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雷海宗讲清朝盛世

3个月前 作者: 陈寅恪
    清朝的统治手段


    疆土


    大清帝国的疆土可与汉唐盛时相比拟。关外各地先后统一,入主中国后又向西北发展,乾隆</a></a>时代清朝的领土达到最广的限度。清朝全盛时疆域十分辽阔,北起漠北和外兴安岭,南至南海、东沙、中沙、南沙、西沙诸群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至库页岛和台湾。清廷所绘制的地图明确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疆域的四至。


    剃发


    满人虽在关外时就受了中国文化很深的影响,但初入关后对汉族极力压迫,勉强汉人剃发改装,表示他们被征服的地位。清军初进北京,摄政王多尔衮即下令,“凡投诚官吏军民”,一律剃发,圣人之后也不能例外。剃发易服严重伤害了汉人的民族感情,直隶三河县首先发难,起而反抗,各州县随即响应。多尔衮迫于形势,只得取消剃发令。第二年,南明福王被俘,李自成也已败亡,多尔衮以为大局已定,再次降旨剃发。江南士民大愤,苏州、嘉兴、松江等已降州县纷纷击杀清朝官吏,起兵抗清。著名的江阴抗战亦起于剃发令的颁布。清军围攻江阴,遭到顽强抵抗,历时三月。城破后,清军屠城三日,“满城杀尽,然后封刀”。


    同时当然也有人特别殷勤地赶先改从满俗。弘文院大学</a>士冯铨、礼部侍郎李若琳没等剃发令下,就抢先剃发,以示效忠。有同僚攻击冯铨曾是阉宦魏忠贤党羽,冯铨便攻击对方曾归顺“反贼”李自成,一时丑态百出。


    旗地


    随着八旗军民进入北京,清朝下达了圈地令。圈占的土地统称为“旗地”。旗地在理论上是明朝的官田与无主的田地,但实际民房以及茔地也往往被圈。民田被占的也不少,并且圈占的目的不见得都为耕种,很多人失去土地,流离失所,处境困苦不堪。历代被外族征服时所必有的汉奸又助桀为虐,有主的民田被占的因而更多。


    满族王公贵族及八旗官兵在旗地上建立起各种屯庄,为了保证屯庄上有足够的奴仆为其耕作,在顺治</a>初年清朝统治者还实行了逼民“投充”的政策。即允许各旗招收“贫民”以为“役使之用”,后来竟发展到“不论贫富,相率投充”的地步。而富者或害怕土地被圈,或为逃避赋役,或为寻求庇护,则携带房屋、土地投充。而汉人一旦投充,在身份上便降为奴仆,失去了人身自由。


    降臣


    清朝虽在关内关外都曾得明朝降臣的助力不少,但降臣有罪必受重刑。陈名夏降清后,任吏部侍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张煊弹劾他“结党营私”,陈之遴</a>奏劾他“谄事睿亲王(多尔衮)”。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因倡言“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又被宁完我弹劾。第二天,顺治帝亲自讯问,侍臣当众宣读宁完我的劾奏,不等侍臣读毕,名夏极力辩白。帝大怒:“即使要辩解,为何不等宣读完毕?”命陈名夏跪着与宁完我对质。刑科右给事中刘余谟、御史陈秉彝替陈名夏缓颊,双方争执不下。刘余谟喋喋不休,帝为之大怒,下令将其革职,审讯继续进行。陈名夏被转押吏部,吏部主张论斩。后又改绞死。陈名夏之子陈掖臣被押到北京,杖四十,流放东北。


    后来乾隆皇帝又在国史中特立《贰臣传》一项,专门去侮辱已死的降臣与降臣的子孙。《贰臣传》分甲乙两编,共收入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一百二十余人。如祖大寿等人,是当时清政权花了很大功夫争取过来的。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百年之后,会被列入《贰臣传》中。


    文人


    因文人对先朝不能完全忘情,所以清初也对他们压迫得最烈。一切结社都被禁止,科场中也屡次借题威吓。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三月,大学士范文程等言:“会试中式第一名举人程可则,文理荒谬,首篇尤悖戾经注。”命革中式,并治考官罪(蒋良骐</a>《东华录</a>》)。


    世宗时,猜忌更深,文字狱愈烈。雍正</a>六年(公元1728年)的曾静、吕留良</a>之狱,致使早已作古的吕留良、吕葆中父子被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吕毅中斩立决;吕留良诸孙发遣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家产悉数收。吕留良的学生也受到株连,或斩或流放。而曾静供词及忏悔录,集成《大义觉迷录</a>》一书,刊后颁发全国所有学校,命教官督促士子认真观览晓悉,玩忽者治罪。又命人带领曾静、张熙到各地宣讲。乾隆帝继位后,将曾静、张熙解到京师,凌迟处死,并列《大义觉迷录》为禁书。


