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上之一

3个月前 作者: 圭峰宗密
    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a>述


    将解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权实对辩。四分齐幽深。五所被机宜。六能诠体性。七宗趣通别。八修证阶差。九通释名</a>题十别解文义。初有通别通谓酬因酬请显理度生。一代教兴皆由是矣。若原佛本意。则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别者。有十所为故说此经。


    一显示因行有本故 圆照净觉了无明空。发清净心方修万行。


    二泯绝果相成圆故 本无菩提涅槃。唯是清净觉性。故无始终增减。方为究竟之果。


    三决择悟理应修故 普贤问意云。觉性本圆一切如幻。幻空无体。谁曰修行。如其不修何因证觉。佛说因起幻智以除诸幻。幻尽智泯觉心圆明。然今唯说空幻者。溺在无修。修习之徒缚于有得。良由悟修之意似反而符。故最难明。理须决择。


    四穷尽甚深疑念故 菩萨难意云。众生本佛。今既无明。十方如来后应烦恼。佛答意云。即此分别便是无明。故见圆觉亦同流转。如云驶月运等。但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如医差华亡等。众生即佛。人罕能知。知而寡信。信而鲜解。解亦难臻此境。今经决了实谓穷源。苟能精通群疑自释。


    五除断轮回根本故 发业成种。无明为根。润业受生。贪爱为本。若不识其相贼即能为。若不达其空。永不可断。故答文殊弥勒。究了尽其根源。


    六搜索菩提隐障故 谓我人众生寿命。虽名同诸教。而行相深密。从粗至细展转难除故净业一章重重搜索。


    七少文能摄多门故 文唯二十八纸。义具顿渐空有悟修性相。


    八一法 一一文中。无不标依圆觉结入圆觉。


    巧被三根故 普眼观门被上根。三观诸轮被中根。道场加行被下根。


    九令修称性深禅故 三观皆以悟净圆觉为本。


    十劝事离相明师故 佛本是而勤修。惑元无而须断。无轨可则。无迹可依。必须离相明师触向晓喻。故令亲近尽命亡躯等。


    二藏乘分摄者。谓三藏之中修多罗摄。二藏之中菩萨藏摄。诸乘之中一乘所摄。十二分中 一契经。二应颂三授记。四讽颂。五因缘。六自说。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广。十未曾有。十一譬喻。十二论义。


    契经方广二分所摄。三权实对辨者。然西域此方古今诸德立宗判教离合有殊。或一味不分或开宗料简。今将略叙。且启二门。初则不分。后明分教。不分之意其有五焉。一理本一味殊途同归故。二一音普应一雨普滋故。三原佛本意为一事故。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故。五多种说法成枝流故。故不可分。即后魏流支。姚秦罗什。立一音教。是此意也。其分教者。有其八意 初五翻前后三别说。


    一理虽一味诠有浅深故。二佛虽一音教随机异故。三本意未申随他意语故。四言有通别就显说故。五由辨权实不住枝流故。六王之密语语同事别故。七不识佛意。以深为浅失于大利。以浅为深虚其功故。八诸佛菩萨亦自分故。以斯等意。开则得多失少。合则得少失多。但能虚己求宗分。亦何乖大旨。故今分之。然就分教。又诸德不同。今依贤首大师。统收为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一乘顿教。五圆教。初者以随机故。随他语故。说诸法数一向差别。以其简邪正辩凡圣分欣厌明因果。然其所说法数有七十五但说人空不明法空。唯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无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广说法相。削繁录数犹有一百。少说法性。所说法性即法相数。决择分明故少诤论。三终教者。亦名实教。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立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归性。故无诤论。上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总名为渐。然大乘教总有三宗。谓法相破相 二皆渐教之始。即戒贤智光二论师。各依一经立三时教。互相破斥。而传习者。皆认法性之经。成立自宗之义。


    法性 通于顿渐。渐即终教。终于始故。顿如后说。


    今将法性对二宗料简。即为二门。一对法相。二对破相。初中性相二宗有多差别。今随类束略叙十条。一三乘 性五故也。初小次一不了。后具三乘为了。深密云云。


    一乘 生一故也。初小次二不了。后唯一乘为了。法华等云云。


    三五性 楞伽等中皆说五种性故。


    一性 法华楞伽涅槃皆唯一性。趣寂声闻余国佛度故。菩萨与记当作佛故。阐提有佛性故。摄论立法一居三后故法华破三多嫉怨故。


    三唯心妄 八识从惑业生。


    真 八识通如来藏。


    四真如凝然 八识生灭故非随缘。


    随缘 八识依藏性故但是真如随缘成立。


    五三性空有离 遍计空依圆有。


    即 无性即圆。


    六生佛不增不减 定性无性决不成佛故。生界不灭。一理齐平故。无增无减。


    七二谛空有离 真俗条然。


    即 第一义空该通真妄。


    八四相前后 灭表后无。


    同时 体性即灭。


    九能所断证离 根后缘境断惑。以有为智证无为理。


    即 惑即菩提。见即真如。


    十佛身有为 四智依生灭识种故。报身有为。


    无为 智依如来藏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堕诸数。况报体耶。


    若知二教权实。二宗亦不相违。谓就机则三。约法则一。新熏则五。本有无二等。二对破相者。略有五别。一无性 以诸法无性为真如。


    本性 以常住真心为真如。


    二真智 能了无性者。


    真知 一心真实本自能知。通于理智。彻于染净。如华严问明品说。


    二二谛 色等俗也空即真也。


    三谛 加第一义谛。谓一真心性非空非色。能空能色如镜之明。


    四三性空有 空宗有谓依计。空谓圆成性宗。即遍计情有理无。依他相有性无。圆成情无理有。相无性有。


    五佛德空 虽说佛身五求不得。得则虚忘。无得乃真。离一切相名佛功德。


    有 诸佛皆具常乐我净真实功德。身智通光一一无尽。性自本有。不待机缘。


    略辨此五。余可例知。然得意者亦不相违。谓一切法既皆是真心缘起。缘起无性还即真心。始不异本。知外无智。余谛性等例之可明。然此门与前后别。但教有始终渐顿之殊法非深浅之异。四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 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经云。初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次。


