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原人论合解卷下

3个月前 作者: 圭峰宗密
    华严原人论</a>合解卷下


    唐圭峰兰若沙门 宗密 论


    元长安开元寺沙门 圆觉 解


    明 寨云居士 杨嘉祚 删合


    清 东甫居士 钱伊庵 真益居士 陈熙愿 仝校


    清 六不居士 顾莲善 重刊


    二小乘教者。


    乘以运载为义。谓依因缘教。悟生空理。修自利行。取灰断果。运载众生。出於三界。故名曰乘。不求大果。阙於利他。故名曰小。


    说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


    初显彼教宗因缘也。形骸之色。拣外四大。思虑之心。即意识也。此之色心。即缘生果也。欲明生灭之相。先出生灭之由。由於因缘力故。以内六识为所熏。三毒为能熏。起惑造业。为能招因缘。此之身心。既是有为之法。故有四相迁流。前前念灭。后后念生。后后续於前前。不断绝故。如水涓涓。虽一流不断。而前流非后流。如灯焦炷。虽一焰不息。而前焰非后焰。身心生灭之相。亦复如是。虽前后不同。不妨相续。无始至今也。言无始者。拣於外宗有初始故。又但知今世故。


    身心假合。似一似常。


    明相依以立身心也。假合者。互相资待。如束芦故。谓身心为二。而不相离。故言似一。前后生灭而常相续。故曰似常。


    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贪名利以荣我)嗔(嗔违情境。恐侵害我)痴(非理计校)等三毒。


    凡愚不觉。无明覆故。执为我者。俱生我执也。宝此我者。分别我执也。因执起惑。由我执故。生烦恼障。烦恼障品。虽复有多。三毒胜故。贪者。染着为性。嗔者。憎恚为性。痴者。迷暗为性。言毒者。从喻得名。如毒蛇毒药。触必伤人。服必丧命。此三亦尔。能害众生法身慧命。故名曰毒。


    三毒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


    此言因惑起业也。击者。熏动义。即以三毒为能熏。意识为以熏。如风击静水。以成波浪也。发动身口造一切业者。即前十恶等业也。


    业成难逃。故受五道苦乐等身。(别业所感)三界胜劣等处(共业所感)。


    此言因业感报也。报有二。五道等身为正报。三界九地为依报。由造十恶。受三途等苦。由修戒善。受人天乐。三界胜劣者。如以欲界望色界则色界为胜。欲界为劣。以四王望忉利。则忉利为胜。四王为劣也(注云别业所感者。人人造受不同故。共业所感者。多人同造同感故)。


    於所受身。还执为我。还起贪等。造业受报。


    此明三道不断也。金刚疏序云。惑业袭习。报应纶轮。尘沙劫波。莫之遏绝。故经论呼人为数取趣。谓数数起惑造业受报故。中论</a>染染者品云。经说贪欲嗔恚愚痴。是世间根本。乃至云三毒因缘。起於三业。三业因缘。起於三界。是故有一切法。证此可知。


    身则生老病死。死而复生。界则成住坏空。空而复成。(从空劫初成世界者。颂曰空界大风起。傍广数无量。厚十六洛义。金刚不能坏。此名持界风。光音金藏云。布及三千界。雨如车轴下。风遏不听流。深十一洛义。始作金刚界。次第金藏云。注雨满其内。先成梵王界。乃至夜摩天。风鼓清水成。须弥七金等。滓浊为山地。四洲及泥犁咸海外轮围。方名器界立。时经一增减乃至二禅福尽。下生人间。初食地饼林藤。后粳米不销。大小便利。男女形别。分田立主。求臣佐。种种差别。经十九增减。兼前总二十增减。名为成劫。议曰。空界劫中。是道教指云虚无之道。然道体寂照灵通。不是虚无。老氏或迷之。或权设务绝人欲。故指空界为道。空界中大风。即彼混沌一气故。故彼云道生一也。金藏云者。气形之始。即太极也。雨下不流。阴气凝也阴阳相合。方能生成矣。梵王界须弥者。彼之天也。滓浊者地。即一生二矣。二禅福尽下生。即人也。即二生三。三才傋矣。地饼以下乃至种种。即三生万物。此当三皇已前。穴居野处未有火化等。但以其时无文字记载。故后人传闻不明。展转错谬。诸家着作。种种异说佛教又缘通明三千世界。不局大唐。故内外教文不全同也。住者。住劫。亦经二十增减。坏者。坏劫。亦二十增减前十九增减。坏有情。后一增减。坏器界。能坏是〔水〕水风三灾。空者。空劫。亦二十增减。中空无世界及诸有情也)。


    此别显果相也。五蕴初起曰生。蕴熟衰变曰老。四大增损为病。五蕴灭坏为死。身有四相。别业所感也。众缘办果曰成。暂有所依曰住。三灾变灭为坏。荡然无物曰空。界有四相。共业所感也。生死相续成坏相仍。循还无穷。法尔如是(注中别明世界成住坏空之状。先广叙成劫引俱舍颂。云空界者。前界坏劫之后。第二十空劫也。又此空界。即空轮也。梵语洛义。此云亿谓此风轮。厚十六亿。阿毗昙论云。世界空二十劫后。将成之时。乃有毗岚风鼓之。以为风轮。最居其下厚九亿六万由旬。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千由旬。虽数量小有不同。大抵皆同风轮居下也。风力大故。金刚不坏。金藏。云名。云色如金。注水无穷。故曰金藏。云升至光音天。降雨如轴。积彼风轮之上。结为水轮。水轮最上坚凝为金。如乳停膜。是为金轮。俱舍云。水轮厚八洛义。又因本经云。水聚厚六十万由旬。水上别有大风吹转此水於上成金。如熟乳上生膏。是名金轮。厚三洛义二万由旬。论中引颂十一洛义者通取水轮八洛义。及金轮三洛义。故成十一也。此意明金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空轮最在下。金轮最在上。三轮既成。雨自空飞注金轮上。昼夜不息。犹如河泻。无数。千年。水厚二亿四万由旬。广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回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由旬。风吹此水。清者上升。自上至下。次第先成色界梵王天及欲界空居四天。次成须弥七金等山。而忉利天居。须弥之顶。四王天居须弥之半。七金者。一踰健陀罗山。二伊沙驮罗山。三竭地洛迦山。四苏达梨舍那山。五頞湿缚羯拏山。六毗那怛迦山。七尼民达罗山。七山皆金所成。故曰七金。须弥居中。七金绕之。此在清浊之间也。最滓浊稠泥之属。结为后土诸山。及平地。乃有四洲。及泥犁咸海。外轮围。方名器界立也。四洲。一名东胜身。二名南赡部。三名西牛贺。四名北俱卢。此四居须弥四畔咸海之中。盖汀渚之谓。故曰四洲。泥犁。即地狱名也。咸海者。即四洲所依之海。其水味咸。不同七金山间香海也。外轮围者。即铁围山。又在咸海外。皆同滓浊所成也以上总明器界成立之相。一大化佛所王一三千界。同时成立也。时经一增减者。谓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百年减一岁。减至人十岁时。名曰减劫。复从十岁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名曰增劫。器界成立经尔许时。光音天人受天福尽。当堕人中。此时下生。身有光明。飞行自在。喜乐为食。意生化身。是时大海乍增乍减。开川原路。水所减处有地肥出。如细蜂蜜。香色美味。复生地皮。亦名地饼。地味尽已。复生林藤。人皆食之。因贪食故。遂失神通。光明亦减。世间黑暗。菩萨慈悲。现行日月星辰照曜。起世经</a>云。宝意菩萨。作日天子。宝吉祥菩萨。作月天子宝光菩萨。作星宫天子。林藤灭已。复生秔稻。朝割暮生。由食米故。遂有便利。分男女形。爱欲滋彰。人文乃具。竞割稻谷。畜积自供。强弱相凌。无能制者。集众相议。立一智者。为土田主。众共给之。主不能独治。故求臣佐。及有种种差别。如宫室城郭舟车服用之类也。经十九增减。人理方全。总前二十增减。名为成劫。成已而住。住已而坏。坏已而空。亦各二十增减。总八十增减。为一大劫也。坏劫中前十九增减。坏有情。后一增减。坏器界。坏有情者。谓於一减劫末。人寿三十岁时。饥馑劫起。七年七月七日。由漫风起。吹其方所。令时节失度五谷不成。故致饥馑。人寿二十岁时。疾疫劫起。由恶鬼神。损害於人。七月七日而止。人寿十岁时。刀兵劫起。草木皆化刀仗。互相杀害。唯以刀仗而自庄严。七日七夜而止。当时世界。应无有情。坏器界者。初火灾起。坏及初禅。由七日轮起於空时。大地须弥皆发火焰。俱时洞然。以其热故。吸下水轮。水如酥油。一切皆尽。七度火灾之后。有水灾起。坏及二禅。七度水灾之后。有风灾起坏及三禅。此后遂成空劫。或曰空劫。时既空。谁复知其劫数耶。曰。以他界住劫较之。可知矣。注议曰。下。论主评也。意云。佛教说空劫次第有天地万物。而儒老亦以从虚无大道渐生天地人等。二。宗粗说似同究。实则异。盖佛教说空劫。对成住坏。一向是空。非真空</a>妙有之空也。道之为物。至妙虚通。不属空有。若以空为道。非真道也。老氏指空劫。为虚无。指虚无为道体。非迷而何。又儒宗纵说三才肇兴等事。不过但知四海九洲之内而已。不知有大千世界。佛教通明。三千界。如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天。梵释各一千。说名小千界。此小千千陪。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仁王等经论说。此阎浮提有十六大国。二千中国。十万小国。而此方震旦不在十六之数也。然三千大千。尚约小教。方之华藏。不啻毫末之於太空耳。岂儒宗所及耶)。


