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下
3个月前 作者: 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
法界缘起章 圆音章 法身章 十世章 玄义章(七科已上并未入疏)
法界缘起章
夫法界缘起为碍容持。如帝网该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名。略以四门指陈其要。一缘起相由门。二法性融通门。三缘性双显门。四理事分无门。初缘起相由门者。于中曲有三门。一诸缘互异门。即异体也。二诸缘互应门。即同体也。三应异无碍门。即双辨同异也。此三门中各有三义。一互相依持力无力义。由此得相入也。二互相形夺体无体义。由此得相即也。三体用双融有无义。由此即入同时自在也。初缘起互异门者。谓于无尽大缘起中。诸缘相望体用各别。不相参杂故云异也。依持义者。一能持多。一有力是故能摄多。多依一故多无力。是故潜入一。此即无有不容多之一。以无不能持故。无有不入一之多。以无不能依一。如多依一持既尔。一依多持亦然。是故亦无不摄一之多。亦无不入多之一。是故由一望多有持有依全力无力故。能摄能入无有障碍。多望于一有依有持无力全力故。能入能摄。亦无有障碍。俱存双泯二句无碍。亦准思之。相入义竟。二诸缘相夺体无体者。多缘无性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体能摄多。由多无性潜同一。故无不多之一。亦无不一之多。一无性为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亦尔。是故一望于多。有有体无体故。能摄他同己。废己同他。无有障碍。多望于一有无体有体。亦能废己同他摄他同己。亦无障碍。亦同他己亦同己他。非同他己非同己他。二句无碍圆融自在。思之可见。相即义竟。三体用双融有无门者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即唯用而无体。但有相入无相即故。二以。用无不体故全用归体。唯体而无用。但有相即无相入也。三归体之用不碍其用。全用之体不失其体。是故体用不碍双存。即亦入亦即。无有障碍镕融自在。四全用之体体泯。全体之用用亡。是则体用交彻形夺两非。即入同源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应可去情如理思。摄缘起异体门竟。
二诸缘互应门者。谓众缘之中以于一缘应多缘故。各与彼多全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个一。然此多一虽由本一。应多缘故有此多一。然与本一体无差别。是故名为同体门也。依持容入者。谓此本一有力能持彼多个一。故本一中容彼多一。多一无力依本一故。是故多一入本一中。是即无不容多一之本一。亦无不入本一之多一。如本一有力为持。多一无力为依。容入既尔。多一有力为持。本一无力为依。容入亦尔。是即无不容本一之多一。无不入多一之本一。是即由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有力无力故。能容能入无有障碍。多一望本一。有依有持无力有力故。能入能容亦无障碍。俱存双泯二句无碍。亦准思之。同体门中容入义竟。二互相形夺体无体者。谓多一无性。为本一成多一。举体即是本一。是则本一为有体能摄多一。多一无体融同本一故。无不摄多一之本一。亦无不即本一之多一。如本一有体多一无体。摄即既尔。多一有体本一无体。摄即亦然。是故亦无不摄本一之多一。亦无不即多一之本一。是即本一望多一。有有体无体故。能摄他同己废己同他无。有障碍。多一望本一。亦体无体摄即可知。亦摄不摄亦即无即。非摄不摄非即不即二句无碍。思之可见。同体门中相即义竟。三体用俱融即入无碍者。亦六句无碍。准前思之可见。同体门竟三应异无碍双辨同体异体门者。以此二门。同一缘起不相离故。若无异体则诸缘杂乱。非缘起故。若无同体缘不相资。亦非缘起故。要由不杂方有相资。是故若非同体无异体故。若非异体无同体故。是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举体全异具入即俱。二或全体是同亦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全摄故。三或俱。以同异无碍双现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夺俱尽故双非也。余入即等准思知之。上来第一缘起相由门竟(余未作)。
