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五
3个月前 作者: 赵炅
信及生缘业
(唯识论云信如水清珠能清浊水生则众生缘业不同自性浑浊迷覆真空</a>信若起时业缘自遣)。
生缘情莫齐
(法华经</a>云善??业缘受报好丑众生情行缘业差殊果感不同致招好丑)。
摄心归佛理
(佛者觉也具三觉故理则妙理湛寂凝然心即八识心也若摄其心归向佛理乃真空平等楞严经</a>云摄念未久身心忽空)。
达处绝狂迷
(谓未证悟而起狂迷若达本源妄缘自灭楞严经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智识非深浅
(智即四智识乃八识至果位中转成无漏四智圆</a>明非浅非深唯佛方证下位不知法华经云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真心用可跻
(真心则理智融和遍周法界起真如用运载迷生可跻觉岸</a>楞严经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有情无处用
(有情迷覆致使轮回未达真心无处可用楞严经云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理性有高低
(真性妙理本自凝然体用女微法无高下金刚经</a>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我见众生性
(我者如来也见即后得智如来以后得智照见众生性行差殊三性不等法华经云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
如何却自迷
(如何即逐妄随生自迷则却违真理楞严经云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愚痴开不悟
(无明覆慧遂使狂痴金口亲开无由豁悟楞严经云虽佛发明犹不能悟)。
岂谕隔云泥
(云泥性隔真妄同源烦恼缠心法身路远华严经</a>云若知烦恼即是菩提)。
西域论金人
(金人者即我佛也身真金色降生西域迦毗罗城净饭王宫普曜经</a>云佛初生??利王家放大智光照十方界)。
东流迁大道
(大道则四十二章经</a>云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此教是摩腾笁法兰二僧始从西天白马驮经传至东土)。
万里取经回
(西域记云唐三藏玄奘</a>贞观三年往中印度至十九年取经以巨象载之却回数万余里也)。
普慧慈悲照
(普慧则二乘得悟慈悲乃鉴照无私法华经云遍覆一切慧云含润)。
真实无虚法
(真实之理法性无虚楞严经二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目性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又般若经云真实不虚)。
如来等一齐
(如来即三际诸佛一时齐等俱证法身楞严经云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
更无分别相
(根本智证真理时如照鉴像不分能所相也维摩经云非有非无)。
即此是菩提
(妄心才灭四智圆明湛理凝然遍周法界楞严经云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慧通三昧性
(慧即智也通即达也三昧即妙定智达妙定之时乃法性一如维摩经云深达实相智慧无碍)。
三乘一法齐
(一真法界唯佛证知三等权乘同归宝所法华经云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唯有一佛乘)。
迷情终未悟
(有情心妄迷覆真空未到菩提终不能悟楞严经云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目为全潮)。
解了不心迷
(真心寂净了解如源智与理冥不分能所楞严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论空方便理
(论空说理皆方便之谈至理无名离于诠相维摩经云空可分别耶答曰分别亦空)。
上智不求来
(起无分别智合法界理无能所取不求而自来普曜经云佛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豁然大悟)。
顿悟达真际
(?悟则不历僧祇达真而获法身际楞严经云不历僧祇获法身)。
??然水月开
(水则众生心水月是应化身佛众生心水开清??然月影现中金光明经</a>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贤圣化无明
(贤圣者十地菩萨也无明是俱生烦恼十地菩萨起智渐?消化无明至果位中种习俱尽楞严经云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情田耨忍道
