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肇论疏卷第四
3个月前 作者: 遵式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a> 述
△二答外问中二。初问中二。初上书致意。
刘公致问
致立也。远法师传云。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之裔。承积庆之冲粹。体方外之虚心。百家渊谈靡不游目。精研佛理以尽斯妙。晋文帝义熙中。曾宰江州柴桑县。后弃宦林薮高尚隐趣。即居庐阜。朋亲远师十有二年卒。因生上人入关从学回。乃以般若无知论示之。刘公叹曰。不意方袍复有平叔。因呈之远师。乃抚机叹曰。未尝有也。今致问者。下云但暗者难以顿晓。犹有余疑一两。此亦叩击玄微。欲自他无昧於真旨耳。因先有书叙通问意。今此四字为题。乃后人节段於后。亦犹译者品分於经段焉。
遗民。
未见传文。疑其隐山自称之名。必然矣。
和南(致敬之辞)顷[(歹*又)/食]徽闻。
去呼。徽美也。采于盛德。故曰徽闻。
有怀遥伫。
遥有伫望之怀。
岁末寒严(十二月书)体中如何。音寄雍隔(秦晋不通故)增用抱蕴。
用者樊仰也。怀抱蕴积於思咏。
弟子沉痾艹泽。常有弊瘵耳。
痾瘵皆病。病时故也。
因慧明道人北游。
庐阜望长安。曰北。
裁通其情。
作书通意也。
古人不以形踈致淡。悟涉则亲。
古人如此。今何不然。下云。
是以虽复江山悠邈不面当年。(形疎)至於企怀风味。
企望也。君子之德如风。教有义故曰味。
镜心象迹。
心向师之教迹。如镜对於物象。
伫悦之勤。良以深矣。缅(远也)然无因。
秦晋远隔。无因相见。
瞻霞永叹。
瞻向如在云霞。永叹不息。
顺时爱敬。冀因行李。
履同古时字少。
数有承问。
人来望音。欲承其问。
伏愿。
此下伸意译场高德。
彼大众(逍遥园众)康和外国法师常休纳。
丘慈罗什。北竺跋陀等。寻常纳休美。
上人(指论主)以悟发之器。而遘(遇也)兹渊对。
对罗什深谈。
想开究之功。
开解研究於般若义也。
足以尽过半之思。
系词云。智者观其彖词思过半矣。解已过半也。
故以每惟乖阔。(隔远也)愤愧(恨也)何深。
深叹恨也。
此山僧(叙庐岳胜事)清常道戒弥厉。
弥多也。厉策也。戒行多策勤。
禅隐之余。则惟研(究至理)惟讲。(论教义)恂恂穆穆。
王肃</a>注论语</a>云。恂恂恭貌也。穆穆和也。行谨而同六和。故曰恂恂穆穆。
故可乐(落音)矣。
悦服其事故。
弟子既以遂宿心。
昔有林泉之心。今已遂遁。
而睹兹上轨(又见莲社清节)感寄之诚。(寄托有感)日月铭至。
铭记也。至极也。心诚不昧。以日月为铭故。
远法师顷恒履宜。思业精诣。乾乾宵夕。
易云。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健也。进趣不息。
自非道用潜流。理为神御(心神诣至理)孰以过顺之年。
孰何也。孔子</a>云。六十而耳顺。
湛气若兹之勤。
神气不疲。盖资道德。
所以凭慰。(爱也)既深仰谢逾绝。(谢之不已)去年夏末始见生上人。示无知论。才运清俊。旨中沈尤。(深契至理)推涉圣文。婉而有归(援引诸经各有所诣)披味殷勤不能释(舍也)手。真可谓浴心方等之渊。
叹此教义是大乘方等真乘如渊流。可以浴涤心尘。使除染着。
而悟怀绝冥之肆者矣。
又如市肆。可以观鉴虚实。破三乘冥昧。决乎权疑。
若令此辩遂通。则般若众流。
般若有八部。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文殊问。金刚。实相。故曰众流。
殆(且也)不言而会。可不欣乎。可不欣乎。
且不待言议而可解。会重言者。欣之至也。
然夫理微者。辞险。
高峻曰险。诠旨深故辞高。
唱独者。应希。
少也。事出文选</a>。阳春白雪之词唱高而和寡。
苟非绝言象之表者。
者人也。自非得意之人。焉契言象之外。
将以存象。而致乖乎。
存言象。则乖意趣也。
意谓。答以缘求智之章。婉转(美而连环)穷尽。极为精巧。
义尽精诣。文并巧美。
无所间然矣。但暗者。
叙问意也。自谦曰暗昧之者。
难以顿晓。犹有余疑一两。
一两条疑。向下伸述。
今輙题之。如别。(别纸)想从容之暇。(闲也)复能粗(略也)为释之。
△二正致疑问三。初牒疑文。
论序云。
刘公指前标宗已下问答之前。为论序云也。
般若之体非有非无。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
前云。其为物也。实而不有等文。
下章云。(前十八章问答中云)异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
答体用中文也。
又云。(第十八章中文)用即寂寂。即用(实也)神弥静。应逾动。
权也。此上文义。如前已释。刘公见文理相违。故牒此为问端也。
△二陈疑问二。初通致问。二别致问者。然通别二问。即康法师科。或有云。前是从来疑。后是当论疑。文中云。常所弥昧。故曰从来。书无明文。又似疑者之过越。刘公乃远法师之座宾。岂不能开决所疑。不远於千里而求悟也。盖抑扬论旨。穷诘幽微。以晓於未来。此如先佛会中本高迹下诸大士也。今既先牒本论疑文。次开通别二问。文义连续。理必如此。常所弥昧。亦疑者自谦之通语。就通致问中二。初叙所疑。文二。初总。
夫圣心冥寂。理极同无。
此下总问前般若体用。今叙述之文皆顺正理。但后有所疑之辞。今先明体。言圣心者。标权实也。冥寂者。显体也。冥暗也。六合冥然千差都泯。权实归体寂而虚焉。故曰冥寂。理者道理也。同无者。似太虚</a>也。虚空略有二义。一平等而住。二体无生灭。故智体道理穷极亦尔。此即叙前般若之体非有非无等也。
不疾而疾。不徐而徐。
此疑用也。疾速也。徐缓也。南华云。不徐不疾。得之於手。应之於心。口不能言也。今叙全体智用。言其体则不徐不疾。语其用乃而徐而疾。有感则应故疾。未感未应故徐。不可测故。
△二别。
是以知不废寂。寂不废知。未始不寂。未始不知。
此叙实智体用废险也。知即用也。寂即体也。上二句明体用不相失。下二句明相即。知时即寂。故未始不寂。寂时即知。故未始不知。此疑前用即寂寂即用文也。
