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四

3个月前 作者: 允堪
    天台沙门 允堪</a> 述


    一家者。令自为一家著撰。简异先师等余家也。已依界而生。非羯磨地。不可行僧事已。行猷。猷者道也。勿高于戒。以戒为万行之本故。钞序云。戒德难悉。冠超众象。随相随依受体而起相。遂事境而生事。申之要衣食为先。故得次受而明之。愿行。愿对受。行对随。众别者。众则四人已上。别则三人已下。诸说戒者。即众法对首心念说戒也。又白黑非时。广略不同。故言诸也。又下引僧祇。乃至清信士女。九十六种出家之人。皆半月三受布萨。故彼文云。佛说清净。是名布萨。居法。即诸安居篇举法。即下自恣篇。明恣举法也。诸施法。即诸衣分法篇。明时非时等施。上篇。通括上结界等篇也。诸忏法。即下忏六聚篇也。


    光师下。谓彼所撰。约僧尼两位自分篇次。若据律文。不无先僧尼后之法。如尼律在僧之后。虽然今师意谓。至于结界等法。僧尼有同者。但在本篇随时分取。若更各立。徒盈卷轴。今但下。出今家意。于下八篇中僧尼同作曰通。各行曰塞。一篇之中。随类自分。盖准随戒之下。有僧尼同犯不同犯。及三众结吉之科。律中既有此式。故令得随当篇之通辩也。若然则于一篇。有被五众之机也。立题之意。于以见矣。


    ○释诸界结解篇第二


    人衣食等不同曰诸。随事分限曰界。作法如约名结。舍旧要期号解。篇者章品之异名。?渠别号(应法师云。?渠正言伐伽。此云部。谓部类也)。人即摄僧界。衣即摄衣界。食即摄食界。据下以律说戒。结界在先。衣药居后。盖当初时。约缘起立法以显。今亦约此义次排其次。


    于此下。释上通僧体义也。由有界故。方显六和。外衣生下摄衣界。内药生下摄食界。形别有须者。谓有待之形既别。故须衣药。又界阔蓝狭。须结摄衣。中下根人故须净地。故次摄僧而起。两缘即衣食。


    羯磨下。由此二法。是建立正法住持之本也。由下出能弘之人。通遵羯磨说戒一化之僧。通须遵奉。理无限碍隔别。此则剡浮之洲境。通为一集也。故大钞云。剡浮洲境弥亘既宽。每一集僧期要难克是也。但下生别结之意。为奔驰难集。妨道等缘也。界约通滥。言若约剡浮之集。则用约束滥。在于通漫也。纵下。虽有同和之心。而形影趋赴。为难能也。徒损正业。由奔赴故。损功废业也。前缘即机缘。随境。随四处六相之境。集僧局结也。一开。开结别住也。作业即羯磨。崇和。崇尚于和也。先开。即开别结也。后制。即制崇和也。


    诸本。诸律本也。非正本音。显上四摩是本梵音也。今下出今界意。四种。聚兰道水。六种。即聚落兰若开二成六。如上缘中。即作法十缘中。第四约界明缘中辩也。为三下。即有戒场大界无戒场大界三小界也。七界。就大界又有三种。谓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别。并三小界成六。兼戒场成七也。相摄。即上四缘相摄中。


    初三。即注中大界又有三种是也。大者须制。或结大界不可越量。以隔明相者。大钞云。后夜受欲羯磨在明故告欲也。准此下。准上十四日先往之言。约可强百里也。


    四十里者。智论由旬三别。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此谓中边山川不同。致行李不等。四分衣法中。由旬准有八十里者。此据上品为言。通用所归。准律文意。应百二十里。以下品为定。僧下。即僧祇五分善见。并云三由旬为量合。角量取。显方维俱三由旬也。


    一拘卢。十诵多论计二里。十拘卢共二十里也。若下约山寺。上下互明宽广也。但在十拘卢内也。不下。恐高下大相摄。故特显之。河水。以律有合河结界故。岸相。如从彼岸唱相过。则河水结入此界。要须有船梁。方可恐卒集为阂故。易陵辱。由女弱故也。萨婆多云。尼结界。唯得方一拘卢舍也。必有难缘。可用僧祇三由旬内。随意结取。駃疾也。


    除下。若浅水无难。准理应得。多云即多论。僧祇下。彼云河水中有洲。应五处作羯磨。具如下明。尔雅</a>云。水中可居者曰洲。摄衣有文。即结摄衣界。缘兆云。除村村外界。反验摄僧界。既无此文。故知得合结也。于中布萨。既行布萨。必须结界。故合村得结。


    不能僧中。犹言不能同一僧界中。求别结一屋也。不持下。恐有离衣过故。亦除下。因而明之。由佛僧位别也。僧表。表外也。


    四边开路。即中隔自然。此中隔不属两界。属自然空地也。以兰若翻空处故。下文云。内外两相。前后别唱。所除之外。明是空地。铁围山。应法师云。梵言柘迦罗。此云轮山。旧云铁围。围即轮义。本无铁名。译人义立耳。今围轮界名。取此义也。诚文即五百了论二十。


    出罪即出僧残罪。兼所为者。释上一人僧住。以场非住处故。纵使王立。有惭则坏余材草送。住寺比丘。


    依坐而结。此据不立方相故。直取僧集坐处。为界内相也。不开身外。此冥破古也。事钞云。比人行事。若结小界。受戒多立院限。此未通知。准如律文。为遮恶比丘故。令犹坐外有界。终不免遮。又下。指上大界相戒坛也。一时即一席作法也。作已。即解不尔起。则迷方矣。后解辩小界中。


    自然劳倦。即统通自然。有奔驰之劳也。故开随处。局结济利时机。界限下。为界中数有四人。事起有妨自行故。开结戒场也。上二大界戒场。非务。即恶比丘。障彼事务故。开结三小。如文。向下对文次第自解。


    二同。即人法二同。余二。即法食二同。及法同食别。如位。指文分三位中。依僧地为所依。僧为能依也。前言初结时羯磨圣言后辙。若有乖违。则后之说恣等事。不能成办。若颠坠而倾覆。何有轨辙迹可存乎。四门。今师斥古太略。今以十门舒括。则免丛杂交参之过也。浮漫。浮泛渺漫。现行无临机之用也。故下。生下立十门意。披文获事。言披阅正文随获事类。以作十门依标识体。依标相次识界体也。岂直指山。言不得直指山过。恐不识分齐故。四分中。东方有山称山。有堑称堑等。大师云。准此立法。诚所不可。据下要于山边峰畔。别立标相。故曰指别处所。明了。彼有十七种别住。所谓长圆四角。水波山岩。半月围轮等。皆有分齐。无容渺漫。准此下。准别安石之文。若山上别立标者。理可分通别也。草竹下。次草则不坚。竹体空。依边要傍树穿树心过。方得不可通漫。标指树林。极小如针。此约大针为言也。以终有合抱之义故。穷途。言不通余处。乃穷极之道也。短下。至经三四村者。此略必不废也。蚁封。相蚁子运土封起成相也。好王下。谓明王治化。雨不愆期。此江不可为也。若一年不雨。水流不竭者。此可为相。以□久故。自然池。亦取泉源不竭者。若下以不久故。


    一时规域。犹一席之间。作法规定限域。以作羯磨作毕。即解者。用上草??等可也。律论。即本律善见明了。大钞云。准论徴律。城堑等缘成相可知。文意同也。


    十七者。疏但列十。今为具引。彼云。一长圆别住。二四角。三水波。四山。五岩。六半月。七自性。八围轮。九一门。十方土。十一四厢。十二二绳。十三比丘。十四优婆塞。十五篱墙。十六圆满。十七癫狂别住。


