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性论卷下(出无相论)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真谛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翻译
问曰。此七云何入真实性摄。
答曰。此七如如是可赞最极二智境界故。二智者。即是如量如理智。此智是无流过凡夫故。可赞出二乘故。最极又是菩萨智故。可赞是佛智故。最极此显无倒义。是无倒智境界故。复次无戏论故名为真实。无戏论者于相等离一异虚妄故。相等者谓相名分别。正智等四摄。即是五法藏中四法藏也。云何不可说一异。皆有过失故。若真如异相等有三过失。一者此真如。则非相等实体。二者修观行人。则不依相等为方便得通达真如。三者觉真如已。则应未达相等诸法。不相关故也。
若真如与相等是一。亦有三过。一者真如既无差别。相等亦应无有差别。二者若见相等即见真如。三者若见真如不能清净。如见相等则无有圣人无得解脱。无有涅槃世出世异。是故由离一异等或戏论故无变异。无变异故即是真实性也。
问曰。此性若离一异者。为有为无。
答曰。此性不可说无。若无此性者。一切种清净不可得。何以故。相结成真实故。是故不得无此性也。一切种即如理如量智。相结即是分别性依他性也。复次此性实有。由清净境界故。何以故。若心缘此境。即得清净故。复次此性实有故名常住。清净境界故名为善。常住故名为乐。真实无性故说无性。何以故。此性是一切戏论法真实体性故。离有离无故名无真性。此真实性是极智境故。离戏论故。是故应知真实性也。次于依他中。约别道理。分别真实无性。若于真实性中。则具得说真实及无性两义何以故。体是真实是无性故。若于依他分别两性中。则但得说无性。不得说真实。何以故。分别依他非真实故两体是无性。若不无性则分别依他成真实有。若说分别依他是真实。则无无性义。是故不得具说真实无性两义也。若说无性真实性义可然。若说依他分别真实无性。此即不可。真实之名滥分别依他故。
问曰。经中说</a>有五相一名言相。二所言相。三名义相。四执著相。五非执著相。
又说三相。谓分别相依他相真实相。此二处相摄云何为五摄三。为三摄五。
答曰。今约三相分别五相。应知五相中前二相。通为三相所摄。第三相偏为分别相摄。第四相但为依他相摄。第五相唯为真实相摄。
释曰。初二相所以通为三相所摄者。初名言相。即是诸法名字及说。此名言是识所作。识似名言相起即是分别性。能分别识即依他性。所分别名言既无所有。能分别识亦无所有。即是真实性。是故初相即三性摄。第二相亦三性摄者。所言相即是名言所目义。谓一切诸物亦是识所作。但识有似物相起即是分别性。能分别识即是依他性。亦二俱无所有。即是真实性。第三相但为分别性所摄者。此名义相应相。谓为物立名。令与物相应。因名得显物。此名义实无所有。无相义故。但是分别性。第四相但为依他性摄者。此执著名义二相。辨其能执故但是依他性。不明所执故非分别。前但出所分别不出能分别故非依他。第五相唯为真性所摄者。此不执著名义二相。即是境智无差别阿摩罗识故。第四第三亦不离真实性。但其所立正为偏显一义耳。
论曰。分别各有五种事用。复次此三性应知一一性中皆有五事分别性具。五事用者。一能生依他性。二于依他性中能立名言。三能起人法两执。四能成立二执粗重。五能作入真实性依止事。
释曰。初即能生义体。次能生义上名言。第三即能生起人法二相。第四即能生烦恼。第五即能解脱。前三明能作起惑得解方便。第四正明起惑。第五明得解。有此次第者。必有体故立名言由有名言故所以起人法两执。由人法两执故增长起诸烦恼。前唯起人法两执。此则轻微。由此后起无量惑。由此以后久久轮转方能依止。此分别依他得入真实性故得解脱也。
