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身心之间的关系(中)

3个月前 作者: 梁漱溟
    此章就前章第(八)所言身心一体相联,往复相通,而身为阴极,心为阳极,性向各有所偏的那些话,重加申说。往者亡友卫西琴先生(1)(卫西琴(Westharp)原为德国人,后改隶美国籍,以倾幕中国古代文明,用中国文字更名曰卫中,字西琴。其学盖自音乐而入于人类心理研究,更尚谈教育问题。详见愚所作《卫西琴先生传略》一文,此不多及。卫先生著作甚富,大抵为其在外国文言学校时以中国话口授于人笔录而成,意义多半晦涩难于通晓。此一半固由其理致幽深,更一半则用词造句,自成一种偏僻习惯,不合于通常中国语文。兹所介绍者只我领会所得其二三而已。)于此特著见地,兹即介绍其学说大意于次。


    (一)先说此学根本观念:很明显,一切生物都是活的,都有力量能有所改变显示于外。其中动物又显然较其他生物的力量为大。而力量更强大更高等又莫如人类。活人虽有此无比的大力量,但人死了,只一具尸体,即失去原有力量。死尸仅仅是物质。物质恒处于被动,虽缺乏力量,却仍有其力量。总起来可以说,宇宙一切都是物质,都是力量,不过力量大小高下千差万别不等而已。


    (二)就人来说,男女力量是不相等的,而且是极不相同。这种不同,乃是出在身心之间往复相通的根本流向上男女彼此互不相同。具体指出说:女子以身为主,从身到心是其第一根本流,而从心到身居于第二;前者为正,后者为副。男子恰相反,心至乎此身,从心到身是其第一根本流,而从身到心居于第二;前者为正,后者为副。--以上是从其力量活动上(非从表面)认真分析来看的。


    (三)上面的话须待稍加说明于后。


    远从生物进化上看,男女两性身体原初是一个不分的;从现在生理构造上看,男子身体内有女性的部分,比如两乳;女子身体内有男性的部分,比如阴核。在体形上看,男子身体是往外的,女子身体是往内的;在体力上,一般说男子强过女子。所有这些都不过是物质表面。单从物质表面看,看不出人怎么优胜于动物。人类之所以优胜,要必从力量比较上乃得认识。此突出优胜的力量则在其特别发达的大脑所开辟出来的心思活动。譬如人类的那些伟大事功、卓越创造,固然无一非完成于身体活动,而这些表见于外的身体活动却一一出自内里深隐微妙的心思。首先是心思经由身体而有所识取于外,后更从心思运用着身体而有所施为于外。就身心两端而论,不妨说身主于受,属阴极;心主于施,属阳极。说施便有主动意味,但说受却非就是被动。生物都是活的,人是活物中最活的;感受之在人莫谓竟是被动于外。应须知,施中随有受在,受中原有施在。身心往复相通的话,既可粗略地看待,更宜精密察识之。


    (四)身心的位置关系正要这样来理会:身外而心内,心深而身浅,心位于上端,身位于下端。觉受由外入内,施应从上达下,其间往复交流还有不少深浅等差可言,不总是一样的,更非人人都一样。这就为两端之间原有着可以伸缩的不小距离(就动物说,这距离几乎等于零,其所以不如人者在此)。


    (五)正为身心间的距离远近深浅决定着一个人的力量之大小,而女子身心间的距离天生来均不及男子那么深远,所以上面说男女力量是不相等的。若问:何以在女子这距离较为浅近?此不难知。女子担负着创造人类幼体的天赋任务,当其身体长成熟有月经来之时,每月总有七天乃至十天不得舒服自在,及至结婚怀孕,其受累更深重。分娩后自乳其儿,每因心理影响(特如恼怒忧煎等)随有变化见于乳汁中,可知其身心相关如何密切。盖在女子,身体势力是天然大过其心的,心恒受到身体势力的牵掣影响,超脱不开。在她们一生,除开这中间一段--从月经开始到年老停经不能生育为止大约三十年或稍多的一段--只在其前或其后是女子而不十分那样女性时候可轻轻松些。


    (六)从寻常所见事实便可证明上面的话。请看妇女不是比男人容易哭容易笑吗?妇女不是每每比男人胆小吗?再试留心看,每遇群众会上,男人一堆,妇女一堆,总听到妇女堆中说话声多音高,不是吗?俗常说“妇女心窄”,正为其身体势力大,身心间的距离近,禁当不住外来剌激。剌激(受)反应(施)之间迫速轻率,殊少深沉回旋于内之致。如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学家善治歇斯底里症(hysteria),而患者极大多数是妇女者其理正在此(1)(尝闻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友人闲谈,他们在医学院任职或实习的男女同学很多是二十多岁快要结婚的。谁若遇有不幸失恋的事;当其临床治病时,因为心神萦绕不宁,一般说均不能很好地尽心业务工作。但在男子仍能工作下去,在女子竟然不能工作了。工作就会出差错,发生事故。)。


