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之上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四之上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六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二色界。


    次色界十八天。分为四禅。初禅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二禅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三天。(少净无量净徧净)四禅九天(无云福生广果已上三天凡夫住处修上品十善坐禅者得生其中。无想天外道所居。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已上五天第三果居处。上之一十八天离欲粗散。未出色笼。故名色界。坐得禅定。故得禅名)。


    此段小注。略显四禅九天。内外凡圣差降不同。并结界禅二名所以也。


    【□注】妙玄云。正报之身。是清净色。非如欲界垢染色也。十八天。此准上座部立。


    【■记】此指部释十八天总名也。言上座者。五分律云。上更无人。名上座。毗尼母云。从无夏至九夏。名下座。自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夏。名上座。


    【□注】若萨婆多宗。唯立十六天。以梵辅大梵合为一。无别处故。无想广果合为一。身寿同故。若经部宗(佛灭后四百年初。从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为经部。立义准经。不依律论)立十七天。梵辅大梵身量别故。


    【■记】此示余部。所立天数不同。梵语萨婆多。此云一切有。於佛灭后。四百余年。上座部中。因诤论事。立异部。名萨婆多。彼云。即梵辅天处。有高台阁。名大梵天。如世尊处座。四众围绕。故曰无别处也。故俱舍云。梵王。梵辅。同一天故。辅行云。依有宗。但十六处初禅中。高胜处名梵王。不别立也。无想广果合一者。准瑜伽论。亦不言无想。意以广果中收。由身寿同也。经部者。从说一切有部出。而立十七天者。合无想广果为一。开大梵梵辅为二。以梵辅身量。一踰缮那。大梵身量。一踰缮那半。故顺正理论。第十七天颂曰。此上十七处。名色界于中。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共十七天也。


    【□注】上座部中须明十八者。以广果无想。身寿虽同。因果有异。广果以无寻伺为因果。无想以无心为因果。


    【■记】此申明上座部。立十八天所以也。意谓广果灭寻伺为因。五百劫寻伺不起为果。无想因中修无想定。灭不恒行心心所。果报生无想天中。四百九十九劫想心不行。既因果有异。故须开之成十八天也。


    【□注】四禅。梵语禅那。此翻为定。摄心专注。不流散故。世出世间。此禅为根本。各有支林功德。如法界次第。


    【■记】此释通名四禅也。四处总名禅者。准法界次第云。禅是西土之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诸恶故。或翻功德支林。或云思惟修。今翻为定者。对散而言也。谓摄敛纷飞之心。专注一缘。使不驰流于六尘。散诞于五欲。习之既久。自然成定也。世出世之根本者。法界云。以四无量。八背舍。八胜处。一切处。神通变化。及无漏观慧等。种种诸三昧。悉从四禅中出故。又妙玄云定圣行者。略为三。一世间禅。二出世禅。三上上禅。世禅复二。一根本味禅。隐没。有垢。无记。二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根本者。以凡圣外道通修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云。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盘。悉在禅中。若能深观根本。出生胜妙上定。故称根本也。隐没者。暗证无观慧。有垢者。地地生爱味。无记者。境界不分明。此有三品。谓禅也。等也。空也。即十二门禅。根本净者。不隐没。无垢。有记。与上不同。此又三品。谓六妙门。十六特胜。九通明等也。二出世间禅者。有四。谓观练。熏。修。观者。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练者。九次第定。熏者。师子奋迅三昧。修者。超越三昧。三。出世间上上禅者。即九种大禅。一自性禅。二一切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恼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净禅。如地持释。法界亦记。今不具记。是则世出世间上上禅。由四禅而起。故称根本也。支林功德见下。


    【■备】十二门等三藏法数。禅波罗密。均载。有师标曰。大论说。不乱不味。名波罗蜜。此但名禅不名波罗密者。乱有粗细。爱有慢见为细。三毒为粗。一心爱乐为味也。辨讹曰。此翻为定句。恐误。应云静虑。以欲界有虑无静。无色有静无虑。惟色界双备。故禅那别在色界。定通无色。


    【■记】然此图中。但各标名相而已。今具记之。如法界二云。初禅五者。一。觉支。初心在缘。名为觉。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清净色界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界触。未曾有功德利益也。二。观支。细心分别。名为观。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功德。欲界所未有故也。三。喜支。欣庆之心。名为喜。发时即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乐甚少。今得初禅利益甚多。欢喜无量也。四。乐支。怡悦之心。名为乐。发时即有乐。但分别喜动踊心息。则恬然静虑受於触乐怡悦安快也。五。一心支。心与定法一。故名一心。行者初证禅时。乃即着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微细之散。若喜乐心息。自然与定一也。二禅四者。一。内净支。心无觉观溷浊。名内净。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净。心与净色法相应。豁尔明净也。二。喜支。欣喜之心。名喜。行者初得内净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欢喜无量也。三。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行者喜踊之情既息。则恬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也。四。一心支。心与定法一。名一心。行者受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也。三禅五者。一。舍支。离喜不悔。名舍。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因缘诃责於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於悔也。亦云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也。二。念支。爱念。名念。行者既发此三禅之乐。乐从内起。须爱念护惜。则乐得增长。乃至徧身也。三。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徧身也。四。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行者发此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受乐安快。此为最乐。若离三禅。余地更无此徧身乐也。五。一心支。心与定法一。名一心。受乐心息。则心与定一不动也。四禅四者。一。不苦不乐支。中庸之心。名不苦不乐。行者欲离三禅。种种因缘诃责於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二。舍支。离乐不悔。名舍。既得四禅不动真定。则舍难舍之乐。不生悔心也。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念。若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三。念清净支。念者。爱念。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念自功德方便长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名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也。四。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一心。既得四禅舍俱之定。舍念将息。念无所依。泯然凝寂。一意在定。如明镜不动。湛然而照。万像皆现。何故四禅。独名不动。以初禅觉观动。二禅喜所动。三禅乐所动。故四禅名真定也。若善巧照了分明。则因此定。发真无漏。有漏外道。无慧方便。入此定时。不坏身色。直灭其心。入无想定。为谓涅盘是为邪倒。支者。派也。瑜伽言。诸静虑中。虽有余法。然此胜故。於修定者。为思量故。徧立为支。


    【□注】辅行九上(九)引(婆沙)中问。初三何故五。二四何故四。答。自古相承云。欲界五欲为外乱。二禅喜为内乱。初禅治外乱之始。三禅治内乱之始。故各有五。二禅外乱息。四禅内乱息。是故二四。但立四支。


    【■记】婆沙言。随顺义是支。若法随顺彼地者立支。五支随顺初三。四支随顺二四。复次欲界。是难断难除难过之界。必须牢强对治。故彼对治初禅立五支。第二禅喜。亦难断难除难过。故彼对治三禅。亦五支也。初禅不难断难除难过。故彼对治二禅。立四支。复次为对欲界五种境界爱。初禅立五支。为对二禅五种喜。第三立五支。初禅无五种境界爱。三禅无五种喜爱。故二与四不立五支。


    【□注】初禅三天。梵者。净也。无欲染故。十八天皆净无欲。此当其首。徧得净名。梵众是民。梵辅是臣。大梵。即王也。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大千。然通论有万亿梵王。唯此是大千之中。王名尸弃。得为大千之王。降此不得。横论。又初禅有语言号令。能统上冠下故也。如法华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若摩酰首罗。居色界顶。报胜为主。无统王义。以二禅已上。无言语法。是故诸禅。亦各以报胜为主。非统御也。竖辨。具如法华文句。净名疏明。若涅盘疏云。娑婆世界主。正是首罗。又云梵王。只领小千而已。乃古师之说。非今家正意。


    【■记】佛地论曰。离欲寂静。名梵。具云梵摩。此翻清洁寂静。谓创离欲染。名清洁。得根本定。为寂静。法华疏称高净。大论云。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初禅当首。偏名净也。次明三天分君臣民。以二禅上。无言语法。故不立王臣。则知初禅。有言语号令统领。故分王臣也。然通论下。此约一佛所化之境。三千大千世界。约横论。有万亿初禅天。万亿梵王。然皆居四方。惟此尸弃。是大千中。主领大千也。尸弃。翻顶髻。王顶上有肉髻。似螺形。亦名螺髻。或曰火顶。以火灾至此故。貌如童子。身白银色。衣黄金色。以禅悦为食也。又下。约竖辨王大千。谓初禅有寻伺。故有语言号令。统上冠下也。问。法华序品。列外护众。谓摩酰首罗。是娑婆世界主何耶。答。摩酰首罗。居色界顶。但二禅已上。既无寻伺。无言语法。故报胜为主。非统御言主也。又尸弃者。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然经标梵王。复举尸弃。似如两人。依释论正。以尸弃为主。法华举位显名。恐一人耳。又单修禅。为梵民。加四无量心。为王也。涅盘疏云。大自在天。即摩酰首罗。居色界顶。主大千界。十地菩萨。迹现其中也。若法华中。列世界主。梵天王者。此意云何。若言娑婆世界主者。正是首罗。若言尸弃大梵等者。更举二禅等收三四禅梵王耳。又称梵天王。为世界主。私谓。此是大千之中。得为大千之主。降此不得。故知所言梵王。只领小千。乃古师说。非今注意也。


