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疑论卷第一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


    (曲而断之谓折。犹豫不决之谓疑。评议难辨之谓论。此论因妙明子居山时有客特诣请问以决所疑。妙明子引三教微言以答之。遂成是录。故曰折疑)。


    叙问第一(叙者。叙其来因。问者问其所疑。第者次第也。一者数之始也)


    妙明子(华州渭南县洪福寺出家。遇鱼岩老人祥公处得法。阐扬大乘经律论。大元至正间。诏封传大乘戒赐紫闰大国师)。


    居石室(后归终南山石室隐居)。


    有客来谒。妙明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来(尊美之称曰夫子。谓客因何事而来)。


    客曰。有所请问而来(客曰。有所疑而来问)。


    妙明曰。吾居是山也。几以数年而世罕知(吾者我也。几者。近也。罕者少也谓我居此山。将近十数年矣。而世人少知)。


    加以悬石巉岩危峤巇险。无人履践(巉音谗。险也。岩积石貌。峤渠庙切。山锐而高也巇音羲。岭危也。险音。险音险也。加以者兼有也。悬石者累垂可畏貌。谓险难行之处少有往来。故曰无人履践也)。


    远劳仁者一至此乎(远路劳烦仁者一径来于此乎)。


    客曰。雷霆之声无欲闻人之耳。而耳自闻(淮南子</a>曰。雷者阴阳击抟之声。感而为雷。激而为霆。雷声岂要闻于人耳盖人耳自皆闻之)。


    管籥之音无有悦人之心。而心自悦(乐谱云。管者箫笛之属。籥者似笛而有三孔短小。其管籥音声无要欢悦于人心。盖人闻之则自然欢悦也)。


    夷齐匿迹于首阳。不欲德称于人。而人自称其德(史记</a>。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让不嗣位欲之西南。遇武王伐纣。迎马首而谏不从。隐于首阳山。誓不食周粟。卒至饿死矣)。


    巢许韬光于箕岫。岂为道扬于世。而世自扬其道(巢地名韬藏也。庄子</a>让王篇曰。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隐于箕岫山)。


    子之居山亦以类矣。奚为人之不知也(客以夷齐许由之德而比类。何为人之不知也)。


    妙明曰。子所欲问可得闻乎(此审问辞)。


    客曰。请无拒焉(无禁止之辞。子无阻而抵拒焉)。


    妙明曰。子张云。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无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a>。子夏</a>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云云。盖子夏之言迫狭。子张讥之是也。子张所言容字正破子夏拒字)。


    知则无拒(此许答之辞也)。


    客曰噫(噫者伤痛悲叹之辞)。


    吾与子皆儒也(我与子皆曾为儒也)。


    予昔尝与子为方外友(予我也。昔者往日也。尝曾也。撤去籓篱出乎流俗之表曰方外也。同志曰友)。


    独以兵火之乱。不得同地而处。良可叹也(独者单也。言单为兵乱而逃避分散也。逃避不得同居。良颇亦可悲叹也)。


    子下发离俗。其有年矣(子落发为僧离去俗家。有多年矣)。


    尝欲一往而见。不果如愿(曾要专一来此见面。不如愿欲)。


    顷以税驾尘习拨置人事。姑乘少暇聿来高居。欲折所疑。莫知可否(否音府。否者审辞也。顷者俄顷少时也。以用也。税驾者农夫之具。顷以脱鞅憩歇暂放下之义。尘习者尘寰家务之习。拨置者谓弃之于一边。人事者往来交接之事也。姑且因乘少时闲暇聿遂而来高隐之居欲以决折所疑之惑情。莫知可许否)。


    妙明曰。请试言之(请试言所疑之辞)。


    客曰。人云(假借他人之言)。


    曩妙明儒时。未尝寄口于佛经(曩昔也。言往昔之日为儒。时未尝挂口于佛经)。


    今为释也。沉湎因果。谓佛教也空寂之说(今为释子如沈贪酒色心迷意醉亦如湎波溺而不醒。乃妄为因缘果报虚无空寂之论说)。


    遗弃周孔黄老之书。不识有诸(遗犹弃也。谓遗弃周公孔子</a>黄帝</a>老聃之经书)。


    妙明曰。子贡云。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慎也(知皆音智。论语。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言谓恭者谓恭敬。推逊其师也。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云云。此责子禽不谨言也。盖一言善为智。一言不善为不智。智不知系于一言。不可不谨慎也)。


