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六
3个月前 作者: 允堪
天台沙门释 允堪</a> 述
善来下。依四分言。善来一种唯被圣位。不通二凡(内凡外凡)。解非圆明。猒心非极道。即道前属二凡位。极圣。即佛所呼也。五下。须提那子。既犯初戒。此属凡也。则部别不同耳。今又约多分为言是初果位也。故祗疏云。善来言下果戒俱得。果谓初果。
外凡者。散修事观。未缘谛理。对于加行称之为外。未证圣果。道眼未明。故名为凡。今既言非外凡。显是内凡。渐见谛理称之为内。二受人。即三语八敬人。所得能持故不羸。誓持无退故不舍。非受余报故不变根。复离邪见故不断。善始下二句结示也。多论云。以福德深厚不退。以内凡位有信根增。世第一中有信力增。不可倾动如根。不屈可伏如力。既有根力。则不坏不屈。故曰不退。故义钞云。内凡已去。得不坏信。成就不退。
何下。律第三十云。诸比丘受教。人间游行说法。时有闻法得信。欲受具足时。诸比丘将欲受具戒者。诣如来所。未至中道。失本信意。不得受具。乃至佛令诸比丘。自今已去。听三语受具。以此文证。何言三归等不断善根始终坚固不退耶。出家信。即事中之信。不坏信。即理中之信。义钞解信有二。一事中出家信。二理不坏信。彼言失者。谓失事而非理也。失事疲苦。即母论云。于中路有生悔心者。即还归家。是失事信也。故犯。思惑未尽故。无著</a>即罗汉。以见思惑尽故无实犯。余下。三果既有故犯。故知二凡有故不疑。别苦。即别报。望不受三涂总报为言。成论下。双证有故犯。而无总报。
四分下。爱道八敬受得初果。五百女十一人中受。是通内外两凡也。此绝言议。此谓位唯在圣人也。故义。钞云。无欲迦叶修道进德。惑尽解满。会性空故。上法。而发具戒也。又下云三毒。皆尽凡六。义钞云。善根又薄故尽白四。果向。四果四向也。涅槃下。引文证通果向也。彼三十九云。有梵志名净梵。出家受戒时。佛敕陈如将至僧中。为作羯磨。令得出家。十五日后。诸漏永尽得罗汉果。验知初度是初果。不久得无学。花尼。即莲花色尼。若贤愚经</a>。莲花色尼。佛唱善来度。部别说不同。五分下。彼云。陀骠十四出家。十六道成罗汉。年满二十羯磨受戒。
于座下。即律云。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对人。即佛法金口所呼。令尽苦也。文下。四分云。快修梵行尽苦源也。心境。前云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是也。五下。前云正说正法。作是说已。发落衣变。便得戒也。
见空即性空。谓了名色性本空故。形同作比丘相也。无学。即对罗汉也。文下。彼欲往佛所。中途而止。佛令诸比丘三语度也。心境自有受心。对罗汉境等。作业。三语竟为业。如三语指同上作也。得道为缘。即前五缘中第一缘也。
余破结三语八敬不言者。又后三须形同者。与善来何及乎能转变。以是初果之机。佛一呼形变。故不预假也。又后三不对佛。故曰不尔。总别。即能受有五。所对有七等。如下具解心。
奢。奢侈也。言有逸荡故。三结。前云归犹结也。则三结者属三归。不结者属三语。四遍。一白三羯磨也。结一。即一回结归。四受。离破结外余四受也。我欲。欲是希乐。即属求乞。即下。即是求乞之相也。但下。以僧须十人情和稍难。若不逊顺。乞请无由。牒名入法凡地知内凡也。既属内凡。即有故犯。
燸心。即内凡四善根中第一位。暖者从喻得名。如人近火得火之前相。谓见道无漏智起。能烧迷理惑薪。名之为火。今加行位。虽未近无漏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暖也。退作五逆者。以四位中忍位行人。方无退堕。故俱舍云。忍终不断善。反显前暖顶二位。俱有退也。欣下。反显不能欣上也。故致戒有羸弱。退道舍戒还家也。二形。带男女二形也。余四。即善来等。既无羸等四过。故曰无灾患也。
万载。且指末法之运。若据释迦一化尽者。当六万之修龄。七万独觉出世。八万弥勒下生。备如坛经</a>。道宗钞中。三天除北洲。余下如善来唯佛召。三语八年前兴。八敬缘在二人。唯南洲佛出世故有也。破结微通。义钞云。如来一代。三天下中。可无一人入罗汉果。又以宾头所化通三可知。末下。说破结少而羯磨通也百一十罗汉。律第三十云。诸比丘。汝等人间游行。勿二共行。又律受戒中。世间有百一十罗汉等。谓佛先度令分头广化。方有三语息。则八年后兴羯磨。十四年。多论云。佛遣阿难故。特制前三乞也。不同前四略含乞意。名相。罪名种相也。三受。即善来三语破结人。初二属内凡。破结唯四果。故曰已上也。八敬虽曰内凡。以正陈名相故除之。
具缚。以凡夫全未断惑故。制相。如坛下说四重相是也。俗化。收上五八羯磨。犯后者。八年已三语废。即制羯磨受是也。十戒中列和尚者。下文云。三语已前未论相摄。因过须师方制和尚。故羯磨兴者。意存师资。又下云八年羯磨方有十戒。今十戒中有和尚。验知在羯磨后也。
因过。因人受后犯过。闻师教授。故方两摄。即师资互摄也。至三。即今三人同一列受也。余善来等不限多少。佛教。佛亲呼善来比丘。修清净行。正说正法。作是说已方感戒故。
学人。即阿难白佛。佛令传八敬法故。论教以皆是如来开制。又同发一无作故。四过即四重。以初果生恶国。道力不作恶。虽不犯性。亦有犯遮。又可四过。取下有羸等四过。亦通后制。以下。反显制后亦不作也。又善来度时。未制遮戒。比丘后犯方制。下文云。善来最先。以陈如为首。如上所被。即前云。三语八敬非外大爱道。
八敬法受戒。则十四年后。爱道方剃发求受八敬。故义钞引婆沙论云。佛成道十四年后。以八敬度女人。自此已后。以羯磨度具女人。阿难有和尚。显阿难是羯磨度。今八敬是阿难授。故知八敬在羯磨后也。年减。以不称羯磨度。破结方开。
方有下。在羯磨后有也。故前云。羯磨犯后故有十戒是也。未曾有。后汉失译。尝捡彼经。无有此文。恐指名错。今谓罗睺九岁出家受十戒。显是如来成道后。得九年方有十戒也。羯磨既在八年兴。则知在先也。
就事辨缘。注中五缘是也。言下。指下正授戒体中文也。乃疏中悬判耳。诸有即三有。灭欲五欲也。兹学即戒。余何指定慧万行。便感如善来等。从缘。要假人僧界法等多缘。方发无作。有无。有则缘具足得戒。无则缘缺不得戒也。唱言显是如来所制也。
或下。大师约二义。解二种羯磨也。诸受。即五人受。十人受。二十人受。边方义立十人受。遣信受。小年曾归受。母论但就缘言者。彼论五缘得成。一和尚如法。二二阿阇梨如法。三一僧清净。四羯磨成就。五众僧和合与欲。此就外缘解也。多释。即多论。彼云若受者。在家受五戒八戒。出家受十戒。随五戒破一重。受八戒不得。乃至不得受具足戒。及作和尚。即十三难人初难摄。此就自因解也。今下。大师会</a>二论。总成五缘也能受人所对境。发心乞戒心境相应。事成究竟。文云。及具则心境相应也。终即事成究竟。
又五。即一是人等。以能名滥。谓能受中有人非人畜生。人中又有黄门二形等。非简别无以显滥。在生。在或作出。指掌。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见也。
