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论义

3个月前 作者: 佚名
    续藏经 八识规矩论义


    清 性起论释 善漳等录


    原夫圣人体用之旨者。有性相二义之门也。夫性相二门者。是真如性中。有生灭门。有不生灭门也。今生灭者。是相宗心意识也。不生灭者。是性宗空体之旨也。然则性外无相。相外无性。是故真如门中。生灭与不生灭。实无异相之法体也。既无异体。所以触境明如。若无性相。故曰。唯心无境。若无境者。自心谁生。故心境泯泯廓然无圣。彰大象而不见其形。浑太虚</a>而不见其相。是故在上不皦。其下不昧。大包天地。细入微尘。非色非空。非智非识。以五目不能睹其形。即四辩莫能谈其状。故绳绳不可名。寂寂不可见。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后。钻之弥坚。探之无影。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希夷绝朕。究不可知。(噫)只可冥之于心。契之于神。为三藏之祖。作十地之宗。迷之者。化智性而成识色。悟之者。转识色而成智性。成色识者。六道齐彰。成智性者。即幻有俱寂。又齐彰者。成黎耶之心王。俱寂者。捐万象之形质。又心王起。则憎爱心所之纷纷。藏识空。破无明转识之息息(噫)。若能通唯识之真宗。达实相之无境者。则不愧于学法之人矣。然(余)自惭无识。未入升堂。谒究玄宗。竭思不已。实祈圣之冥加。诚叩于历祖。聊为论识以示将来。


    唐玄奘</a>法师八识规矩母颂


    清金陵西天禅寺元峰法师 性起 论释


    嗣法门人 善漳等录


    归敬请加


    稽首慈氏佛  如尊在目前  如来已涅槃


    今日无请益  故祈冥加力  命笔成此论


    搜尽八识旨  言言投祖意  普利诸异生


    同证唯识性  以斯净妙善  回向于净土


    速见阿弥陀  顿舍异熟尽


    △今云八识者。以一本。散为万殊。故云。唯识者。万殊为一本。今云唯识者。即黎耶识也。以心外而无法也。又唯者。非他人之所成也。唯我黎耶藏识之所生耳。又唯者。成也。即根尘器界及转识。并心所法者。总在藏识。独自成耳。故问。何以自成。非他力也。答。如人堕饿鬼道。见水成脓血。或变成火。故目连救母送饭。变成火炭。天人见水是琉璃。鱼成窟宅。又善财。参大光明王。众生在城中。或见此城。似琉璃。或见此城中。俱七宝成。或见此城中。是沙土木屋。岂非是唯心业力。各人之所现也。是故自心业力强故。者见种种各异。非心外有色可见。随自心故。何则。以各人自心业力种强。如饿鬼。共一处住。彼此不见。似同一室。成各梦故。即为心也。此通凡情唯心。若佛果中。成大光明藏。是白净识名曰。毗卢遮那佛也。


    所云。八识者。俱在心数。非心所故。云八识者。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黎耶识。今识本无异名。因用处各别。故识带数量。谓带数释名</a>。今云五识者。依根得名。依眼得名。故云眼识。乃至依身得名。故云身识。名邻近释也。又眼不是耳。乃至耳不是身识。即相违释也。又名依士。释以根劣仗识方见。故名依士释也。如父仗子名力故。又名依主释。识为能依。根为所依。故名依主释。又名持业。有财。六七八识中。释耳。因


    玄祖始出八识母颂共四十八句。分为四科解释。○第一科五识转成所作智颂十二句○第二科六识转妙观察智颂十二句○第三科七识转平等性智颂十二句○第四科八识转大圆镜智颂十二句


    四科中先论五识章十二句云。


    第一五识颂中又分为二


    (前八句凡情章。后四句圣果章)。


    初颂凡情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今论八句中初句云。


    性境现量通三性


    论曰云何性境现量而通三性耶。答。所云性境者。不改易。为之性。所对五尘。为之境。此之以性为境者。谓地水火风。以四大而为之性也。境也。问。云何不改易性耶。答。地以坚固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热为性。风以动为性。以四大。各云性者。如火欲凉。决不可得故。风欲静者。不可得故。下二义可知。故云性不可易也。又四大各遍。无欠无余。故名四大。又能生。声香味触为之四微。即能所八法。共名为色声香味触由对四大。故名四微。色言色。与四微。即为之五尘性境。收尽内之根身。外之器界。以至明暗显色等。方圆形色等。行住坐卧有表色等。总为第八识亲疏相分。是果报识性持也。总以五识所缘性境而成现量境故。是见相二分种子之所生也。若未破无明迷性。是遍计性所收。若破迷性。即依他起性。相似虽有。性是无也。似依他性即圆成故。现量者。现谓显现。非过未故。又如镜光故。量谓度量。是率尔心如镜照像。不留情故。现如影像。量如镜光耳。又见相二分。各有自种。在八识种内。一齐生者。无前后际故。


    云通三性者。一善性。二恶性。三无记性。所云性者。种也。以藏识中。无始已来。所熏善性种子。恶性种子。及无记性种子。各性种子。决不能改。似若栴檀香与臭蒜。决是各性。是故触境中。或如恶人打鸟。率尔心起即成现量。一刹那际。落意识中即成比量。引善性种子。即生慈念。成善现行。恶性种子。触五尘性境。成现量。落比量意识中。生恶现行。起随喜善念恶念亦复然。也故云性境。以成现量。而又成比量。通善性恶性无记性。各种生现行者。乃至性境中触十善境。通现比二量。或十恶境。通现比二量。若本无善恶种子。故触善境不生善。恶境不生恶。既无善恶现行种子。名无记种也。今七识中。善恶现行。熏在藏识内。即成八识中引业种。迁至当来。必成善恶苦果乐果也。是为当来异热果耳。故云通三性因果。决无差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


    论曰。云何眼耳身三识。只通初禅及二禅天耶。即不通上界三禅四禅天耶。答。下欲界。五趣杂居地中。八识全俱。初禅二禅天。无欲界。鼻舌二识。舍段食故。无香味尘。今二地者。只六识。一眼识。二耳识。三身识。四意识。五末那识。六即黎耶识。又初禅具六识者。由舍离欲界生得初禅喜。又得净妙乐故。况有觉观二心。以常出定。说法利益诸梵天众。二禅光音天众。虽无觉观。亦有喜心。名定生喜乐地以得深定。喜乐心故。虽不常出定。以光中示说法音。故诸梵众。亦有眼耳身三识之境。故云眼耳身三二地居者。信矣。又问。初禅二禅。可有寻伺二心所耶。答。初禅未入定前。有寻有伺。已入定后。有伺无寻。二禅唯伺无寻。以有喜乐心。岂无伺矣。又问三禅可有眼耳身三识耶。答。唯在定中。得受静妙之乐。故无三识。伺心虽有。细不现故。四禅舍乐。无想念。灭意识。全无伺所心故。唯七识缘第八识成有覆无记性。有真带境。以心缘心故。以见分成影作境故。若四空天。以灭七识见分无真带质故。以无内外境故。名四空天耳。唯留第八藏识。及五心所故。若至非非天。即无五心所。以定入者。止息心故。只有计存我种。未破无覆无明识性。是故报尽还入轮回。若能断我种。即舍生死。成阿罗汉者。此矣。


    遍行别境善十一


    论曰遍行。以八个识中。与何识相应。又别境。云何不与遍行。五心所同耶。又善十一心所。亦与何识相应耶。答云。五心所云遍行者。以周遍行履。一切地。一切性。一切心。一切时。循环来往无休息故。又如微波。亦如瀑流性。名现识等流性故。即触作意受想思等。五心所也。以内外皆应酬故。乃至四空天处尚相应故。常无断也。故名遍行。即有四义。为之遍行。所云四义者。一遍一切地。乃至四空天处。常相应故。名遍一切地。下界则可知耳。二遍一切性种。以善恶种子触境时。即作意触受想思五心所等。常相应故。无记性等。即可知耳。是故善恶无记三性。尽皆应故。名遍一切性。三遍一切心。即八个诸识心王。内外应故。如前作意触境等。生诸善恶无记心故。名遍一切心耳。四遍一切时。即如水瀑流。应时无休息故。名遍一切时耳。由此四义。故名遍行也。今云五心所者。谓心王为能使。心所为所使。如父使子不相违故。故名心所。更有余四十六个心所。亦此义耳。问。五心所义。即今知也。但五心所各性。各业作用。其义云何。答夫性者。其各体种性。不可改也。其业用力。各有能也。其余心所。亦准例义均知。今一一分开。略为论释。


    △问。云何名触心所耶。


    答。所云触者。谓有根尘识和合。不带名言。得法自相。故名曰触。又触者。以令心。心所触境为自性故。受想思等。为触自业故。名曰触。如眼识等触。即耳鼻舌身识触等。亦复然也。成五触耳。


    问。云何名作意心所耶。


    答。所云作意者。谓能警诸心所。如受想思等。为自性故。引起诸心所等。为自业故。名作意心。如共一室。以一人先惺。惊惺众心故。所以作意最比余力心所强故。


    云何名受。


    答。所云受者。谓领触等。作意心起。故领纳违顺等境。顺者是乐境。违者逆也。是苦境也。以领纳。违顺等境。为自性故。起憎爱等心。为自业故。又不顺不违等境。即不苦不乐受为自性故。不起憎爱等心。为自业故。名为受耳。


    云何名想。


    答云想者。由前领受心所之境。故于领受境上。取像专系为自性故。复于所受境上。施设名言。为是有耶无耶。善耶。恶耶。苦耶。乐耶。种种名。种种言句。为自业故。即名为想。即寻心为体耳。


    云何名思。


    答。所云思者。谓想心所希于境上。由未定故。故于想境上。重又细察故名思耳。以令余心所缘境。成善成恶等心所故。故以伺心所为体耳。以上想思寻伺。是散位独头在后文中辨也。若在八正道中。即正见。正思惟了明第一义。故通圣心。又如来三七思惟如是事。恐先说最上乘。众生不信。反招堕落也。故名思耳。以上释五遍行心所。各性各业力竟。


    △次释五别境。即欲胜解三摩地念慧等。是五别境。


    △问。云何各别境耶。


    答。与前五遍行心所性业不同。如前五心所等。由触等。故有作意受想思境起。是故能遍一切诸善恶无记心故。今此别境者。以各别境起。不通余境缘故。故为之别境耳。


    问。云何是五别境。各有性耶。业耶。


    答。一一示之。


    云何名欲。


    答。欲者。谓于所缘善等境。希望为自性故。恶境亦同心勤依善恶等境。不改为业。有欲者。由爱即受。不欲者。即舍故非遍行。是别境摄耳。


    云何名胜解耶。


    答。胜解者。于决定境上。印持无谬故不改者。为自性故。或文义境中印持毫不错谬。他人不能惑乱为自性故。以不可引转。转于他境为自业故。若犹豫者。不成胜解别境。若不犹豫。故名别境。非遍行者。随诸心故。


