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九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入祠職官
遼海衛經歷張奇策,籍貫未詳;天啟元年,大兵破開原,奇策死之(見盛京通志</a>)。
遼東左衛經歷朱櫻,平魯人;天啟元年,大兵破遼陽,死節(見山西通志)。
山海關千戶嚴大寬,永平人;崇禎元年,大兵南下,從總兵趙率教援遵化,戰死(見畿輔通志)。
良鄉教諭安上達,貴州安順人;崇禎二年,大兵破良鄉,闔門殉死(見明史</a>及輯覽)。
良鄉訓導李延表、典史史之棟(一作之諫)、固節驛丞楊其禮,籍貫俱未詳;崇禎二年,城破,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良鄉千戶蕭如龍、何秉忠、百戶李廕,俱良鄉人;崇禎二年,城破,同時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山海衛千戶蔡國勳,山海衛人;崇禎二年,率師與大兵戰遵化,陣歿(見畿輔通志)。
山海衛把總楊開泰、百戶楊廷棟,俱山海衛人;崇禎三年,大兵破永平,開泰等率兵至榆關,戰死(見畿輔通志)。
盧龍教諭趙允殖,遼陽人;崇禎三年,大兵破永平,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城守中軍房應祥、千總石可玩、梁壯威、胡承祚、卜小峰、張學閔、仇耀先、牛星耀,俱永平人;崇禎三年,大兵破永平,死之(見畿輔通志)。
醫官陸橘,永平人;城破,死之(見畿輔通志)。
旅順將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籍貫俱未詳;崇禎六年,皆從黃龍戰死於旅順(見明史及輯覽)。
保安州判李師聖,隆平人;吏目王本立、訓導張文魁,籍貫俱未詳。崇禎七年,大兵破保安,同時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靈邱把總陳彥武、馬如豸、典史張標、教諭路登甫,籍貫具未詳;崇禎七年,大兵破靈邱,並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昌平州判胡惟忠(一作維宏),徽州人;崇禎九年,大兵破昌平,惟忠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昌平州吏目郭永、學正解懷亮、訓導常時光,籍貫俱未詳;昌平破,同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順義訓導陳所蘊,籍貫未詳;崇禎九年,大兵破順義,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寶坻主簿樊樞、典史張六師、訓導趙士秀,籍貫俱未詳;崇殉九年,大兵破寶坻,同時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定興教諭熊嘉志,灤州人;崇禎九年,大兵破定興,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安肅教諭耿三麟,靈壽人;崇禎九年,大兵破安肅,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臨城訓導張純儒,新安人;崇禎十一年,大兵至臨城,率諸生拒守,城破,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鉅鹿教諭唐一中,全州人;崇禎十一年,大兵破鉅鹿,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蠡縣訓導(一作教諭)馮大緯,膚施人;靈壽知縣登鰲之從父。崇禎十一年,大兵破蠡縣,殉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深州訓導吳恂,安平人;崇禎十一年,大兵破城,不屈,死(見畿輔通志)。
潼川州同知周時雨,行唐人;崇禎十一年,兄弟守禦;大兵破行唐,死之(見畿輔通志)。
鹽山教諭孫璜,三原人;崇禎十一年,大兵破鹽山,自縊死(見陝西通志)。
揚州府經歷馬從龍,靈壽人;巡撫從聘弟。崇禎十一年,大兵破靈壽,與子士祿同從聘死節(見一統志)。
文安主簿安衡、典史湯國紀、訓導郭養性,籍貫未詳;俱崇禎十一年,大兵破文安,死節(見一統志)。
從官李祿,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從楊振援松山,被執;振令祿語城中堅守,祿至城下,致振語,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任邱教諭張夢麟,平鄉人;崇禎十二年,大兵破任邱,死之(見畿輔通志)。
臨清州同知路如瀛,陵川人;州判徐應芳,臨川人;吏目陳翔龍,蕭山人。俱崇禎十五年,大兵破臨清,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齊東教諭張日新,浙江建德人;崇禎十五年,大兵圍齊東,登陣拒守,力屈死,妻方氏自縊死,子光裔殉之(見明史及輯覽)。
臨淄訓導申周輔(一作周翰),屯留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城,與知縣文昌時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趙州學正陳廣心,元城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城,衣冠危坐,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趙州訓導王一統(一作之統),成安人;居家多義行。崇禎十五年,城破,死節明倫堂。
