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词赋之属下编一(下)
3个月前 作者: 曾国藩
长平桓桓①,上将之元,薄伐猃允②,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闲闲③,合围单于,北登阗颜④。票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⑤,电击雷震,饮马翰海⑥,封狼居山⑦,西规大河,列郡祁连⑧。述《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注释】
①桓桓(huán):威武的样子。
②薄:动词词头。猃(xiǎn)允:即严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这里指匈奴。
③(pénɡ):兵车名。闲闲:从容自得。
④阗颜: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⑤六举:指六次出击匈奴。
⑥瀚海:指北方的一个湖泊,其地众说不一,一说即今贝加尔湖。
⑦狼居山:山名。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黄河西北。
⑧列郡祁连:指置郡至祁连山。
【译文】
卫青威武,为上将之首。讨伐匈奴,扩大巩固北疆边防。七次征伐,兵车行进从容自得。合围单于的军队,一直打到阗颜山。骠骑将军霍去病如狂飙疾风,长驱直入,六次出击匈奴,如同电击雷震。驰骋漠北,饮马于瀚海,祭天于狼居山。经营大河以西,置郡至祁连山。述作《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抑抑仲舒①,再相诸侯,身修国治,致仕县车,下帷覃思②,论道属书③,谠言访对④,为世纯儒。述《董仲舒</a>传》第二十六。
【注释】
①抑抑:密。
②覃(tán)思:深思。
③属(zhǔ)书:著书。属,连缀。
④谠(dǎnɡ)言:正直的话。访对:回答皇帝的咨询。
【译文】
董仲舒缜密细致,历任诸侯国相。修身治国,致仕悬车。落帷深思,论道著书。对皇帝的咨询直言陈告,为世上真正的大儒。述作《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文艳用寡,子虚、乌有①,寓言淫丽②,托风终始③,多识博物,有可观采,蔚为辞宗④,赋颂之首。述《司马相如</a>传》第二十七。
【注释】
①子虚、乌有:司马相如《子虚赋</a>》中假托的两位先生。
②寓:寄托。
③风:通“讽”。
④蔚(wèi):指文采华美。
【译文】
《子虚赋》文辞艳丽,曲高和寡。寄托之语淫丽,讽喻之意贯穿始终。博物多识,文采可观。赋颂居汉之首,为一代辞宗。述作《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
平津斤斤①,晚跻金门②,既登爵位,禄赐颐贤③,布衾疏食,用俭饬身④。卜式耕牧⑤,以求其志,忠寤明君⑥,乃爵乃试。兒生亹亹⑦,束发修学,偕列名臣⑧,从政辅治。述《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
【注释】
①平津:指公孙弘,武帝时任丞相,封平津侯。斤斤:明察。
②晚跻(jī)金门:言公孙弘年老升迁为相。跻,升,登。
③颐贤:招引贤人而养之。
④饬:谨慎。
⑤卜式:西汉人,牧羊致富,屡以家财捐助政府,武帝时任中郎。
⑥寤(wù):通“悟”。醒悟。
⑦兒(ní)生:即兒宽。亹亹:勤勉。
⑧偕:共同,一块儿。
【译文】
公孙弘明察时宜,年老升迁为相。既获爵位,俸禄用来招养贤人。自己粗衣淡食,以俭朴约束自身。卜式亲自耕作放牧,以求实现其心志。他的忠心使明君感悟,赐爵并召见试用。兒宽勤勉,束发修学。这些人同列名臣,从政辅治。述作《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
张汤遂达,用事任职,媚兹一人①,日旰忘食②,既成宠禄,亦罹咎慝③。安世温良,塞渊其德④,子孙遵业,全祚保国。述《张汤传》第二十九。
【注释】
①媚兹一人:指张汤见爱于汉武帝。媚,爱。
②旰(ɡàn):晚。
③慝(tè):奸邪。
④塞渊其德:指其仁德既实又深。塞,实。渊,深。
【译文】
张汤顺达,用事任职。见爱于武帝,日夜废寝忘食。既得宠幸,享用厚俸,亦遭受奸邪者的责备。张安世温良,仁德既实且深。子孙循其事业,保全子孙的福运和国运发展。述作《张汤传》第二十九。
杜周治文,唯上浅深①,用取世资,幸而免身。延年宽和②,列于名臣。钦用材谋,有异厥伦③。述《杜周传》第三十。
【注释】
①唯上浅深:指观天子之意而决定用刑的深浅。
②延年:即杜延年,杜周之子。
③伦:类。
【译文】
杜周治狱,观天子之意而决定判刑严宽。取用资世,幸以身免。杜延年宽和,位列于名臣。广用人材取其智谋,也有卓异绝伦的。述作《杜周传》第三十。
博望杖节①,收功大夏②;贰师秉钺③,身衅胡社。致死为福,每生作祸④。述《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注释】
①博望:指张骞,他被封为博望侯。
②大夏:汉时西域小国。
③贰师:指李广利,武帝时被封任为贰师将军。
④每:贪。
【译文】
张骞执其旌节,建功于大夏;李广利手执斧钺,血祭胡社。张骞死前封侯,李广利求生于匈奴而被杀。述作《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呜呼史迁,薰胥以刑①!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群言②,古今是经,勒成一家,大略孔明</a>③。述《司马迁</a>传》第三十二。
【注释】
①薰(xūn)胥:因牵连而受刑。
②错综:纵横交叉。
③孔:甚,很。
【译文】
司马迁因受牵连而遭受宫刑,闭门发愤,精深地思考,综合检索古今史书,写成《史记</a>》,使历史大略明了。述作《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孝武六子,昭、齐亡嗣①。燕剌谋逆②,广陵祝诅③。昌邑短命④,昏贺失据⑤。戾园不幸⑥,宣承天序⑦。述《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注释】
①昭、齐亡嗣:指昭帝及齐王闳无嗣。
②燕剌:指燕剌王旦。
③广陵:指广陵厉王胥。祝诅(zǔ):向鬼神祝祷的迷信活动。
④昌邑:指昌邑哀王髆(bó)。
⑤昏贺:指海昏侯刘贺。
⑥戾:指太子戾。
⑦宣:指宣帝。
【译文】
武帝六子,昭帝及齐王闳无嗣。燕剌王旦谋逆,广陵厉王胥祝诅武帝。昌邑哀王髆短命,海昏侯贺行为没有规矩。戾太子实为不幸,宣帝承天运而序为帝。述作《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六世耽耽①,其欲浟浟②,文武方作③,是庸四克④。助、偃、淮南⑤,数子之德,不忠其身,善谋于国。述《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
【注释】
①六世:指武帝,因自高祖起至武帝为第六个汉皇。耽耽:威视的样子。
②浟浟(dí):贪利的样子。
③方:并。
④庸:用。
⑤助:指严助,武帝时为中大夫,后迁会稽太守。因与淮南王刘安</a>谋反相牵连,被杀。偃:指主父偃,武帝时任中大夫,曾建议下“推恩令”,以削弱割据势力。淮南:指淮南王安,曾建议武帝不宜兴兵讨越。
【译文】
从高祖至武帝,六皇威视天下,文武并作,克敌四方。严助、主父偃、淮南王安等数人的德行,对自身不利,善于为国谋划。述作《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
东方赡辞,诙谐倡优①,讥苑扞偃,正谏举邮②,怀肉污殿,弛张沉浮。述《东方朔</a>传》第三十五。
【注释】
①倡优:表演歌舞戏剧的人。
②邮:通“尤”。过。
【译文】
东方朔擅长辞令,像倡优一样诙谐且善于表演。讥刺武帝修上林苑,抵制董偃,正面进谏举出武帝的过错。放诞于宫殿,弛张沉浮,无所顾忌。述作《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葛绎内宠①,屈氂王子②。千秋时发③,宜春旧仕④。敞、义依霍⑤,庶几云已。弘惟政事,万年容己⑥。咸睡厥诲,孰为不子?述《公孙刘田杨王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注释】
①葛绎:指公孙贺。封葛绎侯。内宠:意指公孙贺妻是卫皇后之姊。
②屈氂:指刘屈氂,中山靖王刘胜之子。
③千秋:指车千秋,又称田千秋。时发:言千秋讼卫太子冤,正值时宜。
④宜春:指王,武帝时被封为宜春侯。
⑤敞、义:指杨敞、蔡义。霍:指霍光,霍去病异母弟,昭帝时曾任大司马大将军。
⑥万年:指陈万年。
【译文】
公孙贺因妻为卫皇后之姊而得恩宠,刘屈氂因是中山靖王之子而得意。田千秋讼卫太子冤而正值时宜,王属旧时为官。杨敞、蔡义依仗霍光,此等人无益于治国,不过是宰相备员而已。公孙弘专于政事,陈万年谄媚事人。他的儿子陈咸在领受他以谄媚为关键的教诲时睡着了,谁说不算好儿子呢?述作《公孙刘田杨王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王孙裸葬①,建乃斩将②。云廷讦禹③,福逾刺凤④,是谓狂狷⑤,敞近其衷⑥。述《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注释】
①王孙:指杨王孙,武帝时人,喜黄老之术。
②建:指胡建,字子孟,武帝时任天汉中守军正丞。
③云:指朱云,字游。讦(jié):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④福:指梅福,字子真。逾:远。
⑤狂狷(juàn):指志向高远的人和拘谨自守的人。
⑥敞:指云敞,字幼孺。衷:颜师古</a>注:“衷,中也。”
【译文】
杨王孙死后裸葬,胡建斩杀将领。朱云廷劾张禹,梅福直刺王凤,都是狂狷的人物,云敞之操行近于中行。述作《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博陆堂堂①,受遗武皇②,拥毓孝昭,末命导扬③。遭家不造,立帝废王,权定社稷,配忠阿衡④。怀禄耽宠,渐化不详⑤,阴妻之逆⑥,至子而亡。秺侯狄孥⑦,虔恭忠信,奕世载德,于子孙⑧。述《霍光金日传》第三十八。
【注释】
①博陆:指霍光,被封博陆侯。堂堂:形容仪表庄严大方。
②受遗武皇:言受武帝遗诏辅政于年幼的昭帝。
③导扬:导达显扬。
④阿衡:职官名。商汤时,由大臣伊尹</a>掌权,商人遂以阿衡代指伊尹。
⑤详:通“祥”。
⑥阴:覆,蔽。
⑦秺(dù)侯:指金日(mì)(dī),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被封秺侯。
⑧(yì):延,延伸。
【译文】
霍光仪表庄严大方,受武帝遗诏辅政于年幼的昭帝。拥立昭帝,以余生给予导达显扬。国运不幸,昭帝死后,霍光迎立昌邑王为帝,旋废又迎立宣帝。安定社稷,如伊尹一样的忠良。获得很高的俸禄,并沉湎于宠幸,渐渐露出不祥之兆。先是蔽妻之逆行,到了儿子一代霍氏被族诛。金日本是匈奴屠休王之子,归汉后虔恭忠信。累世载德,延及子孙。述作《霍光金日传》第三十八。
兵家之策,惟在不战。营平皤皤①,立功立论,以不济可,上谕其信。武贤父子②,虎臣之俊。述《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注释】
①营平:指赵充国,西汉大将,宣帝时封为营平侯。皤皤:白发之貌。
②武贤父子:指辛武贤、辛庆忌父子二人,西汉戍边将领,西域、匈奴敬其威信。
【译文】
兵家对敌之策,在于不战而能克敌。赵充国须发皆白,为汉立战功上策论。宣帝令其击西羌,不从而上屯田之策。辛武贤、辛庆忌父子二人,皆为汉朝的忠臣虎将。述作《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义阳楼兰①,长罗昆弥②,安远日逐③,义成郅支④。陈汤诞节⑤,救在三哲⑥;会宗勤事⑦,疆外之桀⑧。述《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注释】
①义阳:指傅介子,昭帝时奉命赴西域的楼兰刺杀楼兰王,后封义阳侯。
②长罗:指常惠,宣帝时率乌孙兵击匈奴有功,封长罗侯。昆弥:古代乌孙王的称号。宣帝时立大、小两昆弥,皆赐印绶。
③安远:指郑吉,宣帝时率兵迎匈奴日逐王归汉,被任为西域都护。后封安远侯。
④义成:指甘延寿,元帝时为西域都护,击杀郅支单于,封义成侯。
⑤陈汤:元帝时为西域副校尉,曾与甘延寿攻杀匈奴郅支单于。封关内侯。诞节:放纵不拘。
⑥救在三哲:指刘向</a>、谷永、耿育三人皆陈讼救陈汤之事。
⑦会宗:即段会宗,元帝时曾任西域都护等职,各族敬其威信。
⑧桀:指优秀,杰出。
【译文】
傅介子赴西域刺杀楼兰王,常惠率乌孙兵击败匈奴。郑吉率兵迎日逐王归汉,甘延寿为都护击杀郅支单于。陈汤主导矫诏攻杀郅支单于,为人放纵不拘,得刘向、谷永、耿育三人陈讼而获救;段会宗勤勉于职守,是边疆杰出的官员。述作《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不疑肤敏①,应变当理,辞霍不婚,逡遁致仕②。疏克有终③,散金娱老。定国之祚④,于其仁考。广德、当、宣⑤,近于知耻。述《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注释】
①不疑:指隽(juàn)不疑,常以儒家经术决事,曾治理伪戾太子狱。肤敏:善美而迅疾。
②逡(qūn)遁:退让回避。
③疏:指疏广,宣帝时任太子太傅,在任五年,称病还乡。后世被用来作为“功遂身退”的典故。
④定国:指于定国,宣帝时任廷尉,决狱审慎,时称宽平,后封为西平侯。
⑤广德、当、宣:分别指薛广德、平当、彭宣三人。三人不苟于禄位,为时人称道。
【译文】
隽不疑应变决事善美而迅速,坚辞霍光嫁女之请求,退让回避有据而致仕退隐。疏广功遂身退,散金于族里,享受天伦之乐。于定国决狱审慎,其后代仁德流传。薛广德、平当、彭宣三人,不苟于禄位,近于知耻。述作《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四皓遁秦①,古之逸民②,不营不拔③,严平、郑真</a>④。吉困于贺⑤,涅而不缁⑥;禹既黄发⑦,以德来仕。舍惟正身⑧,胜死善道⑨;郭钦、蒋诩⑩,近遁之好。述《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注释】
①四皓:指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今陕西商洛东南),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
②逸民:遁隐之人。
③不营不拔:其意为爵禄不能营其志,威武不能屈其身。
④严平、郑真:指严君平、郑子真,二人为四皓之后修身自保的逸民。
⑤吉:指王吉,在昭、宣时为官,直言敢谏。
⑥涅(niè)而不缁:言处于污涅之中而不变其色。涅,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一种矿物。缁,黑色。
⑦禹:指贡禹,元帝时任谏大夫等职,敢于直言陈谏。黄发:指年老。
⑧舍:指龚舍,字君倩。
⑨胜:龚胜,字君宾。
⑩郭钦、蒋诩:二人皆在哀、平帝时为官,以廉直著称。王莽摄政,告病辞官,隐居乡里。
【译文】
商山四皓在秦时就是遁隐之人。爵禄不改其志,威武不屈其身,严君平、郑子真为四皓之后修身自保的逸民。王吉直言敢谏,为恭贺所困,但能处污涅之中而不变其颜色;贡禹为黄发老人,以仁德而为官。龚舍惟求立身正派,龚胜虽死亦得其所;郭钦、蒋诩隐归乡里,亦为善举。述作《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扶阳济济①,闻《诗》闻《礼》。玄成退让②,仍世作相。汉之宗庙,叔孙是谟③,革自孝元,诸儒变度④。国之诞章⑤,博载其路。述《韦贤传》第四十三。