    是别境摄云何得名念耶。


    答。所云念者。于先所习之境。令心明记。不忘失故为自性耳。定依所习之境不舍为自业故。若受余境。即不成念。故非遍行。是别境摄。


    云何名慧。


    答。所云观境上。以简择决断分明。为自性故。以断疑决信解。为自业故。或外道邪解。虽不错境。着五蕴等。断常二见者是邪慧摄故。非正见也。既慧决择不谬。不转余法。故非遍行。是别境摄。


    问。在何识所收。


    答。虽在五识颂论。此别境者。通意识中收者。亦非分外。何则欲境可通五识。是六识中成胜解。虽或一见明了。或五识。亦六识中成。何则。非有决定思者。何能印定者乎。念若无意识持。云何得成定。若无意识云何专法一境。慧若无意。思量决择。故慧论不成。亦通七识。成邪慧故。斯之不敢自专。请高哲者究之。无拘一定耳。


    次论十一个善心所也。


    △问。佛有无量大善。岂可十一个心所而能成就者乎。


    答。在后文中辨。夫善者美也。故老子</a>云。尊言可以市。加行可以人。若不计其功者。则为出世之善。合此善云。通漏无漏者。净妙果故。


    问。善十一法中。云何通五识耶。又云何各有自性。各有业用者耶。


    答。十一善者。一信。二惭。三愧。四无贪念。五无嗔。六无痴。


    问。六善心所。通五识耶。


    答。往昔中熏过善种。故眼见耳闻触生信。八三宝故。故知前所造过非见诸圣德。即生惭愧。不教而自忏故。由向昔无贪无嗔无痴。是故眼见耳闻触境。而无贪也。嗔也。痴也。若有贪等种。故无解脱性耳。又五善心所者。决定亦同五识相应。亦通意识耳。何则。若勤精进。有二一。身不疾懈。故属身识。二心不疲懈。即兼意识。若身心俱不疲懈。故名精进。不放逸者。亦二。一身不放逸。如戒身口。属身识故。二意不放逸者。属意识故。十行舍者。向日行舍。触境自舍。不教自成。故亦属眼。耳。见闻行舍。亦兼属意。十一不害。向日由慈心益物习成。故触境生慈即不害也。以上十一善心所。古云。属五识论从多分中说</a>。以余论之。亦兼意识。无定准也。


    问。云各自性。各自业当何义耶。


    答。一一示之。


    问。何谓为信。


    答。夫信者。于实德深忍乐欲心净。为自己性。对治不信。断疑为业。故不信者。是障圣道之根本。信者。谓八圣道之源由。又生疑者。有三。一。人天外道仙等。执着我人等四相之蕴。若闻深法。即生疑谤。故佛云。破法不信故。堕于三恶道也。以不信力。而障于道也。二。小乘声闻。及二乘独觉。不信大乘。不得入佛智海力故。三菩萨不信。非不信也。有疑网也。如见道分。不得入修道分疑网。又修道分菩萨。不得入证道分疑网。又十地。不见如来胜妙境者。即为疑网。以要重加精进力故。始断疑网得八法界。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又云。信能必到如来地者。信矣。


    问。诸善中。云何以信为首耶。


    答。前不云乎。信为道源功德母。由信力故。而发起菩提之心。故善财。至参弥勒大士。尚以信力。菩提心为主。始入普贤道场。故信者。如息尘珠而能息尽诸尘。不障道法故。如如意珠以随心所求。无不得故。如利刀。一切烦恼尽穿通故。故十一善中。以信而为首也。


    二惭。云何为惭耶。


    答。云惭者耻也。以自向前。有诸过非皆是无知而作。今已知故。即生惭也。耻也。故初地菩萨。以惭愧二心。乃为庄严。故惭字。是领善之首。始生善法。论云。依自法力。崇重贤圣。为自性故。止息恶行。为自业故。如一无垢比丘。而犯淫戒。凡见一切持戒诸沙弥等尽皆礼拜。云我犯淫戒。必堕地狱。求诸众僧。与我忏罪。惭也。止息恶行也。


    三愧。云何为愧耶。


    答。夫言愧者。凡自己有过。见一切圣贤父母师长。俱成有愧。如人饮酒大醉。堕于瀑臭泥中。若惺之后。一切眷属。悉不能见。凡见外人者。均皆有愧。甚是羞也。故名为愧。故论云。愧者依世间善力境中。以轻拒诸恶为自性故。如轻他恶即自己过。故生愧也。又对无愧。止息恶行。为自业故。故人有惭愧者。可以断恶。可以修善。可以成圣至顿超十地。断障证真者。皆由惭愧。而得成也。故曰。人无惭愧。众恶皆成。罪之首也。况人有过。而不忏乎。是故未得见道者。即见有道之人。而生惭也。愧也。已见道者。若见修道有德之人。更生惭愧。又修道之人。若见证道之人。更加生惭。生愧。方乃证耳。十地果中若见如来果地。不得证之。痛生惭愧。故惭愧至通圣位。况我辈在三界内。而不生惭愧者。实可痛哉。


    四无贪。云何名无贪耶。


    答。云无贪者。一外财。二内财。三眷属。四名。五利。六睡眠。七淫欲。八饮食。九衣服。十各尘美境。十一心意识。已上俱属凡情。十二圣见。皆属无贪中收。但有一种不舍。即不成大圣。又前十种舍外色法。后一种舍于心法。又前十种。舍于外境。后二种。舍于内境。若不舍者。即我爱烦恼。及俱生我法种子之所收也。若舍者。名无贪也。问。既云无贪。即是舍义。何必后立行舍。答。无贪属心。行舍属境。由内心不贪。方能行舍。若内有贪。何能行舍者耶。论云以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a>。为自性故。以对治贪著作善。欲成三界有漏果故。故云无贪。此具前义耳。


    五无嗔。云何为无嗔耶。


    答无嗔者。谓顺我心必贪。逆我心者必嗔。如我爱财爱妻爱子眷等。若夺之者。必生于嗔。若不贪者。夺去必不生。嗔故无嗔耳。如象妇被猎害。不生报念。故无嗔。逢最苦具。四缘不足忍住。是无嗔也。故论云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自性故。对治嗔恚不生。反修善念精进为自业故。或遇恶人。夺我衣钵。不生恚念。反起慈心是无嗔耳。


    六无痴。云何无痴耶。


    答。云无痴者。触境事中。决定不迷。知是虚幻之境。本来空故。以至二六时中。决不迷也。故无痴耳。论云于事理明解为自性故。对治执取迷境。反作善事。为自业事。明解者。即俗谛境。决不谬故。理明事解。于真谛理亦不错也。故立无痴名耳。


    七勤精进。云何名勤云何名精耶进耶。


    答。云勤者。昼之夜之而不息也。论云。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自性故。对治懈怠满善为自业故。解曰。善可修。恶可断也。勇悍者。不惮劳苦也。即是四正勤法中所收。谓已断者。令永不生起。未断恶者。加功令断。又已修善者。保而不失。未修善者。决定要修。是故无勇悍心者。决不能进。能断故名为勤。为精进耳八轻安。云何名轻安耶。由前无贪嗔痴等障。加于修道。勤而精进。故得轻而安之。所云轻者。舍粗重故。所云安者。得息心达本源故。论云。以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自性故。对治惛沉。转依清净自在为自业故。轻安者。是初步工夫。若进后步者。即行舍脱体成工。为轻安果耳。


    九不放逸。云何名不放逸耶。


    答。古德云。守口如鉼。守意如城。云开口动舌。无利益于人莫开。举足动步。无益于人莫举。举心动念。无益于人莫动。故五地云。名为坚固者。不舍戒行故。即名为不放逸。论云。以前精进无贪无嗔无痴等三根。所修所断。念念防护为自性故。欲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自业故。亦精进之别名。故名不放逸。若细推之。即断我爱之种。以至八九十地。及如来果地。乃精进力。可不信乎。


    十行舍。云何名行舍耶。


    答。于内外财等。悉舍不吝乃至眷等。亦即舍之。又则于冤于亲。悉皆度脱。不计旧过。即名曰行舍。论云舍者。以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永不生起。正直无功用行为自性故。对治掉举。令心寂静住为自业故。然舍者有三。一舍凡情。即贪嗔痴等。一切烦恼种故。二舍圣见。如二乘执着涅槃。及七地用加行无相观智。不能脱故。今若舍之。即舍圣见种故。三舍智相故佛证道分中。以智相永息。故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即名曰舍。以舍最后迷性种子。脱最后随眠种子等故。是故舍之一字。通佛地故。


    十一不害。云何为不害耶。


    答不害者。如歌利王。节节支解。尚不生嗔。永起慈念为主。又如猎师伤象。以见染色依人总不生嗔。而伤害之。故论云。于诸有情。不为损恼。以无嗔心为自性故。能对治害心。反以悲念有情为自业故。以如来三七日中思惟不敢说大乘者。恐伤众生善根。故云不害。譬如蚊虫可人有慈种者。即手护命。指去之故云不害。


    以上十一种善法。可有次第否耶。答。有次第故。一由深信力故。以前所造之恶决生愧。由惭愧心起。故凡见五尘物境。自然不贪。已知贪爱财色名利等故。而造诸罪。故舍而不贪。由不贪物境。故有人损我劫。夺我物亦不嗔也。由不嗔者。何也。以悟了前境。虚幻境空故不痴也。由无贪嗔痴故。即唯求出世之道。勤加精进。由精进力故。而得身心轻安。获法妙利。由得妙利力故。恐失圣财。身口意三业。即念念不放逸耳由不放逸故。即念念见三界内。无可爱之。故时刻行舍。以行舍。故。如歌利王。割截身体。不生嗔念。反起慈救之心。故不害也。即慈心耳。又前十心。通三乘修。后不害一心。转成大悲。通大乘。及最上乘。如来地耳。


    然小乘中。由信力故。而生惭愧。永不起贪。乃至舍心。方脱生死。大乘中。先信力故。而顿破无明痴境。了境本空。故不起贪起嗔。乃至行舍。永不伤害。以见众生受苦。反生慈念。而拔济之。小乘唯自利。大乘二利全具。成十一心也。又无贪。即行舍具布施。以布施而度贪故。惭愧及不放逸者。具戒。以持戒力。而度放逸。念念生惭愧心故。无嗔及不害者具忍。以忍辱力。而度嗔心。及不害众生心故。勤力即具精进。度放逸心故。轻安具禅度故。以无痴者即般若度。以般若妙慧而度痴故。


    又不嗔故。而反行慈念。不害故起悲也。又不嗔生喜行舍。即冤亲平等。故名曰舍。是以十一个善心所法。广通三乘四果。及诸度万行等法也。乃至三十七品助道之法。亦皆通也。即思之可知耳。


