门入。进殿东扇内。至中向上立。鸿胪寺官引和硕亲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由大门东西门按翼进至阶下立。民公侯伯以下满汉文武四品官员以上在大门外按翼排立。赞引官奏就位。皇帝就拜位立。奏上香。皇帝举香上炉内。奏跪叩兴。皇帝行三跪九叩头礼兴。
#随行礼毕。赞引官奏跪。皇帝跪。众随跪。典仪奏进宝。大学士诣宝案前。将香宝盘恭捧由左边跪献。皇帝受宝献毕。将宝授于右边礼部堂官跪接。兴。恭捧宝陈于宝案上。行一跪三叩头礼退。典仪奏宣册。宣册官诣册案前跪。将绢册连匣捧出宣毕。恭捧册陈于册案上。行一跪三叩头礼退。各兴。典仪官奏跪。皇帝跪。读祝官先跪。众皆跪。读祝官读祝文毕。捧祝文进跪奉安于盛帛匣内。行一跪三叩头礼退。赞引官奏叩兴。皇帝行三叩头礼兴。
#随随行礼毕兴。典仪官奏行初献礼。献爵侍卫献酒于供案之中。典仪官奏行亚献礼。侍卫照初献礼献酒于供案之左。典仪官奏行终献礼。侍卫照亚献礼献酒于供案之右退。赞引官奏跪叩兴。皇帝行三跪九叩头礼兴。
按翼从东西两门出各散。次日颁诏布告天下。 按仪注内多有错落遗漏。俟考。 #随行礼毕。兴。典仪官赞恭送祝帛册宝诣燎位。捧绢册绢宝官、捧祝帛官各诣供案前。行一跪三叩头礼。将绢册绢宝捧起盛正中左扇进送燎位。时赞引官导皇帝避于东边。鸿胪寺官引诸王大臣官员避于西边。俟祝帛册宝过。仍复位立。焚册宝祝帛半。典仪官奏礼毕。赞引官、对引官同导皇帝从原进门出至阶下舆处。皇帝升舆还宫。
是月丙辰有圣祖仁皇帝神牌入庙之诏。未详所入何庙。查礼部祀主于庙之文。成礼于干清宫。俟山陵安奉后。此主入奉先殿欤。考世祖崩时。曾有寿皇殿迎主入干清宫。因诏遗不敢妄登。
庚午。上率诸王大臣恭奉册宝。上仁寿皇太后尊号于太后宫前。诏告天下。恩赦有差。
谕五城御史资送山东、河南饥民回籍。
资送之制。每遇春时。日给口粮。载以舟航。达之原籍。后各省每遇灾黎就食及春。必敕大吏治其事。
署直隶巡抚赵之垣罢。以守道利瓦伊钧为巡抚。西安守桑成鼎为守道。
之垣官户部郎中。圣祖令代理直抚。以清伊叔宏燮未完事件。至是奏助旱饷三十万两。图实授。上以勒索属官所致。令补宏燮亏空。回籍仍敕总督年羹尧严束之。而羹尧所荐之利瓦伊钧、桑成鼎、川东道胡期恒、临洮守王景灏、成都守刘世奇同日推抚布官。
改古北口总兵为提督。马兰峪副将为总兵。
上以陵寝重地。资其弹压。马兰峪在遵化。
加川陕、江南总督兵部尚书衔。着为令。
上以川督统理三处巡抚。控制番羌。江督统理三处巡抚。地连江海。地阔兵多。加以重衔。便于经理。
春三月庚戌朔。
传皇太后懿旨。封皇弟允祹母为贵妃。允(礻我)母嫔晋为妃。余封嫔、贵人有差。
令督抚幕宾果效力尽心。奏明授职。
上谕。今之幕宾即古之参谋记室。凡节度、观察皆征辟幕僚。功绩果着即拜表荐引。其仿古行之。乾隆元年。兵部右侍郎吴应宗请督抚设七品幕职二员。两司设八品记室二员。府州县设九品掾司一员。以仰体此意行之。
广东道监察御史向日贞请复刊乡会录呈进。
康熙乙未科改为红本进呈。只殿试文武登科录内载御制策题仍刊刻。日贞请自今科为始。乡会录照旧刊刻。以昭圣治。从之。
试录明制也。主司作前后序文。内载场中执事官职、考官、举子姓名、乡贯、三场全题。每题主司拣取士子文作为程文载入。自万历代不禁主司刻程。只录举子文各一首进呈。会试同。
戊戌。仁寿皇太后万寿圣节。百官表贺。
礼部奏。是日太后御宫座。皇上率和硕亲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内大臣、侍卫、大学士行礼。所有宫门外齐集未入八分公及民公侯伯以下有顶带官员以上随班行礼。皇后率贵妃、妃、嫔、公主、王妃、格格、大臣妻行礼毕。将诸王所进桌张羊只大设筵宴。奉懿旨停止一次。国制。皇太后圣诞。请太庙后殿四位皇帝神主于奉先殿祫祭。前期一日遣官告祭。后殿神主追王四祖也。奉先殿在禁内。所祀太祖以下帝后咸在。大臣妻皆满洲命妇。汉人不与。凡朝贺同。 按奉先殿建于明洪武三年。在干清宫左。以奉神御。每日焚香。朔望荐新。节序及生辰祀用常馔。行家人礼。今每月荐新。会典载正月鸭蛋。二月雲口菜、茼蒿菜。水萝卜。三月黄瓜。四月鸡、茄子、葴菜。五月鹅。六月西瓜。七月雉。八月野鸡。九月鸿雁。十一月银鱼。十二月活兔。十月未详。 又按后殿神主疑即奉先殿之后殿。未便自太庙迎主入宫也。俟敬考。
敕前安藏功。封太保川陕总督兵部尚书年羹尧为三等公。
是月。进隆科多、马齐、年羹尧太保阶。登极恩也。
部议。康熙十三年。以抚远大将军图海剿平察哈尔布尔尼。又克定平凉。诏封为三等公。宜将年羹尧照此例封爵。按康熙十二年。辽东元裔部落希尔根叛。以多罗信郡王为抚远大将军。大学士图海为副将军。讨平察哈儿。献俘阙下。十五年以图海为大将军。平定庆阳、固原等地。部议封海为二等侯。有旨封三等公。将军张勇进爵靖逆侯。提督王进宝进奋威将军。总兵孙思克进凉州提督。察哈儿其部落名。希尔根忒其酋长。平凉、固原等地乃所窃踞。且蔓延至四川保宁诸处。