    总不说法性。唯辩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忘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都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 泯之迹绝方显真性故。


    五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主伴具足故名圆教。即华严经</a>也。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如帝网珠重重无尽。已知五教贯于群诠。未审此经与彼何摄。今显此义分作三门。一彼全摄此。此分摄彼。谓圆教也。二此分摄彼彼不摄此。谓初二也。三彼此克体全相摄属。即终顿也 权实对辨讫。


    四分齐幽深者。约起信论明诸染法本末五重。以显诸宗所诠分齐深浅。论中初唯一心为本源。二依一心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谓心性不生不灭。二者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与生灭合。名阿黎耶识。三依此识明二义。一觉义(始本)。谓心体离念等。二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起等。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 依境分别也。即法执俱生。


    二相续相 依智起念不断。即法执分别。


    三执取相 心起著故。即我执俱生。


    四计名字相 我见分别。上四皆惑。


    五起业相(业也)。六业系苦相(报也) 言诸宗所诠分齐者。谓人天乘唯齐业报。小乘唯后四粗。法相极于三细。终顿通诠本末方穷初一心源。初一心源即此经圆觉妙心也。经标圆觉为宗本故。说染净法皆从觉心所现起故 第一重。


    文殊章末即真如门。经名如来藏差别。即生灭门 第二重。


    普眼一章即始本觉。征释无明即是不觉 第三重。


    净业一章即三细二粗 第四重。


    弥勒章初轮回因果。即后四粗 第五重。


    是知圆觉极尽五重。标云。幽深良在斯矣。五所被机宜者。略有二种。初料简。后普收。初谓乐著名相以文为解者。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情尚于空触言宾无者。自恃天真轻厌进习者。固执先闻担麻弃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后普收者。一切众生皆本有佛性。但得闻之无不获益。谓宿机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亦皆熏成圆顿种性。如华严经食金刚喻。六能诠体性者。略作四门。一随相门。复有二种。一声名句文体。体用假实相资故。故十地经</a>有空中风(喻声)画(名等)之喻。二通摄所诠体。若不诠义文非教故。二唯识门。前二不离识故。然有本影之异。三归性门。此识无体唯是真如故。四无碍门。心境理事交彻相摄故。以一心法有二门故。七宗 当部所崇。


    趣 宗之所归。


    通别者通论佛教因缘为宗 于中有小乘空宗法相法性圆融等异。今即法性。


    别明此经又有总别。总以心(寂也)境(空也)空 遍计如蛇鬼等。下云。非作故无等。


    寂 依他如影像等。下云。四大不动等。


    觉性圆满 由空寂故圆满成实。


    凡圣平等为宗 下云。觉圆明故。乃至根尘遍法界等。


    令修行者忘情 由悟宗故即下缚脱八不等佛 由情忘故。


    观行速成为趣。又以前趣为宗。令惑业消灭永绝轮回起大神用安乐自在为趣。别者有五对。一教义对。教说为宗义意为趣。二理事对。举事为宗显理为趣。三境行对。理境为宗观行为趣。四行寂对。观行为宗绝观为趣。五寂用对。绝观心寂为宗起大神用为趣。此五亦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矣。八修证阶差者谓若但。约教文唯生义解。忘诠修证复有其门。故以心传心历代不绝。自佛属迦叶展转于今。灯灯相承明明无尽。然所传法不出定慧悟修顿渐。无定无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门无明邪见。此二双运成两足尊。故天台修行宗于止观。其顿渐悟修者。顿悟 日出孩生 渐修 霜消孩长。