着乐多者。多论云。以五道而言。唯人道得戒。余四道不得。如天道以着乐深重不能得戒。如目连劝释提桓因。佛世难值。何不数数相近语受正法。帝释欲解目连意故。遣使敕一天子令来。反覆三唤。犹故不来。此一天子。唯有一妇。有一伎乐。以染欲情深。虽复天帝命重。不能自割。后不应已而来。帝释问曰何故尔耶。即以实而对。帝释语目连曰。此天子。唯有一天女一伎乐。以自娱乐不能自割。况作天主。种种宫观。无数天女。天须陀食。自然百味。百千伎乐以自娱乐。虽知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而以深乐种缚。不得自在等。修罗下。多论云。凡受戒法。以勇猛心自誓决断。然后得戒。今疑惑故非得限。道下言本在会正理。向涅槃也。今若谄诳何能得之。报局。局犹劣也。又受报不一名局。如下。偈云地狱中阴身。犹如融铁聚。热恼烧然苦。不可为譬喻。如下。彼云诸天着乐心多。善心力弱。何由得戒。饿鬼以饥渴苦恼。身心燋然。地狱无量苦恼。种种楚毒。心意着痛。无缘得戒。畜生中以业障故。无所晓知。无受戒法。虽处处经</a>中。说龙受斋法。以善心故。而八斋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得斋也以业障故。以四天下而唯三天下。单越无有佛法。亦不得戒。
悦动物情。如阿说感于身子出家是也。二十余。犹如眼一种自有多相。故律云。或青黄赤烂。红白水晶。极深三角。大张斜瞋等眼也。
五分僧祇者。钞引五分云。诸比丘度截手脚耳鼻。截男根头排眼出。极老无威仪。极丑一切毁辱僧者。皆不许度。若已度得戒。或先有相嫌。以小小斥事作留难。似瞎似跛似短似小。父母不听等。作留难者吉罗。僧祇云。盲者若见手掌中文若省目。聋者高声得闻。躄者捉履曳尻行。鞭瘢若凸凹。若治与皮不异得。印瘢人破肉也。用铜青等作。字兽形侏儒者。或上长下短。或下长上短。一切有遮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不应驱出。僧得越罪。
净舍宅。为贵人之所处。净身器。作妙戒之所依。净衣。即新白色衣也。虽无戒犯约白衣也。生报。当生报也。相违。作业与戒相违也。
下列覆露。智论云。佛望弟子住于中道。故着三衣。外道裸身无耻。白衣多贪重着也。今疏中。覆即是白衣。露即外道。一露一覆。故曰二边。今三衣不多不少。是合中道也。实相同本。言堤条等相。同如来本制也。褊衫。今右边者是也。正背。即今褊衫缝合背后者。或是褡膞故。二衣篇云。今时着褊袒褡膞方裙诸裙是也。方裙。即女人上马裙。因郗皇后施僧裿不满也。谓作法者至时缘赴别众非法等。如不足数。所明如论。即母论。
通不破戒者。如四分不足数中。所谓羯磨人神足在空隐没离见闻等。又舍戒中。颠狂哑聋中边等人。虽不破戒。约缘故不足。无下。罗汉尚有误犯。况余下凡。顿约不破方足。今此下。谓边僧若多。开本法不得。今若僧多而不堪预者。用五无爽。
我倒。有我人颠倒故不和。不和则有不肯同遵。今集者。为遣此故也。羯磨下。谓此大法。正是和僧之词也。以法在众成。众通足别传不难。以和谐通决寄此。言被事得成决者。此羯磨法也。四缘。即大钞云。一切羯磨必须具四法。一法。二事。三人。四界。上下。将一法为头。以人僧界比度括之。钞云。若欲通知细寻此门。上下横括。庶无差贰是也。
若借应与价直。五分令主舍之。亦不明得不。今准萨婆多论。得戒必诵十诵羯磨。依彼开成。准急无损。未及。言未及法灭也。
离合。约缘故离。就义可合。虽合七成四。若局成败。又可合四成二也。余违不合。指上七缘中前后六种若违俱判不成。如结界不成是也。唯事须论独第六资缘一种。
多论。彼问曰不除须发得戒不。答得戒但非威仪。若无衣钵得不。答言得戒。有下断上文。如下取例。若无衣钵。从彼说得戒者。亦可无和尚。依彼说得戒耶。今师取此。若借下。此一说约有得义。虽曰假借。以正受时有故。但获妄告僧之过也。
义下。亦古师义准。故大钞云。昔人义准四分和尚法中。若知借衣钵受戒不得。不知者得。此乃人判终违律文。必敬佛言。再受依法声教。劝依四分也。大师之意。要准急教。恐后例阙慢心增盛。今时弊风颇多也。圣师之心。宁不在垂告今日乎。知法有力劝早备之。尚欲以身期出生死。岂以此缘顿碍发足。勉之勉之。上虽并默。即不称自己名。及和尚陈乞等。纵下即无心行乞。纵有所乞而同非乞也。
界成。收上七缘中一与七也。僧具。收上二三四缘也。法正收上第五白四教法也。缘合。收上第六资缘具足也。虽具此七意。不缘念戒者。即是内心不称所缘戒境也。心下。反上句也。自下。即心境俱不相应。及能受所对等缘。但使不顺教者。俱入非也。罪业下。既心不当境等。虽受无戒。盖师无善诱之心。资阙钦承之道。罪福既不精纯。故罪与业而互相投也。
八相。即经中始从请师终乎正问。八法往来。片无差失也。五行。白虎通曰。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天行之气也。
中人。简生而知之者上矣。蕃胡。谓佛法离五即土。未到东夏。先到蕃胡地。故彼传梵语变也。失其近语。力生于师。语实远矣。乖声论者。与上正梵邬波陀耶。声有少乖。如优与邬诃与耶。是声乖转也。如上所述。即邬波陀耶。彦琮。生隋。姓李。赵郡人也。少而聪敏。才藻新清。始师令诵须大拏经。凡七千言。一日便彻。十岁出家。后预翻译。敕于洛阳上林园。立翻经馆以处之。关辅所获佛经五百六十四夹。一千三百五十余部。并昆仑书多梨树叶。敕琮次翻分为七例。所谓经律赞论方字杂书等七。相近。与上正梵相近。
学务。教以四民之业。五常之行也。慧明。训以三乘圣道出世正行也。如下。此方俗律比挍师。如世之叔父也。故礼记</a>檀弓云。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致丧者。谓戚容称其服。心丧者戚容如父而无服。故有差降也。彼俗虽尔。若望出家。以道法济神。神远有出世之益。则功又过之矣。连枝兄弟。谓又降等以之。须如亲兄弟也。故师嫌让处资如弟是也。此背喻非疏越。敦遇。敦崇顾遇也。
学后故称弟。言在我后解生故称子。如父生子。博士礼记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然后为师父。后魏书</a>曰。梁越字玄览少而好学。博综经传。无所不通。性淳和笃信行无择。魏初为礼经博士。束修。论语</a>孔子</a>曰。自行束修已上。吾未尝无诲焉。若弟子乖其法。则乃非礼也。邪缘。即同邪利活命也。是以古高僧未尝为利故说一句法。今时师训不以求道为志。而先图利养者。不亦误乎。
出道下。言心存出道。形虽卑折。师于其资不可侮慢。亦须敬而授之。又资受道于师不可不先敬。而后受焉。当日求益无以空腹而虚往矣。故知师资共相敬重。方能道隆也。
为束。即约束也。无辄离。五夏已上行德成立者可也。十诵云。若恐饿死。当于日日见和尚处住。恐不得者。若五日十五日。若二由旬半。若至自恣时。一一随缘来见和尚。行事钞。即师资篇。
后必思犯下。善见以不请故。多造非法。诸师诃责。反云谁请大德。为我和尚。佛因制之。若不请者。不得与受得罪。故知非我辄授。因汝请故。后若犯时可诃责。而令思悔傍教。今时多立引请人是也。
答词师须有答领之词也。无者不成。至于下。如受忏悔持奉者。若是已上应答云尔。若是已下答云可。故曰兼前二也。意以下。大师在四种俱言。以反义联续。余师众。即七证也。
搦(宁厄切)指归云握也。律云下道一搦。今取相绾握。以为师资也。布订(丁定切)犹临时安布配订也。本意。如受者欲某人为师。今并不论。义准者。大钞云。七证师义须准请。以羯磨法非是独秉。必取此人证无错谬。若论发戒功。与三师齐德。何谓不请乎。
传即论传。钞曰论传云和尚者。外国语</a>等。又云相传云和尚为力生。阇梨为正行。注云。解紏正弟子行。声相近。耶夜声近。
通轻重者。六种阇梨中。前者位轻。后者位重。一下。即今为剃顶上发者。出家所依。得出家者。授经。所从授经乃至四句偈也。教授。即教授威仪者。羯磨。今坛上秉法者。依止。乃至依止一宿也。成目。即名目也。如钞。彼云五种阇梨(钞阙剃发)。要多己五夏。方号阇梨。余未满者。虽从受诵。未沾胜名。又上四种阇梨。不得摄入而替依止等。外有僧。释注余师也。戒本人。发戒从此人也。加尊。曰尊人尊师也。
