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癸卯)九年清道光二十三年
春正月
1月3日
○丙午,以李翊會爲漢城府判尹,趙鶴年爲江原道觀察使。
1月5日
○戊申,上御春塘臺,行歲首犒饋。
1月8日
○辛亥,以金道喜爲吏曹判書,金左根爲兵曹判書。
1月9日
○壬子,以金蘭淳爲司憲府大司憲,南獻敎爲成均館大司成。
1月10日
○癸丑,上御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命英陵、寧陵祭物,敬遵齊陵、厚陵健陵事,設分奉常寺于驪州,使之擧行。命旌故參判林景鎭閭,贈故學生尹慶畬臺職,兩人俱以孝聞也。
1月11日
○甲寅,以李明迪爲司諫院大司諫,朴晦壽爲漢城府判尹。
1月15日
○戊午,京各司各營,進壬寅會計簿。〈戶曹、餉廳、惠廳兵曹、訓局、禁營、御營、摠廳,時在黃金一百四十五兩八錢七分,銀子二十三萬六千九百七十三兩二錢九分,錢文一百十萬八千七百九十兩一錢三分,綿紬一百三十九同三十六疋九尺,木二千五百四十七同二十二疋十一尺零,苧布一百八同十七疋五尺,布子一千六同十一疋三尺零,米二十一萬九千四百八十二石四升零,田米五千四百六十石一斗七升零,太二萬四千七百四十四石九斗七升零,皮雜穀三萬七千七百六十六石六升零。〉
1月16日
○己未,宣諭經筵官宋來熙、成近默、洪直弼。
○以李翊會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29日
○壬申,設人日製于泮宮。
二月
2月2日
○乙亥,以許棨爲三道水軍統制使兼慶尙右道水軍節度使。
2月3日
○丙子,以柳相鼎爲黃海道水軍節度使。
2月5日
○戊寅,以金祖根爲舟師大將。
2月8日
○辛巳,以徐戴淳爲吏曹參議。
2月12日
○乙酉,白氣見於西方。
2月18日
○辛卯,晝講于熙政堂。
2月21日
○甲午,晝講于熙政堂。
2月22日
○乙未,晝講于熙政堂。
2月23日
○丙申,召對于熙政堂。
○白氣漸移北方。
2月24日
○丁酉,白氣見於西方。
2月25日
○戊戌,晝講于熙政堂。
○白氣又移北方。
2月26日
○己亥,上展拜于宗廟、景慕宮。春謁也。
○監試覆試,進士閔種河,生員李晩運居首。
2月27日
○庚子,設三日製于泮宮。
○以金熙華爲工曹判書。
三月
3月3日
○丙午,上詣景祐宮,展拜。
3月7日
○庚戌,白氣滅。
3月10日
○癸丑,召見回榜老人奉朝賀金履陽,五衛將柳輨、姜忠永于熙政堂。
3月11日
○甲寅,上御熙政堂,親受生進謝恩。
3月15日
○戊午,上詣龍驤鳳翥亭,召見經筵官洪直弼。
○上詣華城行宮。
3月16日
○己未,上詣健陵、顯隆園,展謁親祭。
○命本府朝官士庶年七十以上,令留守分等賜米。
3月17日
○庚申,上詣華寧殿,行酌獻禮。
○設水原儒生應製于校宮,賦居首沈厚善,直赴殿試。
○上詣東將臺,行夜操。
○是日,有伊川流民崔寬裕者,從昌慶宮拱北門水閘闌入,被捉,捕廳窮覈之,無他端,命遠惡島爲奴。
3月18日
○辛酉,還宮。
3月19日
○壬戌,健陵、顯隆園亞獻官以下,及華寧殿提調以下,施賞有差。
○命禮房承旨金學性加資。
○正廟朝法從抄啓人,上護軍金箕殷、金履載,大護軍宋冕載,工曹判書金熙華,護軍尹尙圭、申緯,副護軍李羲發,命竝加一資。
○命判中樞府事金在昌處,遣曹郞,賫紬米存問。
○命護軍李惟秀、任聖皐、金煐,竝加一資,以正廟朝武臣侍從也。
