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概论》总论 [1]

3个月前 作者: 王国维
    孔子</a>以前,有《易》、《书》、《诗》、《礼》、《乐》、《春秋</a>》诸书,而未有经名。《礼记</a>》有《经解篇》,其所举之经凡六,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此篇《记》以为孔子之言,虽未必然,要不失为七十子后学之说。《庄子</a>·天下篇》亦云:“《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a>,《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所述者,盖儒家之恒言。是战国时,“六经”之名,固已确立矣。此“六经”中,《诗》、《书》、《礼》、《乐》皆古代之遗文。百家诸子,多称《诗》、《书》,《礼》、《乐》独为儒家所传。荀子</a>屡云:“隆《礼》、《乐》,而杀《诗》、《书》。”庄子云:“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易》为卜筮之书,《春秋》为鲁国史,孔子以前,其行世不及《诗》、《书》、《礼》、《乐》之广。儒家以孔子赞《易》,修《春秋》,遂尊之为经。故《诗》、《书》、《礼》、《乐》者,古代之公学,亦儒家之外学也。《易》、《春秋》者,儒家之专学,亦其内学也。其尊之为“经”者,以皆孔子手定之故。儒家谓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a>》,修《春秋》,以经圣人手定,故谓之“经”。“六经”亦谓之“六艺”。汉初,《乐经》先亡,故又称“五经</a>”。古所谓“经”,皆不出此六者。其余孔子之言,为门人所记者,如《论语</a>》、《孝经</a>》,均不在“六经”数,二书汉人皆谓之“传”。《尔雅</a>》为释经之书,亦传之一也。《孟子</a>》则与《荀子》并在诸子之列。其后《周官》、《礼记》,以附于《礼》而称经。《左传</a>》、《公羊》、《穀梁》传,以附于《春秋》而称经。唐以后,遂有“九经”之目,而《论语》、《孝经》、《尔雅》则谓之“三传”,盖犹承汉人之旧。宋儒自《礼记》中别出《大学</a>》、《中庸</a>》,与《论语》、《孟子》并称“四书</a>”,亦犹汉人呼《论语》、《孝经》为传之意。然汉人于石</a>经未刊《论语》。唐石经中并刊《论语》、《孝经》、《尔雅》,蜀人补刊蜀石经,并及《孟子》。宋、元以后,又有“十二经”、“十三经</a>”之目。于是古人所谓“传”,皆得“经”名。然其初,本谓孔子手定之书,不可不知也。其所以谓之“经”者:经者,常也,谓可为后世常法者也。故诸子百家目其先师之书,亦谓之“经”。如墨家,有《墨经</a>》;道家,谓老子</a>之书为《道德经</a>》;医家,谓《神农</a>本草》为《本草经》,《黄帝</a>素问</a>》为《内经》。其余小小方技,如相牛,相马之属,亦各有经。甚至茶谱</a>谓之《茶经</a>》,酒谱</a>谓之《酒经》,皆谓其先师之书,足以常为后世程式者,其与儒家称孔子之书为“经”之意,固不相远。故今可得下“经”之定义日:“经者,孔子手定之书,足为后世常法也。”今当就“经”之次序,分别论</a>之。


    * * *


    [1] 录自孙常叙(晓野)《经学概论笺证》,1936年排印本。陈鸿</a>祥《王国维</a>年谱》(齐鲁书社,1991年)认为原著约撰于1920年。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