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警策句释记
3个月前 作者: 沩山灵祐
沩山警策句释科文
释此警策大科分(二)初题目(二)一人二法次本文(二)一长行(二)一教诫(九)一业因苦果二生老病死三生灭时速四违俗入道五名利失道六启示三学七不修学过八业果时熟九策励劝修二示法(三)一道行(六)一立行二惩诫三求道四择友五结诲六潜修二禅教(二)一禅学(二)一示法二赞勉二教理(二)一示教二诫勉三结劝(五)一启发二示教三劝勉四显示因果五自行化他二重颂(三)一标颂题二颂教诫(十一)一幻色二时节三生灭四流转五爱取有六虚生空老七无明惑八慨时命速九现因后果十因果所由十一循环不息三颂示法(七)一依师二择法三了妄四归真五相忘六寂照七双泯
沩山警?句释科文(终)
沩山警策句释记序
生死事大。迅速无常。学道人。当时刻以此为念。日月易迈。若弗云来。生者不修。死将奚具。饕餮陋习。诚为可耻。此沩山警?之所以作也。鼎湖。
在和尚。敷扬妙道。诱诲来学。谆恳切笃。奖掖备至。偶一日大众请师开示沩山警?宗趣。师以无碍慧辩。悦可众心。因复请师分科句释。使警?之旨洞然。无论上哲中流。皆可循修。悉诣至道。师之上足石箭诇公。记师日前阐演之言。注于章末。如锦添花。如膏助明。是书大有裨于后学。匪细故也。读是书者。而如见沩山焉。而如见在和尚与沩山异口同心。能推从上佛祖。竭力为人之处。与大众相劝勉咨儆焉。昔大安禅师云。我在沩山三十年。看水牯牛。今变作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此真可谓能自警?者也。吾愿天下学道人。皆以大安禅师能自警?者而?之。
旹
顺治</a>庚子岁腊月禺山弟子邝裔书于龙江山麓
沩山警策句释记卷上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a>在犙 注
门人比丘 开诇 记
将释此文。大科分二。初释题目。次释本文。
●初释题目二
一人。二法。
○一人
沩山。
题目四字。上二字是能诠之人。下二字是所诠之法。人以山为称。法以警?为目。人以山为称者。山踞长沙郡西北。因师居之。以尊人故。而称山也。师讳灵祐。俗姓赵。福州长溪人也。年十五出家。二十受具戒。精究大小乘经律。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智禅师。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一日侍立次。丈令拨炉取火。师拨云。无火。丈自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曰。汝道无。这个是甚么。师因而悟入。礼谢陈其所悟。丈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省己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祇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师后充典座之职。时有司马头陀。自湖南来。谓丈曰。顷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居之处。丈曰。老僧往住可乎。陀曰。非和尚所居。丈曰。何也。陀曰。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设居之。徒不满千。丈令侍者唤首座来。问曰。此人何如。陀请謦欬一声。行数步。陀曰。不可也。复唤典座来问。陀一见。乃曰。此正是沩山主也。丈夜召师入室嘱云。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师遂往居焉。其山峭绝。蟠木穷谷。几千百里。为罴豹虎兕之宅。人迹罕至。师与猿猴为伴。拾橡栗充餐。经六七载。乡民稍知。率众共营梵宇。由是道传天下。禅学辐辏。遂建沩仰一宗。敷扬正教。四十余载。得悟者。不可胜数。入室者。四十一人。于唐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盥漱趺坐。怡然而化。世寿八十三。僧腊六十四。塔于本山南阜。敕谧大圆禅师。塔曰清净。
记曰。传云师住沩山日久。自知前身曾为越州村寺诵法华经</a>僧。师示寂岁。去如来灭度。一千八百零二年矣。司马头陀。其人内秘直指之宗。外蕴人伦之鉴。兼穷地理。诸方创寺。多取决焉。首座。即华林和尚也。
○二法
警?。
此二字。乃一卷文之宗致也。警谓警诸未悟。?谓?诸后进。时沩山大师。因睹法末。情敝目滋。僧同陋俗。饕餮懈怠。无向上志。遂作此警?。以晓悟勉进焉。
记曰。按诸经论。或以单人为名。或以单法为名。或以人法为名。今此警策。正以人法为名。沩山二字。是后人所置。非大师自立。如常途注述。于题目下。别出作者名。今就题中标出。故以人法为名也。
○次释本文二
初长行。次重颂。
△初长行二
一教诫。二示法。
△一教诫九
一业因苦果。二生老死病。三生灭时速。四违俗入道。五名利失道。六启示三学。七不修学过。八业果时熟。九?励劝修。
○一业因苦果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
上句明业果。下句明众苦。此是业系苦相。业属过去。若果属现在。言其因中有系。故其果中有累。累非一致。故云众苦。众苦者。略言三苦八苦。广则八万四千尘劳诸苦。盖由凡夫。不了自心。起惑造业。以业系缚。故难免分段生死之形累。天台云。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智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嗔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法句经</a>云。昔有四比丘。论世苦事。一言淫欲恼人。一言饥渴逼体。一言嗔恚扰乱。一言惊怖恐惧。共竞是非。佛言。汝等所论。不究苦义。身为诸苦之本。众患之源。当求寂灭。此为最乐。
记曰。夫万累本于身有。身由业系而生。业因烦恼而得。以烦恼无明惑故。作众生业。由斯业故。系缚有情。不得解脱。故于三界六道中。受种种身形。众苦之累。是则因业受身。身还造业。有身必苦。有形必累。老子</a>亦云。吾有大患。为吾有心。吾若无身。何患之有。欲得无身须得无心。心为业用。业从缘起。若一念无生。患累俱捐。故肇论</a>云。万累滋彰。本于妄想。妄想既祛。则万累都息。言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谓众生受于有漏五阴分段之身。性常逼迫。是为苦。又与苦受相应。即苦上加苦。故名苦苦。若乐相坏时。苦相即至。是名坏苦。有漏之法。四相迁流。常不安隐。故曰行苦。八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谓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也。言分段者。声闻。缘觉。菩萨。所执法相不忘。受于变易生死之苦。凡夫为爱见所覆。不了境界虚妄。起惑造业。受于分段生死之苦。言烦恼者。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与心作烦。令心得恼。略则三毒十恶。广则百八烦恼。乃至八万四千诸尘劳门。尘劳门。即万累也。
○二生老病死
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上句明色本。下句明假合。此二句总属生法。即万累之原也。禀即禀受。体即四大色身。从初一念颠倒。揽父母赤白二秽为身。故曰遗体。假众缘者。假谓假借。亦藉也。众缘即四大六根。及十二因缘。圆觉经</a>云。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言四大者。即地水火风。其体各异。中无实性。亦无主宰能自和合为身。必藉宿因众缘三事而成。因缘不具。色即不住。十二因缘者。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蕴积集而生。然此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破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从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蕴积集皆灭矣。
记曰。身假众缘所成。缘合则起而为生。缘散则灭而为死。是以法从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既从缘有。故无真宰常主。止观云。从头足支节。一一谛观</a>。了不见有我。何处有人。及与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从众缘生。无有主宰也。十二因缘者。亦名缘起。又名缘生。谓先无其事。而从彼生。名之为因。素有其分。而从彼起。名之为缘。一曰无明。即昏暗之义。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盖本性。无所明了也。二曰行。行即行业。谓过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业也。此二支是过去因。三曰识。识即识心。谓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识投托母胎。一刹那间。染爱为种。纳想成胎。即揽父母精血二滴。合成一滴。大如豆子。住胎藏中。与三事和合。一命。二暖。三识。是中有报风依风。名为寿命。精血不臭不烂。名为暖。是中心意。名为识。如是三事。缺一则腐败不住。此是入母胎中初七日位。名歌罗逻。状如凝酥。从此以后。随母气息上下。七日一变。止观云。人托胎时。神识始与精血合。带丝在脐。脐能连持。谓脐既为诸肠胃之源。在胎之时。以母之脐。注子之脐。故母所食。从脐而入。以资于子。气息亦尔。子初在胎。依于母息。故俗名子以之为息。四曰名色。名即是心。谓心但有名字。而无形质也。色即色质。谓从托胎后。至第五个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分别。是名为色。以父母精血为身根种。识在其中。故合名名色。五曰六入。谓从入胎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至第七个七日。名具根位。谓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故名六入。六曰触。触即触对。谓从出胎。乃至三四岁时。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虽触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未能了知。生苦乐之想。故名为触。七曰受。受即领纳之义。谓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六根触对六尘。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起贪爱淫染之心也。此五支是现在果。八曰爱。爱即贪爱。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故名为爱。九曰取。取即求取。谓从二十岁后。贪爱转盛。于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四方驰求。故名为取。十曰有。有即后有。因果之不亡也。谓因求取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之果也。此三支是现在因。十一曰生。生即受生。谓今生所作善恶之业。来世于三界六道中受生也。十二曰老死。老即根熟。死即根坏。谓来世受生已。至五阴身熟。名老。熟已坏灭。名死。此二支是未来之果。斯十二支。是三世因果。循环不断之法。以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斯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为果。由斯果故。起爱取有。为现在之因。由斯因故。招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果复造因。因复感果。三世相续。无有间断。如车轮转。故曰轮回。
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
上句假合。下句乖顺。夫人揽外地水火风合集成身。共相扶翼。执持命根。住寿一期。然于其中。常相乖顺。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则四百四病同时俱作。所言大者。谓此四法。无处不有。遍诸方域。故称为大。万事万形。皆四大成。在外则为土木山河。在内则为四肢百骸。聚而为生。散而为死。生则为内。死则为外。内外虽殊。而大不异。坚性属地。即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此若不假水。则不和合。湿性属水。即涕唾精液大小便利等。此若不假地。则便流散。热性属火。即身中暖气。若不假风。则不增长。动性属风。即出入息。及身之动转。若无此风。则身不能动转施为。然此四大。性本无患。以众缘合集。增损相克。病患由是而生。故地增则令身沉重。水积则涕唾乖常。火盛则头胸壮热。风动则气息击冲。即沉重。痰癊。黄热。气发。之病也。由此四病。则有四百四病生起。风病百一。黄病百一。痰癊病百一。总集病百一。如是诸患。无时不生。故曰常相违背。
记曰。大论云。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风起故。热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火热相。地坚相。坚相故难消。难消故能起热病血肉筋骨脉髓等是地分。除其业报者。一切法皆和合因缘而生也。辅行云。四大不顺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搪触寒热。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为水病。外风动气。气吹火。火动水。是为风病。或三大增害于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亦是等分病。属地病。饮食不节亦能作病。如姜桂辛物增火。蔗蜜甘冷增水。梨增风。膏腻增地。黄瓜为热病而作因缘。即是啖不安之食。而生病也。古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此之谓欤。