论曰。依他性五事者。一生成烦恼体。二能为分别真实两性依止。三能起人法两执名言依止。四能为人法两执粗重依止。五能为入真实性依止。
释曰。一生成烦恼体者。谓依他性有体。异于分别性无体故。能为烦恼体也。二能为分别真实二性依止者。谓依他性执为人法我者。即为分别性作依止。若知依他性由分别起。分别既无性相故。依他性不生。不生故即为真实性依止也。三能起人法两执名言依止者。谓名言必有所依。依他性起故言能起人法两执名言依止也。四能为人法两执粗重依止者谓能生上。心粗重人法两执也。五能为入真实性依止者。谓依他性不生。即知分别无相。为入真实性方便也。亦得言前解分别性无相。即达依他无生。为入真实性依止也。夫入真实性。初在闻思慧中。必须具解分别性无相依他性无生。然后见真实性。
论曰。约前分别依他有五事。合成十种。所以然者。能为二性五事对治依止缘缘。三乘圣道是能对治。能除前二性五事故。能除前分别性五事者。一由观分别性无相故。依他性不生。二由依他不生故名言则无依。三由名不起故。人法两执则不得生。四由两执不生。相类及粗重二惑则不起。五由二惑不起故即是见真。不劳更修方便。入真实性也。由得圣道故分别性五事永不复起也。除依他五事者。一由圣道故。依他烦恼体除灭。二由体灭故。不作分别及真实两性依止。三由体无故。不能为人法两执名言依止。四由体无故。不能为两执粗重上心依止。五已见真如故。不劳更觅。入分别性依止也。
释曰。依止处缘缘者。于无分别境智中。说智为依止。说境为缘缘。即是佛菩萨转依义故。名依止缘缘。
论曰。问曰。立空品中破人我执。此品中破法我。此两执并从何因生。
答曰。人我执从法我执生。何以故。此人我执要由上心。人我执灭后方能觉了诸法故。
释曰。身见人未能见诸阴故于诸阴上横计人我及我所。若得人我及所空时。始不见我及所。方能觉了但是诸阴法。由觉了诸法故法我即灭。觉了法者。谓见分别无相依他无生真实无性也。以法执灭故随眠我见悉灭。故知人我执从法我执生。
论曰。问曰。云何未灭人法两执立不净品。两执灭已方立净品。
答曰。于依他性中执我。是分别性之所熏习。名不净品。若于依他中。修真实性之所熏习。名为净品。若说不净品谓有流界。若说净品谓无流界。此无流界以转依为体也。此转依不可思惟。复有二种。言转依者。约位有五种。一者一分转依。谓二乘人依我见我爱灭故。无流相续异于凡夫。所以名转回转。异前凡夫所依有流也。二者具分转依。谓初地菩萨具得人法两空也。三者有动转依。谓七地已还有出入观故名之为动。四者有用转依。谓十地已还事未办故。不舍功用故名有用。五者究竟转依。谓如来地至得圆满故名究竟。是名转依也。言不可思惟者。自有四种。一者成就不可思惟。谓一切惑一切苦不能违害。一向清净常住无变故。名成就也。二者自性不可思惟。谓此转依即色为自性。离色为自性。皆不可思惟。如是乃至识及六入四大三界六道十方等。若即若离皆不可思惟。如佛性中广解。三者寂静不可思惟。谓此转依于乐住中不可思惟。于静住中不可思惟。如是乃至有心住无心住圣住天住梵住佛住等皆不可思惟也。四者功德不可思惟。谓此转依略说如来功德有六种。一圆满。二无垢。三无动。四无等。五利他为事。六胜能。
释曰。八住中。一乐住者。谓三禅以还也。二静住者。四禅以上也。三有心住者。谓有心定也。四无心住者。谓无想定及灭尽定也。五圣住者。谓一切无流观也。六天住者。谓初禅至非想也。七梵住者。梵言无量。谓四无量定也。八佛住者。谓佛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住无住处涅槃也。
