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月圆

3个月前 作者: 李叔同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a>讲录


    戊寅三月讲于温陵大开元寺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须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说简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无深文奥义,不释名</a>相,一解大科。)


    效果


    一、令粗解法者及未学法者,皆稍得利益。


    二、又对常人(已信佛法)仅谓心经为空者,加以纠正。


    三、又对常人(未信佛法)谓佛法为消极者,加以辨正。


    (先经题,后经文。)


    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前七字为别题,后一字为总题。


    般若-梵语也,译为智慧。


    常人之小智小慧


    学者之俗智俗慧  非


    二乘之空智空慧


    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之大智大慧。


    小智慧


    小聪明


    亦云有智慧,与佛法相远。


    小巧


    俗智慧


    研学问,上等人甚好,亦云有智慧,但与佛法无涉。


    空智慧


    小乘人。


    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就一事之圆满成功言)


    若以渡河为喻


    动身处………………此岸


    欲到处………………彼岸


    以舟渡河竟…………到彼岸


    约法言</a>之


    此岸………轮回生死 须依般若舟,乃能渡到彼岸。


    ↓彼岸………圆满佛果 而离苦得乐。


    心,有数释。一释心乃比喻之辞,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


    (心为一身之必要,此经为般若之精要。)


    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


    引证


    又云: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


    又云: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案般若部,于佛法中甚为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亦为藏经中最大之部。心经虽二百余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义,毫无遗漏,故曰心也。


    经,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为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


    经者,织物之直线也。与横线之纬对。


    此外尚有种种解释。


    此经有数译,(七译)今常诵者,为唐三藏法师玄奘</a>所译。


    已略释经题竟。于讲正文之前,先应注意者。


    研习心经者最应注意不可着空见。因常人闻说空义,误以为着空之见。此乃大误,且极危险。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著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着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故断不可着空见也。


    若再进而言之,空见既不可着,有见亦非尽善。应不著有,亦不着空,乃为宜也。


    若著有者,执人我皆实有。既分人我,则有彼此。不能大公无私,不能有无我之伟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须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业。


    若着空,如前所说拨无因果且不谈。即二乘人仅得空慧而着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业也。


    真空</a>(非偏空、偏空不真。)


    故佛经云


    妙有(非实有、实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虽不妨假说有人我,但不执着其相。


    妙有者,即空之有,虽不执着其相,亦不妨假说有人我。


    如是终日度生,实无所度。虽无所度,而又决非弃舍不为。若解此意,则常人所谓利益众生者,能力薄弱、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不薄弱,范围大者,须学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进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业也。


    或疑心经少说有,多说空者,因常人多着于有,对症下药,故多说空。虽说空,乃即有之空,是真空也。若见此真空,即真空不空。因有此空,将来作利生事业乃成十分圆满。


    合前非消极者,是积极,当可了然。世人之积极,不过积极于暂时,佛法乃永久。


    般若法门具有空与不空二义,以无所得故已前之经文,皆从般若之空一方面说。依此空义,于常人所执着之妄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使破坏至于彻底。菩提萨埵已下,是从般若不空方面说,复依此不空义,而炽然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以完成其圆满之建设。


    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世有谓佛法唯是消极者,皆由不知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精神所在,故有此误解也。


    今讲正文,讲时分科。今唯略举大科,不细分。


    大科 心经大科


    初显了般若


    初经家叙引


    二秘密般若


    二正说般若


    由序 再就说法之由序言,此译本不详。按宋施护译本,先云,世尊在灵鹫山中入三摩提。(三昧、译言正定等)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云云。


    正文


    观自在菩萨


    而化度自在。


    菩萨 “菩提萨埵”之省文,是梵语。


    菩提——觉……………以智上求佛法。


    萨埵——有情…………以悲下化众生。


    (即众生)


    此外有多释。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浅……人空般若——二乘人入。(人空者、人体为五蕴之假和合、


    深


    其中无有真实之我体)