    凡物自微至著缘浅及深(微者。细也小也。著者盛也。大也。凡一切物自细小而至盛大。缘者由也。譬人入海由浅而以及其深也)。


    譬登万仞之岳不可一步而至。必资下以及其高(颜师古</a>书曰。七尺为仞。岳者山之高广者也譬喻人登万仞之山岳不可一步便到。必自下以至其高上)。


    既登绝顶。所历诸山。岂曰弃哉(既登绝高之顶。观经历之众山皆低未曾遗弃也)。


    吾始学周孔黄老之书。抑以为极致(我始初为学周孔等书之时。抑以为至绝之处)。


    次捡佛经。始知圣道有权实尔(次因检阅佛之经典。始知圣道有权假真实之理故尔)。


    今吾以姬孔黄老之书为众山(姬周文王姓。谓周孔黄老四圣之书。喻如众山)。


    以佛经第一义谛为绝顶(第一义谛者。教乘之极谈也。已达圣位者为真谛。未脱凡情者为俗谛。于时真俗不立凡圣情尽。不著二边唯存中道。故曰第一义谛。以此喻绝高之顶)。


    既登绝顶。望众山自远矣。何弃之有耶(既明释典如登绝高之顶。复观周孔等书如众山而自远矣。何曾遗弃之有耶也)。


    圣生第二(此篇言佛降诞之迹。故曰圣生)


    客曰。佛之所生在何邦域。其氏族显迹及形貌德相所说法要可得闻乎(佛之降生国土姓氏家族兼及形相所谈妙法。亦可得而闻乎)。


    妙明曰。富哉问也(发问之辞深远广大故曰富问也)。


    予虽不敏。略示所知以报吾子(我虽不敏达略将少知用答子之问也)。


    自汉之西。过数万里(自汉者指中华汉地也。之者往也。自汉地往西约有数万里程途也)。


    有国曰迦维罗(被有国土名迦维罗乃佛降诞之中国也)。


    王姓释迦(释氏源流梵语释迦。此云能仁)。


    父名净饭(梵语首头陀罗。或云悦头檀。此云净饭)。


    大夫人曰摩耶(梵语摩耶。此云大术)。


    佛本居兜率天宫(梵语兜率陀。亦名睹一史多。此云知足也)。


    以先佛之迦叶般涅槃后佛当补处。名曰护明(梵语具云摩诃般涅槃那此云大灭度。亦云大寂灭。自迦叶佛涅槃之后。佛补其一处。特待出现之时)。


    实以三祇因满(一切诸佛皆修三祇之因也。三祇者。即三大阿僧祇劫也)。


    万德果圆(诸佛皆具万德方为道果圆满也)。


    宿愿未周(宿生有愿。未曾同圆。故下生人间)。


    示同生灭(示现受生灭身)。


    驾日轮香象。托阴王宫(初投胎时。化现于日轮之中跨香象。投托母胎于王宫)。


    以大夫人摩耶为母。以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当周之时正月建子。即今二月八日是也)。


    毗蓝园中右胁而生(胁生者表异常流。周书</a>异记云。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此方江河泛涨大地皆动。光贯太微照自西方。王即怪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生大圣人也。王曰。于此何如。由曰无事。千年之后声教传流。于此时乃刻铭于国之南郊以记之)。


    于时地摇六震(六震。即六种震动。谓动踊震起吼击也。摇扬不安曰动。[嶙-山+土]珑凹凸曰踊。隐隐有声曰震。自下升高曰起。砰磕发响曰吼。打抟惊物曰击。然各有三。直动名动四天下动名遍动。尽大千动名等遍动。余五例此)。


    天雨四华(雨音裕。降也。四华者。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芬陀梨华。拘物头华)。


    神捧金盘(地神捧持金盘)。


    龙吐香露(九龙吐其香水浴太子身)。


    即能纵行七步(周回行七步。七步莲华皆生。七步者。表七种净财。亦名七德财。即信进戒惭愧闻舍定慧七也)。


    目顾四方(眼顾视于东西南北四方。本行经云。东方表涅槃最上。南方表利乐众生西方表解脱。北方表永断轮回)。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目顾四方。上下所指。一则异于凡流。二者发明大事因缘。玩者于此动用之间。自可消息)。


