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四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四(经一之四)翦四
(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同其上文)。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
(?奢摩他即出生死到涅盘之道路也)。
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地水火风空轮各对一指又一一指端有千辐轮相故云轮指屈指问见意欲推心)。
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手金光耀我心目此即心目俱见)。
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举拳初问便言耀我心目再审谁见又却独不言心意引推徴明露妄想师资善巧共破执情善哉大权悬知今日)。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当犹对也汝目显然故云可见又汝眼实可见我拳相意欲推心且许其眼眼即可见何者是心研核至穷妄想须显)。
阿难言如来现今徴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能推之心攀缘妄想生死轮回是此为根固执既深河沙叵第故今呈露必待破除)。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解前以七番逐破复示二种根本未能领悟犹执能推嗟其迷重故叱以语之)。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世尊现相以呵叱过之深也阿难惊起以避座执之重也情之主宰皆谓我心今被顿呵孰不惊愕咄呵声矍逸起貌)。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前尘之相本自虚妄从识变生犹如影像而复引起念想缘虑名之为心心之与境二俱虚妄此心及境即真如海中一浮沤耳故下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浮尘既现实体即隐能覆能暗故云惑汝真性)。
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此之妄想能损法身能伤慧命功德法财由之丧失名之为贼迷而不识认为真常将谓嫡生欲期嗣世返遭破丧历劫贫穷故失元常受轮转也故下文云睧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弃之大海唯认浮沤迷中倍人真可怜愍○解执妄为真如认贼为子也无二显示真心者真心之体本周法界非妄非真绝言离相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然具三大通二门若约真如门显此心者则亡因果绝染净口欲谈辞丧心欲缘虑亡无法可破无法可会此则唯显体大义也若就生灭门显此心者则彰染净明体用显真妄论因果有修有证或破或会如斯显示皆为随顺入于真如真如之体即一真心也一心真如及生灭相无二无别即三明一即一论三故得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己界佛界众生亦然今之所显真心相者依生灭门破妄显也然破会之相诸经论中具有此二盖随执心轻重根有利钝乘有顿渐教分权实若执重根钝理须破斥若药不??眩厥疾弗瘳若根性调柔妄情轻薄指相即性一切皆如犹良马见鞭影动即正今经先破后会俾轻重二执皆尽利钝两根俱入如此段经即明心能生法自性元常不同前尘分别影事但随境转体是无常下经又明见与见缘本无所有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又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此则先令明识真妄后今了妄即真洎乎开悟无妄可了即云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维摩法华皆有此意如调马善医适时御物在座根性既殊说者理须兼二如来善巧妙达时机文二)。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
(起意修行亲近善友即是发菩提心如来常教令发此心今复何故说为非心故叙为难准涅盘经发菩提心不是佛性师子吼云若一切众生先有佛性何故复有初发菩提心者佛言菩提之心实非佛性是无常故乃至虽念念灭相续不断名为修道犹如灯焰虽念念灭亦能破暗菩提之心亦复如是今经欲明如来藏心常住真性即是涅盘正因佛性发菩提心乃是缘了体是无常是故阿难同师子吼以缘了性难正因性此则不辨三因常无常义妄以为难也○标顿教因地既有修证须具三重之因初了悟觉性二发菩提心三修菩萨妙行)。
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依之修行能成佛道因之谤法永作阐提佛说非心诚为难信○标阿难示相怀疑无始时来善恶业行皆用此心)。
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
(?土木不能了知不能修谤为无此心此若非心土木何异)。
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
(解私谓阿难以对境觉知异乎土木封为我心此则正当人执之相忽闻诃斥故以无情为难而不知真我无我灵知无知妙净明心何所不在斯由大权起教岂庆喜之实然乎)。
