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六
3个月前 作者: 函可
门徒比丘 今庐 今又 重梓
拈古
世尊与阿难行次见一古佛塔,世尊便作礼。难云:“此是甚么人塔?”世尊云:“此是过去诸佛塔。”难云:“过去诸佛是什么人弟子?”世尊云:“是吾弟子。”
拈云:“过去诸佛是世尊弟子,且道世</a>尊是什么人弟子?个里见得,堪与诸佛为师。”
忠国师因紫璘法师云:“请禅师立义某甲破,某甲立义禅师破。今请师立义。”师云:“立义已了。”紫云:“是甚么义?”师云:“果然不见。”
拈云:“若作法师,待云‘立义已了’,便道‘破也破也’。”
南泉因座主来辞乃问:“甚处去?”主云:“山下去。”泉云:“第一不得谤王老师。”主云:“争敢谤和尚。”泉乃喷涕云:“是多少?”主便出。
拈云:“者座主不妨伶俐,可惜爪牙未具。当时见道‘第一不得谤王老师’,便向道‘合取狗口’。”
有僧于马祖前作四画,上一画长、下三画短,云:“不得道一画长、三画短,请师答。”师乃画一画,云:“不得道长短,答汝了也。”
拈云:“骑贼马赶贼,夺贼刀杀贼。马大师惯得其便,要且无定乱先图。若是老僧,见伊画四画时便向道‘野狐精识得汝也’。”
金牛因临济来乃横按拄杖方丈前坐,济遂拊掌三下归堂去。牛却下去人事了便问:“宾主相见,各有轨仪。上座何得无礼?”济云:“道甚么?”牛拟开口,济便打一坐具,牛作倒势,济又打一坐具,牛云:“今日不着便。”
拈云:“人尽道临济不合上门欺人,殊不知临济被金牛一坐,直至于今起不得。”
庞居士坐次问灵照云:“古人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你作么生?”照云:“老老大大作者语话。”士云:“你作么生?”照云:“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拈云:“庞老前行不到,女子末后太过。有人辨得,许你具一只眼。”
赵州与文远论义斗劣不斗胜,胜者输胡饼,远云:“请和尚立义。”州云:“我是一头驴。”远云:“我是驴胃。”州云:“我是驴粪。”远云:“我是粪中虫。”州云:“你在彼中作什么?”远云:“我在彼中过夏。”州云:“把将胡饼来。”
拈云:“今人斗胜不斗劣,古人斗劣不斗胜。老僧□特拈出,普示关东僧众。若无如此规则,胡饼争得到老僧口里?”
汾阳昭示众云:“识得拄杖子,行脚事毕。”泐潭澄云:“识得拄杖子,入地狱如箭射。”
拈拄杖云:“者个是千山斫来底,有甚么难识?你等诸人识得也未?若不识,孤负平生行脚。若识,又道入地狱如箭射。”良久卓一卓云:“老僧足力衰竭,远步少他不得。”
晓愚禅师到五祖戒和尚处,戒问:“不落唇吻一句作么生道?”师云:“老老大大,话头也不照顾?”戒便喝,师亦喝,戒拈棒,师拍手下去,戒云:“阇黎阇黎,且住话在。”师将坐具搭肩上,更不回首,直出去。
拈云:“一个如龙得水,一个似虎靠山。简点将来,二俱不了。且道甚处见他不了?有人辨得,老僧性命在汝手里。”
药山因僧问:“己事未明,乞师指示。”师良久云:“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只宜汝于言下便见去犹较些子,若更思量,却成吾罪过。不如且各合口,免相累及。”
拈云:“且道药山当时是为者僧道不为者僧道?”良久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药山向手中书一“佛”字,问道吾:“是甚么?”吾云:“佛字。”山云:“这多口阿师。”