无常老病。不与人期。
上句明三相。下句明无主。三相本空。原无有我。何能作主任情与之期克。除其识心达本者能之。昧者不觉也。无常者。谓本无今有。暂有还无。乃刹那不住之谓也。从出胎来。至壮至老至病。乃至命尽。于其中间。念念迁流不住。故曰无常。亦死之异名。老者根熟衰耄。形枯色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将死不久之谓也。病者。四大不调。四百从生。身力疲败。饮食不安。精神减损。坐起须人。故名为病。若以法次第相因。则死在后。今以无常一法。体遍一切。该于生老病死诸法故也。
记曰。新新不住。念念不停。谓之无常。经云。无常力大。迅速过于山水。折论云。无常有三种。一念念坏灭无常。二和合离散无常。三毕竟如是无常。
○三生灭时速
朝存夕亡。刹那异世。
上句言现生。下句言后世。此二句并释无常义。下更以霜露等喻明。言刹那者。时之极速也。谓人临终舍寿。只在最后一刹那顷。即诸根坏日。识迁离际。舍此故身。别受余质时也。识谓第八识。去居殿后。来为先锋。一刹那间。揽父母精血住胎藏中。为生死之根。苦果之源也。
记曰。识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譬如春霜晓露。倏忽即无。
上句设体。下句释性。以霜露遇日即消。体既不坚性亦非常。譬如者。设况之词。倏忽者。暂有而无也。
记曰。本文二句。是释朝存夕亡一句。总明时速也。倏者。速疾也。宗镜云。虽年百岁。犹若刹那。如东逝之长波。似西垂之残照。击石之星火。骤隙之迅驹。风里之微灯。草头之朝露。临涯之朽树。烁目之电光。若不遇于正法。必永坠于幽途矣。
岸树井藤。岂能长久。
上句出体。下句释义。临崖之树非长。二鼠侵藤岂久。大集经</a>云。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缘藤入井。下有三龙吐火张爪。彼即悬藤而住。上有黑白二鼠啮藤将断。傍有四蛇欲螫。其人仰望。二象已临井上。忧恼无托。忽有蜂过。遗蜜五滴入口。是人唼蜜。全忘危惧。今以二醉象喻生死。藤喻命根。入井喻无常。二鼠喻日月。四蛇喻四大。三龙喻三毒。五滴蜜喻五欲。三毒乃三恶道之因。故藤一断。即有堕落之患矣。
记曰。本文二句。释不与人期一句。斯明年月日速也。身似临崖树。业风一至。非力能挽。命如井中藤。日月时亏。使人不觉岸</a>树是年不长。井藤是日月之速。言井藤者。是井边所生之藤。或云。树根。井谓丘墟枯井也。罗什法师曰。昔有罪人。怖罪逃走。王令</a>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云云。三毒者。贪嗔痴也。三恶道者。地狱饿鬼畜生也。五欲者。色声香味触也。或以财色名食睡为五欲。谓众生迷于五欲少乐。全忘生死危险诸苦也。
念念迅速。
念。谓凡夫生灭心之妄念。前念未灭。后念续生。念念生灭。如灯烧炷。起灭不停。如是生灭迅速之相。非具慧眼者莫见。
记曰。此明念速也。妄念。故生灭不停。真心。则常住不迁。
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
梵语刹那。此言一念。乃时之极速也。僧祇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俱舍云。壮士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然念有大小。大念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此言一刹那者。小念也。息。即出入息。此息名曰寿命。以一期为寿。连持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故出入息名为寿命。转即出已不复更入。名曰命终。此只在一刹那间。即第八识舍前阴。受后阴时。今不言中阴者。以举前后而该其中也。又中阴迟速不定。迟则七七之日。速则疾于心念。便舍中而受后矣。来生者。总该六道。随善恶业。而报生其处也。
记曰。本文二句。即释上刹那异世一句。此明刹那速也。上善生天。中善生人。下善生阿修罗。上恶生地狱。中恶生饿鬼。下恶生畜生。言瞬者。目动也。言中阴者。谓人命终。出入息断时。第八识舍离前阴身。即有中阴身。在虚空中。冥无所睹。以香为食。于有缘处。即见父母交会。欲火之光。随念便至。以颠倒想。一刹那顷。揽赤白二点。而成后阴。其中阴即灭矣。若其生方未定。或父母不会。此中阴身。七日一死。乃至七七日。必定托生。不出四十九日。若彼业报已定。或生人天。或堕鬼畜。一刹那间。舍前阴受中阴。舍中阴。受后阴。迅逾电光。非凡所测。唯佛能知。
何乃晏然空过。
何乃犹何为。亦反诘之词。亦承上转下之语。以上示知生死过患无常迅速。向下令悟舍俗入道。依法勤修。期出轮回。晏然者。安然也。总谓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何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晏然虚度。不谋上进。以脱生死者乎。
○四违俗入道
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
上句缺反哺。下句缺敬睦。父母者。子之天地也。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经云。若有供养父母。得无量福。佛言。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若人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百年。便利背上。无有怨心。四事供养无乏。此子犹不足报父母之恩。欲报恩者。当劝父母于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长。无净戒者。劝受持戒。有悭贪者。劝行惠施</a>。无胜慧者。劝修胜慧。令善安住。以自调伏。乃名真实报父母之恩。六亲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又曰。一父。二子。三从父昆弟。四从祖昆弟。五曾祖昆弟。六族昆弟。弃离者。经云。菩萨出家。舍离六亲。不记不忆。勤修道行。以速成菩提故。
记曰。甘旨者。美食也。犹不足报父母恩者。谓虽色养无违。而不能置亲神于上界。欲利亲灵于多生者。必须劝持斋戒。广修福慧。若出家者。父母贫乏。不能自活。佛听教令信心。授彼三归五戒。然后乞食供之。南山云。真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能如是者。名真出家。则可绍隆三宝。度脱四生。利益甚深。功德无量矣。
不能安国治邦。家业顿捐继嗣。
上句缺致君泽民。下句缺承业继嗣。释子出家。舍生育继嗣。绍隆三宝种族。虽似忠孝有缺。然立身行道。以报亲恩。说法劝善。用羽皇化。如斯报德。孰能加焉。昔宋文帝。谓何尚之曰。若率土皆淳释化。则朕坐致太平矣。尚之对曰。夫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人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此明旨所谓坐致太平者也。
记曰。上文明违俗。下文明入道。
缅离乡党。剃发禀师。
上句离俗。下句入道。缅者远也。谓远离乡俗。趣向无为。即舍家。趣于非家也。剃发禀师者。弃俗容仪。坏世饰好。仿同如来。具佛德相。禀命于师。从师受学。乃入道之玄规。出世之洪范也。
记曰。世以须发为容仪饰好。比丘出家。违俗慕道。弃世所好。绝灭爱情。今时留须长发。号曰头陀。名既叛而行复乖矣。梵语头陀。此云抖擞。谓抖擞三界尘劳烦恼。其行则有十二法。今以披发。号为头陀者。讹妄之甚也。佛言。须发爪长。是恶比丘破戒之相。若阿兰若独住比丘。无人剃者。听发极长一寸。爪长如一麦。不得过。舍家趣非家者。弃世俗之家。入无为之舍也。文殊菩萨白佛言。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不可不报。又言师僧之恩。不可称量。其谁为最。佛言。其在家者。孝事父母。在于膝下。莫以报生长之恩。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从师学。开发知见。次恩大也。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师之力也。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焉。追其所生。乃次之耳。乡党者。乡向也。谓众人之所向也。党朋党也。古以五百家为党。周礼</a>云。百家之内曰乡。汉志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斯则以万二千五百家。而为乡也。禀者。受命也。
内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
上句明念慧。下句明和敬。内切念慧。外阐六和。乃入道之功勋。立德之基本也。肇师云。非真心无以具六法。非六法无以和群众。如众不和。非敬顺之本也。
记曰。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
迥脱尘世。冀期出离。
上句出世俗家。下句出三界家。欲脱尘俗。须发足超方。期超三界。当断烦恼。始符出家之本誓也。此二句。总结上文以起下词。
记曰。上句结父母六亲邦国继嗣乡党五句。下句结剃发内勤外弘三句。迥者。寥远也。冀者。欲也。望也。
○五名利失道
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
上句明无作始沾。下句明止德未备。由名行未当。非称比丘之义。辞亲入道。内勤外弘。本为期出生死。何以才入僧数。即便饕餮名利。放逸恣情。造有漏因。结生死果。违背初心。失出离行耶。才登戒品者。方禀具足。无作初成也。戒品有四。谓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前后俱通在家出家。中二唯局出家。我是比丘者。具足戒人也。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一破恶。二怖魔。三乞士。含此三义。不能翻译。故存本音。
记曰。无作者。亦名无教。又名无表色。乃戒体也。从三羯磨而得。得此体已。任运止恶。任运行善。不用再作。故名无作。言止者。谓止断诸恶。令不更起也。破恶者。如初得戒。以三羯磨。发善律仪。破恶律仪故。若通就行解。能破见思之恶也。怖魔者。既能破恶。而魔王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传灯</a>。化我眷属。空我宫殿。故生惊怖也。乞士者。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内修清雅之德。外离四邪之食。净命自居。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告求资身。以成清雅之德也。今人多求多畜。岂称清雅之德。既乖其名。尚得为比丘者乎。
檀越所须吃用常住。
上句明信施。下句明僧物。若无戒德。则寸丝滴水难消。况檀越之四供。僧祗之受用乎。檀越者。檀是西音。此言施。越乃此方之语。谓能行施。则生生越度贫穷苦海也。常住有四。一。常住常住。谓僧寺房舍。众具。花果。田园。仆畜等。以体局当处。不通余界。但得受用。不通分卖。故重言常住也。二。十方常住。如寺中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本处。此二名僧祗物。三现前现前。谓僧现得施物。唯施此处现前僧故。四十方现前。如亡五众轻物。若未羯磨。物通十方僧。若已羯磨。物属现前僧。此二名现前僧物。
记曰。所须者。通食用。吃用者。吃局饮食。医药用通衣服卧具房舍等。
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
上句失观。下句痴议。以无观慧故。不解思法。由痴暗故。别生愚见。无惭无愧。慢怠贪嫉。因之而生矣。忖谓计度。思谓筹量也。谓言者。自出非语也。法尔者。理之当然也。合供者有二。一谓他合当供养于我。二谓我当合受他供。来处者。计一钵之饭。作者功用不少。施者割妻子之分。以种福田。自德不全。岂合受供。众德虽备。犹须观行。方消信施。故文殊问经云。菩萨若无思惟。饭亦不应食也。
记曰。迦叶经云。时五百比丘言。我等不能精进。恐不能消信施供养。请乞归俗。文殊菩萨赞言。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宁可一日数百归俗。不应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佛告文殊。若有修禅解脱者。我听受人信施食。慈恩法师云。不蚕衣。不田食。织女耕夫汗血力。为成道业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慈受深禅师云。如今有等初学。饱食高眠。任性过口。犹嫌不称意。不知出家人。如一块磨刀石。一切人要刀利。便来石上磨。磨来磨去。别人刀利。自家石渐消薄。有等更嫌他人不来我石上磨。有甚便宜处。此语最切。如施金针。中人病处。假其石如金刚。不妨嫌他不来磨。智度论云。思惟此食。垦植耘除。收获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计一钵之饭。作夫流汗集合成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净。更无所直。宿昔之间。变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变成不净。恶不欲见。行者自当思惟如此獘食。我若贪着。当堕地狱。啖烧铁丸。从地狱出。当堕畜生。牛羊骆驼。偿其宿债。或作猪狗。常啖粪秽。如是观之。生厌离想。方堪受食。道安</a>法师云。减割之重。一米七斤。无戒食施死入泰山。烧铁为食。洋铜灌咽。如斯之痛。法句所陈。所谓学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长者八十一。其树不生耳。若也一念回光。忽与道合。万两黄金亦消得。
