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水陆道场法轮宝忏卷第七
一心奉请肇论(拜观同上) 姚秦长安沙门释僧肇着。
宗本义 物不迁论 不真空论 般若无知论 涅盘无名论。附 上奏秦王表九折十演。
一心奉请晋僧肇法师法宝藏论(拜观同上) 僧肇着。
广照空有品 离微体净品 本际虚无品。
一心奉请大乘止观法门(拜观同上) 陈南岳思大禅师曲示心要。
先示大乘止观。次作五番建立。第一明止观所依。第二明止观境界。第三明止观体状。第四明止观断得。第五明止观作用。后更示念佛止观。食时止观。大小便利时止观。
一心奉请法华经安乐行义(拜观同上) 陈南岳思大禅师撰。
明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过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修施戒忍进禅。专意法华三昧。观一切众生。皆如佛想。偈云。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者无相行。二者有相行。无相四安乐。甚深妙禅定。观察六情根。诸法本来净。众生性无垢。无本亦无净。不修对治行。自然超众圣。无师自然觉。不由次第行。释云。无相行者。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行住坐卧。饮食语言。一切威仪。心常定故。诸余禅定。三界次第。从欲界地。未到地。初禅地。乃至非非想处地。有十一种差别不同。有法无法。二道为别是阿毗昙杂心圣行。若安乐行中深妙禅定。即不如此。不依止欲界。不住色无色行。如是禅定。是菩萨徧行。毕竟无心想故。名无相行。有相行者如劝发品中。专念法华文字。精进不卧。如救头然。若行成就。即见普贤等。得三陀罗尼。若顾身命。贪四事供养。不能勤修。经劫不得。
一心奉请诸法无诤三昧法门(拜观同上) 思大撰。
欲学法。先持净戒。勤禅定。乃能得之。无量佛法功德。皆从禅定生。次问答释疑。后具明四念处各各具足一切佛法。
一心奉请摩诃止观(拜观同上) 智者说。
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二不定。即六妙门。今已忘失。三圆顿。即今摩诃止观。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渐则初浅后深。如彼梯隥。不定前后更互。如金刚宝。置之日中。圆顿初后不二。如通者腾空。为三根性。说三法门。今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此菩萨闻圆法。起圆信。立圆行。住圆位。以圆功德而自庄严。以圆力用建立众生。大经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又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己用诸河之水。当知止观。诸佛之师。以法常故。诸佛亦常。乐我净等。亦复如是 开章为十。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
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今撮为五。谓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一发大心者。约十种发心以简非。发菩提心即是观。邪僻心息即是止。约四谛四宏六即以显是。二修大行者。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三感大果者。若行顺中道。即有胜妙果报。设未出分段。所获华报。亦胜七种方便。况真果报耶。此义在后第八重中。当广分别。四裂大网者。若人善用止观观心。则内慧明了。通达渐顿诸教。如破微尘。出大千经卷。恒沙佛法。一心中晓。此义至第九重当广说。摄法中亦略示。五归大处者。自向三德。引他同入三德。故名旨归。入秘密藏。至第十重中。当广说也。记曰。此五略。祇是十广。初五章。祇是发菩提心一意耳。方便正观。祇是四三昧耳。果报一章。祇明违顺。违即二边果报。顺即胜妙果报。起教一章。转其自心。利益於他。或作佛身。施权实。或作九界像。对扬渐顿。转渐顿。宏通渐顿。旨归章。祇是同归大处秘藏中。故知略广意同也。
二释止观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绝待。三会异。四通三德。一相待者。止观各三义。止三义者。息义。停义。对不止止义。观三义者。贯穿义。观达义。对不观观义。二绝待者。横破竖破上三止观。则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以六即望之。初心无所失。圣境无所滥。三会异者。会诸经论异名。四通三德者。以三德共通两字。又三德各通两字。
三释止观体相为四。一教相。二眼智。三境界。四得失。一教相者。止观名教。通於凡圣。不可寻通名。求於别体。故用相简之。简前三教。显圆顿教止观体也。二眼智者。止观为因。智眼为果。用不思议眼智。得圆顿止观体也。三境界者。若得能显眼智中意。无俟所显谛境之说。为未解者。更此一科。夫信行尚多闻。因此分别以会圆妙。法行宗深观。缘此思惟以见正境耳。四得失者。失即思议。得即不思议也。
四明止观总持徧收诸法。一摄一切理。二摄一切惑。三摄一切智。四摄一切行。五摄一切位。六摄一切教。
五明偏圆者。简偏就圆。一明大小。二明半满。三明偏圆。四明渐顿。五明权实。
六明方便。谓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无量行成解发。入菩萨位。圆教以假名五品观行等位。去真犹远。名远方便。六根清净相似邻真。名近方便。今就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复论远近。二十五法为远方便。十种境界为近方便。横竖该罗。十观具足。成观行位。能发真似。今释远方便。略为五。一具五缘。二诃五欲。三弃五盖。四调五事。五行五法。具五缘者。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间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得善知识。诃五欲者。谓色。声。香。味。触。弃五盖者。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调五事者。谓食眠。身。息。心。行五法者。谓欲。精进。念。巧慧。一心。已上俱有事解理解。
