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上
3个月前 作者: 书玉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比丘书玉</a>笺记
将释此典。先依贤首般若略疏。开为五门。一教兴。二藏摄。三宗趣。四释题。五解文。今於题文之前。亦悬叙三义门也。
初。教兴因缘
依大智度论</a>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因缘。令得振动。毗尼教兴。亦复如是。具多因缘。一。为师资模范故。二。为行止根本故。三。为灭众惑业故。四。为生诸福慧故。五。为成三聚戒故。六。为弘四誓愿故。七。为摄持身心故。八。为利益自他故。九。为发觉初因故。十。为圆满佛果故。具斯十缘。令此教兴。
二。藏乘教摄
於中开三。
先。藏摄者
藏有三。
一。三藏
经律论也。经是化教。开诱化导也。律是制教。制约行业也。论则推征解释经律之意也。偈出华严净行品。属於化教。经藏摄也。据问答义意。及立名题。偈后戒相。属於制教。律藏摄也。而无问答注解。故非论摄。
二。四藏
前三藏外。加一陀罗尼藏。偈下诸咒。陀罗尼也。经律。显教摄。咒。则密教摄也。
三。二藏
声闻。菩萨也。并愿利他。不专己故。菩萨藏摄。非声闻也。
次乘摄者
乘有二。
一。显教
明五乘。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也。偈是文殊以答智首。属菩萨大乘摄。拣非前四乘也。
二。密教
明四乘。谓声闻。缘觉。方广。金刚也。宝王经说。一切陀罗尼。皆从方广大乘最胜金刚乘中流出。此之三十七咒。并属后二乘摄。非前二种乘也。
后。教摄者
教有二。
一。十二分教
一。修多罗。此云契经。长行文相也。二。祇夜。此云重颂。重说偈颂也。三。和伽那。此云授记。说与果证也。四。伽陀。此云孤起。孤讽起颂也。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不请自陈也。六。尼陀那。此云因缘。有故而说也。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取喻得解也。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本昔事业也。九。阇陀伽。此云本生。本昔受生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称理广谈也。十一。阿浮达磨。此云未曾有法。希有神力也。十二。优婆提舍。此云论义。逐为问答也。今是孤起。因缘。方广。三分教摄。非余九部也。
二。贤首五教
一。小乘教
但说我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
二。大乘始教
亦名分教。於中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
三。终教
亦名实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缘起无生。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
四。顿教
总不说法相。惟辩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诃教劝离。毁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故说为顿。
五。圆教
所说唯是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无尽。故名为圆。今多华严偈文。正属圆教。偈云。入深法界。心无障碍。又云。得无碍眼。见一切佛。皆圆义也。约所诠法。亦通前三。偈云。勤求佛道。心无懈歇。又云。具足盛满。一切善法。分教也。偈云。得净法门。永无垢染。又云。成就佛身。证无相法。始教也。偈云。设大施会。示如实理。又云。皆得妙法。究竟清净。终教也。偈云。心得解脱。安住不动。又云。入第一位。得不动法。顿教也。斯则有其所通。无其所局。故此圆教。语广。该摄无量教乘。语深。唯显一佛乘也。准知此部。圆顿摄矣。
三。所诠宗趣
当部所宗曰宗。宗之所归曰趣。然先总。后别。总以自行佛戒。止恶作善。清凉心地为宗。化他佛道。同一圆觉。一如无二为趣。别开五对。一者。教义对。毗尼教相为宗。令悟偈咒妙义为趣。二者。行愿对。随事起行为宗。善巧发愿为趣。三者。身心对。身修行愿为宗。防心不散为趣。四者智悲对。大智运心为宗。大悲利物为趣。五者。因果对。悲智圆</a>因为宗。成证果德为趣。此五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矣。
四总释名</a>题
於中分二
初释法题
毗尼日用切要
【记】毗尼日用切要者。乃此集之总题也。对偈咒。有能所制化之别。题为能诠。依制教得名。属律藏也。偈咒为所诠。依化教成文。属经藏也。然经家七种立题。此但约法为目。如人六根。以目为首。展其目。而诸根俱现。见此题。则知有如是偈咒也。又毗尼。是通名。日用切要。是别名。取止恶作善为宗。教化众生同入佛道为趣。防护诸恶。故名为止。策修众善。故名为作。毗尼。止义。是恶应止也。日用切要。作义。是善应行也(上略释。下广笺)。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自治一切恶。亦能治众生一切恶也。此从功能得名。又翻为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调练。通乎二持。制伏。惟明止恶。此从功用得名。正翻为律。律者。法令也。从法得名。谓断割轻重。开遮持犯。非法不能定故。譬如国家。赏罚号令。必从王出。诸侯僭越。士庶失信。则败亡无日矣。佛法亦尔。大千世界。佛为法王。律是佛勅。菩萨二乘。不敢增减一字。若容他说。则群生不奉。法不久住矣。此二字显教也。日用者。即从旦至暮。从暮至晓。二六时中。用此偈咒。束缚身心。令初学受戒人。於五尘境上。四威仪间。或早觉。或洗足。涉历事缘。皆即发弘誓愿。离诸过恶。持秘密咒。调伏三业。普令一切众生。均沾法利。同成觉道。良以入道初门。发心为首。欲登戒品。立愿为先。心发。则众生可度。愿立。则佛道可成。是故初学戒时。须当读此偈咒。日用行持。证入有日矣。譬如国王。与怨敌共战。必得猛将。统众向前。始能取胜。初发心人。亦复如是。欲与生死怨贼共战。先须用此偈咒。勇往直前。统摄身心。精修善法。方能降伏烦恼魔军也。故远公曰。心为一身之主。万法之本。心王若正。则六贼不侵。正念现前。易得入道。今日用偈咒。正其身心。所谓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如是用心。日新其道。故名日用。此二字彰行也。
合上释之。毗尼。是约教。日用。是约行。教非行而教为虚设。行非教而行为邪谬。教行相兼。始成胜用。五祖演禅师云。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此之谓也。
切要者。谓亲切简要。拣非疎漫冗杂也。谓此偈咒。是切近身心。如切物器具。乃道德要务。如要行径路。俾学戒者。於穿衣吃饭。礼佛坐禅。乃至出入行来。大小便利等。时时刻刻。捡束根识。不使一毫放逸。喻如调象施钩。御猴用锁。今以偈咒。制心一处。昼夜无间。则无事不辨也。但不得轻此偈咒。惟是持诵边事。当知皆是大乘菩萨所发上求下化之弘愿。及诸佛心印秘密之妙法。受戒之人。果能如是起慈悲心。具真实念。依事显理。发愿行持者。即同究竟觉。无二无别也。此二字。切。约理。与身心最亲切故。要。约果。是道德之紧要故。合此四门。总名为毗尼日用切要也。净行品。智首问云。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岂非此中毗尼义耶。文殊答云。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岂非此中日用义耶。又智首问云。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炬为导。岂非此中切要义耶。准此文义。教属圆顿。时涉华严。后之学者。不可忽也。笺释法题已竟。
次释人题
宝华山弘戒比丘读体</a>重集
【记】人中三意。先。住处。宝华。山名。此山是宝志公开辟。以人彰名。故云宝也。华者。山似莲华形也。志日去金陵七十里。远句容五十里。群峰环绕。势若垂莲。般若经云。南海北有宝华山。古佛所居。贤劫千佛名中。有华山佛。明李太后。忽梦一山皆莲。因下部遍搜名山。有莲华其名者。部以此山应。勅建铜殿。并赐寺额圣化隆昌。师住此山。弘扬法化。故先举也。
次。人名。弘戒者。人之法行也。广布戒法曰弘。清净身心曰戒。比丘前立此二字者。人能弘道故。不云经论而云戒者。三无漏学。固无不博。弘传利济专尚律宗。故云弘戒也。比丘者。僧之通称也。翻为破恶。修正助道。破见思恶故。
读体者。师之别名也。亮如法师云。自性理体。读教方成。因是取之。今在华山。大阐律法。教化众生。顿彻本源心地也。按传。师字见月。滇南白鹿郡许氏子。祖籍江南句容。洪武初开滇黔。以军功封昭武将军。世袭指挥使。遂世居白鹿焉。父胤昌。母吴氏。感异而生师。师生而神敏。稍长。辄有旷致逸情。善绘事。尤工大士像。人争宝之(一时称为小吴道子)。年十四。父母继卒。伯无子。育师为嗣。至二十七。忽念世相无常。弃袭爵而去。於剑川州赤宕嵓。遇一兰若老僧。与语甚契。授华严。阅世主妙严品有省。遂诣宝洪山亮如法师乞度。先一夕。法师梦一人。身披袈裟。众僧拥跽而求剃染。及旦见师。喜为再来人也。遂与禁戒。闻江南三昧律祖慕之。偕友成拙。携瓢笠东行。艰苦备尝。先入南岳。参伞居道人颛大师。代演楞严四依解。继登破额山。冯茂山。礼诸祖道场。进九华。朝五台。再渡大江。始遇昧祖于海潮庵。圆具戒。充上座。代讲梵网。四众莫不称善。师犹欿然不自足。乃于藏中。检四分广律。及余部律文核之。遇壅滞。祷佛求解。默坐移时。涣然氷释。次从昧祖。传戒金陵报恩寺。座下千人。师临坛教授。忽忆昔时。梦至一大寺。金碧交辉。苾刍云集。自顾已成僧相。一瞿昙丹衣高座。招上授经命讲。众皆跪听。汗流而觉。及是所见。恍符前梦焉。后随昧祖主华山。以教授兼掌院务。废寝忘餐。始终不怠。昧祖尝语众曰。老人三十年戒幢。若非见月。几被摧折。示寂日。取荣昌公主紫衣。并诸部戒本付之。师嗣席。即以十诵励众。一不与剃度为徒。二不受纳资养老。三不攒单给疏。四不积蓄香仪。五不私备果食。六不私设厨库。七不避作务。八不行吊贺。九不立化主募缘。十不许丝衣晚食。有违约者。决不留住。自后依律受具。结界安居。人见闻者。咸谓南山再世也 国初山寇入寺蹂躏。师斋毕。以利害晓之。众皆俯首即刻遁去。巴廒二将军。与陈中丞异之。给帖赞护。於是躬修般舟三昧。为众楷模。九十昼夜。不坐不卧。如此者二次。复遵祇园遗制。建石戒坛于铜殿之右。斸基之夜。感大士现瑞炳然。坛殿交光。直冲霄汉。师开坛说戒。少则五千指。多至万四千指。受别请。如常州之天宁。真州之五台。金陵之碧峰。及紫竹林。宿迁之极乐。并本山。慈应。天隆。所至道俗老幼。阗咽街衢。将谢世。示微疾。嘱诸门人曰。勿进汤药。更七日行矣。至期端坐而逝。当生于万历辛丑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康熙</a>己未年正月二十二日也。世寿七十九。僧腊四十四。坐夏三十三。经七日。茶毗时。四众弟子。遐邈皆集。悲鸣徧野。佛声震天。焰光中或见佛相。紫烟内或现莲华。火灭后。收取灵骨。获舍利五色者。不可胜数。师一生来。八坐道场。开戒七十余期。法嗣六十余人。门弟子以数万计。所着止持会集(十六卷)作持续释(十五卷)传戒正范</a>(四卷)大乘玄义(一卷)药师忏法(一卷)剃度正范(一卷)僧行轨则(一卷)三归五八戒正范(一卷)教诫尼正范(一卷)黑白布萨(一卷)幽冥戒正范(一卷)等诸书。并行於世。身长大。顶肉髻。声若巨钟。貌类古佛。有自诵南鸡足山来者云。师是迦叶尊者化身。至於马陵之枯泉自溢。龙眠之三世冤消。冥戒归依。神龙护法。种种灵奇。难可具录。余详御史李模。督河孙在丰。二塔铭。太史尤侗。侍御方亨咸二传。及方伯丁思孔道行碑中。须者检之。
