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东汉兴亡】
3个月前 作者: 钱穆
王莽失败,汉宗室光武复兴,是为东汉。然不久即走上衰运,东汉只是秦、汉以来统一政府之逐渐堕落。
<b>一、东汉诸帝及年历</b>
东汉凡十三帝,百九十六年。【若以献帝建安元年迁回洛阳之后作为三国时期,则东汉其时只一百七十一年。】
<b>二、东汉之王室</b>
所谓统一政府之逐渐堕落,可分两部言之:一王室,二政府。
王室又可分三部言之:一王室自身,二外戚,三宦官。
东汉王室之堕落,只看东汉诸帝年寿即知。
东汉诸帝年寿略表:
东汉诸帝年寿略表 帝 年寿 在为年 即位年岁 子嗣 光武 62 33 初起年28,30为帝 10 明 48 18 30 9 章 33 13 19(按:此差1年,或即位年20,或寿32) 8 和 27 17 10 2(长子胜有痼疾,次子即殇帝) 殇 2 诞育百余日 0 安 32 19 13 1(即顺帝) 少 立凡7月 顺 30 19 11 1(即冲帝) 冲 3 1 2 0 质 9 1 8 0 桓 36 21 15 0 灵 34 22 12按:此差1年,非即位年11,即年寿33。 2(长子弘农王,次子即献帝) 献 54自逊位至卒又14年。 31 9
一个贵族特殊的家庭,和大自然隔离,总不免要走上堕落衰败的命运,此乃以下中国历代王室共有之趋势,而东汉最可示例。
<b>三、东汉之外戚与宦官</b>
因东汉诸帝多童年即位、夭折,及绝嗣,【绝嗣外立,多择童年。】遂多母后临朝,【外立者四帝:安、质、桓、灵,临朝者六后:窦、邓、阎、梁、窦、何。】而外戚、宦官藉之用事。
东汉外戚宦官更迭用事略表:
东汉外戚宦官更迭用事略表 帝 后 外戚 宦官 和帝 窦太后
帝为太后养子 窦宪
窦太后兄 和帝永和四年,与宦官众谋诛宪 殇帝 邓太后
帝母 邓骘
邓太后兄 安帝建光元年,邓太后薨。安帝乳母王圣、宦者李闰、江京谮诸邓自杀。 安帝 阎后
帝妻 阎显
阎后兄 安帝崩,阎后与兄显矫诏立章帝孙懿,是为少帝,不一年薨,宦者孙程等十九人诛阎,立顺帝。 顺帝 梁后
帝妻
帝崩临朝 梁商
后父
梁冀
后兄 质帝为冀所弒,桓帝延熹二年,与宦者唐衡、单超、左悺、徐璜、具瑗诛梁氏 桓帝 窦后
帝妻 窦武
后父 为宦者曹节、王甫所杀。 灵帝 何后
帝妻 何进
后兄 为宦者张让、段圭所杀。
其先则因母后临朝而外戚得以专政,君主与外朝不相亲接,乃谋诸宦官。自郑众后宦者始用事。自梁冀诛而权势专归宦者。
东汉外戚权势,以邓、梁二氏为尤盛。邓家累世宠贵,封侯者二十九人,位至三公者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计其数。然犹以渐致。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冀秉政二十余年,跋扈无比。与桓帝谋杀梁冀五宦者,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皆封侯,当时称“五侯”,又称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自后,宦者气焰遂张,则实外戚有以助成之也。
此后则外朝名士与外戚相结以图谋宦官。及何氏败,袁绍【名士领袖。】尽诛宦官,而汉亦亡。
外戚与宦官,其实都还是代表了王室的一部分,其来历则原自西汉。
<b>四、外戚参加王室之由来</b>
西汉初年,宗室、功臣、外戚,为朝廷之三大系。
当西周时,外则封建,内则世唧,王室之与贵族,相去祇一间耳。秦则天下尽为郡县,举国统于一王。天子世袭,而丞相、御史大夫以下不世袭,然后天子乃高高在上,其势孤危易倒。汉鉴于秦亡之速,变更秦法,稍稍复古,故以以宗室、外戚、功臣三系与王室相夹持而为治。
外既大封同姓为王国,与郡县相杂,内则丞相、御史大夫诸要职,虽不世袭,而大例非列侯莫得当,则为一阶级所专有,体势近于世袭。