【注释】
①扶阳:指韦贤,宣帝时封扶阳侯。
②玄成:即韦玄成,韦贤之少子。
③谟(mó):计谋,谋略。
④度:法度。
⑤诞:大。
【译文】
韦贤才华横溢,谙熟《诗》《礼》。韦玄成先作出退让,自己及后代频为丞相。汉朝宗庙制度,是叔孙通最早制定的,从元帝时开始,诸儒亦变其法度。国家的宪章制度广为转载。述作《韦贤传》第四十三。
高平师师①,惟辟作威②,图黜凶害,天子是毗。博阳不伐③,含弘光大,天诱其衷,庆流苗裔④。述《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注释】
①高平:指魏相,宣帝时官至丞相,封高平侯。师师:相互师法。
②惟辟作威:只有天子才能拥有威权。
③博阳:指丙吉,宣帝时任丞相,封博阳侯。
④裔:后代。
【译文】
魏相擅长师法,以为只有天子才能拥有威权,谋划黜落跋扈专权的霍氏集团,天子赖以得到辅助。丙吉不自恃当初巫蛊之案中在狱中保护皇曾孙(即汉宣帝)的功劳,弘扬君主之德,上天诱导其衷心,并流传于后代。述作《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占往知来,幽赞神明①,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学微术昧②,或见仿佛,疑殆匪阙,违众迕世,浅为尤悔,深作敦害。述《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注释】
①占往知来,幽赞神明:语出《周易</a>》:“神以知来,知以藏往。”言蓍卦之德兼为神知。
②昧:暗。
【译文】
占卜过去知道将来,这为神明所深赞。假如不是这样的人,天道则不能相传。学术衰微蒙昧,有的只能看出大概状况。术士也不乏疑殆难决处,因此常遭祸难。浅薄者尤为后悔,渊博者也多受其害。述作《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广汉尹京①,克聪克明;延寿作翊②,既和且平。矜能讦上,俱陷极刑。翁归承风③,帝扬厥声。敞亦平平④,文雅自赞;尊实赳赳⑤,邦家之彦;章死非罪⑥,士民所叹。述《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注释】
①广汉:指赵广汉,宣帝时曾任京兆尹,执法不避权贵。
②延寿:指韩延寿,曾任谏大夫、太守等职,后为左冯翊(yì)。
③翁归:指尹翁归。该句言其为右扶风死后,宣帝下诏褒扬,并赐金百斤。
④敞:指张敞。平平(pián):语言流畅明白。
⑤尊:指王尊,元、成帝时由县令官至京兆尹,廉洁奉公,时有名声。
⑥章:指王章,成帝时官至京兆尹,刚直敢言,被诬死于狱中。
【译文】
赵广汉任京兆尹,聪悟明达;韩延寿任左冯翊,祥和公平。依仗其才能而犯上,皆受极刑。尹翁归为右扶风死后,宣帝下诏褒扬他的好名声。张敞能言善辩,以其文雅自进;王尊气势夺人,是国家的俊杰;王章无罪而死,士民皆叹而惋惜。述作《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宽饶正色①,国之司直。丰繄好刚②,辅亦慕直③。皆陷狂狷,不典不式④。崇执言责⑤,隆持官守⑥。宝曲定陵⑦,并有立志⑧。述《盖诸葛刘郑毋将孙何传》第四十七。
【注释】
①宽饶:指盖宽饶。为人公廉刚直,干犯宣帝,被迫自杀。
②丰:指诸葛丰。繄(yī):句中语气词。
③辅:指刘辅。
④典:经。式:标准,模范。
⑤崇:指郑崇。
⑥隆:指毋将隆。
⑦宝:指孙宝。
⑧并:指何并。
【译文】
盖宽饶公廉刚正,能正人之过。诸葛丰崇尚刚直,刘辅也羡慕正直。他们都行为偏激,不能作为行为的标准。郑崇执言谏责哀帝和傅太后,毋将隆直谏军队不宜为董贤把持,保持了为官的操守。孙宝为定陵侯淳于长而枉法,何并追杀侍中王林卿立有大志。述作《盖诸葛刘郑毋将孙何传》第四十七。
长倩①,觌霍不举②,遇宣乃拔,傅元作辅,不图不虑,见踬石、许③。述《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注释】
①长倩:指萧望之,字长倩。(yǔ):行动安稳,步履安详。
②觌(dí):见,相见。
③踬:跌倒,绊倒。石、许:指石显、许史。萧望之遭他们陷害,自杀。
【译文】
萧望之安舒自得,访谒霍光而不被举荐。遇宣帝才被提拔,并成元帝的太子太傅。没有图谋也没有顾忌,却被石显、许史等陷害致死。述作《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子明光光①,发迹西疆,列于御侮,厥子亦良②。述《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注释】
①子明:指冯奉世,字子明。宣帝时出使大宛,击破莎车。
②厥子:指其子冯谭、冯野王等。
【译文】
冯奉世荣耀,发迹于边疆。抗敌御侮于前线,他的儿子们也是汉朝的良臣。述作《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宣之四子,淮阳聪敏①,舅氏蘧蒢②,几陷大理③。楚孝恶疾④,东平失轨⑤,中山凶短⑥,母归戎里⑦。元之二王⑧,孙后大宗,昭而不穆⑨,大命更登⑩。述《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注释】
①淮阳:指淮阳宪王钦。
②蘧蒢(qú chú):指善于察言观色的奸佞。
③几陷大理:指淮阳宪王舅张博为谄辞,几陷王于大罪。
④楚孝:指楚孝王嚣(áo)。
⑤东平:指东平思王宇。轨:法则。
⑥中山:指中山哀王竟。
⑦母归戎里:中山哀王母为戎氏女,归戎氏里。
⑧元之二王:指哀帝、平帝。
⑨昭而不穆:指有父无子。
⑩大命:帝位。
【译文】
宣帝的四个儿子,淮阳宪王钦聪慧明敏,但其舅为察言观色的奸佞,几乎陷王于大罪。楚孝王嚣患有眼疾,东平思王宇逾失法则,中山哀王竟不幸短命,其母回归戎氏里门。哀帝、平帝是子孙辈中的大宗,有父而无子,帝王之位出现了变更。述作《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乐安褏褏①,古之文学,民具尔瞻②,困于二司③。安昌货殖④,朱云作娸⑤。博山惇慎⑥,受莽之疚⑦。述《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注释】
①乐安:指匡衡,元帝时官至丞相,封乐安侯。褏褏(yòu):旺盛的样子。
②民具尔瞻:颜师古注:“《诗经</a>·小雅·节南山》之篇曰:‘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言师尹之任,位尊职重,下所瞻望,而乃为不善乎,深责之也。此叙言匡衡失德,不终相位,故引以为辞耳。”
③二司:指司隶校尉王尊和王骏。
④安昌:指张禹,成帝时任丞相,封安昌侯。货殖:经商。
⑤朱云:元帝时为博士,为人狂直。娸(qī):以丑恶诋毁。
⑥博山:指孔光,孔子</a>十四世孙,哀帝时曾为丞相,封博山侯。
⑦疚:病。
【译文】
匡衡精通学问,才华横溢。百姓关注于他,但被司隶校尉王尊、王骏所劾而罢官。张禹提倡货殖,朱云诋毁并廷奏斩张禹。孔光敦厚谨慎,但曲意纵任王莽篡位,损害了自己的德行。述作《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乐昌笃实①,不桡不诎②,遘闵既多③,是用废黜。武阳殷勤④,辅导副君⑤,既忠且谋,飨兹旧勋⑥。高武</a>守正⑦,因用济身。述《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注释】
①乐昌:指王商,宣帝舅王武之子,袭爵为乐昌侯。
②桡(náo):屈服。
③遘(ɡòu):遇,遭遇。闵:害病。
④武阳:指史丹,成帝时被封为武阳侯。
⑤副:帮助。
⑥飨:通“享”。
⑦高武:指傅喜,哀帝时被封高武侯。
【译文】
王商厚道诚实,不屈不挠。深遭排挤和陷害,最后被罢黜官职。史丹殷勤,辅佐君王。有忠有谋,享有旧有的功勋。傅喜恪守方正,不依附傅太后,故得免祸。述作《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高阳文法①,扬乡武略②,政事之材,道德惟薄,位过厥任,鲜终其禄。博之翰音③,鼓妖先作。述《薜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注释】
①高阳:指薛宣,成帝时官至丞相,封高阳侯。精通法律而浅于经术。
②扬乡:当作“阳乡”,指朱博。朱博官至丞相,封阳乡侯。
③博:指朱博。翰音:语出《周易》:“翰音登于天,贞凶。”喻居非其位,声过其实。
【译文】
薛宣精通法律,朱博擅长军事谋略,虽是处理政务的人材,但道德薄浅。权位超出所任之职,很少能终享其俸禄。朱博居非其位,声过其实,不祥之兆已预先发出。述作《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高陵修儒①,任刑养威,用合时宜,器周世资②。义得其勇,如虎如貔③,进不跬步④,宗为鲸鲵⑤。述《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注释】
①高陵:指翟方进,成帝时官至丞相,封高陵侯。
②器:才能。
③貔(pí):古代传说的一种野兽。一般喻勇猛的军队。
④跬:半步。
⑤鲸鲵(ní):一种猛恶能吞食小鱼的大鱼。指身被诛戮者。
【译文】
翟方进为有修养的大儒,用刑罚树立威名。他的才能合乎时宜,为世所用。他的儿子翟义继承了他的勇气,集合起讨伐王莽的勇猛军队。救世的措施未及起步,整个宗族即被诛戮。述作《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统微政缺,灾眚屡发①。永陈厥咎②,戒在三七③。邺指丁、傅④,略窥占术。述《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注释】
①眚(shěnɡ):灾祸。
②永:指谷永,成帝时官累至光禄大夫等职,多次上疏,以灾异推论朝政得失。
③三七:指至平帝乃三七二百一十岁之厄,即已涉向三七之节纪。
④邺:指杜邺。丁、傅:指丁氏、傅氏两家外戚。
【译文】
统治衰微,政令残缺,灾祸不断发生。谷永上疏,以灾异推论朝政得失,告诫汉已处三七之节纪。杜邺通过窥测占术的应验,暗指丁、傅两家外戚专权乱政。述作《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哀、平之恤,丁、傅、莽、贤①。武、嘉戚之②,乃丧厥身。高乐废黜③,咸列贞臣。述《何武王嘉</a>师丹传》第五十六。
【注释】
①丁、傅、莽、贤:指外戚丁氏、傅氏、王莽、董贤。
②武、嘉:指何武、王嘉。
③高乐:指师丹,哀帝时为大司马,封高乐侯。
【译文】
哀帝、平帝的忧患,在于丁氏、傅氏、王莽、董贤专权。何武、王嘉等予以反对,丧官身死。师丹因同样的原因被罢官,属于忠贞之臣。述作《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渊哉若人!实好斯文。初拟相如,献赋黄门①,辍而覃思,草《法》纂《玄》②,斟酌“六经”,放《易》象《论》③,潜于篇籍,以章厥身④。述《扬雄</a>传》第五十七。
【注释】
①黄门:这里指帝王宫廷。
②草《法》纂《玄》:指扬雄仿《论语</a>》作《法言</a>》,仿《周易》作《太玄》。
③放:仿。
④章:表彰,显扬。
【译文】
真是学问高深的人啊!起初模仿司马相如,献赋于帝王的宫廷。其后废止并深思,于是仿《论语》作《法言》,仿《周易》纂《太玄》,并以“六经”作取舍的参考。潜心于典籍,使声誉得以彰扬。述作《扬雄传》第五十七。
犷犷亡秦①,灭我圣文,汉存其业,六学析分②。是综是理,是纲是纪,师徒弥散③,著其终始。述《儒林传》第五十八。
【注释】
①犷犷(ɡuǎnɡ):凶恶不可接近的样子。
②六学:即六艺。
③散:指分成流派。
【译文】
凶恶且已败亡的秦朝,毁灭我圣贤之文。汉使学业得以存续,对六艺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对其综合整理,进而有纲有纪。师徒相承并不断传播扩散,流派纷呈,著述不断。述作《儒林传》第五十八。
谁毁谁誉,誉其有试①。泯泯群黎,化作良吏。淑人君子②,时同功异。没世遗爱③,民有余思。述《循吏传》第五十九。
【注释】
①谁毁谁誉,誉其有试:颜师古注:“《论语》称孔子‘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其有所试。’此叙言人之从政,可试而知,故引以为辞也。”
②淑人:善良之人。
③没世:终身,死去。
【译文】
对一个人的毁誉,可从其从政过程中考察而得出。民众无知,他们随从于良吏的教化而有约束。同是善人君子,遭遇时世不同而功用不同。死后遗爱于世间,人们将不时地思念。述作《循吏传》第五十九。
上替下陵①,奸轨不胜,猛政横作,刑罚用兴。曾是强圉②,掊克为雄③,报虐以威,殃亦凶终。述《酷吏传》第六十。
【注释】
①替:衰。陵:侵犯,欺凌。
②强圉:强梁,强横不讲理。
③掊克:指用苛捐重税剥削人民。
【译文】
上衰微下欺凌,作奸逾轨之事不断发生。暴政横作,刑罚大兴。这些强横不讲理的人,只知用苛捐重税压迫百姓而使自己成为英雄。因为哀闵不幸的人们惨遭杀戮,于是回报为虐者以威而诛灭他们。述作《酷吏传》第六十。
四民食力①,罔有兼业,大不淫侈,细不匮乏,盖均无贫②,遵王之法。靡法靡度,民肆其诈③,偪上并下④,荒殖其货⑤。侯服玉食⑥,败俗伤化。述《货殖传》第六十一。
【注释】
①四民:指士农工商。
②盖均无贫:言为政平均,不相陵夺,则无匮乏之人。
③肆:极。
④偪:强迫,威胁。
⑤荒:大。
⑥玉食:精美的食物。
【译文】
四民依靠劳动而得食,没有兼营之业。从大的方面看有节制而不奢侈,从小的方面看没有匮乏之人。遵守君王的法度,天下平均不相凌夺,则无贫乏之人。没有法律制度,商人肆意欺诈,威胁主上,兼并百姓的财物,过度地从事货殖,于国不利。商人穿侯王之服,食精美的食物,伤风化而败习俗。述作《货殖传》第六十一。
开国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甲①,国不专杀。矧乃齐民②,作威作惠,如台不匡③,礼法是谓!述《游侠传》第六十二。
【注释】
①臧:“藏”的古字。
②矧(shěn):况且。
③台(yí):我,指国家。匡:正。
【译文】
开国立朝,有法有制。家不藏兵甲,国不擅刑杀。况且平民百姓竟敢擅自杀人立威或给人恩惠。对这类人国家就要用礼法进行匡正。述作《游侠传》第六十二。
彼何人斯,窃此富贵!营损高明①,作戒后世。述《佞幸传》第六十三。
【注释】
①营:迷惑。
【译文】
那是些什么样的人,竟窃取如此的富贵!他们能迷惑并损害帝王,后人应引以为戒!述作《佞幸传》第六十三。
於惟帝典①,戎夷猾夏②。周宣攘之,亦列《风》《雅》。宗幽既昏③,淫于褒女④,戎败我骊,遂亡酆、镐⑤。大汉初定,匈奴强盛,围我平城,寇侵边境。至于孝武,爰赫斯怒,王师雷起,霆击朔野。宣承其末,乃施洪德,震我威灵,五世来服⑥。王莽窃命,是倾是覆,备其变理,为世典式。述《匈奴传》第六十四。
【注释】
①於:语气词。帝典:指《虞书》《舜典》。
②猾:扰乱。
③宗幽:指周幽王。
④褒女:指褒姒。
⑤酆(fēnɡ):古地名。在今陕西西安。镐(hào):古地名。即西周都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南。
⑥五世:指自宣帝至平帝,计五帝。
【译文】
《虞书》《舜典》中,述及戎夷扰乱华夏的事。周宣王驱逐夷狄,也载在《风》《雅》中。周幽王昏庸,纵欲于褒姒。犬戎败我于骊山之下,于是失去了酆、镐之地。西汉初定,匈奴强盛。围我高祖于平城白登山,不断地袭击侵扰我边境。到了武帝时,赫然盛怒,王师如雷霆万钧之势,击败北方的匈奴。宣帝承此余势,施洪德于匈奴,被我威灵所震撼,自宣帝至平帝共五世,匈奴不断前来臣服。王莽窃取汉位,汉室倾覆。考备这些变化的道理,作为世代的法式。述作《匈奴传》第六十四。
