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 昏义
3个月前 作者: 王云五
《仪礼</a>》有《士昏礼》,此篇明其义而推广言之,首先说明婚礼的重要,其次说明新妇服侍公婆的意义,而后及于妇女教育。自“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以下,又因昏义而申言之,以说明妇道。其中以阴阳释昏义之末,且兼及“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故曰:天子之与后,犹父之于母也。故为天王斩衰,服父之义也”。云云,则又引涉及《丧服传》。《汉书</a>》八十一,载匡衡奏疏,极言人事与天文相感应之理,其大旨发自《礼运》篇。按匡衡与二戴同出于后苍,故此节言昏义,与匡疏如出一辙。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1,问名2,纳吉3,纳征4,请期5,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6,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今注
1 采,采择。婚礼的第一步,通知女方家长,男方已选择其女为对象。古人纳采用雁。
2 问名,询问女子姓名。
3 男家占卜得吉,认为适合,以告女家。
4 征,证定。用财礼证定此婚事。
5 男家使人向女家问婚期,决定后告于女家。
6 女家父母先祭告宗庙,然后出门迎接男家派来的人。
今译
婚礼这件事,是准备结合两姓间的欢好,对上来说,要传宗接代以侍奉宗庙,对下来说,要生儿育女以继承后世,所以君子看重它。每到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的日子,男方的使者来时,女方的父母要先在庙中摆设筵席,然后亲自出门拜迎,入了庙门,彼此揖让而登堂,在庙堂中听受使者传递男方的词令,这一切,都是要使婚礼敬谨隆重而光明正大。
父亲醮子1,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2,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3,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4,而婿授绥5,御轮三周6。先俟于门外7,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8,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9。
今注
1 醮,单方面地敬酒,受方不必回敬,如冠礼之醮,唯此在寝非在阼阶。
2 主人,女家之父母。
3 雁是礼物之一。
4 御,驾驶。
5 绥,已见《曲礼上》注。此处并见《郊特牲》注。
6 驾着车走,轮子转过三周后,由车夫驾驶。
7 婿乘自己的车,走在前面。
8 此两句详见《郊特牲》注。
9 合体,谓“合卺而酳”。同尊卑,谓“共牢而食”。
今译
父亲亲自敬其子以酒,而吩咐他迎娶新妇,表示男方为主动,女方为被动。儿子接受了父命去迎亲,女方的父母在庙里设了酒席,在门外拜迎女婿。婿捧着雁走进里面,彼此揖让登堂,再拜,置雁,因为这是奉父母之命。然后走下堂,出来把新妇坐的车驾好,然后把车上的引手绳交给新妇,援引她上车,驾着车走,车子转了三圈,就交给车夫驾驶。自己坐新郎的车走在前头,先在门外等着。新妇到达,新郎对新妇作揖,请她入内。吃饭时,夫妇共享一种食物,合饮一个酒杯,这样做,是表示二位一体,尊卑一般彼此亲爱。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今译
经过敬谨隆重而又光明正大的婚礼,夫妇相亲相爱,是礼的基本原则,同时形成了男女间的分限,建立夫妇间正常的关系。男女间有了分限,夫妇才有正常的关系;夫妇间有了正常的关系,然后父子能亲爱;父子间有了亲爱,然后君臣能各安其位。所以说:“婚礼是礼的根本。”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
今译
礼,是以冠礼做起点,婚礼做根本,以丧祭为隆重,以朝觐及聘问为最尊敬,以乡饮酒及射为最和睦,这就是礼的大原则。
夙兴1,妇沐浴以俟见2;质明3,赞见妇于舅姑4,妇执笲、枣、栗、段脩以见5,赞醴妇6,妇祭脯醢,祭醴7,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厥明8,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9,奠酬10。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著代也11。
今注
1 夙,清早。兴,起床。
2 沐,洗头。浴,洗身。
3 质,亦写作“晢”,天明时。
4 赞,协助。协助行礼的妇人。赞见,辅导谒见。
5 笲,盛物的竹器。段脩即捶治而施姜桂之脯。笲、枣、栗是见公公的礼物,段脩是见婆婆的礼物。
6 醴,郑玄</a>云当作“礼”。孙希旦曰:“赞醴妇者,妇既见,宜有以答之,故赞为舅姑酌醴以礼妇也。凡主人于宾客之初见,则必有以礼之……舅姑之醴妇,其义亦然,但舅姑尊,故不自醴,而使赞代之也。”
7 祭,孙希旦曰:谓祭之于地。
8 盥馈的第二天。
9 孙希旦云:“凡飨礼,主人献宾,宾酢主人,主人又酌自饮毕,更爵以酬宾为一献。此飨妇之礼,舅献而姑酌,故曰共飨妇以一献之礼。”
10 奠酬,孔疏曰:妇酬舅,舅于阼阶上受酢饮毕,乃酬,妇先酌自饮毕,更酌酒以酬姑,姑受爵奠于荐左,不举爵,正礼毕也。王夫之</a>曰:虽酌酬爵,不举酬也。
11 著,表明。代,将代姑为主妇。
今译