○命執義徐有薰,掌樂正李經在,司僕正任百秀,副司果金英根,竝加資,親祭時執事也。
3月20日
○癸亥,召對于熙政堂。
3月22日
○乙丑,召對于熙政堂。
○以徐左輔爲司憲府大司憲。
3月23日
○丙寅,召對于熙政堂。
3月24日
○丁卯,召對于熙政堂。
3月26日
○己巳,以趙雲澈爲成均館大司成。
3月27日
○庚午,上御仁政殿月臺行太廟夏享誓戒。
○設春到記于仁政殿,講居首韓容悳,製述賦居首李光</a>洙,竝直赴殿試。
3月28日
○辛未,召見入格儒生于熙政堂。
○設日次儒生殿講于仁政殿,居首權應夔直赴殿試。
○以金蘭淳爲刑曹判書。
3月29日
○壬申,召見回還冬至兼謝恩使于熙政堂。
夏四月
4月3日
○丙子,上詣太廟齋宿。
4月4日
○丁丑,行太廟夏享。
○文科講經一所申學典,二所李鍾灝居首。
4月6日
○己卯,以閔致成爲吏曹參判。
○左議政鄭元容,疏辭相職,許之。
○式年文科會試,取安嘉壽等三十三人。
4月9日
○壬午,上御春塘臺,行式年文武科殿試,文取柳光睦等五十二人,武取金樂文等四百二人。
4月13日
○丙戌,上御春塘臺,行瑞蔥臺試射。
○副司直洪直弼,從縣道上疏曰:
臣聞人主至尊無上,在上可畏者,惟天爲然,若慢不知敬,忽不知戒,則天乃震怒而譴告之,譴告而不改則棄絶,而至於覆亡矣。近日天心未豫,災沴竟月,五陽之節,雪霰交下,咎徵之現,不啻澟然。天之所以降災者,蓋亦眷顧我殿下,丁寧告戒,俾有扶持全安也,殿下信能惕然憂恐,側身修省,則回沴氣爲太和,易危象爲太康,惟在轉移間耳。伏聞近者,鎭日召對,仰認聖志奮發,體天不息。昔宋帝云:『朕居禁中,自有日課。』先正文簡公臣金昌協,嘗云『日課之功,?易見効。』殿下所以遜志時敏者,一此不懈,則可無一曝十寒之患矣。伏願殿下,懋哉懋哉。
批曰:「所陳諸條,無非先聖先賢格言至論,至而於災咎修省之說,尤爲痛切著明,予用感歎,當作箴戒。所可愧者,不能致爾於經席之上,日聞啓沃耳。」
4月16日
○己丑,上御仁政殿,行式年文武科放榜。
4月17日
○庚寅,上御熙政堂,受文武新恩謝恩。
○敎曰:「此家伸暴之後,其子科名,良用興感,新及第尹定鉉,弘文校理除授。」
○敎曰:「麻提督之後孫,始有科名,則在朝家軫念之道,豈與李提督家有異乎?新榜出身麻夏帛,宣傳官作窠除授。」
○上詣永禧殿展謁,儲慶宮、毓祥宮、延祜宮、宣禧宮,展拜。
4月18日
○辛卯,遞禮曹判書徐憙淳,以憙淳,還代之。
4月20日
○癸巳,上御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右議政權敦仁啓言:「兩營停番,間因度支事勢,退展數年矣,聞已準限,自今年固當依例上番,而許久停番之餘,猝地徵調,似或有多少貽弊,且來頭信需,不得不預爲經紀,限三年姑爲仍停,請使度支,逐年留儲,以爲臨時入用之地。」從之。
○以李翊會爲司憲府大司憲。
4月23日
○丙申,以李惟秀爲漢城府判尹。
4月29日
○壬寅,以朴晦壽爲禮曹判書。
五月
5月1日
○癸卯,上詣景慕宮齋宿。
5月2日
○甲辰,行景慕宮夏享。
○命翼靖公洪鳳漢,施以不祧之典。
○判下永興本宮後麓補築時監蕫以下,施賞別單。
5月7日
○己酉,給聞慶縣燒戶,恤典。
5月10日
○壬子,上御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以李基華爲司諫院大司諫,金興根爲刑曹判書。