拈云:“汝道道吾当日不道佛字得么?不道佛字又合道甚么字?”良久云:“识取钩头意,莫认定盘星。”
药山问僧:“年多少?”僧云:“七十二也。”师云:“是年七十二那?”僧云:“是。”师便打。
拈云:“汝道者僧有吃棒分也无?为甚便打?若有,过在甚处?据老僧看来,尽天下僧俗凡圣、草木丛林,尽须担枷带锁始得。”
僧问石霜:“咫尺之间,为甚不睹师颜?”师云:“我道偏界不曾藏。”僧后问雪峰:“偏界不曾藏意旨如何?”峰云:“什么处不是石霜?”僧回举似师,师云:“者老汉有什么死急。”
拈云:“雪峰道‘什么处不是石霜’与石霜道‘偏界不曾藏’,是一般是两般?当时若问老僧‘遍界不曾藏意旨如何’,便向道:‘者老汉有什么死急。’”
云居禅师问僧:“念什么经?”僧云:“《维摩经》。”师云:“我不问你《维摩经》,念底是什么经?”僧因此有省。
拈云:“既不是《维摩经》,又别有甚么念底经?”良久云:“如是我闻。”
雪峰因僧礼拜遂打五棒,僧云:“某甲有甚么过?”峰又打五棒。
拈云:“雪窦道:‘前五棒日照天临,后五棒云腾致雨。’恁么判合该五棒。东禅道:‘前五棒打者僧礼,拜后五棒打者僧无过。’恁么判也合该五棒。若据老僧看来,前五棒棒棒见血,后五棒一棒也打不着。具眼者辨看。”
金峰因僧侍次乃云:“举一则因缘,汝第一不得乱会。”僧云:“请和尚举。”峰竖起拂子,僧良久,峰云:“知道阇黎乱会。”僧以目视东西峰云:“雪上加霜。”
拈云:“金峰不合平地生堆,者僧又复逆风扬土。当时若见道‘举一则因缘,汝第一不得乱会’,便掩耳疾趋而出。”
云门因一僧罢经论来参多时乃云:“未到云门时恰似初生月,及乎到后曲湾湾地。”门得知乃举问:“是你道不?”僧云:“是。”门云:“甚好。吾问汝,作么生是初生月?”僧乃斫额作望月势,门云:“你如此已后失却目在。”后此僧果然失目。
拈云:“今人尽道者僧不合诋云门,被云门授记,果然失目,殊不知者僧至今光明炯炯地?”
舜禅师每诃骂荐福说葛藤禅,一日闻怀迁化,于法堂上合掌云:“且喜葛藤桩子倒了也。”
拈云:“当日两老同出只手,时人往往作是非人我会。不如此争见肺腹?老僧于今要寻些葛藤禅合药。”
长髭到石头处,头问:“什么处来?”髭云:“岭南来。”头云:“大庾岭头一铺功德还成就也未?”髭云:“成就久矣,只欠点眼。”头云:“莫要点眼么?”髭云:“便请。”头垂下一足,髭便礼拜,头云:“见什么道理便礼拜?”髭云:“如红炉上一点雪。”头便休。
拈云:“汝眼本正,因师故邪。老僧也从岭南来,若遇人问‘大庾岭头一铺功德成就也未’,直向道:‘斩绝了也。’”
岩头参德山,跨门便问:“是凡是圣?”德山便喝,岩头便礼拜。洞山闻举:“云若不是奯公,大难承当。”岩头云:“洞山老汉不识好恶。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
拈云:“跨门便问,已是不着便;德山便喝,令行一半;岩头便拜,不是好心;洞山云云,也是承虚接响。岩头道‘不识好恶’,错下名言。‘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试道甚么处是一手抬、一手搦处?”
雪峰示众云:“望州亭与你相见了也,乌石岭与你相见了也,僧堂前与你相见了也。”保福问鹅湖:“僧堂前且置,望州亭、乌石岭什么处相见?”鹅湖骤步归方丈,保福便入僧堂。
拈云:“且道二老宿与雪峰相见也未?虽然,要见二老宿则易,要见雪峰则难。老僧今日却道:‘地狱里与你相见了也,饿鬼里与你相见了也,畜生里与你相见了也。’若有个汉出来道:‘除却三途,什么处不相见?’我且问你,东厕一堆灰重多少?”
玄沙与地藏在方丈说话。夜深,沙云:“侍者关隔子门,汝作么生出得?”地藏云:“唤什么作门?”