附遣将郊劳之仪。康熙十三年正月。上命信郡王为大将军。是日。卤簿大驾全设。出征王及各官俱征服齐集午门外。王以下文武各官俱蟒服于常朝处齐集。内阁大臣设颁给符印于太和殿外末旁黄案上。鸿胪寺官引王、贝勒、贝子、公等至太和殿丹陛上排立。文武各官在丹墀内分翼排立。次引出征王至丹陛上。出征各官至丹墀内仪仗末排立。礼部堂官奏请上御太和殿。作乐。升座乐止。銮仪卫官赞鸣鞭。阶下三鸣鞭。鸿胪寺官赞跪。出征王及各官皆跪。大学士捧所设黄案上符印授王。王跪受。转授出征内阁官。鸣赞官赞行三跪九叩头礼毕。鸿胪寺官以次引王、贝勒、贝子、公等进太和殿内。都统以下夸兰大以上在丹陛上。参领等官在八旗班首分翼序立。赐茶毕。上御中和殿。卤簿大驾向堂子排设。出征王及诸王、贝勒等在金水桥。文武各官在午门外常朝齐集处。贝子、公、镇国将军、都统、尚书等官及辅国将军、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副都统在东长安门外。俱分翼排立。礼部堂官奏请上诣堂子行礼。王以下各官候驾至跪送。出征王及诸王、贝勒、都统、尚书等官、出征副都统以上各官俱随驾诣堂子上香毕。礼部堂官导上至拜位立。王、贝勒等及大臣、侍卫俱依次排立。鸣赞官奏跪叩兴。上行三跪九叩头礼。王等皆随行礼毕。次吹螺于兵部。排设纛前行三跪九叩头礼
【 不赞。】
毕。驾出作乐。进东长安门。至天安门外桥前。卤簿大驾向官排立。乐暂止。上出西长安门送行。出征王以下副都统以上俱佩弓矢上马随行。候上驻马时。出征王趋马前过。上驻马视出征王起行毕。还宫。作乐。午门外齐集各官候驾至跪迎。驾过皆还。其出征王及各官行至列兵处。礼部设帐幄。光禄寺备茶。内大臣、礼兵二部堂官送茶。饮毕。鸿胪寺官前导望阙行礼毕起行。
其后遣将如前仪制。多不诣堂子行礼。不亲送。大将军出午门。遣内大臣出西长安门往送。其送茶礼仪同。
二十一年贝子大将军等平吴世璠凯旋。上幸芦沟桥往迎。是日卤簿大驾全设。王等常服于常朝处齐集。都统、满大学士、尚书、精奇尼哈番。副都统、侍郎、阿思哈尼哈番等官以上常服于西长安门齐集。文武各官于午门外齐集。礼部堂官奏请上出宫。作乐。王以下文武各官俱于各处齐集。跪候驾过。王以下侍郎、阿思哈尼哈番以上俱随驾行。上由西长安门出宣武门。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预赴行宫具蟒服候驾至跪迎。上至芦沟桥行宫驻跸。司礼监设黄幄御座。礼部设青幄。工部立下马红旗。兵部设八旗护军纛及号螺。次日黎明。礼部堂官奏请上升舆。王等及大臣、侍卫俱齐集行宫前。蟒服随行。驾至红旗处吹螺。鸿胪寺官引凯旋大将军各官于红旗内跪。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于红旗外跪。候驾过。上降舆。礼部堂官导上诣纛前立。鸿胪寺官赞排班。班齐。礼部堂官跪奏排班毕。上率王以下各官、凯旋大将军以下各官拜天。行三跪九叩头礼
【 不赞。】
毕。上御黄幄升座。停吹螺。鸿胪寺官引王等各官于各翼青幄下排立。引凯旋大将军及各官排班。鸣赞官赞行三跪九叩头礼毕。赐茶。各行一跪一叩头礼。大将军及各官于各翼班首坐。其有功兵丁在各官班后坐。赐茶毕。谢恩。礼部堂官奏礼毕。上出黄幄升舆。吹螺。驾过螺止。上还宫乐作。午门外齐集各官跪候驾过。乐止。众皆退。此大礼不常行。因特志之。
复宗室普照辅国公爵。
追封先师孔子</a>五世祖木金父为肇圣王。高祖祈父为裕圣王。曾祖防叔为诒圣王。祖伯夏为昌圣王。考叔梁纥为启圣王。启圣祠改为崇圣祠。
上谕。五伦为百行之本。惟天地君亲师。人人所至重者。而天地君亲之义。又赖教以发明。自古师道无过孔子。皇考崇儒重道。迈绝千古。凡所以推崇孔子者。典仪靡有不备。朕蒙皇考教育之恩。自幼读书。以心景仰。更加推崇。固无可增加。是以礼部追封孔子之上五代。今部议追封公爵。宋真宗</a>加封启圣公为齐国公。元寻加封为启圣王。至明嘉靖时。以王位犹属臣职。改崇至圣先师孔子。父为启圣公。朕以王公皆尊爵。而王号攸隆。以上五代可封王爵。
初。微子封于宋。子卒。传弟思行号微仲。仲生宋公穆。穆生丁公申。申生德公井及襄公照。照生弗父何。逊国于弟厉公何。世为宋卿。何生宋父周。周生世父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a>尽。别为公族。始以孔为氏。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姓也。嘉生木。木生睪夷。