事缘。四分云。界外问遮难等。五分中。以赴过故。听安戒坛外。眼见处等。假先问缘。须在外也。所以尔者。恐在众惶怖。有无差互。屏处怖微。安审得实。故不如法。即带遮难也。
何得闻者。即坛上问难时。先作白和故。许闻成后。许今始闻为成。后闻白四也。今若不闻。何由闻后。如下。且如非足数者。不可诃法。独此初受人开诃者。为成一生戒体故。问既未受戒。安知成败。答约生而知之者也。如名字有误。岂不晓也。通七反往来。岂无知者。
故立下。大钞云。若多人共受。应两处安置。一多人行立令望见僧。赴敬重意。二将问难者。离僧及离沙弥行处。于中问缘必在同处亦得。恐后问如前心不尊重等。及下。即教授师下坛问时。不令彼坐问也。去取恭慢。即去慢取恭。今时互跪在威仪。师前问之。甚合理也。
由界下。四分云。由界外脱衣看。致令受者惭耻。稽留受戒事。佛言不得露形看。返还。再归家也。
至受下。若律文云。不问十三难者。则不得戒。又约律本。但问十三难事。及论作法。但问诸遮。大师义准。着问遮之前是也。故须合问。
就下。分文问答释注中。问云谁能与某甲。作教授师等。通别。如通答但云受戒羯磨。则通下法。别答则云差教授师。出众问难和僧。单白羯磨。则下须别别和答也。
非本意在问难遮。且以问衣钵缘。为陶诱之法。非无须问。非谓遮法无故不问。然亦须问也。亦如前后。要先问名字衣钵。后问遮难。不可倒也。十遮。十六中。合有五种病为一也。
谓十戒释上度。此人义高胜。古人不见业疏解钞。高胜处为坛上。误也。缦衣。今时沙弥。着五条非也。即加五分。于此便加法受也。准的。或戒师受亦得加者。即加法受持也。
体不同法。女是下流不得僭大僧之法。今既开二众同秉。故不可阙也。例今亦然。如和尚例。要先请而后受。今先加而纳具。事可类也。又缘非中。衣钵和尚两俱牒故。
前缘示文。应语言善男子谛听等文。定占。审定占度虚实也。玄果。涅槃果也。亡言。亡无也。谓无涉虚受之言也。因检。因露衣看检故制问也。稽留。稽滞留碍也染是生因者。谓秽染之心。是生难之因也。且据者。言难未必止十三尔。故大钞云。略述难相。如邪见生等是也。
具缘。具通别二缘也。业果。身口造业将必感果生报。当生之报也。反戒。一则违反戒律。二则反戒还家。先既犯重。今又再来。是不许也。若当时清净舍戒者亦开。分在下。由隔在清净众外也。大钞亦云。此人罪重。名佛海边外之人也。不堪重入净戒海也。乃至准论。白衣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破于重者。同名边罪。
云云者。指妄开所以。终下。断净具犹净器也。僧祇云若斯须二果。及凡夫持戒尼。被人污者。初人受乐者。是坏尼净行。中后人犯。不名净行坏尼难。若那含罗汉初后人。俱名难也。故知惟是净境也。方成难摄。
尼中反之。即问云汝不犯清净比丘不。此谓在俗持犯。若受戒已犯者。正名边罪所收。圣财。即盗听僧众说戒羯磨也。四分云。若至一人二人三人。众僧所共羯磨说戒。皆灭摈。余如钞中。
二道。即内外二道。直收破内者。若但破外者许度。律中令度出家。对僧与沙弥戒。四月试之。使志性和柔。深信明着。方为受具也。
沙弥下。本是外道。来投出家。受沙弥戒也。复本外道又再来者。未成破内也。要须受大戒。方成破也。如下云二破两难。不通未具也。坏本。即性重也。后四。触八覆随也。既同名夷罪。何不成难。答如文。
刑其势。即割其势也。中禁。天子内门。取中央黄义。终无登趣。以黄门志性不定。无大操故。大钞云。今时或截少分。心性未改。兼有大操大志者。准依五分应得。男子有五。即生犍妒变半也。女五。谓螺筋鼓角脉也人非化生。显是胎生也。遗阴。父母遗体也。是色阴摄也。杀罗汉。损三界福也。人僧。即破法轮僧。如调违立五邪法。结三闻达等。令三千禅诵不行。人起疑心。为象。头山是真佛耶。王舍城是真佛耶。故曰使应悟失解。出血。约恶心出血。若善心者开。四等。即慈悲喜舍非人。谓八部鬼神。变作人形而受戒。律中五分天子。阿修罗犍闼婆子。化为人等。畜生者。亦为变形。为人而来者。律中龙变形而受。佛言畜生于我法中。无所长益。此上二趣。若依本形。是人通识。恐变而来。故须问之。二形。谓一报具男女二根也。先得下。谓若先受戒后变。犹尚失戒。况初带受者。为难可知。
五钝。贪嗔痴慢疑也。余如文。夷兰。如杀父母犯夷出血犯兰。答下。属逆业也。夷等属罪也。业在己运。罪由报得故。约己为体也。如下。彼但成业不结犯故重者。如杀父母犯夷。此罪属边。又犯逆兰。可下。言岂可以兰罪开忏。而本业不障戒也。故判业为体。
不由作事者。言不约作杀盗等事为言。但望违如来重制边是也。若论下。此正约事说。不约教论。故引外道为证。所以边合逆分。
三祖。即始祖曾祖高祖也。以生己身之远故。打棒。打通手足。棒通竹木。世谓恶逆。即俗律也。有六。四分云若至一人一二人二三人三四人众所(四)共羯磨(五)说戒(六)。四轻即上四。两重即后二众别。上三是别。下三是众。不从重分。言不约其重。自分为一。俱众法者。大钞义详。共一人作。对首众法。皆成障戒。又云必听众法。心念亦成难摄(此则收上一二三人)。
又下。意云若逆不分者。则滥俗也。以俗亦造五逆故。今分则显僧有夷兰之罪。异于俗也。
边罪从法者。即从犯法破内法。以彰名也。隐相。隐淫盗杀妄四相也。若下。如随说淫。不收下三。又道则三境。浴禁邪淫。又下三众。但犯吉罗。退道。清净舍戒无过。犯已舍者。先有重夷。今若随境举一。则不能通摄。但以边名则收人收犯。摄相摄境尽在其中矣。何得殊名。意云既从境是一。何以破等殊名耶。此下。言易知耳。谓内外据两道境。坏尼专尼净境。虽境名是齐。而对境结业有异。故须名简。又俱是无戒故。不同边罪。境虽有异。俱是性重故。又同是有戒故。
延除。言不可延于后时。使难除去也。法缘。即僧界法等虽备。亦不感戒也。余下反上。二义不具者。尽在遮摄。年待。满衣待求。故曰待求便是也。
曾受。曾受满分戒者。二破。破僧及破内外道。未受。受白衣未受五八也。如下。谓黄门先曾受具。后变作也。此通曾受及未曾受故。不得边名。杀及非人畜二形亦尔。故曰通受及未受。因斯义故。不名边难。由通未受故。是方便。即出血是杀之方便。
后四。即八夷中后四戒也。破下。言破僧若不通沙弥者。亦可将破罪是边摄不。以法还戒。即清净舍戒。尚无重得之理。何有重受问边之义。若尔既无领上古人也。但下正斥。止有十二难耳。何以律令问尼十三难耶。不问又是违教。进退之间。何以为依凭。违教法。即前云边罪从法。既曰违法。则有尼有违五八十戒故。可问边成十三难也。后来。即破内已重来。初作。初去时例同调达破法但获兰也。着下。如比丘着外道衣犯兰。斯亦同也。重违。即于重罪有违也。海外。即佛海边外。故得名边。
虽经说齐。亦多论文。彼具云。虽处处经说龙受斋法。己善心故而受八斋。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德斋也。以业障故。难地。八难地也。以福报障。因具福报故。有着乐无心受戒。长含云。须弥山北天下。有郁单越国。其土方正。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方。像彼地形。有大树王。名庵婆罗。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多有诸山浴地。花果丰茂。无数众鸟和鸣。地生软草。槃萦右旋。色如孔雀。翠香如婆师。耎若天衣。其地纯众宝成柔软。以足蹈之凹下四寸。举足还复。地平如掌。又彼土四面。有阿耨达地。纵广百由旬。以七宝砌。出四大河。广十由旬。众鸟和鸣。无有沟坑荆棘。蚊虻毒虫等。阴阳调适。百草常生。无有冬夏。常有自然粳米。如白华聚。犹忉利天食。复有自然釜镬。摩尼珠名焰光。置于釜下。及饭熟时。珠光自灭。有树名曲躬。叶叶相次。天雨不漏。男女止宿其下。又香树高七十里。花果繁茂。果熟自然皮破香出。又生种种衣严身之具。又生种种食。