    中二大八贪嗔痴


    论云。此一句。不依文顺而解。依义顺而释。方可次第故○一根本烦恼有六○二随烦恼有二十。分三○一大随有八○二中随。有二。三小随有十。共成二十。加上六根本。为之二十六个烦恼。是凡情心所。非圣法也。八初地菩萨位。即断此心所也今六根本烦恼。在五识文中。只云。三根本。即贪嗔痴三烦恼也。又三根本即我慢。疑。恶见。三种烦恼。在七识章辩。


    三根本者。一贪。二嗔。三痴。所云贪者。将他人之物。率之于已。以五尘境。及财色名食[簐-欠+垂]等。俱生贪也。故论云。于有有具。皆生染着。以为自性。能障无贪行舍。生苦。以为业也。如佛往昔为王。由贪财色伤国。堕三恶道。后作野干。如幸智慧力。而生兜率院中近圣。故贪之一字。众苦之根本也。戒之慎之二嗔者。若逆之于我。即生恚怒。于己财物妻妾等眷。名利之益。被他夺去谋去。即生恚怒。为之嗔也。论云。于最苦具增恚。为自性也。能障无嗔令心不安为自业也。华严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阎罗大王。为毗沙门天王。兵力不如。动一嗔心。后世为地狱主。治汝等人。以至每日。自招三时铜镬灌口皆。嗔心念也。痛哉。苦哉。切切诫之。


    三痴。云何痴耶。于诸前境迷于幻境。由事理不明。以错谬解之。故于诸境中。起执取心。故为痴也。论云。于诸理事迷闷为自性也。能障无痴净慧为自业也。如提婆</a>达多害佛。世王害父。作新王新佛。岂可得乎。故为痴也。


    以上三种烦恼。在五根中相应。何则。由五识缘五尘境。顺我即贪。不顺我即嗔。事理不明为痴。于五识触五尘境时。即引贪嗔种。预先成也。若落意识比量。更添造业。今在五识。缘现量性境。即与贪等相应。如未满周岁童子。虽则无知。见钱则爱。夺去即嗔。则可知。与五识相应。亦与八识。我爱种子等。四惑相应。何则。内有贼种。外有爱境。始相应耳。是故虽在五识论之。亦系八识种等引之。则自然理也。以七识情生。方托六识成善恶云耳。各烦恼种子。亦同此例。问。云何为根本耶。答。由下小随中随大随三种烦恼。皆依此六个根本而起。故为根本烦恼如小随中。有忿恨等。及謟诳等。以忿心所及恨等依嗔根本。謟诳等依贪根本。无惭无愧及八大随等。依痴等根本。余心所。例此可知。故曰根本。又此贪嗔痴等种子。遍法界性。尽未来际。害法身命。故为三毒根耳。随烦恼。有二十个心所者。总依根本烦恼而得生起。名曰随。以随根本故。又分三科。一大随。二中随。三小随。云何大随耶。答云。大随者。具三义。故名大。依痴疑为根本。故名曰随。次云何三义。一者自类起。如一不信心所起。则懈怠放逸等类渐引起故耳。二具遍染性。即是不善性及无记性故。三遍染心。即通内外识染故具此三种即名曰大随。


    二中随。只有自类起一义。云何为自类一义。即无惭心起。即自然无愧心同类起故。故名为中。以随痴根本故。即名为中随。三小随。由无三种义故。俱名为小。以忿等随嗔本故。悭等依贪本故。故名为小随耳。又小随。只与第六识。及不善性相应。不与余识相应。故名曰小。以依贪嗔痴三根本。故名曰随。


    中随二者。理应在大随后。因 玄祖颂文先论之云。一无惭。云何名无惭者。谓自有过非。反以为是。而又反轻诸有德人。以为他非。故名无惭。如人逆长。反以为能。故无惭也。论云。不顾耻自法为非。反以轻拒贤善。为他自性故。又以龙障圣道惭心。增长恶行为自业故。名为无惭也。


    二无愧。云何名无愧耶。答。以作恶为非反以己才为胜诉于他人。以为其能。故名无愧。论云。不顾世间有德者。崇重暴恶。以胜最强。为自性也又以能障圣道愧心。增长恶行为自业故。名为无愧。问。无惭与无愧二心。云何分耶。答。无惭。不惧人。指背论非。无愧。反露于人。不怖面责。是惭与愧。则粗细不同。故分二也。


    三大随中有八。一掉举及散乱二法者。其相同(今掉举者。业性各别)如鸟鹊心。常好世境为乐。总不恳求寂静。故障圣位。于在一切三摩地中总无交涉。故称掉举。论云。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止为业。摩他者。此方云止。故名行舍。舍一切见故。二惛沉者。由上掉举好动。不求寂静。神则疲困。故或闻法。或坐禅者。则惛沉心起。故论云。令心圣法境上无堪任性。故能障轻安。毗钵舍那观为业。毗钵者。此方云观故。名楼观。又云前障止。今障观。有此二心所故。即障止观二门。永不入道矣。实可痛哉悲乎。


    三不信者。由前二心所。故不得入道。如云罗候罗。初出家为沙弥好动。闻法不解。故不信。欲还俗也。后佛方便引信。故得果耳论云。于实德处。不能忍可乐欲。心浊为性。又能障净信。以依怠情为业然不信者。障道之首。谤法之因。堕三恶道。由此而成也。


    四懈怠者。以圣法上心不系念。于三宝中。不恳修敬。于善知识处。有法不听。设听亦不勤修。故为懈怠。论云。于善恶品修断事。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于修断中。在善可修不修也。于恶可断不断也。是故精进之念。永不入也。即贪嗔痴染心。自然增长。故名懈怠。


    五放逸者。如马无绳。如鸟无笼。故放而逸之。放者不收心也。逸者野也。以任性而为之也。故放逸。是破戒之根。造业之首领。故放逸者。障精进之善也。论云。于染净品中。不能防修。纵逸为性。障不放逸善。增恶损善为业。不能防修者。谓不能防护身口意三业过非。故不能修身口意三业持戒行。故名放逸。


    六失念者。由前懈怠放逸故。所以失于正念。而不能入与出世法远之远矣。论云。于所缘境。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入道。散乱所依为业。由不能明记圣道。故心散乱矣。是名失念。


    七散乱。问掉举与散乱二心何别。答。掉举是外境奔驰。散乱者。内心不寂静。或一时为善念。或一时为恶念。或信或不信。或解或不解。或修此不成。又别另再修。如童子性。心无定准。故是障道之本耳。论云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依恶慧为业。如人走内道。又入外道。搅杂邪正之念。故名散乱耳。


    八不正知。云不正知者。如外道等。随于断常二见。或参禅人。得少为足。随无相见。拨无因果。如观教人。落于语言文字。而成诳慧或落种种己见。执取不舍。故名恶见。论云。于所观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悔犯为业。正知者。即八正道中之语。谓正见故。得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发语正耳。是入大道之源也。若不正见者。堕三恶道之相也。


    五识同依净色根


    论云。净色根者。简非浮尘。即五根尘。又言依根。即净色根。简非依境。即五尘境。何则。以前五尘境上。无发识故。如胜义根坏时。即如眼光失等。设若有境。识亦不起。故唯净色根。有光能发识故。又非内五根浮尘。亦非外之五尘中境。而生识故。故净色者。是胜义根。最微细故。最净妙故。如月之光。如华之映。印诸像故。是以光映之微。唯天人见之。非浮尘根。乃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成。净色是细色故。难可见也。问。既五根俱有净色之光。为是同时发识。为是遇境缘而生。答。遇境缘而生识也。非同时也。何则。以单根不发。独境不生。以和合故。而生识也。如人在屋内睡着。忽闻雷声。即惺者何也。由耳之净色根中之光应之。若非净色光应。何能闻听声耶。若无声尘之境。即耳识亦不生也。由遇声境缘故。方得生识者此矣。故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者。在后文中论</a>也。问。净色根中生灭。即见相二分。为是净色根中。同生。为识自生耶。答。是第八识内见分种生。相分是第八识四大种所成。净色根光印。而生相分。若不遇境缘时识等亦不生也。即相分。亦不现也。问。是前后起。则同时耶。答。是同时起。如牛二角。如镜现像。光影同时。无前后际故成现量。故现即属相分。量即属见分。又问。见相二分与种又何差别。答。种属藏识若不遇境缘。即无种子功能。由遇缘。三和合故。始成见相二分彰露。即显种子功能。此二种子者。内八识中。引业种子性力。故外现见相二分。是内种子果也。又问既相分是净色根生。而净色根。又是四大种成。岂非是外生。亦非藏识生也。答。净色根及四大相分。俱属第八内识中相分。况此相分。亦是第八识内中引业种生。故四大种成净色根相分。如镜即四大种。与镜光即净色根不相离故。无二体也。岂非内乎。故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故界者。因也。以无始时来。一类见相二分种子。相续不断。一切法等依者。即生五识现量。一切见相二分。六识现行等法。故见种相种是内分中八识生灭引种。之所生也。故引业种如线。见相二分。现量现行等如幻。若心若色内外等法。俱是种子性力。之所串也。信矣。又问。如人中五净色根。亦有全具。亦有不全。若全可知。若不全者。如蒙人亦有向求无眼光。亦有半路而失。耳鼻舌等。亦复然也。是缺不缺者。即云阿耶。答。非无眼也。以浮尘四大肉眼根在。唯是失净色根也。亦在往昔中过非。今生招异熟果。眼根中。欠一净色根也。故不能发眼识只缘黑境境。如善住</a>随恶道中。来生人间。在母胎中。即无眼也。以宿生中骂僧无眼。故招此报也。余者例知。


    九缘七八好相邻


    论云。眼以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言九缘生者。一境二空。三净色根。四明。五六识。六七识。七根本识。八作意。九种子。而生眼识一境是观所缘缘所缘是境。能缘是心。二增上缘。谓空明根识作意等。是增上缘。三种子即因缘变。四无间缘。是九缘中。具四缘也。而生眼识。耳识唯从八种缘者。唯除明者。即日月灯明也。故只八缘。而生耳识。鼻舌身三识。又除空也。只七缘耳故眼耳二识。离中知。鼻等三识合中知。后三者。即意识。七识。八识。三个识今意识。有五缘。方生识故。一五尘境。二根即净色根。三根本识。四作意。五见分种子。除明空等。五作意者。即心所法。有警察之义。第六识。是比量境。乃以带质。方可为境以七识。始可以为根也。今就古说。乃所云耳。故依前是七识。是三缘生。一根本识。二作意。三见分种子。故斯三缘而生七识。八识即藏识。即四缘生。一根即净色根二境即亲疏二相分境。三分别四命根种子。张名引业种子。而生藏识缘。好相邻者。眼耳鼻舌身等识。有似邻域。即相近释也。余识不相邻耳。以六识唯审又间断故。七识不间断。有审恒故。八识无审有恒故。不相邻。是相违释也。亦有邻者。只少分也。