    具三十二大人相(阿毗昙论云。三十二相者。梵音声相眉间白毫相。乌瑟尼妙相。牛王睫相。目绀青相。广长舌相。得上味相。齿牙鲜白相。齿齐。互密相。具四十二齿相。师子颔轮相。立身摩膝相。肩膊圆满相。师子身相。广洪直相处处充满相。皮肤细软相。常光一寻相身真金色相。身毛右旋相。孔生一毛相。身毛上靡相。身分圆满相。势峰藏密相。伊尼鹿王腨相。足趺满厚相手指网缦相。手足细软相。足踉圆满相。纤长光泽相。足千辐轮相。足底平满相)。


    八十种随形好(八十种好者。指甲红赤。指甲隆起。指甲清净指甲满足。押甲团圆指甲纤直。指间一密。指清净洁。手足肥腻。手足里赤。手足平等。手足内满。掌文深现。掌文端直。掌文纤长。手足润泽。掌文不乱。踝足少现。膝头圆满。膝次第满。行步齐整师子王行</a>。鹅王步。龙王行相。牛王行相。行不顾视。行步不乱。半身正直。佛身过人。一切满足。佛身皆好。身体平正。身体遍足。身体正直。身体滑泽。身体净洁。身体端严。身次第大小。诸根方正。身色不黑。身体无黡。身毛净洁。腹相团圆腹无横文。身体明净。脐正圆深。脐孔团圆。脐文右旋。脐孔不凹。脐孔不长。脐孔不短。脐孔不连。得龙牙相。牙不过唇。四牙团圆四牙锋利。四牙齐密。舌长柔软。舌色赤好。梵声深好。象王声相。迦陵频伽声。齿根圆满。鼻孔净洁。鼻不下垂。鼻高修长。鼻高方广。目广清净。眼睛黑光。目睫次第眉如半月。眉毛黑泽。眉毛光明。耳皆垂埵头发细软)。


    王请仙人阿私陀瞻之(西方能相吉凶贵贱仙人也)。


    曰。太子随身相好粲若芬华(太子身相。如初开芬陀梨华。娇态香洁也)。


    在家作转轮王。出家成无上道(在家定作金转轮王出家必成无上道果)。


    以臣观之。必不得在家矣(仙人所言。太子定离国位)。


    遂泣曰。太子成佛必施大法。臣今老矣。失。


    此大利。良可悲哉(有泪无声曰泣。仙人知太子成佛演说大法老不得闻。故乃泣之)。


    年十有九。壬申二月八日(周时正月建子。二月八日即今十二月八日是也)。


    呼车匿鞁朱鬃(车匿者。佛之家所生之子。朱鬃者马也)。


    游看四门。逢僧了法。不乐王宫。亟欲修心(因游观四门。东门见老人衰朽。南门见其病者。西门见送葬者。北门见一比丘。乃是作瓶天子所化。太子问言汝何等人。比丘答曰。世间无常。我由修其圣道超于彼岸。若能如是修者。亦皆如之。言讫腾空而去。太子因见老病死苦甚为恐怖。遇此比丘愈起善心。厌弃王宫。亟急欲要出家修行)。


    王生忧惧恐断国嗣。遂增以侍御音乐娱之。太子不悦(王知太子心欲出家。恐惧断绝国之后嗣。遂增添侍奉婇女。加以管弦音乐取其欢乐太子不以为悦乐也)。


    迨夜之央(迨至也。央半也。至其半夜)。


    净居天人(浮居天人。乃是辅太子出家者也)。


    以天福力。彰侍御之丑容。九孔流溢不净。蛆虫可厌(丑音丑。净居天人用天福神力彰显侍御。绥女俱各昏睡。现死尸相。各两两耳两鼻口并大小便等。九孔流出不净蛆虫。太子转生厌离之心也)。


    夜半子时。净居天人报曰。太子可出宫。今正是时(天人告太子曰。既降兜率欲满宿愿。要出王宫今正是时)。


    于是[馬*夸]犍陟(犍陟者马名也)。


    仆车匿(车匿从人)。


    天人捧驾(天人捧其马足)。


    飞空而去(飞空逾城而去)。


    投身雪岭。趺坐盘石(既至雪岭。坐于盘陀石上)。


    净思六年。遂成佛果(正宗记云。先于弥楼山。习不用处定。次于郁头弗处。习非非想处定。又于象鼻山。睹明星面悟道。六年净思方成佛果矣)。


    无恶不去。无善不圆(去上声。除也。诸恶尽去。万善周圆)。


    首诣鹿林三转四谛。而摩诃男等五人得道(五人者。佛初入山。父族三人一阿湿婆。二婆提三摩诃男拘利。母族二人。一憍陈如。二十力迦叶。侍佛佛不用。五人各修梵行。佛既成道。首于鹿苑。与憍陈如等说三转四谛法轮。三转者。一示相转。二劝修转。三作证转。一示相转者。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二劝修转者。此是苦汝须知。此是集汝须断。此是灭汝须证。此是道汝须修。知世间苦因苦果。出世间乐因乐果也。三作证转者。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陈如等疑问。如来还出世间苦因苦果乐因乐果否。如来答云。我已知我已断。我已修。我已证。五人闻说此法各证道果)。


