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阿毗达磨义论(Abhidhammatha-sa?gaha)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归命彼世尊应供等觉者


    一 摄心分别


    一


    无比之等正觉者,正法及无上之众。


    归命敬礼我当说,摄阿毗达磨义论。


    其中阿毗达磨论,于第一义言四种:


    心、心所、色、涅槃摄一切[尽无余]


    二


    其中,先述“心”,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出世间之四种。此中,云何欲界:


    [一、十二不善心]


    (一)喜俱相应无行一[心]、(二)[喜俱恶见相应]有行一[心]、(三)喜俱恶见不相应无行一[心]、(四)[喜俱恶见不相应]有行一[心]、(五)舍俱恶见相应无行一[心]、(六)[舍俱恶见相应]有行一[心]、(七)舍俱恶见不相应无行一[心](八)[舍俱恶见不相应]有行一[心],此等之八名为“贪俱心”。


    (九)忧俱瞋恚相应无行一[心]、(一〇)[忧俱瞋恚相应]有行一[心],此等之二名为“瞋恚相应心”。


    (一一)舍俱疑相应一[心]、(一二)舍俱掉举相应一[心],此等之二称为“愚痴心”。


    三


    贪根有八种,瞋根有二种,


    痴根有二种,为十二不善。


    四


    [二、十八无因心]


    (一三)有舍俱眼识。同样有[舍俱](一四)耳识、(一五)鼻识、(一六)舌识。(一七)有苦俱身识。(一八)有舍俱领受心。(一九)有舍俱推度心。以上此等之七名为“不善异熟心”。


    (二〇)有舍俱眼识。同样有[舍俱](二一)耳识、(二二)鼻识、(二三)舌识。(二四)有乐俱身识。(二五)有舍俱领受心。(二六)有喜俱推度心。(二七)有舍俱推度心。以上此等之八名为“善异熟心”。


    (二八)有舍俱五门转向心。(二九)同样有[舍俱]意门转向心。(三〇)有喜俱笑起心。以上此等之三名为“无因唯作心”。以上如斯十八皆称为“无因心”。


    五


    七不善异熟及善异熟之八种,


    唯作心三之十八是无因[心]。


    除恶与无因[之三十心]为五十九心,


    又说九十一心是净[心]。


    六


    [三、二十四有因心]


    (三一)喜俱智相应无行一[心]、(三二)[喜俱智相应]有行一[心]、(三三)喜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三四)[喜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三五)舍俱智相应无行一[心]、(三六)[舍俱智相应]有行一[心]、(三七)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三八)[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以上此等之八名为“欲界善心”。


    (三九)喜俱智相应无行一[心]、(四〇)[喜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四一)喜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四二)[喜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四三)舍俱智相应无行一[心]、(四四)[舍俱智相应]有行一[心]、(四五)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四六)[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以上此等之八名为“欲界有因异熟心”。


    (四七)喜俱智相应无行一[心]、(四八)[喜俱智相应]有行一[心]、(四九)喜智不相应无行一[心]、(五〇)[喜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五一)舍俱智相应无行一[心]、(五二)[舍俱智相应]有行一[心]、(五三)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心]、(五四)[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心],以上此等之八名为“欲界有因唯作心”。以上如斯二十四皆称为欲界有因之善、异熟、唯作心。


    七


    由受、智、行之区别,有二十四之


    有因欲界善、异熟、唯作。


    于欲中二十三之异熟、二十之善、不善、


    十一之唯作,一切为五十四[心]。


    八


    [四、十五色界心]


    (五五)与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善心、(五六)与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善心、(五七)与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善心、(五八)与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善心、(五九)与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善心,以上此等之五名为“色界善心”。


    (六〇)与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异熟心、(六一)与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异熟心、(六二)与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异熟心、(六三)与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异熟心、(六四)与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异熟心,以上此等之五名为“色界异熟心”。


    (六五)与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唯作心、(六六)与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唯作心、(六七)与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唯作心、(六八)与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唯作心、(六九)与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唯作心,以上此等之五名为“色界唯作心”。以上如斯十五皆称为色界之善、异熟、唯作心。


    九


    色界之意由禅之区别为五种,[更于]


    喜、异熟、唯作之区别为十五种。


    一〇


    [五、十二无色界心]


    (七〇)空无边处善心、(七一)识无边处善心、(七二)无所有处善心、(七三)非想非非想处善心,以上此等之四名为“无色界善心”。


    (七四)空无边处异熟心、(七五)识无边处异熟心、(七六)无所有处异熟心、(七七)非想非非想处异熟心,以上此等之四名为“无色界异熟心”。


    (七八)空无边处唯作心、(七九)识无边处唯作心、(八〇)无所有处唯作心、(八一)非想非非想处唯作心,以上此等之四名为“无色唯作心”。以上如斯十二皆称为无色界之善、异熟、唯作心。


    一一


    无色界之意由所缘之区别为四种,更于


    善、异熟、唯作之区别而立十二种。


    一二


    [六、八出世间心]


    (八二)须陀洹道心、(八三)斯陀含道心、(八四)阿那含道心、(八五)阿罗汉道心,以上此等之四名为“出世间善心”。


    (八六)须陀洹果心、(八七)斯陀含果心、(八八)阿那含果心、(八九)阿罗汉果心,以上此等之四名为“出世间异熟心”。以上如斯之八皆称为出世间之善、异熟心。


    一三


    由四道之区别而善为四种,其果亦同样,


    故[异]熟亦[四种]。此八种为无上(出世间)。


    十二是不善,善是二十一,


    异熟三十六,唯作心二十。


    欲中五十四,色中言十五,


    无色十二心,又无上八种。


    如斯当知意,区别八十九,


    慧者又分别,一百二十一。


    一四


    [七、百二十一心]


    云何八十九种心成为百二十一。与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须陀洹道心,与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须陀洹道心,与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须陀洹道心,与乐、一境性俱第四禅须陀洹道心,与舍、一境性俱第五禅须陀洹道心,以上此等名为须陀洹道心。斯陀含道[心]、阿那含道[心]、阿罗汉道心亦同样为[各五种]。如斯正有二十道心。果心亦同样为[正二十]。如斯出世间心正为四十心、[世间心八十一,共为一百二十一心]。


    一五


    由禅支相应之别而一一为五,


    无上(出世间)心言为四十种。


    如斯解色界,无上亦如斯,


    由初禅等之别无色是第五禅。


    故初[禅]等之一一禅言[各]十一种,


    然终之(第五禅)有二十三种。


    善三十七种,[异]熟五十二种,


    故诸慧者说心一百二十一。


    于此摄阿毗达磨义论


    名为摄心分别第一品。


    二 摄心所分别


    一


    同生及同灭,同所缘与基(所依),


    心相应心所,有五十二法。


    二


    云何?


    [一、五十二心所]


    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此等之七名为“一切心心所”。寻、伺、胜解、精进、喜(pīhā)、欲,此等之六名为“杂心所”。以上此等之十三当知“同他(同于他)心所”。


    痴、无惭、无愧、掉举、贪、见、慢、瞋、嫉、悭、恶作、惛沈、睡眠、疑,此等之十四名为“不善心所”。


    信、念、惭、愧、无贪、无瞋、中舍、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端直性、心端直性,此等之十九名为“共净心所”。正语、正业、正命之三名为“离[心所]”。悲、喜(mudifā)名为“无量”[心所]。如斯共“慧根”,当知此等一切二十五心所名为“净心所”。


    三


    以上十三之同他,又十四之不善,


    及二十五之净,说为五十二。


    彼等心不离(心所)及生起(八十九心),


    各自之相应适宜以下说。


    七[心所]于一切,杂[心所]适合于相应,


    十四唯不善[心],净唯与净[心相应]。


    四


    [二、共一切心所及杂心所相应心]


    云何?先述共一切心之此等七心所,得于一切八十九心中生起。其次杂[心所],寻先除去二之[前]五识,在欲界心及十一初禅心之五十五心中生起。其次,伺是彼等[五十五心]与十一之第二禅心之六十六心中[生起]。胜解是除去二之五识及疑俱[心之十一种心]于诸[七十八]心中[生起]。精进是除去五门转向[心]及二之五识、[二]领受[心]、[三]推度[心之十六心]于诸[七十三]心中[生起]。喜是除去[二]忧[俱心]、[五十五]舍俱[心、二]身识、[十一]第四禅[之七十心]于诸[五十一]心中[生起]。欲是除去[十八]无因[心]、[二]痴[心之二十心]于诸[六十九]心中[生起]。而[与杂心所相应]之彼等心生起之次第如下:


    五


    六十六[心]与五十五,十一[心]与十六[心],


    七十与二十[心],除去杂[心所],


    七十五与六十六[心],七十八与七十三[心],


    五十一与六十九[心],有俱杂[心所之心]。


    六


    [三、不善心所相应心]


    其次,不善[心所]中,痴、无惭、无愧、掉举,此等之四名为“共一切不善心所”,得于一切之十二不善[心]中[生起]。贪唯得于八贪心中[生起]。见是于四恶见相应[心]中[生起]。慢是于四恶见不相应[心]中[生起]。瞋、嫉、悭、恶作之此等四心所是于二瞋恚相应中[生起]。惛沈、睡眠是于五有行心中[生起]。疑是唯于疑俱心中[生起]。


    七


    [痴等]四一切不善[心]中,[贪、见、慢]之三是于贪根中[生],


    [瞋、嫉、悭、恶作之]四是于瞋根[心]中,又[惛沈、睡眠之]二


    是在有行[心]中,


    疑是在疑心中[生]。如斯十四[心所],


    成为五种,唯与十二不善[心]相应。


    八


    [四、净心所相应心]


    其次,于净心所中,先述共净之十九心所是存在于一切五十九净心中。其次,[正语、正业、正命之]三离皆于[八]出世间心中,必决定一起得。然,于世间[心]唯在欲界[八]善心中,[而且其时三离]有时各别存在[生起]。其次,[悲、喜之二]无量除去第五禅,唯十二之[色界]大心及欲界[八]善[心],欲界有因[八]唯作心之二十八心,或有时多种(别别)而生。又此处[欲界]之舍俱[心]有人言无悲、喜。其次,慧与十二之智相应欲界心及一切三十五之大[心]、出世间心与四十七心相应。


    九


    [共净之]十九法于五十九[心]中生,说明


    三[离]于十六心中、二[无量]于二十八[心]中、


    慧是在四十七种[心]中[生]。


    如斯净为四种,唯与净[心]相应。


    一〇


    嫉、悭、恶作、[三]离、悲[喜]等[之九]有时多种(别别)生、


    慢及惛沈、睡眠[有时于各别,有时而]共[生],


    余[之四十一]如所说决定相应[起],


    今我说彼等适宜相摄。


    三十六在法无上(出世间)三十五在大(上二界)中


    三十八于欲界净[心]中[得],


    二十七于不善[心]中,十二在无因[心]中[得],


    [此]由发生[地]相应者,其[心所之]摄为五种。


    一一


    [五、出世间心相应心所]


    云何?先述于出世间八之初禅心中,同他之十三心所,除去[二]无量,[余]摄二十三净心所共三十六法</a>。同样于第二禅[之八]心,除去寻[摄三十五法],第三禅[之八]心,除去寻、伺[摄三十四法],第四禅[之八]心,除去寻、伺、喜、[摄三十三法],第五禅[之八]心是舍俱同摄彼等[三十三法]。一切八出世间心中之心所法由五种禅而为五种摄。


    一二


    无上(出世间)之[心所法]如斯次第立五种:


    为三十六、三十五、三十四,三十三二种。


    一三


    [六、与色、无色界心相应心所]


    其次,于大(上二界)中,先于[善、异熟、唯作之]三初禅心中同他十三心所,除去三离,摄二十二净心所共三十五法。而悲、喜于此必各别相应。同样于第二禅心中,除去寻[摄三十四法],于第三禅心中,除去寻、伺[摄三十三法],于第四禅心中除去寻、伺、喜[摄三十二法],于十五之第五禅心中,更不得[悲、喜之二]无量[而摄三十法]。如斯一切二十七大心中之[心所法]依五种禅成为五种摄。


    一四


    大[心]中之[心所法]如斯次第立五种:


    为三十五、三十四、三十三,又三十二及三十。


    一五


    [七、欲界净心相应心所]


    其次,欲界净[心],先述善[心]中最初智相应之二[心]中,同他之十三心所,摄二十五净心所之三十八法。而[二]无量与[三]离之五,于此各别相应。同样于第二之二[心]中,除去智,[摄三十七法],第三智相应之二[心]中,除去喜[摄三十七法],第四之二[心]中,除去智及喜而摄彼等[三十六法]。在唯作心中亦除去[三]离,同样于四之二[心]中而摄四种。同样在异熟[心]中,亦除去[二]无量及[三]离而摄其余彼等[心所四种]。如是一切二十四欲界净心中之[心所法],如二[心]为摄十二种。


    一六


    善净中有三十八、三十七二种及三十六,


    唯作中有三十五、三十四二种及三十三,


    异熟中有三十三、三十二二种及三十一,


    言[此]为欲界有因之善、异熟、唯作[心相应心所]。


    唯作与大(上二界)无有三离,


    无上(出世间)与欲界异熟[无有]二无量。


    无上禅法异,中(上二界)[禅法与]无量,


    于小(欲界)[无量]、离、智、喜各异。


    一七


    [八、不善心相应心所]


    其次,不善心,先述贪根中之第一无行[心],同他之十三心所,共不善之四[心所]之十七,摄贪、见共为十九法。同样于第二无行[心],摄贪、慢共[为十九法]。于第三[无行心]亦同样除去喜,与贪、见共为十八[法],于第四之[无行心],同样[摄]贪、慢共[为十八法]。其次,五之瞋恚相应无行[心],与瞋、嫉、悭、恶作之四皆除喜,摄彼等二十法。而嫉、悭、恶作于此各别相应。五种之有行[心]亦与[无行心]同样。其不同者[但有行心更]与惛沈、睡眠相应。其次,[由同他之十三心]除去欲、喜,十一之同他、共不善四之十五法,相应于掉举俱[心]。疑俱心除去胜解俱疑,同得十五法。[如斯]一切,于十二不善心生起,[心所法十二心]各别相应,由[相应心所法之]数即摄七种。


    一八


    于不善中立十九、十八、二十、二十一、


    二十、二十二、十五之七种,


    共[不善]之四及同他十之此等


    十四,言与一切不善[心]相应。


    一九


    [九、无因心相应心所]


    其次,无因[心]中,先述笑心,[由十三同他]除去欲,摄十二之同他法。同样于确定[心]除欲喜而[摄十一法],于乐[俱]领受[心]除去欲、精进而[摄十一法],无因意界之三[心]及双之结生[意识界]除去欲、喜、精进而[摄十心所],二之五识除去[六之]杂[心所],摄彼等[七心所]。如斯一切无因[心]中之[心所法]若由数唯摄四种。


    二〇


    十二、十一、十、七之四种


    乃十八之无因心生起中摄。


    于无因[心]之一切处有七[心所],余适当而[推知],


    若如斯详言[心所法]者,言为摄三十二种。


    已知是心不离[心所法]之相应与摄,


    得举示适宜依心相等[心所法之]差别。


    于此摄阿毗达义论


    名为摄心所分别为第二品。


    三 摄杂分别


    一


    于适宜相应,心与心所法


    彼等依自性,成为五十三,其等由


    (一)受、(二)因、(三)作用、(四)门、(五)所缘、(六)基(所依)


    所摄者,依心生起而适宜。


    二


    其中:


    先就[一]“受之摄”


    ,受是乐、苦、不苦不乐之三种,又依乐、苦、喜、忧、舍之区别而为五种。其中,为乐俱唯善异熟身识之一。同样于苦俱,[唯]不善异熟[身识]。其次,于喜俱心,称为贪根四、欲界净之十二、乐[俱]推度[心]、笑[心]二共十八之欲界喜俱心及初、第二、第三、第四禅为四十四之大(上二界)、出世间心为六十二种。其次喜俱心唯二之瞋恚相应心。余之五十五唯舍俱心。


    三


    其中,受是苦、乐、舍之三种


    [更]由喜、忧之差别而为五种。


    乐、苦[各]一处,忧在二[处],


    喜有六十二[处],余(舍)五十五[处]。


    四


    [二]对于“因之摄”