    雍正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又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后来高宗编纂《四库全书》,在消极方面可说是一个彻底澄清的大文字狱。乾隆借纂修《四库全书》之机向全国征集图书,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分别采取全毁﹑抽毁和删改的办法,销毁和篡改了大批文献。


    刚柔并施


    专事高压,不是聪明的政策,所以清朝也用柔和的手段去牢笼汉人。文人不忘故国,圣祖康熙</a>于是请他们修《明史</a>》。文人好古,圣祖就大规模地搜求遗书,并使他们从事各种编辑的工作。一般人不能忘记他们是被外族统治,清室于是向明陵表示敬意,并请明室的后嗣入旗,世袭侯爵。为了收买民心,康熙、雍正年间又屡次设法减轻赋税。


    明末的情形虽是一团糟乱,但张居正</a>推行一条鞭法,最少在理论上曾把田赋丁粮简单化。清代继续推行这种政策,最后并将丁粮完全取消,“圣祖特颁恩诏,自康熙五十年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朝文献通考</a>·户口考一》)。后来又逐渐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这在多一事必多一弊的传统中国的确是一件德政。明代野蛮政治下所强迫下贱化的臣民,以及来历不明的各种贱民,也都被正式解放。


    以上种种,虽可说都是开明君主在任何情形下所当有的设施,但最少一部分的作用是在收买被征服民族的人心。


    改土归流与西南夷之汉化


    西南夷虽在战国时代就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秦汉以下在政治上也大致属于中国,但一直到明朝始终没有完全汉化。


    为了解决土司割据的积弊,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雍正帝对此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六年,又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在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时,对土司本人,根据他们的态度给予不同的处理。对自动交印者,酌加赏赐,或予世职,或给现任武职。对抗拒者加以惩处,没收财产,并将其迁徙到内地省份,另给田房安排生活。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改土归流的地区,包括滇、黔、桂、川、湘、鄂六省。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土归流的政策推行成功,是外族的清朝对中国的一个大贡献。这与明代闽粤人发展成熟,是民族史上同样的大事。


    衰征与内乱


    历史上没有一个能维持永久的朝代,清朝在入主中国的外族朝代中是寿命最长的,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一统朝代中也是能维持盛世最久的。但到乾隆、嘉庆之际,衰落的征兆渐渐明显。当初的兵制十分健全,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八旗兵以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等八种旗帜为标志。“旗”本为满族“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兼有掌管军事、政治、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凡旗人男丁皆可为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绿营兵是参照明朝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得名。绿营仅有极少数驻京师,称巡捕营,隶属八旗步军营统领。其余分屯各省,依所辖地域之大小、远近、险要和人口的多少确定兵额,列汛分营,“以慎巡守,备征调”。


    但随着满人入关日久,兵制基础的旗人渐趋堕落,圈占的旗地多被变卖。同时,长期的治平之下人口大增,生活困难,各地都有邪教的宣传或暴动,连皇城也被教匪攻入。原有的旗兵绿营虽尚未到全不可用的地步,但平定内乱已需要新募乡勇的助力,曾国藩</a>的湘军就是这种形式。


    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


    背景


    中国虽自宋以下日趋没落,但汉武帝征服四夷后所建起的天朝观念仍然未变。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国为打开同中国的贸易,派特使马戛尔尼,以补祝乾隆帝八十寿辰为名,率七百余人的庞大使团访华。清廷仍以天朝大国接见四夷贡使的习惯思维待之。觐见乾隆前,清朝的接待官员发现英国人不肯向皇帝下跪叩头,这让他们非常头疼。要知道,其他国家的贡使和传教士以前都是下跪的。但马戛尔尼坚决不肯,他说即使在英国国王面前,他也只是行单膝下跪礼,他声称绝不对别国君主施高过自己国君的礼节。只有在上帝的面前,他才会双膝下跪。一番争执之后,乾隆帝恩准马戛尔尼只单膝下跪的要求。


    接见完毕,乾隆赐英吉利王一道敕书,大意是:“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鉴于你们倾心于中华文化,不远万里的派遣使节前来叩祝我的万寿,我见你词意恳切恭顺,深为嘉许。但你们表奏上说要派你国人长驻天朝,照管你国买卖,这和天朝的体制不相符合,万万不行。西洋国家很多,又不是只你一国,如果大家都请求派人留居北京,如何是好?所以不能因你一国的请求,破坏天朝的制度。天朝富有四海,奇珍异宝早已司空见惯,看在你们诚心诚意、远道而来的份上,我已下令让有关部门收纳你们的贡品。天朝的恩德和武威,普及天下,任何贵重的物品,应有尽有,所以不需要你国货物,特此告知。”(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a>·四夷考·英吉利》)


