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年表
3个月前 作者: 马叙伦
庄子</a>年表序
庄子生卒,书阙不可考。史记</a>庄子列传云:周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又云: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然梁惠王二十九年,齐宣王始立,又三年,为楚威王元年。威王立十一年卒。(六国表)威王聘周。不知在何年。计其卒于十一年,当梁惠王之后六年。(今史记六国表梁惠王卒于三十六年,楚威王十一年为梁襄王六年者,此司马迁</a>误以惠王卅六年更元为卒,而以更元年至十六年为襄王,多哀王一世。前儒据竹书纪年</a>及世本正之,是也。)齐宣王之十四年,犹同时也。周能致楚聘,必已三、四十岁,本书于魏文侯、武侯皆称谥,(田子方、徐无鬼)而于惠王初称其名,(则阳)又称为王,(山木)是周之生或在魏文侯、武侯之世,最晚当在惠王初年。本书称宋王者再,(列御寇)宋君偃以十一年自立为王。(宋世家)当魏襄王之元年,楚怀王之十一年,齐湣王之六年,韩惠王之十五年,秦惠文王之更七年,赵武灵王之八年,燕王哙之三年,而本书载之哙让国事,(秋水)燕哙让国子之在五年,国绝在八、九年。当宋已称王之后六、七年矣。本书又有公孙龙</a>,(秋水)龙为平原君客,平原君为赵相,在惠文王时。本书亦有周见赵文王,(说剑)是周于赵惠文王之世犹存。然前贤谓让王至渔父四篇皆伪作。所谓庄子以说剑见赵文王者,不可信。固然。然本书载「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徐无鬼)惠施以梁襄王十三年失相之楚。(楚策及六国表襄王十三年,今表内为哀王十三年。)当赵武灵王之二十年,施未必即死,假令施死于十年内,即当赵武灵、惠文之间,是周得见赵惠文与公孙龙也。本书载事无后于此者。使周生梁惠王之初年,至赵惠文王之初年,已七八十岁,略与孟子</a>、荀卿之年相若矣。本书载宋王事,皆其国强暴盛之际,亦适当赵惠文王时,意周不及见宋之亡者,故表以齐灭宋而止。周,蒙人。蒙于战国为楚邑。(艺文志注:宋人者,蒙本为宋邑。经典释文</a>云:梁国蒙县人者,汉地理志蒙属梁国也。)而生梁惠王之初年。故表始成元年。其齐、楚、梁、韩、赵、秦、燕,并以本书所及而复当周之世者登焉。若周则其共主也。大略如左,以俟后之君子复能详之。
庄子年表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烈王七年
宣王元年
威王十年
惠王二年
庄侯二年
成侯六年
献公十六年
桓公四年
剔成元年
显王元年
二
十一
三
三
七
十七
五
二
二
三
十二
四
四
八
十八
六
三
三
四
十三
五
五
九
十九
七
四
四
五
十四
六
六
十
二十
八
五
五
六
十五
七
七
十一
廿一
九
六
六
七
十六
八
八
十二
廿二
十
七
七
八
十七
九
九
十三
廿三
十一
八
八
九
十八
十
十
十四
孝公元年
文公元年
九
九
十
十九
十一
十一
十五
二
二
十
十
十一
二十
十二
十二
十六
三
三
十一
十一
十二
廿一
十三
昭侯元年
十七
四
四
十二
让王篇:「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a>见昭僖侯,僖侯有忧色」。案:吕氏春秋</a>任数篇:「韩昭厘侯视所以祠庙之牲,其豕小。申不害</a>闻之」。高诱</a>注:「申不害,昭厘侯之相也」。史记韩世家「申不害为韩昭侯相」,则昭厘侯即昭侯。此作昭僖者,古书僖、厘二字通用。诗蟋蟀序,「刺晋僖公也」。史记作厘侯,是其例证。(韩策亦作「昭厘」)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十二
十三
廿二
十四
二
十八
五
五
十三
十三
十四
廿三
十五
三
十九
六
六
十四
十四
十五
廿四
十六
四
二十
七
七
十五
十五
十六
廿五
十七
五
廿一
八
八
十六
十六
十七
廿六
十八
六
廿二
九
九
十七
则阳篇:「魏莹与田侯牟(释文:「魏莹,郭本作罃,今本多作莹。司马云:『魏惠王也』。与田侯,一本作田侯牟。司马云:『田侯齐威王也,名牟。桓公子』。案:史记威王名因,不名牟」。俞樾云:「田齐诸君无名牟者,惟桓公名午,与牟字相似,牟或午之误,然齐桓公午与梁惠王又不相值也」。案:陆本无牟字,司马说不知何据。或误以桓公名为齐威王名,转写复误为牟耶?若是,则一本作田侯牟者,牟字是后人加矣。)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雠,衍清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威王从之。其后驺忌与田忌不善。公孙阅谓驺忌曰:『公何不谋伐魏?田忌必将。战胜有功,则公之谋中也。战不胜,非前死则后北,而命在公矣。于是驺忌言威王,使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郸拔。齐因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是此云「忌也出走」,谓驺忌也。(本书成玄英</a>疏云:「姓田,名忌,齐将也」。非是。知者,田忌将在外,不得云:「拔其国,忌也出走。)称田侯者,齐未王也。从始事言。则阳篇又云:「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释文:「惠子,惠施也。