    【■补】初禅。名离生喜乐地。谓离欲界杂恶趣生。得清净乐。律中喻以巧浴润渍也。


    【□注】二禅三天。少光。光明少故。无量光。光明转增无限量故。光音。以光当语音故。新译云。极光。


    【■记】大论云。二禅通名光音。彼天语时。口出净光。有云。彼内无寻伺。外无言语。用光当语。故名光音。瑜伽论称极光净。谓净光遍照。自他处故。


    【■补】二禅觉观俱离。忧悬不逼。粗漏已伏。称定生喜乐地。谓有定水润泽其心。律中喻以山顶之泉也。少光等者。大论云。心清净优劣。故光有上中下。诸天心清净布施持戒。故身有光明。复有人於暗处然灯。亦供养尊像塔寺。复常修慈。又修念佛三昧。念诸佛光明神德。复修火一切入。又以智慧光明。教化愚痴邪见众生。以是因缘。得心中智慧明。身亦有光。是以昙毗云。诸天报相。身放光明。无别昼夜。报得五通。形无障碍。是知三天论光。义徧前后。三禅论净。其义亦然。大要随位高下。立行浅深耳。


    【□注】三禅三天。少净。意识嗜乐离喜。而纯乐受故。无量净。净胜於前。不可量故。徧净。乐受最胜。净周普故。


    【■记】少净离喜而纯乐者。唯识论言。五识相应。适悦受。恒名为乐。但悦身故。意识相应。适悦受。若在欲界。初二静虑。近分名喜。但悦心故。若在初二静虑。根本名乐。名喜。悦身心故。若在第三静虑。若近分。若根本。皆称乐也。近分者。谓未至地。及未至根本也。无量胜前者。谓前仅心净。而此更身净也。徧净周普者。谓前二虽身心清净。未能周普。此天更加物我无二。反於世间。故论曰。三界中徧净为乐。又曰福德徧净也。


    【■补】吴兴云。地持论。目第三禅为乐俱禅。此定功德。与徧身乐俱发故。前二虽有乐支。为善所障。今灭喜纯乐得名。名离喜妙乐地。律中喻以莲华出地。而未出水。根叶花茎。无不润渍也。问。三禅何故言净。答。大论云。缘净故净。八色是净法。未被练。不得净。今三四禅法起。来触此八色。为作净缘。三四禅等。此是色界极净之色。用此为缘。触八色更净。故言缘净故净。是乐徧身受。故知是三禅中净也。少净者。此乐非境。出於净性恬淡寂静。亦名寂灭乐。非无为之寂灭乐也。无量净。如楞严经云。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徧净。如楞严经云。世界身心。一切圆净也。


    【□注】四禅九天。无云者。下虽空居。依云而住。此无云首。特号无云。业疏曰。第四禅上。云居轻薄如星散住。不同下天。如云密合。(文)福生者。修胜福力。方生此天。从因彰名。广果者。凡夫之果。无胜过故。无想者。一期中间。心想不行故。无烦杂。无热恼。善相见。善现相。究竟无极。此五天三果所居。名五不还天。若俱舍旧图。次第而上。若准楞严第九。皆横在四禅中。彼四禅天。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文)又色究竟中。有摩酰首罗。此翻大自在天。


    【■记】开蒙曰。三禅皆依云住。四禅方在空居。此天初得。独名无云。问。何故欲界除下二天。皆名空居。答前言空居。不履地故。此则云气亦无。取意不同也。业疏下。引证。福生。谓具胜福因。方得生也。广果。谓异生善得果报。此天最胜。所有功德。胜下诸天也。无想。唯识论云。因中修彼无想定时。厌患粗想力故。生彼天中。违碍不恒行之心。及心所。但以想灭为首。寿命五百劫。除初生彼半劫。想心尚在。及后退没半劫。想心又起。中间四百九十九劫。想心不行也。无烦杂下。释后五那含天。辅行言。无烦之始得无烦名。伏热恼故。名无热。果易彰故。名善现。见清彻故。名善见。色中无上。名色究竟。又言无烦。无见思烦恼杂也。无热。意乐调柔。离下界见思热恼也。善见者。定障渐微。见极明彻也。善现者。形色转胜善能变现也。色究竟者。色法最极之处。是究竟处也。不迁者。不还人间受生也。俱舍图失考。唐译俱舍颂言。由杂修五品。生有五净居。论言。由杂熏修第四静虑。有五品。故净居唯五。谓下。中。上。上胜。上极。五品差别。故此中初三品心现前。便得成满。谓初无漏。次起有漏。复起无漏。第二品六。三品九。四品十二。五品十五。如是五品。杂修次第。感五净居。应知此中。无漏势力。熏修有漏。令感净居。有言由信等五。次第增上。感五净居。然皆竖论也。楞严横论者。彼四禅天。指福生。福爱。广果。无想也。所以独闻而不见者。盖下天修有漏凡定。此五修无漏圣业。凡圣业异故也。又色究竟下。别明色顶有菩萨住处。如经言。过五净居。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大自在天王。又三乘中。立此为净土。是报身所居。约实。但是十地菩萨摄报之果。多作彼王耳。大论言。此天有八臂三目。乘白牛。执白拂。一念之间。能知大千世界雨滴数也。


    【■补】三天是凡夫。一无想是外道。五净居。是三果居处。此名舍念清净地。律中喻以沐浴披新净衣。又如密室中灯。三灾不到。由其离内患也。业疏南山宣律师。释羯磨。此言业。


    【□注】俱舍颂云。色天踰缮那。初四增半半(谓梵众半踰缮那。梵辅一。大梵一半。少光二也)。


    【■记】颂明色界九天身寿劫量。


    【□注】此上倍倍增(无量光四。光音八。乃至徧净六十四)。


    【■记】解释与论同。论言。无量光天倍增二至四。乃至色究竟。增满万六千。是也。


    【□注】唯无云减三(下徧净天。既六十四。无云。倍应百二十八。身寿但有一百二十五者。谓从变易受。入不变易受难。故各减三。变易。不变易。约三灾坏不坏说)。


    【■记】无云减三之故。本论释不出。若华严钞明无云。欲成上都数。故减於三。唯一百二十五也。


    【■备】辨讹曰。既无云入不变易。身寿应增。当如清凉所言。成上都数故减。又诸天身寿。皆举大概。故不妨减。存考。


    【□注】少光上下天。大全半为劫(少光已上。大全为劫。谓少光二大劫。乃至色究竟。万六千大劫。少光已下。大半为劫。以由身量与寿量等。大梵身既一由旬半。故寿当一劫半。故以四十小劫为一大劫。则六十小劫。成劫半也。梵辅。寿一劫。身一由旬。四十小劫也。梵众身半由旬。故寿半劫。二十小劫也)。


    【■记】注释。较论为详。论言。少光已上。大全为劫。自下诸天。大半为劫。由此说大梵。过梵辅天寿一劫半。谓成住坏。各二十中劫。六十中劫为一劫半。故以大半。四十中劫。为下三天身寿劫量也。


    【■补】寿之劫数既尔。身之由旬亦然。应少光已上身量。以八十里为一由旬。少光已下身量。以四十里为一由旬。此约身寿对论如此。若约三灾对论。大全半为劫。亦允合。盖世界成。自上而下。坏。自下而上。故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除却空劫。梵王生成劫初。灭坏劫后。正当六十小劫寿也。自少光二大劫。至光音八大劫。却值七番火灾。又一番水灾。方坏二禅。正当八大劫寿也。如此对来。全半之义。毫无乖失。此以八十小劫。为大全劫。四十小劫。为大半劫。


    △三无色界。


    三无色界四天(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已上四天。只有四阴。而无色蕴。故得名也)。


