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說文
3个月前 作者: 徐鼒
艾乂??
按《說文·艸部》云:「艾,冰臺也。」《丿部》云:「乂,芟艸也。從丿,從乀,相交。刈,乂或從刀。」乂,正字;刈或體字;艾,借字也;古多通用。又,乂治之乂,《說文》作?。懲艾之艾,《說文》作?。今則以乂為治?之?,而以艾為?懲之?。是以古人借字為正字,而不識本字也。
說字兼說釋談說兩義
《說文》無悅字,此唐以後俗字也。《言部》「說」字解云:「說,釋也。一曰談說。」一字兼兩義,蓋言字古文A1,與A1字形近,故說或訛作悅也。懌字經典通用「釋」,亦通作「繹」。《采部》:「釋,解也。」《爾雅·釋詁》:「懌,樂也。」《眾經音義》引舊注云:「懌,意解之樂也。」以「解」為義,與「釋」同。而《釋詁》又曰:「懌,釋服也。」則是懌、釋本為兩字。按諸書義各不同。《靜女》詩箋之「說懌」當為「說釋」,為書說而陳釋之也。張衡《天象賦》:「女史掌彤管之訓。」謂之曰「訓」,則不徒記事,宜為書說而陳釋之,與箋同意。至《說文》「說」字「說釋」之訓,即今「悅懌」字。懌字之通用釋者:《顧命》「王不懌」,《釋文》云:「馬融本作不釋」,則也。或以《說文》「說釋」之訓,亦與鄭箋同本三家《詩》為義,則許氏何必又云「一曰談說」乎?既有「談說」之訓,則知「說釋」之訓為今「悅懌」字矣。釋為本字,繹為借通用之字,懌為漢以前鄉壁虛造之字。《爾雅·釋詁》之分懌、釋為兩字者,當是後人肆意增益。諸經典懌字乃相承傳寫便俗,而不求本原者也。凡諸難明之義,賴有許氏書耳。
足部多部無跢字
《說文·言部》「誃,離別也。從言,多聲。讀若《論語》『跢予之足』。周景王作洛陽誃台」。今《論語》有「啟予足」句。按《爾雅·釋言》:「謻,離也。」是許氏本《爾雅》為訓也。凡曰讀若者,擬其音也。《足部》、《多部》無跢字,此或壁中古文。《方言》云:「跢,跌蹷也。」注:「跌蹶,偃地也。江東言跢。」《廣雅》:「蹢、?、跢,跦也。」《文選·文賦》、《嘯賦》注俱以「跢跦」為「踟躕」字,則皆與《論語》義不合也。按《論衡·四諱》引《論語》作「開予足,開予手。」開與啟通,則今文作啟,是也。又按《漢書·諸侯王表》「周有逃責之臺」,服虔注:「赧王負責逃此臺,因名之。」劉德注:「洛陽南宮謻臺是也。」「謻」與「誃」通。《集韻》云:「凡門堂臺榭別出者,曰謻。」是亦以離別為義。《戰國策》「出誃門也」注:「誃,別也。」《晉書·載記·劉曜傳》「謻門旦空」注:「謂別門也。」其證也。
笑字從夭不從犬
段玉裁</a>《說文解字注》有固執難通之義,如《竹部》笑字。徐鍇則缺此篆,徐鉉則據孫愐《唐韻》以補之,云:「《唐韻》引《說文》云:『喜也。從竹,從犬。』」而不述其義。李陽冰刊定《說文》「從竹,從夭」,義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段氏力譏其妄,引顏元孫《幹祿字書》、張參《五經文字》,以為竹下從犬之據,並詆楊承慶《字統異說》所云「從竹,從夭。竹為樂器,君子樂,然後笑」之不可信。鼒按:此說不始於楊承慶也。《一切經音義》二引《字林》云:「笑,喜也。從竹,從夭,夭聲。竹為樂器,君子樂,然後笑也。」是楊承慶之所本也。