    所谓因,是贪、瞋、痴、无贪、无瞋、无痴之六种。其中,五门转向[心]、二之[前]五识、[二]领受[心]、[三]推度[心]、确定[心]、笑[心]之十八心名为“无因”。余一切之七十一心是“有因”。又其[有因心之]中,二愚痴心是“一因”,余之十不善心、智不相应欲界十二净[心]之二十二心是“二因”。智相应欲界十二净[心]、大、出世间三十五心之四十七心是“三因”。


    五


    贪瞋与愚痴,是三不善因,


    无贪瞋愚痴,善因无记[因]。


    无因为十八,二是唯一因,


    二十二二因,四十七三因。


    六


    [三]对于“作用之摄”


    所谓作用,是结生、有分、转向、见、闻、嗅、尝、触、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彼所缘、死之十四,其次由结生、有分、转向、五识之处等,彼等[八十九心]当知有十种处之差别。其中,舍俱之二推度[心]、八之大异熟[心]、九之色、无色异熟[心]之十九心名[为]结生,有分、死之作用。其次,[无因唯作之]二[心为]转向作用。同样于[各二心]为见、闻、嗅、尝、触、领受之作用。[无因异熟之]三[心]为推度作用。意门转向心,唯于五门成为确定作用。[以上]除[世间异熟及]二转向[唯作]心,其余[二十一]善、[十二]不善、[四圣]果、[十八]唯作之五十五心,为远作用。八之大异熟心、三之推度[心]之十一[心]为彼所缘作用。


    其次,其等[八十九心]之中,舍俱之二推度心,依结生、有分、死、彼所缘、推度[名为]五作用。八之大异熟[心],依结生、有分、死、彼所缘[名为]四作用。九大(上二界)异熟[心],依结生、有分、死[名为]三作用。喜[俱]之推度[心],依推度、所缘为二作用,确定[心]亦依确定、转向[为二作用]。而其余一切之速行[心]、三种意界、[二之前]五识[之六十八心]是随于发生为一作用。


    七


    结生等之别,作用有十四,


    若说处之别,心生为十种。


    六十八二九,八二如次第,


    说示作用处,一二三四五。


    八


    [四]对于“门之摄”


    所谓门是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之六种。其中,眼是眼门,同样耳等即是耳门等。又[转向前之]有分,言为意门。其中,[一]五门转向[心]、[二]眼识、[二]领受[心]、[三]推度[心]、[一]确定[心]、[二十九]速行[心]、[八]彼所缘[心]之四十六心于眼门适宜生起。同样于耳门等亦有[一]五门转向[心]、[二]耳识等之四十六[心]。于五门[右之]一切五十四心唯欲界[心]。其次,于意门有[一]意门转向[心]、五十五速行[心]、[十一]彼所缘[心]之六十七</a>心。依结生、有分、死之十九[心]是离开门。


    其次,其等[八十九心]中,[二之前]五识、大(上二界)、出世间之[二十六]速行[心]之三十六心,适宜于[六门中]一门之[作用]。又三意识界是五门[作用]。[一]乐[俱]推度[心]、[一]确定[心]、[二十九]欲界速行[心之三十一]心,是六门[作用]。[二之]舍俱推度[心]、[八之]大异熟[心]者,有六门[作用],亦在离门。大(上二界)之[九]异熟[心]唯是离门。


    九


    心生由一门,五门及六门,


    六门或离门,及离一切门,


    次第三十六,三与三十一,


    十种与九种,说示五种类。


    一〇


    [五]对于“所缘之摄”


    所谓所缘者,是色所缘、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触所缘、法所缘之六种。其中,色是色所缘,同样于声等是声所缘等。其次,法所缘是摄净[色]、细心、心、心所、涅槃、施设(假法)之六种。


    其中,一切眼门心,唯色为所缘,此等[唯]现在。同样于耳门心等,唯声等[为所缘],此等亦唯现在。其次,意门心之所缘为六种,[此]适宜于现在、过去、未来、离时。称为结生、有分、死之离门[心]之所缘为六种,多于[前过去]有之末,所把取六门之现在、过去,或称为施设(假法)之业、业相、趣相者。


    其等[色等、现在等、业等为所缘诸心]中,眼识等如次唯色等一一为所缘。其次,三意界以色等之五为所缘。其余欲界异熟[心]与笑心,唯以欲界一切为所缘。不善[心]、智不相应之欲界速行[心],除出世间,其余者一切为所缘。智相应之欲界善[心]与称为第五禅之神通善[心],除去阿罗汉道、果,其余以一切为所缘。智相应之欲界唯作[心]、[第五禅]之唯作神通[心]、确定[心]者,以普遍一切为所缘。无色中之第二[心]、第四[心],以大(上二界)为所缘。其余之大(上二界)心,以一切施设(假法)为所缘。出世间心以涅槃为所缘。


    一一


    二十五对于小(欲界)、六心对于大(上二界)、


    二十一对于言说(施设)、八对于涅槃境[为所缘]。


    二十除无上、五除最上之道、果,


    六乃缘一切处,如是其处摄七类。


    一二


    [六]对于“基(所依)之摄”


    基是眼、耳、鼻、舌、身、心基之六种。其等一切于欲界中得。其次,于色界中,无鼻、[舌、身]等三。又于无色界一切皆不现。


    其中,五识界如次第专依止于[眼、耳、鼻、舌、身之]五净基而转起。其次,称为五门转向、领受之意识界是依止于心[基]而转起。又其余称为意识界之推度[心]、大异熟[心]、瞋恚之二[心]、初道[心]、笑[心]、色界[心]亦依止心[基]而转起。其次,余之善、不善、唯作、无上(出世间)[心],或依止[心基],或不依止,无色之异熟[心]不依止心[基]而[转起]。


    一三


    欲中之七[识界]依止于六基,色中之四


    依止于三基,无色中一[意识]界无所依。


    四十三有依止,四十二依止或不依止而


    生,无色之[异]熟无依止。


    此摄阿毗达磨义论


    名为摄杂分别第三品。


    四 摄路分别


    一


    如斯已[说]以上心生起之摄,[更于]


    由地、人之差别而决定前后之[继起]——


    于结生、转起——说[心]活动之摄,


    从[其]所生我略说。


    二


    [一、六六法]


    六基、六门、六所缘、六识、六路、六种境之转起,此于“路之摄”,当知为六六法。其次,于“离路”有业、业相、趣相之三种境转起。


    其中,如前所说基、门、所缘。此“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其次,“六路”是门而为眼门路、耳门路、鼻门路、舌门路、身门路、意门路,又依识而为眼识路、耳识路、鼻识路、舌识路、身识路、意识路。[依]门活动当知与[依]心(识)活动有关连。


    三


    [二、五门作用]


    在[眼、耳、鼻、舌、身之]五门,有极大、大、小、极小之[所缘]。其次,于意门有明了、不明了之[所缘]。当知此是“六种境之转起”。云何?由生、住、灭之三刹那名为一心刹那。其次,依斯[心刹那之]十七刹那为色法[生灭]之寿命。经过一心刹那,或经过心刹那——以达住[位]——五所缘来现于五门。故若经过一心刹那,色所缘现于眼之视界,由此有分[识]二次活动后,遮断有分之流,顾念(注意唤起)彼色所缘之五门转向心[一次]生灭。由此其后,见其色之眼识、领受之领受心、推度之推度心、确定之确定心,如次第[各一次]生灭。其后,二十九之欲界速行[心]中,得[生起之]缘,最多行七次之速行。又随结速行之二[刹那]彼所缘[异]熟[心]适合转起,由此而堕于有分。以上十四[刹那]路心之生起及二[刹那]有分之动摇,前已过去以一心刹那,[色法]使充足十七心刹那,其后而灭。此[十七心刹那相续之]所缘,名为“极大之境”。若现来所缘以不可能至彼所缘之生起而过去者,[此名为]大之[境]。其时,速行完了[立刻]堕于有分,即无有彼所缘之生起。若所缘来入不可能至速行[心]生起而过去者,[此]名为“小境”。其时亦不起速行心,唯二、三次之确定[心]转起,然后堕于有分。其次,现来近于灭之所缘,不可能至确定[心]之生起而过去者,[此]名为“极小[境]”。此时,唯有有分之动摇而无路心之生起。如斯于眼门为[心作用]。于耳门等亦然。如斯,于一切五门,当知称为四种时分:彼所缘[时分]、速行[时分]、确定[时分]、空时分,如次第为所缘境而转起。