论曰。有四种道。能得转依。何等为四。一四圣行。二四种寻思。三四种如实知。四四种境界。初四圣行者。一波罗蜜。谓十波罗蜜。总说为一波罗蜜行。趣向大乘故。此明利他因亦名缘因缘。波罗蜜义如中边论障品释也二道行。谓三十七品。总说为助道行。能觉了境界真实义故。此名自利因。亦名缘广明道品。如中边论修对治品说也。三神通行。谓六神通。总说为一神通行。能令受化众生归向尊重入真理故。此六通即是三轮。一身通。即身通轮。能轻举远至转变隐显。令众生起归向心。二记心轮谓天眼天耳他心能见彼。思惟觉观如实记说令起尊重。三正教轮。即流尽通。令离苦断集证灭修道。宿命一通通有后两轮也。四成熟众生行。谓四摄法。总说为一成熟众生行。此明为已入理众生。更以财法两施摄令成熟。财摄者是利益方便为令成熟。法摄者觉悟起行随顺方便为令成熟。
释曰。布施摄令其成熟。成熟者逐位浅深也。爱语摄令其觉悟。利行摄令其起行。同利摄令其随顺。
论曰。复次此四摄约五种摄。名为摄类。五者。一摄成自家。谓以财施摄怨中人。令舍憎恚成己亲属。故名一家。二令受教摄。谓以爱语摄自家人令受正教。三起正勤摄。谓以利行摄受教人。未起正行令如理勤行。四成熟善摄。谓重以利行摄正行者。令未舍令舍。未得令得。五解脱善摄。谓以同利摄第四人。令解脱惑障及一切智障。
释曰。解脱惑障即二乘人。脱一切智障即大乘佛菩萨也。
论曰。第二四种寻思者。一寻思名言。二寻思义类。三寻思自性假。四寻思差别假。一寻思名言者。诸菩萨于名中寻思。但见名言不见名体。何以故。名本能显色等诸义。此色等义约相约生。既不成就。此名则无所显。名既不能显义。与不名何异。故名不成名。而此名与色等类。为同为异。若同者。色等既无。名亦同无。若异者。世界则无如兔角等。何以故。有物不出分别依他二性故。是菩萨寻思。闻名言不见名体。此言体者。即指名为体也。二寻思义类者。谓菩萨寻思义类。但见唯类不见余义。何以故。菩萨寻思于义。此义如所显不如是有。但有乱识无名无相。名为见类。此类所缘既无。能缘不起故。菩萨寻思义类。但见无相无生真实义类也。
释曰。寻思义类者。所言义者如五阴中各有别义。为名所显名之为义。如色以对眼为义也。所言类者。若指色等气类亦得名类。今则不尔。菩萨观此五阴是分别所作。但是乱识即名识类。若始终作语。正取此乱识家无名无相。名之为类。此类是所缘既无。能缘不起。故云菩萨寻思此类但见无相无生真实义类也。
论曰。三寻思自性假者。谓菩萨寻思自性。但见唯假不见余物。何以故。此色等自性假名。于乱识中不可安立。无相无名故。于真实性亦不可安立。离相离生故。此假名者。但加增所作法。体无增无减故。菩萨寻思但见自性假。不见自性也。
释曰。寻思自性假者。安立五阴名为自性。菩萨寻思惟见自性家假。不见自性。故言不见余物。余物即是自性也。何以故下。释此色阴等假名。于乱识中不可安立。即是不可安立分别故。言离相离生。离相者离分别性。离生者离依他性也。此假名但增一加所作者。若究寻阴体。唯一如如体无增减。若立为乱识。已是一重增加。就乱识中更复分别立为五阴。复是两重增加。菩萨寻思。惟见自性家假。不见假家自性也。
论曰。四寻思差别假者。谓菩萨寻思。但见差别假不见余物。何以故。此假无名无相故。无相无生故。菩萨观名类相貌异亦见不异见异者谓名义俱客。不异者如十无倒中。解名句味有义无义。无倒中释也。
