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诗 (讲演底本)*

3个月前 作者: 顾随
    (一)因缘


    1.禅机笑话


    2.尼僧偈语


    3.适之讲演


    4.大故痛心


    (二)释义


    禅那四禅天 禅定八定


    《六祖坛经</a>》: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又: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又: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金刚经</a>》: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曰: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又: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遗教经》: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


    又: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


    又: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三)渊源


    佛于《心经》,必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等正觉,或译无上正编觉,觉或又作知。于《金刚经》乃说涅槃。“涅槃者以具常乐我净四德,故名涅槃。即真如之别名。”(熊十力</a>先生说)常者,不灭;乐者,离苦;我者,自得;净者,无染。管见前者近能,后者似□①。前者近孔圣所谓之一贯,后者似曾子</a>所谓之忠恕。其在《楞严》,解释愈详。有曰: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此事原亦直截了当。及佛灭度,大小空有,说理益细,去道反远。达摩西来,直指本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及至六祖,发扬光大。


    佛意本在破执。所谓执者,世俗所执为实有者皆是。(即如此表,看似实物,假如拆碎,便无全表。)以破故,故事分析。所以者何?不析不破故。即如心,世谛只是一心。而在佛家小我已析为六识。大我于前六识外,更加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那识,而为八。心既析而为八,而每一心又析为心与心所。此心是一,而心所为多数。如此之不惮烦,意旨只在证明心无自体,对于凡情执着。大似蒙叟所谓“以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即如佛于《楞严经</a>》,无所不破。最后并其曾立之因缘,亦破之,真所谓粉碎虚空。)略举此一,以概其馀。其初意本在析众有为一空,结果竟似离一空而为众有。(诸公如欲细研,有熊十力先生之《佛家名相通释</a>》在。)


    明乎此,方知禅宗正是对治此纷纭琐碎之良剂。禅家者流于此,亦复当仁不让,故其后来称佛为佛,称祖为祖,谓佛为教,谓禅为宗,或有祖意教意是同是别之间,然亦只是革新而非革命。所以者何?佛固曾言:“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佛固曾言:“自性圆明,本无欠缺。”前者大似孔圣,既说“吾道一以贯之”之后,曾子即直应曰“唯”,以后便是“子出”。后者又似《中庸</a>》开端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及至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又大似孔圣之“予欲无言”;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禅机微妙,浅学如余,莫测高深。即如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后来有人举此话问赵州弟子,答:“先师实无此语,莫谤先师好。”寻常知解情见,一齐推倒。即如程子谓“鸡雏可以观仁”,是老老实实鸡雏可以观仁。禅家之“狗子有佛性”,切不可直会作狗子有佛性。若然便是地道地死于句下。(故常谓不悟之人为黑漆桶子。)又如老黄龙之触背举颈,难倒天下衲子,亦是此意。又不可谓为玄虚或糊涂桶,混沌网两。禅师本是绝对的理智,是以常说“提起则昭昭灵灵,放下则绵绵密密”。(庄子</a>所谓得鱼而忘筌。)戒定慧,禅之与教初无两致。戒生定,定生慧。以此慧照见一切皆空。然后并此慧亦在一切之例而扬而空之。以世谛观</a>之,每觉其怪,即职是故。


    试看释家大师验参学,或宋学问大师,多是何、如何、如何得,便知其注重理智,此正合于近代科学精神之“三W主义”。所以其口号亦正是想多情少。想者何?理智是。固非妄想,亦非幻想与玄想。


    以上略说禅宗竟,以下续说禅与诗之关系。


    宋人说诗,好以禅为喻。如任渊作陈后山诗集序曰:“读后山诗大似参曹洞禅,不犯正位,切忌死语。”如再翻阅宋人诗话,以禅说诗,更仆难数,于此亦不一一拈举。而禅师说法,亦往往拈举前人诗句。吾半生学诗,近年又涉猎禅宗语录,亦觉有相近处,故每上堂,亦尝劝学人为诗宜稍稍参阅语录。比来由宗转教,读得几部佛经,微有悟入处,始知二者正如禅师所谓似即似,是则非是。