    四


    路心有七种,心生起有十四[刹那],


    详言之,五门适合于五十四[心]。


    此于[境转起]中之五门为路心转起法。


    五


    [三、欲界之意门作用]


    其次,于意门若“明了之所缘”现来识阈,由此[二刹那]有分之动摇,[一刹那之]意门转向[心]、[七刹那之]速行[心]之后,[二刹那之]彼所缘[异]熟[心]转起,然后堕于有分。其次,有“不明了之所缘”时,速行之立刻堕于有分,即无彼所缘之生起。


    六


    路心有三种,心生起言为十[刹那]


    若详细辨知,此有四十一[心]。


    此为[境转起]中之小(欲界)速行时分。


    七


    [四、上二界出世间之禅定作用]


    其次,述安止(根本定)速行时分,[于所缘]无有明了不明了之差别。又[无有]彼所缘之生起。即其时,八智相应欲界速行[心]中之随一,成为遍作、近行、随顺、种姓者而四次或三次,如次第生起而灭后,适合于第四或第五[速行]而引发二十六之大界、出世间速行[心]中随一之速行[心]随入于安止路。由此安止之后而堕于有分。其时,喜俱[欲界心]之速行后亦当唯期望安止、喜俱[心]。舍俱[欲界心之]速行后[当唯斯望]舍俱[心]。其时亦善速行[欲界心]之后,安止于善速行及下三界[心],唯作速行[欲界心]之后,[安止于]唯作速行及阿罗汉果[心]。


    八


    依乐善有三十二[安止心],又舍[善]有十二[安止心],


    乐唯作有八[安止心]、舍[唯作]六[安止心]生。


    由欲善三因有凡夫、有学之[安止],


    由三因欲唯作,有离欲者之安止。


    此于[六门]中之意门为路心转起法。


    九


    [五、彼所缘之决定]


    其次,于[六门之]一切处,对于不好所缘,[各]有不善异熟之[前]五识、领受[心]、推度[心]、彼所缘[心]。又对于好所缘,[各]有善异熟[之前五识、领受心、推度心、彼所缘心]。又对于极好[所缘],唯有乐俱之推度[心]、彼所缘[心]而已。即于[彼所缘心]中,喜俱唯作速行[心]之后唯有喜俱之彼所缘[心],于舍俱唯作速行[心]之后,唯有舍俱[之彼所缘心],又忧俱速行[心]之后,彼所缘及有分必是舍俱。故若[依]喜[俱心]而结生者,[于彼]忧俱速行之后,即无彼所缘生,其时,曾经验而缘任何彼小(欲界)所缘,而生起舍俱之推度心,其[推度心之]后堕于有分,是诸阿阇梨之所说。又[彼阿阇梨]于欲界速行[心]之后,主张欲界有情唯欲界之诸法为所缘而有彼所缘。


    一〇


    决定欲中有情之速行[心]之诸所缘时,


    且明了、极大[所缘时],言有彼所缘。


    此是[路心转起]中之彼所缘之决定。


    一一


    [六、速行之决定]


    速行之中,在小(欲界)速行路之欲界速行[心],七次或六次速行。其次,于死时等之迟转起,唯有五时分[速行而已][但诸义疏师]说:于世尊双示导[神变]等之速行起,有四或五[刹那]之观察[速行]心。又于初习者之最初[速行之]营作,即大界速行[心],神通速行[心]亦常唯于一时分[一次]速行,然后堕于有分。其次,四[圣]道[速行心]之生起为一心刹那。其后二三[刹那之]果心适合生起,然后堕于有分。在灭尽定之时,第四无色之速行[心]二次速行,然后证达灭[定]。而[由灭定]出起时,适合阿那含果[心]或阿罗汉果[心]一时分(一次)生灭已而堕有分。[如斯]于一切处之等至(禅定)路,如有分之流无决定路故,有多数[种之速行]。


    一二


    小(欲界速行)七次,道与神通各为一,


    其余速行有多数。


    此是[路心转起]中,速行之决定。


    一三


    [七、路心由人之差别]


    其次,在此二因者、无因者皆不得唯作速行及安止速行。又善趣之[二因者、无因者],[有三因][不得]智相应异熟[心之彼所缘],在[无因之]恶趣,[有二因]亦不得智不相应大异熟[心之彼所缘]。其次,于三因者中,漏尽者不得善、不善[心]之速行,又在有学、凡夫[不得]唯作[心之]速行。有学[不得]恶见相应[心]、疑[心之]速行,又阿那含人,不得瞋恚[心之]速行。出世间[心之]速行唯适合圣者之生起。


    一四


    无学四十四[心],有学五十六[心],


    余者之(凡夫)所示发生五十四[心]。


    此是[路心转起]中由人而差别。


    一五


    [八、路心由地之差别]


    其次,于欲界地,适合得此等一切之[八十]路心。于色界地除去瞋恚[心之]速行及彼所缘[心等得六十四心],于无色界地[由此更]除去初道[心]、色界[心]、下无色[心等]而得[路心]。于一切处各各缺净(根)者,不得各各门之路心。其次,无想有情一切心之转起。


    一六


    在欲[界]中有八十路心,于色[界]中适合


    六十四[心],于无色[界]中得四十二[心]。


    此是[路心转起]中由地而差别。


    一七


    如是随六门之心转起之发生,以渡[越]有分,只限于要有命寿即不断绝而活动。


    于此摄阿毗达磨义论


    名为摄路分别第四品。


    五 摄离路分别


    一


    由路心之[心]活动如上所述,


    今说结[生之心]活动之摄者。


    二


    四地、四种结生、四业、四种死之生起,此于“离路”之摄,当知为四之四法。其中,


    [一、四地]


    是恶趣地、欲善趣地、色界地、无色界地,此名为“四地”。其等[四地]中,(一)“恶趣地”是地狱、畜生界、饿鬼界、阿修罗众,此为四种。(二)“欲善趣地”是人、四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都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此为七种。而以上十一地亦称为“欲界地”。(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此为初禅地。少光[天]、无量光[天],此是第二禅地。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此为第三禅地。广果[天]、无想有情[天]、净居[天],此为第四禅地。以上十六种是色界地。净居地是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阿迦腻吒[天]之五种。(四)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志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之四种,此为“无色界地”。


    三


    净居[天],凡夫及


    须陀洹、斯陀含人不得[生]。


    圣者不生无想[天]及恶趣地,


    其余圣非圣所共得。


    此是[四之四法]中为地之四法。


    四


    [二、四种结生]


    恶趣结生、欲善趣结生、色界结生、无色界结生,此为“四种结生”。其中、(一)不善异熟舍俱之推度[心],是转生恶趣为刹那结[生],其后成为有分[心],有分之后成为死[心]而断绝。此名为“一恶趣结生”[心]。其次,(二)善异熟舍俱之推度[心],是于欲善趣(甲)生盲等之人人,(乙)依止地者(土地神),及(丙)于堕处转起阿修罗之结生[心]、有分[心]、死[心]。其次,大异熟之[八]心,于欲善趣之一切处转起结生[心]、有分[心]、死[心]。此等之九[心]名为“欲善趣结生”[心]。而以上十种,称为欲界结生[心]。


    其中,四恶趣、人、堕处阿修罗之寿量无有定数。然,四大王天之寿量,依天之[数]为五百岁,依人间之数为九百万岁。三十三天之[寿量是四大王天]之四倍。夜摩天之[寿量又增]其四倍,都率天之[寿量又增]其四倍,乐变化天之[寿量又增]其四倍,他化自在天之[寿量又增]其四倍。


    五


    [他化]自在[天]之[寿量以人间之数]


    为九十二亿一千万年又六百万岁。


    六


    (三)初禅异熟[心],于初禅地转起结生[心]、有分[心]、死[心]。同样于第二禅异熟[心]及第三禅异熟[心]者于第二禅地,第四禅异熟[心]者于第三禅地,第五禅异熟[心]是于第四禅地[转起结生心、有分心、死心]。然,无想有情之结生唯是色。同样其[结生]后之转起及于死时亦唯是色转起而灭。此等之六名为“色界结生”。