5月14日
○丙辰,敎曰:「卽見捲堂所懷,則泮長事,誠可訝也。食堂之或少或多,原非硬定之事,則今以到記稍多,於班首付罰云者,豈不有欠於權輿之義乎?此不可不一聞其實,大司成趙雲澈,招致啓板前,問啓以入。」政院啓言:「問于大司成趙雲澈處,則以爲『捲堂所懷,與前後事狀,一切相反。蓋食堂之各書到記,自是古規,而臣屢度提飭,慢不聽從,故不得不先囚下隷,次罰班首,只出於申明舊式,釐改謬習。寧或以或多或少,較計於賢關享士之地?』云。」敎曰:「觀此問啓,泮儒所懷,誠可駭歎,而欲爲之處分,則反傷事面。予非不洞燭而然也。自今以後,食堂到記復舊例,必令各書,以爲洞革謬習之地,泮長別無所失,使之退去。付罰之兩班首,實有不能檢飭者,竝停擧,仍以此傳敎,付之食堂壁上。」
5月28日
○庚午,以金蘭淳爲漢城府判尹,權用經爲成均館大司成。
六月
6月5日
○丁丑,上御熙政堂,行藥院入診,引見大臣備局堂上。飭兩銓,擇守令及初仕,命慶山還穀指徵無處中,民逋二萬一百五十三石蕩減,命安岳郡逋吏朴志畊,卽其邑大會民人,梟首警衆,錢逋一萬七千兩零,穀逋九千八百石零也。
6月6日
○戊寅,召對于熙政堂。
6月16日
○戊子,上御仁政殿,行日次儒生殿講,居首洪原鍾,直赴殿試。
6月25日
○丁酉,都政下批,以徐左輔爲吏曹參判,李奎鉉爲司憲府大司憲,任百秀爲司諫院大司諫。
6月26日
○戊戌,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于熙政堂。
秋七月
7月2日
○癸卯,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宗廟、永寧殿秋享香祝。
7月3日
○甲辰,以金興根爲戶曹判書,李穆淵爲刑曹判書。
7月5日
○丙午,上御熙政堂,行藥院入診,引見大臣備局堂上。許施陽智縣戊戌以後公納排年之請,重推京畿監司李若愚,仍命未捧守令査發論勘。右議政權敦仁啓言:「凡係事大之節,卽是有國之所重,而近來習俗渝巧,紀綱隳壞,歲幣方物紬、苧、紙木之品,歲益薄劣,麤細之相錯,長短之交雜,已無可言,而甚至於紙地則或以十六七張作束,紬宁則或以數三十尺作匹。燕庫呈納之際,嘖舌備至,幾乎生梗。貢人輩則不念國事之重,惟以利己爲能,員役則從中奸弊,去益無嚴,恣其舞弄,若一向姑息,或至有辱國之擧,則雖斬此輩幾十名,將何以少湔其恥乎?自今番冬行,各項物種,一一各別精備,看品之時,務加審擇,而筵飭之後,若無實効,則該貢人及員役輩,嚴刑遠配,不善檢飭之當該堂上,從重論勘。」敎曰:「各別申飭。」
7月6日
○丁未,以朴岐壽爲兵曹判書。
7月9日
○庚戌,以李光正爲吏曹判書。
7月11日
○壬子,以朴永元爲戶曹判書。
7月12日
○癸丑,以洪學淵爲吏曹參判,李公翼爲成均館大司成,李定鉉爲忠淸道兵馬節度使,金翰喆爲慶尙左道水軍節度使。
7月20日
○辛酉,以李時在爲吏曹參議,李宜植爲慶尙左道水軍節度使。
7月28日
○己巳,以任聖皐爲爲漢城府判尹。
閏七月
閏7月7日
○丁丑,以李膺緖爲慶尙左道水軍節度使。
閏7月10日
○庚辰,上御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飭各部濫訟之弊。右議政權敦仁啓言:「顧今捄時急務,未有先於改量一事,而擧措稍涉張大,人情每狃姑息,百餘年來,未嘗無議,而尙未修擧矣。嶺南則漆原量事,姑未知何以竣役,而旣施於一邑,則他邑當有繼之者,待秋成,擇其可行之幾邑,使之次第設行之意,請關飭道臣。」從之。又啓言:「人君治法,必以抑近習爲先,而近聞此輩,或恣行外道,貽弊民邑云,關飭諸道,一體嚴飭於內班院,批以另加嚴飭。」