    深……法空般若——菩萨入。(法空者、五蕴亦空、如后所明。)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即旧译之五阴也。世间万法无尽。欲研高深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先于万法有整个之认识,有统一之概念。佛法既含有高深之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知亦尔。


    此五蕴,即佛教用以总括世间万法者。故仅研五蕴,与研究一切万法无异。蕴者,蕴藏积聚也。五蕴亦称为五法聚,亦即五类之义。乃将一切精神物质之法归纳于此五类中也。


    色蕴…障碍义 即一切相障有碍之处境。


    与物质之义相似而较广。


    受蕴…领纳义 即对于外境或苦,或乐及不苦不乐等


    五   之感受。此与今时人所习用之感情一


    词(即是随官感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


    甚合,若作了别解之感觉释之则非,


    蕴   因了别乃属识蕴也。


    想蕴…取像义 即取着感受之印象而思想。


    行蕴…造作义 即对外境之动作。


    识蕴…了别义 即了别外境,变出外境之本体。


    由外境色…………而感着种种受


    轮转


    由种种受…………而引起种种想


    生死


    由种种想…………而发起种种行


    由种种行…………而薰习内心之识


    循环


    由内心之识………而变成外境之色


    不绝


    空,此空之真理及境界,须行深般若时,乃能亲见实证。


    今且就可能之范围略说。


    五蕴中最难了解其为空者,即色蕴。因有物质、有阻碍、似非空也。凡夫迷之,认为实有,起诸分别。其实乃空。且举二义。


    无常 若色真实不虚者,应常恒不变,但外境之色蕴,乃息息变动。山河大地因有沧海桑田之感,即我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所谓我者亦不相同。即我鼻中出入息,此一息我,非前一息我。后一息我,非此一息我。因于此一息中,我身已起无数变化。最显者,我全身之血,因此一呼吸遂变其性质成分,位置及工作也。


    若进言之,匪惟一息有此变化,即刹那刹那中亦悉尔也。


    既常常变化,故知是空。


    所见不同 若色真实不空者,应何时何人所见悉同。但我等外境之色蕴,乃依时依人而异。


    鱼龙认为窟宅


    天众认为琉璃


    人间认为波流


    饿鬼认为猛焰


    故外境之色,唯是我识妄认,非有真实。


    有如喜时,觉天地皆春。忧时,觉景物愁惨。于同一境中,一喜一忧所见各异。


    既所见不同,故知是空。


    上略举二义,未能详尽。


    既知色空,其他无物质无阻碍之受想行识,谓为是空,可无疑矣。


    照见者非肉眼所见,明见也。


    度一切苦厄


    苦、生死苦果。


    厄、烦恼苦因。能厄缚众生。


    此二皆由五蕴不空而起。由妄认五蕴不空,即生贪嗔痴等烦恼。由有烦恼,即种苦因,由种苦因,即有苦果。


    度、若照见五蕴皆空,自能解脱一切苦厄。解脱者,超出也。


    舍利子等


    以上为结经家叙引,以下乃正说般若。皆观自在菩萨所说,故先呼舍利子名。


    舍利子


    是佛之大弟子,舍利此云百舌鸟,其母辩才聪利,以此鸟为名。舍利子又依母为名,故名舍利子。以上皆依法华玄赞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前云五蕴皆空之真理,以五蕴与空对观,显明空义。


    能知色不异空,无声色货利可贪,无五欲尘劳可恋。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异色,不入二乘涅槃,而化度众生。即出二乘境界。如是乃菩萨之行也。


    故应于不异与即是二义详研,不得仅观空之一边,乃善学般若者也。


    不异——粗浅色与空互较不异。仍是二事。


    即是——深密色与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外色、非色外空。乃是一事。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


    依上所云不异即是二者观之。五蕴乃根本空,彻底空。


    断灭空───────


    偏 空


    离有之空


    又由此应知前云之空


    与有对立之空────


    即有即空──────


    不空而空之空


    离空有二边之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诸法,前言五蕴,此言诸法,无有异也。


    空相,此相字宜注意,上段说诸法空性,此处说诸法空相。所谓空者,非是但空,是诸法之有上所显之空,是离空有二边之空。最宜注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依般若之妙用,既