西南外夷,种别域殊。南越尉佗①,自王番禺②。攸攸外寓③,闽越、东瓯④。爰洎朝鲜⑤,燕之外区。汉兴柔远,与尔剖符。皆恃其岨⑥,乍臣乍骄,孝武行师,诛灭海隅。述《西南夷两越朝鲜传》第六十五。
【注释】
①佗:指南越王赵佗。
②番禺:古地名。今广东广州。
③攸攸:辽远的样子。
④闽越:古代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东瓯(ōu):越人一支,汉时分布于浙江东部一带。
⑤洎(jì):到,至。
⑥岨(qū):戴土的石山。
【译文】
西南的外夷,地域不同而人种相异。南越尉赵佗,在番禺自立为王。外居于辽远之处的还有闽越、东瓯。至于朝鲜是在燕国之外。汉朝兴立,怀柔远方,与他们剖符封疆。但都依仗山川之阻,一会儿臣服,一会儿骄纵。武帝动用军队,诛灭僻远的夷人小国。述作《西南夷两越朝鲜传》第六十五。
西戎即序,夏后是表①。周穆观兵②,荒服不旅③。汉武劳神,图远甚勤。王师④,致诛大宛。姼姼公主⑤,乃女乌孙,使命乃通,条支之濒⑥。昭、宣乘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贡⑦,各以其职。述《西域传》第六十六。
【注释】
①表:意指明以德化。
②观:展示。
③旅:陈列。
④(tān):喘息的样子。指汉远征西域,人马疲惫。
⑤姼姼(shí):美貌。
⑥条支:古西域国名。在安息西,临波斯湾,相当今伊拉克一带。
⑦修奉:尊奉。
【译文】
西戎在夏后氏时就已德化。周穆王征讨犬戎,于是荒服之国不再朝觐朝廷。汉武帝劳神,勤于远征。诛伐大宛,人马疲惫。美貌的公主,许配给乌孙王。双方通使,汉使到达条支的濒海之处。昭帝、宣帝继承先人的事业,设立西域都护。总计控制三十六个城郭。尊奉朝贡,各司其职守。述作《西域传》第六十六。
诡矣祸福①,刑于外戚,高后首命,吕宗颠覆。薄姬坠魏②,宗文产德。窦后违意,考盘于代。王氏仄微③,世武作嗣。子夫既兴,扇而不终④。钩弋忧伤,孝昭以登⑤。上官幼尊,类祃厥宗⑥。史娣、王悼,身遇不祥,及宣飨国,二族后光⑦。恭哀产元,夭而不遂。邛成乘序⑧,履尊三世。飞燕之妖⑨,祸成厥妹。丁、傅僭恣⑩,自求凶害。中山无辜,乃丧冯、卫(11)。惠张、景薄,武陈、宣霍,成许、哀傅,平王之作,事虽歆羡,非天所度。怨咎若兹,如何不恪(12)!述《外戚传》第六十七</a>。
【注释】
①诡:违背,违反。言祸福相违,终始不一。
②薄姬坠魏:薄姬曾是魏王豹的姬妾。许负</a>相薄姬当生天子,魏豹以为是自己当有天下,于是叛汉自立,终被韩信擒杀。薄姬输织室。
③王氏:指景帝王皇后的母家。仄微:卑微。
④扇:炽。
⑤登:指即帝王位。
⑥类祃(mà):类祭与祃祭。古代准备征伐,先举行类祭告天,至征伐之地,又举行祃祭祀求胜利。此指征讨诛灭。
⑦二族:指史、王二族。
⑧乘序:指登上至尊之处。
⑨飞燕:汉成帝皇后。
⑩丁、傅:指丁姬、傅太后及其母族。
(11)冯、卫:冯指冯昭仪,中山孝王之母,被傅氏所陷。卫指卫姬,中山孝王后,为王莽所杀。
(12)恪:恭敬。
【译文】
祸福相倚又相违,这种现象在外戚中最为明显。高后首次临朝称制,其后诸吕被诛。薄姬曾是魏王豹的姬妾,而生了仁德的文帝。窦姬被违其本意,然而在代国受到宠爱,最终成为皇后。王氏本来是卑微的,但生了世宗武帝。卫子夫一时兴起,炽烈而不能保持始终。钩弋夫人被杀,昭帝登位。上官皇后幼年贵为皇后,但家族最终以恶逆罪诛灭。史娣、王悼,身遭不幸。至宣帝登位,史、王二族得以荣光。恭哀皇后生元帝,年纪轻轻就已故去。邛成太后是宣帝的第三任皇后,三代位处至尊。赵飞燕“燕啄皇孙”妖媚祸国最终自杀,祸患是从其妹赵合德酿成的。丁姬、傅太后僭越恣睢,自得凶险灾祸。中山孝王无辜,其母冯昭仪被傅氏所陷,其后卫姬为王莽所杀。惠帝张后、景帝薄姬、武帝陈后、宣帝霍姬;成帝许后、哀帝傅后,平帝王皇后,她们虽处尊位,众人羡慕,但因非天意所居,最终不昌。怨咎如此,怎能不恭敬呢!述作《外戚传》第六十七。
元后娠母①,月精见表。遭成之逸,政自诸舅。阳平作威,诛加卿宰。成都煌煌,假我明光。曲阳歊歊②,亦朱其堂。新都亢极,作乱以亡。述《元后传》第六十八。
【注释】
①元后:即元帝后王政君,王莽之姑母。
②歊歊(xiāo):气盛之状。
【译文】
当初元后母怀着她时,月亮上面有精光出现。成帝贪图自己的逸乐,委政于舅家王氏。王章威风,诛杀卿宰。王商辉煌,凭借汉室的荣光。曲阳侯气盛,也得以富贵至尊。王莽过度张狂,篡汉作乱而最终灭亡。述作《元后传》第六十八。
咨尔贼臣,篡汉滔天,行骄夏癸①,虐烈商辛②。伪稽黄、虞③,缪称典文④,众怨神怒,恶复诛臻⑤。百王之极,究其奸昏。述《王莽传》第六十九。
【注释】
①夏癸:即夏桀。
②商辛:即商纣。
③稽:考。
④缪:通“谬”。荒谬。
⑤复:指周而复始。臻(zhēn):到,到达。十二年岁星一复,王莽称帝十三年时被诛杀。
【译文】
贼臣王莽,篡汉夺位,罪恶滔天!行为放纵如夏桀,暴虐残忍似商纣。虚假地稽考于黄帝</a>、虞舜,荒谬地声称典籍文物。万民怨愤而众神震怒,罪到尽头被诛杀。众多王姓中的最坏的一个,终究以奸诈智昏而灭亡。述作《王莽传》第六十九。
凡《汉书</a>》,叙帝皇,列官司,建侯王。准天地①,统阴阳②,阐元极③,步三光④。分州域,物土疆⑤,穷人理⑥,该万方⑦。纬六经,缀道纲⑧,总百氏,赞篇章⑨。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a>。述《叙传》第七十。
【注释】
①准天地:指《天文志》。
②统:合。
③元:开始。极:终至。
④三光:日、月、星。即《律历志》。
⑤分州域,物土疆:指《地理志》和《沟洫志》。
⑥人理:指《古今人表》。
⑦万方:指《郊祀志》。
⑧纬六经,缀道纲:指《艺文志》。
⑨赞:明。
【译文】
这部《汉书》,依次记叙大汉历代先帝;列百官表及诸侯王表。核准天地,统合阴阳;阐述始终,观测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划分州域,勘察沟洫;穷尽人理,郊祀众神。经纬六经,缀连天道纲常;总揽百家,明晰篇章。包含雅训之故及古今之语,修正文字,信守学林。述作《叙传》第七十。
扬雄
扬雄简介参见卷四。
十二州箴</a>
【题解】
本文是扬雄以周代的《虞箴》为范本,参考古代著作特别是《尚书</a>·禹贡》所作的箴文。冀、兖、青、徐、扬、荆、豫、益、雍、幽、并、交,每州一篇,共十二篇。每篇体例基本相同,先说辖域位置,次及物产,终以史事议论而归于箴刺。《十二州箴》在箴文中有很高的地位。刘勰</a>在《文心雕龙</a>·铭箴》中评介它和崔骃父子、胡广</a>等人所作的箴是“指事配位,鞶鉴可征”,“追清风于前古,攀辛甲于后代”。
冀州牧箴
洋洋冀州①,鸿原大陆。岳阳是都②,岛夷皮服③。潺湲河流,夹以碣石④。三后攸降⑤,列为侯伯。降周之末,赵、魏是宅⑥。冀州糜沸⑦,炫沄如汤⑧。更盛更衰,载纵载横。陪臣擅命⑨,天王是替⑩。赵、魏相反,秦拾其敝。北筑长城,恢夏之场。汉兴定制,改列藩王。仰览前世,厥力孔多。初安如山,后崩如崖。故治不忘乱,安不忘危。周宗自怙(11),云焉有予隳(12)。六国奋矫,渠绝其维(13)。牧臣司冀(14),敢告在阶(15)。
【注释】
①洋洋:平坦宽广貌。冀州:古九州之一,今河北、山西等省所在地。
②岳阳:指霍山,在今山西霍州东南。
③岛夷:古指我国东部近海一带的居民。皮服:以皮毛为衣。
④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⑤三后:指尧、舜、禹。
⑥赵、魏是宅:指赵国和魏国所定之都,皆在冀州地面。
⑦糜沸:糜烂。
⑧炫沄(yún):即泫(xuàn)沄,翻腾的样子。
⑨陪臣:诸侯之臣。
⑩天王:指周王。春秋</a>时因诸侯相继称王,所以称周天子为天王,以与诸侯王相区别。
(11)怙(hù):依靠,凭仗。这里指依仗着自己的势力强大。
(12)隳(huī):毁坏。
(13)渠:通“讵”。岂,哪里。维:击。
(14)牧臣:即牧,一州之长。
(15)在阶:指不敢直言,但告其身边仆御。以下“敢告执筹”等都是这种用法。
【译文】
宽广平坦的冀州,是一块辽阔大陆。在霍山脚下设府,近海的岛民们以皮毛做衣服。潺潺流淌的河流,在碣石山的南侧。三皇时代,这里是侯伯的所在地。到了周末,赵国、魏国都定都于此。从此冀州大地开始战乱频繁,就像烧开了的水在沸腾。各诸侯国时强时衰,忽而合纵忽而连横</a>。诸侯之臣擅自做主,周天王势力衰微。赵、魏反目,秦国乘虚而入。北筑长城,恢复华夏的疆域。大汉兴起,制定新制,改为分封藩王。抬头回首历史,经历的事实在太多。当初安稳如山,后来却崩塌如崖。所以安定时不要忘记动荡,安全时不要忘记危险。周室因为自恃强盛,自称哪里有能毁败我的人?结果六国奋起叛乱,周室怎能阻截得了他们的攻击?治理冀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献上这一番话。
扬州牧箴
矫矫扬州①,江、汉之浒②。彭蠡既潴③,阳鸟攸处④。橘柚羽贝,瑶琨筿⑤。闽、越北垠,沅、湘攸往。犷矣淮夷⑥,蠢蠢荆蛮⑦。翩彼昭王⑧,南征不旋。人咸踬于垤⑨,莫踬于山。咸跌于污⑩,莫跌于川。明哲不云我昭,童蒙不云我昏。汤、武圣而师伊、吕(11),桀、纣悖而诛逢、干(12)。盖迩不可不察,远不可不亲。靡有孝而逆父,罔有义而忘君。太伯逊位(13),基吴绍类(14)。夫差一误(15),太伯无祚。周室不匡,勾践入霸(16)。当周之隆,越裳重译(17)。春秋之末,侯甸畔逆(18)。元首不可不思,股肱不可不孳(19)。尧崇屡省,舜盛钦谋。牧臣司扬,敢告执筹。
【注释】
①扬州:古九州之一,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
②浒:水之涯。
③彭蠡(lí):即鄱阳湖。潴(zhū):水积聚。
④阳鸟:候鸟。
⑤瑶琨:美玉。筿(xiǎo):细竹。(dànɡ):大竹。
⑥犷:野蛮。
⑦荆蛮:指古楚地。
⑧翩:轻疾貌。昭王:即周昭王,名瑕,相传他南征渡汉水时,楚人进献给他胶船,到河中间,胶化,溺水而亡。
⑨踬:跌倒。垤(dié):小土堆。
⑩污:通“洿”。小水塘。
(11)伊、吕:指伊尹、吕尚</a>。
(12)逢、干:指龙逢、比干。
(13)太伯:又作“泰伯”,周先祖太王的长子。相传太王想传王位给太伯的弟弟季历(周文王的父亲),太伯便和他的另一个弟弟仲雍避居江南,成为古吴国的始祖。
(14)类:善。
(15)夫差:吴国之王。一误:指夫差不听伍子胥</a>的劝告而致使吴国为越所灭。
(16)勾践:越王。
(17)越裳:古南海国名。重译:指越裳国朝周成王,经过再三辗转翻译敬献白雉一事。
(18)侯甸:侯服、甸服,皆指靠近京城之地。
(19)股肱:指大臣。孳:通“孜”。勤勉。
【译文】
雄壮的扬州,长江和汉水是它的边界。鄱阳湖在其中,候鸟们飞聚于此。物产有甘橘柚子,鸟羽贝壳,还有美玉竹子。南面与闽、越的边界相接,西部有湘江、沅水流来。历史上这里生活着野蛮的淮夷和蒙昧的楚人。轻捷迅疾的昭王,南征不能再凯旋。人们都是被小土堆绊倒,而不是被大山绊倒。都是跌入小小的水塘,而不是跌入大河之中。明哲之人不说自己明白,幼稚愚昧者不说自己昏惑。商汤、周武王贤圣而分别以伊尹、吕尚为师,夏桀、商纣逆悖而分别杀了龙逢、比干。近在身边的人不可不细察,远在边地的人不可不亲近。没有具备孝行而忤逆父亲的,没有讲节义而忘了君王的。太伯让位,奠定吴国的基业,发扬善德的光芒。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致使太伯之宗祀断绝。周室不能匡正诸侯,勾践也进入中原成为一代霸主。当年周朝隆盛,越裳国是那样恭敬,不惜辗转翻译,也要来进贡。而到了春秋末年,京城附近的诸侯都叛逆周朝。君王不能不思谋,大臣不能不勤勉。尧帝是那样崇高,还不忘屡屡自省,舜帝是那样强盛,还时时与人相谋。掌管治理扬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呈上这些话语。
荆州牧箴
幽幽巫山①,在荆之阳②。江、汉朝宗③,其流汤汤。夏君遭鸿④,荆、巫是调⑤。云梦涂泥⑥,包匦菁茅⑦。金玉砥、砺⑧,象齿元龟⑨。贡篚百物⑩,世世以饶。战战栗栗,至桀荒溢。曰在帝位,若天有日。不顺庶国,孰敢予夺!亦有成汤,果秉其钺(11)。放之南巢(12),号之以桀(13)。南巢茫茫,包楚与荆(14)。风飘以悍,气锐以刚。有道后服,无道先强。世虽安平,无敢逸豫(15)。牧臣司荆,敢告执御。
【注释】
①巫山:山名。此处指巫峡。
②荆:荆州,古九州之一,因辖域有荆山,故名。
③朝宗:百川归海。
④鸿:洪水,大水。
⑤巫:应为“衡”,即衡山,五岳中的南岳,在今湖南。
⑥云梦:即云梦泽,湖北江汉平原上古代湖泊群的总称。涂泥:湿润的泥土。
⑦匦(ɡuǐ):匣子。
⑧砥、砺:皆磨石。
⑨元龟:大龟。
⑩贡篚(fěi):把物品装在竹器里进贡,后专指进贡。篚,竹器。
(11)钺(yuè):古代兵器,用于斫杀。
(12)南巢:地名。在今安徽巢湖。
(13)桀:暴虐贼人谓之“桀”。
(14)包:谓包有。一本作“多”。楚与荆:这里是灌木名称。荆指牡荆,牡荆之翘翘者,谓之楚。
(15)逸豫:安乐。
【译文】
幽幽渺远的巫峡,在荆州的南面。长江和汉水滚滚而来,经过荆州地面归入大海。夏君大禹遭到了洪水的袭击,利用荆山和衡山来调节、疏导洪水。云梦泽土地湿润,因此可以用匣子装了菁茅草进贡。荆州的物产还有金子玉石、粗细磨石、大象牙齿、大龟。用竹器装了各种物品进贡,世代丰饶。等到夏桀荒淫无度,人民便开始战战兢兢,不得安宁。夏桀说自己身处帝位,就如同太阳当天。虽然不和顺于各诸侯小国,谁又敢把我怎么样。但他不知道,除了他外,也还有一个成汤,已经果敢地拿起了武器。成汤将夏桀打败,并把他放逐到了南巢,称他为暴虐之君。南巢茫茫一片,到处布满牡荆。其风俗尚剽悍勇猛,锋芒毕露充满阳刚之气。遇有道之君然后服从,遇无道之君自己先强硬。世道虽然平安,但应时时警惕不要沉于安乐。掌管荆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把这些话呈上。
青州牧箴
茫茫青州①,海、岱是极②。盐、铁之地,铅、松、怪石。群水攸归,莱夷作牧③。贡篚以时,莫怠莫违。昔在文、武,封吕于齐④。厥土涂泥,在丘之营。五侯九伯⑤,是讨是征。马殆其衔,御失其度。周室荒乱,小白以霸⑥。诸侯佥服⑦,复尊京师。小白既没,周卒陵迟⑧。嗟兹天王,附命下土⑨。失其法度,丧其文武。牧臣司青,敢告执矩。
【注释】
①青州:古九州之一,在今山东胶东、济南一带。
②海:指渤海。岱:指泰山。
③莱夷:古莱国。作牧:放牧。
④吕:吕尚。
⑤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
⑥小白:春秋齐桓公的名字。
⑦佥(qiān):皆,都。
⑧陵迟:衰落。
⑨下土:指与天相对的地。这里把周王当</a>天王,所以下土即指诸侯。
【译文】
茫茫宽阔的青州,渤海、泰山是它的边际。它是盐和铁的出产地,还有铅、松和怪石。渤海是众水所归的地方,古莱国是放牧之场。按时向朝廷进贡,始终不敢懈怠不敢违背。过去周代文王和武王时期,这里是吕尚被封的齐地。土地湿润,建都营丘。后来五等诸侯,九州之长,齐国都可以征讨。马儿抗拒马嚼子,驾车者也无力控制。周室荒败混乱,齐桓公于是称霸。诸侯们都服从他,重新尊重周朝的天子。齐桓公死后,周室终于衰落。感叹这周天子,把命运托付给了下属诸侯。失去了治国的法度,丧尽了文武之德。治理青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呈上上面这些话。
徐州牧箴
海、岱伊淮①,东海是渚②。徐州之土③,邑于海宇。大野既潴④,有羽有蒙⑤。孤桐、珠⑥,泗、沂攸同⑦。实列蕃蔽⑧,侯卫东方⑨。民好农蚕,大野以康。帝癸及辛⑩,不祗不恪(11)。沉湎于酒,而忘其东作(12)。天命汤、武,剿绝其绪祚。降周任姜(13),镇于琅邪(14)。姜姓绝苗(15),田氏攸都(16)。事由细微,不虑不图。祸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仆夫!
