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个月前 作者: 李叔同
追求就是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快乐,只有痛了,你才会停下来思考,然后终于醒了。
先度自己,再度他人
要度他人先度自己,人的智慧不在别处,就在自己心里,如果总是想着别人那里有智慧,是还没有真正懂得智慧的含义,只有把自己的事做的事事明了,才知道如何传播智慧。
弘一</a>法师面对众多出家之人曾发出感慨:“今见好心出家在家之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大师痛切感慨之言,发人警醒。发心学佛者都是好人。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跟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
智者修行不是走的形式,而是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一天,希运禅师刚刚踏入禅堂,云游的僧众就围了过来,希望可以得到开示。
希运禅师问:“你们想得到什么啊?还是赶紧离开吧!”说着,他用手中的禅杖往外轰众人。
但是慕名而来的众僧却不肯离开。
希运禅师只好坐下来,说:“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配让人开示。
表面上看来,你们在行脚修行,看到有千人的禅院就蜂拥而至,听说某人已经开悟就赶过去希望得到开示。但是这种行为只能被人讥笑,你们根本就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是参禅悟道。
当初我行脚时,如果在荒野里能够遇到人,也会跟他攀谈,看他是否有所领悟。你们如果真心向佛的话就要振作精神。”
看僧众们一脸茫然,禅师继续说道:“如果你们连自己的事情都没有搞明白,只知道一味学习别人的言语,然后将听到的东西大肆宣扬,说自己已经悟道。难道这是真的悟道了吗?”
“你们不应该在我这里浪费时间,更不要轻率从事,空过了一生,要不然只会让人讥笑。如果你们明白我说的话,那就赶紧离开这里。”
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并不是因为他们能从外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经验,而在于他们能够挖掘出自己的心智。
很多时候,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自己的努力,盲目地去崇拜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看清自己。盲目地追寻不会让你前进,只有肤浅的人才会如此。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挖掘自身的潜力,才是诚信笃行。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成熟饱满的谷子总是低着头,越是真正有内涵和能力的人,越是低调、沉着、安静从容。我们需要学会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用知足宁静的心去面对一切得失。
在听弘一法师讲佛的时候,一位居士问如何能平复心中的怒气。
大师寥寥数语点化得恰到好处:“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持身弓类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大师的点化让居士深知,喜怒哀乐原来是由自己的心情而定的。
快乐的门只为聪明的人打开,心中充满怒气和疑惑则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有一位小和尚总是愤愤不平,为什么师父总是喜欢、偏袒其他师兄弟,而将我放在一边不管呢?天长日久,小和尚开始过得不快乐,而且做什么事情总是失衡,不是说这个不是,就是埋怨那个不好,师父知道之后找到了他,给他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不平衡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人都有一个特性,就是丧失了平衡感,不仅走路不能平衡,而且心态也是失衡的,所以人与人相处时天平总是会倾斜,矛盾不断。
国王很苦恼,但是始终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得整天忙着去处理那些失衡的事件。
不平衡国的国王在选举时有一个传统,在大选之日,人们会在悬崖中间搭起钢索,只要能走过钢索的人都可以成为国王的候选人。
每当赶上大选,国内的人都紧张得要命,因为按照规定每一个城市都要选出一个代表来参加大选。
当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得到这个机会,有的人甚至害怕得要死,因为他们自身的不平衡性很可能让他们落入悬崖。
规定的日期快到了,其他城镇都按时派出了代表,但是有一个城却一直找不到适合的人选,人们根本不愿意为了王位冒险,万般无奈之下,城内的头领找到了一个叫“臼隋亦”的人。臼隋亦是一个极易被别人说服的人,所以头领才会找他,并找了各种让他参加的理由,臼隋亦果然同意了。
当名单确认之后,国家开始派出专门的人帮他们训练,并设置了各种保护措施。但是,臼隋亦却没有参加任何的训练或练习,反而照常过他本来的生活。
大选的日子终于到了,但是在参赛前,很多人不是负伤就是摔死了,最后只剩下了三个人,其中就包括臼隋亦。
在决赛时,他们抽了顺序,臼隋亦最后一个上场。除了臼隋亦,其他两个人看起来很紧张,并在脸上流露了出来。
第一个上场的人显然比第二个人要自信得多,因为在参赛之前他经过了无数次的训练,他想这一次一定可以走过去。
第二个人很担心,因为参赛前他曾无数次地从上面摔了下去,所以他深怕自己这次会送了命。
而臼隋亦呢?还和平时一样悠闲自得,而且还在赛场轻松地喝着热茶。
同城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纷纷问他:“你怎能这么悠闲?”
