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鸦片战争

3个月前 作者: 汪荣宝
    鸦片输入之沿革嘉庆朝中、英之交涉,吾人既于以上述其梗概,未几而两国以鸦片贸易之纷议,生意外之葛藤,终至以兵刃相见。于是数千年来闭关自尊之中国,不得不一变其面目,公开商港,与世界各国订互市之约。故鸦片战争,实近世中国变局之造端也。鸦片之输入中国起源甚早,唐贞元时代(西纪八百年顷),阿剌比亚商人已有输入罂粟者。降至明中叶(十五世纪末),东洋贸易为葡萄牙人所垄断,而当时阿剌比亚人所运送至马剌加之货品有鸦片一物,华言亦谓之阿芙蓉者,实阿剌比亚语afion之音译也。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年),关税表中载鸦片十斤,值价银条二个;则鸦片贸易之通行由来久矣。明季以来,民间渐有用以吸食者。雍正</a>七年(一七二九年),朝廷已布吸用鸦片之禁令,则此风之增长又可知也。然乾隆</a></a>中叶以前,输入额尚不多,又输入之者以葡萄牙人为主。及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年),英吉利东印度商会自本国政府得垄断中国贸易之特权,而印度孟加拉国斯地方又为鸦片产地,于是输入日增而民间吸食之害亦日甚矣。


    东印度会社之鸦片贸易自嘉庆五年(一八○○年)以来,朝廷知鸦片流毒日广,屡下严旨禁其输入,有发见者辄销毁之。然禁令愈严,而秘密卖买愈盛。英商等窃于广州湾中之伶仃岛及大屿山等地设船屯积,谓之鸦片趸。广东商人专以包揽走漏为业者皆蓄快艇,装以炮械,谓之快蟹。其私设之会社在广州者谓之大窑口,分布各地者谓之小窑口,所在勾通吏役、结纳哨兵,终且与沿海各官衙私缔契约,每输入鸦片一箱,纳贿若干。自嘉庆二十一年至道光十六年,二十年间输入额之增加,几至五倍。据东印度商会所呈大不列颠国会之报告书,则其数如左:


    嘉庆二十一年(一八一六)三、二一○箱价三、六五七、○○○西班牙两。


    道光十年(一八三○)一八、七六○箱价一二、九○○、○三一西班牙两。


    十四年间输入之增加已达三倍。又据英人美特日尔斯忒所调查,则自道光十年至十六年,其间逐年增加之数更有可惊者:


    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二三、六七○箱价一五、三三八、一六○西班牙两。


    同十六年(一八三六)二七、一一一箱价一七、九○四、二四八西班牙两。


    律劳卑、罗频孙、义律之渡来东印度商会中国贸易之独占期限,以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年四月二十二日)终止。时英国外务尚书</a>巴墨斯敦(Palmerston)欲扩张其东方之商权,遂于前年冬(一八三三年十二月十日)派遣贸易监督官律劳卑(LordNapier)者驻广东,使保护本国商民,且向中国政府要求推广商港。是年六月,律劳卑抵澳门,将诣广州,两广总督卢坤传命止之。律劳卑不受命,辄用平行款式投书督臣,卢坤怒其不如式,一方则请旨封舱,将该国贸易暂行停止,量加惩抑;一方则发兵防范海口,严守炮台,以备不虞。律劳卑率军舰二艘,以八月五日(西九月七日)乘涨潮突入虎门,发炮互击,卒以是月九日进泊黄捕。卢坤方征调水陆诸军扼要设防,而律劳卑适以酷暑致疾,于十九日退去。卢坤等遂以英人内外消息不通、惶恐悔罪、恳求给牌下澳等词,铺张入告,许英人通商如旧。律劳卑竟以九月间(西十月十一日)病死澳门,英政府以罗频孙(Robinson)继之。而卢坤等方惩于前事,增定防范章程八条:一、外国护货兵船不得驶入内洋;一、责成行商(华商)稽查洋人私运军械或携带妇女至省;一、引水买办须由澳门同知给发牌照;一、限制夷馆雇工;一、洋人在内河应用无篷小船,禁止闲游;一、洋人具禀事件,一律由行商转达;一、行商承保洋船,应兼用认保派保法;一、责成水师严查洋船逃税。道光十五年三月,遂公布实行。以故罗频孙在职中,惟居留澳门或一至伶仃,阴上书本国政府,议于珠江口占一小岛为根据,不复求与督臣相交涉。会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年十二月十四日),英政府废贸易监督之职,以甲必丹义律(CaptainElliot)为领事代之。义律欲以平和政策恢张商利,务不失中国政府驩;而中国禁鸦片益严,一岁之中常禁令数发。同时,英商又必欲维持此有利之贸易,且公请中国解除禁令。义律虽苦心调和其间,而两国之冲突固终不可避矣。


