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卷十三 异端
3个月前 作者: 朱熹
13·1、明道先生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杨氏为我,疑于义。墨氏兼爱,疑于仁。申韩则浅陋易见,故孟子</a>只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也。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杨墨之比,此所以为害尤甚。杨墨之害,亦经孟子辟之,所以廓如也。
[译文]程颢</a>说:杨墨的危害,比申韩(法家)更严重。佛老(佛教和道家)的危害,又比杨墨更严重。杨朱主张为</a>我(极端个人主义),这有违于义。墨子</a>主张兼爱(无差别的爱),这有违于仁。申韩(法家)的学说浅薄且容易看出其弊端,所以孟子只批判杨墨,因为他们的学说迷惑世人太严重了。佛老的学说言辞接近道理,又非杨墨所能比,所以它们造成的危害尤其严重。杨墨的危害,也经过孟子的批判,所以(他们的学说)被廓清得差不多了。
13·2、伊川先生曰:儒者潜心正道,不容有差。其始甚微,其终则不可救。如"师也过,商也不及",于圣人中道,师只是过于厚些,商只是不及些。然而厚则渐至于兼爱,不及则便至于为我。其过不及同出于儒者,其末遂至杨墨。至如杨墨,亦未至于无父无君。孟子推之便至于此,盖其查必至于是也。
[译文]程颐</a>说:儒者应该潜心于正道,不容有丝毫偏差。开始时可能很微小,但最终可能无法挽救。比如“师也过,商也不及”,在圣人的中庸</a>之道中,子张</a>(师)只是过于宽厚,子夏</a>(商)只是不够宽厚。然而,过于宽厚会逐渐走向兼爱,不够宽厚则容易走向为我。他们的过与不及都源于儒者,但最终却走向了杨墨的极端。至于杨墨,他们也未至于无父无君的地步。孟子将他们推向这个极端,是因为他们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13·3、明道先生曰: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子在所亲,即君臣而君臣在所严,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此道所以不可须臾离也。然则毁人伦,去四大者,其外于道也远矣。故"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若有适有莫,则于道为有间,非天地之全也。彼释氏之学,于"敬以直内"则有之矣,"义以方外"则未之有也。故滞固者入于枯槁,疏通者归于恣肆。此佛之教所以为隘也。吾道则不然,率性而已。斯理也,圣人于易备言之。
[译文]程颢说:道之外没有物,物之外没有道。天地间,没有一处不是道。即如父子之间</a>,父子之情就在亲爱中体现;君臣之间,君臣之礼就在严肃中体现。以至于夫妇、长幼、朋友,无一不是道。这就是道不可须臾离开的原因。然而,那些毁坏人伦,抛弃君臣父子之道的,他们离道就太远了。所以“君子对于天下,没有一定要怎样,也没有一定不要怎样,只讲求义理”。如果有一定要怎样或一定不要怎样,那就与道有了间隔,不是天地的全体了。佛教的学说,在“敬以直内”(内心恭敬正直)方面是有的,但在“义以方外”(行为符合道义)方面却没有。所以固执的人陷入枯槁,通达的人变得放纵。这就是佛教的教义之所以狭隘的原因。我们的道则不同,只是率性而为。这个道理,圣人在《易经</a>》中已经详细阐述了。
13·4、释氏本怖死生,为利岂是公道?唯务上达而无下学,然则其上达处,岂有是也?元不相连属,但有间断,非道也。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彼所谓识心见性是也。若存心养性一段事,则无矣。彼固曰出家独善,便于道体自不足。或曰:"释氏地狱之类,皆是为下根之人设此怖,令为善。"先生曰:至诚贯天地。人尚有不化,岂有立伪教而人可化?
[译文]佛教原本害怕生死,为了利益难道是公道吗?他们只追求精神上的超越而不重视世俗的学问。那么,他们精神上的超越又怎么可能正确呢?原本就不相连属,只是有间断,这并非真正的道。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佛教所说的识心见性就是这个意思。但如果说到存心养性这一层面,他们就没有了。他们固然说出家独善其身,但对于道的本体来说却是不足的。有人说:“佛教的地狱等说法,都是为了吓唬那些根器浅的人,让他们行善。”先生说:至诚可以贯通天地。人尚且有不被教化的,难道设立一个虚假的教派就能教化人吗?