吃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
上句总标。下句别释。以喧喧未审何言。故释曰。人间杂话。吃了者。饱食已。聚头者。共相聚首也。杂话者。世俗之言。不涉经律之语。犹无克念。外发言非。不修观慧。奚解忖思。三业不勤。掉举由生。遗教经云。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解脱。是故急当舍离戏论散乱之心。求于无为寂灭之乐。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摄其心。灭除戏论之患。长芦赜禅师自警文云。若乃窃议朝廷政事。私评郡县官寮。讲国土之丰凶。论风俗之美恶。以至工商细务。市井间谈。边鄙兵戈。中原寇贼。文章技艺。衣食货财。自恃所长。隐他好事。揄扬显过。指摘微瑕。既乖福业。无益道心。如此游言。并伤实德。坐消信施。仰愧龙天。罪始滥觞。祸终灭顶。何也。众生苦火四面俱焚。岂可安然坐谈无义。古德尚言自警。我等何人好不自思。
记曰。喧者哗也。掉举者。有三种。一身掉。谓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二口掉。谓好喜吟咏。竞争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三心掉。谓心情放逸。纵念扳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宋光孝安禅师。在定中见二僧倚槛相语。初有天神拥卫倾听。久之散去。俄而恶鬼唾骂。扫其脚迹。询其故。乃二僧初论佛法。次序间阔。末谈资养。安自是终身未尝言及世事。律云。有二苾刍。随路而行。说非法语。时有不信心夜叉。欲吸其精气。佛言。苾刍在路行。应思惟善法。有二种事。一作法语。二如圣默然。至止息处。说圣伽陀。今人终日间谈杂话。尚不免神鬼呵责。而况求其拥护。可得乎哉。
然则一期趁乐。不知乐是苦因。
上句明逸乐。下句明苦因。谓今生恣情放逸于欲乐。即是当来之苦因。苦因斯集。苦果便至。故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目前交报。殁后沉沦</a>。斯之谓欤。一期者。谓诸众生受身。虽云寿命长短不同。然皆是一期果报。是则一生逐乐。诚为万劫之苦殃矣。
记曰。欲乐者。五欲乐也。
曩劫狥尘。未尝返省。
上句明随尘习。下句明失慧眼。由无始劫来。一向顺自惑习。随逐诸尘妄境。至今炽然胸中。未尝一念返照知非。何能克修定慧。破彼惑习。而出尘劳耶。
记曰。曩谓曩昔。劫是长时。即无始劫来也。尘者尘垢。是染污义。谓诸妄尘惑习。能染污自心真性。不得见道故也。
时光淹没。岁月蹉跎。
上句是昼夜失。下句是年月失。淹没者。湮灭也。蹉跎者。虚过时日也。若不专修定慧。非但埋没光阴。实乃徒丧百年矣。
记曰。言时光者。是昼夜互举也。时谓十二支干。光谓三光也。
受用殷繁。施利浓厚。
上句自用。下句他施。他为求福施之无厌。而受者须生惭愧。知量受用。言受用者。身心纳润。恣情享施。殷繁者。四供滋多。百一盈长。施利者。四事供养百一所须也。殷繁。浓厚。名异而义同也。
记曰。惠休法师。三十年着一緉鞋。遇软地则赤足。尝诲众曰。汝今种种受用。未饥而食。未寒而衣。未垢而浴。未睡而眠。道眼未明。心漏未尽。如何消得。殷者盛也繁者多也。浓者不淡。厚者不薄也。四供者。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百一者。沙门供身所须之物也。
动经年载。不拟弃离。
上句言时。下句言心。由受用殷繁。耽味不休。故致不觉经历年载。曾未生一念弃舍厌离之心。
记曰。拟者所谓拟之而后为。即揣度以待也。芙蓉禅师云。为厌尘劳。求脱生死。休心息念。断绝扳缘。故名出家。岂可等闲利养。埋没平生。直须两头撒开。中间放下。遇声遇色。如石上栽花。见利见名。如眼中着屑。况从无始以来。不是不曾经历。何须苦苦贪恋。如今不歇。更待何时。
积聚滋多。保持幻质。
上句畜不坚物。下句养梦幻身。谓积聚四供不坚之财。保持五阴梦幻之质。一朝无常到来。积之何用。四大分散。保之奚在。故净住法云</a>。生不可保。唯欲营生。死必定至。不知顾死。况此危命。凶变无常。俄顷之间。不觉奄死。然其恶因既积。恶果难逃。形曲影呙。岂虚言哉。
记曰。财属五家。故曰不坚。谓水漂。火焚。贼盗。官得之。恶子败之。无作禅师云。福劣财强。财必为殃。德薄任大。任速成害。古人只要心达。不要身达。他贤莫掩。我贤莫伐。若如此。则知其命。合其道。终一身而自保矣。
导师有敕。戒勖比丘。进道严身。三常不足。
上二句诫勉。下二句示法。如来为三界之法王。四众之导师。穷尽物性。观机授法。应病与药。是故立法制戒。敕令诸弟子。修行进道。必须精勤。少欲知足。以三事而自严身。三事。谓饮食。衣服。睡眠。斯三者。使人之所蔽。障道之因缘。故令常须不足。方与道合。
记曰。导师者。引导众生出于三界之火宅也。思益经云。于诸众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报恩。故名导师。报恩经</a>云。示涅槃径。使得无为常乐。故名大导师。遗教经佛言。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又云。汝等比丘。当自摩头。以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又云。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勖谓勉勖。严谓严正。
人多于此。耽味不休。日往月来。?然白首。
上二句贪利。下二句忘生。噫。贪着世利犹未息。不觉白发堆头矣。日往月来如旋火。死符不久又将至。
记曰。于此者。三事也。?者。犹风?然而至也。如阿含经云。有四事。先不语人。一头白。二老。三病。四死。是四事。不可避。亦不可却。
后学未闻旨趣。应须博问先知。
上句言他乏益。下句令先自利。谓虚生空老。无言以接后来。欲得利他。先须自利。自利则博问先知。彻佛祖心性之源利他则了达真宗。广示事理方便之门。博问则不择尊卑。不耻下就。所谓依法不依人。广示则不拣怨亲。不分贵贱。所谓心慈体正。法施平等。设怀彼我。自他两失。法句经云。学先自正。然后正人。调身入慧。必还为上。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何愿不至。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闻。勤修得益。虽诵千言。不求出世。不如一悟。绝离三界。虽诵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听。自他两利。
记曰。旨即经律之宗旨。趣则宗之所归也。宗者尊也。崇也。旨是意旨。谓经律之所崇所尊所主意旨。归趣究竟处也。博谓广参。问谓请益。先知者。先觉也。事钞曰。古云博学为济贫。僧传曰。非博则语无所据。故学不厌博。博则通矣。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苟生而贫于学者。懦夫也。死而富于道者。君子也。是知博学乃济识见之贫也。庄子</a>曰。人而不学。谓之视肉。学而不行。谓之撮囊。弗畔。谓不违道也。
将谓出家。贵求衣食。
此二句。结上起下之文。将者。欲也。拟也。亦抑词也。然舍俗出家。本以道为重。非以衣食为所贵也。
记曰。道安法师诫众云。卿已出家。弃俗辞君。财色不顾。与世不群。金玉不贵。惟道为珍。约己守节。甘苦乐贫。近德自度。又能度人。
○六启示三学
佛先制律。启创发蒙。
上句明五篇七聚。下句明开发初机。以律是定慧之首学。万善之基本也。蒙是蒙昧。谓从未证圣位以来。皆曰蒙昧。况余初学薄地凡夫乎。佛先制律者。盖由众生烦恼炽盛。三毒竞兴。颠倒乱想。失智慧明。造生死业。是故如来应机设教。首以木叉防非止恶。次以禅定息虑忘缘。后以智慧破惑证真。故南山云。但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勃兴。要由心使。故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理次然乎。
记曰。佛即本师释迦如来。梵语具云佛陀。此言知者。亦言觉者。谓于菩提树下。了了觉知三世众生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三觉圆明。故称为佛。一者自觉。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运无缘慈。度有情界。三者觉行圆满。穷源极底。行满果圆故。梵语毗尼。此云律。律者诠也。谓诠量轻重。开遮持犯等。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即戒也。谓三业七支。各各防非。别别解脱。又受戒已。随对杀等事不作。别别无因。则别别无果。故名别别解脱也。创者。初也。谓立法创业之始也。五篇七聚详具大律。乃比丘二百五十戒法。尼则三百四十八戒法。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则八万。
轨则威仪。净如冰雪。
上句示法。下句设喻。轨则者。律之轨范法则也。人能禀受斯则。即便直趣无上道也。威仪者。谓有威可畏。有仪可敬。由比丘奉持禁戒。众德威严。令人可畏。于行住坐卧。仪端表正。令人可敬。是则内严外正。一尘不染。故如水之洁。雪之白也。
记曰。本文二句。是戒体。下之四句是戒用。
止持作犯。束敛初心。
上句明持犯。下句明功能。然止即是持。作便是犯。止则三业不驰妄境。诸恶不生。持则守志坚贞。心离散逸。是为束敛。乃入道之首约。定慧之初门。故云初心。
记曰。止则诸恶不起。持则吉罗无犯。又止则心无妄动。持则执而不失。束则念无散逸。敛则定水湛然</a>。辅行云。有言大乘何须执戒者。此谬也。言不执者。乃是持而不执。若令不持名不执。乃是执破。何名不执。执持尚无。妄持安在。
微细条章。革诸猥弊。
上句明戒相。下句明对治。以戒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故曰微细条章。对治八万四千诸尘劳。故曰革诸猥獘。
记曰。条章者。即二百五十戒中诸微细条相也。革者。悛除也。猥弊者。即三毒十使诸惑习染也。诸惑者。略言三结十使。广言八十八使。乃至八万四千尘劳。能结缚众生。驱使流转三界。不得解脱。三结者。一身见。二戒取。三疑结。更加贪。嗔。痴。慢。边见。邪见。见取。为十使。此之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共成八十八使。盖欲界苦谛下。十使具足。集灭二谛下。各有七使。谓除身见。边见。戒取。三使。道谛下有八使。谓除身见。边见二使。则四谛合为三十二使也。色界无色界。四谛下皆如欲界。只于每谛下。又除嗔使。以上二界嗔使不行故。一界有二十八使。二界合五十六使。并前欲界三十二使。总成八十八使也。八万四千。诸尘劳者。以贪嗔痴行。及等分行。各具二万一千。共为八万四千也。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者。二百五十戒法。以行住坐卧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合为一千。循过现未来三世。为三千威仪。以此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万一千。以此二万一千。复对治贪嗔痴及等分四种烦恼。为八万四千细行。是为对治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也。
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义上乘。岂能甄别。
此承上起下相因之词。上二句戒律未习。下二句经教叵明。曾未叨陪者。谓未曾五夏依师。十席就听。既戒为三藏首学。定慧初门。学拟躐等。教理何明。初门未进。堂奥宁窥。是知戒律未严。慧解靡生。而无上了义之宗。安能辩析悟入者乎。言了义者。谓诸大乘经教。乃决择显了之谈。广明中道实相之义。非诸小乘经典。及余覆相。密意含隐之说也。
记曰。忠国师云。禅宗法者。应依佛语。一乘了义。契取本原心地。转相传授。与佛道同。不得依于妄情。及不了义教。横作见解。疑误后学。俱无利益。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天魔外道。而能破灭佛法矣。毗尼法席者。讲演戒律处也。律制比丘。纵证三明六通。亦须五夏依师学律。若律不明。乃至终身不离依止。资持云。律制比丘。五夏已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办比丘事。然后乃可学习经论。今越次而学。行既失序。入道无由。大圣诃责。终非徒尔。今时才沾戒品。便乃听教参禅。为僧行仪一无所晓。况复轻陵戒检。毁呰毗尼。贬学律为小乘。忽持戒为执相。于是荒迷尘俗。肆恣凶顽。且戒必可轻。汝何登坛而受。律必可毁。汝何削发染衣。是则轻戒。全是自轻。毁律还是自毁。妄情易习。至道难闻。拔俗超群。万中无一。请详圣训。能无从乎。十席就听者。昔宣律师。其师勉之十遍往听毗尼。元宣师非钝。尚就十听。盖欲极其精妙。尽其旨趣。为定慧之本。无生之要也。甄别者。分析明了义理之谓也。
可惜一生空过。后悔难追。
此二句是慨叹词。谓经律不明。即失身戒心慧。而玄道无因契悟。是为空过。生死到头。悔之不及。故曰难追。
律是戒学。经属定学。已示二学竟。下明慧学。以道由般若妙慧。方能契会也。
教理未尝措怀。玄道无因契悟。
上句慧解未具。下句顿悟无由。教理者。诠理之谓教。教之所诠曰理。诠理之教者。即十二部经。良由如来依理立言。令群生修行而证于理。四教义</a>云。说能诠理。化转物心。故言教也。化转有三义。一转恶为善。二转迷成解。三转凡成圣。所言诠理者。谓诠真谛理。及中道理也。玄道者。即佛祖心印。强而言之曰。幽玄微妙寂灭无相之道也。若不以如来教理为正因。则佛祖无上妙道。顿悟无由。故达磨西来。以四卷楞伽为心印。黄梅五祖。劝持金刚般若。天台证入法华。圭峰顿悟圆觉。故宗镜云。西天诸祖。此土六代。乃至马祖。南阳鹅湖。空山禅师等。并博通经论。圆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诚证。终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陈。是以绵历岁华。真风不坠。以圣言为定量。邪伪难移。用正教为指南。依凭有据。但莫执义上之文。随语生见。直须探诠下之旨。契会本宗。则无师之智现前。天真之道不昧。故知教有助道之力。初心安可暂忘。所以从上先圣诸祖。莫不研穷三藏至理。印可自心。观风化物。今之学者不能全此。反生轻谤。是何心哉。苟得鱼忘筌。则经律何过。如来金口所说一言一字。百劫千生尚不闻见。况得受持解悟。故知教不迷人。人自迷教耳。圭峰云。诸宗门下。皆有达人。然各安所习。通少局多。以承禀为户牖。各自开张。以经论为干戈。互相攻击。情在函矢而迁变。法逐人我为高低。致使是非分拏。莫能辩析。经如绳墨。楷定邪正。绳墨非巧。巧者必以绳墨为凭。经论非禅。参禅者必以经论为准。当知经是佛语。禅是佛心。律是佛行。如来身口意业。本不相违。良由人与法差。法与人病。舍一执一。自为颠倒。若是至人。回万法于己者。则奚是奚非。何相违之有哉。