【注释】
①海:指黄海。淮:指淮河。
②渚(zhǔ):水边。
③徐州:古九州之一,辖域包括今江苏、山东、安徽的部分地区。
④大野:古泽名。在今山东巨野北部,元末被河水冲决,便干涸。
⑤羽:山名。在今山东郯城东北。蒙:山名。在今山东蒙阴西南。
⑥孤桐:特生的梧桐。(pín)珠:即蚌珠,是蚌的别名。
⑦泗:山东水名。沂:山东水名。
⑧蕃蔽:屏障。
⑨侯:句首语助词。
⑩癸:夏桀的名字。辛:商纣的名字。
(11)祗(zhī):恭敬。恪(kè):恭敬。
(12)东作:指耕种之事。
(13)姜:指姜尚。
(14)琅邪:山名。在今山东胶南。因琅邪在齐国,此代称齐国。
(15)苗:子嗣。
(16)田氏:古代陈国公子陈完的后代。陈完在陈国发生变乱时投奔齐国。古时“陈”与“田”同音,陈氏又称田氏。至田和,将齐国据为己有。
【译文】
北至泰山、黄海,南及淮河,东海是它的水边。徐州的疆土,是近海之地。有大野之泽,有羽山和蒙山。产特生的梧桐和蚌珠,泗水和沂水都一样。它是一道屏障,护卫着华夏的东方。百姓勤于农桑,大野之地因此富康。夏桀和商纣,不恭敬天道。沉溺于酒色,而忘记了百姓的耕作。上天命令商汤和周武王,分别剿灭了他们的统绪和福祉。周朝兴起后,任用姜尚建立齐国,镇守在琅邪。姜姓齐国灭亡后,投奔而来的田氏把这里当做了都城。事情的缘由虽然细微,但总的说来是因为不考虑不图谋长治久安所致。灾祸就如同山丘,却起于小小的根苗。掌管治理徐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呈上这些话。
兖州牧箴
悠悠济、河①,兖州之宇②。九河既道③,雷夏攸处④。草繇木条⑤,漆丝纻⑥。济、漯既通⑦,降丘宅土。成汤五徙⑧,卒都于亳⑨。盘庚北渡⑩,牧野是宅(11)。丁感雊雉,祖己伊忠(12)。爰正厥事,遂绪高宗。厥后陵迟,颠覆厥绪。西伯戡黎(13),祖伊奔走(14)。致天威命,不恐不震。妇言是用,牝鸡司晨。三仁既知(15),武果戎殷。牧野之禽,岂复能耽?甲子之朝,岂复能笑?有国虽久,必畏天咎。有民虽长,必惧人殃。箕子欷歔,厥居为墟。牧臣司兖,敢告执书。
【注释】
①济:又称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向东南流入黄河。
②兖州:古九州之一,辖域包括今山东、河北的一些地区。宇:界限,空间。
③九河:黄河别称,因黄河由孟津向北后分为九道,故有此称呼。
④雷夏:古泽名。
⑤繇(yáo):草茂盛的样子。条:长。
⑥(chī):细葛布。纻(zhù):麻类植物,也指用纻为原料织成的粗布。
⑦漯(tà):河名。源出今山东茌平。
⑧成汤:商代开国之君。
⑨亳(bó):地名。在今河南商丘北。
⑩盘庚:商朝君主。他在位时,将都城由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11)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商纣都于此。本文说</a>盘庚“牧野是宅(定都在牧野)”属于史实之误。
(12)丁感雊(ɡòu)雉,祖己伊忠:本句是指殷商高宗武丁祭成汤时,有飞雉登上鼎耳而鸣,武丁认为不祥,贤臣祖己于是作《高宗肜日》,谏武丁修改行德。雊,雉鸣。
(13)西伯:指周文王,他在商朝时是西部诸侯之长。戡:胜。黎:黎侯国,在今山西长治一带。
(14)祖伊:商纣的大臣。据传,周文王举兵伐黎后,祖伊惧怕将殃及商朝,于是劝告商纣天命民情可畏,纣不听。
(15)三仁:指微子、箕子和比干,三人都是殷商的大臣。
【译文】
源远流长的济水、黄河,是兖州的边界。黄河下游的九道河已被疏通,雷夏泽安然在州中。丰草茂盛嘉木修长,漆木蚕丝,葛布麻,皆产其疆。济河、漯水既已通畅,人们便从高丘下到平地建设家宅。成汤五次迁都,最后定于亳地。盘庚渡江北上,在牧野把家安。武丁预感飞鸣之雉不祥,所幸有忠臣祖己相帮。及时为文劝谏,使高宗能够将统绪继续。后来殷商衰落,成汤的基业最终覆灭。西伯伐黎之时,祖伊急忙去告诫商纣王。而商纣,上天给他威严的命令,也还不知恐惧,不能使他震惊。听信妇人之言,母鸡成了报晨的角色。三仁已经知道商即将亡,周武王果然把殷商打败。牧野被擒之时,还能玩乐吗?甲子日早晨战败时,还能欢笑吗?国家虽长治久安,也肯定畏惧天罚。百姓虽然长寿,也肯定惧怕祸殃。箕子叹息,因为曾经居住的地方已成废墟。治理兖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呈上这些话。
豫州牧箴
郁郁荆、山①,伊、洛是经②。荥播枲漆③,惟用攸成。田田相拏④,庐庐相距⑤。夏、殷不都,成周攸处。豫野所居⑥,爰在鹑墟⑦。四隩咸宅⑧,宇内莫如。陪臣执命,不虑不图。王室陵迟,丧其爪牙。靡哲靡圣,捐失其正。方伯不维⑨,韩卒擅命⑩。文、武孔纯,至厉作昏(11)。成、康孔宁(12),至幽作倾(13)。故有天下者,毋曰我大,莫或余败。毋曰我强,靡克余亡。夏宅九州,至于季世(14),放于南巢。成、康太平,降及周微,带敝屏营(15)。屏营不起,施于孙子</a>。王赧为极(16),实绝周祀。牧臣司豫,敢告柱史。
【注释】
①郁郁荆、山:《杨子云集》为“郁郁荆河”。译文从之。荆,指荆山。
②伊:水名。在河南,流入洛河。洛:水名。即洛河,源出陕西,在河南流入黄河。
③荥:古水名。在汉代已涸为平地。枲(xǐ):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子,纤维可织麻布。亦泛指麻。
④田田:叶浮水上相绵延貌。拏(ná):牵引相连。
⑤庐庐相距:指大麻、漆树的干像矛戟的柄一样林立而相互又有一定的距离。庐,矛戟之柄。
⑥豫:豫州,古九州之一,辖域在今河南,西南至荆山,北到黄河。
⑦鹑(chún)墟:鹑星所跨之地。鹑是南方朱鸟七星的总称。
⑧隩(yù):边,限。一说为可以定居的地方,读为ào。
⑨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⑩韩卒擅命:指晋大夫韩虔和魏斯、赵籍分晋一事。
(11)厉:指周厉王。
(12)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
(13)幽:指周幽王。
(14)季世:末世,衰世。
(15)屏营:恐慌貌。
(16)赧(nǎn):周赧王。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周为秦所灭。
【译文】
郁郁葱葱的荆山在其西南,滔滔的黄河在其北方,伊水、洛河都流经这里。古代荥水之地,现已播种着大麻和漆树,它们成长起来,就为百姓所用。田田的叶子相连,它们的干如庐林立,有一定的间距。夏、商都没有建都于此,周朝则把王城安置在了这里。豫州原野所处,正是星宿鹑所跨之地。四围都可以安居,整个华宇没有一个地方能比。诸侯之臣执政,不能全盘、长远地考虑。王室最终衰败,失去了自己的帮衬和臣下。不贤哲不明圣,丢弃了端正之道。地方诸侯有的也不能继续维系,韩虔就最终和别人一起把晋分掉。周代的文王和武王,很纯正圣明,到了厉王却昏聩不堪。成王和康王时很安宁,到了幽王则大厦将倾。因此,拥有天下的人,不要说自己伟大、强大,没有人能打败自己。不要说自己强盛,没有人能战胜自己使自己灭亡。夏朝曾经占有九州,但到了末世,夏桀竟被流放于南巢。周朝的成、康时期是何等太平,但到了周朝开始衰微的时候,虽有屏障可依却仍然恐惧。恐惧后便不再复兴,就这样拖延了好几代。到了赧王,便成了周朝的终点,周朝的宗祀从此绝灭。掌管豫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将这些话呈献给您。
雍州牧箴
黑水、西河①,横截昆仑。邪指阊阖②,画为雍垠③。上侵积石④,下碍龙门⑤。自彼氐、羌⑥,莫敢不来庭,莫敢不来臣。每在季王⑦,常失厥绪。侯纪不贡⑧,荒侵其宇⑨。陵迟衰微,秦据以戾⑩。兴兵山东(11),六国颠沛。上帝不宁,命汉作京。陇山以徂(12),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并连属国,一护攸都。盖安不忘危,盛不讳衰。牧臣司雍,敢告缀衣。
【注释】
①西河:古称黄河上游南北流向的一段。
②阊阖:传说中的天门。
③雍:雍州,古九州之一,西到黑水,东及黄河,辖域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的部分地区。
④积石:山名。有大积石山和小积石山,大积石山在青海南边,小积石山在甘肃导河西北,黄河经过小积石山。
⑤龙门:山名。据传说,大禹治水时凿此山通河。
⑥氐、羌:即西戎和羌族。
⑦季王:末世君主。
⑧侯:侯服,靠近京城的地域。
⑨荒:侯服以外的边远地域,叫荒服。
⑩戾(lì):暴行。
(11)山东:战国时把秦以外的六国叫山东。
(12)陇山: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
【译文】
西到黑水,东及西河,将昆仑山拦腰而截。传说中的天门,是雍州的边际。北到积石山,南止于龙门。从那西戎、羌人开始,没有敢不来朝见的,没有敢不来臣服的。但每每到了末世之主,便把王室统绪丢掉。侯服不来朝贡,荒服侵犯内疆。周室衰落,秦靠着暴力兴起。对六国兵刃相加,最终使六国倾覆。上天心中不安,于是命我大汉建立。陇山以远,作为西边荒远之地。向南挤退强劲的百越,往北开拓强悍的胡人之地。连并各个藩国,一起护卫着京都。安全时不应忘记危险,强盛时不应忌讳衰弱。掌管雍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呈上这些话语。
益州牧箴
岩岩岷山①,古曰梁州②。华阳西极③,黑水南流④。茫茫洪波,鲧堙降陆⑤。于时八都⑥,厥民不隩。禹导江、沱⑦,岷、嶓启干⑧。远近底贡⑨,磬错砮丹⑩。丝麻条畅(11),有粳有稻。自京徂畛(12),民攸温饱。帝有桀、纣,湎沉颇僻(13)。遏绝苗民,灭夏、殷绩(14)。爰周受命,复古之常。幽、厉夷业,破绝为荒。秦作无道,三方溃叛(15)。义兵征暴,遂国于汉。拓开疆宇,恢梁之野。列为十二,光羡虞、夏。牧臣司梁,是职是图。经营盛衰,敢告士夫。
【注释】
①岩岩:高峻貌。岷山:山名。主峰在今四川松潘北。
②梁州:古九州之一,东到华山,南及长江,北为雍州,西界不可考。
③华阳:华山的南面。
④黑水:为古梁州和雍州之界,具体所指诸说不一。
⑤鲧(ɡǔn):夏禹的父亲。堙(yīn):堆土为山,堵塞。
⑥八都:即八州。
⑦江:指岷江。沱:岷江的支流,在今四川。
⑧嶓(bō):嶓冢山,在陕西宁强北。
⑨底:何,什么。一说通“砥”,细磨石。
⑩磬(qìnɡ):以玉、石等做成的乐器。错:用来治玉石的工具。砮(nǔ):可以做箭镞的石头。丹:硃砂。
(11)条畅:生长茂盛。
(12)畛(zhěn):田间道路。这里用以代指梁州。
(13)颇僻:不合情理。
(14)绩:继,续。
(15)三方:指陈胜、项羽</a>和刘邦。
【译文】
高峻的岷山一带,是古梁州所在。华山南边向西到极远的地方,黑水在这里向南流去。茫茫洪水大波,鲧堆土为陆加以阻挡,只落得无功而返。当时八方的百姓,都没有居住的地方。禹接替其父的职位来疏导岷江和沱江,终于在岷山和嶓冢山把水道打通。梁州地面,远近有什么贡物?有石、玉做的乐器,有治玉的工具,还有可用来做箭镞的石头和硃砂。蚕丝、桑麻也生长茂盛,田里还种着粳米和水稻。从京城到梁州,百姓都身温肚饱。夏帝桀和商王纣,沉溺于不合情理的荒淫之中。塞绝了百姓的生路,灭绝了夏、殷的统绪。于是周王接受上天之命,恢复远古的常式。到了幽王、厉王,又把周业夷平,破灭荒芜。秦代君王,统治无道,陈胜、项羽和高祖都起来反叛。节义之兵征讨暴君,于是建立大汉。扩展华夏疆域,恢复梁州之野。把中国划分为十二州,发扬光大唐尧、虞舜和夏禹他们创造的基业。掌管梁州的州官大人,在其位谋其政。我冒昧将议论治理政事、盛衰变化的这些话献上。
幽州牧箴
荡荡平川,惟冀之别①。北阨幽州②,戎、夏交逼。伊昔唐、虞,实为平陆。周末荐臻③,迫于獯鬻④。晋失其陪⑤,周使不徂。六国擅权,燕、赵本都。东限秽貊⑥,羡及东胡⑦。强秦北排,蒙公城疆⑧。大汉初定,介狄之荒⑨。元戎屡征⑩,如风之腾。义兵涉漠,偃我边萌(11)。既定且康,复古虞、唐。盛不可不图,衰不可或忘。堤溃蚁穴,器漏箴芒(12)。牧臣司幽,敢告侍旁。
【注释】
①冀:指冀州。别:分。这里是指舜时分出冀州东北作为幽州,辖域包括今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
②阨(è):险要之地。幽州:《杨子云集》作“幽都”,北方极远的地方。
③荐臻:接连到来。
④獯鬻:即匈奴。
⑤晋失其陪:指晋为韩虔等三家所分。
⑥秽貊(mò):古代对居住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民族的称呼。
⑦东胡:指乌桓、鲜卑等古代民族,因居住于匈奴之东,故称东胡。
⑧蒙公:秦将蒙恬。
⑨介:边界,边际。
⑩元戎:战车。
(11)偃:安。萌:民众,百姓。
(12)箴:缝衣服的工具。后作“针”。
【译文】
宽阔浩大的平川,是从冀州分出来的幽州。北边险要的幽都,是华夏和戎人交接的界地。在过去的唐尧、虞舜时代,这里是一块平宁的陆地。但是周末以后,却祸患不断,经常被匈奴所侵逼。晋国被陪臣所分,周室的使者也不能前往。六国各自为政时,燕国和赵国都曾在幽州地界建都。最东边是秽貊人,西部延展开去便是东胡。强大的秦国北伐匈奴,蒙恬率军修筑长城巩固疆土。大汉刚建立,和狄人所居的边远荒地相接。大军屡次征讨,势如卷风。节义之兵再进入沙漠,以安定我边地的百姓。安定、康富之后,便和过去的唐尧、虞舜时代一样。兴盛时不能不图谋,前世朝代的衰亡不能一时一刻忘记。大堤因为一个蚁穴就崩溃,盛器因为一个针眼便漏水。掌管幽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呈上这些话语。
并州牧箴
雍别朔方①,河水悠悠。北辟獯鬻,南界泾流②。画兹朔土,正直幽方。自昔何为?莫敢不来贡,莫敢不来王。周穆遐征,犬戎不享③。爰貊伊德④,侵玩上国⑤。宣王命将⑥,攘之泾北。宗周罔职⑦,日用爽蹉⑧。既不俎豆,又不干戈。犬戎作难⑨,毙于骊阿⑩。太上曜德,其次曜兵。德兵俱颠,靡不悴荒。牧臣司并,敢告执纲。
【注释】
①雍别朔方:汉代的并州兼有古(虞舜时代)雍州北部的地区,所以说雍州分出北方。朔方即北方。并州为古十二州之一,舜时分冀州东部恒山一带地方为并州,辖域包括河北正定、保定,山西太原、大同等地。
②泾:水名。渭水支流,源出甘肃。
③不享:不来进贡祭物。
④貊:静。
⑤侵:欺凌。玩:轻慢。上国:中原之国。
⑥宣王:周宣王。
⑦宗周:周朝王室所在地。这里代指周室。罔职:失职。此指衰落失势。
⑧爽蹉:差误,毁败。
⑨犬戎:西戎种族的一支。多分布于今泾渭流域一带。
⑩骊阿:骊山之梁。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相传周幽王十一年,申侯因不满幽王废太子宜臼,召来西戎一起攻打幽王,把幽王杀于此山。
【译文】
这里是雍州分出来的北方,黄河之水在悠悠流淌。北接匈奴之地,南以泾水为界。划出这块地方,作为华夏幽远的北疆。自古以来,这地方是怎样的情况?没有敢不来进贡的,没有敢不来朝见的。周穆王远征,因为犬戎不来朝贡。之后不动干戈只用德化,犬戎却又侵凌轻慢我中原大国。于是周宣王命令将领,率兵出击到泾水之北。再之后,周室衰落,日见败坏,既不兴文德,又不用武功。终于犬戎发难,周幽王被杀于骊山。最好是明德以化,不得已则必须动用兵戈。德化和兵戈都没有,就无不衰败。掌管并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呈上这些话语。
交州牧箴
交州荒裔①,水与天际。越裳是南,荒国之外。爰自开辟,不羁不绊。周公摄祚②,白雉是献。昭王陵迟,周室是乱。越裳绝贡,荆楚逆叛。四国内侵③,蚕食宗周。臻于季赧④,遂入灭亡。大汉受命,中国兼该⑤。南海之宇,圣武是恢⑥。稍稍受羁⑦,遂臻黄支⑧。杭海三万⑨,来牵其犀。盛不可不忧,隆不可不惧。顾瞻陵迟,而忘其规摹⑩。亡国多逸豫,而存国多难。泉竭中虚,池竭濑干。牧臣司交,敢告执宪。
【注释】
①交州:汉代所设置,辖域包括今广东、广西及南海一带,为汉十二州之一。
②周公摄祚: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因年幼,周公姬旦摄政。
③四国:四方。一说周朝时的管、蔡、商、奄这四个诸侯国。
④季赧:周朝最末一个君王赧王。
⑤兼该:包容多方面。
⑥圣武:指汉武帝。
⑦稍稍:逐渐。
⑧黄支:在南海一带的古国。
⑨杭:渡。
⑩规摹:通作“规模”。制度程式。
【译文】
交州是南边极远的地区,水天相接,漫无涯际。越裳国还要往南,荒服之地还要向外。从天地开辟以来,从不受约束管辖。到了周公摄政</a>时代,开始向周室进献白雉。周昭王时周室衰微,天下一片混乱。越裳不再进贡,荆楚忤逆叛乱。四方边国向中原进犯,像蚕吃桑叶一样侵蚀周朝基业。到了末代君王赧王,周朝终于彻底灭亡。大汉敬承天命,兼容并包天下。南海广大的地区,圣明的武帝重新加以统辖。逐渐被管理起来,包括其中的黄支国。他们航海几万里,牵着犀牛前来朝贡。兴盛时不能不担忧,强大时不能不惧怕。回想那些衰微之事,都是因为忘记了规划筹谋。亡国多是在沉于安乐之时,而兴国则多是于艰难之处。泉水枯竭地中就会空虚,池塘水竭边围便会干裂。掌管交州的州官大人,我冒昧地把上面这些话呈上。
赵充国颂 【题解】
据《汉书·赵充国传》载,汉成帝时,西羌挑衅汉西部边境,成帝思将帅之臣,并追忆赵充国的功业美名,于是让扬雄就着未央宫赵充国的画像作颂赞美赵充国。该颂文字浅显,晓畅明白,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赵充国,西汉著名将领。宣帝时,西羌的一个分支先零入侵边境,此时已七十多岁的赵充国,运用智谋阻止了先零的入侵。这篇颂所赞美的,就是这件事。
明灵惟宣①,戎有先零②。先零猖狂,侵汉西疆。汉命虎臣,惟后将军③。整我六师,是讨是震。既临其域,谕以威德。有守矜功④,谓之弗克⑤。请奋其旅,于罕之羌⑥。天子命我,从之鲜阳⑦。营平守节⑧,屡奏封章。料敌制胜,威谋靡亢⑨。遂克西戎,还师于京。鬼方宾服⑩,罔有不庭。昔周之宣(11),有方有虎(12)。诗人歌功,乃列于《雅》(13)。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14),亦绍厥后(15)。
【注释】
①宣:汉宣帝。
②先零:汉时羌族的一支。
③后将军:即赵充国。
④守:指当时的酒泉太守辛武贤。
⑤谓之弗克:说赵充国只是屯田,不去攻击先零。
⑥罕:羌的一部。
⑦鲜阳:鲜水之阳,鲜水的北面。鲜水即今青海。
⑧营平:即赵充国,他被封为营平侯。
⑨亢:抵挡。
⑩鬼方:泛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11)宣:指西周时期的周宣王。
(12)方:指方叔,周宣王时的武将。虎:指邵虎,亦周宣王时的将领。
(13)《雅》:《诗经》的组成部分,分《小雅》和《大雅》。《小雅》中有颂方叔篇,《大雅》中有颂邵虎篇。
(14)赳赳桓桓:皆武威貌。
(15)绍厥后:指继承发扬周之方叔、邵虎的遗风。
【译文】
圣明威灵的汉宣帝在位时,西戎的一支先零强盛起来。先零不知天高地厚,竟然猖狂到侵犯我大汉的西部边疆。我汉于是召命如虎之臣,即后将军赵充国。赵将军整治好我汉六军,讨伐先零使其震惊。率军亲临西部边境,以武威恩德告谕他们。当时的酒泉太守辛武贤居功自傲,竟说赵将军只是屯田而不去攻打先零,并请求派遣军队,进击羌罕。宣帝于是命我汉大军,跟随武贤进军鲜水之阳。营平侯赵将军遵守法度,屡屡上书言明自己的主张。料敌如神,克敌制胜,武威谋略,无人能比。于是战胜了西戎,率领军队回到了京城。远方边民纷纷归服,没有不来朝见的。过去周宣王时代,有武功卓著的方叔和邵虎。当时的诗人歌颂他们功业的诗篇,分别载于《诗经》中的《小雅》和《大雅》。在大汉中兴时期,充国将军奋发武威。雄赳赳、气昂昂,确实是继承了方叔、邵虎的遗风。
酒箴 【题解】
《酒箴》是一篇四言诗体赋,因是通过咏物对汉成帝讽谏、劝诫,故以“箴”名。
此赋体制虽小,文字也不深奥,可寓意颇深,且极尽委婉曲折之工,全篇意旨,实在言外。先说“瓶”,以喻讽诵经书、苦身自约、直道而行之人;次转而说“鸱夷”,以喻放意自恣、浮沉俗间、随波逐流之人;最后反问:“鸱夷”能够如此,“酒”有什么过错呢?似问实答:“瓶”和“鸱夷”对各自的际遇都不能负什么责任,责任在于使用它们的人,那么,使用臣民的人又是谁呢?至此,赋文的主旨便不言自明了。
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①。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口②,藏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徽③。一旦叀碍④,为瓽所⑤。身提黄泉⑥,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⑦。鸱夷滑稽⑧,腹大如壶。昼日盛酒,人复借酤⑨。常为国器⑩,托于属车(11)。出入两宫(12),经营公家(13)。繇是言之,酒何过乎?