    初宣小教(三转四谛)。


    次演空宗。由是向室罗筏城祇园等处。八部般若次第兴焉(室罗筏城。即舍卫国城也。祗园者。即祗树给孤独也。八部般若者。大品般若。中品般若放光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金刚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般若也。八部般若多以破有归空。故曰空宗)。


    后居鹫岭演妙法华。会三归一舍权从实(鹫岭名。其山形似鹫鸟。故曰鹫岭。嵓玲珑可容万人。佛于此中多说妙法。先因鹿苑说有。而尽皆执有次演八部般若。以说空而咸皆执空。后于鹫岭演妙法华。会三归一者。会三乘归于一乘。舍权从实者。乃从浅至深。舍小而归大也)。


    及于普光</a>明殿。菩提道场。欲色诸天。逝林等处。圆音极唱演大华严(此经有三部。上部十三千大千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品。中部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十万偈颂。四十八品。今所传者。三十九品。共四万五千颂。在唐外有九品。未就此下部经也。此经七处谈九会演。具偏圆顿渐空有权实。总贯三乘五教之玄理。故曰大方广佛华严经</a>是也)。


    事无不穷。理无不尽(此经大小事穷浅深理尽)。


    圣凡交彻。主伴互参(圆五教贯三乘。含十方摄一切。会凡圣归一体。通真俗以混融故也)。


    空有齐彰(如空中而现影)。


    色心俱入(照境皆寂)。


    如灯递照似镜胥融。大小相含一多无碍(胥相也。总结上文意。佛之妙用。或大或小而含容。或一或多而无碍。此正显凡圣交彻主伴互参无碍者。如灯灯互照。镜镜相融者也)。


    十世同于一念(故华严偈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


    刹那现于一毫(如来妙用。摄大千国土藏于一毫毛端。以一毫头而现大千沙界。此华严诸佛菩萨圆融一切境界故)。


    以不有(实无)之有(幻有)而成于有(能有)有(所有)之宗(妙有)以不空(顽空)之空(真空</a>)而现于空(能空)空(所现)之境(一真法界)。


    直以空有不立。二谛常存(真无所立。妄本是空。不离不即。二谛常存)。


    寂照两忘。真俗并显(于是体用俱忘。二谛双显)。


    即有而现于空有(就有而观空有)。


    即空而现于有空(就空而观有空)。


    包法界共异之名(如海纳于异流)。


    同名方广(似百川而同广)。


    统诸教差别之号(总摄三乘五教之名)。


    总号华严(小始终顿之四。皆不出此圆教。故曰总号华严)。


    实圆满之洪规(实为圆满具足之大规模故也)。


    乃真常之妙说(无假为真。不变为常。既谈真常之理。故曰妙说)。


    大矣哉(赞此圆教广大)。


    不可思议之极致也(法无大小前后。约机而说之故也。迥脱言虑心想。不能及。情识名言不能至故无不可思议之极。至尽之教也)。


    故佛乃利生广大(故者。指义之辞。余例此。普度一切众生。成证一乘妙果故曰广大也)。


    润物洪深(利齐之心。若天降甘泽万物皆蒙滋润故曰润物洪深是也)。


    牢笼亿劫之生(华严经云。张大教网。捷人天鱼置涅槃岸)。


    济拔无边之苦(随类化导济拔沉沦</a>。皆得离苦获乐)。


    然以不生之生。而现于有生之生(如来真净妙体本来无生。因见一切众生往来六道无有了期。故以示无生之体。化现于有生之类故也)。


    以无相之相。而现于有相之相矣(真实之相。名之无相。以无相之理现于有相之中。乃化度众生之相矣)。


    客澄思净默。移时不语(客闻言佛圆融要妙法门。清净其心念。静默过时不语)。


    妙明曰。子于吾说不自决乎(子今闻我所言法要。不能自决择于理者乎)。


    客曰。吾恐子以弘词丽句而欺我也(我恐子以用弘大语句美丽言辞而欺瞒我也)。


    妙明曰不然(不然此说)。


    昔华严会上二乘圣人。皆是漏尽大阿罗汉(梵语阿罗汉。此云无学。昔者华严会上。佛说此经之时。声闻缘觉二乘小圣。诸漏已尽。皆是烦恼断尽阿罗汉)。


    具八解脱(从任无碍。尘类不能拘。故曰解脱。八者。一内有色观。外有色解脱。二内无色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处解脱也)。