永清典史李時正(一作時欽),籍貫未詳;教諭邸(一作鄒)養性,東勝衛(一作昌黎)人;訓導(一作鄉官)劉繼蕙,籍貫未詳(一作永清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永清,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清豐教諭曹一貞,宛平人;訓導董調元,安肅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清豐,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河間訓導馮運隆,灤州人;崇禎十五年,大兵破河間,力戰被執,不屈,死之(見畿輔通志)。
平鄉教諭潘希明、訓導李愈芬、閻慎行,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五年,大兵破平鄉,死之(見福建通志)。
深州訓導劉名言,廣縣人;吏目熊國俊,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城破,死之(見志)。畿輔通志)。
訓導張肇祚,長清人;致仕,在家。崇祖十五年,城破,殉節(見山東通志)。
把總劉漢臣,赤城人;崇禎時,隨副總兵楊德澤援遼,與子國登、孫科俱陣歿。
韓城縣丞趙懋誠,新城人;崇禎末,大兵臨城,分守西門,城破,死之(見畿輔通志)。
以上封疆死事職官共七十七人(附入祠士民四人)。
北城兵馬司副指揮姚成,餘姚人;崇禎十七年,闖賊陷京城,自縊死。妻袁氏與十三歲幼子逢元俱殉,有老僕亦從之(見明史及輯覽)。
錦衣衛千戶高文彩,宛平人;闖賊陷京師,同妻妾一家十七人皆自縊(見明史及輯覽)。
鴻臚寺鳴贊石永昌,單人。甲申之變,從指揮李若璉同殉節於京邸(見山東通志)。
東城兵馬司陳愫,芮城人;闖賊陷京師,殉節(見山西通志)。
昌平州守禦任之華,大興人;方歸家,都城陷,自縊死(見畿輔通志)。
涇陽訓導劉彰本,保安人;時銓授,未行。京師陷,縊死京城之涇陽會館(見陝西通志)。
保定中衛鎮撫管民治(一作智)、千戶楊仁政、李尚忠、紀動(一作勳)、趙世貴、劉本源(一作原)、侯繼先、張守道、百戶劉朝卿、劉悅、田守正、王好善、強忠武、王爾祉、把總郝國忠、申錫,俱保定人;崇禎十七年,以守保定城,同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完縣教諭時躋舜,長垣人;崇禎十七年,在籍;城陷,與妻李氏、二子泰、壯俱死(見畿輔通志)。
材官王遵義、醫官吳(一作呂)國賓、王礦、王之琯,俱保定人;崇禎十七年,城陷,皆死節(見畿輔通志)。
清遠縣典史沙潤民(一作順明),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保定陷,死之(見畿輔通志)。
安肅訓導張文浩,博興人;崇禎十七年,城失守,死之(見山東通志)。
海豐教諭厲必中,日照人;聞京師陷,不食死(見山東通志)。
千戶陳應鵾,定海人;甲申聞闖賊之變,自縊死(見浙江通志)。
孝陵衛董啟明,籍貫未詳;甲申聞變,自經死(見江南通志)。
嘉定訓導劉芳遠,和州人;聞闖賊陷北都,哀慟整衣冠,北向拜畢,坐明倫堂,自刎死(見江南通志)。
興安州同覃天明,太平人;致仕歸。聞闖賊陷都城,不食而死(見四川通志)。
訓導陸士鉉,平湖人;性至孝。甲申聞變,大慟,絕粒死(見浙江通志)。
河陽(一作陽和)衛經歷毛維張,吳江人;闖賊破彰儀門,逼降,罵賊,死(見江南通志)。
以上甲申殉節職官三十六人(附入祠士民三人)。
華亭教諭睦(一作陸)明永,丹陽人;松江破,題詩明倫堂,自縊死(見江南通志)。
江陰訓導潘文先,丹徒人;罷官。後大兵破城,與訓導馮厚敦同死(見江南通志)。
太平訓導王明德,徐州人;兵入城,偕其妻赴泮水死(見江南通志)。
秀水教諭董(一作童)用圓,嘉定人;與里人守城,城破,赴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湖廣都司經歷張龍德,秀水人;里居,城破,與妻侯氏俱死(見浙江通志)。
臨安訓導過俊民,無錫人;乙酉城破,縊死功臣山(見江南通志)。
福建巡道副中軍王國佐,清流人;寇逼上杭,隨朱大典力戰,面帶三矢死(見福建通志)。
太湖教諭沈鴻起、訓導婁懋履、典史陳知訓,籍貫俱未詳;乙酉五月,與知縣李盛英同守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九江衛經歷彭永春,武陵人;左良玉兵至,冠帶焚署,與男女六人俱死之(見一志)。
蘄水教諭鄒孕孝,臨川人;左兵至,罵賊,遇害(見江西通志)。
湖口主簿成啟,應天人;左良玉至湖口,被執,不屈,死(見一統志)。
銅陵典史胡國瑨,餘姚人,城破,與胡鯤化同死(見一統志)。
銅陵訓導張緯,安東人;左兵破城,被害(見江南通志)。
督師部將程安(一作陳坦公),籍貫未詳;舊隸盧象昇麾下。乙酉,與中書盧象觀起兵,戰敗死(見明史及輯覽)。
以上福王殉節職官共十六人。
金華訓導潘大成,新昌人;城破,父子同死(見浙江通志)。
吉安丞葉向榮,金華人;大兵下浙東,投向村崖死(見浙江通志)。
浦城訓導王兆熊,建寧衛人;福建破,入山寺,不食死(見福建通志)。
把總張天威,莆田人;漳浦告警,赴援,力戰死(見福建通志)。
百戶閔時,汀州衛人;唐王入閩,大兵追之,時方守麗春門,騎矢發,洞胸死(見福建通志)。
廣信府訓導廖汝健,贛州人;黃道周督師,委汝健戰守貴溪,城破,被執死(見江西通志)。
贛州教授高廷柱,歸化人;福建破,北向再拜,死(見福建通志)。
南康典史宋本忠,山陽人;殉難死(見一統志)。
以上唐王殉節職官八人。
臨安教授譚三謨,昆陽人;流寇破城,闔家自縊死(見雲南通志)。
廬江訓導李兆旗,昆陽人;流寇陷城,被執,不屈,死。其子淳,亦罵賊死(見雲南通志)。
嶍峨訓導陸九衢,保山人;流寇陷城,衣冠坐明倫堂罵賊,遇害(見雲南通志)。
巴縣教授楊一忠,河西人;流寇攻城,分門扼守,城陷,罵賊,被害。其子名嗣,亦被殺(見雲南通志)。
廣東按察使經歷王道淑,儀徵人;廣州破,殉節死。其子棫瑞,從之(見江南通志)。
千戶劉飛漢,灌陽人;時廣西破,飛漢以世受明恩,自詣城下請死;並其二子殲焉(見廣西通志)。
千戶錢士用,南寧人;流寇入滇,罵賊,被殺(見一統志)。
大和縣丞王士傑,籍貫未詳;沙賊圍城、殫力捍禦,城陷,死於城上(見明史及輯覽)。
大理府教授段見錦、經歷楊明盛、司獄魏崇治,籍貫俱未詳;沙定洲反,守大理城,同死節。明盛子一甲,亦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大理衛千戶關維翰、土官楊淇,皆大理人;沙賊之亂,以殺賊死節。維翰子大中亦殉(見雲南通志)。