呂忱晉人,去漢不遠,必有師說,且以竹會意,以夭諧聲,與六書之指無所乖謬,彼《玉篇</a>》、《唐韻》之「從竹,下犬」,安知非唐刊本之誤?至顏元孫之《干祿字書》、張參之《五經文字》亦有不能盡合於古者矣。《漢書·薛宣傳》、《穀永傳》、《敘傳》上,作「關」,《集注》云:「關,古笑字。」《史丹傳》、《外戚傳》作「咲」,《集注》亦云:「咲,古笑字。」關、咲雖俗文無足據,然其體皆不從犬。又,陸德明《經典釋文》並多作笑,不獨唐元</a>度《九經字樣》之有{犬}、笑二體也。鼒謂:漢人訓詁之書,既百不存一,《說文》古本又不可見,讀書者於此,蓋闕如耳。
佛字以隱蔽為義
《說文·人部》「佛,見不審也」,《係傳》作「見不諟也」。蓋古從弗之字,多以隱蔽為義。車之茀為車蔽,衣之紼為蔽膝,山之岪為山肋;道人自隱蔽,則必曲以自全,故拂、弗俱為矯戾。隱蔽則不見,故芾亦有小義。芾字從巿,《說文》云:「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經典通用芾、紱、黻、紼、茀字。同一借,紱、黻以同聲,芾、紼、茀則聲義皆兼,以皆有隱蔽義也。
厲旱石也漢書注誤作皂
《說文》解「厲」字云:「厲,旱石也。」段玉裁曰:「旱石,剛於柔石</a>者。《禹貢》:『厲砥砮丹。』《大雅》:『取厲取鍛。』」鼒謂:解旱為剛,良是。《古微書》引《春秋</a>考異郵》曰:「旱之言悍也。」《文選·鵩鳥賦》注云:「捍與旱同。」是悍之從旱,亦以剛為義,與上「厎,柔石也」文正相承。《漢書·枚乘</a>傳》:「磨礱底厲。」注作「厲,皂石也」。乃形近之訛,說文無皂字。
厲讀為賴
《論語》「未信則以為厲己也」。《集解》引王肅注:「厲,病也。」《釋文》引鄭注曰:「厲,讀為賴。」此非改字異義,所以正音也。按《說文》「厲」字「從廠,蠆省聲。{厲蟲},或不省。」從蠆得聲,則不當讀如力製切,其為賴音無疑矣;故《說文》無癩字,今疫癘字即癩字也。《史記·刺客列傳》、《范睢蔡澤列傳》「漆身為厲」。《索隱》曰:「厲,癩病也。」又曰:「厲、賴聲相近。」《莊子·齊物論》「厲與西施」。《釋文》引司馬注云:「厲,病癩。」《左·昭四年》「遂城賴」,《公》、《穀》作「遂城厲」。《漢書·地理志》注亦云:「厲讀曰賴。」蓋此字本同音,其「力製切」者,非厲之本音也。其以厲為癩字者,厲即癘之省文借也。《衛風》「淇厲」與「無帶」協。《小雅》「垂帶而厲」與蠆字、邁字協。《大雅》「降此大厲」與瘵字、屆字協。其讀如賴,可知矣。厲,病也;賴亦病意,皆癩、癘之省文也。故曰:鄭之注《論語》,非改異義,所以正音也。
厲讀為列烈裂連剌
厲之讀賴,有明徵矣。而去、入通音,則又有讀為列、烈、裂、剌等音矣。聲轉字異,有讀為連者矣。今疏證其義如左,俾學者知古人音訓相生之義,而無惑於經文字畫之異焉。按厲、烈音訓相生。《周禮·山虞》:「為之厲禁。」司農注云:「厲,遮列守之。」《司隸》:「掌王宮與野舍之厲禁。」注云:「厲,遮列也。」《墓大夫》:「帥其屬而巡墓厲。」注云:「厲,墳塋遮列處。」又如猛厲、剛厲俱轉訓烈。《禮記·祭法》「厲山氏之有天下也」。注云:「厲山氏,炎帝</a>也。起於厲山。或云:有烈山氏。」《左·昭二十九年傳》作烈山氏。《周禮·宗伯》注:「有厲山氏之子曰柱。」《釋文》云:「厲本作列。」厲、烈相通,故癘與?亦相通。《公羊傳》曰:「大瘠者,何?也。」是諸書劄厲字皆?之借也。又《都人士》:「垂帶而厲。」箋云:「厲字當作裂。」《左傳》「鞶厲」,《內則》鄭注作「鞶裂」,是又以厲為裂之借也。又,方音不同,轉入平聲,故厲山、烈山,《史記正義》引《世紀》作連山氏。又,橫紐作入聲,故《秦本紀》「厲龔公」,又作「剌龔公」也。