释曰。差别假者。于五阴中更复分别立诸法名。如于色阴中开为根大等。菩萨寻思。唯见差别家假。不见假家差别。故言不见物。何以故下。释此差别。若指乱识为差别。即无名无相。若以真实性为差别。则体是无相也。菩萨观名类相貌异亦见不异。言名类者。名是能显。类是所显义类也。若名类互不相是。是名为客。此则为异。亦见不异者。如十无倒中解。若名与义相应。说依次第数数修习。此名即能显类。名为不异也。又菩萨寻思。名类若异者。一切世间法不出此名类。菩萨已各寻思。名不成名。类不成类。此二根本既不成就。合为自性亦不成就。就二自性中离为差别亦不成就。
论曰。故论云。菩萨见名类异亦见不异。见异者约离名类不同。见不异者约自性及差别合。名类所成故。此四种是菩萨所寻思境界也。
释曰。境界不出四种。一名二类三自性四差别。名但分别性。类及自性差别。寄通二性也。名本名类。类既不成名亦不立。合此名类以为自性。自性亦不立。离此自性以为差别。差别亦不成。依他不立也。
论曰。第三四种如实智者。一寻思名得如实智。二寻思类得如实智。三寻思自性得如实智。四寻思差别得如实智。一寻思名得如实智者。菩萨寻思名。但得名不得名体。菩萨如实知此名世间于类中安立。此名凡为三义。一为想。二为见。三为说。于色等类中。世间若不立色等名者。则无人能想此物名色。若不能想则不能起增益见执。若无见无执则不能宣说。以是义故世间立名菩萨如实知此名。是名寻思名得如实智也。
释曰。如实知此名者。有两种如实知。一约世间如实知。为三义故立名。二约出世如实观。此名约类故起。类不可得故名亦不可得也。
论曰。二寻思类得如实智者。菩萨寻思义类。离一切言说。不可言说。见色等类离一切言说者。菩萨观依他类。但乱识不见分别性故。云离一切言说也。不可言说者。寻此乱识由分别起。分别既无乱识亦灭。即是真如绝于言语。故云不可言说。是名菩萨寻思义类得如实智也。三寻思自性得如实智者。菩萨于色等类。寻思自性假。此类无有自性。由自性假似有自性。菩萨如实见此自性。如幻化影响水月像等。体实非有而似有显现。如此等寻思自性得如实智。以甚深义为境。何以故。俱遣名类一时空故。
释曰。前一寻思但遣于名此则为浅。第二寻思次遣于类可得居中。今第三寻思能名类俱遣。故言甚深义为境也。
论曰。四寻思差别得如实智者。菩萨寻思差别假。于色等类中见差别假无二。何以故。此色等类非有非无故。如所言体不成就故非有。由不可言为体决成就故非无。由真谛故无色。由俗谛故非无色。于中假说色故。如有非有如色非色。如是可见不可见有碍无碍。诸余差别道理应知。菩萨若知此假离有离无二性。是名寻思义差别得如实智也。是名寻思得四种如实智在闻思慧中也。第四四种境界者。一遍满境界。二治行境界。三胜智境界。四净惑境界。遍满境界者。复有四种。一有分别相。二无分别相。三种类究竟。四正事成就。有分别相及无分别相者。谓境界类。亦名等分。是静定位。境即毗钵舍那缘缘也。境界类者。所谓唯识。何以故。一切世出世境不过唯识。是如量境界故。由此如量是故遍满。亦名等分者。此唯识由外境成。外境既无唯识亦无。境无相识无生。是一切诸法平等通以如理故。故名等分。称为遍满也。是静定境界者。过凡夫二乘所得定故名为静。非散心所缘境故名为定。若菩萨入甚深观方见此理。故言静定位境也。此中若毗钵舍那胜立名分别。若奢摩他胜立名无分别。此言分别者。非分别性但说无分别智名分别。第三种类究竟者。于前分别无分别境。如量如理二种品类。摄一切真俗究竟皆尽。故名遍满。第四正事成就者。谓菩萨诸佛转依无分别智所缘名为正事。不可更治故名成就。摄境智皆尽故名遍满境界也。第二治行境界者。自有五种。一不净观。二无量心。三因缘观。四分别界。五出入息念。初不净观者。除四种欲。谓色相貌威仪触欲也。无量心者即四无量观。除四种嗔。谓杀害逼恼嫉妒不安也。因缘观者即十二因缘观。除三世无明也。分别界者即界入观。除我我所也。