大理衛千戶楊昌印、王象乾、鮑洪,皆大理人;沙賊陷城,皆率妻子闔戶自焚死(見雲南通志)。
裨將徐高遷,雲南人;沐天波之將。沙賊叛,糾眾援勦,事不濟,闔戶自焚(見雲南通志)。
百戶黃恩,右衛人;沙賊叛,率家丁巷戰,眾寡不敵,被殺(見雲南通志)。
通海典史單國祚,會稽人;沙定洲反,陷通海城,罵賊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定番州學正尹大任,陸涼人;孫可望入滇時,冠帶謝祖考,望闕自縊死(見雲南通志)。
定番州訓導徐鏕、吏目安紹祖、廣順州吏目周齡六,俱籍貫未詳;流寇孫可望等攻陷州城,同時殉節(見一統志)。
鄉官顧人龍,定番州人;家居。流賊來犯,率士民拒守,城陷,罵賊,死。妻李氏,縊死。子大元,抱父母屍,哭不去,賊並殺之(見明史及輯覽)。
教授艾養中,定番州人;流賊孫可望攻陷州城,養中赴火死。州人同時守禦殉節者,按察司司獄陳玉環,自經死。把總許華宇、土官程民悅、韋帝臣、土舍韋之福,俱巷戰死。鄉官尹思民,賦詩壁間,投筆引繩死。黎維垣,城上督戰死。胡允中,冠帶坐庭中,叱賊受刃死。土官龍在田、土舍龍起潛、龍飛,俱血戰死(見貴州通志)。
定番州前衛千戶蔣薦、百戶向宸,流寇至,俱闔門死節(見雲南通志)。
定番州百戶向琪,左衛人;聞流寇至,一家十六口皆縊死(見雲南通志)。
桂陽州判殷尚聲,通州人;孫可望偽帥郝成忠寇城,城破,父子俱死之(見江南通志)。
以上桂王殉節職官四十人(附入祠士民六人)
中部縣丞朱(一作劉)光元(一作光先),延慶州人;崇禎二年,流寇薄城,力戰被創,自焚死(見明史及輯覽)。
汝寧教諭李賢,中部人;以老歸里。崇禎二年(一作十四年),寇陷中部,被執,罵賊死(見陝西通志)。
千總劉自安,澤州人;崇禎五年,與參政張光奎同禦賊於本州,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垣曲典史秦宗文,武陽人;崇禎六年,督鄉勇勦賊,至聞喜,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澠池教諭羅世濟,平利人;素以剛正聞。崇禎六年,澠池陷,力戰被執,不屈,死之。子得鴻,練兵守平利,殺賊甚多;城破,與妻子俱死(見陝西通志)。
濟南教授高第,閭鄉人;在籍。崇禎六年,流賊陷城,投崖死。子齊岡,亦死(見河南通志)。
陰陽官許輝,靈寶人;崇禎六年,賊犯靈寶,為所掠,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武安主簿吳應科,蕭山人;崇禎六年,流賊犯境,率民兵赴敵死(見明史及輯覽)。
花馬池營千總蔡應昌,寧夏中衛人;崇禎七年,統兵勦賊,血戰死(見甘肅通志)。
鳳縣教諭李之蔚,籍貫未詳;崇禎七年,城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鄉官魏炳,鳳縣人;史不詳其爵秩。崇禎七年,與李之蔚並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竹溪訓導王紹正,籍貫未詳;崇禎七年,獻賊陷城,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霍邱縣丞張有俊,籍貫未詳;崇禎八年,賊自固始至,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霍邱訓導何炳若,河南人;崇禎八年,賊陷霍邱,被執,不屈,死。妻潘氏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淮安府教授田既庭,霍邱人;里居。崇禎八年,霍邱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潁州衛經歷胡士定,廣濟人;流賊陷城,被執,罵賊死。其子玉成,亦殉難。
潁州衛千戶孫陞(一作百戶)、田三震(一作俊,一作百戶田之震)、中所百戶羅元(一作光)慶、田得民、王之麟(一作麒,一作千戶)、前所百戶汪檀,俱潁州人;衛隸河南。崇禎八年,乘城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候選經歷汪邦弼,潁州人;崇禎八年,流賊陷城,死之(見江南通志)。
夔州府訓導丁(一作于)嘉遇(一作運),潁州人;家居。崇禎八年,潁州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鳳陽千戶陳宏祖(一作宏道)、陣其忠(一作其志)、金龍化、盛可學,俱鳳陽人;崇禎八年,與留守朱國相守陵,以兵逆賊,多斬獲,賊大至,俱歿於陣(見明史及輯覽)。
鳳陽衛經歷胡尚綵,淳安人;崇禎八年,流賊犯境,獨擊卻之,後賊復至,被執不屈,死(見一統志)。
鳳陽府照磨蕭懋烈,歸化人;崇禎時,流寇破鳳陽,提兵殺賊,援絕,被執,罵賊,死(見一統志)。
太湖訓導扈永寧,霍邱人;崇禎八年,與知縣金應元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霍山訓導姚允恭,盱眙人;崇禎八年,賊至,被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和州學正康正諫,祁門人;崇禎八年,獻賊陷城,赴泮池死。妻汪氏、子婦章氏,同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和州訓導趙世選(一作光遠),籍貫未詳;城陷,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和州判官錢大用,籍貫未詳;城陷,與妻、妾、子婦同死(見明史及輯覽)。
和州吏目景一高,籍貫未詳;城陷,被創死(見明史及輯覽)。
把總魯一惠,和州人;崇禎八年,城陷,角巾儒服,赴城東池水死。妻王氏從之。子生員可為,被執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鴻臚寺序班張元楨(一作元貞),和州人;里居。崇禎八年,獻賊攻城,分守北門,城陷,被殺。子生員宏門,伏父屍痛哭,躍入水死(見江南通志)。