    (七)不难看出,人从初降生到年齿渐长,身心关系随时在开展变化中。大要言之:初时心隐于身,身心浑然不分,其后则一面由于大脑机体发育慢慢完足,又一面因在社会接触增广,经验繁富,心思乃日见茁露活动,从婴儿而童年,而少年,而青年,身心之间不同程度地浸浸疏离起来。后此进趋老成练达,乃更见从容沉稳。


    这里还须留心人的资格各有不同,上面所说发育开展可能有迟有早。再则,当儿童时期便可见出男女有所不同。譬如五六岁女孩往往表见能干灵巧过于其同年男孩;但再过十年二十年之后,男的才思往往又非其同年女子所及。能干灵巧是说其应付具体事务的能力,属于身体力量,亦称感觉力量。才思则于某些抽象学习能力上见之,属于内心力量,亦称精神力量。


    末后还应该点明:人类生命既然为自然界最伟大最高级的力量,而论力量男子又大过女子,那么,宇宙间力量的最高峰就在成年男子的心--精神力量。


    (八)在前说过,力量就是能有所改变显示干外的;从人类力量说,即是能有所创造表现。人类社会文化自古及今不断地有所发明、发现而前进无已,正是靠着一时一代群众的这种数不尽的创造而来。人生所贵就在有所创造。然而男子女子却不一样。女子所贵在创造--孕育--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新人(小孩)。此事却非男子所能为。男子总是创造一些身外的事物:一件艺术品,一文学作品,一种科学发明,一哲学理论,一伟大事功……如是等等。说男子力量大过女子的话,就是说在这方面的创造力女不如男。因为这种种创造虽须得精神力量和身体力量同样发挥,却要必以精神力量(心思)统率身体力量则成其功。男子力量不是以心为正身为副的吗?其在以身体力量为正而心为副的女子来说,对于这种种创造比较差些乃是天然之事。试数一数几千年中外过去历史上伟大思想家或事功方面的伟大人物里,有几多个妇女呢?然而任何伟大思想家或其他各样伟大人物却无一不是女子所创造--所生育。就女子力量为一切伟大创造力的根本源泉具有决定性而说,则女子力量固有其贵重过男子的力量一面,不是吗?


    (九)不徒从表面形体来分别男女,而更从根本力量上认识男女天生的互不相同之后,则在其后天教育上和职业工作上男女不当强同,便是十分明白的事理。教育应是让生性不同的力量各自得到培养成长,工作则应是让不同的力量各得发挥以尽其天职。然而世俗见不及此,男女教育、男女工作职业率多强求其同。此因近世力反先时封建陋俗歧视女性之所为,不免多所矫枉,实不符合科学客观真理。(1)(前于第八章曾批评Man,theunknown一书之未善,然其书中却不少可取资料,如其力陈男女两性之不同即一例也。兹就王世宜译本《身体与生理之活动》一章略摘如次:


    性腺能加紧生理上心理上与精神的活动。(中略)睾丸与卵巢具有极其重要的机能。它们产生阳细胞或阴细胞。同时它们分泌一种物质到血液中,使细胞组织体液与意识或呈阳的特性或呈阴的特性,并且予一切机能以它们的密度--紧张性。(中略)卵巢的寿命较短,而睾丸到老年还能以活动,所以老年妇女远不同于老年的男人。


    男女的差别起于细胞组织本身的结构,以及女人全部有机体饱涵卵巢所分泌的一种特殊的化学原素。(中略)事实上,男女之间有极深远的差别。女子体中每一细胞都印有女性的记号。她的器官也是如此,她的神经系尤其是如此。(中略)我不能不就其本然加以接受。


    母体在全部怀孕期间时刻受胎儿的影响。母亲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总不免因胎儿而起变化。(中略)我们不应以训练男孩的智力体力的功课来训练女孩。亦不应以鼓励男孩的志趣来鼓励女孩。教育家对于男女两性特具的身体器官、心理特性以及他们天然的机能应该大加注意。)


    (十)说身体力量不等于说身体。认真地说,深功地说,身体力量是身体创力,即创造身体之力,即男子的或女子的生殖力量。说精神力量,非第因其力量发之自心,而实为有别于身体力量而说的,即说它是创造除人类幼体外一切大小事物的那种创造力,此种创造力男女皆有之,但在男子更优胜于女子。


    (十一)男子的精神力量不论如何之大,要非其身体力量同样大,他将不是一个能作大事的人。譬如胆气壮盛,勇于作为,跃跃欲试,若能涵盖一切的那种气势,即属身体力量。(2)(身体的力量即创造身体的力量,对于一个人的智勇均有密切关系。《人之奥妙》一书富于科学知见,其中有如下的话:要理智充分发挥它的威力,同时需得两种情形,一是发展完善的生殖腺,二是性欲暂时受到节制(见王世宜译本第148页)。这与卫先生学说完全符合。)