    获六神通(获得也。六神通者。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神境通。五宿命通。六漏尽通)。


    始听华严圆满教诲(此二乘圣人。初于华严会上。闻此圆教之理训诲者也)。


    目不睹佛身(睹者。见也。不见佛身)。


    耳不闻佛语(闻者。听也耳不听佛语也)。


    心不了法义(心不了知所说法之义味也)。


    神迷意醉(如下云情惛是也)。


    智暗情惛(其心神如不知东西南北。迷惑真如如明眼人入于黑暗之处。其情性惛而不明者也)。


    茫然自失(茫茫然。渺漭而自失其身命者也)。


    都无所觉知(盖此圆教。唯大乘菩萨所知。其二乘小圣闻此法要。皆如盲如聋。故曰都无所知者也)。


    后说入法界品。仅能领悟(仅才也。然后说入法界品中。仅才少有省悟也)。


    且向之壅遏而后慧解者何也。以前之三十八品所被机性(壅塞而不通也。遏者遮也。谓先壅遏而不知。然后慧发解会者何谓也。盖小机不能速领大法也。因前三十八品以多被大机性。故二乘不能知也)。


    唯是入地大菩萨众。理微言极不近常情(唯独也唯是入十地位大菩萨。乃达至极微妙言辞。故不可以浅近寻常识情卜度也)。


    非二乘圣人所履境界。故不可得闻也(此法。实不是声闻缘觉小圣二乘所行所履之境界。故不可得而闻也)。


    颇有菩萨。重与喻之。彼诸圣者抑而不信(颇少也。有菩萨重与譬喻说之。彼诸圣人。抑且犹有不能信者)。


    圣情犹尔。况于子乎(尔者语助辞。二乘圣人重重譬喻说。尚乃不知不信何比。况于子乎)。


    客曰。圣且不了。子奚知乎(爰者何也。客反征曰。圣人尚且不知。子何能知乎)。


    妙明曰。以圣智言之。则大凡不及于小圣(圣智者。二乘小圣。善具神变。自在无碍。因耽此故于大乘而不能行也。大心凡夫。由无神通故不及于小圣也)。


    以根性言之。则小圣不及于大凡(上根上信凡夫。行菩萨行修大乘道。不立阶级。直至正觉。是小圣不及大凡也)。


    由根有大小。而性有厚薄(上根人意气高远。下根人意气微劣。故有大小厚薄之分)。


    吾以信道崇笃深忍欲乐故。于大法能略其知也(我因信此道理。崇高而笃实。所以深忍私欲世乐戒而不贪。又于此大乘法中。略少而知也)。


    如其蔓演。以俟多闻(若有牵引枝蔓而详演其义。以俟广识多闻者也)。


    问佛第三(此篇。因第二篇中。言佛既有姓名因何不称。故曰问佛)


    客曰。彼既有姓。舍而不称。复称为佛。其义何也。


    妙明曰。此乃大圣人之谥号也(史记。谥法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有大功则称谥号)。


    凡号有十。谓如来(仿同先迹)应供(堪为福田)正遍知(达伪通真)。


    明行足(果从因得)善逝(妙往菩提)世间解无上士(穷尽法界)调御丈夫(降生成道)天人师(应机说法)佛(三觉圆明)世尊(出世独尊)。


    以号称之。故名曰佛。犹三皇之与五帝。称号而不称姓也(三皇者。伏羲神农轩辕也。五帝者。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也。皆有姓名而唯称号)。


    佛者觉也(梵语佛陀。此云觉也)。


    其义有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者。自利也。觉他者利他也。觉行圆满者。谓自他俱利也)。


