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悟证
3个月前 作者: 印光
●(以下论悟证)
自古高僧, 或古佛再来, 或菩萨示现, 然皆常以凡夫自居, 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 敕诸菩萨, 及阿罗汉, 应身生彼末法之中, 作种种形, 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 真阿罗汉, 泄佛密因, 轻言未学。唯除命终, 阴有遗付。”而智者大师, 实是释迦化身。至临终时, 有问所证位次者, 答曰:“我不领众, 必净六根。损己利人, 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 即圆教观行位。所悟与佛同俦, 圆伏五住烦恼, 而见惑尚未能断。智者临终, 尚不显本。意欲后学励志精修, 不致得少为足, 及以凡滥圣耳。今之魔徒, 妄充得道者, 乃坏乱佛法, 疑误众生之大妄语人。此大妄语之罪, 甚于五逆十恶百千万倍。其师其徒, 当永堕阿鼻地狱, 经佛刹微尘数劫, 常受极苦, 末由出离。何苦为一时之虚名浮利, 膺长劫之惨罚酷刑?名利惑人, 一至于此。【书一】三三
●念佛、阅经, 悟二空理, 证实相法, 乃约省悟修持, 示现因后果。且勿笼统自任, 谓现生便能如是。现生证实相者, 非无其人。恐贤契无此善根。若不详陈其故, 或致妄期圣证, 则志高而行不逮。久而久之, 必致丧心病狂, 未得谓得, 未证谓证, 求升反坠, 弄巧成拙。究其结果, 难免永沦恶趣。不但埋没己灵, 实为辜负佛恩。二空理, 唯言悟, 则利根凡夫即能。如圆教名字位中人, 虽五住烦恼, 毫未伏断, 而所悟与佛无二无别(五住者, 见惑为一住, 思惑为三住, 此二住于界内;尘沙惑、无明惑共为一住, 此二住于界外)。若约宗说, 则名大彻大悟。若约教说, 则名大开圆解。大彻大悟, 与大开圆解, 不是依稀仿佛明了而已。如庞居士闻马祖“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 即向汝道”, 当下顿亡玄解。大慧杲闻圆悟“熏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亦然。智者诵《法华》, 至《药王本事品》:“是真精进, 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豁然大悟, 寂尔入定。亲见灵山一会, 俨然未散。能如是悟, 方可名大彻大悟、大开圆解。若云证实相法, 则非博地凡夫之所能为。南岳思大禅师, 智者之得法师也。有大智慧, 有大神通。临终有人问其所证, 乃曰:“我初志期铜轮(即十住位, 破无明, 证实相, 初入实报, 分证寂光。初住即能于百三千大千世界, 示作佛身, 教化众生。二住则千, 三住则万, 位位增数十倍, 岂小可哉), 但以领众太早, 只证铁轮而已。”(铁轮, 即第十信位。初信断见惑, 七信断思惑, 八、九、十信破尘沙、伏无明。南岳思示居第十信, 尚未证实相法。若破一品无明, 即证初住位, 方可云证实相法耳。)智者大师, 释迦之化身也。
临终有问:“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曰:“我不领众, 必净六根(即十信位, 获六根清净, 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明)。损己利人, 但登五品。”(五品, 即观行位, 圆伏五住烦恼, 而见惑尚未断除。)蕅益大师临终有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 未知毕竟付何人?”(名字位人, 圆悟藏性, 与佛同俦。而见思尚未能伏, 何况乎断。末世大彻大悟人, 多多是此等身分。五祖戒为东坡, 草堂清作鲁公, 犹其上者。次则海印信为朱防御女。又次则雁荡僧为秦氏子桧。良以理虽顿悟, 惑未伏除, 一经受生, 或致迷失耳。藏性, 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乃实相之异名。)蕅益大师示居名字, 智者示居五品, 南岳示居十信。虽三大师之本地, 皆不可测。而其所示名字、观行、相似三位, 可见实相之不易证, 后进之难超越。实恐后人未证谓证, 故以身说法, 令其自知惭愧, 不敢妄拟故耳。三大师末后示位之恩, 粉骨碎身, 莫之能报。汝自忖度, 果能越此三师否乎?若曰:念佛阅经, 培植善根, 往生西方之后, 常侍弥陀, 高预海会, 随其功行浅深, 迟早必证实相。则是决定无疑之词, 而一切往生者之所同得而共证也。【书一】四五