故其运物成功。化世之道。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
此叙权智体用也。运物成功者。先明其用。圣人运悲愿以拯物为功业。为成此业故。化世令进获出世之益。此行利他之因。故名曰道。虽处有名之中者。牒上用也。佛具十号。百亿垂形。现同类之名相。演同类之言音。种种差别一一不同。即处有名而能应之。体本寂故。与无名无相同也。此疑前应逾动。
△二陈能疑。
斯理之玄。固常所弥昧者矣。
斯理者。指上所叙体用道理也。玄者深也。理深难晓。固与故同。即所以也。弥甚也。由寂用难同有无不并。此理难晓。所以常有昧心。若观前叙疑之文。岂不知体用深旨。此乃假设疑词。以开未悟也。
△二别致问中二。初呈疑。
但今谈者所疑。於高论之旨。欲求圣心之异。
但语词也。谈者即刘公指谈论之人也。疑论中所说圣心权实体用有无有异。故致下三问。
△二致问三。初体用必有何无问三。初叙述疑意二。初叙体。
为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耶。
此初问因前所说体非有无。用寂相即。动静同时。理既幽玄。故今先叙定而问也。此先定体。言为谓者。审定之辞。先即极也。灵知即智数也。妙尽者。智体无知也。冥符者。智体无知。即与无相理冥合也。耶疑词也。疑意云。为当穷极智数妙尽知照之相。冥符虚无之理。故曰体无知耶。
△二叙用。
为将心体自然灵怕独感耶。
次定用也。为将亦审定之辞。心体灵怕并智也。自然者。无所作为也。独感者。常途说。感属生。应属圣。今明圣心唯自感悟。无所应化。曰独感。意谓。为当心体无所作为智用独自感悟。乃曰用无应耶。据此所叙。般若无知为体。无作为用。甚得玄旨。但向下别有疑情耳。
△二牒问体用。文二。初难体属定慧。
若穷灵极数妙尽冥符。(牒上智体同无)则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耳。
刘公意谓。冥符体上。必有灵照不昧。故欲立寂照定慧之名。而诠召之由。此故情解未亡。即乖法体。故论主向下不许也。
△二难用当息应。
若心体自然灵怕独感。(牒上无为之用)则群数之应。固以几乎息矣。
群数者。随机不一之智为能应。几者将近也。息止也。刘公虽知灵照无心。未达无心普应。故疑寂怕自然。则应化之心。近於止息矣。此乃错谓无心为不应。故论主向下不许。
△三牒上请答。
夫心数既玄而孤运其照。
此牒上叙体。虽心体虚玄。而灵照孤运。故欲召之为寂照。
神淳(智用自然)化表。(独感不化曰化表)而慧明独存。
既无心应用慧明自悟。故曰独存。此牒上叙用也。然据刘公已达般若寂照为体。无作为用。深得玄旨。但不合立寂照之名为体。用中以无心为不应。此乃故问以为将来下请答。
当有深证。可试为辨之。
请意云。论主一向以无知为体。无应为用。必当深有证见。且为辨析之。
△二照用空有不同问四。初呈疑。
疑者。当以抚会应机睹变之知。不可谓之不有矣。
此因前云俯仰顺化应接无穷而无照功。疑云。既抚会应机必有知照。何谓而无照功。故曰不可谓之不有。不有即无知也。
△二引论。
而论旨云本无惑取之知。而未释所以不取之理。
前第一问答中。所说本无惑取之知之义。今刘公牒文为疑。若为本无惑取。故曰无知者。而论主未释不取之理。有何所以。
△三正难二。初开两关。
谓。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
欲定圣心知有知无。方可明应会之所以。
为当唯照无相耶。
一向照理。即知无也。
为当咸睹其变耶。
变即万变事法。一向达事。故即照有也。
△二明互违。
若睹其变则异乎无相。
照事则事有相。与无相之理有异。
若唯照无相。则无会可抚。
照理则理空寂。故无应会抚接众生。故下论主答云。岂复真伪殊。心空有异照耶。
既无会可抚。而有抚会之功。
既无心接物。何以前明圣心有抚接应会之功。前所谓俯仰顺化等。则必须有知。不可云无知。
△四请答。
意有未悟。幸复诲之。
悟晓也。未晓应而无知之旨。幸乞训诲开示也。
△三是当是非悟惑问四。初牒前论。
论云无当则物无不当。无是则物无不是。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物无不当故。当而无当。
此文已释。今先牒之。
△二叙所解。
夫无当而物无不当。乃所以为至当。
刘公已知真境无相之相。为至极当对也。
无是而物无不是。乃所以为真是。
又知真智无知之知。此为真实是当之智。此上皆领悟也。但不晓拂迹云是而无是当而无当。故有疑也。今先叙所解。然后致疑。
△三致疑问。文二。初是非问。
岂有真是而非是。至当而非当。而云当而无当是而无是耶。
疑云。论主对至当说非当。故云当而无当。又对真是立非是。故云是而无是。耶之一字即疑辞也。
△二悟惑问。
若谓至当非常当。真是非常是。此盖悟惑之言本异耳。
常是常当者。泛常境智也。本者从来义。刘公又疑论中约悟达者。说前至当真是。约迷惑者。说今常是常当。既悟惑有异。乃云是而无是。当而无当。若然者。则一悟一惑从来自异。何必言之。
△四求示诲。
固论旨所以不明也。
固者。承上之词。虽以是非悟惑。疑其所说如此。尚未明决定之义。故曰不明。
愿复重喻。以祛其惑矣。
喻明也。祛遣也。愿论主再为明之。遣迷惑之心也。
△三总结问二。初叙宗乘结问。
论至日(至庐山日也)即与远法师详省之。
刘公在白莲社。故与远法师同见此论。详而寻省。
法师亦好(句去呼)相领得意。
远师亦好尚此文。兼领得意趣。此上明解同。下明疑异。
但标位似各有本。
标位者。标指师承之位也。各有本者。宗各有本。然般若论最为先作。刘公未见前五名一义之宗。故自云。论主师罗什以一音为宗。刘公师远法师以法性为宗。宗本各别。故有所疑也。
或当(平)不必理尽同矣。
连为一句读。或当者。恐也。即疑辞意谓师承各别。或恐见理不必尽同。故有所不晓。乃致前问也。
△二叙同友结问。
顷兼以班诸有怀(句)屡有击其节者。而恨不得与斯人同时也。
顷者向也。非唯远法师同问。兼诸友人疑意亦然也。班分布也。有怀者怀道同人也。击节者扣击节要也。者即人也。斯人者。彼指论主也。谓得此论日。又分布示诸同人。屡有扣击节要之者。皆有所恨。不得与论主同处一时而决所疑也。
△二释答文。二。初回书叙答。
法师释答
