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卷第四

3个月前 作者: 法藏
    田五


    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草堂沙门宗密录之注于论文之下。


    (△二显发心之相三○一牒章以问)。


    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


    (○二标徴列释)。


    略说三种。


    (标)。


    云何为三。


    (徴)。


    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谓向理之心无别岐路故即二行之本)。


    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备具万德归向心源即自利行本)。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广拔物苦令得菩提即利他行本妙行虽广三行统??故标云略说三也以此即是三聚戒故三德三身皆由此成故亦即是彼三回向故谓初向实际次向菩提后向众生皆应相配释之△三问答除疑二○一问)。


    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


    (△二答二一正答所问二○一喻)。


    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


    (△二合三○一正合)。


    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垢染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


    (○二委释)。


    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


    (释须修众行所以○三顺真)。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以诸善行外违妄染内顺真如故△二重显方便三○一标数)。


    略说方便有四种。


    (○二徴起)。


    云何为四。


    (△三别释四门各三一标名二释相三明意文三○初一不住道)。


    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


    (智也)。


    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


    (悲也)。


    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次二自利行二○一断德)。


    二者能止方便。


    (勤断二恶止持门也)。


    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二智德)。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


    (勤修二善作持门也)。


    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


    (约缘修行也下辨修利益云)。


    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


    (爱敬四句一爱而非敬如母于子等二敬而非爱如仆于主等三亦敬亦爱如修行人于三宝等四非敬非爱如冤家等)。


    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三一利他行)。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于未来。


    (长时心也)。


    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


    (广大心也)。


    皆令究竟无余涅槃。


    (第一心也)。


    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


    (一正显顺性)。


    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二明起大愿意亦即常心也三显发心利益四○一显胜德)。


    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


    (十解菩萨依比观门见故云少分亦可依人空见)。


    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


    (初发心住中能作此事○二明微过)。


    然是菩萨未名法身。


    (异地上也以未证真但依信力见于少分)。


    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


    (释异所以)。


    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


    (异凡夫也菩萨于报修短自在不由感业)。


    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以留惑益生悲愿之力故○三通权教)。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墯恶趣者。


    (一举教也)。


    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二释通也文皆可见如缨络本业经中言七住已前名为退分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净</a>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各入第六住其间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广说今释此意是权语非实退但恐怖彼初入人令不慢故也○四叹实行)。


    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墯二乘地。


    (一于下不恋也)。


    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


    (二于上不怯也)。


    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释不怯所以也此即显彼经文是权非实故△二解行发心二○一揔标叹胜)。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


    (前位信满入解今此行满</a>入向更深发心故也△二显其胜相二○一时胜)。


    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


    (邻初地故△二行胜二○一揔)。


    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


    (解也)。


    所修离相。


    (行也下六度中皆明此二○二别)。


    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


    (显上深解现前也)。


    随顺修行檀波罗蜜。


    (显上所修离相也下五一一准此谓离三轮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萨得法空故能顺法界修六度等行即发心所依之解行以垢障乖真故修离障之行以顺如也)。


    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


    (△三证发心二一通明发心体三○一标地依)。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


    (○二明行体根本)。


    以依转识说为境界。


    (境界即是现识必依转相起故)。


    而此证者无有境界。


    (然本智正证之时实无能所岂可得说以为境界今但约后得智中业识未??故转现犹存假就此识说正证中定有真如为所证境也以后得智反缘正证亦有现似境故说转识现也)。


    唯真如智名为法身。


    (而实真证能所平等△三明胜用后得文中四○一摄法上</a>首德)。


    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


    (此下有二)。


    供养诸佛请转法轮。


    (一正明请法)。


    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


    (二显其请意○二随根延促德)。


    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


    (一促也于中先举用后显意)。


    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


    (二延也亦先举用后显意)。


    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三结○三实行不殊德)。


    而实菩萨。


    (此下有四)。


    种性根等。


    (一因等)。


    发心则等。


    (二行等)。


    所证亦等。


    (三证等)。


    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


    (四时等○四应机殊行德)。


    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二明发心相)。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


    (根本无分别智)。


    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


    (后得智)。


    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二智所依阿梨耶识也理实亦有转现但今略举根本细相此非发心之境但显此菩萨二智起时有微细生灭之累不同佛地纯净之德是故合为发心相△三明成满德二一正显胜德二○一揔)。


    又是菩萨。


    (有二)。


    功德成满。


    (一因位穷也故地论云一者现报利益受佛位故)。


    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


    (二果位彰也故地论云二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也何故他受用报身在此天者一义云以寄十王显其十地然第十地菩萨寄当此天即于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余义如别说○二别)。