河中有众宝红。人民欲入洗浴游戏时。脱衣岸上。乘舡中流。乐讫度水。遇衣便着。先出先着。后出后着。不求本衣。以至香树树为曲躬。手取乐器。妙声</a>和雅。阿耨龙王。数起青云。遍覆而降甘露。于中后夜。海中凉风微吹人身。举体快乐。人身颜貌同等。不可分别。其貌少壮。如阎浮提二十岁人。口齿平正洁白。发绀青色。垂下八指。齐眉而止。欲心起时。熟视女人。舍之而去。彼女随逐往诣园林。若先世为父母亲属者。树不曲荫。各自散去。若非亲者。树则曲荫。随意娱乐。一日二日。或至七日。遂乃舍去。怀妊七日便产。随生男女。置四衢道。有诸行人。出指甘乳。充遍儿身。过七日已其儿长成。与彼人等。男向男众。女向女众。大小便时地开。事讫还合。亦无畜积。寿定千岁。死尽生天。命终不相哭泣。庄严死尸。置四衢道。有鸟名忧慰禅伽。接彼死尸。置于他方等。故知福报多故。却为难地也。三天下。多论云。阎浮提。瞿耶尼。弗婆提。及三天中间海洲上人。一切得戒。如瞿尼弗婆提。宾头卢往彼。六作佛事。有四部众。东方亦有比丘。在彼而作佛事。有四部众。人有四种者。一男。二女。三黄门。四二根。四种人中。唯男女得戒。故曰唯二具得。越济。即破内外道者。下云虽不入彼。但着彼衣。乐见亦是越济。受佛戒须是法器。余诸杂报。盖不足言也。如下。准多论云。若天若龙。若神鬼。若郁单越。若不男二根。种种罪人。尽得受三归也。
人天圣障。文义欲顺时。应云障人天圣。文倒。不生。犹不发也。恶见。起邪见也。更有四人。离上十三难恶见。外曰更有后二。以第三四人各有身业行杀故。不问出与不出。俱应驱也。永遮。后一亦约永不乞者。方成难摄。
无根。即无男女二根也。一道。大小便道共处也。乃有众者。犹言乃有众多难也。且下。应先难云。若有众多难者。何故但列十三难耶。将文答通。既言且列。故知不尽尔。不问不得。以不审知故。余下。即十三之外有则不得。如无根一道等。无下。即无此难而不问者。其戒冥获。问上云不问不得者。答上是备出十三人。合閤不问。故不得也。今在文外故。无者不问自得戒也戒中。即戒律中。虽下。谓虽作法加被。由障得戒者。方名难也。故列十三。自外不列曰余。此人别难收。如下。示别难相也。能变。证有心障得戒是难。自下。证无心不名难。
问下。若约有心乞障成难者。且如小年。亦有心乞。应名难耶。答如文。若下。云小年待满九岁。和尚亦应待满。何故一得一不得耶。答下。若约不满理俱是遮。止由和尚是缘疏。已年是因正故。因不可阙也。类下。如式叉受六法。不满不得受。例今不满。岂可得也。
八障闻思。即下八难障闻思二慧。一住善处。彼云。谓中国善人者。生值佛世。正愿正见是也。善根者。不聋哑等。初轮。即住善处。二下。即依善人。摧佛前佛后难。三下。即发正愿。摧世智辨聦。四下植善根。此下结此八难。俱无心故不及难。
收唯五逆。以于佛罗汉边及僧边。无心闻法故。障闻思也。又杀父母。必无闻思。俗戒。即五八戒也。前引成论云。五逆贼住坏尼等。若为白衣不遮施慈等善。有世间戒何咎。故云所简别也。
业宽。边尼等收九难故。报中收二根及非畜故。最狭。独收黄门故。五道。人天三涂也。报宽。以五道各有总别报故。烦恼是中。如天及北洲。烦恼少故。业即十业。天与北洲亦少。论即杂心。彼云。地狱众生。有五不善业。恶口。绮语。贪。恚。耶见。单越有四不善业。绮语。贪。恚。邪见。余三洲人畜饿鬼。及欲界天。并具十业。故云余则说十业也。
烦恼下。杂心云。三障中。烦恼障最大恶。次业障。次业障。以烦恼障能转业障。业障转报障故。若无我。以有身见故。报障难转。如成论说。报有三种。若此身造业。即此身受。名现报。虽此世造业。来世受。是名生报。此世造业。过次世受。是名后报。虽三时有异。即毕竟受故。又杂心云。报障最大故。因时可转。果时不可转故。余下。即烦恼与业也。若能断烦恼。余十业则可转也忏法下。即忏六聚中。
局一。于十三难中。非畜各但收一十一。除上二难。说业有九者。即边尼等九。无恶戒。言不犯边等恶戒也。不说业障。谓非畜不造总报引业也。别业。如为犬马。则有悭糠草等。如下。即业障品中。又人下。黄形并上九。成人中具十一难。非下。言非畜虽兼有黄形。以自属难收故。更不说也。
见耆婆说者。彼论云。大目犍连弟子有病。上忉利天以问耆婆。正值诸天入欢喜园。尔时目连在路侧立。一切诸天无顾视者。耆婆后至。顾见目连向举一手。乘车直过。目连自念。此本人间。是我弟子。而今受天福乐。以着乐故都失本心。即以神力制车令住。耆婆下车礼目连足。目连种种因缘责其不可。耆婆答目连言。以我人中为大德弟子。是故举手问讯。颇见诸天有尔者不。生天以着乐染心。不得自在。是使尔耳。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余如前引。
除出血破僧。佛不亲游故无此二。子注小注也。无一者。无破僧也。若下。若云尼无破僧者。何故尼同僧犯残耶。尼但方便。戒疏云。虽无破轮体。得立主伴。坚持五法。以训于人故犯也。无二破。约未曾受戒者。则非边非破。
十难。无二破及边罪也。受未具戒。即沙弥戒也。义钞云。若受沙弥戒。十难如上。及坏尼以受十戒。后纵有犯尼。自属边罪。若下。若但具十。今于非畜理须倒无。何得为有容变作己身。受时容有业报变者。毕竟始终无也。若受具下。谓受具戒已。戒羸未舍前也。以有戒故。犯则成边。又得闻说戒羯磨故非贼住。纵有污尼自在边摄。具有加贼住坏尼。成十三也。
形即二形生也。非下。即非人畜生。今若转变作者。其戒即失。若约五种神通暂转。故非失也。不失戒。义钞云。五种黄门。若受戒后生者。五非重业。则不失戒。然有摈不摈别。且就犍中自截须摈。以厌身故。或为他犍及报生者。皆不须摈。非厌身故。然不可以摈故。即失戒也。
知边名喻。知边罪是约喻为言。以佛法海外。开教。即开听舍戒还家之教。一说成者。尚须解语。况初受假多力。而不解语耶。容豫。安缓详审之貌。累劫。一受之后。远期会圣。今滞于发足故。亦累于未来也。岂下。以因望果也。勖诫勉也。
晋魏京辅。备如前解。以下。即向所述悬示一科。粗言。即于女人前。说粗恶淫欲语者。彼若不解。亦应成犯。何故律中解者方犯。迟下。指彼师也。将非解者。即沙弥不解言义者。本受亦不了。即所受师。如此不会。莫成一问一答。但不成耶。
故下。彼师又不结通。出言狂简。故曰周章。然得戒不得戒。初时已定。不由后之妄通而补前之不得。重受。谓疑前不解不得。又疑前受中下品心故。又重增也。转根。即转为男子。
文中下。以四分不辨持破二尼。故注引祇律也。那含以三果欲界思惑尽故。四果三界惑俱亡故。不必受乐也。是以初中后人污彼者成难也。由彼二人已断爱染故。成论云。如一两盐投之恒河。不坏味也。前二果者。初断见惑。欲思未尽。彼事云。须斯二尼。他逼受染。自分未亡凡夫。亦清净尼也。以初受乐。其境已坏故。初人污者成难。中后非难。以当分未能除染故。修道者。从初果已末直至四果向。皆修道摄。今谓修道中。至三果已后。及无学四果来。染爱皆断。向云那含罗汉一切成难是也。
坏下。问意云。言坏尼成难。淫是耶。触是耶。答中取淫成难。非取触也。故云淫是有本。有本。即有漏生死之本也。触即方便能至根本。故云染缘随重。八事。即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身相倚共期。三处。大小便口道。
辟下。梵云辟支迦罗。此云缘觉。禀十二因缘。而得果者也。亦云独觉。出无佛世。独宿孤峰者也。余果。初二两果有受染故。见下。即见谛下迷理惑也。润业。即业生烦恼也。别报。不招三涂总报也。如成论云。具二种结故墯恶道。圣人断一种故。不堕恶道。条部。彼云。特有比丘作如是念。我强捉男子行淫。彼不受乐得无犯。即便行淫疑。佛言汝波罗夷。是隅。隅者角也。举一角可知三角也。动犹省察也。
如注。既云盗听说戒羯磨。知非盗财也。二偷和下。是偷法也。俱偷。形法俱偷也。再三。初听不解虽开。若至三者。亦不许也。
