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疏卷第十四

3个月前 作者: 慧影
    蜀地潼州迁善寺沙门释 慧影 抄撰


    释第三十二卷论


    四缘释论者。何以次十八空。后明此四缘者。云诸法虽空无非缘起。缘起之义。不过四缘。今明义即寂缘时无缘。故次空后明此四缘。论主于初品之中。自出三十六品以标指目。故云四缘释论也。


    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因缘次第缘已下。明因缘理微多生邪见。或时滞有。或复着无。菩萨般若波罗蜜者。则于缘有碍。为此义故。举此四缘。令学般若。达此四缘。便无滞碍也。


    一切有为法皆从四缘生已下。即是论释。此初既是立论故。上意明其生法也。就此中大有七意。第一立论明因缘体。第二明波若观不坏缘起而即法谈。第三就以六因广释四缘。四明诸法从缘生。五明从因生。六明菩萨解四缘不实如水中月而众生妄着。七就阿毗昙破。所以说四缘者。为对外道四种邪因。以彼邪因缘坏起故。所以举缘来破。对说四缘也。故大本经云。非是自作。非他作。亦非共作无因作。是故胜出诸外道。故中论</a>中。以破因缘品最在初。云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也。


    因缘者相应因已下。此即是第一明因缘体。以五因为体也。六因中唯阙不鄣因。不鄣因者。属增上因缘义。亲以其疏故。不邪为因缘体也。若毗昙云。所作共自然普遍相应报。从此六种因。生诸有为法。乃名为所作因。亦名为名因。今此论名为不障因者。此最为善故。一法生时。万法不障。亦万法生时。一法不障。因者此寂为善故。一法生时万法不障。亦万法生时一法不障。名不障因。增上缘义亦尔故。此中解增上缘最疏也。若地持中虽明十因。但以六因收亦尽。若以正因方便因收亦尽。正因者亦名生因。此即是业方便因者。亦名缘因。此是烦恼。今但以因缘一法。收十因亦尽。但广则云十因。略则说六也。六因与四缘广狭云何。有师言。六因即是四缘。但六因则狭四缘则广。何以然。今四缘中。只以因缘增上缘。收六因则尽。故知阔也。他家亦有解言。六因则亲。四缘则疏。而今经论意。不肯明所以说四缘者。为破外道四种邪因。所谓自因他因共因无因。为此四因失缘起义。故说此四缘。须彼四因。即说因为缘。若略说则言四缘生法。若广说则云六因生法。六因即是四缘。但作因缘名说故。所以名有广略不同。不可言六因义亲。而四缘义疏也。但因缘之中。各自有亲疏义。四缘中增上缘为疏。六因中以不障因为疏。他家解言。增上缘义为亲者。执解增上。亦有多种义。若言胜他。故名增上。如杂雌黄则成菉色者。此别是胜他故明增上义。故云亲而今此中义意不尔。乃以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名增上义。以万法不障我生故。为我增上缘。我不障万法故。亦为万法作增上缘故。所以云疏也。又就缘因等中。辩因亲缘疏义。如正因生因义则亲。缘因了因义则疏。如业为因则亲。烦恼为缘者则疏。如此辨因亲。疏义则缘。今者四缘。乃对彼四邪因。言非缘起法。则说因为缘。但作缘名。说之不得云四缘疏。而六因亲也。五因之义。后当广释耳。若论收六因义者。二缘收则尽。已如上说。今若更别论。以六因预四缘处相配说者。次第缘唯论心与心数。一时相应起故。属相应因也。余如上说。缘缘虽心境合说。但境通色心。心不但缘色。亦缘于心故。从相应因中。离出次第缘。与缘缘也。问若尔者。相应因据心数法等。缘缘乃通。云何得属相应因。唯应得属共生因也。解言共生因义。乃据识与四相诸得等法。共生等义。故名共生因。今缘缘义。但论心缘于尘。心境合说。为缘缘义。尘虽通色心。但心正是能缘。心复有属所缘义。以心具此两意故。缘缘属心义则强。今遂强有为言。以心义强故。所以得摄相应因。色义弱故。不属共生因也。当广说。


    复次一切有为法亦名因缘已下。此一意明因缘。通一切色心法生。无不藉因缘。故云尔也。


    次第缘者已下。明罗汉过去心。是现在心次第。而非缘未来。既无生故现在最来后灭时心。更不能为后心作次第缘生于后心。但得是次第。不名次第缘。故言除之也。


    诸余过去现在心心数法已下。明余人。此过去心能作现在心次第缘。次第生现在心心数法。现在心心数法。能作次第缘。生未来心数法。未来心既未有。未能作次第缘生后心。故不论也。缘缘者。既心缘于尘心境合说。故通一切法。增上缘。既说一切生时万法不障。色生时心不障。心生时色不障。诸法悉尔。并通色心故。则通一切法。一切法无非缘缘及增上缘。故云一切法也。问前言因缘通一切法。既以五因为体者。增上缘通法。既最疏故不论。今缘缘亦通一切法。亦有亲义。何故但有不障因也。解虽复同云通一切法。就通之中。非无亲疏。因缘通一切法。义则亲故。得以五因为体。亦即是五因。缘缘与增上缘。通一切法。义同疏故。所以只各具一因也。当更别释。


    复次菩萨欲知四缘自相共相已下。若别相名自相。共相者名总相。如言鸟为总相。白为别相等也。又自相者。四缘各各相。共相是同相。同相者。同是一实相也。又若一一就四缘。历别作自相共相者。如色因缘非心因缘。名自相。但因缘义不殊故。名共相也。如人心次第缘。非畜心次第缘。故名自相。同以前心为次第缘生后心。故名共相。九道心皆尔。缘缘者亦尔。九道心缘境各各异。故名自相。无非因缘于境。故名共相也。色增上缘。非心增上缘。故名自相。俱同是不障因。故名共相。故有就事辨自相共相。就事与理辨自相共相。菩萨若欲作如此分别。善达知此等四缘相。而于缘不滞无障碍者。当学波若波罗蜜。若不学此波罗蜜者。则于缘有碍故。所以劝以之耳。又自相是实相。共相是缘起相也。


    问曰如般若波罗蜜中四缘皆不得已下。第二明般若观。不坏缘起而即法。明玄将欲明不坏法义故。此初告作破法明之。故兴问答。此即是总云不可得也。


    所以者何已下。释结上难。皆不可得义。即是别破四缘解家。明除病不除法。问家乃以除法为难故。此初且建两关破之也。若言因中先有果者。既已有果则不须因生成无因有果义。故大本经云。若先有果者。如父母为因儿子为果。若先有果者。则成并头而有。若并有者。则成兄弟。若先无果者。此果复以何为因。此因复以何义故。得名为因。而言感于果如水乳俱无酪。酪亦应从水得也。


    亦从无因已下。此是足句难也。若空言此果先无者。此果亦可无因而生。何以故。因中无果故也。


    复次见果从因生已下。此意复言。既见果从因生。故名之为因者。若先无果。云何说因名为果。因如见乳出酪故。名乳为酪因。若言无者。水中亦无。复应从水出。当知不得言先无也。


    复次若果从因生已下。明此果从因生者。则属于因。因既属缘。不自在故。若尔者。亦可属余因生。若尔何故但言果从此因生不从出也。当说。


    又过去心心数法已下。次破第二次第缘。上明除罗汉过去现在未后心。此心但得是次第。以其都灭无心故。不得作缘生后次第心。若尔者。此诸心亦尔。尽有都灭义。灭义名无。无既是无法。那得云过去心心数法。能为现在有心心数法。作次第缘。又过去心若有者。则非过去心。若无者。则不得作次第缘。生现在心。若尔者。则无现在心也。生未来义亦然。当说。


    如一切法无相无缘已下。次破缘缘义。既言心缘于境。心境合说。故名缘缘者。既云一切法无相无缘。无相故则无境。无缘故则无心。若尔者有何缘缘义也。


    若一切法无所属已下。明一切法。既其平等。无属无依。平等之法。有何增上义。而言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乃以万法。为我增上缘也。当说。


    答曰汝不知波若波罗蜜相已下。此意云波若波罗蜜中。言四缘不可得者。此乃但除其病。不除其法。即法明玄波若波罗蜜中。既无可舍。无所舍无所破。故即色是空。即烦恼是菩提。故云四种异空种异。又言四种性即空种性。此尽是即法明空。而不妨法异。汝那得乃破法说之。妨云不可得也。当说。


    但以少智之人已下。明凡夫执见故为除其着。着若息者。则万法无妨。如迷故则四方易位。悟则廓然无边。既不排方而得正。岂除法始得空。汝乃破法。言空故净。名云眼见色与盲等。若能不着色者。前境云云。无预我事。于我无碍故言空。于著者有碍故言有。但万法无性故空。空既无法。实无所破也。此明不坏缘起义竟也。第三明以六因广释四缘。


    如心法从内外处因缘和合生已下。前云五因义后当广释者。即从此下者。次广释之。此初先欲释相应因故。先明内外因缘生虽。言诸法虚诳。非无因缘而生。如水中月。虽是不实。但藉水月。而为因缘。不开生石。万法亦尔。心虽如幻。不无因缘相应共记。如梦事虽复不实。但因梦而生。心数法等亦如是。以无定性不实故心生。与心数而相应共起。心王者。所谓诸识。数谓受想思等。所以五阴中。说三数。一色一心者。为疑数众生故尔。说为疑色说十二入。疑色心说十八界等义当说也。故如心欲缘色时。受想思等亦复随缘。如臣随主。欲缘声等皆然。此受想思等。属通心数。数虽有五。不过通别。通则云十大地。别则云五品。以大地竖通三界。傍通五品。故名通数。别有如五品中。亦有通三界义。但善数不通不善。不善数不通于善。不如大地尽通善恶等。此但各守其数。故云别也。若依毗昙。通数有十。谓想欲迦乐慧念思。及解脱作意。于境界三摩提与痛此中。所以唯明三数者。亦有其义。十数中受想二数。各为其一。以思数长故。分为八数。若广则说十。略但说三。此是广略之殊。亦非明不尽也。欲论心性唯有三。谓善恶无记。数乃有五者。此由立数之义。各有其意之所然耳。凡立数大意者。自有体同而数别。故须遂数别立分为三品。自有数同而体别者。但分体异而不分数。故不别立。其义者何。如不善与独头。虽复同体。但不善之数。唯从七便生。除身见边见。此二见既唯属无记故。所以不善数等。不从其生无明者。为别生独头故。此不善数。亦不从无明生故。不善有二十一独头者。不与诸使相随。如无孤杀害等。唯属独头无明。别有二十数起。但从无明生也。不善数。即带相应无明。相应无明之义。通两处也。若秽污数。唯从身边二见生。属隐没无记。别有十九数。不隐没无记。有十二数。就无记中。有此隐没不隐没二种无记。数有多少。各自不同。此不善无记二种。种虽是同。以数不同故。体虽是一。同是不善无记性而数别故。所以各立别数两品心数善。唯有有漏无漏异。以同有二十二数不殊故名乃体别数同而不别立。所以今三性心。只为五品数意如此。今既为明数别故。数别者。而分之别立。不为明体异故。所以体别。数同者而不分也。此数等义后当别广释。今且大洦论之如此。故云受想思等是心数。法师此中多不肯广释此义。何以然师云此是毗昙义。今此中本为明大指。所以出之。若广释者。义成流迈。乃解数义。但众生无量劫来。大乘根弱。若广闻说。此则遂生心。失大乘指故。不须广释也。同相者。明心王与心数既同是心相。故云同相也。同缘者。明心若缘时数则随缘。故云同缘也。