●悟者, 了了分明, 如开门见山, 拨云见月。又如明眼之人, 亲见归路。亦如久贫之士, 忽开宝藏。证者, 如就路还家, 息步安坐。亦如持此藏宝, 随意受用。悟则大心凡夫, 能与佛同。证则初地不知二地举足下足之处。识此悟、证之义, 自然不起上慢, 不生退屈。而求生净土之心, 万牛亦难挽回矣。【书一】四九
●智者大师, 世称释迦化身, 其所证者, 谁得而知?然佛为众生现身作则, 故即以凡夫自居。其曰“我不领众, 必净六根”者, 以己诫人, 乃现身说法也。以大师最初志期断惑证真, 直登地、等(地, 十地;等, 等觉)。以弘法利生, 荒旷自己禅定工夫, 故止证得圆五品观行位而已。故曰:“损己利人, 但登五品。”五品者, 即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种耳。圆五品位, 圆悟藏性(藏性, 即实相妙理。在缠名如来藏, 出缠名净法身。缠, 即无明。未断, 故名在缠)。与佛所悟, 了无有二。圆伏见思、尘沙、无明烦恼, 而见惑尚未能断。若断见惑, 即证初信。及至七信, 则思惑断尽, 得六根任运不染六尘之实证, 故名六根清净位。又于一一根中, 俱能具六根功德, 作六根佛事, 故亦名六根互用, 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说。南岳即示居此位。此位之人, 不但有大智慧, 而且有大神通。其神通, 又非小乘阿罗汉所能比。故南岳生前殁后, 皆有不可思议之事, 令人若见若闻, 发起信心。南岳、智者, 皆法身大士, 其实证地位, 谁能测其高深?此不过欲勉后世专精学道, 而作此曲折耳。岂真止证十信相似位、五品观行位而已耶?我等博地凡夫, 哪堪拟彼。我等只好粗持重戒, 一心念佛, 兼修世善, 以为助行。依永明、莲池之法行之, 则无往不利矣。【书一】四九
●佛法诸宗修持, 必到行起解绝, 方有实益。不独净宗修观为然。宗家以一无义味话头, 置之心中, 当作本命元辰。不计时日, 常为参叩。待至身心世界, 悉皆不知, 方能大彻大悟。非行起解绝乎?六祖谓但看《金刚经》, 即能明心见性。非行起解绝乎?愚谓“起”之一字, 义当作“极”。唯其用力之极, 故致能所双忘, 一心彻露。行若未极, 虽能观念, 则有能有所。全是凡情用事, 全是知见分别, 全是知解, 何能得其真实利益?唯其用力及极, 则能所情见消灭, 本有真心发现。故古有死木头人, 后来道风, 辉映古今, 其利益皆在“极”之一字耳。【书一】八十
●善得益者, 无往而非益。甘受损者, 无往而非损。今之人, 每以世智辨聪之资, 研究佛学。稍知义路, 便谓亲得。从兹自高位置, 藐视古今。且莫说现今之人, 不入己目。即千数百年之高僧, 多有古佛再来, 或法身菩萨示现者。彼皆以为庸常, 不足为法。未得谓得, 未证谓证。听其言, 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 卑入九地之下。如是习染, 切宜痛除。否则如贮醍醐于毒器中, 便能杀人。若能念念返究自心, 不但如来所说诸法, 即能得益。即石头碌砖, 灯笼露柱, 以及遍大地所有种种形色音声, 无非第一义谛实相妙理也。谓古今无人者, 何曾梦见?祈谛信而勉行之。【书一】八三
●所示令亲之事, 甚为希奇, 可谓宿有善根。然又须兢兢业业以自修持, 庶不虚此一梦。倘以凡夫知见, 妄谓我已蒙三宝加被, 已入圣流, 从兹生大我慢, 未得谓得, 未证言证, 则是由善因而招恶果。末世之人, 心智下劣, 每受此病。《楞严经》所谓“不作圣心, 名善境界;若作圣解, 即受群邪”者, 此也。请以力修净土法门自勉, 则将来决定获大利益矣。【书二】二
●念佛所重在往生, 念之至极, 亦能明心见性, 非念佛于现世了无所益也。昔明教嵩禅师, 日课十万声观音圣号, 后于世间经书, 悉皆不读而知。当看《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 方可知念佛之妙。而光之芜钞, 屡屡言之。居士谓现世无益者, 不但未深体净宗诸经论, 即光《文钞》亦属走马观灯, 未及详究耳。【书二】二九
●寂光净土, 虽则当处即是。然非智断究竟, 圆证毗卢法身者, 不能彻底亲得受用。圆教住、行、向、地、等觉, 四十一位, 尚是分证。汝若圆证毗卢法身, 则不妨说当处便是寂光。其或未然, 则是说食数宝, 不免饥寒而死也。【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