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与妻弟及妻侄书

3个月前 作者: 王守仁
    寄诸用明①·功名不必早取,首要是磨挫心智 正德六年(1511)


    得书,足知迩来学力之长,甚喜!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况吾平日所望于贤弟,固有大于此者,不识亦尝有意于此否耶?便中时报知之。


    阶、阳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便当有进步处矣。


    书来劝吾仕,吾亦非洁身者,所以汲汲于是,非独以时当敛晦,亦以吾学未成。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皆吾所以势有不容已也。但老祖而下,意皆不悦,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徒付之浩叹而已!


    【注释】


    ①诸用明:阳明先生妻弟,名经,字用明。阳明先生岳父诸让(1439-1495),字养和,号介庵,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在山东布政司左参政任上去世。诸让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诸用明是第四子。诸用明两个儿子,长子诸阶,次子诸阳。诸阳字伯复,又字伯偁,曾经先后到北京、南京和赣州向姑父求学。诸阳嘉靖元年(1522)举人,做到太平府(辖境相当于今安徽马鞍山市和芜湖市)通判。


    【译文】


    收到了你的信,从信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最近你的学问进步很大,我很高兴。君子只忧虑自己是不是忽略了身心学问的研习,对于考取功名的早晚是不会刻意计较的。何况我一直以来对贤弟的期望本来就远远高于一场科举的成败,不知道贤弟是否也曾经有意于身心学问?方便的时候写信告诉我。


    阶、阳几个侄子,听说去年都出去参加了乡试,我不是不喜欢他们年轻人有志气,只是我个人很不赞同年轻人这么早地去博取功名。一旦不幸少年得志,怎么会不耽误他们一辈子呢!凡是这些聪明伶俐的年轻人,必须磨挫他们的浮心傲气,让他们含蓄才智,充分地涵养德能。天地不积聚、蕴藏能量,就没有充足的能量发散,何况人呢?一棵树如果花朵开得过分茂盛,它结的果实一定很贫乏,因为花朵过分茂盛消耗了过多的能量。几位贤侄儿不把我这些话看作迂腐的话,学业上一定会有进步的。


    贤弟在信上劝我继续做官,我也不是洁身自好者,之所以一直追求辞官回乡,不仅仅是因为时局紊乱而应该退隐,也因为我的身心学问还没有成就。岁月不等人,再过几年,精神越来越衰弱,虽然想努力进步也会力不从心了,可能就一辈子也成就不了什么了。这也是我觉得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从老奶奶到全家人,都不高兴我辞官,现在我又怎么敢贸然辞官?无奈我只有对天长叹了。


    【点评】


    繁花太盛果实稀少


    此信写于正德六年,阳明先生时年40岁,正月任吏部主事,二月任会试同考试官,十月升员外郎。此前在江西做过十个月的知县。


    此信要点有三:


    一、告诉妻弟,正人君子只担心自己的道德学问进步了没有。


    二、担心妻侄少年得志。


    三、虽然已经龙场悟道,仍然认为自己学问没有彻底成就。可谓学无止境。


    信中说</a>,繁花太盛往往果实稀少。乡下把不结果实的花称为“狂花”。这让我们想到了樱花。同时,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真正幽香扑鼻的往往是那些朴实无华、毫不起眼的小花。


    【拓展性知识链接】


    顾璘</a>磨砺张居正</a>


    阳明先生传世的最重要著述是《传习录</a>》,其中有一封万言长信,是写给顾东桥的,名为《答顾东桥书》。东桥是顾璘的号。顾璘(1476-1545),江苏南京人,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a>。顾璘不仅是著名的诗文家,更是位慧眼独具的伯乐</a>。他发现和磨砺了张居正(1525-1582)。


    张居正是湖北荆州人,是明朝最有成就的一位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国学大师梁启超</a>(1873-1929)把他与历史上的名相管仲</a>、商鞅</a>、诸葛亮</a>、王安石</a>并列。梁启超的学生、史学家黎东方(1907-1998)认为,张居正是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诸葛亮与王安石勉强可以与他相比。


    张居正5岁入学,有江陵神童的称号,12岁就成了府学生员(秀才),13岁参加省里的乡试,几篇锦绣文章,获得了湖广省按察司佥事陈束的欣赏。按说,举人的桂冠对这位少年才子来说也是名至实归。可是,他遇到了识才、爱才、惜才的顾璘。时值顾璘巡抚湖广省,顾璘认为,少年才子难免心浮气傲,一旦少年得志,容易轻狂,所以才子少年需要磨砺,需要沉淀,需要积累,才能成为大才,才能成为柱国栋梁,于是建议这一届乡试不予录取。事后,顾璘光明正大地告诉张居正:“是我坚持不让录取你的。”