    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始无终。如汲井轮(道教只知今此世界未成时一度空劫。云虚无混沌一气等名为元始不知空界已前。早经千千万万遍成住坏空。终而复始。故知佛法中。小乘浅浅之教。已超外典深深之说)。


    (得四教相望。前前浅。后后深。此小乘教。乃浅中之浅也。若对人天。则亦次深。然不对彼以人天教未出三界故)。


    都由不了此身。本不是我。


    由不了非我。所以深着我见。起惑造业。生死轮回。


    不是我者。谓此身本因色心和合为相。


    此身云何本不是我。谓我无实体。本因色心和合成故。圆觉经</a>云。众生无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妄缘六尘影像者)为自心相。众生不了。妄计为我。离色心外。谁是我者。


    今推寻分析。色有地水火风之四。心有受(能领纳好恶之事)想(能取像者)行(能造作者。念念迁流)识(能了别者)之四。若皆是我。则成八我。


    问曰。色心和合。即是我身。那言不是。答曰。妄情执着则似有之。观智分析。则知本无。良以愚法声闻。不了即色明空。要须假想慧数。析法。方知是空。故云推寻分析也。色有等者。色以质碍为相。然色通形显。长短方圆等。谓之形色。青黄赤白等。谓之显色。地水火风。名为四大。此之四法。周遍一切有为法中。故名曰大。圆觉经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涶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分分之。色在何处。心有等者。前色蕴名色。此四蕴名心。蕴者。积聚为义。积聚多法。成一蕴故。受以领纳为相。别有三受。谓苦乐舍。或复有五。更如忧喜。想以想像为相。攀缘前境。追忆往事等。行以迁流为相。然有与心相应。不相应。异。且相应者。小乘心所四十六法。(比大乘欠五法。如下文中具列。)中除受想二法。余皆是也。不相应者。有十四种。谓一得。二非得。三众同分。四无想异熟。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异。十一灭。十二名。十三句。十四文。识以了别为义。小乘唯一意识。若皆云云。总结。谓色有四大。心有四蕴。分析成八。若皆是我。岂非八我耶。


    况地大中复有众多。谓三百六十段骨。一一各别。皮毛筋肉肝心。脾肾。各不相是。


    此析色无我。言地大以例余三也。三百六十段骨。犹是粗说。若从粗至细析者谓四支五根。渐渐分析。一切析作四分。四分析作十六分。析至极微。名邻虚尘。皮毛下。论约相显。易知。内外各举其四。各不相是一句。总前多法。既不相是。谁是我者。又前水火风大。应准例析之。水大易知。火风二大。虽各是同。依根说异。如呼吸奔走欠伸之类。亦各用别。然泛明色蕴。有十一法。谓五根。(眼耳鼻舌身也)五境。(色声香味触也)及无表色。今但说身。故不言境等也。


    诸心所等。亦各不同。见不是闻。喜不是怒。展转乃至八万尘劳。


    此析心以明无我也。心王所有差别业用。故曰。心所。然小乘心所。都有四十六法。总成六位。谓一徧大地法有十。所谓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胜解。十三摩地。此十遍一切心。故名徧大地。二大善地法有十。谓一信。二不放逸。三轻安。四舍。五惭。六愧。七无贪。八无嗔。九不害。十勤。此十唯属善性。故名大善地。三大烦恼有六。谓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昏沉。六掉举。此六依五六七识而起。唯是恶法。通见修断。故名大烦恼。四大不善有二。谓无惭。及无愧。此二无恶不造。故名大不善。五小烦恼有十。谓忿覆嫉悭恼害恨谄诳憍。此十但依第六识而起。唯修所断。故名小烦恼。六不定法有八。一悔。二眠。三寻。四伺。五贪。六嗔。七慢。八疑。此八通於善不善无记。故名不定。此上法数行。相广长。具如别释。但今论意。欲显此中。无实我故。若欲细辨。恐致亡羊。言见闻善怒者。见闻易知。喜怒即儒宗所谓七情。(喜怒忧惧爱恶欲)亦不离前心所法等。论中别举令俗易知。言八万尘劳者。即八万四千烦恼。略举大数云尔。谓依根本十惑。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七身见。八边见。九见取。十戒禁取。然一惑有力。复各成十。十惑成百。计分三品。上品重故。分上中下。即成三百。中下不分。但各成百。总为五百。於自五尘总起五百。於他五尘总起五百。名本一千。又於自他五尘一一别起五百。即成五千。依别迷四谛。苦集灭道各有五千。故成二万。并本一千。为二万一千。依贪嗔痴。及等分行。各二万一千。故成八万四千。取坌污义故。扰动义故。名曰尘劳。广如别释。


    既有此众多之物。不知定取何者为我。


    析色析心。既有众多。定取何者为我乎。


    若皆是我。我即百千。一身之中。多主纷乱。


    此约即蕴以明无我也。


    离此之外复无别法。


    此约离蕴以明无我也。


    翻覆推我。皆不可得。便悟此身但是众缘。似和合相。元无我人。为谁贪嗔。为谁杀盗施戒。(知苦谛也)遂不滞心於三界有漏善恶。(断集谛也)但修无我观智。(道谛)以断贪等。止息诸业。证得我空真如(灭谛)。


    推我不得而悟者。实智断证也。由前假观析法以为方便。观行成熟。实智发生。然小乘修行。不出四谛。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也。前云宝此我故。起贪嗔痴。今悟四大五蕴。多法聚集。似和合相。无实主宰名为我人。既知我人本空。何用贪嗔杀盗施戒乎。如设筵宴以待宾亲。严器械以御宼盗。无宾则杯盘安设。无盗则器械何施。(注云知苦谛者。苦以逼迫为义。谛以审实彰名。佛说苦。定是苦。故名曰实。如实知苦。即是审义苦谛之体。即五蕴身心。谓此身心。是众苦所依故。言众苦者。即三苦。四苦。五苦。八苦等。言三苦者。谓苦受苦苦。乐受坏苦。舍受行苦。言四苦者。谓生老病死。五苦者。前四苦上。加五阴盛苦。言八苦者。前五之上。加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三为八苦也)遂不滞心三界等者。谓不造三界业。言有漏者。从喻得名。如世漏室。不堪居止。漏器。不堪举用。然漏有四种。谓欲漏。有漏。无明漏。见漏。言有漏善恶者。谓依能造之心。同时王所与漏相应。所修善等。皆有漏摄。拣无漏善。非集谛也。恶业可知。(注云断集谛者集以增长生死为事。集谛之体。通业惑等)言但修无我观者。即人无我。其实有无常。苦空不净等观。及八正道等。今但以无我为门。摄无常等。反前执我。故偏说之(注云。道谛者。道以除患为功。正取生空智为体。即前无我等观。兼摄余行。为助伴也)言以断贪等者。文蹑前起。即以前道谛智为能断。贪等为所断。三界。九地。分别。俱生。烦恼障品。皆在等言之中。言止息诸业者。因惑起业。惑既不生。业自停寝。此断贪等。犹属道谛相蹑而起。证我空真如者。智有二用。一能断惑。二能证理。我空真如者。即五蕴等中无实主宰性一分生空理也。即小乘三种无为。一择灭无为二非择灭无为三虚空无为(注中言灭谛者。灭以累尽为灭。即惑苦皆亡。大患永灭)。