【注释】
①眉:旁边,边侧。
②醪(láo):浊酒。
③(mò)徽:绳索。
④叀(zhuān)碍:阻碍,指绳索被挂住。叀,悬。
⑤(dànɡ):井壁上的砖。(léi):碰击,撞击。
⑥提:抛掷。黄泉:地下的泉水,指葬身之地。
⑦鸱(chī)夷:盛酒的皮囊。
⑧滑稽:指鸱夷的表面油滑。
⑨酤(ɡū):买酒。
⑩国器:国中之器,喻鸱夷之贵重。
(11)属车:皇帝出行时的从车。
(12)两宫:指皇帝和皇太后居住、宴乐的宫室。
(13)经营:这里指奔走往来。公家:公卿之家。
【译文】
您似那水瓶在井旁,高临深渊,动辄近危。美酒到不了嘴边,经常是满肚子的清水。被一根绳索牵住了,没有自由。一旦绳子挂住了,碰在井壁上,命归黄泉,而骨肉化为泥土。尽管有用,但不如装酒的皮囊。大若壶腹的肚皮,油光滑亮。整天盛有美酒,有时买酒也要劳它走一趟。经常作为国器,出现在皇帝出行时的从车上。两宫之内,进进出出,公卿之家,常常奔忙。由此而观之,酒有何过错!
班固</a>
班固简介参见卷四。
封燕然山铭
【题解】
此文是一篇称述功德的刻石铭文,为受命之作。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为文刻于碑版或器物上,或称述功德,使传扬于后世,或用以自警。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率汉、羌胡联军四万余骑分三路北击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西北部),北匈奴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投降,单于遁逃。汉兵还至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窦宪令班固作铭,刻石纪功。班固此铭行文雍容闲雅,“博约温润”,中规中矩,所谓汉儒气象,尽现于此,实为后世铭文的榜样。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①,有汉元舅②,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皇,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③,述职巡御,治兵于朔方④。鹰扬之校,螭虎之士⑤,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十万。元戎、轻武⑥,长毂四分,雷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⑦,莅以威神⑧,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凌高阙⑨,下鸡鹿⑩,经碛卤(11),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12),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13),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14)。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15),跨安侯(16),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17),焚老上之龙庭(18)。将上以摅高、文之宿愤(19),光祖宗之元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注释】
①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89—104)。
②元舅:大国舅。窦宪是和帝母窦太后的兄长,在窦氏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称。
③执金吾: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
④朔方:汉郡名。辖地当今天内蒙古乌梁素海以东磴口以北地区。
⑤螭(chī):似龙而色黄,无角。
⑥元戎:与下文的“轻武”“长毂”“雷辎”皆古代战车名。
⑦八阵:指方阵、圆阵、牝阵、牡阵、冲阵、轮阵、浮沮阵、雁行阵。
⑧莅(lì):临。
⑨高阙:山名。
⑩鸡鹿:塞名。皆属朔方郡。
(11)卤:不生长谷物的盐碱地。
(12)温禺:与下文的“尸逐”皆匈奴王号。
(13)横徂:横行。
(14)旆(pèi):旌旗。
(15)涿邪:山名。在今蒙古西南部
(16)安侯:河名。在今蒙古西南部。
(17)冒顿:与下文的“老上”皆匈奴单于号。
(18)龙庭:指龙城与单于庭。前者在今蒙古车车尔格勒东部,后者在内蒙古大青山附近。匈奴正月诸酋长会单于于单于庭,五月大会龙城,举行祭天仪式。
(19)高、文之宿愤:指汉高祖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七天七夜和汉文帝时匈奴屡侵烽火直达关中之事。高指汉高祖刘邦,文指汉文帝刘恒。
【译文】
永元元年秋季七月,汉皇大国舅、车骑将军窦宪,忠敬王室,极受信任,被重用为辅弼之臣,总理万机,为了四海清平,于是与执金吾耿秉按职责视察边境,在朔方屯集军队。将校迅猛如飞鹰,战士威武似螭虎,包括了汉军和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主大人所属军队,精骑足足超过十万。元戎、轻武、长毂等各种战车四面铺开,雷辎战车充斥道上,有战车一万三千多辆。布成八阵,命令威武庄严,黑色的战甲在阳光下闪闪放光,血色的旗帜染红了天空。于是翻过高阙山,跨越鸡鹿塞,行过不毛之地,横穿大漠。杀死温禺,用他的血来祭我们的战鼓;杀死尸逐,用他的血来擦洗我们的刀锋。接着四面将校往来横扫,迅疾如流星闪过,万里萧索破败,原野上再也看不到一个残存的敌人。这时敌人消灭已尽,反转旗帜凯旋。根据传闻,对照地图,饱览敌国山川。然后翻过涿邪山,跨过安侯河,登上燕然山,踩着这块曾属于冒顿单于的土地,焚烧掉老上单于的龙庭。以此上报高祖、文帝的旧仇,为祖宗的亡灵增光;下为后继的君主去忧,使江山牢固,开疆拓土,传播皇汉雷霆之威。可以说得上是辛苦一次换来长久安逸,暂时劳累却得来永远安宁。于是祭山刻石,使后世永远明白这件大事。铭文内容是这样的:
铄王师兮征荒裔①,剿凶虐兮截海外②,敻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注释】
①铄(shuò):美。
②截:齐。
【译文】
赞美王师讨伐这荒凉的边僻之地,消灭掉凶顽的敌人从此四海归一,大军长途跋涉直到前面无路可继,回来祭祀神山把高高的丰碑树立,光大皇帝的事业使子孙万世受激励。
高祖泗水亭碑铭
【题解】
此文是一篇称述汉高祖刘邦功德业绩的铭文。刘邦在秦时曾做过泗水(郡名)亭长(秦法,十里为一亭,并设亭长,主捕盗贼),汉朝建立后,这里自然被视为龙兴之地。班固此铭便是为在泗水亭树碑而作。文章叙事简洁,首尾呼应;寓劝于赞,委婉得体。
皇皇圣汉,兆自沛丰①。乾降著符,精感赤龙。承鬿流裔②,袭唐末风。寸天尺土,无俟斯亭③。建号宣基,维以沛公。扬威斩蛇④,金精摧伤⑤。涉关陵郊,系获秦王。应门造势,斗璧纳忠。天期乘祚,受爵汉中⑥。勒陈东</a>征,剟擒三秦⑦。灵威神佑,鸿沟是乘。汉军改歌,楚众易心。诛项讨羽,诸夏以康。陈、张画策⑧,萧、勃翼终⑨。出爵褒贤,裂土封功。炎火之德,弥光以明。源清</a>流洁,本盛末荣。叙将十八,赞述股肱。休勋显祚,永永无疆。国宁家安,我君是升。根生叶茂,旧邑是仍。于皇旧亭,苗嗣是承。天之福佑,万年是兴。
【注释】
①沛:县名。今江苏沛县。丰:沛之属邑。刘邦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②鬿(qí):九鬿,即北斗九星。
③俟:等待。
④斩蛇:据传,刘邦醉行大泽中,有大蛇挡路,拔剑斩之。一个老婆婆晚上在蛇死之处哭泣,说:“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变成蛇行于道,现在给赤帝的儿子杀死。”
⑤金精:西方之神称白帝,属金,故云金精。
⑥“涉关陵郊”几句:叙述刘邦入关、鸿门宴、受封为汉王等一系列事件。
⑦剟(duō):砍,削。三秦:指关中。项羽大封诸侯,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分据关中,是为三秦。
⑧陈、张:指陈平、张良。
⑨萧、勃:指萧何、周勃。
【译文】
皇皇大汉,始于沛县丰邑。上苍明示征兆,赤龙交感而生。上应北斗星象,身为唐尧后裔。享国原属天定,不必从此发迹。建号立国创业,从称沛公开始。挥剑奋斩巨蛇,白帝为之丧气。长驱直入关中,秦王竖起降旗。鸿门缓和形势,斗璧用表诚意。天愿我公登位,约先王汉中地。整顿大军东征,三秦首遭荡夷。汉家蒙天所宠,鸿沟岂能为力。汉军变音歌唱,楚兵闻声相泣。终于讨平项羽,中国从此安逸。陈、张出谋划策,萧、勃始终辅弼。赐爵褒奖贤能,分封酬答功绩。大汉五行属火,此后光明无比。帝业源清流洁,初盛今兴相似。论功十八大将,赞美记载扶翼。祝愿丰功厚赐,子孙永传无已。国家安宁稳固,我皇垂拱而治。事业根深叶茂,宗庙祭礼不替。祖宗所创基业,后人万世相继。上天赐福保佑,万年昌盛如一。
十八侯铭
【题解】
此文是一篇分颂多人功德的组铭,共十八段,一段一侯。依次是萧何、樊哙、张良、周勃、曹参、陈平、张敖、郦商、灌婴、夏侯婴、傅宽、靳歙、王陵、韩(王)信、陈武、虫达、周昌、王吸。这十八人都是汉室的创业功臣,因此被汉高祖刘邦分封为侯。本文虽用笔简约,但气势恢弘,典雅肃穆,温润雍容,而叠词的大量运用,既起到了传神写照的妙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特色。
耽耽相国①,宏策不追。御国维纲,秉统枢机。文昌四友②,汉有萧何。序功第一,受封于酂③。右,酂侯萧何。
【注释】
①耽耽:视近志远之貌。
②文昌:周文王姬昌。周文王有四友,即闳夭、太颠、南宫适、散宜生。
③酂:地名。
【译文】
相国外似朴讷,深谋远虑难及。治国安邦有术,执掌朝廷枢机。文王昔有四友,大汉萧何可匹。论功序绩第一,受封于酂。以上是酂侯萧何。
黆黆将军①,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兴汉破楚,矫矫忠良②。卒为丞相,帝室以康。右,将军舞阳侯樊哙。
【注释】
①黆黆(ɡuānɡ):勇武貌。
②矫矫:勇貌。
【译文】
将军勇猛非常,威武不可抵挡。手挥千钧之盾,救主逃脱项王。兴我大汉灭楚,虎臣原是忠良。后来位至丞相,汉室赖以安康。以上是将军舞阳侯樊哙。
赫赫将军,受兵黄石①。规图胜负,不出帷幄②。命惠瞻仰,安全正朔③。国师是封,光荣旧宅。右,将军留侯张良。
【注释】
①受兵黄石:指张良在下邳从黄石公</a>学兵书事。
②帷幄:军中帐幕。
③安全正朔:指张良请四皓劝刘邦定立太子事。
【译文】
将军名闻于世,初学兵法于黄石公。熟思料敌制胜,不劳走出营壁。授计太子敬老,保全继位不替。因功被封国师,显祖扬名故里。以上是将军留侯张良。
懿懿太尉,惇厚朴诚。辅翼受命,应节御营。历位卿相,土国兼并。见危致命,社稷以宁①。右,太尉绛侯周勃。
【注释】
①社稷以宁:诸吕欲危汉室江山,周勃以计诛之,重安刘氏。
【译文】
太尉品德优良,敦厚朴素真诚。接受安刘重任,矫节调动北军。以太尉为右丞相,食邑万户。临危不惜生命,社稷因此安宁。以上是太尉绛侯周勃。
蹇蹇相国①,允忠克诚。临危处险,安而匡倾。兴代之际,济主立名。身履国土,秉御乾桢。右,将军平阳侯曹参。
【注释】
①蹇蹇:不辞劳苦。
【译文】
相国不辞劳苦,忠诚岂容怀疑。每遇危险时刻,总能化险为夷。国家交替之际,助君美名建立。被封侯赐邑后为相国,是重臣羽翼。以上是将军平阳侯曹参。
洋洋丞相,势谲师旅。扰攘楚、魏,为汉谋主。六奇解厄,扬名于后。右,丞相户牖侯陈平。
【译文】
丞相风度美好,用兵机变百出。扰乱摧平楚、魏,创汉他为谋主。六条奇计解难,声名后世仰慕。以上是丞相户牖侯陈平。
堂堂张敖,耳之遗萌。以诚佐国,序迹建忠。功成德立,袭封南宫。垂号万春,永保无疆。右,南宫侯张敖。
【译文】
张敖仪表堂堂,赵王张耳之子。以诚辅佐国家,忠心建立功绩。立功复又树德,南宫侯爵子袭。子孙世享爵位,永保富贵无极。以上是南宫侯张敖。
衍衍卫尉,德行循规。遭兄食其,陨殁于齐。横耻愧景,刎颈自献。金紫褒表,万世不刊。右,卫尉曲阳侯郦商。
【译文】
卫尉容止舒缓,德行循规蹈矩。兄长食其遇难,因劝说齐王捐躯。田横愧对郦商,自杀化解冤屈。高官以褒功臣,子孙世守不渝。以上是卫尉曲阳侯郦商。
煌煌将军,辅汉久长。威震吕氏,奸恶不扬。寇攘殄尽,躬迎代王①。功显帝室,万世益章。右,将军颍阳侯灌婴②。
【注释】
①代王:汉文帝初封代王。
②颍阳侯灌婴:《史记》《汉书》灌婴本传,皆为颍阴侯。
【译文】
将军光彩夺目,佐汉历时绵长。大名威震吕氏,邪恶不得猖狂。诛灭凶恶殆尽,亲自迎接代王。功名显于帝室,万世更加辉煌。以上是将军颍阳侯灌婴。
斌斌将军,鹰武是扬。内康王室,外镇四方。诸夏安,流及要荒。声骋海内,苗嗣纪功。右,将军汝阴侯夏侯婴。
【译文】
将军品性中正,勇猛威武彰彰。在内安定王室,外出威震四方。华夏因此平安,恩泽远及边荒。声名传遍天下,子孙牢记不忘。以上是将军汝阴侯夏侯婴。
休休将军,如虎如罴。御师勒陈,破敌以威。灵金曜楚①,火流乌飞②。将命仗节,功绩永垂。右,将军阳陵侯傅宽。
【注释】
①灵金:高祖斩蛇剑。一说为藏高祖斩蛇剑的府库。
②火流乌飞:《尚书大传》卷二:“武王伐纣,观兵于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赤乌,三足。”刘勰《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这里借用以彰大汉大兴。
【译文】
将军德行美善,勇猛如虎似罴。行军出师布阵,灭敌依靠声威。兴兵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大汉始兴。听命率师征战,功绩永垂。以上是将军阳陵侯傅宽。
斤斤将军①,忠信孔雅。出身六师,十二四旅。折冲扞难,遂宁天下。金龟章德,建号传后。右,将军信武侯靳歙。
【注释】
①斤斤:明察。
【译文】
将军明察秋毫,忠信而且文雅。出生入死无数,始终从征未暇。摧敌陷阵御侮,终于平定天下。金龟表彰功德,建号遗后功大。以上是将军信武侯靳歙。
明明丞相,天赋挺直。刚德正行,不枉不曲。功业成著,荣显食邑。距吕奉主,昭然不惑。右,丞相安国侯王陵。
【译文】
丞相光明磊落,天生情性耿直。德行刚强端毅,处事不偏不倚。功名事业卓著,荣名显耀享受食邑。拒吕尊奉汉室,大义昭然不迷。以上是丞相安国侯王陵。
桓桓将军,辅主克征。奉使全璧,身泏项营。序功差德,履让以平。转北而游,云中以倾。右,将军襄平侯韩信。
【译文】
将军勇猛无比,辅佐君主征战。出行不辱使命,降楚暂为权宜。论功更显德行,谦让化解纷难。最后北降匈奴,命丧云中可叹。以上是将军襄平侯韩信。
岩岩将军,带武佩威。御雄乘险,难困不违。仇灭主定,四海是桢。功成食土,德被遐迩。右,将军棘津侯陈武。
【译文】
将军风格严整,勇武复又威严。负勇专趋危险,从来不辞艰难。仇灭汉主称帝,国家赖为骨干。立功享受食邑,美德远近称传。以上是将军棘津侯陈武。
晏晏曲成,舆从龙腾。安危从主,赤曜以升。赫赫皇皇,道弥光明。惟德御国,流及后萌。右,曲成侯虫达。
【译文】
曲成性情安静,始终辅佐汉兴。与主共患难,汉家因此功成。盛大辉煌无比,品德更显光明。治国全凭美德,福及子孙不轻。右,曲成侯虫达。
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赵距吕,志安君身。征诣行所,如意不全①。天秩邑土,勋乃永存。右,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
【注释】
①如意:赵王之名。周昌曾任赵王相。
【译文】
御史严肃恭谨,威武温文两全。辅佐赵王拒吕,志在保护赵王。诏书调往行在,赵王因此命完。后来享禄封邑,功勋后世永传。以上是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
邑邑将军①,育养烝徒。建谋正直,行不匿邪。入军讨敌,项定天都。佩雀双印②,百里为家。右,将军青阳侯王吸。
【注释】
①邑邑:和顺。
②佩雀:列侯印饰。
【译文】
将军性情和顺,爱护士卒如子。出谋划策正直,行事光明无匿。临战深入敌阵,灭楚四海归一。论功封为列侯,食邑方圆百里。以上是将军青阳侯王吸。
张衡</a>
张衡简介参见卷四。
绶笥铭
【题解】
绶,一种丝带,常用来拴玉和印;笥(sì),一种盛物用的方形竹器。此文系张衡代南阳太守鲍德而作,旨在赞颂皇帝所赐的绶与笥,并进而赞颂皇帝对鲍德的浩荡洪恩。晋人陆机</a>赞其文笔“博约而温润”,诚不为虚。
南阳太守鲍德①,有诏所赐先公绶笥,传世用之。时德更理笥,衡时为德主簿②,作铭曰:
【注释】
①南阳: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太守:官名。管理一郡政事,秩二千石。
②主簿:官名。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为掾史领袖,汉时中央各机构及地方郡、县官府都设有主簿。
【译文】
南阳太守鲍德,收有皇帝下诏赏赐给他先辈的印绶和印盒,是他们家的传世之宝。现在,鲍德又有使用印盒的机会,张衡是鲍德的主簿,作铭如下:
懿矣兹笥,爰藏宝珍。冠缨组履①,文章日信②。皇用我赐,俾作帝臣。服其令服,鸾封艾缗③。天祚明德④,大赉福仁⑤。垂光厥世,子孙克神。厥器维旧,中实维新。周公惟事,七涓有邻⑥。
【注释】
①缨: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②文章: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③艾:绿色。缗(mín):此指绶。《汉官仪》:“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绶。”