记曰。本文二句。言无慧学。即无因顿悟。是则因律明教。因教明道。问曰。顿悟乃直指之宗。不立文字。何用经教为指南耶。答曰。岂不闻乎。依经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又云。今人看古教。未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应须看古教。宝藏论</a>云。古镜照精。其精自形。古教照心。其心自明。若知一切法。本是如来藏中性德妙用。又何是何非。何文字之有耶。十二部经者。如来一代说法。教分十二。统摄三藏。一契经。二重颂。三受记。四伽陀。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议。南阳忠国师。鹅湖大义禅师。思空山本净禅师。
○七不修学过
及至年高腊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朋。惟知倨傲。
上二句明我相。下二句明慢相。又初句年腊高。而无德。次句心高而无道。故曰空腹。不肯亲附。是自恃。惟知倨傲。是凌他。此二皆属慢相。然慢有六种。一过慢。谓于相似法中。执己为胜。二慢过慢。元他本胜己。而强谓胜他。三我慢。谓恃己凌他也。四增上慢。原自未得道。谓己得道。五下劣慢。谓本己无能。反自矜夸。六邪慢。谓执着邪见。凌慢他人也。今于六慢中。此属慢过慢。及我慢。下劣慢也。
记曰。徒自年高而德不侔。唯知倨傲。而无道可尊。年是生年。腊是戒腊。亲附即亲近。良朋是善友。倨傲谓不谦逊。即慢他也。
未谙法律。戢敛全无。
上句教律失。下句身心失。不肯亲近明师善友。奚识教律修持。未解修持。安能收摄身心。
记曰。教防三毒。律禁七支。未谙者。未识也。戢敛者。收摄也。
或大语高声。出言无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碗钵作声。食毕先起。
初二句语业失。次二句意业失。亦仪轨失。后二句身业失。亦规矩失。以不知法律。三业无规。故致斯失。若能戢敛。则无事不办矣。婆罗门者。西国俗士。四姓之一。惟论年尊。不贵德长。故无上中下座之敬。或先至先尊。后来后坐。聚会无规。愦闹非一由无戢敛。是故与彼无殊。
记曰。梵语婆罗门。此云净行。亦云梵志。四姓者。一刹利。王种也。二婆罗门。贵姓也。三毗舍。商贾也。四首陀。农人也。无度。谓无法度也。聚会。即聚集。或祭祀集。或节会集。或论议集。无殊。即无别也。出家以戒腊高。故其德长。不论生年为尊也。
去就乖角。僧体全无。
上句法失。下句仪失。往来不存些些轨则。如圭之失方。故曰乖角。动静不具小小威仪。如婆罗门聚会。故曰全无。
记曰。乖。背也。违也。角。方也。方者。法也。道也。去就乖角乃措置乖方也。圭体上圆下方。象天地之规矩方圆也。圭失方即非圭。僧乖法即非僧。故曰全无。
起坐忪诸。动他心念。
上句自失。下句失他。三业不谨。故坐起无恒。躁动非一。是以令他动念。
记曰。忪音忠。忪诸者。心意躁动。情不安隐。举止非常也。慈受禅师云。使人动念。魔障易生。众口烁金。自家何乐。作福虽多。不如避罪。暗中动念。自昧不知。日往月来。面黄身瘦。
不存些些轨则。小小威仪。将何束敛后昆。新学无因仿效。
上二句自失规法。下二句不能法他。既自不存轨法。何能法范他人。是故来学无由取则矣。
记曰。新学即初学。后昆是后贤。即后学也。仿效。犹取法也。书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世儒尚然。况出家者乎。
才相觉察。便言我是山僧。
上句他成。下句自慢。谓他贤正欲以善言相成。而自便生我慢。遂出此无惭语也。
记曰。言我是山僧者。谓我是住山之人。只知一个话头。那管经律。威仪细行之事。法昌禅师云。有一般汉。记取一肚葛藤。摩唇捋嘴。胡言汉语。道我解禅解道。轻忽好人。作无间业。一朝眼光落地。业境现前。如落汤螃蟹。手忙脚乱。从前学得活计。总用不着。若闻人举着他肚里事。嗔心忿起。便道佛法岂有与么事。大悟不拘小节。斯等好似将牛屎比旃檀。有甚交涉。慈觉禅师云。或自恃天真。拨无因果。妄谓但向胸中流出。不依地位修行。所以粗解法师。不通教眼。虚头禅客。不贵行门。此偏枯之罪也。或则浑身破碎。满面风埃。三千细行全无。八万威仪总缺。或则追陪人事。缉理门徒。身游市井之间。心染闾阎之态。所以山野常僧。未免农夫之诮。城隍释子。反为儒士之羞。此懒惰之罪也。向下指出无细行懒惰之由。
未闻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躁。
上句失闻修。下句失戒定。法律未闻。何识行持。戒定未修。故致情同猿马。
记曰。闻即闻慧。行持即修慧。闻思修三慧。今举闻修。以该其思矣。三皆云慧者。谓由三法。各能生无漏圣慧。若无此慧。则不能断惑证真也。
如斯知见。盖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
初句承上起下之词。次句入道不勤。后句贪利丧日。如斯知见者。如上恶习之识见也。盖为初心慵惰等者。谓由初心入道不勤。故曰慵惰。未闻佛教修持。遂乃饕餮名利。不肯亲附良朋。是以因循过日。染缘渐深。恶习滋长。故致如斯知见。正所谓打头不遇作家者也。
记曰。慵音戎。懒也。饕音滔。贪财也。餮音铁。贪食也。法灭尽经云。佛言。法欲灭时。诸魔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不修戒律。半月半月虽名诵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不乐读诵经律。设有读者。不识字句。为强言是。不咨明者。贡高求名。虚无雅步。以为荣贵。望人供养。命终死后。当堕无间地狱。五逆罪中。饿鬼畜生。靡不更历。于无边恒沙劫。受罪竟。乃出生在边国。无三宝处。如佛所记。半月诵戒不欲听闻。今时诵戒尚希。况得听闻。呜呼诚为法灭相矣。昔齐僧云。住邺下宝明寺。以讲演著名。襟带众理。于四月十五诵戒时僧集。云居座首。乃白众曰。戒本防非。人人诵得。何劳数闻。可令一僧竖义。使后生开悟。众无敢抗。遂废诵戒至七月十五日旦。忽失云所在。众四出追觅。乃于寺外三里许古冢中得之。血流遍体。问其故。则云。有一猛士。手执大刀。厉声呵曰。尔何人。敢废布萨。妄充竖义。即以刀刽我身。痛毒难忍。扶接还寺。竭诚忏悔。经于十年。至心尽敬说戒布萨。读诵众经。以为常业。临终之日。异香来迎。欣然而逝。时咸嘉其即世惩革。不坠??伦。又大觉寺僧范。戒德清</a>高。尝宿他寺。于十五日。众议共停布萨。令僧竖义。有僧升座叙曰。竖论法相。深会圣意。何劳布萨。乃僧常闻耳。忽见一神。高丈余。雄峻惊人。问竖义者曰。今是何日。答云。布萨日。神即以手拓之。曳于座下。捶顿将死。次问上座。答亦同前。拓还将死。陵害二三上座已。神掉臂而出。时道俗共睹。范师既见。由是自励一生。僧事私缘。无敢说欲。乃至病重。不堪扶舆。由请僧就房。恭敬说戒。斯时崇经论。偏禅学。而轻戒律者。请观此思之。
荏苒人间。遂成疏野。不觉[(龍-月+日)/足]踵老朽。触事面墙。
上二句涉俗成野。下二句空老无识。又初句交熏。次句习成。三句奄尔衰至。四句无明日蔽。盖为不修正业。散漫自放。日涉俗缘。攀缘尘境。纵恣六情。故至心行遂成疏野。染习日深。无观照力。奚觉四相迁流。倏尔衰老时至。心径不通。百无一晓。瞩物成壅。如人面壁。此等皆由不肯博问先知。故至到老遂成骨董。
记曰。荏苒。犹散漫侵寻也。[(龍-月+日)/足]踵。乃行不前也。朽即衰朽。所谓缶既已老。无三种味。空生空死。唐弃一期。无三种味者。譬如甘蔗。既被压已。滓无复味。壮年盛色。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者不能诵经解义。二者不能坐禅修观。三者不能劳务作福。四相者。生住异灭也。骨董者。墨谈云。罗浮颖老。取饮食杂烹之名。今俗多借用之。
后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谈说。不涉典章。
上二句他失润益。下二句言不关典。既尔触事面墙。将何以接后昆。纵有一言半句。不关佛祖典模。何异不见水老鹤哉。
记曰。如来去世不久。有一比丘错诵法句经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见了之。时阿难尊者闻之。惨然而叹曰。如来正法灭何速哉。乃语彼比丘言。如佛所说。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见了之。是比丘回向师说。其师言。阿难老耄。言多错谬。不可信也。汝当还如前诵。案昔正法尚存。讹替若此。况今去圣时遥。不亲良朋。不近明师。而能出言涉于典章乎。
或被轻言。便责后生无礼。嗔心忿起。言语该人。
初句无德被诮。二句不省己过。下二句嗔毒伤人。言既不涉典。何怪他轻。己过不省。反责他非。嗔火一纵。无不燎然。
记曰。嗔。怒也。忿恨也。又忿他为嗔自忿为恚。道安法师云。经道不通。戒德全无。朋友嗤弄。同学弃捐。如是出家。徒丧天年。
○八业果时熟
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缠逼迫。晓夕思忖。心里恛惶。
上二句身苦。下二句心苦。异熟时至。四大乖常。一大不调。百脉筋抽。伏枕思忖。无善可记。束手泉门。何疑之有。岂不恛惶者哉。
记曰。萦者。绕系也。缠者束缚也。逼迫者。驱逼急切不安之谓也。晓夕者。早晚也。思忖者。思惟忖度也。恛惶者。昏乱恐遽也。
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从兹始知悔过。临渴掘井奚为。
上二句不知去处。下二句追悔不及。六道险途。生死旷野。不知来处。焉知去处。日前不预打点。临时悔之何及。佛言。人痴故有生死。何等为痴。本从痴中来。今生为人复痴。心不解不开。不知死当所趣向。此正所谓未知何往也。
记曰。本文初句。言三途六道宽旷无际。次句心识不知去处。第三句临终始悔先愆。第四句设喻以明之。百喻经</a>云。昔外国有一贫人。善能作鸳鸯鸣。欲偷莲</a>花。即入王池。作鸳鸯鸣。时守池人疑。而问曰。池中是谁。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至中途复更作鸳鸯鸣。守者言。汝先不作。今作何益。世间愚人。亦复如是。终身作众恶业。不习心行。使令调善。临命终时。方言我今欲修善。时狱卒将去。付阎罗王所。虽欲修善。亦无所及。如彼愚人欲到王所。方作鸳鸯鸣。
自恨蚤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临行挥霍。怕怖慞惶。
上二句自责。下二句失主。日前三毒不除。年晚积罪如山。临终之际。业境现前。纵饶强作主张。难免怕怖慞惶。正是日前足跟不稳。临行手忙脚乱。
记曰。过咎者。罪愆也。霍当作攉。乃手反覆也。摇手曰挥。反手曰攉。谓如反掌迅速之间。怕怖慞惶者。畏惧恐遽之甚也。
縠穿雀飞。识心随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
初二句身心随业。次二句业强牵心。后二句报偏由心重。又初句喻先业果谢。次句心随业往。三四句喻业强报先。五句妄念非一。六句报从心堕。然善恶之业。强弱由心。果报之处。轻重自分。垢心浊重。即坠三途。善业轻举。便升人天。若据出世法中。人天原是有漏之果。亦名为堕。唯其一心不生。方脱沦坠。縠穿雀飞者。雀乃小鸟也。大论云。鸟来入瓶中。以縠掩瓶口。縠穿鸟飞去。识神随业走。今以瓶喻四大。縠喻命根。鸟喻识神。识神即识心也。因其乘前善恶业来受报。如鸟入瓶。为业所系。如罗縠掩。果报若谢。即便随业。如縠穿鸟去。去必逐业。故名随走。由识心系以业绳在于色瓶。而无处不至。业绳未断。去已复还。瓶破系断。即去不返。谓现今四大若坏。名为去已。复受后身。名为复还。至无学果。方名瓶破。后生业尽名为不返。言识心者。即第八心王阿赖耶识。执持善恶种子为总报主。随业者。谓六识所造善恶之业。能引第八于六道中受总报身。业为能引。识为所引。故云随业。先牵者。谓善恶二业。何者强重。即牵之先往。而受来报也。心绪等者。谓第六识。种种妄想。分别非一。攀六尘境。作众恶业。坠堕三途。心多则堕重。妄少则坠轻。圭峰云。作有义事。是惺悟心。作无义事。是散乱心。散乱随情转。临终被业牵。惺悟不由情。临终能转业。欲验临终受生自在不自在。但验寻常行心尘境自由不自由。二六时中当省察耳。此是圭峰一贴发汗散。诸仁者。好自检验看。切勿蹉过也。
记曰。阿赖耶。此云藏识。谓能含藏善恶。世出世间诸法种子故。以由最初不觉心动。成于无明。薰习真如。而为阿赖耶识。以执持种子。能令生死流转不断。故此识亦名执持。或名异熟识。谓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异熟者。谓今生作业。来生受报。因灭果生。异时而熟。旧云果报是也。宗镜录</a>问云。诸根坏日。识迁离时。舍此故身。别受余质。去来之识。相状云何。答曰。如显识经云。识之运转迁灭往来。犹如风大。无色无形。不可显现。而能发动万物。示众形状或摇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声。或为冷为热。触众生身。作苦作乐。风无手足形容。亦无黑白诸色。识界亦尔。无色无形。无光明显现。所薰因缘故。显示种种功用。同性经云。众生舍此身已。业风力吹。移识将去。自所受业。而受其果。縠音斛是薄纱即方目纱也。
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待。
上二句无常速。下二句时命速。以无常为杀鬼者。谓彼无常。虽无形质可见。而能断人命根。故云杀鬼。止观云。无常役鬼。不择豪贤。危脆不坚。难可恃怙。云何安然规望百岁。四方驰求。贮积聚敛。聚敛未足。溘然长往所有产货。徒为他有。冥冥独逝。谁访是非。念念不停者。是迁流不住之义。智度论云。无常有二种。一相续法</a>坏无常。二念念生灭无常。涅槃经云。菩萨修于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死。步步近死。命不可延者。命谓寿命。乃前业异熟定报。故不可延也。时不可待者。时即时刻。既是前业定报。非人力可能留待。所谓阎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五更。定业难逃。此之谓欤。