论主释答前问。亦先有书叙答意。此亦后人题之耳。
不面在昔。伫想用劳。慧明道人至。得去年十二月疏。
疎也。疎通情意。即前书也。
并问。披寻返覆。欣若暂对。(如暂面对)凉风届节。顷常如何。
尔雅</a>云。北风曰凉。秋风多北。
贫道。
自谦也。乏道德曰贫道。
劳疾。
勤劳未息。患不知道故。
多不佳耳。(佳胜也)信(书也)南返。不悉。
不备悉也。返复南方故。
八月十五日。释僧肇</a>疏答。
古者书有广略。此上略陈。下广云。
服像虽殊。
虽僧俗像异。服饰亦殊。
妙期不二。
微妙为期。彼此不二。
江山虽缅。(远也)理契即邻。(近也)所以望途致想。虚[怡-台+禁](心也虚自心致想)有寄。(如有所托)君既遂嘉遁之志。(遁隐也)标越俗之美。独恬(心静曰恬)事外。欢足方寸。
尘外之欢。足悦於心。心曰方寸。
每一言集。(聚也)何尝不远。
指彼聚集言论。何有不远。
喻林</a>下之雅咏。高致悠然。
喻比也。悠然远也。晋有七贤。即刘灵向秀等。俱隐山阳竹林。高远雅咏。刘君比之亦然。
清散未期。(未期相见)厚自保爱。每因行李数有承问。愿彼山僧(祝颂庐山清众)无恙。(尔雅云。恙忧也安曰无恙)道俗通佳。
远师领徒七百。於时周续之雷次宗等入莲社。故曰道俗。佳者胜也。
承远法师之胜常。以为欣慰。(道行异常)虽未清承。(清心承禀)然服膺高轨。企伫之勤为日久矣。(伫望日久)公(远公)以过顺之年。湛气弥厉。(弥多也厉勤也)养徒幽岩。抱一冲谷。
抱一者。心契一乘。玄门冲深也。
遐迩(远近也)仰咏。何美如之。每亦翘想一隅。
方也。想远师所居。
悬庇霄岸。
如在云霄之下。承彼庇荫故。
无由写敬。致慨(叹也)良深。君清对终日。快有悟心之欢也。
刘君清对远师。故有悟心之欢悦。
即此大众寻常。
答前问逍遥园事。
什法师如宜。(常也)秦王(后秦第二主讳兴)道性自然。
道法自然。秦王得之。
天机迈俗。(迈超也)城堑三宝。
城下河曰堑。此护其城。故可比秦王护三宝也。
弘道是务。(以弘道为务)由使异典(下云。新经二百余部)胜僧(下文可见)方(始也)远而至。灵鹫之风萃於兹土。
昔日世尊说上乘於灵鹫山。真风玄范。今并聚於秦国。
领公远举。
往也。支法领往西土取经。
乃千载之津梁。
桥梁可以渡流溺。比至教可以越尘劳。故曰津梁。
也於西域。还得方等新经二百余部。(古华严等经)请大乘禅师一人。
即佛度跋陀罗。此云觉贤。善得大乘禅观故。於时慧观慧严等於西域。请一大德东归。彼诸德曰。非佛陀。余人不可遂共来之长安。后庐山远法师迎接人山。翻译禅经。从其禀受。后於扬州谢司空寺。译古华严经</a>。
三藏法师一人。
虽解通三藏而传译律乘。即弗若多罗。
毗婆沙法师二人。
论师译毗婆沙论。即昙摩掘多与昙摩耶舍。
什法师於大石寺。出新至诸经。法藏渊旷。日有异闻。
即法华金刚等经。
禅师於瓦官寺教习禅道。门徒数百。
三四已上皆数。徒者属也。教习禅心道业。
夙夜匪懈。
毛诗</a>次句云。以事一人即策勤不舍朝夕也。
邕邕(和也)肃肃。(整齐也)致可欣乐。(爱乐也)三藏法师於中寺出律藏。本末精悉。
弗若多罗也。同罗今译十诵律</a>六十一卷淫盗杀妄四戒为根本。僧伽已下枝末译之。无失曰精悉。
若睹初制。(如见佛之初制)毗婆沙法师於石羊寺。出舍利弗阿毗昙(秦言无比法)胡本。
胡是梵也。论有二十二卷。或三十卷。道标法师序。
虽未及译。时问中事。发言奇新。
弘始十年译。十一年罗什亡。即知。此书是九年中事。预问论中事理。言论奇新也。
贫道一生猥参嘉运。遇兹盛化。
猥弊也。谦云弊迹。嘉运者。善时见闻。异典胜僧故。盛化即遇秦王明化故。
自恨不睹释迦祗桓之集。
但恨不在祇园亲预佛会。
余复何恨。(余无所恨)而慨(叹)不得与清胜君子同斯法集耳。
不得与刘公同会逍遥法集。又有此恨也。
生上人顷(向也)在此同止数年。(生公在秦三年)至於言话之际。常相称咏。(叹也)中途还南。
中途指前路也。已归庐阜。故曰还南。
君得与相见。未更近问。惘悒何言。
惘悒者。心之悬想无已何以言也。
威道人至。
昙威亦庐山人。至长安也。
得君念佛三昧咏。并得远法师三昧咏及序。
三昧此云正受。此通事理。正念於佛故云念佛三昧。远法师序咏此事。刘君继和威道人。示论主故今美之。
此作兴寄既高。
毛诗序</a>云。诗有六义。曰风。曰贼。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念佛之咏乃寄兴之义。美其高作也。
辞致清婉。(美也。立文清美)能文之士。率称其美。
率伏也。作者皆率伏称美。
可谓游涉圣门。叩玄关之唱也。
咏念佛之旨故。游涉圣门叩击玄关也。
君与法师当数有文集。因来何少。(求见广集)什法师以午年。(弘始八年。属丙午)出维摩经。(译出也)贫道时预听次。参承之暇。輙复条记诚言。以为注解。
什师随译而讲。肇师随听而注。即今现行四注之一也。条记者。逐文记录也。诚言者。讲者谛实之辞也。
辞虽不文。然义承有本。
承讲者。所说为本据。
今因信持一本往南。(南附呈刘公)君闲详。试可取看。
得闲详。审且试取看。
来问婉切。
正叙。前问婉美切当也。
难为郢人。
庄子</a>云。郢人以污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釿成风听而斫之尽污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今比刘公切问如彼匠石。论主自谓难为对受故如郢人。
贫道思不关微。兼拙於笔语。
并谦语也。心不涉玄语多短拙。
且至趣无言。言必乖趣。
理本绝言问答皆失。
云云不已。竟何所辨。
今问答不已。则乖旨失趣。何所辨耶。下云相期於文外耳。
聊以狂言示酬来旨耳。
无言强言曰狂言。所为酬来旨也。
△二正答所问三。初总答疑意二。初略牒所问。
疏云。
古多以书曰疏疏疎也。疎通情意。今指彼书云。
称圣心冥寂。理极同无。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斯理之玄。故常所弥昧者。
称者。指彼所说也。者字是牒。
△二劝令证悟。
以此为怀。自可忘言内得取定方寸。
为前刘公述所疑。皆合正理。但能疑之心。自称弥昧故。今更不别答。但劝令舍执除疑。苟不滞言理当自显。既以至论在怀理圆言偏言生理丧故当内照而亡言得旨。取定在心不在言也。下责之云。