13·5、学者于释氏之说,直须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不尔,则骎骎然入其中矣。颜渊问为邦,孔子</a>既告之以二帝三王之事,而复戒以放郑声,远佞人,曰:"郑声淫,佞人殆。"彼佞人者,是他一边佞耳,然而于己则危。只是能使人移,故危也。至于禹之言曰:"何畏乎巧言令色?"巧言令色,直消言畏,只是须著如此戒慎,犹恐不免。释氏之学,更不消言常戒。到自家自信后,便不能乱得。
[译文]学者对于佛教的学说,应当像对待淫声美色一样远离它。不然,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其中。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既告诉他二帝三王的事迹,又告诫他要远离郑声(淫靡之音)和佞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说:“郑声淫,佞人殆。”佞人只是对别人谄媚,但对自己却是危险的。因为他们能使人改变心志,所以危险。至于禹的话:“何畏乎巧言令色?”巧言令色直接让人畏惧,只是需要这样警惕谨慎,还恐怕不能避免。佛教的学说,更不需要经常警惕。到了自己自信不疑的时候,就不会被迷惑了。
13·6、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人则能推,物则气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与有也。人只为自私,将自家躯壳上头起意,故看得道理小了他底。放这身来,都在万物中一例看。大小大快活。释氏以不知此,去他身上起意思。奈何那身不得,故却厌恶。要得去尽根尘,为心源不定。故要得如枯木死灰。然没此理。要有此理,除是死也。释氏其实是爱身,放不得,故说许多。譬如负版之虫,已载不起,犹自更取物在身。又如抱石投河,以其重愈沈,终不道放下石头,惟嫌重也。
[译文]之所以说万物一体,是因为它们都有这个理。只是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同时生,都完整地体现了这个理。人能推究它,物则因气昏而不能推究。不能说它们没有这个理。人只因自私,只在自己的躯壳上打主意,所以看道理就小了。放下这个身体,把万物都看作一样,就会觉得非常快活。佛教因为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自己身上打主意。奈何这个身体不能放下,所以就厌恶它。要想去掉根尘(六根六尘,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为心源不定。所以要做到像枯木死灰一样。但这样并没有道理。要有这个道理,除非是死了。佛教其实是爱惜身体,放不下,所以说这么多。比如负版之虫(一种只能背负自己甲壳的虫),已经载不动了,还往自己身上加东西。又如抱石投河,因为石头重而更加下沉,却不说放下石头,只嫌重。
13·7、人有语导气者,问先生曰:"君亦有术乎?"曰:吾尝"夏葛而冬裘,饥食而渴饮","节嗜欲,定心气",如斯而已矣。
[译文]有人谈论导气(养生的方法),问先生说:“您也有这样的方法吗?”先生说:我曾经“夏葛而冬裘,饥食而渴饮”,“节嗜欲,定心气”,仅此而已。
13·8、佛氏不识阴阳昼夜死生古今,安得谓形而上者,与圣人同乎?
[译文]佛教不认识阴阳昼夜死生古今,怎么能说他们的形而上与圣人相同呢?
13·9、释氏之说,若欲穷其说而去取之,则其说未能穷,固已化而为佛矣。只且于迹上考之。其设教如是,则其心果如何?固难为取其心,不取其迹。有是心则有是迹。王通</a>言心迹之判,便是乱说。故不若且于迹上断定不与圣人合。其言有合处,则吾道固已有。有不合者,固所不取。如是立定,却省易。
[译文]佛教的学说,如果想穷尽它的学说然后取舍它,那么它的学说还没有穷尽,人就已经被佛教化了。只从它的表象上考察它。它这样设立教义,那么它的心(本意)究竟如何呢?很难只取其心而不取其表象。有这样的心就会有这样的表象。王通说心迹的分别,就是乱说。所以不如先从表象上断定它与圣人不合。它的话有与圣人相合的地方,那么我们自己的道本来就已经有了。有不合的地方,自然就不取。这样立定脚跟,反而省事。
13·10、问:神仙之说有诸?曰:若说白日飞升之类,则无。若言居山林间,保形炼气,以延年益寿,则有之。譬如一炉火,置之风中则易过,置之密室则难过。有此理也。
又问:"扬子言圣人不师仙,厥术异也。圣人能为此等事否?"曰:此是天地间一贼。若非窃造化之机,安能延年?使圣人肯为,周孔为之矣。