浦口守禦姚九疇,江寧人;崇禎八年,闖賊犯江浦,往援,五戰皆捷;窮追,陷賊圍,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候選通判馬如虯,和州人;崇禎八年,與兄御史如蛟等同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登城主簿李可受,青陽人;崇禎八年,賊至,守城,比陷,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宏農衛百戶明完璧,本衛人;崇禎八年,禦賊死(見河南通志)。
陝西鎮撫陳三元,靈寶人;崇禎八年,陝城陷,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陝州訓導王誠心,籍貫未詳;崇禎八年,與知州史記言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教諭張敏行、姚良弼,俱陝州人;崇禎八年,陝城陷,俱與知州史記言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滎陽典史周崇禮,山陰人;崇禎八年,流賊入境,守小西門,城破,巷戰,被執,罵賊,死(見河南通志)。
寧羌衛鎮撫曹雲梯,本衛人;崇禎八年,寇陷城,分守東角樓,殺賊被執,罵賊,死(見陝西通志)。
延長教諭譚恩、驛丞羅文魁,籍貫俱未詳;崇禎八年,與知縣萬代芳,同守城,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南陽經歷張程,延長人;終養家居。城陷,以大義諭賊,為所殺(見陝西通志)。
扶風主簿夏建忠、典史陳紹南、教諭張宏綱、導訓陳繻,籍貫俱未詳;崇禎八年,並與知縣王國訓禦賊,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階州學正孫仲嗣,膚施人;崇禎八年,當事委以城守,賊至,盡瘁守城,城破,與妻子十餘人並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原照磨趙明盛,階州人;闖賊陷階州,登屋以瓦擊賊,賊焚屋,端拱北面死(見甘肅通志)。
漢陽教諭孟宗孔,階州人,闖賊陷城,自縊死(見甘肅通志)。
羅田教諭吳鳳來,漳浦人;訓導盧大受,邵陽人。崇禎八年,俱從知縣梁志仁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羅田典史單思仁(一作志仁),籍貫未詳,崇禎八年,城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廣濟教諭曾發祥,鍾祥人;崇禎八年,流賊陷城,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應城訓導張國勛,黃陂人;崇禎九年,與知縣張紹登分城守,比賊焚文廟,投之烈
燄中死,全家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錦衣衛千戶徐晤可,應城人;崇禎九年,城破,罵賊,死(見湖廣通志)。
應城教諭李之經,永興人;賊破城,率民同守,拒之。子應泰,亦以身殉(見明史及輯覽)。
武舉功授把總陸王猷,宿松人;力能扛鼎。崇禎十年,守酆家店,殺賊甚多;賊恨之,合圍。生擒,臠分其肉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鎮江衛千戶王定遠,鎮江人;崇禎十年,禦賊宿松,奮勇殺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蘇州府訓導任之豪,蕭縣人;里居,寇陷城,死之(見一統志)。
金堂典史潘夢(一作孟)科,籍貫未詳,崇禎十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郫縣主簿張應奇,義烏人;崇禎十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劍州吏目李英俊,籍貫未詳;崇禎十年,隨知州徐尚卿擊賊,兵敗,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鄧州同知薛應寧,福清人;崇禎十年,與知州孫澤盛禦賊,同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紫陽典史何宗孔,北直通州人;崇禎十一年,流賊至,陷城死之(見一統志)。
商南典史賈儒秀,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城陷,罵賊,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房縣遊擊部將張見炫,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賊陷城,與房陵知縣楊道選同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房縣主簿朱邦聞,籍貫未詳;崇禎十二年,賊陷城,被執脅降,罵賊死,全家殉難(見明史及輯覽)。
房縣典史某守備某,佚其名姓。崇禎十二年,獻賊使羅士才說郝景春降不從,遂殺二人以恐之(見明史及輯覽)。
山東裨將王修政,福建人;崇禎十二年,從左良玉擊賊,至唐縣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順天京衛經歷滕九萇,徐州人;由縣丞陞,居於家。崇禎十三年,流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南陽教諭李猷吉,寶豐人;崇禎十三年,闖賊陷南陽,罵賊,被害(見河南通志)。
永寧百戶孫世英,籍貫未詳;主簿魏國輔,籍貫未詳。崇禎十三年,闖賊陷城,俱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永寧教諭任維清,絳縣人;崇禎十三年,闖賊陷城,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潛山典史沈所安,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城陷,不屈,死;子殉之(見明史及輯覽)。