七明正修止观者。前六重。依修多罗以开妙解。今依妙解以立正行。膏明相赖。目足更资。行解既勤。三障四魔。纷然竞作。重昏巨散。翳动定明。不可随不可畏。随之。将人向恶道。畏之。妨修正法。当以观观昏。即昏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如猪揩金山。众流入海。薪炽於火。风益求罗耳。开止观为十。一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萨。此十境通能覆障。始自凡夫正报。终至圣人方便。阴入一境。常自现前。恒得为境。余九境。发可为境。不发何所观。又八境去正道远。深加防护。得归正辙。二境去正道近。至此位时。不虑无观。薄修即证。又若不解诸境互发。大起疑网。如在疑道。不知所从。先若闻之。恣其变怪。心安若空。
第一观阴界入境者。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也。界内外一切阴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摄一切法。所谓心是。心是惑本。若欲观察。须伐其根。如灸病得穴。今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但观识阴。识阴者。心是也。观心具十法门。一观不可思议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观。四破法遍。五识通塞。六修道品。七对治助开。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无法爱。此十重观法。横竖收束。微妙精巧。初则简境真伪。中则正助相添。后则安忍无着。意圆法巧。该括周备。规矩初心。将送行者。到彼萨云。非暗证禅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一观心是不可思议境者。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则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纟-八]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也。此不思议境。何法不收。此境发智。何智不发。依此境发誓愿。乃至无法爱。何誓不具。何行不满足耶。说时次第。行时一心中具一切心。二发正真菩提心者。既深识不思议境。知一苦一切苦。自悲悲他。发两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又识不可思议心。一乐一切乐。我及众生。昔虽求乐不知乐因。今方始解。故起大慈兴两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善巧安心者。善以止观安於法性也。随根。随病。回转。自行。化他。有六十四番安心法等。四破法徧者。不思议一境一切境。一心一切心。横竖诸法。悉趣於心。破心故。一切皆破。故言徧也。是中先约空无生门。以次第破。显圆顿破。然后以一门破。例余门破。文广义深。须细寻之。五识通塞者。破塞存通。如除膜养珠。破贼护将。六明道品调适者。由圆三十七品。入圆三解脱门。七助道对治者。以根钝故。不能即开三解脱门。以遮重故。牵破观心。为是义故。应须治道。对破遮障。於助六度。但作一事解。不能助道。当观此助不思议。摄一切法。八明次位者。夫真似二位。有解脱知见。朱紫分明。终不谬谓未得谓得。岂有凡夫造心。即言上圣。此非增上慢。推与谁乎。次明从五悔登随喜品。乃至十信。四十二位。究竟妙觉。无有叨滥。名知次位。九安忍者。若名利眷属。从外来破。忆此三术啮齿忍耐。虽千万请。确乎难拔。让哉。隐哉。去哉。若烦恼业定见慢等。从内来破者。亦忆三术。即空。即假。即中。十无法爱者。行上九事。过内外障。应得入真。而不入者。以法爱住着而不得前。若破法爱入三解脱。发真中道。所有慧身不由他悟。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是十种法。名大乘观。学是乘者。名摩诃衍。行。住。坐。卧。语作。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知法。一切缘中。一切境中。皆可修之。
第二观烦恼境。乃至第七观诸见境。各为四意。各论十乘。具如全帙。后三境不说。后三大章亦不说。
一心奉请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拜观同上) 智者说。法慎记。灌顶再治。
大意 释名 明门 辨诠次 简法心 分别前方便 释修证。
一心奉请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拜观同上) 天台山修禅寺沙门智顗述。
具缘 诃欲 弃盖 调和 方便 正修 善发 觉魔 治病 证果后附梁肃天台止观统例。及天台法门议。
一心奉请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拜观同上) 智者说。
释法相 释觉意三昧名 释方便行 明心相 入观门 证相门。
一心奉请四念处(拜观同上) 智者说。
先明一切诸法。皆不可思议。不可宣说。次明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说。乃约生生等四伺。各明四门。四念处。三十七品。因行果位。差别不同。
一心奉请法界次第初门(拜观同上) 天台山修禅寺沙门释智顗。依经附论。
撰初门三百科。有三意。一恐读经寻论随见法门。或迷名数。二恐未明佛制法门深浅次第。三为学三观者。当以此诸法名相义理。一一历心而转作。则观解无碍。触境不迷。若於一念心中通达一切佛法者。自了了也。
一心奉请净土十疑论(拜观同上)
智者说。
一心奉请瑜伽师地论释(拜观同上)