閏7月15日
○乙酉,設七夕製于泮宮。
閏7月17日
○丁亥,以金煐爲漢城府判尹。
閏7月28日
○戊戌,上展拜于太廟,秋謁也。
閏7月29日
○己亥,以金興根爲刑曹判書,金公鉉爲成均館大司成。
八月
8月2日
○壬寅,上御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革長津府爲長津鎭,改府使爲僉使,各樣逋穀一萬四千石零蕩減。長津本鎭堡也,設邑以來,徭繁役穰,民散之四,至是因道啓廟奏,有是命。
8月3日
○癸卯,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景慕宮秋享香祝。
○以金蘭淳爲刑曹判書。
8月9日
○己酉,上展拜于綏陵,行酌獻禮,是日翼宗誕辰也。自前夜雨,大霔不止,遣宣傳官,探道路水勢,水沒馬不能涉。大臣、政院、玉堂,交章請寢不許。抵申刻雨,小止,上遂出宮,詣陵所行禮,及還宮。日已曛矣。
8月11日
○辛亥,命綏陵親祭時,執禮副司果金德喜,大祝副司果李?,禮房承旨李啓朝竝加資。
8月16日
○丙辰,行日次儒生殿講于仁政殿。
8月20日
○庚申,召對于熙政堂。
○以李奎鉉爲漢城府判尹,加望也。
○知經筵朴綺壽,五疏請休致,許之。
○以李穆淵爲司憲府大司憲。
8月24日
○甲子,中宮殿有患候,命藥院輪直。
○命永興府院君別入直。
○以閔致成爲司憲府大司憲。
8月25日
○乙丑,命藥院竝直。
○上御重熙堂,引見時原任大臣。
○中批,以金興根爲禮曹判書。
○中宮殿,昇遐于大造殿。
○命宮城扈衛。
8月26日
○丙寅,禮曹啓言:「大行王妃喪,大王大妃殿服制,謹依補編受敎,以緦麻三月磨鍊。」
○以沈宜升爲告訃使,徐相敎爲書狀官。
九月
9月1日
○庚午,行王妃成服。
○以洪在喆爲吏曹參判,李穆淵爲司憲府大司憲。
○以醫官秦慶煥、金珪,卞鍾浩、韓相瑚、鄭檍、吳昌烈、李河錫、姜泰益等拿鞫傳旨,敎曰:「俄者兩司啓辭,雖已依啓,辛巳之慟,謹遵丁丑聖敎,今番諸醫官,竝安徐。」
9月2日
○辛未,王妃益號孝顯〈慈惠愛親曰孝,行見中外曰顯。〉殿號徽定,陵號景陵。
9月8日
○丁丑,有虎入景慕宮後苑,命該營門獵捉。
9月15日
○甲申,上御熙政堂,召見山陵看審都監提調以下。
9月17日
○丙戌,敎曰:「和陵陵役時,本道監司趙冀永加資。
○以朴晦壽爲司憲府大司憲。
9月18日
○丁亥,敎曰:「山陵以穆陵舊基爲之,三看審後,仍爲封標。」
○以李公翼爲吏曹參議。
9月27日
○丙申,上有痘候,藥院入診于重熙堂。
9月28日
○丁酉,樂院口啓請診,仍請自今日直宿,賜批。
9月29日
○戊戌,上御重熙堂,藥院入診,召見原任大臣及永興府院君。
冬十月
10月2日
○辛丑,上御重熙堂,召見藥院提調、原任大臣及永興府院君。
10月8日
○丁未,命侍藥廳撤罷,提調退直本院。
○侍藥廳都提調以下,施賞有差,提調大護軍金道喜,副提調行都承旨徐左輔加資,又命行護軍趙秉龜加資。
○以李若愚爲刑曹判書。
○以沈宜臣爲京畿觀察使,姜時永爲忠淸道觀察使。
10月13日
○壬子,召見藥院提調及判府事永興府院君于重熙堂。都提調趙寅永曰:「我國貢上中,莫重莫大者,無過羅蔘,而近年以來,奸弊層生,至於造蔘而極矣。山蔘蘆頭,膠粘於家蔘,所謂眞品,絶無見存,此不可不大加懲創。此後若有家蔘粘付之現發者,則該蔘商,斷當施以一律矣。」
