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颂第七十三

3个月前 作者: 董仲舒
    【题解】


    本篇将人类的德行操守与自然的山水进行比附,发挥孔子</a>“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歌颂了山水所具有的崇高品德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贡献。在董仲舒</a>看来,山高大雄伟,是人类的家园,它无私地向人类奉献出所需要的一切物产而不索取任何补偿,山安宁平静,像是有仁德的君子。水则是人类和一切生命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它又具有仁、智、勇等多种美好的德性,并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


    山则巃嵸崔,嶊嵬巍(1),久不崩陁(2),似夫仁人志士。孔子曰:“山川神祇立(3),宝藏殖,器用资(4),曲直合(5),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小者可以为舟舆桴楫(6)。大者无不中(7),小者无不入(8),持斧则斫(9),持镰则艾(10),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11)。”且积土成山,无损也;成其高,无害也;成其大,无亏也。小其上,泰其下(12),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13),俨然独处(14),惟山之惪(15)。《诗》云(16):“节彼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此之谓也。


    【注释】


    (1) “山则巃嵸崔”二句:指山巍峨高耸。巃嵸(lónɡ sǒnɡ),山势险峻的样子。(lěi),山高耸的样子。崔,高大。嶊(zuǐ),山高的样子。嵬(wéi),山高大耸立的样子。(zuì),高峻的样子。巍,高大的样子。卢文弨校此二句疑有衍文,当是。


    (2) 崩陁(duò):崩塌。陁,倒塌。


    (3) 神祇(qí):天地之神,此处泛指神灵。古代把天神称为神,把地神称为祇。


    (4) 资:供给,资助。


    (5) 曲直合:弯曲的和平直的木材都合用。


    (6) 舟舆桴楫(fú jí):船、车、鼓槌和船桨。舆,泛指车。桴,竹木筏子,又指鼓槌。楫,船桨。桴楫,旧本皆作“浮滠(shè)”,今从卢文弨校改作“桴楫”。


    (7) 中(zhònɡ):符合,适合。


    (8) 入:合格,合适。


    (9) 斫(zhuó):砍,削。


    (10) 持镰(lián)则艾(yì):拿着镰刀割草。持,苏本作“折”,卢文弨校曰:“折,疑当作‘持’。”卢说是,今据正。艾,通“刈”,割、割草。


    (11) 取譬(pì):取作譬喻。


    (12) 泰:极大。四库本“泰”作“大”。


    (13) 去就:本指去留进退,这里指移动之意。


    (14) 俨然:形容矜持庄重,威严的样子。


    (15) 惪(dé):苏本及各旧本皆作“意”,孙诒让</a>曰:“山不可以言‘意’,‘意’疑当为‘惪’,形近而误。谓上文所举,皆山之德也。”孙说是,今据正。惪,古“德”字,德行。


    (16) 《诗》云:下引文见《诗经</a>·小雅·节南山》。节,通“截”,高峻的样子。岩岩,山高峻的样子。赫赫(hè),显赫盛大的样子。师尹,指周太师尹氏。师,太师,周代三公之一。具,全部。瞻,往上或往前看。


    【译文】


    山巍峨高耸,长久不会崩塌,这就好像那些仁人志士一样。孔子说:“山川之中都居住着神灵,山里产出宝贵的物品,供给各种器物,弯曲的和平直的木材都合用,大的可以用来建筑宫殿房屋、亭台楼榭,小的可以用来制作船、车、鼓槌和船桨等。大的没有不合适的,小的也没有不合用的,拿着斧头砍树,拿着镰刀割草,活着的人依靠山来生活,禽兽隐藏在山中,死人也埋葬在山中,山有很多功劳却不自夸,所以可以用来比喻君子。”堆积泥土成为山,对万物来说没有什么损失;山变得很高,对于万物来说没有什么损害;山变得很大,对于万物来说也没有什么亏损。山上面很小,下面很大,永远安固稳定,很多年后也不会移动,庄重威严地矗立在那里,这就是山的德行。《诗经》上说:“那高高耸立的南山,山石显赫盛大;那威严显赫的太师尹氏,民众都在注视着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水则源泉混混沄沄(1),昼夜不竭,既似力者(2);盈科后行(3),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4),不遗小间(5),既似察者(6);循谿谷不迷或(7),奏万里而必至(8),既似知者(9);障防止之能清净(10),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11);赴千仞之壑(12),入而不疑,既似勇者;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咸得之而生(13),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孔子在川上曰(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之谓也。


    【注释】


    (1) 混混(ɡǔn)沄沄(yún):大水汹涌地奔流。混混,水奔流的样子。混,通“滚”。沄沄,水流汹涌的样子。


    (2) 既:犹“其”也。


    (3) 盈科:把低洼的地方注满。盈,充满。科,坎地、低洼的地方。


    (4) 循微赴下:沿着低微的地方往下流。


    (5) 间:夹缝,间隙,空隙。


    (6) 察:明察。


    (7) 循谿(xī)谷不迷或:沿着山谷流淌而不会迷失道路。谿,山谷。或,通“惑”,迷惑。


    (8) 奏:进。


    (9) 知(zhì):通“智”,聪明、智慧。


    (10) 障防止之能清净:水受到堤坝的阻拦后能够清亮、干净。障,阻隔、堤防。防,堤坝。止之,各本皆作“山而”,《古文苑</a>》作“止之”,钟肇鹏校释本作“止之”,今据钟本改。


    (11) 善化:善于教化。


    (12) 千仞(rèn)之壑(hè):千仞深的山涧。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壑,蓄水的洼地、山沟。


    (13) 咸:全,都。


    (14) 孔子在川上曰:下引文见《论语</a>·子罕》。斯,这,指流水。舍(shě),休息、止息。


    【译文】


    水从它的源头之泉处汹涌地奔流而出,日夜不停,这就好像是有毅力的人;把低洼的地方注满后再继续向前奔流,这就好像是保持公平的人;沿着低微的地方往下流淌,不会留下一点点间隙,这就好像是明察的人;沿着山谷流淌而不会迷失道路,奔行万里而一定会到达目的地,这就好像是聪明有智慧的人;受到堤坝的阻拦后能够清亮、干净,这就好像是知晓天命的人;不干净的东西放进去,取出来的时候就会变得很清洁,这就好像是善于教化的人;奔流进千仞深的山涧,流入而毫不犹豫,这就像是勇敢的人;万物都被火所困厄,而只有水能够克制火,这就好像是威武的人;万物都需要得到水才能生存,失去水就会死亡,这就好像是有德行的人。孔子站在河岸上说:“天地间万物的流逝就像是这奔腾的流水,日夜都不停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