    以三祇满(梵语祗。此云劫也。诸佛皆修三无量劫。方得功行圆满)。


    三界出(不被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拘。故曰出也)。


    三身具(清净法身圆满报身三类化身。三身既圆。故曰具也)。


    三智朗(生空智。法空智。俱空智。三智既明。故曰朗也)。


    三觉明(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洞照。故曰明也)。


    三德圆(般若。法身。解脱。皆具故曰圆也)。


    三常备(凝然常。不断常。化身常即法报化三身。三常既具。故曰备也)。


    圆十善(一不杀生。二不伦盗。三不邪淫。四不两舌。五不恶口。六不绮语。七不妄言。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见。离此十恶即成十善。故曰圆也)。


    满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大愿。大力。大智。圆此十度。故曰满也)。


    超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惠地法云</a>地。超越十地。证等妙二觉故曰超也)。


    具十身(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智身。备此十身。故曰具也)。


    备十方(是处非处力。知业力。三昧力。知根力。知欲力。知性力。至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无漏力。十力既完故曰备也)。


    明十智(一世信智。二法智。三类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十智洞然。故曰明也)。


    严十号(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七调御丈夫。八天人师。九佛。十世尊也。威重所尊。故曰严也)。


    方名为佛(总结上文意具上如许功德方名为佛)。


    佛有三身。此约报化而言(以此约指报身化身而说)。


    法身则非子所闻也(若言法身之理。不当与子所闻听也)。


    客曰。因欲闻之(客坚执固要听闻也)。


    妙明曰。切闻法身者(此下形容法身之妙)。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真净法界者。即法身之理)。


    神明之本。造化之根(神明之本者。即真净妙明之本体也。造化之根者。即至圣神化之根源也。此乃诸佛之境界也)。


    镕冶两仪。炉锤万有(此喻造化为大冶。庄子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若镕销而铸之。两仪乃阴阳升降之理即一动一静之法。亦如良工铸物必以炉[糒-米+金]钳锤。作诸器皿。皆从方寸之间而发生。此喻法身边事)。


    大而无外(法身之理。包含天地。故曰无外)。


    微而无内(法身微妙。比类邻虚之尘。亦无其内)。


    旷而无端(旷者。昭明广大之仪法身之理。然昭明广大而无端绪可观)。


    杳而无对(杳者。冥暗深寂之貌。法身之妙。冥暗深寂而无可等对者)。


    万象之以所生(万象之类。皆从法身所生)。


    五音之以所成(乐星图谱云。五音者。宫商角徵羽也。而配合五行。宫土也。商金。角木征火。羽水。此五音五行。亦从此理所生成)。


    生而无始(真如之理。本无所始)。


    成而无终(妙有之体。亦无所终)。


    无始无终(结上两句。复引下辞。既无所始。亦无所终)。


    无皦无昧(法身之理。非明非暗)。


    无兆无眹(虚灵本体。无机征萌兆之朕)。


    无名无迹(无相之理。故无名字及踪迹也)。


    无纵无广(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岂有纵之南北。广之东西。四方可比拟哉)。


    无竖无横(圆通大虚遍一切处。何横竖之拘哉)。


    无方无维(真空妙有遍一切处。岂于四方四维而可度乎)。


    无小无大(清净本然包含法界。岂能大小之等量哉)。


    无相无性(法身之妙。无相可观。无性可据)。


    无灭无生(真空妙理。本无生灭)。


    无染无净(妙体真空。岂有染净)。


    本来寂静(元常本来如如。故曰寂静)。


    自性涅槃(真常湛然</a>不随物化。故曰自性涅槃)。


    非过去(然现涅槃本无所动。故曰非过去)。


    非未来(闻见录。邵子云。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先。天地自我出。其余勿足言。岂有未来之理哉)。


    非现在(古德云。三世觅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元无妄元无处即菩提。涅槃生死本平等。若是则现在亦无可处也)。