金父、祈父皆字也。睪一作皋。至防叔则避华氏之乱而奔鲁。先师孔子周敬王四十二年鲁哀公诔为尼父。汉平帝元始元年谥褒成宣尼公。和帝永元四年封褒尊侯。后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改谥文圣尼父。后周静帝大象二年封邹国公。隋文帝赠先师尼父。唐太宗</a>贞观二年升为先圣。十一年尊为宣父。高宗显庆二年复尊为先圣。干封元年赠太师。武后天授元年封隆道公。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谥文宣王。南向坐。前用古礼坐向东也。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谥元圣文宣王。五年改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加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a>嘉靖九年改称至圣先师。易以木主。立启圣公祠。本朝世祖顺治二年定圣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十四年改从嘉靖时旧称。
明嘉靖时大学士张璁</a>之议谥号也。引邱浚之言曰。宣之为谥。不过圣善周闻。不足为圣人轻重。自古谥号未闻有喻言者。大成之言出于孟子</a>。于圣德无谓。敢请并去大成文宣字。圣像设于唐开元八年。宋崇宁四年用冕十二旒服九章。大观四年执镇圭。明洪武十四年建太学祀以神主。而天下未及改正。自嘉靖以木主代像。天下皆改易。惟扬州府县两庠藏像于复壁中。康熙初重修。因出而更新之。及乾隆二年复修佑圣庙。圣像及四配十二哲遗容塑绘。为附志其原起。按曲阜圣庙。其塑像本未毁。及后大成殿灾。其另塑与否俟考。
丙午。上舁送圣祖仁皇帝梓宫赴景陵奉安享殿。
梓宫启行时。谕沿途官员止迎接梓宫。俟回銮时再接驾请安。又谕礼臣。明季帝王皆不亲送梓宫。故令亲王捧神主回京。朕既亲往。若不躬捧神主而归。于心何安。俟山陵事竣。礼成。亲捧主回京。途中下站奉迎之处一众详议具奏。景陵、孝陵、昭西陵、孝东陵皆在遵化昌瑞山。孝陵为世祖陵。昭西陵为孝庄文皇后陵。孝东陵为孝惠章皇后陵。至福陵为太祖陵。在奉天城东二十里天柱山。昭陵为太宗陵。在奉天城西北十里隆业山。二山顺治八年封附享北郊。永陵追王四祖陵。在兴京开运山。亦附享北郊。享殿名启运。□皆曰隆恩。
夏四月庚戌朔。
壬子。上祭圣祖于享殿。奉太后车驾回銮。命贝子允禵留驻汤山。
梓宫奉安后。上欲留数日。群臣奏。现奉太后车驾在此。必日增悲痛。遂次日祭毕回銮。乾隆二年三月今上亦欲留泰陵数日。庄亲王等引前事。且言。礼曰既莫反而卒哭。又曰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设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安奉既毕。原无复居住之文。前代帝王亲送梓宫者少。亦无成宪可稽。从之。
癸丑。上净发。
国制。八旗服丧以不薙发为尽礼。即莫外薙。凡官于外而殁。或留滞不能还。还京则家人有留发致挽髻者。
外省八旗驻防之兵丁身故。每用火化骨殖。及其妻子携解回京。归其故旗。妻或另配。俗谓之寡妇兵。家人亦不薙发以待葬。盖八旗皆隶京师。外省特遣驻于一时。无子孙永留之例。并禁在驻防处置坟茔田产也。汉军同。
乙卯。上进大内。
群臣请御门听政。以梓宫未奉安地宫。不允。
免各省钱粮解部随平羡银。
总理户部三库事务怡亲王允祥奏。各省解到地丁盐课关税钱粮。自康熙五十七年至雍正元年三月。共收随平银三十七万六千七百余两。未解银二万四千七百余两。乞将前解随平银并饭食银俱作正项开销。嗣后停止解进。上嘉纳之。
逮贝子允禵家人雅图、护卫孙泰、苏伯、常明永远枷示。
上送梓宫时。传问贝子家人。向日贝子在军。闻有吃酒行凶之事。回奏并无。上怒。拿送刑部。永远枷号。伊等之子年十六岁以上者皆枷。
又天津监生徐兰在贝子府教阿哥书。亦以其人不端。逐还原籍。交地方官收管。
除山、陕乐籍。
浙江道监察御史年熙条奏。山陕乐户沉沦</a>丑秽。无由自新。王大臣议。压良为贱。前朝弊政、我国家化民成俗。以礼义廉耻为先。似此有伤风化之事。亟宜革除。使数百年相沿陋习一旦廓清。并通行各省一体遵依。从之。年熙字用晦。羹尧之长子。以辛卯举人捐授副使。上登极。擢御史。后不详所终。一云改名德柱。先卒。
免江南江苏等府积欠康熙十八年至五十年
【 一作五十四年】
地丁银七百二十九万六千两有奇。米豆四十三万七千二百余石。芦课十九万二千七百余两。大学士王顼龄</a>等表谢。
上以户部所奏江南积欠三疏虽非恩诏应免之项。但恐累穷民。尽行蠲除。 按米豆芦课皆不在免例。此旷典也。
追封皇太后曾祖额尔根、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佐领额参、父护军参领魏武俱为一等公。妻一品公夫人。以武子白启袭。
礼臣奏额尔根为本朝旧族。太祖时抚育禁庭。视同子姓。额参历事三朝。军功茂着。魏武天挺秀杰。笃生圣母。宜加峻秩。以协美章。
白启后为散秩大臣。称舅舅。驻景陵。
赐王公怡亲王允祥、隆科多、马齐、年羹尧御书额。
怡亲王额曰藩式宗英。隆曰世笃忠贞。马曰朝之隽老。年曰青天白日。
上朱批安置贝子允禟谕旨。封付年羹尧回任。
和硕庄亲王博果铎薨。以子宏裕袭。
诏给牛犊羊酒二次。致祭二次。给造坟田衙门银五千两。按皇弟允禄</a>亦为庄亲王。未详封号从同之故。俟考。
礼臣进躬迎神主礼仪。
