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议第一
3个月前 作者: 桓宽
【题解】
本,基本;议,讨论。“本议”就是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指有关盐铁、均输、酒榷等官营事业而言。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
【注释】惟,发语词。始元:汉昭帝刘弗陵的年号。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
诏书:古代帝王发布的文告。丞相:秦汉时辅助皇帝执掌国政的官员,官位最高。这里指田千秋。御史:御史大夫,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副丞相的职务。这里指桑弘羊。贤良、文学: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其中贤良是有功名的,但没有一定的官职。文学,统称读书人。语:讨论。
【译文】
始元六年,汉昭帝发出诏书,让丞相、御史大夫和各地推选的贤良、文学讨论,询问民间的疾苦。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1),防淫佚之原(2),广道德之端(3),抑末利而开仁义(4),毋示以利(5),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6),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7),成贪鄙之化(8)。是以百姓就本者寡(9),趋末者众(10)。夫文繁则质衰(11),末盛则本方。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12)。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13)。
【注释】
(1)窃闻:私下听说。谦词。
(2)淫佚:放纵享乐。原:根源。
(3)广:推广,发扬。端:开端,本源。
(4)末利:经营工商业的利益。
(5)毋:不要。
(6)郡国:西汉承袭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和国合称为“郡国”,统指地方。盐、铁:指盐、铁官营,始于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酒榷(qu8):指酒类专卖,官酿官卖,禁止私人酿酒,始于天汉三年,即公元前98年。均输:指均输法,即在全国各地设均输官,掌管运输、收购物资、调剂有无,防止私商获取暴利。始于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全面推广。
(7)散:破坏。敦厚:忠厚,朴,本质。
(8)贪鄙:贪婪卑鄙。化:指风气。
(9)就:从事。本:农业。
(10)趋:追求。
(11)文:外表。质:本质。
(12)悫:诚朴,诚实俭朴。
(13)便:妥当。
【译文】
文学回答说:我们听说治理人民的方法,应该防止产生放纵享乐的根源,发扬人们固有的道德因素,抑制工商之利而宣扬仁义,不要引导他们追求财利,这样,古代帝王的教化才能复兴,当今的风俗才能改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与民争利。破坏了忠厚的本质,形成了贪婪卑劣的风气。因此,老百姓务农的少了,热衷于工商业的多了。外表太华丽,就使本质衰败;工商业兴盛,就会使农业衰落。工商业发展,老百姓就奢侈,农业发展,老百姓就诚朴。老百姓诚朴,财用就富足,老百姓奢侈,饥寒就产生。希望废除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以便促进农业,限制工商业,有利于发展农业,这才妥当。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1),数为寇暴于边鄙(2)。备之则劳中国之士(3);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4),苦为虏所系获也(5),故修障塞(6),饬烽隧(7),屯戍以备之(8)。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9),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10),使备塞乘城之士(11),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12)?罢之,不便也。
【注释】
(1)匈奴:指西汉时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当时处在奴隶制社会阶段。这里指匈奴奴隶主统治者。不臣,不服从。
