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戒本约义卷一
3个月前 作者: 永觉元贤
福州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述
四分者。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并受戒说戒。三安居自恣等。四房舍并杂犍度等。故名四分。犍度此云法聚。即分义也。戒本乃是初分比丘戒中。佛制戒之语。半月众所共诵者也。其源出昙无德部。昙无德此云法密。部主之号也。先是佛成道后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斋。斋毕。罗睺罗洗钵失手堕地。碎为五片。佛云此表我灭度后。诸恶比丘。将我律分为五部也。后佛灭度百年后。有优婆鞠多尊者弟子五人。各执己见。果分律为五部。一昙无德部。二萨婆多部。三迦叶遗部。四弥沙塞部。五婆蹉富罗部。其古律则摩诃僧祇也。此本传至唐凡有四本。宣律师所遵行。乃姚秦陀施耶舍译本。此本与律少有不同故。后有唐西太原寺僧怀素</a>。仍于律中撮出。俗称新律。新旧二律。莫敢低昂。请旨钦定。二律并行。即今藏中二本是也。愚详考之。义实无差。文有少异。今则并用二本参定。非敢妄有增损。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将说戒经。先说此偈。是为说戒之序。律中全文尚多。疑是部主昙无德所说。今省繁就要。不知何人所删也。首二句归敬三宝。以求冥加。次二句明说戒之本意。演宣说也。毗尼此云律。又云善治。是以律治罪也。令正法久住者。以戒为定慧之洪基</a>。解脱之要道。若不得戒。虽有禅定智慧。悉成魔外故。说戒则正法久住。不说则正法不久住也。
戒如海无涯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此叹戒德以劝其听也。戒法广大。犹如大海无有边涯。其可贵重。犹如珍宝。当勤求之。勿生厌倦。圣法财即成宝也。欲守护此戒。不至丧失。则当常听此戒。庶常得?励。而戒可护也。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此言戒能灭罪。以劝其听也。戒若有毁犯。当常听说戒。发露忏悔。则罪可得灭。障谓防障。言可防障而不至于堕也。戒有五篇。今止言三者。举重以该轻耳。
毗婆尸式弃 毗舍拘留孙 拘那含牟尼
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 为我说是事
我今欲善说 诸贤咸共听
此言戒乃七佛同制。非后人妄立。故当共听也。
譬如人毁足 不堪有所涉 毁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中者
常当护戒足 勿令有毁损 如御入险道
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 死时怀恐惧
此设喻以示毁戒之害。如人毁足则不可行。毁戒则不能生天人。欲生天人。必须护戒。况入圣道乎。又如御入险道。失辖折轴。则险不可出。毁戒则恶道不可出。临死时恶相现前。必堕三途。有深怀恐惧而已。是知戒决不可毁也。辖车轴头铁也。
如人自照镜 好丑生欣戚 说戒亦如是
全毁生忧喜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此设喻以示说戒之益。如人照镜则自见其好丑。好则欣而丑则戚。说戒则自见其全毁。全则喜而毁则忧。又如两阵共战。勇则进而怯则退。说戒则净者安而秽者畏。喜与安有增进之意。忧与畏有改悔之机。是说戒之益有如是也。
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前重重诫劝已竟。此乃较量其胜功。以结上文也。小乘律中。以比丘戒为最故云然。由此戒为最故。如来立此禁戒。使半月半月必说之。所以警?昏怠。而除灭愆尤也。