他说:“我知道得很清楚,我对走钢索一窍不通,即使努力练习也于事无补,肯定会死,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睡好一点?为什么不如往常一般地自在呢?”
终于轮到他上场了,但是现场的人都看傻了眼,他走得非常好!
没有人敢相信这是事实。臼隋亦走到对面后,自己也吓了一跳。
就这样,臼隋亦成为了该国的新国王。事后,很多人向他讨教秘诀,他说:“其实随意就行了啊!当你向左边倾斜时就向右一点,向右倾斜时就向左,就是这么简单。”
小和尚听了故事之后顿悟。
其实生活和走钢丝一样,永远不要流于极端。当我们痛苦时就想想往日的美好;当我们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时,就想想曾经自己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当我们认为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如果我们尝试着用这种方式来生活,很自然地,当我们走到某一扇门前,不用敲门,它自然就会自动打开。
留一份镇静在心中
真正的勇者,该前进时就决不退缩,该退后时也决不鲁莽;真正有胆有识的人,该出手时绝对不能退缩,不能有半点畏惧之心,他们总是那么镇静。
淡定和镇静不但为世人所追求,也是佛门修炼的一门心法,只是他们善用佛法表达。弘一法师就对世人说过:“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有一年的年景特别不好,有良知的人都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救济穷苦之人,佛教界的人士也想做些善事,以感谢平日里乡亲们的相助,于是请了戏班,希望募捐一些钱。演出当日,他们还请了附近寺院里的僧人。
在这些僧众中,有一个学僧刚入道没有多久,他觉得僧人是不该看这些东西的,本不想去,但是住持要求所有人都得出席,他只能勉强跟着去了。在节目表演时,他紧闭着眼睛,正襟危坐,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根本不存在。
表演中途,佛教界的代表出来招呼观众募捐,这位学僧站出来反对说:“我进来后就一直闭着眼睛,根本不知道在演些什么,所以没有必要捐助。”
代表一听,乐呵呵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比别人多捐一倍才行。”
学僧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代表解释说:“别以为你不看不闻就无事了,主要的是心动没有。你没有看表演,但是听到人们的嬉笑,你一定会猜测,所以你在心里看了、想了。”
能够骗人的不只是眼睛、耳朵、嘴巴,还有心,而且,眼睛、嘴巴、耳朵只能骗你一时,但是心却会骗你一辈子。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欺骗自己。无论何时何地,内心的镇静才是真正的淡定,一件事情是否流于形式,只有自己的心知道。
放下虚妄修自身
一个人的身躯虽然只有六尺之长,虽然有生有死,但我却要告诉你们,苦的起源、苦的终止与导向终止的道路都在其中。你自己的天堂与你自己的地狱都在这六尺之驱里,所以人要注重自身的修行。
弘一法师劝诫世人要重视自身的修行:“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无际大师是有名的得道高僧,当人们遇到困惑时,都会来寻求他的帮助。
一天,一个年轻人背着个大包袱,气喘吁吁地上了山,他找到无际大师说:“大师,我非常孤独,非常寂寞,常常被伤害,我现在感到生活是那么沉重,祈求大师能帮助我解脱。”
大师微微一笑,说道:“施主,你的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呢?”