    【□注】若厌色笼。修四空定。生四空天。名无色界。


    【■备】有师标曰。此无色。非毕竟无色。婆娑谓或经二万劫色断。乃至八万劫色断。命终还与色相续故。断有二种。有须臾。毕竟。须臾断相续。毕竟断不相续。


    【□注】辅行六上四云。从第四禅欲入空处。必作方便。灭三种色。一可见可对色。(色尘)二不可见可对色。(五根四尘)三不可见无对色。(法入少分无表色也)此之三色。并在色界。欲入无色。故灭此三(文)。


    【■记】灭色入空方便者。先想此身。如甑。如笼。如网。乃至渐空。大论言。如鸟在缾。缾破得出。婆娑曰。先应思惟坼上。墙上。舍上。诸空之相。取此相已。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空相。以先思惟无边空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初无色生。又顺正理曰。空法虽与色俱。而其自体不依属色。诸有於色求离者。必应最初思惟彼法。谓虚空体虽与色俱。而待色无。方得显了。外法所摄。其相无边。思惟彼时。而能离也。此明入空方便。灭三种色者。阿毗昙言。一可见。谓色是。二有对。有十。谓五根五尘。若不可见有对。但五根四尘。三不可见无对。谓法处少分。问。香味二想。初禅已离。色声触想。二禅已除。云何言空定灭耶。答。达法师言。香味虽尽初禅。今言灭者。治有四种。一坏对治。谓方便道观下。有漏无常等故。二断对治。谓无碍道。正断下过。三持对治。谓解脱道为首。及后一切无间解脱。持彼无为。不令散失。四远分对治。谓解脱为首。及后一切无碍解脱。远令前障。毕竟不退。今此空定。据第四治也。色声触三。言二禅灭者。二禅已上。乃至四禅当地虽无。得借故也。


    【■补】方便灭色者。禅波罗密言。应深思色法过罪。以有身色。则内有饥渴。外受寒暑等苦。复次一切色法。系缚於心。不得自在。赞叹虚空无色。则无此过。一心缘空。念空不舍。当度於色难也。五根四尘。根。指五胜义根。唯天眼能见。凡夫不能见。落在浮尘根。如蒲桃朵等。故言不可见。然犹有对。眼根可对色等。四尘。指声香味触。若法入少分者。以四分中之一。故言少分。一心数法。属心。二不相应法。非色非心。三无为法非三聚摄。四无表色。属色。此色不可见。亦无对。无所表彰。名无表。即五尘落谢影子也。


    【□注】无色界色。小乘空有二宗。各计不同。大众部云。但无粗色。非无细色。妙玄四(六)引毗昙云。无色有道共戒。戒是无作色。以无漏缘通。故此戒色。随无漏缘。至无色也(文)释签四(三十一)云。言无漏缘通者。通九地也。既通九地。岂隔无色。(文)妙乐六(九)云。无色虽无四大造色。定果所为。皆是墙壁。(欲色二界业果所为)三界皆以意识维持。若约诸宗无色。非全无四大色。雅合其宜。(文)(有合门计有色经墙壁譬)此是有宗计有色也。


    【■记】细色。即定果色。妙玄引毗昙下。证成有色。婆沙问。何故世尊弟子生无色。及无色界罗汉。成就道俱生戒。不成就。定俱生戒。答。有说世俗戒。是缚是系法。是以不成就。无漏戒。不缚不是系法。故成就。有说世俗戒。堕在界中。堕在定中。无漏戒。虽在地中。不堕界中。是故成就。则无色界。有道共戒。无作色故。引妙玄释签证成。既有无作。岂得全无色耶。妙乐下。更引证成。盖文句言。堂。譬欲界。阁。譬色无色界。墙壁譬四大。妙乐言。墙壁譬四大者。应通三界。无色虽无四大造色。然有定果所为之色。皆是墙壁。欲色业果。所为者。黑业白业。欲界报不动业。色界报虽有垢净。不同俱业果也。三界意识维持者。定业二界。皆意识所执持也。若约下。妙乐判明有色合宜。


    【■补】此有宗引无作色。以显无色界有色。盖有宗谓。道共戒。是色聚摄。道共者。见谛道中。所发无作。与心上胜道俱。故曰道共。以无作为体。无作者。不假造作。任运而发。体属於色。故名无作色。无漏缘通者。无漏即见道八忍八智。此十六心。能断三界见惑。而不漏落三途。故此无漏为能缘。三界苦集灭道谛理为所缘。既遍缘上下八谛。故曰缘通也。


    【■备】法数引婆娑云。一道共戒。於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名道共。此戒是初二三果所得。即无漏戒也。二定共戒。谓发得初禅二三四禅定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此戒断惑未尽。未出生死。即有漏戒也。


    【■备】辨讹曰。此中明无色界。须疏明无色着落。不必引空有二宗杂解。妙乐墙壁譬亦不必引。彼释大乘经。此明三藏。大小须分也。私谓。上说修得无色所由。此因便详明无色有定果色。既有二解。必须兼引大乘证明。均属要义。无色着落下有四段分解。非略也。


    【□注】妙玄引成论云。色是无教法。(此是空宗牒有宗计)不至无色。(此是空宗难有宗也。难云。应不至无色耶。如读教记戒体中辨)此是空宗计无色者也。


    【■记】读教记未详。若准戒疏言。无教法者。谓戒是色住。无作是假色。亦言无教。非对眼色。发隐言。亦言无教者。亦名无教也。非对眼色者。即非色非心之色法也。


    【■补】泽山咸戒疏曰。小乘立三聚。谓色。心。非色非心。萨婆多有宗。作。无作。并色为体。注言。初依身口而起。故作戒以色为体。所发善业。天眼能见。故无作戒。亦色为体。成实空宗。作戒。以色心为体。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体。注言。业由心起。心是正因。身口为缘。兼缘显正。故作戒色心为体。无作体者。由作初起。必假色心。无作后发。异於前缘。故强目之非色非心耳。若大乘者。但论色心。无第三聚。故作无作戒体。通色通心。有师曰。无教法。即无作色。亦名无表色。不可教示。故有宗谓。无作业。虽属於色。无有相状。不可分别教示。故名无教。空宗牒彼所计。故言色是无教法。无色一句是难。谓汝既言道共戒有色。是无教法。既言是色。则道共戒应不至无色耶。何者。以道共是非色非心。故能通至无色。汝既是色。岂能至无色耶。如此难者。盖空宗亦许道共戒通至无色。但不许道共戒是色。以无色界无色故。是以空宗立戒体。是非色非心聚。故能随无漏缘。通至无色也。


    【□注】然小乘计有。是不了义。说无色者。乃名了义。大乘反此。


    【■记】小乘以所证空。谓极处。故推空宗。计无色为了义也。


    【■备】辨讹曰。然小乘计有。是不了义。上引妙乐。许有宗合宜。复引签文。破其不了。若破其不了。则荆溪许他有过。又引楞严及孤山释。判与小乘有宗义合。此但见荆溪许有宗合宜。不知荆溪释文后。不过旁引有宗。许其雅合。集注不当将大乘经。反合小乘也。私谓。小乘着空。计有不了。遂觉空宗。胜於有宗。是小乘意。许有定果。是大乘意。亦是今注引以证成意。上引签文。并非破其不了。下引楞严。孤山释。乃就大小乘说有。是同边论。存俟后定。


    【□注】楞严经言。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孤山释云。谓无业果色者。显有定果色也。此与小乘有宗义合。若大经云。无色界色。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者。此是大乘说有色义也。


    【■记】大经迦叶言。声闻缘觉若非色者。云何得住。世尊言。如非想非非想天。亦色非色。我亦说为非色。若人难言。非想非非想天。若非色者。云何得有去来进止。如是之义。诸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补】四空身心灭尽等者。正脉言。初二天全无身境。故曰身灭。后二天七八现行。俱伏不行。故曰心灭尽。定性现前者。明有定果色。无业果色者。依正皆空。圣眼观之。三尺识神。似中有也。是佛境界。非声缘所知者。以声闻经。说所证空。遂谓极处。悉皆无色。大乘实说。界外尚受法性之色。岂此四天惟空空然。故斥二乘非所知也。又中阴经言。无色界天。礼拜世尊。楞严亦曰。无色稽首。仁王经言。无色界天。雨诸香华。阿含说。舍利弗入涅盘。无色界天空中泪下。如春细雨。皆明有色也。又定果色。显扬论。名定自在所生色。谓胜定力故。於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变起五尘境。故论言变身万亿。共立毫端。空量地界也。以上辨有色竟。