    经济上之影响鸦片输入之盛,不独于人民卫生上、道德上生种种之弊害而已,又于国家经济上有非常之影响者也。道光三年以前,广东海口岁漏银数百万两,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千七、八百万两,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十四至十八年,渐漏至三千万两。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又数千万两。于是内地银价递增,每银一两,至易制钱一千六百有奇。御史朱成烈、鸿胪卿黄爵滋先后奏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廷议令直省将军督抚各议章程具奏,期净绝鸦片根株,为中国除一大患。时湖广总督林则徐</a>厉行禁令,设局收缴烟具;数月之间,成效大着。其覆奏之语尤剀切,略言『烟不禁绝,国日贫,民日弱,数十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宣宗大感动,特诏则徐来京,面受方略,佩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兼节制广东水师,实行杜绝鸦片贸易之策。时道光十八年十一月也。


    林则徐之查办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则徐至广东,下令英商限三日内尽出所蓄鸦片。至期,英人不奉命。二月三日,则徐张兵临之,英人不得已,出一千三十七箱。则徐度</a>其非全数,翌日,命各国商民退去,断英人粮食,令出鸦片四分之一者给婢仆,出二分之一者与食物,出四分之三者许贸易如旧。九月,复发兵包围英国商馆,将加驱迫。领事义律知无可调停,乃劝谕英商出鸦片全数,以十二日具状请缴,凡二万二百八十三箱,每籍百二十斤,计资本金五、六百万圆。则徐驰驿奏请送京师销毁,而言官有以『广东距京辽远,途中易启偷漏抽换之弊』为言者。诏毋庸解送,即交则徐督率文武官吏公同销毁,俾沿海共见共闻,有所震詟。四月,则徐就虎门海岸凿方塘二,纵横各十五丈,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实盐其中,引水成卤,以鸦片投入,然后倾石灰沸之,夕启涵洞,令随潮出海,凡月余而始毕事。英人自领事义律以下,皆怏怏去广州,赴澳门;诸外国商民相率从之,一时广州城外二百八十余艘之商船,留者仅二十余艘云。


    鸦片新例当是时,朝廷禁绝鸦片不遗余力。自十八年来,京城内外各衙门发见鸦片罪犯,分别奏咨交刑部审讯者不下数百起。十九年五月,请王大臣议定新例三十九条,凡开设窑口、屯积鸦片者,为首斩枭,为从绞监候;开设烟馆者,为首绞监候,为从发新疆为奴;栽种罂粟、制造烟土者,为首绞监候,为从流极边烟瘴;凡吸食鸦片者,自令下之日,经一年有六月尚不悛改者,无论官民皆绞监候。并得旨纂入「则例」,永远遵行。然此三十九条之新例,止适用于内国臣民。而则徐自销毁鸦片后,复欲为杜绝来源之计,一方则请设专条,凡洋人以鸦片入口图卖者,分别首、从,处以斩、绞;一方则布告各国,凡商船入口者皆须具结:『有夹带鸦片者,船货没官,人即正法』。葡萄牙、美利坚诸国皆具结愿互市如旧,独义律不欲,请则徐更遣委员至澳门会议;则徐严斥不许,以七月下令沿海州县,绝英人薪蔬食物,于是龃龉益甚而祸作矣。