    乃至得阿罗汉果。灰身灭智。方断诸苦。


    乃至云者。中含诸位也。小乘断证位次。不出道前七贤。道后四果。言七贤者。一伍停心观。(谓初作五种观想。止息妄心也)一多贪众生。作不净观。(有五不净。一种子不净。二住处不净。三自体不净。四自相不净。五究竟不净也)二多瞋众生。作慈悲观。三多痴众生。作缘生观。四散乱众生。作数息观。五着我众生。作界分别观。二别相念观。(别别观察。身受心法)谓观身不净。(五种不净。如前所说)观受是苦。(苦受苦苦等。亦如前所说)观心无常(念念生灭)观法无我。(五蕴假合)四法次第。各别观察。故曰别相。三总相念观。(谓随身等。即具苦空无常无我。四观一时。故名总相念也)此上三位。名三资粮。四暖位。(如世钻火。暖相初生。火之前相。圣道将起。行相亦然。故尔)谓创观欲界四谛各有四相。共十六相。苦下四者。谓苦无常。空无我。集下四者。集因生缘。灭下四者。灭净妙离。道下四者。道如行出。上二界四谛合观。亦有十六。共三十二。此位之中。初起智观。五顶位。(可动法中。此最为胜。如人首顶。最极尊故)亦观於前二十二行。心渐成熟故。六忍位。(忍可谛理。故名曰忍)此忍分三。下忍位者。印可於前三十二行。中忍别作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如以无常观欲界苦。乃至以行观上界道。不用后出。名为一周。如是逆减。唯留无常。合有三十一周减行。以集等七行与谛境名同。故但云二十四周减行也。上忍唯一剎那。重观欲苦。七世第一位。(有漏道中最第一故)亦一剎那。重观欲苦一行。但智胜劣。与上忍异。(此上明道。前七贤也)言道后四果者。於中有四向四果。谓之八辈。初预流向。(言预入圣流故)修十六心。谓上下八谛。各有一忍一智。如缘欲界四谛。起苦法忍。苦法智。集灭道三例然。上界四谛。名苦类忍。(谓与欲界苦同类故)苦类智等。於中八忍。名无间道。八智名解脱道。前十五心。八无间七解脱。名预流向。第十六心。第八解脱。名预流果。此位有二行相。一正住果。未断修惑。皆属见道。二进修果。即属修道。断欲界修惑。六品。六无间。五解脱。名一来向。第六解脱。名一来果。(但有一度来欲界故)断后三品。三无间二解脱。名不还向。第三解脱。名不还果。(更不复来欲界生故)断上二界。七十二品(上二界有八地。每地九品。故有七十二品也)修惑。七十二无间七十一解脱。名阿罗汉向。(自此已前皆属修道)第七十二解脱。名阿罗汉果。证五分法身。名无学位。梵语阿罗汉。或阿罗诃。此云应。应有三义。一应已永害烦恼贼故。二应不受后有身故。三应受人天妙供养故。言灰身灭智者。肇公云。大患莫若於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形莫先於有智。故绝智以沦虚。智以形患。形以智劳。轮转修途。疲而不已。所以小乘得四果已。化火焚身。身智俱灭。入无为界。受寂灭乐。依三乘教。此处应列辟支佛一位。梵云辟支迦佛陀。此云独觉。或云缘觉。独觉者。出无佛世。观因缘法。无师自悟。故名独觉。若从佛所闻因缘法。作七十七智观十二有支。名曰缘觉。断三界惑分侵习气以根利故。超阿罗汉。得第五果。化火焚身。入无为界。名辟支佛。论不明者。与前声闻同观生空理。同断烦恼障。证灰断果。故不别说。


    处此宗中。以色心二法。及贪嗔痴为根身器界之本也。


    此结小乘宗也。大钞云。小乘计生死根本。虽有多义。略举其三。一计色心。如正理论说经部师计现在色心等法为染净因。意云。如大乘第八为所熏故。二者。三毒为因。义如大乘能熏故。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等。三者合取上二义。同大乘有能所熏。方流转故。若尔焉异大乘。以彼但六识为所熏。非第八故。纵说赖耶。但有名字。能熏又非七识。故全不同。


    过去未来。更无别法为本。


    此以现在例余二世。同以色心三毒为本。更无别法。


    今诘之曰。夫经生累世为身本者。自体须无间断。


    此以大乘义破之。言自体须无间断者。如大乘说第八识故。论云。恒转如瀑流。又摄论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既言无始时来。则知无间断矣。


    今五识阙缘不起。(根境等为缘)意识有时不行(闷绝。睡眠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


    五识阙缘不起者。谓大乘说眼识九缘生。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分别。七染净。八根本。九种子。耳识八缘生。前九中除明。鼻舌身三。各七缘生。谓前八中除空。(注中根即增上缘。境即所缘缘。略举此二。等余缘故。随阙一缘。即不得起)言意识者。即独头意识(注中举五位不行。闷绝睡眠二位。约下地说。无想二定。约上地说。谓无想定中。心想不生。此通外道所求之定。灭尽定者。前六七识一向不生故名灭尽。此定唯圣人得。二定次第。应先无想。言无想天者。即无想异熟。谓此天中。是第六识心心所等所不行处。此之五位。皆意识不行也)。


    无色界天。无此四大。如何持得此身。世世不绝。


    无色界四天。都无粗色。但有四蕴心心所故。得无色名。前五六识不起不行。即是无心。此即无色。彼计色心为本。今既皆无。将以何者持此身不绝乎。如大乘中。许有第八。持种之义则无此难。


    是知专此教者。亦未原身。


    此结小乘教未了义也。


    三大乘法相教者。


    具修二利。具证二空。运载至於菩提涅盘。究竟彼岸。拣异前小。故曰大乘。广说诸法。名法相教。


    说一切有情。无始已来。法尔有八种识。


    先总标法相所宗也。言一切者。通五性也。言无始法尔者。拣异外道八万劫等也。八种识者。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末那。此云意恒审思量。胜余识故)八阿赖耶识(阿赖〔那。〕此云藏。具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故)。


    於中第八阿赖耶识。是其根本。顿变根。身。器界。种子。转生七识。皆能变现自分所缘。都无实法。


    次别明法相本末也。第八识阿赖耶。言是根本者。此识执持三性名言种子。与七能变。所变为所依故。从因至果。相续不断故。别名曰心。梵语质多。集起为义。集诸种子。起现行故。缘种子根身器界三类为境。总有三位。一我爱执藏位。名义如前。二善恶业果位。梵云毗播迦。此云异熟。有三义故。得异熟名。一异时而熟。过去造业。今世受报。今世造业。来世受等。二变异而熟。果生因灭故。三异类而熟。因通善恶。果唯无记故。三相续执持位。梵语阿陀那。此翻执持。谓从凡位直至转依。执持凡圣故。虽果中转成圆镜。亦但转名不转体故。具此多义。故能为本。言顿变根身等者。释成为本之义。能变即自证分。所变即见相二分。故成唯识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又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言转生七识者。成唯识引楞伽云。辟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故知七识皆是赖耶转变所成。言皆能变现自分所缘者。谓七识各有见相二分。各从自证起故。言都无实法者。遮离识外实我法也。


    如何变耶。谓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第六七识。无明覆故。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重病心昏见异色人物也)梦(梦想所见可知)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梦时执为实有外物。寤来方知唯梦所变。


    外宗乍闻识变之义。未达其旨。故此具释识变之相也。谓众生无始六七二识。横计我法。种种分别。熏在藏识。而成种子。藏识生七识之时。七识各有能变所变。彼所变境。似实我法。六七不了。执似为真。所以不了者。由无明覆故。辟如匠者。塑鬼庙门。他日经过。由迷醉故。悞为实鬼。而生惊怖。不知元是己所造作。凡夫愚迷。执实我法。不知元是自所熏习。自识变现。亦复如是。不言余识者。前五第八。无此执故。缘此执为实我法者。谓六七识周遍计度。坚执为实。牢不可破。如患梦人能生妄见。所见根身器界。全是心变。离心无别根身器界。虽似外境相现。而实非外也。然梦时执实。寤始知非。以喻凡夫迷唯识而执实。诸圣了唯识而亡执也。


    我身亦尔。唯识所变。迷故执有我及诸境。由此起惑造业。生死无穷(广如前说)。


    合前喻。梦时执有也。梦中执於梦境为实有。故於梦中或悲或喜。受苦受乐。种种异相。迷唯识人。执有诸境。起惑造业。亦复如是(注云广如前说者。即指前人天小乘中。所说善恶因果等。大乘望之。皆识所变。前宗不了。谓为实有耳)。


    悟解此理。方知我身。唯识所变。识为身本。(不了之义如后所破)。


    合前喻。寤时知无也。唯识所变者。唯者。拣持义。拣离识外实有之法。持取识所变法。非全无也。又唯者。决定义。决定唯有能变识故。又唯者。显胜义。非无心所等。但识胜故。举王摄所。故但言识。识以了别为义。八皆了别故。广如彼论。识为身本一句。结成所本也。


