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楚的强盛与狄的衰亡
3个月前 作者: 童书业
晋霸中衰的由来 晋国自文公创霸,襄公继业,终春秋</a>之世,盟主的位子差不多始终在他们的手里。但是襄公和悼公后面的两个时期声势略为消减。尤其是在灵公到景公的时期,楚国强盛,晋国的实力比不上楚,在中原的地位常常受到倾轧,这可以说是晋霸中衰的时期。至于晋霸中衰的原因,是由于卿族的骄横,开晋国卿族专权之始的便是赵氏。赵氏虽本是晋国的大族,但在赵衰时地位还不甚高,自从赵盾得阳处父的援引执掌了晋国的国政以后,赵氏的势力便顿时大强起来,终造成了国衰君弑之祸。
晋赵狐二氏的争权 那时晋国足以与赵氏争衡的有狐氏。狐、赵两家的地位本不甚相上下(起初是狐氏地位较高),在晋襄公的末年两家同时得势,结果,狐氏被赵氏压了下去,狐氏当然不肯甘服,于是两家就起了冲突。鲁文公六年的秋天,晋襄公去世,晋国首先发生了置立嗣君的争乱。原因是:那时襄公的太子夷皋年纪太小,晋国内部发生不安宁的现状,大家想立长君来维持,赵盾主张向秦国迎立公子雍(襄公的庶弟),狐射姑却主张向陈国迎立公子乐(也是襄公的庶弟)。赵盾那肯容狐氏张狂,就竭立反对狐射姑的主张,径派大夫先蔑和士会到秦国去迎接公子雍;狐射姑也径派人到陈国去召公子乐。赵盾一时心狠,派人在郫的地方把公子乐刺杀了。狐射姑和赵盾争立嗣君,结果又是狐射姑失败,因此他迁怨到阳处父不该换他元帅的位子,就派他的同族续鞫居去把阳处父刺杀。晋人问起罪来,杀死续鞫居;狐射姑逃奔狄国,于是狐氏的势力终被赵氏铲除了。
晋灵继立之乱 那时秦穆公已死,子康公鄑即位,接受了晋国的请求,多派护卫送公子雍回国。但是襄公的夫人穆嬴每天抱着太子夷皋在朝堂上痛哭,诉说道:“先君作了什么孽,他的儿子又作了什么孽,你们丢掉先君的嫡子不立,反向国外去寻找国君,将置太子于何地?”出朝以后,又抱着太子到赵家去,向赵盾顿首说道:“先君曾把这个孩子交给你,对你说:‘这个孩子将来要是成才,我在地下感激你的恩惠;若是不成才,我也只有怨你。’现在先君虽然去世,但他的言词还在耳边,你把这孩子丢开了,究竟是什么意思?”赵盾和诸大夫都怕穆嬴的麻烦,就不管对秦国失信,径自立了太子夷皋为君,是为灵公。一面起兵抵抗秦国送公子雍的人马。晋兵来到堇阴地方,赵盾怕秦兵深入,就连夜催动人马赶去,把秦兵在令狐(在今山西猗氏县)打败,一直把他们赶回国去。先蔑一见赵盾背约,自己觉得对不住秦国,又怕晋国不能容他,就带领所部逃奔秦国;士会也跟着去了。
晋灵公即位以后,因年纪幼小,由赵盾摄政,赵氏的势力越发强大。赵盾在扈地(在今河南原武县附近)邀会齐、鲁、宋、卫、郑、陈、许、曹等国结盟,藉以维持盟主的地位,是为晋大夫主盟之始。赵盾假晋侯之命,把前次侵夺卫国的匡和戚两邑还给卫国,外加他从申到虎牢的境地(这本来是襄公的女婿公壻池的封地,也是从卫国侵夺来的),以向卫国讨好。外面刚刚敷衍好,不料内部又发生了变乱:原来当晋襄公在夷地阅兵的时候,本想重用大夫箕郑父和先都,并派大夫士鄃、梁益</a>耳带领中军。大夫先克不赞成,说:“狐、赵两家的功绩是不可埋没的。”襄公听了他的话,才改用狐射姑和赵盾将中军。先克又曾强夺大夫蒯得在堇阴的封地。所以箕郑父、先都、士鄃、梁益耳、蒯得等都怨恨先克,合谋作乱,杀死了先克。晋人讨乱,又把先都、梁益耳、士鄃、箕郑父、蒯得等先后都杀了。