    即如唐宋两代,诗家如麻似粟,其有作者,深谌禅悦,指不胜屈。然吾读其诗,凡作佛家语、禅家语者,于诗多不能佳,于禅亦所入至浅。即如东坡,一代才人,且“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真乃两头不着。若“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更是村夫子据高头讲章说性善,全无是处。唐代辋川、柳州,尽有好诗,于佛经亦熟。而其好诗皆非佛家语。而用佛家语入诗,则于禅既是不顾禅,于诗亦非好诗。本集俱在,具眼学人,自去分析好。


    若其禅师所为韵语,如偈与颂,律之于诗,即非笑话,亦是外行。如余素所背诵,如“云居不会禅……”,如“彩云影里神仙现……”,如“撮得髻根牢即休……”,如“蜻蜓许是好蜻蜓……”,皆是。即号称诗僧者,于诗亦不能列于大家。唐代僧贯休</a>之《禅月集</a>》,释齐己</a>之《白莲集</a>》,宋代洪觉范之《石门文字禅</a>》,皆不过尔尔。近世寄禅亦负诗名,其“洞庭波送一僧来”之句,一时传诵,谓有神助。苦水看来,一场话靶。


    大抵诗与禅,在人不能两工。如兼顾,即成左手画圆,右手画方。陆士衡所谓“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此其故何也?禅为自外转内,孟子</a>舆氏所谓“收其放心”,故明心见性。心与性,纯乎其为内在者也;若明与见,又孔圣所谓“克己复礼</a>”之“克”“复”乎?又近夫老子</a>所谓“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若夫诗人则为自外转内,而又自内向外。陆士衡《文赋</a>》常剀切其言之曰:“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前四字是自外而内,至后三句则自内而外,禅家无所用之者也。况既为诗,必借之文字。既有文字,必有名相。经曰“离诸名相”,祖曰“不立文字”。由是以观,截然两事,诗之与禅,势难并立矣。又吾国诗篇,每重在韵。所谓静者言有尽而意无穷,纯乎其为外者也。


    上所云云,如能成立,宋人以禅说诗,可谓毫厘相差,天地悬隔。然宋人之如是说,亦自有其见地,未可一概抹杀。禅之与诗究属有类。曰不可说是。一大德说禅曾举唐人“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二语。当时柳公权为此二句,何尝有意于禅。后来禅师举此二语,当然忘其为诗。夫然,则此二语,诚悬之意决乎为诗,而禅师之意则又决乎为禅。必此十字,亦诗亦禅;于是诗与禅乃可通。十字之为诗固矣,若其通于禅,则又何说?以其为定、为慧故。不属知,不属不知。(……发挥……)古人曾有诗曰:“山中何所有,山中有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此则不独不堪持赠君而已,亦并不堪说似君。夫是之谓不可说。禅之非诗固矣。若诗亦未必尽可通于禅。以唐代作家论之,王、孟、韦、柳可通者多,若老杜,则十之九皆不可通者也。


    凡一种境界,及其至于精微深妙,皆为不可说;此不独诗与禅为然。《老子》五千言开端即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及其道之、名之,则又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恍惚窈冥,如何可说?庄子之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皆说此不可说。故曰:“父不可传之于子,兄不能传之于弟。”庄子又曰:“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惟其不可受、不可见,故不可说;惟其可传、可得,故此不可说非同于虚无、断灭。非无故实有,非灭故常存。诗之与禅于此殆无二致,诗人之耽心禅</a>悦,禅师之拈诗证明,有由来矣。宋人之以禅说诗尚其浅焉、近焉者耳。


    于是吾将结束之曰:禅者,万殊之归于一本者也,其极而至于自性圆明,不假外求。诗者,一本之散为万殊者也,其极而至于包罗万象,海立云垂。在禅则法尔如然,于诗则为神通变化。程伊川先生,学道者也,其称学文,则曰玩物丧志。若然,则禅深心用中,其于诗也何有哉?如有大德,然而苦水将问之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于诗,苦水亦有一转语:此众无枝叶,惟有诸真实。


    于是苦水说禅与诗竟。


    注释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六日,顾随</a>在辅仁大学</a>国文系以“禅与诗”为题做讲演,本文为讲演前所写的“底本”。稿不存,今所据乃弟子刘在昭之手抄稿。讲演后升级学生据听讲笔记整理出一份记录文稿,经顾随审阅后,刊于当年之《艺文》杂志。今将已刊之记录整理稿附于此“底本”之后。