    合三离二观尘世


    论云合三者。鼻舌身三识。合中方知。如鼻识离中。亦可知也。今合者。从多分中说。离二者。即眼耳二识。决定。以离中方知。若合者。眼决不见色。亦不生识。成现量境。耳识虽不要明。以暗中知者。亦要离中乃方知耳。尘者。即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也。世者即刹那中。具三世际也。今文顺。义不顺。以顺义解之。


    愚者难分识与根


    论云愚者。即愚法声闻教中。云小乘。以第六识为根。为所熏。以贪嗔痴等。为能熏力大乘。以第八藏识。为所熏。前七转识。为能熏。以小乘中。不知大乘八识中。通如来藏故。虽然八识。内见分。即五识见分。是第八识见分种子所生。又不知前五识所缘。性境相分。亦是第八识中净相分种生。虽前五识缘性境。成现量见相二分。纯是第八识中。见相二分种子之所生也。非余种之所生也。又净色根光照前。五尘性境者。是内外无有分别境也。又五八二识见分。缘性境时。最初作意心起。成现量时。亦无分别。问。既有一念。云何是无分别耶。答。如镜照物不留情故。即本来智光。迷之成无明识。悟之即无分别智故。六祖云。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者。即五识之所转也。而小乘中色与五识。俱无分别。难以知也。问。净色根对境时。既无分别。是无知耶。答。既无知者。非属现量。亦无分别。识化成智。即色自空成性。决可知耳。智性不二。成如如性也。是无分别现量。以无境为境故。以上凡情章已竟。


    次颂圣果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今论四句中初句云。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全真


    论云。文顺。义不顺。论云。观空始变相耳。今云。变相在前。观空在后。义不顺也。云所变何相耶。答。由观空故。而成空相之境耳。问。为根本智观耶。为是后得智观耶。答。若大乘中。先悟根本智。顿破无明。即得二空真如。虽得二空真如。通达实相。亦不住实相见。以得无住妙见心故。虽见实相。而微细修证断惑之旨。故重发最上大乘勇猛之念。而究竟重重路境。细而察之。由此得见道分清。修道分清。以至证道分清。是为后智也。若后得智圆</a>。即名究竟成一切种。一切智智耳。若不观空究竟。若体若用若空。若假。若中。一切妙观。而何能成一切智智者哉。问。云何在五识中用。答。若顿悟根本智者。全在五识明悟本来。何以知之。如灵源。触见桃华悟道。香岩。击竹闻声。而省之者。或拈杖痛打。顿省三关。东坡听鼠。则声色全消。岂非以五识中。而悟之也故变相观空。在五识中论。所云变相者。未省之前。俱是声色之境。已省之后。尽大地无非净法界性。实无寸丝可挂者也。若云。溪声本是出广长舌。山色无非净法身者。尚是门外汉耳。直至心境杳无亡言息虑。脱体忘怀。应诸万彻。方是全体之大用耳。即为根本智也。今欲断惑证真者。必要后得之智。诚谓观空知有。知有观空。所云观空者。穷法性体决定以无性为性。无体为体故。问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云何无取无见而为性乎。答。以性空者。即是本来佛也。斯乃观真如体中。实无纤尘之可立耳。所以知有者。以虽空而不断。若以不思议戒定慧等无漏种熏。即必成一切种智。故云观空。知有德耳。观有知空者。大经云。了达法性者。无佛无世界。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者。是观有知空也。又观空知有。由根本智中。化出真谛智而照之。于空性体中。必有妙用。故成一切智之者也。又观有知空者。以寻常日用之中。念念修。而实无可修。以智体不增故。念念断惑。而实无惑可断者。以烦恼自性。本自空故。念念证。而实无可证者。以知十地妙行是真如行。决无可证也。故云如来大仙道。微妙难可知。非念离诸念。求见不可得者。岂有证哉。如鸟迹履空。三际俱无。但有其名。无足迹也。故无证之证者。信矣。设若空有不立。二谛不计。似若空画。智无所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即撒手悬岩者。即无可变相。亦无观空见耳。是知在凡位。先悟根本智。后得智。始能观空知有。观有知空而变成自性体也。以至圆满菩提。皆是后得智力耳。问。果中云何而不能全真者。何也。答。所云不全者。由如来果中尚用五识。即圆成所作之智。还用生灭门中。以度生也。故智相。犹不能全真者也。何则。以应身妙用智相随机应化。是从体起用。即修证权智中应。若在如来自分中。即无权智生灭分身之用。故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以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耳。今云。不全真者是如来权智妙用之云耳。又根本智。即实智。后得智。是权智。何则即根本智者。无可照也观也。若权智者。有可观也照也。虽观虽照。即不住于见耳。又实智无照者。直指一心。故权智有照者。成方便故虽用方便。即不住也。故权即是实。何外于权乎。乃体用全具耳。问。实智。何以无照。答。无照者。即无智也。又问。既若无智。是谁知法体本耳。答。以智即无智。故智体本自空也。智体本空。则实际亦无所得也。无所得者。是如来净法身耳。故应照是权。无照是实。非以权外。而有实智。非实智外。而有权智之可用也。信矣。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论云。问。五识尚未语完。八识全然未解。云何而言圆明无漏之果耶。答。虽在五识论之。乃通八识无漏之果。故在五根识中。见色闻声。豁然顿悟果中之旨。若能转五识成智者。即是果地之言。今以次第分义。亦云果中圆明妙智之德耳。梵语涅槃。此云圆明。圆者无欠无余。是不增不减之性也。所云明者。即权实二智。圆满无二智也。即后得而成实智。以应机即权。不应即实。然则在权非权。在实非实。故权实不二自在者二乘莫测。岂可思议乎。云初发无漏。正是无明种子永别。故成无漏。是以应化三乘五乘。乃至无量诸乘化身。非凡情及二乘小果之所测也。故云。以息无量众生之苦轮耳。此识。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续通括五识现量见分不生。即八识见分决不生也。何则以八识内见分种者。由托五识见分种。各缘五尘性境生。似现量始起。是故外缘境不生。即八识内见分。决不生也。况五识见分种。即八识见分种。无二种者也。问。然者。只有五识见分种。决无八识见分种。答。八识见分种者。以八识种性内本来具足。五识见分种自性。若不遇五尘来会。故五识见分种性。决不生耳。似如金钟本有声性之德。因遇外缘手击。始显声性之音耳。若不遇缘手系。声性决不显也。信矣。是故八识性中。本具五识见分种亦尔。由遇五尘性境来迎。即八识种性。应生五识见分种性也。故八识见分种性。即五识见分种性。决无异也。是一见分种无二性也。问。又何名五识见分。是八识见分种生耶。答。前不云乎。见分生者。是种子果也。由果故显因耳。云何又名种耶。答。由八识见分种性。能分五识见分。各缘各境。如眼识。虽见色是九缘生者。只缘色尘。不缘声尘余境。又如耳识八缘所生者。只缘声尘。不缘余色尘境。鼻舌身等。所缘各境。亦复然也。以各别所缘尘境。不同之性。故。喻种也。如籼糯稻种。其性各别。缘五尘见各性似如种耳。又五尘不会。因种决不生也。若缘一会。即五八二识见分种果相。顿即显也。故又名因缘变。因种而变声色等境。即因种见分成现量也。又问云何五识见分各种。是八识见分一种生耶。又八识种。从何种生耶。答。由引业种而结成。今生现在八识五识种也果也。问。引业种子。又依何生。答。从自空性中生。亦从空性中变。譬如幻师。以咒力故。而咒成种种六根六尘六识八识种相果也。此亦如是。以引业力故。引生异熟果也。故云无心化出有心形。业性原从空性分。此是黎耶识性。悟之者。即真如性也。迷之者轮转生死。可不信乎。问业性种子。因何而在空中生耶。又若无因。云何能生业性果耶。答。由无始以来以无明迷性种子。熏在空性中。故触境迷于声色幻境。起憎起爱。即内取诸心。外取尘境。托于第六意识。造于有漏善恶二业。以七识中念念收藏在第八识中。而作当来引业种果。成黎耶识也。是为不思识熏。成黎耶果识者。为之不思变也。是故于空中化出种种业性果报轮回。如水成波之幻泡者。即斯义也。是故智者。了生灭门果报。即本来空性。是不生灭门也信矣。以上论五识转智文竟。


    △问。五识已知。未知六识之相。是云何耶。


    答。六识者名事识。以分别前五尘影子。落于意识思量分别见中。变成五尘境影。名分别变。以六识见分。变而成境。非真有境。是法尘者。以半分属见分心。以半分属外尘境。虽是外尘。是六识见分之所生也。故六识为事识。以分别五尘事故。又名意识者。以思量为意又意即识也是持业释耳。在颂中前八句后四句。即成妙观察智。普见三乘五性之机。而说法故。


    问。佛果位中。而云妙观察者。岂非还同识性无二者耶。


    答。虽云妙观察者。如镜鉴机。不留情故亦即成所作智中流出之义。以众生分中。似有妙观察者。如来分中。实无此智云耳。亦同成所作智。俱属权智耳。若权智之应。即实智用也。成大圆智故。