輯臨潁千總賈廕序,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守城,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鄧州吏目李國璽,酆縣人;崇禎十四年,與知州劉振世同抗節死(見明史及輯覽)。
鄧州守所千戶余承廕、李錫,俱鄧州人;崇禎十四年,城陷,抗節死(見一統志)。
汝州吏目朱任卿,徽州人;崇禎十四年,城陷,殉節死(見一統志)。
汝州世襲百戶梁翰臣,汝州衛人;崇禎十四年,流賊陷城,守節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南陽主簿門迎恩,遼東人;訓導楊氣開,虞城人。崇禎十四年,與知府顏日愉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陳留典史邵大濟,陝西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抗節不屈,賊臠之,舉家赴井死(見河南通志)。
陳留訓導楊道陞,安陽人;崇禎十四年,流賊至,分城守,比陷,手刃數人,與子並死(見河南通志)。
鞏縣教諭劉文耀,陳留人;崇禎十四年,由寶豐訓導陞任,未行。赴省,事竣還家,流寇破陳留,罵賊不屈,死。子福穎從之(見河南通志)。
商城教諭曹維楨、典史呂維顯,籍貫俱未詳;崇禎十四年,流賊陷商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教授段增輝,商城人;薦舉賢良方正,除教授,未謁選。崇禎十四年,佐有司守城,城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信陽州訓導李逢旭、程所聞,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與知州高孝誌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光山典史魏光遠,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長葛教諭歐陽植,褒城人;崇禎十四年,賊至,分城拒守,城破,巷戰,被殺(一作罵賊觸柱死。見陝西通志)。
長葛典史杜復春(一作林復泰),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泌陽武職王衍范(一作範)、錢紀功、海成,籍貫俱未詳;崇禎十四年,與知縣姚昌祚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泌陽主簿熊天倫,直隸人;崇禎十四年,賊破城,被執,不屈,罵賊,全家死(河南通志)。
泌陽典史雷進暹,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率鄉兵拒賊,與知縣姚昌祚同殉死(見明史及輯覽)。
新野主簿江朝瀛(一作朝明),歙縣人:崇禎十四年,陞任未行。闖賊破城,罵賊,死(見河南通志)。
新野典史惠永貞,朝邑人;崇禎十四年,城陷,與主簿江朝瀛俱死(見河南通志)。
鎮平典史杜日泰,陝西人;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與知縣鍾其碩同死(見河南通志)。
翰林院孔目(一作待詔)郭顯星,洛陽人;崇禎十四年,由許州學正陞任,未行。闖賊陷城,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登封典史王大璧,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流賊至,與知縣鄢廷誨同死(見一統志)。
伊陽訓導(一作教諭)任中蛟,洛陽人;崇禎十四年,城破,死之(見河南通志)。
巴州同知張連曜,建德人;崇禎十四年,獻賊圍城,晝夜死守,及陷,罵賊死(見浙江通志)。
東安典史周志躍,直隸人;崇禎十四年,流賊犯境,率民禦敵,歿於陣(見四川通志)。
舒城教諭楊廷璧,江都人;崇禎十四年,獻賊至,分守南門,城陷被執,遇害。子生員濟之,亦死(見江南通志)。
興山典史張達,籍貫未詳;崇禎十四年,獻賊自蜀來攻興山,城破被執,罵賊,不屈死(見一統志)。
廬州衛經歷鄭元綬,浙江人;崇禎十五年,與通判趙興基等分守南薰門,力戰死(見江南通志)。
霍邱巡檢吳某,佚其名;崇禎十五年,賊至,與知縣左相申同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山東寧海州同李士標,嘉興人;崇禎十五年,州城被圍,力疾守城死;妻沈氏,一門二十三人同殉(見浙江通志)。
曲阜訓導吳靜明,西平人;崇禎十五年,以罵賊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張映奎、任光裕、戴友仁、李棲鳳,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五年,從總督孫傳庭擊闖賊於南陽,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南陽衛百戶錢勳吾,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流寇薄南陽城,勳吾悉力拒守,城陷,自刎死(見河南通志)。
新蔡教諭王俊,贛榆人;崇禎十五年,流賊陷城,坐明倫堂,手劍殺數賊,死之(見河南通志)。
尉氏教諭董牖,光州人;崇禎十五年,城陷,賊強之仕,自刎死(見河南通志)。
項城教諭王多福,息縣人;致仕家居。崇禎十五年,闖賊招受偽職,不從,投繯死(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李可從,盩厔人;崇禎十五年,從總督汪喬年戰死襄城(見明史及輯覽)。
馬帥某,佚其名,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從總督汪喬年戰死襄城(見明史及輯覽)。
商邱主簿鄒光祚,山陰人;崇禎十五年,城破,罵賊死;姪宗道,亦被殺(見浙江通志)。