????澑
《說文》解??字云:「屋水流也。從雨,畱聲。」??字云:「??,中庭也。從廣,畱聲。」澑字云:「澑,水出鬱林郡,從水,畱聲。」《左傳》「三進及溜。」《釋文》云:「澑,屋霤也。」《爾雅·釋水》:「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郭注云:「從上霤下。」《釋文》云:「霤本又作溜。」《詩》疏引李巡注:「水泉從上霤下出。」經、傳注霤作溜者,止此。《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王莽傳》「繞霤之固」、《文選》左思</a>《魏都賦》「上累棟而重霤」、「齊龍首而湧霤」、《吳都賦》「玉堂對霤」、「繞霤未足言其固」、謝惠連《雪賦》「緣霤承隅」及陸機、潘嶽詩,霤字亦數見。自唐、宋以後,始皆作溜,無作霤者。鼒按:簷霤之霤,以霤為本字,溜為音近借之字,廇為或體之字。《禮記·檀弓》「池視重霤。」注云:「如屋之有承霤也。承霤以木為之,用行水,亦宮之飾也。今宮中有承霤,雲以銅為之。」疏云:「重霤者,屋承霤也。以木為之,承於屋霤,入此木中,又從木中而霤於地,故謂此木為重霤也。天子則四,注四面為重霤。諸侯去後,餘三。大夫唯餘前、後二。士則唯一,在前。」今俗所謂閣漏是也。《釋名·釋宮室》云:「霤,流也。水從屋上流下也。」中央曰中霤,古者{穴復}穴後室之霤,當今之棟,下直室之中,古者霤下之處也。《公羊·哀六年傳》注:「中央曰中霤。」疏引庚蔚之《禮記·月令說》曰:「中霤、復穴皆開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為中霤也。」今俗謂之開天窗。燒片瓦空其中,俗謂之屋漏,是其遺意也。又按景純《爾雅》注:「沃泉,從上霤下。」《文選》束晳</a>《補亡詩》:「濛濛甘霤。」注云:「凡水下流曰霤。」故山中石溜,亦皆名霤也。今人於中霤外,字無作霤者。是以古人借之字為正字,而不識本字也。
鎦即劉字
《說文》無劉字。徐鉉曰:「疑鎦即劉字也。從金,從亞。刀字屈曲,傳寫誤作田。」鉉說是也。《漢書·王莽傳》曰:「深惟漢氏三七之阨,赤德氣盡,思索廣求,所以輔劉延期之術,靡所不用。以故作金刀之利,幾以濟之。」又曰:「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正月剛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博謀卿士,僉曰:『天人同應,昭然著明。』其去剛卯莫以為佩,除刀錢勿以為利。」服虔注云:「金刀,莽所鑄之錢。」顏師古曰:「莽以劉字上有卯,下有金,旁又有刀,故禁剛卯及金刀也。」是劉字作刀,無疑。叔重漢臣,其書亦不應無國姓,此自傳寫之訛耳。近世好古之士緣《說文》無劉字,遂篆作鎦,此不可也。又,《積古齋鍾鼎彝器款識》載晉《銅尺銘》十九字,中有「鎦歆銅尺」字,當亦近人依託偽造之器也。
劉或從卯