复何足以人情之所异。而求圣心之异乎。
前云。欲求圣心之异。世人断常情执。则有异圣心。岂有异也。
△二别答三问三。初体用不二真常答。文四。初正明体用答二。先牒问。
疏曰。谈者谓。
牒彼疏曰。指彼谈论之者所谓也。
穷灵极数妙尽冥符则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耳。若心体自然灵怕独感。则群数之应故以几乎息矣。
△二正答。文二。初双非显不二。
意谓。
论主自意所谓也。
妙尽冥符不可以定慧为名。
穷极智体以至於无知。妙尽冥符之义甚显。寂照定慧。但此体具非即是体。以体绝思议故云不可也。此则许刘公已知体性灵寂。但不合立定慧寂</a>照之强名故知解不亡。岂能证入。
灵怕独感。不可称群数以息。
已知智用灵怕自感。此为应本有缘。则应何尝止息故云不可。此如明镜无心随照现像之义。今许刘公。已达无心之心。但不合以无心为不应故今双非之也。
两言虽殊妙用常一。
一体一用曰两言。体不碍用故无知而知。用不碍体故应而无应。既全体全用故曰妙用常一也。或体有知无知两言用有应无应。两言总之。则有无两言在般若常一也。
迹我而乖。在圣不殊也。
迹言也。言是心之迹执我之言。则体用有无见异在圣人得之体。未尝殊用用未尝异体。所以虚不失照照不失虚也。
△二推释明体用二。初推。
何者。
何故体不可名定慧用不可称息应。
△二释中二。初释体。
夫圣人(举人显智)玄心默照。理极同无。
玄心者。心智虚玄。照无照相故曰默照。此则玄心犹属智。默照即理也。智即理故极同。虚无此即前所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也。清凉云。照体无目即是证如。理智虽有二名而无二体。此正明一心理智也。
既曰为同。同无不极。
无不极者。盖言於至极也。许刘公既推智即於理。此乃达之於至极不夺云。
何有同无之极。而有定慧之名。
定慧者。华严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定者心一境性也。即心冥境之一性曰定。了境之性一曰慧。此皆心境照用也。今既始觉合本内证自心。岂容更立心境可定可慧之解心耶。故责云何有也。若有解心即同分别。
定慧之名非同(句)外之称也。
定慧名义即所解之境。必有能解之心。故非同无之妙契。乃知。是妙尽冥符外之名称耳。下先释非同云。
若称生同内。有称非同。
若有定慧之称须具心境能所。故非理智同无也。故观云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次释外之称云。
若称生同外。称非我也。
若知。定慧之称。是内证外之名字。即知非我智体所有也。故上云不可以定慧为名。
△二释用。
又。
释上所推何。故用不可言息应。
圣心虚微妙绝常境。
能应之心。本无思虑故。虚寂玄微也。即前所谓心体自然。常境者。常情有无境也。妄心因境而起随境。有无圣智灵明永悟。故妙绝常境即灵怕独感。此明虚无为体。长存以为应本也。
感无不应。会无不通。
感属生。应属圣。会即合也。易云。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圣人无心而长应。应之于有感。众生根感则圣应。无不会合。故能应之心无所不通也。
冥机潜运。其用不勤。
枢机乃运动之处以喻於智。今由冥寂潜密。即无用之用。故用无勤劳也。前所谓神弥静。应逾动。下责所问云。
群数之应。亦何为而息耶。
亦何为者。本自不为也。今何说息耶。故云不可称群数。以息然。刘公所问已达心体。虚无用常无作。但欲体上立定慧之名。用中疑其不应。今但除其疑。不除其解。疑情果遣。体用不二之理自明。则寂而常用。用而常寂。何所惑也。
△二拣异断常答四。初对妄显真。
且夫心之有也。
前问意。所谓体必有知。用必有应。盖以断常之心欲求圣智之异故。今拣破。且夫者。泛叙之辞。心之有者心有知用也。
以其有有。有不自有。
有有者。有境故心有知用也。则知用之有不自常有。既由境有则心有。境无则心亦无。此体。此用。不离断常也。
故圣心不有有。
圣人之心。体用真常。不因有境而暂有也。
不有有故。有无有。
有无有者。有体。有用。全同虚无之有也。
有无有故。则无无。
既真心体用虚无长有故。无断见之永无。
无无故(牒上也)圣心不有。不无。
不同常见之有。亦不同断见之无。
不有不无其神乃虚。
神者。不测也。智之体用不可以有无。测者乃同虚寂故也。此明般若一心体用不同。断常之情惑也。
△二推释真妄二。初总推。
何者。
何故妄心不离有无。真心不有不无也。
△二别释中。二。初释妄心。
夫有也无也。心(真也)之影响也。
有无者妄心也。影响者喻不实也。影有光影及照物成影。今取后义。响有声响及谷中答响。今亦取后义。因物有影。因呵有响。以喻全真心起妄心。由境有故心有境无故心无。有无妄心乃即真之影响也。
言也象也。影响之所攀缘也。
言象有无乃妄心攀缘之所。此明刘公以妄心取言象。有无为般若也。略例云言生於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於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又云。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所以达心境有无者。当即妄以会真也。
△二释真心二。初明即妄之真。
有无既废则。心(相也)无影响。
有无妄心由即真。故废而自尽即真。心本无影响之虚妄如。即波了水波相自尽。
影响既沦。则言象莫测。
沦没也。泯绝之义。影响妄情既泯。则言教义象。亦绝故云莫测。
言象莫测。则道绝群方。
道谓教道也。群方者。不一之法门。所谓寂照定慧体用有无等。本为遣情故立义解。今情亡解。泯教道。法门并绝故曰道绝群方。即观云不可亦不可也。
道绝群方。故能穷灵极数。
教道绝故唯证相应。故能穷极智数以至於虚玄也。
穷灵极数乃曰妙尽。
妙尽者。智即无知也。
妙尽之道。本乎无寄。
智无知故同真理之寂灭。理智不二回绝无可寄也。此则无分别智合无差别理。故清凉云。照体无自即是证如前。所谓妙尽冥符理当如此。岂於此存寂照。定慧之虚名也。