    故名为相应因已下。杂心云。同共一缘行亦复常相应。明心与数既更互为因相应而起。故名相应因。相应因者。三聚之中。唯在心心数法等相应同不通无作。是色故不通也。并通三性。亦通漏无漏。以但明心法故。唯名有为。不得通无为也。


    譬如亲友知识已下。欲论相应因则亲。共生因则疏。何故以知识义。况相应因。兄弟义乃况共生因。师言亲友者。则是朋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知已曰知。别仁为识。此人既同师同志。共相知别。此相成事重剧于兄弟。故论主明相应因义亲。则以朋友喻之耳。明心与数。若不相应则不得起故。所以云尔也。当说。


    共生因者已下。此亦名共事因。若前相应因。唯据心数法等名相应。故亲而狡。此共生因既通色心等共生。尽属此因。故疏而广。如眼识起。是要须有四相诸法等。始乃得生。故云共生因。此因既言共生故。尽得通三性三聚有漏有为无为等法。但不得是无为也。


    如兄弟已下。由如兄弟互相成济。有乃得立。明色心尘境。方得共生故。以为喻也。此因论通三聚者。无作乃属色聚故。属共生因义则亲。若四相十四不想应行等。以属非色非心聚故。若据此为共生因者。但从他色心等。得共生名故。此义为疏也。师言尔也。当说。


    自种因者已下。亦名自分因。出杂心明。善善自相生。恶恶自相生。故云自种。小毗昙云。自然因言如种栗时。后果自生。不须他教。故云自然。此翻不正。此禅师于众中言。我弟泛南海来。为此一句异众故。则被逐出走。径远法师所驴山中止也。当说。此亦名相似因。今言</a>自种为善。如豆但生豆。栗但生栗等。属自种因义。自种因义。则通色心。若言四相不相应行等。逐色心故。名自种义。亦得但极疏远故。此中言通一切法。既言通一切法。当知。通于色心。不同习因。但据心也。此因与习因。在有同异通别广狭义。何者。故如世法得为苦忍作习因。而非是苦忍自种因。何以然。为以有漏无漏异故。所以初无漏心。但从三因生。谓相应共生不障等。则无自种因。若尔者习因则通。自种则别。若言习因唯据心神自种因。通一切法。各自有种类为自种。自种者。自种因义。复通习因。后别诸因通三世义等。并当别释。


    遍因者已下。次就遍因。明因缘体状。苦谛集谛所断使者。欲论烦恼。乃有五处。今唯言二行所断烦恼。名为遍因者。若缘苦集二谛。属有漏缘。能遍生诸漏烦恼故。得是遍使。若缘灭道属无漏缘。不能遍生有漏烦恼。今就有漏无漏缘。分遍不遍使故。但云此二谛也。毗婆沙释云。问曰几遍使几不遍使。答曰三十三遍使。六十五不遍使。就欲界苦下有十使。上二界十八。三界成二十八使。三界集下有十九使。三界苦集下。合百四十七使。今所以但言二行下三十三是遍使者。欲界苦下虽有十使。爱瞋慢痴四种。乃属爱分烦恼。是缘事使。亦名别缘使。今遍使唯取缘三十二谛。迷理而生者。属于遍使。无明虽通见爱两处。亦属遍使摄。余之三使。唯属别缘。贪心不得起瞋。瞋心时无慢。不能遍生诸使故。不名遍使。既欲界苦下。除此三使。欲界集下。亦除三使。余四使在为十一遍使。以此十一遍使遍三界。为三十三。故有三十三属遍使。余六十五是不遍使。若苦集二谛下。所起烦恼。既缘有为有漏法生。还能遍生五行下漏法。因亦烦恼。果亦烦恼。能生有漏根本深故。就立过使。若灭道下所起烦恼。乃缘无为无漏法生。不从有为有漏法生。故不立遍使。唯于二谛下明有遍使。而言苦谛集下所断结者。此出遍使体。云一切垢法因者。政出为因义。三性论之者。此因通二性。欲界遍缘属不善。除身边二见。上二界遍是无记。此唯是有为。有漏唯是心聚。此能遍生一切五行下使。故云一切垢法因。师言案如夫人经。言从无明住地生。修道所断。心缘上烦恼。心缘上烦恼者。即是止上观上禅等诸烦恼。并属三爱住地。为修道所断也。如是从无明生有爱。有爱生色爱。色爱生欲爱。欲爱始生见一处住地烦恼。大本经亦但言从三倒生四倒。此言通漫。犹自难解。此论则分明说言。从想倒生心倒。从心倒生见倒。从见生四倒。从见生四倒者。此即是见分烦恼为见道断。想倒心倒。则属爱分。烦恼为思惟道所断。前言从无明生修道所断烦恼者。亦唯是爱分。此经论等。皆言从爱生见。而今者所取遍使。及婆沙等。乃言从见分生爱分。经论如此。相违义云何通。师言。夫人经言。烦恼有二种。一者住地烦恼者。即是五住地烦恼。起烦恼者。即是五住地上所生所起烦恼。今据住烦恼地。论地论相生。故云从无明生三爱住地。从三爱住地。生见一处住地。今者此中遍使之意。不论作地地相生。乃属及起相生故。得如此从见生爱也。问若及起相生故。得从见生爱者。亦及起相生故。不得言以色无色爱为根本。修道断下界爱时。以上界根本爱未尽故。此爱支条犹生。亦应不得言尔也。解言。此三藏中。虽不明住地相生义。但此义为快彼住地相生义故。所以如此。今遍使既是及起相生义乱。故所以生。或轻重见爱等不定耳。一解遍使教意。乃据谛辨明。于苦集二谛下立遍使。遍生五行下烦恼。则通生见爱。相生义漫故。所以从见生爱。此是教意如此。而有从重生轻义。今爱分烦恼。据种类相生。唯明爱还生爱。不作遍使。明漫相生义。故得唯以上界轻爱为根本。从轻生重。断重时轻在故由生也。


    报因者已下。明有漏善恶业。能得来果。故名报因。从果得名。论云对因言果。对缘云报。故言因缘果报。三性论之。善恶二种。有于作业。及无作业。得未来果。故属报因。无记唯有作业。无无作业。不得来果。故非报因。如无记行住坐卧。诸云为等。尽是无记家作业。故经说云。无记业也。若三聚论之。无作是色。亦得报故。报因亦通色聚。唯是有漏有为也。师言。报果虽有无量。不过五种。一者如言善恶业。得苦乐等名报果。二者依果。如前世修善。今日之善。还依前世善生。即是习因义。说为依果。三解脱果。始从初果乃至于佛。同是出世间果。故属解脱。如八正道品等。要须修而得此道品等。复能得诸果故。论言是果亦有果。并属解脱也。四士夫果者。如士求营得禄。田夫种田得粟等也。五是增上果。如眼识一法生时。有明有空也。色及眼不增等故得生。此一法生时。诸既不障不碍故。并属增上果。地持中。以此五果收一切果也。师言。如身子见秽土。螺髻见净国等。此是同处。而灾质异见。此是报果所感。以业力故。应我而彼虚。应我故所见不同。彼虚空不相障碍。尽属依报色。长厨乌白等。属正报色。若作如此论者。一切诸法内诸色山河大地。无非是报色也。当广说。


    是五因已下总结也。


    心心数法次第相续无间故已下。次释次第缘。若夫人经云。心唯刹那刹那生灭有间。此中那言无间。解言。彼为除众生断常二见故。所以云尔。众生此阴灭。不知三阴相续。故于色上起断见。见心从此生彼。故于心上起常见。彼经为除此见。故云心唯生灭有间。不论相续无间义。今此中为释次第缘。前后相续生。无有断绝。故云无间。次第缘义前已释。此唯是有为。通漏无漏。通三性唯在心聚等义。当说。


    心心数法缘尘故生已下。次释缘缘。此明心是能缘之主。前境正是所缘之体。心境合说故名缘缘。此通三聚有为无为有漏三性等也。


    诸法生时不相障已下。此中应言是为增上缘。乃云是为无障者。论主为欲明四缘。即是六因义故。所以云尔。此义既通一切法。最疏远故。亦得通有为无为漏无漏三性三聚等法也。当说。


    又复次心心数法从四缘生已下。第四明法从缘生也。明此心心数法等。既是相应因故。从因缘生也。心心数法等次第相生故。从次第生也。心生之时。必有所缘故。从缘缘生也。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从增上缘生也。当说。


    无相定灭尽定从三缘生已下。明此定等要须修习始得故。属因缘生也。此定既是修法。夫论修习之义。必在于心。此定从前心生。故云从次第缘生。但于现在时灭。故云从次第缘生也。是增上果。诸法不障其生。故云从增上缘生也。凡论缘缘者。必须心境合说。论心缘尘义。尔时心灭息故。不得云从缘缘生也。问若此定无心故。不得从缘缘生者。亦此定无心故。不得从次第缘生。解言。缘缘之意。但据当时心境。相对而生。所以合说为缘缘。尔时既无心相对故。不得言从缘缘生次第缘。虽是心法但次第缘。义不但论。当时乃据前后相生。尔时此定等。虽复无心不可孤起。不无从前心生义故。得从次第缘生也。此定从前心上已来。至现在即灭无有缘用故。决无从缘缘生义也。当释。


    诸余心不相应诸行及色已下。若依甘露味毗昙。有十七不相应行。余者唯十四。前无想定及灭尽定。即是二不相应行。明从三缘生已。今欲明余十二十五不相应行等。从缘生义。故云诸余不相应行也。此不相应行等。非如前二定。要是修习久久。从心生始得故。不从次第缘生。是非色非心法故。不从缘缘生。此法起时。非无取由。及有共生之义故。从因缘生。此法生时。诸法不障故。从增上缘生也。及色者。色有二种。一正报色。二依报色。色非心心数法故。不从次第缘生。缘缘据心境合说。色但是缘。非缘缘故。不得从缘缘生。此色生时必有四相诸得等共生。故云从因缘生。此色生时。万法不障故。从增上缘生。若毗昙言。极微在四根十种。应当知身根有九种。余八谓是香是有香地。此云外色等。以无诸根故。但令有香微处。则具八微。如眼中则有性四大及四微。眼根复有身根。耳鼻舌等尽尔故。四根具十微。若身根中。但有性四大四微。与身根更无余根。如眼耳等故。唯得有九微也。此义等前亦已有释。当别广说耳。


    报生心心数法从五因生已下。第五明从因生法。心有二种。一者果心。二者因心。因心者即是方便心。谓善恶诸心等。果心者即是报心。谓粗心细心利心钝心等也。今言报生心者。正据此心。此心唯酬报因所辨起故属报因生。此心此心数法等俱生故。属相应因生。此心生时。必有四相。诸得等共生故。属共生因。心心自相生故。属自种因。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属名因生也。烦恼体是垢法属隐故无记。此报生心。非是烦恼非垢法。属不隐没无记故。不从遍因生也。