记曰。[(龍-月+日)/足]踵老朽。是老苦。卧病在床。是病苦。无常杀鬼。是死苦也。正法念处经</a>云。临命终时。刀风皆动。如千尖刀。刺其身上。十六分中。犹不及一。若有善业。则苦恼少。
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论劫数。
上二句业果难逃。下二句生死无际。言三有。已该人天。欲令文义互彰。故叠言之。三有。即三界众生。所作有漏善恶业因。致感当来有漏善恶果报。因果不亡。故名为有。一欲有。谓欲界人天。及四恶趣众生。皆不离欲染。故名欲有。二色有。谓色界四禅天。虽离欲染。尚有色质。故名色有。三无色有。谓无色界四空天。四大已空。无有色质。惟余四蕴。故名无色有。斯等皆由因造有漏。果系有为。既已无常。不离三界受生。故曰应未免之。果复造因。因还感果。轮回无际。故曰非论劫数。
记曰。劫数者。世界有成住坏空四时。每一时经二十小劫。四时共经八十个小劫。一小劫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八十个小劫。名一大劫。通计一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今乃人住二十小劫中。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兹当第九小劫。尚余十一个小劫。过已。即坏劫时至矣。四蕴。谓受想行识也。其六欲天。四恶趣。四禅天。四空天。俱如下释。
○九策励劝修
感伤叹讶。哀哉切心。岂可缄言。递相警?。
上二句感切。下二句劝勉。沩山因睹末法缁流。贪利废道。沦落生死。故此感伤嗟叹情切。不忍默言。乃作此警?。递相警悟?发。而劝励之。
记曰。讶嗟怪也。缄封也。递传递也。
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
上二句慨不遇圣世。下二句慨法末人顽。像季者。季即末也。盖由释迦如来教法住世。而分正像末三时也。正法者。正犹证也。谓如来灭度后初一千年间。人有禀教。便能修行。即能证果。像法者像似也。言有教有行。似正法时也。谓如来灭后二千年间。人有禀教。便能修行。而多不能证果。末法者。末即末后。亦微末也。谓如来灭度正</a>像之后。一万年间。教法垂世。人虽禀教。而不能修行证果。或云末法有三万年。沩山唐代出世。如来灭度垂千八百年。故云像季。复与如来相去将二千载。故曰时遥。时代遥隔。传法大人渐稀。是曰生疏。既失良导。又丁末劫。根器下劣。无向上志。故曰懈怠。
记曰。季次孟仲之后。若以像法一千年言之。后三百年属季。若以正像末三时言之。季是正像之后时也。圣世者。是如来在日。又正法时亦名圣世。
略伸管见。以晓后来。若不蠲矜。诚难轮逭。
上二句示教。下二句诫勉。既有所感伤。不无言示以勉修持也。略伸管见者。略犹未广。伸谓伸述。管见。如管窥天之见。此是沩山大师之谦词也。以晓后来者。以此晓谕后学。惩过迁善之谓也。若不蠲矜二句。是结上劝修之语。谓不涤除如上恶欲习染。傲慢放逸之过。则实难挽回矣。
记曰。蠲音涓。涤濯也。除免也。矜音京。骄矜自负也。又矜夸自饰也。逭音换。转也。轮逭。犹挽回也。诫勉者。令断诸恶行。而勉修众善也。
沩山警?句释记卷上
音释
罴 音卑似熊。
兕 词字上声一角野牛重千斤。
橡 音象。栩实乃柞栎也。花黄色。九月结实。实外有房。可以染皂色。
搪 音唐。搪揬触也。
骤 音驺。疾速也。
隙 轻字。入声。孔也。
揄 音于。揄扬誉言也。
谑 香字。入声。戏谑也。
槛 咸字。上声。轩窗之下栏槛也。
叵 音颇。不可也。不能也。
沩山警?句释记卷下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注
门人比丘 开诇 记
△二示法三
一道行。二禅教。三结劝。
△一道行六
一立行。二惩诫。三求道。四择友。五结诲。六潜修。
○一立行
夫出家者。发足超方。心形异俗。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四恩。拔济三有。
初句标宗。次句超尘。三句入圣。四句继圣。五句降魔。六句报德。七句利生。以德备故能摧恶而安善也。夫出家者。出家有二。一出世俗家。足离尘俗。远参知识。二出烦恼家。断妄证真。顿超三有。发足超方者。谓从初发心。即当履践大方。勿滞时流小径。以阶级不循。乃曰超方。心形异俗者。外则圆顶方袍相同如来。内则背尘合觉。心齐佛慧。绍隆圣种者。续佛慧命。继踵如来。宣扬正教。三宝由是兴崇。震慑魔军者。德高慧广。则群邪惊慑。说法弘道。则魔胆震落。用报四恩者。立身行道。以报亲恩。德盈道大。自然福被四恩。一国王恩。二父母恩。三师友恩。四檀越恩。拔济三有者。一切众生耽荒五欲。沉溺爱河。说法教化。令出苦津。超登彼岸。
记曰。慑者怖也。伏也。大方者。道经云。大方无隅。今借况真理无际。以初出家。须践实际之大理。勿滞时俗。及小乘之蹊径也。国王是水土之恩。以一切水土。皆属国王故。又蒙治化之力。无强弱凌逼之忧。而得安修道业。恩岂小哉。父母是生成养育之恩。如昊天之罔极。复听出家修道。恩莫大焉。师友恩者。师有生长戒身慧命教诲之恩。友有善成讲明开发之德。斯出世之恩德。孰可比哉。檀越有供给之恩。令得身安办道。恩非小也。或有以佛。替师友为四恩。菩萨以三宝众生。替师友檀越为四恩。
○二惩诫
若不如此。滥厕僧伦。
上句违修。下句混法。谓不如上修履。混入法众。非僧非俗。罪若弥天。如驴混入牛中。皮毛虽似。头角不同。而鸣声亦异也。
记曰。滥谓泛滥。厕谓混杂也。有五尺之身。而无智慧。佛谓之痴僧。有三寸之舌。而不能说法。佛谓之哑羊僧。非俗非僧。佛谓之鸟鼠僧。亦曰秃居士。佛言。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此正所谓滥厕者也。
言行荒疏。虚沾信施。
上句解行失。下句信施失。言行不淳。是曰荒疏。无德以报施者之恩。故曰虚沾。古哲云。道德不修。衣食斯费。此之谓焉。
记曰。言是言说。即解也。行即修履。荒是荒芜。疏谓疏散。亦略也。既无行解之德。施不获福。是曰信施失。
昔年行处。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将何凭恃。
上二句旧习不忘。下二句无善可记。昔年是旧时。行处是心之所履诸惑习染。此有二种。一是过去无始之无明。二是日前之熏习。寸步不移者。谓于诸习曾未一念舍过自新。恍惚一生等者。谓无潜神玄默之照。终日心逐尘境。不觉月往年来。无善可凭。无功可恃。大智律师云。追远报恩。弃儒从释。刮磨旧习。洗涤世缘。截断众流。壁立千仞。文章笔砚。尽把焚除。雪月风花。无劳嘲咏。酒色财气。更莫回头。声利荣华。岂须着眼。末流狂妄。正法浇漓。但欲变形。何尝涉道。虽云舍俗。俗习不除。尽说出尘。尘缘不断。才亲讲肆。拟作阇梨。未入丛林。望为长老。避溺投火。岂觉盲痴。却步求前。实为颠倒。
记曰。恍惚。昏懵也。
况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
上二句是现在果。下二句明果由因至。况乃者。发语之词。堂堂僧相者。堂容也。明也。谓具佛容仪。超尘独步。人天师匠。巍巍僧宝也。容貌可观者。六情收摄。五官无妄。威仪具足。不预常流。见者欣仰。故曰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者。盖由宿世种植良因。今生感得如斯超尘越俗之奇报。岂不异乎哉。
记曰。五官。谓口鼻耳目形也。
便拟端然拱手。不贵寸阴。事业不勤。功果无因克就。
上二句坐丧光阴。下二句因无果失。便拟端然拱手等者。古人重寸阴。而轻尺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等何人。端然拱手。而不修福慧者乎。事业不勤者。事业即戒定慧诸善行也。不勤。谓无胜进也。行既不勤。功无能就。而福智之果。失其因矣。
记曰。云峰禅师云。今时后生。才入众来。菜不摘一茎。柴不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干怀。虽则一期快乐。争奈三途累身。光阴可惜。时不待人。一朝眼光落地。缁田无一篑之功。铁围有陷百刑之痛。偁法师云。端拱无为。安闲不役。徐行金地。高坐华堂。身上衣而口中食。岂易消乎。圆却顶而方却袍。为何事也。袈裟下失却人身。实为苦也。泥犁里受诸异报。可谓屈焉。
岂可一生空过。抑亦来业无裨。
上句因失。下句果失。不修福慧。是为空过。岂惟今生空过无有所得。然亦将来。行业无所补益也。
记曰。将来者后来也。
○三求道
辞亲决志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过时。
初句彰本。次句徴问。后二句思本慕道。辞亲决志披缁者。发勇猛心而辞双亲立决定志而入大道也。意欲者。心所希望也。等超何所者。为超何阶级。等何佛祖也。晓夕思忖等者心地未明。生死呼吸静地里思量。宁不着忙。而可迁延过时。虚度光阴者哉。
记曰。顿悟即超阶。情忘即等佛。宝林传云。杨炫之问达磨云。西国相承称祖者何义。磨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为祖师。缁音支。是黑绀色。即坏色衣乃沙门所著之服。非五大色也。绀者。青含赤也。
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后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应。
上二句立愿垂范。三句志愿恒存。四句行解未备。又三句是纵。四句是夺。心期佛法栋梁者。发心立愿荷持如来正法。用作后来龟镜者。垂范来学。龟镜。即师范义。以龟能卜知去来之事。镜能鉴照现前美恶。常以如此者。志愿不忘也。未能少分相应者。虽具志愿。而行解未备。必须行解相称。愿始不虚。若有行无愿。其行即孤。有愿无行。其愿必虚。行愿双全。始曰相应。
记曰。屋脊柱曰栋。负栋曰梁。皆能荷负堂屋之谓。今借言师匠能为法门栋梁。以佛法二宝。皆藉僧弘。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也。
出言须涉于典章。谭说乃傍于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
上二句言说有本。下二句身心超卓。谓言须合典。谭要宗古。不可臆见。如同魔说。然解备则言说无谬。行充乃挺特高闲。又内蕴般若。心间一境名利声色。莫能动其志。恒以道自处。故曰意气高闲。外具德相。不预凡流。超群拔萃。是为形仪挺特。
记曰。高僧法安是其人也。安身长八尺。有三绝。一风仪挺特。二解义穷深。三精进洁己。景德云法师曰。游三藏之教海。玩六经之词林。言不妄谈。语有典据。此之谓焉。典谓典籍。即诸经律也。章谓章注即解释经律之语也。傍谓近傍。稽谓稽考。古谓古德之言句也。
○四择友
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上二句行藉友益。次二句居须伴利。后二句生成之德。谓行要良朋。数以利益之言。清于耳目。居须善伴。时以未所闻法。而令闻之。耳目清则见地正。闻未闻则胜解生。解生则悟入无生。见正则不受渠瞒。是故父母有生身之恩。师友有成立之德。所以闻思悟入。成长法身。实由师友之力也。
记曰。假者。藉也。良朋者。义友也。又同门曰朋。同志相交曰友。择伴者。家语云。君子居必择众。游必择方。文中礼乐云。君子先择而后交。故寡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多怨。若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而思齐之。是为善择益友。如舍缘铭云。邪师恶友。畏若狼虎。善导</a>良朋。亲如父母。低心似地。缄口如愚。摧挫我人。消停意气。永嘉云。博问先知。决择之次。如履轻水。必须侧耳目而奉玄音。肃情尘而赏幽致。忘言晏旨。濯虑餐微。夕惕朝询。不滥丝发。如是则乃可潜形山谷。寂累绝群哉。
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上句是亲善。下三句喻善益。亲附。犹亲近也。善者乃善知识诸良朋也。雾露喻善友。行喻亲附。不湿衣。喻未证。有润喻善益。谓亲近善者。虽不立证无生。而朝闻夕益。足以润泽心田。如本行经佛说偈曰。若有手执沉水香。及以麝香藿香等。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若人亲近善知识。随顺彼等所业行。虽不现证世间利。未来当得尽苦因。又与善师相值者。得免众苦。与恶师相值者。则习恶事。不离众祸。示语后世之人。不可不慎。
记曰。朋友相资曰丽泽。谓彼此交润。犹雨泽也。宗镜云。虽有世智。若无胜友。常迷道故。未能自悟。要须良友也。善知识者。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恶师者。如河北空人。无禁捉蛇。阿梨吒比丘等是也。
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上句近恶。下六句明恶过失。又第二句是恶见。第三句是恶因。第四句是现报。第五句是生报。第七句是后报。狎习者。亲近薰习也。恶者即恶知识不善之友也。长恶知见者。由被熏故。增长恶觉。不正之见。故经云。无知无善识。恶友损正行。蜘蛛落乳中。是乳转成毒。晓夕造恶者。见既不正。终日惟造不善之业。即目交报者。业因已积。恶果斯至。因果不亡。故即目前交报。殁后沉沦者。死堕三途也。如佛所说。若人亲近恶知识。现世不得好名称。必以恶友相亲近。当来亦堕阿鼻狱。一失人身者。从此失却人道也。万劫不复者。恶因非一。恶果难尽。故得人身如爪上土。堕落三途犹大地坭。得人身者。如龟值穴。可不艰哉。
记曰。现报者。今生作善作恶即今生现受其报。生报者。今生所作善恶。来生方报。后报者。今生所作善恶。来生未报。于后后生。乃至百劫千生方报。业因即三毒十恶。犹此因故。便感当来地狱饿鬼畜生恶果也。地狱日长。寿命难尽。罪若未毕。此界坏时。复寄他方。地狱罪报若尽。更生饿鬼。寿亦无穷。复生畜生。牛马禽兽鱼鳖等形。受身非一。故云万劫难复值穴者。经譬人身难得。如巨海内。有一楂穴。随风东西。海中有一盲龟。过一百年。一举头。欲穿楂穴。海既无涯。木随风漂。龟复无目。百年一出。而欲值之。岂可得哉。楂音茶。水中浮木也。
○五结诲
忠言逆耳。岂不铭心者哉。
上句示诲。下句劝持。古云。苦口正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大师如此婆心激切。铁石人也汗流。其有血性者。可不大生惭愧。铭刻心腑。为终身龟鉴哉。