出入息念者除觉观也。广解如诸义科释也。第三胜智境界者。自有五种。一阴胜智。为除聚中执一我见。阴有三义。一多谓三世不一。二异谓色等差别。三和合谓聚集一处。是故若多若异和合为一世间。说名为集。外道执我有三义。一执我常故以三世义破。二执我一以差别义破。三执我实有以和合义破。若人见此三义则于聚中不起一我执也。二者界胜智。为除执我为因。界有十八。所立界者显种子义。眼等六界是能执种子。于自类中为似分因故。如前眼等根生后眼等根也。色等六界是所执种子。于自类中生似分因故。如前色等生后色等也。眼识等六界是执种子。于自类中生似分因故。如前眼识等生后眼识等也。为除三种无明故。于身中显三种种子。三无明者。一除作者故说能执种子。二除业无明故说所执种子。何以故。但是色等为所作业。离色等无别业故三为除事无明故说执种子。何以故。但以眼等六识为作业事。离此识等无有别事。若人如是了别于界。则不执我为诸法生因故。界胜智能除执我为因也。三者入胜智。为除受者我执。入有十二种。所言入者。为受用入门义。何以故。眼等六根能为受用苦乐舍三受入门。色等六尘能为受用怨亲中人三想入门。所言受用者是因义。入门者是根尘。是故六根能为受用受门。六尘能为受用想门者也。此根尘更无别法名之为门。若人了达此入。则不执我为受者也。
问曰。外道执我为受者何相。答曰。执别有一我能受用根尘觉知苦乐等故。佛破此受者。明藉内根外尘能作因缘。受用于受觉知苦乐也。四者缘生胜智。为除执我为作者见。缘生有十二种。谓无明乃至老死。缘生有两义。亦有三义。两者一不增二不减。谓于因果及事三种。不增不减也。三义者。谓无常无事有能。此三为因缘相。增因者。谓执常住法为行等因。乃至一切不平等因。谓微尘自性自在天等。能生于行乃至老死。是名增因。言不平等者。彼执因常果无常因不从他生但能生果。因果不相似故不平等也。减因者。谓执诸行自然而有不从因生是名减因。通名增减者。若论因用。决须无常无事有能三种不可增减。若外道执别有常等法乃至微尘能为行因。长此三义故名为增。又外道执行等自然而有不从因生。则三义顿阙。是名减因增果者。谓执行等本来有体缘无明等生。是名增果。减果者。谓执无有行等从无明等生。是名减果。增事者。谓执无明等由别有功用异于无明亦异于行别有此用故。无明方能生行等。是名增事。减事者。谓执无明等无有功能能生行等。何以故。但由无明在故说名行因不由功能。是名减事若离此三处增减是名无增无减十二缘生也。问曰。何故但据行由因生不由因生。不说无明由因等耶。
答曰。行既有因故偏言此行义至无明也。无常无事有能为因缘相者。无常者。谓法未有有已有灭。若以此为因。能破不平等因及无因执。何以故。未有有者破无因执。已有灭者破常因执。故此无常名为有因及平等因也。无事者。谓一切有法同类因聚集。从此聚集先未有果而今得生。此同类因唯有聚集。能生后果无别功用。是名无事。以此为因。破别有事执。所言同类者。谓因果相似。因无常故果亦无常也。有能者。由此有故彼有。由此生故彼生。然彼有彼生。彼由此不由自不由他。决定由此故故此于彼决有功能。是名有能。如此无明生彼行等。行不自生。由无明生故。言彼由此不由自也。不由自在等生故。言不由他也。由此有故彼有。破无因执。由此生故彼生。破常因执。常法无生故。由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故知此于彼不作别事。即破有别事执。离此彼不成故。此于彼不无。任运功能即破无功能执。若人得此胜智。即除作者我执也。五处非处胜智者。为除我自在执。所言处非处者。谓系属他不自在为义。是所系属说名为处非所系属。说名非处。处非处有七种。一非爱。