和合僧集会(答言僧集和合)。未受具戒者出(有即遣出答言未受具戒者已出。无答言无未受具戒者)。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有依法说。无答言无说欲及清净者)。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有依请具答。无答言此处无尼来请教诫)。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言说戒羯磨)。
大德僧听。今白月十五日。众僧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白如是。
此羯磨轨则也。和合者。律中云。应来者来。应与欲者与欲来。现前人得呵不呵。是名和合。反此名不和合。集会者。律云当敷坐。打揵椎三通。尽大众俱集一处。未受下。律中白衣沙弥。俱不许听大僧说戒。听者得无量罪故遣之。不来下。律云。比丘若有佛法僧事。及有病看病人。并听与欲。与欲者。听其与人说欲也。惟除结界及鄙事不与欲。与者得罪。其传欲人。在众中整仪白云。大德一心念。今有某甲比丘。自说清净。无诸障法。为病因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一说便止。谁遣下。佛以尼众暗昧。又阙于参访。许半月往僧中。请教诫师。其受嘱人。当于众中整仪白云。大德僧听。某处和合比丘尼。差比丘尼某甲。半月顶礼和合僧足。求请教诫。三说已。僧中应为择教诫师。作白差往。如无堪者。上座应作略教诫法告嘱人云。明日尼来请可不时。报言昨夜为尼遍请无堪者。然上座有敕。语诸尼众精勤行道。谨慎莫放逸。受嘱者如法告于来尼。尼回集众。宣上座敕已。应合掌听受。答言顶戴奉行。礼拜而退。若尼半月不向僧乞教诫师者犯堕。羯磨此云作法办事。乃白众而作法也。大德下。正羯磨之语。白月黑月者。上半月为白月。下半月为黑月。僧时到。谓当作法之时也。忍听。谓忍许听作羯磨也。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诸大德谛听。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德清</a>净。若有他问者。即应如实答。如是诸比丘。在大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故妄语者。佛说是障道法。若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当忏悔。忏悔得安乐。不忏悔罪益深。
此令其忆念有罪。而忏悔也。波罗提木叉此云保解脱。谓持此戒保任得解脱也。又云别解脱。谓三业七支。因戒防非。别别得解脱也。若有问者。谓此三问之外。别有事当众审问者。亦当如实而答也。不忏悔得故妄语罪者。以其自知有罪。而故覆藏。虽未有语。亦同有罪说无罪。虚妄不实。是障道法也。结突吉罗。
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此上通名戒经序。下乃广说戒相。
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佛海边外。
若比丘。共比丘同戒。不舍戒。戒羸不自悔。犯不净行。乃至共畜生。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须提那尊者。因岁饥领众。往故里乞食。其母屡劝尊者舍道还俗。尊者再三不允。母云。汝既不还。可为种子。使汝种不断。于时佛未制戒。尊者不知其过。遂诺母命。乃与妻三成其事。后佛知故制。共比丘同戒者。谓共诸比丘。同禀具戒也。不舍戒者。佛言。比丘不乐净行。听舍戒还家。舍时对三宝前。如法三唱而舍。若狂乱心。或对狂乱人前。乃至天龙鬼神。及不解如是语者前。俱不成舍。语而不了了者。亦不成舍。戒羸者。戒多毁犯也。戒多毁犯。便当勇猛忏悔。戒体复完。今又不能忏悔。则恶且日长。必至于犯不净行矣。不净行即淫法也。乃至共畜生者。后因一比丘林中独居。与一雌猕猴交。他比丘伺见白佛。故兼制之。凡比丘。若犯一切男女人非人。是道非道。有隔无隔。初入如毛头许。俱得波罗夷罪。方便不入者。偷兰遮。若有怨家。强捉比丘行不净行。不受乐者不犯。受乐者犯。若比丘教彼比丘行不净行。彼比丘若作教者。偷兰遮。不作教者。突吉罗。比丘尼犯者。波罗夷。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灭??。若睡眠无所觉知。及不受乐。一切无有淫欲意者不犯。波罗夷不共住者。谓犯者不得与清众。共一说戒。共一羯磨也。盖犯此者。即当灭摈。若有犯不覆藏者。当退位在比丘后。沙弥前。不同一切比丘事。不应授他人戒。不得畜沙弥。不得受他依止。不得教诫比丘尼。当自屈意。调伏心行。尽形寿不得离。若证阿罗汉果。方超入大僧位也。