    【□注】空处。禅门六(九)云。此定最初。离三种色。心缘虚空。既与无色相应。故名虚空定也(文)。


    【■记】三种。即可见有对有三种。


    【□注】识处。禅门六(十一)云。舍空缘识。以识为处。正从所缘处受名。故名识处(文)。


    【■记】所缘识处。必带於相。识相无边。名识无边处。


    【□注】无所有处。行者厌於识处无边。於是舍之。入无所有处。亦名不用处。禅门六(十二)云。修此定时不用一切内外境界。外境名空。内境名识。舍此二境。故言不用处(文)。


    【■记】止观言。识处谢已。缘无所有法相应。名不用处。即佛。三年就阿蓝迦蓝所习定也。


    【□注】非非想。止观六(四)引阿毗昙婆娑云。非无想天之无想。非三空之有想。故言非想非无想也。人师云。无想是色天异界。不应仍此得名。就同界识名。前无所有定。已除想。今复除无想。想。无想。两舍。故言非有想非无想。(文)辅行六上。(五)人师尚不许引色无想天。况总引四禅。既是论文。取亦无失。人师释义。亦未全非。今家俱存。故无破斥。(文)止观九(八)云。此定不缘识处。故非想。不缘不用处。故非非想(文)。


    【■记】人师意谓。无想是色天。与无色异界。故不应依以立名。当依同界之无所有。已除乎想。今复除无所有之无想。立为非想非无想也。辅行下。明止观双存两释之意。论文乃大士本经而造。取亦无失。此存论家释。人师非想依同界不无其义。此存人师释。止观下。此止观正释。


    【■备】集注问答。总引四禅句。辅行引立世论曰。非如四色。及以三空。故言非想。非无想天。及无心定。故非非想。


    【□注】只打四阴。辅行五上(二十四)云。蕴之与阴。新旧异译(文)。


    【■记】唐元奘师。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大论问。既有四阴。云何言非有想非无想。答。是中有想。微细难觉。故谓非有想。有想故。非无想。凡夫谓得诸法实相。是为涅盘。佛法中虽知有想。因其本名。称非有想非无想也。


    【□注】积聚名蕴。盖覆名阴。积聚有为。盖覆真性。


    【■记】有为。即色受想行识生灭法。真性。即真如法性。只由无始不觉。遂有诸法积聚盖覆也。


    【□注】然诸文。或云。四禅八定。或云四定者。辅行九上(初云)若色无色二界相对。则色界名禅。无色界名定。若总以上界望於下欲。则上二界俱名定地。下界为散(文)。


    【■记】色界思维修故。无色深定胜故。故分禅定二名。


    △三结二。初结判生死。


    上来所释从地狱至非非想天。虽然苦乐不同。未免生而复死。死而还生。故名生死。


    【□注】一往言之。三途唯苦。诸天纯乐。人中苦乐相间。通而言之。天亦有苦。妙玄六(二十九)云。六欲天者。地天。别有修罗斗战之难。通有五衰死相。苦等地狱。色天。虽无下界诸苦。而为色所笼。若命尽时。不乐入禅。风触吹身。唯除眼识。余皆有苦。四空诸天。虽无欲色界等苦。如疮。(空处)如痈。(识处)如病。(无所有处)如箭入体。(非非想)成就细烦恼。(文)及非想有八苦等。


    【■记】四王忉利二天。别有修罗难者。瑜伽论言。若修罗斗战时。诸天失手。复生。若斩首截腰亦死。六天通有五衰者。涅盘经言。大五衰者。头上花萎。腋下汗出。衣裳垢染。身体臭秽。不乐本座。小五衰者。衣服绝香。身光忽灭。浴滴沾身。本性嚣驰。两目眴动。小五相现。遇胜善缘。犹可转故。大五相现。必定当死。禅经言。於彼恒乐处。衰死二五相。是相及命终。尔时最大苦。方欲恣所乐。五衰忽然至。若见是相时。愁怖不自安。天眼卒便瞬。浴已水着身。一切妙境界。其心不喜乐。千种乐自然。迦陵频伽音。今则寂无声。当知七日死。玉女悉舍去。余天共从事。见已生热恼。命终入地狱。又禅经云。腋下流汗出。衣服卒垢腻。见已大恐怖。是则净业尽。花冠昔鲜丽。而今忽萎热。身体本光泽。一朝顿枯瘁。常所爱乐座。今恶不复乐。是五种相现。当知时死至。是也苦等地狱。禅经言。诸天共器食。随福有差别。见此异色时。心则生忧恼。如是极愁惨。犹如地狱苦。是也。色天命尽时。风触吹身。唯除眼识者。签文无解。从来无确释。有约义通曰。胜禅定者。目力最胜。故命尽风触吹身。五根受苦。而眼识犹不受。又有言。上地眼识。眼起方有。风非眼境。故不受苦。俟再考定。如疮等者。禅门云离四空定。说八种观。如疮。痈。病。刺。无常。苦。空。无我。是也。前四对治事观。后四即是理观。此八有总别。总则用此八法。总观空处定。四阴和合。故有此定。可患无实。别观者。前四对治。观四阴事。谓病。治受。痈。治想。疮。治行。刺。治识。无常等四。即对观四阴理相。谓无常观识。苦观受。空观想。无我观行阴。又有云。观五阴能生诸恼故。如病。有闻病为轻微。故言如痈疽。有人以痈犹或可差。故言如箭镝入体。此为上根说四。若中根说八。下根说十。加痛恼衰坏。忧畏不安。今玄文为上根。以前四对治方法。别观四空也。成就细烦恼者。以四空有三十六品思也。非想八苦者。谓心生异念。名生若。念念不停。名老苦。行心扰扰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名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於障。即怨憎会苦。失定时苦。名爱别离苦。四阴心。即炽盛苦。故三界皆苦也。


    【■补】十种细烦恼。辅行言。受乃至慧受谓识所受。想谓识所想。行谓法行。触谓意触。思谓法思。欲谓欲入定。解谓法胜解。念谓念三昧。定谓心如法住。慧谓慧根慧力。此之十法。乃无色之爱。无明掉慢。心不相应。诸行苦集。因缘和合。得生於彼。欲入灭定。先灭此等是也。


    【■备】止观言。识处如痈。无所有处如疮。辅行补言。空处如病。非非想如刺。今仪文空处如疮。无所有如病。然禅波罗密引摩诃衍言。观识处如疮。如箭。观无想处如痴。存考。集注问答。问。风触吹身。何故唯除眼识。答。据俱舍言。眼识通二地。谓欲界及初定。又生二三四定地。若眼识现起。从彼退於下界生。故云。


    △二结归苦谛。


    此是藏教实有苦谛。


    【□注】文句六云。三藏教诠生灭。故云实有也。


    △二集谛三。初总标名体二。初牒名示体。


    二集谛者。即见思惑。


    【□注】集者。招集为义。惑与业俱。能招生死。而今但云惑者。前苦谛中已明善恶业。故即见思惑。示集谛之体也。见者。若云见理时能断此惑。即从解得名。若云见只是假。谓因成。相续相待。三假也。假者。不实为义。即当体受称。


    【■记】止观云。见则见理。见实非惑。见理时能断此惑。从解得名。又曰。见惑非但从解得名。亦当体受称。称之为假。假者。虚妄颠倒也。


    【■记】外道诸见者。止观言。一单四见。二复四见。三具足四见。四无言见。单四者。执有执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於一有见复起利钝十使。历三界合有八十八使。余三亦各具八十八使。若历六十二见。见见各具八十八使。乃至历六十二见八十八使。各各百八。又复四见。具足四见。又单复具足外。各各一绝言见亦皆起八十八使。六十二见。百八等。如前说。约佛法。藏。四门生四见。通。四门生四见。别。四门生四见。圆。四门生四见。又四门外。各一绝言见。如是一一见中。各各起八十八使。六十二见。百八等惑。如前说。以上诸见。见理则断也。


    【■备】辨讹言。既是从解得名。不当列外道佛法诸见。当知见则是惑。而非解矣。私谓。见理则从解。见惑则从名。今从得名边也。辨讹曰。百八见。准校计经言百八痴。大论言百八受。即止观辅行引文。未尝言百八见也。


    【■记】约外道。例前亦应言单复具足各假。并一绝言假。依佛法。复十六假。一一如前说。又於一一假中。复有三假。谓因成。相续。相待也。法尘对意根者。因成。约内外相续。但约内根。相待。竖待灭无之无。横待三无为之无心也。辅行解言。约心。因内因外和合方成。故所生法名因成。念不实故。故前念灭。灭已复生。生者必灭。计能相续。名相续。己待於他。假立於己。相待不实。名相待。若竖待者。意亦如是。约色。四大色身。体全不实。是三假故。前念灭时。假后念续。故名为假。待中亦应具有横竖。待往灭身。名为不身。竖待也。他非我身。名为不身。横待也。约依报。可解。此是三藏随事三假。灭色空也。