    其等中,梵众天之寿量为三之一劫,梵辅[天]之[寿量]为半劫,大梵[天]之[寿量]为一劫。少光天之[寿量]为二劫,无量光[天]之[寿量]为四劫,光音[天]之[寿量]为八劫。少净[天]之[寿量]为十六劫,无量净[天]之[寿量]为三十二劫,遍净[天]之[寿量]为六十四劫。广果[天]及无想有情之[寿量]为五百劫,无烦[天]之[寿量]为千劫,无热[天]之[寿量]为二千劫,善现[天]之[寿量]为四千劫,善见[天]之[寿量]为八千劫,阿迦腻吒[天]之[寿量]为一万六千劫。


    (四)初无色等之异熟[心]如次第于初无色等之地而转起结生[心]、有分[心]、死[心]。此等之四,名为“无色结生”。而于其等生于空无边处天之寿量为二万劫。生于识无边处天之[寿量]为四万劫,生于无所有处天之[寿量]为六万劫,生于非想非非想处天之[寿量]为八万四千劫。


    七


    结生有分[心],乃至死意位


    皆是为同一、[同]境[同]一生。


    此是[四之四法]中之结生四法。


    八


    [三、四业]


    今生[业]、支持[业]、妨害[业]、破损[业],此由作用为[四业],重[业]、近[业]、宿习[业]、已作业,此依取异熟之异门为[四业],现法受[业]、次生受[业]、后后受[业]、既有业,此名依异熟时之四业。又不善[业]、欲界善[业]、色界善[业]、无色界善[业],此依异熟处为[四业]。


    其中,“不善”[业],是由身业、语业、意业之业门为三种。何以故?杀生、不与取、邪欲行此称身表,于身门数数行故名为身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称语表,于语门数数行故名为语业。贪欲、瞋恚、邪见,此不依表(身语),于意数数行故名为意业。其等中,由杀生、恶口、是由瞋根瞋恚而生,邪欲行、贪欲、邪见是由贪根而[生],余之[不与取、妄语、两舌、绮语之]四,是由[贪、痴之]二根而生。而[八十九]心生起者,此不善[业],共为十二种。


    “欲界善”[业]亦于身门转起为身业,于语门转起为语业,于意门转起为意业。由如斯业门者[欲界善业]为三种。又由施、戒、修[之别]亦为[三种]。而[八十九]心生起者,此[欲界善业]为八种。若由[财物之]施、[持]戒、[禅定之]修、[长上之]恭敬、[看病等之]作务、得[福之施]、对得[福无悭垢]随喜、听法、说法、[离邪见]见正直业,即为十种。而以上[十二不善心、八善心]之二十种,皆称为欲界业。


    其次,“色界善”[业]唯是意业。此是修所成而由安止(根本定)之所得。若由禅之差别,[色界善业]为五种。同样“无色界善”[业]是意业,此亦是修所成而由安止(根本定)之所得。由所缘之差别,[无色界善业]为四种。


    此[诸业]中,[十二]不善业除去掉举[心]而[十一心]于恶趣地生起结生。然于转起一切十二种,七不善异熟[心],在欲界及色界之一切处适合于异熟。欲界善[心]亦唯于欲界善趣生起结生。然,[一切八善心]于转起,[八]大异熟。其中,三因殊胜善[心]给与三因之结生,于转起使异熟十六异熟[心]。三因之劣与二因殊胜之善[心]给与二因之结生,于转起除去三因、使异熟十二异熟[心]。其次二因之劣善[心],唯与无因之结生,于转起唯使异熟[八]无因异熟[心]。


    九


    某人人[宣说],无行[心]不令熟有行异熟[心],


    有行[心令熟]无行异熟[心]。


    若依彼等[之说],如次第有十二、十、八之异熟,


    随顺其说从发生而举示。


    一〇


    其次,色界善[心]若修初禅之小者生起于梵众[天],若其中修者[生起]于梵辅[天],若修胜者[生起]大梵[天]。同样,若修第二禅、第三禅之小者于少光[天],若修中者于无量光[天],若修胜者[生起]于光音[天]。若修第四禅之小者于少净[天],若修中者于无量净[天],若修胜者[生起]于遍净[天]。若修第五禅于广果[天],若修其想之离者[生起]于无想有情[天]。又阿那含是生起净居[天]。如次第修无色界善者生起于无色[天]中。


    一一


    从如斯地转起大(上二界)之福,


    于结生、转起生其同[界地之异]熟。


    此是[四之四法]业之四法。


    一二


    [四、四种死及结生之次第]


    由寿尽、业尽,两者之尽,由断业而有“四种死之生起”。又如是而死之人人,(一)于[近]死之时——适合业力现前——于[两]有之中间令生结生(有与有之连结)“业”,又(二)曾其业之作时得——[为业]——资助色等之“业相”,(三)生起之后当得有受用之“趣相”,依业力而现起六门之随一。


    然后,如斯现起缘彼[业、业相、趣相等之]所缘,随顺于业以起异熟为遍净,又随染之[心相续]——随顺应得之有,心相续倾向其处——数数多转起。或唯业令生其[结生]使其新鲜而达于[意]门。彼死之接近者,于路心之终,又于有分之灭尽,由死为现在有之终了生起死心而灭。其灭完了,其后,如斯缘所得之所缘,无明随眠所围,渴爱随眠为根本之行而令生,由相应[之诸法]而遍取令住于俱生[之诸法],以令连结其次之有而称为结生之先行——适合于有基或无基——生起意,住立于次之有。


    一三


    其次,于近死之路[心],于徐缓转起,所期望唯五速行,若现在之[色]所缘现存于识阈时而死者,结生、有分之所缘亦应为现在。如是由欲界结生而把取六门之业相及趣相而得现在、过去所缘。又业[一心刹那相续故]唯为过去[所缘]而把取于意门。此等一切为小(欲界)法之所缘。


    其次,由色界结生,唯施设(假法)之业相为所缘。同样于无色之结生,亦唯大界(上二界)及施设之业相,适合为所缘。其次,无想之有情仅以命九法为结生而存立。故彼等[无想有情]名为“依色之结生者”。无色(有情)为“依非色之结生者”。其余[之有情],是“依色非色之结生者”。


    一四


    无色[有情]之死后除去(不生)下无色,


    有结生于无色及[结生]欲[界]三因。


    色界之死[后]除无因,应有[二因、三因之结生],


    由欲界三因死而有一切[之结生],


    由其他(二因、无因)有[结生]于欲界。


    此是[四之四法]中死、结生之次第。


    一五


    如斯取结生者,由结生灭后以来,缘同一所缘而同一心至死心生起止,不生起路心时,依有之分称为有分相续而意无断绝,如河流之转起。而于最后由死成为死心而灭。然后,又[生]结生等,如车轮如次第转转而转起。


    一六


    [如]斯于此世有结生、有分、路[心]、死


    次更有结生、有分[等]如斯转转心相续。


    而省察此为不恒常,得证无死句(涅槃),


    善务之慧者,正实善正断爱润之结。


    于此摄阿毗达磨义论


    名为离路分别第五品。


    六 摄色分别


    一


    以上有心、心所法种种转起之分别


    已分别者今当说明色。


    关此[色]依列举、分别、等起、聚、


    缘起之次第有五种之摄。


    二


    [一、色之列举]


    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此二种色摄十一种。何以故?(一)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名为“大种色”。(二)眼、耳、鼻、舌、身名为“净色”。(三)色、声、香、味及除水界称三大种之触名为“境色”。(四)如性(女根)、男性(男根)名为“性色”。(五)心基名为“心色”。(六)命根名为“命色”。(七)段食名为“食色”。以上此十八种色称为自性色、自相色、完色、色色、思惟色。(八)虚空界名为“限界色”。(九)身表、语表名为“表色”。(一〇)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及[身语之]二表名为“变化色”。(一一)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名为“相色”。而于此生色由积集、相续之名而说。以上此十一种色由自性而成二十八种。


    三


    何以故?