(情田者是菩萨心地耨即上义三地菩萨所行上品忍道维摩经云忍辱是道场)。
佛法因地力
(佛法即法身佛也由因地中修行六度万行之力果德圆成三身具足楞严经云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七种湏弥宝
(湏弥即四宝所成将喻自受用佛色相无此有七种圣财维摩经云如湏弥山王)。
理谕悬河辩
(理谕法界之体悬河迅捷之言四大辩则往复无际维摩经云善说法要辩才无滞)。
身观自在来
(身即佛也观见有情机器不等所以现身自在来应最胜金光明经云自在力故随众生意现种种身)。
一宗超百亿
(一真如宗湛寂疑然超百亿之尘劳悟依他之不有佛顶经云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
妄想岂能裁
(妄想是缘虑心岂能裁度一真妙理楞严经云如何世间三有众生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
诠法本无见
(法本无名岂言诠及离可见相唯佛证知维摩经云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无名字言语断故)。
微音去自来
(微音虽去真理自来湛寂凝然本周法界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玄机唯寂默
(玄机圣智也澄湛寂然默照群生是真解脱维摩经云时维摩诘嘿然无言)。
倏忽到灵台
(灵台者理智之珠不过一时倏忽便到楞严经云忽有智者方悟神珠)。
求法将何用
(维摩经云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求法者望趣真理也将何用则湏假智慧之舟方登涅槃彼岸)。
虚无有自来
(虚无则真空妙理有自来即不求而至法华经云而忽见来甚适我愿)。
众生缘业重
(众生情妄缘业难停轮回无穷实为深重维摩经云众生业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非如来咎)。
不悟可哀哉
(自心迷执不悟菩提流浪四生是堪伤愍楞严经云汝等即是迷中误人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愚恶贪嗔恚
(愚痴之人起贪嗔念于法不了染污净识明王经云贪欲嗔恚痴是世间三毒诸佛皆已断)。
迷情违大道
(迷情心异执境差殊违大菩提难登觉道四十二章经云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若逢如意珠
(如意珠即本真智也谓贪欲根深污染真净迷妄交杂障碍性源楞严经云若复有人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
福德庄严造
(福即福慧二严德则河沙功德庄严相好显暖法身金刚经云即非庄严是名?严)。
解讲千经论
(解于了义能讲妙法经之与论诸圣传心智慧虽差理归真谛楞严经云纵能宣说十二部经)。
能亡人我乖
(能除人我之执方达二空之门于理既同不乖如体维摩经云夫说者当如法说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圣理如不悟
(圣理寂然本同法界由自业覆不悟一如楞严经云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
法要岂梯阶
(虽登十地犹涉梯阶于法无心获证真净维摩经云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
证了因来果
(虽伏因果而证妙明道??法身理智无碍楞严经云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真常有洞开
(有为既尽乃证菩提洞彻真源顿明妙理楞严经云开示我等觉心明净无为真如性净明露)。
不能明一法
(不悟真空无明覆慧未能达了于法昏蒙楞严经云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当善思惟妙菩提路)。
满目翳尘埃
(于法不悟满目翳生达了真空寂然清净楞严经云出既翳空旋当翳眼)。
志启如来藏
(志能出缠能启宝藏性含妙有何法不通楞严经云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
非论万亿垓
(万亿垓者即数极也法身之理体离言诠超越僧祇岂论尘劫维摩经云佛身无为不堕诸??)。
灵山宣妙偈
(我佛昔来常在灵鹫山中开示四众说微妙偈楞严经云宣妙莲花佛知见地)。
诸境欻然开
(不能晓悟妙理妄境纵然欻然了达真空诸境当时寂灭华严经云为我演说普眼法门开示一切如来境界)。
舒展他方界
(妙慧舒展普照三千大千真法玄微遍满他方世界楞严经云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尘现界不相留碍)。