    诸烦恼亦从因生已下。明五行。烦恼不一。故言诸烦恼。烦恼之记。必须与心心数生故。属相应因。烦恼生时。必须与四相诸得碍共生故。属共生因。烦恼虽复无量。但有贪自生贪。瞋生瞋。如是等自各各从生义故。属自种因。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属名因。报因但感色心不隐没无记等。烦恼乃是隐没垢法。非是报法。故除报因。烦恼虽通是隐没法。但自有是无记品者。身边二见。及上二界烦恼。并属隐没无记品。欲界诸余烦恼。虽是隐没法。而非无记。属不善品也。当说。


    报生色及不相应诸行从四因生已下。前言报生心者。是心聚。今言色者。是色聚。不相应行者。是非色非心聚。此明六因能生三聚法也。明此报色之记。必酬善恶业记。故属报因。此色生时。必有四相诸微等。影和共生故。属共生因。色色相生。如前色生后色故。属自种因。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属名因。色有二种。依正两报色。尽皆从此四因生也。不属相应因。义如论释。报因是隐没法。报色等是不隐没法。体非烦恼。故除遍因也。不相应诸行者。行有二种。一者相应行。二者不相应行。相应行者。谓心数诸业行等。不相应行者。或有十四。或云十七。当数出之。谓无想天无相定。灭受想定。名句味众生性。众生寿命。得绳无作色四相。此既非色非心法。故云不相应行。此二种行。皆悉是无常法。故大本经云。诸行无常也。今不相应行等。既是非色非心法故。除相应因。既是报生。是于报法。属不隐没无记。非是烦恼垢法。故除遍因。此诸行等起时。更相影和共起故。属共生因。诸行各各自有相生义故。属自种因。此不相应行。俱为报因。灭与色心俱起。是不隐没无记故。属报因也。


    染污色及心不相应诸行亦从四因生已下。前释报生心。次释报生色报生不相应诸行等义竟。今次释方便色及方便诸不相应行等义。染污色者。即是方便色也。如寺塔中。有人为欲作贼故。来入中行来举动者。即是恶色。若人为行道礼拜故。来入中。所作诸业。名为善色。有人亦不为作偷及行道礼拜等。但无记心来入中行来等状白已者。是无记色。此色非是报因感起。别是于报色上起方便色。属于因门。此不相应行等。亦随此色等故。所以相随。亦共从四因生。此色及不相应行等。更相影和共生故。属共生因。色还生色。诸行还生诸行等故。属自种因。向者报色及报生不相应行。逐本尽属不隐没无记性中。同是报法。故属法因。今染污色乃至方便色。非酬前报因辨起。乃是垢法。以遍因既是一切垢法因故。所以虽是于色及不相应行。而得从遍使生。如不相应行等。虽复非色非心。以属不隐没无记故。得从报因生。义相似也。


    诸余心心数法除初无漏心已下。上明生报生心心数义竟。今次欲明生诸方便心心数法。谓善不善。或解等心心数法。故云诸余心也。前诸烦恼生义。三性心中。已具含不善与无记心生义已竟。今此中且据有漏无漏善心心数法为语。此心不一故。亦云诸余心色。除初无漏心者。苦法忍心。既是初无漏心。此心乃从世第一法生。世法是有漏。忍乃是无漏。非自种因生故除之。若第二苦法智心。即从苦忍生。同是无漏得。有自种因生义。尔时始得从四因生。此有漏无漏善心等生时。必须有心心数法故。属相应因。此等心生时。必有四相。诸得等共起故。属共生因生。诸得义有多种。有因得果得色得。一切法生。必有此得绳为系。故成实论</a>文云。灭定人识得在故。犹名众生也。此义当说。此善心等各各自有相生义故。有自种因。一法生时。若有障者。则不得生。以万法不障我生故。我能得生。所以者名因。此是善心非垢心。故除遍因。此是因心非是果心。非不隐没无记等果心法故。除报因也。


    诸余心不相应法所谓色心不相应行已下。前释报生心色等不相应行。言从四因生义竟。次释染行方便。色及心不相应行。亦云从四因生竟。今次欲释有漏无漏善心不相应行。就此善心等中。自有自种因者。自有无者故。所以此别事。举此不相应行等。出作二门。云有自种因者。从三因生。无者从二因生。已后则出云初无漏中色及不相应行。义出始解释此二门也。明此不相应行等。虽亦遂于法。具因多少。而此有师无漏善。有具自种因者。有不具者故。如初有漏心中。色正语正业正命等。此之色心等。并无自种因。以非心心数法。但长故无相应因。非垢法故无遍因。是于善色。属方便色。但是因色。非是报生色。故无报因。此既是初无漏色。始从有漏生故。无自种因。尔时此色。无此四因。以此色生时有四相诸得业。影和共生故。有共生因。此法生时。诸法不障故。有不障故。有不障因。此色所带不相应行等。亦唯具此二因。故言若无自种因者。从二因生也。若有自种因者。则具三因此有漏无漏善心所带诸不相应行等。非无记故除报因。非垢法故除遍因。是非色非心法故。除相应因。此行等生时。必影和共起。故有共因。此行等有自相生义。故有自种因。此行等生时。万法不障故。有不障因。故云若有自种则从三因生。而就有漏善心中。亦有是种类相生。亦有非种类相生者。若是种类相生者。除报因与遍因。则从四因生。而所带不相应行等。已须除相应因故。只得从三因生。若非种类相生者。所带四相诸得等。唯得从二因生。如上释也。若初无漏善心。以是心心数法故。得有相应因。此心生时。则有四相。诸得等共生故。得有共因。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所以得生。若有障者。则不得生此法。既得生故。有不障因。以初从有漏生故。无自种因。四相等共起故。有共生因。诸法不障其生故。得有名因。故云初无漏心从三因生也。


    诸无漏心中色及不相应诸行从二因生已下。已如上释。但初无漏心。虽从三因生。而所带不相应行。只得从二因生故。非心心数法故。无相应因也。无自种因。报因遍因等义皆同。当说。


    无有一法从一因生已下。明有为法性羸劣故。就因为语。若极少者。从二因生。多者五因若六因生者。则是总论诸法始终。具四缘生义也。从缘生义亦尔。无有法从一缘者。以六因即是四缘故。云若六因是名四缘总结也。问前缘生法中。言心心数法等。但五因生。解言。虽六因即是四缘。但缘义广。含有诸因。生法义通。故得言从四缘生因。生法义别。故云从五因生。但广故言通。通而不疏也。上并未明有法从六因生。此中何故言若六因生者。是名四缘也。此是假设为语。从五因生。即是从四缘。从四缘即是从六因生耳。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观四缘心无所著已下。第六明菩萨解四缘相。不实犹如水月。而众生妄着也。并临文当一一释。但破可取不破可见者。明但除其着病。不除其法也。


    问曰若欲广知四缘应学阿毗昙已下。第七明就阿毗昙破也。此意言毗昙名分别法相。此中广释四缘相义。若学四缘。应当学波若度。波若度中。乃无四缘相。云何劝学也。


    答曰已下。当临文一一解释。


    复次诸法所因因于四缘四缘复何所因者。正破执四缘相义。以推寻不已。见不可得故。而生邪见。若能因波罗蜜学者。则离是愚也。当一一释。


    欲知诸法如法性实际已下。何故次四缘后。释此三法。上明空即缘起故。次十八空。后明此四缘。今明缘义即寂故。次四缘之后。明此三法。菩萨若欲如是即缘无缘。达此三法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者。云菩萨若能通达诸法。如此三法相。而住波若。应以无住住也。此是经文。下当论释诸法。


    如有二种已下。即是论释。就此中大有二意。一举经文。二论释。就论释中复有十意。第一立论。先立二门有二意。明如法性等。二解释三义同异。第三明三乘同有法性义。第四明三世同如。第五正释法性义及绝四句等。第六明三种如义。第七明九事中有法名。如义。第八就众生垢净义明三法。第九就实相释三法义。第十明法性无量非心所知义。今此初第一。先就别相门明如。二就同相门明如。故云二种也。


    如地坚相已下。明此法等各有自相。自相即如。故云有各各相也。


    实相者已下。前就各各相中别明如义。今次就各各相中。求实不可得。各各相亦无。都无一相。故云不可破坏。无所取舍。离于受者。故云无过失也。


    如相空中设已下。彼中已破也。当说。


    法性者已下。次释法性义。如前说。各各法空者。即是前别相。明如义中。此等诸法。皆是空相。即是法性也。空有差品。故名如同。


    为一空故名法性者。净名经云。不别不异故名如。此中何因乃言差品。师解言欲论法性如实际等体不曾异。但圣人为众生故。作种种说。今逐义为论。如义多逐别明同。法性义多就同辨同。故言色如众生如佛如涅槃如萨婆若如。如义多作如此说。为此义故。而言空有差品。名为如也。若法性必就同明多。不得言色法性佛法性等。唯多明一法性义。故经中。以法性喻以一河。而有三人之别故。河恒一。狩恒三。是以身子言。我等同入法性。净名云。法随于如者。明有种种如义。云法同法性者。言同一法性义也。若问言同一法性者。亦同是一如。若言法同法性唯同一法性者。亦云法随于如。同随一如。如此为问者。复何为不得。但义有亲疏。据总别不同。故论主作此释也。


    一者用无著</a>心分别已下。明以无著心分别者。即是无分别义故。亦属法性也。当说。


    二者已下。明法性无涯故名无量也。当说。


    如持心经说已下。前普华章中。已释此义。明法性无量。此法性亦名佛性。亦名不可思议性。亦名涅槃性。二乘虽同入法性。而不得云见佛性。何以故尔。师言。大本经云。下智观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菩提。中智亦尔。故大本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又言佛性者。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因者谓十二因缘。因因者六波罗蜜。明此十二因缘。即是法空。法空即是第一义空也。名为智慧者。即是智空。谓阿梨耶识。波若真智慧。此只以法空为因。智空为因因。故云因者十二因缘。因因者六波罗蜜。今者法性义据受照。佛性义据能照。即是阿梨耶识。以声闻但得转识。不得此识。故言不见佛性。法性据受照。故言同入法性。故师言。以因有法智故。重因之名生果。有总别故。果果之义起也。据教义应尔也。下当一一说。


    实际者已下。师云今法性名为实者。即是性净涅槃。性净涅槃则不论证与不证。但方便净。于无名法中以智慧证得。而得无所得。而今言实际者。据方便净证处为语。故云证处故名为际也。若性净唯论体实。方便净据德。故名三点。所以经言。涅槃无因者。据性净也。而言是果非因。如涅槃者。此据果性。亦是方便净也。非因果故。名为佛性者。据体性。是因非果如佛性者。据因性也。


    如阿罗汉已下。明罗汉于实际作证住而不出。论其住处。故名为际也。


    问曰如法性实际是三事为一为异已下。第二解释。三义同异故。立宾主也。


    答曰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已下。明此三种未曾有异。但大圣慈悲方便。弘接众生。为众生根。既非一闻悟各异故。于无名法中。以名相说。令众生随名得解。虚会真如故。亦名佛性法佛。法住法位。实际不可思议性。金刚三昧智印三昧。首楞严三昧等。此皆是一实相。故云实相异名说也。