拈云:“地藏虽然不负来机,要且出身无路。若是老僧,唤侍者点一杯茶来。”
赵州一日在佛殿上见文远礼佛,以拄杖打一下,远云:“礼佛也是好事。”州云:“好事不如无。”
拈云:“文远机头织锦,赵州又向锦上敷花。若是老僧见人礼佛,但合掌云:‘功德无量。’与赵州是同是别?”
临济见僧来,竖起拂子,僧礼拜,济便打,又见一僧来,亦竖起拂子,僧不顾,济亦打。
拈云:“倾干一大海水,鱼龙何处藏身?烧尽大须弥山,虎兕无由躲命。咄,急急如律令。”
雪峰示众云:“三世诸佛在火焰里转大法轮。”玄沙云:“火焰为三世诸佛说法,三世诸佛立地听。”
拈云:“雪峰已是白日见鬼,玄沙又是鬼见白日,每人合吃三十棒。且喜不干火焰事。”
僧问巴陵:“如何是道?”陵云:“明眼人落井。”僧问石头:“如何是道?”头云:“木头。”僧又问韶国师:“如何是道?”师云:“四生浩浩。”
拈云:“古人出语,实不徒然。比如问头一般,答语各别。其中一人超佛越祖,一人佛祖齐肩,一人拖带佛祖入地狱。具透关眼者,不妨仔细辨看。辨得,老僧拄杖子分付与你;辨不得,切忌诬谤先德。”
一婆子供养一僧,一日遣女子抱住云:“正当恁么时如何?”僧云:“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回举似婆,婆云:“二十年止供养一个俗汉。”遂赶出,烧却庵。
拈云:“莫守寒岩异草青,坐断白云宗不妙。多少人作此会?惭惶杀人。要会个僧么?有意气时添意气。要会婆子么?不风流处也风流。”
颂古
世尊四十九日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及辞天界下时,四众八部俱往空界迎。有莲花色比丘尼作念云:“我是尼身,必居大僧后见佛。不如用神力变作转轮圣王,千子围绕。”最初见佛,果满其愿。世尊才见乃诃云:“莲花色比丘尼,汝何得越大僧见吾?汝虽见吾色身,且不见吾法身。须菩提岩中宴坐,却见吾法身。”
师云:“且道色身外别有法身、法身外别有色身耶?老瞿昙既已欺他女子,又复诬彼比丘。若据老僧看来,须菩提与莲花色比丘尼总未曾梦见佛身在。”
颂曰:“汉武求仙不得仙,王乔端坐却升天。宝阶断后空岩寂,满塞黄烟夹暮烟。”
世尊一日敕阿难:“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佛云:“汝既持钵,须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过去七佛仪式?”佛召阿难,难应诺。佛云:“持钵去。”
师云:“有人道:‘世尊如是召,阿难如是应,何等分明?’恁么会还得也无?既已不许恁么,毕竟如何是七佛仪式?速道速道。道得,不妨破瓦碗吃饭,不然,虽终日持钵,与破瓦碗何别?”
颂曰:“赤骨律,饥便要餐饱则不,东家打饼西家茶,管他七佛非七佛。”
世尊因耆婆善别音响,至一冢间见五个髑髅,乃敲一髑髅问耆婆:“此生何处?”耆云:“生人道。”世尊又敲一云:“此生何处?”耆云:“生天道。”世尊又别敲一云:“此生何处?”耆罔知生处。
师云:“耆婆非但第三个不知生处,先答生人、生天早错了也。若作耆婆,待世尊打头问‘此生何处’,但叉手云:‘深领此问。’”
颂曰:“不落宫商调,聋人那得闻?子期归去后,千古黑漫漫。”
六祖初参黄梅,梅问:“你自何来?”祖云:“岭南。”梅云:“欲须何事?”祖云:“唯求作佛。”梅云:“岭南人无佛性,若为得佛?”祖云:“人有南北,佛性岂然?”