    为解悟渐修顿悟 伐木入都。


    顿修渐悟 磨镜学射。


    渐修渐悟 如登九层台。足履渐高所鉴渐远。


    并为证悟。若顿悟顿修 斩染綟丝。


    则通三义谓先悟 廓然顿了。


    后修 不著不证旷然合道。


    为解悟先修(服药)后悟(病除)为证悟修 无心忘照悟 任运寂知。


    一时即通解证。若云本具一切佛德为悟 如饮大海。


    一念万行为修 得百川味。


    亦通解证。此圆觉经</a>备前诸说。为文殊一章。是顿解悟。普眼观成是顿证悟。三观诸轮是渐证悟。又三观一一首标悟净圆觉。次明行相。后显功成。初中为对是顿悟渐修。中后为对是渐修顿悟。此等顿渐皆语用心。不同前门但是判教。苟得其意皆成定慧。如其失旨妄想无记。冀诸学者审而修之。其第九第十两门。便随本文注解。故不牒其科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a> 上五字所诠。谓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故文中标结指陈。一一只言圆觉不言大等。下六字属能诠。谓经是教法。修多罗了义。叹教胜能。经有五名。首题唯二。良以宗本体用是法义之宏纲。诠旨功能是言象之皎镜。事周义尽。须建五名。简要标题且存两号。大等三字是体相用。各有二义。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者。不同法相宗拣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拣。犹是分限。岂为至大。今以圆觉体无边涯绝诸分量。强名大也。常遍者。常则竖通三世。遍则横该十方。竖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故名大也。故涅槃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横者十方穷之无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方者就法得名。轨持为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持自性者。一切众生皆有本觉。虽流浪六道受种种身。而此觉性不曾失灭。生解者。众生悟入知见。虽因善友开示。然其智解从觉性生。如水土之润生谷等牙。牙从种生不从水土。故文云。圆觉流出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广者从用得名。广多广博为义。广多者。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广博者。此无尽之用一一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故文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圆觉者直指法体。若不克体标指。则不知向来说何法大说何法广。圆者。满足周备。此外更无一法。觉者。虚明灵照无诸分别念想。故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释曰。此是释如来藏心生灭门中本觉之文也。故知此觉非离凡局圣。非离境局心。心境凡圣本空唯是灵觉。故言圆也下文说</a>。涅槃昨梦世界空华。众生本成佛道。又云。一切觉故。又云。幻灭觉圆满。或唯觉之一字是法。余四皆义。意言。此觉有广大义。有方圆义。谓体大而用广。理方而义圆。方是正直不偏不邪。圆是满足无亏无缺亦可大。方是体广圆是用。谓体大而方正不偏。用广而圆满无缺。故复以方连大。以圆连广。又上三字是别。圆字是总意明。此觉具足三大之德。故名圆也。是则总别之德具彰。法义之门双指。故名大方广圆觉。后能诠修多罗三字总指诸经。了义二字叹此一部是诸经决了之义也。故下文云。是十二部经清净眼目。经之一字正是此典。修多罗者。此云契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谓贯穿所应知义。摄持所化生故。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谭。然诸经中何者了义。何者不了。清凉大师答顺宗皇帝所问诸经了义云。佛一代教。若约本为一事。则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为了义。此二不足简别。今约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则有了不了。故净名涅槃宝积等经皆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谓小乘教。了义经者。谓大乘教。大乘复有了不了。谓有大乘。虽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说三乘不一。亦非了义。若有会归一极。以玄炉陶于群像。智海总乎万流。无二无三无不成佛。中道理观不共二乘。方为了义。又大宝积经</a>云。舍利弗。何等经中名为了义。何等经中名不了义。舍利弗。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说烦恼业尽名为了义。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说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说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释曰。据上说了义行相。皆与圆觉相。当佛自料简固应无惑。经者契经。亦如上释。逐便从简。又略契字。问修多罗与经但唐梵之文异。今双置题目。岂非繁重。答上则总指诸部。此则唯目当经。对总叹别。故非重也。亦如大方等修多罗王经</a>。岂不亦修多罗王四字是总指诸部以叹其经耶。


    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开元释教目录云。沙门佛陀多罗唐言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经一部。不载年月。续古今译经图纪。及贞元目录亦同。北都藏海寺道诠法师疏。又云。羯湿弥罗三藏法师佛陀多罗。以长寿二年龙集癸已。持于梵本方至神都。于白马寺传译两卷。总二十八纸。其度语笔授证义润文诸德具如别录。此下正释经文。总分三分。谓序正流通。序中证信便是发起。谓佛入大光明藏。与一切佛同住众生清净觉地。现诸净土。菩萨主伴皆入三昧。同一佛境。以表因果无异凡圣同源。显发此经旨趣如是。然证信序诸经皆同。是阿难请问佛令置之。亦为断疑息诤及异邪故。然虽具六成就。今随文便均于广略。总分为三。一信闻时主。二说处依真。三同体法众。今初信闻时主。


    如是 且兼我闻合释。即指法之辞也。如是之法我从佛闻。佛地论云。谓结集时诸菩萨众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彼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释曰。以佛地经</a>在净土说故。论释结集者云是菩萨。又纂灵记云。摩诃衍藏。是文殊师利与阿难海。于铁围山间结集故。离释如是者。信成就也。智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又圣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称如是。又真不违俗名如。俗顺于真为是。又如者当理之言。是者无非之称。又有无不二为如。如非有无为是。若唯就当经说者。凡圣因果不异圆觉名如。唯此因果方离过非为是。


    我闻 闻成就也。我即文殊及阿难海。五蕴假者。云何称我。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世假分宾主。四法身真我。今是后二。故无过也。闻谓耳根发识。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非邪慢心而有所说。若无相宗。我既无我闻亦无闻。从缘空故。不坏假名即不闻闻尔。若约法性。此经旨趣传法菩萨。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真俗无碍之法门也。


    一时 时成就也。师资合会说听</a>究竟。总言一时。一时者。简异余时。时者随世假立。如来说经时有无量。不能别举。一言略周故但云一时。如涅槃云。一时佛在恒河岸等。又诸方时分延促不同。故但言一时。若约当宗。即说听之时。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会。此诸二法皆一之时。


    婆伽婆 主成就也。涅槃云。能破烦恼名娑伽婆。即当断德。以显法身。净土说经法报不分非应化矣。故佛地经云。是薄伽梵最净净觉。极于法界。尽于虚空。穷未来际。若约诸经。多是佛字翻云觉者。谓心体离念。觉了真妄性相故。觉具三义。谓自觉觉他觉满。若约佛地论。则具十义。谓具二智离二障。于一切性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若依华严则说十佛。谓成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随乐佛。若出其体即圆觉也。如题中释二说处。依真者。处成就也。谓佛入法性源。现无边无碍刹土。亦不定分自他受用。故曰依真。然诸大乘经在净土中说</a>者。今略举十以为其例。谓深密经法集经</a>。称赞大乘经。密严经。心印经。兴显经。大毗卢经。入印法门经。虚空藏经。佛地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放大光明普照无边世界。周圆无际超过三界所行之处。彼论释云。此土受用土摄。说此经佛是受用身。此净土量无边际故若尔。此地上菩萨所应见闻。何故于此化土中结集流布。论自答云。佛为地上诸菩萨说。令传法者结集流通又云。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而传法者。为令众生闻胜希愿证佛功德。故就胜者所见结集。言婆伽梵住最胜等。文中二。初摄相归真。后称真现土。初中三。一标入智用之源。二明与凡圣同体。三总彰称体圆遍。今初标入智用之源。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 藏即宝性法界藏。起信心真如。是诸佛众生之本源。神通光明之性体。尘沙德用并蕴其中。百千通光皆从斯起。故云藏也。亦名法性。土亦名常寂光土。息诸分别。智与理冥名为入矣。然诸佛有常光放光。若约常光光即是藏。谓心性本明。迷之似闇。妄想既尽显焕无涯。故论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若约所放光及所起通。即神通光明之藏。