    【■记】出止观会本五卷五。


    【■记】辅行引大论言。谓色如去等四句。四阴亦然。合二十句。此计过去也。又计色常等四句。四阴亦然合二十句。此计现在也。又计色有边等四句。四阴亦然。合二十句。即计未来也。一一句下。皆言神及世间。三世六十。并有无二。论释言。凡夫取着。计有神我。计常者。修福灭罪。计无常者。为今世名利。故有所作。亦常亦无常者。只是双计初二两句。故於神我。以计粗细。为第三句。计神粗者。身死无常。计神细者。身死不灭。计双非者。见计第三。二俱有过。何者。常则不灭。犹如虚空。风雨不动。若无常者。则有变动。如雨在皮。则有坏烂。离此二过。以我心故。复说有神神但非常非无常耳。佛言。四皆邪见。此即计神也。世间。即是国土。是故神於世间。亦有四见。言计常者。问言。土若本无。计应有错。世间是有。何故邪见。答。破世间者。破常等想。不破世间。如无目人。以蛇庄严。有目语言。蛇非璎珞。破倒亦尔。现见无常。不得言常。三四两句。准说可知。有边等者。外人求土。不得其始。即谓无终。无始中终。则名无边计有此三。即名有边。如得禅者。计八万劫。三四二句。准此可知。亦有人言。第三句者。八方有边。上下无边。有言。上至有顶。下至地狱。上下有边。八方无边。计神我。如芥子等是。亦有计土。及以神我。互计有无。成三四两句。准此可知。如去等者。如人彼来。去至后世。谓如去。谓先世无来。灭亦无去。名不如去。若谓身死为去。而神不去。名第三句。见俱有过。名第四句。大论甚广。须往彼寻。


    【■备】五阴大小即离。解见下。於五阴中。一阴四见。成二十。约三世。成六十。以断常二见为根本。成六十二。出涅盘经。辅行亦引。身边摄者。我即身见。大小即离皆边见。辅行乃节取大论。稍有不同。取其明显。句下皆言神及世间者。如论言。是见依色。神及世间。常是事实。余妄语。於受想等四阴。常无常。边无边等。各四句。例此可知。计常者。修福受后报故。计无常者。但为今世。不信后报故。亦常亦无常者。谓神有粗细二种。一微细常住。二现有所作。身死时无常。细神是常。四皆邪见者。但於五众。谬计为神耳。世间。指国土世间。於世间相中。亦有四种邪见。大论问。神。从本已来。无故应错。世间是有。云何同神邪见。答曰。但破於世间起常无常相。不破世间。佛破世间常颠倒。不破世间。何以故。现见无常故。亦不得言无常。罪福不失故。求土不得其始者。求世间根本不得其始也。计八万劫者。过是已往。不复能知。但忆想分别有法。名世性是常故。神如芥子等者。论言。如芥子。如枣。或言一寸。说神是色法有分故。言神有边无边者。有人说。神徧满虚空。得身处能觉苦乐。是名神无边。土及神我。互计有无者。有人言。神世间无边。国土世间有边。或神世间有边。国土世间无边等。名为有边无边。有人见世间有边无边俱有过。着非有边非无边。以为世间实是边见。如去者。如人来此间生。去至后世。亦如是。有人言。先世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去。有人言。身神和合为人。死后神去。身不去。是名如去。不如去。见去不去有失。是人不能舍神。而着非去非不去也。辅行。土若木无。计应有错者。单就国土问也。身去神不去者。身死变灭为去。神不变灭为不去。大论神去身不去者。身死消灭为不去。神至后世为去。其义皆通。又神王疏言。六十二见。释者不同。且依大论。於色阴说过去。神及世间常。是事实无常等。三句亦然。余阴亦如是。成二十。现在有边无边等。历五阴。亦有二十。死后如去不如去等。亦有二十。成六十。是神与身一。神与身异。成六十二也。


    【■记】辅行引婆娑言。六十五见。即於五阴。各计四为我。所谓色是我。受是僮仆。璎珞窟宅想等。三阴亦然。合我及我所十三句。五阴合为六十五句。故一一阴。初一是我。四是我所。


    【■补】璎珞。如人有财。仆。属我使。窟宅。如油在麻中等。


    【■记】辅行言。五十校计经。法相稍异诸经。止观引经云。若眼见好色。恶色。平色中。皆有阴有集。乃至意缘法亦然。一根有三种尘。三种有六个阴集。则六根具三十六。三世合有一百八也。辅行言。彼经但立六根各六。虽无三世语。而结言百八。故知约剎那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言集起名心。筹量名意。了别名识也。又辅行言。若准大论。六根各三受。三受对三尘。三世为百八。此则约果报对三世论。


    【■补】剎那约心。果报约境。境是果报法也。阴集者。好恶平境名阴。阴上起见名集。有言。阴以阴覆为义。集。以积聚为义。好恶平色。若对於眼。眼为所转。即覆於眼。名阴。阴复聚集。好恶平色。种子於内。名集。眼根既尔。余根亦然。此说存考。


    【□注】思惑。入修道位。重虑缘真。辅行云。虑谓思虑。见道观真。已发无漏。今复重观。故云重虑。此惑即除。名思惟惑。此从解得名。若云思假及爱惑者。此当体受称。


    【■记】止观言。称思惟者。从解得名。初见真浅。犹有事障。后重虑真。此惑即除。名思惟惑也。


    【■备】思惑。具因成。相续。相待。三假。故言思假。爱惑者。法数言。贪爱曰思。谓於外五尘贪爱染着。法界初门。谓之爱烦恼。此当体受称也。


    【□注】然见惑从法尘起。能障真理。思惑从五尘起。能牵三界。此皆约欲界多分说。细论不拘。


    【■记】此明见思为障不同。故教中称见惑为理障思惑为事障。然约欲界多分说也。


    【■补】见惑非但障理。亦能牵生。如言由三复还下。是也。思惑非惟牵生。亦能障理。如言由贪爱故。不见真理是也。辨讹曰。细论不拘句。因集注立上百八见图。故有此言。以上明百八见。不出六根六尘而起。既有见从五尘起。何故言见从法尘。思从五尘耶。私谓不拘者。和会障理牵生而说。


    △二名异体同。


    又云见修。又云四住。又云染污无知。又云取相惑。又云枝末无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内惑。虽名不同。但见思耳。


    【□注】见修。见惑。见道所断。思惑。修道所断。约能断位。名所断惑也。


    【■记】初果见道。八忍八智所断。名见惑。二三果思惟修道。九无碍九解脱所断。名思惑。


    【□注】四住。见为一住。思惑分三。因此二惑。故住着三界。


    【■记】见一切住地。欲色无色爱三住地。


    【□注】染污无知。妙乐一(二十四)云。然小乘中立二无知。染污无知。无明为体。不染污无知。劣慧为体。谓味势熟德时数量耳(文)(诸法滋味。损益等势。成熟德用。近远等时。一一等数。大小等量。)。


    【■备】法数言。染污无知。即见思。无明为体。谓染污真性。无所明了也。不染污无知。即尘沙。劣慧为体。指他人分上见思惑种数多故。如尘若沙。但不能染我真性。二乘智慧狭劣。不能令他断见思。名不染污无知。


    【■补】不障真理。名不染污。於俗谛不了。名无知。劣慧。即人空智。虽能证空。於诸佛恒沙法门。众生无量根性。皆不能达也。诸法滋味等者。谓於恒沙法门。无量众生。约法。有诸法滋味。约机。有损益等势。成熟德用。约相。有远近等时。一一等数。大小等量。皆非二乘所知。随相论言。轻重冷热湿滑软坚等。名势力。熟者。如食果入腹。变熟不同。德者。草木等威德。或根能出光。或能却鬼。或能除毒等。辅行言。他解不染污。即习气。今家意者。小乘习气即别惑是。


    【□注】取相惑。三惑皆名取相。观音玄记上(七)云。见思。取生死相。尘沙。取涅盘相。无明。取二边相。今见思。取六道生死之相也。


    【■备】计生死为实。见思之取相也。照真不了俗。尘沙之取相也。偏於真俗。而不契中。无明之取相也。辨讹言。观师以取相名见思。应作通别两解。别解如文句释大迦叶观心云。即空抖擞取相。止观归大处言。取相障般若。均别指见思。


    【□注】枝末无明对根本得名。见思以无明为根本。故云枝末。於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