    开战之始先是英国政府方针务以平和为主,又国人中重德义、守正道者如铁儿额尔、美特日尔斯忒、仇都拉弗等,皆以鸦片贸易为污辱大不列颠国旗之事,力排击之。故英政府尝谕义律,不得以军舰驶入珠江,召中国政府之猜忌。及则徐严绝英人饷馈,且令退出澳门,义律将妻子及流寓英人五十七家聚居尖沙嘴(香港对岸)货船,而发军舰二艘、武装货船三艘进迫九龙,假索食为名,开始炮击。然义律初不过以此为示威之计,非真愿决裂,及见则徐坚</a>持不动,又恐我水师围攻尖沙嘴,乃以八月介葡人转圜,愿削「人即正法」语,余悉加约。则徐以与各国结语不一致,又新得训令,有『不患卿等孟浪,但患过于畏葸』之语,遂固执前说,略不让步。于是九、十月间,英舰屡于川鼻岛尖沙嘴附近发炮攻击。至十一月八日,朝廷遂宣布停止英吉利贸易之谕如左:


    『英吉利自禁烟之后,反复无常,若仍准通商,殊非事体。至区区关税,何足计论。我朝绥抚外人,恩泽极厚;英人不知感戴,反肆鸱张。是彼曲我直,中外咸知;自外生成,尚何足惜,其即将英吉利贸易停止』。


    自此谕下,中、英间之国交遂无转圜之望。是时英国商船先后至者二、三十艘,皆以和议未谐,不得进口。义律尚遣使调停,略言事苟不背本国政府之令,即一切当依大清律办理,乞仍许英人回居澳门。则徐以朝旨新下,难于骤更,复严斥不许。京朝官主张排外者气焰日高,大理卿曾望颜至奏请封关禁海,尽停各国贸易;则徐力陈不可,议始寝。英政府得开战之报,遂以道光二十年二月(一八四○年四月)向议会求军费之协赞,反对党派虽力求否决,而讨议三日之后,赞成者卒占九票之多数,于是用兵之议遂决。


    广东之防战及定海之陷落则徐自抵广东以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及新闻纸读之。至是绝市谕下,则徐任两广总督,大治军备,自虎门至横当山,亘以铁练木筏,增购西洋炮二百余位列置两岸,又备战船六十、火舟二十、水舟百余,募壮丁五千,演习攻战之法。则徐亲赴师子洋校阅水师,号令严明,声势甚壮。英政府既决议用兵,乃下令印度总督调集印度及喜望峰屯兵万五千人,以加至义律(GeorgeElliot)统陆军、伯麦(Bremer)统海军进发。二十年五月,英军舰十五艘、海船四艘、运送船二十五艘,舳舻相接,集澳门附近。则徐发火舟十艘,乘风潮攻之,焚杉板小船二,遂大张赏格,募杀敌者。然英军志在通商,本无意激战,见广东有备,议分犯各省。于是,伯麦率舰队三十一艘北去,以五艘扰厦门、二十六艘犯定海。金厦道刘曜春发兵拒战,英舰复扬去,而定海遂以六月为英军所占领。浙江巡抚乌尔恭额、提督祝彭彪皆束手无策。是时承平日久,沿海空虚,诸文武大吏惧祸及,颇不悦则徐所为。及定海陷,诸大吏益造蜚语上闻,中伤则徐。于是廷议动摇,诏两江总督伊里布赴浙视师,密访致寇之由;谕沿海督抚遇洋船投书,即收受驰奏;又切责则徐空言无实,转生波澜,而大局始一变矣!


    天津之和议英军既陷定海,复欲求通商。七月,伯麦及领事义律以五艘赴天津,投书讲款。书为其巴力门(国会)致中国宰相者,所列条款凡六:(一)还偿货价,(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定海、上海为商埠,(三)两国交际用对等之礼,(四)赔偿军费,(五)不得以英船夹带鸦片,累及居留英商,(六)尽裁洋商(经手华商)浮费。直隶总督琦善收书奏闻,时天津道陵建瀛议请以废止鸦片贸易之事为先决问题,苟英人承诺,则许以免税代第一款、以开放澳门代第二款、以海关监督与之平行代第三款,其余令仍回广东,与则徐定议。而当事者方欲加罪则徐以谢英人,顾一切不决许,但覆以上年广东缴烟其中必有多少曲折,将来钦派大臣前往查实,不难重治林则徐之罪。于是诏以琦善署两广总督,褫林则徐职,令留粤听勘。而义律等亦返舟山,与伊里布定休战之议;时二十年九月也。


