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九卷
3个月前 作者: 宗赜慈觉
沙弥受戒文
行者初请得度牒。以箱复托呈本师并知事头首。各礼谢三拜。选日剃度。维那司请受戒一人。引请阇梨一人。作梵阇梨一人。隔宿剃头。但顶心留方寸许。至日僧堂或法堂上安排。设戒师高座。前铺毡席。香案上用手炉净瓶戒文并界方二条。又相对戒师设作梵阇梨座并磬一口。如在法堂上即别安圣像香花供养卓子二只。箱复二面。一安袈裟。一安裙衫。在圣僧或圣像前列之。堂下安排拜席。一领事辨集众(若用法事迎引。从童行堂至土地堂。及大殿。然后入僧堂内剃头。行者诸处各礼三拜)。剃头行者即从僧堂前祇候大众集定。戒师二阇梨於圣像前大展三拜讫。戒师作梵。阇梨就座。乃入法事。
引请阇梨(於戒师前大展坐具三拜。胡跪合掌)。
戒师(问)引请(答)。
僧集否(已集)。和合否(和合)。僧今和合何所作为(为当院行者某甲剃头受戒)。可尔。
引请阇梨(收坐具起。引行者入堂)。
行者(於圣僧前礼三拜。闻磬声礼。闻磬声起。又礼戒师三拜。胡跪合掌)。
引请阇梨(亦展坐具。胡跪合掌)。
作梵阇梨(作优波离梵。如不能。即作云何梵)。云何於此经。究竟到
彼岸。愿佛开微密(咒香)。广为众生说。为剃头受戒者说。
戒师(闻梵声秉炉至微密处咒香。并熏显戒文云)。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十方无量法。无量僧。见闻普熏证寂灭。一切众生亦如是。戒师(梵终迭云)为剃头受戒者说。即将今晨开启剃头受戒功德。回向皇帝万岁。臣统千秋。天下太平。法轮常转。龙天土地增益威光。护法护人无诸难事。十方施主福寿庄严。合道场人身心安乐。师长父母道业超隆。剃头沙弥修行无障。三涂八难咸脱苦轮。九有四生俱登觉岸</a>。仰凭尊众念清净法身(云云至)摩诃般若波罗蜜。
引请阇梨(秉炉云。请师言句。汝合自陈。汝若不能。随我声道。至某甲处称名)。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请大德为我作剃头受戒阿阇梨。我依大德故得剃头受戒。慈愍故(三说。第三迭慈愍故三遍)。
行者(第一第二第三各小礼三拜。又大礼三拜。胡跪合掌)。
善男子(每呼善男子即当应喏)。心源湛寂。法海渊深。迷之者永劫沈沦。悟之者当处解脱。欲专妙道无越出家放旷。喻如虚空清净。同於皎月。修行缘具。道果非遥。始从克念之功。毕证无为之地。所以大觉世尊舍金轮之宝位。子夜踰城。脱珍御之龙衣。青山断发。容鹊巢於顶上。挂蛛网於眉间。修寂灭而澄真常。断尘劳而成正觉。三世诸佛不说在家成道。六代祖师阿谁行染度人。所以佛佛授手祖祖相传。不染世缘方成法器。故得天魔拱手外道归心。上酬四重之恩。上济群生之苦。所以云。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舍。弃恩入无为。直是报恩者。出家之后。礼越常情。不拜君王。不拜父母。汝今可离此座想念国王水土之恩。父母生成之德。专精拜辞。后不拜也。
引请阇梨(收坐具起。引行者同问讯出堂)。
行者(於堂下拜辞国王父母。舍俗服着裙衫讫。引请阇梨引於圣像前礼三拜。就戒师座下礼一拜。近前胡跪合掌)。
戒师(诵偈。执瓶水灌顶。并剃发少计。傍僧同诵)。
善哉大丈夫 能了世无常 弃俗趣泥冱 希有难思议
(三说。沙弥退身礼三拜)。
引请阇梨(引行者於本师座前礼一拜。近前胡跪合掌)。
本师执刀云。最后一结。谓之周罗。唯佛一人。乃能断之。我今为汝。除去顶发。汝今许否。答曰可尔。本师云。仰大众同声诵落发偈。