后。缵述。重集。重聚也。结法之词。盖初心人。难以入道。故重采经论偈咒。类聚成章。令其日用。警策身心。戒乘均急。自他共利。何因不圆。何果不证也。笺释人题已竟。
五。别解偈文
早觉
【记】早者。清晨也。人从寐醒曰觉。后夜初觉曰早。若人熟睡之时。烦恼覆盖。六识归种。不起分别。就电闪雷轰。风吹石击。亦莫能醒。名曰不觉。诚所谓暂时不在。如同死人。毗尼母经</a>云。时诸比丘。贪着睡眠乐故。废舍正业。金刚力士。作是念言。如来三大阿僧祇劫。种种苦行。乃得成佛。今诸比丘。贪着睡眠乐故。不复行道。云何得尔。诸比丘闻已白佛。佛告诸比丘。食人信施。不应懈怠。夜三时中。应二时禅诵经行。加工进道。以补昼之不足。中夜神疲听其歇息。今从睡眠中醒。故曰早觉也。
集。经律通制。出家弟子。初夜。后夜。精勤佛道。勿贪睡眠。懒惰放逸。故醒觉时。当诵此偈。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记】睡眠者。五盖烦恼中一盖也。谓意识惛熟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即目闭神藏寝卧时也。寐觉曰寤。古云。其寐也魂交。其寤也形开。今言</a>始寤者。方其将醒未醒。未受色惑以前。不落意识分别。正眼历瞇之时。谓之始寤。即初醒也。又寤者。如日之初升。睡者。如日之沉坠。人之灵根。生於天地之间。禀於天道。故天日坠。而人眼亦睡。天日升。而人眼亦开一昼。一夜。一动。一静。随天道运行。若背逆天道。虽青天白日。黑於长夜。则不成睡寤矣。惟有大觉世尊。或睡。或寤。而作佛事。故吾人始寤之时。当作是观。当发是愿也。然一切众生。无明障蔽。慧照不现。如处长夜。我今觉照。令诸众生。断恶修善。故云当愿众生也。一切智觉者。谓十方洞照曰智。三世斋明曰觉。又云。心有所知曰智。发明大事曰觉。即如来所证一切种智。亦名佛智。谓能以此智。知一切众生之道法。能以此觉。觉一切众生之因种。此皆如来愍众生住於无明之地。而为黑暗之所覆蔽。以大智慧日而觉照之。故云一切智觉也。周顾十方者。周顾。即徧观也。斯具二义。一。则异於凡流。二则发明大事因缘。源从指天指地处来。谓二乘人。祇见一隅。未见全像。惟如来清净智觉。於日月不到处。而光明普照。於梦想不到处。而寤寐一如。故菩萨开智觉正眼。而能周顾。非独觉照自己一隅。而能觉照不可说众生。不可说世界。豁然云开日现。故云周顾十方也。佛本行经</a>云。东方表涅盘最上。南方表利益众生最上。西方表解脱最上。北方表永断轮回最上。然此一偈之中。三聚净戒俱摄。初句律仪。二句众生。三四善法。如初醒不容杂念。摄律仪戒。即令持此偈文。摄善法戒。后三句。即饶益有情戒。又约四弘誓愿。初句。学法门。次句。度众生。三句。成佛道。四句。断烦恼。菩萨发心。不离四愿。余偈皆同。不繁重例。若论持此偈咒。以凡夫口。即成佛口。摄之於顿。当愿众生。皆成佛道。复归於圆。故此偈咒。是一乘圆顿法门。菩萨境界。非二乘狭劣身心。所能及也。
鸣钟
【记】声出曰鸣。乃人所扣也。钟者。空也。空内受气多。故声大。此是法器。周礼</a>考记云。凫氏为钟。五经</a>通义云。钟者。秋分之音。万物至秋而成。至冬而藏。故金为钟。相继不绝也。西京记云。发鲸鱼。铿华钟。薛宗注云。海中大鱼名鲸。海岛有兽名蒲牢。畏鲸击。鲸一击。蒲牢辄大吼。凡钟欲令声洪。故作蒲牢於上。击钟之木。为鲸鱼形也。通载传云。拘留孙佛。於乾竺修多罗院。造青石钟。於晨击时。有诸化佛。与日俱出。密说显演十二部经。闻法证圣。不可胜数。故晨昏鸣之。有警策之功。凡鸣钟者。应先持此偈。然后执椎。念华严经</a>题。并若人欲了知等偈。及唵伽啰帝耶娑婆诃。共三十五字。一紧。一缓。为一通。三通共一百零五。末击三下。总成百八。所以然者。事依理起。故事能显理也。由是百八愚痴。声声唤醒。百八三昧。椎椎打就。偈曰。起七舒徐落八勤。中间二十要分明。三通才罢饶三下。诸佛龙天侧耳听。增一阿含经</a>云。若打时。愿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若闻钟声。兼说偈赞。得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百丈云。丛林击钟。早击。破长夜之昏沉。暮击。拔幽冥之苦暗。引杵宜缓。扬声令长。如昔日志公。借武帝道眼。见地狱苦相。问曰。何以止之。志曰。惟闻钟声。其苦暂息。遂诏天下寺院。凡击钟令舒徐其声焉。
集。凡晨昏鸣钟时。诣钟前。至诚合掌。诵此偈已。手方鸣钟。口或诵诸佛名号。或诵大乘经名。或诵秘咒。令一切有情。闻声离苦。咸得解脱。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记】志求满足曰愿。气传於外曰声。谓才打钟时。即发弘誓。愿诸众生。闻声成佛也。第一句。因击钟发愿。二三两句。愿苦恼众生。离苦得乐。第四句。普为一切。然声有三种差别。一。执受大种声。谓一切有情所具之声也。二。非执受大种声。谓风性无情。所受之声也。三。俱执受大种声。谓钟鼓之声。必待楗椎而令声显发於外。即此钟声是也。透越一切曰超。界者。限也。万法之所出生。万法之所归趣。故曰法界。然有性分二义。随事分别。故名为分。法性不能变易。故名为性。谓众生心色等法。各有差别限量故。又超者。脱也。不为物障故。凡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者。是为声色所缚。今声无声相。不为障得之所障碍。故得铁围悉闻。而闻尘清净。所以超也。法者。统言有四。谓理。与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也。然理法言</a>界者。性义。事法言界者。分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者。双具二义。又有能所之别。谓法。是能具之体。界。即所具之量。其理事不同。谓性静明体曰理。形相分别曰事。广大之理。咸归一尘。一尘之色周徧法界。先。由事显理。后。得理忘言。理事交彻。圆融无碍。故名法界。即诸佛众生之本体也。四圣。六凡。随因感果。界分各各不同。所谓九地不知十地事。总而言之。不出一心。一心不生。万法俱息。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有种种界限。故有三乘六趣。今承此愿。及法力之功。总能超越也。梵语斫迦罗。应法师云。轮山。旧云铁围。围即轮义。幽暗者。日月不能照处。皆由众生业力所成。烦恼障蔽。正报相缠。依报於此。不能超脱。故楞严经</a>云。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於器世界。不能超越。今鸣钟时。仗三宝威力。而令此声。上彻天堂。下通地府。皆得闻也。铁围等句。且约三恶道论。以闻声脱苦故。幽暗二字。该具饿鬼。畜生。故不别言也。众生者。假五阴之实法。成众生之假名。闻尘清净证圆通者。谓能转闻尘。而成闻慧也。染污情识曰尘。即耳根所缘之声尘。声尘清净。成佛可期。如观音修证。初於闻中。入流亡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乃至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证入圆通。而成正觉。故愿一切众生。亦从闻中成正觉也。此是自己鸣钟未扣之时。所发愿力。虽非佛制。有益当行。
闻钟
【记】耳根发识为闻。凡闻钟声。默念此偈。默念者。心声也。心有声耶。心无声耶。无声之声。秪可自闻。不堪人听。故楞严经云。反闻闻自性。何不自闻闻。其心声之谓也。
集。晨昏於行住坐卧间。一闻钟声时。即诵此偈咒。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唵。伽啰帝耶莎诃(三遍)
【记】烦恼者。即根随二种也。与心作烦。令心作恼。故止观云。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是也。若闻钟声。持此偈咒。纵有极重烦恼。化为轻清矣。审理曰智。分别曰慧。即根后二智也。如观世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自然烦轻。慧长。菩提者。智果也。一闻钟声。智慧之心花顿发。菩提之道果速成。此谓寂灭现前。菩提自生也。言地狱者。谓在地之下也。梵语泥犁。此翻苦具。又云苦器。亦名不可爱乐。谓昼夜煎逼罪人故。又地者。底也。万物之中。地最在下。故名为底。狱者。局也。谓拘局罪人。不得安乐。故云局也。又名无有。谓彼狱中。无有义利故。正云捺落迦。如婆沙论中。名不自在处。谓彼罪人。为狱卒阿旁之所拘制。不得自在故。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然此狱有大。有小。大者。八处。谓八寒。八热等。各有眷属。其类无数。此中受苦者。随其作业。各有轻重。经劫数等。其最重处。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生。小者。十六。谓煻煨锋刃等。地狱是总名。火坑乃别指。是十六中之一名也。今闻钟声。即能超越世出世间。自令离地狱。出火坑也。十方圆明。是曰成佛。获二殊胜。故曰度生。若论一闻钟声。而即生正念。是以烦恼轻微。智慧增长。即转惑障而成智德。故云菩提生也。然智慧。且约因论。菩提。正指果德。离者。解也。出者。脱也。即转地狱火坑苦障。而成解脱德。故云离出也。发愿成佛。即转业障而成法身德。是为三障消。而三德圆。故能尽未来际度生也。然未有不发愿而度生者。从来亦未有不度生之佛。若众生不自度。而先愿度生者。此心即是佛心。当知此心此愿。皆从闻钟声处发起。一时无边烦恼。从此截断。无间地狱。从此而破。无尽法门。从此证入。无上佛道。从此而成。可见闻钟利益。不可思议也。此偈咒显密互用。理事双彰。咒即破地狱真言。秘密故不翻。志心诵持。自然感应。