二爱。三清净。四同生。五增上。六至得。七行众生系属。此七处不得自在也。一非爱者。谓众生系属恶道。二爱者。谓众生系属善业。虽不属生善道而必生善道。三清净者。谓众生未修七觉不除五盖。则不能得尽于苦边系属烦恼。于清净法不得自在也。四同生者。谓二如来与转轮王。决不得一时同一处生。于同生不得自在系属。无等生故。五增上者。谓女人不得作转轮王。系属自在故。六至得者。谓女人不得作缘觉及佛。是所至得系属大丈夫。故七行者。谓具正见人不作杀等恶行。但凡夫能作。何以故。系属见谛故。此七略说有三系属。谓业惑生。初两系属业。次一系属惑。后四系属生。若人了达此七处非处者。即能除我自在执。故名处非处胜智。此五名为胜智境界也。胜智者。即是人空智也。此五法门。为显五种人我空义也。
第四净惑境界者有二种。一世间道境界。二出世道境界。世间道境界复有二种。一者下地有三相。谓粗动忧逼厚障。二者上地亦有三相。谓寂静微妙远离也。二出世道境界亦有二种。一为离烦恼障修四谛观。二为离一切智障修非安立谛观。此二境界能除三障。前观世间道境界。除凡夫障即皮烦恼。次观四谛。除二乘障即肉烦恼。后观非安立谛。除菩萨障即心烦恼。故名净惑境界也。如此所明圣行。四寻思。四如实智。四境界。由此四道能得转依也。复有三种转依者。三乘转依。二乘者。且约声闻自有二种。一一向寂静。二回向菩提。
问曰。尽后生人。云何受得无上菩提。答曰。住于化身修菩提道。非住报身也。声闻转依。背于生死修无流道。独觉亦尔。并修习所得。菩萨转依者。由修正方便。及依止无二智。正方便何。自有五种。一通达无上法界。即般若以如如为境。二遍满法界。即大悲缘一切众生为境。三正勤功用。自有二种。一伏惑摄惑。二修智伏智。伏惑者。为异凡夫。若惑多不能自利。何况利他。故勤伏惑。摄惑者。为异二乘。若无惑人一向涅槃。则不能成熟佛法教化众生。是故菩萨勤摄留惑。修智者。为异凡夫。若无智人。则被染污入于生死。故勤修智。伏智者。为异二乘。若修偏智。则舍生死不能自利利他。故起正勤伏二乘智。是名正勤差别功用也。四由观众生事灭除生死者。若菩萨但观自利灭除生死。则同二乘。若菩萨但观众生不灭除生死。则同世间凡夫父母等。若翻此两行。则通能自他俱利。是名观众生事也。五为求无比无上智。无比者谓如来智。此智非有为以真如为体故。非无为以知见为体故。
释曰。非无为知见为体故者。异于小乘教佛入涅槃后无复知见无所为作也。无上智者。于信比证至四智中最究竟故。故菩萨方便异于二乘。此五方便即有五意。第一方便真谛为体。第二方便俗谛为体。此二并据境能生智取。能生之境为方便体也。第三方便正行为体。第四方便共利为体。第五方便依止为体。虽有五意亦不出四义。前两是方便缘缘。次一是正方便。第四是方便果。由此方便得自他两利故。第五是方便依止。亦名为因因。依此智方便得成故。依止无二智者。在因位中于生死涅槃二处无碍。何以故。由爱众生不爱生死故。在果位中入涅槃有更起心。如小乘说佛入无心定还更起心也。此智于因果两位。无著不著。无在不在无著不著者。异凡夫二乘故。不著生死涅槃。无在不在者。据于果地。二乘所在有余无余涅槃涅槃故不在有更起心故非不在是故应知佛智无等。何以故。余人智者或著生死或著涅槃。佛则不尔。此智能利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能成就自利利他故。余人智者或但自利或不两利。以是义故。佛智不可思惟。二处不著故。为利益自他功能。为解脱涅槃不般涅槃故三无性品。究竟。
三无性论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