    精神力量、身体力量充沛能作大事的人,我们就谓之大人物。每个男子当其年届发情时期(青年时期)都接近于大人物,特富于创造力。


    (十二)如前说,男子力量以发之自心者为其第一根本流,女子以本乎其身者为第一根本流,在年幼时是不甚明显的。但当其发育成长各届发情期时,男子力量的第二流(身体力量)活动起来,其心比任何时候更往外活动;女子力量的第二流(内心力量)活动起来,其感觉比任何时候更往里活动,可以譬喻说:此时男子的感觉第一次回家(觉醒起来),此时女子的心思第一次出门(萌动起来)。这男子回家的感觉力量,女子出门的内心力量,在情Q欲Y发动时容易被认得出,乃由此时男女力量都有两流对比可见的缘故。这就好比当人正出门或正回家的时候,访问他们是容易遇见的机会那样,殊有助于吾人学理之讲明。


    (十三)人的力量大小高下各不相等,一个人亦且时时有所不同。称之曰伟大力量,兼涵高等之义;盖言其精神力量、身体力量同优俱胜者。但在力量高等的,却不必同时为力量大的;此以优于心思者,其身体力量或不足相副。心身力量虽相关系,但不定优则同优,胜则俱胜,其间申绌变化不可计数。要而言之,力量为高等,为低下,一视乎心思优劣而定。此如力量高者恒表见:从容,细致,周密,精确,文雅,温和,蕴藉,轻妙,灵活,优美,……如是种种。反之,若迫促,粗糙,粗野,粗疏,粗暴,冷漠,板硬,尖刻,笨重,钝拙,……则为力量低等之表见。力量低等与缺乏力量每相联。


    (十四)人的力量最能改变环境,创造新事物,愈有力量愈不怕困难;反之,畏难退缩即见出其力量衰微。凡图眼前一时省力的做事法,或为少麻烦竟尔免除其事者,或唯务袭取模仿他入者,或唯贪图享用现成财物者,大都可以如是观之。观看一个人如是,观看一社会,一民族更加如是。(力量衰微率由于其社会上婚姻不对和教育不对而来。)


    (十五)如前说,人生贵有所创造。但究其实,何者为创造,何者不足言创造,只是相对比较的,非可截然划分者。以画家作画为例,拙巧优劣之间只有数不尽的等差,并无一定沟界。其拙劣之品,浪费纸墨,直可谓之破坏。此犹其事之小焉者。试留心阅历人世间事,原非蓄意破坏而卒落于破坏者岂可胜数?寻求其故,则咎在人的力量低下而已。是故让人的力量趋进于高等,实为广兴创造之本。前云:力量为高等,为低下,一视乎心思优劣而定;然则人心之重可贵也昭昭矣。


    (十六)世间至可宝贵者莫如人,人之可贵在此心。然心之显其用却一息不得离乎此身。人心之能有任何创造者,必先从感觉不断地接取乎事物,累积吸收为创造所需的资料,而整理之,溶化之。整理溶化--经验总结--便是创造。其卒有创造成果在此焉。当最后成其创造之功也,正不知经过多少次从外达内,由上而下,既施且受,受而又施,种种往复活动矣。是心讵曾一息得离乎身哉!


    (十七)但心身相联通固有距离,此便伏有着险关危机:心有可能偏远乎身而多枉动,身有可能偏远乎心而多盲动,亟须当心注意。兹试分别指点之。--


    原夫经验总结就是所谓学问,恒寄托于语言文字所撰成之名词概念上,又著录于书册以资传播。此盖以身通心、心通身的成果更去发展人们的创造活动,推进着社会文化的。却有人误以多读书为学问,此即心思偏远乎身而多枉动之一种事例,有悖乎身通心、心通身的原理原则,其结果就不可能以解决他所遇到的什么问题,实有所创造。似此假学问世上多得很,自误误人,亟须戒避。


    又如流行于世的许多名词概念(或观念)不一定都出于经验总结,代表着实际事物(事理),只是从乎某些情感要求而臆想虚构出来,用以应付生活中问题的,像在人类社会文化幼稚、经验知识不足的社会那许多宗教迷信,不正亦是心偏远乎身种种枉动的产物吗?


    身偏远乎心而失之于盲动者,主要亦有两种。一种是未假思索,发乎一时冲动的莽撞行事、粗鲁动作。更广泛的说,则凡缺乏自觉的言动皆可属于此。另一种是行事缺乏(自觉)主动精神,徒尔惯性地沿袭传统文化的轨范礼仪,掩蔽其力量衰微低下之实质者。此在古时曾有高尚优美文化的中国社会,最容易看见。(1)(关于卫西琴先生学说之介绍暂止于此。至其有关男女两性婚姻、两性教育的许多见解主张,实为一极重要部分,既不易通晓又与吾书此章题目不切合,即略去不谈。)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