师云:“若作祖师,才见道‘岭南人无佛性,若为得佛’,便礼拜云:‘谢师授记。’”
颂曰:“问处分明答处亲,欲求作佛枉劳神。自传衣钵重遭屈,直至于今不得伸。”
六祖因僧问:“黄梅意旨甚么人得?”祖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不?”祖云:“我不得。”僧云:“和尚为甚不得?”祖云:“我不会佛法。”
师云:“道会佛法,头上安头;道不会佛法,又是斩头求活。毕竟如何得黄梅意旨聻?”以拄杖赶散。
颂曰:“会与不会何交涉?黄梅意旨少人知。请看树上金衣子,又唤春风过别枝。”
佛陀波和尊者游台山见一老人问:“向甚处去?”者云:“台山礼文殊去。”老人云:“大德见文殊还识不?”者无对。
师云:“当时若见恁么道,但云:‘祗如文殊还识某甲也无?’”又云:“文殊文殊。”
颂曰:“文殊岂有二文殊?寻到台山也大迂。昨夜雪晴云破处,一钩新月小空虚。”
赵州问:“座主讲甚么经?”主云:“《涅槃经》。”州云:“问大德一段义得不?”主云:“问甚么义?”州以脚趯空一趯,吹一吹,云:“者个是什么义?”主云:“经中无此义。”州云:“脱空谩语汉。此是五百力士揭石义。”
师云:“且道是此义不是此义?座主若具眼,待渠问‘这个是甚么义’,但向道:‘少卖弄。’或云:‘久知和尚有此机关。’不特勘破赵州,免令错下注脚。”
颂曰:“口里无牙,脚底无筋。赵州老汉,少喜多嗔。”
赵州问僧:“发足甚处?”僧云:“雪峰。”州云:“雪峰有何言句示人?”僧云:“寻常道:‘尽十方世界是沙门一只眼,你等诸人向甚处屙?’”州云:“阇黎若回,寄个锹子去。”
师云:“彼彼相助。”
颂曰:“对面不相识,千里却同风。若无河北轮刀手,谁解帮扙老雪峰?”
紫湖门下立牌,牌上书云:“紫湖有狗,上取人头,中取人腰,下取人脚。拟议则丧身失命。”有新到才相看,湖便喝云:“看狗。”僧才回首,湖便归方丈。
师云:“紫湖可谓老婆心切,争奈无人舍命?”李居士请师于看狗处下语,师直前一掴。又云:“幸是老僧。”又云:“业畜不得无礼。”又于地上作[○@犬]相,随以脚抹却。又以手举腰带云:“个是五百文买底。”
颂曰:“紫湖一只狗,牙长善抖擞。谁论跖与尧,弥勒遭一口。”
睦州因秀才相看云:“会二十四家书。”州以拄杖空中点一点云:“会么?”秀才罔措。州云:“又道会二十四家书,永字八法</a>也不识。”
师云:“睦州者一点,莫道秀才家,便是佛来也不敢正眼觑着。”又云:“如虫御木。”
颂曰:“一点分明露,其如识字多。若将八法论,鹞子过新罗。”
叶县省禅师问僧云:“日暮投林,朝离何处?”僧云:“某甲不曾学禅。”师云:“生身入地狱。”
师云:“且道是者僧入地狱是叶县入地狱?”
颂曰:“学禅不学禅,蜂蜜比糖甜。生身入地狱,千足与万足。”
楚圆</a>禅师冬日榜示,僧堂前作此相。若人识得,不离四威仪中。
师云:“当时若见,脱草鞋蘸水向上一擦。”
颂曰:“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往来君子读一遍,安眠稳睡到天光。”
九峰在石霜为侍者。因普会迁化,众举首座住持。峰云:“须明得先师意始可住。”遂问先师道:“如古庙香炉去,冷湫湫地去,如一条白练去,口边生醭去。首座作么生会?”座云:“明一色边事。”峰云:“未会先师意在。”座云:“装香来。我若不会先师意,香烟起时脱去不得。”及至香烟才起,首座脱去。峰乃于背上抚云:“坐脱立亡则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
师云:“首座、侍者各得一橛。虽然,总未梦见石霜在。”
颂曰:“妾乘碧油车,君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南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师云:“不是不是。”
颂曰:“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可怜王老师,尽底掀家丑。”
杨岐和尚问僧:“栗棘蓬作么生吞?金刚圈作么生跳?”
师拍手三下云:“奈我何奈我何?”
