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廿三
3个月前 作者: 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廿三 息長足日廣額天皇 舒明天皇
息長足日廣額天皇。渟中倉太珠敷天皇孫。彦人大兄皇子之子也。母曰糠手姫皇女。豊御食炊屋姫天皇廿九年。皇太子豊聰耳尊薨。而未立皇太子。★以卅六年三月天皇崩。●九月葬禮畢之。嗣位未定。』當是時蘇我蝦夷臣爲大臣。獨欲定嗣位。顧畏群臣不從。則與阿倍麻呂臣議。而聚群臣饗於大臣家。食訖將散。大臣令阿倍臣語群臣曰。今天皇既崩無嗣。若急不計。畏有亂乎。今以■王爲嗣。天皇臥病之日。詔田村皇子曰。天下大任。本非輙言。爾田村皇子愼以察之。不可緩。次詔山背大兄王日。汝獨莫誼讙。必從群言愼以勿違。則是天皇遺言焉。今誰爲天皇。時群臣黙之無答。亦問之。非答。強且問之。於是。大伴鯨連進曰。既從天皇遺命耳。更不可待羣言。阿倍臣則問曰。何謂也。開其意。對曰。天皇曷思歟。詔田村皇子。曰天下大任也不可緩。因此而言。皇位既定。誰人異言。時釆女臣摩禮志。高向臣宇摩。中臣連彌氣。難波吉士身刺。四臣曰。隨大伴連言更無異。許勢臣大摩呂。佐伯連東八。紀臣鹽手。三人進曰。山背大兄王是宜爲天皇。唯蘇我倉摩呂臣〈更名雄當。〉獨曰。臣也當時不得便言。更思之後啓。爰大臣知群臣不和。而不能成事退之。』先是。大臣獨問境部摩理勢臣曰。今天皇崩無嗣。誰爲天皇。對曰。擧山背大兄爲天皇。』是時。山背大兄居於斑鳩宮。漏聆是議。即遣三國王。櫻井臣和慈古。二人。密謂大臣曰。傳聞之。叔父以田村皇子欲爲天皇。我聞此言立思矣居思矣。未得其理。願分明欲知叔父之意。』於是。大臣得山背大兄之告而不能獨對。則喚阿倍臣。中臣連。紀臣。河邊臣。高向臣。釆女臣。大伴連。許勢臣等。仍曲擧山背大兄之語。既而便且謂大夫等曰。汝大夫等共詣於斑鳩宮。當啓山背大兄王曰。賎臣何之獨輙定嗣位。唯擧天皇之遺詔。以告干群臣。群臣並言。如遺言。田村皇子自當嗣位。更■異言。是群卿言也。特非臣心。但雖有臣私意。而惶之、不得傳啓。乃面日親啓焉。』爰群大夫等受大臣之言。共詣干斑鳩宮。使三國王。櫻井臣。以大臣之辭啓於山背大兄。』時大兄王使傳問群大夫等曰。天皇遺詔奈之何。對曰。臣等不知其深。唯得大臣語状稱。天皇臥病之日。詔田村皇子曰。非輕輙言來之國政。是以爾田村皇子愼以言之。不可緩。次詔大兄王曰。汝肝稚而勿誼言。必宜從群言。是乃近侍諸女王及釆女等悉知之。且大王所察。』於是。大兄王且令問之曰。是遺詔也専誰人聆焉。答曰。臣等不知其密。既而更亦令告群大夫等曰。愛之叔父勞思。非一介之使。遣重臣等。而教覺。是大恩也。然今群卿所■天皇遺命者。少々違我之所聆。吾聞天皇臥病而馳上之侍干門下。時中臣連彌氣自禁省出之曰。天皇命以喚之。則參進向干閤門。亦栗隈釆女黒女迎於庭中引入大殿。於是。近習者栗下女王爲首。女孺鮪女等八人。并數十人侍於天皇之側。且田村皇子在焉。時天皇沈病不能覩我。乃栗下女王奏曰。所喚山背大兄王參赴。即天皇起臨之。詔曰。朕以寡薄久勞大業。今暦運將終。以病不可諱。故汝本爲朕之心腹。愛寵之情不可爲比。其國家大基是非朕世。自本務之。汝雖肝稚愼以言。乃當時侍之近習者悉知焉。故我蒙是大恩。而一則以懼。一則以悲。踊躍。歡喜。不知所如。仍以爲。社稷宗廟重事也。我眇少以不賢。何敢當焉。當是時思欲語叔父及群卿等。