(2)数:屡次。寇暴:侵扰。边鄙:边境。
(3)中国:指中原地区。
(4)先帝:指汉武帝刘彻。哀:怜悯。
(5)虏:这里是对匈奴的轻蔑称呼。系获:俘虏,掠夺。
(6)障塞,边境险要处的城堡、要塞。
(7)饬:修整。烽燧:烽火燧烟。古代在边境上建筑高土台,发现敌情,白天放烟报警叫“燧”,晚上举火报警叫“烽”。
(8)屯戍:屯田驻军以戍守边疆。
(9)蕃:繁殖,增加。长,增加。
(10)执:守。执备,守备。
(11)备塞:守备边塞。乘城:在城上防守。
(12)赡:供给。
【译文】
大夫说:匈奴背叛不服,屡次侵扰边境。防备它,就会使中原士兵很劳苦;不防备,他们又进犯不止。先帝怜悯边境人民长期遭受祸害,苦于被匈奴虏掠,所以在边境建造城堡要塞,修整烽火台,屯田驻军来防御敌人。因为边防费用不足,所以才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以补充边防经费。现在你们想要废除它,对内则使国库空虚,对外则使边防费用缺乏,让守卫在边疆的战士挨冻受饿,国家用什么去供给他们呢?废除这些政策是很不妥当的。
文学曰:孔子</a>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
【注释】
语见《论语</a>·季氏篇》。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
这三句是《荀子</a>·大略篇》语。
畜:通蓄,蓄积。风:作动词,教化的意思。
广:推广。怀:安抚。
这几句话引自《春秋</a>》庄公八年《谷梁传</a>》。《汉书</a>·刑法志》亦有此文,但三处都大同小异。
这两句话见《吕氏春秋</a>·召类篇</a>》。修:修明政治。庙堂:指朝廷。冲:战车。折冲,使敌人的战车退回去,即制服敌人。还师:使敌人退乓。
恶:何必。
【译文】
文学说:孔子说:“诸侯和大夫,不必担心土地少,而应担心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财产贫乏,而应担心不安分守己。”所以天子不谈论财富的多和少,诸侯不谈论利和害,大夫不谈论得和失。他们都积蓄仁义去教化民众,推广仁德去安抚百姓。因此,近处的人都亲近归顺他们,远处的人也对他们心悦诚服。所以,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必去打仗,善于打仗的人不必出动军队,善于统帅军队的人不必排列阵式。只要在朝廷上修明政治,就可以使敌人不战而退。圣明的君主施行了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何必要什么费用呢?
大夫曰:匈奴桀黠(1),擅恣入塞(2),犯厉中国(3),杀伐郡县朔方都尉(4),甚悖逆不轨(5),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6),哀元元之未赡(7),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8)。纵难被坚执锐(9),有北面复匈奴之志(10),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11),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注释】
(1)桀黠(xia):凶悍狡猾。
(2)擅恣:骄横放肆。入塞:侵入长城内地。古代称长城为紫塞,即谓红土筑成的塞垣。(3)犯厉:侵犯。
(4)朔方:汉武帝所立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西北,是抗击匈奴入侵的前线据点之一。都尉:武官名,这里泛指地方官吏。
(5)悖逆:叛逆作乱。不轨:不法。
(6)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这里指汉昭帝刘弗陵。垂:施。
(7)元元:老百姓。
(8)暴:同“曝”,即曝露。
(9)难:原作“然”,今据杨树达</a>说改。被坚执锐:身穿坚甲,手执武器。(10)复:报复,抗击。
(11)扰:原作“忧”,涉下文“忧边”而误,今改。扰,干扰。
【译文】
大夫说:匈奴凶悍狡猾,骄横放肆,侵入长城内地,侵犯中原,杀害我朔方等郡县的官吏,叛逆作乱,图谋不轨,早就该出兵去讨伐了。皇帝大施恩惠,既怜惜百姓生活不富足,又不忍心将士们证战于荒野之中。你们这些人既然很难有身披铠甲、手执武器到北方去抗击匈奴的志气,却又想废除盐铁官营和均输法,破坏边防军费的供应,损害国家的战备计划,毫无忧虑边境安危之心,这在道理上是很不妥当的。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
【注释】
语见《论语·季氏篇》。
任:用。兵革:武器,盔甲。这里指军队、武力。
张:设立。利官:主管财利之官,指盐官、铁官、均输官等。
【译文】