    [四]大种、[五]净、[四]境、[二]性、心及


    命、食色为十八种,


    限界、[二]表、[三]变化、[四]相之


    十不完[色]而成二十八种。


    四


    [二、色之分别]


    其次,此一切之色唯无因、有缘、有漏、有为、世间、欲界、无所缘、非所缘故为一种。又依内外等种种差别。何以故?(一)称为净者有五种名为内色,其他为外色。(二)称[五]净、心[基]有六种名为基色,其他为非基色。(三)称为净、表之七种名为门色,其他为非门色。(四)称为净、性、命之八种名为根色,其他为非根色。(五)~(七)称为净、境之十二种,是粗色、近色、有对色,其他是细色、远色、无对色。(八)业生[色]是执受色,其他是非执受色。(九)色处是有见色,其他是无见色。(一〇)眼等二是不到达[境],鼻等之三是到达[境]。以上五种皆是取境色,其他是不取境色。(一一)色、香、味、食素(段食)、四大种之八种是不简别色,其他是简别色。


    五


    如斯二十八种[色]聪慧者


    宜分别内等三法之差别。


    此是[色摄]中之色分别。


    六


    [三、色之等起]


    业、心、时节、食名为四色等起。其中,(一)欲界、色界之二十五种之善不善业所行作以取结生,[其]刹那刹那于内相续而令等起业等起色。(二)除无色之异熟[心]及二之[前]五识,余七十五种心,亦含括最初之有分,[其等诸心]生时令等起心等起色。其中,安止(根本定)速行[心]令起威仪。确定[心]、欲界速行[心]、神通[心是不仅威仪]即表亦使等起。又其中,十三之善速行[心]亦令生笑。(三)称寒、冷、暑、热之火界达于住位,必内外适合令等起时节等起色。(四)称食素之食,咽下时达于住[位],而即令等起食等起色。


    其中,心[色]、根[色]之[九]唯是业生。二表唯是心生。声是心、时节生。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等之三是由时节、心、食而生。[八种之]不简别色及虚空界是由[业、心、时节、食之]四发生。[四种之]相色不从任何而生。


    七


    如次第十八、十五、十三、十二


    是由业、心、时节、食而生。


    [四种之]相[色]单生业等色之自性故,


    说不从任何而生。


    此是[色之摄]中色等起法。


    八


    [四、色聚]


    一起、一灭、一所依、俱行之二十一名为色聚。其中,命与[八种之]不简别色,与眼共言眼十法。同样[命与八不简别色之九]共与身耳等组合,如次第[言]耳十法、鼻十法、舌十法、身十法、女性十法、男性十法、基十法。[八]不简色与命共言命九法。此等之[眼十法乃至命九法之]九,为“业等起聚”。


    其次,[八]不简别色是纯八法。其[八法]与身表共为身表九法。[八法是]共语表及声为语表十法。[八法]是[共]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等为软快性等之十一法。[八法]是共身表、轻快性等为十二法。[八法是][共]语表、声、轻快性等为十三法。此[纯八法乃至十三法之]六是“心等起聚”。


    纯八法、声九法、轻快性等之十一法,声、轻快性等之十二法,此四是“时节等起聚”。


    纯八法、声九法、轻快性等之十一法,此二法是“食等起聚”。


    其中,纯八法与声九法,此二之时节、等起聚,亦得于[身体]外。其余一切唯于内。


    九


    业、心、时节、食等起如次第:


    九、六、四、二而[合为]二十一聚。


    诸聚之限界、相故,聪慧者,


    虚空与[四]相不言为聚分。


    此是[色之摄]中聚之结合。


    一〇


    [五、转起之次第]


    其次,此等一切不缺得适合于欲界之转起。其次,于[欲界之]结生,湿生者与化生者,称眼、耳、鼻、舌、身、性、基十法之七十法,于最多时现前。而最少时,眼、耳、鼻、性十法或时不得。故其等[之任何或全部灭]而应知聚[之数]。其次,于胎生有情称为身、性、基十法之三十法现前。其处,[胎生有情]亦于性十法时不得。其后于转起,于次第眼十法等现前。如斯结生以来,有业等起[色],第二心以来,有心等起[色],[第二心之]住时以来,有时节等起[色],食素周遍于[身体]以来,有食等起[色]。如斯,四等起色聚之相续,于欲界如灯焰,如河流,如有寿之限内无断绝而转起。而于死时,死心以前第十七心之住时以后,不生起业生色。其以前生起业生色与死心同时转起而灭。其后心生、食生之色断绝。其后时节等起色展转称为死尸而转起。


    一一


    如斯死之有情更于次之有


    结生以来,同样色转起。


    一二


    其次,于色界中,不得鼻、舌、身、性十法及食生聚。故彼等之结生时,眼、耳、基之三十法与命九法,[得]四之业等起聚。于转起得心、时节等起[之四聚]。其次,于无想有情不得眼、耳、基、声,又[不得]一切之心生色。故彼等[无想有情]之结生时唯有命九法。又转起时除去声,存留时节等起色。如斯当知称为欲、色、无想依三处中之结生、转起是二种色之转起。


    一三


    [一切]二十八[色]在欲中,二十三[色]在色中,


    于无相[有情]唯十七色,无色无何物。


    于生起(结生)不得,声、变化[色]、老性、死(无常性),


    然于转起无有不得者。


    此是[色之摄]中色转起之次第。


    一四


    [六、涅槃论</a>]


    其次,涅槃称为出世间,依四道智而作证者,为道、果之所缘,放弃所谓瓦那(vana)之渴爱故言为涅槃。若由自性为一种。若由原因之异门,为有余依涅槃界及无余依涅槃界二种。若由行相之差别者是空、无相、无愿之三种。


    一五


    脱瓦那诸大仙宣说,无死、究竟、


    无为、无上之句为涅槃。


    如斯如来宣说心、心所、色、


    涅槃四种第一义。


    此于摄阿毗达磨义论


    名为摄色分别第六品。


    七 摄集分别


    一


    七十二种是基法言</a>为有相,


    我今适宜说其等[基法]之集。


    二


    集之摄当知是摄不善、摄杂、摄菩提分、摄一切之四种。何以故?


    [一]先述“摄不善”


    之四漏: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四暴流: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四轭: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四系:贪欲身系、瞋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在着身系,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六盖:欲贪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无明盖,七随眠:欲贪随眠、有贪随眠、瞋恚随眠、慢随眠、见随眠、疑随眠、无明随眠,十结:于经中有欲贪结、色贪结、无色贪结、瞋结、慢结、见结、戒禁取结、疑结、掉举结、无明结,在论中另有十结:欲贪结、有欲结、瞋恚结、慢结、见结、戒禁取结、疑结、嫉结、悭结、无明结,十烦恼:贪、瞋、痴、慢、见、疑、惛沈、掉举、无惭、无愧。而此中,于漏等依欲、有之名,以此为基渴爱之意义。戒禁取,此实住着、我语取,如斯转起,言不外是恶见。


    三


    漏、暴流、轭、系依基(自性)为(贪、见、无明之)三,


    取是说(贪、见)之二,盖应为八。


    随眠为六、结为九,


    烦恼言十,此九种是恶之摄。


    四


    [二]“摄杂”


    有六因:贪、瞋、痴、无贪、无瞋、无痴。七禅支:寻、伺、喜(pīti)、一境性、喜(somanassa)、忧、舍。十二道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邪见、邪思惟、邪精进、邪定。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意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九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惭力、愧力、无惭力、无愧力。四增上:欲增上、心增上、精进增上、观增上。四食:段食、第二触[食]、第三意思[食]、第四识[食]。而于此中,于[二十二]根,言须陀洹道智是未知当知根、阿罗汉果是具知根,中之六智是已知根。又于命根有色、非色之二种。于前五识[不得]禅支,无精进中[不得]诸力,于无因中不得道支。同样于疑心中无有一境性、[定]道[支]、[定]根、[定]力之状态。从二因、三因之速行中其发生,得[随]一之增上。


    五


    若依基(自性)因六、禅支五、道支九,


    根法十六、力法言九。


    增上言四、食亦同[四],斯七种


    善等之杂合言为杂之摄。


    六


    [三]“摄菩提分”中


    有四念处</a>:身随观念处、受随观念处、心随观念处、法随观念处。有四正勤:已起诸恶令舍断之精进,未起诸恶令不起之精进,未起诸善令生起之精进,已起诸善令增大之精进。四神足:欲神足、心神足、精进神足、观神足。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八道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而于逦中,四念处言为一正念,同样四正勤[可言一]正精进。


    七


    若依自性、欲、心、舍、信、轻安、


    喜、正见、思惟、精住、三离、正念、


    及禅定,此等十四,其中


    其中分别三十七,总摄者便成七种。


    思惟轻安喜舍欲,心三离九各一处,


    精进有九念[八处],定有四慧有五处,


    信二处此三七法,为最胜最上分别。


    出世间总[三十七],但有时无思惟、喜,


    世间[戒等]六清净,于转起时适合[存]。


    八


    [四]“摄一切”


    有五: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十二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有四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灭道圣谛。而此中,[五十二]心所、[十六]细色与涅槃之六十九法称为法处、法界。意处分别为七识界。


    九


    色受乃至想,及余诸心所


    识之此等五,而说为五蕴。


    五取蕴亦然,其等属三界,


    无分之涅槃,免除蕴之摄。


    门及所缘别,而有[十二]处,


    门所缘生起、异门[十八]处。


    三地之轮回,集是苦渴爱,


    涅槃名为灭,与此出世间,


    之相应[法]道,及果亦是道


    如斯摄一切,不出四圣谛。


    宣说五种别。


    此于摄阿毗达磨义论


    名为摄集分别第七品。


    八 摄缘分别


    一


    一切有为法,以为何法缘?