共一比丘。如行对首说戒者是也。不共作法。虽曰不共。以盗听故亦不得。由说下。释共一人。及僧所成难也。
四月试之。此据初制说见。说彼六十二见乐欲受业也。虽不即为早属破内。故曰越济人也。结发事火。即结发梵志。事火梵志。如下引证。此即长含废四月所试之教也。
难得自知。言此难唯彼自得知也。要依十诵审问。朽烂。即坏烂也。墯即堕落也。恶贼。为怨所截也。同十诵。可作沙弥。依五分者。彼云。时有比丘。为欲火所烧不能堪忍。乃至佛所责言。汝愚痴人应截不截。不应截而截。告诸比丘。若都截者灭摈。犹留卵者。依篇忏之准此以明则未受具也。截者终无明教开受。
受法。即律受戒犍度中也。一下。如眼一缘。自有二十余种。同次。同一列而亦有次也。僧名。彼律二十三云。若不称僧名。不名受具足。心念答。不出言也。大唤答语粗矿。余下。彼复云。不称和尚名。不称受具足戒人名。如上。即胎闰等算。满者得。不满不得。
无正文开。即无文开借衣钵。及着俗服等。准论。大钞云。必诵十诵羯磨。依彼开成。尽养。养去声呼。下二养字上声呼。无犯。以非亲儿故。僧祇亲儿彼此不听。自来儿养儿余处得受。息言。不须问也。以父母俱亡故负债。大钞云。诸部但言不应。义准理得(此方有还意故)。尊胜。僧宝也。卑劣。下贱人也。如法放。大钞云。今有人放奴出家者。若取出家功德经</a>。若放奴婢及以男女。得福无量。律中不明放者。但言自来投法度之。本不可寻。言不可推寻旧事家。生义重故。买得损财。抄得损力故。此三彼此不得。
他下。即他与奴及自来奴。据下。大师义断。将非贱为讥本。即为他所讥。如上云同是奴聚。则放亦不可。且夫绍释迦之种。实金轮之裔。安以庸徒辄厕高位。今时不肖。但希力用。法器全无。斯亦自负耳。如奘师选慈恩出家。陌上一见眉秀目郎举错疏略。乃叹曰将家之子矣。于是乎度之。为百本疏主。岂不光我佛教。与后学诫之。如是语。即主家之语。以希彼再为奴故犯重。佛边有守护主。及本施主。须结夷。无者结兰。余如下。钞云。若得佛家牛马。亦不得使。使佛牛奴得大罪。僧祇寺主摩摩帝。互用佛法僧物。谓言不犯。佛言波罗夷。
九等。即九品。若国皇许者。亦听度之。如佛道论衡</a>中。胜兰开化。与五岳道士。焚教得胜。于时五品已上。扬成侯。刘善峻等九十三人出家。时帝侍卫九品已上。镇远将军姜氏等。一百七十五人出家。此官人出家之始。有名有禄。即六省五监等。有名无禄。如丁忧等。有禄无名。如致士者。无名无禄。如除名者。小罪。多论违王制者吉。
丈夫。案大载礼云。丈者长也。夫者扶也。言长扶制万物也。古之冠而成人。通名丈夫也。凡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一近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而行。事恼。即寒热饥渴等。理观能制心修三种观也。事钞云。以建心慕远清节不群。卓然风霜不改其操。铿然忧喜未达其心。便为丈夫之貌也。
壮室。礼内则曰。男三十壮有室。女二十壮而嫁。当此羁于情欲也。出家者少。故曰无任网正等。七岁即上问答受也。挥下喻如有人以手挥空。岂能有碍。彩画作饼。岂能止饥。今喻空愿而无随行也。德瓶。智论第十三云。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皆得。天与一器名曰宝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从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乃至憍佚立瓶上舞。瓶即破坏。一切众物。亦一时灭。持戒之人亦复如是。种种妙乐。无愿不得。若人败戒。憍佚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物。明下。有人得如意宝珠。所愿皆遂。损之失利贫穷匪遥。十事。如注所引。
四句。今准和尚知不知中四句。先须明彼方解此意。今为引彼自省此意。彼云。尔时有从不持戒和尚。受具足戒。后有疑问佛。佛言汝知和尚不持戒否。答言不知。佛言得名受具足戒(一句)。复有从不持戒和尚。受具足戒已。有疑问佛。佛言汝知和尚不持戒否。报言知。汝知不应从此人受具足戒否。报言不知。佛言此得受具足戒(二句)。尔时复有从不持戒和尚。受具足戒。后有疑问佛。佛言汝知和尚不持戒否。答言知。汝知从此人不应受具足戒否。答言知。佛言汝知从如此人受具足戒。不得具足戒否。报言不知。佛言得名受具足戒(三句)。尔时有从不持戒和尚受具足戒。后有疑问佛。佛言汝知和尚不持戒否。答曰知。佛言汝知如此人。不应从受具足戒否。答言知。佛问言汝知从如此人受具足戒。不名受具足戒否。答言知。佛言不名受具足戒(四句)。今但于和尚位上。用小年借衣字。变而读之。则两个四句。皆可领也。并是第四句。不得为齐年。前三句。不同衣钵。何下。释所以。不解。即上不知句也。虽不知。亦不可也。次佛制小年不得故。计之。即计算之也。本受无疑。又显前诸句。若有疑者。决定不得前开。开得戒也。反显非是后计时。方开得也。
育王下。证圣人尚有癞病也。由是下。约四果为言。以不受后有身故。有余业。总集。现受也。梗选注云病也。肿[耳*瞢](上文证切下武亘切)直视貌。掉慢。邪心动念曰掉。自恃轻他曰慢。愦心乱也。故下。引证。贼住不知不名为难。授戒闇昧故。亦非授非数。不足数中。后意。即示僧中复问也。
一寻。八尺也。教师。即教授师也。余僧。即余九僧。中间下。恐中间阔远。非数上下之人。次第亦须相及。以露相显故也。恐有下。大师立法也。恐有人见讥之言。上下相远。今但令藂坐。则不相远矣。斯曲就物情之见也。
戒师和白。即羯磨师。对众问难。先须白和言。此人岂可足数耶。亦何须五。古谓四人亦可证受也。所制五者。正为差出。及戒师白和。下入数故。准下大师。且顺古商略也。若望牒名正差。可言不入数。及后召入。教授须在数也。戒下。望和僧时。似不入数也。然是白僧为彼。后下。言正受时戒师在数。如下。彼律是戒师。和召沙弥。即非差出故。始终在五收也。又为彼受戒人。非是自为。故入僧摄。故曰俱为情事。为捉下。即教授师。且为执持也。正当其务。正当教授之务。
何下。言何得专辄。便希为受。须先从僧乞已。方秉白和僧问难。然后与受也。白已教乞。僧祇约戒师作法。和僧已方教彼三乞。广如彼第二十三卷中。行随师。即受后随行。从师学通故也。
结集。如一翻单白差。优波离结集律藏等是也。互有无者。以戒师不差故。和后问教授师。已差故。不须和问也。先差后和。俱是僧义也。以下。显戒师白和意也少有差者。前则广示。后乃略提。贵再审耳。占视兆曰占。今衣钵是得戒之兆故。今且将此以定问词。下被上达者。以戒法。下为六道福田。上则三乘因种也。通遍。则诸天乃至如来也。
俱非问。言不名为问也。以不解了故。通有无。言有罪耶无罪耶。若言罪则不分有无。非定意。本言也字。非是定彼本意。乃助词耳。两音即邪与也字。膝下。举童幼小时。抚育长大。非父母而不能。今乃加害。岂近人伦。天所不容。佛亦不度。
中音。中天梵音也。此方义翻曰生。若言阿罗汉。则翻无生。以不受后有生故。又翻杀贼应供。如常闻也。此下。解上无生义。
又难者。以僧有两种故须分也。若破羯磨僧。则不成难。破法轮僧。方成难也。今即属后也。邪五法。因调达立也。尽形下。列五非法。彼但执尽形之制。故属邪尔。又多论云。调达倒说云。八圣道。趣向泥洹。反更迟难。修行五法以求解脱。其道甚速。故说为非法也。慧解导前。犹人之识路也。行实随后。犹人之依道而行也善登梵天。如耆婆善心。为佛治病针刺出血。受梵天报。恶下。即调达如前。即僧祇云。依旧文问。今时微有。但是背如来教。妄言非法诱诸年少者。亦微有之。真容。即佛正身形像。是佛灭后。今亦有敬之则光现。或损之容有血流。得不为难乎。有下。第二师也。则与无二亦白四谏故不疑。不疑像非佛故。余下。如焚经卷则属盗论。