    所以者何已下。释所以须异名说义。此意言但以凡夫于诸法中多生取着。若使圣人定作一名说者。则唯执一法为是。余法言</a>非知。由执故生常乐等倒义。今圣人教诸弟子。如法本观。则是于空无所取着。是时如本不异不见四法。何生四倒故。为说名如。则不可坏。以此四药除颠倒。若就相论倒者。据在三例。若就性论倒者。据在四倒。是性倒故。从见生为见道所断。心相二倒是相倒故。缘事生属修道所断。此义至随喜品中当释。


    佛说三法以为法印已下。明以此无常无我寂灭等法。能治诸倒。破诸邪见故。以为法印。师言涅槃只名灭度。亦名寂灭。故言寂灭涅槃也。


    问曰是三法印波若波罗蜜中悉皆破坏已下。此则因论生论也。此问意言。如经佛告善吉。若观色常。亦不行波若波罗蜜。观色无常。亦不行波若波罗蜜。乃至苦乐我无我涅槃非涅槃尽然。若尔者。寂灭与无我无常等。皆亦不实。既皆不实。云何以之为印。复何须以不实之法还印不实法也。


    答曰二经皆佛说已下。答意云。言以无常等三法为印者。亦是佛说。言此三法皆不实者。亦是佛说。不相违也。佛于波若经中。则了了说实相。二相俱遣。以众生但多着常不着无常等故。故以之为印。若俱著者。则一切须舍。今取其不着义故。得以为法印。不取其着无常义。以之为印。此复何伤乃设此离。故云不破不受不着义也。当说。


    灭诸观法不生异信性自尔故已下。师言此明声闻亦灭诸观。但灭邪观。不灭转识。若菩萨灭观则灭转识。故下文言。声闻依生灭智慧。除四颠倒。则是转识依不生不灭智慧。除于生灭。此是菩萨。以阿梨耶识灭转识也。


    问曰声闻法中何以不说是如法性实际已下。第三明三乘同有法性义也。此意言。三乘既同入法性实际等法。何故此等三义。但于大乘中说</a>也。


    答曰已下。答意云。声闻经中。亦处处说。但如此经中了了明如法性实际义者则少。如杂阿含中说。有一比丘问佛十二因缘义。佛云有佛无佛。此十二因缘诸法如法相法位常有者。此即是明法空亦即是法性等义。而言是事有故是事有下。乃明声闻法中。以十二因缘生灭名为如义。何所以然。十二因缘。既是法空。为声闻不得故。但因十二因缘生灭无常义。入于生空。所以但以十二因缘生灭等义为如此。只是以如家方便。名为如也。故什公云。无常是入空之初门者。此之谓也。故此中言是事故是事有者。谓有无明故。有诸行十二因缘法等常在世也。是事生故是事生者。谓有此无明故。有十二因缘次第因续生。始从无明乃至老死等也。是事无故是事无者。谓十二因缘空。以无明无故。此十二因缘等法。则不可得也。是事灭故是事灭已下。上明无明因缘灭故诸行灭。乃至老死等。不得相续生。故云是事灭故是事灭。此据相生义断。故云灭。上据十二法空。故云无也。


    如是生灭法有佛无佛常尔者。谓十二因缘生法灭法。常如此在世中。


    舍利弗师子吼经中说已下。何所以引此经及三问等义事来。夫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向者身子未被佛教。以不能决定说故。所以不答。今既被佛示其义端。能决定说故。所以谓诸比丘云。说不可尽。比丘以事白佛。谓身子夸说而自赞叹。佛言身子善达法性故实能尔说。为此义故。所以引此文来。为证声闻法中。明法性等义。又为证声闻。但得生空故。以诸法无常生灭等四行。为如不得法空如义也。此一意小晦当说。灭诸观法者。已如上释。


    问曰是处但说如法性已下当说。答曰已下言此如法性二事。今有因缘故。须说无实际。因缘事起故不须说也。


    问曰实际即是涅槃已下。问意云。实是性净实际。即是方便净涅槃。亦是声闻涅槃所证处。所以说十二部经者。只为令大得此涅槃。此涅槃即是因缘。何故言无因缘。故不说实际。师言。大乘中唯有方广一部。但方广部中自有十二部。小乘唯有十一部。无方广部。今言十二部经得涅槃者。则是通谈两处也。至十二部经中当释。


    答曰涅槃种种若字已下。此意云。若明性时义已含有实际之义。但不说名字。故言无因缘也。此中离妙出等义。当一一释。


    复次诸法如者如诸法未生时已下。第四明三世因。如诸法未生时。如亦不异生时。如如本空不异三世平等即法明如如。言色即是空等义也。当说。


    问曰若未来生法名为未有已下。此问意。明以三世事别。为难云不可说言。名为一如也。


    答曰已下。答意云。世谛法中。就法为语。则万像参差。今实相法中。则三世平等。一而无异。无异故名如此义何害故引下大经如品中。以证此义也。


    复次如先论议中已破已下。明生时无性。三世皆尔。岂非如义也。


    又复过去一世无始已下。明过去。无过去故无始未来。无未来故。无后现在。无现在故。无住三世。平等故名一如。上言空有差品。故名如者。此约法明义故。则名不可。今言三世同如者。则正论如义也。


    法性者已下。第五正释法性义。明离四句等。明法名涅槃。此据性净。一切诸法。无非涅槃。本来清净。不可破坏也。明性净之体。绝于四句。语言道断。心行处灭。千非不能非万是不能。是故云是不可戏论法也。


    性名本分种已下。如广石中有金性。黄石者喻一切法。金性者喻涅槃。明一切诸法中。皆有涅槃性。涅槃性者。即是佛性也。当说。


    诸佛贤圣以智慧方便已下。此下明圣人教。令众生修诸方便。显得此本空性净之法。若菩萨等利根。能即法知。悬二乘钝根分折乃得也。当说。


    复次如水下流故会归于海已下。明作法同法性喻也。而言法随于如者。明色即是如。水即是如。火即是如。故云法随于如也。无所随故者。明如亦无如。故云无所随故也。法同法性者。明法性唯一。诸法虽复云云。终归空性。故云法同法性也。此之本空遍诸法体。即是诸法体实故。言入诸法故。诸法同归。故言法性也。


    如金刚已下明本际。金刚神通人取来。若置山顶者。则过下至本际。乃住诸法亦如是。若未至法性本际者。智慧推求诸法。则法与智慧皆悉云云。若推法相至于本际到法性中。则一切都息。言到如中者。即是一切法如中也。入自性者。即是入法性也。如法性等体实不异。今但遂名字作次第明之。故云尔也。如者只云如本不异。如本不异者。则是如本不生。今亦无灭。故云如本不生也。


    又如犊子已下。此喻意亦同前。此义离明欲重显之。故以重喻。犊子者。喻以智慧。此智慧有增长之义。故喻之以子也。周慞鸣呼者。喻推求法相也。得母乃止者。喻智慧推求至法性。乃住此之法性。是诸法本性故。喻之以母也。诸法例此本性之中。无不皆寂无出此者。故云无复过处也。


    实际者已下。上言证处。此言入则是证。故云如先说也。


    复次一一法有九种已下。第六明于三种如义也。明一切诸法。无不入在此九法中也。


    一者体下明一切诸法皆有其体也。


    二者各各有法已下。明一切诸法。各自有法。如眼耳鼻舌等四根。虽同四大造。为十微所成。而眼自有见法。不得有闻。耳自闻法不得有见。鼻舌诸法等亦尔。但自有其法也。


    三者诸法各有力已下。眼各自有其力用也。如论当说。


    四者诸法各各自有因已下。如乳为酪因。泥为瓶因等也。当说。


    五者已下。如穋燸等为酪缘。轮绳扇植等为瓶缘义也。


    六者各自有果已下。如酪为乳果非泥果等也。


    七者诸法各自有性已下。如水湿性火热性风动性等也。


    八者各有限碍已下。如水灭火。羊角龟骨等碍金。猕猴畏猎等义也。


    九者诸法各各有开通已下。如眼识生时须有空。明始能见。故言开通。又如水乳苏蜜等。更相容纳不相违异也。诸法各有缘正因缘求火攒木穿地不见水。故云方便也。若知此法。各有体有法等义。一切诸法。皆具此九法。不异从缘生者。未得出世间。是名世间下如也。余二临文当说。


    复次有人言是九事中有法是名如已下。十重中第七意。师言若以此复次合前意者。唯有九种。若离此为别。复次者。则有十重也。欲论此中。亦大有子复次意。今既就总释此三法中。分为重数。若始从如释至于实际。已始取为一重。若释此三法不尽。则不取为重者。此义亦应好。当别推寻也。此言即有法谈。如言十二因缘。既是法空。此之因缘。常在于世。犹如本法体不曾异。故言如也。又如风性是动。虽被障故有碍。碍息时还复本性。水火性等皆尔。故取其本性义为如也。法性实际义。并如上释也。


    复次诸法实相常住不动已下。第八就众生垢净义。明此三法也。以烦恼覆故。不见本如也。当说。


    实性与无明合故变异已下。此明不染而染离可了知义也。当说。


    实际已下。明三乘所入证涅槃处也。当说。


    复次知诸法实相中无常法已下。第九就实相。释三法义也。当一一说。


    复次法性无量无边非心心教法所量已下。是第十意释也。妙极于此故名真际者。明三乘妙果同所极处。更无所进故说为际。此解最前也。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数如三千大世界中大地诸山微尘当学波若已下。此下者复举神通行来劝学也。明一切有为法中地水火风。此之四种其力最大。离胜离知。若能善般若波罗蜜者。其力复过此四大力。故举此四门。劝学波若也。此是经文一一说。


    问曰佛何以故不赞叹诸菩萨六波罗等已下。即是论释。将欲释之。故兴问答也。


    答曰众生有二种已下。先立此二门。下一一释。所以须举此等法。来令学波若之意。随其所乐所以然也。临文一一当说。


    问曰一石土之已下。此云一解之土尘尚离知。何况三千也。


    答曰声闻辟支智慧尚不能知已下。如有一菩萨。比丘尼问身子言。从色究竟天已来。傍及三千世界。至于欲界。其中空分如针鼻许凡有几段。身子答云。非我所知。此是诸佛菩萨境界。当知二乘不知菩萨能知。又引法华经</a>尘数等义。来者此欲证。明此等尘数诸佛菩萨尚知。何况三千也。当一一说。复次无量者。随人心说。


    如大海水名为无量已下。此明以事来推释如海。但于诸余众生。为深广无量。于罗[目*(危-(夗-夕)+夫)]阿修罗王边。则非无量。以其身力大故。所以如此。能于大海数量则知。大地诸尘亦复如是。于余人边。言不可知。于法身菩萨及佛边。则可数知不思议事等亦尔。于此菩萨及以佛边。不得云不思议也。故净名经中云。诸菩萨等。皆于不思议。而得解脱也。当说。


    问曰云何般若波罗蜜得此智慧已下。此意云。波若乃是无相实智。此之智慧乃是分别。云何乃言由行波若。得如此智也。


    答曰有人行般若波罗蜜灭诸烦恼已下。明一切众生。以烦恼覆心故。令心昏浊。不能一一了诸法。今诸菩萨修波若智慧。断除烦恼。其心清净。无有鄣等。故能了达一切诸法。悉皆分别。而无所著也。