    今如其适宜,我当分别说。


    二


    缘之摄当有缘起法及发趣法二种。其中,“缘起法”是言观察:“[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唯性质之行相。其次发趣,关于说差别而[转起]缘及住立。然,诸阿阇梨混合[缘起法与发趣法之]两者为论注。


    [一、缘起法]


    其中,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渴爱、渴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而发生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一切为苦灭之集。


    此是[缘摄]中之缘起法。


    三


    其中,当知三时、十二支、二十行相、三连结、四略、三轮转、二根本。何以故?无明、行是过去时,生、老死是未来时、中八是现在时,此为“三时”。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有、生、老死,此为“十二支”。而此时,愁等之语以示等流果[而非别支]。其次,此[缘起支]中,由无明、行之语亦含摄爱、取、有之意义。于同说爱、取、有而含有无明、行[之意义]。又言生、老死有识等五果之意义故:


    四


    过去之因五,现在有五果,


    现在因之五,未来成五果。


    五


    此是“二十行相、三连结、四略”。


    无明、爱、取是烦恼轮转,所称业有,有之一部分与行为业轮转,称为起有,有之一部分与余[之七支]为异熟轮转。此为“三轮转”。当知无明与爱为“二根本”。


    六


    彼等根本灭,由此[轮转]灭,


    老死之昏迷,人人所逼恼,


    数数诸漏生,无明益增大。


    斯无始连相,轮转于三地(三界)


    是故大牟尼,施设缘起法。


    七


    [二、发趣法]


    [“发趣法”者]是[二十四缘]于: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无间缘、等无间缘、俱生缘、互相缘、依缘、亲依缘、前生缘、后生缘、习行缘、业缘、异熟缘、食缘、根缘、禅缘、道缘、相应缘、不相应缘、有缘、非有缘、离去缘、不离去缘。


    此是[缘摄]中之发趣法。


    八


    (一)名对于名缘六种, (二)对于名色缘五种,


    (三)更对色只缘一种, (四)色对于名亦唯一,


    (五)施设与名色对名, 亦缘二(六)[名色]之二


    对[名色之]二缘九种, 如是成为六种缘。


    九


    (一)于前灭之心心所法对于现在之心心所法是依无间、等无间、非有、离去[缘]为[缘]。前速行对于后速行是依习行[缘]为[缘]。俱生之心心所法互相依相应[缘]为[缘]。此是“名对于名为六种缘”。


    (二)因、禅支、道支对于俱生之名色,依因[缘、禅缘、道缘]等为[缘]。俱生之思对于俱生之名色,[依业缘为缘],多刹那之思对于依业生起之名色而依业[缘为缘]。异熟蕴对于互相及俱生之色而依异熟[缘]为[缘]。此是“名对于名色之五种缘”。


    (三)后世之心心所法对于前生之此身而依后生[缘为缘]。如斯“名对于色唯一种缘”。


    (四)六基于转起对于七识界是[依前生缘为缘],又五所缘对五识路是依前生[缘为缘]。如斯“色对于名亦一种缘”。


    (五)“施设、名色对于名”是依所缘[缘]、亲依[缘]之“二种缘”。其[所缘缘、亲依缘之]中,所缘是色等而为六种,亲依是所缘亲依、无间亲依、自然亲依之三种。其中,不重所缘是为所缘亲依。于无间(前)灭之心心所法是无间亲依。又贪等之法、信等、乐、苦、人、食物、时节、卧坐具于适合对内外善等之法而为[自然亲依]。又业对于异熟为[自然亲依]。如斯自然亲依有多种。


    一〇


    (六)“名色对于名色”,于适宜依增上、俱生、互相、依、食、根、不相应、有、不离去[缘]之“九种缘”。其中,[一]所尊重之所缘对于名而依所缘增上为[增上缘]。俱生俱增上之四种亦对俱生之名色,依俱生增上为[增上缘]。有斯二种之增上缘。[二]心心所法互相及对于俱生之色,为[俱生缘],大种是互相及对所造色为[俱生缘],于结生刹那之基[色]与异熟[心心所]于互相为[俱生缘],有斯三种之俱生缘。[三]心心所法于互相[为互相缘],大种于互相为[互相缘],于结生刹那之基色与异熟[心心所]于互相[为互相缘],有斯三种之互相缘。[四]心心所法互相及对俱生色而[为依缘],大种互相及对所造色而[为依缘],六基对于七识界[为依缘],有斯三种之依缘。[五]段食对此身[为食缘],非色食对于俱生之名色[为食缘],有斯二种之食缘。[六]五净[根]对于五识[为根缘],色命根对执受色[为根缘]、非色命根对俱生之名色[为根缘],有斯三种之根缘。[七]于下生(结生)刹那之基[色]对于异熟[心心所依俱生为不相应缘],心心所法对俱生色而依俱生[为不相应缘],后生之心心所法对前生之此身体而依后生[为不相应缘],于转起六基对七识界而依前生[为不相应缘],有斯三种之不相应缘。


    一一


    [八]~[九]普俱生、前生、后生、段食


    色命之此五种为有缘及不离缘。


    一二


    其次,于所缘[缘]、亲依[缘]、业[缘]、有缘之[四缘]中包含一切之[二十四]缘。其次,于此俱生色在一切转起中,有心等起[色],于结生中,有已作(业作)色,当知如斯有二种。


    一三


    如斯由发生[过去、未来、现在之]三时及[涅槃、施设之]离时,


    内外与有为及无为诸法,


    为施设(假法)、名、色之三而住立,


    于[此]发趣[论]一切为二十四缘。


    一四


    [三、施设]


    其中,色蕴是色法。称为心心所之四非色蕴与涅槃之五种是非色亦言为名。其[名色]以外者为施设(假法)。[于施设]有能施设之施设及所施设之施设之二种。何以故?


    (一)各各依大种之变化行相而各各施设地、山等,依资料(材料)之集合行相而[施设]家、车、荷车等,依五蕴而[施设]男、人等,依[日]月之运行等,而[施设]方、时等,依不触之行相而[施设]坑、窟等,依各各大种相及特殊之修习而[施设]遍之相等。而如斯类之物,虽不存在第一义,但[第一]义之影行相为心起(心)之所缘。又[此]各作自比较,于各别[计度],而施设命名、号称、言说故而言为施设。此施设言为“施设所施设”。


    (二)其次“施设能施设”,是依名、名业等之名而说。其为存在施设、非存在施设、存在非存在施设、非存在存在施设、存在存在施设、非存在非存在施设之六种。而此中,于第一义以存在之色、受等,依此而施设时,言此为存在施设。其次,于第一义以不存在之土地、山等,依此而施设时,言此为非存在施设。其次,依两者之混合,其余当知如次第之六神通(存在非存在施设)、女声(非存在存在施设)、眼识(存在存在施设)、王子(非存在非存在施设)。


    一五


    随顺于语音 依于耳识路


    无间转起后 生起意门境。


    随顺其施设 然后知其义[意门]


    当知彼施设 世间世俗法。


    此于摄阿毗达磨义论


    名为摄分别第八品。


    九 摄业处分别


    一


    此后修习止与观二种


    我当说如次第之业处。


    二


    其中,先述“止之摄”,是十遍处、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一想、一差别、四无色之七种为止业处摄,贪行者、瞋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觉行者、寻行者之六种行者(性格者)摄,当知有遍作修习、近行修习、安止修习之三种修习及遍作相、取相、似相之三相。何以故?