    得在下。言得之在妙者。要十缘具也。鲜少也。必在体外。以相为包体之法也。


    随约内外。即内唱即外唱。俱得也。终识尺寸。反显漫指不可也。三相。一戒场相。二大界内相。三大界外相。无则一重。无戒场者。但立外一重标耳。远近。阔狭也一肘。尺八寸。明了下。古人引证。既云一山一石。故知标大者得。又如下。此引十诵四十七卷中。并结。即相并结也。佛答下。言内外两相。各说起尽周匝。又相隔远。古人准此标不可狭也。


    今下出正义也。二绳。兰若聚落为二绳。以绳引法。绳下即体。岂俟一肘已上耶。又若取山石为例者。纵阔不分此亦不成。当知标虽宽狭。若解分两相之异。何往石可。由下。释上使旧住意也。


    虽下。大师约义断。但取解者。不定主客。义当(去平俱通)。言容有解者。约义可当于旧住之者。


    五分下。既言使一比丘。彼亦不定旧住。又唱下。此约先唱大界内相。隔除内地也。今下出今行事。谓先唱戒场相已。次唱大界内相。后唱外相。则不须先除内地也。所除。即今中隔自然。至文。指下结解文中。又解文中。亦指此云。即初义第四门也。


    结下是纵。恐下是夺。安人立望。即未受戒者。人八即比丘也。当先下。顺着衣法也。非数何损。破戒不解律者。本不足数。纵别有何所损。是足可遮者。谓持戒明解。是可足数。人若不集者。遮障法事。


    相宽自然界宽于标也。标宽。若竖标宽于自然界者。当尽标集。不尔则唱时结时。别众在内自然。古谓纵使标宽。亦只要依自然界集。以下申所以也。故僧祇引比类文也。


    三由旬。此遮难宽结百二十里界。尚并呼来。故知尽标内须集。若出界。即三由旬界尼界不妨者。以僧尼在望为自然。不相足也。亦不须唤。以自然地弱。无集作法界。僧来之理。反此未结理须通集。不可下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四依之二也。


    自然本弱。大钞云。作自然界弱。僧事不行。即不胜欲等羯磨也。不开上应先难云。若尔何以开作结界白二耶。将文通之。未缘因僧作故。方许传欲。又结界是诸法之本故。不可例也。界是下。言若结已界地属强。可摄欲法。反此未结。是弱故不可也。


    依正两报。依即界地。正即比丘。若开传欲而结者。则不练依报之宽狭也。又何以辩护。夏别众护食等制乎。


    初依自然者。即初是统通及指说堂。以随僧到处身有界起。约此而集也。混乱。犹无标相定指。故不定处。大钞云。每一集僧期要难克是也。立相加结者。因上奔驰故。故开别结。既许别结。则有审知说处等四益也。弘义弘者大也。又弘通也。恐同法界。前虽诫约。犹恐怠者不来。同于作法界。比于常时而与欲。故又约之。


    初文后义者。此点示注中。从是中至随有称之已来。是律文也。应须义设下。是示后义也。初中至行事来。重点示文义也。此一下迷意。言此一法最是众法之宗本。若不先成后法。起无所从。故曰群宗也。故须下。生下义设之意也。


    疏者下。申繁之所以。凡作疏。大意在疏通。次择文家之壅滞。今未通畅故。又疏决也。未劳下。言未劳后人。烦其思虑隐括寻讨。虚丧累世。世犹积年也。唯在自然。次不许重结故。约标。若标宽须依标集。界宽须依界集。四人。言四人可行结界也。简异五人。为唱相人入数故。非数神足在空。狂乱睡醉。虽四不成。引文告令。即先指四标。在四维已告示。内外唱法等。


    恐滥为别。恐云牒名入法故。滥在别人所收。不入僧数。若尔或有称名。为得以不。亦下是释。言虽称名。不是私为。故入僧摄。后云下。以羯磨缘中云。结作大界。显是为僧故。名则是缘。所以唱相。不用称也。相则不尔。以羯磨缘中。牒四方相故。如下。简他文。


    通约山水者。此举兰若唱法。如东方有山称山。有堑称堑等。是不委分齐也。从门直过。此约聚落唱法也。如内外两唱。不解屈曲唱出入等。广下。彼云如从院外唱云。从东南角直至西南角。乃至一周正南寺门。则有别众之过。以界限从墙外直过门限外。则成界内。若寺内作诸羯磨之时。墙限外有僧不集。岂非别众。故知唱相必须屈曲唱出。不令后悔。亦不可笼。通云随屈曲。屈曲亦通深浅远近。终成不识分齐。若从内唱相。从门直过。则限内是界外也。便有别众。破夏离衣等过。如寺中作法。有人说欲讫。至门限内。还复到来。岂非出界。入界是别众也。若破夏者。有人依界安居。明相出至门。明了及反。岂非破夏。言失衣者。依界结摄衣界。明相未出。不持衣往明出界外。岂非失衣。故委示过然后唱(已上钞云)。


    唱下。注释三唱所次。前二。即上座次座。后二。即诵律及堪能羯磨者。


    上无人。言在上无人。即名上座。母论。彼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此约夏次名。若局就德显。须准下十诵。以上座说戒。正是补如来处也。岂非约德解具乎。所坏。即识智箦昏朽也。身子。以其母好身形。而聪明之相在乎眼珠。因名珠子。亦名身子。言是身之子故也。法轮大将者。谓身子智慧第一。能持正摧邪。故以名也。智论问曰。五千比丘中。有千余上座。所谓沤楼频罗迦叶等。何以正说此四人。答曰舍利弗是右面弟子。目连是左面弟子。须菩提修无诤法空第一。摩诃迦叶行十二头陀第一。乃至是名知识比丘。诵文。即三诵律。识义。则第四能作羯磨者。若下。释四能作所以。谓虽不能连句累纸诵文。而能晓义者也。斯为上矣。


    余律。即五分。应预者。既是有能。必已晓达成败。应预宣秉。如未闲习羯磨之法。乍许学悔之人。亦下。大钞云。若论学悔是不足限。必无解法。亦开秉之。别亦无过。则中间人也。


    九等参差者。即始乎但心念。终至白四。九等差别也缘非。即前辩十缘并七非。圣教。即羯磨也。能诠文言。所诠义理。但纲者为通。缘非为塞耳。后文。指后诸羯磨文也。次了此意故。后文不须复用申解也。不能下。如次科广明。未有所用尔。学者当省此意也。铨。汉书</a>应劭</a>云权衡也。韦昭</a>曰秤锤也。今谓平量叙述也。


    诫耳识者。令摄耳动识。听所作法也。两声别召者。戒疏云。此听心用和忍之听。异上初句耳识所得也。不解此二。听听同声者。则言表不通。不成羯磨也。前听即在去声。后听即是平声。恐不解此违损事多。自说戒时罪福由可脱。临受戒恼害尤深。故须极诫也。


    第二第四。指两句缘兆也。但前句缘本双陈。后句略缘牒本。结界下。言结界是令所为事。二同则非也。盖本因说戒故。相因牒八。律本多然。言诸律皆如是也。为界是本故。情事。若望结界本属非情。今望比丘僧和同结边。故属情耳。


    语默。律云忍者默然。不忍者说。不可久言即说也。在事。即结界是所为事。今重举陈。此约羯磨也。两告。一单白中告。二羯磨中告。俱已忍默也。后语即默然。下至持字时。牒二即缘本也。白四法者。一白三羯磨。故曰白四。及至羯磨说必制三可为高例也。上三。今师与二古人也。司南即指南车。崔豹</a>古今注</a>云。大驾指南车起于黄帝</a>。帝与蚩尤</a>。战于??鹿之野。蚩尤作大雾。皆迷四方。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后故建为旧说周公所作。今谓各有指示之义。