    复次诸佛菩萨得无碍解脱已下。于障碍法而得解脱。五住斯尽。能分别诸法。无有滞碍。故云无碍解脱也。


    复次有人言谓地为坚牢已下。此下明为破病故所以劝学也。以地具有四微故重。此良以有为碍法。因多故果重。因少则果轻也。故云余八。谓是香者。此明就外色四大之中。以地具香故有八微。余者无香不具。如水无香。故唯有七微。若就四大论种性者。地种性则坚多。水湿多。火热多。风动多。若就四微辨者。地前多香。水多味。火多色。风性触多。故以触为风。随多为义也。一一当释。同者言。若云火色多为火者。如火浣布等。乃有食火。鼠食火??等毛为此布。若火唯是色触无香味者。云何食之得活。解言本以炎炎者为火。此狩乃食火。遭得活火。遭属地大。以食火遭。故言食火。亦如人食菜。菜中湿是水大法。热是火大性。坚是地大。破坏消化是风大也。此义何伤也。


    心无四事故已下。所以明此四大。具微多少。力用不同者。只为欲显此义故。当知心力大也。当说。欲论心力实为寂大。但诸众生。以诸烦恼结缚其心故。令力用微薄耳。


    有漏善心虽无烦恼已下。明诸凡夫禅定心中。虽除烦恼。以不得实相故。分别妄着。诸见秽浊故。心力亦少也。


    二乘无漏心虽不取相已下。一一当释。


    复次若离波罗蜜虽得神通已下。明若以此波若波罗蜜。修神道。则与实相合。无有限碍。其用无尽。若不带此修诸法者。有限有碍。不能如此有无碍用。前举四法劝学。此释地大一周已竟。是故总结也。


    复有人言一切诸物水中为最大已下。第二次释水大也。以四天王节量龙故两得。以时一年中。十日一雨。须三十六雨。五日一风。须七十二风。雨以时也。若无消水珠。则海水满溢。多害众生。时人谓为泆爝。山色在海角傍。当说。


    复有人言火为最大已下。第三次释火大力也。以火能涸水。故言能灭。此是执者之义也。当一一说。


    答曰虽复因风已下。明风势若弱能燃火若过则能灭火也。得神通能变身令口大口风亦大已下。此有两意释。明神者以不测为义。通者是无壅之能。菩萨此之神力。既不可测。无有壅碍。云何乃以有碍之心。量他菩萨无碍之用也。致此离也。说说以小金刚置于山顶宣过无碍。故云破山也。


    有人言风力最大已下。第四次释风大力义也。当说所以者何已下。始于此总结释须学波若之义。明波若与实相合故。力用无边。能行此等事也。当说。


    菩萨摩诃萨欲以一跏趺坐悉满三千已下。此是经文。此下去意皆是神通行分劝学。义用未尽。故经言或现大身满虚空等也。


    问曰菩萨以何因缘如是坐已下。次是论释也。当说。


    诸鬼神龙王恼众生已下。昔在乌场国东南角。有一好山。甚多草木华果茂盛离乌场。五六日行此山中有一大地。其中在龙遮。赞此山人不能得入。时有通罗汉入坐池过。龙则两种种毒。及风雨沙石。刀杖不能如之。则出问言。尊者于此欲何所为。答言。我欲从汝求一坐处。汝当施我。龙即许之。即时一坐则遍此山唯有池在。唤龙语言。汝既施我坐处。汝当着之。龙已许施。不能得悔。于是??唤人物住中。名罽广国。此国本是龙山。如千波。亦本是海。以大坐有如是等益。故须大坐也。


    婆离陀龙王已下。风有八龙王。此是小王。唯婆伽罗最是大龙王。是十地菩萨。专是九地。子是八地菩萨。经言。若人被蛇啮。称此八龙王名者。毒则歇也。当说。


    菩萨摩诃萨欲以一毛举三千界已下。前唯明举而已。今乃言掷着他方此力弥胜故。渐渐明之也。此是经文。


    问曰菩萨何以故举须弥已下。次论释也。当说。


    如法华经说已下。明说法华三过变。上一过变六百万亿恒沙世界。十方皆尔。令受释迦分身化佛一佛。唯将一待者来。不能得受。是故三变欲讲一针锋处。亦能令容之。当是欲说大法。明三乘平等故。三变土田。令同一会菩萨为令国土清净。举山远掷。而不扰众生。唯应度者。乃见之耳当说。


    复以一食供养十方各如恒沙等诸佛及僧已下。亦犹属神通门也。此是经文。下当论释。


    问曰菩萨若以一食供养一佛及僧已下。次是论释。此意云。一佛从众则无量无边。若施一尚不可得。何况十方。复言恒河也。


    答曰供养功德在心已下。初一意。先以心为遍义也。彼人虽不得者。此有二意。一者据物去来至未得。故云不得。二者遣人不达。故言不得。但此人施心成就无悔过心故。已得福也。


    复次诸菩萨已下。明无量劫来。所修功德。皆成度义。此善习报二因。皆悉无尽。故经言。纯陀施食果报无尽。当知报因不尽也。菩萨以此无尽报施。复何由尽譬如酒泉。以泉有本故。出之无尽。菩萨既有无尽之福为本。故报用无尽。施何由可赐也。二者以神通力无尽故。施无尽也。故大集经</a>虚空藏文中。亦云菩萨行檀波罗蜜。与虚空等无尽。意品中。言菩萨行檀波罗蜜无尽。故无尽也。


    如文殊下。引事来证菩萨施无尽义也。


    譬如饿鬼已下。次以因果事来相证也。明鬼以恶业力故。一出千傍。菩萨以无尽善力故。有无尽之物也。当一一说。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使十方各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悉具于戒等已下。次举化行劝学。此是经文。下当论释五众义。


    如先说已下。即是论释。五众即是五分法身上已释也。


    须陀洹有二种已下。一是无为果。二是有为果。无为果中有二。若略说据三结尽处。广说云八十八结尽处。为无为初果义也。


    二者信行法行人住道比智已下。云信法者。举其利钝二人也。住道比智者。虽复利钝有殊。皆于道比智中。结于初果。比处是三家果。今据次第行入。是故云尔。此是有为果义也。


    名入流已下。故大本经云。流有二种。一者道流。二烦恼流。以道流故名须陀洹。此明道流。从八正道流入般槃。故金刚波若云。名为入流者。即是入涅槃。流流入涅槃。故云入流。与此中并合也。得入无碍。法性者。法性即是涅槃。乘八正道。入于法性。故言流入涅槃。此即是性净。但作异名说耳。故肇云。涅槃无名。论云。若以涅槃为涅槃。无法非涅槃。此论则有九折十衍明孔子</a>以易难解故。作十翼来解。易什云对之。以涅槃难解故。作十衍释之。以二乘不尽法性。唯得少许。故金刚波若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云分也。若不得此法。不名圣人。故金刚波若言。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此之谓也。当说。


    息忌名一已下。次释斯陀含也。此人得第二果已。人天往来唯有两生。于第二生上得三果。即次得第四果得灭烦恼尽。故名往来也。此人断六品思惟。结第二果。第二果上此人法唯有两也。为以余一品惑在。取为一种子人故。若断第七品有。亦属往来人也。本以余一品惑在。亦一生在以此二义。始名一种子人也。是故此人虽断第七品。于此果上。亦唯有二生。故属往来人也。从初果讫至一种子。既是第三果向故。得是转世。今但交得前二果。欲界迳生者。尽是转世故。无问往来家家七生一种子等。并得名转世。不言但转身。一生即灭者。为转世也。若转身一生即得灭者。义乃可为一种子人。除一种子人已。即次往来人。往来人则须有两生若初果生极少者云二生。此但说一边故得即是四生人家家后三生故前二果上无别者转身一生得灭者。为转世人也。大本经。婆沙。杂心。此论等。并言转世人。必定不生色无色界故。那含果上决无转世何以然。我若现身修得初果二果第三果。于那含果上。复即得后果者。此人即得灭故。复属现灭人。若得那含果已死于中阴??厉得后果。即得灭者。复属中阴灭人。此人有三种。一者随中阴去来离欲界。即得灭者。二于欲色二界中间。始得灭者。三于色界边垂至色界。而得灭者。此并属中阴灭人。若生色界即得灭者。复属生灭。若假行行得灭者。复属行灭。唯不假行行。而各各得灭者。复属不行。灭若迳生或生初禅第二天等。如是复属上行故。所以那含果上。决无有转世人。而或于阿那含果中。数转世者。此是合仍数之也。若须陀洹果上。明二生者。此是四生人。如言七生。则有十四生义。即此唯在初果上耳。家家人虽亦在初果。乃是第二果向人。属斯陀含行。此唯有三生不者。天上两生。人中一生不者。人中两生。天上一生。随其所厌而生。决须于一处重生。故云家家也。若往来人处第二果上。亦属那含向。故此经言。须陀洹家家不应住。斯陀含往来不应住。故知此家家人等。犹属于初果明之也。故杂心言。家家人断欲界思惟九品中。若三品。若四品。断家家人即解云。何以然。若断前三品四品。即住迳生者。属家家人。圣人法用不得断第五品立家家。何故如此。若断第五品者。必势至第六。若断第六品者。尔时则结斯陀含果。乃属往来人为断七品。亦属往来人。以往来名因。故云往来属阿那含行。此人名通两处。而有行果之别也。当说故唯断若三若四品名家家以此二种。当知家家不在第二果中也。


    阿那名不伽弥名来已下。此那含言于欲界死已生上。亦于上尽漏必故不来也。


    问今现世灭阿那伽弥已下。此问意。以名来微难难云。汝言阿那含。从此死已生上界。更不来欲界。故名阿那伽弥者。若从此去至彼已。不更来者。可得名阿那伽弥。如现灭那含中阴灭那含等。此人本不去至彼。何有不来之义。而得名为阿那伽弥也。


    答曰已下。答意云。那含于此死生上界者。多如现灭者。故从多。皆名阿那伽弥也。现灭有二义。若于凡夫身上一生次第修得至第三果。于第三果上不死复更得后果者。名现灭人。二者得初果。或二果皆迳生。唯得第三果。不迳生即得后果者。名现灭。有此二义。今若大都论者。但令于欲界得第三果不遥生决于欲界第三果身上。得后果者。即是现灭人。此中意唯据欲界中灭为语既言于欲界第三果身上不迳生得灭者属现灭故当知上界无现灭人若生上界得灭者。乃属生行等人也。若中阴灭者。则通色界也。当说。


    阿罗汉尽一切烦恼故已下。此九种中。唯俱慧不退三是德余六是性性德合说。故云九也。


    舍此五众有。即是舍于果系。而诸大本经师言。以无明为果断者。等见此义。若五住则以无明为因。若依小乘者。成实文言。见谛诸漏因思惟诸漏果此并以遍便见分为因通生见爱何处得有无明为果系义也。当说后三果。如初道说者。如初果中说。有有为无为二种果义也。当说。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时应作是分别如是布施得大报已下。此次举深知劝学波若也。言得大果报者。即波罗蜜义。亦即是总明后果报等义也。


    生刹利大姓已下。则一一分别。施家果报之义。前三大者。即是人中胜果下则次明三界诸天报处从须陀洹果者。则明出世间果。欲论人天身等。要须持戒得之。今明由布施故快持戒业。得此等胜报。故举施来。明此世间出世间等法胜果报也。当说。