引证。如付法藏传中云。有罽腻咤王。以大杀害故。死入千头鱼中。剑轮绕身而转。随斫随生。剎那之间。满于大海。罗汉为僧维那。依时打钟。若闻钟声。剑轮在空。以是因缘。遣信白令长打。使我息苦。过七日已。受苦俱息。又佛祖通载</a>云。上元县有民暴死。见五木缧械者。告曰。吾南唐先主也。为宋齐丘所悞。杀降卒千余人。冤诉囚此。仗汝归语嗣君。凡寺观鸣钟。可延其声。吾受苦惟闻钟声则暂休。或能为造一钟尤善。复曰。吾在位日。于阗国遗我玉天王像。藏於瓦棺寺佛左膝。人无知者。汝以此为验。乃苏。随奏唐主。果如其言。主感泣。造一钟于清凉寺。镌其上曰。荐烈考高祖皇帝。脱幽出厄。以玉像建塔葬蒋山。杂譬喻经</a>云。所在闻钟声。卧者必须起。合掌发善心。贤圣皆欢喜。又唐京师大庄严寺僧。名三果。有兄从炀帝南行中亡。不持斋戒。堕火坑地狱。蒙禅定寺打钟。声振地狱。同受苦者。皆生乐处。
集。古德云。闻钟卧不起。护法善神嗔。现前减福慧。后世堕蛇身。其懒修禅诵者。报感广在经律中。兹不繁引。
着衣
【记】梵语震越。此翻衣服。太古衣皮。黄帝</a>始制衣服。上曰衣。下曰裳。白虎通曰。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故涅盘经云。如世衣裳。障覆形体。遮形覆隐。故名衣裳。又衣者。依也。万善功德。皆依净戒而为根本。故萨婆多论云。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万善由之生长。若能依戒修行。即获诸胜善根。则苦海可越。彼岸可登。
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记】若者。楷定之辞。谓楷定披着此衣之时也。上衣者。俗说</a>长衣。曰直裰。曰褊衫。曰海青。太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一名道袍。亦曰恭敬衣。又名向上衣。乃表一身最胜之衣也。言着最胜之衣。当发最胜之心。及发最胜之愿。当知此心此愿。即胜善根也。盖一切众生。失此善根。沉溺生死。故当发是愿。令其善根。不使沉溺。而令至法彼岸。究竟之地。如二乘三乘。皆不名究竟。唯佛一乘。乃名究竟彼岸也。又此岸。乃众生作业受苦生死轮回之地。彼岸。是诸佛究竟超脱清净安乐之地也。
着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记】梵语泥缚些那。唐言裙。根本律云。泥婆珊。又云厥苏洛迦。竖一肘。横五肘。即下裙也。亦云泥洹僧。或名舍勒。译为内衣。又云短裙。即是下裳。裙者。群也。谓连接裙幅也。旧曰涅盘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为褶。束带以条褶。律摄云。谓从裙边细迭成褶。腰间总擪。形似多罗叶。上聚下散者是也。服。犹佩也。诸善根者。一切戒善之根本也。律中明七支戒善。谓身三。口四。戒善也。又涅盘经明七善法。一。知法善。十二部经也。二。知义善。文字语言也。三。知时善。以时修六度行。四。知足善。饮食衣药。五。知自善。知自本具信戒善根。六。知众善。行来坐起。说法问答。七。知尊卑善。信者善。不信者。不善等。惭愧。七法财中二法也。谓信。戒。闻。舍。慧。惭。愧。七财之中。惭愧为守财人。内生羞耻为惭。外生羞耻为愧。又云不自失节为惭。心无非用为愧。若不着下裙。则身形彰露。无有惭愧。既无守护之人。功德法财。便不具足。今着裙时。善法现前。所思无邪。即惭愧具足处。惭愧具足处。即清净本源处。人之所以迷於五欲。不能清净者。秪因不知惭愧。若惭愧具足则清净善</a>法。何曾欠少。故云。服诸善根。具足惭愧也。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记】束带以条褶。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裙无带。则不能收摄其身。人无戒。则不能降伏其心。整。严肃也。束。收摄也。谓当检束诸根。则外仪严肃其身。而内法收摄其心。身心严摄。则诸善道法。自当渐次增进。乃成见道用也。
下单
【记】下者。从觉始下也。孤独曰单。今以床榻而为单者。谓受戒之人。当独处一榻。多坐少卧故也。若在禅堂。事事随众。
集。鸣指三下。默念此偈咒。
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於足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 唵。逸帝律尼莎诃(三遍。此是生天女咒)。
【记】寅者。未明。旦者。已明。即清晨明相初出时也。梵语阿留那。或云楼那。或云萨埵。汉言明相。有种种异名。明了论云。东方已赤故。通慧指归云。此方约日未出前二刻为晓。此为明相。以见掌纹为限。就中有三种色。若日照阎浮提树。则有黑色。若照树叶。则有青色。若过树照阎浮提界。则有白色。是中白色为正。即是寅旦之时也。又别部明地了时。谓见地色明了故。暮者。金乌西坠日没时也。萨婆多论云。以五阴为昼夜。若日到阎浮提界。名日没。即暮也。一切者。槩指之辞。众法相生曰众生。以能所八法。谓地。水。火。风。色。香。味。触。而禀其质也。普曜经</a>云。如来过去心净离着。不恼众生。所行之处。脚轮不污。虫蚁不损。自回护者。谓蜎飞蠕动。微细昆虫。皆具灵觉之性。故圆觉经</a>序云。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以我等凡夫形质。心未离着。行未齐圣。将行动之时。而愿彼等自护其生命也。设若悞伤其形。即仗偈咒法力之功。即时往生净土。而脱其轮回也。净土者。世界皎洁。目之为净。是净所居。名之为土。乃纯善所成。无四恶趣。法华论云。无烦恼众生住处。名为净土。良由众生行有美恶。土成秽妙。娑婆五浊。由积恶而丘坑。安养七珍。因习善而华胜。三昧经云。凡人求道安</a>禅。先当断念。人生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想秽念多故。五浊秽污。不名净土。佛制悞伤者。以其无心。故不治罪。与世律同。然亦有悞伤而还悞伤之报者。如朝野佥载</a>。梁武帝</a>素敬信榼头师。时遣使召来。帝方与人下碁。欲杀一段。声曰杀却。使遂斩师。帝碁罢唤师。使言。向者陛下令臣杀却也。帝问。师临死有何言句。使曰。师云。贫道前劫为沙弥时。以锹刬地。悞断一曲[(乏-之+虫)*善]。今帝是也。此报固宜。由是观之。悞杀仍以悞偿。可不慎欤。
引证。分别功德经云。第一念佛何事。佛身金刚。无有注漏。若行时。足离地四寸。千辐相纹。迹现於地。足下诸虫。七日安隐。若其命终。皆得生天。昔有一恶比丘。本是外道。假服诽谤。逐如来行。自杀飞虫。着佛迹处。言佛踏杀。然虫虽死。遇佛迹处。寻还得活。所谓念佛。其义如此。
行步不伤虫
【记】行步者。乃四仪中之一法也。不伤虫者。谓具仁慈之心而发护生之念也。有足曰虫。无足曰豸。此蹑上偈而来。谓下单鸣指已。临举步时。心中作观。即诵此偈。
若举於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唵。地利日利莎诃(三遍)
【记】举足者。行仪也。谓修道之人。行住坐卧。常当调摄其心。不使一毫走漏。是故凡欲举足。必先举心持此偈咒。则心不外驰。念不虚动。善法自具。道业自成。所谓经行及坐卧。常在於其中。即是体会中道之理。则生死大海可越。涅盘山顶可登。生死海者。言广大也。古云。生不知来处。谓之生大。死不知去处。谓之死大。故云如海之广大也。如是广大。欲出不难。只要具众善法也。善法者。即菩萨行愿。谓先以行满所愿故。於是菩萨。凡举足时。即愿一切众生。出生死海也。若众生同于菩萨行愿。何处见有生死。秪为行愿不同。妄执尘劳。造诸不善。所以飘荡苦海。若能一念回头。具众善法。则彼岸在即。苦海断流。众生名尽。佛亦不为。是名至善。何愁善法之不具耶。
出堂
【记】出者。对入而言。谓举足向外行也。堂者。殿也。亦即禅堂。乃十方衲子栖心修道之处。庞居士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伤。心空及第归。此之谓也。
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记】舍者。屋也。止息为屋。又置也。能置身安宿之处。亦云堂舍。又小屋为舍。言深入佛智。永出三界者。乃托事以明理。谓出有为之舍。而入无为之智也。佛智者。世出世间。无有与等。以知觉之性。穷尽众生。因果业性。若好。若恶。一一本末。咸悉知之。大经云。如来智慧。无处不至。故云佛智。亦名自然智。无师智也。又此佛智。人人本具。只因情尘覆蔽。乃有圣凡。故须深入也。三界者。华严孔目云。一欲界。欲有四种。谓情欲。色欲。贪欲。淫欲也。下至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自在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欲名欲界。二色界。色即色质。已离欲界秽恶之色。犹有清净色在。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咤天。凡有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三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若出三界。得证有余涅盘。则绝分段生死。若永出三界。得证无余涅盘。则无变易生死。而五住尽。烦恼忘。深入佛智矣。合参云。此偈如华严玄奥之大幅。兼贯法华譬喻之全章。然毗卢圆镜。岂有去来。火宅窄门。能无出入。故知无火而火。歘然三界者。大火宅也。其有小智声闻。已出此舍。暂得游戏者。小火宅也。不知舍外之火。殆有甚焉。若非深入佛智。曷能速离火宅。顿入清凉哉。
登厕
【记】从下而上曰登。居高临垂曰厕。厕。圊也。说文。清也。古谓之清者。以其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清洁也。又厕者。杂也。言一切人杂厕其上故。律摄云。应於寺之东北角。安置圊厕。四边应裁荆棘。大小行厕。并须别作。各安门扇。皆着傍扂。其便利处。宜在屏处。凡欲入厕。应脱上衣。在於上风。净处安置。
集。欲大小便即当行。莫待内逼仓卒。须脱换鞋脚。不可净鞋入厕。至。当三弹指。有二义。一。使内人知。不得迫促内人使出。二。恐啖秽之鬼。令他避之。上槽。复当三弹指。默念此偈咒。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