历史进化以渐不以骤,古代贵族封建政体一变而为平民的统一政府,广土众民,孤危之势不足以持久,故外有封王,内有列侯,粗为等次,以相扶护。犹嫌王室单微,则援用外戚以为之辅。【高祖虽爱戚夫人、赵王,而终不废吕后、惠帝者,以吕后氏族大势盛,吕后又久在兵间,身后缓急可倚仗也。】吕后之卒,宗室、功臣内外相结,锄去诸吕,而迎立代王,【即文帝。】则利其外家势弱,出中央功臣一系之意。其时则外戚一系势最衰。文帝既立,潜移默运,外抚驯诸王,内调狎功臣,卒使王室渐尊渐安。汉室之终臻稳固,盖非易也。
吴、楚七国乱后,宗室地位日削,【宗室只宜封建,不宜辅政,以其地近而势逼。封建政制既不能复活,则宗室地位自难再兴。】功臣传世渐久,亦不保其位,【世臣与封建相扶翼,封建即不可复,世袭之制,亦不可持久。】于是王室依仗乃惟有外戚。【如景帝平吴、楚兼用周勃(功臣)、窦婴(外戚)。武帝初立,窦婴、田蚡继相,皆外戚又渐得势之征。】
武帝以后,中朝【王室。】、外朝【政府。】始分,于是宰相为外朝领袖,【代表政府。】而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辅政,【王室代表。】其职【大司马大将军。】则胥由外戚为之。
宰相其先本为天子私臣。【“宰”者,古代封建社会宗庙祭祀事前主宰牲之任,此非亲贵莫当。既主祭祀,故掌礼书</a>,左传</a>:“命宰人出礼书”,此即汉卿太常掌礼之祖也。然宰职虽高,实兼治膳。故周礼</a>,天官太宰,为五官长,而其所属,犹多宫中治膳之职。若膳夫、庖入、内饔、外饔、烹人、兽入、渔入、鳖人、腊人、酒正、酒人、浆人、边人、醢人、醯人、盐人,皆治庖宰之事。春秋</a>时列国宰夫犹是庖人。左传:“宰人胹熊蹯不熟”,国语</a>:“膳宰不致饩”,是也。】
“宰”从本职则为疱人,为祭司,或从差遣则为执政。孟子</a>与吕氏春秋</a>:“伊尹</a>以割烹要汤”,即庖人也。元人亦以宰膳为亲贵要职,可以证古制。临祭主宰牲,平时则总理家务,是为家宰。及化家为国,则家宰成国宰矣。
“相”则封建贵族祭祀相礼之人,亦亲贵为之。临祭为相,朝聘、宴享、盟会之礼亦为相。化家为国,则以家相为国相矣。【故“宰相”原系宗法社会中天子之宗属私人也。】
汉初宰相皆列侯为之,此皆相互戮力以争天下者,在当时亦为皇帝之私人也。故御史人夫为副丞相,而御史有中丞,得治王宫之政令。此犹周礼天官冢宰,其属官得统及皇帝内廷。此非古人立法之善,乃系当时“王室”与“政府”公私性质不分明也。【此皆所谓“朕即国家”,遗迹其去封建时代未远也。】及武帝以下,宰相始由士人特起,渐有其尊严之地位,【此由宰相一职之意义言之。】而与王室亦渐分离。【此由贾谊</a>敬礼大臣之论,及于公孙弘起徒步以经术为相,大开东阁,延宾客贤士以与天子内廷侍从诸臣议论政事相往复,实为宰相地位在意义上之一种变迁也。又按:汉制,丞相谒见,天子御坐为起,乘舆为下;有疾,天子往问;(均见翟方进传注。)薨则车驾往吊。其制不知起何时,似汉初并不尔。】
而王室不得不仍有其私臣,【武帝初,严助、朱买臣等皆以侍中贵幸用事,得与闻朝政。凡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恃等加官(即兼差),汉代所谓“中朝官”者,皆是武帝以之与外朝大臣辩论政事,盖此辈犹为皇帝之私人秘书也】
于是遂有大司马大将军辅政之制,【此制始武帝末年,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盖由新帝年幼,(昭帝。武帝又杀昭帝生母,恐其居中用事。)宰相地位渐隆,与王室阕系断疏,而宰相之威望则转不如前,(以多平地特起而非贵胄世袭,武帝用相亦率取其易制、天下务初不关决。)以外戚辅政,正以弥补此缺陷也。】
于是“中朝”、“外朝”判而为二。【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见刘辅传孟康注。)】霍光谓车千秋曰:“光治内,君侯治外”;时光为大将军,千秋为丞相也。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敞事前不预知,光谓:“此内朝事,【即王室自身事。】无关外朝也。”内朝诸臣之领袖以“大司马大将军”为号者,正见军人本为王室私属,今已由军人政府转变为士人政府,故军职不为外朝之丞相而为内朝之辅政。以外戚为之者,外戚有客观之尊严,而无世袭,以随新天子为转移,其事最少弊。又内、外朝既分,内朝用私臣,非宗室则必属外戚矣。