    四大乘破。相教者。破前大小乘法相之执。密显后真性空寂之理(破相之谈。不唯诸部般若。徧在大乘经。前之三教。依次先后。此教随执即破。无定时节。故龙树</a>立二种般若。一共。二不共。共者。二乘同闻信解。破二乘法执故。不共者。唯菩萨解。密显佛性故天竺戒贤智光二论师。各立三时教。指此空教。或云在唯识法相之前。或云在后。今意取后)。


    此双举破大小乘法执。而下文但有破大乘法相之文。曾无小乘者以大乘既破。小岂复存。若别言者。与前不异。故不重说也。破执云者。佛於权教之中。就世俗谛。分别蕴处界等差别之法。欲显从缘假有。渐渐诱物。令知世出世间。诸法本空。悟无生理。众生不了。执为定实。故佛说空教。破彼诸法定相之执。名破相教。盖但除其病。非除药也。言密显等者。拣非明说。故云密显。真性空寂之理。即显性教中所诠。是即妙有之真空。非但空也。二宗空义要须审知(注中约教约时以显胜也。泛常多云。阿含四有。般若八空。今不但指般若名破相。余经亦有。如华严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法华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涅盘云。乳无酪性。石无金性。众生佛性。犹如虚空。迦毗罗城空。大涅盘空等。金光明空品之类。但诸经中。有破情处。皆属破相。良以此宗判教。不局部秩也。智论云。从得道夜。乃至涅盘。常说般若。故云无定时节。是知以空为第二时者。就一类说</a>。非尽理也。龙树立二种般若。共者为二乘。不共者为菩萨。然声闻有二。一者愚法声闻。一向不信大乘故。二者广慧声闻分达法空故。大品云。欲得声闻乘。当学般若波罗密等。肇公云。三乘同观性空而得道故。菩萨闻空。便知是即有之空。有遮表耳。故不着空见。不同二乘闻空。便厌有为。於严土利他。不生欣乐。但欲趣寂也。戒贤智光。约时立教有异。谓天竺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德。一名戒贤。二名智光。戒贤依深密等经。瑜迦等论。立三时教。以法相大乘为了义。谓佛初时说阿含等有教。第二时说般若等空教。第三时说深密等经。明唯识道理。不空不有。中道之教。智光依妙智等经。妙智。即大般若。或即文殊般若。中观等论。亦立三时教。以无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初时说有。第二时说不空不有唯识之教。以根犹劣。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第三时方就究竟而说缘生即空。平等一味真空之教。故云各立云云。言或云在唯识前者。戒贤义也。或云在后。智光义也。今约破相。意在显性。故取智光)。


    将欲破之。先诘之曰。所变之境既妄。能变之识岂真。


    正破法相教也。前渐破小乘缘生实有之执。故说依他似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犹存假名而接引之。今则实有之执既亡。假名一将何立。故破之耳。先总结彼宗意云。梦所见境。虽非实有。能见梦想。则不是无。故有力能变於境。今用无相宗心境俱空义诘之。意云。心境二法。相待以立。境既不有。心何独存。


    若言一有一无者。(此下却将彼喻破之)则梦想与所见物应异。


    由彼前来举於梦喻。成立境空心有义。彼谓梦境是无。梦想且有。今就彼喻以难之云。若如所立则心境成异。以一有一无故。


    异则梦不是物。物不是梦。寤来梦灭。其物应在。


    彼云。设如心境异者。有何过耶。故复难云异则心境相乖。何以故。以能梦非所梦故。既梦与物两不相是。即应梦觉物亦在也。如庄周梦</a>蝶。蝶若非梦。梦亦非蝶。庄周睡觉。蝶应尚在。以周与蝶二物异故。法中可知。此则反彼境空心有。成心空境有也。


    又物若非梦。应是真物。


    如庄周所梦之蝶。若非梦者。应是真蝶。若是真蝶。还成境有。乖唯识矣。问曰。此与前难何殊耶。答曰。前约有无。此约真假。前过尚轻。容假有故。此过尤重。真即实故。


    梦若非物。以何为相。


    如梦不是蝶。应离蝶外别有梦相。若别有者。其相若何。彼辞穷矣。


    故知梦时。则梦想梦物。似能见所见之殊。据理则同一虚妄。都无所有。诸识亦尔。


    圆觉钞云。所言梦者。但是寤人睡时本有识心。由昧略故。忽然妄现能见之想。及所梦身所见境界等相。即呼此。相而为梦也。於此虚妄一梦之上。似有内心外境之异。内心。即倒想。外境。即梦所见身。及所经由之地等。理实而言。心外无境。境外无心。所见之境。既脱体全空。能见想心。岂独是有。故曰。同一虚妄。都无所有。又梦所见境。分明似有。岂便有耶。若谓能执之想。寤来虽无。不妨未寤之时而是有者。所见之境。寤来虽无。不妨未寤亦应是有。若尔。即是心境俱有。何言唯识。是知众生本有性净真心。由不了故。遂有三细六粗等现。即呼此等云唯识也。於此妄识之上。似有内心外境之殊。其实境是识境。识是境识。佛於权教说唯识理者。良由未显性净真心。且含在第八识中。以接劣机。待其根熟。方显心境俱空。至终教了义。方显真心本觉也。


    以皆假托众缘。无自性故。


    由此八识托众缘生。谓亲因缘。(识种子是)增上缘。(所依根是)所缘缘。(境界)等无间缘。(谓前念引后念)八识皆具此四缘。别而言之。眠识九缘生等。既托诸缘。即无实自性也。


    故中观论</a>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起信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如此等文徧大乘教)。


    此引三文。以证破相之义。引中观偈意。初谓法若实有。则不假因缘。既假因缘。即无自性。故是定也。次谓法既因缘生。故即法即空。不同二乘析法空也。起信论意。谓一切我法。皆依八种妄识所变。有种种相。离识之外。无别我法。此约生灭门中。就世俗谛则有。若就真如门。能变之心。尚不可得。况所变境。心境两忘。离言绝相矣。经云下。金刚般若文也。因须菩提疑菩萨修离相行。云何感得三十二相等有相之果。故佛呵云。须菩提。汝以三十二相为真佛耶。凡所有相。从缘假有。如幻如化。皆是虚妄。若取相者。非见佛也。下文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恐须菩提见呵有相为妄。却执无相为真虽离有边。还落断见。故佛意云。若知诸相从缘本空。即不离幻相。便见真佛。非离相外。别有佛也。今但用初二句。以相虚妄。显破相义。其下二句。通显性实教意。故不引之。离一切相二句。意谓凡夫所执一切五尘色相等。皆情计妄有。若离情计。相本寂然。清净法身。於斯显矣。皆破相义。


    是知心境皆空。方是大乘实理。


    此结成破相正义也。前法相中。一有一空。非尽理故。


    若约此原身。身元是空。空即是本。


    结成所本。


    今复结此教曰。若心境皆无。知无者谁。


    由此教中。但约遮诠。说一切皆空。未显不空真实之性。故诘云。知无者谁。乃约显性教义。以难破相教义也。肇公云。若无圣人。谁与道游亦此意也。


    又若都无实法。依何现诸虚妄。


    实教中世出世法。皆依不空本觉心现。故起信云。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於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圆觉云。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等。皆显真心随缘成事。不但空寂而已。


    且现见世间虚妄之物。未有不依实法而能起者。如无湿性不变之水。何有虚妄假相之波。若无净相不变之镜何有种种虚假之影。


    引二喻。以明虚必依实也。


    又前说梦想梦境。诚如所言。然此虚妄之梦。必因睡眠之人。今既心境皆空。未审依何妄现。


    盖心境俱空之义。若对法相境空心有。则深有理若望实教。则缺妙有义。睡眠之人。喻所依实性也。但知梦想与梦境皆空。而不言睡人。则未尽理。


    故知此教。但破执情。亦未明显真灵之性。


    结言空宗未了义也。


    故法鼓经云。一切空经。是有余说。(有余者义未了也)大品经云。空是大乘之初门。


    引二文以证未了。佛意说空。但为破执。执为究竟。岂尽佛心。然空性二宗。若望法相。则显大同。若空性相望。则亦成异。大抵空约密意遮诠。性约显了直说。


    上之四教。展转相望。前浅后深。若且习之。自知未了。名之为浅。若执为了。即名为偏。故就习人云偏浅也。


    四教相望。有浅有深。若望显性。总名曰浅。浅深就教。偏圆约人。执则成偏。法非偏也。清凉大师云。圆机受教。无教不圆。偏机受教。圆亦偏矣。若但显执性。不融前教。未免亦偏。良以根有渐顿之殊。故教有深浅之异。若也博究圆解。方可会其渊源。如其受一非余。安得穷乎圆妙。