    菩萨摩诃萨知诸法实相无取无舍已下。即是诸释。当一一说。


    随心优劣已下。此中初明心胜。次明田胜故。论主一一随事引来证之。若通论福从三处生。谓心田物此义凡有三八二十四句。聊简后一一随文自当说也。佛福圆满。亦更无福生。但以义说之。欲弘物心也。并当说。


    而不如心已下。若心能施者。于处处施。皆得成度。此福无尽田者难值。故云心胜也。


    小儿心薄已下。前文言。此小儿以所重土施得报多。今言尔者当是据小儿心弱为语。故云薄也。


    三事都具已下。如佛还以华施佛。此华非邪命物。故三事最净而妙不可得也。


    复次又如以般若波罗蜜心布施已下有三复次总结前施。得大果报义也。


    问曰云何布施得生刹利家已下。欲一一释前所明。得三界果报等义故。先设同也。此只言施得生刹利等。胜处不言感此等身。身属戒业也。当一一逐文解释。此中皆明须以愿心为主。明布施方法等。义不同故。得报有异也。当说。


    化乐天者。亦名化自乐天。此天自化作五欲具。而自随意娱乐。故名化自乐天也。他化自在者。若他化作五欲自娱时。其能夺他自在娱乐。故云他化自在。此因时恼人果。亦恼人也。


    修布施时其心得乐已下。明布施时。须作欢喜心布施者。得报亦乐也。当说。


    复次未离欲心布施已下。明此人施时。心犹不欲舍离五欲也。


    若离欲心施已下。明此人施时。愿离五欲也。


    乃至广果已下。明因布施所得果报处。唯至于此。以五净居圣人别须修勤禅业生。故不论也。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布施时以慧方便已下。上初告身子开宗中已明。此中何故复说解言。前唯云菩萨以不住法住得成度义而已。今此中乃约实智方便智二种明之。故意为异来但度义不殊也。当说。


    具足义先已广说已下。此下是论释。慧即是实慧能入实相也。方便者。是于巧用。不住实相也。下一一当说。


    得不可得者。不可得即是无义。此人定执一切法实无故。堕灭见也。不得者。此无亦无也。


    则取无相已下。明若但有于慧无方便者。此慧则取无相之相也。故经言。慧能将人入毕竟空。方便能将人出毕竟空也。一一当说。


    乃至般若波罗蜜已下。明檀波罗蜜上慧方便等义既尔。余波罗蜜尽然也。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三世诸佛功德当学已下。明菩萨若欲功德。如佛当学也。


    问曰已下。是论释也。此意云。他功德不可得。功德法不可以与人。云何言尔也。


    答曰已下当一一释。


    问曰若尔者何以言阿弥陀佛已下。明此佛只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眼如四海水。果报既胜。释迦唯之六。云何可等也。


    答曰已下。明诸佛德齐。同皆有三种国土。谓一净二秽。秽者如释迦此土。杂者如弥勤土。净者如阿弥陀国。一一诸佛。皆有此三种国。教化众生故。引升忉利天。经以证释迦有净土义也。并临文当一一说。


    释第三十三卷论


    到彼岸释论者。将欲解释彼岸之义故。以标初也。


    欲到有为无为法彼岸已下。此是经文。下当论释。


    彼岸者已下。明三乘同以烦恼尽处。为无为波岸。以三乘道智果</a>。为有为彼岸也。当别一一说。今言边者。即边无边边无边相。故云边也。


    欲知过去未来现在诸法如已下。此是经文。亦下当论释。


    问曰上已说如已下。明上宜通明一切法如而已。今乃别广说。三世如义故。不同前也。当说。


    复次如先说二种如已下。当一一说。


    问曰如法相可分别有三世已下。明此执小乘意为难也。当说。


    欲在一切声闻辟支佛前欲给侍诸佛已下。说更次举此六法。未劝学波若。此是经文也。当说。


    问曰若菩萨未得尽已下。即是论释。问意言。就大乘教语。唯佛一人。断一切烦恼习尽。余菩萨未得名为漏尽人。今小乘教中。说言声闻断一切漏尽。云何有烦恼人。乃得在无烦恼人前也。


    答曰已下。明有种种过义。今此中言初发心者。即是发心过。种性过故。所以言过。此初第一。先解在二乘前义也。一一当释。菩萨烦恼未尽时。已如一海酪利益处多故。声闻唯闻唯烦恼尽。如一外苏利益处少也。


    欲为诸佛给使者已下。此中第二乃合。给使与内眷属。一时解释。此中并明菩萨在当出家。给使及内眷属义也。当一一说。余四人是佛侍蜜迹力士者。论是恒侍衙如来也。


    大眷属者已下。次释方四事也。当一一说。


    菩萨眷属已下。次释第五事也。当一一说。东方有国。纯是七宝。其中唯是阿鞞?致法身菩萨。有国纯黄金。其中皆是大阿罗汉。


    净报大施者已下。次释第六事也。当一一释。


    如父母虽有结使已下。明应须供养也。当广说。


    欲不起悭心破戒心等已下。次举不生六??。欲成就六波罗蜜。亦应学波若也。此是经文。是经文。


    是六种心恶故已下。即是论释。此义前处处已解。当一一说。此初是释第一意也。


    不生破戒心已下。次释第二意也。当说。


    小乘及诸凡夫尚不应生瞋恚心已下。释第三意也。


    懈怠之人已下。释第四意也。


    散乱之心已下。释第五意也。


    智慧是一切善法根本已下。释第六意也当说。


    复次舍利弗菩萨欲使一切众生立于布施福处等已下。次举一佛全众生住六福处。来劝学波若也。此是经文。


    问曰云何为福处已下。即是论释。


    答曰阿毗昙言福名善有漏身口意业已下。此是佛阿毗昙中。作如此说也。


    所以者何已下。即释所以不隐没无记。得是福处义也。福亦是报亦名为福者。此明福义通于因果。皆名福处。故论言。福名福报。罪名罪报。亦通因果也。此义当说。


    答曰已下。此初既是释第一福处故。正欲出其施体。明饮食等。只是施家事。今以舍财心相应善数中舍数为施体。故云物与时心中生法名舍与悭心相违也。


    是或有漏无漏已下。明凡夫等有漏心施是有漏。圣人无漏心施是无漏也。善心中施。故云常是善也。舍是别善数中舍数。故云心数。故云心数法也。与心王相应起也。随心王行</a>也。其心王生也。是心数法故。无色无非也。是虑知心法。故云能作缘也。业相应者。明思是业体思是行数。行数中造作义是业。施是舍。数与行相应也。舍数与业数相随喜。故云随业行也。共业生者。行数思数造作故是业属通心数舍数。既与行数共生。故云共业生也。此舍数非不隐没无记。故云非先业果报也。本末曾施。今始施得修义也。前时已施。后时复施行修义也。慧心中行施。故云慧证也。身行此施云身证也。凡圣俱行此施。故云得也。


    有人言已下。是佛陀难提义也。此言舍但是心上舍。法与心相应而已。施乃是业果既是业体布施得执。执由业得。不由舍法。思即是业。故以思为施体。此二家义恒异。各有其意。不得偏摄也。前家唯以舍法为施体。此以思为施体也。当一一细分别其意说之耳。


    此布施有二种已下。就净不净二门。分此二施。复就菩萨声闻二门。分此二施也。当一一释。或被他瞋骂故。始施等已下。并当说。不但宫殿彩女等名物。悉不知也。学仙人愚应须免肉食。菩萨即作免往其前死。而自炙令熟。仙人即得食之也。


    如须陀比丘尼已下。明声闻施事也。案发菩提心论云。同问若言由布施故富。悭故贫者。此人前世多施。今身亦应好施。此人前世悭。今身亦悭。何故有人富而悭贪人而好施者。解言。此人失世虽复好施。而不值好田。唯值破戒等诸恶因故贫。所以经言。我若恶心受人信施。能令檀越果报减少。或空无报。以前身好施。今亦好施故。今亦好施。值此等田。故报少也。此人虽复少施。但行施之时。遇得好田故富。以前身不好施故而悭也。当说。卒郁伽陀者。即是忽然居士。以忽然得富。故云尔也。亦名卒然居士。


    持戒福处者已下。此释第二福处也。所以但言佛说五戒为福处者。今此中为解福处义福报。此五能得诸人天福报处故。唯言五戒。若八戒等是出家戒。义属道谛故。不以为福处也。


    问曰已下。将欲解不杀义。先已杀相为同也。


    答曰已下。明若如夜行。谓人为杌等而误杀者。此人无罪。佛法中义不同外梵。误杀亦得罪也。如谓张为</a>王错杀者。尔时虽错。但于此人。具起杀心。而故夺命故。所以得罪。若误杀则无罪。如不知人在墙外。闇掷物着。而死者是误杀。故亦无罪。所以此中。言非不故也。作罪之时。亦须安隐快心。故十大地中。三摩提数得通五品也。


    非散乱狂心已下。明狂心作罪不成也。夺命者。要命断也。非口教者。若但口教身业不用杀者。亦不成杀罪也。此中少口敕一句。应言不但心生口敕亦得杀也。


    如是等已下。总结也。或有人言。谓不隐没无记者。此人谓此不杀戒。是报色也。或欲界系者。明杀罪唯在欲界故。此戒亦唯在欲界系。故云欲界系也。无漏戒不惑报。故云不系也。戒是色故。云非心非心数法等也。


    或共心生已下。此论作色与心共生。生无作色已。则不名共生也。非业相应者。明业是思数此是色。故言非业相应。二者此戒正是业故。不得言与业相应也。非随业行者。业是思数。此戒是色。故云非随业行。又此戒正是业故。不得云随业行也。


    或共业生已下。明业是思数。此戒从思数。此戒从思数等发。故云共生也。不共业生者。思正造作故名业。业是于数。戒是于色不得如心王与心数等共生义。故云不共业生也。二者即是业。故不得云共业生也。此戒始修得。故云非先业思报也。得修等义。如前施福中说也。


    或思惟断已下。为见谛唯国得三涂生故。不言见谛断思惟。既国得三界人天果报。此戒等是人天系法。得修道解时。断此系法。故但云思惟断也。无漏戒无系义。故不断也。


    离欲界欲时得断知已下。明此不杀戒。唯系在欲界。故云离欲界欲时得断知也。当说。


    修定福处有已下。释第三福处也。


    修慈是修定福处以下。明就十二门禅等为论者。佛唯偏说慈三昧。是定福处。但今者为明福处义。不论无漏出世间法。故通取有漏禅定。能得果报者。属定福处也。


    以欲界多瞋等已下。此中既欲总明取诸有漏定。尽为福处义。故先须释。所以经中。佛唯说慈。为福处五义也。


    得慈方便愿与众生乐已下。此明得解观云。慈三昧中。初但观一切众生得乐相未能实与。后时智慧力大。始能渐渐与之。故经云。有缘非自在等义也。若无缘之慈。唯在佛有当说。


    名为慈法已下。明慈法用。只欲缘无生作与乐法也。


    是法或色界系已下。明此慈唯从禅生也。或不系者。无漏慈也。是为真慈者。此二种慈从禅生。欲明异欲界方便慈。故云名为真也。明方便慈非正禅中生。故但欲界系也。


    常随心行已下。明慈属善数中不害数。故云随心行也。余当说。此慈非如五识取五尘。故云无对也。思正造作是业数。此慈乃属不害数。故云非业也。但与思相应也。余当说。


    或思惟断已下。明此慈是系法。凡夫修之增梵天道。故思惟断也。


    离色界时得断知已下。前杀戒唯在欲界。故说言离欲时得断知。今明此是色界法。从禅中生。若圣人修之。亦至遍净。故云离色界时得断此系也。有觉有观者。据初禅中慈三昧也。次据中间。次据二禅。已上或有喜已下。初二禅也。或有息者。三禅已来也。无息者。第四禅也。此慈三昧凡圣共得也。或乐相应者。三禅已来也。或不苦不乐相应者。第四禅也。根本四禅中者。论其生处也。亦过四禅者。明那含亦能乘。此慈生三重处也。慈唯亲爱相也。