《說文》「卯為春門」、「亞為秋門」及《管子</a>》「春三卯」、「秋三亞」之說,則卯、亞二字意義迥異。劉字、留字、昂字、{艸亞}字、亞字,《說文》俱從亞得聲,不應從卯矣。然《劉公簠》劉字從亞,《留君簠》留字從亞,阮雲台相國《鍾鼎彝器款識》云:「此俱從卯,《叔亞敦》留旁亦從卯。蓋卯有茂音,留字從之得聲,古不從亞。《石鼓》柳字從亞,可證也。」鼒按:此說良是。亦見金石文字之有功於經學也。《白虎通·五行篇》云:「卯者,茂也。」《史記·律書》云:「卯之為言,茂也。」亦卯有茂音之證也。《尚書帝命驗》云:「卯金出軫。」注云:「卯金,劉字之別。」《王莽傳》云:「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又云:「卯,劉姓所以為字也。」《詩》「維參與昴」。《毛傳》云:「昴,留輒。」《釋文》云:「昴亦名留。」今韻書入巧部。按《毛詩·十月之交》篇,卯與醜為韻,《小星》篇昴與裯、猶為韻,《泮水篇》,茆與酒、老、醜為韻,知古人卯、亞同部,音義本展轉相生,其字亦多借通用。「劉」蓋或體,從卯也。偶閱惠定宇《九經古義》,因以見聞所及,廣其義所未備者如右焉。
已巳無兩字
巳午之巳,《說文》作,解云:「巳也。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又云:,用也。從反巳。賈侍中說:『已,意已實也,象形。』」別無終已之字。《漢書》「以」字皆作「?」,顏師古曰「?,古以字」是也。《樊安碑》「?致中興」。《北海相景君銘》「授?符命」。《孔宙碑》「躬忠恕A1及人」。「?加「幾」。《司農劉夫人碑》「導男A1□」。變「幾」為「A1。」徐鉉《說文新修字義》云:「以,《說文》不從人。李斯</a>刻石文如此,後人因之。」名皆從?,未變篆體也。自《孔龢碑》「臣愚人為」,始變?作以。又,「事已即去」,復變?為已。然曰「事已即去」,則是「事終已而去」之意。固即巳午之巳,非變「?用」之「?為「已」也。《堯廟碑》「已章聖德」。又,「報已嘉瑞」。又「敦我已德,厲我已仁。」《楊著碑》「皆所已紀盛德,傳無窮者也」。始變以作已,蓋以已、?音近,因借用之,非與巳午之巳有兩字,亦非以、?訓用之字,可作已,此偶借用之,非正字也。且《堯廟碑》立於永康元年,《楊著碑》立於建寧元年,是永壽、延熹之間尚未有已為?者。其他經籍以作已者,皆東漢以後傳寫之本,訛舛已多,難可憑信。今就班固</a>《漢書》、許慎《說文》及永康以前漢碑文考之,猶可知巳午之巳,即終已之已,與?、以字義不相通,借作之則可耳。曰:何以明巳午之巳,即終已之已也?曰:《史記·律書》曰:「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漢書·律曆志》:「已盛於巳。」《太玄·玄數》:「辰、巳、午。」注云:「巳,取其已盛。」《淮南子</a>·天文》「巳則生已定也。」《風俗通·祀典》說「禊」字云:「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分祉也。」《釋名·釋天》云:「巳,已也。陽氣畢布,已也。」如出有所為,畢已復還而入也。是漢、魏通儒皆以巳午之巳,取終已為義,不獨《說文》「陽氣已出,陰氣已藏」,為可據也。又,終始相生,已又可轉為發端之詞。《白虎通·五行》云:「陰中陽,故太陽見於巳。