年轻人痛苦地回答道:“包袱里装着我每一次孤独时的烦恼、遭受失败的痛苦,还有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就是因为它们,使我觉得生活如此绝望。”
大师什么也没说,站起身来,示意年轻人跟着他走。很快,大师带着年轻人来到了湖边,然后坐船到了湖的对面。
上岸后,大师对年轻人说:“施主扛着船上路吧!”
年轻人疑惑不解地问:“大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船那么沉,我怎么可能扛得动呢?”
大师看着年轻人疑惑的眼神,笑着说道:“没错,施主,你是扛不动它。在我们过河的时候,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过了河,我们就要丢下船赶路,否则它就会成为我们的负担。同样,孤独和寂寞以及痛苦和眼泪,使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如果我们老是纠缠在这些不快乐当中,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
年轻人低下头若有所思。
大师接着说:“施主,放下吧,生命承受不起太多的负重。”
年轻人依言放下了包袱。
他们继续往前走,在赶路的时候,年轻人明显轻松了很多。他终于明白了,放手后的生命原来如此轻松,并体验到了放手的快乐。
生活中,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思想压力,其实有很多压力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在身心。所以要懂得及时放下,只有这样,才能接受新的东西,才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有一份平心静气,那些痛,自然会消失。任凭外界如何风起云涌,你都会保持一颗安静的心。
弘一法师对人们说:“世间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自身。以和气迎人,则乖渗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骼刻当矫之以浑厚。
。有三个信徒愁容满面地去找无德禅师,想向他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说:“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回答道:“我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我不愿意死。”
乙信徒说:“我活着,是因为我想在年老的时候看到儿孙满堂,享受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
丙信徒想了想道:“因为我要抚养一家老小,所以不能一死了之。”
无德禅师笑了笑说:“你们活着,要么是由于恐惧死亡,要么是为了等待享受天伦之乐,要么是由于不得已的责任,而不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充满了理想。人若失去了理想,是绝对不可能生活得快乐的。”
三位信徒听了无德禅师的话后,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说:“那请禅师赐教,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真正获得快乐呢?”
无德禅师回答说:“你们想得到快乐,那你们先告诉我,怎样你们才能快乐呢?”
甲信徒不假思索地说:“我认为有钱就能快乐。”
乙信徒接着说道:“我认为有甜蜜的爱情就会快乐。”
丙信徒说:“我要是能有很高的名誉和地位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听后,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明白了,你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你们对快乐的理解并不正确。追求错误的东西,当然永远也不会快乐。当你们真正拥有自己所追求的金钱、爱情、名誉以后,所有的烦恼和忧虑也会接踵而来。”
三位信徒听后,不知所措,他们问:“禅师,请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说:“你们先要改变思想观念,有了金钱要学会布施才有快乐,有了爱情要学会奉献才有快乐,有了名誉和地位要用来给大众服务才会快乐。”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不明白活着的真正价值,追逐世俗的金钱、爱情和名誉,心灵被蒙蔽,失去了自我。事实上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奉献,来源于施舍,来源于付出。
当你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活着的真正价值,才会真正明白生命的真谛,才会真正活得快乐。
化解内心的痛
心是身体的主导,心里怎么想,身就怎么行。人要降伏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但首先必须降伏自己的心,能够降伏自己的心,身自然就听话了。
大师讲经时,教人们依照《法华经》所云,摆脱苦恼修行自身。
《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约悲言也。”
因佛法是真能,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
迷信,而与以正信。
恶行,而与以正行。
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养身养的是一身轻松,修心修的是一份安宁,佛法在于点化世人破除谬见,以超然的心态面对生死。
有一个老妇人,她与儿子相依为命,生活得非常艰难,不幸的是,儿子无缘无故得了一种怪病,死了。老妇人痛不欲生。
邻居帮着老妇人把儿子掩埋后。老妇人哭着待在坟边不肯离去,不吃不喝,好几次哭昏在坟地里。几天下来,老妇人的身体虚弱,生命危在旦夕。
无奈之下,人们想到了庙里的虚竹和尚,于是赶紧派人将虚竹和尚请来开导老妇人。
虚竹来到老妇人身边问道:“你为什么待在你儿子的坟前久久不肯离去呢?”