    显晦。显则存第二句。晦则略之。有下。如有缘起等。须五句成白。无则但四句成。其二。即缘本也。差人。如律差人分房舍卧具。及差人作功德衣。尼差人请教授是。如前。即前云无则略之。无下。言不可论四五句也第一。即大德僧听。第三。即若僧时到僧忍听。第五。即白如是。第二。即缘本双陈句。第四。即略缘牒本句。一事。随结界受戒等事义通。皆是前广后略。通告僧也。试下生次科也。


    布萨说戒。华梵双举。今云众僧说戒。疏中改布萨字为众僧。非也。南山依律而书。非谓后人错误。何得擅改。是一俱属缘非也。


    结翻非净者。即结集翻译。言有重杂。故使文不净也。故下文云。洛文不净故失剪耳。何下。言此羯磨缘中。亦只牒本括束文也。


    文义皆通者。既属纲骨。则通九十五法也。义通文局者。缘本双单。陈告和默。是义通也。随事牒缘。是文局也。


    更牒一两者。谓文局义通之式。下徴起中。更牒一两事法重明也。拏(奴加反)牵引也。头踵。踵足也。言以后着前。以前着后也。及言词回互颠□失脱是此之者。或求为他和尚。良由不识是非。安谓得成。盖未见此疏理之文也。此词即上斥辞。相似比丘。以无戒故。但外儿似比丘也。大集有言。无戒满洲。此言信矣。


    何下。前言义通。文局可领。何谓义通耶。治文。即治理其文不净失剪截尔。尚书</a>序云。剪截浮辞。一准羯磨者。将缘非与纲骨。一同不许增减也。大钞云。然须知处所不得电同。文义下说纲骨也。


    所言无诣者。谓纲中或少一字。则令所置之言。无所至诣。文下说缘非。通增减也。岂得二别。意云。亦可牒二同也。今何不列。盖是略耳。如下彼云。共住共布萨共得施。如诸界。即四分结戒场。及小界等。大界由大以简小兼。正是业本故。


    不可略文通略义通。即网骨句。文局略义通。单复。文略名单。词重名复。但使不失其旨。尚书经</a>中也。例今缘兆增减无损。如下引例。彼翻三衣为卧具。但得衣之相貌全失。袈裟之体尚自用之。如戒本云。作新卧具。应满六年持等是也。


    如诸下。言网骨增减无殊。文局言缘非。增减有殊。只如五分结界文。单白尚无第四句。羯磨中又无第二句。尚自得成。以缘通增减故。部别各言耳。不可增减故。并无异词。故云意可见也。


    假用即上辩能秉。僧中云。佛法显</a>僧。其必四人。莫不揽假成用。又定僧体中云。揽阴成人。人假为体。实法无用。四人假用为僧之体。今虽同秉。六和假用。未显成不。要在一人已上。语默表和。若一人不和。是法不就。故须问别。


    称事不成。但言如法僧事故。余法不成者。若云同一说戒。显是结界后。只通作说戒。余法不成耶。前总说事则局者。如云为说戒事故与欲。则不应分衣请日等事。今但言如法僧事。则随应僧中一切善羯磨也。别有事起。不用停住。别往取欲。今结界不尔。是结后为别别作事故。所以缘非中。结作大界。后方云同一说戒。不似下。以欲词中。牒如法僧事在前后云与欲。故不相并。故下引证可解。答下因说戒故。方立羯磨。故说戒为本矣。


    命行见具。命正命。以离四邪五邪活命。利和也。行即戒和也。见即见和。上举三业。次举三和。下云六和具显本结也。本结者。以本结界。正为说戒故。羯下此师意谓。羯磨或为僧作。或为别作。说戒不尔。通为僧别。故牒说戒。不言羯磨也。


    异界详集。如有戒场大界行说戒时。必须详悉四处有僧尽集。乃至围轮中。有僧亦集。所以牒说戒唯同界同者。言羯磨唯简同一作法界者。方同行之。异界不须也。次下申所以。反显说戒诸界僧须假也。


    有人下。此师意谓。不牒二同。结界亦成。今所以牒者。当时为说戒故结。是以随牒。如下此说不牒得成。大下。若大界不牒不成者。余小界戒场不牒。亦应不成内有诸界。如围轮别住之类。既有多界。后若结时。必须各随诸界牒出。不可依文。诵云。于此内外相。内结作大界耶。答下遮繁也。言不要一一牒诸小界。以除空地。亦只言于此四方内外相内。结作大界亦得。以此界望彼界。皆在我界外故。以相下。以此相望彼相。但先唱结在里名内。后唱结在表名外。又如大界内相。望外相亦得。名为相有内外。以体下。即中间法也望内外相。相必在体外也。


    言无。谓无法起也。然下申所以。与行者心俱。行者指所被也。谓能秉所被。二俱同心则有无作。无心则无。如受戒师秉资受期心。有法得可得故。今下此师正显。谓结界所为是地。地属非情。故无法起。如律下引证。以律云。云何界现前作羯磨唱制限者是。故知无有法。乃至下义例也。如衣钵药。加法受净则免其罪。何有法起。大钞斥古人引证云。此谓加法之所不论法起有无。若然乃是吾祖取下科也。


    以作下善生经</a>云。世间之法有因则有果。如因水镜则有面像。故知作在前生。无作后起。又成论云。因心生罪福等。故名无作善行阴。以善行心中。迁流造作成故。属善行阴摄。亦尔恶行心中成也。业力。因心业力。以感法起也。


    水轮。以金轮之下有水轮。水轮之下有风轮。大钞作水际义同。以界是色。句绝。


    是别非数。由在界故是别众。十诵树上比丘故非足数。若枝下。谓比丘亦在界外枝上者开不犯。界外下此约根。在界外枝覆界内。望从根断。且说开之。十下引证。此亦律文未了。准此下大师义断。须根枝俱在外。比丘又在枝者得。余如钞。枝结界法中。引小法灭尽经云。劫火起时。曾作伽蓝所。不为火焚。乃至金刚界为土台也。


    优婆塞。以受五八戒。心奉三宝。属七众收。故得守界不失。若聚落下。以聚落为贼所得。诸比丘必于一切界。悉皆外之。外即弃舍之貌也。后若作法。当复结之。故次文云。由弃故一切界外。下文云。舍界背相一切界外。意并同上。


    不失净地。以净地属能依。僧界是所依。令能依既不失所依。故知在。余下。彼复云。若疑应解已更结。故知界在。不净。即宿煮等。


    僧尼互解。如二众同行受戒。必须互解互结。彼此不失。今虽明结。必须先解。故可例知。不得相差。言二众既同秉故。不得界相相差也。故论言得共结者。则二众共行事时。尼须结界。不得与僧界相差。又恐出僧界外。非成同法故。异见。六和中见不和故。两不足数诤见。下文云。如拘睒弥亦不同和。同界别说开也。僧破。如邪正二部分破。如法僧于上开重结。彼此无妨已坏。言已破坏也。法语。即如法语者。成舍。成舍界也反上。即非法语者虽解不成也。中边二方语言不通故。若后通者不开。


    反上。反上即九门也。如相是则成。非则不成等。相接二界无中隔自然也。错涉二界相参也。无济即无桥船济渡也。缘非单复者。收罗七非也。


    累言。犹嘱累而言也。四摄。即下人法处事为四。临御。临莅秉御也。大猷。猷法也道也。多人一僧结已经六万延年。通未来僧于上作也。非踪。不合教迹也。彼我者。自结不成。复令他于上作法。被事不成。是同陷也。遮障也。