俗云。即尸子</a>解也。得同。得同宿也。从重。则天子修罗子故。有同宿犯重义。何者如天女有时下降事是也。故轻不说。即地狱等来之既希故所不说。不读观音。以观音经云人非人也。言下。指彼解非人之词也。即下。指斥讹立疑神之像也。
耻声。问云。汝是畜生不等声也。大钞云。脱有高达俗士。来受戒时。语云。汝是畜生不。若闻此言。一何可怪。应方便转问。应语。是出方便言也。所引。即上引之。谓此身中具男女根。正乖道器。汝今无不。此亦方便巧问也。
良是下。如戒本云。共戒同戒。以共戒即受体共也。同戒即随行同也。受随既同故。委问无容滥入。四分亦尔。钞云。及论作法。但问诸遮。似不问难。故曰亦尔。虽然若律云。不问十三难者。即不得戒。故须问也。诸结者。诸师准着问遮前也。僧祇有二。彼二十三云。教有二种。若略若广。云何略。今僧中当问汝有者言有无者言无。云何广。如僧一一说。今疏从一一下。是彼广中文也。已上彼约教师。在空静处。告沙弥之词。残令后悔。据理先悔已。方可重受也。亦部分不同。
二义别。即名与字义别也。名以定体。字以彰德。僧中识者。即有名博识之者。初立己名。后朋友尊之。故以字代之。如僧传。真观字圣达。疏主法遍等是也。愚下。指不学人。谓名字一也。并下。言问时但改云。汝名何等。则愚智齐晓也。转名。如问云汝是大道人不。无正断。无文断云不问不得戒。无损。如负债者。此方自有还义。岂曰障戒。自下。离前随难解外曰余。然指略要。须善问善答。不尔则非问也。
戒缘。是发戒正缘也。师资名字。即和尚名并自己名。及已是丈夫也。此三人不可缺。以师则终寿所依。己则正受之目。丈夫即有操可受。反此非其可也。增减。如伽论云。聋闻羯磨声者。得受五分。或有先相嫌。以小小斥事。作留难。吉罗。
如钞。即受戒篇中。教发戒缘一门是也。有师。未详何许人也。大钞亦云。各随境论。别钞应有三十余纸。要而言之。不出情与非情。空有二谛。灭理涅槃。佛说圣教。文字卷轴。形像塔庙。地水火风虚空识等。法界为量。并是戒体。同下。彼云。上座一人补如来也。苟能如是开道。令人得戒。趣解脱者。岂有异哉。
怀大。即上品心也。谓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及以此法。引道众生。令至涅槃。令正法久住。如此发心尚是邪想。况不发者。定无尊尚故。曰定难容纳。如善戒经。彼云。云何名戒。所谓七众戒。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若欲受持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七众戒。七众戒者。即是净心趣菩萨戒。如世间人欲请大王。先当净治所居宅舍等。在后。即纳法时此时下。言教授及正受之时促。不能广张也。要须先教令开心府。故大钞云。必受前时。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不得临时方言发心。若约临时师授。法相尚自虚浮。岂能令受者得上品心耶。但具依文。即依此注文也。余道。即解六道众生。多是戒障。使猒恶三有。而出离也。正报。自己身心也。
四问。白与三羯磨。各问各答也。僧祗十诵指注中引文。计下。应先问云。何故此白中。言莫余觉。余思惟。余诸法事。不如是告者。将文通之。是羯磨竟。即结归中竟字是也。发戒足也。故大钞云。谓将第三说已。云僧已忍与某甲事竟。此时羯磨竟。依下。牒注以释。即六念法中。要分时分坐次故。须明记之。
有人下。解智论竟时也。刹那。约第一刹那也。律师下。此约至谁不忍者。说是竟也。今下。大师理断。二度。即第一第二羯磨也。次第三。望前似是竟也。引后。即第三羯磨。至说字时。可成前事。犹言岂可法成</a>在前耶。故众下。若众不说则成忍默。可说得成不忍。则成诃破。理可通收。至后结归时。方为定义。若然又不违智论。羯磨竟。与汝受戒竟之文也。上卷。即结界中云。故至竟字。结前点相。此义定矣。
一切。即三性中。俱发得也。闻出罪白。解上知时犯。后睡不觉。解上不知时清净。准下。彼既闻白已睡。尚得出罪。显今闻白已睡。应是得戒。今俱不作。谓三羯磨俱不作。亦应感戒也。以白中已知作故。答下。前指沙弥也。虽入无记。不妨作白。是和僧之本。由大众同知。后作羯磨。教意乃圆。则缘非乖也。若不作不成。
如人下。取例也。前事不犯。即不犯杀根本也。杀戒中结罪既尔。则受亦非果。缘成。假众缘所成也。前心异作。即前明白心异后作时。迷妄心者。不成根本。故曰无有业也。假缘方感。自己虽入无记。假他有记之缘故。得发戒也。
不坐所教。即所教人。不坐杀盗罪也。以下。谓所教人。起狂心故。若下。如教时是明白心。及所教到彼杀盗。此能教发狂。三性之中。能教得杀罪。故曰但使遂本意。能教得无作。今下出例。以从僧乞。例初时明白心也。僧随其意。例所教也。能乞虽入无记。所受且非。故约所受明白心。发他能受无记心中戒也。
若如前例。即所教起狂也。前缘不具。如僧数少界相漠落等。亦应感戒。但以能受有心故。后半。即但取能教起狂。一半不具。亦同感戒之文。前半。即所教起狂。属前半之文也。今将所教类僧能受。虽曰有心所受。若乃无心则不得戒。前半所教无心。能教亦自成重。以受是缘具。缘阙则次不发戒。杀盗自约损境。境损定当得罪。故曰不同前半所教也。
乃至起业。即始从发心礼僧合掌乞戒等。直至羯磨未竟时。忽起不善。假前之善。不善心中成就也。教作即教彼陈乞等。非不善得者。非谓一向在不善心中得。皆由前有善心发故。无记及无心中。亦复如是。通前共四种心也。
答下。不结亦成夏。如忘成及界得成前坐等。又下。受是悬对尘沙法上。愿遍发故。又期限一形。所以三羯磨竟便发也。安居。期日为满。复有前后坐故。须约日满方成夏也。极多。以境多故。戒相亦多也。约心。定共通漏无漏心。道俱为无漏心也。
从缘。即尘沙万境也。缘境既遍。戒亦同等。无量等。等取大地无边。戒亦无边。草木无量。戒亦无量。虚空大海。戒德高深。亦复如是。以此文证理通法界。今下。涅槃云。戒有二种。一者作戒。二者无作戒。是准涅槃之义也。
及以三者。何不更立作及无作。别为一种成三耶。相假无作假作生。作假无作。延一</a>形故。一念。萨婆多云。一念色有身口教等。第二念中。唯有无教。得未曾得。谓无始来。未曾得此白净法。今念念中。悉能得故。则短下。文阙。合云以作防非则短。无作防非则长。无作起无所从。切疑。此一句误。文与上同。以上云若但无作。不能自生。二法。作无作也。道力所成。如破结道俱。戒体顿起也。
三合。即作无作。何不合为第三耶。上是问数。此是问合。义不同也。法体唯二。以作戒体是色心。无作戒体非色心。又作与无作。名又差别。慈瞋五句无第三者。律增一云。有五句语无第三句。时与非时此句无第三。实与不实此句无第三。损减利益此句无第三。粗矿柔和此句无第三。瞋恚慈心此句无第三。是为五句无第三(已上正文)。皆由二体不同故。如上。即非通万境等。
如人下。极香喻善戒。极臭喻恶戒。正执时喻作。放下。有香臭在手喻无作。又无殷重心受者。如人执不香臭物是也。杂心云。如手执香华。虽复舍之。余气续生。非如执木石等。一刹那尔时作戒未落。无作又起。是名根本善业成道也。若第二刹那。唯有无作。
如下。结无三合。陶家轮。范土之家。车上旋物。车体喻报色。动转喻方便色。故曰身动身方便。身动。阿毗昙心论云。有教者身动。余识。四三心性也。心论云。如受善戒人。不善无记心中。彼犹相随是也。成论下。彼问曰。何法名无作因。心下。是彼答辞也。彼自引经云。若种树园林。造井桥梁等。是人所为福。昼夜增长。两法。作无作也。