圆音章
圆音义略作四门分别。一举义。二决择。三会违。四辨释。初中有二。一谓如来能以一音。演说一切差别之法。所谓贪欲多者。即闻如来说不净观。如是等乃至一切故名圆音。是故华严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二谓如来一音。能同一切差别言音。谓诸众生各闻如来唯己语故。华严经</a>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
第二决择者。或有说言。如来于一语业之中。演出一切众生言音。是故令彼众生各闻己语。非谓如来唯发一音。但以语业同故名曰一音。所发多故名曰圆音。或有说言。如来唯发一梵言音。名为一音。能为众生作增上缘。令其所作感解不同。故名圆音。非谓如来有若干音。或有说言。如来唯一寂灭解脱离相言音。名为一音。而诸众生机感力故。自闻如来种种言音。故名圆音。非谓如来音有一有多。问此上三说何得何失。答若别偏取。三俱有失。何者。初说但多无一音故。次唯一语无多音故。后唯无惟非音义故。如实义者。三说合为一圆音义。何者。若彼多音不即一音。此但多音非是圆义。以彼多音即一音故。镕融无碍名作圆音。若彼一音不即一切。但是一音非是梵音。以彼一音即多音故。融通无碍名一梵音。若此等音。不即无性同真际者。是所执故非如来音。以彼音等离作故。无性故如响故。所以法螺恒震妙音常寂故也。
第三会违者。如婆沙论中七十九卷说。世尊有时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谛。二王领解二不能解。世尊怜愍故饶益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说四谛。二天王中一解一不解。世尊怜愍。复一一种蔑戾车语说四圣谛时。四天王皆得领解。问若以一音异类解。后二天王何不同解。答彼论释云。彼四天王意乐不同。为满彼意故佛异说。复次世尊欲显于诸言音皆能善解。断彼疑故。复次有所化者。依佛不变形言而得受化。又所化者依佛转变形言而得受化。依佛不变形言而受化者。若转变形言而为说法。彼不能解。如说佛在摩竭陀国。为度池坚步行十二由旬。七万众生皆得见谛云云。依佛转变形言而受化者。若不变形言而为说法。彼不能解。是故世尊作三种语为四王说法。准上三释义理可通。并由众生宜闻有异。故不相违。
第四辨释者有二。一明分齐。二显利益。初中佛一言音普遍一切。谓一切处一切时一切法等。根熟之者无远不闻。根未熟者近而不闻。言遍一切处者。如智论目连寻声极远如近故。二遍一切时谓此圆音尽未来际。未曾休息。三遍一切法。无有一法非圆音所宣说者。四遍一切众生。谓此圆音无有根器而不开觉。若尔何故。鹙子在座如聋不闻。释非谓圆音能至所闻。亦能至此不闻之处。故名遍至。问此若普遍。何成语音屈曲诠表。设尔何失。二俱有过。何者。此若等遍失音曲故。如其存屈曲非等遍故。今释若由等遍失其音曲。是圆非音。若由屈曲乖其等遍。是音非圆。今则不坏曲而等遍。不动遍而差韵是谓如来圆音。非是心识思量境界。二利益者。若依小乘如来言音未必一切皆有利益。如佛问阿难天雨等。非是法轮音声所摄。若大乘等中。如来所发世俗言音。无不皆成大利益故。如佛入城唱乞食声。令城同闻俱获利益故。经云。诸佛音声语言威仪进止无非佛事。
法身章
法身义四门分别。初释名</a>者。法是轨持义。身是依止义。则法为身。亦名自性身。二体性者略有十种。一依佛地论。唯以所照真如清净法界为性。余四智等并属。报化。二或唯约智。如无性摄论。以无垢无挂碍智为法身故。谓离二障。诸德释云。此据摄境从心名为法身。匪为法身是智非理。今释一切诸法尚即真如。况此真智而不如耶。既即是如何待摄境。三亦智亦境。如梁摄论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为法身。四境智双泯。经云。如来法身非心非境。五此上四句合为一无碍法身。随说皆得六。此上总别五句相融形夺泯兹五说。通然无寄以为法身。此上单就境智辨。七通摄五分。及悲愿等法行功德。