    广东和议之破裂义律等既于浙江成休战之约,遂撤定海军舰之半还屯澳门。十月,琦善至广州,则力反则徐所为,裁撤水师、解散壮丁,尽废一切守具,欲以释英</a>人之猜嫌;顾又不敢轻许商埠,惟允偿烟价七百万圆。时加至义律病不预议,甲必丹义律独当谈判之局,见琦善易与,词色转厉,于前索六款外,复提出割让香港之议。琦善方以笔舌之力再三坚拒,而伯麦遽以十二月十五日(一八一五年一月七日)率舰队进攻,陷虎门外沙角、大角两炮台;琦善大惊,即夜移书义律,再申和议,于烟价外许开放广州、割让香港,义律亦许还付定海及大角、沙角炮台。以是月二十八日议定草约。于是英人一方则召还舟山列岛驻屯舰队,一方则于香港出示起造房屋埠头,视为己有。而朝廷得英人进军之报,勃然震怒,遂以二十一年正月七日,再下宣战之谕。先后命御前大臣奕山为清逆将军,提督杨芳、尚书隆文为参赞大臣,赴广东;调江督裕谦为钦差大臣,赴浙江;饬伊里布回江督本任,夺琦善大学</a>士,全局又一变。


    英军之攻击虎门琦善亦知香港割让之约未必遂得政府之许可,顾其所谓『地理则无要可扼,军械则无利可恃,兵力不固,民情不坚,若与交锋,实无把握,不如暂示羁縻』(并琦善奏折语)者,固不可谓非当时之事实。及草约已定,而宣战之谕又相逼而来,于是狼狈益甚不得已,乃饰美女、列珍味,盛飨英使,冀迁延时日,徐图万一之补救。而义律觉事已中变,遂与伯麦续行攻系虎门之计。其时将军、参赞及所调援兵尚未至,英军已以二月五日连■〈舟宗〉入犯,不数日而横当虎门各炮台皆陷,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各要隘大炮三百余门并则徐去年所购西洋炮二百余门尽为敌有。十三日,参赞杨芳率湖南兵千余驰至,方相度形势,就珠江要害沈舟下石以拒;而英领印度总督所新遣之陆军司令官卧乌古(Gough)又至,益长驱深入,尽扼珠江咽喉,而杨芳亦束手无策矣。


    广州之和议然英军虽以船坚炮利之暴力,所向破竹,而各国商船四十余艘云集港外,以罢市日久,皆不直英人所为;即英人亦恐以长期战争之故,生商业上之损害。于是二十六日,美利坚、法兰西两国商人以行商伍怡和之介绍,递书调停,言义律初无他求,但得与各国一体通商,无不同声感戴。杨芳据以入奏,而其时朝廷新得英人占据香港之实状,方怒逮琦善,必欲一雪此耻,遂严词拒绝。三月二十三日,奕山、隆文及新任总督祁■〈土贡〉并抵广州,时要害尽失,敌入堂奥,我军攻具未齐,又所募义勇亦未集。奕山初用杨芳、林则徐议,主固守不浪战;已而则徐奉命驰赴浙江,奕山惑于翼长随员等之言,复思侥幸一试。四月朔,发水勇七百,乘小舟,载火具,期以夜半粉碎敌舰于一击之下。而是夜袭击之结果,仅破敌军双桅大船二、杉板小船五,纵掠其商馆,并误伤美利坚人数名;而英军反以翌朝大集,尽焚港内木筏数百具、油薪船三十余艘,直向广州矣。越初五日,而城西北之天字炮台、泥城港及城北山顶之四方炮台先后陷落矣。广州形势已在敌军掌握之中,将军、参赞不得已,乃以初七日(西五月二十七日)遣署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讲款,遂议定休战条约如左:


    一、将军等允于烟价外,先偿英军军费六百万圆,限五日内交付;


    一、将军及外省兵退屯城外六十里地;