    ①抄稿此处空格,缺一字。


    附


    《禅与诗》讲演记录整理稿*


    今日来此,原拟谈禅,然因方面过广,道理太深,特将范围缩小,而就禅与诗论之。自从佛教传至中国,诗篇与佛教禅宗发生了甚深的关系。所以对于爱好或创作诗的同学,我每每劝他多少看点儿佛经及禅宗的书籍,使其对“禅”有相当了解。今日借此机会,把我的野狐禅谈谈,也是板桥所谓“不免请教诸公,以当一笑”之意。谈禅并非易事,尤其是我,真将如禅宗大师所谓“一场败阙”也。


    余之所以爱好韵语,乃由家庭环境之熏陶;至于学禅,则纯是自己参学。究其因缘,盖有四焉:最初,是由于《镜花缘</a>》的一段笑话。书中叙一居士,随喜寺院,僧慢之而趋迎贵人,居士怒而诘之。答曰:“其中有一禅机在焉,接是不接,不接是接。”居士批其颊曰:“打是不打,不打是打。”当时幼稚,但觉新鲜有趣。后自笔记中更见到一个偈语说:“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颇觉韵味悠长,是乃第二因缘也。当在燕大教书时,于大学演讲聆胡适</a>之谈禅,胡先生大肆发挥,并引用禅宗大师“昂首天外看,无我一般人”之语。尔时我对禅宗虽无深切了解,然已有感于禅宗不应如是之简单也。像《传灯</a>录》《五灯会元</a>》等书,在这时亦都依次读过。其后痛遭先严大故,促成我与禅宗最大之因缘。回想自己自洒扫应对以及立身行事,莫不受自过庭之训。先严既逝,真觉如天翻地覆。虽已年逾三十,然犹心如赤子,若小草之庇于大树,不知风霜雨露为何物,迨遭大故,风霜频至。当此身心衰弱之时,才感到历来所学,并不能帮助自己渡此无可奈何之关头。至此方思学禅,原意是即或不能在此中辟一大道,亦可稍睹光明也。然余读书向不求甚解,常以不了了之,故学禅十馀载,仍是一窍不通,今既来此,也只有罄我所知,请教诸公,聊当一笑耳。


    “禅”乃音译,梵文原</a>音为“禅那”。泛称曰“禅”,即“禅定”之义。所谓“禅定”是指四禅八定而言,虽云四禅八定其实却是四禅四定,曰四禅八定者,四禅四定共为八也。佛教传入中国后,始有禅宗产生,六祖慧能</a>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传有语录名《六祖坛经》,其中解释说“内见自性不动”为禅。又释禅定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见《坛经》)所谓禅定,盖有所本,佛家首重“治心”,儒家仅说一个“心”字,以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源出于心者。而佛家却把它看作甚于毒蛇恶兽怨贼,所以告诫众弟子,首须降服其心。(见《佛遗教经》)《金刚经》开端,须菩提首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佛告以:“应无可住而生其心。”又说:“若心有住,即为非住。”《遗教经》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又说:“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又说:“当勤精进,折伏汝心。”若降服其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方可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是译音,若译意当作“无上正等正觉”,或“无上正遍觉”。)佛家曰“治心”,就是外禅内定之义,所谓“禅定”亦即“治心”是。


    进一步谈谈禅宗与佛教之渊源:


    佛于《心经》上只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金刚经》中则言及“涅槃”。“涅槃”又名“真如”,即佛教大师之“死而不死,不生不灭”义。佛之所谓生死乃是世人之生死,而佛并无有生死也。涅槃具有四德,曰“常、乐、我、净”。常者不断也,惟佛得永生。乐者离苦也,非世谛乐后有苦之乐。我者自得也,与佛家所忌之“我执”不同,所谓不假外力,万物皆备于我也。净者不染也,心本清净,因受尘世无明熏染而生染心。能达此四境界即是“涅槃”。