    【■记】无明为诸杂染所依。故见思以之为根本。


    【□注】通惑。对别惑得名。见思通三乘人断。故曰通惑。尘沙无明。别在菩萨所断。故名别惑。


    【■记】声闻。前后各断见思。支佛。顿断见思。习犹未尽。菩萨。以三十四心。顿断见思习气。故名通惑。


    【□注】界内惑。对界外得名。见思润有漏业。招三界生。故云界内。尘沙润无漏业。无明润非漏非无漏业。招变易生。故云界外。尘沙则通界内外也。


    【■补】见思惑为能润。有漏业为所润。惑业为能招。三界生为所招。以见思所润所招。不出六道。名界内惑。唯识有言。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助缘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即分段生死也。尘沙润无漏者。此无漏业。即二乘人之所修空。无相无作是也。但尘沙润业。未考出何经论。非漏非无漏业者即菩萨出假所修之行。以不同六道生死业。故非漏。亦不同二乘耽空业故非无漏。招变易生者。惑业为能招。变易生为所招。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名变易。如改粗为细质。易短作长年也。问。改粗易短。何名生死。答。觉知势尽。名为死。入定还资。谓之生。以此惑业。只感界外生死。名界外惑。唯识有言。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助缘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即变易生死也。尘沙通界内外者此惑在化导边说。如二乘自断见思。不能断他人见思。故望他人见思。多如尘沙。此界内以见思为体也。菩萨若自破无明。未能破一切人无明。及知界外修证果位。故望他人无明。多如尘沙。此界外以无明为体也。


    【■备】异熟者。所造惑业。异时异世。而成熟感果也。所知障者。知。即觉观因。此觉观不泯。障於法性。不得证入。名所知障。


    【■备】辨讹曰。无明润非漏句。当先补润亦漏亦无漏业句。存俟后定。


    △二别释见思二。初见惑三。初标名列使二。初通标名数。


    初释见惑有八十八使。


    【□注】法界次第上(七)云。使以驱役为义。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故通受使名。


    【■记】小乘不言第八识。故曰心神。


    △二别列十使。


    所谓一身见。二边见。三见取。四戒取。五邪见。(以上利使)六贪。七嗔。八痴九慢。十疑(已上钝使)。


    【□注】身见。於阴入界中妄计为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诸文或云身见。或云我见。止观十(十六)变列二名。云求我叵得故。则身见破。身见破故。则我见破。(文)辅行五下(九)云。外人计我。如麻豆及母指等。或计徧身。神身四句及一异等。(文)。


    【■记】宗镜言。我有主宰二义。谓主有自在力。宰有割断力。义同我故。主是我体。宰是我用。又主乃俱生我。无分别故。属第七识我。宰是分别我。有割断义。属第六识我。故主等立。而我见起也。辅行下。示执我之见。大论云。有言神在心中。微细如芥子。名净色身。有言如麦。如豆半寸。一寸。初受身时。最在前受。譬如像骨。及其成身。如像已壮。有言大小随人。身死坏时。此亦前出。又唯识言胜论作者我数论受者我。体常周遍。量同虚空。随处造业。随受苦乐。又无惭外道尼犍子等。执我体常。而量不定。随身大小即有舒卷。又兽主遍出二宗。计我体常至细。潜转身中作诸事业。然九十五种外道。宗计虽多。不出一异等四句。神身。即神我也。一异及四句解前。又一是即阴。异是离阴。


    【□注】边见。於身见上。计我断常。执常非断。执断非常。随执一边也。


    【■记】此边见贴我见说。显扬论曰执边见者。谓於五取蕴。执计断常。染污慧为体。上释见中广解。


    【□注】见取。谓因此见通至非想。信此非余。执劣为胜。


    【■记】释论言。此於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涅盘清净法。名见取。由互相执胜。而起斗诤也。又辅行曰。於非真胜法中。谬见涅盘。生心取着。皆名见取。若行道时。虽入种种观门。而真明未发。无明不了。便谬计所得。为真为胜。生心取着。皆名见取也。今所言因此见者。谓或常或断等计。因此修持能通非想。非毁余法。执劣为胜也。如外人亦修六妙观。修苦行。稍有轻安。以为到家消息。


    【□注】戒取。执邪为道。名非因计因。及鸡狗等戒名戒取。


    【■补】玄签曰。外道亦有天眼。能见鸡狗生天。便受此戒。作生天计。不知鸡等。於彼业谢。往胜因牵生天耳。见牛羊吃草生天。他亦食草。不知牛羊报尽生天耳。释签云。外道计苦行有六。谓自饿。投渊。赴火。自坠。寂默。持牛狗等戒。是谓非因计因。名戒取也有师标曰。昔有外道持牛狗戒。阿难引见佛。白言。愿佛为彼说其果报。佛言。恐生怖畏。不可说之。彼人再四求。佛言。汝若持牛戒。如其牛法。毫不犯者。后得牛中。若小犯者。便入地狱。


    【□注】邪见。由计断常。不计因果。复计此我。以为自然。冥初世性。世性。即是二十五谛。(一冥初二从觉等如图示)及六谛等。或计从於父母微尘梵天等生。皆名邪见。


    【■记】不了四谛因果。邪心推度。谓无此理。固执断常邪见。因此断灭出世间善根。乃至世间善根。作阐提行。是为邪见。又有不知业理众生。依世间定力。见人一生好行施者。反生下贱贫喂。彼即思惟世间定无施与。爱养祠祀。此即谤因。复见善者堕三途。恶者。生人天善道。随即思惟。世间定无善感好报。恶感丑果。即谤果也。二十五谛。集注无图。百论文言。从冥初生觉。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尘。从五尘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以神我为主谛。觉相处中。不坏不败。摄受诸法。


    【■备】一冥初生觉。二觉生我心。三我心生五唯。谓四色。五声。六香。七味。八触。次五[日*隹]生五大。谓九地。十水。十一。火十。二风。十三空。次五大生十一根。谓十四眼。十五耳。十六鼻。十七舌。十八身。十九手。二十足。二十一口。二十二大遗根。二十三小遗根。二十四心平等根。至二十五合为神我主谛。此二十五谛数论师所立名迦毗罗西天第一外道。知八万劫事。以上则不知立。冥谛亦名自性。觉。即智大。我心。即我慢。我思受用自性时。冥性则变成大等。为境所缚。不得解脱。我若不思。冥性不变。即得解脱。名为涅盘。略录唯识论释。六谛。即六句。胜论师立。名卫世。此亦是我所受用。未解脱时。受用六句。离此六句。计为涅盘。


    【■记】冥谛。金七十论释之。总略为三。处中为四。广为二十五。言略为三者。一自性。二我知。三变异。自性。是第一谛。古称冥性。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住自分。名自性。若生大等。名胜性。用尊胜故。智论言外道通力至八万劫外。冥然不知。谓为冥谛。从此觉知初立。名冥谛二我知者。即第二十五谛神我也。三变异者。即中间二十三谛。自性所作。名为变异。故有三位也。处中为四者。本性无变异。一也。大等亦变异。二也。五大。五知。五业。及心平等。共十六但变异。三也。知者非本变。四也。释云性能生大等。故名本。不从他生。故非变异。二大。我慢。五唯。此七亦本。亦变异。大从本性生。故变异。生我慢。故为本。慢生五唯。即五唯尘。五唯生五大。五根。故亦变亦本。三。五大。五知。五业。及心平等一根。但从他生。故唯变异。不能生他。故不名本。四知者。即我知为体。不从他生。亦不生他。故非本非变异。若准百论。五大生十一根。则五大亦本亦变。唯变异中。但十一根也。六谛者。教乘言。一陀[马*栗]。翻主谛。五大及时方神意。此主为万物所依故。二求那。翻依谛。谓色等五尘依故。三羯磨。翻作谛。俯仰屈伸。出入去来等。故名作。四三摩若。翻总相谛。谓总相万法如一有故。五毗尸沙。翻别相谛。如森罗万像。各各不同故。六摩波夜谛。谓五尘成就。不相妨碍故。或计从於父母微尘者。如路伽论师。执地水火风极微实常。能生粗色。谓能生极微。为父母微。所生粗色。为子微也。或计梵天等生者。如围陀论师。计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华上有梵天祖翁。为万物主。出生一切有命无命物从梵天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剎利。两脚生首陀。两[月*坒]生毗舍也。等者。等诸时散外道。计时生。方论师。计方生。安茶论师。计本际生。即过去时之初际。口力论师。计虚空为因无因论师。计自然生。涂灰外道。计自在天生。宿作论师。计宿世本业所作。为一切因。法数详载。