毁形守志节 割爱辞所亲 出家弘圣道 誓度一切人
(三说。退身礼一拜。复於师前胡跪合掌)。
本师持袈裟诵偈云。
大哉解脱服 无相福田衣 披奉如来戒 广度诸众生
沙弥披袈裟讫(礼本师三拜。礼圣像三拜。礼戒师三拜。胡跪合掌)。
引请阇梨(亦展坐具。胡跪合掌)。
善男子。法如大海。渐入渐深。汝既出家。当先受三归五戒。方得事近大僧。次受沙弥十戒。乃可同僧利养。事在专诚。不宜慢易。我今为汝召请三宝证明佛事(〔兼以〕至十戒竟)。
奉请无边佛宝海藏金文。十地三贤五果四向。同垂感降。共作证明(三说)。
善男子欲求归戒。先当忏涤愆瑕。如人浣衣然后加色。汝今至诚随我忏悔。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因无始贪嗔痴 从身口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善男子。汝既净治身口意业。次应归依佛法僧宝。
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归依佛两足尊 归依法离欲尊 归依僧众中尊 归依佛竟 归依法竟 归依僧竟
如来至尊等正觉。是我道师。我今归依。从今已去称佛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慈愍故(三说。第三迭慈愍故三遍)。
沙弥(第一第二第三各小礼一拜。一大礼三拜。胡跪合掌)。
善男子。汝既舍邪归正。戒已周圆。若欲识相护持。应受五戒。
尽形受
不杀生 不偷盗 不淫欲 不妄语 不饮酒
是五戒相。汝能持否。(答云)能持。
上来五支净戒。一一不得犯。汝能持否。(答云)能持。(三问三答)是事如是持。
沙弥(大礼三拜。胡跪合掌)。
善男子。五戒为入法之初因。出三涂之元首。次受沙弥十戒。即形备法仪。此称勤策。依师而住。受利同僧。是为应法沙弥应当顶受。
尽形受
不杀生 不花髻璎珞香油涂身 不偷盗 不歌舞作唱故往观听 不淫欲 不坐卧高广大床 不妄语 不非时食 不饮酒 不捉金银钱宝
已上十事是沙弥戒。汝能持否。(答云)能持。
上来十支净戒。一一不得犯。汝能持否。(答云)能持。(三问三答)是事如是持。
沙弥(大礼三拜。胡跪合掌)。
善男子。汝今受戒之后。当须顶戴奉持。不得违犯所持戒律。供养三宝。勤种福田。於和尚阿阇梨一如法教。於上中下座心常恭敬。精进行道报父母恩。衣取布素不以文彩。食取支命不得嗜味。花香脂粉无以近身。好声邪色一无视听。徐言持正勿宣人短。傥有争者两说和合。男女有别。草木无伤。非贤不友非圣不宗。法服应器常与人俱。非时不食非法不言。精勤思义温故知新。坐则禅思起则讽诵。闭三恶道开涅盘门。於比丘法中增长正业。菩提心而不退。般若智以长明。普度众生祈成正觉。用心如此真佛弟子。
作梵阇梨(作神仙梵云)。神仙五通人。作者於咒术。为彼惭愧者。摄诸不惭愧。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已说戒利益。稽首礼诸佛。
戒师(闻梵声秉炉至梵终回向云)。上来剃头受戒。先用回向堂头和尚。常为苦海津梁。执事高人。永作法门梁栋。合堂清众同乘般若之舟。剃头沙弥速至菩提之岸。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为如上缘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诸尊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作梵阇梨鸣磬云。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着水。心清净。超於彼。稽首礼无上尊。