△二显即体二用。谓问者。体用各陈故有无疑异。今由即妄显真真能境智。故次明即体之用。文二。初正明体用。
夫无寄在乎冥寂。冥寂故虚以谓之。
述体也。冥寂者。智即理故冥同。寂灭谓之虚。玄是言体也。
妙尽存乎极数极数故。数以应之。
明用也。妙尽之义。由穷极智数至於无知故曰存乎极数虽极数体寂而灵知不味。常照於理事。故曰数以应之。有本。上句末多妙尽。此句中少极数。近人以古本校之加削。今详上下相蹑於理颇当。故今从之也。
数以应之故。动与事会。
动用也。即体照用。常与事理会合。
虚以谓之故。道超名外。
言体则常谈</a>於虚寂。理超名相故。
道超名外因谓之无。
知即无知。应即无应。既显智体故。曰般若无知无虑。
动与事会。因谓之有。
无知即知。无应即应。言用故。曰智有知神有应。
△二结用归体。
因谓之有者。应夫真有。
语用则真有知应。
强谓之然耳。彼何然哉。
体本具用故。立知应之强名。用本自寂。何有知应可得之相。
△三引经证成。
故经云。圣智无知而无所不知。无为而无所不为。
上句实智即体而用。下句权智即体而用。故圣人照理达事之用。未尝离体。
△四结显不二。
此无言无相寂灭之道。
此指智体也。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究竟寂灭之道。唯证可到。
岂曰有而为有。无而为无。动而乖静。静而废用也。
为是也。岂闻说有无动静而以断常之情测度也。又。有无。约实。动静。约权。权实。皆即体之用故无有无动静之异也。
△三责问非真答四。初泛叙迷真二。初叙迷情。
而今谈者。
者即是人虽泛叙。今时谈论。意在责於问者。
多即言以定旨。
多谓多分。未必全如此也。即言定旨如以所标指为明月也。
寻大方。而征隅。怀前识。以标玄。
大方语。出道经。云大方无隅。征者。推也。隅即角也。欲寻大方必晓无隅而推觅隅。角者。岂晓大方也怀心也。前识者。亦道经云。前识者。道之华则前识非玄道。标者指也。认前识为玄道。岂谓达道也。此则借外书以斥学者执言教。而迷至理滞於有无。刘公所云欲求圣心之异是也。
存所存。之必当。
去呼是也。存执也。心为能存。道理为所存。心存异解。乃谓必是正理故。执有无疑於圣智也。
△二明执教。
是以闻圣有知谓之有心。闻圣无知谓等太虚。有无之境边见所存。岂是处中莫二之道乎。
边见者。有无二边执见也。见为能存。二边为所存。闻说圣心有则执有如於妄想。闻说圣心无则执无同於太虚。即以边见而滞有无。岂於有无不二之间。得般若之玄道。
△二推释玄旨二。初推。
何者。
何以谓之处。中莫二之道。
△二释三。初标真境。
万物虽殊。(相也)然性本常一。
性也。此则不坏假名而谈实相。故曰处中妙道。
△二示迷悟。
不可而物。然非不物。
上句不可执相为真。下句不可坏相见理。言非不物者。非无物也。
可物於物。则名相异陈。
执有则迷。一性平等故名相异陈。
不物於物。则物而即真。
不滞相而见性故。即物而契真。此曰处中莫二也。
△三明智照。
是以圣人不物於物。不非物於物。
不非物者。不坏物相也。不滞物相为实。不坏物相求真。
不物於物。物非有也。不非物於物。物非无也。
缘相非实有。缘起非实无。
非有所以不取。非无所以不舍。
不取物相。相虚幻故。不舍物相。相显然故。
不舍故。妙存即真。
不舍物相。即相而观无相。曰妙存故。即事即真也。此显即随缘而观不变所以不舍。
不取故。名相靡因。
万物虽众非名。即相靡无也。因由也。万物皆真性揽缘而起。外无别因故。曰靡因。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此明即不变而达随缘所以不取。
名相靡因。非有知也。
了真无俗智无取相之有。
妙存即真非无知也。
即事契真智非木石之无。
△三引经证成。
故经云。般若於诸法。(标境智)无取。(非有所以不取)无舍。(非无所以不舍)无知。(非有知也)无不知(非无知也)。
此证成上义。
△四结责。情执。
此攀缘之外。绝心之域。
攀缘即妄想。绝心者。绝妄心。妄心即攀缘。攀缘即着有无。圣智出於外故绝之也。此结上下责。
而欲以有无诘者。不亦远乎。
诘问也。欲求圣心有无而致问者。甚违远也。然情不可及智。故远之弥甚。
△四返诘玄旨答文。二。初推有无二。初标意。
请诘。夫陈有无者。
请求也。诘问也。夫语助也。陈说也。刘公前说般若体用有无之异。今推求诘问。必无此理也者。是牒辞也。
△二推诘。三。初求有不成。
夫智之生也。极於相内。
生起也。妄智因境而起故极於相内。乃曰有知。
法本无相。圣智何知。
圣智照真法。真法本无相。真智何有知。此求有不成。
△二推无不是。
世称无知者。谓等木石太虚无情之流。
无情者。无灵觉也。流者。类也。世人说木石太虚及诸无灵觉之类。为无知。
灵鉴幽烛形於未兆。道无隐机。宁曰无知。
灵鉴者。智用也。幽深也烛。照也。初句明智彻</a>理源也形现也。未兆者。朕迹未生。次句明照穷物始也。道者。不二理也。机即机关运动。喻智用也。不二之道在智则不能潜隐。后句明双照理事也。反显智用。岂同木石之无知。未句结显也。此推无不无也。
△三显非有无。
且无知生於无知。无无知也。
且者。牒上辞也世有无知之名。起於木石无知之体。般若寂而常照故无无知之名。体可陈。
无有知也。
此文影上合先云有知生於有知世有有知之名起於妄想有知之体般若照而本寂。故无有知之名体可陈。
无有知也。谓之非有无无知也。谓之非无。
谓者。评论也。般若既无有无之名可诘。必当以非有非无推诘评议之也。故前云般若之体非有非无等也。
所以虚。不失照。(非无也)照不失虚。(非有也)怕然。永寂。
心静曰怕。怕即寂也。智体本寂。故云永寂。
靡执靡拘。
靡无也。执拘皆心有所着。智用无为岂有拘执。
敦能动之。令有静之使无耶。
不可执用为有。执体为无。而以有无陈之也。
△二显玄旨三。初引经标玄。
故经云。真般若者。(真简虚妄标也)非有。(体用虚寂)非无。(体用)无起。(体用非新生)无灭。(体用非后灭)。
般若中有六不。今非有无即不增减无起灭。即不生灭垢净。岂存。故兼之。又有无起灭各具四句。谓一非有。二非无。三非有无。同时四非有无。俱泯起。灭亦然。所谓四面不可取也。
不可说示於人。
离上四句。将何言说以示於人。唯内证可得。非见闻所知也。