④天祚:天赐福佑。
⑤赉(lài):赐予。
⑥七涓:所指不详。
【译文】
多么美好啊,这个小印盒,用来收藏宝珍之物。缨穗覆盖在它的上面,交结纵横,色彩花纹越来越亮丽缤纷。先辈所用,赏赐于我,让我做皇帝的臣子。穿上命服,用鸾镜之匣封藏我的绿色官绶。德行光明,天赐福佑。荣耀于世,佑护子孙。印盒虽旧,所藏却新。但行周公之事,七涓有邻。
崔骃
崔骃(?—92),字亭伯,东汉涿郡安平(今河北深州)人。在太学念书时即与班固、傅毅齐名。和帝时入车骑将军窦宪府任职,出为长岑长,不赴任而归。崔骃学识渊博,思想锐利。史载他在太学读书时,曾因读史有感而与同学孔僖论及汉武帝功过,被另一同学梁郁告发,险些丧命。所著诗、赋、铭、颂等共二十一篇。《后汉书</a>》有传。
官箴</a>三首
【题解】
后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百官之长,协天子而治天下,责深任重。一旦天象稍不正常,三公轻则引咎辞职,重则自裁以谢天下。此文舍司空而以大理代之,实因大理负责刑狱事,在当时也是极受重视的事务。人命关天,不可不慎。两汉重视研讨官吏尤其是高层官吏的责任义务问题。不但在朝任职者本人思考这一问题,在野之儒生也毕生研究它。崔骃只不过偶为小官,却可写箴来劝诫太尉、司徒、大理,自然是风气感染,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太尉箴①
天官冢宰②,庶僚之率。师锡有帝③,命虞作尉。爰叶台极④,妥平国域⑤。制军诘禁,王旅惟式。九州用绥,群公咸治。干戈载</a>戢⑥,宿缠其纪⑦。上之云据,下之云戴。苟非其人,我帝载⑧。昔周人思文公,而《召南》咏《甘棠》。昆吾隆夏⑨,伊挚盛商⑩。季世颇僻,礼用不匡。无曰我强,莫余敢丧。无曰我大,轻战好杀。纣师百万,卒以不艾。宰臣司马,敢告在际。
【注释】
①太尉:秦时即设此官,负责全国军事。汉朝沿袭而设,地位与丞相相当。汉武帝时改名为大司马。
②天官冢宰:《周礼</a>》中设的官名,负责总领百官。此处即指太尉。
③师:众人。
④爰: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⑤妥:安定。
⑥戢(jí):收藏兵器。
⑦宿缠其纪:指天上星宿运行不失次序。
⑧(dù):败坏。载:事业。
⑨昆吾:古国名。是夏的诸侯国。
⑩伊挚:即伊尹。
【译文】
古设天官冢宰,位居百官之上。尧纳众人意见,命舜任此职掌。协赞皇家制度,安定国家四方。整治军队有法,王师有模有样。天下因此无事,百僚各守其岗。兵戎不再兴起,星运不失其常。帝称有所依赖,民喜用人适当。太尉若非此人,帝业必致败丧。周人曾思文公,《召南》歌咏《甘棠》。昆吾辅夏兴隆,伊尹赞辅盛商。末世一蹶不振,礼废无人扶匡。莫说强盛无比,谁能覆我家邦。莫说国土无边,黩武杀虐何妨。殷纣雄师百万,到底无助灭亡。敬告任此职者,受命之际思量。
司徒箴①
天监在下,仁德是兴。乃立司徒,乱兹黎烝②。茫茫庶域,率土祁祁③。民具尔瞻,四方是维。乾乾夕惕④,靡怠靡违。恪恭尔职,以勤王机。敬敷五教⑤,九德咸事⑥。啬人用章⑦,黔氓是富⑧。无曰余恃,忘余尔辅。无曰余圣,以忽执政。匪用其良,乃荒厥命。庶绩不怡⑨,疚于尔禄。丰其折右⑩,而鼎《覆》其(11)。《书》歌股肱(12),《诗》刺南山(13)。尹氏不堪,国度斯愆。徒臣司众,敢告执藩。
【注释】
①司徒:官名。汉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后去“大”字称司徒。
②乱:治理。
③祁祁:繁盛的样子。
④乾乾夕惕:《周易·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指君子小心谨慎行事,坚持不懈,必无灾难。
⑤五教:指仁、义、礼、智、信。
⑥九德:指宽而栗,温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⑦啬人:农夫。
⑧黔氓:指老百姓。
⑨怡:满意。
⑩丰其折右:《周易·丰卦》九三爻辞:“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11)鼎覆其:《周易·鼎卦》九四爻辞:“鼎折足,覆公。”喻不能胜其任,而致败事。,膳。
(12)《书》歌股肱:《尚书》:“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13)《诗》刺南山:《节南山》是《诗经》里的一篇,据说是讥刺幽王的。他任用尹氏为太师,尹氏却胡作非为,惹得天怒人怨,国家濒于危亡。
【译文】
上天监视下土,仁德因以产生。于是设立司徒,治理天下百姓。国家幅员辽阔,四海人口繁盛。全都仰望司徒,统治赖此安宁。终日勤勤恳恳,不敢稍违暂停。谨守你的职位,助王施发</a>号令。恭敬弘扬五教,并将九德奉行。农人因以力田,百姓因此富庶。莫说我是靠山,忘你须助朕躬。莫说我很圣明,将你职事放松。此职用非贤人,那将荒废任命。政事处理不好,拿着俸禄脸红。《丰卦》告诫折臂,《鼎卦》喻以无功。《尚书》勉励辅臣,《诗经》讥讽公卿。官人不胜其任,国政因此失衡。司徒管理百僚,以此告诫望听。
大理箴①
邈矣皋陶②,翊唐作士。设为犴狴③,九刑允理④。如石之平,如渊之清。三槐九棘⑤,以质以听。罪人斯殛⑥,凶旅斯并。熙帝载⑦,旁施作明。昔在仲尼,哀矜圣人⑧。子罕礼刑,卫人释艰。释之其忠⑨,勋亮孝文。于公哀寡⑩,定国广门。敻哉邈矣,旧训不遵。主慢臣骄,虐用其民。赏以崇欲,刑以肆忿。纣作炮烙,周人灭殷。夏用淫刑,汤誓其军。卫鞅酷烈(11),卒殒于秦。不疑加害(12),祸不反身。嗟兹大理,慎于尔官。赏不可不思,断不可不虔。或有忠而被害,或有孝而见残。吴沉伍胥(13),殷割比干(14)。莫遂尔情,是截是刑。无遂尔心,以速以殛。天鉴在颜,无细不录。福善灾恶,其效甚速。理臣思律,敢告执狱。
【注释】
①大理:古代掌刑狱之官。
②皋陶:舜时为大理。
③犴狴(àn bì):监狱。
④九刑:指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扑。
⑤三槐九棘:《周礼》:“三槐九棘,公卿于下听讼。”
⑥殛(jí):诛杀。
⑦熙:光大。
⑧昔在仲尼,哀矜圣人:孔子很重视刑狱,他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又《论语·子张</a>》有审案时“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的话。
⑨释之:即张释之。汉文帝时为廷尉,断狱公允。
⑩于公:即于定国之父,西汉时人。据载他治狱公平,多有阴德。于公所住村庄闾门坏,村人一起修治。于公告诉乡人说门修高大些,以便高车大马能进村。因他自信善有善报,儿子将来必能出人头地,果然于定国官至丞相。
(11)卫鞅:即商鞅</a>。
(12)不疑:指隽不疑,字曼倩,西汉昭帝时人,治《春秋》。任京兆尹时,有一男子自称是汉武帝已故的太子,来到长安,居民官吏围观者数万人,丞相、御史也不知怎么处理才好,不疑喝令属下将其人捆送入狱,引《春秋》之意解释。昭帝及大将军霍光深为赞赏,叹道:“公卿大臣还是得用懂经术、能辨大是大非的人。”
(13)伍胥:即伍子胥。他死后吴王夫差沉其尸于江。
(14)比干:殷纣王闻说比干心有七窍,杀死比干而剖取其心。
【译文】
远古时代的皋陶,为尧辅佐之臣。设立囚牢监狱,刑罚处置公允。公平好似磨石,清澈如水无隐。三槐九棘之下,公卿共聚参问。犯人得以正法,叛贼因此伏讯。帝业光大康宁,政事无不明审。当年圣人孔丘</a>,感叹刑罚酷深。子罕礼刑治国,卫人因此脱困。释之尽忠报国,美名人传孝文。于公哀怜孤寡,定国驷马入门。古意荡然无影,先贤所训不遵。君臣凌傲无道,残害天下子民。封赏奖励贪欲,滥刑以泄私愤。纣王制作炮烙,周人因此灭殷。夏政刑罚无度,商汤因此挥军。商鞅用法严酷,终于毙命在秦。不疑依法断案,灾难未见降临。担任大理之人,千万保持谨慎。奖赏需要三思,断案不可不谨。否则忠臣被害,要么孝子残损。伍子胥尸沉吴水,比干被殷纣剖心。不要徇私顺意,砍杀定于一尊。不要为所欲为,加速自己亡身。须知苍天在上,小事无不录存。奖善惩恶无爽,报应快似有神。法官要细思律令,以此告诫望听。
崔瑗</a>
崔瑗(77—141),字子玉,东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崔骃(见前篇《官箴三首》作者小传)之子。少孤,及长即锐志于学,能尽传父业。曾任汲县令、济北相等官职。长于文辞,尤长于韵文,亦通晓天文历数。所著赋、碑、铭、箴等五十七篇,其中《南阳文学官志》称于后世。他文辞犀利而有光彩,为东汉一大韵文作家。
座右铭
【题解】
这是崔瑗为自己作的规诫文字,大体以清静淡泊、退让守拙为主旨。虽似老生常谈</a>,但亦足以警醒世人。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忽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①,谤议容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②。在涅贵不淄③,暧暧内含光④。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⑤。行行鄙夫志⑥,悠悠故难量。慎言</a>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注释】
①隐心:恻隐之心。孟子</a>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②臧:善,赞誉。
③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淄:黑色。
④暧暧(ài):昏昧。
⑤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老子</a>《道德经</a>》:“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徒,同类。老氏,指老子。道家学说的创立者。
⑥行行:刚健的样子。
【译文】
不要评说别人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专长。施惠</a>于人切勿念念不忘,受人恩惠不要过后就忘。世间的虚誉不足羡慕,只有仁义才是做人的准则。怀抱恻隐之心再行动,诽谤非议于我有什么伤害呢?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拙养晦为圣人所称扬。处污秽贵在不为所染,在黑暗也能内含芒光。柔弱是生命的象征啊,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不要刚强。且看那貌似刚健的鄙夫,他的祸殃可是难以估量。慎重言辞,节制饮食,懂得满足远远胜过遭受不祥。照此行动,持之以恒,天长日久,受益无穷。
巩玮
巩玮,东汉时人,生平事迹不详。
光武济阳宫碑
【题解】
文章大致陈述</a>了光武帝刘秀从出生到起兵、称帝的过程。文中保留了一些神异传说,对光武帝开后汉基业的功绩,作了热情赞颂,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敬仰企慕之情。
惟汉再受命,曰世祖光武皇帝。考南顿君①,初为济阳令②。济阳有武帝行过宫,常封闭。帝将生,考以令舍下湿,开宫后殿居之。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③,帝生。时有赤光,室中皆明。使卜者王长卜之,长曰:“此善事不可言。”岁有嘉禾,一茎生九穗,长于凡禾,因为尊讳④。
【注释】
①考:父亲。南顿:汉县名。故城在今河南项城西。刘秀父亲刘钦曾任南顿县令。
②济阳:战国魏邑,汉置县,故城在今河南兰考。
③建平:汉哀帝年号(前6—前5)。
④“岁有嘉禾”几句:此叙刘秀名字的来历。因嘉禾独秀,故名“秀”。
【译文】
汉代第二次接受天命,称世祖光武皇帝。皇帝的父亲南顿县令,起先任济阳县令。济阳有武帝的行宫,平常总封闭着。光武帝出生前,他父亲因为县府潮湿,打开行宫的后殿住在那里。汉哀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日的晚上,皇帝出生。当时出现红光,整个屋子都被照亮了。让卜卦的人王长卜算这件事,王长说:“这是好事,不可言说。”这一年又出现了特好的禾苗,一根茎杆上长出了九个穗头,优良于一般的禾苗,因此以“秀”作为皇帝的尊讳。
王室中微,哀、平短祚①。奸臣王莽,偷有神器,十有八年,罪盈恶熟,天人致诛。帝乃龙见白水②,渊跃昆滍③。破前队之众,殄二公之师④。收兵略地,经营河朔,戮力戎功,翼戴更始⑤。义不即命,帝位阙焉。于是群公诸将,据河、洛之文,叶符瑞之珍⑥,佥曰:“历数在帝,践阼允宜。”乃以建武元年六月乙未⑦,即位鄗县之阳⑧,五成之陌,祀汉配天,不失旧物。享国三十六年,方内安,蛮夷率服。巡狩泰山,禅梁父,皇代之遐迹,帝者之上仪,罔不毕举。道德余庆,延于无穷。先民有言:“乐,乐其所自生;而礼,不忘其本。”是以虞称妫汭⑨,姬美周原⑩。皇天乃眷,神宫实始于此,厥迹邈哉!所谓神丽显融,越不可尚。小臣河南尹巩玮,先祖银艾封侯(11),历世卿尹,受汉厚恩。玮以商箕余烈(12),郡举孝廉,为大官丞(13)。来在济阳,顾见神宫。追维桑梓褒述之义,用敢作颂。颂曰:
【注释】
①哀、平短祚:哀、平二帝在位共十三年。祚,帝位。
②龙见:形容帝王兴起的用语。下文“渊跃”与此同。白水:刘秀起兵在舂陵白水乡,在今湖北枣阳东,当时属南阳郡。
③昆:即昆阳,汉县名。今河南叶县。滍(zhì):古水名。今河南叶县境内的沙河。刘秀在昆阳打败王寻,寻之士卒争赴溺死,滍水为之不流。
④二公:指王寻、王邑。寻是王莽朝的大司徒,邑是大司空。
⑤更始:王莽被杀后,刘玄被立为帝,号更始。
⑥符瑞之珍: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夏,刘秀“行至鄗,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逋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⑦建武:光武帝年号(25—56)。
⑧鄗县:今河北高邑。《光武帝纪》:“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即皇帝位。”
⑨妫(ɡuī):水名。汭:水流之北。
⑩周原:周地的原野,在岐山南,今陕西凤翔境。《诗经·大雅·鲧》:“周原。”意为周原肥沃宽广。
(11)银艾:银印绿绶。绶以艾草染绿,故称艾。
(12)商箕:即商代箕子,是商王宗室。
(13)大官丞:汉少府属官有大官令、大官丞,掌管饮食。
【译文】
汉朝中衰,哀、平二帝在位时短。奸臣王莽窃取国家大权,前后十八年之久,罪大恶极,招来天人的共同诛伐。皇帝于是起兵白水,在昆阳和滍水初建功勋。击败王莽的前军,消灭了王寻、王邑的军队。聚集兵卒攻占土地,治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齐心合力于军功大业,谨慎地拥戴更始帝刘玄。又因为道义而不即受天命,帝位暂时空缺在那里。这时众谋士和将领根据《周易》之理,依照《赤伏符》的吉言,都说“天道更替就在皇帝身上,应该登位称帝。”于是在建武元年六月乙未日,即位于鄗县之南,在千秋亭五成陌设立坛场,以汉祖配祀天帝,不违旧的规制。在位三十六年,国内太平无事,而蛮夷也宾服。皇帝巡狩到泰山,封禅于梁父。先代的久远业迹,帝王的崇高仪规,无不一一实行。道德规范和对后人的恩泽,延续到无穷无尽。过去的人说:“音乐是由于自身的快乐,而礼规是为不忘根本。”因此虞舜称配于沩水之北,周朝称美于周原。上天眷念,神宫就是此时兴建的,这个事迹真是卓著啊。所谓神的美德明亮光辉,不可超越而企求。小臣河南尹巩玮,先祖银印绿绶,赐封侯爵。几代人都任官职,蒙受汉朝厚恩。我以商代箕子那样的刚直品性,被州郡举荐为孝廉,担任大官丞。来到济阳,拜见神宫。想到褒扬颂美家乡的意义,因此恭敬地作此颂词。颂词是:
赫矣炎光,爰耀其辉。笃生圣皇,贰汉之微。稽度虔则,诞育灵姿。黄孽作慝①,篡握天机。帝赫斯怒,爰整其师。应期潜见,扶阳而飞。祸乱克定,群凶殄夷。匡复帝载,万国以绥。巡于四岳②,展义省方③。登封降禅④,升于中皇⑤。爰兹初基,天命孔彰。子子孙孙,保之无疆。
【注释】
①黄孽:王莽自谓土德,尚黄。
②四岳:泰山、华山、恒山、衡山为四岳。
③展义:表现恩义。
④封: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禅:在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
⑤中皇:中岳嵩山。
【译文】
炎汉之光盛大显赫,闪耀它的光辉。在两汉交替的衰微时期,生下一代圣明的君王。稽考虔敬的法则,诞育灵秀的英姿。王莽作恶,篡夺汉朝国柄。皇帝神威震怒,整顿军队。应时出现,借阳气而腾飞。祸乱最终平定,群凶也被消灭。匡复帝王的事业,安服万国异邦。巡守于四岳,普施恩义于四方。登封降禅,登上中岳嵩山。基业由此奠定,上天的成命充分显扬。子子孙孙,保佑他们万寿无疆。
王升
王升,据《石门颂》一文当为东汉桓帝时人。但其人不见于《后汉书》,已不可考。
石门颂
【题解】
石门在今陕西勉县,穿山通道长六丈余,为汉杨厥所开。本颂历述石门开通的意义,赞颂了杨厥的功绩。其中描写子午谷险恶的部分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十分成功。