    谓以一念相应慧。


    (谓一念始觉至心源时契于本觉)。


    无明顿??名一切种智。


    (无明??故显照诸法亦可一念等皆无间道名一切种智是解脱道即显上真心于此成也上皆自利行满下利他德显云)。


    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显上方便心明不待功用也又亦可初智净相后不思议业相皆是本觉随染所成也△二问答除疑二一除一切种智疑一○一问)。


    问曰。


    (有二)。


    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


    (一且陈疑谓有虚空处皆有世界有世界处皆有众生有众生处皆有心行如是境界分齐难知也)。


    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


    (二正设难难云非直外境无边分齐难知亦复内??心想云何得了也△二答三○一立正理)。


    答曰。


    (意云只由内??妄想心故能外广知也)。


    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


    (境虽无边不出一心既证心源何不能了真心之境离于妄念故??想念方始能知也○二举非显失)。


    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


    (一妄见有限之境)。


    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了。


    (二释成不见所由即明为妄见故有所不见○三举是彰得)。


    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


    (无妄见故无所不见)。


    心真实故。


    (佛心离妄体一心源无始觉之异故)。


    即是诸法之性。


    (然此本觉在生灭门中为妄法之体故)。


    自体显照一切妄法。


    (一切妄法并是本觉佛心之相相既现于自体之上以体照其相有何难了而不知也故云自体照等也故上文中辨佛报化之用则在于众生心中今辨众生妄法则在于佛心之上良以心源无二故得然也华严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之谓也)。


    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以同体智力起胜方便摄化有情二除自然业用疑二一问)。


    又问曰。


    (亦二)。


    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


    (一且陈疑)。


    云何世间多不能见。


    (二正设难一答)。


    答曰。


    (有法喻合)。


    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


    (以法身普遍众生心中但有厌求机感即显粗细之用非由功用也上文中已显此义也)。


    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


    (明无感佛之机非谓烦恼现行以善星等烦恼心中得见佛故)。


    法身不现故。


    (法身能现报化之用今据本而言故云法身不现也知摄论中十二甚深皆是法身之德显现甚深彼中言由世尊不现如月于破器中释曰诸佛于世间不显现而世间诸佛身常住云何不现譬如破器中水不得住水不住故于彼破器实有月不得显现如是诸众生无奢摩他软滑相续但有过失相续于彼实有诸佛亦不显现水譬奢摩他软滑性故此中依定得见佛者是过去修习念佛三昧乃于此世得见佛身非谓今世要依定心方能见佛以散心中亦见佛故彼摄论中约过去定习为因非约现在此论中约根熟为因非约无惑有此左右四修行信心分四一结前生后)。


    已说解释分次说修行信心分。


    (来意者以上来明其大乘今为正明心信故有此分来也二就人标意)。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


    (不定聚人有二一者修信满足为说发趣道相令入正定是前胜人也二者修信未满是前劣人即此文所为以四信五行令其修行使信成满信成满已还依发趣入正定也三约法广辨二一兴二问)。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二还两答二一答信心三一标数)。


    略说信心有四种。


    (即四不坏信也二徴起)。


    云何为四。


    (三列释)。


    一者信根本。


    (真如之法诸佛所师众行之源故)。


    所谓乐念真如法故。


    (非直就起信心亦乃乐念观察)。


    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三宝中各二一标所信之胜德二起胜因以愿求二答修行三一举数标意)。


    修行有五门能成此信。


    (有信无行则信不坚不坚之信过缘便退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之心令不退也二徴起列名)。


    云何为五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止观合修定慧双运二门不二故唯五也三依门牒释五一施)。


    云何修行施门。


    (寄问以标)。


    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


    (资财施也)。


    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已堪任施与无畏。


    (无畏施也)。


    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已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法施也○二戒)。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謟曲瞋恚邪见。


    (摄律仪戒)。


    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


    (摄善法戒又从小罪下明护戒心)。


    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摄众生戒○三忍)。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