    清廷自恃“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因循保守,闭关锁国,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扼杀了中国人的进取精神,使中国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


    晚清时,自秦汉以下所建起的中国文化独尊观念仍为士大夫阶级所深信,同时一般国人甚至多数的士大夫实际却非常幼稚,对外人不能了解,专会捏造轻信种种的妖语浮言。例如,当时的民众将西方传教士妖魔化,认为教堂是一个吃人的地方,传教士挖人眼睛,用来做炼银的原料;又说教堂里男女共宿一室,行淫乱之事;洋人懂巫术,以物制裸体妇人,吹气得活,柔软温暖如美人(夏燮《中西纪事》)。


    这样一个既傲慢又幼稚的民族绝不能对付一个政治与文化都正旺盛的西洋,各种既滑稽又悲惨的冲突很自然地继续发生。当时经常发生教案,传教士被不明真相的民众杀死。


    中国政治上的无作为由宋以下的屡次失败与亡国早可看出,文化上的弱点从此也日益明显。明末清初的葡萄牙人、荷兰人与传教士不过是西洋势力的前哨,到清末西洋各国大规模向中国冲入的时候,中国无论朝廷,或士大夫,或一般人民都忙得手足无措,两千年来所种下的业缘至此要收获必然的苦果。


    鸦片战争前后


    清代承袭明代旧制,乾隆以下将一切通商事宜都归并于广东一地,对外人通商又有种种合乎情理与不合情理的限制,官僚的贪污与地方人民的欺诈更加重这些规例的苦痛。西洋各国在英国率领之下屡与中国交涉,要求废除苛例,并准许使臣与领事常驻中国。西洋最后的目的是要将广大的中国市场全部开放。中国方面却大半采用虚张声势与苟且拖延的政策,最后引起严重的冲突是很自然的。


    在西洋人或认通商为主要的问题,但中国方面自道光初年以下感到最成问题的是鸦片毒药的大批输入与白银宝货的大量输出。所以中国与英国第一次的兵戎相见,无论西洋人或后代的历史家如何看法,在当时中国人的心目中确是一个鸦片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大败,所以在和约中中国所认为重要的鸦片问题并未解决,只解决了西洋人所注意的通商问题。


    但和约签字后,中国仍想以不了了之的方法去拖延条约的施行,因而引起第二次中西的大冲突,一直等外兵攻到京师,中国才知道这件事不是拖延政策所能解决的,只得加设政治机关,专门应付外交通商事务。这可说是天朝观念开始动摇的征象。


    传教问题与太平天国


    在中西的冲突中,除通商问题外,还有基督教的传教问题。晚明、盛清的传教士大半都以输入西洋科学与在天朝当差为传教的工具,这当然是不得已的办法。鸦片战争之后,西洋在天主教的法国的策动之下,强迫中国承认传教与信教的完全自由。1844年冬,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黄埔条约》。这个条约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的安全。从此为基督教大开方便之门。


    基督教一时很惹人注意,甚至有人利用它的名义倡导内乱,图谋推翻外交失败的满族政权。1843年,洪秀全</a>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a>从基督教小册子《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义,后来自行洗礼,并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信众达两千多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誓师,宣布起义,正号“太平天国元年”。经过两年余奋战,自广西入湖南、进湖北,顺长江而下,经江西、安徽、江苏,于咸丰三年二月(公元1853年3月)攻下江宁府城,随即将它定为国都,改名天京。太平天国声势浩大,致使大清半壁的天下临时丧失,最后还靠汉族中出来几个人把太平天国打倒。


    这时清皇朝的八旗兵、绿营兵也日趋衰败。清廷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前往广西、湖南镇压,结果纷纷败溃,只好寻求地方武装力量进行阻挡。当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清廷便命令两湖督抚等地方官员劝谕士绅,举办团练。此时,曾国藩正因母丧在原籍守制。这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853年1月21日),他接到湖南巡抚张亮基转来军机大臣传达咸丰帝十一月二十九日上谕,要他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协助张亮基“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曾国藩接旨后四天即前往长沙,着手筹办团练武装。


    鉴于清朝原有军队已不足以维护帝国统治秩序的实际状况,曾国藩认为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建立与培训起一支有严</a>密组织并有顽强战斗意识和实战能力的新军。为此,他拟定了他的建军原则,竭尽全力组织起一支新的地主阶级武装湘军。


    曾国藩利用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使全军上下归他一人调度指挥,湘军成为以曾国藩为首领的私人武装。这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军阀集团。湘军的骨干多是以各种宗法关系纠集在一起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于一般中小地主家庭,功名不高,或是诸生、文童,也没有显赫的政治地位。但这些人都浸透了帝制正统思想,都以坚决维护名教纲常和统治秩序为己任。这些人比腐朽的帝国官僚有才干,他们兢兢业业,有一股拼命向上爬以取得功名利禄的顽强精神和野心。曾国藩正是带领这样一批儒生们,结成“誓不相弃之死党”,而成为太平军的死敌。