10月15日
○甲寅,命漆原縣田畓結總,以新量行用。
10月16日
○乙卯,月有食之,食在地下。
○以趙冀永爲司憲府大司憲。
10月17日
○丙辰,上御重熙堂,召見時、原任大臣,請對也。右議政權敦仁曰:「卽者山陵都監諸堂,有往復於臣,且送相地官一員,以爲『爲開基址略去浮土,則有金井炭末之露出者,似是舊壙之地。』而當初旣以舊壙之爲極吉而定,則今不必以炭末之露出,有所驚悚,而其在愼重之道。不可不一番更審後決定,故求對仰達,而圖形亦爲持入矣。」上曰:「出去更見後可定也。」領府事趙寅永曰:「因用舊壙,旣有元陵已例,當更爲看審後決定矣。」上曰:「時、原任大臣,皆進去乎?」寅永曰:「臣忝在藥院提擧,今當輪直之時,出往城外,極爲未安矣。」上曰:「此是大事,何可不往乎?」
○以成遂默爲咸鏡道觀察使,以沈樂臣爲咸鏡南道兵馬節度使。
10月18日
○丁巳,上御重熙堂,召見山陵看審大臣禮堂,看審後入來也。領府事趙寅永曰:「若以他處論之,則改卜山陵,事體當然,而此地則已驗之吉,且有元陵已例,可以援用於今番,而地師之言,皆曰『退占於四尺許之地,則亦爲叶吉』云。莫重莫大之事,臣等不敢擅便,以狀啓仰奏,惟在處分之如何矣。」上曰:「以稍左所議之地,更爲封標可也。」
10月22日
○辛酉,行聖痘平復陳賀于仁政殿,權停例也。
○赦
○以洪鍾英爲慶尙道觀察使。
10月25日
○甲子,敎曰:「更思之,予於今番,不過貽憂於兩慈殿,而有何可稱之慶乎?增廣太涉張大,以庭試擇入。」
10月26日
○乙丑,命知中樞府事金道喜,拜相。
10月28日
○丁卯,禮曹判書金興根疏略曰:
臣於慶科,科名成命改下者,係臣職掌擧行,旣有愚見,有不容不更俟處分者。庭試、增廣,均之爲慶科,而大慶之必增員廣額而取之者,所以增此慶也,廣此慶也。今玆聖敎之過自沖挹,務存節約,臣豈不欽仰?而第念昔在純廟乙丑,亦嘗有殿下今日之命,禮堂之違覆,大臣之詢同,卒蒙反汗。嗚呼!聖神謙光之美,吉慶罕有之會,旣一揆於前後,則使伊時禮臣之言,得以復行於今,不亦爲繼述之盛也哉?伏願亟寢成命,以增廣設行。
批曰:「藉曰飾慶,庭增一也,何必爲豐亨張大之擧乎?」
10月29日
○戊辰,左議政權敦仁,陳箚請慶科,以增廣設行,批曰:「卿旣以繼述之義爲言,則予亦有不能自行者。所請依施。」
十一月
11月1日
○己巳,日有食之。
11月3日
○辛未,禮曹判書金興根疏略曰:
臣職在議禮,有不敢泯默者。今此大行王妃卒哭後,殿下燕居時,白布裹笠,載在《補編》,自臣曹啓不矣。竊念內喪在先,卒哭後群下進見,旣用烏帽黑帶,而殿下白布笠,一如公除以後,則是上下之服參差也。《本編》傳《重服制釐正條》,公除後燕居,以黑布裹笠磨鍊,又以練後黑笠載錄,無論公除後練後,以今杖朞燕居之祥後黑笠較看,則反有重於傳重。竝擧君臣之服而定之以白布笠者,雖未仰度微變微吉禮之漸也,故群下進見之服,旣寓微變之意,則惟於殿下笠制,以其燕居所用,而無所差殊於時月節次之際乎?且壓尊處,自有其制,而問寢、視膳、進見無時,則又何以折衷於進退之間,各得其至當乎?伏乞下臣此章,廣加詢訪於大臣館閣堂上在外儒賢。
批曰:「斯制之可疑,果如卿言,依所請收議。」尋因僉議詢同,卒哭後燕居,以黑笠爲制。
11月5日
○癸酉,以具載龍爲慶尙左道兵馬節度使,申觀浩爲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