    出生


    体照见五蕴皆空,则无生


    消灭


    灭诸相。故云不生等也。


    世间诸法,由凡夫观


    垢染


    相生灭等相rr;起分别心rr;


    之(五蕴不空)有


    清净


    执着我见rr;五蕴不空。


    增加


    用五蕴空→不执着我见→


    减少


    不起分别心→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等。


    由此可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而不厌离生死,怖畏烦恼,舍弃众生。乃能证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萨,乃是般若,乃是自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以下广说五


    空凡夫法(经文)是故空中无色(乃至)无意识界。


    蕴皆空之义


    空二乘法(经文)无无明(乃至)无苦集灭道。


    分为三段


    空大乘法(经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五蕴如上所明,为迷心重者说五蕴。


    眼处


    眼界


    耳处


    耳界


    鼻处


    鼻界


    舌处


    舌界


    身处


    身界


    意处


    意界


    色处


    色界


    声处


    声界


    香处


    香界


    味处


    味界


    触处


    触界


    法处


    法界


    眼识界


    耳识界


    鼻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虽分三科,皆总括一切法而说。因学者根器不同,而开合有异耳。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蕴处界三科经文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此乃空二乘法,上四句约缘觉言,下一句约声闻言。


    缘觉者,常观十二因缘而悟道。


    声闻者,(闻佛声教)观四谛而悟道。


    无明


    名色


    六入


    十二因缘


    触


    老死


    此十二因缘,乃说人生之生死苦果之起源及次序。藉流转还灭二门以显示世间及出世间法。流转者,无明乃至老死之世间法。还灭者,无明尽乃至老死尽之出世间法。


    若行般若者,世间法空。故经云,无无明乃至无老死。出世间法亦空。故经云,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


    苦谛 生死报—世间苦果


    集谛 烦恼业—世间苦因


    灭谛 涅槃果—出世间乐果


    道谛 菩提道—出世间乐因


    亦分二门,前二流转,后二还灭。若行般若者,世间及出世间法皆空。故经云,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乃空大乘法。


    大乘菩萨求种种智,以期证得佛果。故超出声闻缘觉之境界。


    但所谓智,所谓得,皆不应执着。所谓智者,用以破迷。迷时说有智,悟时即不待言,故云“无智”。所谓得者,乃对未得而言。既得之后,便知此事本来具足、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亦无所谓得,故云“无得”。


    以无所得故一句,证其空之所以。


    以上经文中,无字甚多,亦应与前空字解释相同。乃即有之无,非寻常有无之无也。若常人观之,以为无所得,则实有一无所得在,即有一无所得可得。非真无所得也。若真无所得或亦即是有所得。观下文所云佛与菩萨所得可知。


    菩提萨埵(乃至)三藐三菩提


    菩提萨埵等 说菩萨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三世诸佛等 说佛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即菩萨之具文。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者,无上也。


    三藐三菩提者,正等正觉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者,秘密不可思议,功能殊胜。此经是经,而今又称为咒者,极言其神效之速也。


    是大神咒者,称其能破烦恼,神妙难测。


    是大明咒者,称其能破无明,照灭痴闇。


    是无上咒者,称其令因行满,至理无加。


    是无等等咒者,称其令果德圆,妙觉无等。


    真实不虚者,约般若体。


    能除一切苦者,约般若用。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上说显了般若竟,此说秘密般若。


    般若之妙义妙用,前已说竟。尚有难于言说思想者,故续说之。


    咒文依例不释。但当诵持,自获利益。


    岁次戊寅二月十八日写讫。依前人撰述略录。


    未及详审,所有误处,俟后改正。


    演音记


    2.余弘律之因缘


    初出家时,即读梵网合注。续读灵峰宗论</a>,乃发起学律之愿。


    受戒时,随时参读传戒正范及毗尼事义集要。


    庚申之春,自日本请得古版南山灵芝三大部;计八十余册。


    辛酉之春,始编戒相表记。六月,第一次草稿乃讫。以后屡经修改,手抄数次。


    是年阅藏,得见义净三藏所译有部律及南海寄归内法传;深为赞叹。谓较旧律为善;故四分律戒相表记第一二次草稿中,屡引义净之说,以纠正南山。其后自悟轻谤古德,有所未可,遂涂抹之。经多次删改,乃成最后之定本。