    一、以香港之割让为未定问题,俟后日协商;


    一、英军退出虎门。


    平英团之奋起先是奕山等莅粤,以为粤民与洋人交通日久,皆不免汉奸贼党之嫌疑,故舍本省水勇不用,而远募诸福建。官军搜捕汉奸,辄不问其是否而杀之。南海义勇与湖南兵之间已坐是相仇杀,仅以将军之慰谕得解。而英勇初至,颇申明约束,不妄劫杀,以故粤民对于官军擒斩敌人之赏格未尝有应命者。及和议已定,奕山等方以此六百万之偿金为广州住民生命财产之代价,议以四百万由藩、运、海关三库发给,以二百万由广州行商分担,日夜搜括,惟恐不及。而英军顾以其间游行市街,大肆淫掠,于是粤民种种不平之感一旦迸发。初十日,三元里民万余树「平英团」之旗帜,乘英军陆续退去之际环攻之,誓与决一死斗;远近响应,众顿数万。义律闻变驰救,陷重围不得出,移书告急于知府余保纯,保纯以将军命往解竟日,始挟义律出围。翌日,偿金总额授受已毕,英军遂以十二日撤去广州,促将军等离省。十六日,奕山、隆文退屯金山,先撤回湖南兵,独留杨芳驻城弹压。隆文至金山不数日遽卒,杨芳寻亦以病归。自虎门开战以来,我军前后战死者不下五百人,而英军死者仅十四人云。


    厦门、定海、镇海、宁波之陷落广州虽以此城下之盟,仅得保全;然奕山等会奏,则谓英人止求照前通商,且以偿金改称清还商欠,其烟价、香港问题皆一字未及。朝廷谓事已妥洽,惟饬将军等会同督、抚筹议妥章,增修守备。又以广东兵政废弛,临事全无实用,追论历任总督罪,并遣则徐戍伊犁,以为惩前毖后之策。而英人因以上年所索六款及香港割让之约尚未得中国政府之决答,不肯罢兵。以故一方率军舰退出虎门,经营香港,规复广东贸易,一方则思藉战胜之势,移军北进,威吓朝廷,必尽遂所欲而后已。会伯麦新自印度续调战舰回粤,遂与义律等以六月决议北犯;无何,飓风大作,破其坐船,义律等仅以身免。两广督臣祁■〈土贡〉等张皇入告,谓撞碎洋船,漂没洋兵无数,浮尸蔽海。朝廷方发藏香,谢海神,允广东保举守城文武至数百员,而英政府所遣大使璞鼎查(Pottinger)、海军少将巴尔克(Parker)适至。于是卧乌古、巴尔克率军舰九艘、汽船四艘、运送船二十三艘,载兵三千五百,以七月九日(〔西〕八月二十五日)进迫厦门。翌日,陷海岸炮台,旋转轰击,一昼夜官署街市尽毁,闽督颜伯焘、金厦道刘曜春退保同安。然英军得厦门亦不守,惟留舰队三艘、军队五百五十人,占据古浪屿。伯焘遂以收复厦门奏闻,而英军复以八月十二日(九月二十六日)进攻舟山列岛矣。时总兵王锡朋、郑国鸿、葛云飞以兵五千驻守定海,血战五昼夜,卒以十七日同时战死,定海复陷。于是钦差大臣裕谦以兵千余守镇海,提督余步云、总兵谢朝恩以兵二千余分守甬江口两岸炮台。二十六日(十月十日),英军二千二百人载大炮十二门分道登陆,步云及朝恩兵皆溃,裕谦自杀,步云走宁波。英军既连陷镇海,势益振,直溯甬江,以二十九日(十月十三日)追宁波城下。步云复弃城走上虞,居民相率树「顺民」旗,闭门不出,慈溪、余姚居民亦逃散一空,土匪四起,讹言传播,浙西大震。