    下一届乡试,张居正16岁,成了举人。此时,顾璘已经离开了湖广。顾璘仍然有些惋惜,认为16岁中举还是有些过早。


    张居正终生感念压抑过自己的顾璘,他说:“我小时候哪能想到自己会有今日,我感念恩公的知遇之恩,这样的大恩需要我用一辈子来报答,我从来不敢忘记。”


    在过去的乡下,寒冬腊月,如果气候反常,该冷不冷,冬小麦会向上疯长。这就意味着向下的根扎得不深,根扎得不深,遇到大风雨就可能倒伏。农人就要狠狠心,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到麦地里碾压疯长的麦苗。


    书诸阳伯·大道近在方寸,无须往远处寻找 正德十三年(1518)


    诸阳伯偁从予而问学,将别请言。予曰:“相与数月而未尝有所论,别而后言也,不既晚乎?”曰:“数月而未敢有所问,知夫子之无隐于我,而冀或有所得也。别而后请言,已自知其无所得,而虑夫子之或隐于我也。”予曰:“吾何所隐哉?道若日星然,子惟不用目力焉耳,无弗睹者也。子又何求乎?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天下之通患也。子归而立子之志,竭子之目力,若是而有所弗睹,则吾为隐于子矣!”


    【译文】


    诸阳(伯偁)跟着我求学,临别时请我说几句话。我说:“我们在一起几个月也没有讨论什么学问,你就要走了这才来问学问,不为时已晚吗?”诸阳说:“这几个月没敢请教学问,是因为我知道老师应该不会对我隐瞒什么,因此指望会有所收获。离别时才请教学问,是因为我自己觉得竟然没有什么收获,因而担心是老师可能对我隐瞒了什么。”我说:“我哪有什么隐瞒啊?大道就像天上的日月星辰明明白白,是你自己不睁眼看看,所以竟然什么也没有看见。你这又是追求什么呢?大道近在方寸,你却往远处找,事情本来简单容易,你却追求复杂和繁难,这也是天下人的通病呀。你就要走了,要树立心中的远大志向,睁大你的眼睛,如果这样还是什么也没有看见,那就是我对你隐瞒了什么!”


    【点评】


    舍近求远与舍易求难


    此信写于1518年,这一年前三个月,阳明先生在外指挥剿匪,四月回到赣州,然后开始办学校,订乡约民规,出版书籍,同时给各地前来求学的学生讲学。为办学,专门写了一篇《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这篇文章相当于师资培训大纲,介绍了儿童教育的要点。为讲学,专门出版了古本《大学</a>》和《朱子晚年定论》。阳明先生分别作序,介绍了圣贤学问的入门方法。


    诸阳跟着姑父姑姑生活学习,一定会比较早地见到这些书和文章。同时,跟着圣贤姑父,姑父的一言一行,穿衣吃饭,接人待物,是不是随时在讲学。这个傻孩子天天跟圣贤在一起,却一无所得。诸阳一定以为圣贤学问高深莫测。真高深莫测吗?我们研究阳明先生求学讲学的一生,就会有一个明白的认识。阳明先生用三个字总结自己的学问,即“致良知”。四个字功夫做到可以致良知,即“为善去恶”。


    因为太简单容易,没有智慧是不会相信的。不相信的结果就是,认为最美的风景在远方,认为最有用的方法一定不容易。


    【拓展性知识链接】


    以经典为师


    圣人无私。


    家书中,内侄怀疑姑父在学问上对自己有所隐藏。同样的疑问也发生在春秋</a>时期,《论语</a>》中记载,孔门弟子陈亢有一次悄悄地问圣人的儿子孔鲤:“老师是不是对你开过什么小灶?”孔鲤摇摇头说:“没有开过什么小灶。”孔鲤就讲了两个小故事,叙述了圣人对儿子的教诲,教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对儿子的小灶竟然和弟子们吃的大锅饭一样。


    古印度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楞严经</a>》记载,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总以为自己是佛的堂弟,就一直等着堂哥有一天会关上门、蒙上窗户给自己开开小灶,却始终没有等到机会。


    家书是很私密性的东西,可以藏一些秘密,但是阳明先生流传下来的这些家书中,对儿子、对弟弟、对堂侄、对表弟的教诲,与《传习录》对弟子的教诲没有什么异样。


    身心学问不能没有明师。明师难遇难求,最保险的明师就是经典。经典忠实地记录了古圣先贤们的言传身教。


    学经典,不必贪多。通一部经典,其他经典即可迎刃而解;一部经典通一两个关键字,或一句关键的话,一部经典即可迎刃而解。比如《论语》之“仁”字,《孟子</a>》之“尽心”,《大学》之“至善”,《中庸</a>》之“诚”字,《识仁篇》之“浑然与物同体”,致良知之“四句教”等。要通关键的一个字和一句话,需要体证和心得。要体证就得践行。践行,要像《论语》中介绍的颜渊的学习方法,就是抓住一个好的方法,一直不放弃,持之以恒。