○六潜修
便能澡心育德。晦迹韬名。蕴素精神。喧嚣止绝。
上二句内濯外晦。下二句内蕴外绝。夫欲净心培德。必须遁迹灰名。蕴洁澄神。非喧嚣止绝莫能。澡心则惑习便除。育德而道自高。精神蕴。则六根澹然。喧嚣绝。则寂虑宁神。名迹晦。而人神莫测。水边林下。长养圣胎。斯之谓欤。
记曰。澡育蕴习。是内因自力。晦韬止绝。是外缘助力。然真如体性。本自虚净。而为无量烦恼垢之所染。若不假内因外缘交熏。种种淘汰。则无由得净。复本真明。故起信论云。行者为折伏烦恼。故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头陀等行。沩山云。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可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圣凡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矣。蕴素精神者。心之最灵曰情。灵而难测曰神。心弥静而行弥广。与太虚</a>而合其德。精神蕴而心愈明。寂而常照。故永嘉云。调古神清风自高。神清虑净。细而研之。此之谓焉。喧嚣止绝者。谓内蕴般若以洁精神。外绝声色以净六根。由纳忠言。便能如是也。晦迹。犹隐迹也。韬音叨。藏也。嚣音鸮。喧闹也。澹谓澹泊。恬静无为也。
△二禅教二
一禅学。二教理。
○一禅学二
一示法。二赞勉。
○一示法
若欲参禅学道。顿超方便之门。心契玄津。研几精要。决择深奥。启悟真源。
初二句标宗。第三句得旨。第四五句穷理。第六句达源。又第三句见道。第四五句是操履。即寻流也。第六句悟本。是达源也。参谓参直指之禅。学谓学无上之道。顿超方便之门者。泯绝权乘。不落阶级。心契玄津者。一念相应。便与道合。研几精要者。研核也。几心也。幽微也。谓研核自心至理之幽微。故曰精要。决择深奥者。以无漏智慧。决断拣择。去其粗浅。择取幽玄。启悟真源者。穷源极底也。
记曰。方便者。权方宜便。即权乘之教。教有权寔。权则蹑事。寔乃穷理。故云穷源。若历三阿僧祇劫。广修六度万行。而证三贤十圣。皆是权乘。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一地。故曰不落阶级。言一念相应便与道合者。谓若得称真。则无惑可断。无理可证。无行可修。无位可得。故曰便与道合。心虽契道。力不自由。见有幻相未除。空尘未脱。应以如幻之智。断幻惑。证幻理。修幻行。求幻位。故曰研核自心至理。择取幽玄。直须断至无断。证至无证。方曰穷源极底。圭峰云。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行万德。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至于求生净土。亦修十六观禅。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也。又真性。即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门。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若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若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磨未到。古来高僧。皆依前四禅八定修之。并得功用。天台南岳。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最玄最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获证三贤十圣之阶梯。唯达磨所传者。顿同佛体。迥异诸门。故宗习者。难得其旨。得即成佛。疾证菩提。失则成邪。速入途炭。亦随人之根器。禅名虽同。而门不一。深入一门。皆证道果。如石膏一物。性分冷热。南石性冷。北石性热其热病者。应服南石。其冷病者。应服北石。以愈病为最。出世为要。学者思之。自取决焉。三止者。一体真止。谓体达无明妄想。即实相之真。二方便随缘止。谓随缘历境。安心不动。三离二边分别止。谓不分别生死涅盘有无之相。三观者。一空观。二假观。三中观。三谛者。一真谛。二俗谛。三中谛。谓观一念之心。即具三谛之法。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非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是也。又三一无碍。即是圆融三谛。广如别释。
博问先知。亲近善友。此宗难得其妙。切须子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
初二句参请师友。次二句宗幽理致。后二句悟本惑除。谓此直指之宗。乃心地法门。非粗心浅学者能得其妙。故须参问知识。请益善友。得悟真源。为心地之正因。惑淘业解。尘劳渐出。所谓理虽顿悟。事要渐除是也。
记曰。先知善友。是正缘。欲得正因。必得正缘相助。玄之又玄曰妙。凡圣路绝曰宗幽。言思所不能及曰理致。无穷幽之智曰粗心。非广参博问曰浅学。永嘉云。应当博问先知。伏膺诚恳。执掌屈膝。整意端容。晓夜忘疲。始终虔仰。折挫身口。蠲矜怠慢。不顾形骸。专精至道者。可谓澄神方寸欤。
此则破三界。二十五有。
上句总标。下句别出。斯明众生依正二报。约依报则分三界二十五处。论正报则具四生十二类有。此则者。举上彰下之词。以顿悟出尘。故破界有。原界因心建。心悟则界破。有从妄立。妄息则有空。故楞严经</a>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一人发真归源。十方世界。尽成消殒。古德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斯则一念顿悟自心。而三界二十五有。了不可得。是为破矣。三界者。欲色。无色。界也。二十五有者。略言三有。广言九有。二十五有。以破邪遣执。故分而言之。欲界则四洲。四恶趣。及六欲天。色界则四禅。及梵王。无想五净居天。无色界则四空天。共为二十五有也。然梵王无想。及五净居。俱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为常。是生万物之主。计无想以无心故。妄谓涅槃。计五净居。为真解脱。故经论别出此三天。为对破外道之邪计也。
记曰。有云五净居天中。有大自在天王处。外道之人。计彼天王。能为造化之本。归之则得解脱。如来为破此见。故别标之。四洲者。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恶趣者。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欲天者。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四空天者。一空处天。二识处天。三无所有处天。四非非想处天。四禅者。初禅有三天。谓梵众天。梵辅天。梵王天。二禅有三天。谓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有三天。谓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有九天。谓无云天。无想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后五。名五净居天。乃三果圣人所居。亦云五那含天。梵王天。居初禅二禅中间。无想在第四禅中。言九有者。即九地。以欲界人天鬼畜地狱。总为一地。色界四禅为四地。无色界四空为四地。共为九也。
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悉是假名。
上二句总相。下二句别相。内则身心。外则器界。又内是四蕴。外是色蕴。四蕴是心。色蕴是身。身即四大所成。心乃六尘缘影。器界是众生所依之境。即三千大千世界界。数虽多。而不出三界。有情虽众。而不出二十五有。如此身心器界。悉从妄念而有。妄心无体。分别始生。了此心境元虚。是知不实。则五蕴身心器界。当下不可得矣。从心变起悉是假名者。谓诸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四大假合。无我我所。毕竟是空。而凡夫迷自法身。故执四大为自身相。六尘是境。识体是心。心对根尘。即有缘虑相起。六尘是所缘。妄识是能缘。六尘无实。犹如影像。从识所变。举体即空。故此缘心本无有实。乃至妄起凡圣见等。故曰悉是假名。如是了达。即知本来心性空净。具足圆明。惑不能染。智无所净。虚寂澄湛。真觉灵明。本非缘虑。而众生久迷此心。妄认攀缘六尘影像。乍起乍灭虚妄之念。以为自心。念念随之。是故轮回三界二十五有也。
记曰。本来心性既非染净。云何而为根尘识等所惑。良由众生。最初不觉心起。与生灭合成阿赖耶识。复由执此为我法。故转起余七。成八种识。各由识体。起能见分。由能见故。似外境现。执取此现为定实。故造种种别业共业。故内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诸法。既由识起。故尽知不实。凡圣见等者。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也。本文四句。不出色心二法。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故经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毗婆沙云。心能为一切法作名字。若无心则无一切名字。当知世出世间名字。悉从心起。
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上句诫拟心卜度。次句敕心离境。下句境不妨心。元至理虚玄。拟之已差。心境本空。将之即错。情忘执谢。其境自寂。至理现前。何物碍人。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三祖云。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有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记曰。既是变起假名。何用将之凑泊。然情物。即妄心境。心源若止。法界同寂。何物碍人。
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
上句得性。下句契理。既不碍人。故任使周流。法性即是物境。心不起妄。法法全真。在有情中名曰佛性。住无情中则曰法性。法性本自如如。体常寂灭。犹若虚空。廓周沙界。取之则迷舍之则丧。若断若续。即堕断常。不取不舍。方为妙契。苟能得诸法正性者。则横卧法界。任使周流。逍遥无碍矣。
记曰。断即灭。续即常。常即有。灭即空。生灭断常空有。名异而义同。取即续。舍即断。故堕二边。舍二边故契中道之理也。若妄心取相。即随境生灭。故若断若续。真心无著</a>故任之周流。周流故无住。无住故廓周沙界。清凉国师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作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无终无始。求之而不得。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有证有知。则慧日</a>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爰启。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言止则双亡知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证不了。是以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
闻声见色。盖是寻常。
上句根尘相对。下句了达心境。情忘执谢。如镜对像。无取舍心。故曰寻常。兜率悦颂曰。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沩山云。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目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祇说浊边过患。若无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渟无碍。唤作道人。亦名无事人也。
记曰。闻见是根。声色是尘。尘即境也。觉知是心。知心离念。了境元空。耳闻目睹。不起真妄之见。是曰寻常。庞居士曰。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狮子吼</a>。恰似木人看花鸟。花鸟逢人亦不惊。木人体本自无情。心境如如只这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这边那边。应用不阙。
上句得体。下句得用。前举见闻声色之根尘。已该尽一切诸法。法法圆融。事理交彻。通身应物。体用全彰。折旋俯仰。纵横自在。触目皆真。遇缘受用。所谓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谁得谁失。何亲何疏。拈头作尾。指实为虚。翻身魔界。转脚邪途。了非逆顺。不犯工夫。故大珠云。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四祖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善。不作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皆是佛之妙用。所谓念念释迦出世。步步弥勒下生。分别现文殊之智。动用运普贤之行。门门而皆出甘露。味味而尽是醍醐。不出菩提之林。长处华藏之海。晃晃而无尘不透。朝朝而游日腾辉。岂劳妙辩以宣扬。何假神通而显示。斯乃无事道人。大自在用。非凡境界识心所知。得者即如如佛矣。
记曰。谓真如法界性全体而起一切世出世间诸法。是则诸法全是性起。起无别起。全体而起。故全体即用。全用是体。体用全彰。事理交彻。故得任运腾腾。体周用遍。是以通身应物。上来了达事理体用。向下正明用德。以大用无方。化被一切。上酬四恩。下资三有。故曰往来三界为他作则。