    浙东恢复之师九月,朝廷闻定海、镇海相继陷落,诏大学士奕经为扬威将军,侍郎文蔚、都统特依顺为参赞,进军浙江,筹恢复之策。以广东巡抚怡良为钦差大臣,移驻福建;以河南巡抚牛鉴总督两江,分任南北沿海之防御。奕经奏调川、陕、河南新兵六千,募集山东、河南江淮间义勇及沿海亡命数万,以道光二十二年正月朔(一八四二年二月十日)至杭州,留特依须驻守,而自与文蔚督兵渡江,以十六日攻绍兴。英军自去年占领宁波后,以自此以西水道浅狭,不适巨舰之行驶,遂下令休息士卒,惟时遣小舟犯慈溪、余姚纵掠即去。及闻大军进逼,则尽移镇海屯兵,据城东北甬江口招宝山之炮台,而移宁波屯兵入舟,独留数百人守城上大炮以待。而奕经、文蔚方力排异议,锐意恢复,议定进军方略如下:


    一、奕经以兵勇三千,军绍兴之东关镇;文蔚以二千,屯慈溪城北之长溪岭;副将朱桂、参将刘天保以二千屯城西之大宝山,以图镇海。


    二、提督段永福以兵勇四千伏宁波城外,余步云以二千驻奉化,以图宁波。


    三、海州知州王用宾驻乍浦,雇渔舟渡岱山;而故总兵郑国鸿子鼎臣,统师水勇,主火攻,以图定海。


    约是月二十八日(三月十日)夜中同时进兵,各豫遣乡勇,分伏城中为内应。而定海形势隔绝,布置不易,郑鼎臣之义勇队万余,先期渡海袭击,无功而返。宁波、镇海两城内应,果皆如期启城以待,而入宁波者段永福之前队五百人为敌军炮击,战死过半。入镇海者刘天保所将之河南劲勇五百人,以内应数寡,不敢战,踉跄退出。于是永福走东关镇,天保、朱桂回军分屯大宝山左右,而英军反以二月四日(三月十五日)发千五百人自慈溪登陆,进薄朱桂阵地,激战一日,桂父子阵亡,天保军惊溃,文蔚即夜弃辎重器械西走。英军连陷大宝山长溪岭,无西顾忧,遂以初六日引还宁波;而文蔚退西兴(萧山县城西),奕经且渡江回杭州,并乍浦已渡之水勇万余亦遣散矣。惟郑鼎臣一军尚以三月朔围攻英军于岑港,报称焚沈敌船大小数十余,溺死敌兵五、六百;而浙抚刘韵珂方力主和议,已以前月奏请起伊里布来浙主款,廷议复为之一变矣!


    乍浦、宝山、上海之陷落于是,上用刘韵珂言,赏伊里布七品顶戴,赴浙效力。以尚书耆英为钦差大臣,署杭州将军,以齐慎为参赞,诏诸军按兵罢攻,惟严守要地以俟机会。而是时英军方得新任印度总督额伦波罗伯(EarlEllenborough)之训令,欲转略长江,以扼我南北之交通,遂勒索宁波绅士犒军银二十万圆,以三月二十七日(五月七日)尽撤宁波、镇海屯军,惟留舟四艘、兵千余守定海及钱塘江口,至四月八日(五月十七日)而全军迫乍浦矣。时乍浦有汉兵六千三百人、满兵千七百人,望见英舰如邱阜,皆气索,所发炮丸率不达。英军陆战队以翌日登岸,初十日占城外高地,与海军相应炮击,遂陷乍浦,杭州、嘉兴皆戒严。伊里布亟至英舰议款,不得要领。韵珂又奏请放还俘虏,送诸乍浦,则英舰既以十八日北去,又改送诸镇海,则英舰以五月朔(六月九日)达吴淞矣。奕经檄牛鉴权宜羁縻,鉴犹豫两日,始以初七日遣员赍札赴英船,事已无及。时江南提督陈化成守海口炮台,初八日黎明开战,炮沈敌船二艘,又击折其二艘之桅;而化成遽战死,守兵四溃。英军遂以是日陷宝山,十一日陷上海;更发兵窥松江、苏州,以水浅不敢入,乃决议溯长江;攻镇江府,以行遮断运河之策。