无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证理故。融摄无碍如前智说。八通收报化色相功德。无不皆是此法身收故。摄论中三十二相等。皆入法身摄有三义。一相即如故归理法身。二智所现故属智法身。三当相并是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九通摄一切三世间故。众生及器无非佛故。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三身等并在此中。智正觉摄故。十总前九为一总句。是谓如来无碍自在法身之义。三出因者有四。一者了因。照现本有真如法故。二者生因。生成修起胜功德故。三者生了无碍因。生了相即二果不殊故。四者总此胜德为所依因。印机现用为所成果。四业用者亦有四。一此理法身。与诸观智为所开觉。经云。法身说法授与义故。二依此以起报化利生胜业用故。三或作树等密摄化故。四遍诸尘道毛端等处。重重自在无碍业用也。
十世章
十世义作二门。一建立者。如过去世中法未谢之时。名过去现在。更望过去名彼过去为过去过去。望今现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为过去未来。此一具三世俱在过去。又彼谢已现在法起。未谢之时名现在现在。望彼过去已灭无。故名彼以为现在过去。望于未来是未有。故名现在未来。此三一具俱在现在。又彼法谢已未来法起。未谢之时名未来现在。望彼现在已谢无。故名未来过去。更望未来亦未有故。名未来未来。此三一具俱在未来。此九中各三。现在是有六过未俱无。问若于过未各立三世。如是过未既各无边。此三世亦无边。何但三重而说九耶。答设于过未更欲立者。不异前门故唯有九。又此九世总为一念。而九世历然。如是总别合论为十世也。第二相摄者有二门。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义故。一缘起相由义。二法性融通义。初缘起相由者。且如过去现在法。未谢之时自是现在。以现在现在望之。乃是现在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去。所望异故不相违。又现在现在法。自是现在以未谢故。以过去现在望之。乃是过去之未来。又以未来现在望之。复是未来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未。又未来现在法。亦现在亦未来。准之可见。又此九中。三世现在必不俱起。六世过未亦不俱。一现在。二过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随其所应有隐有现。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现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谢此不有故。又由过去现在有故。令过去过去无也。以若不此有彼无谢故。又由过去现在有。令过去未来无也。以由彼未谢令此未有故。又由此过去未来无故。令彼过去现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谢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谢故也。又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未来无也。谓若彼不无此现不成有。现不成有此未来不成无。是故此无展转由彼无也。又由过去未来无故。令过去过去无也。反上思之。如过去三世有此六义相。由现在未来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显现相由亦有六义。谓由过去现在有。方令现在现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无法可谢。至此现有。又由现在现在有故。方知过去现在是有。以若比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无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谢无。不谢之有非缘起有。故不成有也。