    三直显真源(习佛了义实教者)。


    真源。即此教所明觉性。不妄曰真。有本曰源。对前四教。得名直显。谓前四教中。亦有真性。但随机屈曲。未直显了。此教随佛自意。究竟而说。非约随机。方名直显耳。


    五一乘显性教者。说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


    觉以了悟为义。谓真如一法。灵明鉴照。性出自古。故曰本觉。即对始觉得名也。异前妄识。故曰真心。言有情皆有者。拣木石无情等故。


    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


    无始常住。乃名为本。昭昭了了。乃名为觉。


    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


    性乃现因。佛约当果。谓此真心。是成佛之正因。故曰佛性。泛言性者。通情无情。今言</a>佛性。则拣无情。盖觉以照察为义。局有情故。如来藏者。离倒曰如。出缠名来。藏以隐摄彰名。谓众生在缠之因。含摄出缠之果。虽有烦恼隐覆。而性常不变也。


    从无始际。妄想翳之。不自觉知。但认凡质故。耽着结业。受生死苦。


    众生由迷本觉真心法尔。便执虚妄身心为我。由执我故。起惑造业。受生死苦。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大觉愍之。说一切皆空。又开示灵觉真心清净。全同诸佛。


    说一切空者。破妄执也。开示灵觉者。显真性也。全同诸佛者。圣凡平等。无增减故。涅盘经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清凉释云。非但因同。果亦同也。


    故华严经</a>云。佛子。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


    一论大意。此为宗极。所引华严。即出现品。清凉大疏。释此一文。总有三意。一明生等有因。二明因有。果智。三明自他交彻。今初。无一众生而不具。则知无性者。非众生数。谓草木等已过五性之见。(即涅盘云除墙壁瓦石。余皆有佛性。故无佛性。则非众生。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以一切人皆有心故。此是涅盘一性之宗。故云已过五性之见也)二者。众生在缠之因。已具出缠果法。故云有如来智慧(明因有果智。拣胜初义但有佛性。所以有者。因果二性。无二体故。若因无果性。果是新生。便有始终。既有始终。非常住故)非但有性。后方当成。亦非理先智后(初句拣因果不同。谓前义意如。木有火性钻方火生。乳有酪性。缘具成酪。今此中意。果尚本有。况於因性。况当有耶。次句拣理智两别。若唯理为先有者。则第一义空。不名智慧。以理智异故。无漏智性。本自有之。不应理故。大智光明。非本有故。智后生者果无常故。能证所证。成二体故。)是知涅盘对昔方便。且说有性。后学尚谓谈有藏无。(即大乘法师法华疏意。涅盘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总谈皆有。欲奖众生。实而明之。亦有无者。藏在一切总有之中)况闻等有果智。谁当信者。(况闻等者。即举今宗结成难信。劝物信耳)三。彼因中之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圆教中。自他因果。无二体故。若不尔者。此说众生有果。何名说佛智耶。斯则玄又玄矣。非华严宗。无有斯理(谓诸凡夫因中果智。即他诸佛已成果智。自身佛性。一身竖说他佛在凡。自他横辨故更玄也)问曰。涅盘云佛性者。名为智慧。有智慧时。则无烦恼。今有佛智。那作众生。答曰。妄想执着。故不证得。岂曰无耶。如壮士迷於额珠。岂谓肤中无宝。故圆觉钞云。凡夫妄想。二乘执着也。


    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


    谓若本无。离倒宁有。今既离倒则现。故知本来不无也。是以涅盘恐不行修。故云。言定有者。则为执着。恐不信有。故云。言定无者。则为妄语。乍可执着。不可妄语。自然智者。自觉圣智也。无碍智者。始本无二。绝二碍也(绝碍有二意。一者。众生本有佛智是则始觉。不碍本觉。二者。断障显了。则无烦恼所知二碍)。


    便举一尘含大千经卷之喻。尘况众生。经况佛智。


    经颂云。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佛智亦如是。遍在众生心。妄想之所缠。不觉亦不知。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现。饶益诸菩萨。大疏云。大经卷者。喻佛智无涯。性德圆满也。等三千界者。喻智如理故。一尘喻众生者。略有三义。一妄覆真故。二小含大故。三一具多故。一切尘者。喻无一众生而不具有佛智故。


    次后又云。尔时如来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我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迷惑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自於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再谈奇哉者。谓众生烦恼垢染身中。而有圆明佛智。如贫女而怀轮王胎。弊衣而裹无价宝。可谓奇异。若后妃怀王。锦囊贮宝。则非异矣。但以妄想迷惑。久而不见。故我须教离妄想。自见智慧。如破微尘。出大经卷也。


    评曰。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反自原身。


    真宗者。即华严一乘实教也。多劫未遇者。阙胜缘故。不解反自原身者。阙亲因故。即内无始觉了因之智。大抵佛法假藉因缘既因缘。俱阙。何由得悟。


    但执虚妄之相甘认凡下。或畜或人。


    既迷真性。所以执妄。由执妄故。永处下流。故裴相国发菩提心文云。我有真身。圆满空寂者是也。我有真心。广大灵知者是也。舍而不认。而认此身妄念。随死随生。与禽兽杂类。比肩受苦。为大丈夫者。岂不羞哉。上辨昔迷。


    今约至教原之。方觉本来是佛。


    此显今悟。遇至教为胜缘。解心内发为因。了妄即真。反迷成悟。其犹大富长者。诸相具足。忽因惛睡。梦作贫贱丑陋之身。乞丐受苦。无所不至。忽人呼觉。方知元是福德之身。从前梦境。全成虚妄。故屏山云。原人一论。即觉者之一呼也。


    故须行依佛行。心契佛心。反本还原。断除凡习。


    此言依悟修证也。依佛行者。称性悟入故。前言悟者。即属解悟。此言悟者。通证解故。返本还源者。与体相应也。断除凡习者。达妄本空。无断而断也。言凡习者。即二执二障也。然诸障品有三。谓种现习。於此三中。习气最细。举细况粗。且言习耳。然依此宗说断证者。大疏云。照惑无本。即是智体。照体无自。即是证如。谓迷时说惑。悟时说智。惑体智体。无二体故。故知妄惑性空。全是智体。即此智体。从缘无性。无性之性。全是真如。又即寂之照曰智。即照之寂曰如。寂照双融。如智一体。实教断证。大意如是。又十地经</a>云。非初非中后。非言辞所及。天亲论释上句云。是断结相。此智尽漏。为初智断。为中。为后耶。答云。非初智断。亦非中后。偈云。非初非中后故。若尔。云何断耶。论云。如灯焰。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谓唯取一时。则不能断。三时总取。方说能断。假三时断。则无定断性。谓初若能断。不假中后后若能断。不假初中。既假三时。故知无性。一一准征。三皆不断。是故经言。非初非中后。由三时无断。方能断结。是故轮云。前中后取故。论主总取三时。方显三时无断。经论言反。意乃相成。经则约性。论别约相。性相无碍。方能断结。此通实教。若直就圆教说。一障一切障。一断一切断。良以一念迷处。法界皆迷。而称性断一惑时。一切皆断。由一与一切。互为缘起故。一法称性。遍一切故。不坏相故。不妨别断。以别该同。皆是华严圆宗断证。


    损之又损。以至无为。


    此由断习起证也。损之者。即能断也。又损者。遣能断心也。良以了妄本空。假名曰断。执有实断。安能造玄</a>。故并断心亦遣之耳。则能所双亡。方契无为矣。此言无为。即真如性也(然此二句语借道经。彼云。为学曰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於无为。彼意谓为俗学者。务求多闻。日有所益。修道之士。绝学弃智。反其朴素。故曰无为。今但文同</a>。义则各异)。


    自然应用恒沙。名之曰佛。


    前心契佛心。即同佛体。今显即体之用。尘尘出现。念念圆成。故应用恒沙。盖迷时成恒沙尘劳。悟后成恒沙妙用。故清凉心要云。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处处证真。无一尘而非佛士。良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得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当知迷悟。同一真心。


    前文广说迷悟之相。皆约於人。谓迷时号众生。悟时名佛。而其所迷。即同所悟。一真心体。本无异也大钞云。动静迷悟。虽有二门。所迷真性。一源莫二。莫二之源。即一体也。大经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故曰。同一真心。


    大哉妙门。原人至此(然佛说前五教。或渐或顿。若有中下之机。则从浅至深。渐渐诱接先说初教。令离恶住善。次说二三。令离染住净。后谈四五。破相显性。会权归实。依实教修。乃至成佛。若上上根智。则从本至末。谓初便依第五。顿指一真心体心体既显。自觉一切皆是虚妄。本来空寂。但以迷故。托真而起。须以悟心之智。断恶修善。息妄归真。妄尽真圆。是名法身佛)。