归依佛得菩提道心常不退。
归依法萨般若得大总持门。
归依僧息诤论同入和合海。
上来剃头受戒功德。无限殊胜良因。散周沙界。和南圣众。
引请阇梨(闻处世界收坐具起。令沙弥礼拜)。
沙弥(大礼戒师三拜。次礼圣僧三拜。问讯出堂门外立)。
戒师二阇梨於圣僧前大展三拜出堂外立。僧堂前鸣小钟子三下。大众下堂。各具威仪於法堂上礼贺住持人(如法堂上剃头。即於[穴/侵]堂内礼贺)。
戒师二阇梨(一展云。人差受戒不敢告辞。人事荒疎久淹尊重。下情无任皇恐之至。又一展叙寒暄。伏惟和尚尊体起居万福。仍又触礼三拜)。住持人(云沙弥披剃有烦道用。即容诣寮陈谢)。知事礼贺(一展云。法门有幸。神足披缁。下情无任喜跃之至。又一展叙时暄。又礼三拜)。住持人(云沙弥披剃有烦荷觉。即容诣寮陈谢)。大众礼贺(资词同知事)。住持人(云此者沙弥受戒有烦证明。即容诣寮陈谢)。侍者小师礼贺(大展三拜云。沙弥得度。举众同欢。仰对尊慈。倍深喜跃。又三礼</a>。叙时暄又礼三礼也)。知事大众归寮。各具香火排立祇候。是时大众才退。沙弥礼三礼(云叨圆顶相。幸挂田衣。遂脱尘牢。永抛爱网。下情无任感激之至。三礼。叙寒暄又礼三拜。住持人巡寮过乃。礼知事头首戒师阇梨并诸法眷)。
○谢大戒词(万岁天宁之节。特启霜台。三翻羯磨既圆。已登戒品。此盖某人宿承佛记。誓度群迷。唯将系艹之心。上答浮囊之赐。下想无任感激之至)。
训童行
童行初来投院。师主审问根源。若具正因方可容纳。如其意图衣食。规避徭役。因事遁窜。及父母不允者。并不可留。
○投院状式。投院童行姓某名某。年若干。本贯某州某县某乡某里人事(或是郭下人事)。在身并无雕青刑宪及诸般违碍。今为生死事大久慕空门。蒙父母情允。许舍入本院出家为童行(如无父母。即云今欲投院出家为童行)。伏乞堂头和尚慈悲容纳。谨状。年月日具。前位某押状送。如有父母。即连状书名。住持人押状付知事。新到童行於库司参礼讫。将行李入童行堂。参礼堂主讫。堂主挂搭并指床位。至晚参。大众行者巡堂立定。堂主将新到礼参头已下三礼或六礼。不答礼巡堂一匝下位立。今具规矩如后。
○夫道不孤运。引之由人。欲成清净丛林。不可遗於细行。而况布金地上选佛场中既预出家。宜深庆幸。今兹教示略举三章。若善依行方为佛子。
立身第一。近事大僧当持五戒。一不杀生(有命之属不得而杀)。二不偷盗(不与而取皆为盗也)。三不淫欲(远离淫欲如避火坑)。四不妄语(出家之人诚信为本)。五不饮酒食肉(宁舍身命无犯此戒)。除斋粥外并不得杂食(所谓果子并菜粥饮饼饭并不应食)。非常住差使不得出门。非大缘事不得请假。又参禅问道者收摄身心。不得散乱。念经求度者温习经业。不得懒堕。又常念修行报答王臣荷戴之恩。施主供给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导之恩。又常思惟父母亡殁者恐入恶道。应以修行济拔。父母见在者劝令归依三宝发菩提心。又着衣吃饭常知来处。若不修行何门报答。又行者上衣直裰为正。自余俗服非出家衣也。鞋须白色不得紫皂。须系腰条不用勒巾答膊。又衣服常须净洁整齐。直裰下不得露袴口。冬夏当打脚絣。又听参行益及赴茶汤须具鞋袜。行须敛手坐必端身。不得倚靠不得掉臂。及不得把臂同行。又诸处逢师僧当敛身避路问讯令过。见官员施主同行。先当问讯僧家。次当祇揖官员施主。既出家持戒着真田衣直裰。并不得跪拜俗家。虽见父母只得祇揖。又不净之手不得捉经卷拈掇护净之物(香炉花瓶众僧受用饮食之器)。又粥饭二时各念心经三卷。报答十方施主供给。僧行劳形丧命。人畜微虫端心授食。不得说话。每日晚参於佛殿前礼佛。并须专心唱礼。不得心缘他事口和音声。如常住作务罢。参禅者屏处宴坐。念经者上案诵习。不得相聚戏笑。又说非义之言。若相骂相打种种违诤并非出家之人切。宜禁戒。晚参后无事。不可过堂西并堂头库下行者寮作务处所及於屏处闲话。有智之人递相警察。凡为行者须是立身孤洁作事明白。不得事涉嫌疑点污清众。