唵。狠鲁陀耶莎诃(三遍)
【记】大小便者。谓顺利不净。令身轻安也。经云。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谓资益诸根。长养四大故。既有饮食滋味入於肠胃。则轻清上升。重浊下坠。故有便利。可见人之一身。兼净秽世界也。净世界。即戒定慧之福业。秽世界。即贪嗔痴之罪法也。贪嗔痴者。名三毒烦恼。今以弃除不净秽浊。而对治三毒。令净尽故。此三毒乃是起业造罪之因。今故以戒防之。三毒之因既空。则当来业果何存。故古德云。向穿衣吃饭时。屙屎撒尿处。不杂用心。便是好工夫。何愁不透脱也。若能悟此净秽本源。则可以悟大千世界不在心外。从此垢尽心净。不知吾身之为法界。法界之为吾身。我身法界。非一非二。则三毒自去。罪法自除也。
就水
【记】就者。近也。水者。洁身之谓也。根本百一羯磨云。世尊说不净染污教者。欲除去臭气。令安乐住故。佛言。胜义洗净有三种。一洗身。二洗语。三洗心。毗奈耶云。佛告苾刍。汝等当知。此是当行法。当须存意。如是洗净。有大利益。令身洁净。诸天敬奉。是故汝等。若依我为师者。咸应洗净。若不洗者。不应绕塔。礼佛。诵经。不礼他人。不受他礼。不应啖食。坐僧床榻。不得入众。由身不净故。能令诸天。见不生喜。所持咒法。皆无灵验。若违得恶作罪。
集。大便毕。临水即念此偈咒。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唵。室利婆酰莎诃(三遍)
【记】事讫者。谓大小行事已毕。就水洗僻处时也。此当愿者。非同世间之愿。及世间之法。当为众生。发出世之愿。说出世之法。具有优劣於此。何也。於世间法。秪名事相而已。在出世法。中即事显理。深达中道之义。速疾往者。言五浊恶世。所见所闻。无非烦恼恶业。缠缚身心。沉沦</a>生死。流转三界。如处牢狱。受罪之法。牢狱尚有尽期。烦恼实无边际也。三毒如此利害。是故喻如秽厕。不可久停。故当速离世间秽浊之行。而行出世清净之法也。如经律所明。入厕洗净。若不默持诸咒。纵用七恒河水洗之。不得清净。何以故。种子不净故。
洗净
【记】洗者。除也。谓除去不净。而成洁净。故曰洗净。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唵。贺曩密栗帝莎诃(三遍。用左手后二指洗之)
【记】洗涤者。清净义。即蠲弃也。谓此幻形之有秽浊。必假净水方得蠲弃也。若不涤除恶触。不合受用僧伽敷具床榻。律摄云。若苾刍受食。未漱口以来。乃至大小行讫。未将净水去秽。受礼。礼他。授法。听法。皆不听许。不坐床座。及啖饮食。违者得罪。然虽洗涤。必仗偈咒法力之功。方可身心清净。乃得调柔也。而云毕竟无垢者。即事以明理。谓此身心。皆因烦恼。所知。二障所缠。而我法二执未空。自从无始以来。无明障蔽。真理何能得显。今之所以毕竟无垢者。以持戒之功勋。以定慧之力用。毕竟清净。毕竟无染。则知寂净光生。烦恼永丧矣。
洗手
【记】手是总名。乃吾人身形所具。能司执持之支分。若无掌。不可名手。无指。亦不可名手。有掌有指。方名曰手。两手。太阳之精也。字魂阴掌图法天。指法五行。大曰拇指。第二曰食指。中曰将指。第四曰无名指。第五曰小指。第六曰枝指。谓既专执持。则秽触难免。故当洗焉。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唵。主迦啰耶莎诃(三遍)
【记】水。柔为性。离垢去染为用。盥者澡也。以掌掬水澡净曰盥掌。夫手沾尘垢。今净水去其掌垢。表法水除其心垢。所谓日新。又新。纯其德也。当愿众生者。谓持戒之人。所修梵行愿生身心清净。受持如来清净法味。续佛慧命。化化不绝也。言佛法者。广则百千三昧。无量法门。乃至三藏十二部。异则一四句偈。皆名佛法也。唵下诵咒之时。一浣而再浣。再浣至七浣。自然佛法现前。究竟我手。佛手。众生之手。同於清净。同於受持。是真清净佛法之手。受持佛法也。
引证。师子国。释迦弥多罗。三果人也。麟德初。来京。高宗尊处禁中。总章初。康藏犹为居士。请受菩萨戒。众谓梵僧曰。是行者诵华严。兼善讲梵网。梵僧惊叹曰。但持华严。功用难测。况解义耶。若人诵净行品。百四十愿。已为得菩萨具足戒者。何烦别授。西国相传。有人读此经。以水盥掌。水沾虫蚁。其舍命者。皆得生天。何况持说此经。教化众生者乎。此贤者后来。必广大饶益一切也。
集。若但小便时。唯用水洗手一次即净。若是大便。去秽后洗手。或用灰泥皂角。如法洗之 溪堂杂录云。元佑中有蜀僧智超法师。尝诵华严经。已三十年。偶见一童子。风貌清爽。举手高揖。超曰。何来。曰。五台来。超曰。何远至此。曰。有少事欲相导故。超曰愿闻。曰。吾师诵经。固可嘉矣。但失在登厕洗净时。触水淋其手背。而未常用灰泥洗之。所用灰泥。律制七度。今但二三。缘此触尚存。礼佛诵经。悉皆得罪。言讫。不见。超惭而改过。识者或曰。此必文殊化现。有警於超也。故知洗手。必须依法。因果经云。触手请经。当获厕中虫报。
洗面
【记】额前曰面。又头面也。凡物皆有背。有面。又相向为当面。乃一身之首。起则先见於人。既先见人。必先见佛。故须日日早净。以便行礼持诵也。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唵。嚂。莎诃(默持二十一遍)
【记】以水洗面者。谓此幻质。乃不净之体。九孔常流于外。面向窍次所在。常溢洟唾不净之物。故须水以涤除之。是故每於晨朝沐其面也。楞严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故行者洗面。即先发是愿也。净法门者。即事显理。以八万四千尘劳之门。转为八万四千清净法门。亦即是陀罗尼门。此门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乃至三贤十圣。游履之门。一切行人解脱之门。若能真穷惑尽。本来面目。不假拭而明矣。如上之门面。自得之后。直至成佛。毕竟清净。故曰永无垢染也。
饮水
【记】饮者。咽也。梵语阿伽。此云水。水者。准也。准平物也。名义云。润万物者。莫过於水。形为四大。气冠五行。五分律云。有内用。有外用。内用者。饮食之属。外用者。浇灌浣濯洗和之属。上偈洗面灌沐等。是外用。而此偈吞咽等事。谓内用也。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唵。嚩悉波啰摩尼莎诃(三遍)
【记】水中生灵甚微。人之眼根粗障不能观察。惟佛五眼明净。彻见微细昆虫。非凡小肉眼能视。既见斯类。以慈悲故。说此偈咒。萨婆多论云。舍利弗以净天眼。见空中虫。如水边沙。如器中粟。无量无边见已。断食。经二三日。佛勅令食凡制有虫水齐肉眼所见。漉囊所得。不制天眼见也。钵者。受食之器。今显一钵水。具有八万四千虫者。谓人身具有八万四千户虫。今以钵水晓之。若持此咒。即成法水。生自远离。如初果耕地。虫离四寸耳。若不持者。食之尽为血肉矣。故持戒比丘。每於饮用时。虽有漉囊滤过。而疑惑木除。必须仗此偈咒法力之功。默念三遍。则饮用者可无愆尤矣。故云。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也。
五衣
【记】五者。五条。衣者。依也。谓依此以庇寒暑也。斯乃出世法服。非同世俗可比。当护之如皮。敬之如塔。萨婆多论云。此衣九十五种外道所无。惟佛法中有也。
集。梵语安陀会。此云作务衣。五条。一长一短。凡寺中执劳服役。路途出入往还。当着此衣。诵此偈咒。戒坛经</a>云。五条表断贪。净身业也。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不舍离。
唵。悉陀耶莎诃(三遍)
【记】此偈以因招果。显密互用。二利均沾故。上二句出名义。下二句乃发愿。唵字下是密语。非名言可能解释也。善哉者。赞美之辞。赞其衣之功德殊胜。不可思议。有大利益故。去粘曰解。去缚曰脱。言此衣为解粘去缚。无垢之服也。如世间美服。多属蚕口。故尘世众生。触爱细滑。为恶所染。不善解脱。出家受具。由习戒故。定便久住。由习定故。净慧自生。由此三学精明。故於三毒边。一一解脱。可见此衣。能生善。法能伏烦恼。故曰解脱服也。无上者。谓此衣有出世功能。超过世间。一切斑彩锦文。王臣之服。天上天下。乃至九十五种外道。无有胜於此衣。故名无上也。福田者。法。喻。双举也。大意借田说法谓戒乃人世福田。檀越种福。僧着袈裟。现田纹相。名曰福田。如世间之田。生长苗稼。以养形命。而此福田之衣。能与沙门生长智慧。滋培五分法身也。我今顶戴受者。指披着之人。顶之于首。戴之于身。如是受持。尊重之至也。世世不舍离者。谓此法服。非但今生尽形受持。乃至尽未来际。不愿舍离也。
七衣
【记】七衣者。七条之衣也。然此三衣。名义众多。谓能降伏众魔。故曰忍辱铠。不为欲泥污染。故名莲花服。龙得一缕。不为金翅鸟所食。故名救龙衣。生死烦恼。由斯解脱。故名解脱服。经律通名袈裟。此云坏色。如世间红黄紫绿白色。人人所爱。爱即是贪也。施来我出家人得之。如法染成青。黑。木兰。三种色。除自己贪着之心。坏彼好色。故云坏色。亦名不正色。谓不住於色。住色即非正色。亦云染色。表心染於法。要染无所染。方名曰染。然二乘之染。非真染。必要心染大乘。方名真染。真染即大仙道也。能於正法除其结使。名为究竟寂灭之衣。
集。梵语郁多罗僧。比云入众衣。七条。二长一短。凡赴斋。听讲。持诵。坐禅。礼佛。礼塔。礼和尚。上座。僧和集时。当着此衣。诵此偈咒。七衣表断嗔。净口业也。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唵。度波度波莎诃(三遍)
【记】佛制三衣。着用有时。既披着有时。当恒近左右。不使远离。今易常得二字者。正明披着有时。不相混杂也。披此衣者。即解脱之服故。愿世世生生常得披着。而解脱烦恼也。
大衣
【记】大者。衣中之主也。在五七二衣之上。故称云大。又名祖衣。谓此衣虽是粗疎麻布。乃佛佛授手。祖祖相传。出世证道之衣。三世如来。皆着此衣。而成道果。故衣名法。衣昔日世尊以实相无相之宗。传於迦叶为西域初祖。即是此衣作证。承此衣以传灯</a>。而法脉条贯。传於今日。未常溷乱。所以名之。故此衣表传法之信也。妄与不得。妄受不得。会佛法者则得。不会佛法者不得。故五祖付能大师曰。昔日达磨初来东土。人未至信。故传衣以明得法也。有是义故。名为法衣。