楚穆王的北略 晋国国君既年幼,内部又屡生变乱,楚人看了这种情形,便跃跃欲试了。楚大夫范山对楚穆王说道:“晋君年轻,其意不在诸侯,北方很有可图的机会。”穆王听了他的话,就起兵伐郑,俘虏了郑将公子坚、公子祌和乐耳;郑国只得与楚讲和。晋赵盾带领鲁、宋、卫、许诸国的兵救郑,没有赶上楚兵,就作罢了。不久,楚国又起兵侵陈,攻克了壶丘地方。楚将公子朱又从东夷伐陈,被陈兵杀败,楚将公子罿被俘。陈国有此战功,反而害怕起来,与楚讲和。那时蔡国也归附了楚国。于是楚王在息地邀请郑伯、陈侯;又与蔡侯在厥貉(约在今河南项城县附近)相会,想去伐宋。宋国赶快去迎接楚王,表示听从楚国的命令,更引导楚王到本国孟诸地方(在今河南商丘县附近)去打猎。在猎时,宋公亲为楚王右阵的领队,郑伯为左阵的领队。楚司马下令清早就驾车载着取火的器物,宋公没有照办,楚左司马文之无畏便把宋公的仆人责打了去号令军中,这就结下了宋国对无畏的仇恨。厥貉之会,麋国(在今湖北郧县一带)的君也在会中,私自逃回。楚王带兵伐麋,打败麋兵,一直攻到麋都锡穴。不久楚兵又拘了舒国(约在今安徽庐江县)和宗国(亦在今庐江县)的君,围困了巢国(在今安徽巢县)。这可见那时楚国的威焰之盛。
晋秦河曲之战 当楚兵正耀武中原的时候,晋、秦两国却在起着冲突。先是,鲁文公八年,秦人伐晋,夺取武城(约在今陕西华县),以报复令狐之役的仇恨。文公十年,晋人回伐秦国,夺取少梁(即梁国地,在今陕西韩城县)。不久秦又伐晋,占领北徵(在今陕西澄城县)。文公十二年,秦伯再起兵伐晋,占领羁马(在今山西永济县)。晋人起兵抵抗,在河曲(亦在今永济县一带)遇着秦兵。晋上军佐将臾骈道:“秦兵是不能够久住的;我们最好深沟高垒,固守起来,候他自退,再追杀上去,必可获胜。”赵盾听了他的话,秦兵想战不能。秦伯便问晋国的逃臣士会:“如何方得一战?”士会答说:“赵家新拔用了一个属吏叫做臾骈,很有才能,这个计策定是他出的。他们是想使我兵久住疲乏。我知道赵家又有一个庶族叫做赵穿,乃是晋君(文公?)的女婿,很为晋君和赵盾所宠。他的年纪很轻,不知道军事,又好勇而狂,他又很妒忌臾骈的佐领上军。倘若我们派轻兵去挑战,他一定会出来应战的。”秦伯听了他的话,就派遣军队去犯晋国的上军。赵穿果然出来,他追赶不上秦兵,回去发怒道:“我们吃着千辛万苦,裹了粮,坐着甲,为的是和敌人打仗。现在敌人来了,却不去厮杀,究竟是等待什么呀?”军吏对他说道:“这是我们用的计策。”赵穿说:“我不知道有什么计策!我等不及,只得独自自由行动了!”说罢,他就带领所部出营应战。赵盾听得这个消息,吃了一惊,说道:“赵穿是我国的卿,如果被秦兵虏去,我国就算吃了亏了!”于是发动大兵,出营与秦兵交战,两军稍一接触,不分胜负,各自回营。夜里,秦国派行人来到晋营递战书,说道:“两国的战士都未伤损,明天再请相见吧!”臾骈等使者去了,向大众说道:“秦使的眼睛时刻转动,说话的声气很是嘶放,这是畏惧我们的表示,他们将要逃走了。我们如在河上掩杀过去,必定能使秦军覆没。”大家正在计议的时候,赵穿却和下军佐将胥甲当着军门呼叫道:“死伤的人还未收埋,就把他们丢了,这是没有恩惠;不候开战的日期,就去薄人于险,这是没有勇气!”晋军见计谋已泄,只得作罢。秦军闻讯,连夜逃走,出境以后,重新入侵晋国,攻进了瑕邑(在今河南陕县)。这次河曲之战,晋兵本能战胜秦人的,只缘赵穿们的骄肆,败坏了军纪,以致失利。这可见卿族的强横对于国势的影响了(后来晋人讨罪,只放逐了胥甲,赵穿并不曾治罪,这些地方都足证赵氏在灵公时的势力)。
晋秦河曲之战结束后,晋国怕秦人再来侵犯,派大夫詹嘉驻在瑕地,防守桃林之塞(在今河南阌乡县,西接陕西潼关县界,就是后来秦国的函谷关),塞住了秦人的出路,这是春秋时秦人所以始终不能东征得志的重要原因。那时晋人感觉国难日重,贤才缺乏,又怕士会和狐射姑为秦、狄两方所利用。鲁文公十三年夏天,晋六卿在诸浮地方会见,商议怎样召回投奔异国的贤才。荀林父主张召回狐射姑;郤缺反对这个意见,主张召士会回国。赵盾大约恐怕狐射姑回来与己不利,便从了郤缺的话,暗派魏地(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一带)的守将魏寿余假意据了魏地叛晋降秦,去引士会回国。