巳者,物必起。」今之以「已」為發端詞者,本起意也。今欲以巳午之巳與終已之已分為二字,則未、申二字能與未然之未、重申之申別為二字乎?惑亦甚矣!自唐人失音訓之學,《廣韻》始分為二字,曰:「已,止也,甚也。」又曰:「巳,辰名。」村俗師儒不得其意義,始以有鉤挑者為終已字,無鉤挑者為辰巳字,是真許叔重所謂鄉壁虛造者矣。或又曰:子以辰巳之巳,即終已之已,則辰巳之字讀如祀音,今終已字亦將讀如祀音乎?抑辰巳字亦讀如以音乎?曰:古人方音不同,故有一字而數音者,非其音異,而點畫訓詁亦異也。古?、已、祀音本相近,《詩》「維天之命」。《正義》引《譜》云:「子思</a>論《詩》『於穆不已』。仲子曰:『於穆不似。』」《文心雕龍·練字》又云:「子思弟子『於穆不祀』。」此可知子思當時「已」讀為詳裏切,如今祀音。故仲子遂以為不似,毛氏亦以已、似、祀,本音同借之字,故從其說,而不用其字。今讀「於穆不已」為「以」音者,有其義,失其聲也。推此則《易·損卦》「已事遄往」,虞仲翔讀為「祀事遄往」,云:「祀,祭祀。」亦以已、祀為借之證也。曰:何以知巳午之巳,古亦讀如祀音乎?曰:《毛詩》有之矣,「似續妣祖」。傳云:「似,嗣也。」箋云:「似讀如巳午之巳。」毛氏以似、嗣音訓相生,訓似為嗣;箋以為音同借,故訓為巳。鄭改其義非改其音,故知巳午之巳亦讀如祀音也。
說文引經不一家
張氏井《古韻發明》謂《說文·人部》引《詩》「屢舞傞傞」,《女部》引《詩》「屢舞姕々」,《說文》援據《毛詩》,今《詩》作傞,與《說文》合,是《毛詩》本字,不知何家因方音轉聲借「姕」字。《說文》於「傞」字下,既引《毛詩》,必不復於「姕」字下,引他家自亂其例,為後人所加無疑。按:此未明乎許氏書之例者也。《說文》如此類甚多:《口部》引《詩》「犬夷呬矣」,《馬部》作「昆夷駾矣」。《口部》「無然呭呭」,《言部》作「無然詍詍」。《口部》「噂遝背憎」,《人部》作「僔遝背憎」。《走部》「不敢不趚」,《足部》作「不敢不蹐」。《辵部》「挑兮達兮」,《又部》作「弢兮達兮」。《言部》「詵詵兮」,《乂部》作「????兮」。《足部》「管磬蹡々」,《金部》作「磬筦鏘鏘」。如此類者,不可枚舉。他經亦然,如「以往吝」,「以往遴」之類。蓋漢時經文師儒傳授不一,《周禮》有故書,《儀禮》有古文,《書》有古文,《論語》、《孝經》有古文,《詩》有四家,各守其師說。鄭康成、許叔重在諸儒中,尤為精深博大,盡通群經之說,而折衷之。康成箋《詩》多與《毛傳》異義,蓋《毛詩》較三家為近古,故許、鄭以之為宗,而其說有未安者,則兼采三家以明之。臧玉琳《經義雜記》、陳見桃《稽古編》、惠定宇《詩經古義》、段懋堂《詩經小學》、陳恭甫《左海經辨》諸書言之甚詳。康成箋《毛詩》而用三家之說,不為自亂其例。今叔重自序其書曰:「博采通人,至於小大,信而有證。」凡揚雄、司馬相如、董仲舒</a>、衛宏、劉向諸人之說,靡不搜采;當日三家《詩》並立學宮,反不得為信而有證乎?故鼒謂:許氏所引《詩》與今文異者,皆本之三家。《自序》云「《詩》毛氏者」,從義之多者言之也。蓋古人箸書例寬而義精,今人箸書例嚴而義淺,不得據今人繩古人書也。
鈞古韻字