    因


    玄祖次颂六识章十二句云。


    第二六识颂中又分为二


    (前八句凡情章。后四句无漏章)。


    初颂凡情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今论八句中初句云。


    三性三量通三境


    论曰。云何名三性而又通三境耶。答。三境者。初性境。是实五尘性体为境。是第八识亲疏相分故○二似带质境。以心心所法。即第六识见分。为自体。即五尘影。以为境故也。三真带质境。以第七识见分。执第八识内见分为体。即七八二识见分合生成影。以为境。相分不起。名言无筹度心。初名性境云何名似带质境。答。所云似带质境。由五识及同时意识。缘前性境。成现量时。一刹那落于比量意识中。如镜照像。成影为境。名似带质境。虽然似带质境。又有二义。一有质境。二无质境。云有质境者。如前所云之义。云无质者。如缘空华水月及过去未来之境。并龟毛兔角非量等。名无质境。又真带质者。亦名无质境。以无外尘影境故。三真带质境亦有二义。一者。若自心缘善等。十一心。或恶等。二十六心。又或五遍行。五别境。及四不定心者。名真带质境。或缘他人善恶等心。即名似带质境也。非真带质耳。二者。若七识在定中。缘第八识内见分者。名真带质境。所云境者。以七八二识见分。合生成境耳。故云。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问相分一头生。又云。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即可知之耳。以斯真似二质。总名为独影境。何则。以前五识不用事故。唯第六第七用事。若六识用事。无五识亦无七八二识伴侣故名独影境也。又七识见分。唯缘第八识内见分时。无六识伴故。亦为独影境耳。问。既有八识相伴云何名独影。答。以是第八内见分。而转出七识见分。即七八二识见分。是一种所生。总一见分成影。故名独影境也。又问。若七识。缘八识在何分所收。答。是四禅定境所收摄也。今论有质。无质。名独头意者。何也。有四义故。一散位。二梦中。三乱意。四定中。俱名独头者。亦无余识故。均在六识七识。若在业力种。现在八识中收。后文中辩。问。云何名散位独头者。以吾人。心似猿猴在室内。缘五方窗眼。即东驰要奔。无暂停歇。故名散位。问。三量中通何量耶。答。三量俱通。何则。由五识。缘五尘性境成现量。刹那流八意地。方成比量。若错缘尘境。如钟声。甚作鼓声境者。是非量也。以凡夫。遇善成善。遇恶成恶等。故名散位耳。问。以何为体。答。以心。心所为体。云梦中独头者。由数常日用中所缘善恶无记等境。自熏成种。在梦迷性中。唯第八识见分种生。是虚妄迷性。非现比二量五尘境生。纯非量境。是假名见分体也。是八识中。熏习力强生也。庄子</a>云。昔日庄周梦</a>为蝴蝶。直至惺来为是庄周。为是蝴蝶。云此之为物化。憨山老人云。此老。未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知吾人有熏习种。而成梦境。若日中未见蝴蝶。如何梦中而见。故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种生。非自然生也。然梦中等境。是虚因虚果。故种子及梦境果。俱非实也。故梦造善造恶。非异熟报摄也。复次梦中境者。或过去力强而现。梦境或梦善境助生善。或梦恶境助生恶。现在持诵此大乘经典。因深信力。精进力。于梦中必成大善等境。如法华中。梦成佛道等。非三量中收。恶梦等境。亦复然也。然更有亡人讨济。如郗氏等类。此乃自他因缘。业感之所成也。亦非三量中收。现量比量之言数皆不相违。定可信受耳。云何名乱意独头。答。乱意独头。又二义。一真乱意二是非乱意。真乱意者。因疯狂及患。以青作黄。故五识不能缘尘。唯第六意识力强无主宰故。如寺中主人迷乱。混责众人。故名乱意独头耳。二非乱意。有似乱意如现在将死未死。以善业力强。即见天宫楼阁。或游西方圣境。非乱意也。若是现在人未死。偶见役卒抠杖。或见阎王。拷而罚之。如药师及地藏经</a>示。是业力也。前乱意者。非量所收。后是异熟识善恶种力。非三量收也。又问。如人参禅中见佛及西方圣境可是善境否。答云。非也。是魔境乱意故。或过勇力眼中火出。神色不定。口内作偈似正不正。俱属魔境。皆为乱意。问。云何见佛圣境名为乱意耶。答。夫参禅者。以一切凡情圣见俱要扫尽。不立纤尘。诫谓实际理中。纤尘不立。佛魔并遣见法实际尚要吃棒。况存圣境。是乱意非量中收。若是持诵法华华严等经。现在中见多佛。或见弥陀及观音势至。或光华祥瑞等相。由念佛力故。俱与西方果熟有分。非乱意也。是现比。二量圣境所收。无非量者耳。何则。前参禅者。是修无生因。故要顿空目前之境。内外寸丝不挂。方是无生。或念佛诵经礼忏。修万行因。是熏习种。故见圣境。是熏习果。非魔境耳。若是执着我见名利。及爱种不断者。决是魔也。外道法者。即是此耳。


    问。云何名定中独头耶。答云。定中不系外境。唯七八二识为主。名定中独头者。斯有二义。一者邪见。二者正见。邪见又二。一也空外道修无想定灭却心意识处。以至悲想四如天等。若我见种不亡者。即名邪定。何故。夫一切圣人。皆证无我。方成佛道。故凡有丝毫我者。即是凡夫。顿断我见种绝。即是圣。人况有爱乎。二者如是人为生死故。或为最上大乘心故。或参禅者。古人以方便故。教人看一念未生前句等。用心恳切。以至山穷水尽。忽然顿省初关。未得二关三关者。以为自足。即将古人言句。串集成篇语句。尽是比量心意识边事。久久言句。尽成非量见耳。罗汉得初关者。如云无少法得者。是罗汉偏真见果。先已断尽我见爱种。始证罗汉位也。今之人者。我爱名利。俱未去尽一毫。云何而得超佛越祖果耳。错之大矣。久久我慢心起。是是非非慊谤正法。为魔伴侣。及于习教持律我爱不断者。非正定也。是故参禅习教持律者。总要顿断我见爱种者。方入圣道之果也。切不可得少为足诫之诫之。问。云何得入正见耶。答。悟后专念。习唯心旨。达色本自空寂。心境杳无。无少法见。非但超越外道。亦得顿超罗汉偏真果见。何故。以了一切法者。决定无一切法也。内外杳无。永断疑惑。凡见一切法者。即是见心也。心尚不立。况有境乎。故经云。无智亦无得者。始见如来净法身也。以得离垢眼故。可不信哉。


    又云正定。又二一者如前心修四禅四空定等。依佛破我爱见。入九次第定。先入四禅定中通比量见。是定中独头。又九次第定。灭尽心意识处。忽然顿悟偏真。无少法得而不断灭者。即小乘中定。是生空也。


    二者。如前云。心境杳无。得唯心旨。无少法得者。即悟色本自空。离相即佛。肇法师云。真空</a>无名。真色无形。方是大乘。二空真如也。乃至如来果地。亦复然也。何则。前是七地。入八地修道分圆果耳。今如来者。证道分中之果。亦无少法可得。何则八华藏界。离诸见故。八三际海无刹那故。问。以何为体。答。以无分别现量为体。华严出现品云。如来境者。以无境为境故。是如来境也。信矣。又问。前修道未圆。通比量观。寄名定中独头。见实相故。次修道分圆。智境杳无。顿证无生。人忘牛寂。触境圆成。没大千者。是寄名现量境也。答。如来果地。入三际境无刹那者。是真现量也。至矣。以上四种独头论释也问云。三性三量通三境耶。答。三境三量前已论过。今云通者。如人隔墙打鸟。偶听枪声。即率尔心起。成善成恶等境。由初听声。即性境成现量。落于意地。即似带质境。是比量。错听境者。是非量。然真带质境不通现量。通比量非量故。如人向日有善恶种者。即触境现量比量等三境。俱成善性境。若向日好杀生者。闻枪声性境现量比量等。即成恶性境也。以上初句已竟。


    三界轮时易可知


    论曰。云欲界色界无色界由善恶种子。成引业满业之因。故成轮回六道苦乐之果也。故颂云。易可知也。


    相应心所五十一


    论曰。于善恶等。共有五十一心所法者。于八个识中。各与何识相应耶。答。如五遍行心所。应八个识故云遍一切心。又五别境心所。亦在六识。若慧心所。依外道见。通七识故。若八大随。通七识相应。中随及贪嗔痴等。与五识相应。见疑慢恶见。三心所。与七识相应。通外道天故。又忿等十心及四不定心。俱六识相应共成五十一心所法也。即除去三十七心所。还有十四个心所。在六识中收者。即今一一论之。今初先论十心所。有五个随贪根本。有五个随嗔根本耳。论曰。五个小随属贪痴者。一謟。二诳。三覆。四骄。五悭。云何名謟。谓外实内虚。假庄声势。令人可敬。扇诱众心。令人供奉。引利获已。故名为謟。论云。为罔他故。施设异仪以曲为性。障正直心为业。属贪分中收。


    云何名诳。谓外现有德习修圣位。有似出言诚实引人信伏。种种供养。故名为诳。论云。为求利誉。现有己德欺诈为性。障诚实正念为业。属贪分中收。云何名覆。谓以自有过。恐他人知。失于利名。故藏己失。屡不忏悔。故名为覆。论云。于自作罪。不令人知恐失名利。故隐藏己非为性。能障不覆忏过为业属贪分。兼于痴。


    云何名憍。谓以自纵心。各事顺我为乐。倘有不顺我意。动口骂詈。淫杀盗妄。由此而增。故名为憍。论云。于自盛事。深生乐着。醉傲顺己为性。增长一切杂染等为业。属贪分中收。兼与痴。共。


    云何名悭。谓于己财。如割身肉。乃至父母师长眷等。尚不能舍。况外求耶。故名为悭。论云。耽着己财不能惠施</a>为性。障止行舍为业。属贪分中收。


    云何名忿。内有财势。或自力强欺压可损。小不顺意。即刻面叱。如火爆流。故名为忿。论云。依对现境。不顺己事愤发为性。障慈恩不报为业。属嗔分中收。


    云何名恨。谓他有势。及有财力。竟不能报。或孤寡贫贱等苦。受人欺压怀恼已久。故名曰恨。论云。因他忿欺。受冤难解为性。障不恼舍念为业。属嗔分中收。


    云何名恼。谓以诸所求不遂。所借债率之不还。或父子兄眷等冤会不离。故名为恼。论云。触境不饶益事。暴戾为性。障止能忍。息诤为业。属嗔分中收。云何名害谓以无慈念心。顾己为事。由为他夺利夺名。故暗损他。伤他父子及于眷等。破他家产。或用官势。因事损他。故名曰害。论曰。于诸有情无悲愍心。损他为性。障止不害为业。属嗔分中收。


    云何名嫉谓以见他获利名誉过胜。不来敬奉于我。故名曰嫉。论云。见彼有胜。失我名利生恼为性。障止不恼不妒为业。属嗔分中收。亦兼属贪分中耳。


    以上十心。俱属贪嗔。亦兼痴分中收。此之三根本。及十心所者。名不善性。在六识中业最为强也。三界内。恶道因果。皆此力成。可不痛哉。


    次论四不定心所者。一寻。二伺。三睡。四悔。由或成善。或变成恶。故名不定心也。


    云何名寻。云寻者。或触五尘境中。落于意识中。寻善寻恶等未定。以想心未准。故名不定。


    云何名伺。云伺者。由前寻想之境未定。复又推之。故用思力或成善。成恶不成思心。故名不定。故书云。再思可矣。始为定也。


    云何名睡。谓以欲善。诵经坐禅等事。倘遇神疲。故先养息。方可为善。或遇善境懈怠。不随众善。即名为恶。由善恶二境不定故名不定心耳。


    云何名悔。于先作善事。或遇恶友谤善成悔。或先造恶。遇善友诃责成悔。故名不定心耳。


    然寻伺二心所通六识。亦兼通五识及七识。不通第八识故言。以上十四个心所。属意识收者。论释已竟。


    善恶临时别配之


    问。善及恶心所。云何临时而配。答。所云配者。由无始所熏善种恶种。以七识收藏在黎耶识中。故今生触善境。而生善现行。触恶境而生恶现行。若生前未熏善恶种者。即今生遇善不生善。遇恶不生恶。名无记性也。故云善恶临境时以各别而配之也。信矣。又复次熏者。有二义。一者旧熏种。即前论。义。二者新熏种。又二义。一是新熏。增长种现。二是以作当来种现。云新熏。增长种现者。如人未饮酒味。而不愿多饮。故种子力。而未深也。以至彼人。劝之多饮。故熏习力大。每日不离饮酒心念现行。斯为种子力大。而熏增长饮酒现行。非别种也。而饮酒现行。复熏种子。故令种子增长。永世难断。如饮酒熏习。增长种子。及现行者。而一切烦恼。爱财爱色等现行种子。累世增长不断。诚可痛哉也。悲夫。若非如来大慈悲力。说此二十六个烦恼。现行种子。种种轮回痛苦。岂能知其过患也哉。如是故诸修道行人。必须要念念修戒定慧及三十七品助道法等。及诸六波罗蜜等。始能脱苦者也(噫)。若不寻常熏习戒定慧等行。成种力强。至临命终时。将何抵哉。所以云生死关前。半字难相救耳。总有孝顺子孙。亦不能替得者。