善恶。即善律仪戒。恶律仪戒也。一下。即制断诸恶法。心论。彼第三卷业品中偈云。身业当知二。谓作及无作。口业亦如是。意业当知思(已上偈文)。彼自释云。身业二种。作性及无作性。作者身动身方便。无作者身动灭已与余识俱。彼性随生。谓善受戒。秽污(即恶心)无记心现在前。善戒随生。恶戒人。善无记心现在前。恶戒随生。口业亦如是。口业二种。作无作性如前说。意业当知思者。意业是思。自性有欲。今意业是无作性则不然。意非作性非色故。及三种故。无作亦名不乐。亦名离。亦名舍。亦名不作(已上长行)。今言</a>初念无作七种。一名律仪。二名波罗提木叉律仪。三名妙行。四名业道。五名波罗提木叉。六名业。七名尸罗。五种名者。除第五波罗提木叉。及除第四业道。故曰五种也。广如彼论第十卷所明也。
警也者。警?三业也。古下。即韩康伯云。防患曰戒。体状。即二戒体性相状。知受。知折旋俯仰处敬之受。而未知所受之法体。是何耶。答如文。戒论。解戒律之论也。行途。但明戒行之途道也。业理。即业体之理道也。首题云四分律故。
假实。假即成论。实即多宗。以成实谈空。多宗说有。以四分一宗。分通大乘。故顺空门也。根能见者。如杂心偈云。自分眼见色。非彼眼识见。彼自解云。是故余识俱时则不见。以余识俱空故。并下。有心方结。无心不犯。皆是色者。显不约心也。身口七支。皆约色论也。不同此宗犯即问心。无心不犯。善恶业。不离身口所造之业。此业即名也。又于业下。推其体者。即作无作是也。
一者。所谓无作是也。异者。善恶业不同。略名。略善恶业名诠体。但言作无作故。动静。作为动。无作为静。又身动灭已。与余识俱。体有肥羸。义属动也。不随四心三性所变。义属静也。如诸尘。指所造色尘也。微细难见。非凡所瞩。例于无作。难陈其相也。如论。即多成二论。
本宗。以四分虚通。无系成实。不滞实有。义势相关。故得附彼出体。故曰假名宗也。缘构成者。假众缘构造以成。正是作义也。多解。如下所陈。
色心。约五蕴而论。一蕴是色。四蕴是心。如?跪求乞。是身口作色。遍缘三世。起断恶修善是心。以此共成作戒体也。业具。即器具之具。皆但是心。即心王也。离心无思。若离心王则无心所思。以心所思从心王起故。若有心无其思。则不成其业。以身口是无记故。
十四种色。即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地等四大也。今身口色。是此所收。故属无记。非下。既属无记。非成作恶造善之性。则又不成善恶之业也。
色声。色总身业。声收语业。四大动。此师取假色为体。是罪福性故。口业亦尔。不取实报声也。但取声上有曲折表彰。名口业也。
问下。此宗即指成实。彼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答曰色声香味触五法。非罪福性故。不以色性为无作也。又佛说色是恼坏相。无作非恼坏相。不可得故。非色性(已上论文)。
何下正难。答下。意云我向所立以色声为体者。不取实报色声。但取方便假色声尔。一念。即初刹那时也。以但了色声总相故。非罪福性。第二念去分别善恶。是罪福性。故曰相续色声也。前念落谢。唯意识缘知。意能成业。故云是罪福性。故论下。指成论不相应行品。彼具云。有人言名句字。是心不相应行。此事不然。即法名声性。法入所摄(声性为声之体性也)。助成名句者。助成音韵曲折也。
问下。应云思从心起。既用心为体。身口业亦从色心起。应同以心为体耶。答下。外言思与心。同时而起。但体别尔。故彼言心即是思也。然下。今立以心王。亦未必便是心所思。思下。以非心外别有故。意谓举心王未该心所。言心所必属心王故。得言离心无思。又下。立外义。谓外道说身口二业不假心成。如说欲从对生。不从心起故。说下。破佛言欲从心起等。离心无思。无身口业。
身业相续者。前立相续色声为体。身色相续终始可见。声名句业断绝不续。非眼可见。意无所缘。故云应无口作体也。青等。等取黄赤白黑。及余色也。无记。即声当体属无记。是发戒之方便尔。远从要期生。约始登坛求乞时说也。
又云下约世相论。实有断续。据其始终为成一受。今能受人求乞是始。众僧加法是终。互假相成故。非就一以辨也。又下。谓口虽落谢。身以表语故。
四心。识受想行也。三聚。以彼论有四聚。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四无为。共收八十四法。今当第三。又第三一聚。自有十七法。今无作一法。当第十七也。是不相应行摄。彼第二云。不相应行者。无作业也。
尘大。谓色等五尘。地等四大。是无记故。今无作体。非无记也。形相。方圆长短等。十四如前。二十者。显色有十二。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此局无记)。色形有八。即长短高下方圆斜正(此通三性)。今无表非此二色也。恼坏。成论云。是色若坏即生忧恼。又云有情有恼。非情有坏。质碍。如墙壁等。有质像隔碍故。五识心所得。即色等五尘。为五识所得。如眼识得可见有对色等。无下。结归非色。
缘知。缘虑即知也。虑知。即思虑知觉也。明暗。若意识取色境等则分明。若单意缘落谢五尘则暗昧。三性。善恶无记故。广略。偏缘三世名广。但缘一世名略。报法。谓肉团心。如莲花界方一寸。昼开夜合。为心王所依处。是报得法随其宿业。根有利钝。上根人有七窍。下根略有三二一。或全无者。
如经。即成实无作品中。自引经也。彼正云。精进人。随寿得福多故。久受天乐。若但善心。何能有多福。是人不能常有善心故(以此证功在无作不因心也。又若无作是心不能长远故)。又说种树等。福德昼夜常增长。又说持戒坚固。若无无作云何当说福常增长。及坚持戒(已上论文)。
又下。亦成论第七卷无作品中文。以但制身口七支故。意无戒律仪。三性下。彼云。若人在不善无记心。若无心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有无作也(已上正文)。意云。三性之中。何故名持戒。良由前有受中无作故。以下。推所以。先立难云。何故三性有无作耶。况无作从作生。今三性之中。本无有作。云何有无作。由此下。是释。谓此无作业体。是非色非心。故今虽行恶等三性。本所作戒。发得无作。不名漏失。当知此之无作。从先作上发起者。又复应知。此无作若是心者。则随三性之变。良由非心故不随变故。彼亦指成实。
色等。等取声香味触五尘也。非罪福性。反显无作是罪福性。故不可将色等为无作也。又下。亦彼论自引佛说也。非恼坏。彼正云。无作中恼坏相不可得故。非色性也。
问下。彼论问曰无作是身口业性。身口业即是色。答下。意云是无作但从身口意业生。故说为身口业性。其实非是身口业性。以身口业性是色。今无作且非色故。又下。彼论正云。又或但从意生无作。是无作云何名色性(以从意生故)。如下。若云无作是色者。且如无色界。亦有无作。岂是色耶(已上皆疏主暗用成实文)。
故下。引涅槃第十八卷中文。结证前非色也。触对者。身根能觉触。余根能对碍。盖为有色故。今无作既无此理。故知非色。虽曰无色。若善修方便。法体自具。问至为体来。领上义也。
作下。正难也。意云无作是善恶性故。不用色为体也。今作戒亦是善恶性。应非色为体耶。作戒依色。即正报之色。用即方便假色。今作戒与二色同时而起。故得用色为体。
实法宗。即多宗也。计下。以实宗与四分宗。计不同故。不可约彼以出体。今所以明者。然律下。是释所以。五蕴五相者。谓五蕴各有体相故。且如色有远近内色外色等。亦有与实宗兼涉者故。可重出彼体。又俱是佛教故。但由机见执计不同耳。五下。涅槃经云。如五百比丘。问舍利弗。佛说身因。何者是邪。舍利弗言。诸大德。汝等各得正解脱。自应识之。何缘问耶。有比丘言。大德我未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复有无明行识乃至五欲。即是身因。