    包括凡圣。彻究真源。故曰大哉。圣智悟入之所由。故曰妙门。过此以往。更无妙门(注意欲释残疑也。恐人疑云。前之五教。皆是佛说。此既玄妙。即应前四皆无用耶。释曰机有胜劣。设教多方。若唯一门。逗机不足。又问既有五教。未知所被之机。皆要历此五否。答曰。机有顿渐。或历不历。不应一准。下机者。先从人天。次入小乘。渐渐经历。乃至第五显性。中机者。不由人天。便从小乘。或从法相。乃至显性。上根者。不历前二。或从法相。或从破相。便入实教。中间更有不定之机。或从人天。不历小乘。便入大乘。或从人天。直入显性。或从小乘。直入显性。良以众生根性。有多差别耳。注中不言上根者。文影略故。故今补之。上上根者。即圆顿机也。从本至末者。即以显性为本。渐次乃至人天为末。谓最初顿指一心。是显性教。便悟本来空寂。即破相教。又悟托真而起。即法相教。然后断恶修善。即通大小乘及人天戒善。但以悟真之智断修。异於前渐不悟而修也。良以此宗先悟毗卢法界。后修普贤行海。虽人天戒善。亦靡有遗。是故不悟而修。如土作器。器器皆瓦。先悟而修。如金作器。器器皆金矣。息妄归真者。应有问言既悟一真心体。了知法法全真何心更须息妄。答曰。楞严云。理则顿悟。事须渐除。良由无始习深。云何顿去。其犹。圣王登位。欲与万国同休。苗顽不庭。必须用武。直得车书混一方能坐拱无为耳)。


    四会通本末。(会前所斥。同归真源。皆为正义)。


    前儒道。人天。小乘。法相。破相。显性。次第相望。前前为末。后后为本。若以显性望前。前皆为末。显性独本。前以执末迷本。故须斥之。今以本该末。则前所说。皆是即本之末。无非了义。又以华严宗。具全收全拣二门。前约别教一乘。拣则全拣。今约圆教。收则全收。


    真性虽为身本。生起盖有因由。不可无端忽成身相。


    问曰。前四教未显真性。故非了义。今既直显。已是尽理。何须更会前所说耶。答曰。真性为本。固是尽理。然性起为相。必具众缘则前八识惑业等。皆其缘也。不可下。反显。如湛静水。要藉风缘。方成波浪。不可无风便成浪也。


    但缘前宗未了。所以节节斥之。


    问曰。真性成身。既假八识等缘。则应前说识等为本。亦未违理。何以斥之。答曰。前宗所说。未明真性。但以识等便为身本。如执风缘便为波浪。岂尽理耶。


    今将本末会通。乃至儒道亦是(初唯第五性教所说从后段已去。节级方同诸教。各如注说)。


    初总彰所本。即标性起以为宗极。后依本会末。即次第会前诸教。大抵全用起信论意。分判诸教浅深。如指诸掌。起信初说一心。即华严一法界心。故彼立义分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次依一心开真生二门。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云云。三依生灭门。开觉不觉二义。文云。生灭门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乃至云此识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四依不觉义生三细。文云。依不觉故。有三种相。与彼不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三。一者业相。二者能见相。三者境界相。五依三细生六粗。文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一者智相。(法执俱生)二者相续相。(法执分别)三者执取相(我执俱生)四者计名字相。(我执分别)五者起业相。六者业系苦相。今显性教。诠至一心。若依贤首。开顿教。即当真如门。今论不开。即以真如门。合在显性教中。破相齐生灭门觉不觉义。法相齐三细。小乘齐后四粗。人天齐起业受报。(即业系苦)儒道所说。尚不知受报中六趣差别。但於人趣中以义摄之。庶尽内外原人之义耳。


    谓初唯一真灵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变不易。


    此即同起信心真如门也。


    众生无始迷睡。不自觉知。由隐覆故。名如来藏。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相(自此方是第四教。亦同破此已前生灭诸相)。


    此即同起信心生灭门也。如来藏属显性教。生灭心者。属后破相教。相蹑而起。注自此下。依本会末。分之为五。初会破相教。然破相教义通两势。若取空为大乘初门。即合入始教。若取破相显性。即同终教。圭峰以终顿圆。合为显性。为与法相蹑迹相破。故开破相。而以贤首终教义当之。故此所明。全同终教。


    所谓不生不灭真心。与生灭妄想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此识有觉不觉二义(此下方是第三法相教中亦同此说)。


    此会破相教也。龙树论不生灭即真如。生灭即根本无明。谓众生迷时。根本无明起用。名独力业相。能熏真如。真如被熏。起随染用。名独力随相。真妄和合。名俱合动相。即黎耶细相。故曰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等。良以单真不立。独妄不成。故黎耶中。通真及妄。方名真具分唯识也。非一非异者。即显真妄不即离义。由真上随缘。妄上体空。故真妄不异。由真上不变。妄上成事。故真妄不一。故胜鬘云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难可了知。贤首用楞伽经意以如来藏为不生不灭。以七识为生灭。此二和合。成黎耶识。故黎耶具生灭。及不生灭。应知此中真妄和合。诸识缘起。总作四句。一唯不生灭。谓如来藏。如水湿性。二唯生灭。谓前七识。如波浪。三亦生灭亦不生灭。谓黎耶识。如海含动静。四非生灭非不生灭。谓无明。如起浪风缘。言阿赖耶识者。即标真妄和合识心名也。亦云黎耶。亦云藏识。以诸众生。取为我故。所以然者。良以真如不守自性。随缘和合。似一似常。愚者不知。以似为实。执为内我。我见所摄。故名曰藏。由此二种我见。不起。位中。失赖耶名。又能藏自体在诸法中。亦藏诸法在自体内故。故论云。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是此义也。此识有觉不觉二义者。由前不生灭真心。故有觉义。由前生灭妄识。故立不觉义。龙树论云。觉义者。是真如气。分故不觉义者。是无明气分故(此下方是会法相教)。


    依不觉故。最初动念。名为业相。又不觉此念本无故。转成能见之识。及所见境界相现。又不觉此境但从自心妄现。执为定有。名为法执(此下方是第二小乘教中亦同所说)。


    此会法相教也。觉义中有本始觉等义。自属净法上转门中。非今所用。故略不明。但说不觉。言最初动念名为业相者。起信云。一者。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疏云。此虽动念。而极微细。缘起一相。能所不分。即当赖耶自证分也。如无相论云。问。此识何相。何境界。答。相及境界。不可分别。一体无异。当知此约赖耶业相义说也。言又不觉此念本无故。转成能见之识者。起信云。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疏云。能见相者。即自转相。依前业识。转成能见。如是转相。虽有能缘。以境界微细故。犹未辨之。如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是即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释曰。既云所缘不可知。即约能缘。以明本识转相义也。此当赖耶见分。言所见境界相现者。起信云。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疏云。境界相者。即是现相。依前转相。能现境界。即赖耶相分。此上三细。属赖耶识。言又不觉此境从自心妄现。执为定有。名为法执者。即六粗中前二相也。起信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一者。智相。依前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疏云。於前现识所现相上。不了自心所现故。创起慧数。分别染净。执有定相。即法执俱生也。二者。相续相。依於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疏云。谓依前分别爱境。起乐受觉。於不爱境。起苦受觉。数数起念。相续现前。又能起惑润业。引持生死。故名相续。即法执分别(此下方是下会小乘教)。


    执此等故。遂见自他之殊。便成我执。执我相故。贪爱顺情诸境。欲以润之。瞋嫌违情诸境。恐相损恼。愚痴之情辗转增长(此下方是第一人天教中亦同所说)。


    此会小乘教也。即六粗中执取计名二相也。蹑前相续相起。起信云。三者。执取相。依於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谓於前苦乐等。不了虚妄。深起取着。由取着故。遂见自他之殊。便成我执。此即我执俱生。也贪瞋痴。即当计名字相。蹑前执取相起。起信云。四者。计名字相。依於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由不了顺逆等境。及与名言。皆虚假故。计为定实。遂於顺情名相境上起贪。於违情名相上起嗔。不了二境。皆由痴故(会人天中标举如注)。