封王、【封建。】列侯【世卿。】渐次在政治上消失其地位,汉武以后的文治政府渐次形成,“王室”与“政府”渐次分开,【此亦中国政制史上一大进步。】而外戚却由此到他政治上地位。只要政治情态一时不变更,则外戚地位继续有其存在,故外戚擅政,已起西汉,而尤以武帝以后为甚。【崔骃疏:“汉兴以至哀、平,外加三十余,保全者四家而已。”东汉亦惟光武郭后、阴后,明帝马后无祸。所以不能惩前毖后,而覆辙相寻者,亦时代情态使然。】
西汉外戚略表:
西汉外戚略表 吕后 吕产 吕禄(吕后诸子) 武帝 窦婴(祖母窦太后诸子) 田蚡(母王太后同母弟) 卫青(卫后弟) 霍去病(卫后姊子) 霍光(霍去病弟) 宣帝 史高(祖母史良娣弟。) 许延寿</a>(许后褚父) 元帝 许嘉(许延寿子) 成帝 许嘉(许后父) 王风(母王太后弟) 王音(风从弟) 王根(音弟) 王莽(跟兄子) 哀帝 傅喜(祖母傅太后从弟。) 丁明(母丁太后弟。) 平帝 王莽(遂受汉禅。)
光武中兴,又减削外朝政府之权力,一移之内朝王室,于是外戚势任愈大。
西汉虽以外戚辅政,而外朝丞相体尊,犹为对峙之局。【汉初以丞相主文,太尉主武,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武帝宠太尉为大司马,主内朝,则丞相于外朝为独尊也。王莽之篡,则以王氏久盛,王莽又自为外朝所归向故。】光武躬亲庶务,内朝尚书</a>位微而权重,外廷三公并峙,【以丞相为司徒,太尉为司马,(后又称太尉。)御史大夫为司空,称三公并列;而太尉公序在司徒公之上。(此元帝时三公位已然。)】仅有虚位,无实权。【东汉事无巨细,皆由尚书行下三公,或径下九卿,故东汉九卿权亦重。】故外戚用权于内,外朝即无以相抗。
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为当时统一政府文治上之进步。王室削夺政府权任,而以私关系的外戚代之,则显然为统一政府之堕落。
然外戚与宦官较,则外戚犹为稍愈。
<b>五、宦官参加王室之由来</b>
西汉初年,王室、政府界限不清,而当时官吏组织中亦无宦者之特殊集团。
朝廷自皇帝以下,官吏最要者有三公、九卿。
丞相:辅助天子,总理庶政。
御史大夫:副丞相。
太尉:丞相为文官长,太尉为武官长。
以上为三公。
太常:掌宗庙礼仪,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主宰牲牢。】太史、太卜、太医等,此为天子宗庙之守官。太常始名“奉常”,盖即“奉尝”借字。【“宰”本百官之首,此乃以“奉常”为九卿之长官,犹其遗意也。】
光禄勋:掌宫殿掖门户,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等。大夫掌论议;郎宁守门户,出充车骑;谒者掌宾赞受事。“光禄”即古言“大麓”,“勋”则“阍”也。古天子居山邱,则守门者居麓,故曰大麓,即犹后世之阍人。然则光禄勋为天子守宫殿之官。
卫尉:掌宫门屯卫兵,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等。旅贲,虎士成群而奔也。卫尉与光禄勋同掌宫卫,惟卫尉乃武职。然则光禄勋犹大门房,而卫尉则为卫队长。九卿先庙祝而后门房、卫队,此古人敬祖尊先之义。
太仆:掌舆马。皇帝居则需光禄勋、卫尉之侍卫,出则需太仆之车马,故以太仆次此三卿,皆主皇帝之生活。
廷尉:掌刑辟。
大鸿胪:掌诸归化蛮夷。
宗正:掌宗属。对皇帝有犯逆则归廷尉,宾服则归大鸿舻。先中国而后四夷,故廷尉在大鸿脯前。其同宗外戚则属宗正,先公后私,故在廷尉、大鸿胪后。此三卿皆主皇帝之交际。
大司农:掌谷货,主田租之入,以给国家之公费。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天子之私供养。大司农为大账房,少府为小账房;此二卿皆主皇帝之财务。