△二推释玄旨。
何则。
既云。非有无等为真般若何以。又云不可说示耶。
言其非有者。(牒经)言其非是有。
出经意也。为明般若非是实有。知照故说非有。
非谓是非有。
遣执不可闻说非有。便谓般若属无。
言其非无者。(牒经)言其非是无。
出经意也。为般若非是顽。瞽之无故说非无。
非谓是非无。
亦遣执不可闻说非无。便谓属有。是知经说非有非无等。但遣执着。毕竟不能言於般若。故知般若不可说也。
非有。非非有。非无。非非无。
此又双拂。上言迹恐。有云由般若离二边。故经说非有非无。虽不可以有无说。则非有非无之言。岂非说般若。故今拂之并上二字牒。经中间非字为能拂下二字为所拂。良由二执情亡。般若本无非有非无之名字。此如病尽药除之义。离四句。绝百非曰真般若也。
△三结劝寻玄。
是以须菩提终曰说般若。而云无所说。此绝言之道知何以传。
大品意云。诸天子闻须菩提说般若。诸天子云。夜叉语尚可解。须菩提语不可解。须菩提云。诸天子不解不知我。无所说也。良由真智绝言。言不可及。不知以何为传授。古诗云。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今亦云知何以传。盖言不知也。
庶。参玄君子有以会之耳。
庶望也。参玄君子者。指刘公也。望契会言外之玄旨耳。
△二照用空有同时答二。初略牒前问。
又云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为当唯照无相耶。为当咸睹其变也。
牒上可见。
△二正答所疑二。初直叙疑情答三。初叙问乖真。
谈者似谓无相与变。其旨不一睹变。则异乎无相。照无相。则失於抚会。
谓前所问照用空有不许双行。甚违大乘实理。今不欲直破故云似谓。其旨者。般若义趣也。不一者。空有不许同照故。
然则。即真之义惑有滞也。
有无并照理事双融。故曰即真。乃实教之义。趣问者未晓玄旨。惑而有滞也。
△二示其正义四。初引经立义。
经云。(大品习应品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约境明智用双行立。上即真之义。然色空有无多就情拣理事。性相多约智论。今据刘公所问不许互照滞於断常故初句简实色次简断空。后二句一念双简。得智用者则事不异理。理不异事。理事互融。空有并照。虽心经亦有此四句。秦世未有。故引大品为定也。
△二悟惑对释二。初叙迷情。二示正义。今初。
若如来旨。(如汝来问之旨。下同)观色空时。(照色空时)应一心见色一心见空。
空色殊照。故各一心。
若一心见色。则唯色非空。若一心见空。则唯空非色。
即上云睹变则异乎无相。照无相则失於抚会。
然则空色两陈。莫定其本也。
此实也。陈说也。真空</a>幻色本自不二。今既各说故失不二之本也。
△二示正义。
是以经云。非色者。
牒上经中。即色明空义。
诚以非色於色。
经说真空即幻色故。
不非色於非色。
上非色是真空。下非色是断空。不说真空是离色灭色故。
若非色(空也)於非色。(离色灭色)太虚则非色。
释上非理也。空若离色。唯太虚离色耳。
非色何所明。
出过也。断灭之空。无知无用非修非证。何必辨明。
若以非色(真也)於色。(幻也)即非色不异色。非色不异色。色即为非色。
色空不二。为经正义显矣。
△三结显所以。
故知。变即无相。无相即变。群情不同故。教迹有异耳。
群情者。执心不一也。为执色为实者说不异空。执空为断者说不异色。故立教设迹有异也。
考之玄籍。本之圣意。岂复真伪殊心。空有异照耶。
考本者推校也。玄籍者大品也。伪者虚也。俗谛幻有曰伪。谓推考大品文意。岂谓心有真俗之殊。境有空有之异。此亦破前所执也。
△四会通前义。
是以。照无相不失抚会之功。睹变动不乖无相之旨。造有不异无(照色不异观空)造无不异有。(观空不异照色)未尝不有。未尝不无。
尝曾也。理事双照。空有同观。故不照则已。照则未尝有异。
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
此是放光经。前牒为问端。故今重引证。兼示之也。
△三结责所问。
以此而推。寂用何妨。
以用也。用经正义推寻。故知般若寂用同时。何妨碍也。
如之何谓睹变之知。异无相之照乎。
责也。
△二就解推破答三。初叙错解。
恐谈者脱谓空有两心。静躁殊用。
恐者。不定之辞。脱错也。躁动也。刘公所见未必如然。或恐有此错脱。而谓圣心空有各照。动静用殊。由此错解。故下牒彼所云。
故言睹变之知。不可谓之不有耳。
△二劝探玄。
若能舍己心於封内。寻玄机於事外。
然般若等智。岂独在於圣心凡心。既全真而起惑。但当即惑以求真。故今劝舍内封。般若故非外得。封执也。内执有无。劝之令舍。玄机妙智。出有无之事外。劝之令寻。寻言而得意者。可以忘言。忘言得意。意无所得。则谁曰不证耶。
齐万有於一虚。晓至虚之非无者。
此劝得已而用也。齐平也。一虚者至理也。玄机发照则触事皆理。理不离事。故至虚之理非无也。者即牒指在人。能如是者。下云。
当言。至人终日应会。与物推移。乘运抚化。未始为有也。
此又劝其说化传通。当此之时可作此言也。上三句即前俯仰顺化等。末句即而无照功。
△三责所执。
圣心若此。何有可取。而曰未释不取之理。
刘君前曰。本无惑取之知。而未释所以不取理。故今责之。圣心本自无取故言不取。不取之理何更待释。
△三双非是当悟惑答四。初牒前领问。
又云。无是乃所以为真是。无当乃所以为至当。亦可如来言耳。
初牒前。次领问。如其来问亦可如此。然刘公已知真智无知而知。真境无相即相。但未晓知即无知相即无相。故前立至当非当真是非是而问。故今先领其所悟。次破其所执。故云亦可耳。
△二纵夺而答。文二。初纵其所悟。
若能无心(若内无执异之心。方为能善也)於为是。(立真是)而是於无是。
以真是对立於非是也。虽知真智无知而知。立此以为真是。待之故有非是矣。真非之见惑在执心。若无执心。方乃善了。下当义同此。
无心於为当。(立至当)而当於无当。
以至当对立於非当。虽达真境无相而相。若至当非当。执心不亡。则不可也。
者。
牒上也。能绝是非之执者。
则终日是不乖於无是。终日当不乖於无当。
既达无知而知。则了终日知而无知。又达无相而相。则知终日相而无相也。此则但除其执。前义自显矣。
△二夺其所执。文二。初正明。
但恐有是於无是。有当於无当。所以为患耳。