    故杀盗等。心神乘此恶业。生於地狱鬼畜等中。复有怖此苦者。或性善者。行施戒等。心神乘此善业。运於中阴。入母胎中(此下方是儒道二教亦同所说)。


    依起信。即起业受报二相。由前三毒。发动身口。造善恶业。业成招果。恶中杀盗。善中施戒等。并属起业。怖此苦者。谓遭苦发心。改恶修善故。或性善者。由惯熏习。成种性故。不因遭苦。自乐修善也。心神乘此运於中阴者。心神。即赖耶识。乘者。凭托义。运者。转也。心为能乘。业为能运。业如舟车。心神凭此。转入诸趣。言中阴者。亦名中有。谓死有之后。生有之前。中间所有五阴之身。名曰中阴。即以异熟五蕴为体。五趣之中。皆有中阴。除无色界但有四蕴。余皆具有五根等。然其形量大小。各如本有之量。有云。人中有减半。如本有六尺。中有三尺。有云欲界中有。如五六岁小儿形量。色界中有。如本时形量。人天中有。其身洁白。三途中有。其身黑暗。有云。当生地狱趣者。所有形状。即如地狱。乃至当生天趣中者。所有形状。即如彼天。中有本有。一业引故。一切中有。以香为食。随其福力。香有差殊。有福中有。歆飨清净华果食等。轻妙香气。以自存活。若无福者。歆飨粪秽臭烂食等。轻细香气。以自存活。又彼所食。香气极少。中有虽多。而得周济</a>。随趣胜劣。胜得见劣。劣不见胜。唯同类者。得互相见。所住时量。三说不同。一世友尊者云。极住七日。二法救大德云。住时不定。以受生缘有迟速故。若生缘未会。中有恒在故。三设摩达多尊者云。极迟不过七七日。若天中有。头上足下。人鬼畜三中有。横行。地狱中有。头下足上。有云。天中有亦有横行者。当地受生故。有头下者。上天生下天故。大抵从胜生劣。则头下。从劣胜生。则头上。当趣生者。则横行。以此例推。五趣之中。皆应尔也。将往受生时。不见余境。但见受生和合因缘。不拣远近。剎那便至。势力极速金刚铁石。不能为碍。言入母胎中者。俱舍颂云。倒心趣欲境。湿化染香处。谓卵胎二生中有。由彼业力。远见父母交会。起颠倒心。若男中有。於母起爱。於父起嗔。女者反此。由着乐故。而便迷闷。以迷闷故。中有粗重。而便受生。故云倒心趣欲境。言湿化染香处者。谓湿生中有。染香受生。若受生缘会时。不拣远近。皆闻香气。起染心已。彼便受生。随业胜劣。香分好恶。故曰染香。若化生中有。染处受生。若受生缘会。不拣远近。见受生处。而起爱染。彼便受生。随业善恶。处有净秽也。然今论中。正说人趣。故但言入母胎中也(注儒道二教亦同所说者。然儒道虽说禀气。但溟涬而说。非如佛教本末详悉。而佛教四大五蕰中。则具含禀气之义。故今曲开以会之屏山谓西方有中国之书。中国无西方之说。此之谓也。又彼溟涬所说之气得佛教发明。方能委曲详尽。屏山所谓粉泽孔孟。刻画老庄。于斯可见)。


    禀气受质(会彼所说。以气为本)气则顿具四大。渐成诸根。心则顿具四蕴。渐成诸识。十月满足。生来名人。即我等今者身心是也。


    别会文三。初会禀气。次会自然。后会天命。今初。言禀气受质者。气即父母赤白。中有揽之。以成形质。顿具四大者。谓所禀气中。便有地水火风故。又瑜伽云。尔时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各出一滴浓厚精血。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熟乳。中有赖耶。依之而住。此即名为羯罗蓝位。言渐成诸根者。宝积经云。是诸众生。托胎母腹。凡经三十八个七日。有二十九种业风所吹。次第成就。第一七日。犹如酪浆。第二七日。状如凝酥。第三七日。状如药杵。第四七日。状如鞋楥。第五七日。分头臂[月*坒]。第六七日。肘膝。相现。第七七日。手足掌现。第八七日。二十指现。第九七日。九孔方现。第十七日。声音具足。第十一七日。九孔开通。第十二七日。生肠节孔。十三七日。生饥渴想。十四七日。生九万筋。十五七日。生八万脉。十六七日。通出入息。十七七日。食道渐宽。十八十九七日。六根具足。二十七日。遍生骨节。二十一至二十三七日。生血肉皮。二十四二十五七日。长血肉皮。二十六七日。生发毛爪。二十七七日。分善恶相。二十八七日。妄生八想。二十九三十七日。黑白随业。三十一至三十六七日。身相具足。三十七七日。念欲出生。三十八七日。足满十月。向母产门。倒卓而生。又云。从此已后。复经四日。方乃出生。凡经二百七十日。故云渐成诸根。心则顿具四蕴。渐成诸识者。以赖耶识是总报主。有王必有所故。而前五识。要依根境。方能发故。而处胎时。根境未具。故无前五。其六七识由无境故。亦无发用。出胎之后。诸识方具。故曰渐成。由此故说赖耶来为先锋。去为殿后。通计在胎二百七十日。除小尽算。属十月数。然约多分。故说十月。亦有五七八月。或一年生者。如罗云六年而诞。胁尊者六十年。老聃八十年。故知十月。多人如是。业风吹者。至三十七七日。其母腹中。若干风起。开儿目耳鼻口。或有风起。染其发。毛又有风起。成体颜色。或赤白黑。有好有丑。皆由宿行。在此七日中。生风寒热。大小便通。至三十八七日。在母腹中。随其本行。自然风起。宿行善者。便有香风。可其身意。骨节端正。莫不爱敬。本行恶者。则起臭风。不可心意。吹其骨节。令瘘斜曲。使不端正。人所不喜。


    故知身心各有其本。二类和合。方成一人。


    身以血气为本。心以业惑为本。(且就枝末实通法性)身心二类。合乃成人。儒道禀气。於斯会矣。


    天修罗等。大同於此。


    气成诸根。心成诸识。不独人道。天修罗等。亦与人同。故起世经云。复有一种。以身善行。口意善行。身坏命终。生於上天。彼天上识。初相续时。即共名色一时俱生。有名色故。即生六入。彼於天中。若是天男。即於天子坐膝边生。若是天女。即於其母[月*坒]股内生。初出之时。状如人间二十岁儿。彼天即称是我儿女。(云云)然此且约欲界。若上二界。但由定力引生。而无色界。但有四蕴。无四大粗色。应说上二界但以心为本。言修罗者。梵语阿修罗。古翻无酒。亦云不饮酒神。谓海水咸苦酿酒不成。因兹不饮。新云阿素罗。此云非天。谓受福如天。无天实德。故曰非天。前人天中。而不别说阿修罗者。由此修罗。通四生故。四趣摄之。谓卵生修罗。鬼趣所摄。胎生修罗。人趣所摄。化生修罗。天趣所摄。湿生修罗。畜趣所摄。故不别开。又此等者。等诸仙也。楞严经</a>云。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於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所谓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此等皆於人中炼心。不修正觉。斯亦轮回。妄想流转。报尽还来。散入诸趣。诸教之中。不别说者。合人中故。既属人中。与前人同。


    然虽因引业。受得此身。复由满业故。贵贱贫富。寿夭病健。盛衰苦乐。谓前生敬慢为因。今感贵贱之果乃至仁寿杀夭。施富悭贫。种种别报。不可具述。


    此举因验果也。前云由持五戒。今得人身。外人难云。既由善业。感得人身。人身既同。则应贵则同贵。贱则同贱。何故不同。故今答云。引业招总报。满业招别报。总报同者。引业同故。别报异者。满业不同故。言引业者。唯识云。胜业名引。(功用殊胜名曰胜业)引余业生故。报亦名引。(即总报果)引余果故。言满业者。谓能成满总报果事故。因果皆有满义。如人修五戒时。或敬或慢。或施或悭等。由此二业引满不纯。故於果中总别报异。总别善恶。应作四句分别。一者。总善别不善。谓人中贫病等。二别善总不善。如畜有肥好庄严等。三总别俱善。如人中寿富等。四总别俱不善。如畜中盲跛等。故俱舍云。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是也。


    是以此身或有无恶自祸。无善自福。不仁而寿。不杀而夭等者。皆是前生满业已定。故今世不因所作。自然而然。外学者不知前世。但据目睹。唯执自然(会彼所说自然为本)。


    此举果以验因也。盖前生满业已定。故感现报。而现世所作。不能排遣於定业。夫因果之说。孔老亦尝言之矣。老子</a>云。天道好还。孔子</a>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曾子</a>云。出乎尔反乎尔。孟子</a>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皆因果也。而但言一世。不说过去未来。故求其实。或时不验(如颜子短命之类也)唯佛具宿住智通。及过现未来业报智故。视无量劫本生本事。犹如目击。故高谈因果。以警悟世人。使虽居暗室。尚知畏惧。纵能欺人於现世。将知不免於当来。此其助世教於冥冥之中者。功不浅矣。彼阐提之辈。尚谓吾佛以因果之说诳惑愚俗者。斯亦不仁之甚哉。外学不知下。结会迷执。