若比丘。在聚落中。若闲静处。不与物盗心取。随不与取法。若为王。王大臣所捉。若杀。若缚。若驱出国。汝是贼。汝痴。汝无所知。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檀尼迦尊者。为己造屋。私取平沙王材木。事发被摄。国法盗五钱当论死。王以比丘故。但呵而遣之。佛知故制。凡物必人与方可取。人不与。而以盗心取。则实盗也。随不与取法者。谓依国王不与取之法而论罪也。凡盗取一切财物值五钱。离本处五尺犯弃。五钱。此土值银一钱也。若减五钱偷兰遮。若欲取而未取者。偷兰遮。若方便破坏他物。若倚亲厚强力而取。若以言辞诳诈而取。若以咒术等力而取。得五钱俱犯弃。若减五钱若未得。俱偷兰遮。若为他人偷渡关税。作诸方便。皆偷兰遮。若方便求得五钱犯弃。不得偷兰遮。方便求得减五钱。偷兰遮。不得突吉罗。若教他人求五钱得五钱。二俱犯弃。不得。二俱偷兰遮。若教他人求减五钱得减五钱。二俱偷兰遮。不得。二俱突吉罗。若教人求五钱。受教者得减五钱。二俱偷兰遮。若方便教人求减五钱。受教者得五钱。受教者犯弃。教者偷兰遮。若方便教人求五钱。受教者乃取异物五钱。取者犯弃。教者偷兰遮。若方便教人求五钱。受教者谓是使取物。无盗心取五钱。教者犯弃。受教者无犯。若教人取物。受教人谓教盗取得五钱。受教者犯弃。教者无犯。若有主物有主疑。无主物有主疑。无主物无主疑。取五钱。俱偷兰遮。若有主物有主疑。无主物有主疑。无主物无主疑。取减五钱。俱突吉罗。比丘尼犯者波罗夷。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灭摈。若与想取。若己物想取。若粪扫想取。若暂取想取。若亲厚意取。无犯。
若比丘。自手断人命。持刀与人。叹誉死。快劝死。咄男子。用此恶活为。宁死不生。作如是思惟。种种方便叹誉死。快劝死。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婆裘园诸比丘。习不净观。深厌色身。遂欲自杀。时有勿力迦难提比丘。是外道种。持刀入园。比丘倩断其命。以衣钵酬之。由是死者相继。居士见之讥嫌。佛知故制。断人命者。简非人也。刀与人者。知他欲自杀。便以刀与之。或以刀与彼。令彼行杀也。叹誉死者。赞誉其死之善快。劝死者。劝其速死也。咄男子下。正快劝之辞。持刀与人下。皆非自手杀。而心实杀也。凡比丘若自杀教他杀。使禽兽杀毒药杀。或方便坑陷。以至用水火木石等。断其命者。皆犯弃。方便不死者。偷兰遮。若杀天龙鬼畜生能变形者。犯偷兰遮。方便不死突吉罗。杀畜生波逸提。方便不死者突吉罗。若人疑非人。若人作非人想。若非人人想。若非人疑人。杀之俱偷兰遮。比丘尼犯者波罗夷。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灭摈。若掷刀杖瓦石等。误杀者。一切无害心。而死者俱无犯。
若比丘。实无所知。而言我得上人法。我已入圣智胜法。我知是。我见是。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欲自清净故。作如是说。我实不知不见。言知言</a>见。虚诳妄语。除增上慢。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因岁饥乞食难得。佛命随处安居。时婆裘园比丘。??作方便。希易得故。乃向居士家。说我得上人法等。上人法犹云过人法。圣智胜法。谓声闻四果四智之法也。我知是我见是。即指圣智胜法而言。彼于异时下。对人发露之辞。纵能发露。犹结弃罪。除增上慢者。因一比丘耻未得道。妄言已得。后以精进故。证阿罗汉果。疑前妄语犯弃。因白佛。佛为开之。为是增上慢心故作是说。非虚诳以希利养者比也。凡比丘向人。说得上人法等语。前人知者。波罗夷。前人不知者。偷兰遮。若以手印。若书信。若遣使。若作相。彼知者波罗夷。不知者偷兰遮。若实得道。向不同意人说。突吉罗。比丘尼犯者波罗夷。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灭摈。若实得向同意人说。若向人说诸法。而不言我得。不犯。