菩提妙相好
(道证菩提能圆妙相照诸昏浊咸得清凉庄严维摩经云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心开一切智
(于一法中豁然大悟心开意解一切圆通自照照他俱登彼岸楞严经云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熏习去烦恼
(烦恼既去熏习亦除解脱心安法身周遍华严经云烦恼已尽习亦除梵释龙天咸恭信)。
果熟祇园说
(菩提果熟悟在一时说法祇园事理显证楞严经云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果)。
轮回理道开
(轮回诸趣无有了期慧性开张于法无碍楞严经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故受轮转)。
信知熏习力
(熏习未断犹能信心一悟无生于法清净楞严经云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方便认当来
(佛以方便力诱喻众生三世因中决定成圣楞严经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a>真实心如是)。
因假缘为事
(唯因与缘借事显理托因仗缘真理现前因缘寂默楞严经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未心定见佛斯则因缘皎然</a>明白)。
缘随因自来
(有为之缘皆从因起因缘会合俱??心源楞严经云我从因缘心得开悟)。
有缘相??合
(有缘无缘自然??会能明妙有定证无心楞严经云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宣说因缘悟心无际得大无畏)。
寂静万灵开
(心源不动一法常如开智慧门万灵寂静楞严经云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
义且非人意
(第一义谛非意测量唯我如来方能证得楞严经云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
心非性莫来
(有情逐妄真性莫来故受轮回难登觉岸楞严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无有是处)。
眼看无一物
(佛眼观照五浊恶世能障菩提获清净理寂然无物楞严经云以清净眼观晴明空迥无所有)。
六贼混尘埃
(楞严经云六贼为媒目劫家宝六贼则六识与尘埃浪同劫内法财未得解脱)。
灭尽人天恶
(惑乱人天三界烦恼起智灭尽果证真常金光明经云灭尽三界诸人天等无量恶趣)。
慈光怀圣抱
(烦恼已尽圣抱现前怀慈悲光普照佛刹楞严经云回佛慈光向佛安住)。
法身在眼前
(法身常现不动周圆如在目前获清净乐金光明经云如是法身一切众苦悉皆尽故而方得见)。
障碍无心讨
(道合无心能圆真智障碍迷妄随境俱亡金光明经云譬如虚空烟云尘雾之所障蔽)。
法道归真智
(唯识论云法以?持为义道以游履为名?持自性游履玄津不离此岸而到彼岸真即真如智即本智虽万法分歧莫不全归一揆)。
终超出世情
(世以迁流情以造作且一真之体清净本然故非世间情之所及天亲论云是出世间智)。
犹如华藏海
(华严经云华藏庄严世界海出生种种宝庄严周融法界湛而常寂如如不动泯相归真)。
不缩又无盈
(一乘真际诸佛本源增减两忘去来双泯维摩诘经</a>云而彼大海本相如故)。
旨论通玄说
(旨群圣之大旨也论之则玄机密??妙本深穷心缘虑忘口谈词废故得谓之玄说也肇论</a>云圣旨虚玄)。
强名不是名
(实相本无假名何有强而名之名亦非矣无名论云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
绵绵而不绝
(明悟法身之理则圆智凝然一得永得绵绵不断妙尽真常唯识论云无漏善常也)。
境像自分明
(境能生心心能了境能知之智不昧则所见之像皆明不真空论二像非真像虽像而非像也)。
玄识广诸教
(玄以微妙为义识以了别为名教即三乘十二分教也其中有性有相若能明了则性相双融故唯识云识性识相皆不离识)。
真诠意浑成
(由真故立诠以诠故明真必思其诠得其意则浑然而成真常一体无名论云浑尔与大虚同体)。
满空如白雪
(道体虚明绵绵不断犹飞皓雪方极长空)。
响谷应来声
(谷神不泯以虚而应即依他起性也随声赴响自然而然肇论云道之玄感譬如幽谷之响不知其所以来也)。
疑信似迷猿
(于本真妙理未能决定明知故信若猿心更增迷昧未曾有因缘经</a>云世人心粗譬彼猿??)。
人心多返覆
(真心或爽净信尤亏一失源流故多返覆维摩经云凡夫于佛法而有返覆终能起无上道心也)。
但依真实理
(破疑生信即愚成智九流则深昧果因五位则高谈伏断故湏依之也金刚三昧经</a>云为彼宣说一味真实)。
弦直岂曾曲