《說文新附》云:「韻,和也。從音,員聲。裴光遠曰:『與均同。』未知其審。」鼒按:此古字,亦作鈞。鈞、均古通用,經籍無韻字,漢碑亦無韻字,蓋起於魏晉之間。《字書》以為始於陸機《文賦》「采千載之遺韻,或託言於短韻」。亦非也。嵇康</a>《琴賦》已云:「改韻易調,奇弄乃發。」然其時偶見文人集中,自韻書行,此字遂為專用之字,而古字不可識矣。《國語·周語》:「單穆公曰:『先王之制鍾也,大不出鈞。』」韋昭注曰:「鈞,所以鈞音之法。以木長七尺,有弦係之,以為鈞法。」又,「伶州鳩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注亦曰:「均者,均鍾。木長七尺,有弦係之以均鍾者,度鍾大小、清濁也。漢大予樂官有之。」又,注「度律均鍾」云:「均,平也。度律,度律呂之長短以平其鍾,和其聲。」又,注「細鈞有鍾無鎛,大鈞有鎛無鍾」云:「鈞,調也。」按:此隨文解之,其實同為鈞音之木,平亦調也。賈誼《惜誓》「二子擁瑟而調均兮」。王逸</a>注云:「均亦調也。」《文選》張衡《思玄賦》「考治亂於律均兮」。注云:「均,所均聲也。」又引《樂汁圖徵》曰:「聖人往承天助,以立五均。均者,亦律調五聲之均也。」並引宋均注曰:「均長八尺,以調六律五聲。」《後漢書·張衡傳》注亦同。各書注中,亦未明指為古韻字,至成公綏《嘯賦》「音均不恒,曲無定制」。注始曰:「均,古韻字也。《鶡冠子》曰:『五聲不同均,然其可喜一也。』」並引晉灼《子虛賦》注曰:「文章借,可以協韻,均與韻同。」則後裴光遠之言,始信而可徵矣。蓋均本均音之木,長七尺、長八尺,其制不可知;然其為調和五音之用,無可疑也。魏晉以後始亡其器,然其義猶存,故借為調和聲音之訓。《廣雅》曰:「韻,和也。」是其義也,旁推交通,而源流可睹矣。
妥即綏字或體
《廣韻》妥字,「他果切。安也」。《集韻》:「吐火切。」此唐以後音,非古音也。《說文》無妥字。《糸部》綏字:「從糸,從妥。」徐諧曰:「當從爪,從安省。」鼒謂:此《說文》漏義,妥即綏之或體也。《爾雅·釋詁》妥、綏同訓安。《詩·楚茨·傳》、《儀禮注》皆云:「妥,安坐也。」臣瓚《漢書注》:「妥,安也。」《夏小正</a>》:「綏多士女。綏,安也。」《逸周書·諡法解》:「綏,安也。」同訓則必同音,從爪,從女,皆無「他果切」之理,蓋從爪,即升車正立執綏之義;從女,以女諧聲也。《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鄭注云:「退或為妥。」《釋文》作追,云:「音退,本亦作退。」追與綏音近,退與綏訓柔,義近。追、綏音近,故追為妥之借,是妥與追音近也。《爾雅·釋詁》《釋文》引《字林》云:「妥,他罪反。」是妥與退亦音近也。《曲禮》「國君綏視」注:「綏讀曰妥。」《儀禮·士相見》「禮妥而後傳言」注:「古文妥為綏。」《漢書·燕剌王旦傳》集注:「妥古綏字。」是妥為綏字或體之明證也。今人執《唐韻》「他果切」並讀綏如墮音者,展轉而相誤矣。
?即丕字
《說文》解丕字云:「丕,從不,一聲。」蓋一在不字之中間。《三國志》「闞澤言不及十年,?其沒矣。」以字意之,不十為?,後人以一字移不字下,闞澤之言遂不可解矣。蓋不字古音?,《左氏》「秦?茲」,《釋文》作「秦不茲」是也。《後漢書·耿秉傳》「與大醫令吉?」注云:「?或作平。」《漢書·匡衡傳·集注》云:「?字或作本。」皆以十字在下,故與平字、本字形近相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