然未有可■之時。於今非言耳。吾曾將訊叔父之病。向京而居豐浦寺。是日。天皇遣八口釆女鮪女。詔之曰。爲汝叔父大臣常爲汝愁言。百歳之後嗣位非當汝乎。故愼以自愛矣。既分明有是事。何疑也。然我豈餮天下。唯顯聆事耳。則天神地祇共證之。是以。冀正欲知天皇之遺勅。亦大臣所遣群卿者。從來如嚴矛〈嚴矛。此云伊箇之保虚。〉取中事而奏請人等也。故能宜白叔父。』既而泊瀬仲王。別喚中臣連。河邊臣。謂之曰。我等父子並自蘇我出之。天下所知。是以如高山恃之。願嗣位勿輙言。則令三國王。櫻井臣。副群卿而遣之曰。欲聞還言。時大臣遣紀臣。大伴連。謂三國王。櫻井臣曰。先日言訖。更無異矣。然臣敢之輕誰王也。重誰王也。』於是。數日之後。山背大兄亦遣櫻井臣告大臣曰。先日之事陳聞耳。寧違叔父哉。』是日大臣病動以不能面言於櫻井臣。』明日大臣喚櫻井臣。即遣阿倍臣。中臣連。河邊臣。小墾田臣。大伴連。啓山背大兄言。自磯城嶋宮御宇天皇之世及近世者。群卿皆賢哲也。唯今臣不賢而遇當乏人之時。誤居群臣上耳。是以不得定基。然是事重也。不能傳■。故老臣雖勞。面啓之。其唯不誤遺勅者也。非臣私意。』既而大臣傳阿倍臣。中臣連。更問境部臣曰。誰王爲天皇。對曰。先是大臣親問之日。僕啓既訖之。今何更亦傳以告耶。乃大忿而起行之。適是時。蘇我氏諸族等悉集爲嶋大臣造墓而次干墓所。爰摩理勢臣壤墓所之廬退蘇我田家而不仕。時大臣慍之。遣身狹君勝牛。錦織首赤猪而誨曰。吾知汝言之非。以干支之義不得害。唯他非汝是。我必忤他從汝。若他是汝非。我當乖汝從他。是以汝遂有不從者。我與汝有瑕則國亦亂。然乃後生言之。吾二人破國也。是後葉之惡名焉。汝愼以勿起逆心。然猶不從而遂赴干斑鳩。住於泊瀬王宮。』於是。大臣益怒。乃遣群卿請干山背大兄曰。頃者摩理勢違臣匿於泊瀬王宮。願得摩理勢欲推其所由。爰大兄王答曰。摩理勢素聖皇所好。而暫來耳。豈違叔父之情耶。願勿瑕。則謂摩理勢曰。汝不忘先王之恩而來甚愛矣。然其因汝一人而天下應亂。亦先王臨沒。謂諸子等曰。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余承斯言以爲永戒。是以雖有私情。忍以無怨。復我不能違叔父。願自今以後。勿憚改意。從群而无退。是時大夫等且誨摩理勢臣之曰。不可違大兄王之命。於是。摩理勢臣進無所歸。乃泣哭更還之。居於家十餘日。泊瀬王忽發病薨。爰摩理勢臣曰。我生之誰恃矣。大臣將殺境部臣。而興兵遣之。境部臣聞軍至。率仲子阿椰出干門。坐胡床而待。時軍至乃令來目物部伊區比以絞之。父子共死。乃埋同處。唯兄子毛津逃匿干尼寺瓦舍。即奸一二尼。於是。一尼嫉妬令顯。圍寺將捕。乃出之入畝傍山。因以探山。毛津走無無所入。刺頚而死山中。時人歌曰。干泥備椰摩。虚多智干須家苔。多能彌介茂。氣莵能和區呉能。虚茂邏勢利祁牟。
元年春正月癸卯朔丙午。大臣及群卿共以天皇之璽印獻於田村皇子。則辭之曰。宗廟重事矣。寡人不賢。何敢當乎。群臣伏固請曰。大王先朝鍾愛。幽顯屬心。宜纂皇綜光臨億兆。即日。即天皇位。
夏四月辛未朔。遣田部連於掖玖。☆是年也太歳己丑。
二年春正月丁卯朔戊寅。立寶皇女爲皇后。后生二男。一女一曰葛城皇子。〈近江大津宮御宇天皇。〉二曰間人皇女。三曰大海皇子。〈淨御原宮御宇天皇。〉夫人蘇我嶋大臣女法提郎媛生古人皇子。〈更名大兄皇子。〉又娶吉備國蚊屋釆女生蚊屋皇子。
三月丙寅朔。高麗大使宴子拔。小使若徳。百濟大使恩率素子。小使徳率武徳共朝貢。