以上为九卿。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乃私的仆隶。】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非公的僚属。】推而上之,可知宰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初实亦帝王私臣。【宰相、太尉已论如前;御史者,国策谓:“献书于大王御史”,又曰:“御史在后,执法在前”,其先亦宫职,非府职,是家巨。非朝臣也。故昔人以丞相拟周礼中之太宰,以御史大夫拟小宰,以御史中丞、少府、尚书拟宰夫。少府之下有大长秋,则犹内宰也。】汉政本袭秦旧,【汉臣来自田间,未能创建。】秦廷有些处脱不了古代贵族家庭的遗习,故秦汉初年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整个朝廷,初从家庭状态中蜕化而出,【尤其如九卿中之光禄勋与郎官。】那时自不需另要内廷私臣乃至于宦官。
宦官在当时,与普通士人,亦并不歧视。如赵髙为秦二世师,又为郎中令。司马迁</a>受腐刑后乃为中书令。盖古者贵族阶级之旁,常有刑人服事执役。此等刑人,或由俘虏,或因罪罚,而多半亦出贵族阶级,有聪明技艺,故刑而用之,其地位较之工、贾、农、牧一般平民为高。称曰“宦”者,宦本宦学、仕宦,非恶称也。
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初有六尚,属少府。曰尚衣、尚冠、尚食、尚浴、尚席、尚书,可见其职位之卑,然皆由士人为之;后世(除尚书外)则全变为宦官之职矣。】夺宰相权。【其时则赵禹、张汤等为九卿,直接奏事,宰相束手。】
汉御史大夫有两丞,【即两副官。】一曰御史丞,一曰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亦谓御史中执法,居殿中,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天子事下中丞而至大夫以及丞相。中丞属于大夫,大夫职副丞相,故宫中事丞相无不可制。
文、景时丞相欲诛邓通、晁错</a>,其权拟天子矣。武帝用尚书,中丞不得居中制事,侍御史、部刺史皆废。末年霍光为大司马领尚书事,号“内府”。
宣帝中兴,复旧制,魏相为御史大夫,外遣丞相掾吏按事郡国,不遣中使,内则奏封事不经尚书,去副,又加给事中,得宴见,而霍氏以败。
然元帝时,宦者石显用事,丞相权复尽归尚书。成帝时,何武建言设三公官,御史大夫改大司空,中丞遂为御史台长官,出居外台。东汉中丞遂为台率,始专纠察之任,为后世御史之职所仿。汉初御史大夫副丞相而得统治宫中事,后世御史为天子纠察百寮。盖因政府与王室既分,则二者间权任自有移转也。
晚年又用中书。
武帝晚年常宴游内廷,不复多与士大夫接,遂用宦者主中书,【司马迁曾为之长。】典尚书章奏。
元帝时遂有弘恭,石显,而宦者逐渐用事。【自御史至尚书,又自尚书至宦官,其间凡三折。】光武中兴,宫中悉用阉人,不复参以士流,于是正式遂有一个宦官的集团。
东汉郎官已全为郡国察举“孝廉”到京待转之一阶,则自不能仍以为皇帝内侍。王室与政府之性质既渐分判明晰,则光武之制实不为非。光武又尽并天下财赋于大司农,而少府遂专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此亦在王室、政府逐渐分离下应有之调整。故自御史中丞出居外台,光禄勋移至外朝变为闲职,三署郎更不值事内廷,【魏以后即无三署郎,而光禄勋为散官。自唐以后,三署郎全为武职,而光禄寺掌膳食。皆与两汉异。】少府不预闻天下赋税财政,皆两汉间政府组织与体统上之绝大改革也。【光武之病,在轻三公权任而移之尚书。】
宦官亦在当时“王室”与“政府”之判分下得到其地位。
一面是文治政府之演进,一般官吏渐渐脱离王室私人的资格,而正式变成为国家民众服务的职位;一面则是王室与政府【士人。】逐渐隔离而易趋腐化与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