颂曰:“栗棘蓬谁吞?金刚圈谁跳?明珠赤珊瑚,村郎都不要。为甚不要?鸡鸣天晓。”
僧问龙牙:“二鼠侵藤时如何?”牙云:“须知有隐身处始得。”僧云:“如何是隐身处?”牙云:“还见侬家么?”
师云:“龙牙也是此处无银三十两。”
颂曰:“闪闪烁烁,藏头露脚。七尺枯藤挂枝,一任霜摧雨剥。”
偈
升座示诸子
猊烟一缕匝人天,绝塞今朝敞法筵。才欲拈槌催佛命,未曾开口溅狐涎。白狼日出冰将泮,玄菟春深草已芋。惭愧西来正法眼,不知灭却阿谁边。
罢座示诸子
四十九年没奈何,不堪重入葛藤窝。倾将一滴曹溪水,泛作千层辽海波。两月以来全露丑,半言既出尚嫌多。从今拍板抛荒草,稳卧龙沙任佛诃。
藏主刻普济</a>录成见寄
故人天上已经年,忽见牛车突塞烟。罪过太多增旧案,语言欲断出新编。长江皓月应先寄,瘴海惊涛孰与传?惭愧无端余六万,又随洪范落朝鲜。
腊八日
头颅如雪泪如麻,稽首三千老释迦。此日又添世上佛,明星亦是眼中沙。金刚一坐魔纷起,鹿苑初行路便差。不肖儿孙亲看破,从今何用白牛车。
阅藏毕示同阅诸子
两载掀残老葛藤,海风习习浪层层。微尘剖出看如此,一字从来说未曾。半榻寒云连晓磬,匝天斜雪罩孤灯。宝山入后仍空手,欲数他珍竟不能。
十月八日重升座
闻道中峰不上堂,小春初霁又逢场。何人独立三门雪,有泪难拈一瓣香。古镜乍悬边月冷,太阿欲破塞云荒。猊烟未尽名言绝,片石凄凄空断肠。
至日罢座示诸子
天山雪后大钟鸣,此事那容口舌争?千圣尽从棒下死,一阳初向座中生。绮筵欲散重添爵,战鼓将收数举兵。拂袖便归迟八刻,更于何处觅王程?
赠螺湾
学道何妨胆气粗,粗中却自不模糊。传来独喜新州老,放下真怜广额屠。经卷抛残酣野寝,棋枰敲碎发狂呼。世间那得寒灰佛,面色无惭即丈夫。
赠祥光
不向枯株学坐禅,生涯只在钁头边。豆花香处云偏湿,瓜叶蛮时月更鲜。又路泥深休纵步,短窗风静好安眠。何须更话西来事,雀上高枝噪暮天。
越方辞往南方行脚偈留
烟水弥漫欲遍参,草鞋紧峭杖横担。别峰只在卢龙塞,翻笑南询五十三。
赠彼岸
谁从烈焰种芙蓉,冰作肝肠铁作胸。儿女团圞良不恶,却来荒寺过残冬。
南塔结制
坚冰渐解柳初黄,钝斧谁将辟巨荒。但任疏狂留本色,不妨粗粝是家常。千群龙象归华表,万里风沙建宝坊。几向棒头明正眼,混同依旧浩茫茫。
赠首山律主
曾向金刚窟里回,芒鞋尽带劫余灰</a>。王侯共备香花供,龙象争传衣钵来。自有模型留碛雪,仍将消息问村梅。从今击碎玻璃盏,满目青山即五台。
赠静宇
个事还须是个人,一回相见一回新。好将铁帚随身去,扫尽长边万里尘。
赠遇缘
刀耕火种几经年,鼻孔遭人暗里穿。拽断草绳何处去,依然只在钁头边。
赠越方
卖尽袈裟未是贫,桃花历乱不胜春。百城烟水</a>茫茫地,愿作长松拂塞尘。
赠罄光
百转莲经志自雄,几年独占最高峰。从今不食爷田饭,始信穷儿彻底穷。
赠寿绩
身在山中不见山,远随虎迹度松湾。野桥断处岚烟尽,依旧泉流白石间。
赠一真
沤生沤灭从来假,到底何曾有一真。踏着上头关捩子,方知佛祖尽瞒人。
赠净虚
闲云飘尽尔还留,万里长江一叶舟。风静波停山月小,碧天如洗夜悠悠。
赠德光
几度逢人口懒开,终年寂守冷山隈。白云坐断春风至,石上灵根带雪栽。
赠恒水
此事如何可别求,寸波才动拍天浮。狂心歇得元无事,渴饮饥餐却自繇。
赠光宇
萧条无奈晚风侵,尽日攒眉对远林。直待枝条摧落尽,好扶明月上孤岑。
赠辉光
两载辛勤不奈何,拟心求佛蚤成魔。门前流水依然在,笑指群鸥泛绿波。
赠明空
明得空时却不空,青山突兀半窗中。春风过后何人见,无数游蜂逐落红。
送振宇
海水难将戽斗量,龙宫搜尽苦茫茫。不如空手还山去,六月松风透骨凉。
寄净玄