现在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准上思之。过去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谓若过去现在不有。即未来现在有不成故。反此亦准知。问俱者可相由。不俱者云何得相由。答俱者现相由。不俱者密相由。亦是展转相由。以若无此不俱俱不成故。是故此九世总为五位。有此十门。一如过去过去。唯一谢灭但是过去。现在家之过去故。二如过去现在有二门。谓是过去位中自现在故。以现在望之是过去故。是故此法亦现在亦过去。以所望异故不相碍也。三如过去未来有三门。一以过去现在望之。此未有故是过去家未来。二以现在缘现起犹未谢故。是现在现在。三以未来现在望之此已谢故是未来过去。是故此现在现在。亦现在亦过未。四未来现在亦二门。五未来未来唯一门。并准可知。上来次第相由有斯九门。第十超间相由。谓若无初一则无后一等。是故如次及超间无碍相由故。依是道理。令诸门相入相即。如经云。过去一切劫安置未来。今未来一切劫回置过去世。斯之谓也。凡论相由之义有二门。一约力用。谓若无此彼不成。仍此非彼故。以力用相收故得说入。然体不杂故不相是也。二约体性。谓若无此彼全不成。故此即彼也。是故约体说为相即。释此二门如别说。是故不失本位不无即入也。思之可见。经云。无量无数劫能作一念顷等。是此义也。
第二约法性融通门者。然此九世时无别体。唯依缘起法上假立。此缘起法复无自性。依真而立。是故缘起理事融通无碍。有其四重。一泯相俱尽。二相与两存。三相随互摄。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从末唯事而无理。以末归本反上可知。经云。非劫入劫。劫入非劫。是此义也。二中全事之理非事。全理之事非理。故俱存而不杂也。经中诸劫相即而不坏本劫者。是此义也。三中由随事之理故。全一事能容一切也。由随理之事故。一切事随理入一中也。反上即是一入一切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全一即一切也。由即事之理故。全一切即一也。是故唯理无可即入。唯事不可即入要理事相从相即故。是故有即有入。时劫依此无碍法故。还同此法自在即入余义思之可解。
玄义章
缘起无碍一。染净缘起二。拣理异情三。药病对治四。理事分无五。因因果果六。二谛无碍七。真妄心境八。能化所化九。入道方便十。
缘起无碍门第一
问缘起诸法会融无碍如何可见。答今释此义作二门。一开义融通。二句数决择。初中开有三重四句。一空不空门。谓一切皆空无有毫末相。以缘起无性故。虚相尽故。或一切不空。以空为诸法故。以非情谓之无故。不异色等故。或二义无碍。或两门俱泯。并可准思。二相在不在门。谓或一切入一中。由一无性以法性为一。又一切法既即法性。是故一切同在一中。而不相是也。或不在。一谓由无性一多绝。故不坏其有互不杂故。虽恒涉入住自位故。或俱。谓微细相入恒在外故。万里迢然恒相在故。相在不在是一事故。无障碍故。或俱非。谓入出融故。绝二相故无在不在。仍有此法难名目也。如一切入一具斯四句。一入一切亦准思之。三相是不是门。或一切即是一。此有二门。一约性。谓如经云。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诸法即贪欲。知是即成佛。此经意。以贪欲即无性故不可坏。诸法即贪欲者。即贪欲之无性理也。若不尔者。岂贪是一切法体耶。是故当知。举贪名而取贪实。二约事。此中二。一始。二终。始谓法界无别有。即以诸法即法界为法界。一法无别有。即以法界即一法为一法。是故一切法即是一法也。二终者。既全以法界即一法为一法故。是故此一即是一切。一切法即是一也。问若就理性既一多俱绝。则无可即。若约事相人法相乖。故云何即。若约事有即。即坏其事即乖于俗。若约理有即。即乖于真。若举事而取理。即不异前门。更何可辨。答只由此二义故。得相即也。何者。若事而非理不可即。若理而非事无可即。今由理事不二而二。谓即事之理方为真理故。全事相即而真理湛然。即理之事方为幻事故。恒相即而万像纷然。良由理事相是而不一。故全一多互即而不杂也。去情思之。或若向像执言求解终日难见。或一切不是一。谓全体相是而不杂故。不坏本法故。其犹色即空而不坏色等准之。或俱。由前二义无碍具故。或俱非。由前二义互形夺故。绝二相故。无是不是仍有此法也。如一切即一有此四句。