    二同。即同一住处。同一说戒。今解不可同也。何下。应问云。结时云此住处比丘唱四方相。及云此于四方界内等。今解时。何不牒云于此四方相内解界者。将结界下文通之。


    文下。即在注中引律文也。俱是外故者。约体望之。两相俱在体外。又以此界望戒场。戒场又在相外。此下。皆归前总科也。以总科名结解差别门属第四。今明结解已竟。故收归所属尔。


    即道之具。言是修道之器具也。机至下。谓有此机至教。岂不随机而通乎。还用人法。即还用同一住处。同一说戒。今所以言同说戒利养者。随本缘也。又虽牒同利。岂不同住乎。故知俱含也。


    利丰彼此。释本别利也。一住无法。释今欲同法也。以道及因此皆目法也。以正法各明释别说戒也。利养下释同利养。僧施。简现前施也。四方常住者。义通众用故曰四方。物存当界故曰常住物在。如床褥等。利通。通众用也。余下。即戒疏第二卷中。


    僧和作业。言僧若和合。羯磨作业。方得成就。机会。即受忏等机缘会合时。若不开者。无由取济。通收正行者。谓一切善行悉皆所收。正以拣于邪行。对法而言。则除说恣行钵法外。皆可行也。


    精鹿。如世举场。精者拣留。粗者择去。异品。品即品类。胜利。殊胜利益也。如国得贤则利国安民。释之得贤则奉教众济。皆于此场而招集。岂非利乎。有本作类。以滥上句。


    诸部下。善见云。外国戒场多在露地。如祭坛郊祀之所。律中戒名戒坛。作法多者。即除说戒自恣外可作也。今大界亦通多作。应亦名场。以上云莫非聚结异品等。住结。即为比丘同住也。


    不下反显。戒场为忏罪是专灭恶。为受戒是专生善今大界既无此专局。故不得场名。若尔三小界正为受忏。何故不得场名。将小界下释通。通法。通辨诸法也。


    和作下。以僧多故和难。由难和故作法难也。乖难。乖差留难也。又无有乖别难集也。平去二呼俱通。受舍德衣。即受功德衣。舍功德衣。并在大界。以依本安居处。受舍利故。衣食界。以俱依大界故。


    四法者。戒疏云。单白受忏本罪。二取最下者。白二与之。三单白与钵次第授。四白二以下钵令持。或下。别义以摄僧。得大界名。受忏等得场名。互彰其美。


    第二门义。即此内外先后门。当第二也。叵不可也。若在下。若本制在外。则无数集烦动之过。故知约大界难集。别结在内。意亦可见。


    善下引证。由缘起律中虽制大界。缘在前戒场在后。及论行事。不必依缘起次第。为结界法式。理下。彼云应先结戒场后结大界。若先结大界者。当舍已更前结之。然后唱相结大界。毗尼母善见。亦同此说。以此文证。则光师不读圣教。唯信意言。依人。涅般云。依法不依人。


    母论下。出彼第一卷中。外无大界。此证大界在后围绕。若忘下。彼第八具云。差人先结净地。次结众僧房舍。后结大界(已上正文)。彼约从内结故尔。不同今时结净地于僧界上也。备如次科。卑公。即卑摩罗叉也。即可下。释上侥幸义也。以侥幸者。非分过福之言。


    今若下。大师义约如欲依彼论者。当结一小界已。复于上结净地。不然则滥处。分法亦在自然地故。一体。二是作法体一。是自然体。


    必下。谓必若约缘。须立诸界者。亦随形势以安之。知围轮别住。既有众多。亦随界立相。或三四重相等。尽下。前约唱结。虽尔及论初集必尽自然。以戒场多。小于自然界也。后法。对前结得后名。由宽故。


    集难。难故成别。斯成妨也。所以不开小界相。据大钞中。加云四方小界场相。亦好住处。即摄僧界。应具二同。虽无同说合有同住。何以例除耶。答如文。


    问下。意云说戒自恣二法。何须尽集戒场上僧来也。况已结成二界故。答下。说恣二法。同收犯净二位。有犯忏罪令净。本制僧私同遵。所以大界戒场围轮诸界有僧并集也。余法不尔。非制同遵故。


    有人下。此成他部行事也。大师不用。文无偏局。但云解界。何不通之初无二同。救云。戒场结时不牒二同。及后解时。正是解二同。与结时相称故。亦可成也。不类者。岂可结无二同。解有二同。是则不类。俱无其相。以齐比丘坐处结故。外不立相。又是权开一席法耳。作毕即解。起必迷方。今场是久固。又立相故。如何用彼法亦不类也。


    比量。比度可知也。故大钞云。今准难事界。但翻结为解。理通文顺。僧住以解。文云僧今集此住处故。上既已斥。今何又着。


    答下。前斥不许者。是同一久住之住。此是四仪一时之住。故不同也。故曰多种。若一例不许言住者。则前结戒场法中。云此住处比丘。亦应不可言住。故须善了言义。


    通界即大界。下云通围大界。答下欲易明之。故后明解。及至行事。未必结已即解。任在解律者。行用藏舍耳。


    卒增。约水有泛溢故。障集。约僧来赴是难故。拯溺。以僧宝为人天。拯拔没溺之人。今若机缘不赴。僧义不成。则空彰斯号矣。乘权。以难集故。不能应权乘之济物。是丧其实行也。无津渡。简有船桥则可也。五处。彼第八云。若河水中有洲者。应五处作羯磨。一摩头罗精舍。二水中。三洲上。四水中。五仙人聚落。两边下。彼又云。比丘受欲来应羯磨。为水所漂。出界去殆死得出。白诸比丘。我向持欲来。为水所漂。殆死得出。今可广结界否。诸比丘言。得汝去上下水三由旬作识。若树若石等。作羯磨者。应作是言。大德僧听。从摩头罗精舍。至仙人聚落精舍。河水上下从分齐。以来羯磨。作一布萨。如是白(此证合水通结为界)。三下。彼又云。陆地道两边。各二十五肘(此是小也)。或避难结三由旬(此是大也)。如上说竟。即前云。若论自然。约界则四种不同。定量分六相差别。故水陆在不摄也。僧下。以作通结为一界。理得无碍。如本律正通合河结界。如上。即所引古义。今师准了论文。既曰二绳。岂曰在尺八。


    通唱三重。即于场上唱相已。遥唱大界内相。及外相也。或于下。即于大界遥唱场相。并加结法也。但唱外相者。中无大界内相。便成两界相参。若又但唱内相而不唱外相。齐何处是界分齐。又虽唱二相。而不周匝。皆名非法。


    又出自然。即出中隔自然也。依标相□集。或标宽当依标集。或自然界宽。当依自然界集。律无下。以律中无通围大界结法。但集法者。行事之时必准诵之。故特出此一法耳。注中云。如初结大界法无异者。若准大钞云。唯足内之一字云。僧今于此四方内外相结作大界。若据律文。亦不加字。但云于此四方相内结大界。于理亦得。随意所存。大途无妨。