    以后虽未敢谤毁南山,但于南山三大部仍未用心穷研;故印专习有部律。二年之中,编有部犯相摘记一卷、自行抄一卷。


    其时徐霨如居士创刻经处于天津,专刻南山宗律书,费资数万金,历时十余年。


    3.略述印光</a>大师之盛德


    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讲


    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


    一、略述大师之生平


    大师为陕西人。幼读儒书,二十一岁出家,三十三岁居普陀山,历二十年,人鲜知者。至一九一一年,师五十二岁时,始有人以师文隐名登入上海佛学丛报者。一九一七年,师五十七岁,乃有人刊其信稿一小册。至一九一八年,师五十八岁,即余出家之年,是年春,乃刊文钞刊一册,世遂稍有知师名者。以后续刊文钞二册,又增为四册,于是知名者渐众。有通信问法者,有亲至普陀参礼者。一九三○年,师七十岁,移居苏州报国寺。此后十年,为弘法最盛之时期。一九三七年,战事起,乃移灵岩山,遂兴念佛之大道场。一九四○年十一月初四日生西。生平不求名誉,他人有作文赞扬师德者,辄痛斥之。不贪蓄财物,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师以印佛书流通,或救济灾难等。一生不畜剃度弟子,而全国僧众多钦服其教化。一生不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各处寺房或寺产,有受人占夺者,师必为尽力设法以保全之。故综观师之一生而言,在师自己决不求名利恭敬,而于实际上能令一切众生皆受莫大之利益。


    二、略举盛德之四端


    大师盛德至多,今且举常人之力所能随学者四端,略说述之。因师之种种盛德,多非吾人所可及,今所举之四端,皆是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也。


    甲、习劳


    大师一生,最喜自作劳动之事。余于一九二四年曾到普陀山,其时师年六十四岁,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直至去年,师年八十岁,每日仍自己扫地,拭几,擦油灯,洗衣服。师既如此习劳,为常人的模范,故见人有懒惰懈怠者,多诫劝之。


    乙、惜福


    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一九二四年,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碱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及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以上且举饭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


    丙、注重因果


    大师一生最注重因果,尝语人云:“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大师无论见何等人,皆以此理痛切言之。


    丁、专心念佛


    大师虽精通种种佛法,而自行劝人,则专依念佛法门。师之在家弟子,多有曾受高等教育及留学欧美者。而师决不与彼等高谈佛法之哲理,唯一一劝其专心念佛。彼弟子辈闻师言者,亦皆一一信受奉行,决不敢轻视念佛法门而妄生疑议。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


    以上所述,因时间短促,未能详尽,然即此亦可略见大师盛德之一斑。若欲详知,有上海出版之印光大师永思集,泉州各寺当有存者,可以借阅。今日所讲者止此。


    本文系弘一</a>大师一九四一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间所讲。


    4.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古人掩关皆为专修禅定或念佛,若研究三藏则不限定掩关也。仁者此次掩关,实为难得之机会。应于每日时间,以三分之二专念佛诵经(或默阅但不可生分别心),以三分之一时间温习戒本羯磨及习世间文字。因机会难可再得,不于此时专心念佛,以后恐无此胜缘。至于研究等事,在掩关时虽无甚成绩,将来出关后,尽可缓缓研究也。念佛一事,万不可看得容易,平日学教之人,若令息心念佛,实第一困难之事,但亦不得不勉强而行也。此事至要至要,万不可轻忽。诵经之事可以如常。又每日须拜佛若干拜,既有功德,亦可运动身体也。念佛时亦宜数数经行,因关中运动太少,食物不宜消化,故宜礼拜经行也。念佛之事,一人甚难行,宜与义俊法师协定课程,二人同时行之,可以互相策励,不致懈怠中止也。