    性界受三恒转易


    论曰。性是善恶无记三性。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故。受是苦受乐受。及不苦不乐受。又初来领受。去舍受。或云三受。或云五受耳。恒转易者。以善种引之。而往人天善道。以恶种引之。而堕三涂。故云恒转易也。


    根随信等总相连


    论曰。即根本烦恼。随即随烦恼。共二十六个烦恼心所。及十一个善心所。以至五遍行五别境四不定等内外总相连也。前五十一个心所。各配八个识相应论者。俱从多分中说。其各心所者。兼与内外连应。


    动身发语独为最


    论曰。问。云三业动者。云何以思业而为最耶。答。动身。以心思故。而能动也。发语。以心思故。而始发也。故今云。最强者。非身口强也。是思业意识。独为强也。最也。然思有二义。一审应思。心未定也。二决定思心决定也。无改易故也。是故造善造恶乃至出世修道证果。皆以思业而成之也。是故第六意识最为强者。则可知矣。


    引满能招业力牵


    论曰。前所造身业口业意业之善。未知成何果耶。答。招引业果。又招满业果。问。云何名招引业果耶。答。由宿生所造善恶二业现行。以七识。收藏第八识中。成引业种。而引至现在招苦乐二报之果。若无善恶即无果耳。故引业者。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善恶之先发华。无记者。是异熟华。以异熟果。不会造业故。又云满业果。或生前好杀生。虽在人道。招引业异熟果。而短命。及多病报。不顺六识愿。若生前好放生。修慈念者。在人道中。而得长命及不病。招身强力报。以顺满第六识愿也。故为之满业果耳。故乃余善余恶等。可知世间之力大者。莫过于引业种子。以牵之于天道人道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或牵至往四禅四空处天。若四禅四空天报尽而引业又牵至于人道。倘造恶业成引。而引种又引至三恶道中报。故八识。如罪人。引业如差役。六道如各县处。是故引业差役。最为强也。何则。八识依引业种差役。而各处成就报也。是故引业。最为力勇耳。又如人修戒定慧等。或兼修无生忍因。或念佛求生净土。斯为净业力强。而七识收藏在八识中。成就不思议净业力。顿空五蕴之相。又能速至西方净土。得证无生忍果者。亦斯引业种力也。非世间引业种。是出世。修择灭无为力也。亦名引种耳。一章已竟。


    次颂无漏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今论四句中初句云。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论曰。既在凡情位中。云何而八圣位耶。答。以宿生中。遇最上大乘知识。而熏成最上圆顿之旨。力强成种今又重熏。圆顿之教。诚谓一悟。即一切悟也。是故我见分别种子。一断即一切断也。可不信乎。是故八初地时。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耳。亦但现行烦恼可断。即微细俱生种子。最难断也。故云八果圣地。犹是有现缠眠耳。是故初地至六地中。方断尽润生烦恼现行。及于凡情种子。以七地入八地中方断。圣见种子下(偈)文。可知耳。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论曰。远行者远离三界。近法王宝所地也。是故前七地中。寄三乘行位。法华经</a>中。三乘人。同出火宅。游过三百由旬。至八地九地十地。乃至佛宝所城也。乘大白牛车耳。故成无漏者成证道。分中。无。漏果也。是故能观察圆明照大千法界云耳。所观察之智。如镜照物。不留情故。同圆镜智性。则可知也。前已释耳。此以上释无漏四句一章止。结上前凡情及无漏。合一大章。论释已竟。


    问。六识已明。今七识妙义。是何作用耶。


    答。七识作用者。以缘第八藏识。为自分作用。又与八大随。及遍行。别境中慧。并我痴。我慢。我见。我爱。四惑相应者。下文中辩论。


    问。以何名末那。


    答。此方云染污。又名染净识。又名分别识。染污者。念念与八识四惑相应。故名染污识。又六识。念念成有漏染。即七识。念念成有漏染。六识。念念成无漏净。七识。念念成无漏净。故名为染净识。又念念分别有为是幻。无为是空。二见不脱者。即名分别识。若二见脱者。即平等性智。成大圆智故。又名传送识。如人自力不足。内外打杂[(邱-丘+(看-目))/手]忙。故名传送识。


    因


    玄祖在七识中亦颂十二句因。


    第三七识颂中又分为二


    (前八句凡情章。后四句圣果章)。


    初颂凡情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今论八句中初句云。


    带质有覆通情本


    论曰。带质者。以七识见分。而缘八识内见分。故带起内外见。合生成影。为境。是假名质也。纯是七八见分。共种所生。非外五尘性境所生。故名带质境。以见分心。心所。为体故。云有覆者有二。一有覆性二无覆性。以二覆。俱名无记性者。七识执第八识为我。名有覆无记。以七识。不执第八识为我。名无覆无记。前在第四禅天。及空无边处天。乃名有覆。若在四空顶天。名无覆无记。以灭七识种。故无带质境也。问。既灭七识。不计我。云何非圣位耶。答。由无明熏习我种。虽不现者。以定力故。我种不现也。非破无明迷性。若破迷性。定与不定。一切幻境。皆自空也。故永不计我。始成净妙智耳。八无生也。故此无记无明壳也。又问。有覆。云何不成善恶性耶。答。以七识不驰外缘故。不能成善成恶种。故名无记通情本者。以七识念念攀缘。第八见分。有情为境。故名通八识情本也。非八识有情。而攀七识为情也。


    随缘执我量为非


    论曰。云何七识执第八见分。而成非量耶。答。李长者云。情生智隔。即七识情。迷本性智成无明壳也。相变体殊。即五识见分。原是八识见分。本不留情。由七识中。即刹那生情。六识分别。成似带质相变故。成非量境耳。何则。由目前相者。本来自空。无寸丝可得。今云有相。即成非量境也。问。前云现比二量不错。即无非量境也。今依现比二量不谬之境。云何成非量耶。答。缘前境错是非量中。又成非量。今依实际本性。云前有相。是无明迷性非量也。又问。若七识。执八识见分。为非量者。而外触境生迷。亦为之非量。岂非内外俱成非量者乎。答。论云。一圆成实性。二依他起性。三遍计性。圆成性。是真空义。依他起性。是不空义。遍计性。是虚妄义。又真空者。是不生灭门也。不空义者。是生灭门。由迷生灭与不生灭义。故成遍计虚妄性也。在转识成阿黎耶。见相二分。又八识见分。即五识见分。缘五尘性境相分。触境生迷。妄计根尘器界。以为实有者。故遍计性。即非量也。是因 玄祖颂中云。执之一字。即统内外八识之计。成非量境也。故吾人要知寻常日用之事。尽成非量者也。如若梦幻耳。


    八大遍行别境慧


    论曰。云何八大随烦恼。与七识相应。又与五遍行及慧相应耶。答。由七识。托六识外驰。故成掉举。由六识迷闷间断。七识不断。缘内。故有昏沉相应。由七识无堪任性。故有不信。懈怠。放逸。散乱。失念不正知耳。是故大八随者。共与七识相应。故凡夫外道小乘。均有此耳。故法华中迦叶等。云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不信大乘。有佛可成。即近八大随数。非烦恼也。又遍行相应者。由七识托六识外境。即遍行与五识相应。亦与七识八识念念相应。若六识不缘外境。今七识无处计托。总缘八识之境。即五遍心所。念念与七识相应。问。既与八识相应。云何与七识相应耶。答。七识见分。即八识见分是同种生。故八识五遍行。即七识五心所共也。又别境慧相应者。由外道游无想定。以至四空天处。即七识缘八识时。乃与邪慧相应耳。若破无明我见。即与正慧相应也。


    贪痴我见慢相随


    论曰。此七识四惑。云何是八识四惑。同种生耶。答。第八识中。有我痴我慢我见我爱四惑相应者。由七识执故。方成四惑。何则。由遍计性。执内外境实有。故名我痴。痴者迷也。由迷性种子。藏于八识中。以令七识执我成慢。由我慢故成见。由成见故。触境生爱。由爱故造诸各业。是故总以我见痴迷自性。而以七识执八识见分。与四惑。念念相应者耳。今颂文中云。贪字者。即爱字也。由平仄韵不合。故用贪字耳。此即颂七识四惑。相随八识云耳。


    恒审思量我相随


    论曰。恒审者。有四科简。一者。恒而非审。如第八识无审察故。二者。审而非恒。如第六识。虽有审察非恒常。遇无心位。有简断故。三非审非恒。如前五识缘现量境。即无分别。故云非审。刹那流于意地中。故云非恒。四者。今七识中。亦审亦恒。以内外俱有审察。念念恒而不断。故云亦审亦恒。今颂云。恒审思量我相随。以执八识为我。故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论曰。即色无色天等有情。以日夜中念念昏迷自性。而执于我。以至如来。金刚道后。方脱此苦果耳。


    四惑八大相应起


    论曰。今云迷四种者。前颂中。分开四惑。今合云四惑者。由内有惑种生迷。外即触境生迷。成见成爱。乃至八大内外相应而起。故不单指七识。与大八相应云耳。设若迷性种一脱。则内外顿空幻相。见法身耳。


    六转呼为染净依


    论曰。云何以六识。作七识为染为净者耶。答。由六识上记前五尘性境。起好恶憎爱等心。或见爱善境修善。见不善性憎恶念念要舍。以六识。成净断惑。带令第七识。亦成净断惑。而熏在八识中收而藏之。以成引业种子必至当来。成无漏出世果耳。设若好恶性等境者。即不善心也。念念要造。以六识成染。增现行业。带令第七识。亦成染性熏习八识中。收而藏之。亦成引业种。引至当来受诸苦果耳。问。七识依六识成染净者。何也。答。以七识。无力所造。故总要依六识力。而造成也。如母无力。要依子力。而成之也。即以上论凡情八句颂已竟。


    次颂圣果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今论四句中初句云。


    极喜初心平等性


    论曰。前五识六识章中。总依初心。为欢喜地。今又依初心欢喜地者何也。答 玄祖之意。先各识八句。颂凡情章。穷尽生灭门意。始可顿露。三界唯心而成。夫唯心者。即真如门也。故前生灭门者。以知万法。唯识见也。后唯心者。无少法得也。若直示一心当下了然者。即入初地位也。以至七地。入八地。乃用八种无生妙见。直入如来妙果地耳。