    三昧正受 唐梵双彰也。安住藏中不受诸受名为正受。又三昧此云正思。谓在定时。于所缘境审正思察故。二明与凡圣同体者。既入其源即同其体。故论云。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华严亦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文中二。初明圣同。


    一切 十方三世。


    如来 本觉名如始觉名来。始本不二名曰如来。是则众生有本无始。是如不来。


    光严 重重交光照曜炳著。


    住 安住永绝攀缘。


    持 任持不失不坏后明凡同。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迷真起妄妄见众生。妄体元空。全是本觉。心地妄不能染故云清净。故论云。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然圣证此境。直曰住持。凡不知同但指觉地。三总彰称体圆遍。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 凡圣身心取相似异。相皆虚妄当体寂灭。寂灭故平等皆同一际。即圆觉本际。


    圆满十方 既与觉体无异故。随体圆满周遍法界。


    不二随顺 随顺不二也。西域语倒。译者回文不尽故也。生死涅槃为二。凡夫顺生死。二乘趣涅槃今皆不住故云随顺。又依报则净秽不二。正报则生佛不二。克体则身心不二。通该则自他不二。与此相应是随顺矣。二称真现土。


    于不二境 佛无现土之念。如明镜无心。


    现诸净土 无念而应缘。如明镜无心而现像。故肇公云。净土秽土益随众生之所宜。净者示之以宝玉。秽者示之以瓦砾。美恶自彼于我无定。无定之土乃名净土。随类普应。故云诸也。然土虽多种不出其三。一法性。二受用。三变化。若开受用自他即成四土。统唯二种。谓净及秽。或性及相。然此二种。一质不成净秽亏盈。异质不成一理齐平。有质不成搜原则冥。无质不成缘起万形故。形夺圆融无有障碍。前凡圣一体者。从自受用入法性土。此应诸菩萨即从法性现他受用。故次云。与大菩萨乃至同住如来平等法会。三同体法众文三。二总标。


    与(并及)大 登地已上。


    菩 菩提此云觉。即所求佛果。


    萨 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化众生。又此人有了悟之觉。余缘虑之情。又此是求菩提之有情也。


    摩诃萨 摩诃大也。谓此有情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证大道故。故华严中地前云摩诃萨。然今例者唯是地上。


    十万人(标数)俱 一时一处一别列。


    其名曰 夫圣人无名为物立称。多依行德。随宜别标。标立千差皆有所表。今各以所论法义对释其名。文理昭然。非强穿凿。


    文殊师利菩萨 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表信解之智故。亦云妙德。表证智故。文中说本起因地。究真妄以成正解。成就信根故。请问人当此菩萨。


    普贤菩萨 略有三释。一约自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表于理行。今此门中依圆觉妙心征幻法。而明正行。故当其问行解不二。即是毗卢遮那。是为三圣。故次文殊。


    普眼菩萨 由此法门令观身心无体。根识尘境。世及出世。自身他身。一切清净遍满法界。普同诸佛。观行成就顿见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此含悲智。谓普见诸法清净。是大智普眼。普见众生成佛。是大悲普眼。


    金刚藏菩萨 从喻为名。金刚坚而复利。坚则无物可坏。利则能坏一切。此菩萨智亦尔。烦恼不能侵。外魔不能。动坚也。能破诸障断人疑惑。利也。故起三重甚深之难。以消末世之疑。疑心既无。即具无尽功德。故复云藏。


    弥勒菩萨 此云慈氏。慈是其姓氏也。名阿逸多。此云无胜。胜德过人故。今以姓而呼但云弥勒。由此门深究爱根荡除细惑。所以五代修证皆属轮回。弥勒是等觉菩萨一生补处。表除微细惑习即得正觉圆明。


    清净慧菩萨 表在此门修证地位因果相中。而智慧不住不著。虚心忘相。不为行位差别之相所染。


    威德自在菩萨 三观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娆。妄惑不侵故。


    辩音菩萨 佛以一音逗于万类。虽此门统明三观。而随机单复不同。故二十五轮各皆证入。此菩萨善能辩别随类圆音。故当其问。


    净诸业障菩萨 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此门问答。除之诸业自然清净。


    普觉菩萨 从前诸过已离四相又除然于用意行心仍余作止任灭之病。觉犹未普。至此决择四病觉性无瑕。普觉诸病故当此矣。若具指者。普觉本末。普觉粗细。普觉浅深。


    圆觉菩萨 然此正宗中诸菩萨等。与佛问答。发扬本意。欲显圆觉。但缘节节过患未尽。义意未圆。收机未普。故表法菩萨未标圆觉之名。今有三意得名圆觉。一前虽病尽理圆。仍恐下根难入。此又曲开方便三期道场。即上中下机普归圆觉。二由前节级行解已圆。至此名为证极。证极之境更无别体。唯是圆觉。三最初标指圆觉为陀罗尼门者。从本起末。今显义已周还至圆觉者。摄末归本。表此三意故当此门。