议得圣祖仁皇帝梓宫奉安地宫礼毕。设黄幔于享殿前丹陛之上。享殿内设宅奉神主。宝座前设供案。又前设香案。俱南向。设皇帝神位于香案之内。北向。设点主案于香案之东。西向。上安主椟。至吉时。皇上素服。太常寺堂官导引由隆恩门东门入。□正面东阶入东扇。至中间北向正面立。内务府官一员启椟捧主出安奉案上。满汉大学士各一员诣点主案前。行一跪三叩头礼兴。西向点主退。内务府官恭捧神主跪安宝座。行一跪三叩头礼退。太常寺官引皇上就拜位。行读文致祭礼如时享仪。诸王以下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俱素服随班行礼焚祝帛毕。太常寺官一员向上跪。奏请圣祖仁皇帝神主升舆。请太庙升祔。太常寺官引皇上诣宝座前。行一跪三叩头礼。恭捧神主升舆。太常寺堂官、大学士导引由中扇以至丹陛上。奉神主安置黄舆内。行一跪三叩头礼兴。退避东次。校尉舁舆行。前张黄盖。列御仗二对。侍卫前导。由隆恩门中门出。皇上随行。至隆恩门外奉舆随行。途次按程置黄幄。供奉神主。仍朝夕奠。照钦天监选择九月初四日升祔吉期。按日分为三站。九站。第四日还京。前三日致斋。遣官以升祔日期致告天地、太庙、社稷。前期一日。皇上先还京恭候。奉迎神主。是日黎明。随从诸王、贝勒、大臣官员俱朝服。随神主入朝阳门。在京满汉文武大臣官员俱朝服于大清门外齐集。跪候神主过随行。皇上率诸王、贝勒、贝子、公等于端门外朝服恭迎神主入太庙行升祔礼。其点主及升祔仪。届期详察会典具奏。 按题主于神字下空点处用石青填题。而地宫石床上亦有神位。所题者太庙之主、奉先之主。世祖之丧。升化之时即题主。恭奉干清宫择日升祔太庙奉先殿。今似止以太庙之主言。侯者王□□故字填以青。
奉天府丞唐执玉请增满洲、蒙古、汉军入学额数。
奉天学政改属府丞兼理之。满洲、蒙古原额六名。增四名。汉军原额三名。增二名。
二年八月再广奉天府学民籍原额七名。增五名。满洲、蒙古增一名。汉军增二名。锦州府学原额四名。增二名。
执玉之请。以准上三旗包衣佐领子弟皆得考试进取。则额少人多也。未详包衣子弟从前皆不与制科。抑在奉天有不同欤。顺天入学额。满洲六十名。汉军二十名。
令监关差笔帖式停其差遣。应得分银交内务府广储司库。
往例。旗员外任督抚、织造、关盐等差。皆有笔帖式从行。以通晓汉文。而实则幕客专之。诚冗员也。
谪湖广粮储参议程镰效力军前。
镰与乐谦前为御史。亦列名保废东宫复立。故谦亦甫命督学顺天。与镰俱谪。未详圣祖时二人得留之故。
诏直省督抚确举孝廉方正以应诏。
上谕。恩诏内有每府州县各举孝廉方正之士暂赐六品顶带荣身以备召用一条。数月未有所闻。岂通都大邑之中。海澨山陬之远。遂无潜修砥操克称俊乂可应诏者。诚恐有司怠于采访。殊负殷殷延揽之至意。诏直省督抚速遵前诏确访举奏。
命内阁侍读学士田文镜</a>赈济山西平定、寿阳等地。
追封都统善寿为辅国公。
封怡亲王世子弘昌为固山贝子。
丁卯。上允诸臣再请。始御门听政。百官朝服行礼。
凡御门听政。设御榻于干清门之正中。章奏案于御榻之前。部院大小官员每日赴午门齐集。候辰刻由中左门进至便右门。该值侍卫转奏。候传进奏。值两侍卫随诸臣俱至干清门丹墀东旁西向排立。起居注满汉官于丹墀西旁东向立。上御门升座。侍卫从丹墀下石栏旁东西排立。起居注官由西阶升至帘下侍立。部院大小官员挨日轮班。依次由东阶升上。堂官捧举奏章先诣案前跪置毕。转至东阶西向跪奏。如应用绿头牌启奏事宜。亦由堂官捧至御前西向跪奏。各官俱照品级跪于堂官之次。每一衙门奏毕。各官仍由东阶照品序退。次一衙门进奏如前仪。其进奏次序。吏户礼兵工五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轮班先后进奏。若宗人府奏事在各衙门之先。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奏事在礼部之后。督捕、太仆寺奏事在兵部之后。五城奏事在都察院之后。内阁、翰林院、詹事府奏事在各衙门之后。九卿有会奏公本。科道有条奏事宜。亦在各衙门之后。刑部奏事则在第三班。各衙门奏事毕。各依次随侍卫由后左门出。内阁学士所奏本章。如有折本事宜。大学士、学士面奏请旨毕退。上还宫。
新会民梁国衢百有一岁。
定满洲翰林进士升补之制。
凡满洲翰林院侍读、侍讲、谕德、洗马、国子监司业缺出。将应升之人补授一员。编检补授一员。庶子、侍读、侍讲学士缺出。从前俱系年久郎中等照例论俸升补。将侍读、侍讲、谕德、洗马合例者开列二名具奏。其庶吉士散馆不留馆者以通政司知事用。散馆进士以通政司知事、大理寺评事、太常寺博士、通政司经历、太常寺典簿及各部司务用。
逐部院衙门缺主与年满书吏回籍。
复设日讲官起居注衙门官吏。
起居注原置太和门外西廊内。设主事二员。笔帖式十六员。康熙五十六年奉裁。祗令翰林五员代班。有要务命内阁书记。上以御极之初。必资记注。令复设。旧制以刑部尚书励廷仪、翰林院侍讲学士徐天因、侍读王国栋、侍讲吴襄、王绶、李锺莪、右庶子何国宗、右中允张廷璐、编修刘于义、吴泉骐、任兰枝、检讨巩建章十二人领其职。寻内阁奏讲官出差。外间缺另补。庶秉笔载橐。各尽厥职。从之。
颁上谕十一条。劝儆内外文武官弁。
其详遗失。俟考载。
设满洲、蒙古翻译取士科。