(如彼朱终曾无有曲即喻也发挥妙行流演玄音即法也故佛顶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妙理庄严相
(妙理即无相之妙理所谓无上真净庄严则苐一真圣义谛超彼色相庄严也金刚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通经自适情
(不生色相即当处出生随处解脱情无所滞道有所归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
真源常湛净
(真如为万法之源含融法界湛然</a>无垢楞严经云妙觉湛然周遍法界)。
出没自纵撗
(根本智证真后得智达俗大之则遍于宇宙细之则不隔毫??自利利他住无所住佛顶经云含吐十方宁有方所)。
大智非求得
(佛智二乘之所不及万德之所独高故称为大非求而得本自圆成佛顶经云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恒沙谕物情
(由佛知心非心得真理故乃能遍知若取心相即触途生碍不能遍知众生心也金刚经云尔所国士中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无边皆是教
(法既无边教宁有尽随类生解殊途同归法华经云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覆餗不通明
(滞言??相背觉合尘既在有为终乖无得即不能明悟也金刚?云覆餗增尤)。
信解受持者
(净信明解故受彼文持彼义也所谓五蕴空故虽受持而非受持者以未尝有一法而与他人金刚经云若当来世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经文不自声
(真经之义法亦皆无空亦非有盖无分别智名言之所不及大集经</a>云实义无声)。
金刚般若智
(金刚是喻般若乃智六度三檀无先于此是为佛母也)。
论释六缘情
(无著</a>论云一断疑二起信三甚深四不退转五生欢喜六正法久住明言此智为母令佛种不断者具此六缘故)。
悟则背时流
(谈真故逆俗顺俗故违真真妄两遗是非双泯则出世之情故云背也佛顶经云悟圆通根与不圆根日劫相昔)。
迷来昧器局
(迷者闇义亦犹迷杌谓人盖于能缘心上有所未明是生邪执若明正智则器局奚昧楞严经云迷晦即无明)。
修行若直心
(勤修妙行平等直心因果历然善??咸尔法华经云常修质直行)。
圆满无斜曲
(圆满即成就义如能正直其心精修其行则成就见在当来诸功德法永无斜曲大悲经</a>云正念是法门)。
智者求无二
(智之大者上求下度于身内外世出世间法无有二般若经云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
经题一等平
(净名经云一相无相为二也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众生疑自苦
(凡夫于不二上乘平等真智未能决定生信解故为疑之所覆也苦即逼迫义法华经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
正解得??声
(若生正解者则了知自性本来平等于一切法永离见间无行经云了知声本已不为声所染)。
我恐众生见
(众生不能观身如幻深达法源遍计妄生为见所惑金刚三昧经云若灭是见得法真源)。
根缘被爱情
(爱以贪染为义情以嗜好为名苦之所因贪之为本根由爱润缘自根生楞严经云流爱为种)。
提撕明注意
(金刚?序云提撕众论也提撕发挥之义揔诸论之玄极群经之妙委明注意宣演真宗如无不包细无不显)。
瞹昧信难成
(金刚?序云附赞天文庄严义府</a>说而无说为而不为靡执二边?超中道岂暧昧者而能成哉)。
真语真如语
(金刚经云真语者如语者是真语显此谛相若了义而谈即真罔如语显第一义谛相也亦犹即烦恼而证菩提即有违而观实相矣)。
八风散杳冥
(唯识论云四逆四顺谓之八风也若达真如之境实际之源即彼八风所不能动故云散杳??)。
澹然销妄识
(澹然寂静义一切法对妄则立真明真则息妄妄从分别因得识名法华经云其心常澹怕)。
万法藏中经
(了万法一如者即不为尘之所碍也故华严经云有一聪惠人破尘出经卷)。
知过能而改
(罪无自性由妄心起若了真心则无诸过金刚三昧经云云何名忏悔入真实观众罪消灭)。
清心无自辱
(精心内照真智外明惟净惟清何思何虚即能离诸过辱也佛顶经云心清净故即无沦溺)。
如能随日用
(向十二时中于四威仪内性与道合日用不知楞严经云虽终日行而不自觉)。
春煦变寒谷
(如能随处狂真朝夕无二喧嘿一如即犹寒谷生春乃发生之道明矣故法华经云令以譬喻更明斯义)。
慧日</a>破诸闇
(慧之如日能破一切不善之闇遗教经云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无天眼而是明见人也)。
如空豁大明
(如大明之在东无幽不烛上穷空际下极人伦触像斯分随形赴影法华经云而此大光明遍照于十方)。
六尘随坏劫