    贤善首菩萨 调柔善顺曰贤。贤之与善义意无别。贤则亚圣。善则顺理。首是头首。欲使万善齐兴。俱顺真理成正因位。亚次圣果者必藉经教流通。经教流通是贤善之首故。流通分中当此菩萨。


    等 等有二意。一等所列。二等所余。


    而为上首 为十万之标领也。三总叹。


    与诸眷属 称性之众必具主伴。如华严说。此约自他融摄。若但约自心。即智度为母等。


    皆入三昧 由入定故得住佛境。


    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当尔之时凡圣体同因果一相故。言法会者。法性之会无我无人。自下正宗分中十一重问答。束之为二。初一问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后十问答。令依解修行随根证入。初者顿悟本有圆觉妙心。本无无明生死。方名真证信解。不认妄念不执异见故也。成本起因者。最初发起之因。然顿教因地总有三重。初了悟觉性次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谓若不了。自心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萨。次不发大心无由起行。故善财先陈已发方问行门。论中亦先问示二觉。次令发三心。后方修五行。今本起因即初二也。至文当示。文中四。一申请。二赞许。三伫听。四正说。此四段下十皆同。初中三。初进问威仪。次正陈辞句。后三展虔诚。下十初段皆有此三。今初进问威仪。


    于是 指住之辞。


    文殊师利菩萨 名义已如上释。次下皆咨求法要恭敬之仪。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与一切凡圣同住平等法会。从法空之体起悲济之用。


    顶礼佛足 以己最尊之顶。礼佛最卑之足敬之至也。敬是意业。意业无状故。以身口表之。经标白言及下叹大悲。即口业矣。


    右绕 随顺义也。表顺觉性。


    三匝 显佛一体三宝三身三德。表自愿灭三道等。诸有三数表义例知。


    长跪 安危不易。


    叉手 信解合体心境交参。


    而白佛言 上皆经家缀缉。次下即菩萨正陈辞句。文三。一问本起之心。


    大悲 咨求法要本为众生。故偏举大悲之德。六波罗蜜经云。云何大悲能除重担示胜义故。成就有情住法性故。


    世尊 第十号也。具上九号为世所尊。


    愿为此会 平等法会。


    诸来法众 皆称法性故。


    说于 指下所请宣说之法。


    如来本起 佛昔根本所起最初之法。


    清净 圆照本体元无烦恼。


    因地 因行所依之心地也。上文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法行 称真法之行。大集经</a>说。若有比丘读诵如来十二部经。乐为四众敷扬广说思惟其义。是名乐读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观身心。乃至境界都息。永离烦恼其心寂静我则说之名为法行。然菩萨所请说者。意云。夫求果者必观于因。因若非真果还是妄。如造真金佛像。先须辩得真金。成像之时体无增减故。请说本起因地。为万行所依也。下文佛答。照圆净觉本无无明等。为因体也。即前第一重了悟觉性。二问发心离病。


    及说 及有二义。一简前义。显是二问。二合集义非但请说因地。亦及请说发心。


    菩萨于大乘中 大乘之体是本始觉。今请于觉悟心中说发心。


    发清净心 即前第二发菩提心也。直心正念真如故清净矣。故偈中直云。菩提心也。华严云。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根。魔所摄持。既为所摄。即过患众多。故请发心因缘令得永离。且中间忘失善根。犹彼摄持况都未发心诸行。岂离彼业。


    远离诸病 一发之后永无忘失。无忘失故魔惑不娆。下佛答。有无俱离觉照亦泯。能所绝等即离诸病。此乃不发一切心。名真发清净心也。三明远被当来。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 佛灭度后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万年。末法即为末世。去圣遥远深可悬忧。故显益中偏垂结指。又初标此会。后结当来。影略而言。现未俱益。金刚三昧经</a>中解脱菩萨。亦为末劫五浊众生。请宣一味决定真实令等同解脱。


    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谓末法中正解难得。其有或恣心五欲。或宗习异道。或执滞二乘者。置之言外。总有发意唯求大乘。若不闻此法门亦堕邪见。离本心外别有所求。见妄见真并为邪见。后三展虔诚。


    作是语已 正语而礼非仪也。


    五体 四支及头。


    投地 不唯拜手而已。


    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若唯一度未展虔诚。若过于三礼</a>烦则乱。故三周终始。显示真心。佛虽已知垂范应尔。二赞许。


    尔时 文殊礼毕之时。


    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 先赞后许。


    善哉善哉 智论释云。再言之者善之至也。大乘了义理合宣扬。针芥未投且默斯要。既当嘉会根熟咸臻。将演妙门必资发问。今之所请实谓起予。利乐寔多。再言叹善。


    善(顺理)男子(刚断)汝等 等诸菩萨虽一人之言言众人之意也。


    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 此下乃至不堕邪见。牒所问辞正述善之所以。


    得正 非住于法。


    住 安心觉海永息攀缘。


    持 任持万行无漏无失。


    不堕邪见 释成正字。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许也。诫令审谛勿杂余缘。无以生灭心行听实相法。智论偈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三伫听。


    时 佛赞许时。


    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既蒙许说愿乐欲闻。洁已虚心收视反听而寂默也。赞许伫听之文。下十一段皆同此释四正说下十段文皆有其二。初长行后偈讽。今初分四。一标示真宗。二推穷妄宰。三释成因地。四结牒问辞。一中又二初明本有觉心。后明悟则成佛。初中又二。一示本体。


    善男子。无上法王 佛也。于法自在更无有上。然虽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圆觉。且尘经未出宝藏犹薶。既不自知宛受贫苦。唯佛全得其用故。但标大觉有之。