    课程大致如下:


    早粥前念佛,出声或默念随意。


    早粥后稍休息。礼佛诵经。九时至十一时研究。午饭后休息。二时至四时研究。(研究时间每日以四小时为限不可多)。四时半起礼佛诵经。黄昏后专念佛。晚间可以不点灯,唯佛前供琉璃灯可耳。


    三年之中,可与义俊法师讲戒本及表记羯磨六遍。每半年讲一遍。自己既能温习,亦能令他人得益。昔南山律祖,尚听律十二遍未尝厌倦,何况吾等钝根之人耶?戒本羯磨能十分明了,且记忆不忘,将来出关之后,再学行事钞等非难事矣。世俗文字略学四书</a>及历史等。学生字典宜学全部,但若鲜暇,不妨缺略,因此等事,出关之后仍可学习也。若念佛等,出关之后,恐难继续,唯在关中,能专心也。又在闭关时宜注意者如下。


    不可闲谈 不晤客人 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写一纸条交与护关者。)


    凡一切事,尽可俟出关后再料理也,时机难得,光阴可贵,念之!念之!


    余既无道德,又乏学问。今见仁者以诚恳之意,谆谆请求,故略据拙见拉杂书此,以备采择。


    性常关主慧


    乙亥四月一日演音书印


    本文系弘一大师一九三五年五月三日作于泉州开元寺


    5.最后之□□


    佛教养正院已办有四年了。诸位同学初来的时候,身体很小,经过四年之久,身体皆大起来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啊!光阴很快。人生在世,自幼年至中年,自中年至老年,虽然经过几十年之光景,实与一会儿差不多。就我自己而论,我的年纪将到六十了,回想从小孩子的时候起到现在,种种经过如在目前;啊!我想我以往经过的情形,只有一句话可以对诸位说,就是“不堪回首”而已。


    我常自来想,啊!我是一个禽兽吗?好像不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人身。我的天良丧尽了吗?好像还没有,因为我尚有一线天良常常想念自己的过失。我从小孩子起一直到现在都埋头造恶吗?好像也不是,因为我小孩子的时候,常行袁了凡</a>的功过格,三十岁以后,很注意于修养,初出家时,也不是没有道心。虽然如此,但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便大不同了:因为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惛愦糊涂,一天比一天利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醇乎其醇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这个也无须客气也无须谦让了。


    就以上所说看起来,我从出家后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真可令人惊叹;其中到闽南以后十年的功夫,尤其是堕落的堕落。去年春间曾经在养正院讲过一次,所讲的题目,就是“南闽十年之梦影”,那一次所讲的,字字之中,都可以看到我的泪痕诸位应当还记得吧。


    可是到了今年,比去年更不像样子了;自从正月二十到泉州,这两个月之中,弄得不知所云。不只我自己看不过去;就是我的朋友也说我以前如闲云野鹤,独往独来,随意栖止,何以近来竟大改常度,到处演讲,常常见客,时时宴会,简直变成一个“应酬的和尚”了,这是我的朋友所讲的。啊!“应酬的和尚”这五个字,我想我自己近来倒很有几分相像。


    如是在泉州住了两个月以后,又到惠安到厦门到漳州,都是继续前稿;除了利养,还是名闻,除了名闻,还是利养。日常生活,总不在名闻利养之外,虽在瑞竹岩住了两个月,稍少闲静,但是不久,又到祈保亭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的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可以说是惭愧已极了。


    九月又到安海,住了一个月,十分的热闹。近来再到泉州,虽然时常起一种恐惧厌离的心,但是仍不免向这一条名闻利养的路上前进。可是近来也有件可庆幸的事,因为我近来得到永春十五岁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劝我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养静用功;信中又说起他近来的生活,如吟诗、赏月、看花、静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啊!他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当的见解;我看到他这一封信,真是惭愧万分了。我自从得到他的信以后,就以十分坚决的心,谢绝宴会,虽然得罪了别人,也不管他,这个也可算是近来一件可庆幸的事了。