    (他不饶益忍也下明安受苦忍云)。


    亦当忍于利。


    (财荣润已)。


    衰。


    (损耗侵凌)。


    毁。


    (越过以毁)。


    誉。


    (越德而叹)。


    称。


    (依实德赞)。


    讥。


    (依实过识)。


    苦。


    (逼迫侵形)。


    乐。


    (心神适悦)。


    等法故。


    (△四进二○一正显)。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


    (一勤勇精进)。


    立志坚强远离怯弱。


    (二难坏精进)。


    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


    (三无足精进以念己长沦虚受大苦以自劝励修善无厌)。


    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总结劝修△二别明除障方便二○一障)。


    复次。


    (此下有二)。


    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


    (一内有业障即因也)。


    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


    (二外感报障即缘也○二治)。


    是故应当。


    (此下有二)。


    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


    (一总明除障方便如人负债依附于王则债主无如之何如是行人礼拜诸佛诸佛所护能脱诸障)。


    诚心。


    (二别除四障)。


    忏悔。


    (一除恶业障)。


    劝请。


    (二除谤法障)。


    随喜。


    (三除嫉妒他胜障)。


    回向菩提。


    (四除乐三有障)。


    常不休废。


    (总结能治)。


    得免诸障。


    (总结所治)。


    善根增长故。


    (结益由此四障能令行人不发诸行不趣菩提故四行治??善根长也又初一治业障以止持故后三长善根以作持故△五止观二一略明二○一徴)。


    云何修行止观门。


    (寄问以标△二释三○一止)。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


    (先由分别依诸外尘今以觉慧唯识道理破外尘相尘相既止无所分别故云止此是方便)。


    随顺奢摩他。


    (此云止也)。


    观义故。


    (但今就方便存此方语约止即存梵言也以双现时方名止观故今但言随顺○二观)。


    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


    (此云观)。


    观义故。


    (依生灭门观察法相故言分别如瑜伽论菩萨地云此中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当知名止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及诸无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慧当知名观是知依真如门止诸境相无所分别即成根本无分别智依生灭门分别诸相观诸理趣即成后得智然此二门唯一心是故双运方得名为正止观也○三俱)。


    云何随顺。


    (此下有二)。


    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


    (一显能随之方便)。


    双现前故。


    (二明所随之止观随相而论止名定观名慧就实而言定通止观慧亦如是如梁摄论云十波罗蜜通有二体一不散乱为体谓止定二不颠倒为体谓观慧也二广说三一止五一修方便二一明胜人能入二一托静息心修止方便二一约外缘)。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


    (若具言之有五缘一闲居静处谓住山林及诸闲静等处若住聚落必有喧动二者持戒清净谓离业障若不净者必须忏悔三者衣食具是四者得善知识五者息诸缘务今略举初故云静处也)。


    端坐。


    (调身也先安坐静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或全跏或半跏若全跏者先以左脚置右髀上牵来近身令脚指与髀齐次解缓衣带使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以左手置右手上垒手相对顿置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亦勿令手足差异正身端直令脊骨相当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邪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以舌约上腭次闭眼不令全合广如天台山顗禅师二卷止观中说</a>也今略总说故言端坐也)。


    正意。


    (调心也未世行人正愿者少邪求者多诈现寂静威仪苟求名利心既不正得定无由离此邪求故云正意意欲令其观心与理相应自度度他至无上道名正意也二安内心二一约坐修止二一离境)。


    不依气息。


    (数息观境)。


    不依形。


    (骨璅等)。


    色。


    (青黄赤白四相)。


    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


    (地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缘之境)。


    乃至不依见闻觉知。


    (是识一切处通前为十一切处亦可见闻等是举散心时所取六尘于此等诸尘推求了达知唯自心不复托缘故言不依二除心)。


    一切诸想随念皆除。


    (除前诸境更有余心皆亦遣也)。


    亦遣除想。


    (所遣既无能遣不立泯然寂静方名止也问何故能所心想并不存下答云)。


    以一切法本来无想。


    (欲顺于法性故能所皆不存)。


    念念不生念念不灭。


    (转释成法性无想所以也良以想无自性穷之则空故无生灭自体可得此乃即生无生即灭无灭故也如阳炎水本自干耳)。


    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


    (若心外有实境心缘此境时抑令不缘不可得故后以心除心者今既心外无尘即所取无相所取无相故能取自然不生何劳后心方更除耶)。


    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


    (初习多驰故摄令住正何者正念下云)。


    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


    (外境唯心是为正念)。


    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妄境既无唯心亦寂二约余威仪修止)。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


    (非直坐时常修此止余威仪中一切时处常思方便顺于法性不动道理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


    久习淳熟其心得住。


    (一止成)。


    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


    (二明止力附心猛利得定)。


    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三明伏惑入位即信满入住二显障者不能)。


    唯除疑惑。


    (一于理犹豫)。


    不信。


    (二阐提)。


    诽谤。


    (三外道)。


    重罪业障。


    (四五逆四重)。


    我慢。


    (五恃我自高)。


    解怠。


    (六放逸不勤)。


    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是六种障随有一种即不能入○二显胜能二一能生一行三昧)。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