商邱教諭夏世英,祥符人;崇禎十五年,持刀罵賊,死於明倫堂,妻石氏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泌陽主簿余國柱,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城陷,死之(見河南通志)。
偃師縣丞白世祿、訓導劉恒、驛丞陳光斗,俱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與知縣徐日泰同守城,罵賊,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萊州府教授(一作蓬萊教諭)趙良棟,陝州人;寓居澠池。崇禎十五年,寇陷城,罵賊死。子德易,挺身罵賊,殉之。子婦及孫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宜城訓導田世福,陽城人;崇禎十五年,與知縣陳美同殉難(見明史及輯覽)。
開封府庫大使閻生白,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賊陷城,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開封軍儲倉大使徐陞,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郊縣主簿陳惟孝,紹興人;崇禎十五年,城陷,被執,不屈,死之(見一統志)。
郟縣典史胡士奇,江西人;崇禎十五年,城陷,死之(見一統志)。
道標營中軍周世忠,祥符人;崇禎十五年,擊賊被執,罵賊,磔死(見河南通志)。
守禦所百戶陳鼐,林縣人;崇禎十五年,叛將任國奇掠水治鎮,被執,挾至城下,欲因以襲城,鼐厲聲罵賊,呼城上戒嚴,為賊所殺(見河南通志)。
新城訓導談王道,江寧人;崇禎十五年,賊至分守東城,城陷,賊索印,被殺,並及其子(見江南通志)。
千戶楊心赤、劉璿璣、董文璽,俱汝寧人;崇禎十五年,守城,死之(見河南通志)。
荊州訓導撖君錫,絳縣人;崇禎十五年,闖賊陷荊州,湘陰王殉難,君錫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荊門州學正張郊芳,黃州人;訓導陳之奇,黃岡人。崇禎十五年,與攝荊門州事盧學古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閿鄉教諭田鴻圖,籍貫未詳;闖賊陷閿鄉,闔家投井死(見河南通志)。
襄城訓導張信,輝縣人;典史趙鳳豸,絳州人。崇禎十五年,並禦賊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宜陽訓導張道脈,籍貫未詳;崇禎十五年,城陷,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訓導曹自強,息縣人;由恩例授職。崇禎十五年,流寇襲城,登陴拒守,力屈死(見河南通志)。
汝寧府照磨張大道,宜都人;家居。崇禎十六年,流賊據城,團練義兵二千餘人攻城,為賊所襲,父子五人俱力戰死(見湖廣通志)。
裨將陳奇傑、袁明,籍貫俱未詳;崇禎十六年,與賊戰寶雞之賈村,為賊所截,敗死(見明史及輯覽)。
潼關衛千戶袁化龍,潼關衛人;分城守,力竭,死之(見陝西通志)。
潼關教授許嗣復,井陘人;崇禎十六年,闖賊入關,分守上南門,城陷,力戰被執,罵賊死。妻女皆自殺(見明史及輯覽)。
商邱教諭王珮珂,臨潼人;歸里。賊入關,絕粒死(見陝西通志)。
白水教諭魏箴(一作歲),沁州人;典史劉進,籍貫未詳。崇禎十六年,與知縣朱迥滼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
裨將文經國,西寧人;崇禎十六年,分守榆林城中,督清街道,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渭南(一作蒲城)縣丞姚啟崇,沁源(一作沁州)人;崇禎十六年,與知縣楊暄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渭南教諭張■〈香奇〉,壽光人;崇禎十六年,闖難殉節。
渭南訓導蔡其誠,籍貫未詳。崇禎十六年,與知縣楊暄同守城,死節。
秦藩右護衛旗官徐應魁,長安人;崇禎十六年,城陷,絕粒死(見陝西通志)。
城固訓導竇汝器,富平人;崇禎十六年,闖賊至,戮力拒守,城陷,不屈,遇害(見陝西通志)。
華亭教諭鄒邦榮(明史不著其名),籍貫未詳;訓導何相劉,乾州人。崇禎十六年,賊至,率諸生共守,城陷,皆殉節(見明史及一統志)。
陝西按察司經歷楊于邦,保安州人;賊破城,于邦不受偽職,杖死(見畿輔通志)。
兵道中軍柳永</a>年,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分守榆林東南樓,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榆林世襲千戶賀世魁,榆林人;崇禎十六年,悉力城守,及陷,偕妻柳氏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李光</a>裕,榆林人;有勇略。崇禎十六年,城陷,趣家人先死,遂自刎(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李耀(一作耀宇),榆林人;以善射名。崇禎十六年,捍城,矢盡,自刎死(見明史及輯覽)。
右營掌標官張天敘,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城破,焚其積聚,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榆林千戶黃廷用、百戶黃廷弼,俱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兄弟守城,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道標中軍官劉光祐(一作光裕),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力戰,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千總劉燦,甘州衛人;崇禎十六年,甘州破,與父副總兵國棟同焚死(見甘肅通志)。