    虽然是如此但我的过失也太多了,可以说是从头至足,没有一处无过失,岂只谢绝宴会,就算了结了吗?尤其是今年几个月之中,极力冒充善知识,实在是太为佛门丢脸。别人或者能够原谅我;但我对我自己,绝不能够原谅,断不能如此马马虎虎的过去。所以我近来对人讲话的时候,绝不顾惜情面,决定赶快料理没有了结的事情,将“法师”、“老法师”、“律师”等名目,一概取消,将学人侍者等一概辞谢;孑然一身,遂我初服,这个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结束了。


    啊!再过一个多月,我的年纪要到六十了。像我出家以来,既然是无惭无愧,埋头造恶,所以到现在所做的事,大半支离破碎不能圆满,这个也是份所当然。只有对于养正院诸位同学,相处四年之久,有点不能忘情;我很盼望养正院从此以后,能够复兴起来,为全国模范的僧学院。可是我的年纪老了,又没有道德学问,我以后对于养正院,也只可说“爱莫能助”了。


    啊!与诸位同学谈得时间也太久了,且用古人的诗来作临别赠言。诗云:


    □□□□□□□,万事都从缺陷好;


    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此句在《晚晴老人讲演录》中空植,原诗系清代龚自珍</a>所做,首名为“末济终焉心飘渺”。


    *本文系弘一大师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三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讲瑞今记。


    *《最后之□□》:本文收入《晚晴老人讲演录》时,标题后二字空植,根据弘一大师本意及通篇主旨,这两面三刀字当作“忏悔”为是,亦即“最后之忏悔”意在表明其“悔过自新”之意。


    6.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a>)


    2、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a>普贤行愿品)


    3、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4、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5、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a>)


    6、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7、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a>富楼那会)


    8、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诸法集要经)


    9、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10、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11、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12、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13、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智者大师)


    14、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15、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a>律师)


    16、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严禅师)


    17、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禅师)


    18、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飞锡法师)


    19、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旛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20、元无我人,为谁贪嗔?(圭峰法师)


    21、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


    22、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大慧禅师)


    23、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永明禅师)


    24、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归宗芝庵禅师)


    25、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石屋禅师)


    26、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云峰禅师)


    27、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仁潮禅师)


    28、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自劝自心。(妙禅师)


    29、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莲池大师)


    30、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莲池大师)


    31、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莲池大师)


    32、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33、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a>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袁了凡)


    34、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西方确指)


    35、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36、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蕅益大师)


    37、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蕅益大师)


    38、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蕅益大师)


    39、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师)


    40、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蕅益大师)


    41、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蕅益大师)


    42、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诵帚禅师)


    43、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44、幸赖善缘得闻法要,此千生万劫转凡成圣之时。尚复徘徊歧路,乍前乍却,则更历千生万劫,亦如是而止耳!况辗转沦陷,更有不可知者哉?(彭二林)


    45、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46、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祈沉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印光大师)


    47、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印光大师)


    48、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印光大师)


    49、直须将一个死字挂到额颅上。(印光大师)


    50、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此过去宿命已作佛道来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a>依迦才净土论引文)


    51、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浮,无可乐者!(无量寿经</a>)


    52、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观无量寿佛经</a>)


    53、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善导大师)


    54、我未曾见闻,慈悲而行恼,互共相嗔恚,愿生阿弥陀。若人如恒河,恶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则生清净土。(诸法无行经)


    55、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灵芝元照律师)


    56、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王龙舒)


    57、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天如禅师)


    58、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天如襌师)


    59、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什禅师)


    60、此界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贤圣隐伏。众生奔波苦海,犹失父之儿,若不以极乐愿王为归,谁为救护?(妙什禅师)


    61、闻教便行,奚待更劝?(妙什禅师)


    62、惟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嗔心嗔火;虽有佛力,不能救焉!行者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妙什禅师)