老妇人哽咽着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只求和儿子一起离开人世。”
虚竹大师说道:“你想不想让你的儿子活过来呢?”
老妇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欣喜地说:“当然想了,你真有办法让他活过来?”
虚竹大师说道:“我有个办法,不知你想不想试一试?”
老妇人一听,立即爬了起来,说道:“我愿意试一试,只要他能够活过来,让我做什么都行。”
虚竹和尚若有所思地说:“如果你能找来一炷香火,我就能用这炷香火为你的儿子续命。”
老妇人急忙问:“那究竟是什么香火呢?”
虚竹慢慢地说:“这种香火只有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才有,你先去找吧!”
老妇人听了虚竹大师的话后,急急忙忙上路了。
她看到一户人家,敲开了门问道:“你家里死过人吗?”
“死过啊!”主人回答到。
于是老妇人又敲开了另一户人家的门问道:“你们家死过人吗?”
“死过啊,不死那不成了妖精了。”这家的男主人笑着说。
……
就这样,老妇人跑了很多人家,结果却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她无可奈何地回来告诉虚竹大师:“我走遍了所有的人家,但就是没找到一家有你说的那种香火,因为每家每户都曾经死过人。看来这样的香火我是取不来了。”
虚竹大师笑了笑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你又为什么为儿子的死而过度地伤心呢?”
听完大师这番话,老妇人的失子之痛顿时化解了很多。
生老病死乃人类繁衍生息的法则,所以没必要总是沉静在悲伤里。
死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对待死亡的态度,一味抱怨并不能改变这个现实,那么最好还是接受这个现实,以宁静的心态来面对。
平地起波澜,只因为心不静
如果心念被打扰,就像石块落入水中,必然引起内心的层层波澜,当人被迷了心窍,一切纷扰就会纷至沓来。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弘一法师在对善友说法的时候也曾提到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思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
粉身碎骨,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
修行人对于自己不相干的事不要去听,也不要打听,不必想知道。古人说:“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时是非多。”凡是对于清净心有妨碍者,都要远离,反之,心就迷了。
口舌是非若起于别人,大多时候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口舌是非起于身边的至亲至爱,有时候我们将无法抵挡,那么听信口舌之后的恶果也只能自己承受。
来看看这样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口舌迷惑吧。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们前往毗舍离城,途中经过犁越河畔时,发现有一艘渔船捕到一条大鱼,数百名渔民们费尽力气才将大鱼拉上来。但是当大家看到鱼时,不禁目瞪口呆——这条鱼身上,竟然长了上百个头,有的像驴,有的像马、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虎、有的像狼、有的像猿猴、有的像狐狸……叫得出名字的、从未见过的,一应俱全。
就在众人错愕惊慌之时,佛陀安详地走到百头鱼身边,询问了三次:“你是迦毗黎吗?”
鱼皆答:“是。”
佛陀又问:“当初教养你的人,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鱼说:“她已经堕入阿鼻地狱,经受苦难……”
听到百头鱼竟然会说话,众人更加疑惑,于是请求佛陀详解鱼的来历。
原来,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婆罗门老来得子,起名叫迦毗黎。
迦毗黎非常聪明好学,从小到大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从不曾让父母失望。后来,年迈的婆罗门过世了,迦毗黎与年老的母亲一起生活。
一次,母亲问迦毗黎:“孩子啊,你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吧!”