诸大德。我已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波罗夷法。不得与诸比丘共住。如前。后亦如是。比丘得波罗夷法。不应共住。
如前谓如半月前犯者。皆波罗夷不共住。后亦如是者。谓此半月后有犯。皆同此结罪也。
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僧伽此云众。婆尸沙此云残。犯此罪者。已几于弃。如人为他所斫。而未断咽喉。仅存残生理。宜速救也。
若比丘。故弄阴出精。除梦中。僧伽婆尸沙。
迦留陀夷。欲心炽盛。乃弄阴失精。佛知故制。后有一比丘。梦中失精。疑犯此戒白佛。佛为除之。凡弄阴未失精者。偷兰遮。若比丘教他失精。教者偷兰遮。若不失突吉罗。若教余人。失不失俱突吉罗。比丘尼犯者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若不弄而自失者。不犯。
若比丘。淫欲意与女人身相触。若捉手。若捉发。若触一一身分者。僧伽婆尸沙。
迦留陀夷。于房门外。伺诸女人至。引入看房。遂与身相摩触。佛知故制。若捉手下。皆身相触也。与一切女人身相触。一触一僧残。若以衣服等触其身分。偷兰遮。若以衣服触衣服者。突吉罗。若与天女。阿修罗女。鬼神女。龙女。畜生女。能变形者相触。皆偷兰遮。畜生女不能变形者突吉罗。若与男子相触突吉罗。若与二形相触。偷兰遮。若人女非人女想。非人女人女想。非人女疑人女。俱偷兰遮。比丘尼犯者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若误相触。无淫欲意。不犯。
若比丘。淫欲意。与女人粗恶淫欲语。随粗恶淫欲语。僧伽婆尸沙。
迦留陀夷。因佛制不得相触。乃引女人入房。向彼说粗恶淫欲语。佛知故制。随其语之多少。了了者。一语一僧残。不了了者。偷兰遮。若其语在二道之外。不甚粗恶者。偷兰遮。若天女。修罗女。鬼神女。龙女。畜生女。能变形者。及二形黄门。向说粗恶语。彼知者偷兰遮。不知者突吉罗。若作手印。若书信。若遣使。若现相。彼知者偷兰遮。不知者突吉罗。向畜生不能变形者。说粗恶语。突吉罗。向男子说粗恶语。突吉罗。人女疑非人女。人女作非人女想。非人女作人女想。非人女疑是人女。俱偷兰遮。比丘尼犯者偷兰遮。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若向女人说言女身不净等。不犯。
若比丘。淫欲意。于女人前。自叹身言。大妹。我修梵行持戒精进。修善法。可持淫欲法供养我。如是供养第一最。如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迦留陀夷。因佛制。不得向女人说粗恶淫欲语。乃向诸女人。自叹誉其身之德。索欲供养。佛知故制。若向女人叹身索欲语。了了者。一语一僧残。不了了偷兰遮。若叹身索供养。而不索欲者。若除二道外。令别作供养者。偷兰遮。若作手印。若书信。若遣使。若现相。彼知者僧残。不知者偷兰遮。若天女修罗女。乃至畜生女能变形者。向说而了了者。偷兰遮。不了了者突吉罗。若手印等。彼知者偷兰遮。不知者突吉罗。向畜生不能变形者叹身。突吉罗。向男子叹身突吉罗。若人女疑非人女。若人女作非人女想。非人女作人女想。非人女疑人女。俱偷兰遮。比丘尼犯者偷兰遮。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
若比丘。往来彼此媒嫁。持男意语女。持女意语男。若为成妇事。若为私通。乃至须臾顷。僧伽婆尸沙。