    (一标立)。


    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


    (二释相)。


    即名一行三昧。


    (三显名二能生无量三昧)。


    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


    (文殊般若经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乃至广说以此真如三昧能生此等无量三昧故名三昧根本也上皆一行三昧下明无量三昧云)。


    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义如上所引文殊般若经中已说△三辨魔事一一略二○一魔事)。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


    (诸天魔也此魔云障碍)。


    外道鬼。


    (堆愓鬼也)。


    神。


    (精魅也)。


    之所惑乱。


    (如是鬼神绕乱佛法令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种能变作三种五尘坏人善心三种者下云)。


    若于坐中现形恐怖。


    (一示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


    或现端正男女。


    (二现可爱之形惑之以生染)。


    等相。


    (三现非违非顺平等五尘动乱人心○二对治)。


    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一切诸境约唯自心何况坐中此等诸境是故观察唯心魔境随灭不能娆乱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别门遣者治诸魔者当诵大乘般若及治魔咒默念诵之治诸鬼者堆惕鬼者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复击历人两腋下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喧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者则应闭目一心阴而骂之作如是言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腹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律若在家者应诵菩萨戒本</a>或诵三辨三戒等鬼便却行自匐而出也精魅神者谓十二时持饶变作种种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作可畏身相等非一众多恼乱行者其欲恼人各当十二时中本时来也若其多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兕等乃至若多于丑时来者必是牛类等行者恒用此时则知某兽精魅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此等皆如禅经中及顗禅师止观中广说△二广二一魔事十事五对○一现形说法)。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若说陀罗尼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


    (○二得通起辩)。


    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


    (○三起惑造业)。


    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


    (○四据定得禅)。


    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羙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


    (○五食差颜变)。


    或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


    (○五对皆如文可见○问如现佛菩萨像说甚深法或是宿世普根所发云何拣别定其邪正答此事实难所以然者若是魔所作谓是善相而心取着则墯邪网若实是善根所发之境谓为魔事心疑舍离则退失善根终无进趣是故邪正实难取别今且依古德相传略以三法验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观察如经言欲知真金三法试之谓烧打磨行人亦尔难可别识若欲别之亦湏三试一则常与共事共事不知当与久处久处不知智慧观察○今借此意以验邪正谓定中境相发时邪正难知者当深入定心于彼境中不取不舍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发者定力逾深善根弥发若是魔所为者不久自坏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净观禅今则依本修不净观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则非伪也若以本修治渐渐灭者当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观察者观所发相推验根源不见生处深知空寂心不住着邪当自灭正当自现如烧真金益其光色若是伪金即自当焦坏此中真伪当知亦尔定譬于磨本治犹打智慧观察类之以烧以此三验邪正可得知也○二对治)。


    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


    (依自随分所有觉慧观诸魔事察而治之)。


    勿令此心墯于邪网。


    (若不观察则墯邪道三种验中此当第三智慧观察)。


    当勤正念不取不着。


    (邪不干正自然退散若取著者则背正入邪若不取着则因邪显正是故邪正在着不着也)。


    则能远离是诸业障。


    (不取着故无障不离如智度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别境相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即为法印此之谓也从当勤下总显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门唯修理定更无别趣故初定研磨并依本修治更无别法所以合说但依本止门故△四简真伪二一举内外二定以别邪正二○一邪)。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


    (我见我爱我慢之使常相应也)。


    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


    (内着邪定外贪名利又但一切禅定不能灭损烦恼者皆不可据也○二正)。


    真如三昧者。


    (谓在定时而不味着)。


    不住见相。


    (以忘心故)。


    不住得相。


    (以忘境故)。


    乃至出定亦无懈慢。


    (出定亦无恃定之慢)。


    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贪瞋痴渐薄即正定之相也△二对理事二定以明真伪二○一真)。


    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


    (谓修大乘菩萨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种性不退位中除此更无能入之路种性者约位在十住已去不退位中辩○二偈)。


    以修世间诸禅三昧。


    (谓四禅四空定等世间诸定及不净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间定也)。


    多起味着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


    (以味着定境故不离于我故云与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


    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以其共故若得善友护助之力得入佛法若离善友则入邪道△五示益劝二○一总标)。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


    (后世利益无量无边现世利益略陈十种△二别解十中分三○一一善友摄护益)。


    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以修此真如三昧故诸佛菩萨法应护念令得勇猛胜进不退也△二四离障益二○一离外恶缘)。