    非系非离系(此后重明法身之妙也。法身不著系缚。亦不著于不系缚)。


    非缚非解脱(既不著缚。亦不著于解脱)。


    非苦非乐(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何苦乐之所致哉)。


    非不苦非不乐(亦不著于不苦亦不著于不乐也)。


    非色非心(虚灵本觉不属于色相。亦不属于心相也)。


    非不色非不心(法身之理。静则似无动则还有。然虽如是。亦不著于不色不心也)。


    非理非事(不是理不是事)。


    非不理非不事(无不是理无不是事)。


    唯是一味(心佛共众生。是三无差别。喻如海纳百川其味唯一)。


    而非一味(亦不执著于一味矣)。


    遍一切处(法身犹如虚空。无处不有。故曰遍一切处)。


    而非一切处(而亦不著遍一切处)。


    妙体常圆(真常妙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卓然而常圆满也)。


    而非常圆(亦不著于常圆)。


    湛若虚空(法身之理。澄湛犹若虚空)。


    而非处空(亦不比拟顽空)。


    清净无为(清净本然本非作为)。


    而无不为(法身常寂。为度生故亦若有为)。


    有情无情(有情者。一切含灵也。无情者。阐提也。然阐提有情。而不明真理若无情也)。


    平等共有(结上句义。金刚经</a>云。是法平等也)。


    以如是等无量行相(用如上所言。喻无量行相)。


    而非行相(虽用无量行相以喻之。实不著于行相也)。


    应正了知名法身佛(总结上文意。当如上真正了知。方才名为法身佛也)。


    客曰。法身之义尽在此乎(法身义理。尽在此言乎)。


    妙明曰。抑未也(抑然而未尽也)。


    夫法身者(此下复明法身之妙)。


    离四句绝百非(四句者。有句。无句。亦有句。亦无句。非有句非无句也。百非者。四四相资一十六。三世共有四十八已起未起九十六四种根本百法。谓但著一法即非也。故曰百非)。


    动念则隔(动念则情生。情生则智隔)。


    强言则乖(强上声强言则不合理但著言说则乖离也)。


    脱声尘(脱离耳界声尘)。


    离文字(离去语言文字)。


    而语默动静。皆不可得而亲也(有言曰语。无言曰默。体摇曰动。心寂曰静于此语默动静之间。皆不可得而亲近也)。


    盖以法身离言(总结上文意。大盖法身离言语。如云不著见闻觉知故也)。


    离言亦非法身也(若离语言之外别求法身。亦非法身。如云不离见闻觉知是也)。


    子颇欲学达离不离言之道者乎(汝颇少学此离与不离言之妙道者乎)。


    客曰。唯(唯音尾速应之辞也)。


    妙明曰。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论语。子贡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为仁而亲仁贤欲学圣道。必先立其所志。如此。则圣道易明矣)。


    子能先学离不离言之方便乎(善巧易为曰方便也)。


    客曰。唯命是听(速而应曰听其命令)。


    妙明曰。欲达离不离言之道者(此下形容造道之妙)。


    当先观一切法(欲学此道。应当观察世间所有生灭一切等法)。


    无实无虚(莫于虚实而生取著)。


    无我无彼(莫生人我之见)。


    无垢无净(本性寂然元无垢净)。


    黜聪明(去智曰黜。谓去世间聪明)。


    堕支体(离形曰堕。谓离四大支体)。


    廓尘习(廓落尘寰所习)。


    屏念虑(屏音秉。谓屏除妄念思虑)。


    劈情卷欲(劈破私情卷除嗜欲)。


    泯智凝神(泯绝世智凝结心神)。


    忘怀澄思(不记情怀澄清思虑。如上数事去之可以近道矣)。


    然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如耳(凡学道者。到此心凝形释之时。故六根总归一源。身心唯一不二。既尔则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不能摇)。