    书诸阳伯·端庄静一能穷理,学问思辨可养心 嘉靖三年(1524)


    妻侄诸阳伯复请学,既告之以格物致知①之说矣。他日,复请曰:“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也,是既闻教矣。然天下事物之理无穷,果惟致吾之良知而可尽乎?抑尚有所求于其外也乎?”复告之曰:“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外心以求理,此告子‘义外’②之说也。理也者,心之条理也。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故以端庄静一为养心,而以学问思辨③为穷理者,析心与理而为二矣。若吾之说,则端庄静一亦所以穷理,而学问思辨亦所以养心,非谓养心之时无有所谓理,而穷理之时无有所谓心也。此古人之学所以知行并进而收合一之功,后世之学所以分知行为先后,而不免于支离之病者也。”曰:“然则朱子所谓如何而为‘温凊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者,非致知之功乎?”曰:“是所谓知矣,而未可以为致知也。知其如何而为温凊之节,则必实致其温凊之功,而后吾之知始至;知其如何而为奉养之宜,则必实致其奉养之力,而后吾之知始至。如是乃可以为致知耳。若但空然知之为如何温凊奉养,而遂谓之致知,则孰非致知者耶?《易》曰:‘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孔门不易之教,‘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④者也。”


    【注释】


    ①格物致知:出《大学》。在阳明先生之前,一般解释为:“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阳明先生解释为:“正念头儿,致良


    知”,其中释“格”为“正”,释“物”为“念头所寄”。


    ②义外:出《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意为: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仁是生自内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


    ③学问思辨: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广泛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切实地履行。)


    ④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出《中庸》,意为:等到百世以后,再有圣人出现,也不会对此感到迷惑。


    【译文】


    内侄儿诸阳(伯复)向我请教学问,我给他介绍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的观点。


    又一天,他又请教学问,说:“致知,是求我心中的良知,这个我已经听您教过了。然而天下万事万物的理无穷无尽,如果只求我心中的良知,怎么能求得尽天下万事万物的理呢?是不是还应该向心外追求呢?”


    我再次告诉他说:“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的性吗?难道还有性外的理吗?难道还有理外的心吗?离开心去追求理,这是告子‘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观点。理,是心的条理。这个理,作用到双亲身上就是孝;作用到君上身上就是忠;作用到朋友身上就是信。这个理千变万化,可以变化到无穷无尽,但是根源都是我们这个人心。过去认为:用端正、庄重、安静和专一来调养身心,却把广泛地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和明晰地分辨,用来穷究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这种观点把心和理一分为二了。按我的观点,持守端正、庄重、安静和专一的心态,即是在养心,也是在穷究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那么广泛地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和明晰地分辨,也同时是在养心。不是说养心的时候就没有理了,也不是说穷


    理的时候就没有心了。古人做学问,把知和行齐头并进,可以收到知行合一的功效;后人做学问,把知和行分开了先后,这么一来学问就难免会变得分裂、破碎和繁琐。”


    诸阳说:“既然这样,那么朱(熹)老师说过的怎么怎么样,是‘冬天让父母暖和,夏天让父母清凉’;怎么样怎么样,是‘恰到好处地侍候和赡养父母’,这难道不是‘致知’的功夫吗?”


    我说:“这只是所谓的‘知’,还不能认为是‘致知’;知道怎么样是‘冬天让父母暖和,夏天让父母清凉’还不够,要真正地做到‘冬天让父母暖和,夏天让父母清凉’,做到了才算求得了自己的良知;知道怎么样是‘恰到好处地侍候和赡养父母’,也必须实际做到‘恰到好处地侍候和赡养父母’,做到了才算求得了自己的良知。这样才可以说是‘致知’。如果没有真正的实践,而只是凭空知道怎么样‘冬天让父母暖和,夏天让父母清凉’,把这样的凭空知道认为是‘致知’,那么谁又不是‘致知’者呢?《易经</a>》说:‘知至,至之。’知至,这是知道;至之,这才是致知,是致良知。这是儒家永远不变的做学问的方法,即使三千年后有圣人出现,这也是不会被怀疑的。”


    【点评】


    这个内侄进步大


    此信写于1524年,阳明先生时年53岁,在家乡讲学,学生众多。《年谱》中评价他的学问已经达到了精微的程度。有次讲会,听众有300多人;一次中秋夜的聚会,参加的弟子有100多人。


    诸阳已于1522年中举。六年来,诸阳进步很大,请教的问题很深刻。什么问题呢?他怀疑阳明先生提出的“心即理”这个命题。许多弟子都曾有过这个疑惑,徐爱问过,聂豹</a>问过,问的人多了。所以,这一年再版了《传习录》,增加了新的内容,来回答这些疑问。


    提示以下要点:


    一、人心受思维的限制是有局限的,就像一个局域网一样,如果打破思维的藩篱,扒掉这些篱笆,那么我们的心就会变得无限地广阔。一旦无限,无边无际,就与良知合一了。怎么扒掉这些篱笆呢?格物!