    【■备】见取。贴执劣为胜说。戒取。贴非因计因说。身见。贴我我所。妄执为我说。边见。贴身见上计断常说。邪见。贴拨无因果说。邪见最广。此依翻译名义解。


    【■备】补遗曰。八天子是众生父母。梵王。是八天子父母。韦纽。是梵王父母韦纽。即那罗延天。


    【□注】贪是己法者爱。即指五见为己法也。


    【■记】法界言。以迷心对一切顺情境。引取无厌。是贪。历三界五行中十五贪。皆贪使。今的指爱五见为己法也。


    【□注】嗔。非己法故嗔。


    【■记】法界言。以迷心对一切违情境。便起忿怒。名嗔。历欲界五行中五恚。即恚使。今的指於非己法边也。


    【□注】痴。不识见中苦集。


    【■记】法界言。迷惑不了之心。名为无明。若迷心缘境。随有所起。念念永失。不知惭愧者。皆名痴也。历三界五行中十五痴。即是无明。今的指不识前五见苦集名痴也。


    【□注】慢。我解他不解。


    【■记】法界。言自恃轻他之心。曰慢。乃至历三界五行中十五慢。皆是慢使。今的指前五见我解他不解名慢也。


    【□注】疑。犹豫不决。


    【■记】法界言。迷心乖理犹豫不决。曰疑。历三界四行十二种疑。并是疑使。今以所见犹豫不决释疑也。


    【■备】法苑言。四谛修道。名为五行。以见惑中苦集灭道为四行。思惑为一行。邪见与疑非思。故三界四行为十二。贪痴慢。三界见思。具故。三界五行为十五。上界不行嗔。故欲界见思为五行五恚。然今的当贴见说。


    【□注】利钝。利则造次恒有。钝则推利方生。五钝。亦名见中思。亦名推利思。亦名背上使。利使若去。钝使亦亡。故属见摄。


    【■记】触着即发。造次恒有者为利。少待而起。推利方生者为钝。五钝下。明钝中思。亦属见摄。辅行言。三种见惑。一俱生见。五钝中有利。如虫兽凡夫。亦能起我我所。即是利从钝背上起。故属钝。二推理见。未发禅来。虽世智推理辨聪。见想犹弱。故十使同属於钝。三发得见。从因定发。见心猛盛。则十使从强受名皆属利也三种思惑一俱生。与形俱生如男女托胎。妄与父母生爱恶心。此是邪思。还归见惑。二依见思。如外道依见而起嗔。此利中钝名背上使。见谛断时。正利去背亦去。三界系思即三界九品思。此名钝使。亦名事障。号正三毒。然辅行意。乃明见思利钝互相摄属。今文但明钝中之思。仍属见摄。若欲会之。辅行俱生思。即此见中思。辅行依见思。即此推利思。背上使也。


    【■补】毗昙言。利虽有钝。此钝属利。从利使背上起。利使。如刀口。钝使。如刀背。钝使从利使后起。名背上使。


    【■备】虫兽凡夫起我我所者。止观言。如诸蠕动实不搉理。而举螯张鬐。怒目自大。底下凡夫。何尝执见。行住坐卧。恒起我心。故五钝非无利也。余解。翻译名义详引。


    △二约界释成二。初通示。


    此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


    【□注】四谛下惑。增减不同。前云集谛虽在惑业。今历四谛者。集是能迷。苦是所迷。又道灭虽是出世间因果。由迷苦集。道灭亦迷。如不识病。亦迷於药。


    【■补】道灭是惑之正主对。既迷苦集。必然道灭亦迷。故亦有惑也。


    △二别明二。初欲界。


    谓欲界苦十使具足。集灭各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道谛八使。除身见。边见。四谛下合为三十二。


    △二上界。


    上二界四谛下余皆如欲界。只於每谛下除嗔使。故一界各有二十八。


    【□注】此四谛惑。俱舍颂云。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除於二见。上界不行嗔。辅行下五(九)问。四谛下惑。依何理教。增减不同耶。答。依阿毗昙。上界不行嗔。无相害故。有善欲故。性寂静故。心滋润故。然止而不行。非能断也。故法华中蜈蚣喻嗔。通三界。妙乐六(三十二)云。小乘中云。上界无恚。非尽理也。


    【■记】此料拣四谛。各使有无。今先引毗昙。证说上界无嗔。行慈无相害。苦下无嗔。有十善欲。集下无嗔。有禅定。则性寂静。灭下无嗔。有定。而兼到佛僧边闻法。则心滋润。道下无嗔。以上界均定水寂静滋润故。然止而不行下。依大乘断嗔。通三界者。法华云。蜈蚣蚰蜒。毒蛇之类。为火所烧。争走出穴。文句云。厌色界定。出向无色。如毒蛇类。火烧出穴。若尔嗔通三界也。句记释云。色界如穴。厌下如烧。欣上如出穴。前欲界以蜈蚣譬嗔。此中例之。不别分出。既曰蜈蚣。复是无色。故譬彼嗔色界中曰毒虫。即兼蜈蚣。是则上界但不起嗔之现行。非无嗔之种子也。


    【■备】法华火烧出穴四句。科中判明无色界。故譬无色。同欲有嗔也。


    【□注】问。何故身边唯在苦耶。答。此见依身。故名身见。依於身见。而起边见。余三非身。故无此见。又见苦断故。故在昔下。四空无色有身见者。虽无粗色。而有细色。所执未亡。即是身见。非想八苦其义可知。


    【■记】毗昙云。身见边见。唯迷苦谛。以凡夫皆执苦为我故。身见从苦谛生。依身苦报。计断计常。故边见亦迷苦生。杂心论问。何故身边见苦断耶。答。苦处转故。果处转。故见彼则断不远。随至根。此见不随根。故初见谛则断。


    【■补】身为众苦之本。边见依身而起。故苦处转。果处转。见彼苦谛。则断不远。随至根本无明。非想八苦见前。


    【■备】辨讹曰。四空无色。有身。见等句。似谓无色界无色。恐无身见。不知余四蕴。亦有身见。不独色蕴也。私谓。玉师非不知四蕴有身见。而四空独指其色者。点人之所易忽也。


    【□注】问。戒取何故唯在苦道。答。唯彼所起。问。戒取计因。苦谛是果。何故在苦。答。计多苦行。望为实因。故在苦下。非出世道。妄谓出道。是故复於道处能起。集灭异此。故无身见。无身见故。亦无边见。集灭非道。不生戒取。又复戒取。在於苦道二谛下者。本是内道。见苦能断。本外道者。见道能断。故唯在二。


    【■补】戒取。见苦见道断者。本是内道。但知苦时。不生戒取。故见苦断。本外道者。已生戒取。必断惑见道。方断戒取。故见道断。


    【■备】辨讹曰。又复戒取等文。此中明四谛下。十使增减不同。四谛乃佛所宣之法。不当反引外道也。私谓。戒取之名。多对外道而立。此段本玉师余意。当以上解为正判也。


    【□注】此有亲疎之义。孤山作六十四句解(云)云。


    【■记】解见下。


    △三结成大数。


    二界合为五十六。并前三十二。合为八十八使也。


    【□注】八十八使。且据见惑。婆娑中云。九十八使者。兼十思故也。辅行五下(十)云。以十缠为九十八。


    【■记】十思。法界言。欲界四。谓贪嗔痴慢。色无色各三。除嗔使为十。辅行引论言。缠八无惭愧。嫉悭并悔眠。及掉举昏沉。或十加忿覆。法数言。悔。谓所作过。不能自安。而成悔盖。覆。谓隐藏所作过。惟恐人知。余可解。


    【□注】论文所出不同。或名三结。止观云。初果所破。如竭四十里水。功夫甚大。恐闻者生疑。略断三结。(文)谓身见。戒取疑如下图示。


    【■记】论。指大论。或时为钝。但说断三。是也。止观准大经迦叶问。如来说须陀洹断烦恼。如竭四十里水。云何言断三结。一我见。二非因计因。三疑网。佛言。此三重故。亦摄须陀洹人。一切所断结故。辅行引论言。三结。生惑增上。身见。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於过去一切处生犹豫也。又世尊说断八十八使。及无量苦。名须陀洹。则受化者生忧。何能拔除八十八大树。度八十八大河等。若佛说断三结者。受化者欢喜也。断结之相。准十地经言。非初非中后。论言是断结相。此智尽漏力为初。智断为中为后。答。非初智断。亦非中后。如灯焰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谓取一时。则不能断。三时总取。方能说断。假三时断。则无定性。何者。初若能断。不假中后。后若能断。不假初中。既假三时。故知无性。一一推征。三皆不断。是故经言。非初非中后。由三时无断。方能断结。故论云。前中后取故。论主总取三时。方显三时无断。经论言反。意乃相成。经则约性。论则约相。性相无碍。方能断结。然经论虽明大乘断结相。亦可意会小乘也。