靖遠衛教授童志道,甘州衛人;闖賊陷城,衣冠端坐,遇害(見甘肅通志)。
百戶鄧德,寧夏人;與王風木等共舉義兵,謀洩,不屈,死(見甘肅通志)。
百戶徐承斌,岷州人;崇禎四年,領兵赴秦州勦流寇,沒於陣(見甘肅通志)。
陝西苑馬寺監正游之雲,廣濟人;崇禎十六年,流寇圍城,死守七日,不食死(見湖廣通志)。
照磨朱國禎(一作吳國楨),環縣人;里居。崇禎十六年,被執紿城,臨城,呼使固守,賊怒,殺之(見甘肅通志)。
武邑典史張宏道,環縣人;崇禎十六年,賊至,赴敵死(見甘肅通志)。
沭陽訓導陳濟世,五河人;歸里。崇禎十六年,流賊破城,同妻趙氏罵賊死(見江南通志)。
武昌衛經歷汪文熙、江夏巡檢戴良</a>瑄,籍貫俱未詳。崇禎十六年,武昌城陷,罵賊不屈,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蘄水縣丞吳文奕,福建人;崇禎十六年,流賊襲城,比陷,遇害,賊焚其屍於明倫堂(見湖廣通志)。
蘄水教諭孫瑋,鍾祥人;崇禎十六年,城陷,朝服坐明倫堂,罵賊死(見湖廣通志)。
蘄水訓導童天申,施州衛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歸州千戶呂調元,歸州人;崇禎十六年,賊至,招降不屈,率義勇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黃岡縣丞吳文燮(一作英),福建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守汛地不去,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武昌教授王會篇,漢陽人;崇禎十六年,城陷,闔門三十餘口殉難(見湖廣通志)。
衡山教諭彭永中,分宜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邵陽教諭王紱,貴州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京山典史張自新,分宜人;崇禎間,統民兵往勦流賊,死於羅漢嶺(見江西通志)。
隨州吏目沈元鑑,金壇人;獻賊犯隨,防守兩月,援不至,被執,脅降不從,死(見江南通志)。
益陽教諭賴大雅(一作天耀),贛州人;崇禎十六年,賊陷城,脅從不屈,罵賊,被害(見湖廣通志)。
汝寧守禦所千戶劉懋勛、楊紹祖、袁永(一作守)基及子世廕、百戶葉榮蔭、張承德、李衍壽、閻(一作關)忠國,俱汝陽人;崇禎十五年,分城固守,比陷,皆力戰死。永基母王氏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新總營將陳宗朱、援汴將白亮采、梁魏都,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俱與闖賊戰死於汴(見河南通志)。
山西巡撫標將牛勇、朱孔訓、把總王永魁,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俱從巡撫蔡懋德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遼州吏目曾淑尼,江南人;崇禎十七年,流寇破城,殉節(見一統志)。
晉府群牧所千戶王德新、典仗官樊子英,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闖賊陷太原,並不屈死。德新母李氏聞之,亦自盡(見明史及輯覽)。
太原千戶(一作百戶)彭鯤,陽曲人;以父參將振雲陣亡,廕職。崇禎十七年,闖賊陷城,力竭,被殺(見山西通志)。
蒲州學正孫■〈衤吳〉,陽曲人;崇禎十七年,城陷,投井死(見山西通志)。
太原前衛千戶司鼎,忻州人;崇禎十七年,賊犯太原,協守北城,比陷,死於城樓(見山西通志)。
沁州所正千戶張運亨,沁州人;崇禎十七年,調征河曲,與賊力戰死(見山西通志)。
朔州副千戶史朝顯,朔州人;闖賊陷城,脅從不屈,一門遇害(見山西通志)。
文水典史趙希壯,富平人;崇禎十七年,流寇入境,督鄉兵禦賊,戰死(見山西通志)。
大寧典史史掌文,良鄉人;崇禎十七年,流寇集城下,固守力屈,死(見一統志)。
大寧教諭左(一作王)中道,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流賊破城,殉節(見山西通志)。
大寧訓導高錫、巡檢陳國俊,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獻賊至,並與知縣高日臨死節,妻女皆死(見明史及輯覽)。
裨將湯名揚,瀘州人;崇禎十七年,流賊入蜀,苦戰殺賊,被磔死(見四川通志)。
大足教諭高仲選,汶川人;崇禎十七年,獻賊攻汶川,攜子女投江死(見四川通志)。
內江教諭姚思孝,遂寧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被執,大罵不屈,死(見四川通志)。
綿竹典史卜大經,丹徒人;崇禎十七年,獻賊至,與其僕俱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郫縣主簿趙嘉煒,山陰人;崇禎十七年,獻賊至,守都江堰,脅降,不屈,投江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湖城守王培基,潛山人;城陷,被執死(見江南通志)。
巢縣訓導奐緯,西固所人;崇禎末,闖賊破巢,死之(見甘肅通志)。
安慶訓導柳鳴鳳,鳳陽人;流寇破城,被害(見江南通志)。
南京羽林衛經歷蘇良貞、寶坻縣丞蘇良輔、上林教諭蘇良臣,俱思恩人;崇禎末年,流寇入思恩,兄弟率鄉勇拒戰,被害(見廣西通志)。
考城訓導王臣,榆次人;流寇陷城,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泌陽訓導李本實,永平人,崇禎末,城陷,死節(見河南通志)。
唐縣主簿譚聖言,臨川人;崇禎末,流寇破城,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唐縣典史藺起龍,華州人;城破,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唐縣教諭王深澤,林縣人;崇禎中,闖賊陷城,執之,罵賊,被殺(見河南通志)。