惟川灵定位①,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余谷之川②,其泽南隆③,八方所达,益域为充。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④,出散入秦⑤,建定帝位,以汉诋焉⑥。后以子午,涂路涩难⑦,更随围谷⑧,复通堂先。凡此四道,垓鬲尤艰⑨。至于永平⑩,其有四年,诏书开余,凿通石门。中遭元二(11),西夷虐残,桥梁断绝,子午复循。上则县峻,屈曲流颠;下则入冥,庼泻输渊(12)。平阿泉泥,常荫鲜晏,木石相距,利磨确盘(13)。临危枪砀(14),履尾心寒(15),空舆轻骑,碍弗前(16)。恶虫蔽狩,蛇蛭毒蟃(17)。未秋截霜,稼苗夭残,终年不登,匮之患(18)。卑者楚恶(19),尊者弗安,愁苦之难,焉可具言。于是明知故司隶校尉楗为武阳杨君厥(20),字孟文,深执忠伉(21),数上奏请。有司议驳,君遂执争。百辽咸从,帝用是听。废子由斯(22),得其度经(23)。功饬尔要,敞而晏平,清凉调和,烝烝艾宁。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24),汉中太守楗为武阳王升,字稚纪,涉历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知,美其仁贤,勒石颂德,以明厥勋。其辞曰:
【注释】
①川灵:水灵。
②余谷:即斜谷。余,通“斜”。在今陕西眉县南。
③南隆:南方的地势高起。
④子午:子午道。自今陕西西安南穿秦岭,通往今陕西安康。
⑤散: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为陕西、四川往来的交通要道。
⑥诋:通“柢”。根基。
⑦涩:艰险的意思。
⑧围谷:与下文的“堂先”皆地名。
⑨垓(ɡāi):界限。鬲:通“隔”。
⑩永平:东汉明帝年号(58—75)。
(11)元二: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二年合称。其间先零、滇诸羌叛乱,故云。
(12)庼:通“倾”。
(13)确:石多土薄的样子。
(14)枪砀:险峻的样子。
(15)履尾心寒:比喻心中忧惧,如蹈虎尾。
(16)碍:为险阻所遮挡。
(17)蛭(zhì):俗称蚂蟥,吸血的虫子。蟃:毒虫的名字。
(18)(něi):饥饿。
(19)楚:痛楚。
(20)楗为:汉郡名。在今四川彭山东北。武阳:汉县名。故城在彭山东。
(21)伉:中正刚直。
(22)子:即子午道。斯:指石门。
(23)度:通“渡”。经:通“径”。
(24)建和:东汉桓帝年号(147—149)。
【译文】
川灵定位,大川大泽随之服从,大泽有注入之地,大河有流通之所。斜谷中的河流,因为南方地势高形成大泽,四面八方都能达到,地域宽广。汉高祖承受天命,兴起在汉中,经过子午道,出大散关而入三秦,终于建定帝位,使汉中成为汉朝的发祥地。后来因为子午道路途过于险恶,就先后开通围谷与堂先。总之这四条道,都十分险峻。到了汉孝明帝永平四年,下诏书开通斜谷,凿通石门。中间遭到汉孝安帝永初元年、二年先零、滇诸羌的叛乱,西部少数民族作乱破坏,桥梁都断绝了,人们便只好重新走子午道。往上往往悬崖陡峻,蜿蜒曲折;向下则为山谷深渊。平地则泥沼水泽,常年阴湿,很少坦途,树木野草与山石杂错,石多土少凹凸不平。而对危险的地势,人像踩虎豹之尾一样心惊胆寒,空车轻骑也受阻而无法向前。恶虫和隐蔽的野兽,毒蛇、蚂蟥到处都是。未到秋天即有严</a>霜,庄稼不熟就凋零了,终年不见成熟,饥荒成为祸患。平民百姓深受其苦,官长为之寝食不安,其愁苦和艰难,简直无法详述。明哲的前司隶校尉楗为郡武阳人杨厥先生,字孟文,为人忠直,几次上奏请命。被主管者驳回,先生却执意不改,于是百官都赞同,皇帝便听从了。废弃子午道而启用石门,得到了过往的门径,这功劳是如此重大而显要,使得此道敞开而和平,清靖无害,老百姓得到了太平。汉孝桓帝建和二年夏历十一月,汉中太守楗为武阳人王升,字稚纪,跋山涉水,推本溯源,深深赞叹杨先生的明智,称美他的仁贤,刻石立碑,歌颂杨先生的功德,阐扬他的显耀功业。颂辞如下:
君德明明,爇焕弥光①。刾过拾遗,厉清八荒。奉魁承杓②,绥亿衙疆③。春宣圣恩,秋贬若霜。无偏荡荡④,真雅以方。宁静烝庶⑤,政与乾通。辅主匡君,循礼有常。咸晓地理,知世纪纲。言必忠义,匪石厥章⑥。恢宏大节,谠而益明。揆往卓今,谋合朝情。释艰即安,有勋有荣。禹凿龙门,君其继踪。上顺斗极⑦,下答川皇。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乐,庶士悦雍。商人咸憘,农夫永同。《春秋》记异,今而纪功。垂流亿载,世世叹诵。
【注释】
①爇(ruò)焕:光明。
②杓:星名。北斗之第五、六、七颗星,亦称“斗柄”。
③绥亿:安定康乐。
④荡荡:广大的样子。
⑤烝庶:百姓。
⑥匪石:不是石头。比喻贞洁自守,心志坚定。《诗经》:“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⑦斗极:北斗星及其所指的北极星。
【译文】
先生大德,显明昭著,光辉彪炳,越发显扬。讽谏过失,拾补缺漏,清正刚直,四海闻名。辅弼天子,安抚百姓,平定边疆。春天和暖,宣扬圣化;秋天肃杀,贬谪不义。无私无畏,广大无边,真诚雅致,更有方正。抚恤百姓,政通人和,上达天意。辅佐君主,匡正天下,循礼奉义,有所定式。深通地理,知世纲纪。言必忠义,坚定不移,佳美显扬。恢宏大度,又讲礼仪,风范高雅,正直明智。追思往昔,洞鉴当代,深思熟虑,契合当朝。解决艰难,转危为安,有大功劳,又有英名。大禹当年,开凿龙门,先生慕义,追随先圣。仰视苍穹,顺从天意;俯视大地,报答地灵。从南到北,四海升平。君子安乐,士人欢欣。商人发达,农夫富足。《春秋》经典,记述异闻;如今仿古,铭刻大功。流芳亿年,世世歌颂。
蔡邕</a>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少时博学,喜爱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初为司徒桥玄属官,出补河平长,旋召任郎中,校书于东观,迁为议郎。熹平四年(175)正“六经”文字,镌刻于碑,立于京师太学门外,称“熹平石经”。后上书论朝政阙失,遭到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又亡命十余年。董卓专权时任侍御史,拜左中郎将。从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有《蔡中郎集</a>》,已佚,后人有辑本。
祖德颂
【题解】
颂,原为《诗经》六义之一,即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毛诗</a>·序》)”。如《商颂》《周颂》等。后成为一种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蔡邕祖上自六世祖蔡勋至祖父蔡携和父亲蔡棱,都明德知礼</a>,孝悌亲仁,著有声望。蔡邕亦是笃孝,慎终追远,颂其祖德,因作是篇。
昔文王始受命,武王定祸乱,至于成王,太平乃洽①,祥瑞毕降,夫岂后德熙隆渐浸之所通也。是以《易》嘉“积善有余庆”,《诗》称“子孙保之”,非特王道然也,贤人君子,修仁履德者,亦其有焉。昔我烈祖,暨于予考,世载孝友,重以明德,率礼莫违。是以灵祇降之休瑞,兔扰驯以昭其仁②,木连理以象其义③。斯乃祖祢之遗灵,盛德之所贶也④,岂我童蒙孤稚所克任哉?乃为颂曰:
【注释】
①洽:和睦,协调。
②扰驯:驯服。
③连理:异根草木枝干连生,旧时以为吉祥之兆。《汉书·蔡邕传》载,邕性笃孝,母亲常卧病在床,邕未尝解襟带周夜侍奉。母卒,在母墓前修庐,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旁,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④贶(kuànɡ):赐与,加惠。
【译文】
过去,从周文王开始承受天命,周武王平定战乱而建国分封,至周成王时天下归于安宁,吉祥福瑞降临人间,这难道不是先祖们德性光明隆盛,逐渐惠及后代的吗?所以《周易》赞扬积善有余庆,《诗经》称颂为后世子孙永保富贵,不仅仅实行王道的人是这样,后世修行仁义履行道德的贤达君子也是这样惠及后代的。往日我的列祖列宗,以及我的父亲,都代代相传友爱孝顺,最重视的是明德道义,率礼不违。因此神灵降以祥瑞,甚至连兔子也受到驯服来昭示祖宗仁义,异根草木枝干连生来显示祖宗的道德。这是祖上遗留的灵瑞之气,是赐给后代的明义大德,我孤弱幼稚之辈哪能比得上啊。于是作颂文:
穆穆我祖①,世笃其仁。其德克明,惟懿惟醇。宣慈惠和,无竞伊人。岩岩我考②,莅之以庄。增崇丕显,克构其堂。是用祚之,休征惟光。厥征伊何?于昭于今。园有甘棠,别干同心;坟有扰兔,宅我柏林。神不可诬,伪不可加。析薪之业③,畏不克荷。矧贪灵贶④,以为己华。惟予小子,岂不是欲。干有先功,匪荣伊辱。
【注释】
①穆穆:端庄恭敬。
②岩岩:崇高,庄重。
③析薪:《左传</a>》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施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后因以谓继承父业。
④矧(shěn):况,亦,又。
【译文】
我端庄恭敬的祖先啊,世代笃行仁义礼仪。有明朗昭人的德性,有善良醇厚的性情。慈爱柔和,非一般人可比。我威严庄重的父亲啊,庄严地践履其职。更显崇敬伟大,能够完成祖业。以此传之后代,吉祥之光传遍四方。祥瑞的征兆为什么出现?是为了昭显于今天。甘美的棠梨植于园中,干枝连理结为一心;驯服的兔子守候寝陵,四周种植长青松柏。神灵不能受玷污,容不得半点虚假之情。继承先祖大业,不能随意轻率,应知重任在肩。怎能贪图神灵的恩惠,作为自我炫耀的资本。像我辈年幼稚子,这样做岂不是自我放纵!只依仗祖先功德,实为晚辈之辱。
京兆樊惠渠颂 【题解】
此文专为歌颂京兆尹樊陵修水渠而作。樊陵,字德云,南阳鲁阳(今河南鲁山)人。东汉桓帝时任京兆尹,组织人力兴修沟渠水利,良田得到灌溉,稼禾丰收。当地百姓为感谢这位地方官的惠举,把水渠称为“樊惠渠”,以示纪念。文中热情赞美这位京兆尹,感激、颂扬之情溢于言表。
《洪范》八政一曰食①,《周礼》九职一曰农②。有生之本,于是乎出;货殖财用③,于是乎在。九土上沃为大田④,多稔,然而地有埆塉⑤,川有垫下⑥,溉灌之便,行趋不至。明哲君子,创业农事,因高卑之宜,驱自行之势。以尽水利而富国饶人,自古有焉。若夫西门起邺⑦,郑国行秦⑧,李冰在蜀⑨,信臣治穰,皆此道也。
【注释】
①《洪范》:指《尚书·洪范》篇,载八种政德,第一为“食”。
②《周礼》: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记述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其中《太宰》篇有言:“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
③货殖:经商营利。
④九土:古称中国为九州,即九州土地。
⑤埆(què):土地不肥沃。塉:土地坚硬不肥沃。
⑥垫下:指地下陷。
⑦西门起邺:西门即西门豹,战国时期人。魏文侯时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令。时漳水泛滥成灾,地方官吏勾结女巫,每年将贫苦少女投入水中,称为“河伯(神)娶妇”,借口平息水患,残害百姓。西门豹到邺,制止了这种残暴行为,组织当地人民开凿水渠十二条,引漳水灌溉农田。
⑧郑国:战国水利家。秦王政元年(前246)受韩王命赴秦,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企图消耗其国力,以延缓对韩等国的兼并战争。秦王政采纳这个建议,遂开凿西引泾水、东注洛河的水渠,长达三百余里。后秦王发现这个计谋,欲杀郑国,郑国说明开渠对秦是万世之利,得以继续施工。完工后,秦国连年受益,国力强盛。
⑨李冰:战国水利家,约在前256—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任内于岷江流域兴修许多水利工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译文】
《尚书》之《洪范》篇记载八种德政,第一为“食”;《周礼》之《太宰》篇记载九种职官,其中一类为“农”。天下百姓生存的根本全部体现在里面;由于有了它,就有了工商业的兴旺。九州大地最上等的是大田沃土,能获得丰收高产,但也有贫瘠之地,坚硬之壤,川不平缓,泽不顺流,灌溉之利,在这种地上难以发挥。圣明贤君,开创农业生产,因势利导,驱使自行流淌的河水用来灌溉。开发利用水力资源使国家富庶,百姓安居乐业,是自古就有的事实。回想过去,西门豹在邺治理漳水,郑国在秦兴修郑国渠,李冰在蜀修建都江堰,召信臣治理穰地兴修水利,都是这个道理啊。
阳陵县东①,其地衍隩②,土气辛螫,嘉谷不植,草莱焦枯;而泾水长流③,溉灌维首。编户齐氓④,庸力不供。牧人之吏,谋不暇给。盖常兴役,犹不克成。光和五年⑤,京兆尹樊君讳陵⑥,字德云,勤恤人隐,悉心政事,苟有可以惠斯人者,无闻而不行焉。遂咨之郡吏,申于政府,佥以为因其所利之事者,不可已者也。乃命方略大吏曲遂令伍琼,揣度计虑,揆程经用,以事上闻,副在三府⑦。司农遂取财于豪富⑧,借力于黎元。树柱累石,委薪积土,基跂工坚,体势强壮。折湍流,款旷陂⑨,会之于新渠;疏水门,通窬渎⑩,洒之于畎亩(11)。清流浸润,泥潦浮游。昔日卤田,化为甘壤,粳黍稼穑之所入,不可胜算。农民熙怡悦豫,相与讴谈疆畔,斐然成章,谓之樊惠渠云。其歌曰:
【注释】
①阳陵县:东汉置,故址在今陕西咸阳东。
②衍:土地平坦开阔。隩(yù):河岸弯曲的地方。
③泾水:发源宁夏,流入陕西。
④编户齐氓:统治者把平民百姓编入户籍,利于征收赋税、遣发徭役等。氓,民。
⑤光和五年:182年。
⑥京兆尹:官名。汉代辖治京兆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掌相当于郡太守。樊陵:汉灵帝时由永乐少府擢太尉,不久被罢。后任职司隶校尉时,被袁绍所杀。
⑦三府:汉代的太尉、司徒、司空设立的府署,合称三府。
⑧司农:汉代掌管全国财政之官。
⑨陂(bēi):山坡。
⑩窬渎(yú dú):这里指水利涵洞。
(11)畎(quǎn):田间,田地。
【译文】
从阳陵县东面起,土地平坦但河岸弯曲,地气如毒虫螫人一般,五谷难以生长,草木枯萎;而泾水长流,只靠近其上游之地能够灌溉。平民百姓,力量有限。地方官吏,出谋划策。经常使用徭役,也无办法解决难题。汉桓帝光和五年,京兆尹长官樊大人,名陵,字德云,勤于政事,为民着想,凡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只要听闻无不实行。他询问郡内官吏,请教当地政府,都认为利用泾水之利为民造福,是不能不做的。于是命令方略大吏曲遂令伍琼进行实地勘察,预算费用,上报朝廷,副本留在三府。于是司农向豪族富室征取财物,动用百姓力量修筑水渠。立木桩,奠基石,委薪积土,基地坚实,渠体坚硬。使湍流的泾水得到控制,在广阔的山坡上缓缓而流,流入新修水渠;通水门,过涵洞,灌溉田地。清流浸润田野,积洼之水随流游走。往日盐碱滩,变为肥沃田,五谷丰登,充入府库,数不胜数。农夫农妇,欢愉和悦,嬉戏安乐,争相在渠畔欢声歌唱,词语颇有文采,把水渠称为樊惠渠。歌词唱道:
我有长流,莫或遏之;我有沟浍①,莫或达之。田畴斥卤,莫修莫厘;饥馑困悴,莫恤莫思。乃有樊君,作人父母,立我畎亩。黄潦膏凝,多稼茂止。惠乃无疆,如何弗喜。我壤既营,我疆斯成。泯泯我人②,既富且盈。为酒为酿,蒸彼祖灵③。贻福惠君,寿考且宁④。
【注释】
①浍(kuài):田间水沟。
②泯泯:众多貌。
③蒸:古代冬天祭祀称为蒸。
④寿考:长寿。
【译文】
我们家乡泾水流,没有谁能治理它;我们地方有水沟,没有人来疏通它。田畴盐碱成片,没有人改造它;百姓饥馑受苦,没有人来抚恤和关怀。我们家乡出了个樊陵樊大人,当了京兆尹,成为父母官,帮助我们整治农田。盐碱水洼地变为膏腴田,五谷收成好。樊大人的恩情惠举如此之大,教我们如何不欢喜!我们的土地得到充分经营,我们的家乡得到守成。我们众多百姓,生活富足盈实。我们酿造美酒,我们制造供物,待到冬天祭祀祖先神灵。祷告上天降福樊大人,让樊大人安康又长寿。
史岑
史岑,生卒年不详。《文选</a>·出师颂》作者署名史孝山。史载有两个史岑,一个字孝山,一个字子孝。范晔</a>《后汉书》说:“王莽末,沛国史岑子孝亦以文章显。”注曰:“岑一字孝山,著《出师颂》。”而李善</a>注《文选》,认为字孝山者是生活在和帝时期,生活在王莽末期的是字子孝者。
出师颂
【题解】
本文是一篇褒扬文章,赞叙的是汉将邓骘出征平西羌叛乱之事。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夏季,汉征发羌兵以远征西域。由于官吏横暴,羌人也担心被派到西域不能再回,多有叛逃,汉兵的搜捕,更激起了羌人的反抗,一时声势极大。这年冬天,朝廷派车骑将军邓骘为主将,征西校尉任尚为副将,发五营及诸郡兵五万余人扑讨。结果大败,死八千余人。朝廷无奈,加上发生财政困难,只好命令班师。邓骘因为是外戚(其妹即邓太后),不罪反拜为大将军。史岑文章即叙此事。班固的《封燕然山铭》,因为实有战功,故“野无遗寇”等语便有着落;史岑之文唯说及“穷城极边”“鼓无停响”,言劳而无功,亦可谓善叙事。
茫茫上天,降祚有汉。兆基开业,人神攸赞。五曜霄映,素灵夜叹。皇运来授,万宝增焕①。历纪十二②,天命中易。西零不顺③,东夷构逆。乃命上将,授以雄戟。桓桓上将④,实天所启。允文允武⑤,明诗说礼。宪章百揆,为世作楷。昔在孟津⑥,惟师尚父⑦。素旄一麾,浑一区宇。苍生更始,朔风变楚⑧。薄伐猃狁,至于太原⑨。诗人歌之,犹叹其艰。况我将军,穷城极边。鼓无停响,旗不暂褰⑩。泽沾遐荒,功铭鼎铉(11)。我出我师,于彼西疆。天子饯我,路车乘黄。言念伯舅,恩深《渭阳》(12)。介珪既削,列壤酬勋。今我将军,启土上郡(13)。传子传孙,显显令问(14)。
【注释】
①“茫茫上天”几句:讲述汉高祖受命登基前诸般神异处。可参看《高祖泗水亭碑铭》注释。
②历纪十二:指汉自高祖至王莽篡位,共经历十二世。