迦毗黎诚实地回答:“不,母亲,迦叶佛的智慧非常广大,不是我能比得上的!任何人有疑问去请教他,都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可是,我却有许多问题答不出来。因此,总是会有人嘲笑我。”
对儿子寄予厚望的母亲说:“那么你何不去学佛法呢?这样,你就不会输给他了。”
迦毗黎又诚实地说:“母亲,您不明白,一切佛法,以恭敬为本,为成无上大道,必须发恭敬心出家,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能真正体悟佛法的深义。”
听到此话,母亲有些犹豫了,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舍得让他出家呢?但她又实在想让儿子成为全天下最聪明的人,于是说道:“好,我就让你去出家学佛,可是我们约定在先,一旦学成了,你就要赶快回来孝顺我。”
单纯诚实的迦毗黎进入了僧团,开始研读佛法,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了解了经典的道理。每隔一段时间,他的母亲就会去探望他,并满心期待地问:“孩子啊,你现在学得怎么样了,可以胜过迦叶佛了吧?”可是诚实的迦毗黎一次又一次摇头。
终于有一天,失望的母亲忍不住对儿子说:“我教你一个可以成为最聪明人的方法!听着,以后只要有人说法胜过你,你就用不屑的口气回骂他‘你们真是太愚痴了,没见识!比猪头还不如……’
这样,就没有人敢再说下去,也没人再敢讥笑你了。你就是最聪明的人了。”
诚实天真的迦毗黎受到母亲的诱惑,加之想到自己如此努力还是不能赶上迦叶佛,心里不免急躁了起来。从此,他真的开始用骂人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不足,来回击别人的嘲笑。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原本纯真、诚实、善良的迦毗黎,变得愈来愈傲慢,愈来愈口恶。他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动物来骂人,甚至用这些来侮辱圣者。
最终,迦毗黎招感堕为水族的恶果,身上长满了百余颗畜生头。
而她的母亲也下了地狱,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聪明才智随然可以带来荣耀,但是却无法克制恶念对任性的侵蚀,千万不要轻信那些可以使自己变得堕落的秘方,相反要时常反省、化度自心的迷惑。
弘一法师曾启示大众在生活中开悟自己,他说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现自己的过失就是开悟。悟了才能改过自新。自己有过失而自己不知道,有人说我的过失,若是修行人马上向此人恭敬顶礼;迷惑的人听了,马上就发脾气。
身是假的,心是真的。身比作佛堂,心比作佛像,心不可动。一个人独处也是如此,在热闹场面心仍不动,赞叹毁谤亦不放在心里,心永远是定的。心中无事就不夹杂,净念相继就不间断。
像水一样至柔克刚
水绕山而行,遇海而入,遇到分水岭就分流开来,遇到汇合口就汇聚一处,它的不固执,它的筋骨柔顺让它川流不息,永远充满生机。
弘一法师在讲到随缘而变时,就非常赞同佛眼禅师对于随缘的解释:“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他向大众解释道:“报指身体,缘指这一生遭遇的环境,我们这一生的境遇,全是虚幻不实的。觉悟的人生活随缘就自在了;不觉悟的人造作强为,以自己的心意为所欲为就是造业。虚幻的世间无常,人命苦短,祖师们嘱咐我们随家庭之丰俭,安分度日,无论苦乐顺逆均属三世因果。”
觉悟之人心中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心清净不动。佛弟子大迦叶尊者修苦行,心地清净,智慧圆满。善财童子生于富贵家庭,心中亦如如不动,不为环境所转,此之谓道在其中,道是觉悟的心。
在生活与环境变化之中,被环境所转而不能觉悟就应当忏悔,自己努力悔过。一切随时、随性、随悲喜才是心性通达的最高境界。
寺院的地面到处盖满了枯黄的小草,小和尚觉得很难看,于是对师父说:“我们重新种些草吧!”
师父回答道:“不急,随时。”
终于到了播种的季节,老和尚和小和尚开始忙碌着种草。
“不好了!师父,好多种子都被吹走了。”小和尚惊恐地喊道。
老和尚笑了笑说:“没关系,吹走的大部分都是空的,就算是洒在泥土中也不会发芽的。一切随性!”
这时候,飞过几只小鸟啄食草粒。
“真要命!师父,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跺脚。
老和尚依然笑呵呵地说:“没关系的,草粒多着呢,吃不完的。
一切随遇!”
半夜时分,一阵暴雨铺天盖地倾泻而下。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惊叫道:“师父,这下可全完了,草籽基本上都被大雨冲走了!”
老和尚走过来,缓缓地说道:“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一切随缘!”