    [一、四十业处]


    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虚空遍、光明遍,此名为十遍。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此名为十不净。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念,此名为十随念。慈、悲、喜、舍,此名为四无量,亦言为[四]梵住。食厌想,名为一想。四界差别名为一差别。空无边处等,名为四无色。如斯解遍止者为四十业处。


    [二、六行者与四十业处之适不适]


    其次,于[六]行者,称为贪行者,适合修十不净及身至念之[身体四十二]部分修习。瞋行者[适合修]四无量及青等之四遍。痴行者与寻行者,[适合]安般念。信行者,[适合]佛随念等之六。觉行者[适合]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想、[界]差别。其余一切之业处,适合一一之行者(性格者)。其中,又于遍或大之[遍适合]痴行者,小[遍适合]寻行者。


    此是[业处]中适[不适]之差别。


    三


    [三、三修习]


    其次,于[三]修习,遍作修习于一切[四十]业处中皆必得。近行修习,于佛随念等八、[食厌]想、[四界]差别之十业处中亦可成就,安止[修习在此十业处中]没有。而余在正三十业处中,[不仅可遍作修习,近行修习]且亦能成就安止修习。在此[三十业处]中,十遍、安般念是属于第五禅,十不净与身至念是属于初禅,慈等之三是属于[下]四禅,舍属第五禅。斯[以上]二十六业处是属色界禅,又四无色是属无色禅。


    此是[业处]中修习之差别。


    四


    [四、三相]


    其次,于[三]相,若依遍作相、取相者,于一切[四十]业处中皆适宜必得。其次,似相唯于[十]遍、[十]不净、部分(身至念)、安般念[之二十二业处]可得。不论如何,在其处[二十二业处],缘似相而转起近行定及安止定。何以故?谓于地曼陀罗等把取[其]相,初学者之彼所缘言为“遍作相”,又此修习名为遍作修习。其次,此相[更]由心把取,由眼见者之来现于意门时,同其所缘名为“取相”,其修习即能等持。其次,如斯等持者,于此后缘取相依遍作定而继续修习者,如是类似于[取相]——以离基[所依]法——及称为施设修习所成之所缘建立于心中而善安止之时,此言为生起“似相”。由此以来,舍离障碍——可称为欲界定——名为圆满近行修习。然后,以其同似相依近行定善修习者,即安止色界初禅。其后,从初禅转向[自在]、入定[自在]、在定[自在]、出定[自在]、观察[自在],由此五自在而使自在训熟,而舍离寻等之粗支,为生起伺等之细支而努力者,于次第适合安止于第二禅等。


    如斯于地遍等之二十二学处可得似相。又余[之十八业处]中,[四]无量对于有情施设而转起。其次,除虚空[遍]并在[九]遍中除弃任何之遍以所得虚空而行遍作“无边”者,证初无色[业处]之安止,其初无色识行遍作“无边”者,证得第二无色[业处]安止。又其初无色识之无而行遍作“无所有”者,证得第三无色[业处]安止。第三无色而行遍作“此是寂、此是胜”者,证得第四无色[业处]安止。而于余之[佛随念等之十四]业处,缘遍作佛德等之所缘,能把握其相时,对此而遍作[定]可等持,而成近行[定]。


    其次,以神通转起于色界第五禅为神通立足处,由第五禅定而[豫想]顾念[神通之期间]决定等之后,行遍作[修习]者缘色等之所缘而适宜于安止。而神通是:


    五


    神变、天耳、他心知、


    宿住随念、天眼之五种。


    此是境之差别及止业处法毕。


    六


    其次,“观之业处”当知摄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之七种清净,无常相、苦相、无我相之三相,无常随观、苦随观、无我随观之三观,思惟智、生灭智、坏智、怖畏智、过患智、厌智、脱欲智、省察智、行舍智、随顺智之十观智,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之三解脱,空随观、无相随观、无愿随观之三解脱门。何以故?


    [五、七种清净]


    (一)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戒之四遍净戒言为“戒清净”。(二)近行定、安止定之二种定言为“心清净”。(三)由相(特相)、味(作用)、现起(现状)、足处(直接因)而把握名色言为“见清净”。(四)把其等名色之缘言为“度疑清净”。(五)其次之后,如斯把握——有过去等之差别——于有缘之三界诸行,缘蕴等之理趣而由聚简略之,由[其等之]尽灭义而无常、由怖畏义而苦、由不坚实义而无我,[即思惟以上三相],又依于[三]世、依于[一期]相续,又依刹那灭,以[诸行之]思惟智而思惟[无常、苦、无我之]三相者,又于其等[诸行],依于缘与刹那,以生灭智随观生灭者。


    七


    言为光明、喜、轻安、胜解、


    策励、乐、智、起、舍、欲。


    八


    由把握光明等[十]观随染之障碍而差别道非道之相,此言为“道非道智见清净”。(六)又其次脱离斯障碍而生灭智以来至随顺[智]止,展转[无常、苦、无我]三相之观,(继续)行道彼[瑜伽]者之九观智言为“行道智见清净”。(七)其次,斯行道彼[瑜伽]者,由观之成熟,“今生起安止[定]”以断有分而生起意门转向[心]之后,二三(刹那)之观心,缘无常等任何之彼相名为遍作、近行、随顺之下转起。以到顶点之观,此言为随顺[观]、行舍[观]、至出起观。然后,种姓心所缘涅槃,超克凡夫之姓,得成圣者之姓而转起。其后遍知苦谛、舍断集谛、作证灭谛、修习道谛,入于[圣]道[心]之安止路。其后转起二三[刹那]之果心而灭。然后,堕于有分,更断有分[而如次]转起观察智。


    九


    贤者观察道、果、涅槃,已断烦恼及


    观察残余(未断)[之烦恼],或不观察。


    如斯经过六清净之顺观应[最后]修习


    此[须陀洹道等之]四种道言为“智见清净”。


    此是[观业处]中清净之差别。


    一〇


    [六、三解脱门]


    其中,无我随观以脱离我住着故言空随观为解脱门。无常随观以脱离颠倒相故言无相随观[为解脱门]。苦随观以脱离渴爱之愿求故言无愿随观[为解脱门]。故若至观出起而观“无我”者,[此]言为空解脱道。若观“无常”者,[此]言为无相解脱[道]。若观“苦”者,[此]言无愿解脱[道。斯]道由观之道程而得此三名称。同样果亦在道[心]之路中,由道之道程而[得空、无相、无愿之三种名]。又在果定[心]之路中,依上述之方法而修观,生起[其]各自之果由某人之观的道程言为空等之解脱。而依涅槃所缘,由自味(自相)而在[道之路、果定之路]一切处,而相等[道、果之]一切而有三种名。


    此是[观业处]中解脱之差别。


    一一


    [七、人之别]


    其次,修习须陀洹道已,依见、疑之舍断而舍断恶趣行者,极七还(最高七次生此世间者)而名为“须陀洹”(预流)。修习斯陀含道已,淡薄贪、瞋、痴者,名为“斯陀含”(一来),彼唯再一次来此世间。修习阿那含已,舍断而无残留之欲贪、瞋恚者,名为“阿那含”(不还),[彼]不还来此世间。修习阿罗汉已,舍断而无残留之[一切]烦恼者,名为“阿罗汉”,[彼]漏尽者为世间最上之应供者。


    此是[观业处]中人之差别。


    一二


    [八、定之差别]


    其次,“果定”是随各自之果而[得]共通于一切者。然,得入定于“灭定”是阿那含与阿罗汉。其[定]中,如次第入定初禅等之大(上二界)定而出定,在其处观各处诸行之法而至无所有处止,然后[在定期间之]决定等行多所作而入定于非想非非想处,于二[刹那]安止速行之后,彼心之相续断绝,此为入灭定者。其次,出定之时,阿那含即一次转起阿那含果[心],阿罗汉一次转起阿罗汉果[心]而随有分,然后转起观察[智]。


    此是[观业处]中定之差别。


    一三


    而于[佛]教冀求行道之乐味者,


    应修习最上[止、观之]二修习。


    此于摄阿毗达磨义论


    名摄业处分别第九品。


    摄阿毗达磨义论毕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