○二赞勉
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
上二句明自益。下二句明益他。谓如上修履。诚为不徒在缁门。既而德行备。充四恩自然被益。传唱敷扬。三界尽沾利乐。
记曰。法服。即袈裟。梵语袈裟。此云坏色。谓以青黑木兰三如法色染之。三世如来同着此衣。故云法服。披之能断烦恼。复名离尘服。龙得一缕。则免金翅鸟食。故名救龙衣。亦名忍辱铠。亦名莲华服。亦名解脱服。亦名福田衣。有如是种种功能。故佛制之。常与近身。不得离宿。事钞云。律制谨护三衣。如身薄皮。钵如眼睛。敬之如塔。常须随身。如鸟二翼。飞走相随。诸部律文。并制随身。今时但护离宿。不应教也。记云。今时希有护宿。何况常随。多有毕生。身无法服。是则末世护宿犹为胜矣。良由自无净信。慢法轻衣。现前袈裟离体。当来铁鍱缠身。真出家儿。愿遵圣训无自轻也。
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
上二句自行。下二句化他。谓虽顿悟自心。而尘沙烦恼。无始习气。非一日可淘。故须澡心育德。蕴素精神。始不被隔阴之昏。乃能生生不退。习尽德圆。法身显露。而佛果自证。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悲智而相辅翼。运无缘慈。度有情界。随类分身。入廛垂手。和光同尘。周旋六趣。与众生作不请之友。为人天三乘之轨则者也。
记曰。前启悟真源。是契自心真如因地佛。此中言佛阶者。乃证究竟果位佛也。欲要不被隔阴之昏。须得此心常不昧。方能往来自由。出没任己。或曰。既证佛阶。是得无生。何有出没。答曰。诸佛证得无住处涅槃。非同二乘所证灰身断智无余涅槃。故不住生死及与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若住涅槃。无度生用。若住生死。无断障用。以能断障。及能度生。故名无住。虽穷未来际。具无量利生大用。而体永寂。故名涅槃。又教有权实真俗两门。真谛门中。则圣凡有无之心俱泯。俗谛门中。则圣凡缘生之心不无。故有感随应。为他作则也。言和光同尘者。和是浑杂。光是智用。尘谓三界六道尘污之境。而圣人浑和其间。以教智光。而开导之。周旋者。即往来出没也。
此之一学。最妙最玄。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上二句叹道。下二句劝进。言此教外一宗。离文字相。绝心路学。不落阶级。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为最妙最玄。惟恐当人信之不及。若也无疑。肯心决志向前。必无赚误者也。
○二教理二
一示教。二诫勉。
○一示教
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教法留心。温寻贝叶。
上二句明机。下二句明教。以如来随机设教。观根授法。故有三乘十二之分。教外别传</a>之异。倘或未能顿超方便之门。必须留心熟研教典。文熟则理彰。因指自见月。所谓寻流达源者矣。
记曰。此不言下士者。谓中人可以语上。下士闻道则笑。故此不录。且于教法留心者。恐非狮子儿。不能从空翻身。且令沿溪傍径。免有丧身失命之患。故使温寻。令从理悟入也。贝叶。即三藏经典。梵语贝多罗。此云岸影。其树如此方棕榈。直而且高。叶长广。色光润。西国书写。皆取用焉。
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佛恩德。
初句自行。次二句化他。末句报德。欲报佛恩。必须传扬接引。故偈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夫欲传扬正法。先须温寻贝叶。探赜幽玄。研究性相。穷尽义理。不滞筌罤。宗趣爰启。开发初机。使之悟入。方为报佛恩德也。
记曰。上令熟究其文。此令推穷义理。义者教之所显。理者义之所归。筌罤者。筌为得鱼。罤为得兔。指为月标。得意忘言。始不滞于筌罤。故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如是知者。方能因教悟心。不迷经旨。自利利他。报佛恩德。诚为国之宝也。
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器。
初句赞德。次句瞩荷。下二句行称。具如上解行报德。诚为光阴不虚丧矣。去圣时遥。法音久寂。若不勉力扶持。法灭在迩。终非报德。必须坚志荷持正法。自行化他。觉行渐圆。名真报恩。既尔德充行盈。内外合辙。俨然僧宝。人天师匠即如来使。行如来事矣。故长芦云。上上之机。一生取办。中流之士。长养圣胎。至如未悟心源。时中亦不虚弃。近为末法之津梁。毕证二严之极果。
记曰。如来使者。颁传佛旨。故名为使。使即所使。宣佛因果。名如来事。德充行盈。内外合辙。是为住止威仪也。俨然僧宝人天师匠。是曰僧中法器也华严经</a>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能令三宝不断。盖由佛法二宝。并藉僧弘。僧宝所存。非戒不立。故云顺则三宝任持。违则覆灭正法。是知威仪。不可不具持也。
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附托胜因。方能广益。
上二句设喻。下二句示法。松喻胜因。葛喻附托。千寻喻广益。胜因即教理。附托即观智。以智观理。悟入无生。见齐佛地。辩慧无穷。敷扬利物。诚真法器。
记曰。松喻理。葛喻智。以智观理。得见法身第一义谛。纵未亲证。而法眼已明。不受声色所惑。方能传唱敷扬。利济群品。广益有二。一自广益。见齐佛地。二广益他。敷扬利物。言第一义谛者。最上甚深之理。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真俗不二。空有双非。显中道义。故曰第一义。又不堕诸数量。故言第一。如经云。虽一亦不为一。为破诸数故。
恳修斋戒。莫谩亏逾。世世生生。殊妙因果。
上二句戒因。下二句戒果。恳谓恳切。修谓修持。斋之为言齐也。以食齐日中。仿同诸佛。履践中道之谓也。又佛欲制断六趣因。故令同三世佛食。如经云。诸天早起食。诸佛日中食。畜生日西食。鬼神日暮食。僧随佛学。故从中食。然中前得食者。以表前方便。得有证义。中后不得食者。表法界外。更无别法。或曰中士护戒可尔。上士应不在论。答曰。大士护戒犹急于声闻。畏小罪如怖大愆。历代祖师。亦未闻有破斋犯戒之者。如清凉国师。乃华严菩萨。自以十律严身。永嘉不食锄头下菜。中峰不离水囊。迦叶尊者。首传心印。行头陀自至终身。日中一食。午前不餐。中后不饮果浆。正为断除三界之习因。不着二边之过失。亦表顿超方便。不由门户而证入者也。或曰。教中有乘急戒缓。戒急乘缓。乘戒俱急。乘戒俱缓之语。此则戒似可缓。乘宜可急。答曰。乘理也。戒事也。事由理立。理因事生。事理圆融。方名上士。如鸟二翼。缺一即失万里之翥。犹人两目。毁一则无互用之照。故其乘急戒缓。乃堕修罗鬼畜而闻法。由乘戒俱急。遂生人天而悟道其缓急优劣。斯可见矣。戒者防非止恶。灭除三毒之谓也。亏逾者。亏谓亏缺。乃违犯也。逾谓逾越。而弗学也。殊妙因果者。以戒净故。现则身心皎洁。当来生生报以端严之体。乃至三十二相。万德庄严之躯。莫不以戒为因。由其因殊。故其果妙。若不持戒。尚不得人身。况得功德之体。又戒不净。且无正信纵有悬河之辩。而行解全违。岂能传唱敷扬。报佛恩德。今之禅学。慢佛毗尼。复违祖诫。尚非信人。焉名上士。奚能敷扬利物。传佛心印者哉。
记曰。果浆者。谓以诸果压浆。滤滓澄清。滴净饮之。三世如来。食不过中者。以诸佛性恒处中道。是故如来自诞王宫。乃至涅槃。于其中间。曾未有非时之食。故论云。如来性离非时食故。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下风。五得身安隐。亦不作病。言谩者。欺也。又与慢同。怠也。忽也。不敬也。起信云。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罪过。斯诚自利利他。荷持正法。敷扬利物。报佛恩德者也。
○二诫勉
不可等闲过日。兀兀度时。可惜光阴。不求升进。
上二句诫无虚度。下二句慨无上进。日既闲过。时复虚度。不谋上向。坐丧光阴。实为可惜。
记曰。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况为生死出家者。如救头然。而可虚度哉。兀兀是不动貌。乃悠悠度日。无所用心。不求升进。如窳者焉。
徒消十方信施。亦乃孤负四恩。积累转深。心尘易壅。触途成滞。人所轻欺。
初二句无德报恩。次二句罪深障重。后二句由障成失。若无升进。不但无功以消信施。亦乃无德以报四恩。功既不施。德无从立。积罪日深。惑壅心源。无大人之见。失圣人之明。背觉合尘。故乃触途成滞。慧解既封。焉能开发后来。纵使年高腊长。亦何免人所轻欺。
记曰。障即烦恼惑也。以贪嗔痴垢。壅蔽胸中。岂能心光透漏。既无自利。复缺利他。故为后学之所轻欺。又此心从无始来。恶习种子缘深。今复熏之。岂不易壅乎哉。触谓遇对。途谓道路。即事理也。滞谓滞碍。是不通之义。以心尘壅塞。故遇事不通。对理不达也。
古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上句令效先哲。下句劝自勉进。先圣后贤。人人有分。彼既如是。我何不然。岂可自轻而退屈己志。故佛诫罗睺罗云。十方世界诸菩萨。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涅槃经云。若人不知佛性者。则无丈夫相。皆名女人。
记曰。亦尔者。亦然也。丈夫者。智人也。彼既丈夫。我亦智人。不可高推在彼。而自负己灵。一切众生本亦成佛。是故六凡四圣。同一心源。迷则为凡。悟即成圣。一念相应。便同诸佛。若也未能。当以身戒心慧。内外熏修。则步步离凡。念念阶圣。一生取办。亦何让他哉。善逝者。谓第一上升。永不复还也。亦云好去。谓于种种诸三昧无量智慧中去。此乃如来十号之一也。圣贤者。三乘人。未见道已前名贤。修习福智。具贤德故也。见道已后名圣。圣者正也。以无漏智。正合理故也。
若不如此。徒在缁门。荏苒一生。殊无所益。
上二句违教。下二句失利。若不如上修行。实乃枉披法服。混滥一生。无功可记。无德可录。故曰殊无所益。
记曰。徒者空也。缁门者。以服色而称法门也。
△三结劝五
一启发。二示教。三劝勉。四显示因果。五自行化他。
○一启发
伏望。兴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举措看他上流。莫擅随于庸鄙。今生便须决断。想料不由别人。
初二句博达意气。次二句宗贤杜愚。后二句悟不由他。伏望乃恳祷之词。兴决烈志者。发勇猛心。秉丈夫之气。开特达怀者。恢扩胸襟。立向上智。举措看他上流者。动静履践。须宗上德。莫擅随于庸鄙者。不可自专随习庸流时辈。故范蜀公。送圆悟禅师行脚云。观水莫观污池水。污池之水鱼鳖卑。登山莫登迤逦山。迤逦之山草木稀。观水须观沧溟广。登山须登泰山上。所得不浅。所见亦高。斯之谓也。今生便须决断者。一刀两段。当下决了。今若不了。更待何时。不由别人者。自心还自决。自修还自悟。非关于别人。纵饶父子。亦难相代。所谓借人鼻管出气不得。是也。
记曰。庸鄙。即庸愚鄙陋之人也。决谓决了。又果决。无犹豫之词。断乃判决之谓也。迤音驼。逦音里。山之卑小。而连接。人所常行者也。
○二示教
息意忘缘。不与诸尘作对。心空境寂。只为久滞不通。
上二句遣妄。下二句原真。息意忘缘者。意乃六根之主。主若止息。而攀缘之心自忘矣。不与诸尘作对者。凡夫不了自心。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境界。若一念无生。离诸分别。则意息缘忘。六尘谁与作对。是则根不缘尘。而尘境自寂矣。心空境寂者。真心本空。尘境元寂。良由迷真执妄。故有诸境纷然。心若无执。则终日对境。而境恒寂。亦非泯绝心境。荡除万物。然后为寂。但不迷真。其境自寂。故经云。尽见诸法。而无所见。是也。久滞不通者。从无始际。不觉一念心起。则万劫情生不达本空。执之为有。拥蔽真心。滞而不通。致使本觉圆明变为能见之妄见。无相真体。变为所见之妄境。妄为真碍。故曰不通。若不返照破彼根尘。则无能复其本矣。
记曰。遣妄者。谓离妄根境。妄心元无自体。揽尘成体。随境有无。境来即生。境去即灭。既因境而起。则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则全心是境。而各无自性。唯是缘生。若心离念。则根境寂然。原真者。谓推原其始。唯一真心。性净明体。迥绝根尘。灵知寂照。湛然无际。周遍法界。铁围不能遮其辉。穹苍不能覆其体。万法不能隐其真。尘劳不能易其性。由其最初迷一法界。不觉妄起。而有其念随染净缘。心境互生。障本灵明。至今未曾返省故曰久滞不通。尽见诸法者。心境历然也。而无所见者。真心无知。真境无相。无知故空。无相故寂。无知者。非同木石之无知。乃心不起分别。寂而常照。无相者。非荡尽万物之无相。乃即相无相。照而常寂故也。扳缘心者。即妄想心也。此心分别有三。谓心意识。而初心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之为心。次心筹量。名之为意。了了别知。名之为识。妄想若息。三皆都忘。境界亦灭。唯一真心。虚通无碍。无所不遍。而更有何物之可滞哉。
○三劝勉
熟览斯文。时时警策。强作主宰。莫狥人情。
上二句依法自警。下二句勉志上趋。熟览等者。谓须熟读其文。蕴之胸中。时时自警。深思其义。?励进修。不可一经耳目。便置之高阁。强作主宰等智。凡夫为无明所熏。久习成性。触境即便随缘。苟不自勉。立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秉智慧弓。执坚固箭。暂尔随流。则必为群邪所诱。四魔所害也。
记曰。四魔者。一五阴魔。二烦恼魔。三死魔。四天魔。
○四显示因果
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声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历然。岂无忧惧。
上二句业报。次二句设喻。第五句不昧。第六句勉慎。业果所牵等者。业即所作不善之因。果由因至。因移果熟。牵报难逃。如法句经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俱得五通。各知七日后。命必当终。共相谓曰。我等神通自在。岂不能避此难耶。其兄曰。吾入大海。正处其中。上不出水。下不至底。无常杀鬼。焉知我处。二弟曰。吾擘须弥山开。入中还合。无常杀鬼。焉知我处。三弟曰。吾处虚空。隐形无迹。无常杀鬼安知我处。四弟曰。吾隐居大市。众人猥闹之中。各不相识。无常杀鬼若至。随得一人。何必取我。四人议讫。各适所至。七日期满。各从其处。而皆命终。佛以道眼观见其死。终不可避。而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此正所谓难逃者也。声和形直。喻善因。响顺影端。喻善果。若其声暴。则其响烈。其形曲。则其影呙。理之必然。非有声而无响。亦非形影而有相乖。声响不异。形影无差。因果不亡。故曰历然。业报靡爽。岂容不信。交报目前。宁无忧惧哉。