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不了正因体遍通情无情但执修谤之心便见土木无性洎被呵责此非汝心由不早辨遂至惊怖然阿难岂谓不知直为末世多作此计用妄心即是佛心惑者既群卒难领悟故再三疑难请为开示也)。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
(摩顶安慰也阿难疑问将谓无心今若开示必知体遍冥合此理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得此忍时通达一切法门成就一切佛法此非小缘故佛安慰警动其意是故摩顶也○解槜李曰无生法即真如理忍即智也证此法时忍可印持决定不谬故云忍也)。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总标色心故云诸法无别生处故曰唯心此法生起谓由真如不守自性为因无始妄想熏习为缘因缘和合成梨耶识从此变生根身种子器世间等如水起波如镜现像故云唯心所现一切因果者别举正报圣凡总该故云一切世界微尘别指依报一切之言亦通此转既由真心随缘所现亦依真心以为自体如像不离镜波不离水如下文云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故云因心成体○解孤山曰一切因果即十界正报世界微尘即十界依报此释上诸法所生也因心成体此释上唯心所现也因心本具随缘能造故所造法全能造心依正既是一心一心实无能所)。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
(?世间妄有不出色空色中小者草叶缕结草叶有根种缕结因丝麻太清为名显色是貌妄相尚尔况真心耶○解如涅盘说空有四名谓虚空无所有不动无碍也貌谓体貌如杂集论说空一显色)。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清净拣异妄染妙净明心即三德具足灵鉴无昧也虽能随缘成一切法而一切法不能变动若变动者即无诸法以不变故为诸法性如镜现像不为像变若为像变则不能现一切诸像以不变故为像所依此亦如是故云性一切也岂得妄想不实真亦无体故此责云而自无体也○解性一切心即常住真心能为九界妄心之本性也)。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
(?牒其明执也坚守不舍故云执吝思惟寻伺兼缘托尘如划水印空随手即灭○汝必以此为真性者下即语云○解资中曰藉缘托尘以立分别)。
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定其有性也色香等即是事境有牵心用故名为业既因境有自性元无若保为真离尘应在○解分别觉观并是依他假合全性自无)。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因声分别全性元无色香味触例此可见)。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五境不对明了不行既绝外缘故云内守幽闲也当尔之时不无分别若便将此内分别心为全性者此亦非理而不知此全由第六法尘影像事境所发亦非全性乃是意识在独散位比量别缘取独影境非是明了同五所取故云纵灭见闻觉知也○解真际曰纵灭见闻觉知前六不行也意有四种定位明了梦中觉寤今约明了与五同缘俱不行也所取法尘乃散位独头也不缘外境泯迹藏用故曰内守幽闲只此虚想是名法尘影事)。
我非来汝执为非心。
(?我今非是不徇理道强制勒汝轨为非心意显如来言无枉逼也)。
但汝于心微细揣摩。
(但犹独也此劝不由他人独于自心谛审揣度研摩理道也此即理长即就何必求人矣○解孤山曰我所诃斥非谓今汝执同土木无心劝其揣摩分别之心为当离尘有体为复离尘无体)。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若汝研穷此分别体离六尘外实有性者我即容许是汝真心世人只知即心是佛曾不子细度量此心刹那变异犹如猿猴害马纷然乱想无暂时停故楞伽云当于静处观此妄想流注生灭凡夫不觉妄谓不动故下经云如瀑流水望如恬静流患不见非是无流起信亦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已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故佛再令微细揣摩楷定真伪○解分别性即妄心也若此妄心离尘有体则容是真心既离尘无体非妄是何应知即真汝心乃暂纵之语非显真也)。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若离前尘无此分别足显分别宛是妄想自性本无属于前尘故可名为分别影事如下文云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解六尘如形分别如影影由形有故无自体心因尘有岂有体耶)。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
(?心因尘有尘属无常尘既无常必归变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若汝坚执无常之心是真性者应合法身同于断灭以法身体即真性故法身若断依何修行证无生忍若了如来藏心本周法界本无生灭含里十方宁有方所凡夫身心如影如像执此影像为佛性者一何鄙哉○解心随尘灭修证者谁)。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初闻佛斥此非汝心则惊疑设难将谓无心洎乎显示清净妙明性一切心本来遍圆而为世界因果微尘平等体性佛虽开示又恐久执尚坚再约缘尘重研妄想离尘无体岂是元真若坚执不融法身应断修证法忍必无所依阿难虽未悟真且知执妄是失故云默然自失○解所执既销故云自失)。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