11月9日
○丁丑,以南獻孝爲司諫院大司諫。
11月17日
○乙酉,成均館啓言:「臣聞居齋儒生,今日夕食堂有捲堂之擧,招致諸生,問其捲堂之由,則諸生等書進所懷以爲:『臣等卽接華陽院儒再到通章,則全羅監司徐箕淳,於南原都會試士之場,以目無全牛爲賦題。噫嘻!目無全牛四字,卽斯文亂賊凶鐫詆辱先正臣文正公宋時烈之句語也。箕淳,以此四字,肆然懸揭於多士之會者,意豈徒然?事有源委,粤我正宗大王,曠感於先正臣文正公金麟厚道學、文章、節義,諭之以首倡絶學,直尋正脈,特許躋廡,仍賜改謚,又命其後孫直賢入侍,任以文集刊行之事,財捐內帑,局設芸館,特定校正搢紳八有司,又使兩南關西道臣及將臣守宰,各助楮貨,必欲廣布遺文,嘉惠後學。不幸遽遭庚申,靡遑竣功,仍而直賢茹恨而歿。遺托其侄履祖,替幹是役,不意履祖罔念義分,不貲楮貨,盡歸私橐,一部遺藁,竟不印播。其子邦斗,素以癡蠢,不思蓋愆,惟事漫漶,以至宗族、鄕黨之責言竝臻,館、學、校、院之聲討連發,而終緣邦斗之東西行賄,前後沮搪,迄今四十餘年,了無印布之期。至有先正本孫前正言臣金羽休,去年冬疏擧,而聖批隆重,致勤道査之命,箕淳初不親執査事,專委於地方官鄭善敎,則不取兩造之招,單報一邊之辭,箕淳綢繆和應,甚至先正祀孫臺臣父兄,枷囚營邑。乃於八月巡到南原之日,接見華院通章,內懷憾毒,無所逞發,卽日試士,特出此題。嗚呼!列聖朝禮遇兩先正也,可以俟百不惑,而箕淳不滿於金文正,而沮戲其印集之事,自絶於宋文正,而侵辱以試士之題。邦斗則以賢祖之孫,不念先王之殊恩,不有士林之正論,文正之遺文,將至湮沒而不傳,臣等不勝痛惋,齋聲明張,而本館齋任,俱有實故,無由上徹,以此情踪,不敢晏然入堂,恭俟處分云。」敎曰:「完伯事眞有是也,侮賢醜正,厥罪何居?然而此若非病風喪性者,萬萬無此理矣,況此宰臣爲此家人乎?無心之中,巧有湊合,容或有事情之偶然,而有意看過,把持無餘,則不幾爲抉摘搆成之歸,而況以先正遺集之査事,延拖捏合於道臣試題,至及於其時査官,而臚列論斷,直驅罔測,則世豈有完人,亦豈能以此服人心哉?苟其不然,予所嚴斥,豈待爾等言乎?至於遺集行査事,令該曹,更爲嚴飭行關,使之卽速擧行。以此曉諭,卽爲勸入。」
○敎曰:「泮儒捲堂事,予固以爲太不稱當,已有所洞諭者,而科題之禁莊列,自有舊典,則此雖非大比之比,以此拈出,豈非乖當之甚乎?全羅監司徐箕淳,施以譴罷之典。」
○泮儒再陳所懷,敎曰:「前諭已悉予意,爾等何不曉然,又爲再次所懷乎?聖廟空齋,何等事體,而尙不還入乎?予當更諭之矣。今曰此四字,卽鐫賊詬辱大老之言,則固然,而若曰賊鐫自造之語。則不可莊周本文,旣無目無二字,故爾等認以爲賊鐫自造之語乎?爾等獨不見紫陽書中,有此語乎?此不過偶爾拈題,而若是捏合,烏能使彼無辭抑服乎?設如爾等之言,彼固眞出於掇拾賊鐫之悖說,陰肆先正之誣辱,此果有一毫加損於先正,一分利益於道臣而然乎?似此事理,較然甚明,則何爲而若是屢煩乎?又設如爾等之言,何必臆逆於然疑之間,摸索於形影之外,以自取誣辱乎?今有一言可辨者,自本館,三懸鈴行關於本道,伊時解題及居魁試券,使之謄上,以覈其只引莊語與專引紫陽書與否後,摭實草記爲可,以此更諭,使之斯速還入。」
11月20日