引证。南山感通传中。天人黄琼语宣祖曰。如来临涅盘时。告文殊师利。汝以神力。往祗洹中堂西宝楼上。取我珠函。将示大众。我初踰城。离父王宫。到彼丛林。身小疲怠。权时止息。时彼树神。现身告我言。汝今修道。定得金色之身。为三界大师。迦叶佛涅盘时。付嘱我珠函。并绢僧伽梨。令我转付嘱汝我语神言汝绢僧伽梨。非我所用。我闻先言。诸佛出世。不着蚕丝。我今修道。如何害生。汝今是魔。故来相恼。树神告言。汝大智人。何辄粗言。诸佛慈悲。不着蚕衣。此丝化出。非是害生。汝今受此。我即开函。见迦叶书云。我初成道时。大梵天王施经。坚牢地神施纬。共成一法衣。丝是化出。非是缲茧。由是义故。我自成道以来。常披此衣。未曾损失。今付悉达。若得成佛。转毗尼时。当为我着。愿汝受持。勿令损失 又我初成道时。乃至涅盘。唯服粗布僧伽梨。及白[迭*毛]三衣。未曾着蚕衣缯帛。何为恶比丘等。谤黩我云。毗尼开许着之。我初成道。大爱道比丘尼。手执金缕袈裟。持施与我。我不敢受。令持施僧。我於三藏教中。虽听用缯彩供养佛法僧然本非蚕口所出丝绵。我此阎浮洲内。及以大洲之外。有千八百大国。并有缯帛丝绵。皆从女口出之。由不杀害众生命故。福业所感。故从女口中出。问。何以得知。答。若欲须丝作衣时。至桑树下。便有二化女子。从彼树下出。形如八岁女。从口吐丝。彼国人等。但设繀车。从女口中取丝。转至繀车上。取足便止。化女即灭。我听着缯彩者。是此女丝。及天缯彩。本非害生取丝绵故。故此僧伽梨。当用布褐作。令末世比丘。不得乐好衣服也。
集。梵语僧伽黎。此云杂碎衣。有上中下九品衣。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皆二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皆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皆四长一短。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故。凡入王宫。升座说法。入里乞食。降伏外道。当着此衣。诵此偈咒。表断痴。净意业也。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奉持如来命。广度诸众生。
唵。摩诃迦婆波咤悉帝莎诃(三遍)
【记】奉持如来命者。谓如来本愿。广度一切众生。今受如来清净戒法。正当恭敬奉持如来慈命修行。绍隆佛种。以此善法。摄化众生。前二偈秪为自利。而此偈。专为利他。故曰广度诸众生。直下担荷佛祖之慧命也。增辉记问。何不增四。减二。惟三者何。答。三奇数属阳。阳能生万物。今制三衣。表生万善。取益物之义也。如上三衣。原是比丘法服。沙弥尚不许着。何况初发心人。今欲令其预知者。读此偈咒。先知菩萨行愿殊胜故。然今佛法秋晚。道器难全。一有发心。三坛顿受。故戒期中。沙弥少有两月行持者。三衣尚难置足。何况再缦耶。故令先读偈咒。俟披着时。以便忆持。如年不满。仍须缦服。僧祇律云。三衣者。圣贤沙门标帜。非俗人所为。慈云忏主辨惑篇云。此三衣。定是出家之服。非在家所披。舍利弗问经</a>云。云何於训戒中。令诸弟子偏袒右肩。又为迦叶村人。说城喻经云。我诸弟子。当正披袈裟。俱覆两肩。勿露肌肉。使上下齐平。现福田相。行步庠序。又言。勿露胸臆。於此二言。云何奉持。佛言。修供养时。应须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田文相。云何修供养。如见佛时。问讯师僧时。应随事相。若拂床。若扫地。若卷衣裳。若周正荐席。若泥地。作华。若挞高足下。若洒。若移。种种供养之时。云何作福田时。国王请食。入里乞食。坐禅。诵经。巡行树下。人见端严。有可观也 律制三衣。有名。有体。有色。有量。乃至造法等。事极微细。惟愿担荷法门者。详阅开导后学。不至斯法断灭也。名义如上。体谓十种衣财。异于艹木皮发。毛绮锦绣等。邪命希求。皆不成衣故。色。谓青。黑。木兰。三种。非五大上色故。听以刀截。成沙门衣。如马齿。鸟足缝之。须顺左右条开。不作。即同缦服。非俗五彩。斑文。罗谷等。量。谓肘长短。度身而衣也。作。谓条齿缝刺如式也。若互增互减。受用有愆。不依律法。着用犯罪。恶心毁坏得罪如律。行则随行。住则随住。教甚繁广。行之在人。信则成佛可期。违则三途难免。
集。盖此三衣。而称福田者。增辉记云。田畦贮水。生长嘉苗。以养形命。法衣之田。润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养法身慧命。藏义经云。袈裟有十种利益。一者菩提上首。
【记】菩提。大论释名佛道。上首者。第一也。欲求佛道。先别形仪。外着袈裟。内心自摄。身心既摄。得入道门。是知袈裟。为入佛道之第一也。
二者众处人天。
【记】众。即僧众。处者。居也。诸天着乐。六道升沉。不能修行。无上菩提。故律云。受具足戒已。於天人魔梵。外道婆罗门众中。比丘比丘尼僧。最为第一。是知着袈裟者。众处人天之上也。
三者父母反拜。
【记】父母者。生身之本。辞别出家。应无子分。反者。答也。谓答其拜也。律中见父母。秪宜问讯。适或念劬劳恩重而拜者。父母必云。身着袈裟是佛弟子。而答拜之。此是袈裟之利益也。身无法服。未必如斯。普曜经云。净饭王告优陀耶。汝往佛所。称我志意。佛本有要。得道当还。须依往言。时来相见。优陀耶到。具宣王意。佛即许可。七日当往。时优陀耶。白王消息。王闻欢喜。与诸群臣。四十里外。奉迎世尊。佛与金刚力士。梵释四王。诸比丘众。放大光明。乘空而来。渐欲近王。王与臣民。夫人采女。见已礼拜。佛现种种神变。诸方出没。意遮众生。诽谤事故。王礼</a>拜已。佛乃下地。问讯父王。少病少恼。起居轻利。礼问已毕。王等与佛。一切大众。还於国中。说法化利。得道者众。此即父母反拜。佛示不受。佛还问讯。说法化利。后世僧众准此思之。
四者师子舍身。
【记】梵语僧伽彼。此云师子。贤愚经</a>云。昔有辟支佛。在山林中。福度众生。禽兽亦附。时有师子。名曰坚誓。身毛金色。食果啖草。不害群生。有一猎师。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内佩弓箭。见师子来。而心念言。可杀取皮。以用上王。足得脱贫。便以毒箭射伤。师子欲害。见着袈裟。便自念言。着袈裟人。必得解脱。此袈裟乃是三世圣人标相。我若害之。则起恶心。向三世贤圣也。念已。息害而死。由敬袈裟故而舍身也。
五者龙披免难。
【记】梵语那伽。此云龙。乃鳞虫之长。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地顺也。龙王经云。龙王白佛言。如此海中。无数种龙。金翅鸟王。常来食之。我等日夜恐怖。求佛救护。令得安隐。於时世尊即脱身上所着皂色衣。与龙王曰。汝取是衣。分与诸龙。皆令周遍。於中乃至值一缕者。金翅鸟王。不能触犯。
六者国王敬信。
【记】僧祗律云。尊者达尼迦。暗取官材罪在不舍。瓶沙王信敬三宝。见达尼迦身着袈裟。虽取官材。释然不问。
七者众生礼拜。
【记】经云。六道四生。见着袈裟者。莫不恭敬礼拜。奉为最上福田。故律云。比丘浣故袈裟。湖神取汁。而灌身。外道持新氎来洗。湖神却言。莫污我水。可见袈裟。遵重如是。
八者罗剎恭敬。
【记】昔有一山居僧。在深嵓宿。以衣障前。有异人来。形极可畏。伸臂内探。畏触袈裟。碍不得入。遂免得脱。如是众相。难可具述。
九者天龙护佑。
【记】律云。凡有袈裟之处。一切天龙善神。咸皆守护故。
十者得成佛道。
【记】僧祗律云。佛告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此是解脱服。福田之衣。若有众生。起一恶心。向三世诸佛。辟支罗汉。及着染衣人。获罪无量。所以者何。坏色之衣。是贤圣标式。若能发心。敬染衣人。获福无量。我由信心敬戴之至。得成佛道也。
引证。宣律师感应因缘云。时四天王臣子。白宣律师曰。如来临涅盘时。告文殊师利及大众言。我初入山学道。以无价宝衣。贸得鹿裘着。有树神现身。手执僧伽黎。告我言。汝今修道。定得正觉。过去迦叶佛涅盘时。将此布僧伽黎。付嘱於我。令善守持。以待仁者出世。令我付与。我欲受时。地便大动。树神告言。今为汝开衣。示福田相我见相已。即入金刚三昧定。地又大动。树神又言。汝今犹是俗人。未合被此法衣。当置顶上。恭敬供养。汝求佛道。不为魔挠。我依树神。头顶戴之。大地震动我六年苦行。身体既羸。衣犹顶上。不敢辞疲梵王见之。起大悲愍。将我伽黎。上至梵天。地又大动。日月无光。坚牢地神。告梵王言。汝可持衣。还安顶上。梵王依教。大地乃安。日月还明。太子问梵王言。汝知僧伽黎在我顶上意否。答言不知。此为未来诸恶比丘。比丘尼等。不敬我解脱法服。不受持三衣。亦不持戒。令法速灭。故以衣在顶上住也。
又悲华经</a>云。佛於宝藏佛前发愿愿我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於其念中。敬心尊重。必於三乘授记。二。天龙鬼等。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寻生慈心。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
【记】此五种功德。即前十种利益。及出生第二偈义也。一。即前菩提上首义。二。即父母反拜。众生礼拜。天龙护佑。得成佛道义。三即后出生第二偈义。四。即师子舍身。国王敬信义。故璎珞经云。若天龙八部斗诤。念此袈裟生慈悲心。五。即众处人天。龙披免难。罗剎恭敬义也。如次思之。自然可晓。
大论云。释子受持禁戒是其性。剃发染衣是其相。四分律藏中。佛告诸比丘。随所住处。常与三衣俱。譬如鸟之两翼。恒与身俱。汝等舍本族姓。以信出家。应当如是。所到之处。法衣随身。不应离宿。僧祗律中。佛言。比丘三衣。一钵。须常随身。违者出界结罪。当敬三衣如塔想。十诵律</a>中。佛言。护三衣如自皮。护钵如眼目。所行之处。与衣钵俱。无所顾恋。犹如飞鸟。若不持此三衣入聚落俗人处犯罪。五分律。三衣谨护。如身薄皮。常须随身。如鸟之羽飞走相随。大乘梵网菩萨戒中。佛言。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违者结罪。盖三衣。一钵。乃佛佛亲持。祖祖授受。七众同遵。两乘共制。若云出家佛弟子衣钵可离。东西两土。轨则不同者。请阅三藏。何经何律。何论。许开。当知佛言可信。凡语无凭。有智慧者。勿染邪风。须坚信力尔。
【记】业疏云。所以衣钵随身者。由出家人。虚怀为本。无有住着。有益便停。故制随身也。大悲经</a>云。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形是沙门。披着袈裟者。於弥勒佛。乃至楼至佛所。得入涅盘。无有遗余。僧祗律云。僧尼有戒德者。若俗人求破袈裟段。欲禳灾者。听与少分。
卧具
【记】尼师坛者。乃百一衣属也。同毡席之形。名为敷具。如衾被之形。名为卧具。盖谓敷之而卧也。敷之而坐。即为坐具。敷之衬足。即为衬足衣。名含多义。故属百一衣中之数也。
集。梵语尼师坛。此云坐具。亦名随坐衣。亦名衬足衣。长佛二磔手半。广佛二磔手。僧祇律云。如来一磔手。二尺四寸。此约小尺。若准大尺。可二尺许。不得作三衣。不得净施。及取薪草。盛物杂用。唯得敷坐。若道行。至坐处。取坐之。十诵律云。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不应受单尼师坛。律中本制缘起。为身。为衣。为卧具故。事钞云。为身者。恐坐地有所损故。次为衣者。恐无藉三衣易坏故。为卧具者。恐身不净。污僧床榻故。律云。新尼师坛。故者缘四边。以乱其色。若作。应安缘。五分律云。裁作三分。长头余一分帖四角。不帖则已。根本律。并寄归传中。不听礼拜。用以敷展。西域五天竺。罕其见闻。此方礼拜展用。不知传起何时。如遵圣制。不用为正。若论为衣。展礼无妨。详明於斯。学者随便。