    如何能得涅槃?《楞严经》云:“旋汝倒闻机,反间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佛谓世谛所闻乃是倒闻,是歪曲了事实的,必须倒旋方能得其正。一部“楞严”,千言万语,推其究竟亦极简单。大凡道也者,莫不如是单纯,因道是真故当为一。所以说:“余二则非真。”但仅是知道,不能实行,仍不能得其门而入。佛乃大慈大悲者,遂为众生开种种方便之门。其中大体可分为二:一曰“信”,信佛即可成佛,后来之净土宗即出于此;一曰“解”,由悟解而入道,乃为上智而设。佛在世四十九年,说法八十馀会。每次说法,便成一经,皆是要解开人心中迷惑烦恼之结,迷网既解,自当入门,于是乃由解而得信。“解”者对“结”而言,“结”又称“执”,“解”又称“破”。“执”者世谛执为实有。佛家认有为无,故以“解”破“执”。譬如儒家以“正心”为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佛家根本不信心,于心上加一性,主张制心。既曰破,必先要分析,既如表然,看来是实物,若件件拆破焉复有表?佛家于“心”,便是这般见解。以世谛观之,只是一心,佛家小乘法则析为六识。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生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和之方为心。大乘法于六识外,更加第七末那识,第八阿梨(赖)耶识。心本一个,何以分为八识?这种不惮烦的分法,只是要说明心无自体,而加以破解。破执以后,则众生由解生信,得入佛之门矣。佛之将“有”化“无”,即因分析之故。物物皆可分析,惟有不可分析者方是“真”。因此一切诸相,都是虚妄,是故说:“所谓佛法,即非佛法。”只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真”。但佛之分心为八,本意虽是将“有”化“无”,然其结果反是化少为多,求简得繁,因此象教西来,乃有禅宗。意主废除一切名相,毋庸分析,亦可明心见性成佛作祖。此真佛家纷纭琐碎之对病药也。


    菩提达摩</a>相传是西天第二十八代祖,携释迦牟尼之衣钵来中国,正当梁武帝</a>时,中国佛教已极盛行,但达摩在南朝,既与梁武不契,此来亦不得志,九年面壁,终究遇毒。至六祖慧能,力主顿悟,禅宗遂立。由此禅与佛分而为二:谓佛为“教”;谓禅为“宗”。称佛为“佛”,称禅为“祖”。故禅宗弟子时以“教意祖意是同是别”为问。其实禅宗所标榜者仍是出于佛经。禅宗之于佛教,乃革新而非革命。禅宗之所谓“自性圆明,本无缺欠”仍是本于佛经之返闻自性。其与佛教所不同者,仅不重分析名相而已。若以佛教禅宗比之儒家,颇似孔子</a>道“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应曰“唯”。又似《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至于释尊拈花迦叶微笑,又大似孔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矣。


    禅机最是微妙。如弟子常以“如何是佛祖西来意”为问,大师或曰:“西来无意。”至赵州和尚则曰:“庭前柏树子。”此话头为禅人所常举,几于尽人皆知。有以是语问于赵州之弟子,则又答曰:“先师实无此语,莫谤先师好。”佛家本戒妄语,而禅宗大似专出此游离无定之言,惟其意亦只在将寻常知解情见一齐推翻,然亦遂为禅宗最难了解之义。故禅宗语录与宋儒语录不同,宋儒语录说一是一,如程子曰:“鸡雏可以观仁。”是老老实实地说“鸡雏可以观仁”。禅家说:“狗子有佛性。”却不可如是参会,必须超出语言文字之外,方有几分是处,否则便是地道死于句下矣。黄龙大师遇有问法者辄举拳曰:“唤作拳头则‘触’;不唤作拳头则‘背’。”当时号为拳头关,学人下语多不契。在这种无法解释之中,若能得到一个理解,即可悟道。禅家主张参</a>悟,参透悟明,则可明心见性。看来似是玄虚,其实乃是真的,极端理智的。所以禅宗大师莫不是“提起来昭昭灵灵,放下时绵绵密密”。到此田地乃可谓之:“常。乐。我。净。”故佛与禅虽有繁简之殊,其最终目的则相同也。


    佛教自戒生定,由定生慧,不戒不定,不定不慧;禅宗则似乎屏除戒定而单言慧,看去颇与佛家有别。然佛家是先以普慧照破烦恼黑暗,于烦恼解除消灭之时更将智慧抛弃。这种以智破愚、功成复弃的态度,颇似庄子所谓“筌所以得鱼,得鱼而忘筌”。然而庄子是“忘筌”,佛家则是根本踢翻智慧,是粉碎虚妄,尊重理智,而又打破理智的。禅宗亦未尝不如是也。