    二、知,古代通“智”字。知,有闻见之知,有德性之知。闻见之知,靠眼睛、耳朵、舌头、鼻孔和身体的感触来获得;德性之知,是自心中生发出来的,纯粹的德性之知就是良知。


    三、知行合一。


    这三点是理解此信的关键。


    【拓展性知识链接】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命题是在贵州提出来的,是在龙场悟通“格物致知”之后提出来的。


    在家书中我们知道,南宋有大学者提出过知先行后的命题。明代,这位大学者的思想成了科举考试的大纲,广泛地影响着天下的读书人。阳明先生认为,这位学者的说法是把知和行分作了两件,他说:“现在的人却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须先知,然后才能行。于是就一直去做知的功夫,打算等到知道得真切了,再去做行的功夫。因此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去行,也就一辈子不能知道得真切。”


    在心学语境中,念头的萌动也是行。他说:“现在人做身心学问,只因为把知和行分作两件,所以心上萌生一个念头,尽管是一个恶念,却因为没有付诸实行,便不去禁止。我现在说知行合一,就是为了让人明白,念头一动就是行了。一念不善,立即把这不善的念头克治。并且要彻底根除,不让一丝恶念存留心中。这才是我说知行合一的宗旨。”


    由此可知,阳明先生说的行,既含身行,也包括心行。阳明先生说的知,是指良知,不是恶知。比如小偷知道偷人钱财后可以大吃大喝,于是立即就去偷了,这不是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他说:“知行合一,正是为了致其本心之良知。”


    阳明先生认为,知道了却不去行,不是真知道。


    知行合一,既是做身心学问的功夫,功夫成熟了,就能致良知;又是做身心学问的境界,有了这个境界,自然能做到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诗赠阳伯 弘治十八年(1505)


    阳伯旧伯阳①,伯阳竟安在?


    大道即吾心,万古未尝改。


    长生在求仁,金丹②非外待。


    谬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悟。


    诸阳伯有希仙之志,吾将进之于道也。于其归书扇为别。阳明山人伯安识。


    【注释】


    ①伯阳:即老子</a>,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思想家,著述《道德经</a>》。


    ②金丹:中国古代修炼家的术语,分内丹和外丹。外丹是用丹砂与铅、硫黄等原料烧炼而成,成品叫金丹。道家认为服食以后可以使人成仙、长生不老。唐宋以后多指修炼内丹,即把人体作炉鼎。道家认为使精、气、神凝聚可结成圣胎,即可脱胎换骨而成仙。


    【译文】


    你阳伯现在的心就是昔日伯阳的心,


    春秋时期的那位伯阳现在在哪里呢?


    宇宙间最根本的大道就是我们本然的心,


    本然的人心千百万年来根本没有任何改变。


    长生不老在于觉醒我们的仁心,


    金丹不是我们身外能求得来的。


    我曾经错了三十年,


    今天我才开始明白过来。


    诸阳立志把自己修炼成神仙,我要把他的志向提升到做圣贤身心学问上。他要离开我回家乡,我书写了这幅扇面作为离别赠言。阳明山人伯安记。


    【点评】


    圣贤学问的目的是求仁


    这首诗虽然写于1505年,但是因为是一幅扇面题诗,所以排在了后面。阳明先生时年34岁,在北京首次提出了拨乱反正的见识,即圣贤学问是身心修养学问,不能把它仅仅作为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富贵的敲门砖。


    而早在31岁时,阳明先生就明确表示,已经从佛家和道家撤退了,彻底回到了儒家。所以,他写诗劝诫诸阳,要他回归到儒学的修养上来。


    提示如下要点:


    一、大道即我心,即“心即理”。


    二、长生在求仁,即《论语》中“仁者寿”。


    三、落款“阳明山人”中的“山人”,寓意淡泊名利的隐士情怀。


    【拓展性知识链接】


    大道即我心


    归纳一下心学的传承: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


    曾子</a>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忠,即《大学》中的“正心”;恕,拆字为“如心”。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


    “求其放心”:一、把放逸的心收回来,“退藏于密”(意为:收心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形迹),叫“慎独”;二、把心彻底解放,“放之则弥六合”(意为:放心遍满整个天地的上下左右),叫“尽心”,可以“知性”。阳明先生在《寄诸用明》的家书中说:“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意为:自然规律讲究收敛凝聚,没有收敛凝聚就不能发散;人才成长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要持守内心,涵养才华。)所以,初学者“求其放心”好于“放心”。


    阳明先生:“圣人之学,心学也。”(《传习录》)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