卧具尼师坛。长养心苗性。展开登圣地。奉持如来命。
唵檀波檀波莎诃(三遍)
【记】此偈显密互用。第一句华梵双举。即此一句。可见全体之用也。下三句。乃见全用之体。究竟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也。心苗者。菩提种子。发生之苗也。展开者。如布种之法也。若坐。当改云。展开跏趺坐展开之时。如种子之得地。而言圣地者。谓千圣共游之地。即尼师坛之别名也。言一切凡夫不登此地。何由得证圣位。一切种子。不布此地。何由长养心苗。如者。法身之理。来者。应身之用。法化冥一。故曰如来。奉持者。遵佛之制。而行无持无作之法也。无持无作之法。即是培植心苗之法。培植心苗之法。即是奉持如来之慧命也。昔日有罗汉比丘於山嵓入定时。猕猴将坐具偏袒右肩。合掌右绕三匝跪地。比丘出定叹曰。畜生尚有佛性。比丘即与受三归五戒。猕猴欢喜舞跳。失足坠嵓而死。即生兜率天宫。名义中。天神黄琼云。元佛初度五人。迦叶兄弟。并制袈裟左臂。坐具在袈裟之下。后度诸徒侣渐多。年少比丘。仪容端美。入城乞食。多为女爱。由是制衣角在左肩。后为风飘。以尼师坛镇上。增辉记云。佛先许安左肩上镇衣。后因有一外道。名曰达摩多。问一比丘曰。汝肩上片布何名。何用。比丘答曰。名尼师坛。是坐具。又问。汝所披衣何名。有何功德。答言忍辱衣。三宝之相。上制天魔。下降外道。达摩多曰。此衣既有如是功德可贵。有大威灵。岂得以所坐之布居其上。若汝自为。师何不教。若师教者。此法不足可尊。比丘白佛。佛制还安左臂衣下。但不得垂尖角如象鼻。羊耳等相。是故今遵佛制。令诸比丘。以坐具置於左臂袈裟之下也。
登道场
【记】登者。升进也。一达无为证真之地。名曰道场。又云。十方诸佛得道之场。即无生庭也。或名为寺。即法庭也。或名僧伽蓝。益福生善也。或名净住舍。或名法同舍。或名出世间舍。或名精舍。或名清净无极园。或名金刚净剎。或名寂灭道场。或名远离恶处。或名亲近善处。并随义立名。各有所表。此是善人住处。信心长者自念言。我何时当得居如是出尘垢之处。今则不论丹青雕塑。但有佛像在中。即名道场。如一见时。即当持此偈咒。
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唵。阿密栗帝吽癹咤(三遍)
【记】若得见佛者。即初心恳意之句。言佛不易见也。当愿者。是二利之弘誓。谓既得见佛。当生自庆。然佛性人人本具。何不易见。惟其本具。故不易见。所谓不见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故也。言众生不易见佛者。秪为妄想执着为碍耳。若妄想消尽。本觉始觉。同一圆明。同一清净。况有生佛之名能所之相分别哉。所以得无碍眼。即得见佛。得见佛者。即是佛见。是佛见者。即无碍眼。言无碍眼者。谓具五眼圆明也。所谓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楞严经云。阿那律陀。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没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如天眼通。但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蔽而未得彻见一切佛也。众生洞视。不过分寸。今之所谓无碍眼者。乃是佛之知见。故得见一切佛也。
赞佛
【记】梵语婆师。华言。赞叹。赞者。美其德也。善见律云。听汝作呗。呗。言说之词。法苑珠林</a>云。寻西方之有呗。犹东国之有赞。赞者。从文以结章。呗者。短偈以流颂。比其事义名异。意实同耳。佛之功德。赞莫能穷。然非赞。无以致其敬。是故凡睹慈颜。应当赞颂。佛者。觉行圆满也。根本杂事云。勿居显露。违者得越法罪。若礼敬之时。端身齐足。合掌赞云。
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暂归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记】法者。轨持义。谓一事一法。皆轨持故。王者。往也。谓佛所说法。无有高下。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所归往也。又云王者。自在义。谓以法摄护众生。令得安乐。故名法王。经云。我为法王。於法自在。又王者。有乎二种。一者轮王。王四天下。二者法王。统摄大千。如世间以轮王为尊。而出世间。以法王为重。故曰无上尊也。梵语阿耨多罗。秦言无上。大论云。如诸法中。涅盘无上。众圣之中。佛为无上也。三界无伦匹者。依自誓三昧经云。初欲界有四。一情欲。二色欲。三贪欲。四淫欲。欲强色微。故云欲界。二色界。有二。一情欲。二色欲。色强欲微。故云色界。三无色界一种。惟情欲故。色绝欲劣。故云无色界也。伦。等也。匹。配也。谓证佛理境。居常寂光土。其余九法界中。皆称众生。岂能与佛等配乎。如来为三界大师。等视众生。犹如赤子。无数方便。引出火宅。故云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也。我今暂归依。能灭三祗业者。谓行人以凡情名字之我。而称我也。暂归依者。以一瞻一礼。睹其相好之诚。令无量众生。灭除无始罪垢。而深植慧根也。三祗者。梵语具云。阿僧祗劫。华言无数时。有其三解。一。如俱舍论云。如来始从古释迦。至尸弃。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祗。次从尸弃。至然灯。值七万六千佛。名二阿祗。僧又从然灯。至毗婆尸。值七万七千佛。名三阿僧祗。此三僧祗。乃无数中之有数。约如来因中修行六度所历时论也。又起信疏云。从初发心。至欢喜地。谓之一阿僧祗。从二地。至八地。谓之二阿僧祗。从九地。至等觉。谓之三阿僧祗。此乃无数中之无数。约菩萨修行位次论也。是以即此现前一念信敬之心。胜於如来三大阿僧祗劫。修六度万行之功。能灭三祗生死之罪。何况称扬赞叹。若论赞佛功德。亿劫莫能尽述。故行愿品云。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乃至云。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词。尽於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菩萨本行经</a>云。阿难白佛言。若使有人。以四句偈。赞佛如来。得几功德。佛言。正使亿百千那由他术。无数众生。皆得辟支佛道。设有人供养是等衣服。饮食医药。床敷卧具。满於百岁。其功德多否。阿难言甚多世尊。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功德。过於上福。百千万倍。无以为喻。智度论云。若闻诸佛功德。心生尊重。恭敬赞叹。是人得无量福。知一切众生得无过者。故言尊。敬畏之心。过於君王。父母。师长之切。故言重。谦逊畏难。故曰恭。推其智德。故曰敬。美其功德为赞。赞之不足。又称名举扬。为叹。故华严经云。剎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礼佛
【记】礼者。履也。谓进退有度。尊卑有分之仪。增一阿含经云。礼佛有五种功德。一者端正。以见相好。生尊上故。二者得好音声。以见佛时。三自称曰。南无如来。至真等正觉故。三者多饶财宝。以见佛时。具花香灯明。随力供养故。四者生处高贵。以见佛时心无染着。又能右膝着地。长跪叉手礼故。五者得生天上。以念佛功德法尔故。观音玄记云。底沙佛有二弟子。一释迦。乐修利他行。所化机先熟。二慈氏。乐修自利行。所化机在后熟。彼佛念曰多人就一人则难。一人就多人则易。欲令释迦先成道故。乃舍二弟子入山。时释迦菩萨。随后入山。寻师不见踪迹。正行次。忽见彼佛在宝龛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异于常。行次忘下一足。经于七日。说于一偈。因此精进超於九劫。在弥勒前成佛。本行经云。佛告阿难。往昔有如来出现於世。号弗沙佛。时彼佛在杂宝窟中。我见彼佛。心生欢喜。合掌翘足。七日七夜。以此偈赞叹。阿难。我以此偈赞彼佛已。发如是愿。乃至彼佛语侍者言。是人过於九十四劫。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我於彼时。得授记已。不舍精进。增长功德。无量世中。作梵天王。转轮圣王。以是善业因缘力故。我得四种辨才。无有一人。能与我论。降伏我者。我得成阿耨菩提。转於无上法轮。既知圣教礼赞功德。不可思议。是故行者。常须作意。不得自惰。恐无常忽至。瞻礼无处。凡见佛时。当以此心此偈。而赞礼也。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普礼真言。
唵。嚩日啰斛(三赞三礼</a>)
【记】天上天下无如佛者。指三界而言。以九法界中。皆众生报。诸天着乐所盲。不能深达佛理。众生无明障蔽。不能觉照本源。如来为天中天。圣中圣。三界极尊。谁能与等。非唯竖穷三际。莫与佛等。即横徧十方。亦无可俦。总而言之。尽虚空。徧法界。亦无有如世尊百千相好。万德庄严。三觉俱圆。十号具足也。第一句赞大。第二句赞多。第三句赞胜。第四句总赞大多胜。故行愿品云。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又般若经云。如来智慧如虚空。悉睹众生去来相。十方一切悉见闻。我当稽首礼法王。今人礼佛发愿。若能如释迦之赞弗沙。亦以此偈。七日七夜翘一足而赞释迦。其人必定亲见释迦。而为授记。复见千百亿释迦。不出自心也。普贤观经云。若有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於一弹指项。除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行此法者。真是佛子。业报差别经云。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获十种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处众无畏。四。诸佛护念。五。具大威仪。六。众人亲附。七。诸天爱敬。八。具大福报。九。命终往生。十。速证涅盘。