○戊子,上御重熙堂,行藥院入診,引見大臣備局堂上。上曰:「日前捲堂事,此何故也?完伯豈知而故爲乎?此必無心之致也。」左議政權敦仁曰:「下敎至當矣。泮儒之論則歸之醜正,斥之甚嚴,果若有心爲之,則烏可免醜正之目?而臣則以爲以不平於華陽諸儒,移怒先正,至懷誣辱甘心,與鐫賊同歸,恐是事理之外。日前批旨及卽今下敎,誠爲至當矣。」上曰:「目無全牛四字,非《莊子》本文,而乃鐫之自造句語云矣,此在於朱書矣。」敦仁曰:「臣亦未及知爲朱書句語,伏見日昨批敎後,始知之矣。待其解題及科作上來,則自當有卞之之道矣。」上曰:「當初《河西集》事,行査有何所難,而如是處之乎?」敦仁曰:「査事委折,臣亦未得詳聞,而初因金羽休疏,使之行査,初査之不誠實,至令再査,而終不善爲。雖未知何爲其然,而成命之下,如是擧行,是豈成說乎?極爲非矣。」上曰:「前完伯事,太不善爲矣。」
○以林翰鎭爲司諫院大司諫,李根友爲成均館大司成,金景善爲全羅道觀察使。
11月21日
○己丑,贈殯殿謚。
11月28日
○丙申,王妃欑宮,啓。
十二月
12月2日
○庚子,葬孝顯王后于景陵。
○王妃虞駕,至自山陵。
12月3日
○辛丑,慶州府尹朴長復,以催科事,濫殺李亨觀兄第,因亨觀妻蹕籲,下本道行査,竄長復于渭原郡。
12月10日
○戊申,殯殿都監堂上大護軍金蘭淳,禮曹判書金興根,吏曹判書李光正,都廳校理趙龜夏,國葬都監堂上兵曹判書朴岐壽,戶曹判書朴永元,知敦寧金左根,都廳副司果南秉哲,副司直李宗秉,山陵都監堂上知事洪敬謨,左參贊趙秉鉉,大護軍朴晦壽,都廳副司直趙徽林,副司果南性敎,虞主書寫官副護軍閔致文,竝加資。
12月11日
○己酉,以曺雲承爲成均館大司成。
12月14日
○壬子,大王大妃殿,命京外處女禁婚單子,正月內收入。
12月16日
○甲寅,以金東健爲司憲府大司憲,吳取善爲吏曹參議,李圭</a>祊爲黃海道觀察使。
12月17日
○乙卯,敎曰:「前後提飭何如,而關西殿最,果何爲也?通一路皆善治乎?道臣不欲事事乎?將謂予無足畏憚乎?歷日思之,寧欲無言。原啓本還下送,使之改修正上送事,令廟堂,撥馬行會。」
12月20日
○戊午,上御重熙堂,行藥院入診。上曰:「西伯殿最事,此何故也?通一路果皆善治乎?殿最法意何如,前後申飭亦何如,而對揚之道,固當如此乎?果謂予未能照察而然乎?寧有如許道理乎?」都提調金道喜曰:「聖敎誠然矣。四十餘州,豈無一人之可以居中者乎?道臣事,果萬萬不可,雖無下詢,臣將欲仰達矣。況前後提飭之下,如是擧行,尤不勝駭然。而第伏念日前傳敎中:『無足畏憚』四字,此非但道臣之決無是理,實非臣子所可承聞者,大聖人辭敎,恐不當若是迫切。欲加處分,何所不宜,而至有此過中之敎乎?」上曰:「卿言亦好矣。」道喜曰:「伏願繼自今,凡於絲綸之間,益懋鄭重,允合於辭爲經聲爲律之度焉。」
12月22日
○庚申,設翰林召試于仁政殿,趙龜植、李裕膺、李??選。
12月25日
○癸亥,設柑製于仁政殿,賦居首李敎英,直赴殿試。
12月26日
○甲子,召見入格儒生于熙政堂。
○都政下批,以曺錫亨爲吏曹參議,閔致成爲司憲府大司憲,宋持養爲司諫院大司諫,金宅基爲京畿水軍節度使兼三道統禦使喬桐府使。
12月27日
○乙丑,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于重熙堂。
12月29日
○丁卯,京兆獻民數,五部及八道都元戶一百五十八萬二千三百十三戶,人口男女竝六百七十萬三千六百八十四口。
〈憲宗經文緯武明仁哲孝大王實錄卷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