赵盾先把寿余的家属下狱,叫寿余连夜逃走。寿余到了秦国,向秦伯请求以魏地归降,秦伯答应了。寿余便在朝廷上暗踏士会的脚,向他表示意思;士会是个聪明人,早已领会。秦伯领兵驻在河西,想去接收魏邑。魏邑在河的东面。寿余对秦伯说:“请派个本国人为有司们所信服的,与我一同先去。”秦伯就派了士会。士会假意推辞道:“晋人是虎狼成性的,如果反悔起来,我固然被害,我家属在秦国的也要受戮,对于你也没有好处,到了那时懊悔也来不及了。”秦伯指河为誓说:“晋人如果反悔,一定把你的家属送回。”士会才动身前往。在临行的当儿,秦大夫绕朝送一条马鞭给士会,对他说道:“你不要以为秦国没有人才,不懂得你的意思,只是我的计策没有被采用呵!”士会们渡过河,魏人欢呼拥着回去。秦伯知道果然上了当,没奈何,只得把士会的家属送回晋国。
长狄的消灭 这时除楚、秦两国都对晋国加压迫外,还有狄人也乘机蠢动起来。鲁文公四年,狄人侵齐。七年,侵鲁。九年,再侵齐。十年,侵宋。十一年,又侵齐,顺便去伐鲁。鲁文公派大夫叔孙得臣领兵追赶狄人,把狄兵在咸的地方(在今山东巨野县)打败,斩获了长狄(襹瞒)的酋长侨如。据说,在宋武公的时候(春秋前),长狄伐宋,宋司徒皇父领兵把狄兵在长丘地方打败,斩获了长狄的酋长缘斯。后来晋国灭潞(赤狄的一族,见后),又杀死侨如的弟弟焚如。此前,齐襄公二年,长狄曾伐齐国,齐将王子成</a>父斩获焚如的弟弟荣如。卫人又杀了他们的小弟弟简如。长狄的种族就此灭亡了。以上是根据《左传</a>》的记载,据它所说,侨如兄弟的寿竟在一百几十岁以上,这定是神话,其实际因材料缺乏,已不甚可知了。案:狄兵伐鲁以前,曾侵齐、侵宋,伐鲁以后又曾侵卫,或许侨如兄弟都死在这几次战役内,也未可知。
新城之盟 那时东方诸侯虽多归附于楚,但仍畏惧晋国,不敢完全和他脱离。当鲁文公十三年,文公到晋国去朝见,卫侯乘机与文公在沓地结会,请文公代向晋国纳款。文公朝晋回来,郑伯也学了卫侯的样,与文公在蓒地结会,也请他代向晋国通好。文公都替他们转达了。卫、郑两国既都回向晋国,于是晋赵盾就邀集鲁、宋、卫、郑、陈、许、曹诸国同盟于新城(在今河南商丘县附近)。在这次盟会里,蔡国不曾与盟,晋国命大将郤缺带领上下两军伐蔡,攻入了蔡都,与蔡人结了城下之盟方才回去。
齐国的强横 就在这时,齐国发生内乱。先是,齐昭公(鲁僖公二十七年齐孝公去世,弟昭公潘即位)娶了鲁国的女儿子叔姬为妻,生个儿子叫舍;子叔姬不为昭公所宠,因之太子舍在齐国也无威势。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向国人厚施恩惠,买动人心,一面倾家借贷蓄养死士,想待机而动。鲁文公十四年,齐昭公去世,舍即位,公子商人把舍杀死,将君位让给公子元(商人兄);元不肯接受,商人就自立为君,是为懿公。那时太子舍的母亲子叔姬在齐国的地位很危险,鲁国请周王转令齐国送回子叔姬。周王派单伯到齐国去劝说,齐侯不听,反把单伯和子叔姬统统拘下。鲁国又派执政大臣季孙行父到晋国去,请晋国命令齐国释放单伯和子叔姬;齐人畏惧晋国,只得把单伯释放,并答应他的请求,叫他先回鲁国去报命。但是齐国怨恨鲁国请求周室和晋国出来压制他,便起兵侵鲁西鄙。季孙行父又到晋国去报告,于是晋、宋、卫、郑、陈、蔡、许、曹诸国同盟于扈,计划伐齐。齐国一看情势不对,只得向晋侯进纳贿赂,弄得这事没有下场。后来齐国究竟看了周王的面子,把子叔姬送还鲁国。但不久齐国又起兵侵鲁,顺道伐曹,攻入曹都的外城,责问他朝贡鲁国的罪。从齐国的强横上,我们可以看出晋霸确已中衰。鲁国连次受到齐国的侵略,无处去诉冤,只得向齐国请和。那时鲁文公有病,先派季孙行父与齐侯在阳谷地方相会,齐侯不肯结盟,一定要鲁君亲来。鲁国不得已,又派大夫公子遂向齐侯纳贿,齐、鲁才得结盟。不久齐再起兵伐鲁,毕竟逼得鲁侯亲自出来结盟,才算暂时完结。这又可见霸令不行的时候,小国就要吃大国的亏了。直到齐懿公为了暴虐被臣下所弑,惠公元即位;鲁文公也同时去世,公子遂杀死太子恶和他的弟弟视,拥立宣公接;齐、鲁两国因互相利用,方才恢复了交好。自此以后,鲁国常服于齐,朝聘不绝,几乎成了齐国的属国了。