罗阅城。有比丘迦罗。善知俗法。尝为人作媒嫁。城中居士便言。释子善为媒嫁。比丘白佛。佛为制戒若比丘自受语。自往彼语。还报者僧残。往彼语而不还报者。偷兰遮。若闻语往彼说还报者僧残。不还报偷兰遮。若作书遣使指印现相往来。皆同罪。若与语而不受。便往彼说还报。偷兰遮。若受语不往彼语不还报。突吉罗。若不受语往说不还报。突吉罗。其还报语。若言已嫁与他。若言至余处。若言死。若言贼将去。若言无。一切偷兰遮。若言癞病。若言痈病。若言白癞干消颠狂。若言痔道有疮。及脓出不断。一切僧残。若比丘。一反媒嫁人女僧残。随媒嫁多少。说而了了者。一一僧残。若不了了。偷兰遮。媒嫁畜生突吉罗。媒嫁男突吉罗。若比丘持他书往不看者。突吉罗。若为白衣作余使命。突吉罗。比丘尼罪同。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不犯者。若夫妇离别为还合。若为父母疾患。若系在狱看书持往。若为信心居士病。若系在狱看书持往。若为佛法僧塔。若为病比丘。看书持往。无犯。
若比丘。自乞作屋。无主自为己。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十二磔手。内广七磔手。应将余比丘往看处所。彼比丘当指示处所。无难处。无妨处。若比丘有难处妨处自乞作屋。无主自为己。不将余比丘往看处所。若过量作者。僧伽婆尸沙。
佛在耆阇崛山。听诸比丘自作屋。有一比丘。大作屋。繁索信施。施主讥避。又一比丘为自作屋。手砍大树。彼树神念。树被砍。子孙无依。欲打比丘。又恐得罪。来白佛。佛叹言善哉。若打持戒比丘。获罪无量。今恒河边有一大树。名娑罗。其神始命终。汝可速往居止。佛因制戒。盖无主则必乞之于人。自为己则非为广众。岂可广索财物。而过量作屋哉。磔者张手一跨也。佛一磔手。准今尺一尺六寸。将余比丘者。将余知法比丘也。彼比丘。即知法者也。难处。谓狮子虎狼盗贼。恶国界恶国王。下至虫蚁多处是也。妨处。谓有妨碍之处。如田园屋宅。道路丘墓等。及尼庵酒肆。王臣外道。往来游戏等处是也。若比丘下结罪。不将余比丘。指示造屋。是一僧残。过量作是一僧残。有难有妨处。二突吉罗。作而未成者。二偷兰遮。二突吉罗。若教人作成者。二僧残二突吉罗。教人作而未成者。二偷兰遮。二突吉罗。为他人作成者。二偷兰遮。二突吉罗。作而未竟者。四突吉罗。比丘尼犯者偷兰遮。式叉摩那等。俱突吉罗。若作佛殿讲堂。及为广众。作过量者。不犯。
若比丘。欲作大房。有主为己作。应将余比丘往看处所。彼比丘应指示处所。无难处无妨处。若比丘有难处妨处。作大房。有主为己作。不将余比丘往看处所者。僧伽婆尸沙。
因阐陀尊者。与优填王友善。王欲为作大房。近拘睒弥城。有尼拘律神树。行人车马往来皆止息其下。尊者往伐作屋。人皆讥嫌。佛知故制。作大房。出施主意过量作无犯。但当请僧指授处所。无难与妨可也。此中无僧指授。是一僧残。有难有妨。是二突吉罗。作而未成。一偷兰遮。二突吉罗。若教人作成者。一僧残二突吉罗。未成者。一偷兰遮。二突吉罗。为他作者。一偷兰遮。二突吉罗。作而未成者。三突吉罗。比丘尼犯者偷兰遮。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若王自作者。不犯。
若比丘。以嗔恚所覆故。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此事无根说。我嗔恚故作是语。若比丘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沓婆摩子尊者。为众知卧具房舍器物。及次第差僧受食。有慈地比丘来居最下座。所得恶房恶卧具。次日差受食。又得恶食便生嗔恚。谓尊者有爱憎心。托妹慈比丘尼。以无根波罗夷谤。佛差僧诘实。因制戒。无根者。无见根。无闻根。无疑根也。三者俱无。而妄以波罗夷谤。说而了了者僧残。不了了者偷兰遮。若手印书信遣使作相等。彼知者僧残。不知者偷兰遮。除四重外。以非法谤者。结罪亦同。若谤比丘尼僧残。谤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比丘尼犯者僧残。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
若比丘。以嗔恚故。于异分中取片。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是异分中取片。是比丘自言我嗔恚故作是语。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即前慈地比丘事。僧以无根治罪。后在耆阇崛山下。见二羊相交。自言羝羊是沓婆摩子。母羊是慈比丘尼。遂复谤言。亲见其事。非无根也。佛审实因制戒。异分犹云他分。言非彼亲分也。凡同姓同名同貌。而实非者。皆名异分。取片者。于他分中取少分以生谤也。结罪同上。