    药病。药对上教。病对上机。以教由机。设药为病施。凡夫情见。既有异类聚结。故圣特开。如法同俦。一处结界。作此三法。


    拘睒弥。彼因斗诤来久。二十来年。不同说戒。事见。事即诤事。见谓知见。上云由诤见故。两无别众。今则正见是同但客遮法。或来而不坐。或坐已故诃。恐成别众。故开结耳。


    未出界。是出彼作法界也。下道。即无同师善。及下道各集一处。结小界说戒等。异处。即律云若不得合和者。随同师亲友。移异处。结小界自恣。虽下。以当部中但言界外旷野。不言在自然界也。今准文中。既云移异处及下道。当知即是自然界也。此实诚文也。道下。文言道路行。即道行一界也。又云下道即兰若。以文中云无村旷野。当时者。如在道路行。可准十诵六百步集。或在兰若。可准善见七槃陀量集。不须五里也有人下此师约坐处集人。斯理非也。以律文约结已齐坐处故。非约集云时。若尔则有难兰若。无集僧之量。律下。既云未出界。显是未入我自然界也。常涂。即五里七槃陀。一槃陀二十八肘。计有一百九十六肘。肘各尺八。总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也。彼下彼云。不同意者。于外得作法事。即是四分出界义。意同上也。


    无有二会。无重集也。显是一席法故。不和不至。非和合者不可造。至席中故。明以下。即用比丘坐身为标。标畔为相。相内坐下是体总门第四。故特简云总门中第四也。解不类结者。以结时云。此住处比丘。唱四方大界相。又云于四方相内结大界等。至解时则无此文。但牒二同以解也。又前人竖相结。后人背相解。不类此三当座人结。当座人解。人处相应。人即同座。处即身内。能结之人。即为解之。余人。非后来比丘。


    即第五门。义言正属此门非义也。缘难有无。大界无难故宽。立相使久固也。小界有难。反上不立。故知立者不徒然也。法事相违者。以事是难缘。今反立相。令其闲缓。则事不称法。故说不成。


    专权。结小界为无缘。而专事权开者。正违教也。如下引例。如有难持欲出界外来。应僧法者开。反此无难不开俭下。谓俭时方开内宿内煮等八。反此非俭。亦不开也。离衣下。如离衣为道路隔断。归会不得。方开。九等。上中下根。各开三位。以成九也。虽下。结上开缘。俱是曲被。矜。自贤曰矜。言凡夫不准圣言。辄自开故。僧祇下。证上立说。以通四仪故。熨下。言此为问遮处也。


    指拟方隅。此显身外别指标为相也。诵结。即诵八羯磨结成。义下。今斥可领疾疾。恐恶比丘来故。翻下。翻上四是。以成四非。


    文下。律云界外问难不成。显须界内也。今身外无相如何问难。殷鉴。殷厚鉴察也。与博观义同。冰执。情见也。开间纳取。纳取沙弥也。大钞云。十人丛坐前结。足开一人之分。必半身出界。亦准十诵善见之文。足成僧数。


    初结。正结三小时。彼若来呵。此结不成。同自然故。古谓。若未唱结时。同是一自然界也。恶心触。即恶心触净食。不成触也。今恶心倚我身界。不成诃别。


    今下。正结时。及结已随作三法时。倚身者俱成。结下。显无外相故。前闭斥古初结不成。后开斥古结界已虽呵不成。以律中无此前闭后开语故。如下。如向所论。一开一遮。不劳分结已。约身初结。同自然界。但使初后。俱为防诃人故。又初结时。身外不立相故。则不容诃人。故文下引律诫证。既言善比丘。及显恶比丘虽倚身界。亦不成诃。问若约结时。不成诃者。何以律文不同意者未出界。疾疾结之。答此约集时深防之意也。及至正结时。纵倚身界。以是恶比丘故。两不相摄。大钞云。别众一种。唯捩清净一色。又正结时。无外相故。


    用大界为。犹言用大界何为也。一教。谓临机开一时之教。非图重集也。


    前缘即为难故。开受戒托恣缘也。场界无难理。须就本结场界也。多人不益者。谓行事不应于教。则令多人不得戒益。戒既不具。行无所从。以行从戒体而有也。四是。即上知无异外等四是。四非。即此非是开缘等四。


    揣度也。谓古出羯磨。不解度量。今所合行。为显不行可藏晦。一例连写是不适悦。于时投世机耳。即今下。意谓。今时怠法者多。设有戒场大界。欲行法者。尚须邀命延请。方肯一临。岂有来作留难者乎。所以徒出无益。若然则知今家之略意。问脱或有者如何。将必下通之。准诵。准律通之自成。今恐后学未见故。曲为引之。律云。大德僧听。今有尔许比丘集。若僧时到僧忍听。结小界白如是(羯磨可准)。


    界与蓝等。即作法摄僧界。与蓝齐等。或结界狭小。而蓝墙宽大。此二不须结摄衣界也。以下谓自然衣界。依蓝院墙起也。但四相周匝外。更有十三步势分在。若结衣界。反令狭小兼无势分。所谓有法故无也。或界下。此显界在势分内。反令衣界亦小。


    全夏失衣者。谓但全得护夏。以依界安居故。而有失衣。以自然衣界。但齐蓝故。今出蓝外。虽曰在界。不免失衣。今若齐摄僧界。上结衣界。则护夏护二俱全矣。故曰衣夏两会。如下缘说即头陀比丘。厌世乐。兰若窟住。佛听结不失衣界是也。十诵墙壁篱栅来者。显从篱外来。至界边际也。五衣约尼说。


    有下。此师约现有村。可牒除村。若无者。不须牒除也如下。彼引律证是。无事有法。例如无病有药而妄加耳。


    现除。现有村在界内村内不得护衣。悬不结村去之后。此处更不得护衣。故曰后村移出不合摄衣。无村下。即现今无村也。现结。谓现法结取衣界也。悬除村。若后来当于衣界中。不得护衣。村若去后此处。复可护衣也。故曰村去还会。


    衣界便解。正斥上村来不摄。便成衣界自然解也。衣界不遍。此斥上现除悬不结。村若去后不合摄衣。则成标相之内。衣界不遍。况复衣界齐僧界。上遍标相内起故。但村下正出今义。


    不言除村。显是衣界遍。以律先结衣界。村内摄衣。后为缘碍。因比丘寄衣在村。往取有碍。因制村中不得着衣。故曰方始除村。此显除其妨碍。非谓除其村体。后遂下。今用此义也。村在不得。此约除其妨碍也。村去摄衣。男女出后。不妨护衣。以结时遍标相内起故同住地。齐僧界起故。不同古人除中空域。今言</a>除者。但除界中障碍耳。岂在下。意谓岂在今院内本无村故。不牒结除。若村后来。又须秉法。岂非烦重。又下。若今不牒除村。后村来入。便言村内得护衣也。由斯义故。所以须牒除村。如下引例。如月一日结界便牒二同。岂可便同说戒耶。亦俟于后也。故预牒之。今衣界亦尔。初结既牒除村。后亦同之。


    问含二意并问有结。摄衣法无结法。村来障衣是同。何须结法中。有村无村。例着除村之语耶。故二问意并云何须着除。答中内外字倒。合云院外界内。未免失衣者。盖摄僧界蓝外摄相弱。车树等界摄相强。结摄衣竟。自然诸界灭。名唯村界不灭。恐疑村界亦灭。故云俱着除。如论。即萨婆多论。不定。或有无。或多少散乱也。诽谤。由寄衣在村取招讥故。斗诤。因往村故。容有夫妇之诤。及无彼觅衣之诤故。梵行即净行。嫌疑。嫌故不敬。疑恐非法。无情。不为防村男女故。


    十诵下二句。即村及势分也。结空地及住处。以十诵许预结也。衣界不生下。虽云预结。以村在故。不得摄衣。义同不生即无遍矣。善见下证势分也。人即解指古人也。现除悬结者。古谓现有村。现除不可护衣。悬结者即结取空地。及住处也。后村移出更不须结。以悬结故。四分下。古人谓四分但云除村村外。无须结村体及势分之文。却成悬不结也。故下。破此非正解。以本律何尝不言。村去摄衣。即现结村。及势分矣。