    二者。


    (一离天魔现形)。


    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


    (二离外道邪惑)。


    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


    (○二离内惑业)。


    四者。


    (一除业也)。


    远离诽谤甚深之法。


    (不起新业)。


    重罪业障渐渐微薄。


    (旧业轻也)。


    五者。


    (二灭惑也)。


    灭一切疑诸恶觉观。


    (○三五行成坚固益)。


    六者。


    (于理增信)。


    于诸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


    (处染不怯)。


    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


    (不为缘坏)。


    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


    (无世滋味)。


    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


    (得深禅定)。


    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二观三○一明修观意)。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


    (失自利也下初观以治之第四观以成之)。


    远离大悲。


    (失利他也下第二观以治之第三观以成之)。


    是故修观。


    (△二辨观行相四一法相观明四非常观文四○一无常观)。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


    (揔标四观所观也)。


    无得久停须臾变坏。


    (○二苦观)。


    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


    (○三无我观)。


    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忽如梦。


    (无体难追)。


    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


    (刹那不住)。


    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欻尔而起。


    (本无积聚但缘集欻有不从十方来○四不净观)。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上来四观除于常等四倒配释可知○二大悲观)。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时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


    (无心厌背故使苦无限也)。


    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深??悲心○三大愿观)。


    作是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


    (因悲立愿)。


    愿令我心离分别故。


    (愿体)。


    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其未来。


    (长时心也)。


    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


    (广大心也)。


    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第一心也○四精进观)。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已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唯除坐时专念于止。


    (○三结观分齐)。


    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


    (顺理)。


    不应作。


    (违理△三俱三○一揔标)。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上来始习未淳故动静别修今定慧终成故能双运△二别辨二一约法明俱二○一即止之观)。


    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


    (约非有义以明止)。


    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


    (约非无义以明观此二不二故去即也此顺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无故能不舍止而修观也○二即观之止)。


    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此顺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良以非无即是非有故能不舍观而修止此说时有前后然在行心镕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理味在此宜可思之○二对障明俱)。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


    (治于二过谓正治凡夫人法二执贪乐世间兼治二乘执五阴法见苦生怖以止门无生除此等执)。


    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惬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亦治二过谓正治二乘狭劣之心令普观众生起于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观无常?修善行○三揔结)。


    以是义故是止观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


    (如凡夫人非不乐世间无以勤修善行约二乘人非不怖生死无以起于大悲是二行不相离也)。


    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止观相资如鸟两翼车之二轮二轮不具别无运载之功一翼若阙则无凌虚之势△四防退方便二○一明可退之人)。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


    (先标行劣下举处释成)。


    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


    (以其内心既劣外阙胜缘信行</a>难成故欲退也△二明防退之法二△一通举圣意)。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


    (标圣善巧)。


    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释显巧相二别引经证)。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


    (引经也下释经文)。


    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但往生之人约有三位一如</a>莲华未开时信行未满未名不退但以处无退缘故称不退二信位满足已去华开见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见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贤位满入初地已去证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记龙树</a>菩萨等住初地生净土等也此中毕竟等是后二位五劝修利益分三○一结前生后)。


    已说修行信心分。


    (结前大章)。


    次说劝修利益分。


    (牒前大章)。


    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揔说。


    (二举信谤损益二一信受福胜二一约三慧揔举其益)。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


    (闻慧)。


    思量。


    (思慧)。


    修习。


    (修慧)。


    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二别显三慧益相三一闻时益)。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二思时益)。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念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三修时益三一时少德多)。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


    (二校量多相)。


    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


    (三释多所以)。


    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二谤毁罪重)。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


    (一谤成罪重)。


    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毁谤。


    (二诫劝止谤)。


    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


    (三释罪重意)。


    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四转释断三宝之义于中二句一约果人依之得涅槃二约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宝佛僧可知也三结劝修学)。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三世菩萨同行此法更无异路故劝修学三揔结回向)。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顺揔持说。


    (结上所说也于中上句结义下句结文)。


    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回向利益也于中上句明德广下句辨遐沾)。


    大乘起信论</a>?卷第四


    音释


    愦


    (公对切乱也)。


    髀


    (补尔切股也)。


    垒


    (力水切注云军壁曰〡)。


    脐


    (在奚切肶〡也)。


    脊


    (资昔切背吕也)。


    腭


    (五各切龂也)。


    璅


    (子道切玉石也)。


    熠


    (以立切盛光也)。


    伹


    (七闾切拙也音蛆)。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