(?四禅四空及灭受想名为九定通名次第者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更无异念可间杂故然修此定能成无漏今言不得漏尽者乃通指世间有漏心修欲界未至及四禅四空定耳凡夫修禅多生味着随禅感果不出三界○故非无漏非别指于灭尽等九亦可别斥前之九定虽通无漏俱是不了问既修此定能得无漏何故经云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答此明不得大乘阿罗汉也璎珞经中初欢喜地名鸠摩罗伽秦言逆流乃至七地名阿罗汉秦言过三有故知今言不得漏尽乃指不断二障之漏不证大乘罗汉也况究竟无学佛地始称故佛三号有阿罗诃也)。
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若了真妄达法界性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终不误执生死根本以为真实由是不辨认妄为真久处轮回不成圣果然阿难亦得初果以未究竟故云未得若约大乘故无所惑○标或修行人猒下苦粗障欣上净妙利既有欣猒故云不得漏尽梵语禅那此云静定定有二种一自性定二作得定作得定者为行人不见性迷心取舍随此九次第定亦名世定色界中初二三禅慧多定少无色界中定多慧少唯第四禅定慧俱等是大菩萨真修行处报身成道处号华藏世界居四禅顶此九次第是作得定若了自性定即此经性净明体不逐缘生非因境有亦名正法眼藏各各自悟本性性本无念无念即寂寂而常用即我真心用而常寂假名无念即名清净法身亦名常住真心亦名清净法界亦名自性定亦名无漏界也○?二破妄见明真见者由前佛问入道发心遂答因睹如来胜相由眼观见心生爱乐洎乎举拳再问复云耀我心目七处徴诘三疑拒抗但且论心未言其见盖心为万法之元见为六根之首心有真妄见具正邪故前破妄心显如来藏即一真法界离缘绝相是所观境境既已说次明能观之智智即是慧慧用差别说名为见见有正邪故须料拣故下文云唯愿如来开我道眼得清净眼等此盖先体后用法如是故然体用二法不相舍离体是即用之体用是即体之用故前后经文明心则约见而辨显见则就心而论故知一法义分为二也文三)。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
(责己内重涕泪外形拜而复跪冀闻正说)。
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
(初心入道罔解克修恃赖亲因将惠正受岂知身戒虽从佛得心定宜当自证本不相代斯之谓欤涅盘云汝诸比丘身虽出家而未曾染大乘法服虽复乞食经历多年初未曾求大乘法食衣严法体食资慧命不识本常衣食俱失)。
譬如穷子舍父逃逝。
(解资中曰迷真习妄五道轮转)。
今日乃知。
(?穷子舍父喻也绝无功德法财以养法身慧命故云穷子不识本真背清净觉故云舍父轮转五道往而不返故云逃逝因佛指示方知过误故云今日乃知)。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说食不饱喻也前法后喻合之可知夫修行者必须内修理观外助多闻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若偏文字不习观门说食何异故大论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日无所睹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譬如人身牛)。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烦恼所知名为二障由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造业受报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迷法空理不知诸法性相若了本性常寂诸法元空自然扰恼不生业性不结谁曰生死谁为涅盘涅盘生死犹如昨梦今为所缚实为不知二障名体如常所辨也○解烦恼障谓根本及随也所知障亦名智障障一切种智故)。
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无财之极曰穷无上可覆曰露既无功德法财非穷如何既无权实父母非露如何发妙明心破烦恼障也开我道眼破所知障也既开道眼见性明心二障若六二执随遣近成住地远至妙觉善哉妙请不亦至哉○解私谓前破妄心但离粗执故今请云发妙明心也将破妄见欲显真见故复请云开我道眼也又则眼见必由识心故心眼双举叩佛音教其旨甚微问何故先破妄心后破妄见答应有三义一者心为迷妄之元复是人执之本妄元破之二者心属王数通乎三性故在前破见唯眼识但属无记故在后破三者所破妄心且离缘尘分别想相而未能知心性常住今破妄见则引盲人瞩暗等以彰见性不灭乃至举手飞光皆显性无摇动当知如来善巧方便从粗至细自浅由深开示阿难奢摩他路也)。
即时如来从胸万字涌出宝光。