宋国第三度的内乱 当齐国内乱之前,宋国也有弑君的事情发生。原来宋昭公(成公子杵臼,嗣成公位)本是个很厉害的君主,当他父亲成公去世(在鲁文公七年),他尚未正式即位的时候,就想除去群公子,引得穆、襄二公的后裔带领国人进攻公室;六卿替公室解和,方把大乱暂时弭平。后来昭公又不礼待他的祖母襄夫人,襄夫人带领了戴氏之族杀死昭公的党徒孔叔、公孙钟离和大司马公子?(事在鲁文公八年),大变的祸根已经种下。那时昭公的庶弟公子鲍怀抱异志,向国人厚施恩礼,宋国荒年,他倾家接济灾民;国中的贤士和宗室贵族,他无不卑躬屈节去联络。他又长着一副漂亮的面孔,引得他的祖母襄夫人想和他通奸;他不肯乱伦,襄夫人只得帮助他向国人施惠</a>,预备夺据君位。恰巧宋昭公为国人所不满,国人就想奉了襄夫人拥立公子鲍为君。先由襄夫人定下一计,叫昭公到孟诸地方去打猎,想乘机把他杀死。昭公知道她们的计策,无法逃免,就把宫中的宝物尽数载了出去,赐给左右,叫他们离开。昭公的党羽既散,还未到孟诸,便被襄夫人派去的人攻杀了,他的死党司城荡意诸也同时殉难。昭公既死,公子鲍即位,是为文公。晋国听得宋国内乱的消息,派大将荀林父大张旗鼓的邀合卫、郑、陈等国的兵伐宋讨乱,大会于扈地,但仍让公子鲍做了宋君。这件讨逆的事也就做得虎头蛇尾而罢。
郑国的叛晋 当诸侯在扈地结会平定宋国内乱的时候,晋国因郑国心向楚国,就不肯接见郑伯。郑大夫子家写了一封国书派人送给赵盾,叙说郑国服事晋国的诚心。这封信写得又委婉,又强硬,弄得晋国没有办法,只得派大夫巩朔到郑国去修好,又与郑国交换了要人做押当。这次晋国摆出盟主架子的结果,反弄得向郑国赔小心,大国与小国交换押当的人,也算站在平等的地位了。
晋、郑虽然暂时结合,但郑国的心确已变了。原因是晋国的两次用了大题目劳动诸侯伐宋、讨齐,结果都受了贿赂而罢手,郑国觉得晋国不足有为,便与楚国结盟,合兵侵扰服晋的陈、宋两国。晋赵盾领兵救陈、宋,在蓒林地方会合宋、卫、陈、曹四国的兵伐郑。楚将贾领兵救郑,与晋兵在北林(在今河南郑县)相遇;楚兵俘获了晋将解扬,晋人就退兵回去了。不久,晋、宋两国又联兵伐郑,也得不到什么胜利。这可以知道这时晋国的国力已经敌不过楚国了。
鲁宣公二年,郑国因宋国两次联合晋兵来犯,便受命于楚,派大将公子归生(子家)领兵伐宋。在大棘地方(在今河南柘城县)开战,宋兵大败;郑国捉了宋军的主将华元,杀了副将乐吕,又俘获甲车四百六十乘,生擒二百五十人,斩馘百人。这可见宋国终究不是郑国的对手。宋国用了一百乘兵车和四百匹文马向郑国请求赎回华元,礼物的一半已经送进郑国,华元却乘机逃回了。
在此以前,晋国因敌人太多,想与秦国讲和,赵穿又出来主张出兵去侵扰秦的与国崇国,等秦国来救援,因而与他讲和。晋人依了他的话,就由他领兵去侵崇。那知秦国虽来救援,却并不肯因此罢手。隔了些时,秦反起兵伐晋,围困了焦邑(在今河南陕县)。这可见那时赵氏倒行逆施的政策是失败了。晋赵盾领兵救焦,就从阴地(从今陕西商县至河南陕县、嵩县一带地)联合诸侯的兵侵郑。楚将斗椒领兵救郑,驻在郑地等候晋兵。赵盾不敢和楚兵开战,就班师回去了。