    无功用行我恒摧


    论曰。无功用者。是何地得耶。云何而不云摧法。而言我恒摧耶。答。夫无功用者。在七地中。念念无相。观智未亡。今至八地中。顿脱无相观智。永不生起。但智相虽脱。即无生法忍。见未舍故。虽我种脱尽。法执犹存少许。若顿舍无生。入法界海。普印分身。自在无碍。即我法二执。尽皆脱矣。始得法恒摧也。故此文中。只云我恒摧也。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论曰。云何如来现起他受用。而不云自受用。耶。答。如来本有自受用乐。由为十地菩萨机故。而现起他受用身也。又问。为是现丈六金身为他受用。乃至为现微尘相海之身为受用耶。答。如来非以相为体。但是无相寂灭。法身相威仪具足。世间随乐皆得见。是故或现大满虚空中。或复现小百亿化身。或微尘相海。或现无尽身云。此他受用者。岂可思议者。乎。若自受用身者。唯一真净法界耳。此以上释无漏果章。以结上凡情及无漏果。一大章已竟。


    △问。七识已明。未知八识幽微。即云何知之耶。


    答。梵语阿黎耶。此方云含藏识也。以能含藏诸法及种子故。诸法者。即根尘器界。又能含藏善恶无记现行及种子故。是有财释耳。又名无没识。以六道轮回中。不能没故。


    因 玄祖在八识中又颂十二句云。


    第四八识颂中又分为二


    (前八句凡情章。后四句圣果章)。


    初颂凡情


    性唯无覆五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今论八句中初句云。


    性唯无覆五遍行


    论曰。性即三性中。无记性。以不与前七识中烦恼俱故。又平等中无违拒故。以因通善恶果唯无记故。又八识内见分无分别故。故内识见分。即五识外见分故。所以五识缘性境时。成现量无分别境者。此也。


    又第八识。只能含藏。不能执藏。故前七识。念念熏为能熏。八识。念念受熏为所熏。故七识。善恶无记三性种。而能收藏八识中。作引业种子也。有无覆性者。前已论过。云五遍行者。总与念念八识相应。以至四空天处。尚与五心所相应或现或不现。如云。非想非非想也。此矣。


    界地随他业力生


    论曰。界即三界。地即九地。因八识中引业种子力。而引至于欲界中。五趣杂居地。又引至四禅四空天处。故第八识被善恶引业种子。引至于三界九地。各处生者。总是种子力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论曰。云何二乘不了。有第八识生迷执耶。答。由声闻等人。只知有六识。为染净根本依。以染者。有贪嗔痴故。以净者。有戒定慧故。三界为苦谛之境。以贪嗔痴等。为之集谛。以戒定慧等。为之道谛。以出世涅槃无为性。为之灭谛。以推求苦果因。是何处来。由贪嗔痴等集谛。而成苦果。以涅槃乐果。又从何而来。因修戒定慧等。道谛之因。方成涅槃。出世之果耳。虽然此成染。总依六识。而为根本。故今大乘中。云第八识通如来藏者。则不信也。故云由此小乘见浅。共与大乘诤论者也。


    浩浩三藏不可穷


    论曰。浩浩者深义也。三藏者。谓能藏。所藏。执藏也。初能藏者。以能持义边论。以能持藏一切诸法现行所熏诸种子故。二所藏者。以受熏义边。名所藏。以受前六识所造善恶现行等种。以七识。收藏八识中。成引业种。以受前七转识熏故。三执藏者。以执持义边。即七识。执第八识内。见分为我。故成我痴。乃至我爱等四惑具相应耳。故又现行如母。而生种子。故为能熏。八识为所熏耳。若种子生现行者。即种子为现行母故。而现行。又为子也。互相熏习。念念增长不断。故大经云。无边引起相。故种子者。为之随眠无明也。以随顺真如性中。眠伏藏识。又为之不思议熏。成当来引果种子果者。即为之不思议变也。复次随眠无明者。有三。一润生无明。即我爱种。在八识中收。是初地至六地。及二乘在六地中断尽。永不生也矣。二法执无明。即六地。进七地。入八地中。及二乘。同舍我法二执之障。同舍无生法障之见。入法界海。如月印万川。分身无量度众生故耳。三最后无明。以八地九地十地之所断也。即业转现也。业为种子。转为见分。现为相分。不在分段异熟果中断也。何故。以七地八地。即世间有漏异熟分段生死果。久已断也。今所断者。云八地断现相。则永舍相分。九地断转相。即永舍见分。十地断业相。即永舍无明种子。更有最后微细种子。在佛地中断。是舍出世无漏智果</a>相。即是出世变易生死果也。亦名异熟果。故云金刚道后即异熟果空。乃是舍二死果也。又问。如来果中。为是有黎耶识性异熟果耶。为是无异熟果耶。答云无异熟果。问。云何诸大乘经云。如来往昔修无量难行苦行。今得如来十力四无畏等之果。岂非受异熟果也。答。岂不见经云。吾今此身。即常住法身耳。又云。我性未曾有。我所亦空寂。云何诸如来。而得有其身。实无异熟果。唯法身性耳。又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者。此矣。


    渊深七浪境为风


    论曰。八识渊深者。以八识。任持诸心及各境。而无息也。所以为之渊深。似如大海湛湛常静。由被无明五尘境风。激起七识之波。成六识之浪。念念不断善恶现行。及于种子。故轮回三界。永不绝也。实可痛哉。是故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出生。又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一不可得。云前偈。是被无明五尘境风而转。故有六七二识浪起。后偈。顿破无明境风。及于现行种子之相。故云。无有若干相。异一不可得。唯如来净法身耳。


    受熏持种根身器


    论曰。受熏持种者。由宿生受前七识善恶现行种子。而成八识引业种子。引至现在未来而成根身。即八识中亲相分。器界。即八识中疏相分。以内外亲疏相分。总被第八黎耶藏识种之所持也。种者即宿生引业种也。亦是吾人现在命根种子。持令不散。或遇境缘。闷绝气息。若引业命根种子不绝。持三日或五日。以至七日等。即四大身皆不散也。故引业种。有如许之力者。信矣。


    去后来先作主翁


    论曰。八识先来。云何相耶。后去又云何相耶。答。先来者。由宿生引业种子。引黎耶识种来。以吸父精母血及己灵引种三和合相。而成胞胎。以七七四十九日后。成六根之体。又胞胎内。心肝脾肺胆。乃至毛发爪齿等。及心意识者。无不件件分清。以至老死之相。若苦若乐之果。毫不漏也。是为来相耳。云何为去相。以八个识。先去眼耳鼻舌身及六七二识。黎耶识体。将似木石之相。周身俱冷。唯引业种子。以至生六道各处地界。即必知也。云何知耶。论曰。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傍生膝盖离。地狱足板出。是去之相也。顶圣者。周身俱冷。唯顶上最暖。或生天者以周身俱冷。唯面门眼暖也。乃至地狱足板出者。即引业。引至地狱道去也。周身俱冷。唯足板暖耳。问。若黎耶识异熟报身要舍者。宛同心外有法耶。非唯心耳。答。起信论云。有四种空镜。与虚空等。一者空镜。二者不空镜。三者熏习镜。四者法出离镜耳。云何名空镜。一切生灭染法不相应故。云何名不空镜。一切法等在空镜中。不出不入。常住一性故。云何名熏习镜。以修一切戒定慧等。无量善法而熏习成一切种智。一切智智故。云何名法出离镜。以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俱断尽故。乃至随眠种子。俱脱尽故。故今凡情中。在八识中。亦具四义镜故。一空镜。一切先来后去异熟果影。与空性镜中。不相应故。何故以一切异熟果相。是虚幻影。似如空镜影。与空镜性体。不相应故。二是虽有异熟相影。在不空镜性中。不出不入故。是故来也无增。去也无减。如空镜影。无来去故。三熏习镜。以后无漏章中。若非熏习无漏不思议净业成种。焉成如来净妙果故。四法出离镜者。如八句凡情有漏章中。若不穷尽万法唯识生灭门者。而唯心之旨。亦不露也。故云法出离性镜。是故四镜圆成。性相双融。唯心妙义。故心外。决无一切法也。凡见一切法者。即见心耳。岂有异熟去来之相者乎。故云作主翁者。即善恶引种力。而为主翁者也。若有漏引果尽者。即三界无可系缚耳。以上论八句有漏章已竟。


    次颂圣中圣果章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今论四句中初句云。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论曰。云何不动中才舍藏。以金刚道后。始得异熟果空耶。答。论曰。从有漏因。至无漏果者。略有三位。一我爱执藏位。即属润生烦恼也。二善恶业果位。即引业以成发业种。是俱生五蕴迁变分段生死也。三相续执持位。即引业种果也。又论云。若断润生我爱烦恼始超四地。至入六地方圆。脱尽八识中润生爱种。及四惑种。一齐断也。又破和合七转识性。得三解脱门。二善恶业果位者。断分段生死果。如初地中。先断异生障。永不受四恶趣异生果也。二地已去。至入八地中。顿脱三界分段生死业果。舍三界内最后身业果。如云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者。此矣。三相续执持位。断引业种者。如前断分段生死也。柰出世。即净业智力。受变易身。亦不断也。虽通法身还受智身。有似生灭智相犹未尽也。故名受变易身。是不思议净业之所感也。非是欲界色界善业果也。今若至如来果地。即变易身智始脱尽耳。金刚道圆之后。无少法得。决断变易。异熟果空也。非三界内异熟果空耳。故云二死永亡。置三德岸者此矣。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论曰。大圆者。即圆成实性也。以呼之即应。即名智也。是故此智。穷三世而无刹那之际。遍十方之华藏。竟无寸丝可立。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是圆成实性中本智也。永舍生灭相故。如镜照影。不留情故。若应于外。即名成所作智。妙观察智。是权智也。或应或不应。永无增减。名平等性智。周遍法界尽未来际。本同空性毫无智相。名大圆智。由照用自在。故喻镜智。非实有智相可得也。故云无智亦无得者。得离垢眼。普鉴十方尘尘刹刹之中。以无尽身云。如月印万川者。尽未来际故。故云同时发也。非去来故。最寂静故。若阿ā?字种非名言故。非智见故。非内外故。非大小故。非一多故。故在用。即为智身。在体性即为法身。又智本是法。法本是智。非一非二。非异非同。但有言说。俱成戏论。故普贤菩萨赞佛偈云。如来清净妙法身。一切三界无伦匹。以出世间言语道。其性非有非无故。是故刹尘心念数者。皆不能度也。方是如来净法界身耳。


    唐玄奘始祖八识规矩母颂论释文(终)


    八识总论破迷成智性后?