见面依然别后思,满帘风雨乱飘丝。山前石女生儿后,好写鸾笺报我知。
赠耻若
费尽平生亦枉图,板房伸脚梦模糊。利他自利浑闲事,诸佛繇来不丈夫。
问湛空病
佛祖繇来是病源,贪他一粒便难痊。要知病里生涯足,药褁床头鼠啮残。
礼雪庵祖师塔
孤留石塔镇千山,想见当年冰雪颜。身后能来天子诏,更无一语落人间。
十二时歌
平旦寅,强起依然恋草茵。抖擞多年烂布衲,黄烟一口颇精神。将帽整,把腰伸,莫笑侬家骨相贫。虽然不是描金柜,门外堆堆白似银。
日出卯,膏粱米饭连汤搅。盐昼豆豉久抛离,两个钵头撑肚饱。口嗟吁,心懊恼,且解裤头寻虱搔。见人礼貌没些些,真个充军蛮长老。
食时辰,茶水何曾得入唇?三官庙里频频走,两个黄冠却可亲。闲嬉笑,妄谈论,开口不顾时人嗔。有日阎罗来算账,耕牛犁舌苦沉沦</a>。
禺中已,世间似我呆无比。轻裘肥马看他人,两袖 毵没羞耻。枉剃头,称衲子,笙管绫罗都不理。尽言写疏好分钱,又愁错写教赔纸。
日南午,斋堂板响群僧聚。纷纷大酱蘸生茄,几日不曾沾豆腐。莫嫌三,休道五,挑水烧锅无限苦。自家功行没些些,他日作驴填债主。
日迭未,尝尽千般甘苦味。不求世利不求名,剩得些儿旧习气。炒面筋,煮白米,檀越相邀心便喜。一字空言也不谙,合掌低头谢信施。
晡时申,又听堂中打鼓频。菩提珠子多年别,佛号依稀记未真。不求果,不求因,天下顽皮第一人。若使韦驮能见过,立时敲断脚跟筋。
日入酉,独坐无言空自丑。削发离家十一年,生世已经三十九。不念经,不持咒,一句弥陀难到口。世人尽学怎般修,地狱三途镇长有。
黄昏戌,冷冷寻思事非一。前年夹棍去年牢,万种欺凌凭狱卒。皮已穿,骨也出,放汝残生来念佛。谁知到此一年余,依然忘却波罗蜜。
人定亥,烂绵布被连头盖。有时一觉到天明,有时反覆浑无奈。枕头高,帽子大,佛意祖意全不会。唯有保安与报恩,两处未完口业债。
半夜子,忽忆家乡万余里。华首堂头久不闻,兄弟叔侄何栖止?细思量,今已矣,千古罪人身便是。当初只道好修行,谁料修行到如此。
鸡鸣丑,梦里忽闻钟大扣。探头被外冷如冰,急迭缩脚还缩手。磬又鸣,鱼又吼,大家齐念楞严咒。何曾见这懒阿师,不是变蛇定变狗。
书
答李居士书
来教洞达详辨,宁学儒者不敢争衡,即学佛者亦当退避三舍。良繇确乎有主于中,故无之不可。在佛言佛、在儒言</a>儒,可;即在儒言佛、在佛言儒,亦可。不则,以儒非佛、以佛非儒,又复以儒非儒、以佛非佛,是皆胸中无主,或恃己见、或徇他辞,以致同异纷然、戈矛遍界。倘其有主,则自然不徇他辞,亦复不恃己见。而天壤间自有至切近、至简易,亘古今而昭日月,争之未尝得,不争之而未尝失,如居士所谓仁是也。仁者,人也,非人外别有所谓仁。忆罪秃未剃发前,曾于孔门诸子问仁处发大疑情,累日不食,既而恍然有会于仁也,既而详阅诸儒语录,益确然于所谓仁也。迨至出家遍参,历诸甘苦,卒无异于昔之所谓仁、无加于昔之所谓仁,而愈了然于无非仁也。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何止六经皆仁注脚,三藏十二部亦仁注脚也。何也?非此则断断不可谓是人,非此则断断无别有可以为人之道。苟知所以为人,则知所以为儒与所以为佛,儒、佛异而所以为人则同也。既知其所以同,而正不必强异以为同。故读至“真儒必不为佛,真佛必不为儒”,不觉相视而笑。此岂浅浅者能窥之耶?然而,罪秃终不能已于言者。一二淆讹处,诚恐学者不究立言之旨,循文摘句,不特错认所以为佛,并错认所以为儒,则其害匪细。如所谓“禅学害之者,此学禅者之害耳”,岂禅学能害之耶?净名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差别在人,不在法也。