晋赵氏的弑逆 晋国外面既对付不下秦、楚,内部却又发生大变。据《左传》说:晋灵公为君很是淫暴,他向人民征了很重的赋税,拿来作雕画宫墙的费用。他又常常站在高台上用弹丸去弹射路上的行人,看他们躲来躲去,作为娱乐。他有一次因厨夫煮熊掌不熟,把他杀死,将尸首放在畚箕里,叫女人载了过朝。赵盾和士会在朝上看见露在畚箕外的死人的手,问知缘故,大家非常忧虑。两人商议了一会,由士会先去进谏。灵公一见士会进来,知道他要麻烦,便先说道:“我自己知道过失了,就会改正的。”士会见话说不下去,只得安慰他几句,退了出来。那知灵公依旧不肯改过,赵盾屡次进谏,灵公感觉他麻烦不过,竟派了一个刺客名叫?麑的去暗杀赵盾,不曾成功,?麑反自杀了。这件事《左传》的记载很偏袒赵氏,实在是很不可信的。赵氏在灵公时专横太甚了,灵公既长,或想收回政权,所以有铲除赵氏的计划。至于灵公的恶德,恐出赵氏的宣传,也是不可尽信的。
据《左传》说,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二计:他请赵盾喝酒,暗地埋伏下甲士想杀死他,又被赵盾逃脱。赵盾奔向外国,他的同族赵穿看不下去,就起兵在桃园里把灵公攻杀了。赵盾还未出境,听得消息,马上回国。晋国的太史在史策上写道:“赵盾弑其君。”拿来宣示朝廷。赵盾连忙分辩道:“君并不是我弑的!”太史答说:“你是一国的正卿,国内出了弑君的大变,你出亡不过境,回来又不讨贼,君不是你弑的又是谁弑的呢!”赵盾听了没话再辩,只得叹道:“是我自己弄错了!”灵公既死,赵盾就派弑君的贼赵穿到王朝去迎文公的庶子公子黑臀回国即位,是为成公。先是,晋国当骊姬乱时,立盟不许群公子住在国里,从此晋国没有“公族”。到成公即位,才下令以国卿的儿子作为“公族”(嫡子)和“余子”(嫡子的母弟)、“公行”(庶子)。赵盾的后裔本有做“公族”的份,他却把公族大夫的位子让给弟弟赵括。这是因为从前赵括的母亲赵姬(晋文公的女儿)劝赵盾的父亲赵衰从狄国接回赵盾母子,又把嫡位让给赵盾的母亲,所以赵盾报答她的恩惠。赵括做了公族大夫,赵盾自己一支做了旄车(公行)之族。自此以后,晋国国卿的势力越发增强,公室愈显无力,这已经埋下了“三家分晋”的根基了。
楚庄初立时楚国的内乱 当晋霸中衰的当儿,南方的楚国正渐渐崛强起来。楚国因国势强盛主盟中夏的缘故,也渐渐自认为华夏,于是自称“我蛮夷也”的楚便变成了“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楚了。原来楚国在穆王时已很强横。到鲁文公十三年,穆王去世,子侣立,是为庄王,这便是后世所称“五霸”(照最普通说法)中的末了一个。庄王即位时很是幼弱,楚国内部也发生不宁的现象。那时令尹子孔和太师潘崇领兵去伐群舒中的舒、蓼等国,由大夫公子燮和子仪驻守国都。公子燮等作乱,派刺客去刺子孔,不能得手。公子燮等便劫持了庄王出都,将到商密地方去,大夫庐戢梨等设计把他们引诱来杀死,一场乱事方归平定。
楚庄初立时楚国的外患 鲁文公十六年,楚国又起了大饥荒。戎族起来攻击他的西南方,打到阜山(在今湖北房县),进驻大林(在今湖北荆门县);又攻击他的东南方,到了阳丘(在今湖北钟祥县),进攻訾枝(亦在今钟祥县)。庸(在今湖北竹山县)人也带领群蛮叛楚。麋人带了百濮之族在选地(在今湖北枝江县?)聚会,预备去伐楚。楚国申、息两地的北门都戒了严,时局非常严重。楚人商议迁都到阪高险地。大夫贾反对道:“我们能去,敌人岂不能去?我们愈退让,敌人就愈进攻。不如尽力抵抗,敌人见我们虽遭荒年,仍能出兵,野心或许会消灭的。”庄王听了他的话。出兵刚十五天,百濮果然退去。楚兵从庐地(在今湖北南漳县?)前进,取出仓库里屯积的粮食,上下同心,匀食熬苦。他们驻兵在句遖(在今湖北均县)地方,派庐戢梨带兵侵庸,打到庸国的方城(在今湖北竹山县)。庸人出来追赶,楚将子扬窻被俘。过了三天,他逃回,对楚兵道:“庸兵很多,群蛮都聚在一起,不如回去兴起大兵,合并王室的军队一同前进。”大夫师叔道:“我们不如再用诱敌计去引诱他们,这就是先君羛冒克服陉隰的方略。”楚人用了他的计策,与庸兵连战七次,都假意败退。庸人只派了裨、闞、鱼三邑的人追赶楚兵,他们大言道:“楚国已不足与一战了!”于是他们就疏了防备。楚庄王乘驿车与大兵在临品(在今湖北均县)相会,分军为两队:大将子越领一队从石溪(约在今湖北均县)出发,子贝领一队从仞地(当亦在均县一带)出发,夹攻庸国。秦、巴两国也发兵帮助楚人(秦国自从?地战败后就与楚国联结)。群蛮一看情势不对,就与楚国结盟。庸国势孤,立即被楚兵灭掉了。