戴晋人,梁国贤人,惠施荐之于魏王」。秋水篇:「惠子相梁」。释文云:「相梁惠王」。吕氏春秋</a>滛辞篇:「惠子为魏惠王为法」。高诱注:「惠子:惠施,宋人,仕魏,为惠王相也」。不屈篇惠王谓惠子曰:「上世之世,有国必贤者也。今寡人实不若先生,愿得传国」。开春篇:「魏惠王死,将葬,天大雨雪。群臣欲缓葬。太子不肯。群臣莫敢谏,而告犀首。犀首曰:『请告惠公』。」高注:「惠公,惠王相惠施也」。魏策:惠施为齐、韩、魏交,令太子鸣为质于齐。事在惠王末。楚策: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案:仪相魏为襄王十三年,则惠子相梁惠王襄王在魏三十余年。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十七
十八
廿七
十九
七
廿三
十
十
十八
十八
十九
廿八
二十
八
廿四
十一
十一
十九
十九
二十
廿九
廿一
九
廿五
十二
十二
二十
二十
廿一
三十
廿二
十
肃侯元年
十三
十三
廿一
廿一
廿二
卅一
廿三
十一
二
十四
十四
廿二
廿二
廿三
卅二
廿四
十二
三
十五
十五
廿三
廿三
廿四
卅三
廿五
十三
四
十六
十六
廿四
廿四
廿五
卅四
廿六
十四
五
十七
十七
廿五
廿五
廿六
卅五
廿七
十五
六
十八
十八
廿六
廿六
廿七
卅六
廿八
十六
七
十九
十九
廿七
廿七
廿八
宣王元年
廿九
十七
八
二十
二十
廿八
秋水篇:「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释文引司马彪</a>云:「龙,赵人;牟魏之公子」。让王篇:「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释文引司马彪云:「魏之公子,封中山,名牟」。案:史记六国年表魏惠王二十九年中山君为相。(魏世家在二十八年)疑即牟也。(说详札记卷十七)又天下篇:「彭蒙、田骈、慎到</a>闻其风而说之。」案:汉书</a>艺文志注:「田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千百人」。是田骈、慎到皆齐宣王时人。淮南子</a>人间篇:「唐子短陈骈子于齐威王,威王欲杀之。孟尝君闻之,使人以车迎之」。案:史记孟尝君列传,田文代立于薛,在湣王时。湣王乃威王孙也。或误以湣王为威王邪?则骈又下及湣王时矣。天下篇:「宋钘、尹文</a>闻其风而说之」。案:汉志注:「尹文说</a>齐宣王」。颜师古</a>引刘向</a>云:「与宋钘俱游稷下」。则宋、尹亦宣王时人。吕氏春秋正名篇:「齐湣王是以知说士而不知所谓士也。故尹文问其故」。则尹文亦下及湣王时矣。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廿八
廿九
二
卅
十八
九
廿一
廿一
廿九
廿九
卅
三
卅一
十九
十
廿二
廿二
卅
卅
威王元年
四
卅二
二十
十一
廿三
廿三
卅一
秋水篇:「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见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列御寇篇:「或聘于庄子」。案:史记本传合两事为一,而以楚王为楚威王,故本传又云:「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卅一
二
五
卅三
廿一
十二
廿四
廿四
卅二
卅二
三
六
卅四
廿二
十三
惠文王元年
廿五
卅三
卅三
四
七
卅五
廿三
十四
二
廿六
卅四
卅四
五
八
卅六
廿四
十五
三
廿七
卅五
卅五
六
九
襄王元年
廿五
十六
四
廿八
卅六
山木篇:「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案:释文引司马彪云:「魏王,惠王也」。据秋水篇:「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则庄子或以是时见魏王,正惠王也。然史记魏世家:「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是魏之称王自襄王始。然汲冢纪年魏惠成王之三十六年称更为一年,又十六年卒。子今王立,其叙事尽今王之二十年,时未卒,故不称谥。盖惠成王即惠王,今王即襄王也。又世本魏惠王卒,子襄王立,襄王卒,子昭王立,无哀王。前贤以二书相证,知史记误以惠王三十六年更元为其卒年,而以后元十六年为襄王之世,增哀王一世,其说极是。盖哀王即襄王,字形相近。司马迁所见世本等书,盖有误襄为哀者,因之两出耳。然则庄子所见为惠王亦明矣。梁惠王已称王,孟子亦可证。今表本史记,而著其说如此。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卅六
七
十
二
廿六
十七
五
廿九
卅七
卅七
八
十一
三
宣惠王元年
十八
六
易王元年
卅八
卅八
九
十二
四
二
十九
七
二
卅九
卅九
十
十三
五
三
二十
八
三
四十
四十
十一
十四
六
四
廿一
九
四
四十一
四十一
怀王元年
十五
七
五
廿二
十
五
君偃元年即康王
四十二
二
十六
八
六
廿三
十一
六
二
四十三
三
十七
九
七
廿四
十二
七
三
四十四
四
十八
十
八
武灵王元年
十三
八
四
四十五
五
十九
十一
九
二
初更元年
九
五
四十六
六
湣王元年