    有大 当体无边。


    陀罗尼 此云总持。谓圆觉体中有尘沙德用。从本已来持之不失故。然总持有三。谓多字一字无字。今即无字也。故大宝积经陀罗尼品云。如来之智摄诸善巧。所有宣说无不清净。无有少法所得。皆归于空。乃至此是诸菩萨等入陀罗尼门。若据智论即云。陀邻尼梵音小异尔论自翻为能持。亦云能遮。谓种种善法持令不失。恶不善心遮令不生。既言持善遮恶即是万行之本故。此标之矣。


    门 出入义也。出者一切染净诸法皆从中出故。次文云。流出一切等。下说生幻化无明等。入者若了悟圆觉体用。则百千万法悉皆悟入。故下文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乃至遍满等。是知欲了万法。须从圆觉中入。又从本起末为出。摄末归本为入。又迷之则出。悟之则入。有出入义故名为门。此中门者是根本义。不同世法门浅室深故。宝积经连前次云。由是门故出生广大差别觉慧。此则无门之门。门清净故。形相门者。则为非门。所言门者。犹如虚空。一切诸法依于虚空而有生灭。又荷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皆说根本矣。


    名为圆觉 上但述义相。今则正指法体也。已如题中所释。二彰德用。


    流出 非别有。法从中流出于外。但依觉性显示诸门。功德无有穷尽。应用无有疲厌。名为流出。故论云。若心有动则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尔。


    一切(总标)清净 简诸有漏有漏之法皆真理故。性本无故。


    真如 圆觉自性本无伪妄变异。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又真者体非伪妄。如者性无改异。伪是诈伪。鍮如真金。妄是虚妄。影如本质。异就横说。多物同时而各殊改。约竖论一体先后而变易。今皆离此故曰真如。谓此实体于未来常如过去。于色中常如受中。真实相如非为妄似。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竟无变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真如用者。诸佛因地摄化众生不取相者。以如实知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尽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


    菩提 此翻云觉。义见题中。始本不二无法不知。本无无明故云觉也。二三四智及发心伏心明心。出到无上五种菩提。皆此摄也。因圆果满无不由之。业用无边不可具载。


    涅槃 此方正名寂灭。取其义类乃有多名。总以义翻称为圆寂。谓觉性既圆无法不寂。本无生死。具足三德。翻三杂染等。故二三四种亦皆此摄。故彼经云。能建大义。又华严云。不为菩萨示现涅槃。欲令常见佛圆满故。但为令众生生欣乐恋慕故。现出现没。佛日常现净心器中。心浊器破则不得见。


    及 简因果义别也。又非但流出理果亦及因也。


    波罗 此云彼岸。


    密 具云蜜多。此翻云到。若回文顺此方俗。应云到彼岸也。谓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然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但以迷倒妄见生死名为此岸。若悟生死本来空寂名到彼岸。且约对翻六蔽略有六种。谓性无悭贪。毁禁。嗔恚。懈怠。动乱愚痴。顺本性故。修行施戒忍进定慧。既称性而修。即皆到彼岸菩提资粮论中慧为初者。由慧成五。五助慧故。故彼论云。既为菩萨母。亦为诸佛母。般若波罗蜜。是觉初资粮。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起信摄为五者。止观相由定慧相。即故唯识。开为十者。助治十障证十真如故。若总翻诸染即八万四千。义如下释。


    教授菩萨 显上所流真如等法之业用也。菩萨是所。教真如等是能。教故谓真如是理次二是。果波罗蜜是因理实因果是可轨故。谓约其情执即似都无情。既本空此非新得。顿悟理者。依之修行能生物解。名为教授故。论云。顺本性故修行檀等。涅槃亦说诸佛师法。后明悟则成佛。上且标宗未为酬问。今显悟之成佛方名本起之因。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 牒其所问。


    皆依 无佛不尔。


    圆照 即能照也。离于偏局。


    清净觉相 即所照也。寂寥虚廓了无情尘亦可照。体清净是觉之相。非关能所。但以初悟能所未忘故云相也。此正同善财初遇文殊。表信智见其身相。后见文殊。表证智不见身相。


    永断无明 本觉既显无明本无。毕竟不生名为永断。


    方成佛道 尘沙诸佛以此为因。第二推穷妄宰文二。先示其相。后显本空智。论云。佛有二种说法。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正是此也。初中三。谓征释结。今初征。


    云何无明 征释此者。有其二意。一由前云永断无明。恐谓定有可断欲待断尽方成佛道故。今征释显其本空。二谓此无明是八万尘劳之根。十二因缘以首。河沙烦恼由此而生。尘劫轮回以之不绝。非想定后还作狸身。无为坑中犹名病行。今欲明清净觉性。欲示圆顿妙门。不先推破无明。所作尽扶颠倒。故决真心本有。便推妄性元无依此。了悟分明始得名为因地。二释言无明者。无他智明故。谓虽有本觉之明。而无始觉照了。始觉从缘始显。对本故名为他。论名不觉。但文异尔。亦名为迷。亦名颠倒。论云。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等者。明迷自也。此云妄认四大等者。明认他也。然迷自必认他。认他必迷自。二文互举。其业用者。论说能生三细。此云。由此故有轮转生死。然一切有漏之法。无不是此任持。无不是此发起。故论又云。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无明而得住持。此下文云。身心等相皆是无明。文中三。一案定其非。二正释其相。三出其过患。今财案定其非。但云颠倒未显其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 除了圆觉性者。其余悉该。