秋八月癸巳朔丁酉。以大仁犬上君三田耜。大仁藥師惠日遣於大唐。
庚子。饗高麗。百濟客於朝。
九月癸亥朔丙寅。高麗。百濟客歸干國。
是月。田部連等至自掖玖。
冬十月壬辰朔癸卯。天皇遷於飛鳥岡傍。是謂岡本宮。
是歳。改脩理難波大郡及三韓館。
三年春二月辛卯朔庚子。掖玖人歸化。
三月庚申朔。百濟王義慈入王子豐章爲質。
秋九月丁巳朔乙亥。幸干攝津國有間温湯。
冬十二月丙戌朔戊戌。天皇至自温湯。
四年秋八月。大唐遣高表仁送三田耜。共泊干對馬。是時學問僧靈雲。僧旻。及勝鳥養。新羅送使等從之。
冬十月辛亥朔甲寅。唐國使人高表仁等到干難波津。則遣大伴連馬養迎於江口。船卅二艘及鼓吹旗幟皆具整餝。便告高表仁等曰。聞天子所命之使到干天皇朝迎之。時高表仁對曰。風寒之日。餝整船艘。以賜迎之。歡愧也。於是。令難波吉士小槻。大河内直矢伏爲導者到干舘前。乃遣伊岐史乙等。難波吉士八牛。引客等入於舘。即日給神酒。
五年春正月己朔甲辰。大唐客高表仁等歸國。送使吉士雄摩呂。黒摩摩等。到對馬而還之。
六年秋八月。長星見南方。時人曰彗星。
七年春正月。彗星廻見干東。
夏六月乙丑朔甲戌。百濟遣達率柔等朝貢。
秋七月乙未朔辛丑。饗百濟客於朝。
是月。瑞蓮生於劔池一莖二花。
八年春正月壬辰朔。日蝕之。
三月。悉劾奸釆女者皆罪之。是時。三輪君小鷦鷯苦其推鞫判頚而死。
夏五月。霖雨大水。
六月。災岡本宮。天皇遷居田中宮。
秋七月己丑朔。大派王謂豐浦大臣曰。群卿及百寮朝參巳懈。自今以後。卯始朝之。巳後退之。因以鍾爲節。然大臣不從。
是歳。大旱。天下飢之。
九年春二月丙辰朔戊寅。大星從東流西。便有音似雷。時人曰。流星之音。亦曰。地雷。於是。僧旻僧曰。非流星。是天狗也。其吠聲似雷耳。
三月乙酉朔丙戌。日蝕之。
是歳。蝦夷叛以不朝。即拜大仁上毛野君形名。爲將軍令討。還爲蝦夷見敗而走入壘。遂爲賊所圍。軍衆悉漏城空之。將軍迷不知所如。時日暮踰垣欲逃。爰方名君妻歎曰。慷哉。爲蝦夷將見殺。則謂夫曰。汝祖等。渡蒼海。跨萬里。平水表政以威武傳於後葉。今汝頓屈先祖之名。必爲後世見嗤。乃酌酒強之令飮夫。而親佩夫之劔。張十弓。令女人數十俾鳴弦。既而夫更起之。取伏仗而進之。蝦夷以爲。軍衆猶多。而稍引退之。於是。散卒更聚。亦振旅焉。撃蝦夷大敗以悉虜。
十年秋七月丁未朔乙丑。大風之。折木發屋。
九月。霖雨。桃李華。
冬十月。幸有間温湯宮。
是歳。百濟。新羅。任那並朝貢。
十一年春正月乙巳朔壬子。車駕還自温湯。
乙卯。新甞。盖因幸有間以闕新甞歟。
丙辰。無雲而雷。
丙寅。大風而雨。
己巳。長星見西北。時旻師曰。彗星也。見則飢之。
秋七月。詔曰。今年造作大宮及大寺。則以百濟川側爲宮處。是以西民造宮。東民作寺。便以書直縣爲大匠。
秋九月。大唐學問僧惠隱。惠雲。從新羅送使入京。
冬十一月庚子朔。饗新羅客於朝。因給冠位一級。
十二月己巳朔壬午。幸干伊豫温湯宮。
是月。於百濟川側■建九重塔。
十二年春二月戊辰朔甲戌。星入月。
夏四月丁卯朔壬午。天皇至自伊豫。便居廐坂宮。
五月丁酉朔辛丑。》大設齋。因以請惠隱僧令説旡量壽經。
冬十月乙丑朔乙亥。大唐學問僧清安。學生高向漢人玄理傳新羅而至之。仍百濟。新羅朝貢之使共從來之。則各賜爵一級。
是月。徙於百濟宮。
十三年冬十月己丑朔丁酉。天皇崩干百濟宮。
丙午。殯於宮北。是謂百濟大殯。是時東宮開別皇子年十六而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