大清早起床,新妇梳洗打扮,等待进见;到天明的时候,帮助行礼的妇人带着新妇去见公公婆婆,新妇拿着竹篓子盛着枣及栗,拜见公公,拿着用香料腌的干肉拜见婆婆,助礼的妇人代公公婆婆以甜酒赐给新妇,新妇在席上祭肉酱及祭酒之后,便完成了做媳妇的礼。公公婆婆回到寝室,新妇供献一只小猪,表明做媳妇的孝顺。第二天,公公婆婆共同以“一献之礼”赐媳妇以酒,公公婆婆受媳妇的回敬,但不必与她共饮。饮毕,公公婆婆先由西阶下去,新妇由主人阶下去,这是表明新妇已有接替婆婆做家主妇的资格了。
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1,所以重责妇顺焉也2。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3,而后当于夫4;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5。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
今注
1 申,重复。
2 重,厚重。
3 室人,丈夫的姊妹及其兄弟的妻子。
4 当,适合。
5 审,详审。守,保守。露堆曰委,囷仓曰积,谓粟米。盖藏,果蔬脯醢之类,要掩盖或收藏的。
今译
完成了媳妇的礼节,表明了媳妇的孝顺,又重复表示她可接掌主妇之职,这样隆重待她,是要她能履行做媳妇的孝道。所谓媳妇的孝道,则是要依从公公婆婆的意旨,并与其他女眷和睦相处,然后,履行对丈夫的义务;以料理丝麻布帛的事,保管家中储蓄的财产。所以媳妇孝顺,然后家庭中才能和谐安定;内部和谐安定,然后这个家才会长久不衰。所以圣王重视妇女的孝道。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1,祖庙既毁,教于宗室2,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3。教成祭之4,牲用鱼,芼之以藻5,所以成妇顺也。
今注
1 祖庙未毁,谓五服内的亲属。公宫,大宗之庙,亦即“宗祠”。
2 祖庙既毁,谓五服之外,别成支族。宗室,支子的祠堂。
3 容,即今所谓化妆术;功,即今所谓家事。
4 祭其所出之祖。
5 芼,做羹的菜叫作“芼”。王夫之曰:状如葵,味如葱;藻,菱菜。二者皆阴柔之品。
今译
古代女子在出嫁前三个月,如果她还在五服之内,就在宗子的祠堂接受婚前教育;如果已在五服之外,就在支祠中接受婚前教育,教她有关妇人贞顺的德性、言语的应对、打扮装饰及家务事等。学成之后,祭告于祖先。祭时用鱼做俎,用菜、藻菜做羹汤。为了养成妇人柔顺的德行,所以要用这些阴柔的东西。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1,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2。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今注
1 听,掌管。
2 “天下内和而家理”殊不成语法。稽以下文所作排偶句云:“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则此处原文当作“以明章天下之妇顺,故内和而家理”。但因“天下”二字由上句错厕于此,遂见不辞。
今译
古代天子,在皇后以下设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掌管治理天下家室,以明白推行女性的和顺,所以内部和睦而家庭安定。天子在冢宰以下设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掌管治理天下外部,以明白推行天下臣民的政教,所以外部和谐而国家安定。所以说,天子掌管臣民的政教,皇后掌管女性的柔顺;天子整理刚阳的大道,皇后治理阴柔的德性;天子掌管外部的治理,皇后掌管内部的职责。政教和柔顺成了风俗,外部、内部都和顺,国与家都治理得十分有条理,这就叫作盛德。
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1,適见于天2,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適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3;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4。
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故曰:“天子之与后,犹父之与母也。”故为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5,服母之义也。
今注
1 事,道。得,当。
2 適,同“谪”,谴责。见,出现。
3 荡,涤除而整理之。
4 须,等待。相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5 资,郑玄谓当为“齐”,声之误也。按此处言天子之臣及诸侯为王及后之服,列国之臣则减。
今译
因此,凡是政教不修治,违背了阳道,上天就会出现谴责的征兆,而有日食;妇人的柔顺德行不修治,违背了阴柔之道,上天亦会出现谴责的征兆,而有月食。所以遇到日食,天子就穿起纯白的衣服,考核治理六官的职务,以涤除整理天下的阳事;遇到月食,皇后就穿起纯白的衣服,考核治理六宫的职责,以涤除整理天下的阴事。天子与后,就像日与月、阴与阳,须互相影响才能存在。天子推行臣民的政教,犹如父亲管教儿子,是父道;皇后修治女性的柔顺,犹如母亲教导女儿,是母道。所以说,天子与皇后,就好像父亲及母亲。如果天子死了,他的臣下为他穿“斩衰”的丧服三年,这和穿父亲的丧服同样意思;皇后死了,臣下为他穿“齐衰”的丧服,亦和穿母亲的丧服同样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