部议三年之内。将满洲侍郎等官清字出类者吏部具题。钦点学院一员。考取生员本年一次。二年再一次。于子、午、卯、酉年二月乡试。辰、戌、丑、未年八月会试。其乡试。吏部咨议满洲由清字出身之大臣职名并汉大臣官员。钦点满汉五员。副主考各二员。满汉同考官各二员。礼部满侍郎一员为监临官。令同顺天府提调。会试。现在文举能翻译者亦准入场。钦点礼部满侍郎一员知贡举。满司官一员为提调外。俱照乡试。其日恭请皇上命题。至殿试。亦照文殿试例行考试。额取秀才四十名。举人二十名。进士四名。其秀才、举人、进士外场行其舞刀掇石。令其射马步箭。有能拉硬弓马上熟练者另编字号。汉军例考试今始行即知岁科。于本年十月举行一次。一年五月再行一次。暂移乡试于二年十一月。会试、殿试于三年二月三月。按顺治初。试满洲、蒙古皆用清书。康熙丁未后多用汉书</a>。今设此制。亦复祖宗之旧也。
后学院有点四人。主考或四人或二人。同考官四人。俱用满洲。乡试除翻译秀才外。笔帖式能翻译者皆得入试。乾隆十一年。满洲、蒙古分点主考各官定制未详何年。或其音声字体亦有不同者。当□□八年始行制科。固分满洲、蒙古书为二也。
八旗应文试。例先考骑射。文事必有武备义也。故有外场考例。洪武三年。定科场之制。一场四书</a>疑问本经及四书各一道。二场词翰一道。三场策一道。中式者。十日后复试骑射书算律五事。十七年。增三场规制如今制五事试之。复试□意四书文三。而经文必四。似属向有。康熙五十四年。曾议去经文二道。作经文二为省四书文一篇。五十□年。改五言六韵排律一首。不□行。且明制。初场及终场未能者。许减其二道。犹二场内科三道省一亦今试也。今且以五经并作角胜。殊觉昔人文才短矣。
琉球岁贡遇风覆艘。
贡使毛宏健并随从水艄百二十人俱沉没。福建巡抚以闻。上命表文各物俱免补进。所余亦赍回给赏次船林宗琏等归国。
上以廉洁训群臣。
表着。虽强为端人正士。而人皆不信。即有才智。俱无足观。岂不可惜。古人云。欲学廉。先学俭。又云。务洁其身。可见圣贤教人。不外廉洁二字。惟当节俭以立其身。洁身以充其量。不愧衾影。不犯名教。则儒者守身。纯臣敬主。胥在此矣。朕愿天下共勉之。W上谕。昔人立身首重廉洁。盖廉以居心则制行纯白。洁以饬身则举动端方。所以杜贪黩之源。裕公忠之本。道至要也。自后人不能读书明理。谨身节欲。以致处心积虑。不能自检。廉洁之道。往往有亏。始行苟且之心。继以掩伏之术。究之幽独难安。形
追封皇舅祖一等公佟国维之祖养真、父图赖为一等公。加赠太师。予优谥。兄一等公国维、国纲赠太傅。
按皇太后之父例封公。固山佟图赖或应封公而今同赠太师。俟考。佟氏原籍奉天。因世居佟佳。以地为氏。抚顺降。故子孙移入满洲。族属仍隶汉军。始成佐命者曰养性。与李永芳辈皆先为明臣。
监造景陵功。封固山贝子允礼为多罗果郡王。余给世职有差。
夏五月己卯朔。
进封皇七弟多罗淳郡王管理正蓝三旗事允祜为和硕淳亲王。
三旗谓一旗而有满洲、蒙古、汉军三都统。世例以诸王一人统之。一云惟下五旗有焉。
端阳节上始御中和殿受朝。赐王公大臣各肉一方。
礼臣疏言。宋、明历代帝王即位三月之后。行朝会之仪。据淮南子</a>。仲夏之月。斗柄南指。王者离于明堂。五月正当朝会之期。故允所请。至奏乐赐茶并停止。
诏劝民开垦宽起科之限。
上谕。朕临御以来。宵旰忧勤。凡有益于民生者。无不广为筹度。因念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给纳。倘遇荒歉。民食维艰。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惟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但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以至督抚。俱需陋规。垦荒之浮费过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闲旷荒糜。岂不可惜。嗣后有可垦之地。听民相度地方。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不得阻挠。至升科之例。水田以六年起科。旱田以十年起科。永为定例。其府州县官有劝谕百姓开垦地亩多者。准令议叙。督抚率各属开垦地亩多者。亦准议叙。务使野无旷土。家给人足。以副朕富民阜俗之至意。
开垦例。原六年起科。后改十年。此又引旧制。分别水旱以为差。
马兰峪总兵范时绎进孝陵新产蓍草。群臣表贺。宣付史馆。
大学士等奏称。伏羲、文王、周公、孔子陵墓乃生蓍草。圣祖仁皇帝心协阴阳。道存观察。故与四圣而为五。又孝经</a>云。王者孝道至则蓍草生。我皇上纯孝格天。永思不匮。此孝陵之产所以繁滋也。上谕。皆由世祖、圣祖功德隆盛所致。非朕孝思所能感格。其宣付史馆。颁示中外。
祭酒宗室伊尔登请满洲属员嗣后悉用科第出身。从之。
寻复谕。亦惟贤是任。不拘科目。
上忧旱。命礼部虔诚祈祷。