(?前光从口此光从胸者前文从说罗心此文从心发见万字者表无识性德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乐即是吉祥胜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乐则天长寿二年权制此字安于天枢其形如此卍音为万字佛胸前有此之形然八种相中此当第一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体既具德用不离体用亦具德故云有百千色一时周遍者无漏净眼普见十方智照无遗微尘皆遍遍灌佛顶智果必同及诸大众乘因不二○解孤山曰胸有万字表自心中道为万法之源涌出宝光表从中理发于中智有百千色表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周遍十方表十界等照遍灌佛顶表佛佛理齐及诸大众表彼彼性等)。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根本智性因兹显发能建大义名大法幢三德秘藏不纵横并别故云妙十地见之如隔罗谷故曰微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故曰密心即体也眼即用也○解圆顿大法超出偏小喻之以幢获妙明心证中理也得清净眼发中智也)。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此问有三正在谁见余即兼耳)。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先光次见后拳也不从问次者文使故也阎浮檀金正云染部捺陁此西域河名其河近其树其金出彼河此则河因树名金因河称也或云阎浮果汁点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为金也其色赤黄兼带紫焰故也观经?说阎浮檀金超过紫磨金色百千万倍唯圣所知佛身光明犹如聚日紫磨必不如此赩大赤色也○解阎浮檀此云上胜赩(许极反怒貌))。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无智之人纵喻难明故举智者因喻开悟)。
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以其情见必然故顺情而问待其伸答后乃夺之○标若无手必无拳人虽无眼岂是无见)。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果然情见不出于斯故答相类○标无眼心见不昧无手毕竟无拳)。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意明盲虽无眼且心中有见后自释之)。
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盲虽不见明还能见暗即此见暗亦名为见故云见何亏损)。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常情见暗不名为见故有此难)。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徴讫○标在人身肉眼为见缘在人眼日月灯为助缘)。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无眼见黑与有眼见黑二见无别故知见即是心不唯在眼)。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
(无眼见黑有眼见尘汝必许此是眼所见)。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此正例无灯见黑有灯见尘亦应许此是灯所见)。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此纵破设或汝许名为灯见灯若有见应名为人不合名灯又若灯见彼暗中人得灯光时不合名见灯自见故应知因灯见色灯不名见因眼见色眼不是见灯之与眼但是见缘体非是见也)。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
(举前有眼在暗室时因灯显照前尘境界眼方得见此名眼见)。
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此举盲者得眼光时因眼显照前尘境界心方得见以前例此应知见性是心非眼也穷其根本见性元心递递相推心为其主余是助因以常情只知眼见不识是心今此且令知其根本未辨真妄 解资中曰既知见性属心渐明真见矣)。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虽知见性唯心未识真妄若言是妄如来又许获妙明心得清净眼若谓是真前文广破非真乃云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进之又不可退之又难明羝羊触藩斯之谓矣心既未了口即默然密冀如来慈音开示○标此是结集阿难之意○解真际曰大众默然伫诲良由真妄未明若认见境之心前来已夺若谓本真之见岂假根尘口既亡言心希开示)。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来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
(?即波罗柰国鹿野苑中五仙所居修行处也佛成道后先入此园度五人耳)。
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与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五比丘者谓阿若憍陈如摩诃男頞鞞比丘婆提婆敷此五佛初出家雪山修道父王忆恋遂召往彼亲近承事彼疑非真相次舍去同在鹿园习外道法佛成道后思欲先度彼劳苦者天眼观见在仙人苑故往开示三转法轮说生灭四谛苦集灭道今言客尘者即别指集谛分别烦恼粗动如客俱生微细难辨如尘此俱喻烦恼障也若下圆通陈如述证即通大乘客如烦恼尘如所知二义无在○解资中曰言客尘烦恼即见思二惑非无始无明也私谓此中所问且约昔时小乘所悟耳意令答出客尘是动主空不动欲将动以譬妄不动以喻真下文屈指飞光义亦如是或曰此教既经开显故今问答客尘二义即是根本无明者非也)。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德长腊高最初度故名为长老佛转法轮五人之中陈如先悟佛问解否答云已解因得解名悟此见修如客如尘证得无为生空涅盘湛然不动如主及空因即获果○标梵语憍陈如此云火器○解孤山曰憍陈那此云解本际以第一解法者也故曰独得解名)。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旅亭止客舍也俶始前进遑暇也此明客义匆匆不暇停住喻分别烦恼数数造业流转五道未曾暂息三界旅泊受果始毕又造新业故云食宿事毕俶装前途)。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解私谓小乘客尘喻见思生灭主空喻真谛寂然真谛理一以喻从法则主之与空不可分二见思惑异以法观喻则客之与尘应有二义何者客义粗故喻迷事之惑尘义细故喻迷理之惑又亭客过迟如钝使难破也隙尘过速如利使易断也)。