    名为无量已下。亦名大名广也。


    问曰已下。聊简也。当说。明慈唯缘一切众生得乐福德大果。又能生无量福德。故经中多说。慈功德大。所以四无量。亦通名慈性。以慈通故。福大悲行等。比慈则不得大通。故不所为福处。故论言余者随从明。余者但随从慈心。得名无量处等等义也。当说。


    复次已下。但慈有五利。余者则无。以是唯取慈为福处也。当说。


    劝导福处者已下。次第四福处也。当说。


    财福者已下。次释第五也。


    问曰已下。聊简也。当说。以俗人多须行财施。故云俗施也。出家人法不得求财。应须法施。故名道施也。


    法施者已下。释第六福处。当一一说。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得五眼已下。此中四根通因果。佛眼唯在果。故举因果二德。劝学波若也。


    肉眼见近已下。即是论体也。当一一说。上下悉见者。云见地上亦见地下。上地及下地等也。明此天眼所见。非是实见。由是诳法妄见。故修慧眼也。一一当广说。


    菩萨摩诃萨欲以天眼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间诸佛已下。此次举欲见佛闻法悟解等三事劝学也。


    天眼法所见不过三千已下。即是论释也。以波若波罗蜜。无近远故。此中虽但言恒河。而明恒河复恒河也。当说。


    问曰已下聊简也。


    答曰已下。眼天眼是色界四大造色。来在欲界肉眼根中。故是不隐没无记也。般舟三昧虽通不离欲得而功多天眼以须以色界四大来在根中故虽唯离欲人得而功少也。当一一说。


    问曰如上地钝根已下。次聊简也。明诸禅中生他心智。钝人虽于二禅中得此智。而不能知初禅所得。利人之心多许。佛心云何可知也。当广说。


    答曰已下。有三复次。意释此初。明以佛神力故能知也。问若尔者。佛神力能宜尔。令一切人悉知。云何此中。乃言令学波若得知也。解言。明以学波若乃因缘故佛始加之。令知如来不迦不可迦故。须有因缘。所以劝学也。第二复次言。佛心如不异菩萨学般若知一切故。说言知佛心也。第三复次言。明希有难事不应知有。唯是佛心及实相法。以学波若。遂得知之故劝学也。


    欲闻十方诸佛所说法闻已已下。次举闻持。与无忘。二种陀罗尼。未劝学也。


    问曰已下。是论释也。当一一释。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见过去未来诸佛世界已下。上但明举欲见十方诸佛劝学。今次举欲见世界义劝学也。


    问曰若见十方佛已下。是论释也。当说。


    答曰已下。当一一释。复次清净佛国难见已下。明诸佛皆有种种国土。如法华云。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以难见应见故。下作深宫喻。明他但见佛粗形相者。不见佛真净国也。当说。


    问曰已下。聊简也。不灭除三昧者。如前论引他经中说者即是。不尽三昧。但翻家不同耳。故前经言。菩萨入不尽三昧尽见过去灭度诸佛也。当说。


    答曰此是智慧假名为眼已下。前已有释。而此下有两复次释。初明比智义。故言智。次明同一实相。故言知也。当说。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闻十方请佛所说十二部经已下。前言欲以天耳闻十方诸佛所说法当学波若。次明欲闻佛说法。乃至菩萨而不忘有当学波若。虽复如此不知此是何法。即是十二部经。故次举此文。来劝学波若也。后当别广释。及出诸家明得名不同。同体异体名义也。若旧时解十二部。或言从事。事理等得名故。立十二部别。师今言。只以体相不同故。有十二部别。十二但随皆从相别为名也。今但略言大有五意。第一翻名。第二出其体相。第三明摄三藏。第四明通大小乘。第五明诸经中。但随当时所须故。有其十二部者。如说此经时。唯须十部。不须而偈等义也。当释。


    修多罗者。名为法本。祇夜名重诵。和伽陀名不等诵。优陀那名无问曰说。尼陀那名因缘。阿波陀那名譬喻。伊帝越多伽名本事。亦名一竹多迦。亦云如是语亦名界经。界别不同。故云界也。阇陀伽名本生毗佛。略名广阿浮陀达摩。名未曾有。忧波提舍名论议。如大本经中解也。当一一分别说此。即是第一意也。


    诸声闻等闻与不闻已下。明小乘九部。除方广授记。及为小乘。非是不清之友。故除无问自说。旧如此解。大乘根利故。除因缘譬喻论议三部。师今言。如是并由当时所须。不同此时。只须多种不须余者故然耳。就十二部论小乘中。亦不具足。自有佛为菩萨说声闻等。都自不闻。故言有闻不闻也。如下论当说。


    先说尽欲闻十方诸佛所说法者已下。就此大有二意。一举经文。二论释。今即是第二论释。明论主立论。乘前生起此经来意也。


    诸经中直说者名修多罗已下。第二出体相也。故成实论文亦言。修多罗是直说相。直说者只是正说。正说法相不合余因缘。正法相者即是道理法。不假因缘譬喻论议等。但直说法相道理实相等法。故名直说。复不同无同自说。无同自说经但以美妙言辞。赞叹诸行法等是也。此名本故。大本经中亦言本经。仁王中亦言法本。如重诵如等色。此修多罗义。虽复众多。总其大归不过四种。一是三藏中修多罗。二是十二部中别部修多罗。三者谓通修多罗。四者广略修多罗也。三藏中修多罗者。即为二藏之本。故云修多罗。何等为证。婆沙解云。为未生信者。令生信故。说修多罗藏。已信者令持戒故。说毗尼藏。已持戒者令生智慧故。说阿毗昙藏。故知此之三藏只以信为本故。修多罗藏得为二藏本也。此是三藏中修多罗。而云是定藏者。乃以此修多罗中多明定。故云定藏也。十二部中修多罗者。但交诸经中。非是因缘本事等部。但有直说相者。即属修多罗部。故如大本经中。为钝根之。从云。我昔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直说此法相。正直说此道理之法。故名直说。亦直说实相。故云直说即属修多罗部。此是别部修多罗。唯为祇夜作本。故名法本。故涅槃经云。即因本经而说偈言也。留支三藏云。西国作如此释。同若言唯为祇夜作本者。何故大本经云。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师解言。如是者是于信相。故论云。欲入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前有信心。众生来至佛所。佛直为说四谛法已此一。


    从众生欢喜奉行者已下。时复更有利根众生来师即因本经。而说偈言。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等。偈前之一段。即是本经属修多罗部。前一从闻之欢喜奉行已竟。故云从如是我闻乃至奉行也。如是一切名修多罗者。云一切如是奉行直诸者。尽属修多罗。此是解十二部经中修多罗体别义。故云尔谁言至四十卷。未始名奉行。取此为十二部中修多罗。而言至四十卷。未皆得名修多罗部也。通修多罗者。明教犹理生。理由教显。文理尽得互为本义。今既因教得理教诠理。故名教为理。本则通以教为修多罗。如此义者。无问一切诸部。皆得名为修多罗。此即是通修多罗。若言至四十卷末一切是修多罗者。但得他通修多罗义。则失十二部中修多罗也。当说。


    广略修多罗者。如十地中金刚藏。初为说六种决定及十地名已而住。次为卢舍那但用意加已后始为释迦用身口加于云台中说偈等已尔时法王加请及解脱月请五请殷勤方乃广说十地行仪。即以前六种决定及十地名等。以为本分。若依西国。名为修多罗分。此以略为广本。故名广略修多罗。亦名先后修多罗也。又如百论</a>第十四法师提婆</a>菩萨所作唯有百借此甚文略义悬后第二十法师婆薮槃陀。此曰天亲。始作注广释。先以论本置上言修妒路已下始广释。若修妒路已上即是提婆论本修多罗已下。即是天亲解释。此亦以略为广本故。尽言修妒路。此等皆是先后广略修多罗相也。以此四义统修多罗。亦可为尽耳。


    圣谓四阿含已下。即明出三藏中。修多罗藏体相义。谓增一中长杂。此四通属一藏。以为二藏本故。不问直说不直说者。通名修多罗藏。此乃就藏分本义故尔也。


    摩诃衍经已下。此明诸大乘经中。但有直说相者。即属法本也。


    二百五十戒已下。此并不论制戒缘起所为事等。但直说制戒事而已。如朝[穴/俱]所诵有。但直说二百五十戒心而已。是戒本故。属修多罗部也。


    出三藏外已下。属第三明摄三藏义。若十二经则广三藏则狡。故云摄三藏也。而言出三藏外者一云出此三藏中修多罗藏。经文已外余经中。诸直说者。亦名修多罗。以为分三藏。用修多罗为二藏本。以明别有修多罗藏故。所以于三藏夜更出有别修多罗藏。谓出三藏修多罗藏外。别取诸中有直说相者。为十二部中修多罗。故云出也。明三藏经。唯有三十万偈九百六十万言。自此之外有无量经。如大乘经一部。则十万偈三百二十万言及诸论等。但交有直说者。即属修多罗部也。


    诸经中偈已下。明有二种。一者通。二者别。如言三藏经有三十万偈。此经法华大云花首不思议等诸经。各有十万偈。如是等偈则属通偈。若如两偈者则属别偈。就别偈中。若有本可诵者。即属祇夜部。若无本可诵者。即伽陀部。以有本可诵故名祇夜。如涅槃中说。即因本经而说诵曰。当知修多罗。唯为祇夜作本也。


    九道中受记已下。次释第三部。旧解但言如授弥勒记等。名授记经。今言如记婆罗流支。屈申臂顷入于地狱等。授九道记。并属授记经。此初先出九道授记缘起。皆有其相也。当说。


    辟支佛后世得道已下。明此人出无佛世无有于轮下得道义。故云后世也。应明入九道相。今中但有八相阙于神道。而他经云。从齐下入也。当一一说。


    一切偈已下。次释两偈经也。二种偈意。已如前说。若使通偈。则通十部。故不须别释。今此两偈既是别偈。故须别解。如西国法用者。此之两偈通名美音辞。如此七言五言六言四言等。要须音韵相着[白/巳]目前法歌叹法相者。始属此两偈经。若如大本经中。因捕鸟因缘。莫轻小罪。以为无殃偈等者。此虽是偈说。但非是为歌叹法相故。乃是属于通偈。故还属因缘因缘经。以是故经家。亦结言是名厄陀那。此既是通偈。属于十部故。亦不须别释。故偈义尽通十二部。但十二部中。唯取偈说音韵。相着歌谣法相。有重诵不重诵者。为两偈经二部也。而此中六句者。此以六字为句。故云六句三五悉然。阐陀偈法。一切皆须以四句为偈也。以此字句其数不同。或七或五四三等为句。非是以六五四三等句为一偈。故云多少不定。虽复如此。就此偈中。无同变只。但令重诵歌谣前法相者。即是祇夜。不重诵者。即属伽陀。但西国一法有种种名。故亦名路伽也。不同取四字五字为等不等诵义也。当说。