    吾闻之曰。夫幻身者。即法身也。今云幻身者。即黎耶识中。所持亲相分也。所问曰。因何而成之也。答曰。由宿生中。引业种子力故。而牵引宿生善恶种。以至今生。乃成四大异熟果之幻身也。原夫幻身者。有似幻师。以咒力故。而咒成六根六尘六识之幻身也。若宿生引业咒息。则幻身业相。脱然息矣。然则幻身虽灭者。唯性智不灭也。何则。以本来智性中。一切幻相。去来不相应故。虽今现有其相。而幻相业体本自空也。何必要除其幻相。而显法身空性之体也哉。涅槃经云。吾今此身。即常住法身。故来如水月。去如幻息。来亦不增。去亦不减。同真际等法性。内外无寸丝者。岂有幻躯之相之可得者哉。或问之曰。若众生自性本自常住。云何而又迷之者乎。答曰。大哉问乎。子所问者。众生智性。云何而迷之者耶。岂不闻圣人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者。即真如心也。故马鸣</a>起信论云。凡所见一切法者。即是见心也。是故心外即无一切法也。以唯心故。以一切法界本来常住。无迁变故。又因何而有一切法耶。答。唯识心之所见也。是故当知。由本性智迷成识。由识迷于性。由性成色。由色生于染。由染成于妄。由妄成于取。又妄为能取。色。为所取。如醉夫之迷心。以无法中。而成一切法也。以无心中。而成一切心也。以无法者。本性也。以无心者。本智也。又本智者。寂照也。是吾人本性不动智也。则是故众生于现在中。不迷智性者。即识成智。即色成性。以色身者。即法身也。是故触境明如。无声色故。凡见一切法者。即唯心故。以真如心之所现故。虽见而非见故。是故五识者。法身性中智也。既自法身性中智光。如镜之照。即应而不应也。如不应。即成圆性中智。若应之无心。即五识成作智也。又寂智者。实智也。成所作智者。即权智也。故权智应于外。实智冥于性。又权智者。即暂时而应。故名权也。实智者。应与不应。唯是一智无变易故。名实性智也以性智不迷者。即真如心也。从本已来。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也。法华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也。昔日有学人问南岳云。如镜铸像。像成后如何。师曰不鉴照。即迷权实智也。又云虽然不鉴照。一点也谩他不得。即本来智也。六祖云。七六不生。五八寂灭。故法华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是以击竹闻声。黄莺啼柳。皆非心外有法。唯一性智。是故不用转黎耶识名。而成圆性之智。可不信哉。余以少得宗门头关之旨。尽以向外驰求。未归心地。岂能破他人之五蕴。断迷性之忘怀。今知性相之双融。智性穷源之不二。是则痛忏前非。洗除咎过。是故劝诸来学。倘遇明师。视如古佛。一言得法。受用不尽。顿超旷劫。直至菩提。若得心地了明。必要看教观心。于自分中。乃有交涉。若见道而不修者。如人有美田。而不耕者。岂不自惜也。夫痛为嘱。


    我以年朽勇猛力  疾危缠身论义释</a>


    用斯胜善利当来  速见弥陀极乐佛


    记室汉川敬录


    元峰老人增颂五言八识意旨六十四句。分为四科。


    △初分五识意旨中又二


    (初颂十二句凡情章次颂四句圣果章)。


    初颂凡情


    五识通八识  内外同见分  见色闻声处


    现量缘性境  遍行五心所  同时内外应


    八识四惑种  触境生情识  是故贪嗔痴


    五识共相应  乃至四空天  我种难脱尽


    次颂圣果


    击竹闻声处  顿显唯识性  速转五识见


    作智同圆境


    △二分六识意旨中又二


    (初颂十二句凡情章次颂四句圣果章)。


    初颂凡情


    现量通比量  比量成带质  带质有无境


    转名独影境  我爱三毒种  使动三业行


    七识三性种  熏入八识性  均成引满业


    异熟果不尽  痛哉大丈夫  轮回苦不尽


    次颂圣果


    顿破无明种  通达唯识性  妙观察智中


    鉴机终不尽


    △三分七识意旨中又二


    (初颂十二句凡情章次颂四句圣果章)。


    初颂凡情


    七识执八识  有覆无记性  带质通情本


    执我量为境  情识通内外  钩串六尘影


    乃至四空天  我见种不尽  由斯定力故


    缠眠种不应  是故天报尽  还八轮回井


    次颂圣果


    顿破迷性种  净慧离生性  平等净法界


    无佛无生性


    △四分八识意旨中又二


    (初颂十二句凡情章次颂四句圣果章)。


    初颂凡情


    第八黎耶识  四惑种相应  阿罗汉位中


    四惑始脱尽  是故经中说  三性三无性


    虚妄遍计无  依他是圆成  圆成解脱义


    虚空六无为  显扬诸法相  皆是不动力


    次颂无漏


    大圆镜智中  随眠种脱尽  名为无垢识


    光照大千影


    △总颂八识名数


    六欲具八识  初二禅六识  三禅具三识


    四禅只七八  四空有黎耶  诸识将尽灭


    欲界具寻伺  二禅伺未息  三禅伺将断


    四禅全无伺


    欲界具三欲  饮食睡淫欲  色界俱脱尽


    唯以禅为欲


    四禅有遍行  作意受想思  七识执八识


    有覆无记性  四空天无覆  只有藏识性


    遍行五心所  九次定已灭  阿罗汉位中


    顿破和合识  唯留大圆智  普照尘刹摄


    △总颂八识转智意旨


    八识能分五识见  心所圆成现量显


    刹那流入意地中  比量境中独影现


    似真二带总分清  有覆无覆黎耶识


    若能顿破无明种  自性智光常在面


    八识总颂文(终)


    玄祖八识颂。在相宗百法明门论内。只颂七十种色。及心法。若百法论颂云。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因


    玄奘始祖只颂。前百法中两句。后两句文未颂。在此总颂后补两句。论释三十法。合成前七十法。共计一百法也。又前二十四个不相应。合前七十法。共成九十四法。是世间法也。后一句颂六无为成百法者。是出世法。非世间法也。今先论释不相应法。颂云。


    文句同根名异住  得无生灭老无常


    流不定相时势速  次第数和不合方


    论中云。前七十种色及心法者。与实体境上均有本质色故。心故。今此二十四个俱名不相应者。总与色心体上决不相应 圣教序中云。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等句。如前松风等四字有实体境故。以立四字而成四名。又云未足等六字者。即无实体境也。是虚词文义。而美 玄祖净妙之德。故云未足等句。即与松风水月四境色体上不相应耳。是故二十四个法者。在五蕴中。是属行蕴耳。在三性三无性中。属遍计性中所收也。如云根本自性非见闻觉知所到。故与自性文字不相应者。此矣。


    △次释六无为法者一虚空无为二非择灭无为三灭尽定无为四择灭无为五真如无为六不动灭无为


    今初虚空无为者。是三十二色法之首领。何则三十二法者。是有为法也。有生灭去来故。唯虚空体者。无生灭去来故。故属无为法也。以无作无为名无为也。然此虚空无为。还属第六识中。似带质境。若在四禅天处。舍念清净地中。即已灭也。是故还成事无为也。属遍计性所收耳。非属本性体。成凡夫法也。


    二非择灭无为者。以生灭去来善恶等法。及前虚空境者。不相应故。何则。非心意识之所见故。乃凡夫三乘四果。以至如来地中。根本自性。而为体也。故云。非择灭无为法也。即三性中。圆成实性。是圣体法也。又前即是虚妄义。次是真实性义。


    三灭尽定无为者。是小乘九次第定。灭却心意识故。故属无为法也。三乘游三摩地。亦可借路修。非最上乘法也。


    四择灭无为者。即戒定慧等。无量出世妙行等法也。问。既有戒定慧等修者。非用生灭心不可。云何属无为法也。答。由用戒定慧等择灭法故。故能择去我见爱种。灭尽一切烦恼及于随眠种子。始见真如无为妙果也。所以云择灭者。属无为法也。问。三性中。是何性所收。答。是依他起性即圆成故。


    五真如无为者。收前虚空及九次第定。兼择灭无为生灭门。又收前非择灭无为属不生灭门。以此二门不相舍离。名真如门。真如门者。以世出世间等法。总唯一心者也。是故起信论云。凡见一切法者。即唯心耳。问。三性中是何性中收。答。是三性三无性均收者也。


    六不动无为者。亦即五无为总义也。今云不动义也。是即如来果地。金刚性也。故云不动义也。


    夫无为法者。只一性耳。云何要立六无为法也。答。分体用故。恐混外道见故。直示一心。故又示真如体用全具。常不动故。由此立六无为法也。


    又问。云何要立虚空无为耶。


    答。以择出虚空性。非本性故。虚空者。是吾人心意识之所见也。本性者。非心意识之所见也。本性虽则空。而不断故。即非顽空耳。


    问。云何要立非择灭无为耶


    答。由显凡圣。皆依根本自性。与一切染法。不相应故。故单属凡圣体也。


    问。云何要立灭尽定无为耶


    答。前不云乎。一切三乘借路修行。亦能断诸我爱种故。


    问。云何要立择灭无为耶


    答。由择灭无为妙用之力。即能转凡情。而成圣位故。若无此择灭者。一切圣果德位。不能成故。


    问。云何要立真如无为者


    答。以摄前四种无为体用。同一如故。直示一心无二法故。


    问。云何要立不动无为耶


    答。以摄前五种无为法者。性如金刚。心无动故。常住法界。无变易故。故立不动名耳。然此六无为法者。以一无为者。即六无为也。又虚空及灭尽无为者。即事无碍法界也。非择灭无为者是理无碍法界也。真如无为者。即事理无碍法界也。不动无为者。即含事事无碍法界也。


    又云无为者。由唯识故。而能知也。何则。曾闻圣典云。有六无为道者。以往昔中熏习成种。今日闻六无为道者。以脱然而之有也。然则无为道不可以知知。况可以识识。故云。道可云道。非有常道之名耳。无非暂时云道也。今以唯识。以识于无为道者。是吾人所缘境也。然此境者。以无境为境。始为实际境也。故斯境者。非大非小。非内非外。非比量境。非现量得。故圣人云。触境忘怀者。始可以会道矣。


    冥合百法论义文(终)


    刻八识论义回向意愿(附)


    (源漳)最初参学自性魔毒几丧慧命苦不可言也到此南方幸遇 先师元峰老和尚垂甘露味绝后再苏遂发大愿愿我尽未来世如众生数普现色身具诸妙辨广赞一乘令诸众生不入邪见尔来闻法喜法乐法解法不见世间有少急务但愿宏法普利群生时适此论 六根清净一性圆明了无生智慧??重重仰唯 护法其首愿令 佛法久住世间与诸众生作大饶益字字句句乃至一尘一墨皆如理而遍尽沙界彻未来一切众生之中字字句句皆如理而摄一切众生皆入其中愿诸众生皆悟自性法门法尔交涉无碍此论证也愿诸舍财助一力随喜赞叹者生生世世不落三涂常会人天听闻正法得大总持开化一切普令众生同圆种智遍摄为众生者慈愿故正而度故三无差别故耳。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