集。礼赞须精诚作观。五体投地。教列七种礼。不可不知。一。我慢礼。谓依位次。以无恭敬。心驰外境。五轮不具。如碓上下。二。唱和礼。谓粗正威仪。心无静想。见人。则身轻急礼。人去则身堕心疲。盖心散而口唱也。三。身心恭敬礼。谓闻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无厌怠。四。发智清净礼。谓达佛境界。随心现量。礼一佛。则礼一切佛。礼一拜。则礼法界。以佛法身融通故。五。徧入法界礼。谓自观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佛我平等。今礼一佛。即遍礼法界诸佛。六。正观礼。谓礼自佛。不缘他佛。何以故。一切众生。各有佛住。平等正觉。七。实相平等礼。谓前。有礼。有观。自他两异。今此一礼。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不二故。文殊云。能礼所礼性空寂。前三。约事。后四。就理大方广宝箧经</a>中。智灯声闻。问文殊言。云何礼佛。文殊言。若见法净。名见佛净。若身若心。不低。不昂。正直而住。不动。不摇。其心寂静。行寂静行。是名礼佛。比丘不得通肩着袈裟礼佛。死堕铁甲地狱。除坐禅。受食。通肩不犯。比丘不得披禅衣礼佛。诵经。经行。及礼尊宿。塔殿前行。死变团鱼。龟鼋之类。及不得覆头。须露顶。违者结罪。唯除病时。大寒时。凡正信出家受戒者。切须慎之。
【记】五轮着地者。依离垢慧经中。应一一发愿。初总愿云。我今五轮於佛作礼。为断五道。离於五盖。愿诸众生。常得安住。不坏五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於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愿我右手着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证大菩提。我今亦尔。共诸众生。同证觉道。愿我左手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诸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愿我首顶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发无上意。悉得成就。无见顶相。余义可知。
供净瓶
【记】进奉曰供。瓶者。汲水之器。用有净触之别。此为净用。亦名德瓶。谓朝暮行持。多功德故。西域记云。裙稚迦。即澡瓶也。此为触用。佛制比丘。不净洗漱。不得礼拜诵经故。净瓶漱口。澡瓶洗手。今则洗漱不行。二瓶失制。虽复礼</a>敬。焉得无罪。
集。梵语军持。此云瓶。寄归传云。军持有二种。一。磁瓦者。是净用。二。铜铁者。是触用。今所明者。乃净瓶也。比丘每日清旦。诵经咒毕。用净瓶。盛净水。供於佛菩萨像前。欲须瓶盛水时。当观想佛菩萨尊容。具仪作礼。起已。取瓶。默持此偈咒。
手执净瓶。当愿众生。内外无垢。悉令光洁。
唵。势伽噜迦叱[羊*含]叱莎诃(三遍)
【记】手执者。谓以身而举。以表事也。内外无垢。悉令光洁者。即事以明理也。内即身心。外即尘境。谓此持戒之心坚净。则外不染尘劳。内不起烦恼。表里一如。心地清净。而智光皎洁矣。故楞严经云。根尘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圆明。莹十方界。即斯意耳。
荡净瓶真言
【记】荡者。谓涤去尘垢也。真言者。楼阁经云。是诸佛之母。成佛种子故。若无真言。终不能成无上正觉然水能荡其瓶垢。法能涤其心垢。乃事理双彰之谓也。
集。既礼佛起。持空瓶至净水所。左手撩衣。右手持瓶。徐徐先取水荡三次。每次诵此咒七遍。其荡瓶水。莫仍注净水中。须弃於外。
唵。嚂。莎诃(二十一遍)
灌水真言
【记】灌者。注也。谓瓶净堪注水。心清堪受法。水注於瓶。则事成矣。法注于心。则理就矣。
集。既已荡净无尘。满灌净水。默持此咒。
唵。嚩悉钵啰摩尼莎诃(三遍)
【记】灌已。持归本处。行时。不得左右傍视。失仪乱走当屏息诸缘。念佛持咒。一心正道。珍重而行。
集。到佛前。胡跪(右膝着地)。左手持瓶。右手作普供养印念大悲咒七遍。礼拜而退。下晚出水。结印同前。先念大悲咒七遍。心经。往生咒。各七遍。出外散水於净地。手作甘露印法。口默念。
甘露真言
【记】甘露者。不死之妙药也。以喻法之殊胜。不可思议故。真言者。乃诸佛秘密之心印也。然甘露能除一切众生身病。此真言能除一切众生心病。又瓶能出生无量珍宝。此真言能出生无量功德也。
曩谟苏噜婆耶。怛他誐多耶。怛侄他。唵。苏噜苏噜。钵啰苏噜。钵啰苏噜。娑婆诃(三遍)
集。念时。观想瓶为如意瓶。流出种种饮食。先诸天。次鬼神。后饿鬼。畜生。各获饱满已。又想瓶绪出楼阁。宫殿。珍宝。璎珞。伞盖。香花。衣服无不具足。然后说十二因缘法。授彼三归。令闻法受归。得法喜三昧。礼拜而去。
【记】如意瓶者。谓瓶如其意。想物即出故。亦名摩尼瓶。华言离垢。此瓶光净不为尘垢所染。故名离垢瓶。又名帝瓶。即宝藏瓶也。谓能出生种种珍宝故。十二因缘者。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展转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有三世。二世。一念三种。三归者。令其归依佛法僧三宝。出离轮回故。法喜者。谓闻法欢喜。离苦得乐故。梵语三昧。此云调直定。亦云正受。圭峰云。不受诸受。名为正受。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上卷
音释
序
即次序。尔雅</a>云。东西墙谓之序。所以别内外也。谓见墙。别宅舍之内外。观序。知一记之内外也。
一乘妙法
一乘者。佛乘也乘以运载为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盘彼岸故。法华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妙者。不可思议也。非诸菩萨心思口议故。
圆觉
谓觉法满足故。
镃
音咨。鉏也。
驽
钝也。
乾乾惕励
谓竞竞自勉也。易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励。
香乳
义出请观音经。
肤
音孚。皮肤。浅学也。鲁论云。肤受。
江河之日下
佛道衰微。喻江河之下流。
悬谭
须弥山王
俱舍云。妙高。四宝所成。故名妙。出七金山。故名高。山者。产也。能产万物故。王者。主也。众山围绕故。
师资模范
师者。授道之人。资。助也。助发己身之行业故。模范者。轨格也。楞严云。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灭众惑业
四分偈云。灭除诸结使。说是七戒经。
生诸福慧
梵网云。性戒福慧满。
发觉初因
多论云。毗尼是趣涅盘之初门。梵网云。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
圆满佛果
谓觉道成就也。
陀罗尼
此云总持。谓总善不失。持恶不生。偈云。譬如灵丹药。点铁成金宝。诵持陀罗尼。变凡作贤圣。又三藏教。尽从陀罗尼出。即咒也。该具四悉。
我空
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见。
法空
无色。受。想行。识。五阴之法。
染净根本
生死为染。涅盘为净。
如来藏
即真如性。第八识所依。具足诸法。包含万象。故谓之藏。诸佛证此藏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藏心。常为无明障覆。烦恼牵缠。而不能显。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已如来藏心。清净法身之体故。真如者。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此体能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
阿赖耶识
即第八识名。翻无没识。取不失为义。又翻藏识。能含藏诸法故。亦名果报识。亦名种子识。
八识差别
第八积集名心。第七思量名意。第六了别名识。或云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
诃教
谓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故。
劝离
此有二义。一。令离教。二。令离法。法不出色心。心色皆离。则契心体。
法题
大千世界
总称也。别有三千。所谓小千。中千。大千也。皆是释尊所化之境。俱舍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天。梵世各一千。此名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
生处转熟
未闻未解之善法。渐令修习纯熟故。
熟处转生
寻常惯习之恶法。渐令放舍生疎故。
人题
三无漏学
戒。定。慧也。三法相资。得成佛道。谓戒出三涂。定超六欲。慧脱三界。烦恼净尽。不漏落生死故。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成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成圣果也。
修正助道
三学为正。三十七品为助。
破见思惑
分别曰见。贪爱曰思。见有八十八使。思有八十一品。能障真理。故名曰惑。见思惑尽。到无学位。
感异生师
生时母梦明月投怀。
阅世主妙严品有省
悟佛心宗。见佛妙用。
伞居道人
颛愚法师。常趺伞下阅教。故以为号。
破额山
四祖道场。
冯茂山
五祖道场。
充上座
初秉十支。昧祖即命登座覆讲。
给帖护持
顺治</a>三年。官兵入山。搜捕土贼。师与大众。悉被押赴军前。巴廒二将军。愤师容隐。欲加极罪。常住田产。悉没於官。师虽在刀林剑戟之中。神色不变。从容对曰。华山大路。焉能禁彼往来。遂感巴廒诸公。输诚敬服。愿为护法。请师还山。并复田地。给帖永照。
模楷
模生於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楷生於孔子</a>冢上。其枝疎而不屈。此二木取正直为义。师轨范后昆。亦由是也。
迦叶化身
顺治年间。滇中善信来参云。弟子礼鸡足山。求见迦叶。梦感韦天云。尊者已至华山弘律。尔欲亲觐。当往见之。故来顶礼。师恐众惑。秘不容传。故维摩云。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也。
龙眠之三世冤消
龙眠。桐城县地名。有善信病危。三世冤牵。上山求解。师为忏悔。病愈冤消。
马陵枯泉自溢
马陵在宿迁县师至枯泉自涌。
偈文
六识归种
谓睡眠时。六识不行。摄归第八种子识中故。
五盖
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惑也。此五通称为盖者。谓盖覆缠绵。定慧不发故。