记曰。如来尚受马麦金枪。罗汉不免蛇螫饿亡。况我凡辈。可不惧哉。
故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上二句明因时。下二句明果时。经云者。引如来言。假使者。设况之词。百千劫者。举其大数。以该无始也。又举其近以况其远。知其远以晓其近也。所作业者。谓身口意所造不善之行。不亡者。毫??无失。因缘会遇时者。业果相牵。时至即会遇。果报还自受者果以酬因。交报无谬。自作还自受。别人替不得。
记曰。百千属远时。所作属远因。会遇是近时。自受是近果。举百千以知无始。故曰举近况远。举百千以知现前。故曰知远晓近。
故知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
上二句令识苦境。下二句令知修断。谓令知苦境而勤修出离道也。以三界众生。生不免老病死诸苦。故曰刑罚。诸惑结使缠缚众生。轮转三界。不得出离。是为萦绊。烦恼怨贼。能断慧命。故曰杀人。努力勤修者。无上妙道。非懈怠者能得。莫空过日者。不可坐丧光阴。须求升进。日有其益。
记曰。苦境者。即三界六道众生受报之处。然此果报。由积恶因而有。欲免苦果。须断恶因。欲得涅槃寂灭之乐。当修无上出离之道。苦果是世间恶报。涅槃是出世间妙果。修断者。谓断恶而修善也。日有其益者。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则道业逾高。益之则学功逾远。损益即断修之异名也。
○五自行化他
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
上二句自觉觉他。下二句誓同法界。深知者。自觉彻见也。过患者。五欲迷人。如蜜中藏毒。非智者莫知。三界火宅。惟长者乃识。相劝者。觉他也。令识毒而悟火宅也。行持者。依教奉行也。愿百劫千生等者。此乃沩山冥古今。析长劫。达生死本空。涅槃如梦。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器界即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誓曰。百劫千生。同为法侣。
记曰。百劫千生者。举其大数也。以达生死本空。涅槃如梦。不离三界。常处华藏。共为菩提法属。作他不请之友。故曰同为法侣。
△次重颂三
一标颂题。二颂教诫。三颂示法。
○一标颂题
乃为铭曰。
此铭乃依前长行中文。重宣其义。结之为颂。使学者。记取终身不忘也。然其中文句次第。稍异长行。不必逐文穿凿。但以意会。则理无不周矣。
记曰。铭者。警戒之辞。所谓刻骨铭心。如镌石不忘也。今举其大纲。摄其之要。结之为颂。俾学者而易持诵焉。
△二颂教诫十一
一幻色。二时节。三生灭。四流转。五爱取有。六虚生空老。七无明惑。八慨时命速。九现因后果。十因果所由。十一循还不息。
○一幻色
幻身梦宅。空中物色。
梦宅物色。俱喻幻身。然梦宅。因寐而有。物色。由翳而生。业系本虚。四大妄有。故名为幻。如世幻术之人。以草木巾等。幻作人物禽兽。往来动止。色相宛然。幻法一收。人畜了不可得。此身无实。亦复如是。空中既无物色。梦里岂有华堂。良由迷真执妄。故长夜寐而不觉。为爱见病之所翳。故见空中有诸花相。及第二月。
记曰。第二月者。月本惟一。以目病故。见有重轮。似有二月。空及本月。喻法身。花及第二月。喻幻质。众生惟一法身。元无幻质。由迷色心。故认五蕴四大幻躯为自所有。如梦所见。长夜轮回。而不醒觉。
○二时节
前际无穷。后际宁克。
前际谓无始。后际谓未来。前既无始。故曰无穷。后亦无终。故曰宁克。谓诸众生前之生死受身舍身。不能穷其边量。后之生死宁定其边际。惟有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矣。
○三生灭
出此没彼。升沉疲极。
出是生。没是灭。即生此死彼也。升则人天修罗。沉则地狱鬼畜。疲极者。心神为业驱使。流转不息。宁不劳倦疲极哉。
○四流转
未免三轮。何时休息。
三轮者。三界轮回也。何时休息者。由因感果。果复造因。舍身受身。如牛坏轭。生死无际。何有休息。惟破三界二十五有者能之。
○五爱取有
贪恋世间。阴缘成质。
贪恋是爱取。阴缘成质。是有。世间。谓情器世间。阴即五阴。缘即十二因缘。以众生贪爱恋着。情器世间。故禀父母遗体。此身本无。由假阴缘而有。故曰成质。
记曰。器世间者。谓世界如器。众生安住其中。即此三千大千世界也。情世间者。谓五阴和合而成者是也。楞严云。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是也。缠缚。即贪恋也。世以隔别为义。亦三世也。间是间差。谓种种差别。而不相谬乱也。然此情器世间。本来无有。以妄想故而建立之。故净名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天台释云。若迷无住。则三界六道纷然而有。因立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若解无住。即是无始无明。返本还源。发真成圣。楞严云。一人发真归源。十方世界尽成消殒。此则情器世间俱破。而质不可得矣。
○六虚生空老
从生至老。一无所得。
此言生老二支。生无所益。是名虚生。老无所得。是名空老。
记曰。一无所得者。于戒定慧门。出世诸法。无一安足处也。
○七无明惑
根本无明。因兹被惑。
一切众生。本具真如实相。妙净明心。良由最初一念。不如实知。不觉心动。忽然念起。妄见境界。名为无明。斯即无明最初生相。为生死苦本。染法之因。由此因故。熏习真如心体。增长而成六法。一贪。(此以染着为性)二嗔。(此以憎恚为性)三慢。(此以自恃陵他为性)四无明。(此乃于诸事理迷暗为性)五疑。(此乃于诸谛理犹豫不决为性)六不正见。(此乃于诸谛理颠倒推度为性。此见有五。一身。二边。三邪。四见取。五戒禁取)此之六法。能生随等诸烦恼。以能生故曰根本。由此根故迷本圆明。覆蔽真心。于诸世出世间等法。不能明了。故曰无明。一切众生因斯无明。迷惑真性。不能见道。惟造有漏之因。故曰被惑。若能一念返照。则此无明。内被真如所熏。发起正信修行。成于净业。由此净因。反熏真如。了明自心。顿同诸佛。所谓一念净心成正觉也。
记曰。由不了真如实相。妄念忽兴。名为无明。既迷真实。故称为惑。迷惑既深。三业炽然。故造善恶。由善恶业。牵向六道。妄受生死。所以一切众生迷真逐妄。故于不迁境上。空受轮回。向无脱法中。妄生缠缚。如春蚕之作茧。似秋蛾之赴灯。以二见之丝。缠无明之茧。以无明贪爱之翅。扑生死之火轮。从生至生。念念相续。故受生死轮回。无有休息。苟能离念。则一切烦恼生死悉皆尽矣。
○八慨时命速
光阴可惜。刹那不测。
一生空过。是为可惜。无常忽至。非人可测。所谓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是也。
○九现因后果
今生空过。来世窒塞。
今若不植明慧之因。岂招当来通达之果。
记曰。窒塞是壅蔽之。义即不通之谓也。
○十因果所由
从迷至迷。皆因六贼。
从迷是空过。至迷即窒塞。此亦三世互举也。由昔不悟。至今昏迷。今若不了。迷更转深。此迷无有别法。皆因六贼所致。虽曰六贼难防。意为其主。主若被获。五都亡矣。
记曰。不了即迷也。转深即来生。以至后后生也。贼者。劫害之义。谓此六根数取六尘境界。染污真心。丧失智慧。劫功德财。功德财者。略有七。一信。二戒。三闻。四舍。五慧。六惭。七愧。乃至无漏根力禅定等。
○十一循环不息
六道往还。三界匍匐。
因果展转相感不息。故曰往还。升沉疲极。故曰匍匐。总由被贼驱使。流转六道。升沉三界。无有休息故也。
记曰。匍匐。乃匍上匐下。即升沉之谓。又急遽貌。会意可知。
△三颂示法七
一依师。二择法。三了妄。四归真。五相忘。六寂照。七双泯。
○一依师
早访明师。亲近高德。
明师能令法眼明正。高德能使戒德清高。早访言不可蹉跎延时。亲近谓须久久依止。
记曰。明师能令慧光朗发。故得法眼明正。高德能使尸罗皎洁。故得戒德清高。是以古人千里参寻知识。得遇作家手眼。即高挂蒲团。折却柱杖。如南岳径山等。若无善知识所护。则为邪师惑乱。内发邪因。外行邪业。何能决择去其荆棘者乎。永明寿禅师云。若逢真正导师。切须勤心亲近。假使参而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头来。一闻千悟。益非小也。
○二择法
决择身心。去其荆棘。
决之在心。择之以慧。行者当以无漏慧。拣择身心。去其不善。择其善者而修之。如鹅王之择乳也。荆棘。乃无明妄想五盖十习。诸不善法也。
记曰。水乳相和。鹅王入口。则水乳自分。而饮其乳。弃其水也。凡夫善恶二法相参。浑于八识田中。行者修行。须具慧目。择取善者。弃其不善。使身心皎洁。则去道不远。斯即七觉意中之择法觉也。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盖。十习者。一淫。二贪。三慢。四嗔。五诈。六诳。七怨。八见。即邪见也。九枉。谓逼压良善也。十讼。谓相论得失也。
○三了妄
世自浮虚。众缘岂逼。
世间一切有为诸法。犹如梦幻游云。皆从妄而生。了无实性。众缘即世间诸法。既自浮虚。岂能逼人。然世诸缘事法。悉从真性随缘而成。如水随器方圆。遇风波生。凡夫由妄想风。激于本源。波涛涌沸。见波忘源。故执事迷真。而为种种事缘所逼。如不迷真。即不受其瞒也。
记曰。水喻真性。器波喻众缘。事法即境也。风喻妄想。知波全水。即了妄归真。是曰不受其瞒。
○四归真
研穷法理。以悟为则。
要得无疑田地。直须行到水穷山尽始方休。
记曰。法乃自心之法。法之所显曰理。研穷如除镜垢。垢尽光生。故曰以悟为则。然法是轨持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也。任持自性者。一切众生。皆有本觉妙明真性。虽流转六道。受种种形。而此觉性不曾失灭。生解者。众生悟入知见。虽因知识善友开示。然其智解。从觉性生。如水土之润。生谷等芽。而芽从种生。不从水土生故也。
○五相忘
心境俱捐。莫记莫忆。
心即人。境即法。莫记莫忆。即人法两忘矣。四祖云。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盘山云。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复是何物。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
记曰。心是能。境是所。若知能所无体。顿悟人空法空。忽了物我无依。始信境寂心空。无知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即本觉心体也。本觉真心。心性寂灭。本无知觉。故能知能见。如镜无像。故能鉴物。虽曰能鉴。然鉴而无鉴。灵知本寂。故终日知。而未尝知。有知即无明。有见即妄想。智体本无无明。及于妄想。以无知故。故曰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
○六寂照
六根怡然。行住寂默。
心境俱捐。二障解脱。照体独立。绝知会。忘能所。得于内。应于外。是故六根自若。脱洒洒地。岂不怡然。行住坐卧。动静皆如。故曰寂默。永嘉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是也。
记曰。目对千山。心间一境。是以六根自若。优游三界。脱洒四生。不为声色尘劳所累其神。逍遥物外。故曰怡然。永嘉云。妙悟玄宗。虚心冥契。动静常矩。语默恒规。恬澹息于内。萧散扬于外。华严论云。唯寂唯默。心造如来之样。不着不恋。入道合法之辙。是也。言寂照者。寂是体。照是用。道之所极。极于此也。
○七双泯
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不与万法为侣者。则前后际断。是曰俱息。
记曰万法者。是指其总数。而实该于一切也。今举前后。则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事理内外诸法尽矣。万法虽众。不出心境。心空境寂。独露堂堂一丝不挂。是曰不与万法为侣。一心者。本觉妙明真心也。起信论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心体离念。故曰不生。楞伽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谓心异则千差兢起。心灭则万法坦然。心染则六道四生。心空则一道清净。宗镜云。何谓一心。谓真妄染净。一切诸法无二之性。故名为一。此无二处之法。实不同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一心之体。来去寂灭。不可以有无处所。穷其幽迹。不可以识智诠量。谈其妙体。唯证入者。只在心知。但能内观一念无生。则空花三界。如风卷烟。幻影六尘。犹汤沃雪。廓然无际。唯一真心。此心本自圆明。元清净体。无起无生。自体不动。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槃所净。问曰。心既唯一。妄从何生。答曰。盖由最初迷一法界。不觉妄起。而有其念。如睛劳有空花现。睡熟有梦寐生。即此名为妄心。此之妄心。元无自体。但因前尘随境有无境来即生。境去即灭。是心是境。各无自性。唯从因缘而生。如镜里像。水中月。愚夫认此为真。二祖于此心不安。而求安心法。于一言下。便了此心不生。故云。觅心了不可得。即知真心虚灵明妙。遍一切处。含十方界。既心因境起。若此妄心不生。则尘境顿灭。故云俱息。前云寂照。犹存境智两立。今智境交彻而两亡。故曰双泯。境智既泯。唯一本觉真心。寂灭无相。体同诸佛。故永嘉云。境智冥一。万累都泯。妙旨存焉。问曰。智泯何以应机接物。境亡则奚能感彼来应。答曰。般若无知论云。智弥昧。照逾明。神弥静。应逾动。境弥寂。应逾感别行钞云。由理智冥合。故得一切诸法无非法身。十方众生。有发菩提心。心识净者。无不应现。而为说法。故此真如体性。犹若摩尼。随色所现。何无感应之谓哉。
沩山警?句释记卷下(终)
音释
偁古称字。
窳音与隋也。
勉音免劝勉也。
呙快字平声不正也俗作歪非。
萦绊上音。荣系也。下音半系足也。
轭音厄驾牛领木。
二障烦恼障所知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