    63、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妙什禅师)


    64、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幽溪法师)


    65、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幽溪法师)


    66、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西斋禅师)


    67、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a>道)


    68、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a>)


    69、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福薄?答:此言甚是!(莲池大师)


    70、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务,惟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今老矣!倘有问者,必以此答。(莲池大师)


    71、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a>,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莲池大师)


    72、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蕅益大师)


    73、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蕅益大师)


    74、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茍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薰修净业。(彻悟禅师)


    75、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


    76、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锢;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彭二林)


    77、莲花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


    78、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着相,念佛贵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张守约)


    79、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着,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悟开禅师)


    80、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印光法师。以下悉同)


    81、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82、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83、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玆行以往生耳。


    84、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深信佛言,了无疑惑。


    85、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


    86、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87、入理深谈,且缓数年!


    88、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89、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90、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


    91、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92、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93、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94、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95、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96、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97、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98、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99、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100、末法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当笃培。


    101、汝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急急改过摄心念佛。


    7.《华严集联三百》序


    割裂经文,集为联句,本非所宜。今循道侣之请,勉以辍辑。其中不失经文原</a>意者虽亦有之,而因二句集合,遂致变易经</a>意者,颇复不斟。战兢惊惕,一言三复,竭其努力冀以无大过耳。兹事险难,害多利少,寄语后贤,毋再赓续。偶一不慎,便成谤法之重咎矣。


    华严全经有两译:一晋译有六十卷三十四品,二唐译有八十卷三十九品,若其支流一品别译者,凡三十余部。唯唐贞元译《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传诵最广。盖是晋、唐译全经中《入法界品》别译本也。今所集者,都三百联。自晋译华严经偈颂中集辑百联(附录四联,原文连续,非是集缀)。自唐译华严经渴颂中集辑百联(附录集句二十五联,为前百联之余;又附八联,原文连续,非是集缀)。自唐贞元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渴颂中集辑百联(附录二联,原文连续,非是集缀)。


    后贤书写者,于联句旁,或题曰“某译华严经渴颂集句”,或题曰“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颂集句”,或题曰“某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某品某品偈颂集句”。集字勿冠经名之上,昭其敬重耳。


    辑录联文,悉依上句而为次第。唯唐贞元译七言末四联,补集后写,未依经次。字音平厌,惟调句未一字,余字不论。一联之中,无有复字。唯晋泽八言第一,重如字,以义各异,姑附存之。


    只句片言,文义个具;但睹集联,宁识经旨。故于卷未,别述《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一卷。唯愿后贤见集联者,更复发心,读诵研习华严大典。以兹集联为因,得入毗卢渊府,是尤余所希冀者焉。于时岁次鹑首四月二十一日、大回向院胜辔书。


    注:本文一九三一年六月六日作于浙江上虞法界寺。


    8.《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


    读诵研习,宜并行之。今依文便,分为二章。每章之中,先略后广。学者根器不同,好乐殊致,应自量力,各适其宜可耳。龙集辛未首夏沙门亡言述。


    读诵若好乐简略者,宜读唐贞元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未卷(即是别行一卷,金陵版最善,共一册),唐清凉国师曰:今此一经,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而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德广。能简能易,椎远惟深,可赞可传,可行可宝。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或兼读唐译《华严经净行品》。清徐文蔚居上曰:当以净行一品为入手,以行愿未卷为归宿。又曰:净行一品,念念不舍众生。夫至念念不舍众生,则我执不破而自破。纵未能真实利益众生,而是人心量则已超出同类之上。胜异方便,无以逾此。