    镇江之陷落宝山既陷,朝廷命奕经酌遣参赞一人赴苏,又命耆英、伊里布驰赴上海,会同牛鉴相机筹办,以刘允孝署江南提督。及上海继失,牛鉴回江宁,一方则遍谕居民,谓长江沙线曲折,敌断不深入;一方则奏请仿乾隆朝征缅罢兵仍许朝贡故事,准予英人通商。无何,英舰连过福山、江阴、图山关诸要隘,以六月八日(七月十五日)达镇江。于是参赞齐慎、提督刘允孝皆督兵赴援,驻防副都统海龄严拒不纳,使战城外,惟以驻防蒙古千余守城内,禁居民迁徙,日夜搜捕汉奸,虐杀无算,合城鼎沸。十三日,英将卧乌古分全军七千为三队,以巴尔德勒、娑尔敦、叔特三将分统之,而自率炮兵队五百七十人指挥全军。翌日,娑尔敦之右翼军先破我城外兵,叔特之中军及巴尔德勒之左翼军攻城西北,卧乌古以大炮攻南门,交战二小时,城遂陷落,海龄自缢死(或言为乱兵所杀),齐慎、刘允孝退走新丰镇。自瓜洲至仪征之盐船估舶,焚烧一空,火光百余里,扬州盐商馈银五十万免祸。是役英车战死者三十七人、负伤者百三十一人,遂留叔特一军守镇江,余悉溯江而西。二十八日(八月四日),其前队已薄江宁;及七月四日(八月七日),而全军达府外矣。


    江宁之和议自镇江不守,朝廷始决意议和,令耆英、伊里布示意敌军。英使璞鼎查以耆英等未得全权之委任,拒不与议;朝廷乃以耆英、伊里布并江督牛鉴为全权大臣,便宜从事。时英将娑尔敦之支队已以七月六日登岸,议于初十日黎明开始炮击;会初七日耆英、伊里布至,乃以初九日夜中遣书英使,请翌朝会商。英军方下令停止攻击,而是时忽有我军增募寿春兵之流言,卧乌古怒甚,复军大炮置钟山之颠,为粉碎府城之计。耆英等百方辩解,事得中止。十四日,三全权亲赴英舰,与璞鼎查定休战之约,自是往返协议,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西纪千八百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缔结中英修好条约,所谓「南京条约」者也。英舰发祝炮二十一声,悬两国国旗以贺,战局始结。


    条约之要项此条约之要项,则:


    (一)中、英两国将来当维持平和;


    (二)中国政府向英政府纳军费一千二百万圆、商欠三百万圆、鸦片赔偿六百万圆,共二千一百万圆,限千八百四十五年岁末清付;


    (三)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港,许英人通商及居住,且一切不课关税;


    (四)以香港之主权让与英政府;


    (五)放还英人之为俘虏者;


    (六)战役中为英军服役之华人,一律免罪;


    (七)将来两国往复之文书,用平行款式;


    (八)条约得皇帝批准、偿金交付六百万圆之后,英军当自当时所占领之长江沿岸等地撤兵,惟舟山及古浪屿在条约实行之前,仍由英军占领。


    八月杪,英军得六百万圆之偿金,闻大皇帝之报可,即日去江宁,尽调碇泊长江之舰队还屯定海。于是,卧乌古自香港返印度,璞鼎查以功任香港总督兼陆军大将;而朝廷追论牛鉴不守江口罪,夺职逮问,以耆英代之,命伊里布以钦差大臣至广东议互市章程。又逮奕山、奕经、文蔚、余步云等领兵大员下刑部治罪,惩处失守城池诸文武官有差;就中余步云罪较重,以是冬伏法焉。