    【■记】节引杂心论曰。凡计罪福。是我所作。不将善恶业因为我。故身见不依集。知集非我。不名迷集。边见依身。亦不依集。亦不将灭道为我。计断计常。亦同。故身边唯苦。若戒取迷苦及道。谓愚人闻说精勤苦行。即谓事中苦身是道。不知勤观苦空。方断生死。身苦非道。故戒取迷苦谛生。或不将身苦为道。直执戒等福行为道。此将集因转将为道。如此戒取。名迷道谛。理实凡愚。不识集因。妄执为道。应是迷集。但彼迷心。不计福行。以为集因方转为道。故不名迷集。不同计苦以为道者将苦为道。故名迷苦。是故戒取迷苦迷道。不迷於集。灭是圣果众生所求。不取惑灭。为道因行。故戒取不名迷灭。若邪见。见取。及疑。此三通迷四谛。邪见谤无因果。该凡及圣故通迷。见取於自身报。取为第一。即迷苦。於事善业计为第一。名迷集。若取梵无想等天为涅盘。名迷灭。於彼戒取所言之道。取为第一。名迷道。故通迷。疑心於诸凡圣因果。不知有无。生疑不决。故亦疑四。上来所明五见及疑。惟迷谛理。不名迷事。以迷理故。还见理断。唯识心要云。迷谛有总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苦集。是彼六道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别谓身边唯迷苦。八通迷四。身边唯果处起。别修空观。及非我观。对治身边。属苦谛故。疑与身边邪三见。亲迷苦理。戒见二取。执彼三见戒禁。及所依蕴。为胜能净。於自他见。及彼眷属。如次随应起贪恚慢。相应无明。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苦理。疑及邪见。亲迷集等。二取贪等。准苦应知。然嗔亦能亲迷灭道。由怖畏故。生憎嫉故。迷谛亲疎。粗相如是。与此大同小异。对会可识。


    【■补】孤山六十四句。闲居编言。苦谛十使皆具足。身见唯缘苦境生。集谛痴业有漏因。灭谛无为无漏果。皆非身见所缘境。边身并及戒禁取。此二随身亦不生。是故集灭除三见。道谛本为无漏因。是故身边亦不起。邪见既拨无圣道。戒取还从邪见生。执取非道为真道。是故则有戒禁取。四谛具足有亲疎。苦下疎三亲有七。执我我所为身见。边见从身计断常。邪见拨无因果法。见取执劣以为胜。禁取於非因计因。疑则犹豫而不决。无明迷暗不了故此等皆依苦等起。是故七惑号亲迷贪嗔与慢三种惑不从苦谛境上起。但缘前七背上生。是故三得疎迷号。集七四亲三种疎。邪见拨无疑犹豫。见取执劣痴迷暗。三疎名目亦如前。贪等只依四法起。灭则三亲四是疎。疎则前三添见取。苦谛是劣执为胜。是故见取得为亲。今灭谛是胜妙法。不可更言劣为胜。但从邪见背上起。执劣为胜名见取。是故灭谛疎有四。亲疎行相悉如前。道八三亲五种疎。亲则痴疑与邪见。疎法望前加禁取。苦谛戒禁则为因。有漏果非无漏道。妄执为因为果故。则有戒禁亲缘起。道谛真因真道故。不可亲缘非因道。但缘邪见起非道。故以戒取属疎法。道灭俱是无漏法。非是执劣以为胜。见取从前亦属疎。但从邪见起其执。总依俱舍如上释。此中少四句。想抄录者。删其非要。又闲居编颂言。从谛生使名为亲。从使生使名为疎。四谛俱疎贪嗔慢。四谛俱亲邪痴疑。身边唯局苦亲使。戒见苦亲而道疎。见取集亲灭下疎。迷谛亲疎义如此。末二句。应改言。集有四亲灭四疎。总於前三加见取。更简明。又苦七亲三疎者。以苦谛五阴法计为身。依身而起断常等见。将苦行以为实因。计非想以为涅盘。将世间果。拨之为无。而皆迷痴不了。犹豫不决。故七日亲。贪嗔慢。由於身边而起。又隔一层。故三曰疎。集以见取。非因计因。邪则将世间之因。拨之为无。痴疑可知。故四曰亲。三疎其义同前。灭以邪见。将出世果拨之为无。痴迷不了。孤疑不决。故三曰亲。道以邪见。则将出世因。拨之为无。痴疑可知。故三曰亲。五疎由迷真道。方执戒取见取为道。故连贪嗔慢成五疎也。


    △二思惑三。初标名示数。


    二明思惑者。有八十一品。


    【□注】此界系思。亦名迷事思。亦名正三毒。异俱生思。及推利思也。


    【■记】界系者。由此思惑便系三界也。迷事。即事障。对五尘境。憎爱等生。迷在事也。正三毒者。辅行言。思有四。慢入痴摄为三。以非背使。非习气。名正。俱生思。还归於见。推利思。是利上之钝。见谛断时。正利既去。推利之钝思亦去。故此检之。俱生推利。解见前。推利即依见思。


    【■补】断见得人空智。虽有事中独头相应。了法从缘。不计性实。而於三毒无邪。故曰正。


    △二约界示体二。初通示九地。


    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禅。四定。为八。共为九地。


    【□注】九地。所依处得名。欲界同一散地。故合为一。


    △二列地分品二。初欲界。


    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贪嗔痴慢。言九品者。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二上界。


    上八地各有九品。除嗔使。


    △三结成大数。


    故成八十一也。


    【□注】於九地中。各有九品贪嗔痴慢。但上八地无嗔耳。


    【■记】辅行云。以智断惑。智分分明。惑渐渐尽。何啻有九。立教判果。且略为九。


    【□注】不言疑者。见道已断。理合无疑。


    【■记】事障虽在。正信必具。


    【□注】断此惑时。或直缘一真谛。或於四谛中随缘一谛。


    【■记】释签云。或四谛中。随思一谛。或唯思灭谛。断三界诸品不同。得后三果也。


    【□注】故止观中云见惑如四十里水。思惑如十里水。大经云。初果所断。如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毛一渧。


    【■记】思虽八十一品。对境方生。不同见缘法尘横起故。


    △三结收集谛。


    上来见思不同。总是藏教实有集谛。


    【□注】此惑有为有漏之因。故云实有。上明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乃见思俱开。若云九十八使。乃开见合思。若云四住。开思合见。但云见思俱合义也。或云三漏。(欲有无明)或云四流。(见欲有无明)或云上下五分。妙乐七(十八)云。上五分中。色染无色染。一向唯上。掉举等三(掉举慢无明)虽复通下。不能牵下。(欲界受生)故云上分。言下分者贪虽通上。不是唯上。嗔一唯下。不通於上。余三遍摄一切。见惑虽复通上。而能牵下。故名为下。故俱舍云。由二(贪嗔)不超欲。由三(身边戒取)复还下。纵断贪等(名伏为断)至无所有(贪亦断得非非想)由身见等。还来欲界(文)。


    【■记】此明见思开合。及见思别名。漏落三界。曰漏。四流。辅行言见流。三界见也。欲流。欲界诸惑。除见及痴。有流。上二界诸惑。除见及痴。无明流。三界痴也。漂流不息。曰流。染贪也。


    (颂曰)


    (  身摄边见戒摄取  邪见元从疑惑生  四钝皆由利使生  是故三结摄见尽  痴起贪嗔二生慢  举二摄二成欲思  无明即痴染即贪  掉举遍三俱定爱)


    【□注】颂曰。身摄边见戒摄取。


    【■补】边从身起。故非因计因为戒取。於中必见有所取。即见取。


    【□注】邪见元从疑惑生。


    【■记】始而犹豫不决。继即拨无因果。


    【□注】四钝皆由利使生。是故三结摄见尽。


    【■补】三结。身戒疑也。此颂下五分见。


    【□注】痴起贪嗔二生慢。举二摄二成欲思。


    【■记】此颂下五分欲思。举二。指贪嗔。摄二。指痴慢。


    【□注】无明即痴染即贪。掉举遍三俱定爱。


    【■记】此颂上界五分思惑。成论问。掉於上界名结。何故欲界不说。答。彼无粗烦恼。故掉戏明了。又坏定身有力。故为结。断此上分则得解脱。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四之上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