上谕。大丧之后必有凶年。前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之丧皆如此。朕常以是恐惧。今三月十二日雨虽沾足。迄今旱干。再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雨水不调。朕宫中虔诚祈祷。尚未沾足。王大臣其一体斋戒。以迓天庥。
丙戌。闻喜民郑承奎妻鲁氏一产三男。
辛卯。皇后千秋令节。百官表贺。
张羊只齐备筵宴。今照此例行礼。其筵宴暂停一次。 礼部奏。是日皇后率贵妃、妃、嫔、公主以下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精奇尼哈番妻诣皇太后行礼毕。皇后还宫升座。贵妃率妃、嫔、公主、王妃以下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精奇尼哈番妻诣皇后前行庆贺礼。礼毕。将诸王所进
朝鲜来临圣祖仁皇帝丧。
以上皆齐集。陈设祭品。鸣赞官赞。来使行礼。读文致祭。捧祭文送焚毕。众皆散。临川民洪腾万百岁。%凡外国进香。王以下奉国将军以上及文武三品官侍
赐太子太保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朱轼</a>人参纻币。予假省亲。
轼前父丧夺情。六十一年二月给假葬父。至是母冷氏年八十。再乞假。上赐轼母帑金二千两。封一品太夫人。
赐吏部尚书兼九门提督隆科多黄带。川陕总督年羹尧双眼孔雀翎。
皆于冠上带孔雀翎。所以壮军容。别近侍。以日晕之多寡为品级。会典载贝子带三眼翎。镇国公、辅国公带双眼翎。内大臣、一等二等侍卫及内大臣、额驸、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前锋参领、诸王府长史、一等护卫带一眼翎。以上皆根缀蓝翎。贝子府司仪长、王府贝子府二等三等护卫及护军校俱带蓝翎。内外额驸俱不准带。其诸王府散骑郎有阿达哈哈番以上世职者许带一眼翎。根缀蓝翎。其余虽加级不准带。外省驻防之将军、副都统、督抚蒙赐者止带一眼翎。上登极。内外大臣皆赐双眼翎为异数。其追摘去翎者嵌翎之金管仍留。 按雀翎止一眼。其二眼、三眼人工镂成之。%黄带惟宗室服之。上以从前和硕额驸尚之隆曾赐黄带。特给以示优眷。本朝侍
革贝子允禵禄米。
云贵总督高其倬奏疏误以大将军王与皇上并写。上以贝子在军惟以施威僭分为事。以致声名赫奕。官吏皆畏惧如此。其禄米永行停止。其倬降职留任。
令各官按品级带素珠、马褂、踢胸、放引马及纺丝坐褥。毋越分。
其各王府属下所有赐者记档稽查。
官员四品以上各带素珠、马褂、踢缨、放引马。素珠以当胸之左右小串多寡为品级。坐垫之制。定于顺治元年及九年。至乾隆二年。再加丽正。亲王冬用纯貂皮。夏用五爪龙红缎。世子郡王冬用猞猁狲镜貂皮。夏用四爪龙蓝缎。贝勒冬用猞猁狲皮。夏用蓝缎。贝子冬用白豹皮。夏用蓝缎镶红缎。以上俱衬红上白下二毡。镇国公冬用红豹皮。夏用红闪缎。辅国公冬用裁去头尾红豹皮。夏用青闪缎。镇国将军冬用狼皮。夏用红绸镶青绸。辅国将军冬用□皮。夏用青布镶红布。奉国将军冬用貉皮。夏用青布。以上俱衬红毡。奉恩将军冬用野山羊皮。夏用蓝布衬白毡。固伦额驸同贝子。和硕额驸同辅国公。民公冬用虎皮。夏用青闪缎。侯、郡主额驸冬用裁去头尾虎皮。夏用青地丝花闪缎。伯冬用裁去头尾虎皮。夏用蓝云缎。一品官冬用狼皮。夏用红绸。二品官冬用□皮。夏用红绸镶青绸。三品官冬用貂皮。夏用青绸镶红绸。四品官冬用野羊皮。夏用青布。以上皆衬红毡。五品官冬用青羊皮。夏用蓝布。六品官冬用黑羊皮。夏用黑酱色布。七品官冬用鹿皮。夏用灰色布。八品官冬用獭皮。夏用土布。九品官冬用獭皮。夏用土布。未入流同。以上皆衬白毡。 按坐褥非拜褥用以拜者。非至红绒结贡帽。除王子外皆禁戴金黄秋香色。鞍辔非特赐。虽亲王亦禁用金黄。批年轿自郡王以下概禁用。貂皮朝衣三品以上始准服。
起原广东巡抚法海督学江南。带佥都御史。
海前为巡抚。奉圣祖命巡四省海疆。陛见忤旨。谕发军前五载。因随贝子允哭临来京。起用之。
以内务府慎刑司员外郎鄂尔泰为江南布政使。
令八旗举人生员俱免当差。给以钱粮。资其学习。
山西道监察御史鄂奇善疏请。八旗举人生员选内阁中书、笔帖式。例由国子监考试拣选。此后照汉学教习例。择旗下举人生员为官学教习。亦欲其毋荒废学业意也。
乙未。凤阳民张锦妻欧氏一产三男。
天旱。诏求直言。
上谕。天时亢旱。朕夙夜焦劳。敬谨斋戒。久未得雨。或用人行政之间尚有缺失。不能仰召天和。以致甘霖未沛。朕欲在廷诸臣直言得失。使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赐大学士马齐、松柱、王顼龄、白潢、张鹏翮、左都御史朱轼母御书联额。
马联曰运世达权需有德。安邦守正在无私。松额曰调梅元辅。王额曰朝堂元老。白额曰国之辅佐。张额曰嘉谟伟量。朱母联曰松府清风贻令子。萱堂永日庆高年。额曰淑范昭垂。
丁酉夏至。有事于方泽。
庚子未刻。遣使驰召贝子允禵于汤山。
辛丑丑刻。仁寿皇太后崩。
壬寅。复遣使驰召贝子允禵于汤山。