譬若同读孔孟之书者,自宜致君泽民,乃有毁常败度、种种不可道者,亦可谓孔孟害之耶?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种人,翻成毒药。前《普说》中所举,皆当世巨公。虽所造各各不同,犹堪表率,非真如毁常败度者比。而罪秃歉然以为未足者,正以其入之不深而持之不力耳。令其入之深而持之力,则所为弘阔胜大者,乃其至切近者也;所为精微玄妙者,乃其至简易者也。极之,位天地、育万物,总不出当人日用中。宋儒谓“佛老之害甚于杨墨”,正繇其不读佛书故也。墨氏当佛法未来,恍惚佛之一端。然昌黎力辟佛而不辟墨,且共尊之。世典中往往以“孔墨”并称,则以其习闻墨氏之说,以为犹近于仁;而未尝深穷我佛之说,以为与于不仁之甚也。夫使佛果与于不仁,顾安能使今古尊之、信之、流传不绝耶?如谓身心之累轻,君父之念亦轻;嗜欲之情绝,立远之机亦绝,试问从来学儒之学谁无身心之累?谁无嗜欲之情?且勿论立人、达人,求其无愧于吾君、吾父者几人哉?罪秃以为,事君不能致其身、事亲不能竭其力者,身心之累重也;不能立己以立人、不能达己以达人者,嗜欲之情深也。必嗜欲之情绝而后立达之机鬯,必身心之累轻而后君父之念重。至谓功成德备,不过一自利自私之人。则诚知佛之权而不知佛之实,泥佛之迹而未明佛之心也。谓佛慈为无缘,则诚无缘也;谓佛教为无意,则诚无意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皆应机设教、初无定旨。至其历劫舍身为物,则无缘之慈也。慈必无缘,其慈乃广;教必无意,其教乃神。祗如孔氏,席不暇暖,为时木铎,亦以其“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设有纤微身心之累、嗜欲之情,又乌能法天下、师百代、为仁之至而义之尽耶?我佛教中虽不言仁义,然而与子言必止于孝、与臣言必止于忠,未尝坏世间相而谈实相。《宝藏论</a>》云:“寂兮、寥兮、宽兮、廓兮。上则有君,下则有臣。父子亲其居,尊卑异其位。”《华严经</a>》云:“佛法世间法,若见其真实,一切无差别。”又言:“菩萨摩诃萨,以无障无碍智慧,信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所以古道:“德入得世间,出世无余。”必欲强入世而同出世者,错也;竟欲岐出世而谓不可入世者,尤错也。慧远</a>法师云:“释氏之化,无所不可。适道固自教源,济俗亦为要务。”世主若能剪其讹伪、奖其验实,与皇之政并行四海,幽显协力,共敦黎庶,何成汤、文景独可奇哉?使周汉之初复兼此化,颂作刑清倍当速耳。傅大士《与梁武书》则云:“以持身,为本;治国,为宗。”裴休</a>《论宗密</a>禅师》云:“忠孝不并化,荷担不胜任。吾师耻之,是故亲师之法。”有退而奉父母,以丰供养为行者;有出而修政理,以救疾苦为道者。妙喜老人曰:“余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喜正恶邪之志,与生俱生。”永嘉所谓:“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又云:“学不至,不是学。”学至而用不得,不是学;学不能化物,不是学。学到彻头,文亦在其中,武亦在其中,事亦在其中,理亦在其中,忠义孝道乃至治身治人、安国安邦之术无有不在其中者。释迦老子</a>云:“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便是者个消息也。