    明有所牒。是悬牒除也。以村后去随得置衣。但村在时。除其障碍。有本明有所下阙牒字。僧坊外地。即蓝外地也。正是蓝狭界宽。故开结取。余下。所余之地。如聚落及聚落界。望有村不护。且言不遍。不同古人衣界不生。悬不结边。名不遍也。


    僧下。此证蓝狭界宽。须结开眼林。其□可以肆目也同住。即牒云同一住处。令既有村。村内不得护衣。应非同住。何得牒之。答下。谓衣界从僧界上起。僧界既言同住。故令从本称之。未必下。以村来暂不许住故。且言未必相可。非为永不许住。牒之何各。或下。言衣界本遍。摄僧界故牒同住。村碍暂隔故牒除村。有二。即古约体不遍。今约缘不遍也。


    障人以结竟僧不住中。则犯同宿故。僧祇下。彼约聚兰二处。通结为一。摄僧摄衣界也。后下辨废两通。聚落兰若俱。通结摄衣界也。既下。既牒除村。明知聚落中僧界。亦许结摄衣。既许故非废也。


    聚落小即村界也。先虽是小。后男女多。村转增大也先所摄衣处。亦不得摄也。为村所侵。若先大后小。先所除处却得护衣也。准下结成上义。约缘即村也。


    文乃无桥。言此除駃水者。是无桥耳。又若有桥。义亦通许。例如摄僧界。有桥船者开之。下地。即男女安下地。是村内也。或可下是内宇田村去后可以摄衣。以先悬结故。


    结住及空者。现有村名住。村势分名空。古人谓以律但言除村。且不言村去后有摄衣界。此下一□今斥如上。即前云本村还出衣界仍摄。非时下证名同也。以九十中有非时入聚落戒。钞列缘中。云向俗人舍。仍自注云。即寺内净人家院。是证今除村。即是除寺院内。男女所居处。同名村也。亦即下。不唯村聚是同。抑亦是食家等。单提中食家者。律自释云。有男女也。岂非是同宿屏坐露坐。皆是约男女住处。当知亦即是村也。单士女。有女无男等。


    善见下。既云既不失衣界僧。显衣界外有僧。不得以言有所属也。缘相但约有村缘。及施者之言。为限相故。不约作法时。通僧界所摄。以僧作法时。村中有僧。亦须集故。


    余下。十五种自然。如戒疏解离衣戒中也。文下。证知为摄衣也。说戒等。取知摄衣摄食也。


    先解下。以衣界为能依。僧界为所依故。先解能依。此则有叙也。又顺脱衣之法故。假本。本即僧界。而非下。大师意在结既次第成。解宜次第失。未可各结而合解也。又体既四分。而受反用十诵为随。则乱伦获罪矣。为除疑者。恐上云本失未亡。则例今亦可言□除本丧。故又遣也。


    三品。上中下三根也。非一者。上根教行毛食。中下教开结净。知量。经云知量知足。分卫。正言傧茶波多。此云团堕。或云傧茶夜。此云团。团者食团。谓行乞食也。沟壑者所堕处也。中下之器。形报微劣。制上行乞食则成过劳。进道不前。因病致死。故曰终丧沟壑也。又孟子</a>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三等亦三根也。以上根康则乞食。病则开济。岂不收乎。


    秽染。曰同宿恶触等故。喜生贪染味香也。体乖仪节。以上士高节亲临食厨。非大人相故。且儒中君子。尚远庖厨。况出道净行之人乎。此从缘者。从除宿染缘边得名净耳。非对未结时地秽得名为净。外道下。如次科引僧祇十诵。讥言秃居士舍。与俗无别是也。多罪。即有同宿内煮自煮恶触等过也。集因。以贪秽食。是下界业因。招集苦果也。食啖不净。举果中云报如堕不净虫。永离上妙香洁。岂非恶集以招乎。苟未能行乞。而但遵护净。足不履庖屋乎。不触食具。不经残宿。又不坏生。一钵多罗从净人受。复在中前而修观进啖者。此则末世上行佛子矣。


    播汁(上浮还反)。珠丛云。汰米汁也。乞多食少。翻为外□乞令僧食少。他物净。作他物想为净也。


    外责。即外议责也。两罪。即有宿煮二罪。既有如何开他物净。待明。即明相现也。为人。即比丘等。


    大小。大即楞伽涅槃。为了义教。小即僧祇十诵。又是明文不许。涅槃本制有缘亦开。时世饥馑。乃至为住正法。皆开缘也。要须以檀越为净主。故云必施等。四法。即法四依中。依法不依人也。圣行即乞食。是四圣种行故。正愿。彼经乞食时。若得食持当愿众生。为法供养。志存佛道。若不得食。当愿众生。远离一切诸不善法诸律。初受下。谓初受戒已即说四依。元行。即本行。僧常。即僧常食也。


    前废。以楞伽后制。废前教也。本制即乞食。令中下不堪故。大下。即楞伽等。上达之机。可依行也。分河而饮。以小乘各计。则分河饮水。如序中即别序第一专执四分不引外宗也。若望第六终穷所归。大乘至极。僧坊无烟。则四分开结者。是小乘持律也。必下。若力壮道充。依楞伽涅槃。僧坊无烟。义复何疑。


    无净厨下。此母论许有则接下根□□□宿煮来叙古人。约僧界成犯。别结。即别结一净地。便以大界围绕也。广如。前引母论解也。相顺。言且得随顺。于中下之机。有所济也。此得下。言此得在从顺开文失于涅槃。制不许结之意也。


    准论。准上母论也。虽下。古约露地大界中。虽无四周院宇。亦不得同宿。煮字有云者。非也。


    今下。今师约院周生过。不成储畜。今师约是不周净也。若约界成。正斥上云大界成。无院宇随犯宿煮。若尔则不应四种净地。文开四种者何。一者篱墙不周净。二檀越净。三处分净。四白二结净。半有下。出不周相。四分云。半有篱障多无篱。都无篱障谓露地也。非储积相故开之。非唯下。不惟自然地上不周故开。若摄僧界上不周亦开。故向云纵结摄僧。无僧坊院。不成储畜。


    无界有院。正难上院。虽周成不结摄僧界。亦是宿摄文也。方相合者。即四方篱墙周合。是储畜义。故招议耳。法下。本结摄僧界。意在取和作法。今有僧在界。岂不集耶。不可相类。义自迥异。


    文中下。律言未施与僧。则显是他物。自许。即僧自有者。既下。处既是他物。食□□□因执心薄。故曰绝起。俗有檀越寄食在界。


    若道下。斥上妄判云。并为他物净。文意云。若言寺是俗造故。属他物净者。一切寺院皆是他物净。望俗推绳。若盗损者。但望损于檀越。事在无作。边计五犯重。应无对三宝上结义。又若人施佛法者。亦应无福。以物自属檀越。不属佛法故。无在。言无定。


    不结有罪者。古谓不结净地有罪。结又难为持护。今檀越净。则其理颇长。由檀越倚傍故。胜得不净地也佛下。佛所立制。贵益智解明白。不为暗昧鲁塞。今明白心中亲知。而反致诬罔。覆冒圣之仪轨。则增不学无知提吉二罪。此外自得内宿内煮根本罪也。若言下牒斥。不以难护故不结。五欲。色声香味触。此五能牵人五情。出家之士。要一一断之。岂止于食味之一欲。独为累缚。而涉于言议哉。