有是者有真是也。无是者无知也。当义准此。但恐刘公於无知立有真是。於无相立有至当。则执心不除。惑患生也。
△二征释。
何者(征也。有何患耶)若真是可是。至当可当。
可是当者。实有真智真境也。下出过云。
则名相以形。美恶(污音)是生。生生奔竞。孰与止之。
形现也。美好也。至当真是名相现则美好心生。非是非当名相现则厌恶心生。欣厌不亡则轮回奔竞。孰能止绝。此则正在无明深坑。般若智照岂在是非可得耶。又美恶心念纷纭奔竞。何能止息。故非般若寂照如是。
△三显示正义。
是以圣人空洞其怀。无识无知。
内心曰怀。洞者亦空也。心体寂灭。空之又空。故曰空洞也。分别名识。缘虑名知。心体本绝故皆曰无此显智体寂灭境智同如。
然居动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处可名之内。而宅绝言之乡。
此二句各明即用之体。居动用处可名。皆见心境历然。即心无心即境无境。故止无为宅绝言也。此显前是而无是当而无当之义。又上句明心境相即无相。下句显名即无名。无名无相则湛寂。有相有名则繁兴。故上云言用即同而异。言寂即异而同。
寂寥虚旷。莫可以形名得。若斯而已矣。
若了全用之体。体绝心境形名。所解如此者。则可如其来问也。
△四结责非问。
乃曰真是可是。至当可当。未喻雅旨也。
喻晓也。此上结责。
恐是当之生物谓之然。彼自不然。何足以然耳。
此非其所问也。恐者不定之辞。生起也。物者俗谛万物也。然者如此也。彼者真心绝相也。心境是当起是非形对。恐於俗谛万物可说如此。彼真心本绝能所异相。何足强以是非之情而求也。
△第三结劝探玄。然前结问。盖因执言滞迹。师承有殊。虽拟圣心必成局执。故今结前所答。泯迹拂言而令直造玄</a>微。即心即智者矣。文三。初言迹迷悟。文二。初明迷则生执。
夫言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也。
言迹者。教义也。即前所陈标位有本。宗旨不同。立教为言。设义为迹。且圣人立教诠义。为所不达者以指标月也。情见既多。兴言亦异。若各兴教义者则见解多途。故曰异途之所由生也。
△二显了则造玄。
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
言迹不能诠辨於至理。盖心言罔及。故曰不思议也。
△二举善达之人。
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
善达言而听言者。方能求言在於无言。
善迹迹者。寻迹所不能迹。
善达义而观义者。始能寻义在於无迹。言迹既亡。岂分宗异也。
△三结显玄微。
至理虚玄。拟心已差。(非解所到)况乃有言。恐所示转远。(非言所及)庶通心君子有以相期於文外耳。
庶望也。通心君子者。望刘公内照。同契言迹之外为所期也。
△三涅盘无名论。明理智不二显证一。前论境则真俗互融。智则根。后体一。今由境智不二。一如无二如。唯此一法。本自无为真常寂灭。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斯为证之至极。为显示此义故次来也。约教理则前浅后深。一道竖穷至此。在行果则同时修证。起必全真。但心境不二而二为修。二而不二为证。故前论则能所未亡。此论则泯绝无寄。大凡实教从因至果。一道用心始终如此。故初住发心许有分真成佛之义。故知即因即果即行即证矣。华严云。初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彼约事顿。此约理顿。故知不俟三祇方为果满。又此论来虽则理由前论。发起亦在秦王。秦王既先唱此宗。论主乃迎述幽旨。由此论来乃有二意。一成立主宗故。二圆满教理故。由斯二意故先有表文。次方立论。依此分文。初表文。二论文。初中又二。初表题。
上涅盘论表
古题云并表。今依近本。此题亦后人立。下奉於上曰上。表外也。伸明本意已在表文。既因秦王作论。论成故表进之也。
△二表文三。初总叹王德。
僧肇言。肇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
闻外书所说也。即道德经</a>文。今文略。彼云矦王得一以为天下政。始皇讳正。故云治天下。
伏惟陛下(指阶陛之下)睿哲钦明。
此四者语出尚书</a>尧舜二典。今以至德叹秦王也。
道与神会</a>。
无为曰道。不测曰神。神解契於道性曰会。此明具王德。
妙契环中。理无不统。
环之中盖言於空也。中不空则非环矣。达空理故能统该群物。此叹知佛理也。
游刃万机。弘道终日。
上句美王业。下句赞外护。
威被苍生。垂文作则。
苍生者。言天之生灵威德覆被。又垂训以礼乐之文作则故。
所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老子</a>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二叙述宗由四。初叹至理深玄。
涅盘之道。(标一乘果法)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
大乘了义曰方等。水深曰渊。府者聚也。言一乘为三乘究竟所归。又为了义教所聚之处。
渺漭希夷。绝视听之域。
水无边曰渺漭。老子曰。听之不闻曰希。视之不见曰夷。皆语妙道深玄。
幽致虚玄(句)殆非群情之所测。
殆且也。
△二叙重恩谦感。文二。初叙恩感遇。
肇以人微猥蒙国恩。得闲居学肆。
微劣也。猥鄙也。皆谦词。蒙恩故出俗闲居学肆也。
在什公门下十有余载。
此即在学肆也。载即年也。论主十九师罗什。三十一亡。则知论成不久示寂也。
虽众经殊致。胜趣非一。然涅盘一义。常以听习。为先。
听习涅盘义。是了义中最胜。故曰为先。
△二谦力寡微。
肇才识暗昧。虽屡蒙诲谕。犹怀疑漠漠。为竭愚不已。亦如似有解。然未经高胜先唱。不敢自决。不幸什公去世。谘参无所。以为永慨。
屡蒙罗什诲谕。疑心尚暗。故曰漠漠。且竭愚不已似如有解。但未历明师印受。故不敢自决。此乃奉主之言。又因罗什去世。师问无所。故慨叹长永。
△三叹秦王明悟。
而陛下圣德不孤。独与什公神契。目击道存。快尽其中方寸。