    从无始来 未曾悟故。


    种种 如下所明。


    颠 心识狂乱。


    倒 背觉合尘倒有所执。颠但荒狂由颠故倒。如由迷自故认他也。


    犹如迷人四方易处 如人乍至川原。或入聚落。忽然心惑以东为西。既一方迷余三俱转。故云易处。然正迷之时方亦不转。勿然醒悟还是旧方。反推此迷了无踪迹。无本来处。无今去处。二正释其相者。即迷自法身真智。认他四大缘念是无明之相也。故肇公云。法身隐于形壳之中。真智隐于缘虑之内文二。一法。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认为我也。然四大从缘假和合有。无我无主。毕竟是空离我我所。又如下文。皮肉筋骨皆归于地等。然凡夫种种造业长劫轮回只由迷自法身执此四大为我。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此有二释。一者六尘是境识体是心。心对根尘有缘虑相。虑相如影举体全无。自心灵明本非缘虑。今认缘虑谓是自心。念念随之漂沈苦海。如珠明彻本非青黄。对青等时即有影像。愚执其色谓是其珠。如迷自心认缘影也。故唯识云。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佛顶经云。此是前尘分别影事等。故知缘影决定是空。若清净真心本无缘虑。灵知不昧无住无根。今认缘心诚为妄矣。二者此一句。经译者回文不尽。应云缘六尘影。六尘影是所缘。妄识是能缘。六尘无实犹如影像。从识所变。举体即空。故此缘心亦无体也。余同前解。前标颠倒云种种者。通论则我法二执。于中各有种种相转及凡夫二乘。各有四倒。若克就此文。即上迷身迷心。总有四对颠倒。谓四大非我认为我。法身真我而不认。是第一对。四大如幻。本无而见有。法身真实。本有而见无。是第二对。缘念生灭认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认。是第三对。缘念如珠中黑色。全空而执有。真心如珠中明相。实有而见无。是第四对。一三我执。二四法执。如斯等见不因师宗。但是凡愚任运如此。既四对八只不同故云种种。二喻文二。初直喻前文。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 翳眼观空里。无华妄。见华。捏目望月轮。月边别见月。空华幻月皆喻妄见。众生一念迷心。翳自圆明觉性。而于圆明体上妄见生灭身心。故曰空实无华病者妄执。妄执之言。正对前妄认之语。若悟真如无相。但是一心。如空本无华。天唯一月故。首楞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又云。汝身汝心。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亦可别配二喻。谓华喻认身。月喻认心。身则但因心迷当体妄认。如空华但因眼翳外无别依。心则内根外尘相依而起。如幻月下因捏目上因本月相依而生。故配身心昭然义现。然月喻例华亦应云。月实无二捏者妄执。经文影略故不具之。又为一解。翳捏皆喻见分。空华二月皆喻相分。眼喻智慧。空及本月喻真理。世亲般若论以翳喻相分者。据释处之意。取所见之华也。后展转到见。


    由妄执故 牒前生起转计所以。


    非唯惑此虚空自性 虚空之性清净无物。今执华生空处。即似空变成华。妄见空华。无生而生。无物成物。是迷惑虚空之性也。


    亦复迷彼实华生处 既执华从空生。即不知从翳而起。翳则实是华之生处。非谓真实之华。若具法合。应云。非唯惑此真空</a>自性。亦复迷彼身心生处。此乃但怪空里有华。不觉眼中有翳。外嫌身心苦恼。不知内畜迷情。三出其过患。


    由此 因前妄认身心相也。


    妄有 生死不实。


    轮转生死 妄执身心。若无过患任其长执。不必化之。既由此执尘沙劫中轮回不绝。地狱鬼畜八苦五衰为害之深。故须开示。三结。


    故名无明 明即令人解脱。故知令人轮转即名无明。二显本空。文三。初标定。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言无体者。但是假名。内外求之了不可得。推其本际元是妙明。故论云。念无自相不离本觉。又云。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了斯无体诸行不生。不生故无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知十一支法皆有所因。唯此无明横从空起。今悟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灭也。次喻释。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前说种种过患皆归无明。今又云无体。道理难见言语路绝。故约喻释。谓睡时梦物且见是有。故前种种说其行相。寤欲求之终不可得。故此显示云无体也。问求不得者何处灭去。故次答云。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 征意云。若无灭处即应还在。以何义故。言空无也。


    无生处故 意云。见幻华时若实是有。今不见时即说灭处。见时本无生处。不见何寻灭处。问前云实华生处。此复何通。答约前妄执之时而言有也。悟了始知有时元无。以法合之昭然可见。故楞严经</a>云。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此正是无生之理。若决定忍可于心。名无生忍。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后断疑疑云。前说生死。由于无明。无明既无。何有生死。故释云。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 无明及与生死本末一切俱无。众生于此无中迷情横见生死。前就横见故说有。此就实论故说无。


    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指前文也。由是横见之故。故前文说名生死。第三释成因地。上来所说妄空真有者。有佛无佛性相本然。今明依此通达心意冥符方成本起因地。释成正答所问。文中三。初依真悟妄顿出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 牒前所标。即依真也。


    知是空华 悟妄也。下皆顿出生死。


    即无轮转 无生死之法也。既知万法如空华。岂更见有轮转。还丹一粒点铁成金。真理一言点凡成圣。亦释因不异果。如斯因地方谓真修。


    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无生死之人也。谓若计有我是免轮回之者。即是未免我执。我我所忘方为解脱。即是照五蕴空。度一切厄。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不计身身同虚空。不计心心同法界。


    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非由我作观行方得身心空无。本性空寂元来</a>无故。故金刚三昧经云。若化众生无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次展转拂迹释成正因。拂有四重。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 一拂觉妄之智。谓能觉身心性本无者。亦如太虚</a>都无所有。