    优陀那者已下。次释第五无同自说经也。无同大小乘经。若此法必应须说故如来而自说之。不因人问者。皆属优陀那经也。


    如佛在舍婆提已下。次一一出无问自说相之体相也。此中意言。佛但令佛不因人问。自开义端。已后虽有人问。相从亦属优陀那。若佛自说法相名字。而自解释。如说四谛名。而释四谛义。因义生义。辨其相貌。如说若谛已。云何名苦。谓八苦等。云何生苦所受生处。是中生苦是名生。若如是等属论义经。释当一一说。


    又如般若波罗蜜品中诸天子赞已下。上明三藏中优陀那义。故引比丘白佛及云杂阿含中广说等义。此中次欲释大乘中优陀那。故引波若品中。诸天子赞等也。


    又如佛涅槃后已下。明诸弟子等。抄集佛法。以为品目者。亦属优陀那。此非如两偈之。是于通偈也。如言大品有十万偈。而无两偈经。此只以一类法为一处。故云品品中有于偈。故云偈也。此既不同他问。而自撰集聚置一处。故属优陀那。此亦无人问而自作。故属优陀那也。请有集佛法中。众妙事等亦然也。当说。


    尼陀那者已下。次释第六因缘经也。欲论就因缘中。亦有本事本生等义。本生中亦有本事因缘等义。本事中亦有本生因缘等义。但为所取之意。各有所在。今或为取众生不取事。但为取事不取生。为唯取因缘不生事等义。故遂有其别。如说本生因缘本事因缘等。悉有因缘。乃属本生本事经</a>。不属因缘经。当知所取各自不同故。就相别分十二部。而取以说此因缘事。有为有人同故说。只以所取所为。各自不同故。虽有人问。故说此因缘事。尔时但名因缘经。不名问答论义经。何以然。尔时唯为问因缘故说。但取说因缘义边。若为作辨明法相意。解释其相貌所以者。往复问答等。始属论义经也。因此事制是戒等义亦然也。当说。但交佛法中。一切所说。其有因因缘起事。皆属尼陀那。如大本经中说云。如诸经偈所因根本。为他演说。以此根本因缘。属因缘经其偈。即属偈经。故论云诸经中。偈是名偈经也。


    阿波陀那者已下。次释譬喻经</a>也。为法相难明故。取世间相似事相。诸法浅近。语言易解者。随而说故。皆名阿波陀那。言长阿波陀那者。明譬喻事小长也。大问波陀那者。明譬喻事小大者。明虽长阿含。乃明大譬喻。虽名中阿含。乃明长譬喻。不可以其名中。故令解喻。亦中诸义例然也。


    亿耳已下。明此人耳有二珠。一珠直一千亿金。故曰亿耳。两珠堪二十亿金。故曰二十亿。如上释。俱为所取不同。此亦有因缘事。今但取其譬边故。属波陀那也。


    解二百五十戒经中欲阿波陀那已下。明戒经中。譬如为欲故制戒。则说为淫欲戒。为美食故制戒。名为美食戒。戒实非欲及美食等。故以为譬喻。故云欲阿波陀那也。


    一部菩萨阿波陀那出一部已下。明于大乘经中。别出有菩萨譬喻经一部十卷。故云尔也。一云出菩萨譬喻经外。亦更有诸经中譬喻经。故云出一部也。当说。


    如是语经者已下。次释第八部。此即是伊帝曰多伽以面国楚下故。亦名一筑多迦。若前时翻多。名为如是语。后时翻多为本事也。


    有二种下。云结句言我已说者。此即明本事义。如言鸠楼秦佛等。前佛时说戒经。乃名为分别空。甘露鼓及法镜等。体不曾异。但今说名戒经者。亦即是说本时甘露鼓等事竟。此亦属如是语也。


    二者三藏摩诃衍外更有经名一筑多迦已下。若小乘中为多明定者。属定藏。明戒律者。属毗尼藏。明分别知解诸法相者。属阿毗昙藏。摩诃衍中。经实无量。为广明得诸法实相得阿耨菩提义故。属于广释。此一筑多迦不为明戒定慧。及得菩提等义。但唯说本时。诸事别为一部。不得言出十二部经外。唯得言出三藏等外。故言出三藏摩诃衍外。更有经名。一筑多迦如论释。此是净饭王。自令出家事等。非是佛三藏。大乘中。令出家事。故云出虽非佛三藏大乘经。而佛因此事说故。亦属本事经。若磨偷罗国合譬喻本生诸事并戒者。正律心有八十部。此是广本。若罽宾所行十部者。但于八十部中。略取律心为十部。今十诵行世故除本生阿波陀那等事也。摩伽多罗者。即是阿毗昙处。是分别法句之异名。若云阿毗达磨者。即云无比法也。


    有人言目多迦已下。一解此是别置一名也。明于三藏摩诃衍中。有明此本事者。亦得别属本事。故云出也。当一一分别释。已如上说。欲论本事中。亦即有本生义。如妙庄严王本事品。明净眼二子等者。亦即是本生义。但为取事不取生。有为取生。有为取生。不取事。各有其意故。唯名本事品。今一筑多迦亦尔。唯为取事也。当说。


    何等是已下。政欲出其事体相也。当说。


    以是三因缘故说偈已下。明此公子等。前在家时。恣受五欲故。即觉夜短。今日出家修道专精不睡故。则谓夜长。佛言此夜与前时夜一种。但汝不??故。谓夜长也。前在家时。恒乘车马往反。游行此处故。不觉路长今既途步疲倦。故谓道长。此道理数。亦不异前也。愚生死长者。此之师子毗婆尸佛时。为婆罗门王。师来至佛所。明大众为听法故。无与语者。即自瞋言。此秃辈不识好人不复与。谓何异畜生不者。即应得道。只以愚痴为以此一口业缘故经九十一切作畜生。至今佛出。始来至佛所。亦当得道迹。故佛为说言。愚生死长。此虽是偈说。以非是歌咏之辞音韵相知故。还属本事经。但属偈也。当说。如是经不可得云离三藏出摩诃衍但为别出为异部。故云出也。问若因缘本事等偈。还属因缘本事等。诸经悉然者。亦三文中。八功能经。还属三文不解言为于三文中。离出八功能故。不得还属于三文。不于因缘本事等中离出通偈故。此偈得还属因缘等经也。一解偈等。自属偈经因缘本事。自属因缘本事经也。此迦毗罗林者。即是林微尼园也。


    本生经</a>者已下。即是阇陀伽经也。此出本生因缘体相也。当说。


    广经者已下即是毗佛略经也。地持是弥勒世尊所造。以释十地云。十一部是声闻藏。方广一部。是菩萨藏故。此中言广经者。名摩诃衍取。谓般若波罗蜜经等者。则与此论合也。若总言十二部经者。则通大小乘。若别论小乘中唯十一部。大乘唯方广一部。但于方广部中离出十一部。为声闻藏。就方广一部中。自有大乘十二部故。前来论主。解释修多罗及优陀那等诸经。悉先出三藏阿含中优陀那经体相已。则次别出大乘经中优陀那。言如般若波罗品中。诸天子赞等。为大乘中优陀那相。此亦即是第四。明十二部经。通大小乘意也。有人言大小两乘。既同有九部故。亦得有十二也。今言菩萨。既作如此解。言小乘无十二。至小乘九部中。复无方广等者。此义亦合地持。而所以同有九部数者。俱是当时随人所须。当尔时中。各皆须九故。所以同有九部。而九部之中。有无所除。各自不同。此义何佛。此即是第五意也。故经言。我此九部中。随顺众生说。故知但随时所须故然也。若言分别大小乘修多罗等义。上已说之。师言。经既言以偈颂修多罗。当知唯为祇夜本也。有人言。论既云无同三藏摩诃衍经。但令有直说相者。即属修多罗。修多罗者。只是本义故。如为此法难解。故作解喻显之。此法亦是譬喻家本。又亦是直说相后。非是因缘论议等经。何不属修多罗。乃还属譬喻。此意为言修多罗。唯是祇夜本故。作如此解耳。若言修多罗。唯为祗夜本。不得作譬喻本者。如二百五十戒等。下既无别偈。不被于诵而名修多罗部。得言修多罗。但为祇夜作本。若言是祗夜本故。得是修多罗者。既是譬喻本故。何非修多罗。当知一切经中。但令有直说相者。即属修多罗也。云何名直说相。并非是因缘譬喻论议等。但直明法相道理。令人生信悟解者。即是直说相也。问若尔与无问自说经。复有何异。解言。无问自说者。直别自卓亦而言说其妙事。赞叹法相而已。故大本经中。亦言善哉少欲。此中言小乘无问自说经。亦无我无我所。善哉大乘无问自说。亦言诸天子赞叹。又言诸偈及众妙事等。当知皆据赞法相辞也。藏本者。十二部中修多罗。亦得为十一部本也。有解言。若作戒定慧为论者。修多罗属定藏故。唯得为毗昙藏本。若言为未信者生信故。说修多罗者。为取信为本言得为二藏本有此二义也。当释。


    秦言未曾有经</a>已下。此中应言阿浮陀达摩。秦言未曾有。但阙此一句但直出此间语如似相滥为此事故束箱注论乃以未曾有错在毗佛略下明也。此但令明诸未曾有诸事等。悉属之耳。当广说。


    论议经者已下。次释第十二优波提舍经也。明论有二种。一者辨立法相宗指。名之为论。二者因问答往复。名之为论。此中言问者释其所以者。明往复之论。又复广说诸义者。明释立诸义宗指论也。


    如佛说四谛已下。明阿难共行弟子。名末田地。末田地共行弟子。名达摩多罗。此人造修行道地论即是大达摩多罗。佛灭后八百年中。有小达摩多罗。则以五义。释修多罗。亦名出生涌泉。显示绳墨。结鬘云。出生诸义故。涌泉者。出义无尽故。绳墨者。分别邪正故。显尔者。显示诸义故。结鬘者。贯穿法相故。今言如佛故四谛行等。四谛行谓四圣谛。苦集灭道等。下即是修多罗。后广释八苦相等者。属论议经。此义从修多罗中生故。名出生也。下文等并当一一释。摩诃衍中。佛说已下。次明大乘中优波提舍经也。当说。


    具足者有方便力已下。正据七地菩萨方便度成就也。当说。亦明优波提舍部。通凡圣所造也。当分别释。


    诸声闻所不闻者已下。释上十二部经文已竟。今次释上文言。诸声闻闻所不闻义也。如论说。当一一释。不可思议解脱经者。即是华严等经。诸大乘深经也。当说。


    受持者已下。论亦有释云。信故名受。念故名持。此中言奉行为受不失曰持义亦相同也(此十二部经义当推寻诸经论广释)。


    大智度论</a>疏第十四(释第三十三卷论十二部经说)


    永仁五年七月七日炎天拭汗挍合毕赖瑜(七十二)


    智积院方丈文库之中唯有此一卷即赖瑜和上御所持之本也


    安永八年己亥夏四月以件御本写得之讫慈忍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