一个星期之后,原本光秃秃的地面上居然长出了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点点绿意。
小和尚高兴地拍手欢呼。
师父看到后说:“随喜!”
为人处世之道就是不要刻意地去强求,去改变任何人或者物,正所谓“遇事强求,徒伤感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要顺其自然,不抱怨、不躁进、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
这是一种大觉悟,只有心性旷达才能以柔克刚,以智胜勇,人生才能顺畅圆满。
心如止水才能抵抗诱惑
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一路奋斗,但当你置身于名利场上之时,当你面对孰轻孰重的抉择和金钱的诱惑时,只有心如止水才能不被诱惑俘获。
弘一法师如此评价世间的金钱、名利与浮华生活:“自古以来世间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许多罪恶,此迷惑颠倒之人所喜爱,真正觉悟的人不要。纵然得到也不要,为避免祸害,成全功德,有利与大家享受。仔细想想道理不难明白。人在世间一切享受够用就行了,衣服够穿就行了,吃能吃多少?住房能遮避风雨就行了,不必大厦别墅。在美国我见过很大的住宅,设备豪华,我在里面坐坐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但是主人苦了,为收拾房子,操心受累,受很大压力,所为何来?聪明人应不做糊涂事。”
大师对俗世的生活如此评价是教化世人追求生活上的简单和内心的圆满。他用故事教化世人要克制自己,不贪心才能获得圆满。
很久很久以前,悉达多太子来到一棵菩提树下,面向东方,端坐于用吉祥草制作的菩萨座上,并发誓:“如果不成佛道,终不起于此座。”
经过了四十八天的静思冥想之后,太子终于证得大神通。就在这时,菩萨座所涌现的祥光瑞气将魔宫遮蔽住了,惊动了魔王波旬。
波旬得知悉达多太子修成了菩萨道,万分震怒,立刻派出魔兵魔将前去破坏太子的修持。
魔王先派遣了三个妖艳的魔女,企图用美色来诱惑太子。魔女使尽种种媚态,说尽了甜言蜜语,劝请太子回宫继承王位,享受荣华富贵,不要在这里苦苦修行,但是太子始终不为魔女所动。
为了给骚扰他的三个魔女一点教训,悉达多运用神力将魔女变成了满脸皱纹、丑陋不堪的老太婆。三个魔女用尽了所有的魔力,仍然无法恢复原貌,于是跪在悉达多太子面前流泪忏悔,恳求太子慈悲救度,还她们美貌。
得知美人计失败之后,魔王怒火冲天,亲自率领众多魔兵魔将,前来找太子兴师问罪。
太子平静地对波旬魔王说:“我过去广修功德,供养无量诸佛圣贤,福德智慧不可思议,并不是波旬你的魔力所能摧毁的!”话音刚落,只听到轰然巨响,刹那间,魔王应声倒地。其他魔兵魔将见此情景,一齐下跪,虔诚地对太子求哀忏悔,希望能悯念他们的愚痴无知。
太子以慈悲为怀,原谅了他们。
最终,太子经过精心修行,突破了各种考验,修成正果。
世间人也要经受得住生活的各种诱惑,坚定自己的信念,加强自己的定力,不要轻易为欲念俘虏。只有坚持操守,坚持原则,才会使你的道德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升华,成为一个更加受人尊敬的人。
修一颗通灵之心
人生在世总是经受很多考验,纸醉金迷</a>的生活容易迷惑人们的心智,让生命中那颗通灵的自然之心沉睡。
在繁忙过后的瞬间,我们要学会卸下疲惫的重担,让心灵回归通灵的自然之性。
弘一法师在讲授佛法时曾借仁潮禅师的几句话道出世间的浮华真假:“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翼,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
琐指琐碎,微不足道,即指芸芸众生。营营是忙碌不停,等于蚊虫在器皿中乱飞乱撞。化是变化,生死是变化,化海即六道轮回,何时才能有个头绪。人生实在是梦中之梦,等证到罗汉果,才恍然大悟,知道已往乃是一场梦。明心见性,证得法身大士,想到从前作罗汉时也是在做梦。六道众生把假的当作真的,从未悟过,假如不是世尊把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怎会晓得。
有时候人们无法让自己的内心保持通灵,是因为无法放下心中的负担,放下既是佛,放下就是回归原始的自然之美。一个叫黑指的婆罗门运用神通,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说:“放下。”
于是婆罗门将左手的花瓶放下了。
佛陀又说:“放下。”
于是他又将右手的花瓶也放下了。
可是佛陀依旧重复那句话:“放下。”
黑指婆罗门不解地问道:“佛陀,我已经两手空空了,您怎么还让我放下啊!”