陪众第二。既已出家参陪清众。常念柔和善顺。不得我慢贡高。大者为兄。小者为弟。徐言持正勿宣人短。傥有诤者两相和合。但以慈心相向。不得恶语伤人。若也欺凌同列走扇是非。如此出家全无利益。他人财物不得擅使。别人衣被不得自移。不得床上立地着衣。不得背圣僧上床。若揭门帘常垂后手。不得敲磕作声。堂中不得露头衩衣。打静已后未开静已前。除常住事不得於堂内及近童行堂说话。堂中不得书写毁画破坏墙壁。不得悬挂书画图慎及榜贴闲杂文字。脚头不得安经案。床头不得置枕屏。旧衣鞋袜安置床下。衣单枕被常令整齐。堂中寻常不得高声说话喧乱大众。常须蹑足轻行。非自己衣单下不得坐卧闲话。参头堂主常切提举。亦仰邻床呵责禁止。炉中不得拨火及敲火筯作声。炉中不得久坐有妨众人。打版茶汤并须齐赴。看经寮舍令打迭净洁。不得说话。浴室内不得裸形及不得高声语笑。不得床上立地着衣及床上立地梳头。堂主常管打静闲静。行者闻开静便起。不得耽着睡眠。若授利养钱物。不得隐匿。当白入众抽分一。
作务第三。闻普请版须管及早齐赴。上案处不得说话。恐唾堕落众僧食内获罪不小。普请处不得高声说话何况喧闹叫笑。常须静默。令俗人生善。欲行益时先挽起衣袖洗手令净。僧堂前不得说话。不得倚靠斜立。不得撒手无礼轻放。家事不得作声。入僧室不得急行大步。应当安详。次第行益。须看众僧各人所要多少。临时斟酌。不得垂手提盐醋桶子。行益处如嚏喷咳嗽。当须背身。若舁桶者敛闲手当胸。不得垂臂。堂头库下诸寮舍供过行者。常切小心护惜常住财物家事犹如眼睛。及尽心扶持。不得令住持知事众僧动念。如当次普请作务。画时各归供过处所厨中局次。行者各尽己长。辨集僧事。常令饮食及锅灶家事犹先和会。不得临时争竞。各宜道心供众。勿惮勤苦。今虽小劳。后获大利。诸殿堂行者当管洒扫净洁香花供养。切在整齐。或遇风起。诸殿堂不得点灯。每日下供养当礼拜发愿。愿四恩三有土地龙天法界众生同圆种智。打钟行者不得失时。常令洒扫并斋时烧香礼拜。愿闻钟声皆得解脱。门子行者捡寮出入僧行。无故上街及频请假出入者。常切照管。谨慎火烛火头上火。常知紧慢。不得与局次行者相违。堂头库下茶头行者。常宜照管火烛及点捡茶汤。园头行者常令勤劳同心供给大众。不得懒倦辞避。及守护行者凡所作务皆听园头支拨。不得悞事。诸庄行者所托非轻。第一清廉不侵常住。第二了事不惹官方。第三善巧调和行者庄客。与庄舍和睦不令斗争。第四知时耕田下种各务合宜。第五慈心照管头口勿令羸瘦。及不得令使牛人乱有鞭打。第六护戒钤束行者不作非违之事。防关庄客不偷常住钱谷</a>。第七精勤常诣地头照管地界及诸色田苗。第八明本不为供勤三宝则是劳而无切。车头行者常须照管头口充肥及不少欠斛斗。在外止宿之处看守草料惜护行止。不得饮酒食肉及作非违之事。参头堂主常务公心。统众不得挟私。众人有过须当举白。大则覆知事住持人行遣。小则报典座罚钱入众。行者等若参头支拨。不得违背稍有稽迟。
右前件规矩并是出家细行。如能委曲推行。便为得度之本也。佗时若获披剃。高僧轨范一切见成。却以此法教示初机。自然令法久住。如知而故犯。犯而不悔。非惟辜负四恩虚沾信施。龙天土地皆所不容。业果三涂何所逃避。既是出家之辈。自当因果分明。时中不昧正因。便是成佛有分。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