一即一切四句准思。此上三重融成一际。圆明具德无碍自在。是谓法界缘起门。思之知耳。二句数决择者亦三重。先约一多相即不相即。总有四四句。一由一即多故名一。二一即多故非一。三一即多故亦一亦非一。四一即多故。非一非不一。多即一准之。第二由一不即多故名一。二由一不即多故非一。三一不即多故亦一亦不一。四一即多故非一非不一。多不即一准之。第三由一不即多故名一。二由一即多故非一。三由亦即亦不即故。亦一亦不一。四由非即非不即故。非一非不一。多即一准之。第四由一即多故名一。二由一不多故非一。三由俱故。俱四由不俱故。不俱多一亦准之。是故此上顺有十六句。逆亦十六。总三十二句也。二约相在不在。亦三十二句。三约空不空亦三十二句。是故合有九十六句。又若三重相融有三重四句。一或唯空不空。或唯即不即。或俱或不俱。二或唯在不在。或唯空不空。或唯不俱等。三或唯即不即。或唯在不在等四句准之。是故三四为十二句。帖前九十六。总为一百八句法门也。
染净缘起门第二
问众生杂染及三宝清净。为俱是妄为亦非妄。答此二各有四句。谓众生是妄。以横计有故。众生非妄成法器故。此二约用。众生是妄由上二句故。众生非妄以妄即空故。真如性满故。三宝是妄妄情取有故。经云。众生强分别作佛度众生。经云。若解真实者。无佛无菩提等。二三宝非妄以能治妄故。经云。佛菩提智之所能断故。三三宝是妄。由治妄故立也。无妄即无真故。论云。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也。四三宝非妄由全体是真故。恒一相故。经云。三宝同一味故也。
拣理异情门第三
问真空</a>与断空何别。答略有四别。一约境。谓真空不异色等名法理空也。断空在色等外。及灭色方为空。名为断灭空也。二约心。谓真空圣智所得。比证等不同也。断空情谓所得世人所知也。三约德用。谓观达真空必伏灭烦恼。令成王行</a>入位得果。若缘念断空成断灭见。增长邪趣入外道位。颠坠恶趣。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不起空见如芥子。论云。若复见于空诸佛所不化等。又真空即色故。不可断空取。是故真空不思议也。断空不尔。反上知之。四约对辨异者。问色等既即是真空。断空何独不真耶。答若断空亦即空而实无差别。但为滥取空名。是故拣之耳。略作四句。一色与断空不相即。以俱是所执故。如见人畜等。二断空即空与色即空。二空不别。以无二相故。三色真空与断空不相即。以情理异故。又断空空与色不相即。亦情理别故。四即空之色与即真之断得相。即以从诠说理故。就法融通故。如此二门具斯四句。余一切法相望皆亦如是准思。故经云。诸法即贪者。以即空之诸法。还即彼即空之贪耳。问如贪法既即空。嗔等亦即空。未知嗔等空为即是贪空。为犹在贪外。答全是内而外宛然。全是外而内亦尔。以圆融故。无限分故。无障碍故。问为如堂内空与房内空。此二空无分限故。一味同故云堂空即房空。而实堂内空不是房中摄。为如此不。答不也。此是世法非可同彼。若如彼言。房空不移而全在堂内。堂中亦尔。非是彼此相通故说无二。但以彼空元来</a>是此空故名无二也。既非世法难申说也。会意思之。或客可见耳。
药病对治门第四
问对病兴治分齐有几。修行之要故请示之。答病有二种。一粗谓巧伪修行。二细谓执见不破。前中亦二。一内实破戒而外现威仪等。二假全不破为他知故求名利故。狡滑故伺狎故。不直故护短故。第二细中亦二。一虽具直心而执我修行。二虽不执有人而计有法。实见不破故。对治之药亦有二种。一粗亦二。谓于诸过非而不覆藏。深愧忏悔。二于所修行不杂巧伪。皆质直柔软。作下下意不显己德。第二细中亦二。一诸修行时知无我人。不计疲苦。二观察诸法等不二。一相无相入理究竟。二通说者。但深观诸法平等之时。于上诸病无不治尽。此是大乘修行法门。依佛藏经</a>义说。
理事分无门第五
问如此理事。为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耶。为不耶。答此中理事各有四句。且理一无分限。以遍一切故。二非无分限。以一法中无不具足故三具。分无分一味。以全体在一法。而一切处恒满故。如观一尘中。见一切处法界。四俱非。分无分以自体绝待故。圆融故。二义一相非二门故。事中一有分。以随自事相有分齐故。二无分以全体即理故。大品云。色前际不可得。后际亦不可得。此即无分也三俱。以前二义无碍具故。具此二义方是一事故。四俱非。以二义融故平等故。二相绝故。由上诸义。是故理性不唯无分故。在一切法处。而全体一内不唯分故。常在一中全在一外。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处恒在他方处。不唯无分故遍一切。而不移本位。又由理不唯无分故。不在一事外不唯分故。不在一事内事不唯分故。常在此处而无在也。不唯无分故。常在他处而无在也。是故无在不在。而在此在彼无障碍也。