佛陀微笑着说:“我叫你放下的并不是手中的花瓶,而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将这一切都放下时,就会得到大解脱。”
黑指婆罗门顿悟。
人生中我们该放下的东西太多了,事业、爱情、家庭、金钱、荣誉……
但是“放下”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也正是这样,很多人过得很痛苦、很累,所以,必要时“放下”其实是通向幸福、得到解脱的最好捷径,也是通向心灵自由的桥梁。
好心态是一种定力
心态决定人的行为,人若想有超然的定力,必然要有超然的心态,好心态是一种定力,是来自人们内心的超然与宁静。
弘一法师在回答善友们如何看待妄想这一情绪时,他引用了莲池大师的一句话来向善友们解释:“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这句话说出了世人的心态:天冷的时候,总想夏天好过;天热的时候,又想冬天多么好,总没有舒服的日子。如果去掉妄想,心就安定,心安才会没有烦恼。
没有烦恼的人生,充实的人生才更有意义,佛家修佛,修得就是一份平和之心。
佛光禅师的大弟子大智外出参学二十年归来后,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经历,最后大智问道:“师父,二十年过去了,您老人家一个人还好嘛?”
佛光禅师回答说:“很好,每天忙着讲学、说法、着作、抄经,生活的很惬意,也很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师父,您也别太操劳了,应该注意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早点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说。”
第二天清晨,大智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地听到禅房里传出师父诵经的木鱼声。
白天,佛光禅师接待了一批批来礼佛的信徒,给他们讲说佛法。
晚上,他开始拟定教育僧众的教材,总有忙不完的事。
大智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有一段闲暇时间,于是急忙跑过去问:“师父,这二十年来,您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可怎么一点也不显老啊?”
佛光禅师笑着说:“我忙得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年龄呀!”
人活得就是个心态,有的人年纪轻轻,但是心力衰退,心早已经老了;有的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心力旺盛,精神饱满,老当益壮。心老,人必老;心童,人必年轻,所以要以年轻快乐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一切。好好地活,争取多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比珠宝更珍贵的是智慧
人如果迷失在金银财宝中,就失去了其他直觉,若不回头反省,就会做了金银珠宝的奴隶,永远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弘一大师在一次讲经说法时,以了凡大师之言点化世人:“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a>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过恶,过是罪过,恶是恶习气,即前面所说的宿业。其征兆是神志不清,容易忘事,无事时自生烦恼。或看到有道德有学问的正人君子,即觉得自己卑不足道;或听到正法时听不进去;或送礼与他人,反而受人奚落,或糊梦颠倒,语无伦次;都是过去的孽障所致。
如有任何一项,即应改过自新,不要自误。
人们只有不断反省自我,追求内在的真性情,才能做到不自卑、不烦恼;才能够心态怡然。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是南印度婆罗门贵族,是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后来由于机缘巧合遇到般若多罗,为祖师所器重而度化出家,改名菩提达摩。
达摩祖师未出家以前,超群的才智已经显现。有一次般若多罗尊者指着一堆珠宝问达摩三兄弟:“世上还有比这些珠宝更好的东西吗?”
大哥月净多罗回答道:“这些珠宝是我们王者之家最为珍贵的,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呢?”
二哥功德多罗也回答道:“我也没有见过还有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东西。”
菩提多罗笑着说:“我认为两位哥哥说得不对,这些珠宝没有任何价值!”