佛言如是。
(?此举新晴太阳高照光入牖隙现空中尘摇动不息此喻俱生烦恼微细难见自非观智照现终不觉知与身俱生与心同事故此烦恼体全是生灭虚妄不息主人及空俱喻真性不动之义始佛闻悟客尘此欲陈如明其行相意引阿难闻而开解了真见常寂身境动摇陈如剖析甚合佛心故此即可言如是也)。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问答可知○标屈开五轮指表圣人出入五道也)。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此明境有开合见无开合)。
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阿难已闻客尘摇动虚空与主常自寂焉今遇此问例知见性无动无静若以动静相形则佛手是动见性是静若只就见体所明本不曾动今亦无静此答稍符于真故佛印言如是○△二约身摇动以辨见上来明境有开合见无动静此则约对外境以辨义则易显向下只于内身自分动静动中有不动意明境之与身俱是生灭而凡夫人执身执境不了空无常故于此造业流转无穷本真自性迷而不识故圆觉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下经亦云诸可还者自然非汝又云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此等皆明身境无常见性常住也不见性常二乘所执不知无常凡夫迷倒下自双破至文当知然此所明对境对身以辨见性一性粗浅若原佛意非离此见别有性常性常真体只就此显以见与见缘无体可得本同空花元是妙明无生灭故下经观河之见亦复如是良以诸疑未断执情深重是故宜就浅近寄明深旨至下文殊为问方显其意学者知之文二)。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阿难即时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稍知见体无动审问不移故言头自摇动○标若原佛意非离此见别有性常以见与见缘元是妙明也)。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阿难认见不移若无相形亦无动止故佛印可○标无住者本自不动也尚无有止者谓真见不逐缘生非因境有○解孤山曰举手开合飞光左右现兹二相只是证成陈那之义以开示阿难也)。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
(?此结陈如悟客尘客尘动摇俱喻烦恼)。
汝观阿难头自摇动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此结阿难答身境手有开合头自动摇身境客尘同一生灭更无二别应知客必有主尘处有空对佛手之见形头动之性未尝动静岂成去来前后会通其揆一也)。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总责也总责凡夫二乘无常计常常计无常凡夫不了身境无常妄执实有计我我所起惑造业流转三界受于一切身心大苦尚不知生灭岂知本如来藏故云以动为身念念生灭等此即责无常计常也二乘虽知一切无常而不悟知本常妙性湛然不动故云遗失真性既不识真亦不辨妄故云颠倒行事其犹弃海认浮沤者耳○解私谓此因阿难谓身境有动见性不动寄[后-口+十]大众迷真常而见无常也智论明无常有二种谓相续法坏及念念生灭今云从始洎终盖言从生至死即相续法坏也既失真性唯造妄业故曰颠倒行事)。
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结失也不了性一切心即是失真此斥二乘不知常也认物为己此指凡夫以动为身等下文身之与心皆是真心中所现物执为自己颠倒斯甚自体不识安取他缘如怀至宝于外求丐谁之遇欤故云自取流转○标下经云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解前云颠倒行事但是为物所转正斥能迷之心今言认物为己又斥认所迷之境为我我所也如圆觉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若如是则尘劳之境何由可出故曰轮回是中等已上经文虽明见性不动然犹未论此见亦妄离见乃真资中曰此寄粗相密谈真见分别显了并在后文也)。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四(经第一终)
音释
矍
(居缚切矍然左右惊顾貌)。
愕
(五各切惊愕也)。
睧
(音昏)。
扰
(音绕乱也)。
??眩
(??正作暝眠见切眩荧绢切??眩愦乱也)。
瘳
(音抽病愈也)。
缕
(力立切线也)。
划
(呼麦切分剖也)。
揣
(初委切)。
羝
(都奚切牡羊也)。
頞鞞
(頞鸟葛切鞞步迷切)。
俶
(昌六切)。
晹
(音阳日出也)。
隙
(迄过切孔隙也)。
盼
(普苑切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