(色等六尘新新不住坏以迁流为义劫以代谢为名谢已归空空无有相佛顶经云六尘变坏唯以空寂)。
我佛正无情
(我佛妙湛凝然情无动转含融无量犹太虚</a>空入佛境界经云诸佛虚空相虚空亦无相离诸因缘故)。
说法无边际
(大哉世尊解既无碍法乃无边不住于相而形于言华严经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
谁人解发明
(微妙甚深难见难了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楞严经云发明便解脱)。
如来常寂嘿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故称如来寂然不动周遍十方嘿尔忘言恒宣妙法无著论云显示唯寂静者于法能觉能说故)。
烦恼辩诸情
(如来以清净智决择有情皆悉了知心行差则辩诸烦恼令趣菩提佛地论云断烦恼障得一切种智者觉有情也)。
理显心无妄
(理即一真之妙理明之则真心独朗妄识全祛弥勒颂云常能作此观真妄坦然平)。
太阳景自明
(智慧之照如日舒光见种种色阴霾自廓流景无遍菩萨缨络经云习无为行者犹如日光能除诸闇)。
利缘彰本末
(惟佛始修万行终成万德自他之利不虚本末之缘克着圆觉?云能仁应感称心源本末无遮?演说)。
福业应来情
(慈悲莫大福业无边应彼来情随根利乐法华经云我所有福业尽回向佛道)。
非是他缘业
(流浪四生循环六趣缘有善恶业有浅深岂曰他因率由己造未曾有因缘经云罪业因缘自身所造)。
乌飞月兔速
(以古明今以今达古必了一真之体照二空之门则时有迁流理无动转不迁论云然则四象风驰虽速而不转也)。
朝昏无处用
(??心内照诸境外虚若昏若明用无所用华严经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
色相何拘束
(万法本空观照无碍纵撗妙用色相宁拘维摩经云法无形相如虚空故)。
诠理求幽细
(所诠之理一念现前则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必湏幽求妙趣细察玄机法华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教行义要精
(依教起行行必难思即其精也直是菩提离诸障染净名经云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向知非少剩
(法本不增亦无有减如形之影似谷之声法华经云以顺法故不多不少)。
眼内勿求声
(眼以九缘生能视也耳以八缘合能听也前五各从自种生自现行远离颠倒根能发识识本全真圆觉经</a>云见清净故眼根清净)。
求得非言意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斯乃无知之知无得之得故非言意之所及也大般若经云以无所得故而得菩提)。
其中物外情
(是中妙理理贯一如既非言意之所及也故摽物外之情矣肇论云超言象之谈出有无之表)。
筌蹄因果悟
(三祇叶满四智俱圆因悟筌蹄迥超言意也故般若?云冲漠隔于筌蹄)。
方现一珠明
(了诸法外寂乃一珠内明神鉴不穷严净无比法华经云如王解髻明珠赐之)。
解释诠源理
(能诠之教解而释之必穷其源尽其理故得忘其诠也弥勒颂云悟理讵劳诠)。
三天遍八纮
(纮即方也悟之则宁独欲等三天亦乃遍彼八方浑一真常咸归正理矣法华经云十方世界通达无碍)。
断疑心妄着
(由观胜义生正智故永断疑根长祛妄习善夜经云妄想心难遣智人应善观)。
起信愿非轻
(信以法身为体从自证分起无漏智妙证一乘无上信果酬四大誓度一切生故言非轻也起信论云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江海桑田变
(幻妄不真唯心所现若明幻妄之境深穷实相之门则可以变大地为真金超秽土而成净土也法华经云即变清净琉璃为地)。
愚痴耽嗜欲
(肇论云欲止于心也心明则离欲离欲则智生智生则如幻之义妙际之源常得现前永无退转)。
若能心自了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盖心能自了也法华经云明了心决定)。
真实无偏曲
(真谓至真实谓谛实由真故智了无偏由实故等心无曲楞严经云真实心如是也)。
证义云何有
(证谓证达义谓义理法华论云能知义理证真境故得理忘言幻云何有)。
周旋论道成
(周旋者往还义往还研核于道德克致功期故唯识论云循环研核究畅真宗)。
敲冰求觅火
(遍计求真若钻冰觅火??心一境即?契无为仁王护国经</a>云譬如虚空花因缘故谁有)。
何日达无生
(唯识论云未得真觉常处梦乡随六道以循环逐四流而漂溺妄心不息宁悟无生)。
志心思见佛
(法华经云志求佛道即思佛猒离有为作无为观在在处处常得亲近我昔曾供养是故今信礼)。
佛不阻众生
(佛者觉悟明知号具大慈悲利乐一切归心信顺有愿必从似月应千地声传万谷法华经云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
自是心无彻