因因果果门第六
师子吼品云。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通法已去)。果者阿耨菩提。果果者无上大般涅槃。后四句者。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缘所生之法(此中具智慧及菩提二句)。非因非果名为佛性(中道正性谓法身理也。开第三句即为五种佛性也)。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是前因性)。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是曰因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非因非果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无(果与果果二性)。十二因缘名佛性者。且如无明是佛性有二义。一当体净故是法身性。二是能知名义成反流。故名报身性。余支准此。又初四句中。初者谓染净缘起门。二内熏发心。三始觉圆四本觉现。又初随染隐体。二微起净用。三染尽净圆。四还源显实。又初与第四俱是理性。但染净异。中间二俱是行性但因果异。又初染而非净。第二净而非染。第三亦染亦净。第四非染非净。又初是自性住。二是引出。三四是至得果。又初二因。后二果。又转初为四转二为三。又依初起二。以二成三。以三证初冥合不二。是故四义唯一心转。若离无明此四相皆尽也。
二谛无碍门第七
二谛无碍有二门说。一约喻。二就法。喻者。且如幻兔依巾有二门。一兔二巾。兔亦二义。一相差别义。二体空义。巾亦二义。一住自位义。二举体成兔义。此巾与兔非一非异。且非异有四句。一以巾上成兔义。及兔上相差别义。合为一际故为不异。此是以本随末。就末明不异。二以巾上住自位义。及兔上体空义。合为一际故为不异。此是以末归本就本明不异。三以摄末所归之本。与摄本所从之末。此二双融无碍俱存故为不异。此是本末双存无碍不异。四以所摄归本之末。亦与所摄随末之本。此一俱泯故为不异。此是本末双泯平等不异。第二非一义者亦有四句。一以巾上住自位义。与兔上相差别。此二相违故为非 此是相背非一 巾上成兔义兔上体空义。此二相害故为非一。三以彼相背与此相害。此二位异故为非一。谓背即各相背舍相去悬远也。相害即与敌对亲相餐害。是故近远非一也。四以极相害泯而不泯。由极相匪存而不存。此不泯不存义为非一。此是成坏非一。又此四非一与上四不异而亦非一。以义不杂故。又上四不异与此四不一。而亦不异理遍通故。是故若以不异门取。诸门极相和会。若以非一门取。诸义极相违诤。极违而极和者。是无障碍法也。第二就法说者。巾喻真如如来藏。兔喻众生生死等。非一非异亦有十门。准喻思之可知。又兔即生即死而无碍。巾即隐即显而无碍。此生死隐显逆顺交络。诸门镕融并准前思摄可解。二显义者有四门。一开合。二一异。三相是。四相在。初开合者。先开后合。开者俗谛缘起中有四义。一诸缘有力义。二无力义。三无自性义。四事成义。真谛中亦有四义。一空义。二不空义。三依持义。四尽事义。合者三门。一合俗。二合真。三合二。初者有三。一约用。谓有力无力无二故。二约体。谓性无性无二故。三无碍。谓体用无二唯一俗谛。合真者亦三。一约用。谓依持成俗即是夺俗全尽无二故。二约体空不空无二故。三无碍。谓体用无二故。三合二者有四门一约起用门。谓真中依持义。与俗中有力义无二故。二约泯相门。谓真中尽俗。与俗中无力无二故。三约显实门。谓真中不空义。与俗中无性义无二故。四成事门。谓真中空义。与俗。中存事义无二故。开合门竟。理事即不即门者。此中理事相即不相即。无碍融通各有四句。初不即中四句者。一二事不相即。以缘相事碍故。二二事之理不相即。以无二故。三理事不相即。以理静非动故。四事理不相即。以事动非静故。二相即中四句者。一事即理。以缘起无性故。二理即事。以理随缘事得立故。三二事之理相即。以约诠会实故。四二事相即。以即理之事无别事。是故事如理而无碍。