论语云。德不孤必有邻也。神契者。神解相契也。目。击道存者。出庄子。仲尼曰。若夫仁者目击而道存亦不可以容声。快尽其中方寸者。目之击视。顿领涅盘妙心。
故能振彼玄风。以启末俗。
振举也。玄风者。涅盘真轨也。玄风将坠故奋迅举振。以开下流。故云末俗。康疏云。什法师亡后。秦王通</a>四科义。一通圣人不住法住般若义。二通圣人放大光明义。三通三世义。四通一切法空义。第四即涅盘义。秦王通云。夫道者以无为为宗。若其无为复何所有耶。今叹此事故云也。
△四序答旨幽深。文二。初正明。
一日遇蒙答安城矦姚嵩书问无为宗极。
安城矦者。封受之爵也。姚嵩即秦王庶叔。书问者姚嵩有书问秦王三义。不问三世义。问一切法空义云。不审明道之无为。为当以何为体等文。秦王答云。吾意以无为为道。道止无为。未详所以宗也等文。论主遇蒙答旨。即决疑心。故遂作此论也。下引秦王答文。
何者。(何谓无为之义)夫众生所以久流转生死者。皆由着欲故也。
欲者。悕望心也。未达万法全真。外求理事。皆欲也。故见实有生死。流转无穷。
若欲止於心。即无复生死。
即事而真。故理外无事可取。事外无理可求。即欲止也。生死即真。故无复生死。
既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合其德。是名涅盘矣。
心即真故曰潜神。境即真故曰玄默。不二之道竖贯三际。横通十方。故德合太虚。即涅盘无为之义。
既曰涅盘。复何容有名於其间哉。
百川入海。各失本名。万法归真。并无异称。故曰涅盘无名。此责安城矦所问。以何为体之异见。上并秦王语。
△二美叹。
斯乃穷微言之美。极象外之谈者也。
下论主美叹也。易云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今美秦王穷极无为微妙之意。故出言象之外也。
自非道参文殊。德侔慈氏。孰能宣扬玄道。为法城堑。
参厕也。侔并也。二皆同义。文殊是不足梵音。具云曼殊室哩。此云妙吉祥。亦云妙首。亦妙德。即法王之子。慈氏者姓也。梵云弥勒。名阿逸多。此云无胜。胜德过人故。即一生补处菩萨。今反美秦主道德。非与此二大士参并。何能宣扬玄道深旨。为佛法之城堑焉。
使夫大教卷而复舒。幽旨沦而更显。
大教即佛教也。幽旨乃无为深旨。此二者去圣已远。今之重兴。故曰复舒更显。
寻玩殷勤。不能暂舍。欣悟交怀。手舞弗暇。岂直当时之胜轨。方乃累劫之津梁矣。
寻文玩义。不舍於心目。一欣一悟。交集於怀臆。故手之舞之不暇也。直但也。当时者。当今之时也。津梁者。津济可以通舟运。梁桥可以接道行。今秦王立无为之胜轨。使而今而后有出尘之正道故。
△三奏闻作意二。初明作意。文二。初赞前义幽深。
然圣旨渊玄。理微言约。可以匠彼先进拯拔高士。惧言题之流。或未尽上意。
先领前文义精当。故曰然也。圣旨渊玄者。秦王义意高深。无为理微。王言简约。匠师也。拯助也。先进利根或有所疑。可以此为师训拯助进趣也。惧言题之流者。言题既简。不晓者惧之。即中下之流。恐未能尽於上意。故今作论以备之。
庶拟孔易十翼之作。岂贪丰文图以弘显幽旨。
庶望也。拟比也。孔易十翼者。孔子作十翼以赞易道。十翼者。上经彖一。下经彖二。上系三。下系四。大象五。小象六。文言七。叙卦八。说卦九。杂卦十。今比拟仲尼所作。岂贪於文图欲显易旨之幽深。今亦不求多文。但显秦王之深旨耳。
辄作无名涅盘论。论有九折十演。
即标下所作之纲领。并如下释。
博采众经。托证成喻。以仰述陛下无名之致。
广博采摭佛经。依托圣言为证量。成立晓喻。以此赞述秦王无为之义也。
岂曰关诣神心。穷究远当。
非谓关涉造诣秦王神解之心。又非穷究秦王远当之旨。下云。
聊以拟议玄门。班喻学徒耳。
但欲拟度无为玄门。且班布开喻后学之徒耳。
△二助末章高判。文二。初叙判斥之义。
论末章云。
秦王通第四义。末章有此云。
诸家通第一义谛。皆云廓然空寂。无有圣人。
逍遥园诸家。谈一切法空之义。泯绝归空。全同断见。
吾常以为太甚径庭。不近人情。
吾者。秦王自称也。太甚径庭出庄子。李颐音云。径庭激过也。着空过甚。不近人之情解也。下难云。
若无圣人。知无者谁。
知者证也。既无圣人。谁证无理。此斥不达之流。不能即有以契无。
实如明诏。实如明诏。
论主叹也。王言曰诏。诏旨明白故。
夫道恍惚窈冥。其中有精。若无圣人。谁与道游。
老子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等。今借彼文。恍惚者。似有若无。不可见故。窈冥者。深邃不可测故。无为之道者。在乎杜绝思议之间。有而精微。游者履也。虽平等味同其道合其微。其唯圣人乎。若无圣人。谁证道也。
顷诸学徒莫不踌躇道门。怏怏此旨。怀疑终日莫之能正。幸遭高判。宗徒[巾*画]然。扣关之俦蔚登玄室。
顷向也。踌躇者犹豫不进也。怏怏者疑恨也。此旨者空廓之旨。高判者秦王判斥也。[巾*画]者快也。心之决了曰[巾*画]然。俦倨也。蔚者艹木盛貌。今取盛义。疑心既决。进道者盛也。
真可谓法轮再转於阎浮。道光重映於千载者矣。
此亦叹前。佛灭后圣贤已隐。法轮久不转。道光长掩耀。今由秦王宣扬。故使再转重照也。
△二伸述作之怀。
今演论之作旨。曲辨涅盘无名之体。
秦王判释已明。今乃委曲更辨。曲辨之意者。下云。
寂彼廓然。排方外之谈。
寂灭也。助秦王灭诸家廓然断见。又庄子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则涅盘等义皆方外之教。今明即事即真。故非方外之谈。乃推排之也。作论雅意其在此矣。
条牒如左。谨以仰呈。
条录也。左后也。仰上也。录牒在后。谨而进上也。
△二乞指授。
若少参圣旨。愿敕存记。如其有差。伏承指授。
少参者谦也。似合上意。愿敕记而存之。差则乞从指授耳。
僧肇言(表毕)
注肇论</a>疏卷第四
音切
伫
(除吕切)
痾
(於何切)
瘵
(侧界切)
遘
(古候切)
彖
(羊吏切)
俊
(子竣切)
婉
(於远切)
邕
(於龙切)
猥
(於隗切)
惘
(文两切)
悒
(於急切)
釿
(牛引切)
漭
(莫朗切)
摭
(之石切)
颐
(以之切)
窈
(於鸟切)
怏
(於两切)
[巾*画]
(呼麦切)
蔚
(於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