楚庄的观兵周疆 “多难可以兴邦”,这句话确是不错的!楚国连平内乱和外患,国势正如旭日初升,他们既把晋兵在北林打败,收服了郑国;在鲁宣公三年,庄王又起兵伐陆浑之戎(在今河南陆浑县),直逼雒水,在周国的疆界上耀武扬威。周定王(襄王死后,子倾王壬臣嗣位。倾王去世,子匡王班嗣位。匡王去世,弟定王瑜嗣位)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庄王,庄王竟向王孙满询问周室镇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见庄王的来意不善,便用话折服他道:“一国的兴亡在于德不在于鼎,道德修好了,鼎虽小还是重的;道德如不好,鼎虽大也就变得轻了。现在周德虽衰,天命还没有完,鼎的轻重未可问哩。”庄王听王孙满的话强硬,知道周室尚未可轻视,就班师回去了。
楚国斗椒之乱 那时郑国因连被晋兵侵伐,已与晋讲和;楚庄王又起兵侵郑,未得胜利。不料国内又起大乱:令尹斗越椒(即子越)作乱,杀死司马贾,驻兵烝野,想进攻庄王。庄王用了文、成、穆三王的后裔做押当去与越椒讲和,越椒不受,进兵漳遖。庄王下令讨伐,与斗越椒的兵在皋浒(在今湖北枝江县?)开战。越椒善于射箭,他一箭穿过庄王的车辕,射到鼓架,着在钲上。再射一箭,又穿过车辕,着在车笠上。王军大惧,向后倒退。庄王派人巡谕军中道:“我们先君文王打胜息国的时候,得到了三枝利箭,两枝被斗越椒偷去,现在已放完了。”宣示毕,军心安定。庄王擂鼓进兵,一战就把若敖氏(即斗氏)灭了。
楚庄北略的失败与平定南方 这时,郑国有内乱,国君灵公(穆公子夷,嗣穆公位)被大臣公子归生所弑,弟坚嗣位,是为襄公。襄公仍不肯服楚,楚庄王既平大乱,又两次起兵伐郑。陈国见郑国被侵,与楚联和。晋大将荀林父和赵盾连次领兵救郑伐陈。楚人也第三次出兵伐郑,逼服了郑国。不久郑国又背楚向晋;晋、鲁、宋、卫、郑、曹诸国同盟于黑壤(在今山西沁水县附近),周王也派了王叔桓公来监盟,晋霸颇有中兴的气象。
楚人北征不利,知道要图中原,必须先平定南方。恰巧那时群舒背叛楚国,庄王起兵伐灭舒和蓼两国,划正疆界。一直到了滑禭(在今安徽合肥县一带)地方,与吴、越两国结了盟,方才回去。从此楚国在江淮流域的势力渐趋巩固,他们便再回头来经营北方。
楚庄的争霸 那时陈国已降了晋,庄王起兵伐陈,陈又附楚。晋国邀合宋、卫、郑、曹诸国在扈地结会,陈侯不来与会,晋荀林父带了诸侯的兵伐陈。不幸晋成公在扈地去世(子景公?继位),诸侯的兵无功而回。楚国因郑国始终服晋,又起兵伐郑。晋将郤缺救郑,郑伯把楚兵在柳棼地方打败。郑兵虽然有功,大臣子良害怕楚国报仇,不久反与楚讲和,诸侯的兵伐郑,又取了和回去。隔了些时,楚庄王再伐郑;晋将士会救郑,在颍水的北面赶走楚兵,派诸侯的军队驻守郑地。楚国那里肯息,鲁宣公十一年,庄王又伐郑,攻到栎地。郑大臣子良说道:“晋、楚两国不务修德,专用武力相争,我们只得做个随风船了!”于是楚、郑、陈三国盟于辰陵(在今河南淮阳县附近)。