十二
十
三
二
十
六
四十七
七
二
十三
十一
四
三
十一
七
四十八
八
三
十四
十二
五
四
十二
八
慎靓王元年
九
四
十五
十三
六
五
王哙元年
九
二
十
五
十六
十四
七
六
二
十
山木篇:「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释文云:「李云:假,国名」。司马云:「林回,殷之逃民之姓名」。案:据司马说,则「假」宜作「殷」,殷即宋也。(本书亦或作商)宋人之亡,指康王偃暴其民事。又列御寇:「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庄子曰:『秦王有病』。」「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据史记宋世家:「偃自立为宋君。君偃十年,自立为王」。「四十七年(六国表作四十三年是)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此书称宋王者二,已是王偃十一年后也。又称秦王者,则惠文王也。惠文称王,楚怀王元年,亦宋康王元年也。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三
十一
六
哀王元年
十五
八
七
三
十一
四
十二
七
二
十六
九
八
四
十二
五
十三
八
三
十七
十
九
五
十三
秋水篇:「之哙让而绝」。案:史记六国表燕王哙五年,让其臣子之国。七年,君及太子相子之皆死。九年燕人共立公子平。燕世家系让国于三年后,不云五年。然云三年国大乱,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表系让国于五年,不误。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六
十四
九
四
十八
十一
十
六
十四
赧王元年
十五
十
五
十九
十二
十一
七
十五
二
十六
十一
六
二十
十三
十二
八
十六
三
十七
十二
七
廿一
十四
十三
九
十七
天下篇:「宋钘、尹文闻其风而说之」。案:宋钘即孟子之宋硁。(说见前)孟子载宋硁将见秦、楚之王,说以罢兵。是时楚为怀王,秦为惠文王。据史记楚世家怀王元年,秦惠王初称王。六国表楚怀王元年,秦惠文君十年也。宋硁并称秦、楚之王,当在惠文君称王后。楚世家怀王十一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秦本纪惠文王更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庶长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楚围雍氏。宋硁说秦、楚,当在是时。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四
十八
十三
八
襄王元年
十五
十四
昭王元年
十八
五
十九
十四
九
二
十六
武王元年
二
十九
六
二十
十五
十
三
十七
二
三
二十
七
廿一
十六
十一
四
十八
三
四
廿一
八
廿二
十七
十二
五
十九
四
五
廿二
九
廿三
十八
十三
六
二十
昭王元年
六
廿三
十
廿四
十九
十四
七
廿一
二
七
廿四
十一
廿五
廿
十五
八
廿二
三
八
廿五
十二
廿六
廿一
十六
九
廿三
四
九
廿六
十三
廿七
廿二
十七
十
廿四
五
十
廿七
十四
廿八
廿三
十八
十一
廿五
六
十一
廿八
十五
廿九
廿四
十九
十二
廿六
七
十二
廿九
十六
卅
廿五
二十
十三
廿七
八
十三
卅
十七
顷襄王元年
廿六
廿一
十四
惠文王元年
九
十四
卅一
说剑篇:「赵文王喜剑」,「国衰」。「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左右曰:『庄子当能』。」释文:「司马彪云:『赵文王,惠文王也,名何,武灵王子。后庄子三百五十年』。洞纪云:『周赧王十七年,赵惠文王之元年』。一云:『案长历推,惠文王与庄子相值,恐彪之言误』。悝,苦回反,太子名」。案:秋水篇:「公孙龙问于魏牟曰」,据吕氏春秋审应览:「赵惠王谓公孙龙曰」,又滛辞篇:「赵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孙龙」。龙与惠文王同时。本书载公孙龙,则庄子与惠文王正相值。然赵世家惠文三十三年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则不名丹。俞樾谓此是不得立者,或然与?或即长安君。魏策有太子鸣,而魏世家惠王子唯太子申及太子赫名,亦其例。
周
楚
齐
魏
韩
赵
秦
燕
宋
十八
二
廿七
廿二
十五
二
十
十五
卅二
十九
三
廿八
廿三
十六
三
十一
十六
卅三
廿
四
廿九
昭王元年
厘王元年
四
十二
十七
卅四
廿一
五
卅
二
二
五
十三
十八
卅五
廿二
六
卅一
三
三
六
十四
十九
卅六
廿三
七
卅二
四
四
七
十五
廿
卅七
廿四
八
卅三
五
五
八
十六
廿一
卅八
廿五
九
卅四
六
六
九
十七
廿二
卅九
廿六
十
卅五
七
七
十
十八
廿三
四十
廿七
十一
卅六
八
八
十一
十九
廿四
四十一
廿八
十二
卅七
九
九
十二
廿
廿五
四十二
廿九
十三
卅八
十
十
十三
廿一
廿六
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