    知虚空者即空华相 二又泯其拂心。知能觉无者。即同空华体即无也。


    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三遮其断灭。但不起念分别空有。不是无心。


    有无俱遣 四总结离过。


    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释成因也。有无既不当情。斯即心言路绝。清净觉体从此显彰。但不背之合尘。即名随顺。亦非别有能顺。故罗什云。无心于合合者合焉。随顺净觉。故言净觉随顺。如是执尽病除。然后兴心运行。则聚沙画地合掌低头皆成佛道。如斯修习可谓正因。后征拂所由。释归圆实。


    何以故 身心幻妄可说全空。知觉称理因何又拂。有无俱绝约何修行。次释意云。相因对待皆是从缘。从缘之法岂实有体。生心动念即乖本性。失正念故。圆实性体俱无如是等故。


    虚空性故 一切法空不生灭也。谓如上相因诸相。犹若虚空。本自不生今无可灭。非谓拂之方令空也。故佛藏经</a>云一切法空无毫末相等。


    常不动故 一切法寂不来去也。非已去非未来非现起故。故法句云。诸法从本来寂灭无所动。法华亦云。常自寂灭相。


    如来藏中 上二句明诸法。此下皆是显一心也。论指一心云如来藏故。楞伽亦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此经下云。圆觉妙心涅槃即名佛性。今此一句总标。次二句空藏。后三句不空藏。通云如来藏者。由三义故。一隐覆义。谓覆藏如来故云藏也。故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胜鬘云。生死二法名如来藏。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如来经藏云。一切众生贪嗔痴诸烦恼中有如来身。乃至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便以九喻喻之。一萎华佛身。二岩蜂淳密。三糠糩粳米。四堕秽真金。五贫家宝藏。六庵罗内实。七弊物金像。八贫女轮王。九焦模铸像。二含摄义。谓如来法身含摄身相国土神通大用无量功德故。又亦含摄一切众生。皆在如来藏内故。三出生义。谓此法身既含众德。了达证入即能出生故。十地论云。地智能生无漏因果。亦能生起人天道行。此三义者。初约迷时。后约悟时。中间克体然约真妄和合。总有二种行相。谓此经下云。如来藏自性差别。论云。真如生灭。然真妄各有二义。真谓不变随缘。妄谓体空成事。真中不变妄中体空。即真如自性也。真中随缘妄中成事。即生灭差别也。初真如性中。复有二相。胜鬘云。有二种如来藏空智。所谓空如来藏脱离一切烦恼藏。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不思议佛法。论中亦说如实空如实不空。义全同此。后生灭中亦有二相。谓漏无漏。无漏复二。有为无为。有漏亦二。谓善不善。此等行相皆有业用。初真性者。有其二业。一能持自体恒沙功德。从本已来不失不坏。二能御客尘恒沙烦恼。无始时来不染不污。后生灭亦有二业。一能起惑治业。旷劫长受六趣生死。故楞伽云。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乃至若生若灭。二能知真达妄发心修行证三乘果。如前所引十地论等。由是二业故。宝性论引经偈云。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法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长行引胜鬘释云。性者。如来藏。依止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诸道者。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证涅槃者。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既诸佛因果始终依之。故入道行人先须信解。离此别信信则堕邪。故密严经诃为恶慧。华严亦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据此则了之方知正道。故胜鬘云。若于无量烦恼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缠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华严初会普贤即入如来藏身三昧。意在此也。然虽此心凡圣等有。但果显易信因隐难明。故浅识之。流轻因重果。愿诸道者深信自心。


    无起灭故 释上所知生死等。


    无知见故 释上彼知觉者等。此上二句释空藏矣。谓见生死起者。即云执情。见生死灭者。即云知觉。今以如来藏中既无可起可灭。何有能执能知。又迷时生死非起净心非灭。故无迷也。悟时净心非起生死非灭。故无悟也。无悟故无知见矣。此乃非唯不可识识。抑亦不可智知。识智俱如。方为自体真实识知。大智慧光明遍照。为下三句不空藏矣。


    如法界性 法界性与如来藏体同义别。别有其二。一者在有情数中名如来藏。在非情数中名法界性。如智论明佛性法性之异。二者谓法界则情器交彻心境不分。如来藏则但语诸佛众生清净本源心体。如云能造善恶能起厌求。就法界言。即无斯义。据此则藏心克就根源。界性混其本末。混则普骇之义易信。克则周遍之理难明。故指藏心如法界性。亦乃摄其二义之别。归于一体之同。方显觉妄因依。诚非究竟圆实。


    究竟 竖穷三际始终常然。


    圆 遍周虚空。


    满 众德具足。


    遍十方故 无边际故。良由如来藏性本自如斯。岂须减旧添新灭惑生智。是以三重泯绝冥合觉心。将此为本修行始得正名因地第四结牒问辞。


    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但结前文更无别义。此下偈讽文二。一标举。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然偈有二种。一伽陀。此云讽颂。谓孤起偈。今非此也二祇夜。此云应颂。颂长行也。或为钝根重说或为后来之徒。或为增明前说故。今此经偈皆祇夜也。然凡言长行偈讽相望。有五对之例。谓有无广略离合先后隐显。今经问</a>目皆长有偈无。答皆长广偈略。余随相当对文当指。二正陈。然此段中五偈。但重讽长行。更无别义。故如次依前四段科之。但经文增减故科段名亦小殊。四者。一讽了悟本觉。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义不异前。二讽推破无明。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上二段皆长离偈合。三讽拂迹成因。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上二句长先偈后。


    成道亦无得长无偈有


    本性圆满故四讽结牒问曰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长隐偈显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上(之一)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