    甲午戊戌与庚子辛丑


    英法联军以后,中国对外没有再受严重的挫折,以为大势已无问题。一直到甲午战争中,被素来所轻视的日本打败,在羞愤之下才知道自己实在衰弱不堪,非设法振作不可。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a>发动在北京应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军事上,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帝制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a>、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被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七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


    变法失败后,一切旧制随之复辟。反动政府,不只废除新政,并且想借义和团的神力歼灭洋人,以为将中国的洋人全部杀掉,天下就可太平无事!


    当初,义和团在直隶、京津地区的迅速发展,引起清廷的不安。在如何对待义和团的问题上,清廷内部多次发生激烈的争吵,有人主“剿”,有人主“抚”。最终,慈禧太后“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认为“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主抚派占了上风。从此,义和团在清廷的默许下大批进入北京和天津。同时适逢八国联军攻破大沽炮台,中国于是揭开假面具,正式向全世界宣战。这是历来既傲慢又幼稚的民族特征所演出的滑稽惨剧,最后为自己制造了政治上与经济上无穷的负担,清朝的命运也随着到了末路。


    科举废除与帝制推翻


    传统的中国,在制度方面可以帝制为象征,在文化方面可以科举为象征。经过西洋七十年的打击之后,自宋以下勉强支持的中国不能再继续挣扎,传统中国的两个古老象征也就随着清朝一并消灭。


    义和团之乱平定以后,清廷就明令废除八股文。1901年后,随着清廷“新政”的推行,政治、军事、工商、法律、教育文化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革,对新式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废科举几乎成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呼声。1902年,清廷颁布《钦定高等学校章程》,鼓励高等学堂开设算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动植物和外文。终于,1905年9月2日,袁世凯</a>、张之洞</a>等一批实权大臣联合上奏,要求废除科举制,大力兴办学堂,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批准,下诏从1906年停止所有科举考试,科举制遂寿终正寝。


    科举既被废除,从此专靠新式学校培养人才。国内遍立学校之外,又派学生往东西各国留学。


    早在19世纪70年代,清廷重臣曾国藩、李鸿章</a>、左宗棠</a>等倡导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希望利用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挽救垂死的清王朝。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一百二十名十岁至十六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第一批留学生虽然派出得很早,但最大规模的官费留学还是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以后的事。


    义和团乱后,清廷在政治上仍不肯真正改革,直到日俄战争后,俄国的失败触动了他们,当时舆论大都认为这与俄国未行宪政而日本实行了宪政有着密切关系。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压力,1905年10月,清廷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等五大臣分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政治”。次年,出洋考察的大臣们陆续回国,建议朝廷诏定国是,仿行宪政,以便安抚人心,稳定大局。慈禧太后经过反复考虑,采纳了他们的意见。1906年9月1日,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但是,清廷并无立宪的诚意,而是企图借立宪之名,实行中央集权、满族贵族集权。1908年8月27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的统治“万世一系”,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切颁行法律、召集开闭解散议院、设官制禄、统率海陆军、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司法等大权,全在君主一人手中。特别是用人、军事、外交等大权,议院根本不得干预。清廷此举进一步暴露了它根本没有立宪的诚意。


    1911年5月,清廷宣布成立第一届责任内阁,在内阁大臣十三人中,满族贵族占了九人,而其中皇族又占五人,被称为“皇族内阁”,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族亲贵手中。这就暴露了“预备立宪”的骗局,引起了地方军阀、官员和立宪派的普遍不满,清廷变得更为孤立。立宪派认为清廷此举“不合君主立宪国公例”,要求另外组阁。清廷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各省咨议局联合会发表《宣告全国书》,痛苦地承认“希望绝矣”。立宪运动彻底破产。


    庚子以后不能说清廷一事未做。但所做的事都嫌太晚,并且缺乏诚意,终致大清的政权被推翻;战国诸子所预想、秦始皇</a>所创立、西汉所完成、曾支持中国两千年的皇帝制度,以及三千五百年来曾笼罩中国的天子理想,也都由清帝退位时轻描淡写的一纸公文宣告结束。


    帝制先取消了科举,象征传统文化大崩溃的开始;然后帝制自己也被取消,象征传统政治制度大崩溃的开始。所余的是一个在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失去重心的中国,只有一个外表上全新的面孔聊以自慰自娱。积弱不堪的民族文化从此要在新旧的指针一并缺乏之下盲目地改换方向,乱寻方向;前途茫茫,一切都在不可知的定数中。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