(自是众生妄心遍计唯识论云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心无悟彻岂识本源)。
何时道业成
(道谓道德业谓功业见性修行功业方就四十二章经云若人求道贪欲缠心道实远矣)。
果性因缘种
(果谓佛果性即是因果目因生因能克果法华经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持斋及诵经
(药师经云洁净齐或读诵是经不生悟达枉致功勤虚劳心耳)。
自家无道理
(证理悟道??心息志??会功圆何业能累哉法华经云是我等欲非世尊也)。
心地岂惺惺
(唯识论云有为之中心王最胜诸法所依名之为地真觉未起曷得惺惺华严经云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心地不明岂能惺解)。
海量潮宗水
(海者法性量无极故楞伽经号毗卢花藏海百川??流皆赴大海万区分义揔归真性厥号潮宗)。
澄波万文渌
(风息而海水澄风生则波涛起人若智生法性澄静倒心迷乱业海波翻楞伽经云如海遇风缘波涛皆??起)。
法舡如得渡
(大海求珍非舡不进趣求佛理非智莫通架般若舟入佛性海华严经云彼人眼清净能入诸佛海)。
三界诸天速
(无色界色界欲界凡二十八天法华经云三界无妄由如火宅速谢速灭非究尽故)。
因如常假合
(五蕴和合揔号有情从众因业所感生故对法论云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因如于果皆名假合)。
一念一分明
(一念即一刹??华严经云一念净心成正觉刹??智起万象?清耳)。
法以云何是
(法谓教法执教不舍未可称是维摩经云夫求法者离文字相若执名教则不称真)。
视现两无成
(视者顾眄义即能执心现者显现义即所缘境般若经云如来常说诸法平等不可攀缘心境若存二相未泯欲求真空却成有漏名两无成)。
义有修行喻
(义者旨也喻者晓也凡欲进修妙行湏要晓其旨趣慈氏菩萨云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此真行门矣)。
岂教虚妄生
(若不著于果报又不求于报恩观彼我平等虚妄自除虚妄者执着心法华经云诸佛如来言无虚妄)。
还如第一义
(显扬圣教论云第一义谛即真智境境谓真理超出有为故名第一)。
三际坦然平
(三际者即过去未来现在真理于三际中离彼我绝冤亲体如虚空坦然安乐法华经云如虚空一切语言道断)。
法应无所住
(法谓六波罗法行此法时应无所著著者住也仁王经</a>云若修六度有所著者不得入正性离生正性离生是见道智)。
南北及西东
(住相行柽果有边极离相修习可等虚空能断经云如十方虚空不可思量岂以南北西东而能阻哏哉)。
唯有一宗法
(六度真性名一宗法此无住本不忘不愚在至圣所通非方域能滞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
空知大道雄
(大道无私用而不竭慈氏菩萨云果中不住道而道能为因雄之极圣人知之矣)。
降彼袪人我
(降伏也彼谓彼此即是人我也降伏人我去除彼此金刚经云无我相人相等)。
斯言非委曲
(人我灭时诸业不生维摩经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此是真道别无委曲)。
舍邪归善道
(无因自然执我常住舍此邪见专归善道善道有二人天为世间善佛果为出世间善法华经云世间知我心拔邪说涅槃)。
照破无明欲
(欲谓色声香味触此五境著名欲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修出世间智照破无明贪欲自灭)。
旨谕颠来倒
(旨即趣也谕谓言教言义百端未??真性及会无为语同颠倒也法华经云种种因缘种种譬喻)。
菩提道果同
(菩提谓智道果谓理因中行门虽各有异果中理智众圣同途佛地论云一切如来理智平等)。
能心除二障
(唯识论云一烦恼障一所知障二障分别起者见道初断俱生起者修道方除佛果永尽矣)。
善达恶缘风
(恶缘风者喻伽论云其有四种一毁二苦三忧四讥达自性空观境为幻设遇四心则不动)。
玄诵经文说</a>
(玄者奥妙诵谓记持经文即圆通大乘之教说色相皆空护国经云菩萨观因果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色身相一宗
(一宗谓冥理体无相色身谓五蕴有质碍故大智观色空而无有二相大品经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
发心能戒忍
(戒有三种忍亦有三菩萨发心欲观空理以持戒忍辱为得道之本法华经云持戒清洁如净</a>明珠)。
精进利烦笼
(精进则遍策诸根普断恶法利他自利恒无懈倦华严经云为利于他常勤精进)。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五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