文学说:古时候崇尚以德服人而鄙视武力征服。孔子说:“远方的人不肯归服,就修治礼乐德政招他们来。已经来了,就使他们安心住下。”现在废弃道德而任用武力,出兵去攻打他们,屯田驻军来防备他们,长期陈兵于外,无休无止地转辗运输粮食,使边境的将士在外挨饿受冻,百姓在国内劳苦备战。实行盐铁官营,设置掌管财利的官吏来供给边防费用,这决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还是把这些废除为好。
大夫曰: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注释】
市朝:集市,市场。一其求:统一解决需要。
引文见《易·系辞》。
出:发展。乏:原作“乖”,卢文弨引《大典》本,明初本、华氏活字本作“乏”,《意林</a>》三、《通典</a>》十一、《通考》二○、《盐政志》引都作“乏”,今据改正。殖:繁殖,即增产。
匮:缺乏,不足。
委财:积压的财物。调缓急:调济急需的意思。缓急,这里是偏义复词,只用“急”的意思。【译文】大夫说:古代建立国家的人,开辟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的途径,沟通物资有无。通过市场统一解决各方面的需求,招来四方百姓,聚集各种货物,使农民、商人,工匠都能在这里得到各自所需的东西,互相交换之后便各自回去。《易经</a>》上说:“交流产品,互通有无,这样就可以使老百姓努力生产。”因此,手工业不发展,农具就缺乏;商业不发展,物资就不能流通。农具缺乏,粮食就不能增产;物资不流通,政府财政就困难。所以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法,正是为了流通积压的货物,供给急切的需要,废除它,是不行的。
文学曰: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老子</a>》曰:“贫国若有余。”非多财也,嗜欲众而民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民欲,实菽粟货财。市,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械,非治国之本务也。
【注释】
今本《老子》无此语。《老子》,古代道家的著作,相传是老聃(dan)作的,又名《道德经</a>》。躁:焦急不安,这里指急于求利。
实,充实。菽:豆类。粟:小米。“菽粟”,指粮食。
【译文】
文学说:用仁德教导百姓,百姓就会变得敦厚;用财利引诱百姓,风俗就会变得鄙薄,风俗鄙薄,百姓就违背仁义而追求财利,追求财利,百姓就奔走往来于道路上和集市中。《老子》上说:“贫穷的国家似乎有多余的财富。”其实并非如此,而是百姓欲望太多,急于求利的缘故。因此,高明的执政者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用礼义来防止百姓的贪欲,以充实粮食和货财。在集市上,商人不贩卖无用的货物,工匠不生产无用的器具。所以,商业只是用来流通积压的货物,手工业只是生产各种用具,它们都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事业。
大夫曰:《管子</a>》云:“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
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纻,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者,罢之,不便也。
【注释】
今本《管子》无此引文。
陇:汉陇西郡,今甘肃省一带。蜀:汉蜀郡,今四川省一带。丹:朱砂。旄:牦牛尾。
荆:今湖北省一带。扬:今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骨象:兽骨、象牙。柟,同“楠”,即楠木。梓:梓木。箭:箭竹,杆细而硬,可做箭杆。燕齐:战国时国名。燕,今河北省北部一带。齐,今山东省北部一带。旃:同“毡”,即毡子。裘:皮袄。
兖: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及河南东部。豫:豫州,今河南省一带。絺:细葛布。纻,纻麻织成的布。
楫:船桨。
服:使用,驾御。
陵:丘陵。陆:平地。
交:流通。庶物:各种各样的货物
【译文】
大夫说:《管子》上说:“国家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百姓还吃不饱,是由于生产工具不完善;有山林大海出产的各种物品,而百姓仍然经济不富裕,是由于工商业不发达。”陇、蜀两郡的朱砂、大漆、牦牛尾和鸟羽,荆、扬两州的皮革、兽骨和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和毛竹、箭竹,燕、齐两地的鱼、盐、毡子和皮袄,兖州、豫州出产的漆、丝、葛布和麻布,都是人们养生送死的必需品。这些东西,都是要靠商业来流通,靠工匠来制作。所以,圣人制造船、桨,通行于江河峡谷,驾御牛马,通行于山陵内陆;甚至到达边远地区,深入穷乡僻壤,为的是流通各种货物,便利百姓。所以,武帝设置铁官,以供应农业需要的用具,实行均</a>输,使百姓富裕;盐铁、均输政策是全国人民所拥戴并赖以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废除它,是不行的。