    宁结减罪者。大师意谓。宁可结净地以减罪。不可言结难护罪。何下推释。以先未结时。通界有罪。今既结竟。故免其过。岂非结能免罪乎。一有益也。善下。即持戒之者。本惧其犯。今结竟食在蓝内。虽曾经夜食自成净。恶下。即破戒恶心故触名净。谓虽在净不净地。触其食其。亦自成净。故曰无染。今为持戒故结。岂非二有益。两失。内宿内煮。如下。如何言若结难护。则向谓愚暗不学之罪责是。自贻赠之也。春秋</a>云。自贻伊戚。伊是也。


    十八。篱墙垣栅堑五种。各有半有多无都无三种。共成十五。此是单历。若将篱等五种总为一。亦有半有多无等三。自成三种。足前共成十八也。二合至六合者。一篱与墙合。二墙与垣合。乃至第六篱墙垣栅堑合。或更互参则多相。略出二十句。以篱为头。自成四句。一篱墙。二篱墙垣。三篱墙垣栅。四篱墙坦栅堑。篱为头既尔。余墙等四皆然也。


    初成。屋宇初成。僧未曾经一宿者。可行处分。何哉。由壅滞贪结未多故也。随人。即檀越经营人也。


    佛塔下。以中国伽蓝门。皆东向故。佛塔庙皆向东开。乃至厨厕亦在西南。由彼国东北风多故。神州尚南为正阳。不必依中土法也。行来之处。即比丘闲时经行来往之处。以避塔庙故。多在西南也。以绳量度。谓尔许比丘住。尔许为净屋。过时。彼约不得过初夜。四分约明相。彼教又急也。善见下。此约初竖屋持作也。若已成。即已竖屋了。语令知告本施主。随指一处。老宿此约本主。若无者。开召聚落耆老指之。彼若不解教之亦得。


    自然中。彼约在自然地上结。准下僧祇。要须摄僧界上作。余下指如前解。大师意谓。若要依母论。存僧界外者。当先别结界已。上结净地。免于自然上作也。依处分者。谓解已或要行处分净者。须是荒废来。经二年者可行。


    初一。即檀越净。是约他物也。下三。即不周等净。约自物也。余者即余三净。俱约处周匝也。无法。檀越不周。本无法故。加法。第三口法四是僧法。


    别人。以一人处分亦成故。支尼梵志别名也。言羯磨下。覆释上未结羯磨之文也。少多。三二人皆得。七众。在家二出家五也。通诸界。作法自然也。如于作法地上。新立厨屋。亦可行之。


    二缘。一者是病缘。二者要边静处。若观科末。似边静自为二缘。在边非静。在静非边。俱不可也。以下。释所以。包者厨屋也。且儒之高士尚远庖厨者。一则存大人相。二则恶闻杀声也。以君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我教则离杂秽之咎也。离秽杂则清修之道成。大人之相着。何莫由斯也。奄蒙。说文。奄?也。言奄?蒙闭也。


    即是相。恐人言净地。不唱四周相。便言无相。今称房名。是齐房而起。岂非即是相也。四句。若僧时到前。无缘本双牒句。得在依文。以依律文故是得也。失于缘唱。谓第二句缘非中。不牒所唱处是失也。欲下。大师立理。以定缘本。某处是缘。净地是本。今随文。且依律文也。结集。非波离时也。部主尚云尽所诠相。一宗周备。岂有缺文。当知是后时结集也。觉明据翻译时。竺念约笔受时。比下。比诸结界法中白。皆是五句。唯此一法。四句成之。反验可明。


    为僧造。以施主通七众。通僧坊作。以净地散多。而僧住有限。故曰通也。将熟下。虽曰不长。以将熟故。须早结净地。如律云。就食者离地物一切通犯。未离地者。未长足者不犯。已长足。逢霜露等。并是宿限。又云下。即不得以羯磨结机架为净地也。取土。出妄解也。谓净地土取出。不净地中。亦是净地。而况净法依本地起。岂得随土而有。今本土若移出。何有净不净。言俱是不净故。隔道两边。即中间。是道两边结净地。亦通缘净。约不觉缘故成净也。僧祇并谓比丘。不觉在不净地者成净。若知不净障僧制僧不得入中。


    又下。言同净地中结。又有何患。大抵法要简处。岂可同在地结不得耶。故下。以结竟反例。言已恶触。尚只坏食具。不损净地。岂可初结在中不得耶。又初结与后解。二种俱是约法。宿煮秽染是约罪。岂以结法。而坊患有罪乎。况法与罪两不相干。今若同处行结。纵使律云牒某处。盖是牒相耳(虽有两解。且从初义。以律云。僧在院外。遥唱遥结故)。


    如上。即前云应唱房名。即是相也。以食下二句。大钞注云。故须遥结在中相杂。以僧下二句。复注云。净地有僧不免别众。不摄别众罪也。若是众法。彼此同犯。若是私法。僧有不集之过。不同戒场不集无过。以各自摄故。


    今准方土。此方说东属木。木能生火。是熟食之象也。无施不可。言皆可也。以顺方土故。吹气散。吹西南食气散也。阳气。东方属春。阳明之气盛故。北辰。尔雅释天云。北极谓之北辰。郭璞</a>云。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然则极中也。以其居天之中。故曰北极。以正四时。故曰北辰。故下结属阳位。故厨在东。尔下引证。随方土所尚。不可偏执。但不得以昼为夜尔。


    何不开宿。言何不开在净地内宿耶。答文可领。局僧住。食入僧住地方犯。又僧入净地住亦犯。岂非偏约免通蓝之过欤。本制。以九十中食残宿食故。宿煮。停贮过者。今结净地。正为安食。故无此过。余二。即恶触自煮。是约自造边成犯。或在两地俱有过也。是以不防加法。对下造房。合云乞法。答下。说净为免长。乞法为作房。有此益故开。岂有说乞了。而复与罪则说乞。何为净地。本为同界有犯。故制别结。以防罪故。今结竟反入同宿。岂能防之。况佛是一切智人。一开一闲。莫不合于法度。知了根机也。故钞序云。佛是穷机之人。僧唯应药之器。虽非律文。以律无解之辞句也。虽然以听解故。准说无苦者。即准余翻结为解也。其理善成。故曰无苦。苦患也。


    初一须翻者。谓本是净具。遇缘染污。故须翻秽令净。俭开。荒俭之世。律开八事。若乞食易得。而私顺开通之文者不可。纵实有俭难。遇于丰时则不许。律云。若时世还贱故依开食。佛言不得。如法治之。扶持下。谓釜器倾溢佐助料理。佛开为缘。此不须翻。后须下。说须翻也。


    不入者。言腻不全入也。有少腻沾者。当削刨之。六众。七中除比丘也。博之。即于尼寺俗家沙弥净人处。一石一石更互博之。虽得本物。以入手两相舍故。


    船车下。律云若在船上。载十七种谷。上覆以蘧蒢席。比丘得在上坐。不得名字。若为风吹回波漂在岸上者。一切不净。必绳篙不离水名净。大车上载诸谷上覆者。比丘得坐上。不得名字等。今言住四仪停住之住。


    四分下。即比丘恶心触净食。令诸比丘得不净食罪。触者成触。不触自净。覆盖。僧祇晒谷时必天雨。无净人。得自遥掷净廗物覆盖。捉净砖。石镇之。忘覆食器亦尔。坏生一种。大钞云。如水陆果子。不受而食。岂令净耶。谓必无人。为作火刀等净。文开内啖。即上七事俭故。存命开充内啖。不开外损。谓坏生一种也。以大钞义加故。若开则外生讥谤。岂非损乎。有此滥故。八事中不显坏生。故云滥故不显。文开至不显。重明坏生也。


    如钞。指四药篇。缘会。俭难故开也。缘静。俭缘静时不许名闭。前下。释开意也。前门。即缘不净门。触宿。是不应。而反为之。是为不净。应为。即俭缘本开之宿煮。而不敢为。两乖法网者。前乖佛制意。后乖佛开。前后各犯不应之吉。故曰一罪。