若比丘。欲坏和合僧。方便受坏和合僧法。坚持不舍。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坏和合僧。莫方便坏和合僧。莫受坏和合僧法坚持不舍。大德应与僧和合。欢喜无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提婆</a>达多。欲杀佛而未能。乃作坏僧法。以诱众从己。佛因制戒。初句欲坏和合僧。出其本意也。方便受坏和合僧法。言受方便坏僧之法也。方便坏和合僧法。提婆凡有五事。一尽形乞食。二尽形着粪扫衣。三尽形露坐。四尽形不食酥盐。五尽形不食鱼肉。此五法似善。而心在坏和合僧。则矫诈也。又凡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律说非律。非律说律。乃至别设因缘。破散僧众者。皆坏和合僧法也。三谏不舍者僧残。以欲坏未坏故。若果坏。则罪同七逆。非止此也。然亦须白四羯磨。作白竟舍者。一偷兰遮。一羯磨舍者。二偷兰遮。二羯磨舍者。三偷兰遮。三羯磨竟僧残。若初白未竟舍者。突吉罗。一切未白时。方便欲坏和合僧等。皆突吉罗。若僧为作羯磨时。有比丘教莫舍者。偷兰遮。未羯磨时。教莫舍者。突吉罗。余四众人教者。尽突吉罗。比丘尼犯者僧残。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俱突吉罗。若破非法非律一切恶友。不犯。
若比丘。有余伴党。若一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是比丘语彼比丘言。大德莫谏此比丘。此比丘是法语律语。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我等忍可。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说。言此比丘是法语律语。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我等忍可。何以故。此比丘。非法语。非律语。大德莫欲坏和合僧。汝等当乐欲和合僧。大德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提婆余党有四。一名三文陀达多。二名骞荼达婆。三名拘婆离。四名迦留罗提舍。此其党之上首也。从亦应多。前提婆欲坏和合僧。而清众屡谏。此邪党助其所坏。反谏清众。言莫呵提婆达多。佛闻故制。是比丘下。乃邪党谏清众之辞。此比丘指提婆也。彼比丘应谏下。乃清众转谏邪党之辞。莫欲坏和合僧。出其意也。汝等下。劝其和合也。是比丘下。结罪。白四羯磨舍不舍。结罪同上。余结罪亦同上。
若比丘。依聚落若城邑住。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诸比丘当语是比丘言。大德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今可远此聚落去。不须住此。是比丘语彼比丘言。大德。今诸比丘。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诸比丘谏言。大德莫作是语。言诸比丘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而诸比丘不爱不恚不怖不痴。大德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起自阿湿婆富那婆娑二比丘。在?连村舍住。行恶行污他家。自种花木灌溉。摘华作鬘。持送与人。教人亦尔。又与女人。同坐同饮食。乃至戏笑歌舞行动之际。全无威仪。俗皆喜乐。有清净比丘。具威仪者。至彼乞食。反不得食。回白佛。佛乃差目犍连舍利弗。领众往与作摈羯磨。二比丘言。僧有爱恚。二尊者回白佛。佛更遥呵制戒。行恶行。即上种花木等。污他家有四。一依家污家。谓比丘向人家得物。与一家不与一家。与者喜。不与者嗔。二依利养污家。谓比丘如法所得利养。与一家不与一家。与者喜。不与者嗔。三依亲友污家。谓比丘与王臣友善。护一家不护一家。护者喜。不护者嗔。四依僧寺污家。谓比丘取僧物。与一家不与一家。与者喜。不与者嗔。诸比丘当语下。谏而驱之也。是比丘下。乃犯戒者自遮之辞。有爱故不驱。有恚故强驱。有怖故不敢驱。有痴故不知当驱不当驱。所以犯罪同。而驱不驱有异也。诸比丘谏言下。证入其罪也。是比丘下结罪。白四羯磨。舍与不舍。结罪同上。余结罪亦同上。若为三宝常住。种花木作供养等。不犯。