前召使至。三屯营副将李如柏以部文未行声明旨意。又无印使为凭。将来使粘竿子侍卫吴喜、朱兰泰监定请旨。故贝子不得前行。及复遣武选司员外郎至。令贝子乘驿。随从不得过十人。于二十五日至尊化门。见守备迎接皆摘去缨。知皇太后之丧。乃哭入城。易衣入宫。
癸卯。颁大行皇太后遗诏于天下。
诏曰。予自幼承侍圣祖仁皇帝。夙夜兢业。勤修坤职。将五十年。不幸龙驭上宾。予欲相从冥漠。今皇帝再三劝阻。以为老身若是如此。伊更无所瞻依。涕泣衔哀。情词恳切。予念圣祖付托之重。丕基是绍。勉慰其心。遂违予志。后诸王大臣按引旧典。恭上万年册宝。予以圣祖山陵未毕。却之再三。实出至诚。非故为推诿也。今皇帝视膳问安。未间晨夕。备物尽志。诚切谆笃。皇后奉事勤恪。礼仪兼至。诸王皆学业精进。侍绕膝前。予哀感之怀。藉为宽释。奈年齿逾迈。难挽予寿。六十有四。复得奉圣祖仁皇帝左右。洽予夙志。夫亦何恨。今皇帝励精图治。爱育苍生。海内乂安。兆姓乐业。天下万世称君德之休明。推功启佑。予殁有荣施焉。惟是皇帝前当圣祖仁皇帝升遐之时。哀毁过情。今复遭予之戚。若悲伤太甚。则予冥冥之中实所未安。当念宗社攸关。勉自抑损。中外群臣。亦各恪奉乃职。竭忠尽虑。以副皇帝任用之意。悉遵典礼。持服二十七日而除。皇帝释服三日即行听政。无忽万几。天地、宗庙、社稷之祭。不可以藐躬之故稽迟大典。百神祀事亦悉如常。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令在京文武日举哀二次。年六十五岁以上者一次。三日。内外文武孝服二十七日。百日不剃头。不音乐。军民二十七日。
甲辰。奉移大行皇太后梓宫于寿皇殿。诏诸王大臣恭拟尊谥。
诏礼部曰。朕惟尊亲之典首重芳名。圣善之修必崇显号。我皇妣大行皇太后端庄恭肃。慈惠安和。奉侍先帝。坤仪素着。诞育躬藐。母道备隆。宽仁逮下。泽洽宫庭。诚约持躬。化流禁掖。朕缵承大统。嗣服鸿基。方期合万国之欢心。以奉慈闱之色养。不意仙驭上升。抱痛含哀。感怆何极。惟念显扬有典。少伸孝慕之诚。允宜稽考彝章。荐申尊谥。应行典礼。详议具奏。
礼臣奏。太后梓宫移寿皇殿后。所有本宫内监俱随往外。其入紫禁城之人。前孝惠皇太后奉移后例脱去孝服。戴无缨帽。着素服。出时仍穿缨戴白垂纤者严禁。一旦除服后戴青蓝白缨。出殡演戏排绶札等事皆不许。 按本朝改易前朝服色。惟官员仪从与汉人丧服犹存其旧。雨缨凉帽在家遇雨只准戴笠。否则居丧乃可居朝门外耳。且看守坐□官兵皆所应□。今外人且于缨上安顶。丧服例按顶。今在于元缨上安顶。皆违旨失礼之大者。附志之。 孝服。至太和、景运、隆宗三门。凡进门之人俱戴雨缨帽。国制。八旗服丧只摘冠缨。白衣白带。凡制汉人身盖大袖衣束
上于大行皇太后梓宫前诏封贝子允禵为郡王。勉以改过自新。
上谕。贝子允原系无知悖谬。心高气大。朕教训俟其知改。然后施恩。今欲慰母后之意。封为郡王。若仍前不改。自有国法。虽治以重罪。伊亦无怨矣。
嘉三屯副将李如柏诚信。赐白金千两。擢总兵。赴军前。
上谕。十四贝子前不能与皇父大事。又不及临太后之丧。是伊之不幸。副将李如柏向伊拦阻。诚信可嘉。而十四贝子即如李如柏之阻而止。亦甚可嘉焉。李如柏系汉人。犹执大理如此。较之公吴尔湛身为宗室。看守二阿哥咸安宫时。皇父所交之事不行钦奉。将旨藏匿。趋顺时宜。为何如耶。李如柏赏带孔雀翎。有要总兵缺出。即补用。并将此旨传示看守咸安宫及大阿哥处王大臣、管侍卫内大臣、都统、前锋统领。武职大臣当以此为规范。李如柏号兰。陕西宁夏人。康熙癸巳武状元。
令自元年会试后。二场仍用孝经命题作论。
康熙壬午科命以性理、太极、正蒙</a>、西铭</a>、通书命题作论。不用孝经。以简约易宿构也。上以复用孝经。庶士子咸知诵习。而民间亦敦本励行。移孝作忠之道。胥由于此。乾隆改元。仍复性理。改孝经同小学入学覆试用。三十一年三月特申小学文。令童生文佳而论荒疏者不录。江苏学政尹会一</a>奉行甚力。或云议创自大学士高斌。会一所倚赖也。高斌号东轩。奉天镶黄旗人。女为皇妃。乾隆初。以总督南河内拜吏部尚书。一二年登揆席。于河务熟练。每有巨工。辄命往督理。遂长留南河。排抑众议。开茅城锡山。以浅洪泽之水入黄河。河道安</a>者十年。
命皇十五弟固山贝子允禑往驻景陵。郡王允禵仍留汤山。
按允进爵郡王。未赐封号。注名黄册仍称贝子。
追封皇后父前征西将军领侍卫大臣都统费扬古为一等公。妻照贝勒女封为多罗格格。修理墓院。遣官致祭。子孙世袭一等侯。
按费扬古前以领兵征噶尔丹为大将军。及西域荡平。进封一等公。见恩诏。或后降爵侯者。
禁各省遏籴。
上谕。山西平定州等处山多田少。粒食维艰。小民向赖陶冶器皿。输运直省。易米以供朝夕。近闻直隶州县因米贵禁籴。此方百姓何以仰给。昔春秋时各君其国。尚申遏籴之禁。今天下一家。自宜缓急共有。川陕总督年羹尧运米万石至山西。甚洽朕意。岂有坐视邻封乏食。反行禁遏之理。自今凡邻省郡邑。偶遇荒歉。即相与赈恤。毋得各分疆界。漠不相关。所有应行禁止者。官户规利。贩米万千。在沿海数省。运米出洋。至肩负之民。贸易度日。悉从民便。直省督抚各宜知悉。
青海厄鲁特苦苦脑儿罗卜藏丹金逆命。令太保三等公总督川陕兵部尚书年羹尧统兵出口。措置边防。