未受色惑
谓眼根未曾受色起惑时也。
[(序-予+林)/目]
音麻。缓视貌。
瞇
音米。眇视也。
涅盘
此云大灭度。法身。解脱。般若。如次而配。
百八愚痴
自惑为愚。惑他为痴。即烦恼也。九十八使更加十缠。成一百八。
百八三昧
一。首楞严三昧。乃至百八离着虚空不染三昧。大智度论详明。
四圣六凡
无漏名圣。有漏名凡。即十法界。
十地
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故。然地位各有浅深不同。所以始从欢喜。终於法云</a>。分为十也。
三乘
声闻以四谛为乘。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以六度为乘。
六趣
六。即六道。趣。即往趣。谓众生随所作业。趣往六道故。
入流亡所
流。谓法性。所。谓音尘。谓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
证入圆通
性体周徧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从耳门起圆照。随缘应化。得自在通。
正觉
离邪曰正。背妄曰觉。
根随烦恼 根有六。谓贪。瞋。痴。慢。疑。见。
随有二十。分三。大八。谓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中二。谓无惭。无愧。
小十。谓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
根后二智
根本智。后得智。
三摩地
此云等持。离沉掉名等。令心住一境名持。
获二殊胜
上合圣。与诸佛同一慈力。下合凡。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妙用超越。故云殊胜。
三障
烦恼。业。报曰三。覆蔽正道曰障。
三德
法身。解脱。般若为三。常。乐。我。净。为德。
六度
谓以施戒。忍。进。禅。慧。徧施。能度生死流。登涅盘岸故。
五欲
色。声。香。味。触为五。希须名欲。止观云。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须欲之心故。
多罗叶
此翻岸形。如此方棕榈相似。直而且高。叶可书经</a>。
见道用
初果见理破惑故。
阎浮提树
翻为秽树。其色赤黄带紫焰。果汁点物成金。汁流入河。染石为金沙。
四恶趣
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为四。因中不修善法为恶。果感异类受身为趣。
千辐相纹
辐。车轮中之辐也。如来足下纹相。如千辐轮故。
豸
池上声。
自然智
非佛天人所作。本有之也。亦名一切种智。
无师智
不从他人所闻。
他化自在天
亦名大自在。即欲界顶天也。若须五欲境时。余天为化。假他所作。以成己乐故。
阿迦尼咤天
即色究竟天。
无色四天
谓空处。识处。无所有非非想也。
有余
谓见思已断。尚余现受色身故。
分段
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寿有分限。身有形段故。
无余
谓见思二惑。与所受五众之身。俱得灭尽故。
变易
谓因移果易故。
譬喻
以类比况曰譬。开晓令悟曰喻。
毗卢圆镜
亦云大圆镜智。以无边佛智。照广大佛镜。到其源底故。
三毒
贪嗔痴为三。伤害出世善根曰毒。
恒河
即殑伽河。华言天堂来。见从高处来故。诸经多以为量者。有四义故。一。人多识之。二。入者得福。三。八河中大。四。是佛生处。
种子不净
父母遗体。赤白所成。经云。此身非莲华。亦不由旃檀。粪秽所长养。但从尿道出。
我执
谓执五蕴等法。有实主宰故。
法执
谓执五蕴等法。心外实有故。
释迦弥多罗
此云能支。
三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
康藏
康居国人。讳法藏。贤首国师也。
居士
爱谭名言。守道居贞故。
华严
因行如华。庄严果德。
梵网
本源自性清净。故称为梵。慧命徧传尘剎。故称为网。
教化
以道诲人曰教。躬行於上。风动於下曰化。
八万四千尘劳
谓十使互成百。十界成一千。七支为七千。三世二万一。三毒并等分。是为八万四。
八万四千法门
谓如来成道。有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度无极者。谓事理行满。度生死流。登涅盘岸。此之功德。无有穷极故。偈曰。第一光耀起。乃至分舍利。有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门门有六度。共成二十一。以四大六衰。合二万一千。加三毒等分。是为八万四。
三贤
谓十行。十住。十回向。即三十心也。梵网云。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贤者。未入圣位故。
真穷惑尽
无学位也。
初果耕地虫离四寸
是道共力。
持戒比丘
谨守不失日持。防非止恶曰戒。比丘。翻为除馑。众生薄福在因。无法自资。得报多所馑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馑乏故。
法力
以法为力故。
九十五种外道
西域记云。九十五种是邪。惟一是正。附佛法一种也。
五分法身
分。即分齐。限量也。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种为法。聚集不散曰身。
金翅鸟
梵语迦楼罗。此云金翅鸟。其翅金色故。
大仙
仙者上古修行人之通称。惟如来称为大觉金仙。戒经云。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结使
结。谓结缚。使。谓驱使。谓五钝。五利。结缚心神。驱使流转三界故。
佛法秋晚
无三乘法。故云佛法。秋晚者。末运之际。法道凋零也。
十种衣财
一。憍赊耶衣。此云蚕衣。二。却贝衣。此云木棉花。三。钦婆罗衣。是毛织成。如绒褐类。四。刍摩衣。此云麻衣。五。谶摩衣。此云粗布衣。六。扇那衣。此是树名。取皮纺织。七。麻衣。麻有青黄赤色。多种。八。翅夷罗衣。此云细布。九。鸠夷罗衣。此云细毡。十。谶摩罗半尼衣。未见翻译。
菩提种子
种子者。能生一切诸佛法故。体有二种。一。当体。悲心。智心。愿心。二。所依体。自性圆明妙心。
楼至
此翻爱乐。
合掌
表心合於道。道合於心也。
初度五人
陈如。十力迦叶。是母党。頞[鞥-合+(白-日+田)]。跋提。俱利太子。是父党。
迦叶兄弟
谓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昔於毗婆尸佛时。共竖剎柱。报为瓶沙王师。有五百弟子。两弟共有五百。自恃多能。不肯归佛。佛现神变。师徒感伏。投佛出家。
达摩多
此云能救。
寺
嗣也。弟子居之。承嗣佛道。
僧伽蓝
此云众园。乃生植之所。佛弟子居处。则能生植道芽圣果。福利群生故。
精舍
乃行人精修梵行之处。非为房舍精妙也。
金刚净剎
金刚体最坚利。能破万物。表此处精修善法。能破烦恼恶业也。西域凡沙门得道处。建旛以告四方。
寂灭道场
寂五住烦恼。灭二种生死。得道之场。故曰道场。
本觉
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等虚空界。无处不徧。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始觉
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不成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本不二。名究竟觉。即成佛也。
阿那律陀
此云如意。佛之从弟。
庵没罗果
此云难分别。似桃非桃。似柰非柰故。
常寂光土
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般若。光。即解脱。土者。从佛所居故。
尸弃
亦名式弃。此云火。火有二义。一。照诸恶不起。二。烧烦恼不生。
然灯
梵名提洹竭。大论云。太子生时。身光如灯故。
毗婆尸
亦云维卫。此翻胜观。
欢喜地
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於初地故。
等觉
望后妙觉。犹有一等。超前诸位。得称为觉。
底沙
此云明。谓光明徧照也。亦云说度。说法度人也。亦名弗沙。此云增盛。明达胜义也。
授记
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
转轮圣王
慈恩云。四种轮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别。铁轮独治南洲。奋威始定。铜轮治东南二洲。震威乃伏。银轮治东西南三洲。遣使方降。金转轮王德振四洲。望风顺化。故名圣王也。
不舍精进
於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
四种辩才
展转无滞曰辩。义。法。词。乐说。四法曰才。
阿耨菩提
阿者言无。无诸垢染故。耨者言上。三界无比故。菩提言知。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
转无上法轮
凡圣之所轨持曰法。度入他心。令彼得悟曰转。摧碾惑业曰轮。下地所不能测。故曰无上。
着乐所盲
贪於胜妙欲故。
无明障蔽
谓烦恼覆心。於一切法。无所明了故。
天中天
诸天归仰故。
圣中圣
三乘尊敬故。
三际
先。中。后也。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中际。无后际。
庄严
戒身清净。定慧庄严。万德俱备。
稽首
稽。留也。首。头也。以头至地。停留少顷方起。以表行人有所祷故。
思第一义
真谛非有。俗谛非无。不有不无。名中道第一义谛。
金刚际
际。边也。有坚执世界之力。故名金刚。经云。地。水。火。风。轮下。有金刚轮。过去诸佛舍利。咸在其中。
那由他
千万亿。
佛子
以真慈悲。绍隆佛种。
五轮
手。膝。与额。
五通
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也。天。仙。神。咸具。
五道
天人属善。三涂属恶。轮转相通。故名为道。
金刚座
难断能断。故名金刚。谓菩萨处此座。断结成佛故。然三世诸佛。坐斯成道。无少变坏。即实相心地也。
四摄法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无见顶相
谓一切人天二乘。及与菩萨。皆不能见如来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