文学曰: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1)。故川原不能实漏卮(2),山海不能赡溪壑(3)。是以盘庚萃居(4),舜藏黄金(5),高帝禁商贾不得仕宦(6),所以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7)。排困市井(8),防塞利门(9),而民犹为非也,况上之为利乎?《传》曰:“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10)。”是开利孔为民罪梯也(11)。
【注释】
(1)淫巧:过于精巧的物品,指奢侈品。
(2)漏卮:有漏洞的酒杯。
(3)壑:山谷。
(4)盘庚:商朝的国王。萃:草。盘庚曾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初到时,居住茅屋,所以叫“萃居”。
(5)舜:古代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领袖。舜藏黄金,见《淮南子</a>·泰族训》。传说舜把黄金(即铜)藏到深山里,目的在于堵塞人民的贪财之心。
(6)高帝:指汉高祖刘邦。为了打击商人,刘邦曾下令,商人不得穿丝绸、乘车,租税也很重。后来又规定商人子弟不得做官。
(7)遏:遏制,制止。醇:纯正,培养。
(8)排困:排斥,抑制。市井:本指商人做买卖的地方,这里指商人。
(9)防塞:堵塞,杜绝。利门:求利的门路。
(10)文见《说苑</a>·贵德篇》。但文有异。
(11)利孔:谋利的门路。罪梯:犯罪的阶梯。
【译文】
文学说:国家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百姓还吃不饱,是由于工商业兴盛而农业荒废的缘故;有山林大海出产的各种财货,而百姓仍然不富裕,是由于不努力生产人们的必需品,而制作了过多的奢侈品的缘故。所以,大河的水也装不满漏的酒器,山林大海所产的丰富财货也填不满深沟峡谷。因此,盘庚住茅屋,舜藏起黄金,高帝禁止商人做官,为的是遏止贪鄙的习俗,培养人们诚朴的风气。抑制商人,堵塞求利的门路,尚且还有人为非作歹,更何况朝廷带头牟利呢?《公羊传</a>》上说:“诸侯好利,大夫就卑鄙;大夫卑鄙,士就贪财;士贪财,老百姓就要偷盗。”这就是打开了求利的门路,给人们提供了犯罪的阶梯。
大夫曰: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非开孔利为民罪梯者也。
【注释】
贡输:把特产运送到京师里,进贡给中央。
苦恶:指东西质量粗劣。
委府:仓库。
笼:收归国有的意思。
县官:指朝廷、政府。实:实物。
贸利:下文作“侔利”,《史记</a>》、《汉书》皆作“牟利”,都是旧社会投机商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意思。
平准:平定物价。这里指平衡物价的政策。
失职:失业。
齐劳逸:劳逸均衡。
【译文】
大夫说:过去各地诸侯,把本地特产作为贡物运到京城,往来既麻烦又困难,货物大多数很粗劣,有的东西的价值还不够抵偿它的运费。因此,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来帮助运输,便利于远方交纳贡物,所以叫做均输。在京城设立仓库,用来收购和贮存货物,物价贱时就买进,物价贵时就卖出。因此,政府手里掌握着实物,商人不能牟取暴利,所以叫做平准。实行平准,百姓就能各安其业;实行均输,百姓的劳逸就均衡得当。所以,平准、均输是为了平抑物价而方便百姓,决不是打开牟利的门路而成为人们犯罪的阶梯。
文学曰: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1),不求所拙(2)。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3)。今释其所有(4),责其所无(5)。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问者(6),郡国或令民作布絮(7),吏恣留难(8),与之为市(9)。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10),蜀、汉之布也(11),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12),农民重苦(13),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14),阖门擅市(15),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16)。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17),则吏容奸(18)。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19),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20),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而贾万物也。