真妄心境门第八
真妄心境通有四句。一约情有心境。境谓空有相违。以存二相故。心谓二见不坏是妄情故。或境上有空同性。以俱是所执故。心上亦同。俱是妄见故。二约法亦有心境。境谓空有不二。以俱融故。心谓绝二见。以见无二故。或境上空有相违。以全形夺故。心上亦二。谓随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故。三以情就法说。谓境即有无俱情有。有无俱理无无二为一性。或亦相违以全夺故。心谓妄取情中有。以是执心故。或亦比知其理无以分有观心故。四以法就情说。境即有无俱理有。有无俱情无无二为一性。或亦相违。以全夺故。心谓见理有以智故。见情无以悲故。或见无二心是一心故。此上四门中。约境各有四句。心上各四句。总有三十二句。准思之。
能化所化融作十门第九
诸佛众生缘起融通总有十门。一分位门。佛有二义。一法身平等。二报化差别。此二是能化佛门。众生亦二义。一所依如来藏。二能依妄染。此二是所化众生门。二理事门。以佛法身与众生如来藏。无二性故。为理法门也。以佛报化与众生妄染以相由是故。是事法门也。三以法身不异如来藏。报化依染器而现。是故总是众生门也。四以如来藏不异法身。妄染是报化所翻。是故总是佛门也。五以事虚无体故。理性不改故。唯一理门。六以理随缘故。事无不存故。唯一事门。七以报化外摄妄染内摄理性。唯报化门。八以妄染能现报化复内摄真理故。唯妄染门。九此上诸义无碍现前是俱存门。十此上诸义容融平等。是俱泯门。此十门应以六相准之。
入道方便门第十
作入道缘起要有三义。一识病。二拣境。三定智。初中有二。一粗谓求名利等。二细存见趣理等。二拣境中二。一对境。谓情谓之境在边等。二真境有二。一三乘境。谓空有不二融通等。二一乘境。谓共尽缘起具德圆融等。三定智中亦二。一解谓能生正解。仍解知解行别者是也。二行谓不如所解。以解不能至故。无分别心行顺法妄情等。又此行依解成。亦行现前其解必绝。又约境。以三空乱意拣之。约行以无分别智互相拣之。其义即见。又入道方便略作四门。一忏除宿障门。二发菩提心门。三受菩萨戒门。四造修胜行门。造修胜行有二途。一始二终。初中有三门。一舍缘门。二随缘门。三成行门。初中有六重。一舍作恶业。二舍亲眷属。若出家舍门徒及生缘眷属。三舍名闻利养。四舍身命。五舍心念。六舍。此舍令绝能所无寄故。二随缘门者。有四重。一还随前六事而守心不染。二凡于一切堪情下至微少堪处。皆应觉知不受勿有少染。三于一切违境。乃至断命等怨。皆应守心欢喜忍受。四凡所作行远离巧伪虚诈。乃至一念亦不令有。三成行门者。一起六波罗蜜行(一一云云)。二四无量行(一一云云)。三十大愿行(一一云云)。愿行有二。一诸未起行策令起。二已起行持令不退。皆由愿力即通法行也。二终者亦三门。初舍门者。即止行也。观诸法平等一相。诸缘皆绝云云。二随缘门者即观行也。还就事中起大悲大愿等行云云。三成行门者。即止观俱行双融无碍。成无住行。真俗境不殊悲智心不别。又此境而不别也。又明菩萨住不住行。说有二门。一开二合。开中亦二。初不住。后明住不住亦二。一不住生死。二不住涅槃。初中亦二。一由见生死过患故不可住。二生死见本空故无可住。二不住涅槃亦二。一见涅槃本自有。故不待住。二由不异生死故不住。又智理无别故。能所绝故无能住也。二明住亦二。初住生死者亦二。一由见过患起大悲故。住为除缠故也。二见空故住不怖故也又二。一见过生厌故住。二见空则涅槃住。此即常在生死恒住涅槃也。二住涅槃者亦二。一常证理故住。二常化众生故住。以所化众生即涅槃故。第二合中有四。初合生死涅槃以无二故。无偏住。故云无住。又即住此无二之处。故亦云住。二合住不住二行者。良由以不住为住住为不住。唯一无分别行。故无二也。三合行境二门者。以法界法门绝能所故。平等法性唯一味故。无境行之异也。四合前开与此合无二无别唯一无碍法门。是故不碍开而恒合。不坏合而恒开无二相故。且言说所不能至也。若更以句数分别。有四重四句。一唯不住生死即是。二唯不住涅槃亦是。三俱不住亦是。四俱非不住亦是。二唯住亦四句。返上思之。三唯住生死唯不住生死。俱不俱皆是可知。四唯住涅槃唯不住涅槃。俱不俱亦唯之。此上十六门门皆全得。
得一即不假余。余门仍不坏。是故无障无碍。多即多一即一。随智取舍思之。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