两位兄长责问道:“为什么这些珠宝没有价值呢?那么你觉得有价值的宝物是什么?”
菩提多罗说道:“这些珠宝不了解自己的价值,只不过是一些没有知觉的东西而已。佛法真理才是宝物。真正的宝物是由人们发挥出来的智能,不仅能自照,而且还能区分各种形形色色的珠宝,更能分辨世间的一切善恶诸法,所以真正最尊贵的应该是无上真理的法宝。”
佛法具有真心本性,金银珠宝有毁坏的时候,真心本性没有毁坏的时候,所以,对稍纵即逝的东西不要有太多的欲念,应该把心思花在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上。真理永远不会毁坏,真心本性才是人世间最珍贵的财宝。
心量放宽人生通达
世事无常,人生难料,有时候你觉得暗淡无光时,却峰回路转,重见光明。有时候你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前面是悬崖峭壁。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只有把心态放宽,人生之路才会通达无阻。
曾有善友问弘一法师,如何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如何走出眼前的困境。法师教化说,“人心自通达”,并将藕益大师的“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这句话阐释于众善友。
大师详言,“此观是人生观、宇宙观。我们心量太小,只想到自己或家庭以及亲戚朋友,现在有心照顾亲戚朋友的已经很少了。心量小绝不能超越六道,也绝不能往生净土。《无量寿经</a>》上说:三辈九品往生均要发菩提心,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是一向专念,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这两愿非常重要,菩提心是真正觉悟之心。觉悟世间无常,生死事大,人生真苦,极乐真实不虚,依佛教诲,老实念佛决定得生。除一句‘阿弥陀佛’外,把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越十方、通达无碍的宇宙观。”
出家人直说念佛,世间之人虽不求佛,但这种一心求佛的豁达心境和执着精神还是必须具备的。在我国历史上,佛法也曾一度遭遇劫难。唐武宗毁灭佛法时,岩头禅师偷偷缝制了一套俗装,准备到万不得已时应变突发事件。后来,朝廷强令僧尼还俗,有名的高僧纷纷被逮捕判刑。
为了躲避苛政,岩头禅师穿了俗装,戴着帽子,悄悄地躲到了一个在家修行的尼姑佛堂里。当时尼姑正在斋堂吃饭,岩头禅师大摇大摆地走进厨房,拿起碗筷也开始盛饭。
一个小尼看到了他,立刻告诉了尼姑。尼姑拿着棒子来驱赶,却发现是岩头禅师,于是便说:“原来竟是岩头禅师,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岩头禅师不慌不忙地说:“形可变,性不可变。”
后来,大彦禅师见到岩头禅师时,他正在门前拔草。大彦禅师戴着斗笠走了过来,站在岩头禅师的面前,用手敲敲斗笠说:“禅师还记得我吗?”
岩头禅师抓起一把草,朝着大彦禅师扔了过去,不快地说:“世事变化无常,想不起来了。”
大彦禅师不肯让步,说道:“世事无常,但是法性永恒,你怎么可以不认账呢?”
岩头禅师一听,有些不悦,起身打了大彦禅师三拳。
大彦禅师整好行装后准备进僧堂,岩头禅师缓缓地说道:“不是已经寒暄完了吗,根本没有再进僧堂的必要了。”
大彦禅师听了之后,立刻转身走了。第二天一大早,大彦禅师又走进了僧堂,刚进门,岩头禅师立刻从法座上跳下来,一把抓住他的衣襟道:“你快说,哪里才有不变。”
大彦禅师也一把抓住岩头禅师,说道:“形可变,性不可变!”
说罢,两人捧腹大笑起来。
不管经历多少变故,都要保持真心不变,只要心念不变,不管多少沧桑,你还是你。
一个人的信念和理想是绝对不能丢弃的东西,只要自己的梦想不破灭,生活就会有激情、有希望。任何时候,尤其是危难之时,一定要将心放宽,内心的豁达将帮助你走出困境,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