[译文]问:神仙的说法有吗?答:如果说白日飞升之类的,则没有。如果说居住在山林间,保养形体炼气以延年益寿,则有之。比如一炉火,放在风中就容易熄灭,放在密室里就难熄灭。这是有道理的。
又问:“扬子(扬雄</a>)说圣人不学仙术,因为他们的方法不同。圣人能做这类事吗?”答:这是天地间的一个贼。如果不是窃取造化的机巧,怎么能延年呢?如果圣人肯做,周公孔子早就做了。
13·11、谢显道历举佛说与吾儒同处,问伊川先生。先生曰:凭地同处虽多,只是本领不是,一齐差却。
[译文]谢显道一一列举佛教与儒家的相同之处,问伊川先生。先生说:虽然相同之处很多,但根本的立场不对,所以一切都错了。
13·12、横渠先生曰:释氏妄意天性,而不知范围天用,反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明不能尽,则诬天地日月为幻妄。蔽其用于一身之小,溺其志于虚空之大。此所以语大语小,流遁失中。其过于大也,尘芥六合。其蔽于小也,梦幻人世。谓之穷理可乎?不知穷理而谓之尽性可乎?谓之无不知可乎?尘芥六合,谓天地为有穷也。梦幻人世,明不能究其所从也。
[译文]张载</a>说:佛教妄自揣度天性,而不知道限制天地的用度,反而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微小,因缘天地的明理而不能穷尽,就诬蔑天地日月为虚幻。他们把自己的作用局限于一身之小,沉溺于虚空之大。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大和小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的原因。他们说得太过了,就把整个宇宙看成是尘埃;他们说得太小了,就把人世看成是梦幻。这能说是穷理吗?不知道穷理而说是尽性可以吗?说无所不知可以吗?把宇宙看成尘埃,是认为天地有穷尽;把人世看成梦幻,是不知道它的根源。
13·13、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
[译文]《周易</a>》不言有无。言有无,是诸子百家的浅陋之见。
13·14、浮图明鬼,谓有识之死,受生回圈。遂厌苦求免,可谓知鬼乎?以人生为妄,可谓知人乎?天人一物,辄生取舍,可谓知天乎?孔孟所谓天,彼所谓道。惑者指"游魂为变"为轮回,未之思也。大学</a>当先知天德,知天德则知圣人,知鬼神。今浮图极论要归,必谓死生流转,非得道不免。谓之悟道可乎?自其说炽传中国,儒者未容窥圣学门墙,已为引取。沦胥其间,指为大道。乃其俗达之天下,致善恶知愚。男女臧获,人人著信。使英才间气,生则溺耳目恬习之事,长则师世儒崇尚之言。遂冥然被驱,因谓圣人可不修而至,大道可不学而知。故未识圣人心,已谓不必求其迹。未见君子志,已谓不必事其文。此人伦所以不察,庶物所以不明,治所以忽,德所以乱。异言满耳,上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蔽。自古诐淫邪遁之辞,翕然并兴。一出于佛氏之门者,千五百年。向非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哉!
[译文]佛教宣扬鬼神,说有意识的死后会受生轮回。于是人们就厌恶痛苦而寻求解脱,这能说是知鬼吗?把人生看作虚妄,这能说是知人吗?天和人是一体的,却随意取舍,这能说是知天吗?孔孟所说的天,就是佛教所说的道。迷惑的人把“游魂为变”解释为轮回,这是没有思考的。大学之道首先要知道天德,知道天德就知道圣人,知道鬼神。现在佛教极力宣扬的,必然是说生死流转,不得道就不能解脱。这能说是悟道吗?自从佛教的学说炽热地在中国传播开来,儒者还没有来得及窥见圣学的门墙,就已经被佛教引走了。他们沦陷其中,把佛教当作大道。于是这种风气传遍天下,导致善恶智愚、男女贵贱都信以为真。使英才豪杰,生来就沉溺于耳目之欲和安逸之事,长大后又师从世俗儒者崇尚的言论。于是他们被蒙蔽驱使,认为圣人可以不修而达,大道可以不学而知。所以还没有了解圣人的心,就认为不必求其迹;还没有见到君子的志向,就认为不必学其文。这就是人伦不察、庶物不明、治理疏忽、道德混乱的原因。异端邪说充斥耳目,上面没有礼制来防止其虚伪,下面没有学问来考察其弊端。自古以来那些邪僻淫邪遁世的言辞,一下子都兴盛起来。都出自佛教之门,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了。如果不是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过人之才的人,又怎么能在这其中站稳脚跟,与他们争辩是非得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