郑、陈既服,楚兵顺便侵宋。庄王亲自驻在荌地等待消息,命令尹艾猎(即孙叔敖)修筑沂城(在今河南正阳县),进逼北方。不久又因陈大夫夏徵舒弑了国君,庄王伐陈讨乱,下令陈人不必惊慌,只讨伐夏氏一家。他就把夏徵舒杀死,攻进陈都。那时陈新君成公正在晋国,庄王下令把陈国改为楚国的县。大夫申叔时从齐国奉使回来,劝谏庄王道:“夏徵舒弑君固然有罪,你讨伐他是很对的。但是有句俗话道:‘牵着牛去踏人家的田,田主把牛夺了;牵牛踏田的人固然有罪,然而就因此夺了他的牛,罚也太重了。’你现在取了陈国,正和夺人的牛一样,恐怕诸侯要不服的。”庄王听了他的话,就重封了陈国,只在陈国每乡带走一个人,安置在一处,就把那块地称为“夏州”,以表示讨乱的功绩。
辰陵盟后,郑又附晋,庄王大怒,起兵把郑国围困了十七天。城将攻破,郑人聚在祖庙里痛哭,预备出来死斗。庄王下令退兵,想招降郑人。那知郑人修好城池,仍旧抵抗楚兵。楚兵重围郑都,攻了三个月,才把郑都攻破。楚兵从皇门进到大街。郑襄公袒着衣服,牵了羊去迎接楚军,向庄王哀求讲和。庄王答应了他,退兵三十里,派大夫潘祍进城与郑伯结盟;郑臣子良也到楚国去做押当。从此郑国就服了楚了。
邲之战 晋国发动大兵救郑,到了河上,听见郑已服楚,元帅荀林父就想回去。上军将领士会也说楚国方强,不可与争,主张退兵。中军佐将先鄃反对退兵的主张,说道:“在我们的手里失了霸业,不如死!”他竟带领所部渡过河去。司马韩厥劝荀林父道:“先鄃带了偏师去陷敌,你是元帅,部下不听命令,你的罪大了。不如一同进兵,就是打败,三军将佐同分其罪,总比你一人得罪好些。”于是晋军全部渡河。楚庄王统兵北进,驻在荌地,想使战马在黄河里喝了水就回去。听见晋兵已渡河,庄王便想班师。嬖人伍参主张开战;令尹孙叔敖反对,拨转了车马。庄王听了伍参的话,下令改辕北向,驻兵在管地(在今河南郑县)等候晋兵。晋军驻在敖、?二山(均在今河南河阴县)之间。郑国派人去到晋营说道:“我们的从楚,只是想保全社稷,并非真心与楚要好。楚国骤胜已经骄傲,他们的军队也已疲乏了,又不设防备,你们若加以攻击,我们做个帮手,楚兵一定大败。”晋军诸将听了郑使的话,纷纷争论,仍不得结果。楚王连派使者两次到晋军去议和,晋人已经答应和议,定下了结盟的日期。那知楚人和议并非真心,他们又派了人来向晋军挑战;晋人出营追赶,他们又逃跑了。晋将魏锜、赵旃因求高官不得,心里怀恨,想使晋军失败,力请也去挑战;荀林父等不许。他们又请奉使去讲和,荀林父等答应了。不料他们去到楚营,反向楚军要求开战。当两人到楚营去后,晋上军将领士会、郤克都请准备战事,先鄃大意得很,又不赞成。士会独自行动,派部下巩朔、韩穿带领七支伏兵埋伏在敖山的前面。中军大夫赵婴齐也派手下人先在河里预备了船只。赵旃夜里到楚营前,在军门外席地坐了,派部下冲进楚营去激战。楚王亲自出来追赶赵旃,赵旃把车丢了,逃入林中,衣甲都被楚兵抢去。晋人派屯守的兵车来迎接魏锜和赵旃;楚将潘党望见车尘,派人赶去报告大营说:“晋兵来了!”楚人也怕庄王轻入晋军,就全军出营结阵,孙叔敖下令急速进兵。楚兵雷击电驰般直冲向晋营,荀林父出于意外,不知所为,在军中擂鼓下令道:“先渡过河去的有赏!”中军和下军争起船来,各自用手攀住船只,两军的军士自相残杀,砍下的手指在船里可以成捧了。晋兵向右移动,独上军因士会的准备未败;中军因赵婴齐的准备,虽败而得先渡河。楚军方面工尹齐带领右拒追赶晋国的下军;潘党带领游车四十乘跟从唐侯(唐国那时从楚)的兵为左拒,去进迫晋国的上军。士会自为后殿,督领军队缓缓退去,没有什么损失。楚军俘获了晋将知,知的父亲下军大夫知庄子</a>带领所部回攻楚军,射杀楚将连尹襄老,抢了他的尸首;又俘获楚王的儿子公子臣,方才退去。到了夜里,楚军驻在?地(在今河南郑县),晋的余兵不能成军,乘夜渡河逃去,一夜里声音不断。楚王进驻衡雍,祭了黄河的神,又建筑一所祖庙,告了成功,才班师回国。
这次晋军的失败,并不是他们的实力敌不过楚人,乃是因军将不睦,从内里分崩开来,以致大败,这又可见卿族骄横的弊害了。晋兵回国,荀林父自请治罪;晋侯将要答应他,大夫士贞子把楚杀令尹子玉的事去进谏,晋侯听了他的话,命林父复位,这就成就了他后来灭狄的功绩。