上谕。苦苦脑儿台吉弟兄内有反相不睦之事。如边方有事。署抚远大将军贝子延信现在五姓驻札。还路迢递。不能赶及。凡一应军事。朕已谕总督年羹尧。其调兵粮饷之处一带边地驻札之诸大臣。西宁一带办理粮饷侍郎常寿。以及川陕抚提、云南督抚提镇等官。悉依年羹尧调度所事。凡边事互相知会。须咨署大将军。
青海部落吹拉克诺木齐系苦苦脑儿台吉。圣祖授称盟长。封贝勒。弟阿尔布坦温布。亦封贝勒。因欲娶伊孙苏尔杂之妻常马儿。乃杀其散秩大臣彻凌查布边。以常马儿为妻。恐被谴责。潜蓄异志。弟藏把扎布则未受封爵。罗卜藏丹金纠合三人为乱。抢掠各部。窜处钗达木。
青海即西海。在西宁、洮州等邻。周百余里。外此皆番羌所踞。意厄鲁特西番之总名。罗卜等则苦苦脑儿之部落也。其授爵与起衅之故未详。查噶尔丹兵败时。其酋长皆授秩。一为瑚瑚抚儿。即苦苦脑儿。
建德屯丁潘鼎妻郑氏一产三男。
夏六月戊申朔。
始命汉军监察御史巡视奉天、黑龙江船厂。
黑龙江船厂二地。向止武臣驻札。上以旗民杂处。商贾聚集。事件繁多。今宜文职巡察。永以为例。奉天则满、汉各一人。从御史梁文谦所请也。
典试山东贵州道监察御史柯乔年条奏山东饥民逃散情形。命户部郎中博尔多、太仆寺卿须洲往赈。
令热审循例减刑。罪轻者暂释。秋后再拘。
热审之制。昉于前朝。本朝顺治八年行于京师。十年谕。每年小暑后十日内外。直省通行令审视现监人犯。笞、罪释放。徒、流以下减等发落。遇有可矜疑者。奏请定夺。至十八年停止。康熙七年复行。至四十二年停止。今虽未复此制。而减刑暂释一如六十一年。
令自小暑至立秋亡故之人。禁火化焚纸钱。砍伐青树。
火化。国制也。无尊贱皆然。平时所服御悉从。
查礼仪载世祖崩。有升化、拣敛二祭。在未葬前。后帝后不复行。而满洲臣民不改其制。
晋封右宗正贝子阿布兰为多罗贝勒。
湖南粮储参议王奕鸿请捐银五万两亲赍赴军前。以代父兄效力。许之。
奕鸿奏称。世受国恩。涓埃未报。父掞。老病致仕。兄奕清虽在军前。并无效力之处。情愿捐银前往。以尽犬马之报。
川陕总督年羹尧请令军前效力原任江西巡抚王企靖、湖广巡抚张连登、吏部右侍郎前□□巡抚王之枢捐赀筑布隆吉尔城垣。以固西陲。
疏言。臣前至巴里坤路。经布隆吉尔。地方宽广。北连哈密。西接沙州嘉峪关。约五百余里。实为紧要之区。请建城一座。盖造营房。屯兵驻札。
去肃州西七十里为嘉峪关。過此則沙衣、赤斤、峆等衛。以至哈密。即古炖煌郡。布隆吉尔地当沙漠。四年城即倾颓。再为营缮。实为边戍重镇。后设兵备副使一人驻之。又设同知一人驻瓜州卫。王之枢号恒麓。直隶定州人。与企靖皆乙丑陆肯堂榜进士。连登旗人。是年皆发军前。
督学浙江翰林院侍读马豫以贪污削籍。追赃助军。
免甘肃所属增额备荒银米。蠲除旧欠。
地丁每两增三分。粮米每石增三斗。自军兴以来。有此加派。上以有加派之名。无赈济之实。自元年为始悉停止。康熙六十一年春。河南道监察御史贺有章曾有蠲免加增银米之请。未允。随命效力军前。并察访边廷利弊。上登极。有章再奏。上以忠君爱国嘉之。擢山东粮储道。
效力军前詹事府正詹事王奕清</a>削籍。
奕清赴军二年。仍令做官。朝廷宽大如此。自是掞子侄之在朝者。惟侄原任吏部尚书原祁子编修一人。浸加显秩。原祁亦庚辰进士。由知县行取擢给事。至九卿。素善画。继祖烟客之长。
定圣祖四后并祔太庙之制。
礼臣议奏。古帝王升祔太庙。必以帝后为配。其或不同入庙。此周人閟宫之礼。汉室别寝之享。唐、宋坤仪奉慈之设。所自来也。古配祀者。皇后上加称庙号。奉祀别殿者则但有谥号。历代相因。或一帝一后。或一帝二后。宋太宗、真宗则四后先后升祔。本朝太祖高皇帝三后惟孝慈称高皇后祔庙。太宗文皇帝二后孝端、孝庄俱称文皇后祔庙。世祖章皇帝三后孝康、孝惠称章皇后先后祔庙。孝献皇后则但于享殿奉祀。此我朝之典则也。今圣祖仁皇帝已择九月初四日升祔。则皇后配享之礼理应详定。谨按仁孝皇后宜加庙号仁字。仁寿皇太后亦加庙号与仁孝皇后同祔太庙。
至孝懿、孝昭两后其应否升祔。祈众诸王大臣确定。诸王大臣同奏请从宋制四后并祔。仁孝皇后仁孝二字。一同高皇帝。一重复庙号。请改为孝诚皇后。上命祔庙位次。首孝诚。次孝昭。次孝懿。次孝恭。以符典礼元后继立本生之次。
诏河南、山西开捐谷例。以裕积储。
逮原山西巡抚苏克济。籍没家产。以偿亏空。
潞安守加璋讦告克济索取各府州县赃银四百五十余万两。命将伊奚子达尔布等四人解往山西质审。亏空革职。限追家人赵七家赀二十余万并入官。
召休致庶吉士蔡世远</a>、安庆教授王懋竑</a>、捐纳教谕乔崇修赴京引见。
世远、懋竑授编修。崇修以学问不优破例给原职发还。上因保举征辟自三人始。崇修引见。当问以诗文诸学。皆漫对不能。殊负延揽至意。故不复留京。蔡世远字闻之。号七材。福建漳浦人。康熙己酉赵熊诏榜进士。懋竑字禹中。康熙戊戌进士。汪应铨榜。崇修字介夫。故侍读莱子。与懋竑皆江南宝应人。后惟世远显。且教习内廷。与鄂尔泰、福敏、张廷玉</a>、朱轼、邵基、顾成天诸人前后侍今上读书。御集中皆有先生之号。
通政司使陆经远致仕。以右通政杨汝谷为通政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