③西零:即先零,或称西羌,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部族。
④桓桓:威武貌。
⑤允:确实。
⑥孟津:黄河上的渡口。在今河南孟州以西。周武王曾</a>在孟津渡口伐纣。
⑦尚父:指姜尚。
⑧朔风变楚:《文选》李善注引:“《史记》载,子贡问乐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何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舜乐好之,故天下治也。夫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故身死国亡。”朔,北方。楚,南方。
⑨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语出《诗经·六月》。薄伐,言逐出之而已。
⑩褰(qiān):缩。
(11)铉:横贯鼎耳用来扛鼎的器具。
(12)《渭阳》:《诗经·秦风》篇名。诗曰:“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路车,为诸侯之车。黄,谓四马皆黄。
(13)上郡:郡名。今陕北东部及陕西、内蒙古相邻地区。
(14)问:通“闻”。名声。
【译文】
苍天渺渺茫茫,赐给大汉江山。开国创业之初,人事天意俱全。五星所在有灵,白帝为此夜叹。自从汉有天下,万类皆增光彩。传国十有二代,天教他人相篡。西零不再恭顺,东夷趁机作乱。于是任命上将,赐他利刃伐叛。将军威武雄壮,天生勇不可当。真是能文能武,诗礼精通不妄。凡事都为立法,举止即成榜样。周朝当年灭商,倚重尚父无双。举手轻挥白旄,功成统一万邦。百姓开始新生,风俗随之更张。追逐猃狁离境,赶至太原一方。诗人咏叹此事,犹感困难重重。况且将军今日,万里横渡边城。战鼓无时不响,战旗招展未停。恩惠施</a>于远地,刻鼎牢记丰功。当时奉命出师,去那西部边疆。天子设宴壮行,赐予路车乘黄。言及甥舅之情,胜那《诗经》咏《渭阳》。介珪已然颁赐,裂土报答功勋。今天咱们将军,开疆拓土上郡。只愿功遗子孙,永保美名长存。
高彪
高彪,字义方,吴郡无锡(今属江苏)人。生年不详,卒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家庭贫寒,有雅才而不善言辞,郡举孝廉,试经第一,除郎中,校书东观(聚藏图书之处)。他又数奏赋颂奇文,并因事讽谏。后迁内黄令,帝诏在东观画像,以劝勉学者。彪为官有德政,卒于官。有文集二卷传于世。
送第五永为督军御史箴
【题解】
史载,京兆尹第五永(人名)使督幽州,祖饯长乐观。蔡邕等人皆赋诗,彪独作箴以赠。箴作旨在告诫,文章从国家社稷大局着眼,以古代圣贤功臣为例,强调勇气、谋略、人才以及正身的重要性。论述事理精到深刻,态度直率诚恳,文辞简洁通畅,在短小的篇幅中包容丰富的内容。是古代箴作中的佳作之一。
文、武将坠,乃俾俊臣。整我皇纲,董此不虔①。古之君子,即戎忘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鹯②。天有太一,五将三门③;地有九变④,丘陵山川;人有计策,六奇五间⑤。总兹三事⑥,谋则咨询。无曰己能,务在求贤,淮阴之勇,广野是尊⑦。周公大圣,石碏纯臣,以威克爱,以义灭亲⑧。勿谓时险,不正其身;勿谓无人,莫识己真。忘富遗贵,福禄乃存。枉道依合,复无所观。先公高节,越可永遵。佩藏斯戒,以厉终身。
【注释】
①董此不虔:对此不敬。
②如鹰如鹯:《诗经·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意即像雄鹰飞扬。
③五将三门:《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天有太一,五将三门。”李贤</a>注:“《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发三门者,开门、休门、生门。五将者,天目、文昌等。”古代称北极星周围五个星座为五将。
④九变:《孙子兵法</a>》:用兵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重地、围地等,称为九变。
⑤六奇五间:陈平六出奇计,孙子用间有五种方法。
⑥三事:天、地、人。
⑦广野:事见《汉书》:“韩信破赵得广武君李左车,解其缚而师事之。”
⑧“周公大圣”几句:周公平其弟管、蔡之乱;春秋时卫大夫石碏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密谋杀桓公,而立州吁,碏诱州吁和其子到陈国而杀之,迎立公子晋为卫君。《左传》:“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译文】
文德武功将要坠毁的时候,就要靠才智卓越的大臣,整饬我皇朝的纲纪,督察对皇纲国纪的不敬重处。古代道德高尚的人,投身兵事便忘了自身的安危,表现果断刚毅,崇尚威武雄壮。吕尚年高七十,勇气依然冠盖三军,因此诗人这样歌颂道:好像雄鹰和猛鹯。天有太一,变化出五将三门之妙;地有九变,产生了丘陵山川之利;人有计谋策略,就有了陈平六出奇计和孙子用间五绝。总括天、地、人这三事,凡谋划就要广泛咨询。不要说自己独能,务必要求取贤才,像淮阴侯韩信那样有勇有谋,尚要师事广武君李左车。像周公那样才可称圣明,像石碏才是纯臣,以信威克除爱弟,因大义灭了亲子。不要说时机险恶,关键是不修正自身;不要说无人知道,而是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忘却富贵和荣华,福禄仍然存在。不通过正道干求或投合,回头再看什么也没有得到。过去圣贤的高尚节操,可以永远遵循和效法。牢记这个告诫,可以终身作为勉励。
崔琦
崔琦,字子玮,东汉琢郡安平(今属河北)人,约活动于顺帝、桓帝时代。少以文章博通知名,举孝廉,为郎官。与外戚梁冀交往,多有规诫,但梁不听。后被梁冀捕杀。《后汉书》将崔琦列入《文苑传》。
外戚箴
【题解】
崔琦与梁冀交往,而梁冀凭恃两妹系顺帝、桓帝皇后,专断朝政,多行不轨。崔琦在多次劝谏不被接受的情况下,遂作此箴,希望能通过陈述古今正反两方面外戚干政的事例来告诫外戚及梁冀。文中多用警句,如“日不常中,月盈有亏。履道者固,仗势者危”,无不发人深省。
赫赫外戚①,华宠煌煌②。昔在帝舜③,德隆英、皇④。周兴三母⑤,有莘崇汤⑥。宣王晏起⑦,姜后脱簪⑧。齐王好乐⑨,卫姬不音⑩。皆辅主以礼,扶君以仁。达才进善(11),以义济身(12)。
【注释】
①赫赫:显耀盛大。
②华宠:华贵,荣耀。煌煌:光彩鲜明。
③舜: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
④英、皇:舜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
⑤三母:指周代三位贤母太姜、太妊、太姒。
⑥有莘:古国名。也作“有辛”“有侁”“有”。商汤妃为有莘氏之女。崇:尊崇。
⑦晏起:起来很晚。
⑧姜后:周宣王王后。簪:古代男女用来绾住头发或把帽子别在头发上的一种首饰。
⑨齐王:齐桓公。
⑩卫姬:齐桓公后妃。音:音乐,指郑国、卫国音乐。
(11)达:通达。进:推荐。
(12)济:帮助,有益。
【译文】
显赫盛大的外戚,华贵光彩且鲜明。过去在虞舜时期,德崇娥皇与女英。周初有三位贤母,太姜、太妊、太姒;商汤之妃有莘氏,自始至终崇商汤。周宣王晚起,姜后摘簪待罪永巷以劝勉。桓公好乐忘政事,卫姬不听郑、卫音。辅佐君主用礼,扶助君主用仁。通达才能荐善美,合宜道德益自身。
爰暨末叶①,渐已颓亏。贯鱼不叙②,九御差池③。晋国之难,祸起于丽④。惟家之索⑤,牝鸡之晨⑥。专权擅爱⑦,显己蔽人。陵长间旧⑧,圮剥至亲⑨。并后匹嫡,淫女毙陈⑩。匪贤是上,番为司徒(11)。荷爵负乘(12),采食名都(13)。诗人是刺(14),德用不怃(15)。暴辛惑妇(16),拒谏自孤。蝠蛇其心(17),纵毒不辜。诸父是杀(18),孕子是刳(19)。天怒地忿,人谋鬼图。甲子昧爽(20),身首分离(21)。初为天子,后为人螭(22)。
【注释】
①爰:句首语气词。暨:到,至。叶:世,时期。
②贯鱼不叙:本句是说帝王宠爱宫内女宫人,不按等级规矩。贯鱼,《周易·剥卦》六五爻辞:“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意思是宫人像穿成串的鱼一样按顺序接受君王宠幸。不叙,即不序,没有顺序。
③九御:即九嫔。《国语</a>·周语》注:“内官不过九御。”一说指宫中女官,九人一御,九御八十一人,掌管织纫缝线之事。差池:参差不齐。
④晋国之难,祸起于丽:晋献公偏听骊妃谗言,杀死太子申生,赶走重耳、夷吾。丽,《左传》作“骊”,指骊姬,晋献公宠妃。由于骊姬搬弄是非,使国家受难。
⑤索:尽。
⑥牝鸡之晨:母鸡早晨报晓。指女人越权。
⑦擅:独揽。
⑧陵:侵犯,欺侮。间(jiàn):合者使离,亲者使疏。旧:故交,老交情。
⑨圮:毁坏。剥(pū):击,打。
⑩淫女毙陈:本句源于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与夏姬群奸,夏徵舒弑杀陈灵公,最后陈国被楚国灭掉。淫女,指夏姬。陈,古国名。妫姓。
(11)匪贤是上,番为司徒:本句指周幽王宠爱后妃亲族,让没有道德才能的番任司徒这样重要的官职。番,周幽王皇后亲族。
(12)负乘:谓小人窃据君子的位置。《周易·解卦》六三爻辞:“负且乘,致寇至。”又《系辞上》:“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后以称德才不称其位。
(13)采食:依靠封地为生。采,古代卿大夫受封的土地。也称“采地”“邑地”“食地”。
(14)诗人:指《诗经》三百篇作者。是:正确,这样。刺:指责。
(15)怃:爱怜。
(16)辛:帝辛,即纣王。妇:妲己。
(17)蝠:蝙蝠。
(18)诸父:对同宗叔伯辈的通称。本句指比干。比干是纣王叔伯父,纣淫乱,比干犯颜强谏,纣怒剖其心而死。
(19)孕子是刳:传说纣王与妲己打赌孕妇腹内是男是女,剖腹验证,手段残忍。
(20)甲子:干支甲子日。昧爽:犹黎明。
(21)身首分离:武王攻克商的首都,纣王自焚。武王割下纣的头,悬挂在太白旗下。
(22)人螭:即螭魅。传说中的山林精怪。
【译文】
时代发展到后来,风气逐渐趋衰微。宠妃变乱等级规矩,九御女官参差不齐。杀申生赶走重耳,晋国灾祸起丽姬。家庭如将破败,因女人权揽政事。专揽权独占爱宠,扬自己遮掩他人。欺长者间离故旧,而打击至亲至戚。并列皇后双嫡配,夏姬淫荡陈国亡。没有才能居上位,番无德任司徒职。任爵位不称其职,但封地大都通邑。诗三百指责讽刺,美与德随意抛弃。帝纣受妲己蒙惑,拒规劝甘心孤立。其心如蝙蝠毒蛇,任意放纵害无辜。滥杀同宗与长辈,剖腹取子太残酷。天地都激起愤怒,人鬼都将其驱逐。甲子日天刚放亮,殷纣王身首分离。开始为人君皇帝,后来为害人鬼魅。
非但耽色①,母后尤然。不相率以礼②,而竞奖以权③。先笑后号,卒以辱残。国家泯绝,宗庙烧燔④。末嬉丧夏⑤,褒姒毙周⑥,妲己亡殷⑦,赵灵沙丘⑧。戚姬人豕⑨,吕宗以败⑩。陈后作巫,卒死于外(11)。霍欲鸩子,身乃罹废(12)。
【注释】
①耽:沉溺,爱好而沉浸其中。
②率:遵循。
③奖:辅助。
④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燔:焚烧。
⑤末嬉:即妺嬉,一作“妺喜”,有施氏之女。夏桀攻有施氏,有施氏以女嫁桀,为桀所宠。商汤灭夏,与桀同奔南方而死。
⑥褒姒:褒国女子,姓姒。周幽王三年(前779),褒国把她进献给周,为幽王所宠,继而被立为后。申侯联合曾、犬戎攻杀幽王,她也被俘。
⑦妲己:商王纣的宠妃,姓己,有苏氏之女。纣进攻有苏氏时,有苏氏把她献给纣,极受宠爱。武王灭商时被杀死,一说自缢。
⑧赵灵:即赵武灵王,战国时赵国君,名雍。进行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楼烦,国势大盛。壮年时即传位给宠妃吴娃子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沙丘:古地名。在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
⑨戚姬:汉高祖宠姬戚夫人。人豕:亦称“人彘”。汉高祖后吕氏,于高祖死后,将戚夫人断手足,去眼,熏耳,饮暗药,置厕中,称“人彘”。见《史记·吕后本纪》。
⑩吕宗以败:汉高祖皇后吕雉在其子惠帝死后,临朝称制,并分封诸吕为王侯,控制南北军,又以审食其为左丞相,掌握实权,公卿皆因而决事。吕后死后,诸吕拟发叛乱,为太尉周勃等所平定。
(11)陈后作巫,卒死于外:陈后无子,因汉武帝移爱卫皇后而失宠。元光五年(前130)楚服等人坐为陈后巫蛊,事发,株连被杀的有三百多人。陈后被罢退长门宫,后被废,死后葬于霸陵郎官亭东。陈后,即孝武陈皇后,长公主嫖的女儿,小名阿娇。作巫,指巫蛊。古代迷信,谓巫师使用邪术加祸于人为巫蛊。
(12)霍欲鸩子,身乃罹废:汉宣帝以霍皇后成君谋杀许皇后和太子为由,废掉霍成君,令迁居昭台宫,后来霍成君自杀而死。霍,即霍成君,汉宣帝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博望侯霍光的女儿。鸩,一种有毒的鸟,喜欢吃蛇,羽毛为紫绿色,放在酒中能毒死人。
【译文】
君王沉溺女色是祸患,母后揽权更可怕。不遵循礼节仪式,而争逐辅助权势。先笑后来大声哭,最终是污损其身。家与国都已灭绝,祖宗灵庙被焚烧。妺嬉葬送夏天下,褒姒葬送周王朝,妲己女亡掉汤殷,吴娃沙丘死赵灵。残害戚姬为人豕,吕家以失败告终。陈后巫蛊诅卫后,事发被废葬霸陵。霍后欲毒太子奭,失败废居昭台宫。
故曰:无谓我贵,天将尔摧;无恃常好,色有歇微①;无怙常幸②,爱有陵迟③;无曰我能,天人尔违④。患生不德,福有慎机。日不常中,月盈有亏。履道者固,仗势者危。微臣司戚⑤,敢告在斯。
【注释】
①歇:完,尽。微:衰败。
②怙:依仗。
③陵迟:衰落。
④天人:天理、人欲。
⑤司:观察,掌管。
【译文】
所以说:不要说自己显贵,天将对你来摧毁;不要恃自己貌美,容颜总有衰老时;不要想常被宠幸,爱也有时落时衰;不要说我有才能,天理人欲你违背。祸患生于不德,幸福隐含危机。太阳不长在中天,月亮圆时即将亏。按着道行事稳固,仗权势潜在险危。小臣今主管外戚,冒昧地告此诫规。
士孙瑞
士孙瑞,字君策,扶风(今陕西凤翔)人。生年不详,卒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士孙瑞为人有才谋,献帝初为执金吾,王允引为仆射,谋诛董卓。后王允以讨董卓之功自专,瑞归功不侯,得免董卓部将李傕之难。再为国三老、光禄大夫,每三公缺,杨彪、皇甫嵩皆让位于瑞,可以看出其名节。献帝兴平中,从驾东归途中被乱兵所杀。有文集一卷,传于世。
剑铭
【题解】
这是赞美剑器的铭文,从铸剑巧匠,到名剑来历,再到剑器事业,文辞短小精炼,读来朗朗上口。
天生五材①,金德惟刚。从革作辛②,含景吐商③。辨物利用,勋伐弥章。暨彼良工,欧冶、干将④。爰造宝剑,巨阙、墨阳⑤。上通皓灵,获兹休祥。剖山竭川⑥,虹霓消亡⑦。昭威耀武,震动遐荒。楚以定霸⑧,越以取强。
【注释】
①五材:指金、木、水、火、土。
②从革作辛:《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从革,意为能顺从人的意愿而改变,是就金的性质而言。作辛,指金的味道辛辣。
③商:五音之一,也是金音。
④欧冶、干将:春秋时两位铸剑人。
⑤巨阙、墨阳:两把名剑的名字。
⑥剖山竭川:《吴越春秋</a>》:“臣闻初造此剑,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
⑦虹霓:相传虹有雄雌之别,雄虹雌霓。这里象征妖邪。
⑧楚以定霸:《越绝书</a>》载:“欧冶子为楚王铸剑三,曰龙渊,曰太阿,曰工布。晋、郑围楚,楚王登城,麾以太阿之剑,两军破败。”
【译文】
天生金木水火土,其中金性逞刚强。能顺从人的意愿而改变且味辛辣,含照身影发商音。辨别物性各利用,因此功用越显扬。继有能工与巧匠,欧冶、干将美名扬。于是制得宝剑传,取名巨阙和墨阳。在上感通神灵光,得此宝物最吉祥。山破川竭脱而出,虹霓妖物一消亡。威风显昭耀武功,震动边远与蛮荒。楚国以它定霸业,越国以它取盛强。
汉镜铭
【题解】
本篇选铭文两篇。第一篇写皇室御镜,因此多祥吉之辞,典正堂皇。后一篇则追慕圣贤功名,自是勉进之意。
尚方御镜大无伤①,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②。子孙备具居中央,炼治银锡清而明。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如侯王。
【注释】
①尚方:官署名。汉沿秦制,属少府,主造皇室所用刀剑等兵器及玩好器物。无伤:无缺伤。
②朱雀玄武:分别是南方和北方七星宿的总称,加上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古人称为天之四灵。
【译文】
尚方的御镜既大又无缺伤,能工巧匠刻上章纹和花样。有左龙右虎避邪求祥,还有朱雀和玄武顺应阴阳。子孙备有后置于中堂,以银锡炼冶清净又明亮。长久保全父母富乐寿昌,长寿超过金石富贵像侯王一样。
又
许氏作镜自有纪,青龙白虎居左右。圣人周公、鲁孔子,作吏高迁车生耳①。郡举孝廉州博士②,少不努力,老乃悔。吉!
【注释】
①车生耳:车前端横木上的曲钩形似人耳,故称车耳。《太玄经</a>·积》:“君子积善,至于车耳。”是处指车幡,言官高则车施幡。
②孝廉:汉选举官吏的科目,由郡举荐。博士:战国时就有,秦汉相承,诸子、诗赋、术数、方技,都立博士,汉武帝时置五经</a>博士。后世又有许多博士名目。
【译文】
许氏制作时代已久,青龙白虎居于左右。修德如圣人周公和孔子,做官则高升车增幡盖。郡国察举孝廉州有博士,少时不努力老来悔之莫及。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