最胜子等诸菩萨造。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一心奉请摄大乘论释。摄大乘论释。摄大乘论释(拜观同上)
世亲菩萨。释前大乘论本。玄奘译。第二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第三隋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一心奉请摄大乘论释(拜观同上) 玄奘译。
无性菩萨。释前摄大乘论本。
一心奉请成唯识论(拜观同上)
护法等十菩萨。各造论十卷。释世亲三十颂。奘师博观而择取。撰成十卷。瑜伽宗之精要也。
一心奉请成唯识宝生论(拜观同上)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护法菩萨释天亲所造论。
一心奉请大乘广五蕴论(拜观同上)
安慧菩萨造。唐中印土沙门地婆诃罗译。
一心奉请观所缘缘论释(拜观同上)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护法菩萨释缘缘论中破执纵夺之法。
一心奉请广百论释论(拜观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护法菩萨释前广百论本。与成唯识破我法二执处。相为表里。
一心奉请华严悬谈会玄记(拜观同上)
元苍山再光寺普瑞集。
一心奉请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拜观同上)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先略明大意云。果佛圆明之体。即我凡夫所具性德。故一切教所谈行法。无不为显此之觉体。故四三昧通名念佛。但其观法。为门不同。今此观门。及般舟三昧。托彼安养依正之境。用微妙观。专就弥陀。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徧周。无法不造。无法不具。据乎心性。观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观於心性。心性易发。所言心性。具一切法者。实无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皆悉当处全是心性。是故今观。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观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故释观字用一心三观。释无量寿用一体三身。体宗力用。义并从圆。判教属顿。
一心奉请金光明经[纟-八]义拾遗记(拜观同上) 知礼述。
法性可尊可贵。当体名金。寂而常照。当体名光。大悲益物。当体称明。是知法性具金光明。真实名义。究竟成就也。此经以金光明为名。以金光明为体以金光明为宗。以金光明为用。以金光明而为教相。亦可三字别得五章。以金为体。以光为宗。以明为用。总三为名。分别三名而为教相。法体既尔。体德合然。甚深是光之德。穷法性底故。无量是明之德。达法性边故。此二不二是金之德。法性究竟尊贵义故。亦可三义皆甚深皆无量皆不二也。五章之德。莫不如是。
一心奉请金光明经文句记(拜观同上)
知礼述。
一心奉请请观音疏阐义钞(拜观同上)
宋钱塘沙门智圆述。
一心奉请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神宝记(拜观同上) 宋四明沙门柏庭善月述。
是经有六名。其末名龙宝神王。
一心奉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连珠记(拜观同上)
宋玉峰沙门释师会译。
一心奉请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释(拜观同上) 宋北印度沙门施护译。
三宝尊菩萨造。释大域龙菩萨所造颂。
一心奉请法华[纟-八]义释签(拜观同上)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昔於台岭。随诸问者。签下所录。晚还毗坛。增而饰之。
一心奉请法华文句记(拜观同上)
湛然述。
一心奉请观音[纟-八]义记(拜观同上)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一心奉请观音义疏记(拜观同上) 知礼述。
即释义疏也。后附天竺寺沙门遵式释重颂云。第二重颂。是隋炀帝大业中。智者灭后。笈多所译。方入大部。故疏阙释。
一心奉请涅盘[纟-八]义发源机要(拜观同上)
宋钱塘沙门释智圆释。
一心奉请大乘百法明门论解(拜观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窥基述。
一心奉请大乘起信论疏(拜观同上)
唐西太源寺沙门释法藏译。
一心奉请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拜观同上)
宋长水沙门释子璇录。
一心奉请肇论新疏游刃(拜观同上) 元大白马寺沙门释文才述。
科一卷。新疏九卷。游刃一卷。
一心奉请摩诃止观辅行传宏决(拜观同上)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述此缘起。凡有十义。一为知有师承。非任胸臆。异师心故。二为曾师承者。而弃根本。随末见故。三为后代展转。随生异解。失本依故。四为信宗好习。余方无师可禀承故。五为义观俱习。好凭教者。行解备故。六为点示关节。广略起尽。宗要文故。七为建立师解。使不沦坠。益来世故。八为自资观解。以防谬误。易寻讨故。九为呈露所解。恐有迷忘。求删削故。十为随顺佛旨。运大悲心。利他行故。
一心奉请止观义例(拜观同上) 湛然述。
第一所传部别例。第二所依正教例。第三依正消释例。第四大章总别例。第五心境释疑例。第六解行相资例。第七喻疑显正例。
一心奉请止观大意(拜观同上) 湛然述。
因员外李华。欲知止观大意。略报纲要。初叙承。二叙教观。三叙教。四叙观。
一心奉请观心论疏(拜观同上)
隋天台国清寺沙门灌顶撰。
以上东土论及论释。
水陆道场法轮宝忏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