【注释】
(1)工:工巧,这里引申为特产。
(2)拙:笨拙。这里指不擅长的。
(3)女工:指劳动妇女。效其功:呈献自己的劳动成果。功,这里主要指纺织品。
(4)释:放弃。
(5)责:索取。
(6)间者:近来。
(7)布絮:粗的丝绵。
(8)恣留难:任意刁难。
(9)与之为市:强行收购。市,交易。
(10)“阿”原作“陶”,今据洪颐煊</a>说校改。阿,今山东省东阿县。齐、阿都是汉代丝绸的著名产地。缣:细绢。
(11)汉:今陕西省汉中一带地区。“蜀”、“汉”都是汉代麻布的著名产地。(12)行奸卖平:用欺诈的手段,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13)重苦:加倍受苦。
(14)猥发:乱发号令。猥,杂乱。
(15)阖门:关闭城门。擅市:垄断市场。擅,独占。
(16)腾跃:飞涨。
(17)自市:指官吏自己经营贸易。
(18)吏客奸:官吏和奸商互相勾结。容,包庇。
(19)“吏”原作“而”,今据撄宁斋钞本、沈延铨本及《续汉书·百官志》注、《通典》改正。待其急:等到买主有紧急需要时,高价出卖,即囤积居奇。
(20)轻贾:不法商人。
【译文】
文学说:古时向百姓征税,是征收他们的特产,不强求其不能生产的东西,所以农民交纳农产品,妇女交纳纺织品。现在,放弃他们生产的东西,而索取他们不能生产的东西。百姓只好贱价卖出自己的产品,换回政府所要征收的东西,以满足其需求,近来,有的地方命令百姓生产布絮,官吏任意刁难,强行收购。官吏所征收的,不仅是齐、阿的细绢,蜀、汉的麻布,而且也有民间所生产的其他物品。他们采用欺诈手段,低价收购,使农民加倍受苦,妇女再次纳税,看不到所谓均输均在哪里。官府乱发号令,关闭城门,垄断市场,什么东西部收购。什么东西都收购,物价就飞涨。物价飞涨,商人就能牟取暴利。官吏自己经商,就会和奸商勾结,豪吏、富商乘机囤积居奇,等到市场上缺货时就高价出害。这些奸商污吏,低价购进以高价出售,看不到所谓平准平在哪里。古代的均输是用来调节劳逸,便利贡物的运输,并不是为获取暴利而收购一切货物。
文学曰: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1),不求所拙(2)。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3)。今释其所有(4),责其所无(5)。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问者(6),郡国或令民作布絮(7),吏恣留难(8),与之为市(9)。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10),蜀、汉之布也(11),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12),农民重苦(13),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14),阖门擅市(15),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16)。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17),则吏容奸(18)。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19),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20),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而贾万物也。
【注释】
(1)工:工巧,这里引申为特产。
(2)拙:笨拙。这里指不擅长的。
(3)女工:指劳动妇女。效其功:呈献自己的劳动成果。功,这里主要指纺织品。
(4)释:放弃。
(5)责:索取。
(6)间者:近来。
(7)布絮:粗的丝绵。
(8)恣留难:任意刁难。
(9)与之为市:强行收购。市,交易。
(10)“阿”原作“陶”,今据洪颐煊说校改。阿,今山东省东阿县。齐、阿都是汉代丝绸的著名产地。缣:细绢。
(11)汉:今陕西省汉中一带地区。“蜀”、“汉”都是汉代麻布的著名产地。(12)行奸卖平:用欺诈的手段,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13)重苦:加倍受苦。
(14)猥发:乱发号令。猥,杂乱。