尔时五百比丘。各各自说己解已。共往佛所说之。舍利弗白佛。如是诸人。谁是正说谁不正说。佛告舍利弗。善哉一一比丘无非正说。
三无为。俱舍云。择灭非择灭虚空无为也。广如第一卷中。四相。生住异灭也。杂心论云。一切有为法。生住及异灭是也。皆色损益。如以身色杀彼四处(脑咽心腰)。得死。此名以色损色也。反此则益名持。一支既。尔诸支例然。若下。此说不从心结也。其下。其实不彼心念结犯。何耶。以劣机不制心戒故。故涅下。彼自引证。既经云无作色。又心论言假色。审知二戒俱是色也。
十一色。即眼等五根。色等五尘。法处无表也。五根四尘。虽不可见。有耳根可对。故曰不可见有对也。余香等亦尔。法入。即能受者无作假色。即法处无表。非为眼所对。非极微成。又非意所缘知。故曰不可见无对也。
三色。即上三色。八色。香味触眼耳鼻舌身。此八非作戒体。无对。即用假色。是无作戒体。身作。始从登坛已去。直至羯磨竟来。是可见有对色。口作。约陈乞时。是不可见有对也。无作一发续现时。是不可见无对色也。
五根五尘。此约实色也。各有分隔。故曰障碍有对。七心。即六识并本意根。如眼识界。非耳识界等也。以各有所对故。能缘心。如缘落谢五尘是也。今无作既非三对。故属无对也。
本报。即报得之色有好恶报。得之声有清浊等。方便。即于报色声上。起折旋音韵也。方便也。声不取报得实色声也。身动身方便。谓报得身处。是身之方便色也。故取此为作戒体。鼓动下。辨亦一也。以全体报色。作方便色故。
又下。说亦异也。任下。如今世端正是酬过去之因。长下。屈申或令长短高下。是方便色。随今所设。非酬报故。报下。谓报得之身是实色。唯无记故。方便假色。通于善等三性。如今跪拜等。岂非是善性。既有通局。是异也。报由下。又往业现起。约二世论。如下。水湿喻报色。波动喻方便色。
问下。意云。方便若以报色为体。且报色是无记。方便亦应是无记。何得说言方便通三性。而为记业耶。答下。言色无善恶性。因鼓动以成善恶故。
若尔下。责上答辞色无善恶也。心论下。彼业品云。善者净身心口动。如施戒等。不善者不善身心口动。如杀生等。无记者无记心口身动。今约善戒。故曰清净心动身口色。两现。外有善恶二缘。生内善恶二色也。由下。转释上经论之文也。像转从缘。喻所起方便通善恶也。本面不改。喻报色是定唯无记也。唯是方便。此简非是报法二种。即身口无作。非报。非报色也。是方便。是方使色也。
异色因异者。目方便色也。因者因报色也。谓下是释。报色之果者。以报色为因。方便为果(望后起昔名果)。是以下。结二无作。非是报色。及方便色也。
余二性。即恶无记性。非异色因等。等取非异色果也。本受不失。只由是无作故。在此二心不失耳。惟下。言此无作从方便色中。以辨成就也。作但一念。即三羯磨竟时。第一刹那。由作戒落谢也。今无作既尽一形故。非受中之作。若然则此异色果者。目无作假色也。因者目于作戒也。以作戒发起无作。即作是无作假色之因也。不作下。具云不作异色因异色果者。谓随中作是异色因。随中无作是异色果。又非下。谓随中作及无作。从方便色心俱也。事止则无。并是戒因故。文云以俱短故。明知受体无作。假方便成就于前缘故。称无表也。秽恶。即恶性现在。前言受中无作不识也。随生。即运运增长也。
非余。即余恶无记中。如论。即杂心。等者。等取恶作也俱无记者。是显色故。高下。属形色也。故通三性。收善性。由是善戒故。
三声者。杂心云。声入者三种。谓因受四大声。因不受四大声。因俱声。因受四大者。谓咽喉唇舌因缘发声。因不受四大声者。谓风铃树等因缘发声。因俱声者。谓击鼓吹呗因缘声。彼声一一有二种。谓可意不可意。今疏简第二声也。今下。即第二因受声。又是善性。收二性善恶也。以恶戒亦发无作故。无记非业者。杂心云。无记心羸劣故。局善。且望善能禁恶为言。若受恶戒。亦禁善也。
始终。从请师已来为始。三法竟时号终。善而非戒。谓但属其善。而非是戒也。答下。若约要期受者。则名为戒。以戒仪局故。余一切善。亦名律仪。由律仪通行无涯故。余泛尔十业无要期者。是善非戒。
若唯一念。意谓。若但在三羯磨竟时。第一念得名作戒者。以前登坛请师来。或有非缘。亦应感戒。令且不尔。要俱如法故。须始终通收。为作戒体。口止下。谓彼口之陈乞已了。心缘又不可测。故非耳闻。意虽近缘。要通取三业。说始终也。若尔与论羯磨第一念名作戒。莫有相违不。答论且就成满时为言。非为以前不名作戒。又妨下。此师意谓口虽落谢。身可表故。
桑榆下。解上独乐之体。用桑榆木所成也。麝轮。比之可解。恐新学未知。例作云。如麝兽是报色。杀者取脐。是方便色。将麝香体米。用喻作戒也。香体散坏。唯有气在。喻无作也。若然岂有舍麝兽等。而独取气乎。今作戒亦尔。
七种者。即七善律仪也。无色。此宗执言无作是色也。下引证。亦同十种戒。即十种善戒。谓有庄严。释上作色。及成已。释上无作色。谓无方便。即但有实报作色。而无方便虔重色故。但有作色。无无作色也。
四大造。毗婆沙云。造是因义。能造属作戒。无作从作生故。属四大造。俱舍云。四大造。即地水火风也。或名四大种所造色也。更相障碍者。能造既有障碍。所造亦可分之。既说可分斯成色性。杂心云。以作是色故。彼亦名色。
出三有对。即障碍有对。境界有对。所缘有对。出过此三故曰无对。今既曰色即属有对。何言无对。一下。即五根对五尘也。通缘非碍。以意根通缘诸尘。且非局碍。又无作之色。与余粗色别也。故下云非色者。不同可见有对色。故曰色非色别。
金河。西域记云。阿氏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旧云阿利罗?提河讹也。正言?剌拏伐底河。译曰有金河。是产阎浮金处。去城西北三四里。西峰不远至娑罗林。即世尊在此河入灭。故曰金河已后。指南。即指南车。今谓各能指示人之迷方耳。四部。一昙无德。二十诵。三五分。四僧祇。故曰此方所传四部乃断也。殷盛也不伦。伦等也。自晋。即五王子渡江南立东晋也。假名宗。即成实也。出有部体。依成论出十诵戒体。是不得宗耳。多杂。即萨婆多及杂心论。以此二论俱属有门论。彼文出四分体。亦失宗耳。硕大也。各用开律。或依成论。或准多宗。任人依用。以俱是圣论故。
本致。大师要在约宗以判也。界品。具云心界品。出第一卷。有作戒字误。影喻无作。树喻作也。谓树动故影亦动。又下彼具云。如世尊说。形质故是色。无作亦非色。以作是色故。彼亦名色。
界品下。彼问云。色乃至识有何相。答碍相是色相。乃至分别是识相。彼过去色虽不碍。曾碍故(即先曾碍也)。当来色虽未碍当碍故(后必碍也)。极微一一虽不碍。众微集则碍。无作虽不碍。以作色是碍故。彼亦碍假宗四分也。
实教。多杂也。神洲。戒疏云。此土神洲亦称赤县是也。约下。以始则诵昙谛所翻四分羯磨。及下。即依十诵判持犯。及多杂出体也。缓急。如十诵接俗楷定于时数急也。御法例通于无准缓也。四分反矣不同。彼约色。此约非色。是道理事。义全别也。依理言此戒能趣三乘正理故。以理为体故。解云谓此圣法能为道务。如钞。即大钞中。戒有大用一科是也。故律云。如是诸。
佛子。修行禁戒本。终不回邪流。没溺生死海。又戒经云。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当尊重正戒。是则戒有趣圣道之能也。
光师。准此即受五缘。以能受中五缘为体。即局人道乃至得少法是也。此五若具。方感于戒。若然则以缘作体。晋师。即东晋诸师。斯下。如光师下则约理通漫为倒。齐末则抛体取缘为倒。河北则以空附有为倒。江南则以假宗实为倒。既倒且滥。则宗途纲骨非一体矣。理道义味成非僻矣。其间更欲摘掇揣度过滥。则不可胜任。斥弹之言耳。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