若比丘。恶性不受谏语。于戒法中。诸比丘如法谏已。自身不受谏语。言诸大德。莫向我说若好若恶。我亦不向诸大德说若好若恶。诸大德且止。莫谏我。彼比丘谏是比丘言。莫自身不受谏语。大德自身当受谏语。大德如法谏诸比丘。诸比丘亦如法谏大德。如是佛弟子众等增益。展转相谏。展转相教。展转忏悔。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起自阐陀尊者恶性不受戒。若有谏者。便言大德莫谏我。我应教汝。且云。我是圣主得正觉故。佛知故制。言诸大德下。正不受谏之辞。彼比丘谏下。乃诸比丘正谏之辞。是比丘下结罪。白四羯磨舍不舍结罪同上。余结罪亦同上。若彼言非法非律。则不受谏者。不犯。
诸大德。我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九戒初犯。余至三谏。若比丘犯一一法。知而覆藏。应强与波利婆沙。行波利婆沙竟。增上与六夜摩那埵。行摩那埵竟。应与出罪。当二十僧中出是比丘罪。若少一人。不满二十众。是比丘罪不得除。诸比丘亦可呵。此是时。
此总结前罪也。前九戒初犯即得僧残。后四戒必三谏不舍。方得僧残。波利婆沙。此云别住。谓诸比丘。不与同僧事同起止也。犯罪者若覆藏。当随其覆藏之日多少。强罚行别住法。行别住竟。与六夜摩那埵。摩那埵此云意喜。谓别住竟罪将出。欢喜行此行也。又云极苦卑劣行。谓当于晨朝。洒扫佛塔僧院。洗僧大小便处。又不得与欲。不得受他人欲。不得比丘前后行。不得受一切人礼拜。不得与人说法论义等。应持破旧衣钵。应当礼拜。大僧云。大德某甲。犯某僧伽婆尸沙。望大德与某甲出罪。行六夜竟。应与二十僧中出罪。若少一人。罪不得出。僧亦得呵也。若犯而不覆藏者。直与六夜摩那埵。
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二不定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不定者。于三法中不定治。当审实其罪也。
若比丘。共女人独在静处。覆处。可作淫处坐。说非法语。有住信优婆夷。于三法中。一一法说。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于三法中。应一一法治。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优婆夷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迦留陀夷。未出家时。与亲友妇斋优婆夷通。既出家。犹与往来。一日往其家。于屏处同坐。说非法语。有住信优婆夷。窥见白佛故制。静处谓无人处。覆处谓弗现露处。无人且弗现露。是可作淫处也。住信者。谓住于信实。不妄语也。若者不定之辞。于三法中。随住信者。实举其犯罪之相。俟知律者。定罪也。于中行淫者犯弃。说非法语者犯僧残。但同坐而无前二者犯堕。是坐比丘下。乃犯者领罪之语。若比丘一一自言。当如自言治。若比丘不一一自言。当用觅罪相毗尼治。若比丘先在屏处坐。女人来问讯礼拜者不犯。但当速遣出。若同坐者。亦犯堕。
若比丘。共女人在现露处。不可作淫处坐。说粗恶语。有住信优婆夷。于二法中。一一法说。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于二法中。一一法治。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优婆夷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此条犯者举者皆同前人。但在不可作淫之处故。无波罗夷。止随二法治也。
诸大德。我已说二不定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