    身心混融。体智圆</a>通(结上文意。既六根不染。身心混融。圆通一体)。


    直得贯疏亲(不知亲己亦不疏物)。


    忘物我(至道不可得。以情求其物我之情。皆不可不忘也)。


    泯荣辱(安荣耻辱之情。而尽泯灭)。


    绝是非(是与不是。尽皆绝之)。


    收视返听(收敛其目返照本源)。


    虚已冥真(空虚我有冥契本真)。


    百醭出于口边(忘其语言)。


    青草生于舌上(甚如死人)。


    千圣唤不回头(灵心绝待)。


    百鸟都无寻处(泯相澄神)。


    形同槁木(形体同枯槁之木者。无生意也)。


    心若死灰(心若久冷灰者。再不起念也)。


    智闲远水孤峰(庄子云。大智闲。闲者是从容自得之貌。可谓远水孤峰者。虽有形而取之不可及也)。


    性寂寒潭皎月(性体寂然。若寒潭水中之月影虽动而不摇流而不去矣)。


    然后可以尽离不离言之道者也(总结上文意。若能如是。然后可许为离不离言之道)。


    客蹶然而兴曰(蹶然速起之貌。兴者兴起之辞)。


    予心意懵[懵-目+(歹*巳)](懵毛孔反。闷乱而性暗也。[懵-目+(歹*巳)]莫公反。心迷而不明也)。


    精神慌[怡-台+莽](慌胡广</a>反。忽也[怡-台+莽]音母。愚昧也)。


    于子之说。莫知其所入也(总结上文意。闷乱而性暗。心迷而不明。恍惚愚昧。于子之说法身妙理。皆无所知所入也)。


    妙明曰。夫何忽哉(何恍惚之有哉)。


    始吾以子为达矣。今子之鄙而至此乎(始初见子为通达者。今逼急而无所知者。岂不鄙陋而至于此乎)。


    居吾将告汝(居若坐也。谓我将此理告之与汝也)。


    吾昔尝学于鱼岩老人(鱼岩山名。老人即妙明子。秉授法要师祥公是也)。


    三年之内执弟子礼(三年之间。以弟子之礼而侍奉也)。


    不敢以一言形是义也(不敢轻用一言问此义也)。


    而鱼岩亦不我之告也(鱼岩亦不告说与我也)。


    五年之后。服勤驱役无不从适(至五年后。因服事殷勤驱驰役使。无有不从顺而随适之者也)。


    始得鱼岩引而并席。征申此道少有开觉(于此方得同席而坐。少申道理。略有开解知觉)。


    尔后日往而问。而不我吝也(于后日每去问而不悭吝于我)。


    而子独心意迫速。而容易于道者乎(岂惟以心逼迫急速容易。而便得此道者乎)。


    客曰。若义奈何(若此为之奈何)。


    妙明曰。止乎止乎(止者。禁约之辞。重言止者。禁之至也)。


    夫走之愈数而迹之愈多(夫音扶。夫者起辞之端。数皆音朔。谓走愈频数则踪迹愈多)。


    言之愈数而道之愈远(言频数则道转不相涉也)。


    若不处阴而息迹忘言而体道也(庄子云。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少言辞则道自近矣)。


    向吾所说。始之以言言言(向上吾之言辞。则以言其说道之言也)。


    次之以言言无言(次后言辞。则用言无言之道也)。


    然未及以无言言无言也(若此则犹未是离无言无说之言也)。


    客曰。请闻无言(欲闻无言之道)。


    妙明示之默(良久默然。以示无言之道)。


    有间(有少顷间)。


    客曰。此离言之道者乎(只此可谓离言之道者乎)。


    妙明不应。遂击几而歌曰(以手击几。而遂歌数曰)。


    修竹摇风兮窗户冷。澄潭浸月兮星斗寒瑶琴无弦兮曲朗然。高山流水兮不须弹(若邵子诗云。月到天心处。风来木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自击几主此歌正显无言之道)。


    歌罢。就枕而卧(于是露尽离言之道。学者于此可玩味而自消息之)。


    客离席出户。移时而来曰向之问答。理甚隐密。不近人情。请置其说(离其席出于门外。过时而来曰。若向所言问答之辞。其理甚隐而深密。不近寻常情意。且止其说也)。


    敢问。佛向雪山修道。不云登仙还言成佛。其义若何(谓再敢问。佛于雪山修道。不言成仙犹言成佛。其义何也)。


    妙明曰。道者导也。导人至于无为即导引之义也(谓导引众生至于无为之义也)。


    客曰。无为者何也(无为之理。今何者是)。


    妙明曰。向不云乎。法身佛者即无为也(言法身佛者。即无形无相无作无为之妙理也)。


    然无为者(下文形容无为之妙)。


    牵之无前(如颜子曰。忽然在后是也)。


    引之无后(若瞻之在前也)。


    举之无上(若仰之弥高也)。


    抑之无下(如抑按无所下)。


    迎之无首(欲迎而观之。则无端绪)。


    随之无后(随而视之。则无其末后)。


    视之无形(顾视不见其形)。


    听之无声(审听不闻其声)。


    溷而不淈(溷昏一声。淈古没反。皆浊义。谓浊而不浊)。


    澄而不清(澄清也谓清而不清)。


    不可以言言(法身之理。举念则乖。故不可以言说)。


    不可以识识(识情一动障蔽真如。故不可以识识)。


    鸿蒙渺漭(鸿者自然之元气。以喻法身。蒙者蒙蒙然者喻法身似有而无。渺漭者大水貌。亦喻法身渺漭而无有涯涘矣)。


    唯如如智可冥会耳(唯通达如如之智者。可玄知而密会契耳)。


    折疑论卷第一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