    以上二种,宜奉为日课。此外,若欲读他品者,如下所记数品之中,或一或多,随力读之。《菩萨问明品》、《贤首品》、《初发心功德品》、《十行品》、《十回向品初回向章》、《十忍品》、《如来出现品》(以上皆唐译)。若欲读全经者,宜读唐译(扬州砖桥法藏寺版最善,共二十册)。徐居士曰:读全经至第五十九卷《离世间品》毕,宜接读贞元译《普贤行愿品》四十卷,共九十九卷,较为完全。盖《入法界品》,晋译十六卷,唐译二十一卷,皆非全文。贞元译本,乃为具足。不独末卷十大愿王为必读之文,即如第三十八卷《文殊答善财修真供养》一章,足与未卷广修供养文互相发明,同为要中之要。而晋唐二译皆阙也(贞元译《普贤行愿品》亦法藏寺版,并十册)。


    若有余力者,宜兼读晋译(金陵版共十六册)。徐居士曰:晋译亦宜熟读。盖贤首以前诸祖师引述华严,皆用晋译。若不熟读,则莫知所指。


    研习若好乐简略者,宜先阅《华严感应缘起传》(扬州版共一册)。


    若欲参阅他种者,宜阅《华严悬谈》第七部类品会、第八传译感通二章(金陵版并八册,此二章载于卷二十五)。全经大旨,悬谈第七品会抄文,已述其概。若更欲详知者,宜阅《华严吞海集》(金陵版共一册)。并宜略阅唐译全经一遍,乃可贯通。若欲知《普贤行愿品》未卷大旨者,宜阅《普贤行愿品》第四十卷疏节录(附刊于下记之《华严纲要》后)。又读他品时,宜读《华严纲要》此品释文(北京版共三十二册)。


    若更欲穷研者,宜依《大藏辑要》目录提要“华严部”所列者随力阅之(提要载于《天津居上林林刊》,又转载于绍兴《大云杂志》)。更益以此宗诸祖撰述等。兹不具录(徐居士近辑《续大藏辑要目录提要》、华严部详载之)。


    《华严合论》最后阅之。徐居士曰:所以劝学者研究华严,先疏后论者,以疏是疏体,解得一分即获一分之益,解得十分便获十分之益。终身穷之,而勿能尽。纵使全不能解,亦可受熏成种,有益而无损。论是论体,利根上智之上,读之有大利益。而初心学人,于各种经教既未深究,于疏钞又未寓目,则于论旨未易领会。但就论文濒预笼统读去,恐难免空腹高心之病。莲池大师谓统明大意,则方山专美于前;极深探赜,穷微尽玄,则方山得清凉而始为大备。斯实千古定论,方山复起,不易斯言。


    9.弘律愿文


    如是戒品,我今誓愿受持、修学,尽未来际,不复舍离。以此功德,愿我及众生,无始已来所作众罪,尽得消灭。若一切众生所有定业,当受报者,我皆代受。遍微尘国,历诸恶道,经微尘劫,备尝众苦,欢喜忍受,终无厌悔;令彼众生先成佛道。我所发愿,真实不虚,伏惟三宝证知者。


    演音自撰发愿句三种,行住坐卧,常常忆念,我所修持一切功德,悉以回施法界众生;众生所造无量恶业,愿我一身代受众苦。


    誓舍身命,护持三世一切佛法!


    誓舍身命,救度法界一切众生!


    愿代法界一切众生,备受众苦!


    愿护南山四分律宗弘传世间!


    10.占察法


    木轮相<│不杀│>共十九轮


    一、能示宿世所作善恶业种差别。


    (但观善恶种子有无。)


    二、观善恶业力强弱。


    三、遍示三世受报差别。


    一、共十轮。书十善十恶之名。一面书善,一面书恶,令使相对。则余两面皆空;


    故使善恶有现有不现也。<│不杀│>


    二、<││身>


    三、<│一│>


    占时用初二:初轮念相应否(二皆有、不再掷;或再掷)。次轮,唯取前相应者问,不符再掷。


    菩萨戒自誓受,依瑜伽羯磨。(先羯磨,后戒相。)


    比丘及比丘尼戒羯磨同上。(菩萨一,比丘二)年未满,似亦应依前羯磨受;


    年满时,仍依前羯磨受。


    行法


    第一、先洒净——增加。(楞严咒绕坛)


    礼忏七日后,掷三业。(最好用九个,闭目三掷后再看。)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