    复有前生少时修善。老而造恶。或少恶老善。故今世少小富贵而乐。老大贫贱而苦。或少贫苦。老富贵等。故外学。唯执否泰由於时运(会彼所说皆由天命)。


    前会道宗自然。此会儒宗天命也。世俗谓达与不达是命。遇与不遇是时。如术数推占。豫知休咎。云某年当有灾。某年当有喜。故曰阴阳注定。祸福莫逃。而不知是宿业所致。如前所说时定报不定等四句所明。灿如列眉。或能追悔曩愆。尚可回转。故世有积功累德。能延年却祸者。此由不定业。可转重令轻。转轻令不受也。孰谓否泰由天命。而不可损益乎。故外学下。结会异执。


    然所禀之气。展转推本。即混一之元气也。所起之心。展转穷源。即真一之灵心也。


    此举内以收外也。先推气本。次推心本。气即四大诸根。心即四蕴诸识。推气本者。谓此血气之身。本乎父母阴阳之气所成。父复从祖。祖从会祖。迤逦推至最初天地未分。则自混元一气也。此顺世俗。且作是说。以收前禀气之义。下当会之。令同内教。推心本者。外教所无也。周易</a>但云。游魂为变。而不备明游魂之相。复何为本。今展转穷源。谓此心本从前世善恶业招。业又从惑。惑从执起。执由三细。三细由不觉。不觉由迷真。所迷之真。即灵心也。非佛教了义。安能臻此。


    究实言之。心外的无别法。元气亦从心之所变。


    此又会气归心也。前约身心别分。似各有本。此以身心相望。则身又从心所变。心外无法。则知元气亦自心生。然外教乍闻此说。定生惊骇。然此尚约妄识。犹能如是。况真心乎。大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属前转识所现之境。是阿赖耶相分所摄。从初一念业相。分为心境之二。


    所现之境。即九相中第三相也。由根本无明熏真如。真妄和合。成俱合动相。即赖耶证自证分。从此渐成枝末无明。最初心动。名为业相。即自证分。依此业相转成能见。故名转相。即是见分。依能见心。境界妄现。名为现识。即属相分。前云元气。即此相分现相摄也。


    心既从细至粗。展转妄计。乃至造业。境亦从微至着。展转变起。乃至天地(即彼始自太易。五重运转。乃至太极。太极生两仪。彼说自然大道。如此说真性。其实但是一念能变见分。彼云元气。如此一念初动。其实但是境界之相)。


    此辨心境始末也。上文从末逆推至本。此文从本顺推至末。以结成身相也。赖耶见分。从细至粗。赖耶相分。从微至着(注约耶约能变见分。收外宗自然。约赖耶所变相分收外宗元气。盖由前会通外教。似同而实异。恐成相滥。故须拣别)。


    业既成熟。即从父母禀受二气。与业识和合。成就人身。


    此言合内外以成身也。以业为内。业属心故。以气为外。气成身故。识如弄狮子人。父母二气。如狮子皮。气兴业识和合。如人在皮中。成就人身。如狮子跳跃。似有作用。故人出则狮子不能运动。识去则形骸之身死矣。又摄论云。譬如幻化人。复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则名为业。幻化人所作。是名为业果。此论六句初二句举喻。后四句法合。且喻意者。如昔壶公之谓。壶公善幻术。於廛肆间卧。有一妇人。自壶中出。妇又悬壶。行立良久。见壶公困卧不觉。於自壶中化出肴酒。及一男子。与共欢饮。少时壶公将觉。妇以肴酒及幻男子内自壶中。既而妇人亦入壶公之壶中。所谓幻化人复作幻化人也。法合中。初幻化人。如彼妇人。喻能感业。幻人所作。如彼男子。喻业所成身。应以壶公喻赖耶也。故知此身。外暨天地万物。皆幻中幻也。故屏山云。儒者道家。梦中说</a>梦。未知是梦。斯之谓也。业所成识。名业识也。


    据此。则心识所变之境。乃成二分。一分与心识和合。成人。一分不与心识和合。即是天地山河国邑。


    此重辨心境也。前文从初唯一真灵性下。次第派本成末。至前十月满足生来名为人。则内教原人之义备矣。又以宿业差别。会儒道所说自然天命。至於业熟禀气。成就人身。已尽内外之说。无所遗矣。今此一段。则就内教心能变境。(前云元气亦从心之所变)境有内外。故成情器之异。然后知会万化而唯心者。唯佛教有之矣。外学不知。妄谓以小缘大者。自其坐井而谓天小耳。乌足与语道哉。言所变之境成二分者。谓诸识生时。虽有多缘。要略唯二。一者。根身。识所依故。二者器界。识所缘故。所依之中。有总有别。总谓一身。别即五根。谓眼耳鼻舌身。诸识依此。方能发故。能依所依不相舍离。故云与识和合成人。所缘之中。总名曰境。别则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论中为对外教执天地生万物。故特言之。而前六境。并在天地之中。故举天地以总收之。然天地等。皆色法摄。广如百法等说。


    三才中。唯人灵者。由与心神合也。


    外教云。天生万物。唯人最灵。彼宗则以人及万物。皆禀天地之气。故曰天生万物。而於所禀之中。得天地之正气者为人。故以人为最灵。今内教说。则不如是。谓此血肉之身。由与心神合故。盖由心识。宿世熏习所成。故能思虑等。虽禽畜等。亦有心神。而无明深厚。诸识昧劣。故异於人。非于气也。所禀之气。但成血肉之身。此血肉身。但心神之屋宅耳。如傀儡之屈伸语笑。岂木偶之能然哉。


    佛说内四大与外四大不同。正是此也。


    此引教证成心识所变二分之义也。有执受者为内。无执受者为外。世俗执禀气者。见人死气消。便谓气散为死。殊不知四大之中。风火二大。性轻举故。死则先散。地水后之。正意以赖耶去体。非于气也。


    哀哉寡学。异执纷然。寄语道流。欲成佛者。必须洞明粗细本末。方能弃末归本。返照心源。


    由前寡闻。异执。不达身本。故深劝学道之流。原求成佛。不达其本。徒事勤劳。粗细即九相等惑。本末即真妄等法。但不随妄念。即是弃末。了性圆明。即是归本。譬如有人。迷失家乡。淹留外郡。忽逢亲友示以家山。便当舍他国之艰辛。返故乡而快乐矣。返照心源者。谓以了因之始觉。还照正因之本觉。知真本有。达妄元空。大经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是知若不先了本心。设使多劫勤修。非真修故。如磨砖作镜之说也。


    粗尽细除。灵性显现。无法不达。名法报身。自然应现无穷。名化身佛。


    此举果以显益也。粗尽细除。即如磨境。灵性显现。如彼镜明。无法不达。类触处以光辉。应现无穷。若随形而示影。言名法报身。及化身佛者。然三身之义。诸教皆谈。今就大乘。略明梗槩。一依法相宗。一法身者。以出缠真如为体。但是凝然不变之性。在缠名如来藏。出缠与无为功德为所依故。名曰法身。二报身者。酬因名报。谓诸菩萨藏识。具有四智菩提种子。在因中时。障覆不现。由圣道力。断彼二障。令从种起。直至等觉位后。解脱道中。转赖耶识成圆镜智。於色究竟天坐花王座。十方诸佛流光灌顶。根尘相好。彻周法界。受用法乐。不对机宜。名自报身。即以真无漏五蕴为体。复由依定起用。应十地机。令他受法乐。名他报身。二报开合。随时说异。三化身者。变现为义。依前报身后得智中。起大悲心。依大悲心。现三类化身。一者千丈大化身。应地前类。说大乘法。二丈六小化身。应二乘机。及诸凡夫。说三乘法。三随类化身。谓猿中现猿。鹿中现鹿等。此他报身。及三类化。皆以化无漏五蕴为体。二依法性中所说三身。依体相用三大而立。起信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释曰。性体当相。即法身也。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释曰。依不空藏。性德本具。修行出障。与此相应。名真报也。三者用大。能生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释曰。谓佛随染业。幻自然大用。应地前类。及诸凡夫。令始成世善。名化身。(名世间善)若他报身。随登地机。说大乘法。令终成出世善也。(地上证真。名出世善)今论言法报身者。谓以性德合於性体。理智不二。法报一源也。故金光明经</a>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斯亦二身义也。若华严宗说。遮那佛具两种十身。一约融三世开为十身。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二就佛身上自具十身。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此二种十身。若与三身相摄者。如前十身中法身。虚空身。即三身中法身。如来身。智身。即报身。摄余六通法化。谓法身体故。应物示现国土等故。二约内。十身中者。法身全同。菩提愿。化。力持。意生。五身。即同化身。相好威势福德三身。通报化。智通三身。局唯法报。今论所明。通法性宗。及圆教也。以本统末。亦摄诸宗矣。


    华严原人论合解卷下(终)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