清丘之盟 楚国既大败晋兵,郑、许诸国都归附了,庄王又起兵攻破宋的属国萧(在今江苏萧县)。晋、宋、卫、曹诸国同盟于清丘(在今河北濮阳县附近),立约共救灾患,讨伐不服的国(郑与宋、卫终春秋之世是两党,郑服了楚,所以宋、卫便与晋联结)。清丘盟后,宋国因陈服楚,起兵伐陈,卫国却反去救陈(因陈、卫又本是一党)。楚王亲征伐宋,讨他前次救萧和伐陈的罪。晋国也责问卫国救陈的罪。卫执政孔达自杀,由着国人拿他向晋国解说。
楚庄的成霸 晋势稍振,又起兵伐郑,颁告诸侯,在郑地校阅车马而回。郑伯畏惧晋人,亲自到楚国去,商议对付晋国的政策。这时齐国曾乘晋的败去伐服晋的莒国(鲁国此时也为齐党,所以不与清丘之盟)。楚国便想联结齐国以抗晋,派大夫申舟(即文之无畏)到齐国去行聘,经过宋国,被宋人杀死(宋国报复前次无畏责打宋公仆人的仇恨,又因无畏不向宋国假道,所以把他杀死),庄王大怒,立即起兵围困宋都。鲁国也派人来与楚国在宋地结会。宋公派使向晋国告急,晋国因?战之败不敢去惹楚人,只派了一个使臣叫解扬的去安慰宋人道:“我们的军队已倾国前来,快要到了,请你们不要就降楚!”解扬经过郑境,被郑人捉住,献给楚兵,楚王向他厚纳了贿赂,叫他去反说宋人归降。他被逼不得已,假意答应。楚人把他放在楼车上面,命他招降宋人,他却仍依晋君的话吩咐了宋国。楚兵围宋过了九个月,在宋城外筑了房屋,又分兵回去耕田,以表示不胜不回的意思。宋人大怕,派大将华元乘夜偷进楚营,直登楚元帅子反的床,劫他讲和道:“敝国的人民互相掉换了儿子杀来当饭吃,拿人的骨头当柴烧,已经危险极了。但是要我们结城下之盟,我们虽到国亡也不肯做的。你们若能退兵三十里,我国当唯命是听。”子反被华元所劫,没有办法,只得与他立盟,把他的话转达楚王,退兵三十里。宋国就与楚结盟,命华元到楚国去做押当。这时,鲁、宋、郑、陈诸中原的国家都归附了楚国,楚庄王的霸业就成功了。
赤狄的衰亡 当楚国经营中原的时候,晋国也正在经营北方的狄族。狄人自从咸地败后,声势本已稍减;长狄灭亡,白狄也独自成了部落(白狄、长狄似本都是赤狄的属部)。但赤狄仍自称强,乘晋霸中衰,两次侵齐并伐晋,围困了晋邑怀和邢丘,又割取了晋地向阴的禾子。晋国用骄兵之计,暂不与他计较;并用离间政策,联络众狄;白狄曾与晋伐秦,晋侯又曾与众狄会于函,群狄服晋,赤狄势成孤立。他们仍不知道进退,听了晋臣先鄃的话,乘晋兵在?地打了败仗,起兵伐晋,打到清地(在今山西稷山县附近?)。晋人杀了先鄃,把内患除去,然后专心对付狄人。
鲁宣公十五年,赤狄部长潞氏(在今山西潞城县一带)的执政大臣酆舒专权,杀死他的国君的夫人姬氏(晋景公姊),又弄伤潞君的眼睛,潞氏内乱,晋景公想发兵去讨伐,诸大夫畏惧酆舒的多才,都不赞成出兵。大夫伯宗独竭力主张讨狄,以为恃才与众,是商纣灭亡的根由,酆舒不足畏惧。晋侯听了他的话,命荀林父领兵伐潞,把赤狄的兵在曲梁(在今河北永年县?)打败,顺势灭了潞氏,俘获潞君婴儿。酆舒逃奔卫国,卫国把他拘住送给晋国,晋国立将他杀了。
潞氏灭亡以后,秦桓公(康公死,子共公稻嗣位。共公死,子桓公嗣位)曾起兵伐晋。晋侯在稷地(在今山西稷山县)校阅军队,经略狄土,重封了被狄人所灭的黎国。回兵到雒,晋将魏颗把秦兵在辅氏地方打败,俘获秦国勇将杜回。次年(鲁宣公十六年),晋国又命士会领兵伐灭赤狄的余种甲氏(在今河北鸡泽县一带)和留吁(在今山西屯留县一带)、铎辰(约在今山西潞城县附近)等部落。后来鲁成公(宣公子黑肱,嗣宣公位)三年,晋卫又联兵攻破了辧咎如国(约在今山西阳曲县附近?),赤狄的余种就尽数被灭了。晋国既兼并了赤狄的土地,势力顿强,就又南向与楚争中原的霸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