    宋人说诗,好以禅为喻,任渊《陈后山诗集序》曰:“读后山诗,大似参曹洞禅,不犯正位,切忌死语。”如再翻阅宋人诗话,则以禅说诗者更多。禅师说法,亦往往拈举前人诗句。余素喜韵语,近来又常涉猎禅宗语录,颇觉其间有相似处,然而实在说来,禅与诗的关系是:“似则似,是则非是。”二者未可混为一谈。


    唐宋诗人接近禅学者甚多,惟其接近禅学,故诗中常作禅语,但诗中参以禅语则必不能佳。如苏东坡</a>之《东林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非诗非禅,正是禅家之“触”。至于王摩诘、柳子厚尽有好诗,于佛经亦熟,但其好诗皆不是佛家语也。禅师亦好为偈语,若律之以诗,即非笑话,亦是外行。如云居舜禅师之“云居不会禅,洗脚上床眠。冬瓜直侗,瓠子曲弯弯。”还有延应庵华禅师之“蜻蜓许是好蜻蜓,飞来飞去不曾停。被我捉来摘去两边翼,恰似一枚大铁钉。”又如简堂机禅师之“圆通不开生药铺,单单只卖死猫头。不知那个无思算,吃着通身冷汗流。”皆是禅而非诗。但简堂机住山时,有偈语一则,虽禅机不深,而真是好诗:“地炉无火客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大有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渊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之境界。由此可知:好诗未必通禅;而禅语亦多非好诗也。唐宋两代号为诗僧之作品,如《禅月集》《白莲集》《石门文字禅》皆不过尔尔。此亦禅与诗不能十分相合之一佐证。


    如此,则宋人以禅说诗,岂非毫厘相差,天地悬隔?然宋人之说,亦自有其见地。诗与禅相似处只在“不可说”之一点。非不许知,乃是不许说。禅宗大师云:“这张嘴只好挂在墙上。”即是必须由自己参悟而来的意思。由旁人解说而知者,并非真知。老子《道德经</a>》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及其道之、名之,则又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恍惚窈冥,如何可说?又《庄子》“庖丁解牛”亦说此义。故谓道必自得,父不可传之于子,兄亦不能传之于弟。以上乃就哲学方面而言。


    如再以文学论之,六朝时陶弘景</a>隐居,皇帝诏问:“山中有何物?”弘景答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禅与诗也正如这诗的后两句,“只可自怡悦,不可说似君”也。


    唐文宗诗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续曰:“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一禅宗大师说法,亦举此二十字。意谓人必身临其境,方可体会得出。然柳公作句,何尝有意于禅?后来禅师举此二句,当然忘其为诗,此即诗与禅相似之处,均是不可说也。


    所谓不可说者,并非“无”,而是“真有”。因此不可说并非玄妙。凡一境界其高深微妙之处,皆是“不可说”,固不独诗与禅为然。庄子曰:“道可得而不可见。”因“不可见”故“不可说”。诗与禅之“不可说”而非“无”之一点相同,诗人之谈禅,禅师之举诗,适以证明诗禅相通之处,如以简图明之,则:


    故诗是诗,禅是禅,而其精深微妙的“不可说”的境界则相同。


    总结之曰:禅者,万殊归于一本。诗者,一本散为万殊。禅是自性圆明,见心见性,法尔如然,在智不增,在愚不减。诗是包罗万象,神通变化,无有常法。如此则禅为静,诗为动。禅是由外向内如孟子所谓“收其放心”;诗是由外之内,收于内后再放于外。陆士衡《文赋》有曰:“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收视返听是收精骛,心游是收而复放。所以诗乃静中之动,动中之静也。


    宋人学道者称学诗者曰:“玩物丧志。”至于禅师则意更不在诗。然而,禅宗虽然万殊归于一本,试问“一”又将归于何处?一切文学、哲学、宗教虽路径各不相同,而其最高境界皆是追求真理。故于诗,可得一转语曰:“此众无枝叶,惟有诸真实。”


    注释


    *记录者程忠海、史恩涛,整理者张恩芑、陈继揆。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