(15)阖门:关闭城门。擅市:垄断市场。擅,独占。
(16)腾跃:飞涨。
(17)自市:指官吏自己经营贸易。
(18)吏客奸:官吏和奸商互相勾结。容,包庇。
(19)“吏”原作“而”,今据撄宁斋钞本、沈延铨本及《续汉书·百官志》注、《通典》改正。待其急:等到买主有紧急需要时,高价出卖,即囤积居奇。
(20)轻贾:不法商人。
【译文】
文学说:古时向百姓征税,是征收他们的特产,不强求其不能生产的东西,所以农民交纳农产品,妇女交纳纺织品。现在,放弃他们生产的东西,而索取他们不能生产的东西。百姓只好贱价卖出自己的产品,换回政府所要征收的东西,以满足其需求,近来,有的地方命令百姓生产布絮,官吏任意刁难,强行收购。官吏所征收的,不仅是齐、阿的细绢,蜀、汉的麻布,而且也有民间所生产的其他物品。他们采用欺诈手段,低价收购,使农民加倍受苦,妇女再次纳税,看不到所谓均输均在哪里。官府乱发号令,关闭城门,垄断市场,什么东西部收购。什么东西都收购,物价就飞涨。物价飞涨,商人就能牟取暴利。官吏自己经商,就会和奸商勾结,豪吏、富商乘机囤积居奇,等到市场上缺货时就高价出害。这些奸商污吏,低价购进以高价出售,看不到所谓平准平在哪里。古代的均输是用来调节劳逸,便利贡物的运输,并不是为获取暴利而收购一切货物。
文学曰: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1),不求所拙(2)。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3)。今释其所有(4),责其所无(5)。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问者(6),郡国或令民作布絮(7),吏恣留难(8),与之为市(9)。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10),蜀、汉之布也(11),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12),农民重苦(13),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14),阖门擅市(15),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16)。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17),则吏容奸(18)。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19),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20),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而贾万物也。
【注释】
(1)工:工巧,这里引申为特产。
(2)拙:笨拙。这里指不擅长的。
(3)女工:指劳动妇女。效其功:呈献自己的劳动成果。功,这里主要指纺织品。(4)释:放弃。
(5)责:索取。
(6)间者:近来。
(7)布絮:粗的丝绵。
(8)恣留难:任意刁难。
(9)与之为市:强行收购。市,交易。
(10)“阿”原作“陶”,今据洪颐煊说校改。阿,今山东省东阿县。齐、阿都是汉代丝绸的著名产地。缣(jian):细绢。
(11)汉:今陕西省汉中一带地区。“蜀”、“汉”都是汉代麻布的著名产地。(12)行奸卖平:用欺诈的手段,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13)重苦:加倍受苦。
(14)猥发:乱发号令。猥,杂乱。
(15)阖门:关闭城门。擅市:垄断市场。擅,独占。
(16)腾跃:飞涨。
(17)自市:指官吏自己经营贸易。
(18)吏客奸:官吏和奸商互相勾结。容,包庇。
(19)“吏”原作“而”,今据撄宁斋钞本、沈延铨本及《续汉书·百官志》注、《通典》改正。待其急:等到买主有紧急需要时,高价出卖,即囤积居奇。
(20)轻贾:不法商人。
【译文】
文学说:古时向百姓征税,是征收他们的特产,不强求其不能生产的东西,所以农民交纳农产品,妇女交纳纺织品。现在,放弃他们生产的东西,而索取他们不能生产的东西。百姓只好贱价卖出自己的产品,换回政府所要征收的东西,以满足其需求,近来,有的地方命令百姓生产布絮,官吏任意刁难,强行收购。官吏所征收的,不仅是齐、阿的细绢,蜀、汉的麻布,而且也有民间所生产的其他物品。他们采用欺诈手段,低价收购,使农民加倍受苦,妇女再次纳税,看不到所谓均输均在哪里。官府乱发号令,关闭城门,垄断市场,什么东西部收购。什么东西都收购,物价就飞涨。物价飞涨,商人就能牟取暴利。官吏自己经商,就会和奸商勾结,豪吏、富商乘机囤积居奇,等到市场上缺货时就高价出害。这些奸商污吏,低价购进以高价出售,看不到所谓平准平在哪里。古代的均输是用来调节劳逸,便利贡物的运输,并不是为获取暴利而收购一切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