    贩博贩卖交博也。治生。即以贩卖为业。治理生命也。道人。比丘也。纵得财来作福设会。尚不免罪。何况得福。持戒比丘不得食等。何也。以贩卖罪。重于屠阱者谓屠者止害一生。贩卖一切皆害。不论贤愚持戒破戒。无往不欺。虽下。是体不净故。以下。僧若随顺受之则令彼续作不止也。不许翻。即不许翻秽令净也。以心绝故者。无再作义也。


    以食不净钵。合云以己不净钵及食。与净人。一心与。不作再得心也。大师云。准此器下残食。令净人益授有触失。又下。准大钞具引云。比丘与沙弥。担食在道中。食时与沙弥。沙弥还与比丘者。若先不共要得食。及此不得。今言以先共要。以先下合有不字文脱明下合有日字。皆下。证决弃无染者。得津尘。取微细食分也。


    以异别人下。别人。触僧净器有犯者。据受腻者为言。又四分诸比丘相嫌故。触他净食。令得不净。佛言不触者净。触者不净。吉罗。体无下。释器新净无秽。可翻缘去。即船漂在陆。牛尾离车。便成触染。


    无心。谓本无心同宿也。未得。闻言未得净地间。无文开护。谓无教文开二煮。成护净义。由下申所以。不同前文明相即出。盖时之促也。今则反上。故曰时长。唯下。约俭开八事故。口法尽形。即口法加尽形药者是。通开也。


    如前缘净。即忘误捉僧家麨食。及扶佐等。非难。非俭世之难也。失圣仪。以三来圣贤。皆离恶触故。如彼。即五百余年。不见浆水。正欲趣厕。护厕鬼神。打不得近。智论。彼云。若沙门福田食。以不净手触。或先啖。或以不净物着中。后入沸屎地狱中。又护净经</a>中云。由有宿捉等。众僧食不净食。后堕臭屎池中。互百万岁。受苦恼竟。复各五百万岁。堕猪狗中常食不净。后出为人。生贫穷家。衣食不具。佛告比丘。众僧住止之处作不净食。不足往食。如法持钵。乞白衣食。是明净命。


    恶触下。虽开非时七日尽形不显。自知越限。如七日外触。还犯七日。下由不列。


    开四罪。即是犯也。未加法前。云事同时药是也。逝尔。雅云往也。可为心师。言不可师心也。隐括。隐占括度也。排斥教网。言于我大乘。本无时节。又云不以小节为碍。如斯之俦。不知己身位地。辄拟大圣。罪流长劫。长劫者。拂石芥城也。


    文不了者。不显示三人也。故引十诵明之。三种人。即比丘及僧学悔沙弥也。但使一人与同宿。则不可食一具戒下。至有一具戒人。与食同宿。则一切比丘。皆不得食。故曰皆被染也。或下。恐人疑云。衣不说净。亦是别人过。应同内宿。累余比丘。亦齐犯邪衣。有下。是释疑。行违体顺者。以学悔人虽犯重。一行有违。而诸戒全体尚净。故同成染。


    彼文。即十诵也。若下。即后制断净地。通皆不可也。故云义通净地。约相下。即约净地之相。从后制断之文但有违教之吉。不犯内宿罪也。故云无宿可知。


    僧坊内煮。显净地自通。自熟。通两地。三人互为俱不可食。而后受啖。显有期心。若本无心亦开。


    不共同宿。此句同钞中。是残宿非内宿。彼注云。今日受食已。安界外不共宿。非内宿也。若食不受下。是第二种。此内宿者。又同钞云。宿而非残亦吉。彼注云。谓未受食。或共宿吉。不宿不犯。若□下第三种也。此亦同钞云。残而非宿吉罗。以作己有想故。义岂下。谓本律虽曰无文。岂在通许之限。


    余二。处分作法。若僧坊下。以食在净地。僧坊有人。斯亦何咎。有本将有人作无人非。有人下。二种净地正障僧也。故云不开于净地。二净。即白二处分也。在三。如上解。虽然又须知方犯。若不知者。非心过故。远下。即远持食入界。觅净地未得明现也。非罪。不犯恶提罪。以体变故。不可言宿者。若未长足则无内宿。若长足者。不可言无内宿也。


    就处不通者。即僧住处也。局二作法者。处分并白二结地。通于中煮。二地之外。是僧住处。不开煮也若煮成恶。即非净。若檀越不同二净通煮非犯。昼夜。若昼若夜俱犯。七众下至优婆夷在界内煮。清净比丘亦不得食。生熟。如阿难温饭。在祇桓门外。故知界内熟食亦犯。


    通坊净。即通僧坊净地。皆有自煮也。三位。即上比丘等三种人也。有四。加式叉。问下。此问上尼中有四。何闭式叉。过授。即过食授食。行仪。即乖圣行仪也。以式叉学法渐优。故通坊净。僧坊净地恶触俱犯。


    有三。即比丘等。尼中无沙弥式叉亦开。所除即不开也。腻尘。是食余津。通染故。令后净亦成触也。义加。义恐是若字。本触。即自触也。


    净人有一者。大钞云。若沙弥净人。但有腻触。仍自注云。谓捉比丘钵已。食腻在手不洗。而捉僧器是也。由下。即比丘先受之食。被净人触故失受。令授。令净人捉己食器。彼有食腻在手。不洗反捉僧器。故曰触余净。故下结示。净人有此一也。若如下。即钞中遇缘失受。彼注云。净人触失。如法莫触。洗手更从受之。净人不须洗手。文义同也。


    又下。此说大僧又有四种。不成恶触。一下。如俗器中盛食与。比丘仰手。受取前食。虽僧俗执。不成恶触。如下。即净人触失。如法莫触。洗手更从受之。故曰更加法也。如上缘净。不须翻也。


    见净人者。应置地净手更受。如文。即四分。诸比丘相嫌故。触他净食。令得不净。佛言不触者净。触者不净吉罗。三下即十诵。持戒比丘。懈怠故触。名不净。


    自种下。即下子成菜也。子虽成触。菜体变故。未可论罪。坏相。坏上苍翠等相。以正生不已。后时色变。亦无先恶触罪也。故曰本生故互生。如下净地生果菜。长足者抹令入厨。互覆者。净地生果枝覆。不净地者。从根断。如四分安食具在上。并从根断是也。有净则非犯。不净则成犯。


    若知下。即知在不净地不得食。获罪非威仪也。若准五分成恶触。有命外道。计春生夏长故。自伤物自损也。如疮净是。高胜即净法多故。高胜于彼。


    初人下。即使净人作净时。人果俱在净地上也。不妨余众。钞注云。余四众食。以非处即在不净地故。后之二句。指上四句中后二句。


    十种。谓初五种是净种。次五种净根。文中合云五种净种。五种净根。文略且初五者。谓火净。刀净。疮净。鸟啄破净。不中种净。此五种中。刀疮鸟净去子食。不中种火净都食。次五者。若皮剥。若?皮。若腐。若破。若瘀烂。此应是净根种。火净听食。四分火净。通五生种故。一提。坏生种也。一越。食皮肉吉也。如钞云亦四药中蓼萝。即萝勒蓼(令兰者是)。若僧祗中。揉[打-丁+修]萝勒蓼等。不可坏种。种即子核也。蒿草有隔。即有草菜所隔也。又钞注云。准此蒿草之类。子果散落。无净法。


    非谓下。是了疏解文也。他加行。即净人为净也。一物成非。但约一被净者成净。余不净。以同一聚故。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四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