總河旗牌官劉士俊,嘉祥人;數殲巨盜,乘勝追逐,中伏,被賊刺脅死(見山東通志)。
新城訓導邢熿,柘城人;城陷,殉節死(見河南通志)。
懷慶衛千戶李世藩,懷慶人;崇禎末,禦賊靈寶,中伏弩死(見河南通志)。
信陽教諭靳斗,安邑人;崇禎末,賊陷城,罵賊不屈,死。孫麟衍、麟振,赴井死;僕薛國興、張引,自刎死(見山西通志)。
開州吏目聶禁,籍貫未詳;與王嘉</a>雋同時殉難死(見一統志)。
茶陵州訓導龔國瑄,天柱人;崇禎末,流寇破城,自縊死。子宏盛,亦被害(見貴州通志)。
英德典史黃岳寀,同安人;崇禎中,流寇犯城,督兵戰死(見福建通志)。
祁門訓導陳學良,望江人;歸里,罵賊,死(見江南通志)。
莊浪衛教授趙士達,永壽人;流寇破城,被執,罵賊,遇害(見陝西通志)。
寧羌訓導韓一麟,蘭州人;崇禎末,流寇陷城,殉節(見甘肅通志)。
百戶崔宏宇,鞏昌人;流寇薄郡城,宏宇獨出抵禦,乘勝追殺,矢盡遇害(見甘肅通志)。
威遠經歷邱繼武,嘉定人;時以解糧為賊所執,謾罵死(見江南通志)。
霍州判官朱宏道,崇信人;里居。遇亂,同邑令龐瑜殉節(見甘肅通志)。
黑水監正常道行,保德州人;闖賊陷城,不屈,死(見山西通志)。
柳州訓導蔣秉芳,全州人;流寇犯柳州,不屈,死(見廣西通志)。
世職百戶朱紫,永定衛人;闖賊破澧,率兵拒之,被執,罵賊,磔死(見一統志)。
壽光縣丞王國興,靖遠人;闖賊之變,殉難死(見甘肅通志)。
鄒縣典史徐應龍、雅州吏目徐應鰲,俱華州人;崇禎末年,流寇劫掠,被執,不屈,死(見陝西通志)。
寧藩經歷陳冊,金壇人;流寇陷城,罵賊,死(見江南通志)。
濬縣典史李華貴、主簿王者佐、郯城典史李嘉賓,皆華州人;城陷,不屈,死(見陝西通志)。
肇慶把總鄒世斌,清流人;崇禎末,戰歿於臨武田螺村(見福建通志)。
把總鄧天祿,萬縣人;賊陷太平,天祿擊賊,被磔死(見四川通志)。
千總吳加增,陽武人;與流寇力戰屢捷,乘勝窮追,馬陷被獲,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黎州守禦所千戶馬京(一作金)、弟馬亭、千戶李華宇、通使白某,俱黎州人;血戰殺賊,陣亡;白某子寰翠,亦戰死(見四川通志)。
即墨教諭俞應登,含山人;獻賊破邑,不屈,死(見江南通志)。
武弁趙雲,永新人;獻賊攻吉安,隻身挺刃,力戰死(見江西通志)。
巴縣縣丞覃文應,柳城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與子懋德俱投井死(見廣西通志)。
何教授,佚其名;獻賊破成都,夫婦並縊死(見四川通志)。
保定府教授曹璿,高唐州人;闖賊圍保定,登陴守禦,城陷,罵賊,見殺(見山東通志)。
肅王府侍書溫楏,蘭州人;闖賊入城,闔門縊死(見甘肅通志)。
萍鄉主簿陸天祚,浙江人;獻賊陷萍鄉,死之(見浙江通志)。
滋陽訓導梁善政,泰安州人;流賊犯徐、兗,善政與同邑生員李肖白同死於難(見山東通志)。
冀州州同陳士性,楚雄人;崇禎末,流寇陷城,不屈,死(見雲南通志)。
副千戶韓印勳,蒲州人;太平寇警,戰還殿後,被創死(見山西通志)。
通江巡檢郭纘化,籍貫未詳;崇禎間,禦賊死於陣(見明史及輯覽)。
黃縣典史吳茲明,武昌人;崇禎五年,李九成等陷城,死之(見湖廣通志)。
百戶劉師古,福山人;崇禎五年,孔有德圍萊州,率鄉勇拒賊,戰死(見山東通志)。
新城訓導王協中,籍貫未詳;崇禎五年,與知縣秦三輔禦賊李九成,死之(見一統志)。
黃縣縣丞張國輔(一作國翰);籍貫未詳;崇禎五年,李九成等陷城,死之(見一統志)。
千總王身極,遼州人;崇禎時,城陷,殺賊力竭死(見山西通志)。
江西德安教諭洪希懋,湯溪人;流賊王瘦子之亂,巡撫命帶兵守城,城陷被害(見浙江通志)。
平江主簿楊如雲,紹興人賊陷城,授以偽官,大罵不屈,賊投之石壁潭死(見一統志)。
山東撫標千總張國俊,寧海州人;從征白蓮賊於岡山,深入鵰巢,後援不至,被執,罵賊,死(見山東通志)。
通渭典史侯仲舉,齊河人;崇禎間,與流賊戰敗被執,子承恩馳救,賊合圍攻之,父子俱被害(見山東通志)。
浙江常山教諭戴震</a>,馬平人;明末為土寇所執,不屈,死(見廣西通志)。
郟縣典史劉名揚,湖廣人;土寇武剛陷城,死之(見一統志)。
教授王世定,安福人;崇禎末,賊犯攸縣,率鄉兵禦之,戰死(見一統志)。
金山巡檢章自孝,山陰人;海寇橫劫,率鄉勇拒之不克,死(見浙江通志)。
圍練把總鍾運捷,永平人;流寇犯境,招義勇擊賊,至永平寨,陷陣死。弟元捷、雲捷,同戰死(見一統志)。
福州衛千戶徐必登,福州人;崇禎間,檄署守備討武平寇,單騎力戰死。時武平廖希賢同戰歿(見一統志)。
武平所千戶祝禧、百戶王國耀、邱泰,俱崇禎中廣寇據永平寨,力戰死(見福建通志)。
武平所百戶陶志學、徐治、王道垣,籃塘之戰,俱歿於陣。志學子鉁同死(見福建通志)。
海澄營把總蔡以藩,泉州人;崇禎時,賊入寇,與戰,援絕而死(見一統志)。
哨長程可正,以永平寨戰死(見福建通志)。
把總賴思養,上杭人;崇禎中,廣寇薄城,募義勇殺賊,後賊驟至,偕族人賴君選擊賊於高梧,死之(見一統志)。
永州教授萬國寧,常德人;賊至,責以大義,見殺(見湖廣通志)。
鎮撫彭應時,山陰人;奉檄擊賊蕭顯於乍浦,為賊所揜,墜馬死(見浙江通志)。
河州營千總黃命,臨洮人;征四川流賊於武丁峽,力戰死(見甘肅通志)。
蒼溪教諭詹嘉言,松陽人;流賊猝至,被執,不屈,死(見浙江通志)。
署碣石衛世襲千戶任宗武,惠州人;生平敦孝友。崇禎四年,河源巨寇猖獗,宗武連戰皆捷,陷伏中死(見廣東通志)。
正定鎮標官陳滿堂,鉅鹿人;土寇陷城,不屈,死(見畿輔通志)。
廉營哨官朱子連,合浦人;海寇薄州城,率兵與戰,伏發遇害(見山東通志)。
以上寇難殉節職官三百十八人(附入祠士民二十四人)。
按明季殉節諸臣,除京職已給謚外,至在外文武職官——如佐雜員弁品秩較微,令核其中義烈炳著、死事尤勇及署印守城以身殉土者,仍分別給與通謚,以示闡揚。其他文官,自教職、州縣、佐貳以下,武官自千把總、千百戶以下及史乘原文但稱將、稱官而不詳某職應行存疑者,自張奇策以下、至朱子連止共四百九十五人,均予入忠義祠;其附見士民三十七人,同予祠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