    台湾俘虏事件先是两国战争中,英舰两过台湾:一于二十一年八月,在淡水港遭风触礁;一于二十二年二月,在大安港搁浅,皆为台湾义勇所捕获,凡三桅大船一、杉板船二、白人二十四、黑人百六十五、炮二十门及英军在浙东所得刀铳器械甚众。总兵达洪阿、兵备道姚莹</a></a>方以军务时代得专折奏事之特权,遂先后胪陈战绩,飞章上闻。其时期廷以沿海诸省屡战屡败之余,忧疑无措;及台湾第二次捷奏入,以为破舟斩馘、大扬国威,亟加达洪阿太子太保、姚莹二品顶戴,风示中外。一时台湾镇、道之名誉,藉甚士大夫间。达洪阿等气益锐,谓俘虏久羁非善策,请速诛之以绝内患。英舰屯古浪屿者,闻之大愤,移书台中,以大举报复相恫吓。闽督怡良惧祸及,亦驰檄镇、道,令将俘虏悉数解送内地,欲示德英人以弭患。达洪阿等谓督臣示弱,遽以五月将百六十五名之黑人尽杀之。无何,南京条约成,两国当交还俘虏,而台湾所遣仅白人若干名,璞鼎查乃以镇道虐杀难民、乘危徼功,遍诉江、浙、闽、粤四省大吏,请会奏惩处。于是朝廷不得已,以耆英等之劾奏及怡良渡台查办之结果,遂于二十三年正月逮达洪阿、姚莹,交刑部会同军机大臣讯拟。一时尊攘之徒,议论嚣然,义形于色。朝廷亦终鉴其枉,仅予革职不探咎;而议者颇以此狱归咎于当时军机大臣穆彰阿之指受及耆英、怡良等之娼嫉,比诸宋时「莫须有」三字谳。至咸丰元年,特旨昭雪,而中外始翕然称颂焉。


    广州续约之成立及粤民之排外气焰台湾俘虏之交涉既草草毕事,同时广州复有排外之暴动。先是粤民自三元里决斗后,与英人感情日恶。英人亦畏粤民之悍,不遽入内河贸易,惟胁督、抚停止虎门炮台之修复,尽拆各台之石移筑香港。及南京条约成,广州为公开商港之一,英人至者惭众。是年冬,粤民有与英劳动夫斗殴负伤者,舆情大激昂,暴徒万余,云集英国商馆肆意焚掠,不复受官吏之约束。于是英员遽调新回香港之舰队直赴广州,行自由之处置。会伊里布奉会议商约之命,以钦差大臣广州将军就任,亟与督、抚惩治暴徒以谢。英使璞鼎查闻伊里布至,大喜,方提出通商上之条件,求定期会议。而伊里布以七十二岁之高龄,寝疾不起,二十三年二月卒于广州,于是朝廷遣耆英代之。是年五月,两国全权于香港行交换批准条约之式。至九月,复于虎门订补遗条约,自关税之规定及其余细目凡十七条,以为南京条约之附录。自是广州等五港之开放次第实施,英政府得于各港派遣领事处理商务,而粤民忽有严拒英人入城之议;于是鸦片战争之局终,而他日广州事变之机又始于此矣。


    英、法和约之成立及鸦片问题之究竟南京条约一旦公布,欧、美商业界大驩迎之。比利时、和兰、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诸国,争求派遣领事若公使来广东,而法兰西、美利坚两国,且向中国遣特命全权公使议结和约。道光二十四年正月,美公使遂以大统领之国书,通意我政府;政府仍命耆英主其事,于是中美条约以是年六月于澳门成立。越月,而法公使踵至,复以九月与耆英会黄埔,缔中法条约如例。其间璞鼎查已自香港归国,继之者为佛朗西士达维斯。及二十六年,中国对于英政府之偿金已达总额,耆英复与达维斯会于虎门,密陈粤民鸷悍状,乞英政府以广州居住之实行延期二年,且私许不以舟山列岛割让他国。达维斯遂亲赴定海,行还付之式,尽撤舟山、古浪屿屯兵。于是,中国与欧、美大国先后订约者凡三,朝廷已确认诸国为平等敌体之友邦,公文、照会禁用夷字;而其时所谓清议者之势力,尚于尔后数十年间左右一世之舆论,虽朝廷亦时为其所劫持焉。独其为战争原因者之鸦片之禁令,朝廷初无明文解除,而臣民吸用之习蔓延益甚,从此英商之输入亦依然盛行。朝廷不得已,至咸丰九年,遂公然弛禁,以「洋药」之名征收关税。由是吸食鸦片之敝风不啻为法律所默许,而诸外国人反从而丑诋之,或且携我国一、二粗制烟具陈诸博物院,以为我国民风俗之代表矣。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