未有忠于君而不孝于亲者,亦未有孝于亲而不忠于君者。但圣人所赞者,依而行之;圣人所诃者,不敢违犯,则于忠于孝、于事于理、治身治人无不周旋、无不明了。如上所举,皆学佛者之言也。若尽方等所载,有资世教之言与历代帝王暨诸贤哲著论所为,阴翊王度者,固不可胜述。若其执佛之权与佛之迹,有似独善其身;论其实与心,则不止于兼善天下。二乘阿罗汉虽得六通而不能发菩提心,佛痛诃之,谓是“焦芽败种”,又何尝以自利自私而称之为功成德备耶?又何尝将出世入世打作两橛耶?故谓其专守真常、恪持仪范是也;谓其尽绝外务,则又非也。《金刚经</a>》云:“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维摩经》偈云:“经书咒禁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要之吾佛之道,自利利他,自他等利,正所谓仁也。欲学为仁,必去其所以害仁者。仁之害,嗜欲是也。孔子</a>曰:“我未见好仁者。”又曰:“我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又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故知理欲必不并行。去一分欲则成一分仁,欲尽而仁乃至也。然仁是何体?欲自何生?苟知其所生,则欲即仁也。故曰:“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至,则无欲矣。故欲绝欲断,未有能绝欲者也,情愈遏则愈生。苟知欲之即仁,则虽欲绝之而已无可绝也。无可绝而后纯乎仁,纯乎仁则并无仁之可名,而又何身心之可累乎?必如此,而后可以事亲;必如此,而后可以事君;必如此,而后可以立己而立人、达己而达人。会天地万物为一己,而后能推一己以及天地万物。夫是之谓仁,夫是之谓人。罪秃昔与莂公丽中诸同志,当太平无事之日,亟亟于现比丘身者,诚见斯道不绝如线。而世之儒者往往错认吾佛之教,吾佛门中人又鲜克身体力行以大彰其道于天下万世,所以冒难甘刑,经万死而无悔者。岂真无一丘一壑之足以藏吾躯耶?或诋之,以为业既出世矣,不应复与世间事;或誉之,以为是从儒而入佛者,故虽出世而犹能克尽世间之分,是均之不知罪秃之心者也。罪秃之心,不过求所以为是人,庶几无愧于吾亲,庶几无愧于吾君,即无愧于孔孟,即无愧于佛祖。幸蒙不杀,以至于今又七年矣。不意此方之人咸相信向,信乎人有南北,仁无南北。又不意天壤间复得我公,如有夙契,大鬯生平。兹缘拈出“仁”字,恰搔着痒处,所以不觉葛藤尔尔。呜乎!岂易言哉?孔门三千,三月不违止许陋巷之子,其余则日月至焉,非仁之难,而绝欲之难也。孟子</a>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诚有见于嗜欲之难遽绝,而姑令寡之,亦犹我佛之设优婆塞戒也。孔孟远而微言湮,尚赖宋、明诸老起而极力荷担。使宋之儒者尽如周茂叔、程明道、陆象山、杨慈湖辈,明之儒者尽如王阳明</a>、王龙溪、罗近溪辈,则佛法可以不讲,虽人人辟佛可也。何也?仁也。至如伊川、晦庵,皆学为仁而未纯乎仁也。《书》不云乎“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欲不行,犹不可谓仁;谓为仁,而必无妨于欲,则罪秃方将卷舌而退。
书记今羞录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